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电偶的定标温度差变小对发电有何影响

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同济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摘要】: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是基于塞贝克效应的一种可以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作为一种特殊的能量转化方式,有其独特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对低温差能量的回收利用。
本文对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火用分析,提出了用火用效率作为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器工作性能的评价参数。并对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主要考虑了电偶臂的几何尺寸、接触效应和汤姆逊效应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由于接触效应的影响,温差发电器的工作效率将随温差电偶臂长度的减小而降低,而且接触效应影响越显著,工作效率降低的就越迅速。汤姆逊效应对输出功率有所影响,但并不影响取得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电阻的匹配条件,降低冷端温度有利于减小汤姆逊效应对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在单级温差发电模块的基础上,在内外均不可逆的情况下,建立了二级温差发电模块的工作模型,得到了其性能参数的表达式,主要分析了二级温差发电模块两级电偶臂对数的比例关系,指出了和二级半导体制冷过程的不同之处。从熵产的角度,以熵产最小化方法,分析了三种工作模型的温差发电器的熵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研究。搭建了半导体温差发电的小型试验台,实验中对温差发电模块分别采用了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式,分析了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实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输出功率,工作效率,火用效率随负载电阻的变化曲线,以及在负载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工作效率、火用效率随温差的变化曲线。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TM913【目录】:
ABSTRACT6-11
第1章 绪论11-19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1-15
1.1.1 温差电的发展历史11-12
1.1.2 温差发电的特点12-13
1.1.3 温差发电的应用13-15
1.2 现阶段发展现状15-17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7-19
第2章 热电效应及优值系数19-25
2.1 热电基本效应19-23
2.1.1 塞贝克效应19-20
2.1.2 珀尔帖效应20-21
2.1.3 汤姆逊效应21
2.1.4 焦耳效应21-22
2.1.5 傅立叶效应22
2.1.6 热电效应的相互关系22-23
2.2 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23-24
2.3 本章小结24-25
第3章 半导体温差发电的性能参数25-31
3.1 温差发电的输出功率25-26
3.2 温差发电的工作效率26-28
3.3 温差发电的火用效率28-29
3.4 本章小结29-31
第4章 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性能分析31-48
4.1 单级温差发电模块31-40
4.1.1 温差电偶臂的几何尺寸32-33
4.1.2 接触效应33-37
4.1.3 汤姆逊效应的影响37-40
4.2 二级温差发电模块40-47
4.2.1 理论模型40-42
4.2.2 性能参数42-44
4.2.3 性能优化分析44-47
4.3 本章小结47-48
第5章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中的熵产48-59
5.1 熵产最小化方法48-49
5.2 热力学基本定律49
5.3 温差发电器中的熵产49-57
5.3.1 内部不可逆外部可逆模型中的熵产49-53
5.3.2 内部可逆外部不可逆模型中的熵产53-55
5.3.3 内部、外部均不可逆模型中的熵产55-57
5.4 本章小结57-59
第6章 半导体温差发电的实验研究59-69
6.1 实验系统的设计59-63
6.1.1 发电模块的布置59-60
6.1.2 实验系统的组成60-61
6.1.3 热端和冷端61
6.1.4 接触面61-62
6.1.5 测量仪表62
6.1.6 发电模块的选择62-63
6.2 测试参数及方法63-64
6.2.1 温度的测量63-64
6.2.2 输出功率的测量64
6.2.3 输入功率的测量64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64-68
6.3.1 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的变化64-65
6.3.2 输出功率随负载电阻的变化65-66
6.3.3 工作效率和(火用)效率随负载电阻的变化66-67
6.3.4 工作效率和(火用)效率随温差的变化67-68
6.4 本章小结68-69
第7章 结论及展望69-72
7.1 工作内容总结69-70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70-72
参考文献73-77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方;邱道尹;岳艳杰;朱云;;[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8期
王方;岳艳杰;邱道尹;朱云;;[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年05期
