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安装要用什么川崎机器人电路板维修

查看: 2003|回复: 32
向有意安装单管机的朋友推荐一款“一装就响”的单管机电路
本帖最后由 xinjun5557 于
20:12 编辑
看了这个题目,也许你会以为我要推荐一款全新的单管机电路?不是的。还是老电路,老电路成熟稳定,不仅效果好,而且容易成功。去年以来,我先后尝试了多款单管机电路,其中68-1型和636型居多,此外还有音频变压器单管机。经过比较,我以为,在众多单管机电路中,效果最好的应属68-1型。最近利用闲暇,又安装了好几个68-1单管机(因为已发过多次单管机帖子,所以没再发新帖子)。安装得多了,量变引起质变——“程式化安装”或者叫“定型化安装”的概念便在脑子里油然而生!其实,产生这个概念一点儿也不奇怪,而且也不新鲜。淘宝网上卖的那些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68-1单管机的各类套件套餐不就是这种“程式化安装”或者叫“定型化安装”概念的衍生品吗?但是有个疑问不得不提出来:原本极具个性化、极为丰富多彩的DIY,一下子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组装,会不会失去DIY往日的魅力?坦率地说,这个风险是存在的!好在套件也是要自己动手安装的,DIY最后一公里的路程还是要自己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DIY保留了一席之地,挽回了一点面子。至于我推荐的这款所谓“一装就响”的电路,其实也带有程式化安装的浓厚味道,只不过,我没有漂亮的印刷电路,没有漂亮的机壳,没有千篇一律的套件……可以说,我守住了DIY的大部分阵地,保留了DIY的个性魅力!然而,即便是守住DIY大部分阵地,依然可以进行相对“程式化安装”,也就是说,可以列出一份相对稳定的单管机元件清单,按照这个清单组装起来的单管机,虽不敢说可以取得百分百的最好效果,但是可以保证百分百的成功,并可以取得百分之七十、八十乃至更高比例的好效果!
下面是68-1型单管机电路——
dhck6atr7czhdj.jpg (36.24 KB, 下载次数: 5)
16:00 上传
此电路与另一款常见的68-1电路原理是一样的,只是走线画法不同而已,再就是多了两个元件:1000p电容和100微法电解电容,这两个元件尤其是1000p电容很有必要,加与不加,接收效果差异明显;100微法电解电容,在电量充足时,似乎可有可无,但在电量下降时,此元件可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所以也是必要的。
如果完全按照此电路的元器件原样推荐给大家,安装成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就失去了我发这个帖子的意义,上述一大堆全都成了废话!我尝试的68-1型单管机的元件与此电路上的元件有所不同,下面是我推荐的68-1型单管机元件清单——
1、9014硅三极管——原电路用的是锗管,因为单管机对三极管要求比较高,而锗管质量差异比较大,很难保证统一的好的接收效果。9014硅管质量有保证,放大倍数多在370~400之间,稳定性好。差不多,二者均可使用,用9015的好处是极性与电路图一致,用9014须注意极性的改变。
2、高频变压器——这是个决定接收效果好的重要元件。一般买不到很合适的,得自制。可用5*7工字磁芯,用0.06~0.08线径漆包线,先绕初级200圈,再绕次级300圈(我是这个顺序,至于先绕次级后绕初级是否可行,我没试过,从道理上讲应该差不多)。有人在中周的小工字磁芯上改造而成,但这样改造的主要问题在漆包线的线径,0.06以上线径的漆包线可能绕不下初、次级的500圈,得用0.05甚至0.04,给绕制增加了难度。我制作的高频变压器有两种:一种直接用5*7工字磁芯绕制,原来的两脚做初级,另外再接出次级的两脚;另一种是改造中周,把原中周小磁芯换成5*7磁芯(用万能胶粘住)用中周的腿脚比较方便。这两种形式的高频变压器,只要所绕圈数相等,效果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接通电源啸叫声很厉害,十有八九是同名端接错了,这时只需将初级(200圈那一级)的两端对调一下即可。
PIC_8129.JPG (50.3 KB, 下载次数: 3)
16:54 上传
PIC_8659.JPG (72.92 KB, 下载次数: 3)
16:54 上传
PIC_8653.JPG (93.18 KB, 下载次数: 3)
19:16 上传
3、输出变压器——这是在没有高阻耳机的情况下,可以大幅提高接收效果的重要元件。如果不考虑安装空间大小,一般输出变压器都可使用。如果想安装袖珍式单管机,那必须自制。我用的是IE19矽钢片,用0.27线径漆包线先绕次级90~100圈,再用0.12漆包线双线并饶310圈,一端头与另一端尾相接作为中心抽头(此机中心抽头用不上,可暂空,)。需要说明的是,输出变压器只是在没有高阻耳机的情况下提高接收效果的元件,不是此机安装成功与否所必须的。如果没有自制变压器的材料,又不想买,或懒得做,输出变压器也可不用,买副高阻耳机就OK了,如果连高阻耳机也不想买,那就只能牺牲好的接收效果了。我试听过,没有输出变压器,音量也还是可以的。
