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题和第四题怎么填?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6届高考英语大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语法及语法填空 语法讲解 专题四 有提示词填空 第4讲 动词时态和语态素能特训.doc 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2016届高考英语大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语法及语法填空 语法讲解 专题四 有提示词填空 第4讲 动词时态和语态素能特训.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动词时态和语态
  建议用时:45分钟
Ⅰ.语法填空
A.单句语法填空
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1.[2015·陕西西工大附中二模]Tom ________ (plan) to go upstairs to his room and rest a while, but his aunt urged him to finish his homework first.
答案:had planned 表示计划、打算类的动词,用于过去完成时态表示“本打算做而未做的事情”,根据语境可知填过去完成时。
2.[2015·安徽安庆一中四模]-I'd like a bike which ________ (ride) well.
-Will this one do?
答案:rides 定语从句中的时态与主句时态一致,且根据语意可知,从句讲述的是自行车的特性,故填一般现在时态的主动形式表被动。
3.[2015·安徽合肥质检一]-You look so tired and pale. Anything wrong?
-I hate to complain, but a new road ________ (build) throughout the night.
答案:is being built 根据语境可知,语境是现在的时间,整晚在修路,且“road”与“build”之间为被动关系,故用现在进行时态的被动语态。
4.[2015·北京海淀区期末]-Have you heard about the shark attack accident at the Sea World Show?
-Yes, how horrible! A trainer ________ (kill) in front of the audience.
答案:was killed 根据语境可知“shark attack”事件发生在过去,“a trainer”被杀也在事件过程中,因此“kill”发生在过去,陈述当时发生的事,故用一般过去时,“trainer”与“kill”之间为被动关系,故填was killed。
5.[2015·北京石景区一模]-Bob, could I use your computer this evening?
-Sorry, I ________ (write) a report on it then.答案:will be writing 根据语境前者要在将来时间用电脑,而后者表示抱歉,“then”即将来的那个时间在使用电脑,故填将来进行时态,“this evening”与“then”为关键信息。
6.[2015·福建厦门质检]-Laura, together with her teammates, ________ (prepare) the drama these days.
-I bet they will give us a great performance at the graduation ceremony.
答案:has been preparing 根据“these days”以及后者描述的内容可知,Laura一直在准备排练戏剧。另由together with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取决于其前面的主语,故用单数。答案是has been preparing。
7.[2015·福建泉州质检]I wondered why John kept it a secret. It was not until he ________ (ask) three times that he told me the truth.答案:had been asked 根据语境,整句采用一般过去时态,根据语义可知“ask”发生在“told”动作之前,且与主语“he”之间为被动关系,故用过去完成时态的被动语态。
8.[2015·陕西宝鸡联考一]Only when you find peace in your heart ________ you keep good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答案:will/can 根据句式结构可知,此处为倒装句,从句为一般现在时态,主句用将来时态。
9.[2015·安徽黄山质检二]This nationwide smog should serve as a reminder to all, indicating a high time that we ________ (reflect) on what we have done to the environment.
