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乃文 怎样理解和练习陈氏小架太极拳

[切换城市]
1共2页2) ? 2 :
location='read.php?tid=9647538&page='+page+'';}">2) ? 2 :
location='read.php?tid=9647538&page='+page+'';">Go
[03-08]太极拳心得存档
UID:294579
在线时间74小时
小鱼币220经验值160魅力值0人气值4
学拳有些日子了,把一些心得,还有网上找到的文章放在这转自认识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是武学宝库的一颗明珠,是武坛精髓。陈家沟是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它位于河南省温县,靠近黄河边上的一个农村。陈家沟原名常阳村,明洪武七年(1374年),第一世祖姓陈名卜由山西省洪洞县东土河村迁至温县常阳村,村中有常阳古寺,村以寺得名。陈卜经营铁匠生意,他勤劳淳朴,精于拳械,仗义行侠,移居常阳村后即带领村中青壮年百余人,潜入青风岭匪巢,将为非作歹的匪徒一举歼灭。闻名遐迩的陈卜擅长108式通臂长拳,他在村中开设武学社,授徒传艺,开创了陈氏世代习武家风之先河。&&&&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字奏庭,),明末清初人。陈王廷聪明好学,文武兼优,精于拳械,功夫深厚,武功超群,尤善轻功绝技。他面如重枣,美髯飘飘,爱骑枣红马,惯使春秋大刀,被江湖同道誉为二关公。他在河南、山东一带很有声望,曾经走镖山东,在山东扫荡群匪,贼闻名不敢逼近,威名远扬。崇祯年间曾经被县令擢用乡兵守备。&&&&明末他以武秀才身份参加一次乡试,以“凤夺巢”的箭法技压群雄,受贿舞弊的鼓吏却瞒报成绩,陈王廷怒而杀之,随即投奔起义军李际遇,管理操练军队。陈王廷在李际遇处结识飞毛腿蒋发,二人结拜为兄弟,陈王廷年长为兄,蒋发为弟。不久李际遇不听陈王廷的劝告,被朝廷来使骗到京城软禁而亡。陈王廷把兵卒解散后隐居故里,蒋发追随左右。此时明清交替,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郁郁不得志的陈王廷报国无门,潜心收集整理民间武术,以道教名著《黄庭经》为伴。他在祖传拳术的基础上,博采民间多种拳术之精华,依据《河图》、《洛书》、《太极八卦图》,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和道家导引术、吐纳术、养生术和中医经络学说等为一体,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结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 &&2002年在河南省博爱县唐村发现一个很古老的家谱,家谱记载陈王廷明末清初曾和他的舅表兄弟李信(字岩)与二哥李仲(号大亮)关系最密切,三人曾在博爱县唐村外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结义”,“创艺太极养生功十三式拳”。李岩曾做李自成的副将,弟兄几个都是李自成的大将。郭沫若曾感叹地写到李岩在李自成处起的主导作用。李岩有治国胸怀,牛金星嫉贤妒能,李自成终轻信其谗言,指使牛金星毒死李岩。&&&&此后李家也代代有太极高手在各地传授太极拳,陈家太极拳也代代相传。陈家人丁兴旺,习武风气比较浓郁,越来越发扬光大。相比之下,李家习武之风则慢慢衰退。关于陈王廷、李岩、李仲共创太极拳一事,温县电视台曾过记录片,国家有关单位、专家学者曾做过详细考证,都认为新发现的这份古老的家谱,充分证实和解决了两大历史问题:一是太极拳的渊源问题,二是李岩之谜。&&&&陈王廷在晚年写了一篇《长短句》:“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鱼水,盘桓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那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不是神仙谁是神仙?”&&&&此《长短句》尽显他谦恭宽容、淡泊名利,也说明陈王廷正是用太极人生观来对待人生的苦与乐。自陈王廷之后,陈家沟练习太极拳之风日盛,老幼妇孺皆练习,当地流传的谚语说:“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练武之风世代沿袭,经久不衰,历代名手辈出。&& &&&& 如今社会上流行的各式太极拳虽然在风格和特点上有所不同,在套路形式大小,繁简上也有差异,但是就其套路结构和拳势名称以及锻炼要领看,都明显地是从陈氏太极拳演变而成的。 由陈式而派生出的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郝式及赵堡太极拳(陈清平所传)等各式太极拳,为太极拳的推广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太极拳流传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真正进入鼎盛发展时期,则是在本世纪80年代以来。早在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就题词 “太极拳好”,这是小平同志对太极拳的最高评价和最精辟的总结。如今神秘的太极拳以燎原之势风靡世界,受到人们的追捧。目前全球太极拳爱好者已超亿人,国内外陈氏太极拳团体已达150多个,都在不断地交流与发展。
UID:294579
在线时间74小时
小鱼币220经验值160魅力值0人气值4
转自陈式小架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头和顶的要求:头自然竖正,头为全体之会,领一身之气,头不合,则一身之气不入。百会穴要虚领,前顶和后顶要领平,百会穴往前一寸称前顶,百会穴往后一寸称后顶,低头就会失去前顶,会影响内气的形成,前顶是直接和丹田联系着。低头还会造成腰、颈、椎不直,后背会紧,后背许多经络循环不畅通,尤其颈椎(大抒、风门)二穴会受到压迫,影响气血不能正常通过,宜犯头晕等毛病。后顶也是非常重要的,后顶统领着后裆,所以后顶也不能失。什么叫失后顶呢?挺胸仰头叫失后顶,后顶失了会造成胸闷,头痛、更谈不上任督二脉循环。眼的要求:打太极拳眼睛要平视,不准斜视、乱视、眼睛的余光看住手就行了,头如果晃、摇、摆.蓄不住内气。拳也会打的散乱。耳的要求:耳朵内敛,也就是收视反听。鼻的要求:鼻要自然呼吸,鼻梁和中线始络要保持垂直线。功夫浅时呼吸的短促,随着功夫的加深,呼吸慢慢达到深、沉、细、匀、自然。形成进气入到丹田,呼气出自丹田。口的要求:口要轻轻合拢,不许张开,打太极拳也好,历代练各种内功的记载,口都不允许张开,一是张口不卫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得不到过滤会直接从口腔进入到胸腔,对练功来讲也不允许,内气存不住,会中断。