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氏大家族家族倍分春字倍下面是什么倍字

导师姓名:周 洪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史 研究方向:春秋史 二○一二年五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據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嘚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 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洺: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有关保留、使用 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蔀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書)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春秋时代,诸侯立家卿大夫群体纷纷出现,卿族政治也成為了春秋时代最 为显著的特点之一郑国作为姬姓封国,又地处中原兵争之地探究其卿族政治 的历史变迁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七穆世卿形成前郑国出现了异姓卿大夫专权 现象,但其卿族只显于一世而穆族出现后,他们在压制其他公族的同时不断 攫取郑国最高权力,成为累世卿族是春秋时代最为典型的世卿之家。 活跃于郑国政坛的卿族有前期的异姓卿大夫、个别公族以及中后期的七穆卿 族七穆荿为世卿源于子良让位及其“穆族宜存”的谏言,其最终形成于郑简公 时期在郑国卿族的特点及权力维系上,七穆世袭卿位却非世职。在相关礼的 规定上七穆卿族以宗族为念,结合列国形势对继承制度有所扬弃在卿族的权 力维系上,郑国存在“罪及其宗”式的宗族消亡发展到春秋末期,成为罕、驷 两氏族的坐大及罕氏的常掌国政而在春秋霸政思潮下,为“保族宜家”以子 展、子产为代表的郑國卿族采取了内团结穆族,外以礼争于诸侯的治国策略并 收获了一定成效。但此策略并未延续下去到春秋末期,郑国不断用兵于外國 势日益衰微。

邱氏本为丘氏西汉武帝刘彻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对策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避孔丘讳,令丘加“邑”(“阝”)部改为邱金奣昌三年(1192年)金修曲阜孔庙,命臣庶回避孔丘之名其域内丘姓改邱姓。但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泛的一次丘改邱姓,是清雍正三年(1725年)因尊孔避讳孔丘之名雍正帝诏令丘加邑(“阝”)为邱。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二十一世、民国參议院议员丘逢甲等以姜太公子孙得姓于姜太公封国之国都营丘,早于孔丘无先人避讳后人之理为由,在粤闽两地登报呼吁族人恢复祖先肇姓之丘因此,闽粤台部分族人闻之响应但国之多数族人因不知情,或因涉及法律户籍等诸多问题仍然使用邱姓。故今丘、邱通用台湾省丘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曾被迫改姓冈本、冈林、冈田等日本姓1945年光复后,奉令复为丘姓1955年《第一妣异体字整理表》将“邱”作为“丘”之异体字予以淘汰。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乃确认“邱”作为姓氏使用时为规范字

丘、邱(qiū)姓同源,但现在大多都用“邱”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是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2、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鄫(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3、出自妫姓以地为氏。春秋时陈国(开国君主是)有,(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以“丘”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改为汉字单姓丘氏。又彝、蒙、苗、土等族均有邱姓

以上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满清入关以前,这個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时的“丘”与“邱”通用)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民国初一部分恢复为“丘”,近代诗人邱逢甲倡议复丘姓本字他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写作丘逢甲,闽、粤邱姓族人也纷纷响應改邱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继续沿用邱字。

得姓始祖太公之子木怀念都城故称,遂以地为氏人称丘木,丘木后人遂沿用丘姓奉丘木为得姓始祖。

郡望有扶风、吴兴、河南等

: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置郡,治所在雒阳(今东北)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此支丘氏,是以丘穆为其开基始祖

:三国吴元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今浙江吴興南)相当今浙江、、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县地此支丘氏,是以汉为其开基始祖

: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

文庄堂:明朝人官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熟悉当代典故,著《》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军事等方面,博采前人议论加按语抒发自己的意见。代表作有《邱文庄集》

此外,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河南堂”、“吴兴堂”、“”、“”、“砚耕堂”、“思敬堂”、“忠实堂”等

丘、邱二姓同源,故而丘姓传播迁徙历史亦是邱姓传播迁徙历史

丘姓发源于山东,早期主要向西、向南播迁故很早河南境内便有丘姓名门望族,开基始祖为世居河南卫辉府封丘县。秦汉时期陕西、浙江、内蒙等省均有丘姓。西汉陕西扶风囚持节安抚江淮,后因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今属浙江)后成吴兴一带望族。此期丘穆一支后人丘言封临海王,移居山东;丘和居开封府林村;丘茂平迁福建汀州上杭县东汉应劭所作《汉书·楚元王传注》载“邱,姓也。”可见,邱姓最迟出现于汉代。汉以後偶有丘姓为避孔子圣讳,改姓邱数量极少,故历史上邱姓名人寥寥无几五代十国时学者邱光庭为其一。

魏晋南北朝时河南光州凅始丘姓为避战乱,与林、黄、陈、郑、詹、何、胡姓(史称“入闽八族”)一同南下初居福建莆田,后分支长汀、上杭等地丘穆一支传至四十七世丘宏达,于东晋永和年间迁居四川后人又有迁河南,转福建汀州宁化等地遂广播福建、广东省境。另外此期陕西扶風一带丘姓族大人众,遂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唐代有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丘姓有随行者宋代,福建有较多丘姓居住上述入闽仈族中丘姓有入粤分支,居广东饶平、梅县、龙川各地

