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叛逆有叛逆行为

人有三个,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2、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3、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发展特征一:感受并学习处理更多的情绪研究发现,1.5-2岁的学步儿会开始试着去控制令他们苦恼的人或物。他们也会透过和同伴说话或玩等策略,因应需要等待点心或礼物的挫折。发展特征二:是个追求自主的探险家心理学家艾瑞克森认为,1-3岁是人格发展成“活泼自动”或“愧怀疑”的关键。这个阶段儿童必须学习自主──吃饭、穿衣、大小便等。若无法独立自主,孩子可能会转而感觉羞愧、怀疑自我能力。发展特征三:变得更为倚赖这个时期也会发展出另一个极端:更倚赖。在婴儿时期胆大包天的孩子,可能突然变得黏人、胆小、怕陌生人、怕分离、怕黑或打雷。发展特征四:公然挑战父母,爱说不要学步期的孩子爱说不,因为孩子突然发现,这个简单的字竟然可以拒绝大人的指示。弘光科技大学讲师李淑如解释,在小孩心中,大人世界原来是绝对权威的,当他敢挑战、敢尝试碰撞原来很权威的大人世界,正是成长的宣示。发展特征五: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学步儿以为别人所想、所见、所感觉的,理应跟他一样,无法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经常遇到的例子是:玩捉迷藏时,他把头埋进棉被而露出整个屁股,却喜孜孜以为自己躲得很好。或把最喜欢的海绵宝宝送给你,以为他喜欢的东西,全世界也都喜欢。
1、我已经长大了,我能行一般在孩子2-3岁时会出现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当孩子能够熟悉地运用“我”这个词时,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生,独立意识也在迅速发展。经常说‘不’,是孩子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周围。孩子能力的增长,也让他急于向别人表现:“我已经长大了,我能行。”2、为什么我不能父母在对孩子平时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电视,家长也不要一坐到电视前就是几个小时。如果家长本身就存在这样的缺点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时,自然会遭到反抗和顶撞。家长只有积极地改正这些缺点,才能让孩子认可并接纳家长提出的要求。3、试探家长的底线孩子通过这种语言上和行动上的反抗,来测试成人的耐心,他想知道成人对他的顶撞和反抗会有什么反应,同时也告诉大人:“我已经不是个小屁孩了。”家长在遇到孩子这种试探底线式的顶撞和反抗时,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允许或不允许都要彻底地执行。除了危险和有悖原则的事不能让孩子做主之外,在其他事情上还是要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来做。4、想受到关注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地把收拾好拿到里屋去,爸爸就会一直和叔叔在客厅里谈话,就不会陪伴他了。而此时,他只需要顶个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身上。如果家长常常陪伴孩子,常带孩子参加各种亲子活动,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重视。5、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家长属于权威型,则孩子会处于弱的地位,没有机会展示自己和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话不敢说,有想法也不敢表露,从而导致其独立做事能力差,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应变能力差。
父母一定要记住: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父母的帮助,孩子才能顺利度过:1、情绪紧张的孩子更易反抗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就该让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让孩子紧张,反抗心理加重。比如,当孩子生病时,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时候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2、保护孩子的安全孩子的危险意识不强,因此,他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行为,发现后,父母应立即制止,然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沟通,让他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比如说,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兴,但可能被车子撞倒。你要告诉他:“妈妈不能让你在大街上跑,因为这里车子很多,如果被车子撞到,会受伤,非常疼。”3、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举例告诉孩子,询问与命令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书拿给我,好吗?”和“把书拿给我!”。还有,告诉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点,你可以说“轻轻地拿起那个杯子”,不要说“不要把杯子打坏!”4、父母的要求应合理对小孩子来说,让他跟小朋友交换比让他无偿地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更容易。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要求,但不能纵容他的不良习惯。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闹地要,不要因为周围人的目光让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带出来,用平静的语言告诉他:“因为你的表现很差,所以妈妈不能给你买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应该对妈妈说。”慢慢地孩子就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5、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让抵触情绪控制自己,特别是在孩子面前。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确实毫无原因地产生抵抗行为,不要因为觉得烦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样做对孩子、对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选择。
