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键盘,谁罕见照片见过一张你牛

【荔枝台】史上最牛键盘,谁见过?_江苏卫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荔枝台】史上最牛键盘,谁见过?收藏
近日,我走在路上,看见一个键盘,很奇怪,拍了一张图,图如下:
有谁见过电脑键盘的排列顺序是从A-Z排列的?
一看就是贴纸上去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热门推荐:
  大家都知道 Cherry 樱桃在机械键盘领域可以说是大哥大,但是令很多颜值控有一些小失望的是樱桃的大部分键盘都是无背光的。今天佳果体验师-cn 就给大家带来这款樱桃第一款背光键盘的体验。外观设计上,磨砂铝制上盖,带有防油涂层,人体工学键帽,内置钢板,并配备了快速瞬动连接式磁性橡胶受托,带来高品质输入体验。作为 Cherry 首款全背光键盘,配有 3mm 可调节红光 LED,状态功能键为红蓝双色背光切换。键帽透光均匀,灯光柔和,可进行100档亮度调节。CHERRY 的 RK 技术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阅读按键信号。这区别于传统的数字扫描,每一个按键是独立的,链接在模拟控制器。并且作为深度玩家,体验师还将这款键盘拆解分析了一通,详细的内容就一起看这篇体验吧~
  一、前言
  最近几年在外设市场上最火的同样也是发展最快的一类产品或许就是机械键盘,整个机械键盘市场的新品牌新产品犹如井喷式爆发。而大名鼎鼎的 Cherry 则可以说是整个机械键盘界中的行业标杆,Cherry 其研发的 MX Switch 则是如今机械键盘的主流,可以说如今市场上99%的机械键盘都采用了 Cherry MX Switch 或者第三方厂家生产的类 MX Switch,而其中 Cherry 自己生产的 MX Switch 则被广大玩家称为原厂轴,MX Switch 可谓键盘史中最成功也是最经典的机械轴体了。
  谈及 Cherry 这个企业是一家成立于1953年的德国公司,Cherry 整个企业的文化继承了德国人特有的严谨风格,甚至可以说是古板了,其历代经典的型号均带着股德国人特有的风格,其键盘给人印象就是经久耐用、朴实无华、低调内敛。
  大家可以从上图发现 Cherry 的键盘基本都是一个基调,让人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但是放在如今可谓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了。而另一方面如今市场上的机械键盘可以说带背光已经几乎是硬性标配了,但是历数 Cherry 不论是停产还是在售的产品完全看不到带有背光的踪迹。而然终于在2015年 CES 展会上 Cherry 公布了即将推出的新品,并且在2015年4月的一个周末带了今天的主角其新旗舰产品 - Cherry MX Board 6.0 。
  Cherry MX Board 6.0 这款产品完全告别了这么多年来 Cherry 一贯风格,重新对其外观进行了全新设计,并且加入了以前从未采用过的双色背光效果。MX Board 6.0 可谓 Cherry 风格改变的创新之作,也是其自身告别旧风格,迎接新时代的一种宣言。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其外观吧。
  二、开箱及外观
  ▲Cherry MX Board 6.0 的包装采用了硬纸板包装,以简约黑色调设计风格为主。
  ▲包装尺寸相比 G80-3494 的包装盒少了一圈。
  ▲包装正面看起来干净利落,左侧是 Cherry Logo 右侧则是型号。
  ▲G80-3494 采用了仿皮纹的外包装风格,逼格满满。而 MX Board 6.0 的包装用料上相比 G80-3494 可以说相当的缩水,就外包装上来说 G80-3494 更像旗舰型号。
  ▲产品的各种参数和标签,值得说一下的是 MX Board 6.0 产地并非德国或捷克,而是正儿八经的 Made in China。
  ▲外包装上的极果标签。
  ▲内包装按照 Cherry 的习惯是相对应其轴体颜色。
  ▲打开包装,内部有键盘本地、用户手册、掌托。没有采用海绵做缓冲,完全看不出旗舰应该有的风范啊,G80-3000 系列的包装采用的海绵缓冲,还附送拔键器,PS2 转接头(虽然说 MX Board 6.0 在 USB 接口下实现了全键无冲),结果在 MX Board 6.0 这款旗舰上全没了。