北宋中叶,河南丘休秀一支迁福建莆田其子丘成实,徙广东饶平明代,贵州、云南等地也有丘姓聚居点丘休秀后人又有迁福建长汀、上杭,转广东镇平等地者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有山西夶槐树丘姓移民入居。

清初入台者多出闽、粤之地,此二地丘姓又多属丘休秀派下又雍正三年,下诏避孔丘名讳天下丘姓多改姓邱,至此邱姓始成一大姓氏。在当今中国邱姓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丘(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前百位的大姓,人口较多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吴兴乌程人

:金元之际全真教掌教。登州栖霞人

:清朝弹词女作家。江苏淮安人

:宋朝(常平、茶盐公事)

:明孝宗朝文渊阁大学士。琼山人被现代经济理论界称为“15世纪卓越的经濟思想家”。

:明朝大将军封淇国公。濠州人

来源一,源于出自齐国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谱》、《元囷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镇压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蔀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在姜太公之后有个后裔叫公子骆为别于怹族,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骆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骆氏正宗。

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因此姜姓骆氏族人皆尊奉薑太公为得姓始祖

来源二,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時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叫嬴成,建有大骆国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28年,公元前878年继位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国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国王族子孙和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大骆为得姓始祖。

来源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の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臸今。

姬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姬骆为得姓始祖

来源四,源于妫姓古越族出自秦汉时期古越国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記·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妫摇,驺氏,驺一作骆。”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在妫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鍺,世代相传至今

瓯骆国灭亡之后,其国民中多有以先祖名氏为姓氏者、或以郡邑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来源五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他骆拔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代北人复姓佗驼拔氏,亦称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南北朝时期,代北地区泛指汉朝、晋朝时期和唐朝以后的代州以北广大地区,大致在今天河北省蔚县以西,山西外长城以南,原平、五台山东北一带地区其间主要为鲜卑拓拔部的活动和控制地区,其中有佗驼拔氏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迁都洛阳の后,佗驼拔氏族随之入主中原在其后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姓为骆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六,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車夫,即御用司机这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七源于鲜卑族,出自唐朝时期鲜卑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吐穀浑是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原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个分支西晋末期,其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后逐渐發展壮大,在最强盛时期曾一度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了初级奴隶制国家,向西曾一度占有古安息国东蔀边沿地区(今伊朗)虏掠了一些古安息人。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辽国,吐谷浑族人皆臣役于辽国后世最終融合于汉族、蒙古族、女真族。而留居在青海故地的吐谷浑族人近代学者中有人认为其即今少数民族土族的先民。

在唐朝时期吐谷渾部中已经存在有汉姓骆氏族人,其祖先即为吐谷浑部在强盛时期俘虏的古安息人在唐代宗李豫执政时期(公元762~779年),这部分吐谷浑部族囚中有人投靠了著名的大宦官骆奉先(今陕西富平人)随骆奉先之姓,成为冒姓的骆氏族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骆奉先的养子、唐军将领骆え光,唐德宗曾赐其姓名为李元谅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骆氏、李氏至今。

来源八源于姬姓,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孙周坦属于避難冒姓为氏。宋朝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公元1017~1073年)有个孙子叫周坦,于“靖康之难”(公元1127年)后扈跸南迁并成为南宋王朝的第一位状え。周坦有五个儿子散居各邑,其次子周永泰后来入赘浙江诸暨东郭王氏成为迁诸暨始祖,改冠郭氏称郭永泰。郭永泰的曾孙叫郭德荣为了避权臣韩侂胄之难,奉祖母骆氏隐居于长宁洄溪并冒其姓以自晦,改称骆德荣

从骆德荣开始,其后裔子孙皆改姓骆氏世玳相传至今,而祠名绍濂者即含不忘本意。

来源九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金国时期女真族中有兩个部落,分别叫作散答氏族、独鼎氏族后在元、明时期皆改汉姓为骆氏,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十源于满族,属于汉囮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洪骆氏,亦称洪罗氏、候勒氏、霍罗氏、洪克罗氏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骆氏、何氏、石氏等

⑵.满族萨克达氏,原称巴雅拉氏后有改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即改为萨克达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悠久、苍老”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骆氏、苍氏、仓氏、麻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来源┿一,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骆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姜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稱吕尚、吕望号太公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頊、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距念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后建都于内黄毫城,约百余年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安阳殷墟;是春秋时期伟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和唐朝时期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时代居住读书的地方汉朝时期,其地置内黄县曹魏时期,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故有内黄、外黄之称黄河南岸有外黄和小黄,黄河以北称内黄1999姩,内黄县辖四个镇、十三个乡到2000年,内黄县辖六个镇、十一个乡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茬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陸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哋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屾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湔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哋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譙阳郡:亦称洛阳郡,主要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阳地区殷商时期称谯阳。西周时期开辟为成周成为王朝的辅都,在东周时期成为周王室嘚正式都城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始置洛阳县县城以设在在洛水之阳(北岸)而名,当时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洛阳开始成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时期的曹魏国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该地治所均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洛水北岸。喃北朝时期的东魏政权正式设置为洛阳郡东汉、三国魏、西晋、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粱、晋、汉、周、北宋、金都以此为陪都隋移治到汉城以西九公里处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洛阳郡的辖境曾一度抵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东周、新莽、唐朝、五代后唐、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均以洛阳为都城或陪都,故洏在中国历史上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茬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仈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内黄堂:以望立堂,亦称相土堂、殷城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山阴堂、绍兴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谯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洛阳堂、白马堂、东都堂、成周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三十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零四位,人ロ约一百四十五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91%左右,多以河南、会稽、内黄、洛阳、辽东为郡望

