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专业实践性很强,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却挂掉了

邓清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智库成果 - 中国乡村发现网--从这里发现中国乡村
位置:&&&&&&&&&&&&&正文
邓清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智库成果
&&&热&&&&&★★★
邓清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智库成果
[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录入:王惠敏 ]
――在智库成果2015年湖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湖南省县域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上
(2015年7月10日)
省社科院陈文胜领衔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和《湖南县域发展研究报告(2014)》今天发布,这是两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智库成果,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此,我谈三点体会:
一是怎么看这两个智库成果的问题。首先,从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看,这两个成果研究的城乡一体化和县域发展都事关湖南全面小康;其次,从推进“四化两型”的湖南总战略看,这两个成果是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最后,从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看,成果突出了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为县域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二是这两个智库成果怎么样的问题。我觉得,这两个智库成果紧紧围绕湖南城乡一体化和县域发展的实践进行深入调研和考察,撰写出了系统性的研究报告,有如下特点:一是有新意;二是联系实践;三是具有典型性。
三是怎么用两个智库成果的问题。我认为,用这两个智库成果,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是怎么宣传。要全方位的宣传,同时要突出重点;其次是怎么对接。要对接政府决策部门,通过简报、解读等方式,与政府决策部门进行沟通;最后是怎么进入决策。要通过多种方式,使成果进入决策部门的视野,成为政府的决策参考;特别是要与当前的“十三五”规划进行对接,使创新性的重要成果进入湖南“十三五”的发展规划之中。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副主任,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相关链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声 明:本站原创文章,版权为作者和中国乡村发现网共同所有,只要注明出处为“中国乡村发现网”,便可自由转载。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最 近 更 新
点 击 排 行【图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52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实践一...._宇文网
当前位置: >
> 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实践一....
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实践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课程设计改革的可行性和关键性问题分析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 2007 年成立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已从 1 个班扩招至 2 个班( 80 人) .学生就业去向也日趋多元化,从 2007 级、2008 级、2009 级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从事模具设计工作的学生约占毕业生总人数 1/3 左右,而其余学生则从事生产管理、配方设计、工艺制定等工作. 新的招生规模及就业格局必然需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迎合新的招生规模及就业格局需求,成为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兹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课程设计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历年来课程设计内容均为绘制塑料模具图,存在设计内容单一等问题,已无法适应学生就业多元化的趋势,随着招生规模扩大,上述矛盾将更加突出.课程设计环节迫切需要补充配方设计、工艺制定等实践内容,以便在有限的设备条件下让更多学生获得配方、工艺方面的训练. 1 课程设计内容单一的原因分析.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内容单一,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 1) 基本仪器设备欠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立初期,相关专业实验室仅有一台注射机及一台单螺杆挤出机,缺乏双辊塑炼机、双螺杆挤出机等基本的混炼设备以及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必要的性能检测仪器,导致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开展配方设计相关内容,只能安排学生绘制模具图. ( 2) 培养方案存在盲区.我校高分子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曾参照四川大学等高校的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但不雷同.以四川大学为例,其高分子专业 ( 塑料工程方向) 课程设计全部安排模具绘图,但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不再重复进行绘图内容,全部学生进行配方设计及工艺制定实训,这种模式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适应企业人才需求,但需要完备充足的实验条件支持.受设备条件制约,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我校.我校高分子专业多数学生在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阶段重复进行模具设计,而在配方设计、工艺制定等方面却没有实训机会,极大制约学生发展及就业. ( 3) 时间限制.课程设计时间通常只有 4 周.安排学生绘制模具图,突发因素少,进度容易控制; 而安排配方设计等内容,可能由于设备突发故障、原料采购不及时或其他因素影响实验进度,导致学生无法如期完成课程设计. ( 4) 经费制约.课程设计环节安排配方设计等内容,需要购买实验原料及耗材,而我校对课程设计没有专项经费支持,也使高分子专业课程设计内容只能局限于绘图等 &纸上谈兵& 的内容. 2 课程设计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课程设计内容单一的问题,目前看来,我校具备了课程设计改革的基本条件. ( 1) 近年来,随着学校专业建设工作开展及 &中央地方共建项目&支持,本专业的设备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实验室不仅有高速混合机、双辊塑炼机及双螺杆挤出机等混炼设备及热压机、注射机、吹塑机、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基本仪器设备,还购置了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式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等分析仪器,为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内容的多样化提供了客观基础. ( 2) 学校允许各专业对培养方案适当调整.目前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扩招为 2 个班,我校设备条件尚不能同时满足全部学生开展配方设计、工艺制定等实践内容.所幸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并未安排在同一学期,可以考虑安排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环节进行配方设计、工艺制定等实践内容,其余学生可以在毕业设计阶段进行配方设计等内容.既有利于让更多学生获得配方设计、工艺制定方面的训练,也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3) 课程设计环节虽然不如毕业设计时间充裕,但指导教师合理选择设计题目,提前做好原料方面的准备并预留机动时间,也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配方设计内容.对于设计题目的选择,应注意把握难度及工作量,确保学生如期完成设计.以往是将课程设计内容局限于某一门课程,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可以考虑将 《聚合物改性原理及方法》、《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的知识贯穿于课程设计题目[1].对于课程设计题目的实施,可以参考兄弟院校的做法[2],按照调查研究---初步确定产品生产配方 ( 或工艺条件) ---实验验证的步骤进行课程设计.对于课程设计成绩给定,指导教师可以考虑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拟定实验方案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3],而不强求学生一定要做出最佳实验结果. ( 4) 今年,学校已将实践教学经费管理权限下放到二级学院,各专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经费比例,比如可以针对课程设计预留一部分经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课程设计环节内容改革提供了可能. 3 课程设计改革的关键问题分析. 课程设计内容多元化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以下关键问题: ( 1) 课程设计课题与毕业设计课题不重复.课程设计内容调整,将单一的模具设计调整为模具设计、配方设计、工艺制定等多元化内容.考虑到设备因素以及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先由指导教师确定模具设计、配方设计、工艺制定这三类题目的大致比例,再由学生自行选择一类题目作为课程设计内容.指导教师按学生的选择分配相应的设计课题. ( 2) 学生设计内容不重复.学生在课程设计阶段已做过配方设计的,毕业设计阶段不再重复做配方设计,而换为做模具设计或工艺制定,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训机会. ( 3) 课程设计选题应 &小而精&.注意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注重典型性、实用性.