肩的要求:陈式小架太极拳对肩也是这种要求的,要松肩、沉肩、内扣肩;肩不准拧、不准晃、不准摇,不准翘两肩始终紧密配合,以腰身催动肩,以肩催动肘手,一气贯通,肩和胯要保持两道垂直线。肩按要求去练的话,可预防和治疗肩肘方面的疾病。在技击上通常有顺肩靠,迎门靠,背折靠等。肘的要求:肘始终要下沉,不能高于肩,要略低于肩,不能外翻,在练习陈式小架太极拳时,除了金鸡独立和朝天蹬两个动作外,整套拳打下来肘都不允许和肩平。要求肘不离肋、沉肩坠肘、两肘尖朝下、两肘微内合,像有一条不太紧的皮筋拉住不一样,肘弯不能折死弯,要朝上,要有一个弧圆形,肘弯基本保持一寸的弯。平放下自己的中指和食指就行了,这样肘就不会折死弯,也不会失去绷劲和其他多种劲。使经络气血能达到正常循环,能预防和治疗肩肘疾病,在技击上,通常有腰拦肘、穿心肘、迎门肘等。手的要求:手握住称拳,展开称掌,捏住为勾手,陈式小架太极拳一般就这三种手形,在练拳时不管做什么动作。手都不允许单独抡来画去,手要配合身法。要求不管是拳、掌、勾手,整套拳不允许有垂直向下的手。掌与腕要平顺,&&,如手腕折了内气循环不到手指,手不能外翻,手腕不许来回转动,手指要自然并拢,拇指的第二节轻轻和食指的根节并拢,中指尖领一点点气就行了,不可使力。两手像亲兄弟一样,紧密配合,两手之间像有一条皮筋拉着一样。但不能用力,能抬起手领起手与肩就行了。先把身、手、步伐、眼协调一致,要求轻、灵、圆、柔将筋节骨骸处处松开,似松不松,松而不懈,轻而不浮,刚而不僵,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一有间断,必定另起灶,是舍近求远,求快而反迟。两手一动处处着着都不能离开缠丝劲,手有正缠,倒缠,前缠,后缠,斜缠,上下缠,左缠,右缠等等。手不离开缠丝劲,才能做到刚而不僵,轻而不浮,松而不懈。为什么不能用力呢?因为一使力,肌肉便会产生人为的紧张,变为僵硬,躯干四肢灵活性很差,无论屈肌伸肌,收缩紧张,转变必然迟滞,专靠大关节进行伸缩转动,在技击运用时,看似快速,实际反而迂远。用意不用力,才能练出自然之力。动作要与深细的呼吸相应,必须深入练成随意肌的内部。使全身的微血管能够大量开放,新陈代谢旺盛,使神经肌肉,呼吸都在意识的统一指挥下活动的非常自然,经常刻苦锻炼,才能达到形神合一,如形云流水。身的要求:练拳就是练身法的,身要保持中正,不能拧来晃去,怎样才能不拧晃呢?笔者根据多年学拳练拳的经验总结出来,人身上有三条垂直线,鼻梁往下和衣服上的一排扣一条线,要垂、直、两肩窝和两胯窝要垂直,如果把这三条线垂直了,打出来的拳架就不歪扭了。身可从当中分成两扇,也可分为三节,身分为两扇,好似兄弟两个一样,比如往左运行,左边要扣,右边要合,往右运行,右边要扣,左边要合。不这样就不整,这就是对立统一,既助又不给的理论。那么三节呢?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身上每一节,又分为三节,头可分为三节,手臂可分为三节,身可分为三节,腿可分为三节,等等不一一盛举。上场打拳要郑重其事,身必须端正,不可跛倚倒塌,开始是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肩领腰身。洗心涤滤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向前退后须完整一气。身的中线始终保持垂直,人的五脏已成形,由五脏而生气。劲要合成一个点,两扇往中间合,上中下要合,全身要象和的面团一样,合为一体,气沉丹田。由丹田分配到各个神经末梢,气打通任督二脉,前为任,后为督。任脉共二十四个穴位,督脉共二十八个穴位。任脉起于承浆直下到会阴穴至,督脉起于长强,从背后直上过百会,下印堂至人中至。功夫下到周身极其虚灵,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神由气生,气自有神,周中规,拆中距,不思而得,不知所以然而然。真气自足,任督似车轮,四肢若山石,清心寡欲培其本身元气。世上有通农学而耕作不如田夫,精建筑而观察不如艺匠者,比比皆是,学拳要悟拳,懂拳,既谈到拳它就是一种武术,它不是体操,陈式小架太极拳,是明末清初创编的,它是集上百种武术的精华及中医理论,和道家修炼功法创编而成。它里面就包含有非常高深的武术和气功。人身有内五行外五形,五脏既是内五行,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心属火,心急则力生,脾属土,脾动则力攻,肝属木,肝急火焰威,肺属金,肺动陈雷惊,肾属水,肾动快如飞,何为外五形?即:口、耳、鼻、眼、舌、目通肝,脾通肺,舌通心,耳通肾,人中通脾。运动之益,为调节阴阳平衡,维持血液循环,扩充肺活量,而且呼吸速率增加,运动时须闭口,不致含毒尘埃随口而入,做适宜运动,有助血液循环,但若过于剧烈,则无益而反害,心脏和心房伸缩过烈,肺呼吸跟不上,血液势必外流,肺部都容易受伤。武术经典著作,(陈式太极拳图说)中陈鑫老前辈说“打拳何尝不用气,不用气则全体何由运动,但本其至大至刚之气,以直养无害焉,已耳世人不知皆以为柔术,殊不知自用功以来,千锤百炼钢而归之於柔,柔而造至於刚,刚柔无迹可见&《吴越春秋》中讲“内实精神,外示安逸”。清乾隆年间著名武术家芷乃周说“聚中气,神凝气充,如开工弛张”。朱熹(中庸注)“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打拳身上用力不对,完全没力也不对。所谓:“懈而不懈来松又松,吴气未动似病翁,忽然一声春雷动,千马万马把阵冲”。所以打太极拳要外柔内刚,恰到好处。心要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六合。其别还有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之与左一样和,以及头与手,手与身,心与眼,肝与筋,脾与肉,肺与身,肾与骨等总之无处不合,练功不能光追求练肌肉发达,在内功上要多下功夫,要从内练到外,太极拳缠丝劲大圈小圈约有六层与人上。一、皮肤&&二、肌肉&& 三、筋腱&&&&四、网膜&&五、骨节&&六、脑髓&&打拳必识穴位,人身一百另八穴,七十二穴不致命,三十六死穴。打拳不识穴位,会伤人,练武把德要放在第一位。腰裆的要求:陈式小架太极拳的腰裆劲是非常出类拔萃的,可称为陈式小架太极拳的重中之重,从明末清初陈王庭创拳,到改革开放前,很少传外姓人,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向外传播。被人们誉为功夫架,看家拳。陈式小架太极拳要求裆走后弦线,从哪里过来顺原路回去,为什么要求裆必须走后弦线呢?比如内气在运行时气是从人的后背上去的,气像翻筋斗一样,在不停地沿着任督二脉循环着,如果裆走后弦了,正好顺劲,它的劲始终是向内合的,越往内合,劲会越饱满,气血循环方面和技击方面是符合原理的,不能出现涮裆,摇裆,拧裆,翘裆,裆要圆,胯要松,腰要塌,圆裆是裆要外撑,撑的同时要内合,松垮是把身体原有的高度,通过松胯下沉降低一截。