答案:reflected/should reflect 根据句式结构,可知此题考查的是“It's h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哪位朋友能帮我把第3题和第4题,解题步骤帮我写出来,谢谢了!!!_百度知道
哪位朋友能帮我把第3题和第4题,解题步骤帮我写出来,谢谢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misschen是我知道合伙人
misschen是我
采纳数:13
获赞数:11
答案就不用英语写了吧!3.解:原方程可化为x^2-2-6=0
即(x-3))(x+2)=0
所以x-3=0或x+2=0
所以x1=3,x2=-2
选A4.解:原不等式可分为两种情况:
x^2-2x≥0或
解集为 ①并 ②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 “写作(共50分)【小题1】请在上文第⑧段...”习题详情
17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8.8%
写作(共50分)【小题1】请在上文第⑧段:“我支支吾吾,&&&&”横线上填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10分)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小题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40分)题目(一)书签是夹在书里用来标记阅读的,它让阅读更加方便。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用过的一张车票,喜欢的一片树叶……皆可成为书签。书签大都画面随意,文字简洁,富有哲理,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一枚小小的书签往往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别样的情愫。书签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引发着我们无数的联想…… 请以“一枚书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题目(二)以“那段&&&&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3)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我支支吾吾,想说老师你想歪了,话却含糊不清,仿佛有千言万语,却难以启齿。我摇头,心说,看来确实有代沟啊,这代沟就像我说我长大了,你却说你老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第四次限时训练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写作(共50分)【小题1】请在上文第⑧段:“我支支吾吾,____”横线上填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10分)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小题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写好心理活动还应注意以下三点:1.要语言精练。心理活动是在写人叙事过程中有感而发,它的作用在于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其中写人叙事是主要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要表现人物性格。一个人面对着眼前的事情,有何想法,持什么态度,是能够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因此,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杜绝小人说大人话,杜绝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心理活动。3.要和其他描写相结合。在写心理活动时,可以穿插叙事,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又可内心独白,用“我想”引出心理描写;也可描写景物衬托心理活动。这样写使文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有选择的半命题作文,从内容上看,这道半命题作文没有提供任何提示语,要求补题的词语是命题者提供的“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要求考生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所给出的词语“日子”,简洁易懂,审题的难度不大,但如果脱离自身生活选材,难免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题目的核心词“日子”,决定了选材的内容要注重日常学习成长生活中的细节。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行文中“自我”的缺失,文题的大而空,是导致文章内容失真、虚假的重要原因,宜从小处入手,从自身角度去思考写作内容。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写作(共50分)【小题1】请在上文第⑧段:“我支支吾吾,____”横线上填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10分)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小题2】请从下...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与“写作(共50分)【小题1】请在上文第⑧段:“我支支吾吾,____”横线上填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10分)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小题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相似的题目:
作文。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中的“在乎”是“在于”的意思;现在所说的“在乎”更多的指“在意,介意”的意思。请以“在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独对夕阳的美好①从什么时候起,我便钟爱了夕阳呢? ②一幕高挂的天空里,一轮夕阳托举在云层里,恬静而美好,那光泽绚烂而不炽热,如淬了烈焰的钢。而周遭的云霞蔚为壮观,编组成一块五彩的画屏。你专注于看那画屏时,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③浩然的天宇许多的时候是单调而苍白的,无数的日子太阳就一整天不肯露出脸来。所以,你去看天,没有一个时光比夕阳叠挂于蓝天更美好。哪怕日出时的那种辉煌,也远远比不过夕阳隐退时的那份沉静的壮观。何况,欣赏美丽要有一份清静、怡然的心态。在观望日出和日落之间,谁会拥有更多的怡然,还用说么?④小的时候,家乡有一条河,是河却唤作沱江。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的。那时,我们喜欢去沱江边戏耍,打水漂,捉螃蟹,几个人一块的时候,还能划船呢!尤其是秋天,汛期之后河水退去,整个的沱江静若处子。站在沱江岸边,极目远眺,弯弯曲曲的便是一条白白的练带。你的思绪就要随着这素洁的练带翔舞开来。而黄昏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一只只白色的水鸟在亮翅斜飞,时而掠过水面画出一圈圈涟漪,无穷的自在。而这时夕阳总是倒映在清澈而静寂的沱江里。远远望去,便函是一团火球在五彩的光波里沐浴。我们心里感受着这无穷的美好,却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王勃就吟诵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了。那时,小小的我只知夕阳的美丽,却无论如何不知道在夕阳里寻觅一份美好的心境。犹如那时候生活在乡下的我,看着父母从田间归来,脸上总挂着幸福而满足的神情。我以为是他们自己心里有什么快乐了,却不知他们的快乐来自于他们踏着夕阳归来的那份心情。⑤待我慢慢长大,我才知道人类生命中一半的美丽来自于对自然景观的留意和欣赏。我不敢想像天空没有日月星辰的轮回会是什么模样?季节没有春夏秋冬的变迁会是怎样的萧索?树木没有春华秋实的更替会是怎样的荒凉?我于是开始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一切!而这份留意让我发现了人生原本充满着好丰富的情趣!也许是作家大都喜欢孤独和宁静,我是极其喜欢在夕阳里沉思遐想的。面对一轮夕阳,端坐在阳台上,或者散步在郊野,让桔红色的光波在周身沐浴,摊开手来,握一把暖暖的夕阳,你便能找到“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了。而正是在这种恬然的心境下,你的思绪便纷纷扬扬地散开来,那份情境沉浸而美好。你呆以想像卢梭的名著《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或许其中最奇谲的灵感和哲思就来自于夕阳下的思考呢!⑥有时候,我会被人生的一些不如意弄得情绪低落,而这时候最是我独对夕阳沉思的时候。那夕阳虽然静默不语,却以她博大和壮观的内蕴扩展着我的心胸。人生难免有失意和挫折,就像这夕阳如此美好,也有消融在天际的时候。而自信的人儿不是乐观地道出了一句“夕阳今朝落下去,明朝依旧爬上来”么?我于是更加喜欢在夕阳里审读人生,去用心感触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我把独对夕阳的静思看成是对人生的一种参禅。&⑦是的,人生的美好是无穷尽的,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所以有人说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何况,我真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还可以在自己的居室里独对夕阳的美好。甚至,我可以对那轮夕阳说:你整个儿就是我的呢!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⑧于是,一些简简单单的日子里,我不惧怕贫穷的劳碌,我庆幸,我能以一颗丰盈的心小心地爱着我拥有的生活。【小题1】通读全文,概括“我”所钟爱的夕阳有哪些特点。(3分)【小题2】阅读第④段,简要概括“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的原因。(3分)【小题3】请从修辞和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①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②而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小题4】写出文章结尾画线句的含义及作用:(4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其人感谢而去&&&&&&&&&&&&&&&&②俟他日来取③尝教书于宦官家&&&&&&&&&&&&&&④略不动心&【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⑴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⑵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⑶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小题3】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4分)&&&&
