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投资的玲珑叮咚,是抄袭了亚马逊echo多少钱吗

亚马逊ECHO大卖 智能家居、音响产业链概念迎风口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市场红周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项:据外媒5月25日报道,近日,继谷歌宣布推出谷歌家居与亚马逊力争智能音响市场以后,苹果也不甘落后,欲打造一款基于Siri的智能音响与亚马逊Echo一较高低。今日基于语音交互的智能音响相关涨停家数最多(性质为人工智能概念的细分补涨),有必要结合卖方(海通/安信等)剖析一下,结合成交回报和形态,找出次日最具有持续性的个股。
巨头映射:女皇在 16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对智能交互的亚马逊 Echo进行 热捧。14 年底推出的Amazon Echo是智能音响的先驱,根据16年4 月 CIRP的报告,亚马逊 Echo 的销量预计已超300万台,好评如潮,其中2016年Q1销量达100万台。相较智能手机在 2016 年的出货量下降,语音交互产品的销量火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除了亚马逊外,谷歌也不甘落后,在近期的谷歌 I/O大会上,其发布了 Google Home,一个与桌面平板相似的声控 AI 助手。无论是 Amazon Echo 还是 Google Home,都能与很多家用电器链接,用户可以基于这个平台用声音询问、搜索信息、完成点餐、付账等功能。可以预见,苹果的 Homekit平台也将加入战争,智能家居交互平台的争夺将更为激烈。国内方面的京东叮咚胜在价格和本土优势,由京东与(,)合作推出,搭载了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系统,使用全志R16物联网解决方案,5 米范围内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实现人机交互。Rokid在5月30日官网首轮发售时,不到10分钟便售出数百台,最初设想作为智能音箱进行宣传,但最终定位为用于营造气氛的家庭(,)。  国内政策: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是首个人工智能重磅支持政策,重点提到了智能家居、终端应用智能化等实施工程,行业应用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个股投资机会一览:  声控家居是下一个互联网的入口,预计今年互联网巨头将大举进军智能音响领域,行业有望突破临界点!语音控制是未来智能家居的必然,而语音控制更多的就是依托云音响产品,融合了智能语音技术的智能音响率当受益,其包括了识别和交互环节,基于深度学习而不断改进的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将成为家庭物联网整合控制和人工智能的实际载体,是真正的智能家居“控制中枢”!一.智能音响产业链首当受益
  1、音响制造商:  (,)(国内历史悠久的电声厂商,核心业务是为国际著名音箱厂商ODM设计制造多媒体音箱、专业音箱、家庭影院、PC喇叭、TV喇叭等产品;另一增长点锂电池业务16年销量有望快速增长,预计16年EPS0.3元)(,)(公司多年来在国内多媒体音箱的品牌优势,云音箱生态最正宗的公司,预计16年EPS约0.6元,中长期股价有50%至翻倍空间)  2、声学元件和声控芯片方向选(,)(讯飞智能音箱的核心采用全志ALLWINNER A20双核处理器);(,)(科大讯飞的叮咚音箱搭载的正是君正X1000芯片)。  3、构建音响生态链上首要关注转型的(,)(传统业务受到制约,收购春天融合/乐华文化转型娱乐);(,)(广田智能专注于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及智能家居生态建设。2015年9月,推出了针对普通家庭的系统集成式的智能家居产品――图灵猫)。  4、随着电子硬件估值中枢上升从而计算机软件估值优势开始显现,理论上软件估值要高于硬件估值,建议关注计算机行业小而美标的(,)(旗下C-life平台纵向完成了工业大链闭环,横向具备融合多厂家、多终端数据能力,通过对传统多行业的智能化与物联网改造升级,有望成长为物联网大数据领域的数据服务龙头企业);