身体要淹到裆里一部分(这些要求初学者是做不到的),塌腰是指两肾微微有往下压的感觉,松好胯了,也就能做到塌腰了。为什么要圆裆,松胯,塌腰呢?首先是为了给丹田创造良好的空间,是丹田气不受挤压,丹田气足了,通过任督二脉循环,才能运行到神经末梢,达到排毒养颜,强身健体。松胯,塌腰为了架势能低一些,低了才能稳。但不能过低,过低会失去撑劲和绷劲,裆不能蹲平,要保持合理的拱形。松胯,塌腰,开裆,像汽车弹簧钢板一样,起着缓冲和减压及转关的作用。在防守和进攻方面是非常灵活的,如裆蹲的过低,一是出现僵滞,二是失去撑劲和绷劲,如果表演欺骗外行人还马马虎虎,一遇行家不堪一击。太极实系处方内圆,上圆而下方,方者其形,圆者其神。膝的要求:陈式小架太极拳对膝也有一定要求,膝盖要中正,微往内扣一点,下蹲时膝盖不能拧来晃去,如拧来晃去,一是力量分散,失去防守和技击的作用,二是会把膝盖拧伤。脚的要求:打陈式小架太极拳脚下要落地生根,脚不能离缝,不能拔根,五趾要抓地,两脚内侧,吃力偏重些,涌泉穴要虚,上步下步要轻灵,上小步要求一竖脚宽,上大步时要求一条腿长。脚尖每招每式都须微内扣,气要能从脚底反弹上去再松沉到脚底,脚每一动要与身、手、眼协调一致,一定要做到上下相随。上下相随了气才会顺,一顺百顺,一通百通。以上虽然讲了很多,好像分开每个部位讲的比较细致,但大有不妥之处,太极拳本身讲形神合一,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又怎么能分开部位去讲呢,但不分开讲,学者也没有一个参考的标准,但再好的东西,写在书本上怎么也写不清楚它的内涵,有的人说太极拳是顺其自然,没有规矩,说这话简直是不懂太极拳不懂万物万事的原理。如果去造个机器,造个汽车,造个飞机,没有严格的标准规矩,如何能做好任何事呢。开始必须遵乎规矩,慢慢要神乎规矩,最后才能化平规矩,正所谓,空空色色,色色空空。
&&&&&&&&&&&&&&&&&&&&&&&&&&&&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1 条评分
支持,顶一个!!
UID:294579
在线时间74小时
小鱼币220经验值160魅力值0人气值4
初学的弯路&&&&&& 学习太极拳一个月,在前面二十几天几乎没有什么收益,这不能怪师傅也不怪别人,要怪只能怪自已。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就是自以为是。曾经学过一点太极拳,看过一些书,听过一些理论,就自认为对太极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急于求成。刚开始练拳时,把一些自以为对的东西放到架子里去。走了一小段弯路,还好被师傅纠正过来。&&&&&&现在就说说我是怎么练的,师傅是怎么纠正的。1、一开始我打得很低。师傅指出:功夫未到,打得低膝会受不了,架子会丢2、走档(扭屁股)。师傅指出:打得别扭3、向师傅问如何打拳时实现圆档。师傅指出:没修过路就想修高速路?&&&&&& 总结师傅指出的错误,我认识到对于初学者,无论你了解多少理论,没有真正的练拳那是没用的,就像某师兄说的要身体理解了才行。因此,只能按师傅教的一步一步来,不能急。师傅总会在关键的时候指点我们,这让我们能少走很多弯路。&&&&&& 现在我打拳时什么都不去多想,只想“松”。并且给自己定了个目标,首先实现把全身松下来,再练习如何静,接着才是好好的把架子练好。 回头看了一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才发现这几年懒了,也没再写什么心得了[ 此帖被tuotuozhou在 22:5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1 条评分
支持,顶一个!!
UID:348083
在线时间40小时
小鱼币59经验值162魅力值0人气值13
用户被禁言或禁访,该帖自动屏蔽!
UID:348083
在线时间40小时
小鱼币59经验值162魅力值0人气值13
用户被禁言或禁访,该帖自动屏蔽!
UID:1102815
在线时间7小时
小鱼币0经验值8魅力值0人气值0
楼主讲得好!确实,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在几百年间成为国粹一定有其内在的奥妙,且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有氧运动。我想其奥妙主要可以归因于以下对动作的恰如其分的把握?可以这么理解,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说心脏是人体气血循环的动力源,一张一弛,血液输送到全身五脏六腑还有大脑;而人的中气和精力是靠什么来加强并输布到四肢百骸,神经末端哪?想必下丹田起的就好比是心脏的作用!练陈式小架太极拳,通过腰裆和脚的经典的和恰如其分的配合定能够加强下丹田使得气机更加饱满,长期坚持锻炼,使得各经络各神经末梢畅通无阻!更能够达到健身治病的效果。腰裆的要求:陈式小架太极拳的腰裆劲是非常出类拔萃的,可称为陈式小架太极拳的重中之重,从明末清初陈王庭创拳,到改革开放前,很少传外姓人,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向外传播。被人们誉为功夫架,看家拳。陈式小架太极拳要求裆走后弦线,从哪里过来顺原路回去,为什么要求裆必须走后弦线呢?比如内气在运行时气是从人的后背上去的,气像翻筋斗一样,在不停地沿着任督二脉循环着,如果裆走后弦了,正好顺劲,它的劲始终是向内合的,越往内合,劲会越饱满,气血循环方面和技击方面是符合原理的,不能出现涮裆,摇裆,拧裆,翘裆,裆要圆,胯要松,腰要塌,圆裆是裆要外撑,撑的同时要内合,松垮是把身体原有的高度,通过松胯下沉降低一截。身体要淹到裆里一部分(这些要求初学者是做不到的),塌腰是指两肾微微有往下压的感觉,松好胯了,也就能做到塌腰了。为什么要圆裆,松胯,塌腰呢?首先是为了给丹田创造良好的空间,是丹田气不受挤压,丹田气足了,通过任督二脉循环,才能运行到神经末梢,达到排毒养颜,强身健体。松胯,塌腰为了架势能低一些,低了才能稳。但不能过低,过低会失去撑劲和绷劲,裆不能蹲平,要保持合理的拱形。松胯,塌腰,开裆,像汽车弹簧钢板一样,起着缓冲和减压及转关的作用。在防守和进攻方面是非常灵活的,如裆蹲的过低,一是出现僵滞,二是失去撑劲和绷劲,如果表演欺骗外行人还马马虎虎,一遇行家不堪一击。太极实系处方内圆,上圆而下方,方者其形,圆者其神。膝的要求:陈式小架太极拳对膝也有一定要求,膝盖要中正,微往内扣一点,下蹲时膝盖不能拧来晃去,如拧来晃去,一是力量分散,失去防守和技击的作用,二是会把膝盖拧伤。脚的要求:打陈式小架太极拳脚下要落地生根,脚不能离缝,不能拔根,五趾要抓地,两脚内侧,吃力偏重些,涌泉穴要虚,上步下步要轻灵,上小步要求一竖脚宽,上大步时要求一条腿长。脚尖每招每式都须微内扣,气要能从脚底反弹上去再松沉到脚底,脚每一动要与身、手、眼协调一致,一定要做到上下相随。上下相随了气才会顺,一顺百顺,一通百通。
UID:1103113
在线时间2小时
小鱼币0经验值15魅力值0人气值0