措施1:激将法,利用孩子唱反调的心理,想要孩子做什么,就偏偏不让孩子做什么。运用示例:父母让孩子吃饭,孩子偏不吃。父母可采取激将法,要求孩子不吃饭,孩子反而拼命要求吃饭。不让孩子关灯,孩子反而要求关灯。注意:使用这一方法时语气尽量真实平静,要根据孩子情绪适当调整。此外相反的“你去做XX”的激将法并不有效。措施2:冷处理,装作没看见。运用示例:孩子到处扔东西以吸引父母注意力,装作没看见,继续和爸爸聊天。孩子看见没引起她想要的效果,就自动停止。措施3:把问题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运用示例:孩子吃是故意乱扔苹果皮,就是不肯扔到垃圾箱。父母可以等苹果吃完,装作才看见的样子,大吃一惊问孩子:怎么乱七八糟的,怎么办?让孩子想办法,孩子多半会主动扔到垃圾箱,注意不要问是谁弄得乱七八糟。措施4:传递正面信息,明确告诉孩子要怎么做,不要说不能怎么做。运用示例:孩子到处乱写乱画,把墙壁弄的一团糟。这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画画要在画板上。注意不要指责孩子乱画。措施5:借助权威,通过孩子特别喜欢或佩服的人,告诉孩子怎么做。运用示例:去幼儿园上课的时间快到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但孩子在公园玩沙,就是不走。这时按响铃声,假装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让你快去幼儿园,孩子会立刻起身离开。措施6:运动发泄法,精力旺盛的孩子逆反行为越强,通过运动游玩,使孩子精力有发泄的渠道。运用示例:孩子在家,一会要吃,一会要看电视,到处搞破坏,就是不肯乖乖玩。可带孩子去公园或游乐场,或与孩子一起玩一些消耗精力的游戏。措施7:父母要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运用示例:孩子爱打人,打过许多小朋友,甚至家里人也打过。这种情况下,父母若用“打”来教育孩子,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
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如果家长在孩子处理不当,或可能造成下面的不良影响:1、叛逆心理增强在叛逆期,如果家长一味压制,或是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2、影响孩子性格家长如果一味训斥、打骂,就会使他们产生不良后果: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是执拗任性,胆大妄为。
相关知识点
相关专家解答
1、专业催乳,乳房护理 。 对产妇产后无乳、乳少.及乳房胀痛有独特的按摩手法。针对母乳喂养进行科学的指导等。2、科学回乳,方法独特.
可以有效避免产妇回乳后患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疾患.3、为产妇提供产后注意事项及科学育儿方法的专业指导。4、为产妇提供科学的营养配餐.
您好,您应该立即去医院看看您的胸部,先做个触诊看看乳房有没有问题,在有就是把奶用吸奶器都吸出来,这样也会减少一下涨的感觉。不过还是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
如果发生在排卵期内出现下腹部胀痛的情况,这可以考虑是由于卵泡破裂所导致的。一般来说,这种疼痛并不影响健康,也没有副作用,但是极少数人因排卵期卵泡破孔较大,损伤小血管造成卵巢破裂使腹腔内出血,这样就容易形成妇科急症,建议考虑是排卵期疼痛或者盆腔炎症的可能,并到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建议先停止哺乳一天,考虑到继续喂奶后药中的毒素容易通过乳汁传染给小孩,对小孩的发育不利,建议停止哺乳后再观察自己的身体是否有不适的症状出现,如果没有的话,则可以继续喂奶。
您好:考虑这种情况建议观察宝宝,如果没有不良反应是没有大碍的。哺乳期不能吃药物的,因为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祝您身体健康。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1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您当前的位置: >>
心理热线:010-
孩子为什么叛逆?
文章来源:王老师&&&浏览次数:727&&&时间: 10:48:04&&&文字大小: |
  【导读】:  孩子从咿咿学语到长大成人独挡一面这中间的十几年间,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当孩子开始慢慢长大,变得不再那么听话,开始有自己的小世界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头疼了。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为您专业解读:孩子为什?  【燕园博思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解读】:  从 儿童自身来说,这些都是儿童心理正常的发展过程。随着孩子的成长,身体各方面的技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已渐趋成熟,语言和思维能力也有 了巨大的飞跃和突破,这使得他们具有了独立活动的能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的自我意识也迅速发展,他们已经能够将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将自己看成 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了。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来探索世界,评价周围的事物,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完 全相信父母的话了。  很 多做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孩子身上发生的这些急剧的、显著的变化,没有意识到孩子对独立性的需求和对尊重的渴望,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不能够根据孩子的 变化对自己的教养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自然会产生很多问题。产生逆反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个孩子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  【心理咨询中心温馨提示】:  孩子的叛逆其实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时期。也许这段时期孩子会做出很多叛逆的事情,让家长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找回当初那个听话的孩子。当您的孩子正处在这个阶段时,也许你可以考虑是否需要找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孩子一起成长,跟您一起陪伴孩子度过人生的蜕变期。
青少年心理>>
推荐文章>>
擅长:婚姻情感咨询、青少年、亲子关系咨询;职业规划、职场人际关系冲突;个人成长
擅长:婚恋情感、家庭矛盾、情绪情感调节、青少年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
擅长:婚姻情感 家庭关系 亲子教育 职业规划
擅长:职业规划 人际交往困惑 压力和情绪调节 情感困惑 亲子教育 家庭关系
擅长:婚姻家庭 青少年成长困惑 压力管理 人际交往 神经症
擅长:婚姻情感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抑郁、焦虑、社交恐怖等情绪问题
擅长:婚姻家庭,儿童青少年,人际关系
擅长:婚恋情感与家庭咨询,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心身健康咨询,个人成长咨询
擅长:婚恋情感 人际沟通障碍 抑郁症【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
导读:&很多的“叛逆”,都是源于一种对束缚的抵抗,如果你强迫孩子听话,命令他服从你的指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甚至还痛下毒手、又打又骂,那么,孩子只会在“压迫”下“反抗”!你敢打他骂他,他必然以牙还牙,也打你骂你,“不听话”的状况只会愈演愈烈!
