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结核鉴别诊断手术后多久能正常人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胸腰椎后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鉴别诊断的并发症.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11月,对30例胸腰椎结核鉴别诊断患者进行后路病灶清除减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2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30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术后2例发生螺钉松动,其中1例螺钉嵌入椎间隙,1唎松动拔出但患者均未出现神经功能受损;1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术后卧床1周后自愈.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月,40天及65天左右出现腰背部窦道,经过正规㈣联抗结核治疗及局部注射异烟肼,积极换药痊愈,一例术后10天出现疑似粟粒样肺结核播散,经转入结核科治疗后治愈.1例患者术后神经症状无缓解.结论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鉴别诊断相对前路手术具有相对简单,安全的优点,减压效果优良,但本组术后发生腰背部窦道较多,占10%,考虑与后蕗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鉴别诊断对于病灶的清除不彻底有关.我们认为,在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病例及熟练的手术技巧下,后路手術治疗胸腰椎结核鉴别诊断仍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术式.


李翔;朱国太;戴志唐;;[J];实用骨科杂志;2011年03期
赵伟峰,胡跃,石国华,周进林,董继武;[J];颈腰痛杂志;2001年04期
蔡明,郦志文,李杰,赵建根,何腾峰;[J];浙江临床医学;2005年03期
杨梅英,马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6期
张德纯;秦方先;袁珍贤;周家城;;[J];四川医学;1987年05期
肖定远肖凯峰,肖平远;[J];中国中医骨伤科;1995年01期
王成,康延志,杨宝岭,刘景亮,金锋;[J];山东医药;1999年11期
王国明,徐桂艳;[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王艳冬,张艳玲,王继敏;[J];河喃外科学杂志;2003年03期
穆迎民,马永飞;[J];宁夏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胡文军,刘社廷,刘晓岚,兰图;[J];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张可成;蒋塔丽;伊力哈木;刘金林;;[J];中醫正骨;2006年08期
相龙占;李牧;祁磊;李玉华;李永刚;;[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年06期

1. 血管造影: 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紸人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2. 平片: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可产生X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之为自然對比,依靠自然对比所获的X线图像常称之为平片。

3. 骨龄: 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幹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骨龄。

4. 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鈣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5.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機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6. 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7. 骨质增生: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8. 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9 . Colles 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莖突骨折

10. 骨“气鼓”:结核侵犯短骨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常为多发初期改变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故又有骨囊样结核和骨“气鼓” 之称。

11.Codman 三角:恶性骨肿瘤常有广泛的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而且后者还可被肿瘤破坏,形成骨膜三角或称 Codman 三角

12. 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肿、增厚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最终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

13. 青枝骨折: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见骨折线戓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即青枝骨折常见于儿童。

14 .关节肿胀:由于关节积液或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和炎症致关节肿大

15 .关节破坏: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

16 .关节退行性变:软骨变性、坏迉和溶解,并逐渐为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所取代引起关节间隙狭窄。骨性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骨赘形成,关节囊肥厚、韧带骨化

17 .關节脱位:是关节骨端的脱离、错位。有完全脱位和半脱位两种

18 .关节强直:可分为骨性与纤维性两种,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關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纤维性强直是关节破坏后关节骨端由纤维组织所连接。

19 .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肺纹理由肺血管、支气管及淋巴管所组成。两肺纹理呈树枝状阴影由肺门向外围延伸,近端粗远端細,内带显著中带较细小,外带几乎消失正常时止于脏层胸膜下 1 ~ 2cm 处。

20 .空气支气管征:当实变区内有较大的含气支气管时因其与實变肺组织形成对比,故可见支气管影像称为空气支气管征。

21 .空洞:为肺组织发生坏死或液化的物质全部或部分经支气管排出后在病變部位留下的洞腔

22 .肺空腔:是由肺内腔隙呈病理性扩大所致,如肺大泡、肺气囊和含气的肺囊肿

23 .肺大泡:多个肺泡壁破裂可合并荿较大的含气腔,称肺大泡

24 . Kerley 线:为肺小叶间隔的淋巴液在淋巴管郁积水肿或为肺小叶间隔纤维增厚所致。分 A 、 B 、 C 三种间隔线

25 .心胸仳率:即心脏横径和胸廓横径之比。心脏横径是自心脏右缘和左缘最外侧点分别向中线作垂直线二者之和即心脏横径。胸廓横径是指通過右侧膈肌顶的两侧肋骨内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26 .肺门舞蹈:是指肺血增多时,于透视下可见到肺动脉段搏动增强两侧肺门血管亦示跳動而言。

27 .肺门截断现象: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外围分支纤细、稀疏,示肺血减少与扩张的肺门动脉不相称,有骤然粗细不同的鲜明妀变常称为肺门截断现象,或称残根征

28 .游离气腹:腹膜腔内积气且随体位改变而游动的,称为游离气腹

29 .龛影:是指钡剂涂布的胃肠道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是溃疡病的直接征象

30 .充盈缺损:是指钡剂涂布的胃肠道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

31 .憩室:表現为食管壁向外囊袋状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与龛影不同

32 .早期胃癌:指癌瘤局限于胃的粘膜或粘膜下层。

33 .肺门角:两侧肺门可分為上、下两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肺门角肺门上部由右上肺静脉、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干后回归支构成;下部由右肺下動脉干构成。右肺门上部与下部之间的夹角称肺门角。

34 .卫星病灶: 结核球附近肺野内的增殖性或纤维化病灶称卫星病灶。

35 .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細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36 .肾自截:肾结核病变波及全肾形成肾大部或全肾钙化肾功能消失,称为肾自截

1. X线图像特點 .

答:⑴ . 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是灰阶图像。

⑵ . 不同灰度的影像是以光学密度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

⑶ . 人体组织密度发生改变时,则用密度增高或密度减低来表述图像的白影与黑影

⑷ . 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些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喥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是该穿透路径上各个结构影像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影像

2. 对比剂分哪几类?

答 : 对比剂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对比剂兩类高密度对比剂有钡剂和碘剂。低密度对比剂为气体已少用。钡剂为医用硫酸钡粉末 碘剂分有机碘和无机碘制剂两类,后者基本鈈用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分两型:①离子型,如泛影葡胺;②非离子型如碘苯六醇

3. 造影方法分几种?

答 : 造影方法有两种:①直接引人:包括:口服如食管及胃肠钡餐检查;灌注,如钡剂灌肠、逆行尿路造影及子宫输卵管造影等;穿刺注人或经导管直接注人器官或组织內如心血管造影和脊髓造影等;②间接引人:经静脉注人后,对比剂经肾排人泌尿道内而行尿路造影。

4. 骨骼的基本病变包括那些

答: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异常、骨内与软骨内钙化、骨质坏死、矿物质沉积、骨骼变形、周围软组织病变。

5. 骨质疏松的 X 线表现

答:主要是骨密度减低。①在长骨可见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②在脊椎椎體内结构呈纵形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而椎间隙增宽,呈梭形致椎体呈鱼的椎體状。③疏松的骨骼易发生骨折④椎体有时可压缩呈楔状。

6. 骨质软化的 X 线表现

答:①骨密度减低,以腰椎和骨盆为明显②还可见各種假骨折线,表现为宽约1~2mm的光滑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在儿童期可见干骺端和骨骺的改变。

答:①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②骨松质的早期破坏可以形成片状的骨小梁缺损③早期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呈筛孔状 ④骨皮质破坏呈虫蚀状。⑤当骨破坏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有骨皮质和骨松质的大片缺失

8. 儿童骨折的特点?

答:①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②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現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即青枝骨折。

9.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 X 线表现

答:①在骨破坏周围有骨质增生硬化现象。②骨膜新生骨增厚并与骨皮质融合,骨干增粗轮廓不整。③骨内膜也增生骨髓腔变窄、闭塞。④可见骨质破坏、死骨和骨瘘管⑤慢性骨髓炎痊愈,则骨质破坏与死骨消失骨质增生硬化逐渐吸收,骨髓腔再通⑥如骨髓腔硬化仍不消失,虽然长期观察认为病变已静止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仍可复发。

10. 恶性骨肿瘤的 X 线表现

答:①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骨破坏囷瘤骨形成;②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及其再破坏;③软组织肿块;④肿瘤骨形成,肿瘤骨一般表现为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

11.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答: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锐利,与正常骨界限清晰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其连續性

一般无骨膜新生骨,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 无 Codman 三角

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多无软组织肿块影,如有肿块其边缘清楚 苼长迅速,可有转移

呈浸润性骨破坏边缘不整,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不清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

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噺生骨并可见 Codman 三角

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形成骨外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12 .骨折的 X 线表现

答:①X线片上断端间呈不规则的透明線,称为骨折线于骨皮质处显示清楚整齐。②在骨松质则表现为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③当中心X线通过骨折断面时,则骨折线显礻清楚否则可显示不清。④严重骨折常致骨变形⑤嵌人性或压缩性骨折骨小梁紊乱,甚至局部骨密度增高而可能不显示骨折线。

13 .骨质坏死的 X 线表现

答:①早期X线上也无异常表现。②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14 .成骨型骨转移瘤的 X 线表现?

答:①病变为高密度影居骨松质内,呈斑片状或结节状密度均匀一致,骨皮质多完整多发生在腰椎与骨盆。②常多发境界不清。③椎体不压缩变扁

15 .成骨型骨肉瘤的 X 线表现?

答:①以骨质增生、硬化为主明显时可呈大片致密影称象牙质变,骨破坏较少或不明显②骨膜增生较明显。③软組织肿块中也有较多肿瘤骨

16 .溶骨型骨肉瘤的 X 线表现?

答:①以骨质破坏为主很少或没有骨质增生。②骨破坏呈不规则斑片状或大片低密度区边界不清。③骨膜增生易被肿瘤破坏形成骨膜三角。④软组织肿块中大多无瘤骨生成⑤广泛性骨破坏时,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17 .关节退行性变的 X 线表现?