看了深有体会,还得要师傅言传身教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UID:1104418
在线时间21小时
小鱼币12经验值63魅力值0人气值1
楼主讲的有道理。本人认为学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求成。一应在师傅的指导下勤学苦练,二贵在持之以恒,其次不可东学西效,否则所学之拳既不成体统又于身体不利。
UID:1104418
在线时间21小时
小鱼币12经验值63魅力值0人气值1
陈氏太极拳小架区别于大架的三个特点&&&&&&&&&&&&&&&&&&&&&&&&&&&&&&&&&&&&&&&&&&&&&&&&&&&&&&&&&&&&&&&&&&&&&&&&&&&&&&&&&&&&&&&&&&&&&&&&&&&&&&&&十四世陈有本改拳后,出现了大架之说,而原来的传统架子只得被动的称为小架。那么小架的原汁原味体现在哪些呢?最明显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 是脚根。&&&&&&&&有些大架的名师们,在讲拳时一开始起式就强调“脚尖稍外摆”。我到底不知道脚尖稍外摆有什么好,出自于哪里,有什么依据。仔细观察练大架包括新架的大师,并不都是外摆,反而很注重内扣。小架对脚的要求是脚尖尽可能的内扣,至少也要平行,绝不允许外摆脚。脚尖内扣,大拇趾才能领起,膝盖自然外撑,自然也就合胯圆裆。相反,脚尖外摆,从前面看两腿开得宽了,好像是圆裆了,实际上外摆脚正好为圆裆做好了一种掩饰,误认为前开裆就是圆裆。这样以来,拇趾不能领起,脚的内侧不能踏实,就谈不上扣裆合胯,出劲也就失去了前提。前开三尺,不如后开一线!腰胯不松合者,当向脚底求之。二是中节。小架拳在讲人体中节时常有以下观点:&&&&&&&&讲含胸不说拔背——含胸拔背是一般太极拳论中的说法,大架教学中也常有此说,但真正的师傅带徒弟是不是这样教可不敢肯定,一般的师傅肯定要在含胸拔背之后再加上好多解释,不然让初学者费解。小架不讲拔背,就是说讲了含胸就够明确的,含胸自然拔背,再说拔背只能让初练者耸肩架肩,也可能会造成拉紧命门。&&&&&&&&讲踏腰不说命门后撑——说踏腰就是把腰松下来,自然放松。骨盆形成一个兜,让腰坐下来,通过两胯根的松合完成腰的运动。命门后撑表面看来身背五弓,虎背熊腰,却会造成全身紧张,又违背了太极的原理。要知道,在行架过程中,两腹股沟始终是放松的,有任何一个顶了,那就错了。命门后撑可能会形成两胯根“双顶”,更会造成两膝盖的“双顶”,这样就离膝盖损伤不远了 。&&&&&&&&讲松跨不能转体——大架转体的动作很多,辐度很大,但很容易形成顶胯。从外三合上说,两肩与两胯四点成面,不能扭动,歪曲,折叠,始终在一个平面。小架讲究重心的转换要靠两胯的松合完成,身法不能向两边倾斜,只能顶劲领起,中正安舒。&&&&&&&&讲合跨不能起伏——拳打转关。在拳架的续接中不能有起伏,所谓宁低不高行平线。大架的行拳中常有起伏现象,我认为不应该。因为起伏,两胯就合不住,劲也就丢了。所谓一气呵成,就是说一套拳打下来,中间没有断劲的时候。不停的起伏,必然形成丢顶。小架在这方面就很严格,就是做金鸡独立和朝天蹬也不能完全站立,也要分成左右两半,一边上领,一边下沉,通过合胯,上下对拉。&&&&&&&&讲泛尾闾不说敛臀——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把这两个说法割裂开来。一说泛尾闾就撅屁股,一说敛臀就顶胯往前收,弄得无所适从。实际上这两种说法应该是统一的,尾闾轻泛和敛臀并不矛盾,尾闾外泛,臀下部自然收敛。说泛尾闾正好和塌腰的说法上一致。单单强调敛臀,又会做得腰部紧张,膝盖前顶。塌腰泛尾闾,掌握适度,能使全身的重量通过臀部下行至脚跟,膝盖不承重,也就没有损伤之虑。&&&&&&&&讲膝盖外撑又要内合—— 发现练大架的好些拧膝盖非常严重,有些大师也能把人晃得眼花。可能是以为太极都得走圆,膝盖不走圆 不是太极拳。这样一夸张,下身也就不实不稳了。左右移重心以及拳式的转换都是靠拧膝盖完成,真够难为膝盖的。小架拳就要求膝盖对着脚尖,移重心时膝盖外领而不外转,合胯时拇趾领起膝盖内扣。外撑形成棚劲,内扣形成合劲,永远不能跪膝!跪膝了想再撑起来,不拧也没办法了。三是界定&&&&&&&&小架之小是有严格的规矩,相对于大架来说是书房架,看家拳,就是说小架细腻,条条道道很多。从头到脚,各有各的界。头领正,不可前后左右歪斜。手的界是左右各有各的范围,各画各的圆,各管各的半边。 往往是一手到中界, 一手到边界。脚也有脚的界,小步一肩宽,大步一腿长。手的界限要与脚的界限相应,做到上下一致,周身相随。另外,胯,膝,臀也都有自己的界限。从方位上说,上下左右前后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圆体。莫贪莫夹,无过无不及,做到各自的度而恰到好处。&&&&&&&&小架之美,不只在他的理论体系,非陈鑫一图说能尽言。关键是同仁在习练中感受她的真谛!互不保守,各抒己见,才能光大小架拳。
UID:294579
在线时间74小时
小鱼币220经验值160魅力值0人气值4
8楼说得不错 对练小架心得体会——作者:尘与土( 14:42=600) window.open('/file:///C:\Users\Froda\Documents\Tencent Files\\Image\T$@H[W%R6VUWV{9M{7859D5.gif');"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对练小架心得体会从小我对武术就有浓厚的兴趣,看着武侠小说长大,当时要找个有功夫的师傅很难,所以一直没有从武,荒废了宝贵的大好时间,后来行走江湖,更觉得没有一身武艺不行,就这样到了三十五岁,碰到一位朝鲜教练,跟他学了两年跆拳道,后来成了一名跆拳道教练,,从此对武术着迷,拳击,散打,泰拳,擒拿有一点就学,跟小伙子打比赛,打得气喘嘘嘘,浑身是伤,而后开始反思,这种消耗身体的运动,即不养身,也不能修炼,总觉得里面缺什么,在书里寻找,缺的是内家的东西,这时想到就是太极拳,也是找不到好的师傅,过了三年,有缘认识了程乃文师傅,听说他教的是陈氏小架即功夫架。刚开始练时,膝盖发酸,僵硬,身体无法中正,姿势不标准,动作不协调,摘头趴身,身上空空,三个月后还是没什么进步,这时程师傅指点“每天练十遍,第一次打六遍,擦完汗,再打四遍,三个月后你就可松沉,然后在一招一势正架,你就可入门,这样练了三个月,真的如程师傅所说,松胯,屈膝,圆裆,立身中正,虚领顶精,丹田有了感觉,手开始发胀,有气感,总算有了进步,但离程师傅要求,还差太远,还得下苦功。程乃文师傅的言传身教,一丝不苟,特别是走裆,说得极详细,豪无保留,俗话说“教拳不教裆”难得有好的老师,望大家珍惜,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 此帖被tuotuozhou在 21:13重新编辑 ]
UID:1104418
在线时间21小时
小鱼币12经验值63魅力值0人气值1
能在这一太极拳交流探讨平台,各抒己见,能结识各位爱好太极拳的朋友,实乃缘份!