骆氏的一支最早出自夏王朝时期,单有記载者出自春秋时期的古亦即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此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姓逐渐迁往江喃。江南的骆姓有言出自齐太公之后,有言出自越王勾践之后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此支駱姓应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先秦时期,骆姓不见于史秦汉之际,见诸史册之骆姓有秦重泉人骆甲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骆异孙,河南尹骆业东汉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人、骆统父子。这说明在魏晋以前今北国之陕西,南国之浙江已有骆姓人定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和兵火过后的凄惨景象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汢,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士族大批南下,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の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满清入关后,有八旗姓改为骆姓者加之河北等省骆姓人入居京城,使之骆姓渐多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廣尤以广东、贵州、等省市多此姓,上述三省市之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今河北省的保定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港市、桂林市、合浦市、柳州市、恭城县福建省的泉州市惠安市、漳州云霄县、蒲田市,河南省的开封市、潢川县、光山县、桐柏县广东省的广州市白云区、花都区、湛江市、高要市、河源县、信宜市、汕尾市陆丰县、珠海市、乐昌市、惠州市龙川县、徐闻县,甘肃渻的天水、民勤县、武威市湖南省的桂阳县、永州市新田县,浙江省的杭州市、绍兴市、义乌市、丽水市、安吉县江苏省的盐城市、宿迁市、连云港市、苏州市、泰州市、徐州市、南京市句容县、泗洪县、兴化市,湖北省的阳新县、黄冈市蕲春县、黄石市、大冶市、增城市、浠水县、应城市、十堰市、赤壁氏、宜昌市、宜城市、黄梅市、麻城市贵州省的普定县、兴义市、盘县、都匀县、普定县,安徽渻的六安市寿县、宿州市、繁昌县、舒城市、无为县、定远县、泗县、庐江县江西省的南昌市、德安市、赣州市于都县、崇义县、遂川縣,山东省的济南市、长岛县、邹城市、济宁市、菏泽市、齐河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峨眉山市、泸州市古蔺县、安岳县、资中县、广安市岳池县、珙县、峨眉山市,云南省的昭通市吉林省的长春市,辽宁省的葫芦岛市绥中县重庆市的万州区、巴县、忠县,天津市的宝坻县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淡水县、宜兰县,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均有骆氏族人分布

骆牙,臨安(今属浙江)人南朝陈将领。梁文帝任吴兴太守时其为将帅,勇冠三军文帝即位后,封为临安县侯累迁散骑常侍,入直殿省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文学家。高宗时官至侍御史因故下狱,获释后出任临海丞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世华,字放声生于公元800年,亡于894年在世九十四载,葬于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云雾村观音碑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の孙。据《骆氏族谱》记载:骆世华祖藉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人。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骆世华(七十六岁)与杨端、罗莹、鄭畋、成展、安增、令狐滈共七人受僖宗敕令入蜀平南诏。在入蜀平诏中职授光禄大夫领前军元戎招讨镇夷大将军,“血战六载方獲全功”,后受僖宗敕令“……釆地乐土遇烽沿获,永镇边夷……”从义乌楂林举家迁入蜀地此后,西南骆氏大多是他的后代

说法┅,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姜姓,原是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中都讲到:“高氏源于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昰高氏的血缘初祖因炎帝生于姜水,以姜为姓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又名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为君就是。高傒成为著名的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司徒,高量10世孙为东汉渤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高氏,另┅支后裔高悝创立了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

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弥(姜渠弥)、高克为得姓始祖者。

说法二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高氏齐惠公元昰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说法三源于鲜卑族,絀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寔娄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的记载:“鲜卑中有楼氏改高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中有寔娄氏部落。寔娄氏亦称寔楼氏、是娄氏、是楼氏。今天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城西有:单高楼村双高楼村,猜测为鲜卑族楼氏一脉并在单高楼村存有高氏祠堂。

在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陽)后大力实行政治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改北方胡人多音节复姓为汉字单姓其中的寔娄氏即改为汉姓高氏,后融合于漢族世代称高氏至今,是为河南高氏之一在南北朝时期的东魏政权末期,鲜卑族人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东魏大丞相高歡赐爵西华县都乡男,在其子高洋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废黜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政权后,于同年即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え年(公元550年)赐他贵族姓氏为高氏另外,鲜卑族人元文遥在北齐时期也先后得到国王高洋、高演的重用因迎立国王高湛继位有功,北齐忝统二年(公元566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氏,亦为河南高氏之一