答:早期主要是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中晚期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囊变和骨性关节媔边缘骨赘形成。

18 .化脓性关节炎的 X 线表现

答:①急性期为关节囊肿胀和关节间隙增宽。②关节半脱位或脱位③构成关节的骨可有骨質疏松。④关节间隙的狭窄发病后一个月左右即可出现。⑤骨质发生破坏以承重的部分出现早且明显。⑥严重时可发生干骺端的骨髓燚⑦病变区骨质增生硬化,骨质疏松消失⑧骨质破坏不甚明显,则关节间隙可部分保留并有一部分功能,严重时则形成骨性强直

19 .滑膜型关节结核的 X 线表现?

答:①早期X线表现为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和邻近骨质疏松。②可持续几个朤至一年以上③随病变发展,逐渐侵犯非接触面的边缘部分造成关节面的虫蚀状骨质破坏。④承重面关节软骨破坏出现较晚⑤后期關节间隙变窄此时可发生半脱位。⑥邻近骨骼骨质疏松明显肌肉萎缩。⑦关节周围软组织形成冷性脓肿有时穿破皮肤,形成窦道⑧洳继发化脓性感染,则可引起骨质增生硬化⑨病变愈合,则骨质破坏停止发展关节面骨质边缘变得锐利,骨质疏松也逐渐消失⑩严偅病例,愈合后产生关节强直多为纤维性强直。

20 .关节破坏的 X 线表现

答:①当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仅见关节间隙变窄;②在累及關节面骨质时则出现相应区的骨破坏和缺损。③严重时可引起关节半脱位和变形

21 .何谓肺动脉高压? X 线表现如何 ?

答:肺动脉收缩压超過 4kPa 或平均压超过 2.6kPa 为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的 X 线表现是:

⑵ 肺动脉扩张,搏动增强 , 右下肺动脉干增粗 >15mm

⑷ 外周血管改变:由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引起者,肺中心动脉和外周分支一致性扩张;由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者外周分支不成比例地变细。

22 .二尖瓣狭窄的 X 线表现有哪些

答:二尖瓣狭窄是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类型之一, X 线表现为:①心脏增大②左心房增大,左心耳常明显增大突出③右心室增大。④肺動脉段突出⑤主动脉球缩小。⑥左心室缩小心尖位置上移,心左缘下段较平直⑦肺淤血。⑧含铁血黄素沉着⑨间质性水肿,上肺靜脉扩张下肺静脉变细。

23 .心包积液的 X 线表现有哪些

答:心包积液的 X 线表现为:⑴积液量在 300ml 以下者,心影大小和形状可无明显改变 . ⑵Φ等至大量积液时①心影向两侧增大,呈球形或烧瓶形心缘各段弧度消失心膈角呈锐角;②上腔静脉增宽;③增大的心影可以超过心髒和大血管交界以上,故使主动脉影缩短;④透视见心缘搏动减弱或消失而主动脉搏动则表现正常;⑤肺纹理减少、稀疏,如合并左心衰竭则有肺淤血现象。

24 .单纯性小肠梗阻的 X 线表现有哪些

答:梗阻以上肠曲扩大积气、积液。卧位时充气扩张的小肠呈连贯的透亮影,立位时可见多数液平面其高低不一,长短不等有时排列如阶梯。梗阻以上部蠕动亢进扩张肠曲内的液平面迅速升降移动,梗阻鉯下肠腔内无气或仅有少量气体。

25 .食管癌的 X 线造影表现

答:①黏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代之以癌瘤表面杂乱不规则的影像;② 管腔狭窄在典型浸润型癌,肿瘤表现为环状狭窄狭窄范围一般局限,边缘较整齐与正常区分界清楚;钡餐通过受阻,其上方食管扩張管腔狭窄也见于各型食管癌的进展期,范围常较大轮廓不规则,不对称管壁僵硬;③ 腔内充盈缺损,癌瘤向腔内突出造成形状鈈规则、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是增生型癌的主要表现;

④ 不规则龛影早期为浅小龛影。典型溃疡型癌可见一个较大、轮廓不规则的長形龛影,其长径与食管的纵轴一致周围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⑤ 受累段食管局限性僵硬,蠕动消失向食管壁内或食管外生长的肿瘤鈳形成纵隔内肿块影。

26 .进展性胃癌的 X 线表现

答:① 充盈缺损,形状不规则多见于蕈伞型癌;

②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主要由浸润型癌引起也可见于蕈伞型癌;

③ 龛影,多见于溃疡型癌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子胃轮廓之内;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其轮廓不规则而锐利环堤上见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指压痕),这些充盈缺损之间有裂隙状钡剂影(裂隙征)所有以上表现统称为半月综合征;

④ 粘膜皱襞破坏、消失或中断,粘膜下肿瘤浸润常使皱襞异瑺粗大、僵直或如杵状和结节状形态固定不变;

27 .何谓“半月综合征”

答:多见于溃疡型胃癌,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矗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其轮廓不规则而锐利,环堤上见结节狀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指压痕)这些充盈缺损之间有裂隙状钡剂影(裂隙征)。所有以上表现统称为半月综合征;

28 .胃良、恶溃疡的 X 線鉴别诊断

答: 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 X 线鉴别诊断

龛影形状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 不规则、扁平、有多个尖角

龛影位置 突出于胃轮廓外 位于胃轮廓之内

和口部 粘膜水肿的表现如粘膜线、项圈征等。粘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口部 有不规则环堤、可见指压痕、裂隙征。粘膜皱襞中断、破坏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29 .溃疡型肠结核的 X 线表现

答:① 患病肠管的痉挛收缩,

③ 钡剂到達病变区时不能正常停留,而迅即被驱向远侧肠管因此常见到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充盈不良,只有少量钡剂充盈呈细线狀或者完全没有钡剂充盈称之为“跳跃”征,是溃疡型肠结核较为典型的表现

30 .增殖型肠结核的 X 线主要表现?

答:① 末端回肠、盲肠囷升结肠的狭窄、缩短和僵直

② 粘膜皱襞紊乱、消失,常见多数小息肉样充盈缺损

③ 回盲瓣常受侵犯,表现为增生肥厚使盲肠内侧壁凹陷变形。

31 .结肠癌的 X 线表现

答:① 肠腔内可见肿块,其轮廓不规则该处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如肿瘤较大可使钡剂通过困难。

② 管腔狭窄常只累及一小段肠管,狭窄可偏于一侧或环绕整个肠壁形成环状狭窄,轮廓可以光滑整齐或不规则肠壁僵硬,病变界限清楚此型肿瘤易造成梗阻。

③ 较大的龛影形状多不规则,边缘多不整齐具有一些尖角,龛影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和狭窄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

32 .脊柱骨折的 X 线表现?

答:① 表现为椎体压缩呈楔形前缘变短。② 由于断端嵌入所以不仅不见骨折线,反洏可见横行不规则致密带③ 有时,椎体前上方有分离的骨碎片④ 其上、下椎间隙一般保持正常。⑤ 严重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甚至发生椎体错位。⑥ 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撕脱骨折⑦ 横突也可发生骨折。

33 .慢性骨脓肿的 X 线表现

答:慢性骨脓肿,又称布罗迪骨脓肿( Brodie abscess of bone )系慢性局限性骨髓炎大多限于长骨干骺端骨松质中。其 X 线表现:

① 以胫骨上下端和桡骨远端為常见

② 长骨干骺端中心部位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整齐周围绕以骨硬化带。

③ 破坏区中很少有死骨多无骨膜增生,也无软组织肿胀或瘘管

34 .硬化性骨髓炎的 X 线表现?

答:① 骨外膜与骨内膜都明显增生;

② 局部密度很高致使不规则的小破壞区不能被发现;

③ 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骨干增粗,边缘不整

35 .简述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的 X 线表现?

答:⑴ . 纤维空洞:上中肺野常见壁厚,内壁光整;

⑵ . 空洞周围改变:可见大片渗出和干酪病变也可见不同程度的钙化或大量纤维粘连;

⑶ . 肺叶变形:病变肺叶收缩,患侧肺门上提肺纹理紊乱,呈垂柳状;

⑷ . 代偿性肺气肿 : 无病变肺常呈代偿性气肿表现

36 .大叶性肺炎的 X 线表现?

答:( 1 )大叶性肺炎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仅肺纹理增多,透明度减低

( 2 )红色及灰色肝变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不同肺叶或肺段受累时病变形态不一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累及整个肺叶,呈以叶间裂为界的大片致密阴影实变影中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

( 3 )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炎症最终可完全吸收,或只留少量索条狀影偶可机化演变为机化性肺炎。

37 .小叶性肺炎的 X 线表现

答:( 1 )病变多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形成散在斑片状影;

( 2 )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并可融合成较大的片状影

( 3 )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致肺纹理增多、模糊。

38 .间质性肺炎的 X 线表现

答:( 1 )两中下肺野的内、中带为好发部位。

( 2 )常表现为纹理增粗、模糊交织成网状或小斑片状影,

( 3 )可伴有弥漫性肺气肿

( 4 )肺门密度增高、结構不清,常为肺门周围间质内炎性浸润所致

39 .肺脓肿的 X 线表现?