二.关注智能家居中语音交互/平台类/稀缺技术相关公司  智能音响又可以归类于智能家居,“家”是兵家必争之地,智能家居就是把家庭的安全、娱乐、饮食、健康等结合起来,用户面对的将不再是各种家电和移动设备的零散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科大讯飞(语音技术提供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缺点市值过大弹性欠佳)2、(,)、(,)(智能家居应用平台商,与腾讯战略合作) ;  3、(,)(战略扩张智能终端产品,持续整合芯片设计业务);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证券市场红周刊
(责任编辑:徐汇 HF069)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6月6日,声学概念股集体发力,()、()、()、()等个股纷纷涨停。安信证券电子行业研报表示,声学是下一个的入口。  安信证券称,互联网厂商的下一个战场是声学,Echo销售大超预期,从产业链看,互联网厂商都将进入智能音响行业,之前的音乐版权之争有望通过硬件落地。《亚马逊 Echo 研发幕后全揭露》再次让市场想起Amazon的Echo,语音交互革命的原型已经迭代,互联网厂商今年预计将大举进军智能音响领域,行业有望突破临界点。根据2016年4月CIRP 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亚马逊Echo的销量预计已经超过300万台,其中2016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达到约100万台。约有3.5万人在亚马逊网站给这款扩音器打过分,评分有4.5星之高,满分为5星。2015 年以来,Echo在亚马逊用户中的产品认知率和拥有率不断提升。其中2016年第一季度Echo在美国亚马逊用户中的认知率达到61%,在客户的亚马逊设备拥有率提升至5%。相较智能手机在2016年的出货量下降,语音交互产品的销量火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人机交互方式自1830 年打孔机发明以来经历了触觉、视觉界面为主的人机交互后,当前迎来了语音交互大范围普及开启之年,互联网女王玛丽米克尔将语音功能赞誉为“人机交互的新范式”,并且“解放了双手和眼睛,扩展了永远在线的概念”。券商研报表示,亚马逊的echo音箱有望成为亚马逊下一个十亿美元的业务,echo热点不仅给语音交互领域及其上游点子制造带来新的成长空间,在以为先导的方面亦有诸多看点。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程度越高,人与机器的交互就越接近人类自然本能,人机交互效率也相应提高,基于语音和体感的人机交互相对于依靠键盘和鼠标的人机交互就更加便捷,更符合人类的生活习惯,因此各大厂商纷纷布局语音交互领域。其中谷歌2008年开始做语音搜索,拼过2009年收购Siri,将语音交互推到了实用,亚马逊2014 年推出了家居虚拟助手设备Echo。经过几年的发展,语音识别的正确率获得了迅速提升,当前语音交互技术趋于成熟,基于语音的人机交互方式将为产业带来全新发展空间。  根据BI分析,年间,物联化智能家居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67%,预计2019年总计会有1.8亿台产品面世。考虑到语音处理中实时性要求主要由硬件来满足等特征,()判断语音交互作为下游新亮点驱动,随之而来的是带动上游相关芯片、等硬件制造的春天。  从硬件层面看,要想实现物联网,需要依赖传感器技术、传输网络以及嵌入式系统技术,而其中芯片制造商所提供的处理器、射频芯片和内存芯片是未来开发整个物联网市场的基础。随着智能手机的市场风潮过去,全球芯片销售量下降,许多芯片设计的企业考虑将视野转移到除个人PC以外的市场,推出具有针对性的专用芯片,从效能与功耗上更紧密的贴合需要服务的产品。物联设备交互方式由视觉界面向语音的升级的全面铺开将使上游具备语音处理能力的芯片企业直接受益。  投资策略方面,安信证券预计智能音响行业有望成为新的互联网和物联网入口,互联网厂商加速切入,从CES等展会观察到约三分之一的厂商在布局声学产品。音乐占据人们的时间,平均家庭收入33,800美元的家庭平均每周花19小时听音乐,音乐支出占到娱乐花费的18%。音乐的商业模式在数字时代正在变化,内容收费需要与硬件结合。智能音响更多的价值也体现在家庭物联网的整合控制和人工智能的实际载体。  具体投资标的的选择上,安信证券推荐从三个行业进行布局。(一)电子行业相关标的:音响制造厂商:推荐国光电器,关注漫步者;消费电子芯片厂商:推荐(),关注();声学元件厂商:推荐()、()。(二)计算机行业相关标的:软件平台处于产业核心地位:重点推荐()、和而泰;家用服务()是产品最终发展形态:重点推荐参Jibo智能家用的();平台内容提供商受益新的商业模式:建议关注与图灵机器人合作的奥飞动漫、内容及版权提供商()、()等。