可利用学校现有的 &产学研&资源搜集课程设计选题.与企业加强交流,适时了解新产业格局下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以便更好的组织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 4) 指导教师应准备充分.如何让学生在 4 周内完成需时较多的配方设计等内容,指导教师需要控制好实验进度.可以通过小范围试点验证,积累经验. 4 结 语. 重视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程设计改革,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设备条件,尽可能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多方面训练.从而使学生成长为既能进行模具设计,也能进行配方设计及工艺制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内容多元化,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有利于扩大学生就业面.利用产学研合作资源搜集课程设计选题,可以让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企业需求.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 &实战热身&的机会.从而实现学校、企业 &双赢&合作. 参考文献[1] 孙保帅,朱春山,李冬光. 化工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 广东化工,8) : 218 -225. [2] 吕景春,郑成辉. 轻化工艺课程设计( 染整专业) 的教学模式探索[J]. 高教论坛,) : 90 -91. [3] 徐林,关守平,张羽,等.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354 -356.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 中小勘察设计企业财务管理的困境  1.1 融资困难,资金短缺 勘察设计行业的特点决定其应收账款结算跟项目建设周期相关联,结算周期较长。在第一期款项结算之前就要预先支付项目投标、履约保证金,外业勘察费用。中小勘察设计企业固定资产,尤其是不动产较少,难以取得银行信贷资金,缺乏外部融资渠道。多数中小勘察设计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  1.2 缺乏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混乱 勘察设计行业项目周期较长,很多中小勘察设计企业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和预算管理理念,财务核算中收入和成本不配比,无法准确核算项目毛利、毛利率指标。  1.3 合同管理混乱 很多中小勘察设计企业财务人员不参与合同审批,财务难以融入项目管理,导致后期款项结算中陷入被动。因为签订合同人员对税法不了解,不同业务混合签订合同或合同结算时间不确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1.4 缺乏税务筹划能力,存在税务风险 勘察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工支出是最主要的成本内容。很多企业为了给职工规避个人所得税,本来应该计入工资的成本让职工按费用报销的方式,报销的很多发票不规范;还有的财务核算不规范,收入成本不配比,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税务风险。很多中小勘察设计企业在&营改增&后仍对增值税凭票抵扣的常识不够重视,对外采购、外包劳务时不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导致自己的增值税税负提高。  2 相应对策  2.1 鼓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参股,构建稳健的核心团队,克服外部融资困难的局面 受自身条件所限,中小勘察设计企业多数不具备外部融资的能力,企业应从内部融资入手,解决资金困难的局面。可以鼓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参股,既构建和巩固了企业的核心团队,使企业的核心团队更具凝聚力和效率,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又解决了外部融资困难的局面,保证企业资金周转。  2.2 加强资金计划管理 为了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中小勘察设计企业必须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制定各项目月度、周项目结算预算表,每周上报财务部下周资金收入、资金支出计划表,财务部负责统一安排资金支出,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  2.3 建立以项目预算为核心、资金预算为主线的全面预算体系 勘察设计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每个项目一次性、单独性、无重复性,这就决定其预算管理不可能照搬其他行业,必须以项目预算为核心,根据每个项目及其进展情况编制资金、收入、成本预算。勘察设计跟项目建设周期相关联的特点及建设进程的不确定性决定勘察设计行业的预算应按滚动式编制,以月、季度、半年或一年为周期,建立滚动式资金预算及收入、成本预算。  2.4 控制成本开支,落实成本指标,完善成本管理 ①项目包干管理。中小勘察设计企业部门设置、人员编制不像大型设计院那么齐全,应根据企业及项目自身特点,对勘察设计项目实行费用总包干管理。包干费用包括项目的外业测量和内业设计开支,项目包干费 = 单位定额勘测费(或合同额)* 包干费率 * 总数(总公里或项)。包干费由参与项目人员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分配,按项目外业测量&完成外业测量&图纸装订送稿&终稿装订送出&项目设计图纸通过审批几个阶段,按不同比例分阶段支付包干费。②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在对成本费用实行包干管理的同时,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保证责权利相结合,从而实现项目保质保量。③根据完工百分比法核算项目成本。根据各个项目完工百分比确认项目收入,在此基础上确认项目成本,从而保证收入与成本配比,保证项目毛利、毛利率、利润率等财务指标的真实可靠性。  2.5 加强合同管理 ①保证财务参与合同审批。为了避免合同签订不慎造成项目结算的被动及税务风险,中小型勘察设计企业应保证财务人员参与合同审批,财务人员审批合同时应重点关注结算时间、结算金额及结算方式,对违约赔偿、履约保证等条款应慎重接受。②根据合同约定及项目进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合同签署后就应将应收账款纳入财务管控范围,财务应根据合同约定及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应收账款跟踪催收,保证款项及时结算。  2.6 信息化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中小型勘察设计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特色,开发以项目管理为结点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保证财务及时掌握各个项目结算金额、结算时间、完工程度、项目各项成本、项目回款情况。实现财务管理从事后分析到事前、事中、事后业务及财务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从而建立及时准确的动态分析体系。  2.7 加强税务筹划,降低税务风险  2.7.1 改变用工方式,以劳务派遣代替雇佣关系,降低个人所得税。勘察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工支出是最主要的成本内容。很多企业为了给职工规避个人所得税,本来应该计入工资的成本让职工按费用报销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税法对工资与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差异,改变企业用工方式,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改雇佣关系为劳务派遣关系,将员工工资所得变为劳务报酬所得,一方面为员工降低个人所得税;另一方面也避免职工工资变报销方式,降低因报销发票不规范而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  2.7.2 完工百分比法确认项目收入、成本。很多中小勘测设计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不仅收入不及时确认,而且收入、成本不配比,无法准确核算盈利情况,给税务稽查带来潜在的税务风险。中小勘测设计企业财务应规范核算方式,根据项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在此基础上按收入成本配比原则确认项目成本。  2.7.3 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企业为外购商品、外包劳务合作对象,降低增值税税负。勘察设计行业已于 2013 年 8月 1 日完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前勘测设计行业是差额缴纳营业税,外包支付的勘察设计费在计算缴纳营业税时是允许扣除的。&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执行凭进项发票抵扣的增值税扣除方式,这就要求中小勘察设计企业加强税法知识培训,保证外购商品、外包劳务时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从而降低自身增值税税负。  2.7.4 规避合同签订中的税务风险。①避免不同业务混合签订合同。&营改增&政策是按行业性质分阶段进行的,虽然按照国家规划&,营改增&最快有望 2015 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但 2015 年建筑业、房地产业&营改增&并没有如期而至。即使建筑业完成&营改增&,勘察设计行业跟建筑业也是执行不同的增值税税率的。勘察设计行业中勘察设计与建筑安装业务合同混合签订的现象时有发生,中小勘察设计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仔细审核,避免因合同签订疏忽导致企业重复征税。②签订合同时明确依据项目建设周期确定款项结算时间。勘察设计行业的特点决定其应收账款结算跟项目建设周期相关联,很多项目都是分期结算,结算周期较长。而增值税条例第十九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增值税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因此勘察设计行业签订合同时,应明确依据建设周期确定款项结算时间,防止因合同跟税法的分歧导致企业提早缴纳税款,从而更加加剧资金周转紧张的局面。  3 小结  虽然中小勘察设计企业在资质、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但只要加强财务管理,通过内部融资保证资金周转,加强资金计划性和项目预算管理,建立以项目管理为结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合同管理保证项目款项按时结算,严格控制成本开支,加强税务筹划,降低税务风险,从管理中出效益。中小勘察设计企业切勿好高骛远,不顾自身条件片面追求做大做强,唯有脚踏实地求精细保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2]刘辉。浅谈勘察设计行业财务风险控制[J ].现代交通技术,2010(4):104- 106.  [3]胡元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0.