吴郅俊;廖承菌;廖华;邓书康;张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天麒;[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珣;[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凌凯;[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郑鼎;[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黄银盛;[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吴红霞;[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赵建云;[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张腾;[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李影;[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许玉曼;[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杨晓娟;[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丽清,陈金灿,严子浚;[J];半导体学报;1997年06期
,张建中;[J];电源技术;2005年08期
林玉兰;吕迎阳;梁广;陈忠;;[J];电源技术;2006年01期
贾磊;胡芃;陈则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12期
郑艺华;马永志;;[J];节能技术;2006年02期
刘红武;张征;;[J];节能技术;2006年06期
李洪峻,黄光宏,李俊,胡云俊;[J];能源技术;2005年05期
潘玉灼;林比宏;;[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屈健;李茂德;;[J];热科学与技术;2005年04期
郑文波;王禹;吴知非;黄志勇;周世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华俊,董晓俊,陶文铨,冯倩莹,邹挺;[J];半导体学报;2001年02期
王宏杰,陈金灿;[J];半导体学报;2001年07期
谷操;张敏;卫继新;;[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7年03期
袁都奇;[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袁义生;熊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2年02期
孙冲;陈劲操;;[J];电机技术;2007年06期
王亭岭;熊军华;陈建明;;[J];低压电器;2010年11期
赵建云;朱冬生;周泽广;王长宏;陈宏;;[J];电源技术;2010年03期
黄学章;徐冰;张韬;包涵;郭智群;;[J];电源技术;2010年08期
张韬;周孑民;黄学章;梁高卫;徐冰;;[J];电源技术;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红霞;赵建云;漆小玲;区煜广;刘力千;朱冬生;;[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陈雪;张梦炎;钱子勍;;[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洁;[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冯黎明;[D];天津大学;2010年
靳鹏;[D];吉林大学;2011年
杨天麒;[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贾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宋瑞银;[D];浙江大学;2006年
穆武第;[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王刚;[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袁晓红;[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亮;[D];郑州大学;2010年
刘丹;[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疏敏;[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颜军;[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官雪花;[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郭珣;[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代宏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凌凯;[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蔡兰兰;[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周龙;[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凤鸣,李加;[J];工程塑料应用;1993年01期
罗玉梅;周勇;梁兵;;[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06期
赵玉文;;[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4年02期
时璟丽;;[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4年02期
崔容强;喜文华;魏一康;张兰英;;[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4年02期
吴丽清,陈金灿,严子浚;[J];半导体学报;1997年06期
赵晖,徐栋麟,潘莎,杨柯,任俊彦,章倩苓;[J];半导体学报;2003年03期
李茂德;屈健;李玉东;李伟江;;[J];半导体学报;2005年12期
陈金灿,严子浚;[J];半导体学报;1994年02期
董桂田;[J];北京节能;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建中;[N];中国电子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宋瑞银;[D];浙江大学;2006年
潘军青;[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褚颖;[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计根良;[D];浙江大学;2008年
王高军;[D];复旦大学;2008年
崔振宇;[D];浙江大学;2008年
魏长宽;[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谢春刚;[D];天津大学;2009年
