马克思主义原著有哪些哲学原著具体包括什么内容

微信扫码手机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题及答案(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试卷(B)卷考试形式&&开&卷&&一、&理解说明(任选其中二题,每小题20分)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20分)答:(1)理论脱离实践,从抽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空洞无物,是一切思辨哲学根本的弊端。(5分)(2)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他理解的感性并非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他仍然是脱离实践来理解人的感性和直观,这实际上是把人的感性降低为动物的感性本能活动,而不是在基础上上升为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从而有着理性指导的人的现实的感性。这种感性实际上仍然只是费尔巴哈仅凭头脑想象的观念的感性或动物式的感性。(8分)(3)动物式的感性只能外在地直观所面对的对象,而不能通过社会实践内在地认识和改造对象,是根本谈不上能动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有效地指导实践、发挥其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客观现实性力量的。这样,不仅人的思维的能动性被否定了,而且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现实性和其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精神力量也被统统否定了。(7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0分)答:(1)人是通过其社会生活来实现其生存并产生他对世界的认识的,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人们基于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5分)(2)理论只有源于实践,从实践出发,并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才能真正揭示它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客观实际,有效地服务于人的生活实践。这本身并没有什么神秘的。(5分)(3)凡是科学的理论,都是客观如实地说明人的社会实践并能通过实践而予以验证的;凡是脱离实践,仅凭人们的主观想象和观念而形成的理论,都是纯抽象思辨的产物,是不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说明的,所以它们自然也是神秘的、不可理喻的东西。而这些神秘主义的东西一旦把它们拿到实践中来认识和理解,它们的谬误也就显而易见而不再那么神秘莫辨了。(6分)(4)马克思这段话突出强调了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结合,必须同实践保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合乎实际,说服群众,并为群众所掌握。(4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0分)答:(1)马克思这里是说旧哲学的哲学家们都脱离社会实践以不同的方式抽象地议论说明世界,但这至多只是空谈和解释世界,而不可能对人的现实世界有丝毫的改变,不可能给人类带来丝毫的益处。(6分)(2)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认识属于自己的现实生活世界,但认识本身并不是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理论和认识只有来自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使认识服务于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从而使人类更好地生活并发展自己,才能达到和实现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宗旨。这才是人们认识问题的关键所在。(6分)(3)马克思由此使哲学的研究对象转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坚持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并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服务,从而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也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哲学的根本立场和宗旨的革命变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旧哲学的根本性改造,使正在走向衰亡的哲学重新获得新生,以富有生命力的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展现于人类思想宝库。(8分)&二、&论述题:1、&试述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施达克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时背离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30分)答:(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施达克在找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时找错了地方&,因为他违背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而仅是依据自己任意确定的主观标准来判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如他认为费尔巴哈之所以是唯心主义者,是因为他相信人类进步,追求自己的理想意图,把同情、爱以及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作为理想的力量。这是不能成立的。(6分)因为:(2)第一,他无非是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康德的唯心主义不在于他讲道德的理想,而在于他先验唯心主义地认为人的认识有一种先验的&纯主观形式&或&前意识框架&,他关于道德的&绝对命令&之命题,也总是从抽象的人和抽象的&普世伦理&出发而表现得软弱无力,不具有现实可能性。费尔巴哈恰恰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他总是从抽象的观念上的人出发,但他的唯心主义也同样并不在于他追求理想。(8分)(3)第二,任何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缘于他自己的需要并止于他需要的满足和实现。这其中当然有人的感觉、思想、动机和意志等等,需要有理想的意图和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是唯心主义者,而没有唯物主义者。(5分)(4)第三,至于有无追求进步的信念,那也是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毫不相干的。如果认为凡是同情和追求进步与正义的事业并抱定这样的信念就是唯心主义者,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就都成了唯心主义者,甚至连许多唯物主义者也成了唯心主义者了。(5分)(5)施达克像许多庸人那样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婪、穷奢极欲和贪图享受,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和普遍的人类之爱的信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这无非是在为唯心主义辩护,给唯物主义抹黑。而他用自己主观任意的标准来取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客观标准,其用意显然是为了抹杀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区分。这正是他资产阶级庸人立场的表现。(6分)2、&概述恩格斯为什么说费尔巴哈哲学在本质上仍然属于黑格尔哲学的分支。(30分)答:(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费尔巴哈与其他黑格尔派都没有离开抽象的思辨哲学这块土地,在这个意义上,他们都属于黑格尔哲学的分支。(4分)(2)老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施特劳斯抓住黑格尔哲学的&实体即主体&概念,从抽象的精神实体出发,用这种实体的外化和对象化说明一切;青年黑格尔派的鲍威尔、施蒂纳等人抓住黑格尔哲学的&自我意识&概念,从自我意识出发,把一切都说成纯粹自我意识的创造;而费尔巴哈则从抽象的人与自然出发,把现实世界、人及其历史解释成纯感性自然的东西,他们都脱离了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及其实践而陷入从思维到思维的纯抽象思辨。(6分)(3)费尔巴哈还把一般唯物主义同它的各种特殊的历史形式、尤其是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的庸俗形式混为一谈,因为看到这些庸俗形式的庸俗及其明显的错误而不敢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不敢把唯物主义一般世界观贯彻到底,而只在人类知识的基础&&自然科学领域坚持唯物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历史领域,则滑向唯心主义。他虽然始终坚持从感性的人与自然出发,但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的人及现实的自然对他来说却始终是他所不能理解的。于是他只好抽象地议论感性自然的人及其世界,对人和自然及其历史都作了非历史的唯心主义的理解。(8分)(4)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和道德观也是抽象的,非科学的。费尔巴哈把宗教归结为人内心深处的心灵关系、关系和感情关系,抽象地议论这些关系的自然基础并把它们以宗教的形式予以神圣化;由此,他把宗教说成一切历史变迁的基础,主张用&善的&&爱的宗教&取代&恶的&&神的宗教&。这是把&爱的宗教&予以非历史、非现实地神圣化、绝对化和永恒化,这既歪曲了人与其宗教的本质,也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不符合实际的。费尔巴哈把道德解释为人人拥有追求和实现幸福欲望的平等权利,把&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作为道德的基本准则,但这同样由于他没有看到道德实践的现实基础和历史条件而成为毫无意义的空谈。因而恩格斯说,他的抽象的道德和道德准则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而在现实世界面前,是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软弱无力的。他否定了道德实践的具体性、历史性和在阶级社会的阶级性,所剩下的只有爱和爱的感情,然而它们已经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对立所彻底粉碎。所以,由于上述原因,恩格斯说费尔巴哈哲学在总体上仍然属于黑格尔哲学的分支。(12分)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欢迎分享给好朋友: 相关阅读