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将来在此的企业、员工的工作或生活的方便程度。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各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对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巨大的作用。在这个大环境下,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员需求量不断增加,用人的缺口很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原有的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教学无法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人才,学生到了企业还需要再花费一定的时间培养学生来达到企业用人的技术要求。为了满足企业用人的技术要求,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我们决定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围绕着建筑工程企业的生产活动来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理论知识,在应用中掌握理论。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根据北方的气候特点,建筑工程施工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季进行。一般在春季开始进行测绘、设计、地基基础等施工,地基施工结束就开始进行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施工,整个施工过程一直持续到秋季末期,如果冬季来临还没结束施工,第二年春季继续进行施工。  分析了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后,决定按照企业施工流程进行课程调整,实行集中授课、项目化教学。新生刚来到学校,对所学的专业不是很了解,因此在第一学期开设建筑制图与CAD、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法规等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这个专业,同时也为以后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建筑工程企业一般在3-5月开工,将一年级第二学年的专业课程设置为建筑工程测量、地基基础及其施工图识读、建筑材料检测与管理;建筑工程企业的黄金施工期一般是6-11月,将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专业课设置为建筑力学、建筑构造与建筑施工图识读学、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图识读、钢结构及其施工图识读、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由于有了前两学期的课程基础,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资料编制与归档、建筑工程监理等课程。  每学期的课程设置好后,就需要具体的教学实施。在实施阶段实行集中授课,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的方式。具体的实施过程是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把每门课的授课时间集中起来,用1-2月不等的时间,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讲完一门课即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开始进行下一门课程的学习。在集中授课期间,上午在学校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下午进行在校实践或到建筑工程企业实践。  建筑工程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到企业中去实践,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践条件,在上午理论教学中,多进行一些实践内容,为下午的实践做一些基础的准备。  2建筑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索    下面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为例,介绍一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阶段,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的要求测设于实地.以此作为施工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土方开挖、基础和主体工程的施工测量;在施工中还要经常对施工和安装等工作进行校核、检查,以保证所建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竣工后,还要进行竣工测量,施测竣工图,以供日后维修和改建之用。在工程管理阶段.对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以保证使用安全。由此可见,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测最工作.而且测量的速度和精度都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根据施工的流程,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首先进行建筑工测量课程的教学,这一时期正是建筑企业施工期的测绘阶段。学生上午在校学习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上午的授课也不是完全的理论讲解,教师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把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在每个模块内设置不同的任务,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咨讯,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任务可以使理论任务,也可以是实践任务。  在进行直线定向测量教学时,教师先将直线测量所需的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要领,通过资讯的形式讲解给学生,学生获得相关的资讯后,就要完成教师布置的直线测量任务。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有一个负责人,各组在教师设定的测量范围内进行测量,完成测量任务,记录测量结果、测量数据,写出测量步骤及测量注意事项。  学校本身就有很多建筑物和建筑测量所需的测量设备,完全可以进行建筑工程测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测量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加深对测量方法、测量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避免在以后的实践和工作中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上午的课程进行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只是针对教师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的。虽然有一些实践的内容在里面,仅仅是局部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实践。  下午的实践是针对整个建筑工程整体的测量实践,教师事先要了解即将开工的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进度情况,根据各企业的施工情况和教学需要,有选择的联系几家建筑工程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践企业。  下午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实践企业进行实践活动,由于是根据课程选择的实践企业,学生到达企业时,企业进行的作业内容与授课内容是相同的。企业施工阶段的测量是完全按照施工流程进行的,根据施工工作需要进行各项测量活动,由于是每天下午去企业实践,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学生在实践中不但了解了整个工作流程,还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了解到建筑施工的实际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  3小结  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使原有的以知识体系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符合实际工作需求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到企业后,直接能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为企业的创造效益,这就是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探索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姜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4).厦门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的培养体系设计  一、引言  在各个工程行业中,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的企业,无论是执行还是决策机构,都发现存在着难以获得高级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的问题。我国工程院的研究发现,其直接原因在于我国的工程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出身于技术专业,这种现象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片面认识,认为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一段时期的管理实践就可自然而然地成为工程管理人员,严重误解了工程管理的实质内涵[1]。这样,需要积累了相当长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急切需求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将加大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基本完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使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指导文件中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管理领域知识,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新设立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2]。