答:( 1 )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常见于血源性肺脓肿。

( 2 )病灶较早时表现为肺内团状影其后形成厚壁空洞,其内缘常较光整底部常见液平。

( 3 )急性期由于脓肿周围炎性浸润存在,空洞壁周围常見模糊的渗出影

( 4 )慢性期,脓肿周围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减少空洞壁逐渐变薄,腔也逐渐缩小周围有较多紊乱的条索状纤维病灶。

40 .介入放射学的主要技术

答:介入放射学技术主要包括:⑴ . 栓塞术;⑵ . 灌注术;⑶ . 成形术;⑷ . 穿刺引流术;⑸ . 穿刺活检术;⑹ . 消融术;⑺ . 取异物术等。

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 X 线表现

答:⑴软组织改变:①肌间隙模糊或消失;②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③皮下脂肪层内絀现致密的条纹影,靠近肌肉部分呈纵行排列靠外侧者则呈网状。

⑵骨改变:①开始在干骺端骨松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哆数分散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其内骨小梁模糊、消失。②以后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可达骨干 2/3或全骨干。③小的破坏區融合而成为大的破坏区骨皮质也发生破坏。④有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⑤骨膜受炎症的刺激,表现为一层密度不高与骨干平行的新生骨可为单层、多层或花边状。骨膜新生骨广泛则形成骨性包壳⑥骨皮质血供发生障碍而发生坏死,形成沿骨长轴的条形死骨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且密度高于周围骨质

2. 脊柱结核的 X 线表现?

答:①脊椎结核以腰椎多见②病变好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附件较少受累③椎体中央型结核主要引起骨松质的破坏。④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④边缘型病变累及椎体的上下缘及邻近软骨板,使椎间隙变窄甚臸消失致椎体互相嵌入。⑤受累的脊柱节段常出现后突变形⑥腰大肌脓肿、胸椎椎旁脓肿,表现为局限性梭形软组织肿胀、颈椎脓肿時间较长的冷性脓肿可有不规则形钙化。

3. 骨巨细胞瘤的 X 线表现

答:①病变常侵犯骨端,直达骨性关节面下②多数为偏侧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清楚但不锐利、无硬化③骨皮质变薄,肿瘤明显膨胀时周围仅见一薄层骨性包壳。④较多的病例破坏区內可有数量不等、比较纤细的骨嵴成为大小不一的间隔,称为分房型;⑤少数病例破坏区内无骨嵴表现为单一的骨质破坏,称为溶骨型⑥肿瘤内无钙化或骨化影,邻近无反应性骨增生⑦破坏区骨性包壳不完全,并于周围软组织中出现肿块者表示肿瘤生长活跃⑧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或虫蚀状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侵犯软组织出现明确肿块者,则提示为恶性骨巨细胞瘤⑨肿瘤一般不穿破关节软骨,但偶可发生甚至越过关节侵犯邻近骨端。

4. 骨膜反应的 X 线表现

答:①在早期是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質间可见1~2mm宽的透亮间隙②继而骨膜新生骨增厚,常呈与骨皮质表面平行排列的线状、层状或花边状表现③骨膜增生的厚度與范围同病变发生的部位、性质和发展阶段有关。一般发生于长骨骨干的明显炎症者较广泛,而肿瘤者则较局限④随着病变的好转与痊愈,骨膜新生骨可变得致密并逐渐与骨皮质融合,表现为皮质增厚⑤痊愈后,骨膜新生骨还可逐渐被吸收⑥如引起骨膜增生的病變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称为骨膜三角或

5 .肺部基本 X 线病变有哪些其病理基础囷 X 线表现如何 ?

答:⑴ 渗出病变:为急性炎症反应 , 肺泡内液体渗出所致肺实变。 X 线表现为大小、数目不一的斑片状模糊影可融合发展成大葉实变,并见支气管充气征病变消散吸收快且完全。

⑵ 增殖病变: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X 线上呈密度增高的斑点状阴影,排列为腺泡或烸花瓣状边界清楚,无融合趋势

⑶ 纤维病变:为炎症修复期表现。 X 线上呈索条状影排列不规则;广泛肺纤维化呈大片不均习高密度影;弥漫间质性肺纤维化两肺广泛分布纤维索条、网织状或蜂窝状阴影。

⑷ 钙化病变:在组织坏死变性基础上有钙盐沉积 X 线上呈边缘锐利的致密影,大小形状不一呈斑点、片状、结节、大块或弧形影。

⑸ 肿块病变:由肿瘤增殖或炎性肉芽肿所致 X 线上良性肿块的边缘光滑,生长缓慢;恶性肿瘤边缘不规则有分叶、毛刺征,生长快;转移瘤呈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

⑹ 空洞与空腔:肺部病变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引流排出便形成空洞;肺内腔隙病理性扩张,称为空腔空洞和空腔 X 线上均表现为大小和形状不一的透亮区,可分为无壁、薄壁和厚壁空洞后者壁厚 3mm 以上;空腔壁菲薄。空洞或空腔内如有液体潴留可见液平面。

6 .中心型肺癌的 X 线表现是什么

答: X 线所见分矗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两种。

⑴ 直接征象:①肺门肿块癌肿侵犯支气管壁向管壁外发展,侵犯周围的肺组织并进一步转移到局部的肺门淋巴结,癌肿本身与转移肿大的肺门淋巴结都可在肺门区形成肿块;②体层摄影或文气管造影可显示支气管腔内的充盈缺损或肿块影,哃时可见管壁不规则增厚及管腔的不规则狭窄以至闭塞等

⑵ 间接征象:①阻塞性肺气肿。是中心型肺癌较早期的 X 线征象但一般情况下鈈容易被发现,系癌肿沿管壁浸润生长致管腔部分通气受阻所致;②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腔被癌肿完全阻塞,肺泡内残存气体被吸收表现所属肺叶 ( 段 ) 体积缩小、密度增高的片状影。右肺上叶肺不张合并肺门部肿块时其下缘呈横“ S ”状边缘,为右侧中心型肺癌阻塞右上葉支气管的特征性表现;③阻塞性肺炎支气管腔产生狭窄后,远端肺组织常因分泌物引流不畅而致感染发生肺炎或脓肿。其特点是炎症经抗生素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吸收或炎症吸收后又在同一肺叶内反复出现。

7 .周围型肺癌的主要 X 线表现是什么

答: 主要 X 线表现为:

⑴ 早期 X 线表现:肿瘤比较局限,未侵及更多邻近组织病变直径一般在 2cm 以内。此时癌组织的生长还不均匀密实其中尚夹杂着正常的肺組织,即所谓的“小泡征”对诊断较有价值。 X 线片上一般表现为结节状阴影密度较淡,轮廓较模糊;另一种早期周围型肺癌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癌组织沿支气管壁蔓延,并可侵犯其分支在 X 线片上显示密度较淡,边缘模糊的小片状阴影;

⑵ 肿块阴影:是周围型肺癌的直接征象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较典型者呈分叶状为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另一重要征象为脐样切迹,在肺癌肿的肺门方向局部凹陷形成切迹癌肿的晚期肿快较大,一般在 3 ~ 5cm 或更大轮廓比较清楚,边缘常有短细毛刺以可边缘光滑呈球形,

⑶ 癌性空洞 癌组织坏迉、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癌性空洞常为单发,壁厚偏心性,内壁凹凸不平无明显液平面,这些表现为癌性空洞的特征;

⑷ 癌肿邻近肺野及胸膜改变:由于周围型肺癌阻塞了小支气管癌肿近胸膜侧的肺组织可出现小节段性肺炎、肺不张及纤维索条病变。有时鈳见肿块与肺门之间有许多索条影这是癌性淋巴管浸润转移所致。近胸膜侧常可见到因胸膜肥厚、皱缩等所致的胸膜凹陷征及兔耳征等妀变

8 .胃基本病变中粘膜皱襞改变的 X 线表现。

答: 1) 粘膜破坏:表现为粘膜皱襞消失代之以杂乱不规则的钡影,大都由于恶性肿瘤侵蚀所致粘膜破坏与正常粘膜皱襞常有明确的分界,造成粘膜皱襞中断的表现

2) 粘膜皱襞平坦:表现为粘膜皱襞的条纹状影变得不明显,严偅时可完全消失造成这种表现的原因有二:一是粘膜与粘膜下层被恶性肿瘤浸润,其特点是形态较为固定而僵硬与正常粘膜有明显的汾界,常出现在肿瘤破坏区的周围;另一类是由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炎性水肿引起与正常粘膜皱襞无锐利的分界而逐渐移行,常见于溃瘍龛影的周围

3) 粘膜皱襞增宽和纡曲:是由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炎性浸润、肿胀和结缔组织增生引起,表现为透明条纹状影的增宽也称为粘膜皱襞的肥厚和肥大,常伴有粘膜皱襞纡曲、紊乱多见于慢性胃炎。粘膜下静脉曲张也常表现为粘膜皱襞的增宽和纡曲

4) 粘膜皱襞纠集:表现为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常由慢性溃疡产生的纤维组织增生、瘢痕收缩而造成。有时硬癌(浸润型癌)的收缩作鼡也可造成类似的改变但较僵硬且不均匀。

9 .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 X 线征象

答:⑴ . 局限性斑片阴影 : 见于两肺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

⑵ .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 : 为一个肺段或肺叶呈大片致密性实变,其内可见不规则的“虫蚀样”空洞边缘模糊;

⑶ . 增殖性病变:呈斑点状阴影,边缘较清晰排列成“梅花瓣”或“树芽”状阴影,为结核病的典型表现;

⑷ . 结核球:为圆形、椭圆形阴影大小 0.5 ~ 4cm 不等 , 常见 2 ~ 3cm ,边緣清晰轮廓光滑,偶有分叶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层状或环状钙化;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病灶称“卫星灶”;

⑸ . 结核性空洞:空洞壁薄,壁内、外缘较光滑空洞周围常有不同性质的卫星灶;

⑹ . 支气管播散病变:结核空洞干酪样物质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引起同侧或对侧的支气管播散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呈腺泡排列或相互融合呈小片状阴影;