  ▲用户手册。
  ▲键盘主体外用绒布袋包裹,这点总算让我有种“我买的果然是旗舰啊!”的感觉了,绒布袋上贴纸说明了 MX Board 6.0 是可以升级固件的,这在以前的 Cherry 产品上是没有的。
  ▲MX Board 6.0 键盘采用了 US 104 键配列布局,右上角则另有四个媒体键。
  ▲与 G80-3000 做相比,可以看出 MX Board 6.0 完全推翻了以前的设计风格,看上去完全不像同一家公司的产品。
  ▲键盘上壳采用了全铝材质,入手有金属特有的沉重感和质感,做工和用料诚意十足。其工艺在边缘位置处理的比较圆滑,不会出现硌手的现象。
  ▲键盘的各处细节,MX Board 6.0 并没有指示灯区域,如何识别按键状态在后面背光部分会讲到。另外键盘的F区离主键区并没有像 G80-3000 系列那种距离很远,习惯使用 G80-3000 系列的用户可能要习惯段时间了。
  ▲F1-F3 是音量调节功能,F5-F9 则是背光灯亮度调节,MX Board 6.0 共有100档亮度可供调节。
  ▲右上角的四个媒体键中的 Cherry Logo 键是 Win-Key 锁定键,可以锁定 Win 窗口键、ALT+F4、ALT+TAB、CTRL+ALT+DEL。在游戏中非常实用的功能。
  ▲Cherry 的 Logo 阴雕在全铝外壳上。
  ▲在背面的铭牌上可以看到很多信息,可以看到这把 MX Board 6.0 产地是中国。SN 码右侧的 B34 则代表生产日期,前面字母代表年份,最初 A 代表了1988年,而在2013年时候排到了 Z,所以在2014年重新从 A 开始排序。后面的数字部分则代表了周数,所以 UP 主把是2015年34周生产。另外早期 Cherry 键盘在字母前面可能还有位数字,那是代表了此周的第几天生产。
  ▲MX Board 6.0 在键盘的防滑方面处理的非常不错,键盘背面下方四块橡胶防滑垫。
  ▲上面在脚撑旁则各一块,防滑垫面积大切数量多,可以说放在桌面上不会出现滑动的现象。
  ▲MX Board 6.0 的脚撑采用侧开一段式开启设计,开闭时有适中的段落感手感不错,并没有出现 G80-3000 系列那种需要大力出奇迹的情况。
  ▲MX Board 6.0 在细节处也非常注意,脚撑开启时其底部也有一快防滑垫。
  ▲背面线材出口,大家看到这个别以为 MX Board 6.0 是可插拔的线材,可惜然而并不是。
  ▲背面下方红圈处是二快磁铁,用来固定掌托用的。
  ▲另外 MX Board 6.0 的背面预留有走线槽,可以从三个方向选择走线。
  ▲目前 MX Board 6.0 只提供了红轴版本。喜欢其他类型轴的朋友只有期待 Cherry 哪天想通了吧。
  ▲MX Board 6.0 的大键位采用了卫星轴设计。
  ▲MX Board 6.0 的键帽采用了原厂高度的 ABS 材质,带字透效果。作为旗舰型号还是让我有点失望,毕竟 ABS 在耐磨性方面无非与 PBT/POM 材质相比,键帽出现打油的情况是必然的。
  ▲键帽的字体工艺使用的是镂空印字的工艺,表面附有防油涂层,在防指纹方面效果不错,键帽的手感非常丝滑但是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种口味,我更喜欢 PBT 那种略带磨砂的手感。
  ▲左边是 MX Board 6.0 的键帽,右边是 G80-3000 系列的键帽,可以看到虽然二者高度一样,但是 MX Board 6.0 的键帽有一条粗粗的腰线。
  ▲帽壁厚度则有 0.7mm,只能说中规中矩吧。
  ▲从侧面看 MX Board 6.0,可以看到其脚撑打开后倾斜角度并不是很大。而键盘整体设计的比较高,不使用掌托的话有可能有些朋友不习惯。
  ▲键盘采用了2米长的网状编织 USB 线,并使用了镀金接口,线径有 4.2mm。
  ▲MX Board 6.0 的掌托,使用了 ABS 材质。
  ▲掌托表面使用了不知是类肤材质还是橡胶,我非常不喜欢这种材质,因为这种材质非常容易沾灰很难处理,长时间使用以后会出现发粘的情况,简直就是噩梦。
  ▲掌托这里同样有阴雕在铝合金上的 Cherry Logo。
  ▲掌托在防滑方面处理非常到位,背面一共有十块橡胶防滑垫。
  ▲掌托的生产时间貌似比较早,在14年5月就生产了。说明 Cherry 早在14年年头就开始计划生产 MX Board 6.0。
  ▲掌托与键盘使用的磁铁连接,缺点就是抬起键盘时掌托会掉落。
  ▲键盘与掌托分别重达 1230g 与 285g,考虑到其窄边框紧凑型设计这个分量还是非常重的。
  三、内部拆解
  ▲MX Board 6.0 背面一共有17颗螺丝。