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开始之际,很多高校未能如期开展新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从2011年专业硕士招生目录中,北京大学、复旦、浙江大学等名校尚无此类专业;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召开的&工程管理概论&的课程研讨中可以发现招生情况不尽人意。经过两年的改进,纵观获得资格的院校的2013年招生简章,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基本上都列入了招生计划,而且数量不少,如清华大学招生网页上标注着120人的名额。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社会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需求,我们国家急需加大高级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幅度。正如中国工程院2006呼吁那样,无论具有技术背景的工程师中成长起来的,还从具有管理实践背景的管理人才中转化而来的工程管理人员,他们在管理技能和知识结构方面均有欠缺,建议其在职期间必须定期参加专业培训。  工程管理在我国常常被误认为单指对土木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这种狭隘的认识使广阔的工程管理领域未被纳入科学的轨道,也无法与国际惯例接轨[3]。  美国不同工程组织联合成立了工程管理协会,该协会认为,工程管理是计划、组织、资源分配、指导和控制包含技术或系统组件活动的艺术和科学。承担管理职责工作的工程师因为需要解决复杂问题,需要在这些原理方面获得专业知识和培训[4]。  由于工程管理涉及诸多行业领域,国务院学位办鼓励各个培养单位根据自己的优点开展相应的特色教育。学位办指出,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  工程硕士这几年培养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课程体系的设置排在问题的首位,影响着工程硕士培养质量[5]。在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开展之初,对制定具体的培养体系或者培养模式研究,显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充分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将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决策者及系统内有关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科学的总体分析、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总体协调[6]。该方法成功地运用和评价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高校教育和航天安全性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二、WSR方法及框架  WSR方法论的工作流程包括理解意图、制定目标、调查分析、构造策略、选择方案、实现构想六个方面的循环以及协调关系的行为措施。    1.理解意图:领导是谁?学位办、教指委、学校、学院、系设置如何?不同高校其培养单位设置不同,有的在系这级,有的是属院直管。面对拥有不同的&物理知识&、一定任期的领导时,不妨通过对学院的长期规划进行分析。理解领导意图的办法之一是从已经制定了的愿景、目标和目的进行分析。  2.制定培养体系目标,也是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与管理相近的一个词语是领导,结合工程特点,工程领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提升抽象的领导力,而是培养实实在在的领导者。  3.调查分析。对国内外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国际上工程管理硕士专业最为成熟和成功的也是在美国,特别是几所着名的高校组成了工程管理教育联盟。在国内,工程管理专业也经过若干年在清华、西交大等院校试点,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另外,专业型管理类的MBA和MPM也成为制定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横向标杆。  (1)国外(美国)。工程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初期的德法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就是技术,把工程教育牢牢束缚在技术教育的范围之内;发展阶段的工程教育则以为工程只是应用科学的分支;工程管理脱胎于工程教育出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商业发展需求,人文内容也作为工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胡佛(Herbert Hoover)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采矿工程师和管理者,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年对工程师们的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了美国工程管理者的重要性来自西部采矿、冶金和运输的急剧发展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职业需求增加一种管理职业导向,即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商业经理。1979年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SEM)成立,1997年,美国国家工程技术课程认可机构ABET,正式将工程管理列为一个可独立授予学位的学科。  同时工程界的发展也渴望更高级管理人才&&&硕士层次的培养,由西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六所大学组成工程管理联盟专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在工学院,但由工学院和商学院一起合作开始课程。他们的课程设计中,如果是在职学习的,一般只学习管理类知识。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要求选修一定量的工程学科。管理类课程(包括核心课程)有30学分。  (2)国内(其他高校)。通过各高校网络搜索,可以考察到国内高校在培养单位设置上不同,主要在工学院和管理学院,这也与美国高校相似。大部分传统的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设置在工业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设置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设置在土木与交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设置在土木与力学学院,另有北京大学设置在工学院(50名)。而一部分学校,特别是综合型大学中,由于历史的缘故和学科归并,具有&管理&的学科一般都设置在管理学院内,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也设置在管理学院。  在国内应用性研究生学位中,MBA和MPM有比较接近之处,商学院/管理学院早早将触角伸近工程管理,开设了技术管理或者运作管理模块,通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系统运作,加强对工商企业家在科学决策、统筹规划能力的培养。项目管理的精髓来自于工程实践,培养目标和模式当然更贴近工程领域的应用。    4.构造策略:形成初步思路之后,调研用人单位和 潜在学员的看法。    5.选择方案: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各自学科优势及生源特点选择培养模式,例如是否从区域、行业方面采取细分的策略,或者采用综合加上模块化的方案。  6.实现方案:寻找师资,建立课程体系。在课程实现方案,根据所选择进行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组合,尽量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出发点。  在考虑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考虑授课方式。就在职教育方案中,为解决&工学&矛盾,有些学校采用集中方式,每过一段时间集中授课。而有些则根据学校制度,利用周末或晚上正常工作时间之余进行授课。  7.协调关系:工程管理专业的潜在学员大多经过在职培训,熟悉喜欢培训教师的轻松学习氛围,愿望当然多学点经济管理类、故事性的课程。学院派教师和教育机构却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果学生请假误过几次课程后就难以学好后续内容。课程组织者必须要协调好双方的目标,让学生端正学位课程学习的态度,同时激励课程的组织和讲授方式的转变。  三、厦门大学MEM的培养体系设计  1.学院使命: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管理文化,致力社会进步。学院愿景:成为中国商学院中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最具特色的南方之强。学院已提出MBA是培养商界领导者。新设立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也要朝着把握工程建设、成为工程企业领军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2.实实在在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必须坚持&立地&,树立工程观或工程哲学的理念,建立以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科学为基础的&物&理学科。  3.本学院的MBA从1987年设立以来,培养方位已经多样化,声誉很高,在全国排名前列。后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这同时也给工程管理的培养奠定了一根坚实的桩基。因此,在MEM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也瞄准国内一流的,利用学院财会优势,侧重对工程财务和资金优化、效用最大化。  4.针对2010年招生情况及市场反馈意见制定了初步思路。(1)全日制改为在职。(2)知识+能力。(3)国际+广义。  5.根据地方的企业分布情况,没有哪个行业独占鳌头,而且也没有一家专业性极强的大型企业,开展单一方向的培养体系是不现实的。通用型的工程管理横跨诸多专业与行业,与所在学院是相容的。  6.部分课程由&企业实践教授&担任。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企业高管担任&企业实践教授&。同时也聘请企业讲座教授与学院教师共同合作,为学生开设&企业实践&讲座课程,共同授课和指导学生。  入学考试的复试以工程管理经历为主。教学标准,严格按照教指委的方针,参照工程硕士和MBA的执行,包括评价体系的实施。教学内容参照国际认证,如IPMA项目经理认证。内容体系遵循EMCI,准备将来可以参加相关认证。  7.确立沟通行动体。完善的教学管理构架和负责人员,使学生有反馈渠道,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内容和方法,提高质量。负责人承担长传下达和协调角色,积极参与学院活动和教指委的各种会议,领会领导精神,做好与学院的协调,并与校友会、各班委会定期沟通;厦门大学MEM的第一版课程体系设置如表3所示。  