4、电容器——可变电容器,我用的是223p,容量大小与磁棒线圈相匹配即可;再生半可变电容器5~20p;100微法、10微法电解电容;p电容;微法均可。
5、60mm或80mm磁棒,如果不受安装空间限制,磁棒长一些效果更好。磁棒线圈我用的是0.04*60李兹线70匝、7匝、2匝(再生)。其他规格的漆包线都可以,这方面差别不大。
6、二极管——我先后用过2ap9、2ap28、1n60、1N4148,效果差不多。
7、电阻——我用的是23k(检波电路)、56k(旁路),电路图中用的是两只20k电阻,二者差别不大;偏置用10k串100k可变电阻足够覆盖。电路图中用的是锗管,偏流电阻相对较大,用硅管则要小很多,我没有仔细测量,估计偏流电阻在50k左右。电路图中标注工作点电流为1毫安左右,这是锗管的参数,我测9014工作电流最佳值在3~4毫安之间。
8、3v、4.5v和6v供电均可。电压越高音量越大,当然,偏流电阻也越大。
这是我最近安装的一款68-1型单管机机芯图片——因该机音量较大,安装了音量调谐电位器,但暂时尚未使用。
PIC_8677.JPG (115.18 KB, 下载次数: 3)
20:12 上传
补充内容 ( 07:00):
纠正:该机二极管1N4148与其他三种检波二极管相比效果差一些,而在636、639、以及其他用到两只检波二极管时,硅锗二极管混搭效果较好,前提是高放级用的是硅三极管。
补充内容 ( 14:40):
感谢版主鼓励!
<p id="rate_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给力!&经验 + 9 点
" class="mtn mbn">
<p id="rate_13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经验 + 2 点
" class="mtn mbn">
<p id="rate_4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一个!&经验 + 5 点
" class="mtn mbn">
不错,有空试一下
我就被这个高频变压器卡住了,一直没办法装
不错,想试试看,就怕那高频变压器。
aatcs 发表于
我就被这个高频变压器卡住了,一直没办法装
绕制高频变压器其实很简单,做一次就明白了。
oldpq 发表于
不错,想试试看,就怕那高频变压器。
哈哈,试一下就知道了,一点不可怕。
谢谢楼主,这个可是经验之谈呀.
我也玩了一个9014单管机,感觉不必用高阻耳机,也不必用输出,直接用常用32欧耳机串联为64欧,我用的是636来复+再生,1.2v充电电池,偏流电阻20K+200k可调,在我这儿相当响,已经超过我做的两灯机音量,耳朵有点顶不住。手机不方便上图,待周一上班开帖介绍。
本帖最后由 xinjun5557 于
23:55 编辑
<font color="#71sam 发表于
我也玩了一个9014单管机,感觉不必用高阻耳机,也不必用输出,直接用常用32欧耳机串联为64欧,我用的是636来 ...
636电路也很好。如果不用高阻耳机,也不用输出变压器,而且声音还震耳,那说明你那里电台信号很强,或者离发射台比较近。再就是,636电路的偏流电阻阻值通常就是比68-1电路大一些。其实,用输出变压器,提高音量只是一方面,还可改善音质,增强声音饱和度。
我的体会是,使用32欧耳机两个单元串联时无变压器比加变压器听感好,变压器会使声音高低频信号衰减。本人住所离广播天线较近,信号强。如果在弱信号区估计有变压器会提升收音机接收信号的质量。
feiji 发表于
我的体会是,使用32欧耳机两个单元串联时无变压器比加变压器听感好,变压器会使声音高低频信号衰减。本人住 ...
谢谢您的体会。我这里虽然离电台距离较远,但是不用输出变压器收听也是很好的,只是用了之后,效果更好了。其实,单管机安装得好,不用输出变压器收听音量就足够了,耳朵很舒服,用了之后就太响亮了,事实上对听力有影响,只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品质”和“最佳效果”,往往不管那一套了。我的指导思想是,要安装就要达到力所能及的“最佳效果”,否则就是“不完美”、“不完善”、“不到家”。哈哈,这也是安装多了生出“职业病”来了。
关于单管机的偏流以前的书籍上大多给出的最佳值为1ma,但我装过的几台机器(硅管、锗管都有)根据听感调试出来的集电极电流都大于1ma,有的甚至达到4ma以上,如果按照书籍上讲的将电流降低到1ma左右电路增益感觉会下降不少,看了LZ用9014的单管机最佳电流也到了3-4ma,不知道以前书籍上的标准是否有误,还是我的测试方法有问题。
楼主的,再生控制电路图里面没有,,能否上个图
本帖最后由 xinjun5557 于
17:47 编辑
lwormsj 发表于
关于单管机的偏流以前的书籍上大多给出的最佳值为1ma,但我装过的几台机器(硅管、锗管都有)根据听感调试出 ...