  ▲要说一下的是 MX Board 6.0 使用的是内梅花螺丝,需要梅花螺丝刀才能拧开。
  ▲在贴纸下面还隐藏了一颗螺丝。
  ▲拧下所有螺丝后即可轻松打开上下盖。
  ▲下壳使用的是 ABS 材质。
  ▲边框和加强筋分别有 2.6mm 与 1.0mm。
  ▲上壳与 PCB 在二侧分别另有二颗黑色的螺丝固定,中间红圈处也有一颗螺丝。拧下5个螺丝后就能把上壳与 PCB 分离了。
  ▲MX Board 6.0 的上壳使用的是整铝处理而成,分量十足。
  ▲生产时间刻度表上可以看到上壳是15年3月出厂的。
  ▲边框厚度分别有 2.6mm、3.0mm,可以看到 MX Board 6.0 在上壳用料上下足了料。
  ▲键盘使用了绿色的 PCB,焊点饱满均匀光亮,整体做工非常出色。
  ▲MX Board 6.0 钢板与 PCB 之间用卡笋固定,当然分开钢板之前需要把所有的轴体先拆下来。
  ▲我这把 MX Board 6.0 版本是 V2.4.6。
  ▲MX Board 6.0 的钢板同样也用足了用料,厚度达到 1.4mm,如此厚的钢板会给与使用者更强的反馈力。
  四、实际使用
  4.1:背光
  先要说说的是 MX Board 6.0 的背光,在官方宣传的是双色背光效果,键盘整体是红色背光,只有个别状态和功能键使用的是蓝光。
  MX Board 6.0 一共有100级亮度可调节,F5-F6 是1%一档调节,F7-F8 是10%一档调节,F9 是关闭背光,所有设置在断电后不会丢失,最大亮度时比较刺眼,1% 的调节幅度肉眼很难区分区别感觉比较鸡肋,个人认为10档亮度调节足以应付绝大部分用户需求了。
  前面说键盘个别状态和功能键使用的是蓝光。分别是 Win、Num、Caps、Scroll 和 Fn 五个键,开启时会发出100%亮度的蓝光无法调节,在晚上非常刺眼,希望 Cherry 在后期固件里加入可调节亮度。
  MX Board 6.0 的背光设计总体上来说中规中矩,并没有加入 RGB 元素,灯效也非常单一,当然在亮度100档可调节谓出类拔萃了。个人感觉 Cherry 还是适应其自身的转变,而 MX Board 6.0 作为其第一款背光键盘在设计上属于非常保守。
  4.2:轴体
  目前 MX Board 6.0 只有红轴一个版本,其他版本轴体大家还是期待 Cherry 的后续型号吧。Cherry 的轴体目前一共有青、红、黑、茶四种常见轴体,另外有奶、白、绿、灰、自然白、静音黑、静音红共7种比较少见的轴体。轴体方面我自己做了张表,大家自己看看吧。
  4.3:手感
  说到红轴,不得不提的是 Cherry G80-3494 这个型号,G80-3494 无钢设计配合其自家独特的极具韧性的 PCB 成就了其独特的手感,而 MX Board 6.0 的红轴则走的是与其相反的路线,其使用了 1.4mm 厚度的钢板更给予了使用者更刚性的反馈手感。
  而另外说的一点就是其首次使用的 Realkey Technology 技术,使得键盘只有 1ms 的相应时间与全键无冲。而红轴则是线性轴,拥有直上直下的特性,其 45G 的触发压力使得红轴本身就让人有种蜻蜓点水的感觉,配合前面所说的更刚性的反馈手感与最新的 RK 技术使得 MX Board 6.0 在游戏中的表现突出,让玩家更如虎添翼。
  Cherry RK 技术得益于按键在独立的导轨上有不同的电压。当下压按键时电路闭合,控制器检测多少电流经过。所以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被控制器实时显示。这意味着键盘响应速度只需要1毫秒。传统技术则需用20毫秒。CHERRY RK 技术实现了真正的全键无冲,百分百防鬼键。所有的按键可同时被按下并显示。
  4.4:舒适度
  MX Board 6.0 使用了紧凑型布局,这使得方向键与数字小键盘过于靠近,容易导致误触,当然这个问题让新用户需要点时间来习惯。另外要说的一点是 MX Board 6.0 的高度,MX Board 6.0 的高度偏高如不使用掌托的话,使用者在使用上双手会悬空,但是配合其附带的掌托后就没这问题了,不过掌托与键盘主体是使用磁铁固定,当键盘悬空后磁力不够会导致掌托掉落。
  MX Board 6.0 的上壳表面使用了铝粉漆,其耐用度让人质疑,有用户反映有脱漆,氧化发黑等情况。
  ▲漆面有脱漆,发黑的情况发生。
  五、总结
  MX Board 6.0 作为旗舰产品不使用其自家的 RGB 轴体,键帽材质缩水使用了 ABS,包装相对其以前的非旗舰产品也缩水,另外金属外壳的耐用度也让有质疑,作为 Cherry 转型的试水作,综合其定价我只想说还是有些小失望的。
  优点:
  1、使用金属上壳,逼格满满!