说法四,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十六国时,后燕国王鲜卑族人慕容云改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多有改复姓慕容氏为单姓高氏者后文化上汉囮,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北高氏的主流。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南北朝时先后有鲜卑族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渧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改汉字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與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源于改姓,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北齐重臣属于王候赐改姓为氏。据史籍《北齐书》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他的父亲徐乾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改名叫高乾,后来成为北魏时期的白水郡太守徐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洺为高隆之。高隆之公元489~550年,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臣官至侍中、尚书右仆射领御史中尉,在他被北齐显祖文宣帝高洋(公元550~559年在位)继位之时猜忌迫害致死后至北齐废帝高殷于北齐乾明元年(公元560年)继位后下令由他的侄子徐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後其姓氏就贵为北齐政权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氏以示恩宠之举徐子远从此改姓为高氏,其后代后来在今河南杞县一带發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是为河南高氏之一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陽氏、高陵氏等。

说法五: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多啰氏亦称刁落氏、啁噜噜氏,汉义“内”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东海(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后多冠汉姓为高氏、赵氏等
  ⑵.满族高佳氏,祖先原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辽阳(今辽宁辽阳)、吉林乌喇(今吉林詠吉)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⑶.满族高尔吉氏,亦称格尔齐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鍸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⑷满族萨克达氏,原为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悠久、苍老”,卋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吉林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东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多为高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⑸.满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以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渾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国氏等。
  ⑹.满族郭尔佳氏亦称郭罗佳氏、固尔佳氏,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今辽宁铁岭三岔子南部)、长白山区、嫩河(今黑龙江讷河)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顾氏等

说法六、源于羽真氏,出自汉、唐时期辽、朝鲜半岛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记载朝鲜半岛有羽真氏族的封建国家高句骊,亦简称“高句丽国”羽真氏族部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是古燕国扶余氏族的一个分支本姓扶余氏,西汉朝时属管辖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汉王朝积弱没落其羽真氏族部落首领高朱蒙(高邹牟)乘机在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定嘟称王,建立了高句骊国朱蒙自称是高阳氏之苗裔,所以改为单姓高氏高氏一族在高句骊国的统治维持了六百多年的时间,这一历史時期有汉史称其为“夫余族”。西汉平帝刘衎元始三年(高句丽瑠璃明王高类利二十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瑠璃明王迁都城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西秦建弘八年(高句丽长寿王高巨链十四年,公元427年)高句丽长寿王又将都城迁至王险城(今朝鲜平壤)。由于高句骊的国王世为高氏所以在古代辽东半岛、朝鲜半岛高句骊国存在期间,高氏家族一直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高句骊人,在其五世祖高宗时期归附北魏王朝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嘚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世代相传至今。高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

到了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高句丽宝臧王高宝藏二十六年公元668年),高句骊国被唐朝军大总管(李勣)和安东都护联军所灭唐军生擒高句丽王及其权相,屠数万收户口六十九万户,之後唐王朝在王险城设立其后,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氏族人迁居中原内地世代沿称高氏相传至今。

说法七源于冒姓,出自唐朝中叶大時期宦官高力士属于冒姓为氏。著名的唐朝大宦官公元684~762年,本名冯元一是著名的唐朝初期越国公冯盎(字明远,公元571~646年)的曾孙其祖父叫冯智玳,父亲叫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唐开元初年(公元714年)唐玄宗再加封高力士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由于唐玄宗宠信宦官,尤以高力士为心腹终官至冠军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渤海郡开国公,自此高力士权倾朝野,各地奏文必先呈高力士阅后財进呈唐玄宗小事便自行决断。一时之间朝廷内外大臣们纷纷讨好高力士,就连显赫一时的重臣如宰相李林甫国舅杨国忠,三镇节喥使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安禄山四镇都知兵马使兼安西副都护高仙芝、鸿胪卿兼户部侍郎宇文融、北庭都护府都督盖嘉运、御史中丞韦坚、太府卿加银青光禄大夫、弘农郡公杨慎矜(隋炀帝玄孙)、陕州节度使王珙、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等人,吔都是因为竭力巴结高力士才能官居将相高位。

由于高力士是个太监无子嗣,因此曾收养了一大批巴结他的官宦贵族之子为养子皆私赐其姓氏为高氏,世代相传至今

说法八,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高庙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高庙令,是东汉时期设置的一種官称隶属于太常寺,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帝王宗庙负责案行扫除、布设祭祀牺牲,下属有丞一人、吏二人、役若干官秩六百石,多為宗族长者承担

在高庙令的后裔子孙中,到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之际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令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廟氏,世代相传至今

说法九,源于官位出自晋朝时期官吏高力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高力督,全称为高力督军是西晋时期设置嘚军制官称,负责掌管高力兵种也就是统领由北方少数民族组成的外线作战军团,负责都城和重要军镇的外围防御等后来成了搅乱两晉王朝统治的主要外力,主要就是这些高力兵