刚才我又用表确认了一下,工作点最佳偏流值在4毫安左右、甚至到5毫安,在音量失真与不失真的临界点的位置(这个位置其实大约在5毫安左右),螺丝刀稍稍动一下,1毫安就出去了!所以,保守一点,往回再稍稍调一下,就是4毫安左右。书上的1毫安参数,应该是针对锗管讲的。再就是,四管机的高放级偏流一般在0.6~1.2毫安之间。
楼主的,再生控制电路图里面没有,,能否上个图
不用上图,我说一下吧,很简单,我没有用电路图中的再生电路(半可变接在集电极和可变电容器的定片),而是另绕再生线圈(2匝),线圈的一端(内,即靠近初、次极线圈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半可变动片(这样用金属螺丝刀调谐时不会发生感应),半可变的定片接三极管集电极即可。
微信:caoyin513 QQ: E-mail:
Powered by电路板(PCBA)组装流程设计注意事项
电路板(PCBA)组装流程电路板,PCBA,电路板组装,拼板我原本以为大家应该都已经很清楚电路板(PCBA)是如何被组装出来的,后来有个网友问了我一些关於SMT的问题,刚好也有新进同事不了解何谓SMT,趁此机会在此班门弄斧一般,已经是行家的朋友捧个人场,如有不足或错误的地方,还请指教;对SMT还一知半解的朋友就姑且看看,看能不能长点见识。&现今的电路板的组装,基本上是透过焊锡将电子零件焊接於印刷电路板之上,这个焊接的过程可以经过表面贴焊(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或波峰焊(Wave
soldering)来达成,当然你也可以全部用手焊,但那不在本篇讨论的范围,而且手焊的品质风险很大,也无法大量生产。&因为波峰焊几乎已经很少有产品在使用了,所以本篇会先介绍以表面贴焊(SMT)做电路板组装的焊接。基本上现在的SMT制程都是一条龙的作业,也就是把空板放到SMT产线的开始,到最后板子流出组装完成,都是在同一条线搞定。&底下的制程会简单地介绍从空板载入到板子组装完成,还有品质保证的后制程:&空板载入(Bare
Board Loading)电路板的组装第一步就是把空板子 (bare
board)排列整齐,然后放到料架(magzine)上面,机器就会自动的一片一片的把子送进SMT生产线。&印刷锡膏(Soder
paste printing)电路板进入SMT产线的第一步要先印刷锡膏(solder
paste),说真的有点像是女生在脸上涂抹面膜,它把锡膏印刷在需要焊接零件的焊垫上面,这些锡膏在后面经过高温的迴焊炉的时候会融化并与把电零件焊接在电路板上面。
&锡膏检查机(solder paste inspector)
(option)由於锡膏印刷好坏关系到后面零件焊接的好坏,所以有些SMT工厂为求品质稳定,会先在锡膏印刷之后就用光学仪器检查锡膏印刷的好坏,如果有印刷不良的板子就打掉,洗掉上面的锡膏在重新印刷,或是採用修理的方式移除多餘的锡膏。&快速打件机
(Pick and Place speed
machine)这里会先把一些较小的电子零件(如小电阻、电容、电感)打上板子,这些零件会稍微被刚刚印刷的锡膏黏住,所以既使打件的速度非常很快,快到几乎像是打机关枪一样,板子上面的零件还不至於飞散,但打型零件就不适宜用在快速机里面,一来会拖累原本打得飞快得小零件的速度,而来怕零件会因为板子快速移动而偏移原来的位置。&泛用型打件机
(Pick and Place general machine)这里就是打一些比较大颗的电子零件,如 BGA
IC、联接器(connector),这些零件需要比较准确的位置,所以对位就非常重要,速度也就相形慢上许多。这里的一些零件就不一定都是卷带包装(tape-on-reel),有的可能是托盘(Tray)或是管状(tube)包装。&一般传统的打件机(pick
machine)都是使用吸力的原理来搬移电子零件,所以这些电子零件的最上面一定都要留有一个平面给打件机的吸嘴,可是有些电子零件就是无法有平面留给这些机器,这时候就需要订制特殊吸嘴给这些异形零件。&手摆零件或目视检查
(hand place component or visual
inspection)再所有的零件都打上电路板要过高温迴焊炉以前,通常会设置一个检查点,来挑出时否有任何的零件偏移、掉件…等的缺点,因为过了高温炉以后如果还发现问题就必须要动烙铁,会影响品质也会有额外的花费;另外些太大的电子零件或是DIP的传统零件或是某些特殊原因,无法经由打件机来操作的零件,也会在这里用人工的方式手摆零件。&迴焊炉
(Reflow)迴焊炉的目的是熔融锡膏并形成共金(IMC)於零件脚与电路板,也就是焊接电子零件於电路板之上,其温度的上升与下降的曲线(temperature