(三)传媒行业相关标的:音乐艺人:推荐(),关注共达电声;音乐演出&音乐综艺:推荐()、();播映平台:推荐暴风科技,关注()。  个股方面,()推荐科大讯飞。公司占据国内2014年语音产业超过60%的市场份额;与世界上技术最成熟的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人脸识别准确率已达98.5%,技术超过 Facebook。凭借多年的技术和用户积累,形成了巨大的人工智能库。人工智能作为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科大讯飞聚集了国内智能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领域中最大的人才资产。凭借深厚的技术、及人才储备,公司形成了多路径多方向业务的快速突破,在智能教育、智慧汽车、机器人、智能硬件等方向均已占据一席之地。  科大讯飞目前营收主要来自2B和2G业务,未来2C业务的营收能力将持续增强。公司在充分竞争的C端市场拥有数亿用户:讯飞输入法在2015年占有率超过排名第二;灵犀语音助手在主要应用讯飞将技术整合到硬件载体,加快C 端市场的渗透,有望率先抢占智能硬件市场,提升其技术变现能力。商店的下 载量排名第一,且超过第二至第五名下 载量的总和。  科大讯飞的3.0 时代-用语音连接一切:触摸与鼠标适合图像界面下的人机交互,而语音才是最自然的交流方式,未来智能家居、穿戴式设备、智慧汽车和服务机器人等将以语音为主进行人机交互。科大讯飞AIUI 智能交互开发平台的创业者超过10万,未来会吸引所有的开发者迁移到AIUI平台。AIUI云平台相关技术将能够解决语音识别领域90%以上的问题, AIUI平台将会成为万物互联时代人机交互的标准。在人工智能领域,科大讯飞以识别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展技术边界;在业务拓展方面,科大讯飞以教育领域为基础,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公司营收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中投证券推荐共达电声。公司成立于2001 年,主要从事微型电声元器件及电声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04年通过ISO14001等多项认证,2010 年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建立“电声联合实验室”,2015年12月收贩春天融和和乐华文化,开始转型泛娱乐产业。  公司音乐储备丰富,将分享版权保护+风起之下的行业红利。2015年的剑网行动加强音乐版权保护+音乐平台竞争加剧推动音乐版权价格,数字音乐时代,随着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与在线演艺风起。而乐华文化音乐总版权数量约11,253 首,并持续以每月超过200首音乐内容发展的速度持续增长,规模与本土主流音乐公司持平,乐华文化还代理了韩国第一娱乐 CJ E&M 公司在中国大陆区的音乐版权,此外旗下艺人多为歌手出身,粉丝粘性高。丰富版权储备及艺人IP资源将使公司受益二音乐产业重唤生机的红利。艺人经济与影音业务形成闭环。影音业务可为乐华旗下艺人提供曝先推广平台,乐华文化培养的艺人可反哺影规、音乐业务,降低影视音乐的人员成本,高粉丝粘性的艺人有助于影视项目推广、提升音乐版权的价值。  预计传统业务16-18年净利润维持1900 万,春天融和与乐华文化16-18年合计对赌业绩为3.1/4.0/5.05亿,考虑定增后股7.77亿,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42.17/33.11/26.48 倍。传统业务板块给予16年20倍PE,传媒板块考虑到公司韩式造型模式独特性与音乐标的的稀缺性给予16年60倍PE,目标价24.43 元。  
责任编辑:yyc
上周API汽油库存变化(万桶)(至0505)
上周API原油库存变化(万桶)(至0505)
上周API精炼油库存变化(万桶)(至0505)
上周API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变化(万桶)(至0505)
4月外汇储备(亿美元)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喊了一年要加息两次,如今只剩下最后一个月,美联储12月的利率决议可谓是...