欢迎您来到大学生联盟网,希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考试题及答案(二)》对您有所帮助!基本信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作 者: 主编 出 版 社: 所属丛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册 数:条 形 码:9 ; 978-7-303-11314-9 I S B N :9 出版时间: 开 本:16开 页 数:238定 价:25 元
内容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本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端大体可以追溯到1981年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译本出版以后。30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耕耘,这门年轻的学科取得了迅速而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显学。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已经出版、发表的大量研究成果中,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精品力作的比例并不高。在我看来,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研究者们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尽管也身处学院,但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学院哲学,而是一场与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的理论运动,并且,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同时代哲学和社会科学保持着复杂的对话关系。这意味着,要想完整、准确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能够正确处理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种基本关系。
本书目录/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
  ——《》
  1.教学目的和要求
  2.历史背景
  3.篇章结构
  4.文本节选与观点解读
  文本节选Ⅰ: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
  文本节选Ⅱ: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
  观点解读Ⅰ:总体性概念是马克思方法论的核心
  观点解读Ⅱ:物化理论是卢卡奇对马克思思想研究的天才
  观点解读Ⅲ:作为历史主体一客体的无产阶级
  观点解读Ⅳ:阶级意识是卢卡奇理论的落脚点
  5.阅读与思考
  进一步阅读书目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29:24
贡献光荣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复习资料(上)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过程不仅使劳动对象发生形式变化,而且使劳动者的目的和力量体现、凝结在劳动对象上,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变成劳动本身的对象体现,所以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然而,国民经济却假定资本是一个当然的前提,那就使得劳动失去了本质意义,而只是为资本服务。这就表现在:当劳动产生出物化的劳动产品的时候,也就是劳动实现的形式,但是工人在此时失去了劳动产品,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劳动的现实化就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此时,劳动本身的产品化就代表了工人劳动价值的丧失,资本家获得了劳动的对象劳动产品,他们对劳动的占有就是劳动产品脱离工人的异化的表现。&&
2.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在理论上,人与自然界在渊源上是统一的,这是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而在人类处理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过程中,自然界就变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作为人类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又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实践对象去挖掘,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不但是实践的对象,还是人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而存在,与人密切相关。这样,自然界的利益就和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3.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是指一个物种本身所具有的与他物相区别的‘形式’,就是一个物种的本质。而一个物种的本质总是体现为其生命活动的意义,生命活动本身就是它自身本质的实质内容。因此,人类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类特性就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表现为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从而阐述了马克思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就是实践。
4.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体现了异化的本质。在这句话中,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这就是人的异化。人与自身的关系分离,人不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他人的关系来体现自我的价值,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人才能认识自己,才觉得自己的存在。
《手稿》的主要内容
1.手稿的构成
(1)这部《手稿》是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的。
第一手稿是马克思利用古典经济学的已有成就,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三种收入: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在最后部分,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概念,运用异化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的基本阶级关系,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
(2)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其主要内容是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运动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下的基本阶级关系。这应该是《手稿》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和唯物史观进行探讨的基础。因为绝大部分内容的失落,使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不够充分。
(3)第三手稿是对第二手稿的遗失部分作了一些补充,还包括《手稿》的序言,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也较系统地阐述了其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在这里,我们主要阐述一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共产主义学说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
2.手稿涉及的重要范畴与命题
(1)劳动:
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劳动的区别:
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而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
肉体需要做为一种强制:本能的(无意识的、不自觉的、盲目的)被动的、不自由的、重复的。
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精神性的、有意识的、自由的。
(2)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规定性)
人的本质力量=劳动=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
人的本质的两面性
意义:为人类设定一个理想的状态,一种完满的境界,借此以观照现实;理论的意义:生活是什么和生活应该是什么,终极关怀精神。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