依据物理、事理和人理分为三个模块,具体科目有些与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交叉。    在表3的课程设计中,暂时参照工程管理教指委的课程体系指导意见中,要求的学分为30学分。然而公共基础课较多,有8个学分,管理类的课程大于18个学分。我国工程领域管理人员大部分成长于工程技术背景,在各自工程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专长,而且对工程经济、管理、法规等各方面都有所接触。但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往往不够系统,与高层次管理人员的要求相比,知识、素质和能力未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因此,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内容应该侧重事理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也符合国际工程管理认证的知识框架,如在该知识指南中明确表示,作为工程管理者都同样承担三大基本的职能和任务:(1) 应用坚实的工程管理知识、技能和工具来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2)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工程方案并进行系统整合;(3)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实现项目[8]。  与第一批学生入学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工程管理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的分布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低层的工程管理侧重技术素质,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对于公司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从理论到实际的人才,能用理论解决工程管理中复杂问题的人才。不同于本科,在专业硕士层面上,课程体系以管理知识为中心,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四、结论与讨论  工程活动跨越物性和人性两大维度。工程产品和构建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科学的、技术的要素,自然的、生态的要素,经济的、社会的要素,还有人为的、伦理的和管理的要素。工程技术以及相关人员不断地游走于自然物质技术和社会组织技术两大领域,肩负科学技术研究及设计和组织管理三大重任。  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效率和效益。在美国,工程师于20世纪初首创大型公司的体制,至今仍有不少名列企业总裁或首席执行官,国家领导人中理工出身的也不在少数,这现象绝非偶然[9]。  MBA和工程硕士等成熟的学科对在职的工程管理教育形成了偌大的压力。与其他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地位和范畴,需要各个培养单位进一步深入研究。从体系上来看,基于工程活动的管理脱离不了系统思想,因此,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为出发点,能够为学科体系的设计奠定基础。  同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专业硕士教育的经验,能够给予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方案良好的借鉴。如学习MBA的案例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再一味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学生旁边的指导者和纠错者。教学方式从课堂内教学向实验室演练、案例学习、技能培训等多样化转变,充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体做法上,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课程可以参照职业资格(IMPM)认证的培训方法,制定一个结合实践问题的综合性训练,特点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问题的选择主要直接来自学生所在组织的现实问题或者来自对其现实问题的加工提炼,例如我们通过学生自己提出一个典型的项目,提出者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充分案例背景介绍,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重新认识该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风险识别、评价和应对的技术方法的应用。这样,团队的、沙盘式的研究和操作训练,使得学生面对复杂的、未知、技术性很强的环境,能够结合不同行业、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之间互相交流、补充,促进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的形成。  最后,对工程管理招生条件提出异议。工程管理领导者的不能只拘于理工教育背景的学生。社会化的大融合,职业的转变,还有工程复杂性导致管理上的再分工,敦促所有涉及工程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工程管理教育。工程管理的系统思想在其他的人文管理或者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上是独特的。有一名学员本科为英文专业,入职岗位为Fluor Diannel在中国某工程的翻译,下一份岗位为设备制造厂的采购师,目前负责公司的厂房和设备建设工作,对工程管理知识的急切需求成为该生进入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习的动力。在2012年北京召开的全国项目管理大会,陈育芳就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国际工程项目中,项目经理的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本科来源于小语种、国际贸易等文科性的背景[10]。补充应有的物理和事理知识,使得他们也能胜任工程项目经理的职务。职业生涯的多渠道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工程管理应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视学生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不能形而上学地局限规定理工科教育背景。  中国工程教育的全球战略应该采取一种全新的战略&&&&包融&战略,其含义是:构建中国模式,&包融&世界体系,加入全球互认[11]。美国工程管理ACME推出知识体系(类似于PMI),并实施全美高校的认证,获得其承认的高校89所(2013年的数据)呼吁我国的工程/技术管理相关的学会/协会,如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联合起来,如果不能将工程管理纳入到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专业目录中,也希望能够如美国ASEM一样,建立资质认证体系,共同促进工程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课题组.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管理教育问题研究(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2-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34号[EB].  [3]中国工程院课题组.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管理教育问题研究(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9,63.  [4]美国工程管理协会[EB/OL].  [5]夏天娟,杜朝辉,吴世华,谢咏絮.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43-148.  [6]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7]王雪青,杨秋波,高若云.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140-143.基于工程项目的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一、引言  目前,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一直以学术型为主,学术型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较扎实,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培养模式,成为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自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一直以学术型为主。每年毕业的机械工程研究生主要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及高等教育工作。而学术型机械工程研究生主要以基础理论为主,存在工程实践方面不足等问题。目前,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国家经济模式使机械工程研究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机械工程毕业研究生数量使高校和科研单位饱和,多数研究生将以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为就业的主体。因此,为了适应当前大中型企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研究生工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并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在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制约了研究生的培养效果,达不到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值。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工程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提供一种有效地、可行的教育模式。  本文主要对基于工程项目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训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本人所指导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企业项目案例为平台,对其科研工程意识、科研工程知识及科研工程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和科研工程能力,为其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  科研基础知识和科研意识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科研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机械和电气控制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方面的知识,如机械原理、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现代控制理论、二维和三维工程绘图软件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科研意识主要是指科研工程项目的前瞻性能力和创新欲望。    (一)基于实际机械系统的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仅仅是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知识,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实施,还需要不断提高科研工程知识。本项目以6-DOF串联机械臂系统为例,指导和加强研究生学习与机器人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知识,了解国内外机器臂的发展动态,加强掌握科研基础知识,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工程项目实施的意识。  以首钢莫托曼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6-DOF串联机器人系统为例,启发和诱导研究生掌握该机械人研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实施中关键工程工艺问题等,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机械系统设计等方面。针对每部分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实施中关键工程工艺问题等,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机械臂进行系统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学习内容可视化,直接验证理论学习的可行性,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了理论知识在工程方面的应用,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已实施的科研工程项目,探索性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已实施的国家基金项目&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腿的力约束及动载协调分配问题研究&,指导学生探索性学习机械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知识。首先,引导学生掌握该项目立项的依据,即项目实施的工程和科学意义,同时使学生了解该项目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提出的工程科学意义。然后,针对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研究,启发诱导研究分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机械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进一步提高科研工程实施能力。最后,研制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腿样机。  (三)科研工程培训总结  对已进行的工程案例进行总结,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提高相关科研理论知识和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能力,写成科研工程论文,以提高研究生的总结能力,对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上述学习方式,巩固了研究生的科研基础知识,增强了研究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科研动力及兴趣,有利于研究生激发出创新思维,也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学术氛围。  三、科研专业知识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工程专业方面的能力主要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理论知识及工程实践经验等的运用能力。本文主要通过探索性实践的方式,来检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掌握程度。以一种新型双轴颚式破碎机的设计为例,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首先,对目前颚式破碎机进行调研,发现现有破碎机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次,基于现有破碎机的不足之处,提出新型颚式破碎机方案,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新型颚式破碎机进行性能研究并进行设计方法研究;最后,研制样机并进行实验研究。  通过对当前颚式破碎机的调研,发现当前颚式破碎机存在破碎物料不均匀、破碎效率低、颚板磨损厉害、很难实现超细破碎以及耗能大等缺点。为克服传统颚式破碎机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  对这种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行程特征值、运动学、动力学等性能进行研究,给出各性能的分布规律。首先,应用遗传基因方法对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给出合理的结构参数,同时考虑加工与装配工艺性,设计了一种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样机;其次,对这种样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样破碎500kg的物料,单轴机需要269s,而双轴机只需要52s,只占单轴机破碎物料所需时间的五分之一;然后,在细料占总成品的比例上,双轴是单轴的2.5倍,在每小时的生产能力上双轴是单轴的5.2倍;最后,在衡量破碎机产能的指标值S上,双轴是单轴的2.5倍。因此,综合上述的分析和数据认为,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性能明显优于单轴破碎机,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四、结论  本文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等,研究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研制了拟人机械腿、颚式破碎机等样机,提高了工程能力。同时,还撰写和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授权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参考文献:  [1]张红,张翼宙.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质[J].中医教育,):54-57.  [2]林秀英,杨炳钧,刘邦凡.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57-60.  [3]李薇,喻良文,吴文如.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380-382.  [4]何崚,黄树林.以科研促教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生物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J]. 西北医学教育,):458.  [5]张建理.高等教育中的研究型学习[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4-26.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授课现状与改革措施  专业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是一种教学途径,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其目的在于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需要,使学生对英语文献资料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具备专业知识与用英语交流的双重能力。英语中的专业术语与日常英语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别,如decide在日常英语中的意思是决定,但是在专业英语中这一词的意思是研究。如果说基础英语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中的交际能力,那么专业英语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已习得的能力的基础上,向有关专业技术领域延伸和发展,具有专业方面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能将英语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是专业人才适应时代需要所必备的一项技能。这一任务主要在各高校的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完成。  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研究生课程。我国的轻化工程专业涉及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纺织染整、皮革等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领域。轻化工产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各相关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轻化工程所扮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校于2013年第一次在制浆造纸工程研究生的专业课中开设了这门课,充分说明了学校要加强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能在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文章、更多的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同行进行交流奠定了基础。在40个学时的授课过程中,一共分为cellulose,hemicellulose,lignin,history of papermaking,raw materials,preparation for pulping and pulping 七个主题进行学习和讨论。  在这门课的教授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不重视该课程的教学且授课方式单一,认为专业英语的教学就是阅读加翻译,仅仅讲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短文和词汇;另外,学生也不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在学完这门课后,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提高,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更谈不上用专业英语进行学习交流。