意大利修宪公投反对票超过赞成票,修宪被否决已成定局。意大利总理伦齐5日...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亚马逊Echo火了 他们也要做智能蓝牙音箱了
作者:郝晓茹
1、Echo 火了
Amazon Echo 生不逢时。它问世的时候,媒体正忙着探讨 Fire Phone 是怎么惨败的,最普遍的罪名是&超前&。很自然的,Echo 被认为是又一个像 Fire Phone 一样的亚马逊自嗨出来的脱离了现实的产品。零星的好评,被淹没了。这是 2014 年末,2015 年初的事了。亚马逊自己也低调了一些,最初大半年的时间里,只面向 Prime 会员限量发售这款产品。
开放销售之后,风向慢慢变了。探讨 Amazon Echo 为什么厉害的文章越来越多,它在亚马逊热销榜的排名也越来越靠前。2016超级碗,亚马逊给 Echo 做了广告;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在&Reddit&的 Ask Me Anything 上回答提问时说 Echo 是他最喜欢的产品之一;传闻 Google 的 Nest 团队和另一个团队都在做类似产品;无线 Hi-Fi 系统 Sonos 的 CEO 则明确发文称是 Echo 的粉丝,会尝试语音控制与智能音响的结合&&
现在,人们说 Amazon Echo 的 Alexa 与苹果的 Siri、微软的 Cortana 以及 Google Now 相比,是更好的人工智能语音助理落地方式;人们还说,Amazon Echo 是继 Nest 智能温控器之后,智能家居领域最大的惊喜。总之,Amazon Echo 火了。之前的文章《连自己都惊讶:亚马逊是怎样搞出个 Echo的?》有助于了解故事的开端。
2、讯飞也发现新大陆
Echo 还没有曝光的时候,2014年8月,科大讯飞发布Wi-Fi音箱产品,集成一枚主要用来点歌的语音按钮。熟悉该项目的人士告诉雷锋网,这款产品的背景是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中移动投资了讯飞),音乐服务接入的是移动的咪咕音乐,也希望走运营商购机礼品的渠道。后来这个项目不了了之。
12月,Amazon Echo 问世。2015年初,拥有语音技术的讯飞也开始寻找硬件合作伙伴。据说找过小米,也找过京东,最终与专门成立&京东智能集团&希望搭建技术平台的京东达成合作,推出类似产品 && DingDong 音箱。很难考证讯飞从Echo身上学到了什么。众所周知,为了做到远程的语音识别,在屋里任何地方都可以唤醒它,Echo 最核心的技术特性是采用了非线性排列的远程麦克风阵列(7个麦克风)。据雷锋网了解,科大讯飞之所以能很快做出 DingDong,是因为这家公司对麦克风阵列技术也有研究,只不过是用在类人机器人的语音助理上面。
讯飞擅长语音相关的技术,京东在主推一个智能家居控制平台&微联&,算是一拍即合。其实京东投资了不少智能硬件公司,但以合资的形式做一家新公司,跟讯飞成立的灵隆科技是首家。现在,在所有京东智能家庭的演示厅里,最核心的设备就是 DingDong 音箱。京东人热衷于向 DingDong 音箱喊话&我要睡觉了&,然后顺利的话演示厅里的窗帘、电视、灯等设备会应声关上&&来宾们则会发出一声赞叹。
3、京东不想做一家硬件公司
京东没有透露过这款音箱的具体销量,但表示 DingDong 在整个京东 Wi-Fi 音箱品类下的销量比所有其他品牌的产品总和还要多。2015年末,DingDong 推出售价 199 元的青春版,不带语音激活功能,但配备了语音键进行交互。几个月后,亚马逊也推出了便携式的 Echo,设计上如出一辙,需要通过按钮激活语音。