(3)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A:“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
B: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也是它得以被认识的前提。
C: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前提:实践活动,实践的性质:联系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主观的目的、愿望、蓝图转化为客观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黑格尔等人的区别,对象化的途径)
(4)异化:
A:德文原意:主体经过转化,成为外在的、异已的东西。
B:黑格尔:
理念展开的过程就是异化及其克服的过程。
C:费尔巴哈:人借助于幻想把自己的本质从自身分离出动加以神化,使之成为人们必须顶礼膜拜的上帝,并把自己置于这个异已的力量之下。
D:马克思: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生存状态。“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被揭露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的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5)异化劳动(Estranged labor)
A:异化劳动意味着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
“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已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手稿)
B:人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
“劳动对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受到摧残~~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的强制一停止,人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手稿)
C: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工人“只有在动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成为动物的东西。”(手稿)
D:人同人的异化:
“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已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手稿)
人与人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对立。
(6)异化劳动的本质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异化,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来表现。”通过异化劳动,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马克思在考察异化劳动基础上揭示了产生对抗性社会关系的根源,即异化劳动产生出剥削关系和私有财产制度。
(7)异化劳动的复归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来证明其共产主义理论的。他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
(1)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2)共产主义只是扬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
(3)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4)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运动之中。
3.《手稿》的理论内涵
(1)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看,《手稿》表现出马克思用实践论的观点超越西方近代哲学的努力,这里有两个基本点:一方面,是把实践引进了本体论,强调也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即把事物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强调人类连续不断的感性活动是现存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另一方面,则始终坚持外部自然界的优先性。
(2)《手稿》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是站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立场,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批判。对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手稿的立足点:人的自由与解放、人本主义立场、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革命的目的,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3.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1.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
第二,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第三,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三者的统一。
2.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的根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新的交往形式代替旧的形式。新旧交往形式更替的实现,必须通过革命。革命的内容是一个阶级代替另一个阶级,以实现一种交往形式代替另一种交往形式。这种革命就构成了人类数千年的阶级斗争史。
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以上内容,需重点掌握下述基本原理:
1.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
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与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历史时,不是运用思辨的方法,从任意的前提出发,而是运用经验的方法,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现实的前提表述为“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的生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着重揭示的是处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个人与这些个人的活动的关系。他们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而,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个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着人们必须进行自己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使生活资料的生产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从而成为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同时,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不仅是他们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决定他们的本质的东西,因为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任何科学的历史观所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的基本事实。
这样,通过对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的揭示,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对历史认识的意义,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赖以建立的经验基础。
在此方面,应该注意研究和把握的要点是:(1)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出发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3)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怎么生产。(4)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2.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第一次阐明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的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或三个因素,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以及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这三种因素作为人的生命的生产活动,包含了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定的生产方式或工业阶段始终与一定的合作方式和社会阶段相联系。由此出发,他们就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诸种社会现象中划分出来,生产关系在多数场合又被称为“交往形式”或“交往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的矛盾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生产力与作为劳动组织形式和分工结果的所有制的矛盾发展的历史。