UID:65265
在线时间666小时
小鱼币166经验值2361魅力值-2人气值10
UID:1065705
在线时间5小时
小鱼币5经验值21魅力值0人气值2
小提琴教学:成人,幼儿、儿童。。。。。
UID:1104418
在线时间21小时
小鱼币12经验值63魅力值0人气值1
跟程乃文师父习练太极小架四载有余,最大的感受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每日清晨白鹭洲坚持练拳一小时,上班一天精神饱满,感觉精力充沛,不会像以前般无精打采整日昏昏欲睡。真可谓受益匪浅啊!
UID:1107836
在线时间4小时
小鱼币0经验值23魅力值0人气值1
&&&&&&&& 自从向程乃文师傅学练陈氏太极拳后,我的生活习惯已经悄然改变。&&&&在上班期间,早晨六点准能起床,然后到楼下的空地,练习一个小时左右的套路,大汗淋漓地回家,吃过早饭后再去上班。每到周末,就到白鹭洲的音乐喷泉边的空地,跟随师父练习,听从师父的指点,和师兄师姐们交流练拳心得。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有一天早晨,天正下着大雨,妻子看我在找练功鞋,就说:“别练了吧,雨这么大,不练一天也不会怎么样。”我笑笑说:“我就到楼下,一会儿就好,没有练,觉得有说不出的难受。”于是,打伞到了楼下,找个遮雨的地方练功。&&&&回到家里,妻子打趣地说:“大师回来啦。师父一定会表扬你的。”&& “才没有呢。”我边擦汗边说,“师父说了,练太极拳就贵在坚持,他列举了是十多种不练拳的理由呢。”&& “有哪些理由,说来听听。”&& “天气热不练,天气冷也不练,累了困了不练习,睡晚了不练,心情不好不练,喝酒了不练,……”&& “你呀,就是做什么事情都太认真。”&& “你是夸我,还是批评我?不过,太极拳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练得有感觉了,就不想放弃了。”回顾学拳的历程,我渐渐感受到了,太极拳已经悄悄改变着我的生活习惯。程师父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这是好事,太极拳开始融入了生活中了,再学三年,你想放弃都不愿意了。因为学习太极拳就像舀蜂蜜,越往下越甜,越钻越有滋味。&&&&在我的书架上,也摆上了几本有关太极拳的书,陈鑫大师的《陈氏太极拳图说》是其中看得最多次的一本,虽然很多看不大懂。《国学与太极拳》引领我从国学角度领悟太极的秘妙。《太极哲学》读来晦涩深奥,真难读懂,也许是层次不到的缘故吧。&&&&练习太极拳,常用舒缓的伴乐帮助练者入静。《秋水悠悠》《松竹赞》《春江花月夜》《心静如水》等古典乐曲,是我经常听的,听得次数多了,其旋律也渐渐熟悉了。&&&&因为职业特点需要要长期伏案工作,时间之长,强度之大,外人难以理解。现在,我经常听着优雅的太极伴奏音乐,伏案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深深吸气,让全身放松,尤其使有些僵硬的双肩、颈脖松弛,得以调节。&&&&太极拳,正悄悄改变我的生活习惯,在强身健体、锤炼意志、陶冶性情中,也不断养正气,练底气,培才气。&&&&虽然说差距很大很大,但我心向往之。
UID:294579
在线时间74小时
小鱼币220经验值160魅力值0人气值4
初学太极拳之时,一个动作怎么做都是不顺,怎么做都不协调,经常收到师兄们善意的嘲笑,他们以“初学都这样”来安慰我,以“练多了就会了,现在这样不错了”来鼓励我。我呢,也厚着脸皮跟他们一起笑,然后继续做着别扭的动作,一遍又一遍。不知不觉就这样学了五年多,回想当时,如果没有那么厚的脸皮,我可能学不到东西,可能止步于师兄们的安慰。脸皮厚,是我从太极拳中体悟出的第一个学习方法。我有幸遇到了一位好的老师,他不只教我如何打拳,而且很细致地教我拳理。对于初学的我来说,他说的拳理和天书没什么不同。我在大学时期也学过太极拳,练了一阵子觉得身体状态并没有什么改观,怕自己练错,停了下来,之后就一直找相关书籍,学习太极拳的理论知识,什么太极心得,太极内功心法之类的,可以说太极拳知识相当“渊博”。可是听了老师讲的拳理,跟以前看的学的有很多不同,根本就不明白。当时我就想,老师是不是在忽悠,带着怀疑的态度,练了下去。天天跟着老师一遍遍的打拳,忘了所看的太极拳知识,也忘了老师说的拳理,体质却一天天的改观,人也越来越精神了。过了几年,我和老师提起这事,老师说初学就是模仿,拳理只要听着,先不要去理会,拳打万遍拳理自现。同样学别的东西,也是从模仿起步,初期很多道理并不懂,在这时如果理懂得多,而实践不足,很容易让自已误入歧途。许多比我学得早的师兄们,由于老师教的与书上写的不同而怀疑老师,慢慢与老师有了分歧,拳没学好,有的身体还练出毛病。从模仿开始,是我从太极拳中悟出的第二个学习方法。当每个太极拳练习者练到一定程度时,都会觉得自己练习到了一个关卡,一直突破不了。这里说的关卡,并不是小说中的第几层功力之类的,每个人的关卡不同,有的人会觉得有几个动作怎么做都不协调,有的觉得心不静,有的觉得气上浮等等现象。其实这是练习久了,积累的东西要让休质进一步提升的体现,相信各类运动都有这样的效果。在这时,正确的引导就相当重要,太极拳在这时就必须开始学习拳理,不要求多深奥,只要求方向正确。我每次遇到关卡就会找老师询问,不敢乱练,慢慢的,通过练习来验证老师说的,拳也越打越协调了,也有了美感。方向要正确,是我从学太极拳中体悟出的第三个学习方法。
UID:304903
在线时间54小时
小鱼币83经验值56魅力值0人气值0
回 1楼(tuotuozhou) 的帖子
学习了,实践出真知啊
UID:1105159
在线时间192小时
小鱼币1613经验值3892魅力值0人气值250
如果图文结合 就最好了 。。
微微笑 茉莉花开。。。
UID:294579
在线时间74小时
小鱼币220经验值160魅力值0人气值4
学拳须知作者:陈鑫 在这个网站下载的=600) window.open('/file:///C:\Users\zxs\AppData\Local\Temp\%W@GJ$ACOF(TYDYECOKVDYB.pn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 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学太极拳,不可满。满则招损。俗语云:天外还有天。能谦,则虚心受教,人谁不乐告之以善哉?积众善以为善,善斯大矣。&&学太极拳,着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此势机致情理终于茫昧,即承上起下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亦不灵动。一着自为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不能一气贯通,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  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  学太极拳,学阴阳开合而已。吾身中自有本然之阴阳开合,非教者所能增损也。复其本然,教者即止(教者教以规矩,即大中至正之理)。  学太极拳,虽无大用处,然当今之世,列强争雄,若无武艺何以保存?惟取是书演而习之,于陆军步伐止齐之法不无小补。我国苟人人演习,或遇交手,仗敌虽强盛,其奈我何?是亦保存国体之一道也。有心者勿以芻荛之言弃之。  学太极拳,不可借以为盗窃抢夺之资。如借以抢夺,是天夺之魄,鬼神弗佑,而况人乎!天下孰能容之?  学太极拳,不可凌厉欺压人。一凌厉欺压,即犯众怒,罪之魁也。