&&&&&其实我最想强调的,不是暴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也就是说,即便你不出手、不打、不骂,你有没有在心理上认为,孩子就应该服从你呢?你有没有认为,你是大人你就有权利命令和强制孩子听话呢?你有没有认为,只要孩子一不听话,就是叛逆、就是和你对着干呢?
爸爸、妈妈也是“人”,偶尔控制不住情绪,言行过激,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说父母不允许犯错,只要父母善于反思,不断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就能进步。
悲哀的是,仍然有很多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滥用家长的权威“仗势欺人”,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一个劲儿地抱怨孩子“不听话”!教育孩子,不能只盯着孩子的问题,不能只是发愁只是发怒,更要冷静地思考背后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有一句话我常说,育儿跟处理生活中其他问题一模一样。
&&&&一、什么是“叛逆”?“叛逆期”有哪些表现?
&&&&给“叛逆”打上引号,是因为我非常不喜欢用这个词形容孩子。一说叛逆,我怎么就联想到电视剧里那些大逆不道、忤逆反叛的事儿?小小的孩子到底犯了什么错惹了什么祸,要背上“叛逆”的罪名?无非是他“不听话”,他的言行没有遵从大人的安排罢了。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叛逆期”:第一个阶段是3岁左右,第二个阶段是青春期。
相信以下的场景,是妈妈们都遇到过而且非常头疼的——
唱反调,你指东,孩子偏偏朝西;
你越是不让干的事,孩子偏要干;
孩子突然什么都要自己做,不允许你帮忙,谁帮跟谁急;
&&&&孩子不爱搭理人,不听劝不讲理,就认为他自己是对的;
绝大多数时候,孩子并非存心找茬,并非故意捣乱,他的“叛逆”往往源于一些发自内心的动机,就看我们家长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了解。
&&&二、实例分析: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
&&&&&&&&1、独立宣言,我长大啦!我要自己做决定!
外出游玩之前,我们在家换衣服,整装待发。因为急着赶车,我匆忙给笑笑拿出一件衬衫,往他脖子上套。谁知笑笑忽然大哭起来:“我不要~我不要~”家人以为孩子故意耍赖:“怎么回事啊你?越赶时间越磨蹭?快穿上!”然而事与愿违,你越催,孩子越是抗拒,还一生气把衣服扔掉了。妈妈:“笑笑,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哭?你想怎么样?”笑笑:“呜呜呜呜,我我我不要穿这件!”妈妈领着笑笑来到衣柜前:“那你自己说,你想穿哪件呢?”笑笑翻来翻去,随便拿出另外一件:“我要穿这个!”行,由孩子自己决定!笑笑很快就破涕为笑。
孩子是故意磨蹭、故意反抗、故意拒绝吗?倾听孩子的心声:他只是不想服从大人的安排,他想自己做决定!
&&&&叛逆的感觉真好,是一种“长大了”的兴奋,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不必再听从父母发号施令、指手划脚,不必再永远跟在大人身后,孩子因为可以自己做决定而得到充分的心理满足。这不是“执拗”,这是不是“任性”,而是孩子的独立宣言。
&&&&&&&&&2、谁说我是小屁孩?你们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哼,不信你们瞧瞧!
笑笑看见大人做饭之前切菜,觉得很有意思,也想玩菜刀。但是大人会说:“小孩子怎么能玩刀啊?会切到手的!千万不能动啊!”然而适得其反,你越是说不能动,孩子越想去动,哼,瞧不起小孩?