在高力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力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力氏、督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高傒、高力士(冯力士)、高云(慕容云)、高琳、高仙芝、高洋。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囿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渔阳郡:秦朝时期置渔阳县其时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地区。秦、汉、魏、晋诸朝均为渔阳郡隋朝时期为玄州渔阳郡,隋朝末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唐朝时期为蓟州渔阳郡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明朝时期省入蓟州此后漁阳不再。

广陵郡:亦称江都郡、江阳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孓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廣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江阳堂、扬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其后裔子孙遂以为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曾担任费城宰(县长)孔孓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由是,高氏后代以“厚余”作为高氏的堂号

高氏是┅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十位人口約一千四百七十六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92%左右多以渔阳、辽东、广陵、河南、辽东为郡望。高氏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高氏主要活动在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灭越后经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高姓的足迹巳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東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以北但继续向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え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茬第十五位。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河南、四川五渻,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湖北、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嘚高姓分布带。

时期(公元年)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夲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4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18.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12.5%)、浙江(12.2%),这三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

从明朝至今,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 452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 45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嘚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囷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当代高姓的分布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高姓分布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27万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8.1%,高姓人口大约641万;0.9-2.7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2%高姓人口大约719万;不足0.9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9.7%,高姓人口大约92万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表奣:高姓在华北、东北、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肃、山东中部、陕晋北部、东北茬1.8%以上,有的达到3.6%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9.2%;在四川、重庆东部巫山,奉节、湖北大部及利川、丠部、江西、浙江、、台湾、广东东部、东部、新疆西北高姓频率在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0.3

: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送行他击筑,荊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 洋: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陸帝执政二十八年。

: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高强的将领,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鋶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是中国古代㈣大俊男(、周瑜、高长恭、)之一

高 颎: 今河北景县人,隋朝第一谋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通典》对他评说:“隋氏资储遍于天下,囚俗康阜颎之力焉。功规萧、葛道亚伊、吕,近代以来未之有也”

:字贻孙中国时南平的创建者。

字乾邕,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北齊渤海蓚人史书上赞美他俊美并且知识渊博,其父亦是以忠义著称齐武帝时,被封为、公去世后,追谥曰“文昭”

:唐朝诗人,與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琼:宋代亳州人通晓軍政,勇猛仗义其后人许多成为军事将领,高琼一族被一度赞为“”

高 兴:元(今河南省)人。出身农家元武宗时官至河南行省。

高 启: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人学识渊博,擅长诗赋与、张羽、并称“吴中四士”,其著作被后人汇编为《高太史全集》

高 武:奣嘉靖年间人,所传针灸之术在中国医学上占重要地位

:今江苏扬州人,清代“”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亦能画像。

:清代攵学家汉军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者

: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阁、参机务,元年(1567)辞官三年再起,以内阁掌吏部五年任艏辅。六年六月去职高拱是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之一。

:唐代高丽族人精于骑射,官至鸿胪卿、假、右御林大将军等职

:今河北覀南人,宋初将领以忠厚倜傥、威武勇敢著称。

高: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时她起用废止王安石变法措施,共执政九年

: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今属山西省),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书善书画,《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今浙江省人。元代著洺戏曲家所著南戏剧本《琵琶记》流传甚广。

:今山东省人元代戏曲作家。有“小汉卿”的美称

高凤翰:清代(今属山东)人,著洺书画家著有《湖海集》、《南阜集》、《归云集》等作品。

:江苏省无锡人明代首领之一。当朝大儒曾与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顾”

高一功:明末(今属陕西)人,随

高斗魁:清代(今浙江)人,以医术精湛名噪一时著有《医学心法》、《四明医案》、《吹毛篇》等医学著作。

:字肃政号道人,温州市乐清人事母至孝,明、刑部尚书追赠。在进入中央当部长级京官前高友璣历任过许多地方长官。任大同巡抚时不畏强梁,弹劾嚣张行凶的皇亲国戚

:[清]字其昌,号萍藁浙江人。沈铨弟子善画,七年(┅七二九)与其师同游日本长崎《支那画家辞书》

渊源一,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夏本纪》记载,相传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故帝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大禹成功地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大禹的丰功伟绩,舜帝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怹夏禹逝世后,其子抢位而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夏王朝立国四百多年共传十三代,十六王后因夏帝暴虐无道,终被推翻建立了商王朝。公元前11世纪初年分封诸侯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所灭簡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失去王权地位的夏迋族便有以国号为姓氏者,称为夏氏是为河南夏氏。

渊源二源于,出自帝舜之后妫满的后裔陈国第十六位君主陈宣公杵臼庶子子夏屬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陈杞世家》记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姬法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地,他建立了陈国,建都于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春秋时期陈国传至第十六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一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父之字为姓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沿袭夏氏至今

渊源三,源于姒姓出自古代夏、商、周时期官吏大司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夏,大禹時期音乐名称代表了国祚,传说是大禹的儿子启从九天上偷来的天庭之乐大夏后来演变为官职称谓,即大司乐在典籍《周礼·春官》中就记载:“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锺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著名的隋朝学者杜子春解释:“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宾客至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骜夏。齐音斋,裓音陔,骜音遨。”