“写作(共50分)【小题1】请在上文第⑧段...”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写作(共50分)【小题1】请在上文第⑧段:“我支支吾吾,____”横线上填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10分)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小题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40分)题目(一)书签是夹在书里用来标记阅读的,它让阅读更加方便。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用过的一张车票,喜欢的一片树叶……皆可成为书签。书签大都画面随意,文字简洁,富有哲理,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一枚小小的书签往往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别样的情愫。书签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引发着我们无数的联想…… 请以“一枚书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题目(二)以“那段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3)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写作(共50分)【小题1】请在上文第⑧段:“我支支吾吾,____”横线上填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10分)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小题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40分)题目(一)书签是夹在书里用来标记阅读的,它让阅读更加方便。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用过的一张车票,喜欢的一片树叶……皆可成为书签。书签大都画面随意,文字简洁,富有哲理,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一枚小小的书签往往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别样的情愫。书签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引发着我们无数的联想…… 请以“一枚书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题目(二)以“那段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3)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相似的习题。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合集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合集
  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地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难点  数100以内的数。  课时划分:(11课时)  认识整十数: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认识几十几: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  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课时;  练习六:1课时;  我们认识的数:1课时。  认识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例题,第25-26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课前准备: 20根小棒,十捆小棒,计数器,实物投影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复习十和二十。  谈话: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数完后,提问:数满10根小棒可以怎样呢?(数满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么一捆小棒是几根?  教师在摆已捆小棒,继续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小棒?有多少根?  2、认识整十数。  谈话:看到小朋友数小棒数得又对又快,(出示2捆铅笔)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老师带来了多少支铅笔?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小番茄也带来了许多铅笔,(出示3捆铅笔)你知道这是多少枝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辣椒也带来了几捆铅笔,(出示6捆铅笔)你知道是多少枝吗?蘑菇宝宝带来的铅笔更多,(出示10捆铅笔)请同学们十枝十枝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枝?  请小朋友围成小小组,先在小组里数一数。  数完后,提问:蘑菇宝宝有几个十枝铅笔?10个十枝是多少呢?  组织学生交流: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贴出: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呢?  4、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二、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  介绍计数器:上学期,我们曾经见到过一位朋友,(出示计数器)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  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有些什么呢?这些数位,从右边起是怎样排列的呢?  同桌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揭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学生齐读。  2、整十数和一百的读和写。  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教师边拨珠边说)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呢?百位上拨一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问: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计数器,那么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几个十呢?4个十是多少?40怎么写?如果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什么?是多少?怎样写?  小结:几个十就是几十,只要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  提问:在计数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什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知道的?那么一百怎样写呢?  小结:一个百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各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写0。  3、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第一张图,组织学生讨论:图中哪一位上拨了几颗珠子?为什么这样拨?出示后面3张图,让学生独立画一画。画完后,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2)想想做做的5题。  独立填写后,一人报答案,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方框里填数,填好后,指名读一读。再讨论:两条直线上的树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近的地方?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你是怎样想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想想做做第7题。  指图说给同桌同学听。  (5)想想做做第8题。  先看看插图,指名把图的意思说给同学听。再找两个学生示范做猜数游戏。  三、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识了哪些数?  