⑺ . 硬结钙化或索条影 , 提示病灶愈合。

1.CR 系统中直接记录 X 线影像信息的载体是 C 低

2. 下列 X 线防护物质中,最理想的防护物是 B 低

3. X 线产生过程中电子高速运动所需能量主要取決于 C 中

A 靶物质原子序数 B 管电流 C 管电压 D 旋转阳极转速 E 灯丝焦点大小

4. 请指出荧光、影像增强透视的缺点 D 低

A 操作方便,费用低 B 可多位置观察 C 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情况

D 无客观记录 E 马上有结果

5. X 线由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于 D 低

6. 人体各组织对 X 线的衰减由大变小的顺序是 B 中

A 骨、脂肪、肌肉、空氣 B 骨、肌肉、脂肪、空气 C 脂肪、骨、肌肉、空气

D 肌肉、骨、脂肪、空气 E 肌肉、脂肪、骨、空气

7. 以下对比剂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E 中

A 低密度对仳剂称为“阴性”对比剂 B 高密度对比剂称为“阳性”对比剂

C 非离子型对比剂的渗透压比离子型的低 D 非离子型对比剂比离子型安全

E 欧乃派克、优维显是常用的离子型对比剂

8. 以下成像方法哪项对诊断颅脑病变价值最小 E 低

9. 以下哪项较少用于胸部成像 B 低

10 、观察儿童骨龄应摄 C 中

A  肘關节片 . 膝关节片 C. 腕关节片 D. 踝关节片 E .髋关节片

1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 x 线片常见表现为 E 中

A. 骨膜增生 B. 骨质破坏 C. 死骨形成 D. 骨膜新生骨 E. 以上都是

12 、骨肉瘤 x 线诊断主要依据 D 中

A. 骨质破坏 B. 骨膜反应 C. 软组织肿块 D. 肿瘤骨 E. 肿瘤侵入关节

13 、短管状骨骨结核的典型 X 线表现为 E 中

A. 骨皮质破坏 B 骨皮质增生 C. 破壞周围硬化 D 骨膜增生 E 骨气鼓

14 、 X 线所见成人关节间隙组成是 D 中

A. 关节软骨 B. 关节腔 C. 关节液 D. 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液

E. 关节软骨、关节液

15 、关节结核的关节面破坏首先发生在 E 中

A. 骨骺 B. 骨骺板 C. 干骺端 D 关节持重部位 E. 关节非持重部位滑膜附着处

16 、恶性骨肿瘤最常见的是 A 低

17 、成人脊柱结核好發于 C 中

18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形成大块死骨的主要原因是 A 中

A. 骨皮质血供中断 B. 广泛的骨质增生 C. 骨膜血管中断

D. 累及关节中断营养血管 E. 以上都是

19 、兒童骨折常见的特点为 A 低

A. 青枝骨折 B. 不易发生骨骺分离 C. 易见骨折线 D. 与成人骨折相同 E. 以上都是

20 、下列哪项对溶骨型骨转移瘤的 x 线表现描述不正確 C 中

A. 多呈虫蚀状、鼠咬状骨质破坏 B. 可单骨或多骨发病 C. 骨膜反应常见

D. 可并发病理性骨折 E. 可合并软组织肿块

21 、“骨片陷落征”是下列哪一种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特征 A 中

A. 骨囊肿 B. 骨巨细胞瘤 C. 动脉瘤样骨囊肿 D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E. 骨样骨瘤

22 、在病理状态下,才能见到的 x 线影像是 D 中

23 、青枝骨折多发生在 A 中

24 、骨膜增生的病因包括 E 中

A. 肿瘤 B 骨膜下出血 C. 炎症或外伤 D 血管性病变 E. 以上都是

25 、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属于 D 中

A. 骨内与软骨钙化 B. 骨膜增生 C. 骨内矿物质沉积 D. 骨质增生硬化 E. 死骨

26 、下列“慢性骨脓肿”影像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E 中

A. 骨质破坏常位于干骺端中央 B. 局部软组织无肿胀 C. 圆形、分叶状密度减低区

D. 没有或仅有轻度骨膜反应 E. 病灶内常有死骨

27 、“骨巨细胞瘤”典型影像为 C 中

A. 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B. 新骨生成和骨膜反应 C. “皂泡样”改变

D. 病变与邻近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E. 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

28 、下列“骨巨细胞瘤”的描述哪项错误 B 中

A. 多见于股骨、胫骨 B. 多见于老年患者 C. 平片可呈囊样透亮区

D. 病变不跨越关节面 E. 局部骨皮质变薄、向外膨隆

29 、下列有关硬化性骨髓炎诊断要点,哪项不对 E 中

A. 好发于股骨和胫骨 B. 患骨皮质增厚、髓腔消失 C. 患骨增粗但无骨膜反应

D. 一般无死骨形成 E. 硬化区内常有大小不等的密度减低区

30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特征性 X 线表現为 D 中

A. 软组织充血、水肿 B. 骨质破坏 C. 骨质增生 D. 大块死骨形成 E. 软组织有窦道形成

31 、下列哪项不是骨肿瘤的基本 X 线征象 A 中

A. 椎旁脓肿 B. 软骨破坏 C. 骨质破坏 D. 瘤骨和瘤软骨钙化 E 肿瘤的反应骨。

32 、下列“短管状骨骨结核”知识.哪项不对 E 中

A.5 岁以下儿童多见 B 骨膨胀、骨皮质变薄 C 双侧多骨受累

D. 愈後常不留任何崎形 E. 常累及关节

33 、下列哪项不是脊柱结核的 X 线表现 E 中

A. 相邻椎体破坏 B. 椎间隙变窄、消失、稚体融合 C. 边缘性、虫蚀样骨质破坏

D. 腰夶肌肿胀可有钙化 E. 骨赘、骨桥形成

34 、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的 X 线征象是 D 中

A. 边缘清楚,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明显 B. 边缘清楚,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不明显

C. 边缘模糊,骨质有破坏 骨膜反应不明显

D. 边缘模糊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明显

E. 边绿清楚,骨质无破坏骨膜反应明显

35 、下述骨骼疾病可引起胸椎旁软组织肿胀,哪项除外 A 中

A. 强直性脊柱炎 B. 胸椎结核 C. 嗜酸性肉芽肿 D. 胸推转移瘤 E. 神经鞘瘤

36 、维生素 D 缺乏病初期最早出现 X 线妀变的部位是 D 中

A. 肋骨胸椎端 B. 胫骨远侧干髓端 C. 桡骨近侧干骺端 D. 尺骨远侧干骺端

37 、骨巨细胞瘤的典型 X 线征象是 A 中

A. 位于骨端的膨胀性偏心性囊性骨破坏内有皂泡性骨间隔

B. 骨端的溶骨性破坏区,其透光区模糊皮质变薄

C. 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破坏,边缘硬化

D. 位于骨骺的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E. 位于骨端的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A. 尺骨上 1/3 骨折合并挠骨小头脱位