但京东说做一款硬件并不是自己的目标。日,这家电商巨头找来十几家传统音箱厂商站台,宣布成立&智能音频联盟&。要帮助传统音箱厂商,在产品中加入 DingDong 的模组,让音箱摇身变成&智能音箱。第一个推出产品的是哈曼旗下的 JBL。它们基于在售的便携式蓝牙音箱 JBL GO 做了&升级&,加入灵隆科技提供的智能模块和语音按键,变成支持 Wi-Fi 连接和语音交互的智能音箱。其实也可以说,相当于 JBL 品牌的&DingDong音箱青春版&,它在京东众筹的价格和原来的售价几乎相当(299元),但不知道正式零售时的价格会上涨多少。
京东方面表示,接下来会陆续有其他品牌的智能音箱,但不肯透露哪些品牌以及上市时间。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咨询的两家&智能音频联盟&的传统厂商,态度比较谨慎,表示短期内还没有发布产品的计划。根据雷锋网的了解,下一款支持语音唤醒的传统厂商依旧是 JBL,他们将基于桌面式蓝牙音箱 JBL Horizon(售价999元)来做,但因为使用的场景是1~2米范围内,所以不会采用跟 DingDong 音箱一样的麦克风阵列(设计范围是5米),而是会做降级处理。在灵隆科技的规划中,智能模组可以提供 1、2、4、8 个麦克风的方案,供厂商根据产品特性灵活选择。
4、亚马逊也不想做一家硬件公司
京东提供的是模组,官方说法是&非常成熟的模组方案,提供一整套成熟的,包括芯片处理、麦克风处理、不同高低档次的解决方案,能够针对不同品牌,不同价格区间这种产品。 &目的是帮助传统音箱厂商,改造已有的产品。软件和语音的服务完全是由京东和讯飞提供的。但亚马逊的做法并不是这样。
亚马逊成立了1亿美金的 The Alexa Fund 基金,来做两件事:一件是 Alexa Skills Kit,让开发者给 Echo 新增语音服务的能力,比如让 Echo 能控制开发者的设备(上图是福特汽车);另一件是&Alexa Voice Service,让开发者把亚马逊的智能语音服务集成到自己的智能硬件上。注意这里,亚马逊是想让已经装配了麦克风和扬声器的新智能设备的开发者,通过软件集成的方式使用 Alexa 语音服务。更简单的理解,一件是让亚马逊的语音能做更多事,另一件是让亚马逊的语音能在更多第三方设备上使用。
Alexa Skills Kit 就是那个让 Amazon Echo 设备越来越受欢迎的关键原因。那些有远见的智能设备开发者,早就被 Echo 的体验所吸引,希望让那些拥有 Echo 设备的用户,把自己开发的智能设备通过语音控制的方式使用起来。Alexa 会做的事情列表迅速膨胀(点披萨、叫Uber&&)。首个集成 Alexa Voice Service 服务的第三方硬件是来自法国的&Invoxia Triby,一个专为厨房设计的 Wi-Fi 音箱,也具备通话功能。今后可以对着它喊&Alexa,用 Triby 给我妈妈打个电话(问问这个面包怎么烤)&。
5、两个世界
京东,给传统音箱增加一个完整的智能模组,并且帮助厂商卖更多音箱。
亚马逊,让 Echo 的语音服务拥有更多能力,同时让 Alexa 语音服务可以在更多新型智能设备上使用,总之把未来交给开发者的创造力。
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亚马逊Echo
亚马逊Echo音箱
相关的资讯有:
亚马逊Echo
亚马逊Echo音箱
相关的博文有:
本周最推荐
目前Lumma等智能分药器已经能够...