小结:今天我们已经认识了整十数(指黑板)和一百,学会了如何读、如何写,还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知道了它们的顺序排列。  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糖球图,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谈话: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以下情境(图画加声音)  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50-2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会说因为5-2=3,所以50-20=30;也可能说5个十减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请看第4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认识几十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书,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好在那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再班内交流。  提问: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这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天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请小朋友们5个5的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五、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设置情境。  谈话:小猴最爱吃桃子,看,(出示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0+4 = 4 +30 =  34-30= 34-4 =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还剩4个一。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 =34,所以4 +30=34。  3、解答试一试。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 =34,所以4 +30=34。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什么呢?  讲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 =34的算式下面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 +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在34-4 =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么?请你猜一猜。  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  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  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着说说。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二、教学想想做做  1、第1题,看小棒图写算式。  2、第2题:  (1)出示20只白兔和8只灰兔的图片,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左边20只白兔和右边8只灰兔,列出四个算式。  (3)组织交流:算式是怎样列的?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口算第2题。  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根据60+3 =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4、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校对。  5、第5题。口算。  6、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评讲。  7、第7题。  (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意。  (2)列式计算。  三、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且知道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加数,加得的结果是和;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数,减法中的得数叫做差。  练习五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巩固学生对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认识,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简单计算的口算方法。  3.让学生做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用活动的形式让孩子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4.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  一、复习数的组成(完成练习第1、2题)  1、出示第一题,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知道3捆小棒和6根小棒分别表示什么吗?  那么第一幅图,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组成了多少?  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个计数器上数是多少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说得真好!你能在课本上写出正确的答案吗?  2、出示第2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  集体汇报订正。  二、复习整十数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简单口算(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35题)  1、口算。(完成第3题)  2、填表。(完成第4题)  教师出示第四题的表格,指导学生看表格。  这个表格分别介绍了学校体育室里的篮球、跳绳和踢毽子的使用情况,谁愿意先来说说有关篮球的信息?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算出还有多少个吗?要用什么方法呢?为什么?  你说得真好!那么24减4,同学们会计算吗?  师让生把答案写在课本的表格内,并放手让学生把后面两个空格补充完整。  全班交流,请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如何计算的?  3、解决问题。(完成第5题)  出示第5题。从这幅图上,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  同学们都观察得很认真!那么你们知道小猫钓了多少条吗?这个问题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呢?  能说说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请同学们把这个算式列在书上,并算出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在反馈时,请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课时总结  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许多问题,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四、作业  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显示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一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投影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要求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在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填一填,再讨论。  4、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经看了34人。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表格。教师示范在表格中一次圈3个双数,提出:你能照样子接着圈一圈吗?再把圈出的数读一读。启发思考:你觉得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圈出来的数呢?指出: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  进一步要求学生随意说一个数,让大家听听是单数还是双数。  四、总结评价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一、 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 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1.