UID:1107836
在线时间4小时
小鱼币0经验值23魅力值0人气值1
回 18楼(tuotuozhou) 的帖子
每个周末的早晨,在白鹭洲音乐喷泉旁的广场上,众多的师兄弟都陆续赶来这里练拳。程师父带领众多弟子练习一两遍后,除了纠正拳架、讲解动作要领外,程师父常常要组织大家练习站桩——太极混元桩。放松,入静后,程师父就反复告诫我等学员:“要常怀感恩心,善良心,平常心,欢喜心,忏悔心。要忘记一切忧愁烦恼,放下名利地位,金钱财富。”师父说得在理,“五心”常有,我们的心态才会平衡,工作、生活才能心平气和。
UID:1107836
在线时间4小时
小鱼币0经验值23魅力值0人气值1
&&&&&& 程师父平常在人民大会堂教太极拳。最近他看了有关原始点按摩,认为不错,通过系统学习原始点按摩方法步骤,掌握了不少经验,感到有把握后,他就购买了按摩床和按摩用具,开始免费给人按摩,他认为一定要先尝试体验,免得让他人受苦。&&&&&& 他爱人左耳朵二十多年听不见,左耳朵是麻的,并且左耳朵一直没知觉,通过两个月的按摩,想不到出现了奇迹:刚开始按摩一段时间后,程师父的爱人的耳朵里像机器的轰鸣声响个不停。他又继续进行按摩,几次后,程师父的爱人说:“耳朵能听见一点声音了” 这效果让程师父非常惊讶。两个月后,师母的听力完全恢复了,程师父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程师父总是这么认为:既然按摩有这么好的效果,就要争取一个一个突破,争取让更多人减少病痛,多做点好事才是。最近有一个女同志在向程师父学习太极拳,得知她有风湿性关节炎,程师父免费为她按摩几次,病情也有好转了,正在康复中。&&&&&& 还有几位有不同的病情,经程师父按摩后,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UID:348083
在线时间40小时
小鱼币59经验值162魅力值0人气值13
用户被禁言或禁访,该帖自动屏蔽!
UID:294579
在线时间74小时
小鱼币220经验值160魅力值0人气值4
一个手端豆腐的老头=600) window.open('/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froda\My Documents\Tencent Files\\Image\T$@H[W%R6VUWV{9M{7859D5.gif');"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 15:14:35)[编辑][删除]=600) window.open('/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froda\My Documents\Tencent Files\\Image\T$@H[W%R6VUWV{9M{7859D5.gif');"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转载▼同治年间农村的经济状况还非常落后,各村庄里很少有卖东西的,那时要买东西需要在农贸会上、集镇上、和县城里才会有卖东西的。现在闻名全世界的太极拳故里当时也是如此。一天陈家沟陈垚到赵堡镇去赶农集会,陈垚脾气豁达,性格开朗,活似老玩童一样。陈垚在集会上买了一块豆腐,那时的豆腐也比较硬实,卖豆腐也没有现在的包装塑料带,陈垚一只手端着豆腐,另只手拿个小拐杖,嘴里哼着小曲,用小拐杖不断拨着地上的土块和砖瓦片。陈垚路过卖骡马的市场,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雨,人有当下祸福,陈垚走到一个骡子的后面,他那里知道那个骡子飞起两个后蹄朝陈垚踢来,当时赵堡镇骡马大会上很多人都吓的全身冒汗,说今天这个老头子完了,说是迟那时快,陈垚走过去那个五尺多高的大骡子倒在地上浑身发抖,骡马大会有很多人大多数都没看到陈垚对那个骡子动了手,有很极个别人说那个大骡子去踢陈垚时,陈垚用端豆腐的手把骡子点倒下的。说到骡子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不知道是什么,我可以告诉大家骡子和马样子差不多,它比马还要大些壮些,主要是在机械化不发达时耕地和拉车用的。这时卖骡子的主人过来了,怎么拉就拉不起来那个骡子,骡主人慌的不知如何是好,旁边的许多好心人说,你赶快去给前面那个老头子求情吧,你的骡子几乎踢住人家,是他点了你骡子的穴位了,卖骡子的人紧跑过去向陈垚求情,说今天没看好骡子差一点踢住你老人家,实在对不起,还请你老人家帮个忙想个办法,把骡子能否给弄起来,那么大的骡子它躺在地上怎么办呢,卖骡子的人愁的几乎要哭出来,陈垚说;那让我去试试吧,这时人们一下子都围了过来,都迫不及待的要亲眼目睹陈垚是怎样把这个将近两千斤的大骡子给弄起来的,只见陈垚用手端豆腐的手,把豆腐撂起来,一眨眼时间点了那个骡子一下,那个骡子随时站了起来,陈垚用手又接住了豆腐,那个骡子歪着头看着陈垚,全身颤抖,陈垚一手拿着小拐杖,另一手还是端着豆腐哼着小曲回家去了,他就是著名太极拳家太极拳谱作家陈鑫的哥哥,他们的爸爸和叔叔都是晓骑尉,在十万军中取司令杨辅清的首级。咸丰皇帝曾赐牌匾上书‘武节将军’。牌匾一直存于陈家沟,他练的就是陈氏小架太极拳。近一百七十年左右了,陈家沟的人们提起陈垚还称他为奇人,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有他的功夫。他也没有当过大师,也没有自封自己是掌门人。他的盖世武功和高风亮节的精神是我们练武术人的里程碑。
UID:1102815
在线时间7小时
小鱼币0经验值8魅力值0人气值0