郭永兴;[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官雪花;[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代宏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凌凯;[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黄伟良;[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黄银盛;[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甘立慧;[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韩天鹤;[D];湖南大学;2009年
曾宪阳;[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李艳梅;[D];四川大学;2003年
潘靖;[D];浙江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邝家凯;;[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周瑞双;王春新;王焕娟;李朝峰;;[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年07期
孟晓;胡炎;邰能灵;朱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5期
周凯;熊庆;陶霰韬;李旭涛;赵威;;[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3期
周瑞双;刘雨娜;乔立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刘琦;程春;吴健;胡炎;邰能灵;袁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04期
高强;江一;李豹;;[J];激光与红外;2013年03期
朱文;袁成;张甦;孟晓;胡炎;邰能灵;;[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02期
邱腾飞;彭伟;;[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24期
安占飞;于继翔;;[J];公路与汽运;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晓红;[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凌凯;[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黄银盛;[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梁虹;[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吴红霞;[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叶剑锋;[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许玉曼;[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李校杨;[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周洪宇;[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鄢小平;[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陈昌生;[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丽清,陈金灿,严子浚;[J];半导体学报;1997年06期
陈金灿,严子浚;[J];半导体学报;1994年02期
刘华军,李来风;[J];低温工程;2004年01期
何元金,陈宏,陈默轩;[J];工科物理;2000年02期
刘宏,王继扬;[J];功能材料;2000年02期
王佐民;[J];节能技术;2004年03期
许生龙,俞国良,何丹;[J];科学通报;1992年11期
栾伟玲,涂善东;[J];科学通报;2004年11期
张华俊,陈浩,王俊,蒲亮,李洪峻,陈林,刘勇,卢洁;[J];能源技术;2002年01期
,胡云俊;[J];暖通空调;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佳友,于东平;[J];应用能源技术;1994年02期
林玉兰;吕迎阳;梁广;陈忠;;[J];电源技术;2006年01期
A;[J];电子产品世界;2007年11期
潘玉灼;林健;;[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宣向春,王维扬;[J];低温与特气;1997年04期
李茂德;屈健;李玉东;李伟江;;[J];半导体学报;2005年12期
潘玉灼;林比宏;;[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宣向春,王维扬;[J];制冷技术;2001年02期
倪美琴,陈兴华,庄斌舵;[J];制冷与空调;2001年01期
高志宏;[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允成;吕迎阳;林玉兰;陈忠;;[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李莉;;[A];2003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C];2003年
钱昱;;[A];江苏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09)[C];2009年
何林晋;唐小宏;张永鸿;;[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于海龙;刘锋;;[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张来强;马丽华;陈焕新;;[A];铁路暖通空调专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於祖兰;;[A];湖北省激光学会论文集[C];2000年
杨小武;刘亚锋;任军锋;Veerraju C;[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钱英;高虹;许万春;羊月祺;;[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王立军;彭航宇;刘云;;[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N];通信产业报;2006年
戴洪志;[N];电子报;2007年
;[N];电脑报;2011年
成都 郑国川;[N];电子报;2011年
王竹青;[N];电脑报;2002年
耿纯;[N];音乐周报;2001年
张健平;[N];电子报;2006年
杜雨;[N];中国船舶报;2008年
;[N];电脑报;2003年
张健平;[N];电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立森;[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罗清海;[D];湖南大学;2005年