profile)往往影响到整个电路板焊接的品质,根据焊锡的特性,一般的迴焊炉会设定预热区、浸润区、迴焊区、冷却区,以目前无铅制程的SAC305锡膏,其融点约为217&#8451;左右,也就是说迴焊炉的温度至少要高於这个温度才能重新熔融锡膏,另外最高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50&#8451;,否则会有很多零件因为没有办法承受那麼高的温度而变形或融化。&基本上电路板经过迴焊炉以后,整个电路板的组装就算完成了,如果还有手焊零件例外,剩下的就是检查及测试电路板有没有缺损或功能不良的问题而已。&光学检查銲锡性
(AOI, Auto Optical Inspection)
Option并不一定每条SMT的产线都有光学检查机(AOI),设置AOI的目的是因为有些密度太高的电路板无法进行后续的开短路电子测试(ICT),所以用AOI来取代,但由於AOI为光学判读有其盲点,比如说零件底下的焊锡就无法判断,目前仅能检查零件有否墓碑(tombstone)或侧立、缺件、位移、极性方向、锡桥、空焊等,但无法判断假焊、BGA焊性、电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零件品质,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办法完全取代ICT。&所以如果仅使用AOI来取代ICT,在品直上仍有部份风险,但ICT也不是百分之百,只能说互相的测试涵盖率有多少,自己要做个取捨(trade-off)&收板
(unloading)板子组中完成后会在收回到料架(magzine)上,这些料架已经被设计成可以让SMT机台自动取放板子而不会影响到其品质。&成品目检
Inspection)不论有没有设立AOI站别,一般的SMT线都还是会设立电路板目视检查区,目的在检查电路板组装完成后有否任何的不良,如果有AOI站别者则可以减少目检人员的数量,因为还是要检查一些AOI无法判读到的地方,或检查AOI打下来的不良。&很多的工厂会在这一站提供目视重点检查板(inspection
template),方便目检人员检验一些重点零件与零件极性。&零件后复 (Touch
up)如果还有手焊零件要后复,通常会放在成品检查之后,以区别缺点是来自SMT还是其后段制程。&后复零件时要使用烙铁(iron)及锡丝(solder
wire),焊接时将维持一定的高温的烙铁接触欲焊锡的零件脚,直至温度升高到足以融化锡丝的温度,然后加入锡丝融化,待锡丝冷却后就会把零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手焊零件时会有一些烟雾产生,这些烟雾大多属於重金属,操作区域一定要设立烟雾排出设备,尽量不要让操作员吸入这些有害烟雾。&需要提醒的,有些零件后复会因制程的需求而安排在更后面的制程。&电路板开路/短路测试
(ICT, In-Circuit
Test)ICT的目的最主要在测试电路板上面零件及电路有否开路及短路,它另外也可以量测大部分零件的基本特性,,如电阻、电容、电感值,以判断这些零件经过高温迴焊炉之后功能有否损坏、错件、缺件…等。&电路测试机台又分为高级及初阶机台,初阶的测试机台我们一般称之为MDA(Manufacturing
Analyser),其功能就是上面讲得电子零件的基本特性量测及开短路。&高阶的测试机台除了包含初阶机种的所有功能之外,还可以送电到待测板,并啟动代测板执行测试程式,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模拟电路板实际开机的情况下的功能测试,可以一部分取代后面的功能测试机台(Function
Test)。但一台这种高阶测试机台的测试治具大概可以买到一部私家轿车,比起一台初阶的测试治具要高上15~25倍,所以一般运用在大量产的产品上面比较适合。&电路板功能测试
(Function test)功能测试是为了弥补 ICT 的不足,因为 ICT 仅测试电路板上面的开短路,其他如
BGA及产品的功能并没有测试到,所以需要使用功能测试机台来测试电路板上的所有功能。&裁板
(assembly baord
de-panel)&一般的电路板都会进行拼板(Panelization),以增加SMT生产的效率,通常会有所谓「几合一」的板子,比如说二合一(2
in 1)、四合一(4 in
1)…等。等到所有的组装作业都完成以后,就要把它裁切(de-panel)成单板,有些只有单板的电路板也需要裁去一些多餘的板边(break-away)。&裁切的方法有几种,设计V型槽(V-cut)使用刀片裁板机(Scoring)或直接手动折板(不建议),比较精密的电路板会使用路径切割机(Router),比较不会伤害到电子零件与电路板,但费用及工时比较长。&
了解更多设备工艺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电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