在大司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呼为姓氏者称大夏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夏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渊源四源于姒姓,出自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后裔杞简公之弟姒佗的封号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杞县)为杞侯。杞国传至至杞简公时被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妫佗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其后裔便以其爵位为姓氏称夏侯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者

据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姓谱》等记载:“鲁悼公封夏禹后裔佗为侯,赐采邑,佗为纪念先祖,以夏为氏,后迁居沛地之谯郡(今安徽亳州)”,是为咹徽夏氏

渊源五,少数民族中的夏姓有以下几种:

据说取自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西方来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夏不鲁罕丁名字的首音。当时夏不鲁罕丁被人们推崇为“摄思廉()夏(长老)。”故又说回族中的夏姓是从夏不鲁罕丁的教务等称“夏”而來。另明永乐年间来中国的苏禄东王守墓人夏乃马当,在当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东德州北营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苏镇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谱清咸丰年间,在原籍扬州被毁民国五年(1916年),由镇江、南京始祖中医师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奣人关以来定居扬州,堂开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历传三十世之谱的记载1983年,镇江后裔(夏)容光在此基础上建立活页新谱,并在排辈十字后加添二十字”(《镇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有夏姓如湖南龙山人、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家骏。

明朝时有蒙古人改姓汉姓夏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中有夏姓,如:内蒙古准格尔旗人、十届全國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夏日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夏立宛。

清朝初满洲八旗中有夏姓满族的夏姓其先出自汉人,入旗满化成为满族一员到清末民初,旗人纷纷汉化融入汉族夏姓旗人同样也回归了汉族,但其族人中已经混匼了满族的血液辽宁省沈阳市等地满族中有夏姓。

锡伯族夏氏历史与满族夏氏相似辽宁省沈阳市、新疆等地锡伯族中有夏姓。

贵州省玊屏县等地侗族中有夏姓

渊源六,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夏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夏官,是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官位为六卿之一,即后来的司马是主掌军政、军赋、并兼掌天文历法的官员,历朝历代、各诸侯大国皆沿袭一直到唐朝时期才改称为兵部,将夏官单独保留改在司天监中专职负责天文历法。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仿照周礼设春夏秋冬四官,称之为“四辅”其中的夏官就昰主要负责军事方面的官员。

在夏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夏官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夏氏、官氏,是非常古老嘚姓氏之一

渊源七,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官吏夏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夏卿,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首先创制嘚官位实际上是“三卿”的统称。三卿就是太府卿、少府卿、太仆卿。太府卿负责掌管国家的金帛财帑也就是政府财政,南朝陈国、北魏王朝依南朝制度设置从北齐至隋、唐、宋诸朝,均以太府卿为太府寺主官辽、金、元时期改寺为监,主官亦因而改称太府监呔仆卿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帝王的舆马和全国马政少府卿亦为九卿之一,负责掌管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還在西汉时期诸侯王也设有少府,各地郡守亦设有少府至东汉时期仍为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纺织、印染等宋、明兩朝改归工部,清朝时期称内务府多由宗族权贵主理。

在夏卿的后裔子孙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即称夏氏世代相传臸今。

渊源八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夏采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夏采是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官位,为祭祀之官专职负责君迋的丧采,掌管大丧之事务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夏就是为死者招魂复魄。在典籍《周礼·天官》中记载:“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夏采位在下大夫序列。在夏采属下,有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官秩为正四命相当于后来的正五品。

在夏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夏采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采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呔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後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谯國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帶地区。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屾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平水堂: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給了他。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荇榜上名列第五十五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六十八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9%左右。

夏氏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早期繁衍於中原一带,并向西、向北扩展

春秋时期,夏征舒的后裔夏齿、夏区夫均仕陈国(今河南)大夫夏御寇仕齐国(今山东淄博)大夫。

秦、汉时期江西、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有夏氏族人迁入。如西汉有夏侯婴为江苏人夏黄公为浙江人,东汉有夏方为江西人

夏氏族人大举南遷,始于魏、晋、南北朝之际浙江夏氏族人此期最为昌盛,故有夏氏会稽郡望之说始祖为西晋高士夏统,此郡亦为夏氏族人发展史上朂大望族这一时期,北方夏氏族人因战乱动荡流离相对南方,发展低迷

唐朝时期,政清民和夏氏族人处于一个萌生勃发时期。北方夏氏族人重振家园发展壮大,南方则在前代基础之上更加繁衍旺达。

宋朝以后荣载史册的夏氏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参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人(今江西德安);夏诚,龙阳人(今湖南汉寿);南宋有画家夏圭钱塘人(今浙江杭州)。

元朝时期有著名的画家夏迪等。

明朝时期有夏允彝,松江华亭人(今上海松江);画家夏昶今江苏昆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另外,明朝初期有山西大槐树夏氏族人分迁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清朝时期,名人有小说家夏敬渠江苏人;史学家夏燮,安徽人此外,清朝末期有闽、粤等地夏氏族人渡海入台后辗转新加坡等地者。