宋福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贾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崔俊奎;[D];天津大学;2009年
黄海涛;[D];山东大学;2011年
贾秀杰;[D];南开大学;2007年
刘宜胜;[D];浙江大学;2008年
宋瑞银;[D];浙江大学;2006年
何汉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伟江;[D];同济大学;2007年
屈健;[D];同济大学;2006年
杨天麒;[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褚泽;[D];重庆大学;2008年
白欣娇;[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郭华旺;[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李亚红;[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杨晓亮;[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赵晨曦;[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魏瑞;[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论文编号:1;温差发电片应力分析及一种改进措施;王银涛1杨华峰1刘伟1范爱武1杨金国1李鹏2;(1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4300;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Tel:027-E-mail:;摘要: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温差;关键词:半导体;温差发电;热应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传热传质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113167
温差发电片应力分析及一种改进措施
(1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
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Tel:027-
E-mail:w_liu@)
摘要: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温差电偶和整体温差发电片结构的模型,计算得到了温差电偶和整体结构在热负荷下的应力分布特点,并对针对其应力集中地部位进行了优化设计,减小了应力集中的程度,有助于提高温差发电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半导体;温差发电;热应力;可靠性。
温差发电器是利用塞贝克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器件。温差发电器是一种静态的固体器件,没有转动部件,它体积小、寿命长,工作时无噪声,而且无须维护。因此在航天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1]。随着石化能源的枯竭,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更加重视温差发电技术在民用领域的研究,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废热等低品位能源转化成电能。国内也有针对太阳能和汽车尾气余热进行发电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温差电组件要达到较高的发电效率,通常要求发电组件冷热端之间形成较大温差,这将造成冷端连接片收缩或热端连接片膨胀,从而产生机械应力。机械应力的存在使得刚性的接头或P、N电臂很容易断裂,最终可能导致温差电偶的损坏,降低了整个发电器件的可靠性,缩短了温差电组件的使用寿命[2]。因为热而导致材料的形变和热膨胀失配,进而产生的热力耦合可靠性问题居各种可靠性问题之首。文献[3-6]对温差电偶以及温差发电片的热应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对常见的温差发电片运用ANSYS软件进行了数值计算,对其中的应力分布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应力集中地地方进行了优化,得出的结论对温差发电片的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数学物理模型
1.1温差发电原理
温差发电的理论基础是固体的热电效应,在无外磁场存在时,它包括五个效应,导热、焦耳热损失、塞贝克(Seebeck)效应、帕尔帖(Peltire)效应和汤姆逊(Thomson)效应。最简单的热电单元为温差电偶,如图1所示。将一个P型温差电元
件和一个N型温差电元件在热端用金属导体电极连接起来,在其冷端分别用电极连接,就构成一个温差电偶,也称温差电单偶。在温差电偶开路端接入电阻负载,如果温差电偶的热面流入热流,在温差电偶热端和冷端之间建立了温差,则将会有电流流经电路,从而得到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器。
图1温差发电基本原理
若热端温度为Th,冷端温度为Tc,内阻为R,外界负载为RL,温差电系数为温差电偶产生的温差电系数为?NP??N??P,其中?N、?P分别为N极电偶和P极电偶的塞贝克系数,则温差电偶产生的温差电势为:
U??NP(Th?Tc)
产生的电流为:
输出功率为: ?(Th?Tc)U
(2) ?NPR?RLR?RL
1.2 ANSYS建模 2?NP2(Th?Tc)2(R?RL)2RL
本文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明治式温差发电片,分别针对其内部温差电偶和整体温差发电片,在一定的简化条件下建立了模型,用ANSYS软件进行了热―电―结构综合计算,并主要针对热应力进行分析和讨论。温差电偶由连接铜片、焊料层、镍层和P型、N型材料组成,如图2所示。整体热电片由32对温差电偶在陶瓷基板上串联组成,不考虑内部温差电偶之间的填充物,如图3所示。对所有材料,均假设为各向同性,不考虑材料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取常温下材料参数,见表1。
表1 材料物性
杨氏模量 Gpa 310 117 201 83 41.8 41.8 泊松比
0.21 0.3 0.3 0.31 0.3 0.3 热膨胀系数 10-6
m/K 7.2 17.1 13.7 12 14.4 14.4 热导率 w/(m?K) 17 390 90.5 30 3 3 电阻率 Ohm?m NA 1.7×10-8 6.84×10-6 1.64×10-8 1×10-5 1×10-5 Seeback数 V/K NA NA NA NA -0.21
图2 温差电偶模型
图3 温差发电片模型