通过考察,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它们都不过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一矛盾所采取的附带形式。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物质活动的关系。交往形式受制于生产力,它在历史的每一阶段上都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因此也就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个人的活动条件转化为它的桎梏,从而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新旧交替的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交往形式迄今为止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以及现代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此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如下一些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论点:(1)各个人的力量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现存生产力和交往形式。(4)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个人活动与交往形式的关系。(5)交往形式更替的历史同时也是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3.“市民社会”与国家以及观念的上层建筑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交往关系(生产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沿袭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其称为“市民社会”。
按照他们的理解,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也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正是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因此,“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在揭示交往关系即市民社会的作用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国家以及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国家是交往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则是与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尽管它具有以前的国家所不曾具有的普遍形式和独立性,但它不过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国家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一切共同的规章制度都以国家为中介并获得自己的政治形式。而法作为一种规章制度,无非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普遍表现,是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的表达。
关于观念的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它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这就决定它必然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说到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意识形态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要是统治阶级中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的产物,因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中间。马克思、恩格斯还研究了意识形态的普遍性。统治阶级往往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述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较多的联系、还没有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时才有其合理性。综括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方面提出的主要观点:(1)市民社会济基础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标志着构成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基础的社会生产和交往组织。(2)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3)法是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的表达。(4)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5)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4.人们的社会存在与他们的意识
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交往形式”或生产关系,找到社会领域中的物质关系的表现形式,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对人们的存在与他们的意识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从而不仅在对自然的认识方面,而且也在对历史的认识方面彻底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意识的社会性。意识产生于个人之间的交往的迫切需要。交往关系为人而存在并且是人这一主体所专有的。动物不存在这种关系的问题。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意识的社会性在原始意识中仅具有低级的、萌芽的形态。原始意识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以及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但是,即使如此,原始意识也已经是对人们的交往和社会性的某种反映。以后,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人口的增多,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的发生,意识就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真正的社会意义。从这时起,意识能够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各种形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失去了社会的现实基础,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如果意识的各种形式与现存的关系发生了矛盾,那么,必须从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得到解释和说明。
综括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方面表述的理论要点:(1)人们的物质生产、交往决定人们的精神生产、交往,后者是前者的直接产物。(2)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3)意识只是由于人们之间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它始终是社会的产物。(4)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和意识一样,也只是由于人们之间迫切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5)意识与现存社会关系的矛盾根源于现存社会关系和现存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在《形态》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分工以特殊的重视。在他们看来,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交往关系或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1)分工和生产力。分工决定于生产力。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分工的发展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分工和生产方式。民族内部的分工引起工业同农业的分离,然后引起商业同工业的分离。
(3)分工和所有制。分工和所有制是同义语,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结果而言。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在分工还很不发达、自然分工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在分工已经很发达、城乡对立已经产生的情况下,所有制形式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在封建制繁荣时代,分工因小块土地的耕作而受阻,各城市间交往有限,以及居民稀少和需求有限,因此分工很少,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4)分工的作用。分工决定阶级和国家的产生。阶级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人来分担成为可能和现实。分工产生了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对立,这种普遍利益以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出现。分工是劳动异化的根源。要扬弃异化,必须消灭分工。而消灭分工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5)分工发展的历史(略)。