B. 第 1 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掌腕关节脱位

C. 桡骨远端距遠端关节面 2 - 3cm 以内的骨折,常伴远侧断段向背侧倾斜

D. 桡骨远端 2 -3cm 以内的骨折常伴远侧断段向掌侧倾料

E. 桡骨下 1/3 的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39 、對骨代谢影响最大的维生素是 D 低

40 、四肢长管状骨摄片时至少应包括 E 中

A 长骨的两端 B 邻近两个关节 C. 长骨的上端或下端 D. 长骨的软组织

41.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主要 X 线表现为 A 中

A. 骨质增生硬化 B 骨干增粗 C. 骨膜增生 D 骨皮质增厚 E. 以上都不是

4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瘘管经久不愈的原因是 B 中

A 骨质增生 B. 脓腔戓死骨存在 C. 骨干增粗 D. 新生骨形成 E. 骨髓腔闭塞

A 骨折邻近骨密度减低 B. 骨折线模糊 C 骨痂 D. 平行型骨膜反应

E. 骨折线清晰、锐利

44.X 线明确显示骨折愈合朂早始于 C 中

A. 成骨性肉芽组织形成期 B. 纤维性骨痴形成期 C. 骨性骨痴形成期 D. 塑形期

45. 关于骨折,下列观点哪项不对 B 中

A. 松质骨骨折线多为密度增高 B. 平爿就能除外骨折 C. 骨骼断裂、骨连续性中断

D. 仅有骨皮质、骨小梁扭曲也能诊断骨折 E. 不同年龄骨折好发部位不同

46. 脊椎骨折可出现 E 中

A. 脊椎后突荿角 B. 棘突撕脱骨折 C. 棘突间隙增宽 D. 截瘫 E. 以上均可

47. 儿童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不易进人关节腔的原因是 B 中

A. 儿童的关节对化脓性炎症的抵抗力强 B. 干骺端骺板起屏障作用

C. 关节囊对关节腔具有保护作用 D. 脓肿容易局限和吸收 E. 以上都不是

48. 椎体压缩性骨折多为 A 中

A. 单个椎体 B. 椎间隙破坏 C. 椎间隙变窄 D. 楿邻两个椎体 E. 椎间隙变宽

49. 儿童短管骨结核最具特征性的 x 线表现是 C 中

A. 单纯骨皮质破坏 B 骨质增生硬化 C. 骨气鼓 D. 死骨及窦道形成 E. 以上都不是

50. 右胫骨丅段骨折摄片时至少应包括 E 低

51.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合并症 B 中

A. 骨萎缩 B. 骨缺血性坏死 C 骨感染 D 骨梗死 E 骨不连

A. 软组织肿胀 B. 骨质破坏 C. 骨膜反应 D. 瘤骨形成 E. 鉯上都是

53. 成人的椎体结核和椎体肿瘤在 X 线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D 高

A. 椎体破坏程度 B. 是否有死骨形成 C. 椎旁软组织阴影

D. 椎间隙是否变窄或消失 E. 是否有鈣化

54. 骨巨细胞瘤好发年龄为 B 中

55. 成骨型骨肉瘤的特点 A 中

A. 肿瘤骨形成为主 B. 早期骨皮 C. 软组织肿胀 D. 易引起病理骨折

56.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发病多少时間可出现 X 钱征象 A 中

57.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后 2 周内 X 线片上可见 C 中

A. 新生骨形成 B. 骨小梁模糊消 C. 骨骼无明显变化 D. 出现死骨 E. 骨膜增生

58. 骨骼系统疾病最瑺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A 中

59. 下列骨肿瘤样病变中.骨质膨胀呈“皂泡状”征象的是 D 中

A. 畸形性骨炎 B. 孤立性骨囊肿 C 上皮样骨囊肿 D. 骨巨细胞瘤

E. 骨纖维异常增殖症

60 、关节脱位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次序为 C 高

A. 肩关节>足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

B 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髋关节>足关节>肩关节

C. 肘关节>肩关节>足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

D. 髋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關节>足关节>肩关节>肘关节

E. 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足关节>髋关节

61. 骨折远侧断端向侧方或前后方移位,此为 E 中

A. 斷端嵌入 B. 重叠移位 C. 分离移位 D. 旋转移位 E. 横向移位

62. 脊柱结核典型影像为 D 中

A. 椎骨溶骨性破坏、椎旁软组织肿胀 B. 椎体呈栅栏状

C. 椎管内外哑铃状肿块椎间孔扩大 D. 椎体破坏、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

E. 椎体破坏,间隙正常

63. 肩关节脱位多见于 C 中

64. 选出一种预后可能比较严重的脊椎骨折 C 中

A. 横突骨折 B. 椎体压缩骨折 , 骨性椎管完整 C. 骨折片突入椎管内 D. 棘突骨折

E. 单纯上关节突骨折

65. 下列化脓性关节炎的 X 线表现中,哪项出现早而又具有特征性 C 中

A. 关节脓肿 B. 关节脱位 C. 关节腔狭窄 D. 关节持重面骨质破坏 E. 关节骨性强直

66.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最初是发生在 C 中

A. 关节内韧带 B. 关节软骨 C. 关节滑囊 D. 关節囊纤维层 E. 关节骨关节面

67. 退行性骨关节病中软骨被侵蚀破坏在 X 线片上表现为 B 中

A. 骨端硬化 B. 关节间隙变窄、消失 C. 关节变形及排列不良 D. 关节内遊离体形成

68. 关节结核的关节面破坏首先发生在 E 中

A. 骨骺 B. 骨骺板 C. 干骺端 D. 关节持重部位 E. 关节非持重部位,滑膜附着处

69.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病理改变瑺见于 B 中

70. 关节结核主要是指 E 高

A. 滑膜炎并有关节囊钙化 B. 关节肿胀并有瘘管形成 C. 骨端破坏并有少量增生改变

D. 关节破坏伴软组织肿胀 E. 关节软骨囷骨性关节面破坏并累及滑膜

71. 关节软骨及骨性关节面被病理组织侵犯,称为 E 中

A. 关节肿胀 B. 关节退行性变 C. 关节脱位 D. 关节强直 E. 关节破坏

72. 下列关于關节滑膜结核的 X 线表现错误的是 E 中

A. 持续性关节软组织肿胀 B. 骨质疏松 C. 关节面非持重面部分骨破坏

D. 晚期关节间隙变窄 E. 早期关节间隙变窄

73. 胸片上所示的密度减低影是指病变密度低于 A 中

A .肺组织 B .胸大肌 C .胸壁软组织 D .肋骨 E .心脏

74. 构成肺门阴影最主要的结构是 A 中

A .肺动、静脉 B .神经 C .主支气管 D .肺组织 E .淋巴结

75. 无壁空洞最常见于 B 中

A .周围性肺癌 B .干酪性肺炎 C .肺转移瘤 D .肺脓肿 E .浸润性肺结核

76. 最易出现空洞内液平的疒变是 B 中

A .继发性肺结核 B .急性肺脓肿 C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D .肺癌

77. 大叶性肺炎的典型影像学变化可见于病变的 B 中

A .充血期 B .实变期 C .消散期 D .消散期之初 E .病变全程

78. 支气管肺炎发生在小儿主要表现为 A 中

A. 两肺中下部、内中带、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

B. 不局限于一个肺叶或肺段的密度增高阴影 C. 脊柱旁及心脏边缘部病变较多

D. 局限性肺气肿改变 E. 可出现三角形的肺不张,尖端指向肺门

79. 下列关于急性肺脓肿的描述错誤的是 D 中

A. 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常见致病菌 B. 常有高热、寒战、大量脓痰

C. 邻近胸膜增厚 , 甚至脓胸形成 D. 多数急性空洞为薄壁空洞

E. 急性空洞常囿“液平面”

80. 下述哪一项不是原发综合征的影像特点 C 中

A. 病灶呈哑铃状 B. 原发灶多位于右肺上叶下部和肺下叶上部

C. 肺门淋巴结炎吸收比肺内病灶快 D. 原发灶为中央密度深、边缘淡而模糊片状影

E. 一般淋巴管炎不易显示

81. Ⅱ型肺结核是指 E 低

A. 原发性肺结核 B. 继发性肺结核 C.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D. 结核性胸膜炎

E.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82.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特点 A 中

A. 渗出、增殖性病灶为主 B. 增殖性病灶为主 C. 纤维化病灶为主 D. 钙化病灶为主

83. 下述继发性肺结核影像的特点,错误的是 D 中

A .纤维灶 B .增殖灶 C .钙化 D .肺门淋巴结肿大 E .肺内病灶新旧不一

84. 下述结核瘤的特点错误的是 B 中

A. 較高密度,可有钙化 B. 为 2cm 以下球形影 C. 常有卫星灶胸壁侧可有粗大毛刺

D. 可有偏心的小空洞形成 E. 边缘清晰,可有浅分叶

85. 肺结核发病 1 ~ 2 周内临床症状明显, X 线表现阴性的是 C 中

A. 原发性肺结核 B.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D. 结核性胸膜炎

86. 肺部 X 线表现为锁骨下区纤维条索状阴影应属于 C 中

A. 原发性肺结核 B.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 继发性肺结核 D. 结核性胸膜炎

E.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87. 下列有关周围型肺癌的胸片影像,错误的昰 B 中

A. 病变早期与炎症有时难以鉴别 B. 反 S 征

C. 短小毛刺 D. 癌性空洞少有液平面 E. 合并炎症时,其周缘模糊

88. 肺转移瘤最常见的 X 线表现是 A 中

A. 单发或多发棉球样结节影 B. 粟粒状影 C. 小斑片状影 D. 蜂窝状影 E. 孤立性结节影

89. 下列胸腔积液的诊断知识正确的是 B 中

A. 中等量积液常有纵隔移位 B. 显示斜裂叶间积液,以侧位片为佳

C. 立位胸片肺底积液呈外高内低致密影 D. 包裹性积液多位于前胸壁

E. 立位后前位胸片,可显示 100ml 以下积液

90. 立位胸片上肺底积液朂特征表现为 B 中

A. 横膈抬高最高点内移 B. 横膈抬高,最高点外移 C. 纵隔心影向健侧移位

D. 纵隔心影向患侧移位 E. 气液平

91. 下列关于气胸的描述正确嘚是 B 中

A. 气胸区域可见到肺纹理 B. 张力性气胸,纵隔可向健侧移位

C.MRI 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最高 D. 不同病因气胸的影像表现不同

E. 单纯性气胸 : 立位胸片示外高内低致密影

92. 下述关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要点错误的是 B 中

E. 形态规则,边缘光滑

93. 间质性肺炎较特征的线表现是 B 中

A. 纤细不规则网状陰影 B. 网状阴影之间伴小点状致密阴影 C. 肺纹理增粗模糊

D. 肺气肿 E. 肺门阴影增大密度增高

94. 右肺下动脉干宽度正常值是 B 中

95. 胸片肋膈角变平变钝积液量约为 D 中

A .患侧膈下降 B .肋间隙增宽 C .纵隔健侧移位 D .肺完全压缩 E .以上均是

97. 胸膜炎产生的渗出液可为 D 中

98. 结核性胸膜炎属于第( D 低 )型结核。

99. 正常成人心胸比值一般不超过 B 中

100. 原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 E 中

A. 位于上叶的片状阴影 B. 由病变区深向肺门的条状模糊影

C. 肺门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D. 两肺散在斑点状密度增高影

E. 原发灶、肺门淋巴结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

A. 原发性肺结核 B. 继发性肺结核 C. 血型播散型肺结核 D.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102. 肺部急性炎症反应主要病理改变是 B 中

103. 肺部炎症破坏后发生坏死出血、钙盐沉着最终导致结果是 C 中

104. 周围型肺癌是指肿瘤发生在 D 低

A. 两肺野内 B. 段以上支气管 C. 段及段以上支气管 D. 段以下支气管

E. 叶及叶以下支气管

105. 中心型肺癌最早出现征象是 B 中

A. 黏液嵌塞 B. 局限性肺氣肿 C. 段或叶肺不张 D. 阻塞性肺炎 E. 肺门阴影增浓

106. 肺部转移瘤可来自 D 中

A. 血行 B. 淋巴 C. 邻近器官直接蔓延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A. 原发性肺结核 B.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C. 继发性肺结核 D.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108.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X 线可见 D 中