教学试一试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37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 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 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衙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 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2)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 20度 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7、游戏(排路队)  (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 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  教学目标:  1、 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课件展示例题:小猴和小猫比赛折五星。小猴说:我做了34个。小猫说:我做了38个。  提问: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小猫比小猴做的 多,小猴做的比小猫少。  引导: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委多吗/学生可能用口语表达:小猫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得出小猫 比小猴做得多些。  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小组交流汇报。(小猴比小猫做得少些)  二、学习试一试  讲述: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展示: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一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汇报交流。(18比50少得多,48比50少一些,58比50多一些,所以选18个比较合适。)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但需要比较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作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描述。  三、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芳说:我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多得多。  提问:小明可能拍多少下?  2、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展示:在校园里,男孩说:一班有38人。女孩说: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  提问: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展示:在商店里,男孩说:排球25元。营业员阿姨说:篮球比排球贵多啦。另一男孩问: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呢?提问:你知道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吗?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在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做后汇报。  4、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猫和小兔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在玩比数大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课件展示:小猴拿数字卡片50,小猫拿数字卡片45。  提问:猜一猜小猫和小猴分别会说什么呢?同桌小朋友分别 扮演小猫和小猴互相说。  四、游戏激趣,感受策略  1、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 游戏:想想做做第七题。  讲述游戏规则: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一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一个两位数,然后让同桌的小朋友来猜一猜,如果没猜对,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提示他一句话,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合作最好,能用最少的提示让你的同桌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写和数。同桌学生游戏  3、 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知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2、通过比一比,估一估,进一步掌握比较多个数大小的方法,学会有根据的进行选择,提高估计意识。  3、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请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两天学了哪些数学知识?(数的顺序与比较数的大小)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把这些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二、 基础练习巩固  1、填一填,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课本练习六的第1题,引导学生看题,你能填出空格中的数吗?  认真观察这几个数,想一想,谁最接近90,为什么?  那么97是接近100,还是90呢?为什么?  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想想:93是激进100还是90呢?  2、比一比,填一填。  出示练习六的第2题。让生说一说,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时候,应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  小结;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时候,可以按照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方法进行比较。如;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大的两位数大:如果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两位数大。  3、圈一圈,读一读。  出示练习第3题表,把2、4、6先用红笔圈出来,要求学生继续照样子圈一圈。  集体把圈出来的数读一读,老师说明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的是单数。  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单数或双数?  45、54、36、63、78和87,它们分别是单数还是双数?  教师小结:当个位上的数是0、2、4、6、8时这个数是双数,当个位上的数是1、3、5、7、9时,这个数是单数。  4、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练习六第4题图,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图意。  从图中的门牌号,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发现了门牌号的秘密。那你们能猜出;53的门牌号在哪边吗?68号呢?  5、猜一猜。  出示练习六第5题图,  先让小朋友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小朋友进一步体会差不多,多一些等的含义。  三、 全课总结  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许多问题,希望大家能更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  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口算:  50+4= 50+20= 20+7=  2+80= 6+80= 54-50=  39-3= 90-30= 89-9=  77-70= 60+6= 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在○填上﹥或﹤ :  50○56 54○74 90○9  80○20 100○90 27○28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把这个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看看哪个小朋友的表现最出色。  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写一写,读一读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  2、说一说。  强调几个十看十位,几个一看个位。  3、数数填填。  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再填一填。说一说。  3、 比一比。  独立完成再校对。  4、 想一想,选一选。  引导看图,发现了哪些信息?  坐哪辆公共汽车比较合适呢?为什么选40座?  6估一估。  学生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然后独立思考。说说各自的想法。  全班交流。  7、猜一猜。  这是开放题,只要在65-70之间都是对的。  8、猜数游戏。  老师先示范,再同桌之进行。  三、全课总结。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小朋友们要积极开动脑筋,学好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数学填空题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