目前汽车要想获得竞争力,除了漂亮的外观、精致的内饰、宽敞的空间、强悍的动力等传统项目以外,科技配置加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请选择一张图片分享
要转发到新浪微博,请
要转发到QQ空间,请智能硬件创业哀鸿遍野,为何亚马逊Echo音箱独领风骚?
已有 3755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Echo 智能音箱 声智科技
可穿戴设备鼻祖Jawbone最近陷入了困境,种种迹象表明,这家红极一时的独角兽正在衰落。Jawbone是一家依赖概念和融资存活的企业,其主打产品智能手环并没有技术门槛,而且也没有挖掘出用户需求,销量远不及国外的Fitbit和国内的小米。即便主打高端的Fitbit手环和主打低价的小米手环也是乏善可陈,既没有用户的当前刚需支持,又没有技术革新挖掘新兴需求,甚至都没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圈起小众市场。因此当融资环境并不景气时,创业公司失去话语权并走向衰落也不会让人意外。但Jawbone并不是孤立的案例,它代表的是全球智能硬件创业公司的一种典型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强调概念,忽略价值,更加关注PR和融资而不是核心技术和用户体验。从最近爆出的各种创业报道来看,智能硬件创业领域哀鸿遍野。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全球各大媒体最近都在疯狂报道,试图分析和归纳出其成功的原因。亚马逊的Echo诞世5年以来,其销量一直稳步上升,据传今年累计销量能够达到千万量级,这对于售价达到179美元的智能硬件来说,确实是个亮眼的业绩,当然更为重要的则是Echo的口碑积累一直非常不错。 为何智能硬件创业哀鸿遍野呢? 我们先从市场的本质属性谈起,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Jawbone的失败是因为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而其他智能硬件,诸如智能家居,甚至服务型机器人所描述的需求本身就是伪需求。确实,有很多智能硬件创业公司试图创造一种用户需求,比如智能家居的智能窗帘,但是这种毕竟还是少数,而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设备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呢?从人性追求美、懒、嗨的进化趋势来看,这是必然的,首先你手边就有好几个可穿戴设备,翻出来看看,当然就是耳机,天然的可穿戴设备,其次你内心难道不需要一个忠实的机器仆人吗?所以,与其寻找那么多市场的借口,不如先从创业公司自身来找找原因: 第一:融资驱动的创业公司太过娇气典型的案例还是亚马逊,号称最残酷的华尔街,竟然容忍了这家公司20多年不盈利,还有我们国内的京东,而且他们的估值已经无法用任何数据来表示了,就连A股也难望其项背。这种超级宽容同样延伸到了创业领域,于是就有了Jawbone连续融资13轮存活了下来。这就传递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全球很多创业公司,包括国内的诸多创业公司,自然而然就认为资本的钱是非常容易拿的,只要做做PR,讲讲故事,钱自然就到手了,而到底如何落地,如何盈利,收益怎样,反而最有价值的东西都被忽略了。这种宽松资本环境的另一恶果就是让部分创业公司一直生活在温室之中,经不起任何市场的风吹雨打,既然钱如此好拿,为何创业者还苦逼的去思考、去干活呢?其实哪有容易切入还能稳稳赚钱的市场,A股两千多家企业,又有几家是民营资本,少数成功的企业也都是苦熬磨难挺过来的。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必然的,创业者做的都是最累最苦的未来市场。即便比较成功的Echo音箱,也苦做了5年,项目几度被停掉,甚至首发都不敢宣传而采用邀请的方式谨慎推广,反观其他智能硬件的创业公司,满嘴概念,不见产品,Jawbone连耳机都做不好,何谈可穿戴设备的鼻祖呢。 第二:技术创业的公司几乎不做技术这是很奇怪的现象,Jawbone做技术吗?似乎不做,因为从来没看到Up手环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或者将来有新的技术注入,很多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是一家工业设计公司。