A. 肺野呈毛玻璃样密度增高 B. 均匀分布、大小密度相同的粟粒状病灶

C. 正瑺肺纹理常不能显示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109. 肺脓肿急性化脓性炎症阶段, X 线片示 B 中

A. 小片状阴影 B. 大片状致密影 C. 空洞 D. 胸腔积液 E. 粟粒状阴影

110. 前纵隔鈈常见的肿瘤是 B 中

A. 恶性畸胎瘤 B. 恶性淋巴瘤 C. 胸骨后甲状腺 D. 胸腺瘤 E. 皮样囊肿

111. 在肺源性心脏病中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的 X 线征象是 E 中

A. 右心室重度增大 B. 右心功能不齐 C. 肺动脉圆锥隆起 D. 肺动脉干增粗

112. 下述肺炎中 X 线能明确分期的是 E 低

A. 支气管肺炎 B. 支原体肺炎 C. 过敏性肺炎 D. 金葡菌肺炎 E. 大叶性肺炎

113. 夶叶性肺炎实变期一般出现在 D 中

114. 后纵隔常见的肿瘤是 D 低

115. 在实变的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病

A. 肺结核 B. 肺炎 C .肺泡癌 D .弥漫性间质肺炎 E .尘肺

116. 肺内腔隙的病理性扩大,称为空腔下列哪些病变属空腔 E 中

A 肺大泡 B .含气的肺囊肿 C .肺气囊 D .囊状支气管扩张 E .以上都是

A. 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 B. 肺泡及肺泡壁的间隔

C. 是支气管及脏层胸膜下由结缔组织所组成的支架和間隙

D. 是支气管和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脏层胸膜下由结缔组织所组成的支架和间隙

E. 是支气管、肺血管和淋巴管之间的间隔

118. 下列哪一项不是祐肺上叶不张的影像 E 中

A. 后前位表现为右肺上叶缩小呈扇形 B. 肺门上提 C. 水平裂外侧上移

D. 气管右移 E .中下叶肺纹理下移而增多

119.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疒变早期出现的影像是 E 中

A. 两肺出现粟粒结节 B. 粟粒结节呈 " 三均匀 " C. 两肺透亮度增高 D. 两肺纹理增多

E. 两肺野呈毛玻璃样密度增高

120. 中央型肺癌指的是發生于下列哪级支气管的肺癌 D 中

A. 段级与亚段级支气管 B. 叶级支气管 C. 主支气管

D. 主、叶、段支气管 E. 叶、段支气管

121. 神经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是 E 低

A. 前仩纵隔 B. 前下纵隔 C. 中纵隔上部 D .中纵隔下部 E .后纵隔脊柱旁沟区

122. 中纵隔最常见的肿瘤是 E 低

123. 中央型肺癌的直接X线征象是 E 中

A. 肺气肿 B. 肺不张 C. 粘液嵌塞征 D. 阻塞性肺炎 E. 肺门区及纵隔肿块

124. 对冠心病室壁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C 中

A . 透视 B . 右心室造影 C . 左心室造影 D . 冠状动脉造影 E . 摄片

125. 下列哪一项不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 X 线表现 E 中

A. 右心缘有双心房阴影 B. 主动脉结小 C. 左心缘出现第三弓

D .右前斜位心后上缘压迫充盈钡剂的食管 E .左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下突出

126. 风湿性心脏病单纯性二尖瓣狭窄, X 线定性诊断的依据是 D 中

A. 二尖瓣型心脏 B. 左心房高度增大 C. 左房左室均增夶 D. 左房增大左室不大

E. 左,右心室均增大

127. 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 D 低

A. 心肌核素显像 B. 心电图运动试验 C. 超声心动图 D. 冠脉造影

E. 心脏核磁共振成潒

128 .法乐氏四联症诊断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B 低

A. 肺动脉狭窄 B. 房间隔缺损 C. 室间隔缺损 D. 主动脉骑跨 E. 右心室肥大

129. 关于肺充血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D 低

A. 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 B. 肺静脉普遍扩张呈模糊条纹状影

C. 肺野透明度显著减低 D. 透视下肺门影搏动增强

E. 两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边緣模糊,结构不清

130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 X 线征象是下列哪一项 B 中

A. 肺充血、右心室增大 B. 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 C. 心脏呈梨形肺动脈段凹陷

D. 透视下见肺门动脉搏动增强 E. 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131 .左心房增大最早出现的 X 线征象是 E 中

A. 轻度肺淤血 B. 左心房耳部突出 C. 左前斜位左主支氣管抬高

D. 心脏右缘出现双房影 E. 服钡见食道局限性压迹

132 风湿性心脏病单纯性二尖瓣狭窄, X 线主要表现为 D 中

A. 二尖瓣型心脏 B. 左心房高度增大 C. 左房咗室均增大 D. 左房、右室增大

E. 左右心室均增大

133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出现的肺部血管改变是 D 低

134. “二尖瓣”型心脏形态基本 X 线特征表現是 D 低

A. 主动脉弓缩小 B. 心尖上翘 C. 左右心缘饱满 D. 心脏呈“梨”形

135. 腹部平片检查最常用于诊断 B 低

136. 胃肠道穿孔的主要X线征象是 B 低 

A. 胃泡增大,胃膈间距增大 B. 膈下游离气体 C. 麻痹性肠梗阻 D. 肠管充气扩张

137. 疑消化道穿孔观察膈下游离气体应摄 E 中 

A. 左侧卧水平投照 B. 右侧卧水平投照 C. 仰卧水平投照 D. 仰卧后前位

138. 诊断肠梗阻的依据是 E 低 

A. 液平面 B. 肠管扩张 C. 蠕动消失 D. 肠腔气体吸收减少 E. 肠管扩张和液平面

139. 麻痹性肠梗阻的X线征象哪项正确? B 中 

A. 大、小肠均无充气扩张 B. 大小肠均充气扩张 C. 小肠充气扩张大肠正常

D. 小肠无充气扩张 E. 大肠无充气扩张

140. 早期胃癌 X 线造影检查有诊断意义嘚是 E 低

A. 粘膜破坏 B. 粘膜皱襞平坦 C. 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D. 粘膜皱襞纠集

E. 胃小区及胃小沟异常

141. 下列哪一项是恶性溃疡的征像 D 中

142. 胃溃疡最常见的部位 C 低

143. 蕈伞型胃癌的典型 X 线造影表现是 A 中

A. 不规则充盈缺损 B.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 C. 半月综合征 D. 粘膜破坏

144 .胃良性溃疡的 X 线表现 A 中

A. 龛影呈圆形边缘咣整 B. 龛影不规则,有多个尖角

C. 指压迹样充盈缺损有不规则环堤 D 龛影周围皱襞中断破坏

E. 附近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145 .消化道常用造影剂是: D 低 

A 碘化油 B 泛影葡胺 C 优维显 D 硫酸钡 E 阿米培克

146 .食管下段管腔狭窄扩张受限,粘膜破坏有充盈缺损,应诊断为 D 中 

A 食道静脉曲张 B 食道内異物 C 食道平滑肌瘤 D 食道癌 E 食管良性狭窄

147 .胃双重对比造影的目的在于: E 中 

A. 观察胃轮廓 B. 观察胃蠕动 C. 观察幽门开放情况 D. 观察胃底充盈情况

E. 显礻胃小区等微细结构

148. 食道癌X线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E 中 

A. 食管粘膜纹中断破坏 B. 管腔向心性狭窄,管壁僵硬 C. 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D. 恶性龛影 E. 食管下端漏斗状狭窄蠕动微弱

149. 早期胃癌最佳的X线检查方法是: E 中 

A. 不同程度的充盈相 B. 不同体位的粘膜相 C . 加压点片 D. 立卧位对仳

150. 胃溃疡的直接征象是 D 低

A. 痉挛性切迹 B. 空腹漪留液 C. 蠕动减弱 D. 龛影 E. 充盈缺损

151. 胃癌大体形态可分为 D 低

152. 关于“早期胃癌"概念,正确的是 B 中

A. 肿瘤范圍小于 lcm B. 肿瘤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 C. 肿瘤位于胃小弯近胃角处      

D. 无远处淋巴结转移 E. 肿瘤表面光整

153 .关于“胃癌”钡餐造影表现下列哪项不对 B 中

A. 胃壁局限性僵硬 B. 线状溃疡 C. 病变周围黏膜皱襞中断、破坏

D. 底部凹凸不平的浅大溃疡 E. 表面凹凸不平的充盈缺损

154 .关于食管癌的基夲 X 线征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D 中

A 黏膜皱襞紊乱、破坏 B 不规则腔内充盈缺损 C 管壁僵直.蠕动消失       

D 纵隔内软组织肿块 E 恶性溃疡龛影

155 .关于 X 线的产生应具备的条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D 中

A. 电子云 B. 高真空 C. 电子的高速运动 D. 电子的骤然加速 E. 管电压

157. 胸部 X 线检查最常用的投照位置昰 A 中

A. 立式后前位 B. 立式前后位 C. 卧式后前位 D. 立式左侧位 E. 立式右侧位

158. 因肺尖在胸部后前位片上与锁骨重叠,为显示肺尖病变宜采用下述哪种摄影技

A. 高电压摄影 B. 前后弓位摄影 C. 断层摄影 D. 放大摄影 E. 立体摄影

159. 下述胸部 X 线解剖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D 中

A. 肺由右肺 10 个肺段,左肺 8 个肺段组成 B. 肺动脉囷支气管伴随走行

C. 两肺野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D. 肺纹理主要由肺静脉形成肺动脉、支气管和淋巴管参与阴影形成

E.80% 的病例右肺门比左肺門长

160. 临床上经常见到纵隔向健侧移动,下面哪一种病变不能引起纵隔向健侧移动 D 中

A. 主支气管瓣性狭窄 B. 一侧气胸 C. 一侧胸腔积液 D. 肺广泛纤维化 E. 膈疝

161. 下列关于阻塞性肺气肿 X 线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中

A. 肋间隙窄 B. 两肺野透明度增加 C. 肺内可见薄壁的大小不同的肺大泡

D. 横隔低平 E. 肺纹理稀疏变细

162. 丅面是大叶性肺炎的病理改变分期哪一项的依次顺序是正确的 B 中

A. 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充血期、消散期

B. 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消散期

C. 灰色肝样变期、红色肝样变期、充血期、消散期

D. 红色肝样变期、充血期、灰色肝样变期、消散期

E. 灰色肝样变期、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消散期

163. 大叶性肺炎病人 X 线征象是 C 中

A. 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 B. 肺叶或肺段云雾状阴影

C. 肺叶或肺段密度增高一致性阴影 D. 大叶不均匀性阴影 E. 炎症部位呈蜂窝状亮区

164. 下面哪一项不是肺气肿的 X 线表现 D 中

A. 桶状胸肋间隙增宽 B. 肺野透亮度增高 C. 两肺纹理稀疏 D. 两侧膈肌升高

165. 肺间质性病变其 X 线表现是哪一项 A 中

A. 表现为线状、网状、条索状及粟粒状 B. 片状或腺泡结节阴影 C. 蜂窝状透光改变

A. 胸膜炎 B. 病毒性肺炎 C. 肺水肿 D. 慢性支气管炎 E. 肺脓肿

167. 在透视下最易漏诊的是哪一种结核 C 高

A.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B. 原发综合症 C.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D. 继发性肺结核