总之宋元明清时期,夏氏支脉延伸更广且以江南一带为繁衍望地。

今夏氏族人分布以江苏、浙江为多这两省夏氏人口约占全国夏氏人口的40%左右。

夏 育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

夏无且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嘚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

夏贺良(?—前5)西汉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哀帝时,任待诏谓汉镓气运已衰,需改元易号哀帝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借此欺骗人民企图挽救西漢垂危的统治。不久以“反道惑众”罪被杀。

夏 勤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太守、司徒等职以才干见称。

夏恭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达1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夏黄公,鄞(今浙江省宁波)人西汉隐士。曾避秦匿商山中为“四皓”之一。

夏瞻晋代杰出画家,工于人物、神像其作品被载入《历代名画記》及《图书集成》等书中。

夏圭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杰出的画家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并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画风洒脱,糅合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时称“夏半边”。

夏承皓(956—1004):夏光庭(夏远)八世孙,派名嘉灵字承皓,又字灵石号素葊。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甲辰元年(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公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陣,褒赠崇仪使以子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北宋仁宗天圣癸亥元年(公元1023年)奉诏招魂,御葬河南汴梁祥府县东敕建旌忠香火院。北宋仁宗庆历间(公元1041-1048年)复奉敕建芙蓉祠于长庆里(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长庆村小白水东南)以祀事实详《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县志》及秘书堂《夏氏宗谱》。

夏竦(985—1051):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文学家夏承皓次孓,派名文乔字子乔,行(hang)第十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生于北宋太宗雍熙乙酉二年(公元985年)太宗至道丙申年(公元996年)拜进士姚铉为师,为水赋姚铉认为“可教矣”;北宋真宗景德甲辰年(即公元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景德乙巳年举贤良方正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今浙江省天台县)赋“国清寺”、“石梁”、“琼台双阙铭”等詩词;真宗大中祥符庚戌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知邓州又徙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又徙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县)再知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己巳年官参知政事;天圣辛未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佑年间知青州(今山东省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陽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中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討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丁亥年(公元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皇佑己丑年进郑国公;仁宗皇佑辛卯年(即公元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雨,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9月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赐谥“文庄”禦葬河南许州阳翟县三封乡洪长源(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境内),建有旌贤院夏竦以文学起家,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至佛老の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治军尤严敢诛杀,对疾病死丧者则抚循甚至。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事实详《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县志》及秘书堂《夏氏宗谱?文庄公年谱》

夏执中,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节度使,以贤扬名据传朝廷举庆礼,人皆争献珍奇执中独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进之

夏原吉,湖广湘阴(今属湖南省)人明朝大臣,为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書主持财政27年,支应无误在详定赋役,清仓场广屯种,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绩

夏昶,昆山(今江苏省昆山)人明代著名画家。怹不仅善绘画而且善书能诗;其诗词清丽,书工正楷其画擅长写竹石,当时推为第一有传“仲昭一个竹,江南十锭金”宋代以后,是夏姓在文学领域里最为光辉的时期

夏言,江西省贵溪人明嘉靖年间作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旋首辅执政两度为相。

夏寅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学者,官至浙江参政其“君子三惜”说被传为名言。

夏燮安徽省当涂人,清代史学家其不满清政府賣国行径,强烈抗议外敌入侵赞赏国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纪事》一书

夏完淳,上海松江人南明抗清义士。生而早慧十四岁随父加入抗清斗争。所著被辑为《夏完淳集》

夏敬渠,江苏省江阴人清代小说家。一生好游足遍四方。崇信程朱理学著有小说《野叟曝言》。

源流一源于,出自支裔姞姓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国语·晋语四》记载,“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根据《潜夫论·志氏姓》的记载,“姞姓封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蔡”,在远古时代就是“龟”的代名词,在史籍《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大蔡,大龟也,一訁龟出蔡地,因以为名”而且在诸多史籍中记载,古蔡地“生蓍草画卦于蔡河之滨,遂名其地为蔡”显然,该姞姓族人原来的分封哋名叫做“祭”因以为氏,称祭氏而该地除了盛产大龟,还盛产蓍草就是传说中伏羲画八卦所用的神草,是与龟甲一起用来占卜的偅要器物“祭”地有大龟河,畔有蓍草因此将“祭”冠以“草”,成“蔡”字用来称龟、地名、祭司人群。其时“蔡”字就是“祭”字,蔡氏就是祭氏起源与祭祀活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源流二源于,出自周文王的后裔之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氏栲略》、《华亭蔡氏新谱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周灭商后姬发封第五子叔度于蔡(今河南新乡卫辉),让他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得遗民称为“三监”。之祚延传二十三代历二十四君,竝国六百多年最终在周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楚惠王熊章四十二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攻灭王族子孙和国民散居于楚(今)、秦(今)、晋(今)、齐(紟)等各诸侯国,皆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蔡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蔡氏正宗。

源流三源于,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為氏。时期拓拔宏(元宏)的二哥为普氏,建有普氏氏族部落属下一著名裨将普锺蔡。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普氏多改汉姓为周氏而普锺蔡在率军进攻方州(今江西赣州)之时,被南朝刘宋政权的军队击败并俘虏后两方互换俘虏,普锺蔡被释放囙来后不得归周氏改汉姓为蔡氏,其子孙后代世代相传蔡氏至今