2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2.1温差电偶计算结果及分析
在温差电偶中,P型和N型材料均为边长为2mm的正方体,上面覆盖的焊料层和镍层厚度为75μm,铜连接片厚度为0.3mm。为对比P型和N型材料截面形状对热应力的影响,计算了与正方形截面积相等圆柱形温差电偶模型。两者都在热端温度为327℃,冷端温度为27℃,负载为1Ω时求解温差电偶的热应力。
图4所示为电偶中温度分布。图5所示为电偶中整体的Von mises(范米塞斯)等效应力,在正方形截面电偶中,P型、N型材料以及焊料层和镍层的四角出现了应力集中,最大应力发生在铜连接片和焊料层接触面;在圆形截面电偶中,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图7为将铜连接片移除后观察焊料层最大应力出现层面的应力分布,对于外侧(将P型、N型材料相对的面称为内侧),在焊料层P型、N型材料相对的内侧应力更为集中,且更大;正方形截面的电偶有相连成应力带的趋势,圆形截面电偶的内侧已经形成了一条应力带,且在方形截面和圆形截面下。分析其原因为,相对于其他接触层,铜连接片和焊料的热膨胀系数之差最大,且热端温度较高,所以在热端焊料层出现了最大应力;相对于焊料层外侧边缘,由于内侧边缘受到上面铜连接片热膨胀更多的影响,因而比外侧边缘的应
力更为集中。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温差发电片还是温差制冷片,发生较多的失效形式就是焊料与铜连接片(导电片)的脱离,这一现象与计算结果是一致的。计算结果中,两种截面形状的温差电偶的输出功率基本相同。其最大应力值也基本相同,都在0.24GPa左右,这一计算值虽然远大于铜和焊料的屈服极强度,文献[4]指出,在实际中,焊料的塑性变形可以减小铜连接片和焊料之间的热应力。
在输出功率上,两种截面形状的电偶在1Ω负载下,输出功率均为0.152W。因此,从模拟的结果看,温差电偶的截面形状,对电偶的热应力分布有较大影响,对最大应力值和输出功率影响较小。
图4 温差电偶温度分布
图5 温差电偶Von mises等效应力
图6 温差电偶Von mises等效应力局部放大图
图7 焊料层表面应力分布
2.2温差发电片整体计算结果及分析
用以上温差电偶为单元,建立了由32对电偶串联组成的25mm×25mm规格的温差发电片模型。在热端温度为327℃,冷端温度为27℃,负载为1Ω时求解温差发电片的热应力。图8所示为温差发电片中温度场分布。图9所示为温差发电片中整体的Von mises(范米塞斯)等效应力图,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在陶瓷基板表面形成了不规则的应力带,且主要集中在有温差电偶的部位。图10和图11为最大应力面,即铜连接片上表面,应力分布和局部放大,在有陶瓷基板作用的情况下,最大应力出现在铜连接片的上表面,在铜连接片的四角出现了应力集中。铜连接片上表面的最大应力值达到了1.55GPa,而温差电偶单元内部,铜连接片和焊料层上的应力受到铜连接片上表面应力的影响,较之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图8 温度场分布
图9 应力场分布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12温差发电片应力分析及一种改进措施_图文等内容。 
 将温差电发电器的热端与该国的一种做饭用的火炉外...温差发电片外形尺寸 62*62*3.6MM.开路电压 18V, ...搞笑图片乐翻人 cs3简单制作动态搞笑图片160...  粘合的安装方法是用一种具有导热性能较好的粘 合剂,...对流和辐射影响可以忽略; ④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内部导热...纸记录仪链接起来时时记录透镜焦点温度存储以备分析。...  以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热电材料物性参数及其变化对 ...温差发电开辟了利用太阳能的一个新途径。太阳能温差...热电模块每片大约 2-4mm 厚,面积为 16-30cm2,...  【实验原理】 : 温差发电片是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纸记录仪链接起来时时记录透镜焦点温度存储以备分析。...加工步 骤、技术改进、查阅资料、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  效应常用于 cpu 散热器和袖珍冰箱里的半导体制冷片...一个温差发电电路由两种赛贝克系数不同的材料接触构成...(图片来源:wikipedia.org) 帕尔贴效应是塞贝克效应...  温差发电组件型号命名方法_电子/电路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温差发电片型号命名温差发电组件型号命名方法 1 型号表示方法 三个英文字母-一个阿拉伯数字-三个阿拉伯数字-...  图 1 温差发电原理图 (点击图片放大) 在应用时多...研究分析中优值又常采用优值 Z 和工作温度 T 的...温差发电片 5页 免费 塞贝克热差效应 14页 免费 ...  一种高效环路热管扮演了这个 角色。大大提高了温差发电片的发电效益。它能在...另外, 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安装这种高效导热装置, 也能大大地改善和提高光电池板...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温差发电组件型号命名方法 1 型号表示方法 三个英文...两面与金属散热片之间, 最好涂上一层导热硅脂, 以...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本类论文推荐核心部件研发
核心系统配套
应用技术咨询
技术方案订购
技术资料采购
原材料市场
引线拉力试验
变频振动试验
半导体致冷理论
【致冷组件】特点
【致冷组件】安装指导
热传导理论
保温隔热理论
温差发电应用技术
器件极限实验
温度控制技术
半导体致热理论
【致热组件】安装指导
【致冷组件】用途
【致热组件】特点
【致热组件】用途
【发电组件】特点
【发电组件】用途
【温差发电】组件安装指导
【相关技术】技术指导
温差发电理论
温度变化试验
电耐久试验
电致冷、致热交变试验
可靠性与寿命试验
热传导知识
热传导专家课堂
热传导专家点评
散热专家课堂
散热专家点评
热传导与散热相关技术
热传导与散热技术应用
保温隔热知识
隔热专家学堂
保温专家观点
保温技术应用
太阳能源应用技术
风力能源应用技术
生物能源应用技术
能源节约应用技术
环境保护应用技术
节能环保专家课堂
节能环保专家观点
半导体致冷技术研究
温差发电技术研究
半导体材料研究
材料组件制备专利
技术应用专利
新能源技术及应用研究
本网站关键词
分页&首页 上一页& &页次:1/8页 &共计224条 29条/页  转到:12345678
[] [普通会员]
新产品公告
位置:中国,北京
地址:中关村
网络服务:www.
全球商务热线:139 119 06 518
北京技术支持:010-
技术服务信箱:
对不起,暂无友链!
 友情链接
对不起,暂无友链!
版权所有:中国电子制冷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差电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