那么国内的智能硬件情况又怎样呢?除了已经死了的一大波山寨型的智能硬件公司,目前活跃的几家似乎也不乐观。当然技术投入是非常花钱的,亚马逊仅仅为了Echo的核心技术麦克风阵列,就相继投入了巨资并且为此收购了多家公司,同时为了保证效果,Echo的主要成本还是花费在了麦克风阵列上,国内又有几家这样去评估技术呢?正是这种苛刻的技术追求,才保证了Echo能有较好的声学效果,较短的延迟时间,而这才是实现真实场景下语音识别率提升的关键,自然,效果的提升就是语音交互更加的自然。 第三:技术创业从来不考虑用户体验这个问题可以从微软开始谈起,即便技术再牛X,也不要强加给用户去适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是B端还是C端,用户都是最终掏钱的主,而很多创业公司一副牛X的样子凌驾用户之上,这违背了商业的最初逻辑,我们可以挖掘需求引领用户,但不意味着要让用户为技术创新直接买单,当然间接是必须的,否则企业的窟窿也补不上。不尊重用户就很难做好用户体验,没有好的用户体验,自然就无法站稳市场形成良性循环。但是,这一切都被2VC的创业公司忽略了,不琢磨用户的需求,反而研究起投资人爱好。所以Jawbone很难从用户角度去改进产品,他们有大把大把的机会,但是没有珍惜,而Echo音箱的团队则是必须仔细揣摩用户的每一个反馈,因为同期竞争的其他方案随时可以把他们的项目停掉。 为何亚马逊Echo却独领风骚?再来看为何亚马逊Echo音箱的成功,我这里定义为成功,指的是智能音箱这个产品系列,以后也会卖不错。这个问题我曾与业界的资深投资人和市场战略分析人士深入探讨过,其中不乏峰瑞资本的李丰、朱祎舟,KEYTONE VENTURES的朱璘,和联想的李智勇。我们大概总结了三个方面,也回应一下圈子里盛传的生态链制胜一说,生态确实重要,但不是Echo成功的核心,因为早期Echo根本就没啥生态之说,哪有公司会为一个没有上量的音箱整合生态资源呢?
首先,来看Echo的需求,Echo毕竟是个音箱,因此其第一属性不是智能,而是音箱。音箱这可是一个大产业,国内就是个千亿级以上市场,A股也上市了不少传统音箱企业。这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存在巨大机会的市场,需求是刚性的,虽然不及手机,但算下你家里的电子设备,除了家电,可不就是耳机和音箱?说到这里我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用户手边的设备都和我们声学有着直接关系,而这竟然被我们还有投资人都给忽略了。 其次,有了需求做不到也是没有意义的,以HiFi和电脑音箱为代表的传统音箱市场已经萎缩,新兴的蓝牙音箱销量很大,但是没有技术革新,反而把原本简单的听音乐需求搞复杂了,本来三步可以听到音乐,现在要花费7步甚至10步,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听到。所以音箱其实非常需要技术革新。怎么去做?WiFi音箱显然不行,同蓝牙音箱一样,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智能音箱显然是个方向,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智能音箱首先要解决音箱问题,我曾经在声学在线写过一篇《智能音箱未来如何?到底有哪些神秘的声学技术?》讨论过这个问题,这本身就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才能做到。再加上智能,这又涉及到了更深的声学技术、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技术,全球能整合这套技术的寥寥几家。即便看到了Echo的成功,国内至今也没有仿制成功。 最后,还要谈谈智能的问题,到底我们该又如何理解智能呢?Echo给出了很好的示范,语音交互不是一种辅助技术,而是在很多场景要替代触摸屏的核心技术,是下一代的语音交互界面。因此,Echo十分鲜明的去掉了触摸屏,这十分大胆,但是却符合技术进化的趋势。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仔细思考人工智能的进化问题。O‘Reilly的CEO TIM在Linkedin上探讨了”Fit and Finish“如何让交互更完整,虎嗅的著名作者李智勇同样持有这个观点,这方面的观点还是由他来分析更为透彻。 国内为何没有出现类似的产品?国内最先模仿Echo的产品就是京东和讯飞联合推出的叮咚音箱,但是销量并不好,另外一家小智音箱基本死掉了。为什么呢?