  2、总算告别了 Cherry 无灯年代,其外观完全推翻以前的格调!
  3、可升级固件大大增强了键盘的潜力。
  4、首次使用了最新的 Realkey Technology 技术,1ms 的响应时间与全键无冲使得玩家在游戏中更如虎添翼。
  5、背光使用了100级可调亮度。
  缺点:
  1、紧凑型布局使得方向键与数字小键盘过于靠近,容易导致误触。
  2、金属上壳表面使用了铝粉漆,耐用性让人质疑,容易发生脱漆、氧化等情况。
  3、掌托表面使用了不知是类肤材质还是橡胶材质,非常容易沾灰很难处理,而且不排除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发粘的情况。
  4、作为旗舰产品在包装用料上与配件让有点失望,其自家 G80-3000 系列的外包装与配件都比其豪华丰富,仿皮革外装,海绵内衬,附送 PS2 转接头、拔键器。
  5、做为旗舰产品没有使用其自家 RGB 轴让人感觉诧异,而且灯效过于单一。
  6、键帽虽然是原厂高度但是使用了非标准造型,而且材质是 ABS,ABS 耐磨性差键帽非常容易出现打油情况。
  &虽然说 MX Board 6.0 不是完美之作,但是作为其转型的试水作,我相信以 Cherry 的底蕴,其后续产品会做得更好。
  以上精彩内容由 极果 体验师:cn 原创
  想要了解更多办公用品吗?
  快来关注微信公众号:【极果网】
  并回复【办公】获取
  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你看不到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全球酷玩试用导购平台,第一时间发现、试用、选购全球极致好物...
1622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键盘史上的 12 个典范
一、最广泛使用的两种键盘:QWERT&Dvorak
QWERTY键盘,也称全键盘,即第一行开头6个字母是Q、W、E、R、T、Y的键盘布局,也就是现在普遍使用的电脑键盘。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减少, 当两个位置接近的字母同时按下的时候就会卡死的情况。降低了用户打字速度的QWERT键盘,却因为产生时间较早被用户广泛接受。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August Dvorak博士创造了Dvorak键盘。键盘的设计是为了平衡打字时左右手的负荷,使双手顺序交替的频率最大化,尽可能的提高打字速度和工作效率,于 1936年申请了专利。相比于发明更早、使用者广泛的QWERTY键盘,Dvorak键盘虽然能够提高打字速度,但是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二、3D造型只为契合人体工程学:Maltron
在键盘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中,1977年出现的PCD Maltron键盘,另类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键盘的外形设计,完全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操作。立体的造型为更好贴合人体手部活动,同时充分利用 大拇指,用户不用扭动手腕便可触及所有主要按键,有效缓解敲击键盘带来的手指酸痛。Maltron键盘至今仍在市面上销售。
三、无键似有键:Membrane
手指触碰键盘感受到的一定程度的阻力,是绝大多数人在打字时都会有的体验。然而在80年代发明的薄膜型键盘,采用“无按键”的设计格局,同时能够防 止水和灰尘的触碰干扰。许多小型便携式计算机,如Sinclair ZX8以及它的衍生系列Sinclair 1000,都采用了这种键盘格局。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输入设备领域,薄膜型键盘已逐渐被淘汰,但是它仍广泛应用于许多2C产品中,例如微波炉的控制 界面。
四、最早的无线键盘:Freeboard
在商务电脑领域大获成功的公司,首 次尝试进军个人电脑市场,于1984年推出一款面向家庭的低端个人电脑产品,IBM PC junior,简称为PCjr。PCjr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Freeboard”键盘,可谓是今天蓝牙技术的先驱概念。Freeboard键盘由AA 型电池供电,由红外无线传输连接到电脑。键盘布局为“巧克力键盘”样式,类似于今天公司的MacBook的键盘。这种界面设计增大了手指与键帽接触的面积,击键更加准确,手感更加舒适。