因此,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对这门课的教授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授课现状  (一)教材陈旧,题材较窄  目前,本校制浆造纸研究生专业英语使用的教材有三本,其中两本为《制浆造纸专业英语》,另外一本为《制浆造纸专业词汇》。这些教材为比较经典的教科书,但是内容比较陈旧,出版时间也比较早,在现在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的21世纪,有很多该学科的前沿知识并没有在教材中介绍,比如在&lignin&这个主题的学习过程中,分别介绍了木素结构的不均一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木质化程度的关系以及三个关于木素的概念,但是关于木素结构的专业知识,包括红外谱图、核磁谱图以及木素结构定量解析的知识并没有涉及到。在本专题结束时,考查学生翻译一篇关于木素结构文献的摘要时,就发现他们并没有理解专业英语在木素结构中的用法。除此之外,这些教材的另一个缺点是题材较窄,主要涉及的是制浆造纸的原料、制浆前的准备、制浆、漂白的一些专业知识,在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新的科研进展,如生物乙醇的生产、纤维素新材料的研究并没有出现在内。  (二)授课方式单一  现有的轻化工程专业英语使用两种授课方式,其中在40个学时中的32个学时为以教师为主的&讲课&方式,主要是将教材上的经典段落摘抄下来,对里面重要的和难理解的句子和词汇进行讲解,这种方式学生学到的大多是零散的、与实际科研和生产脱节的&聋哑专业英语&;剩下的8个学时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前沿文献讲述,将与他们科研相关的近三年文献进行阅读后,把文章中的重点和数据对全部同学(包括教师)进行讲解,讲解后由学生和教师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由于是用中文进行讲述的,所以不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且学生是为了讲而讲,去临时突击一篇文献,他们并不理解让他们看和讲述文献的真正用意,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三)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本校对研究生的课程考核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考试和考查。而在研究生的专业课中,几乎所有的课程使用的都是考查的方式,主要从平时和期末考试两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主要考查学生的到课率和讲述前沿文献的情况;期末的考试形式是翻译文献,采用的是开卷考试,可以查阅随时携带的资料和词典。这两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比如学生的专业英语口语能力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考查。因此,需要对轻化工程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二、改革的措施  在改革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该门课程的准确定位。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不是基础英语学习的延续,而应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该专业的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该门课程为制浆造纸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足以说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在以培养学生如何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进行交流为目标来指导专业英语课程体系,规划人才培养目标。  (一)选材新颖,题材广泛  打破传统的&一本教材&通用的观念,立足于前沿、整合、改编教学内容。在使用两本经典教材的基础上,可补充一些发表在国际着名杂志上该学科前沿的研究论文或文献综述,以反映该学科各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最新研究成果。如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可补充一些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这样既能向学生介绍该学科的最前沿研究方向又可以学习一些专业的词汇。在本学期的七个主题介绍完后,我试着向学生讲述了几篇关于新能源的前沿文献,虽然他们听的时候有点吃力,但是可以看出来,他们对这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  拓宽选材范围,内容应同时兼顾基础应用研究、实践研究等各个方面,从而丰富学生的专业词汇。比如,除了介绍教材和文献中的内容外,应该也向他们介绍一些国内外先进设备的专业词汇,可以先从实验室小型设备的说明书开始介绍,慢慢介绍到国际先进的一些厂家生产的设备使用说明书,为将来有可能进入工厂工作的学生打下基础。  (二)丰富授课方式  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具有能够查找需要的英文资料(文献和专利)及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交流的能力。所以应尽快把由提高学生翻译水平为教学重点转变到培养学生综合英语素养上来。因此,采用传统的&教&与&学&的授课方式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Jor-dan指出,学习就是亲自去做,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建议和指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必须参与课堂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来学习,任务型教学法恰好给学生提供了这种机会,教师作为管理者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如模拟国际会议口头报告、用英语讲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使用英语进行科研问题的探讨和辩论等。  (三)采用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专业英语的考核既要有期末考试和平时表现,同时对于专业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情况也应列入最终成绩。可将对平时表现的考察分布在不同的项目中,按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专题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综合评定。期末成绩可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不但要准确地翻译一些专业文献,还可以用英语将看到的内容进行表述,并且和同学及教师用英语就文献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专业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对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授课现状的分析和相应改革措施的提出,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服务于我国轻工行业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春洋,汤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庄立辉,于贞杰,黄冬梅,等.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9).  [3]李勇,尚会超,王洁.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原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J]. 大学教育,2013,(3):38-40.  [4]廖隆理,王坤余,但卫华.轻化工程专业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西部皮革,2000,(05).  [5]王金悦.专业英语教学之我见[J].科技信息,2008,(18).  [6]陈洪美,芦笙.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J].林区教学,2011,(3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改进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众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如载人航天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及全国实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只要有建设投资,就有工程管理,就需要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因此,我国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工程管理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它涉及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个方面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国教育部将工程管理设立五个专业方向:建设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和物业管理专业。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越来越需要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掌握工程实践的全面性复合型人才。各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如何能与市场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专业设置目标定位不明确  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开始设立的,它从最初的只有几所学校到现在已经有400所左右的学校开设这门专业。从各学校专业设置目标定位来看各有特色,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比如,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属于房屋建设业,培养目标是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地产方向发展非常好,并且其工程管理专业的土木工程技术教学也十分强大。