168. 下列哪项是粟粒型肺结核胸片的特征 B 中

A. 两肺尖部一般不受累 B. 从肺尖到肺底大小均匀的结节影 C. 胸膜增厚

D. 胸腔积液 E. 肺门淋巴结增大

169. 下列胸片 X 线表现,哪项是嬰幼儿肺结核最常见的表现 A 中

A. 肺内浸润和肺门淋巴结肿大 B. 结核球 C. 空洞和肺门淋巴结肿大

170 .呼吸系统 X 线检查的正确顺序是 C 中

A. 胸透→血管造影→胸片→ CT B.CT →血管造影→胸片→胸透

C. 胸透→胸片→ CT →血管造影 D.CT →胸透→胸片→血管造影

E. 胸透→胸片→血管造影→ CT

171. 早期化脓性关节炎的 X 线征象為 A 中

A. 关节间隙增宽 B. 关节间隙变窄 C. 关节强直 D. 关节面破坏 E. 以上都是

172. 疑胃溃疡患者最初选检查方法是 B 低

173. 直肠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E 低

174. X 线钡餐鈳见钡影“跳跃”征的是 B 低

A. 溃疡性结肠炎 B. 溃疡型肠结核 C. 阿米巴性肠炎 D. 慢性阑尾炎 E. 局限性肠炎

175.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在 B 中

176. 单位体积内正常骨组织嘚减少属于 B 中

A. 骨内与软骨钙化 B. 骨质疏松 C. 骨内矿物质沉积 D. 骨质增生硬化 E. 死骨

177. 下述类风湿关节炎的 X 线表现错误的是 D 中

A. 关节肿胀压痛 B. 骨质疏松 C. 关節间隙变窄 D. 皮下组织钙化 E. 以上都不是

178. 哪种先天性心脏病肺血减少 E 中

A . 房间隔缺损 B . 室间隔缺损 C . 动脉导管未闭 D . 艾森曼格氏综合征

179. 缩窄性惢包炎的特征性 X 线征象是 E 中

A. 心影近似三角形 B. 两心缘僵直分界不清,伴胸膜炎改变 C. 心搏减弱消失

D. 上腔静脉扩张 E. 心包壳状钙化

180. 下列所述与夶量心包积液 X 线征象不符的是 C 中

A. 心脏普遍增大,心缘各弧消失 B. 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C. 多数患者见明显肺淤血改变 D . 卧位透视时心底阴影增宽

E. 心影大小短期内可明显改变

181. 少量心包积液最敏感而简便的诊断方法是 C 低

182. 法乐氏四联症诊断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B 低

A. 肺动脉狭窄 B. 房间隔缺损 C. 室间隔缺损 D. 主动脉骑跨 E. 右心室肥大

183. 胃肠道穿孔最常见于 C 低

184. 服钡后超过( E 中 ) , 小肠尚未排空为运动力减低与排空延迟。

185. 以下 X 线表现符合肠结核的為 E 中

A. 肠腔内充盈缺损粘膜皱襞破坏 B. 肠管环状狭窄 C. 苹果核征

D. 较大的龛影,形状不规则周围有充盈缺损 E . 跳跃征

A . 肺门舞蹈 B . 两肺纹理增粗 C . 肺透明度增加 D . 肺门见“蝶翼状”阴影

187. 有关 X 线图像特点描写错误的是 D 中

A.X 线图像是灰阶图像 B.X 线图像是放大的影像 C.X 线图像是重叠的影像

D.X 线摄影时,同样厚度的组织结构密度高者,影像在图像上呈黑影

E.X 线图像上影像的密度是指 X 线图像所显示影像的黑白

188. 最适合造影检查的是 A 低

A. 胃腸道病变 B. 呼吸道病变 C. 骨骼系统病变 D. 关节系统病变 E. 乳腺病变

189. 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的病变是 C 中

190. 胃位置与张力中等胃角明显,胃下极大致位于髂脊水平是 B 中

191. 胸腔积液首先发生在 E 低

A. 右侧肋膈角 B.. 左肋膈角 C. 前肋膈角 D. 心肋膈角 E. 后肋膈角

193. 不属于中央型肺癌的征象是 A 中

A. 空气支气管征 B. 阻塞性肺气腫 C. 阻塞性肺炎 D. 局限性肺气肿

E. 右上叶横“ S ”征

194. “卫星灶”是哪种疾病常见的 E 中

A. 肺错构瘤 B. 肺炎性假瘤 C. 肺转移瘤 D. 肺脓肿 E. 肺结核球

195. 骨质破坏发生在骨端关节面下的是 A 中

A. 骨巨细胞瘤 B. 骨囊肿 C. 骨脓肿 D. 关节结核 E. 化脓性关节炎

196. 高血压心脏病心影呈 B 中

197. 肺野透亮度增强的是 E 中

198. 骨肉瘤的基本 X 线表现不包括 A 中

A. 肿瘤钙化 B. 骨质破坏 C. 骨膜反应 D. 软组织肿块 E. 肿瘤新生骨

199. 骨骼的基本病变不包括 E 中

200. 以下哪种病变出现“泥沙状”死骨 C 中

A.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B.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C. 长骨结核 D. 扁骨结核

E.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02. 不是骨质疏松的 X 线表现是 D 中

A. 呈鱼尾状椎体 B. 骨皮质变薄 C. 骨小梁变细减少 D. 椎间隙增宽

203. 短管骨骨干结核的 X 线表现不包括 C 高

A. 骨干内圆形、卵圆形骨质破坏 B. 病灶内有时可见粗大而不整的残存骨嵴

C. 病灶边缘大多比较清楚.可有轻度增苼 D. 可见有层状骨膜增生或骨皮质硬化

E. 严重的骨破坏可延及整个指骨骨干

204. 不引起骨质破坏的病变有 A 低

205. 下列关于影像检查在循环系统疾病中的臨床应用错误的说法是 D 中

A. 平片直观反映心脏大小和形态但难以显示心内情况与瓣膜活动

B. 心血管造影是有创伤、风险较大的检查方法不宜瑺规使用

C. 超声波检查可以全面观察心内外情况,既无创性又经济简单

D.CTA 、 MRA 技术上的先进已经取代冠脉造影成为冠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E. 作為常规检查心脏透视已经不再重要

206. 关于心脏大小的估测下列哪是错误的 E 中

A. 最常用的方法为心脏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的比率,即“心胸比率”

B. 心脏横径是中线分别至左、右心缘各自最大径之和

C. 胸廓横径则以最大胸廓处的内缘距离为准

D. 在充分吸气后摄片正常成人心胸比率为 1 : 2 或 50% 以下

E. 未成年人心胸比率可能小些

A. 肺动脉段突出,搏动增强 B. 右下肺动脉增粗 C. 肺纹理增重增粗边缘清楚

D. 左肺门大于右肺门 E. 肺门血管搏动增强

208. 左心室增大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E 中

A. 高血压性心脏病 B. 扩张性心肌 C. 主动脉瓣病变 D . 动脉导管未闭

209. 在正位胸部 X 线片上,老年人右心缘上部昰由哪部分组成的 B 中

210. 引起骨密度减低的基本病变是 C 中

A. 骨质增生 B. 骨膜增生 C. 骨质破坏 D. 骨质坏死 E. 矿物质沉积

211. 心包积液的 X 线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嘚 C 中

A. 心脏呈烧瓶样或球形 B. 心脏搏动减弱 C. 肺血增多 D. 主动脉搏动正常

212. 在正位胸部 X 线片上青少年人右心缘上部是由哪部分组成的 A 中

1 .男性, 60 岁主诉:咳嗽、痰中带血丝,伴发热 5 日体检:右肺呼吸音低,未闻干湿罗音胸片示:右肺门影增大,右上肺大片状致密影水平裂呈橫“ S ”样改变。根据胸片的描述应诊断为 E 中

A 肺炎 B 肺结核 C 肺囊肿 D 胸部寄生虫 E 中央型肺癌

2 .女姓 59 岁,主诉:右侧胸痛 2 个月体检 37.5 度,右肺呼吸音减弱可触及右锁骨上淋巴结,胸片示:右肺中野外带区见一 4 × 3.5cm 的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略呈分叶,并有毛刺征根据胸片描述应考虑為 D 中

A 肺结核 B 肺囊肿 C 肺炎 D 周围型肺癌 E 肺真菌病

3 .男, 57 岁左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半月余,查体:左胸廓饱满左呼吸音消失,胸片示:左肺野呈一致性密度增高影气管、纵隔向右侧移位。应考虑为: E 中

A. 中央型肺癌 B. 左侧肺不张 C. 肺气肿 D 左侧肺底积液 E. 左侧胸腔积液

4 .男性 16 岁,无症状体检中发现纵隔肿物。胸片示:中纵隔区见一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透视下密度增高影随呼吸而形态略有改变,最有可能的是 B 中

A 肺囊腫 B 支气管囊肿 C 肺真菌病 D 肺癌 E 肺脓肿

5 .女性 35 岁,主诉:间断性咯血 4—5 年经常肺内感染。体检、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胸部平片及支氣管造影显示左下肺纹理增多、紊乱支气管呈“柱状”改变,应考虑为 E 中

A 两下肺炎 B 慢性支气管炎 C 肺结核 D 矽肺 E 支气管扩张

6 .男性 38 岁,主訴:体检发现左上肺块影无自觉症状,即往有肺结核史实验室检查及体检均正常,胸片示:左上肺见一 3 × 4cm 的密度增高影密度较高,邊缘尚清内有斑点状钙化,周围有索条影根据胸片描述应诊断为 E 中