五、随心切换:Apple IIc
1984年苹果公司首次尝试生产可携式电脑,推出Apple IIc。该机型拥有键盘切换开关,用以使用户在默认的QWERTY键盘及可供选择的Dvorak键盘之间自由转换。
六、手表也能配键盘:Seiko’s Data 2000
在80年代,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的体积向着更迷你的方向发展,手表式微型计算机应运而生。Seiko’s Data 2000和UC-2000两款手表计算机,拥有能够存储2000字符容量的备忘录功能,不过两款手表配备迷你的外接全键盘,为了满足数据输入的需要。
七、机械键盘巅峰之作:IBM Model M
在1985年声名鹊起的IBM公司生产的Model M,是一种面向企业用户的、拥有超过100个按键的机械按键键盘。Model M最让键盘发烧友着迷的一点在于,每一次的敲击按键之后,机械装置都会产生经典而响亮的回弹声响。
八、简洁才是硬道理:Happy Hacking
就在Model M机械键盘大范围占领个人电脑键盘领域之时,1996年富士通生产的的Happy Hacking系列电容键盘,将键盘按键减少至60个。Happy Hacking提供了高度优化的UNIX布局界面。早期的Happy Hacking键盘内部采用薄膜型击键技术,后期逐渐发展为无接点的静电电容式击键,按键的开关由感应的静电容量来决定。
九、折叠式口袋键盘:Stowaway
为了让用户使用PDA输入数据时更加便利,Think Outside发明了Stowaway ——第一款可折叠的全键盘。使用时,键盘与PDA直接连接,让用户体验到打字的便利和快感;不用的时候,键盘可折叠成手掌大小,携带方便。
十、虚拟键盘先驱概念:Virtual Keyboard
2002年,硅谷一家公司Canesta为了让键盘的轻便性上升到新高度,发明了红外键盘。利用红外线构造出虚拟的键盘界面,通过豌豆大小的传感器 来追踪记录使用者的手指运动。之后Canesta将红外键盘技术授权给韩国的Celluon公司,技术应用到许多出色的产品中,包括evoMouse(能 够同时取代鼠标和键盘功能红外感应)、Prodigy(自带红外线键盘的iPhone电池保护套)。在2010年,Canesta公司被。
十一、使用时才突起:Touching Pixels
当用户点击或触摸时,移动设备可以提供震动反馈,投影键盘能够发出点击声响。虚拟键盘无法提供手感,也不适合长时间的输入,当真正使用起来仍然让人 觉得缺乏触觉反馈。 Tactus公司为了解决虚拟键盘的不足,发明了“力反馈层”。它实际是充满液体的微通道,可以加在普通的触屏之上。当需要输入时,液体的压力改变从而形 成水泡样的按钮。当不使用时,这些水滴便消失成为一个完全平整的平面。
十二、玩家顶配键盘:S.T.R.I.K.E.7终结者
区别于办公软件操作者和编程工作者,电脑游戏玩家希望键盘能够拥有更多的外置硬件功能。美加狮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S.T.R.I.K.E.7键 盘给用户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多的按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定制选项,以提高整体使用的舒适度。触摸屏控制模块、可拆卸的主键盘,分离式数字键盘,支持宏 编程自定义用户命令,S.T.R.I.K.E.7成为一款远远超出传统键盘概念的出色的电脑外设。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开源中国社区
本文标题:键盘史上的 12 个典范
本文地址:
...你让喜欢边听歌边敲代码的怎么办?
早知道当时找你买了史上最牛逼的键盘被我拆了_安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6,918贴子:
史上最牛逼的键盘被我拆了收藏
玩游戏不过关,我生气他就变成这样了
神牛摄影器材--为专业摄影者打造,你值得拥有!
最牛逼的键盘是什么
换个键帽而已
玩键盘的人不会玩优派达尔优这种东西的吧?
我他妈以为是樱桃,这种垃圾黑轴也拿出来。。。。。
低租费、低噪音、低油耗的发电机
黑轴的还不错的
比我在单位用的键盘还差啊...
有本事把空格键拆了
搞得不错!能把他瓶装回去就更好了
不是樱桃还好意思说最牛逼的键盘,国产达尔优
最牛逼的键盘是什么
恢复才是高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遍二十四史没见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