6.个人与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个人与阶级、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并区别了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与以往的剥削阶级社会。
(1)个人与阶级。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个人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
(2)个人与社会。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3)个人与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是异化扬弃的形式,只有在这一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自己才能的手段,才能有个人的自由。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的区别在于: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在这种共同的关系中;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各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的发展和运动的条件受偶然性的支配,并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单个人相对立,联合对于个人来说是异己的联系,是个人有可能利用偶然性的一些条件的联合;在真正的共同体中,联合是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控制之下。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自由只是对于那些统治阶级的成员来说是存在的;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7.共产主义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进行了论证。(1)他们强调,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把共产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把共产主义者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2)他们特别申明,建立共产主义的实际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因为只有这种增长和发展,才能扬弃人的活动的异化,才能消除贫困、极端贫穷的普遍化,才能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建立起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使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因此,他们认为,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个人的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3)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实质就是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他们看来,所谓共产主义就是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使个人的自由得到真正实现的自由个人的联合体,即真正的共同体。(4)他们还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有可能实现,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8.世界历史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的理论,这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的“全球化”理论。他们认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开启,其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它使地域性的生产力成为一种国际化的生产力,为生产力的保存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当交往已成为世界历史交往和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其次,世界历史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共产主义的建立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人们之间的世界交往为前提,因此,它只有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是有可能的。再次,世界历史也为个人的解放创造前提。个人只有能够摆脱民族和地域的界限而同世界生产发生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生产的能力,才能由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个人。总之,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和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相一致的。
1.意识形态的含义
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根本利益的体现,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形态》中,指出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对抗性的生产关系导致“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的关系就像照相机中一样是颠倒的。”他还指出统治阶级利用意识形态,一方面粉饰统治,一方面作为统治的手段。但是马克思除了在贬义上使用外,主要把它作为和经济形态相对应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
2.意识形态的特征
其一,统治阶级的统治性。
其二,对社会真实关系的遮蔽性。
其三,伪普遍性和伪人民性。
其四,伪永恒性和伪真理性。
3.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1)二者的区别:在社会政治哲学的层面上,意识形态是一个上层建筑的范畴,而科学技术则归属于生产力。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科学是以客观地、正确地反映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根本特征的,是与“虚假性”的意识形态相对立的真理性认识。
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事实判断。爱因斯坦说:“科学只能断定是什么,而不能断定应该怎样。”“应该怎样”属于价值判断。科学可以说明人是怎样活着的,却不能回答“人活着为什么”这个人生观问题。
意识形态是为人类的思想和行动定向的价值体系,它引导人们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辨别善恶和美丑,提供人类活动的价值框架(规范),也提供人类追求的价值理想(信仰)。因此,意识形态的作用,是科学所不能代替的。当然,对某些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它可能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我们辨清这两个方面的不同特点和功能。
(2)二者的联系
科学与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与意识形态既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又不断地处于或明或暗的相互冲突之中,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加强或改变某一社会制度服务的。科学史的研究已经证明,科学理论的发现、检验、修改、发展、应用无不受意识形态(世界观、宗教、道德等)的制约和影响。反过来,伟大的科学发现则往往影响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科学成就也常常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所利用,被用于论证和维护特定的政治制度。
4.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斗争
(1)意识形态斗争的新特点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通过话语霸权和网络技术“于无声处”推广其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是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隐蔽新特点。
西方传媒将其固有的语言优势、影响力优势、议程设置能力转移到网络上,通过网络推销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影响力不可小视。比如,2010年以来发生在北非和西亚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所谓“阿拉伯之春”,就是西方国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社交媒体干涉别国内政、推广西方政治模式的典型事件。
(2)对策:
要区分规律性全球化与西方全球化模式。
对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应保持清醒认识,尤其是对依托于前沿技术的文化侵略与生活方式颠覆,应有有效的应对策略。
(3)意识形态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意识形态的转型问题
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协调意识形态中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系
正确处理马列指导与学术争鸣的关系
正确区分意识形态领域中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原著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