有一则有趣的报道,美国拟全国推广太极拳能够有效缓解诸如纤维肌痛,在此跟诸位分享下。看来不止中国人修炼太极拳,连老外也在修炼。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日前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太极拳这一古老的强体健身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诸如纤维肌痛等一些慢性肌肉损伤疾病的症状。  美媒8月21日报道称,太极这一讲求身心合一的运动将锻炼和冥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修炼者在一系列固定的套路中柔缓地移动身体重心,调整自己的呼吸,如此循环往复,构成如流水般顺畅的动作。而这些姿势都有着如“白鹤亮翅”等极富诗意的名称。太极哲学倡导通过柔和的姿势自如地转移人体的 “生命动能”,也就是中国人所熟知的“气”。  为了进行此项研究,医生随机将66名患有纤维肌痛的病人分为两组 ,一组进行的是太极课程;另一组则参加包括拉伸练习在内的“健康教育”课程。除了每周固定2小时的课程外,各组学员都被要求在课下每天进行至少20分钟各自的练习。这一研究总共持续了12周时间。  国家健康研究所的医生介绍,纤维肌痛病人通常的症状有疼痛、僵硬、易疲劳等,这种病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而参与此次研究的也多是平均年龄为50岁的妇女,并且大多数都超重。  最终研究结果显示,课程结束后,有79%的太极拳练习者切实感到他们的病痛减轻了,而只有39%的“健康教育”课程学员认为他们的症状有所好转。太极拳学员还报告说,他们的情绪、睡眠、生活质量以及锻炼能力都有了进步。  即便课程结束3个月后,仍有82% 的太极拳学员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比以往有了很大改善,而另一组中只有53% 的人表达了相同感受。  不过在一份相关评估报告中,哈佛医学院格罗利亚?叶博士称她和同事注意到了此项研究的局限性——研究者并不清楚究竟太极拳的哪个部分真正起了作用,是锻炼、深呼吸、放松练习、认识新朋友?还是因为主讲老师很有感染力?  叶博士随即建议应该开展一个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研究,组织多名老师在多个地点开展,或者还可以与瑜伽等其它治疗方法作比较,以真正了解太极拳的益处。  对此国家健康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太极拳几乎没有缺点,没有任何副作用,每月50美元的费用与其它锻炼方式相比也是很经济的,全国大范围推广开来有益无害。据中国日报
UID:89934
在线时间79小时
小鱼币119经验值85魅力值0人气值0
大家一起来炼啊
&DIV id=read_ mb10?&就是要有一个团体,师兄弟们一起锻炼,大家互相交流促进,谈天说地,哈啦,哈啦。在那里锻炼感觉就是心情舒畅。氛围真好,我喜欢!感恩=600) window.open('/images/post/smile/default/loveliness.gif');"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 祝福大家越练越棒,身心倍儿爽
UID:968342
在线时间0小时
小鱼币285经验值129魅力值0人气值11
其实我也很想学~
UID:1103113
在线时间2小时
小鱼币0经验值15魅力值0人气值0
练太极应注意以外形动作引动内气内气和动作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外形动作可以导致内气活动,内气活动又能催动外形。初学时,要按其具体要求力争动作合度,就是遵循陈氏太极拳对各个部位的要求。运动规律和逐渐的运动标准,寻求和进一步掌握内气运行的方法。先在定势时(如预备式,单鞭等)思想专一地按照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来对照。目前出版的一些太极拳书中对此都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在详述。其中介绍的虽然比较具体,就是尺度较难掌握。例如;松肩,究竟怎样松?松到什麽程度;含胸,究竟怎样含?含胸过了影响塌腰,含多少为过?这不是象木工,指出准确的尺寸。在古拳谱中说:“ 只可神会不可言传”。说明对于这些细节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需要身教口授, 可是多数太极拳爱好者没有理想的条件。因此我们须用辨证的态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陈氏太极拳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作了具体的规定?目的是心气下降,气沉丹田。 明确了这一点,定势时体会一下,如果感到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就说明,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已合格。如果感到重心不稳,气向上浮,便可以检查一下,看是哪个部位做得不合格影响了气沉丹田。然后调整一下,以达到气沉丹田为止。用这种方法做自我校正,掌握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则较为容易了。 在定势时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能使“心气下降,气沉丹田”。运动时再按照陈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周身骨节依次排开)及其对身法的具体要求和手足运行的路线进行练习,可以导致内气出入丹田,按照具体不同的动作变化,动如流水地循行周身。 陈氏太极拳的要求比较严密,初学者往往会顾身不顾手,动作不协调,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用太极拳的术语来说:就是动作中产生了“丢”和 “顶” (过者为顶、不给者为丢)。陈氏太极拳要求按其运动规律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运动中产生了丢和顶,就直接影响了内气的运行。所谓下功夫,就是不辞劳苦地走拳架,细心揣摩,对照遵循法则,逐渐缩小运动当中的误差。运动误差越缩小内气的流量就越能增大。并且受到的阻力减小,动作能够按其法则基本协调,内气则可以勉强贯通。
UID:1104418
在线时间21小时
小鱼币12经验值63魅力值0人气值1
&&&&练拳时,老师经常会提到上有百会穴,下有会阴穴,打拳时这两点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其实这条直线就是人体的中线。打拳时手要跟着中线走,我的理解:&&&&1、这样即能够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又能够随时进攻对方,因为太极拳创编的原始目的就是技击。&&&&2、手跟着中线走,劲是整的,不散。&&&&3、身体中线整体移动,守中用中。&&&&太极拳的中线:中线是百会、膻中和会阴这条人体的正中线。所谓中线原则,有两个概念。首先是敌我双方的身体中线。防护范围不用左右偏离这条中线太多。对手如果对中线失去了控制,就可以立即进攻。在相对而立的情况下,应该保持和对手之间形成侧向而立的姿势。即不能给一个正面,也不要给一个正侧面。这样即使不做动作,对手的直线进攻也是打在一个斜面上。其次,假设两个人身高臂长完全一样。速度也一样。如果用同样的招数,在进攻时肯定是互相击中。这时两人之间也有一个中心线。其实武术要说简单,也非常简单。