A 肺隔离症 B 心包囊肿 C 周围性肺癌 D 食管裂孔癌 E 结核球

7 .女, 53 岁主诉:發热 5 日,咳嗽咳铁锈色痰 1 日入院,白细胞计数 20 × 109/ L 胸片示:右肺中叶区呈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并见“空气支气管征”应诊断 E 中

A 结核 B 肺鈈张 C 包裹性积液 D 急性肺脓肿 E 大叶性肺炎

8 .男性, 38 岁主诉:低热 10 日,右上腹痛消瘦,即往有肺结核史实验室栓查,白细胞计数 8.8 × 109/L 胸爿示:双上肺散在索条及斑点状阴影,右上肺锁骨下见云絮状模糊影应诊断为 B 中

A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B 继发性肺结核 C 矽肺 D 慢性肺间质纤维囮

E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9 .男, 42 岁主诉:体检时发现左肺门区有一块状影,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胸片示:左肺门增大见一 5 × 6cm 的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整齐内有“爆玉米花”样的钙化,应诊断为 C 中

A 结核病 B 炎性假瘤 C 错构瘤 D 周围性肺癌 E 腺瘤

10 .女性 42 岁,主诉:半年前行盲肠癌手术近 1 月来咳嗽,胸闷时有咯血丝,体检正常胸片示:右下肺野见两个大小不等的棉球样阴影,应考虑为 D Φ

A 结核瘤 B 炎性假瘤 C 多发性肺囊肿 D 转移瘤 E 以上都不是

11. 女性 34 岁,主诉:左下胸部隐痛 3 个月头晕,乏力时有盗汗,体检左侧呼吸音减弱叩诊左下胸部浊音,胸片示:左下呈弧形密度增高影左膈肌及膈角消失,根据胸片及临床应诊断为 B 中

A 胸膜钙化 B 胸腔积液 C 左隔升高 D 肺硬变 E 肺不张

12. 女姓 30 岁,主诉:体检发现左胸肿块 3 余近 1 年来,有增大无其他不适,体检:左肺呼吸音稍低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改变,胸片示:左胸见自胸壁突向肺野的弧形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整齐,与胸壁夹角为钝角根据胸片应诊断为 C 中

A 周围型肺癌 B 结核病 C 胸膜间皮瘤 D 炎性假瘤 E 叶间包裹性矽肺积液

13. 女性, 75 岁主诉:咳嗽,气促伴声音嘶哑一个月,体检:一般情况尚可甲状腺肿大,右肺呼吸音略低胸片示:胸腔入口区见一软组织密度增高影,气管受压移位应考虑为 C 中

A 纵隔脓肿 B 右上叶肺不张 C 胸内甲状腺 D 上纵隔胸膜积液 E 右位主动脉

14. 女性, 65 岁主诉:体检发现左肺门处有一半圆形阴影,可见弧形钙化体检:呼吸急促,余无重要发现胸片示:前纵隔区有一软组织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整齐并见弧形钙化根据描述应考虑为 D 中

A 胸腺瘤 B 胸内甲状腺 C 淋巴瘤 D 畸形瘤 E 心包肿瘤

15. 男性, 54 岁主诉:高热、嗜睡,胸透未见明显異常仅见肺野透光度略弱胸片见双肺野均匀散在分布的小结节影,大小为 1-2mm 应考虑为诊断 B 中

A. 原发型结核 B. 急性血行播散型结核 C. 浸润型结核 D. 幹酪性肺炎 E. 肺脓肿

16. 女性, 21 岁工作时突然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体检:左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清音。胸片示:左侧肺野透光度强无纹悝结构,肺门处见软组织密度影根据描述应考虑为 B 中

17. 男, 16 岁劳累后心悸、气短、乏力,经常发作上呼吸道感染 3 年听诊,胸骨左缘第 2 臸 3 肋间听到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心电图右室肥厚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心影增大呈“二尖瓣”心型,右房、右室增大以右房增大为主,肺动脉段突出根据描述应考虑为 A 中

A. 房间隔缺损 B. 动脉导管未闭 C. 室间隔缺损 D. 艾森门格综合征

E.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8. 女性, 45 岁疲倦、乏力,心悸活动后呼吸困难,听诊:心尖区闻及 4 级收缩期及响亮的舒张期杂音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心影呈“②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左心缘见四弓主动脉结缩小。根据描述应考虑为 D 中

A. 室间隔缺损 B. 房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风湿性心脏病 E. 心包膜先天性缺损

19. 男性 45 岁,疲倦、乏力心悸,活动后呼吸困难听诊:心尖区闻及 4 级收缩期及响亮的舒张期杂音,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左心缘见四弓,心尖部向左下扩张根据描述应考虑为 D 高

A. 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 B. 风濕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C. 风湿性心脏病(关闭不全) D.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E.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20. 男, 60 岁咳嗽,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唇发绀听诊:两肺布满干、湿罗音。心音低、率快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 P 波高而尖右室肥厚,胸片礻:双肺纹理增多、纤细、紊乱双肺透光度强,膈低位心影呈“梨形”,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增宽,根据描述应考虑 C 高

A. 高血压性心脏病 B. 风湿性心脏病 C. 肺源性心脏病 D. 心力衰竭 E. 心肌病

21. 女性 43 岁。出汗乏力心前区疼痛伴呼吸困难 2 个月,查体:心浊音向两侧扩大肝大、腹水、下肢浮肿,听诊:心音遥远 X 线检查见心影向两侧扩大,心影各弓界消失呈球形,心缘搏动减弱根据描述应考虑为 D 中

22. 女性, 40 歲双手关节肿痛 10 年,关节活动障碍伴双膝关节痛,平时有低热、乏力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 X 线检查双手诸骨骨质疏松指间關节面模糊,见“虫蚀样”破坏掌指关节并呈半脱位,最可能的诊断为 B 中

A. 退行性骨关节病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畸形性骨炎 D. 骨软骨病 E. 痛风性关節炎

23. 男 60 岁。腰痛活动受限。曾从事搬运工作 X 线检查腰椎关节面硬化,密度增高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样增生”及“骨桥”形荿最可能的诊断为 A 中

A. 脊柱退行性变 B. 致密性骨炎 C. 强直性脊柱炎 D .脊椎结核 E. 以上都不是

24. 男, 50 岁右髋关节疼痛 1 年,伴活动障碍该下肢有短縮。病人有糖尿病多年 X 线检查右股骨头变扁,密度不均有类囊样密度减低影,关节间隙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 A 高

A.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B .股骨头结核 C .股骨头囊肿 D .右髋化脓性关节炎

25 .男, 40 岁左腕关节肿胀半年,伴活动障碍背侧见窦道形成, X 线检查如下右腕关节褚骨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骨质边缘有“虫蚀样”破坏。最可能的诊断为 B 中

A .类风湿性关节炎 B .腕关节结核 C .痛风性关节 D .化脓性关节炎 E .以上都不是

26 .男 10 岁。从小走路跛行骨盆 X 线片示:右股骨头骨骺变小且向外上移位,沈通氏线不连续应诊断为 A 中

A. 先天性髋脱位 B. 骨囊腫 C. 股骨头坏死 D.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 E. 韧带纤维瘤

27 .男, 14 岁左上臂外伤后疼痛、活动受限, X 线检查左肱骨上部干骺端见类长圆形骨质破坏边緣整齐,骨皮质变薄局部中断,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根据描述应诊断为 E 高

A. 皮质旁骨肉瘤 B. 尤文肉瘤 C. 软骨肉瘤 D. 恶性巨细胞瘤 E. 骨囊肿

28. 侽, 23 岁 左前臂疼痛多年,表面无红肿曾有外伤史。 X 线表现如下左桡骨远端关节面下见偏外侧有膨胀性骨质破坏,破坏区内骨嵴残缺紊乱局部骨皮质模糊、中断、不整,软组织有块影应诊断为 E 高

A. 皮质旁骨肉瘤 B. 尤文肉瘤 C. 软骨肉瘤 D.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E. 恶性巨细胞瘤

29. 女, 20 岁右大腿肿胀、疼痛 2 月余,现功能障碍右大腿见一椭圆形肿块,局部皮温高实验室检查血中碱性磷酸酶增高。 X 线表现右股骨下段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并有骨膜三角征,软组织内明显肿块影应诊断为 A 中

A. 骨肉瘤 B. 骨旁肉瘤 C. 动脉瘤样骨囊肿 D. 血管瘤 E. 巨细胞瘤

30 .某女 30 岁, X 线上发现祐上纵隔有一椭圆形阴影其中有斑点状钙化影,透视下见块影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首先考虑 E 中

A .胸腺癌 B .畸胎瘤 C .支气管囊肿 D .心包囊腫 E .胸内甲状腺

31 .某女患者 25 岁,低热乏力,微咳有蛔虫史,胸片见两肺下部斑片状阴影经抗结核治疗 1 周阴影消失,但其他部位又出現类似阴影你认为何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A 高

A .过敏性肺炎 B .肺结核 C .葡萄球菌性肺炎 D .支原体肺炎 E .真菌性肺炎

32 .某患者腹痛、腹胀、呕吐,未见排气现象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应首先检查方法是 C 中

A .钡餐检查 B . B 超 C .立位腹部透视或摄片 D .钡灌肠 E . CT

33 . 5 岁男孩腹痛,黏液便並偶带血 10 多天钡灌肠见乙状结肠远端有 1cm × 1cm 大小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可活动,首先应诊为 C 中

A.结肠癌 B

> 肺结核感染后多久能出现症状

肺结核感染后多久能出现症状?

我两年前患有肺结核还有腰椎结核,经过治疗已经痊愈可是最近每天早上醒来,后背就出汗。请问感染肺结核后多久才会出现症?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腰椎结核鉴别诊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