很多媒体人和投资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和KEYTONE VENTURES的朱璘多次拉各种圈子深聊这些问题。这两个产品,小智音箱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仅靠山寨死掉了,叮咚音箱的销量不佳则是涵盖了多个技术、生产和产品层面的问题。我不擅长分析别人失败的原因,留给更专业的投资届人士朱璘、朱祎舟去和大家分享探讨。总得来说,这么久没有出现类似产品走俏,确实也打了我们仿造大国的脸面,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们国家未来的消费升级确实要靠技术去驱动。从技术创业的角度来说,我特别认同峰瑞资本李丰的观点,这是一个价值回归,好人才能赚钱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估技术的价值以及商业变现 如何打造国内的智能音箱奇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要打造国内的Echo,必然要解决技术和产品的问题,而且应该发挥国内传统音箱行业的优势,带动更多厂商去合力打造智能音箱产业链条。由于智能音箱涉及的技术太过复杂,最好也有一家类似MTK的公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做好底层的技术支撑和工业生产保障。国内目前能够提供这种技术的公司非常少,据我了解,仅有科大讯飞、声智科技和思必驰拥有成熟且经过市场验证的麦克风阵列技术,而这是Echo音箱的核心技术,也是Echo音箱的主要成本。科大讯飞是国内上市的语音识别公司,出身中科大,拥有雄厚的技术和行业背景,今年初推出了4+1麦克风阵列方案,在国内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科大讯飞的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中科大,因为和京东合作推出的叮咚音箱并不成功,据说科大讯飞团队非常不服气,希望再次推出自己的音箱产品。至于技术方案,科大讯飞采用的方案和Echo还是有不少差异,具体可参考国内声学大牛《智能音箱未来如何?到底有哪些神秘的声学技术?》的文章。另外,科大讯飞是绑定云端识别的销售方案,这对很多大型企业来说或许难以接受。因为未来要提高真实场景下的语音识别率,数据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数据这一点上,国内的人工智能公司其实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也是新兴创业公司不惧怕类似科大讯飞这类大型企业的信心来源。思必驰是近两年发展非常迅速的企业,我个人觉得推出6+1麦克风阵列是这家公司成立10年以来最重要的举措。思必驰也在这个领域倾注了极大的精力,耗费了数年的研发精力,当然也有相当的回报,成功获得了阿里的战略投资。但据我的观察,思必驰在技术上的反馈还是有不少问题,而且他们的售价太高,工业化量产的时候总是个障碍。声智科技,相比另外两家公司,似乎名不见经传,但是这家公司在小圈子里面非常有名,技术实力相当雄厚,核心团队也是来自中科院和Google、Amazon。成立之后一直低调的专注于技术商业化验证,其核心产品已经在360和华为相关产品中量产应用。这家公司是目前国内麦克风阵列方案最齐全的公司,单麦技术方案,双麦技术方案,4+1阵列方案,6+1阵列方案和8+1阵列方案。根据内部人员爆料,9月份会面向全球发布智能音箱解决方案,从模组、OS到云端,提供包括麦克风阵列、语音识别、语义理解、音箱声效和声波对码等全套智能音箱的核心技术。最重点是,也是引起我关注的是,这家公司会以部分开源和开放的方式提供智能音箱的解决方案。我个人还是非常期待这种开放式解决方案发布,如此一来,对于国内的传统音箱行业,绝对是利好的消息!开放才会推动国内智能音箱的产业链条,从而带动围绕整个语音交互设计的生态,促进国内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商业进展。但是具体如何,还要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孝良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3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马逊echo do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