就是如何快一点抢占中线,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简单的道理需要深刻的体会。&&   周身一家、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是内家拳武技的重要特点,在盘架与推手中只要具备这种状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太极推手中,化劲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如何能将来劲来势化得空透,是拳家花尽心思追求的状态,也是能发放空灵的基本前提。练太极拳,许多人曾有过疑惑与茫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修练太极拳,除了有明师指点以外,个人的悟性、恒心与实践勇气是造就拳技成功的重要基础。《太极拳论》对太极的解释精微之至,然对太极法门(拳诀、心法、具体练法等)并不提及,原因是法门不具有真正的终极适用性,它是一种具体方法,往往只是阶段性的。“骨坚筋长关节活,意定神凝气势整”,这句话已经将太极拳体松心静、自然圆活、整体合一、内劲收敛入骨的要求予以准确揭示。&&&& 一是身体中线整体位移。中线是人体自然存在的重力线,是自然界地球引力集中作用于人体质点(重心)而形成的引力线。由于人体具有对称性,故这条线通过人体体内并处在居中位置。守中用中目的在于,维持自己平衡稳定的同时,控制对方的重心而使其立身不稳(拔根),故发放时能随心所欲。推手时,自己中线的整体位移与中线定轴旋转,可以保持整体合一的状态,并能非常巧妙地化解对方的来劲来势。这与中定的要求是一致的,因为中定并不是身体定住绝对不能移动之意,而是指中土不离位——重心于支撑面内的移动尽可能要小,中定时于整体合一的状态中便能借助地利以内功将对手击出。然而,中线的整体移动(前进、后退、左挪、右闪等)在实战中便能使身法极尽灵活之能事。  二是中线定轴旋转。这里的旋转不要囿于“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的思想。太极拳正确的身法是,百会引领,竖项含喉,命门微鼓,腰脊贯直,涵胸松腹,平胯圆裆,曲膝松踝,尾闾下插;这里,并不是“百会——会阴”一条绝对垂直于地面的标准线,而是要强调“尾闾——两脚根连线”一个垂面的状态,换句话说,尾闾无形铅垂线指向两脚跟内侧的连线,一脚全虚时(如踢脚),尾闾则指向另一脚的脚跟。显然,人体中线与这条无形的尾闾铅垂线是自然重合的。因此,中线定轴旋转,就是这一尾闾无形铅垂线的定轴旋转。欲转必定轴,不定身必乱,手脚身随此无形定轴左右转动,要同时同步(而不是有先有后),则太极整体合一、弧形圆活的状态自然得到。正如圆规划圆,只有定住一脚才能周圆。当身体不转动时可以作中线的整体位移,尾闾则发挥舵手的作用,微微调整运动的方向。注意,身体转动时不宜位移,否则,身形必散乱。&&&&三是圆切线化劲的原理。在太极拳运动中,圆切线化劲是最佳的不受力化劲,比起杠杆化劲、合力线化劲不知要巧妙多少倍。推手时,与对手融合,无论接不接手,在意道上两人封闭于一个无形的圆球中,而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空通的圆球。凡推手接手处,宜使对方来劲来势处在我的圆切线处,无论是局部的弧线还是整体的圆球道理都是一样的。圆切线化劲可以上下左右旋转运化,由对方来劲来势的偏向决定。凡旋转时必须按照中线(尾闾)定轴旋转的道理。圆切线化劲好比是让一个极差的康乐球手打中的不是白色母球的球心,而是打中球的切线处。在意道上,自己不能出现左右前后的偏差,意识要均匀分布于周身皮表吸融对手,接手处必能融尽自己周身,也能于接手处知悉对手细微的变化,其意图将不攻自破。人体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太极球,其局部运化要服从整体运化,而在局部化劲中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故必须依赖及时有效的还施对手的劲路回路。只有整体圆球的圆切线化劲,才会空透,也才发人迅捷,或于其人身后(如以指按其背脊)施加四两劲足以制之。
UID:1102815
在线时间7小时
小鱼币0经验值8魅力值0人气值0
27楼的朋友想必练功时日颇久,从其深奥的功理可窥见一斑!其实,我认为打太极拳,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静下心来,而“气沉丹田,似守非守”,以一念代万念,进入松静自然状态,往往效果会更好。怎样做到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这一太极拳或者武术的要领几乎人人皆知,成了练拳人的口头禅,但是却十有八九不知其因,不晓其故。丹田穴,脐下三寸,古人以丹田为气海,有人说丹田是人体上下、左右的中心。沉肘、松腰和落胯等身法相一致,要求在内外放松的前提下,意念引导肢体松沉,意念引导内气下沉,使气不上浮,使气沉丹田和虚领顶劲形成对拔劲,以利于重心稳 气沉丹田,从身法上讲,是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和敛臀共同形成的,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浑身放松后,通过含胸拔背和敛臀的共同作用,实现背部的对拉拔长与节节贯穿,同时松腹。太极拳是以练意练气为主的拳种,要求练拳过程中做到“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松腹后,敛气入骨,加之刻刻留心在腰间,行功日久,自然实现腹内松净“气腾然”,气腾然,即是丹田气实,也是气沉丹田的结果。气沉丹田,从心法上讲,是神意聚于丹田的结果,须于有意无意之间,渐善体会,切不可急于求成,鼓气下压。顶劲领起,且敛臀并全身松沉下去,背部实现对拉拔长,脊间节节松开贯通,练习日久,气机流转无碍,且脊背也做到松实的自然变转,发劲如张弓,脊背部要蓄要实,发劲如放箭,腰背部则松则长,配合全身放长击远,如此才做到“力由脊发”。
UID:1104418
在线时间21小时
小鱼币12经验值63魅力值0人气值1
练拳贵在坚持。有道是拳打万遍,拳理自现,持之以恒,必有小成。练的时间越久,你自身的感觉就越深。这种感觉唯有自己才体会的到!
[ 此帖被智若愚在 22:46重新编辑 ]
1共2页2) ? 2 :
location='read.php?tid=9647538&page='+page+'';}">2) ? 2 :
location='read.php?tid=9647538&page='+page+'';">Go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还没有账号?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关注小鱼微信帐号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