有一天笑笑居然趁人不备,偷偷溜进厨房,幸好被逮了个正着。阻止,有用吗?劝说,有用吗?
妈妈拿起刀:“笑笑你看啊,这个刀太尖了,一不小心就会割到手,太危险了,对不对?不如我给你另外一个刀,你来玩,好不好?”笑笑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很好奇:“哈哈,什么刀?”妈妈拿出一把生日蛋糕里搭配的切蛋糕的塑料小刀:“你看!”笑笑乐了:“切蛋糕?”再拿出一些西红柿:“来,今天这些菜都归你切了!”笑笑哇地一下张大嘴,很兴奋:“啊?都归我切了?”妈妈:“是啊,一会我们要用你切的西红柿做汤哦!”笑笑点点头:“行!”然后很认真地开始干活。切好后,再拿出一些豆芽:“笑笑,你能帮我们摘豆芽吗?”笑笑信心十足:“能,没问题!”
孩子是故意跟大人唱反调、故意对着干吗?倾听孩子的心声:他只是想证明,你们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有很多事情,大人出于保护,不允许孩子去做,但是孩子并不理解大人的好心,并不接受这样的“保护”,当你说“不”的时候,只会增加他非要去做不可的欲望。排斥、抵抗、反方向的行为,能带来一种“成就感”,意味着他也能做大人的事,并且希望得到肯定。所以大人不妨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证明他的能力。
&&&&&&&&&3、我忙着呢,我玩的可开心呢,讨厌,别打扰我!
要吃饭了,笑笑还在聚精会神地搭积木。妈妈喊到:“笑笑,洗手吃饭喽!”笑笑反感地摇摇头:“嗯~我还在搭积木呢!”妈妈继续嚷嚷:“现在应该吃饭了,等会再玩!”然而无济于事,你越是命令他,他越是坚持。
换一种态度:“笑笑,你是不是玩的很开心啊?哇,这么高!”笑笑:“当然喽,这是高空城堡,哈哈!”一旦跟孩子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劝说起来就容易多了。妈妈灵机一动:“城堡现在要举办晚会,王子公主一起来参加!”笑笑兴奋地笑起来:“啊哈哈,还有晚会?什么晚会?”妈妈:“晚会就是大家先吃一点东西,然后再跳舞!”笑笑:“吃饱了才有劲跳舞,对吗,妈妈?”妈妈顺着竿子就爬:“对,对啊。现在,哪个王子要吃东西啦?”笑笑一边笑着,一边高高举起手!妈妈:“好~笑笑王子,你来吃东西,吃完了就可以跳舞!”笑笑乖乖地坐到桌边。
在最早的时候,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渐渐地,孩子分清哪些事情是别人让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当他陶醉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大人强迫他结束,他肯定会反抗,会抵触,或者根本不搭理大人。这个时候,大人只能用巧妙的办法去引导他,而不是命令。
&&&&&&&&4、为什么没人注意我?咦,我一唱反调,妈妈就理我了!
某日,笑笑在画画,妈妈在埋头看一份重要的资料。笑笑:“妈妈,我喜欢蓝色,我画了一棵蓝色的树。”妈妈随口应和:“呵呵,蓝色的树?好有趣啊。”笑笑:“结什么果子呢?绿色的吧?哦不,还是咖啡色的吧!”妈妈敷衍了事:“呵呵,咖啡色的是什么果子啊?”
你有没有用心,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显然我当时搭话心不在焉。笑笑忽然跑过来,拿水彩笔,在我的资料上猛画一通。妈妈措手不及:“啊?你干什么啊?这是有用的东西,别乱画!”笑笑才不听劝,你越是制止,他越是乱画。
&&妈妈这才引起重视:“宝贝,你想干什么?我们到纸上去画,这是妈妈要用的资料,画的这么乱,就没法看了,对不对?”笑笑阴谋得逞,窃笑,拉着妈妈的手一起去画画。
&&&&渴望被关注,这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孩子,冷淡了孩子,这个时候,他只能通过一些“反常行为”,来引起你的注意!实际上当你给予足够的关注,他并非蛮不讲理。
&&&&&&&&5、嘿,有意思,我很好奇,如果……会怎么样呢?我要试试看!
在公园里,笑笑看见湖边有一些怪异的石头,想要上去爬。大人阻止:“不行不行,太危险,如果你爬上去,会掉湖里的!”你越是阻止,孩子越想去试一试:嘿,是吗?如果爬上去,会怎么样?不如拉着孩子的手,让他勇敢地去尝试,感觉很刺激哦。
再说一个例子,浴室有很多水,地上很滑,笑笑偏要进去玩。大人阻止:“不行不行,地上太滑了,如果你进去,会滑倒的!”你越是阻止,孩子越想去试一试:嘿,是吗?如果走进去,会怎么样?不如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尝试,只需要提醒他小心一点而已。
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什么都要试试,常会惹怒大人,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更渴望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不断独立地去尝试一些新鲜事情,尤其是大人不让做的事情。如果大人只是盲目地横加阻拦和限制,势必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在保护安全的前提下,试一试,又何妨?