这些高校都有多年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但是还有一些高校对工程管理这个专业的定位比较模糊,对自己学校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明确,将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学生样样通,却也样样不精,没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使得一些学生的就业面临很大的难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  由于工程管理是复合型学科,其专业方向跨度大,这就要求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必须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来满足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最基本要求。可是一些学校没有严格认真的审核自己的办学能力,导致所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格,教学质量差,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具备了办学的基本条件,但是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庞杂,学生们学的多、学的杂,教学的核心课程不明显。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学生的实践课时安排少,所学的知识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力,缺乏真正的专业本领。  (三)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教学很少能与时俱进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缺乏足够的工程管理实践训练、无法及时掌握先进的工程管理技术是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突出的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目前工程管理教材落后,在书本或者有关的参考书上的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案例一般都是编写的案例,是虚设的,或者是许多年前的工程项目案例,学生的实践认识无法与时俱进。  2.由于教育经费与高校的忽视,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和关于工程的计算机技术设施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与社会需求脱轨。  3.设置的教学实践课程内容选择单一,实践时间短,学生们在实践时一般都是走马观花,无法深刻地认识实践内容,更别说将知识与实践结合了。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一)明确定位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办学经验并不是很丰富。各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工程管理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办学目标。在共性的管理与技术能力基础上,结合所培养行业的特点,体现自己所擅长的专业方向上。根据近几年的就业数据分析得出,那些在各种专业排名较高的院校,一般都是在这一行业的领域内具有成熟的定位目标和权威的知名度,被社会所承认。例如。对于矿产类院校而言,其管理和经济能力培养能力较差,但可以从发挥其矿业方面的优势;对于财经类院校而言,同样其工程技术和建设施工能力培养较差,但可以充分发挥其经济与管理的优势。  (二)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包含:教学顺序、过程、方式、方法、形式、内容、反馈、评估、总结、比较和推导等一系列教学要素。为了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各院校要结合社会就业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根据自己的定位目标和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在制定合理的教学体系时,要以课程整体优化作为修订目标,删除重复性多及与定位目标和培养目标不相符的专业课,同时,选择具有突出性和必要性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计划综合性,各个专业课搭配合理性;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培养,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注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律观念、经济管理意识等的培养;优化教学体系的培养模块,在把握教学&大方向&的前提下,将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同时要建立一整套与之配套的评估、总结、反馈体系。各院校要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专业方向性强和容易为社会认可的人才,就必须重视教学体系与时俱进,注重其动态调整。  (三)合理选择教学用教材  作为复合型学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教材的选择很重要,其中有很多学习教材具有很大重复性,有些教材是前几年出版的,即使有的经过几次改版,其中主要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化,内容有的已经过时。这就需要老师在教材选择上花一番功夫。为了不浪费教学时间,任课老师应将所选的教材集中在一起,删除其中重复部分,尽量选择内容新颖、时效性强、具有前瞻性的教材。同时,教学老师应不断地去学习和发现关于建设工程的新动向、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尝试去编写新教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更多的建设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方法也不断地出现,这些都是作为21世纪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例如,近几年出现的装配式施工技术和BIM软件的应用。  (四)重视工程管理实验室的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普遍地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样对建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作为一名工程管理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是必须的。各院校应建立工程管理实验室并重视计算机教学。工程管理的计算机教学主要作用是利用专业软件和专门的模拟教学系统来模拟工程管理活动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通过仿真实验,熟悉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的计算机教学学会使用基础的软件,如AutoCAD、广联达、鲁班、PKPM和BIM等软件。学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时应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应用的计算机案例最好是近期工程中的实例。例如,在广联达的教学中,学校可以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在同学们普遍具有识图能力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可以使用软件中的基础命令,再完成整个工程的预算编制、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编制等。通过这些仿真实践练习、实战等手段强化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五)重视多种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是架起学生学和用的一座桥梁,各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采用隐形课程教学模式。如通过实物演示、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这些都是可以在学校完成的,可以在每学期穿插进行隐性课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线、指导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加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团结集体和自主协作,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的课程的知识和要求的理解和掌握都会有所提高。  3.采用&订单式&教学模式。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签订&合同订单&,建立合作关系,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培养要求,制定培养计划,而企业要接受在校学生给予他们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在企业实习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毕业时,达到企业需求的合格条件时,学生就可以到企业工作。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人才培养定位更为精确,培养质量及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4.采用&三明治&实践教学模式。即把学生四年的大学分为三个阶段,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去企业实习、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这种模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后,有机会深入到企业,学习、参与具体的工程项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然后又使理论进行升华,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社会要求。  总之,针对工程管理这一复合型、实践性的专业,各院校要结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考虑工程所在行业的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制订本学校的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学生真正为社会所需。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2).  [2]郭树荣.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9,(05).  [3]李慧,张静晓.开放型工程管理专业仿真实践教学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01).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兴趣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理论与实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