胆大而心细,就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孩子会懂得自我保护,会明白冒险精神与安全意识,必不可少。
&&&&&&&&&6、什么都不行,唠唠叨叨真烦人,我偏不照你们说的做!
吃饭的时候,笑笑想把饮料倒进菜汤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先后阻止:“不准调皮捣蛋!不能倒在一起!”人多未必力量大,大人们越是集中火力炮轰,孩子越是一意孤行。
还有一个网友给我讲的例子,妈妈不让孩子趴在地上,反复跟孩子讲:“太凉了,太脏了,不准趴着哦,听话!”但是孩子根本无动于衷,好像外星人一样完全听不懂妈妈的话。当妈妈把孩子抱起来,孩子还固执地跑到原来的位置,继续趴着。
我们大人最经常跟孩子说的一个字就是:“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都不行,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非不知道大人所说的道理,当孩子已经习惯了大人们阻止他,他就会厌烦,并努力打破常规。
&&&&&&&&&7、我倒要看看,妈妈会不会生气?挑战妈妈的底线!
外出前,妈妈给笑笑抹防晒霜,笑笑不好好呆着,拿着防晒霜的瓶子哧溜一下跑掉了。妈妈喊:“喂,去哪儿啊?赶紧擦好,我们就出发了!”笑笑不听,挤出一些防晒霜,抹在了镜子上。妈妈制止:“啊呀,别乱抹,别浪费!”笑笑得寸进尺,又挤出一些,抹在了门上、沙发上。妈妈继续制止:“怎么回事啊你?擦脸的东西擦哪儿了?”笑笑激情澎湃,又挤出一些,居然抹在了电视机上。妈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笑笑!!!”
跟孩子斗智斗勇,无时无处不在。妈妈:“笑笑,你来,告诉妈妈,防晒霜是干什么用的?”笑笑不以为然:“擦脸呗!”妈妈:“防晒霜,就是防晒,你出门的时候,晒不晒啊?”笑笑咪起眼睛看着天,好像很晒的样子:“嗯,太晒了!”妈妈:“所以啊,擦上这个,咱们就不怕晒了。”笑笑点点头。妈妈:“那你看这些镜子、门、沙发、电视机,它们怕晒吗?”笑笑想了想:“我觉得,应该不怕晒吧?”妈妈:“为什么呢?”笑笑:“因为它们没有出去,没有看到太阳。”妈妈:“呵呵,对!那咱们还是别给它们擦了,留着我们下次出去再擦。”
就这么一边说着,一边已经给笑笑擦好了,看你往哪儿躲?
孩子经常会试探性地去挑战父母的底线,看见你吹胡子瞪眼,他就特别高兴。该坚持的原则,就要坚持;该生气的时候,就要生气;当然,除了斗勇,更需要斗智。
&&&&&&&&8、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哼,凭什么我就要听你的?
孩子想在外面玩,不愿回家,这是父母们经常碰到的问题。
妈妈命令,孩子不听;妈妈动手,孩子还手,进而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母子对打。妈妈怒斥孩子:“你不听话还敢打我啊?”
实际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还手是一种本能。无奈,孩子在大人面前总是弱者,最后在权威面前不得不屈服求饶。
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情,玩在兴头上不愿回家是正常的,一旦跟孩子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劝说起来就容易多了。
&&& 很多的“叛逆”,都是源于一种对束缚的抵抗,如果你强迫孩子听话,命令他服从你的指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甚至还痛下毒手、又打又骂,那么,孩子只会在“压迫”下“反抗”!你敢打他骂他,他必然以牙还牙,也打你骂你,“不听话”的状况只会愈演愈烈!
【结束语】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叛逆”?
&&&&因为长大了,可以自己做决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因为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因为渴望被大人关注,被大人重视,被大人认可;
因为好奇心和探索欲,想去尝试一切新鲜的东西;
因为不想被大人安排,不愿服从大人的命令和指挥。
“叛逆”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体深处蠢蠢欲动。
孩子不是我们随便操纵的“棋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抱怨孩子不听话。
请放下权威,去倾听孩子们的内心!
文章取自网络
编辑整理:@人淡如菊-心的菩提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叛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