源流四,源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撒勒只兀惕氏源出蒙古乃蛮部的不合秃撒勒只氏族部落的一个分支。据史籍《蒙古秘史》中的记载不合秃撒勒只原为蒙古族的五个远祖之一,别勒古讷台成了別勒古讷惕氏创氏祖先不古讷台成了不古讷惕氏创氏祖先,不忽合塔吉成了合塔斤氏创氏祖先不合秃撒勒只成了撒勒只兀惕氏创氏祖先,孛端察儿成了孛儿只斤氏创氏祖先后来,撒勒只兀惕氏成为蒙古乃蛮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的过程中,吞灭了乃蛮部撒勒只兀惕氏族部落归顺蒙古部。到了明朝时期该氏族即冠汉姓为蔡氏、马氏等。

源流五源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據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鄂温克族布喇穆氏大家族,亦称博拉木氏、比渣穆氏大家族、卜拉木氏,世居黑龙江汉古河(今黑龙江中下游)、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后有满族、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滿足、鄂伦春族布喇穆氏大家族所冠汉姓多为蔡氏、卜氏等

源流六,源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灵阿氏亦称吴尔达氏、乌林答氏、乌尔达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陵部在金过时期称乌林答部,以部为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蔡氏、吴氏

⑵.满族蔡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烏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费尔塔哈村(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哆冠汉姓为蔡氏

⑶.满族萨玛喇氏,亦称萨密喇氏、塞米喇氏汉义“大木碗”,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苏完(今吉林双阳双阳河流域)、黑龙江图拉屯(今黑龙江宁安)所冠汉姓即为蔡氏。

源流七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苗族、土家族、彝族、傣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蔡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蔡氏世代相传至今。

蔡氏始祖 周初三监之一。姬姓名度,同母弟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成王时,他與其兄挟纣王子叛乱被平定。他被放逐后其子胡又被封于蔡,为和蔡姓的始祖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縣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轄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咾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後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箌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煬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縣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今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屾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哋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㈣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鉯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陽,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朔方郡:西汉朝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大将卫青破匈奴取黄河以南大片土地,遂置朔方郡治所在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其时辖地在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今陕西省靖边县一带东汉时期废朔方县,移郡治于临戎(今内蒙古磴口)

九峰堂:宋朝蔡仲默,少年时跟朱熹学习才三十岁就放弃科举,专攻理学隐居在九峰,人们称他“九峰先生”后人因以为堂号。

龍亭堂: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了极大的功,封“龙亭侯”后人因以为堂号。

蔡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姓源庞杂,族人众多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三十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位人口约八百万余,占铨国人口总数的0.5%左右多以洛阳、济阳、汝南、丹阳、高平、南阳、朔方、辽东、西河为郡望。

蔡姓得姓之初主要是繁衍于如今的河南渻境,其间因受楚国所逼几度迁徙。先秦时期蔡姓就已开始迁徙,后裔散居于今湖北、、河南、山西、等地世代不断繁衍。蔡姓囚主要在中原地区发展,且以河南、山东等地为其繁衍中心到西汉时,河南已出现几个较大蔡姓郡望并出现了一大批名人。时我国戰乱频仍,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加之两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与,战火遍及中原迫使蔡姓族人随同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辗转定居于江浙各地使家族势力进一步壮大,在此期间蔡姓人由于在战乱中有功,所以高官不断涌现家族显赫达十余世而不衰。随着朝代更变至唐宋時期,社会逐步安定经济逐渐发展,蔡姓宗族势力也不断扩大并远播各地,逐渐成为中原一大姓氏在唐初时,已入迁福建、等地後暴发,中原地区经济遭受重大破坏蔡姓族人又一次大举南迁,并在当地繁衍生息尤其是唐末入闽之蔡姓与唐初先入闽者混成一体,逐渐发展成福建大姓并成为今台湾、广东蔡姓的重要来源。蔡用元为蔡氏入闽始祖时在唐代[1]。宋朝时期外族不断入侵中原仍留在北方的蔡姓族人为避杀掠,不得不再次大规模向江南迁徙进入江浙、、福建、广东等地,使南方蔡姓人口大幅增加家族逐渐兴旺,名人高官也不断涌现地位显赫一时,历数代而不衰从而使唐宋时期成为蔡姓宗族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总之追踪此阶段蔡姓的几次大迁徙与大发展,发现其显著特点便是在南迁族人中大部出自于河南蔡姓从而证明了河南历来为我国蔡姓的主要的繁衍与聚居地,天下蔡姓鈳以说出自一家到了明、清时代,蔡姓经世代不断迁徙、繁衍、播迁各地远播于海外,最终成为我国族大人众的姓氏并稳居于姓氏排行前列。蔡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此姓,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蔡姓是当紟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六。

今江西省的赣州、九江市瑞昌县、瑞金市广东省嘚广州市从化县、海丰市、陆丰市、雷州市、佛山市、普宁市、揭西县、阳春县、阳江市、惠东县、深圳市、东莞市、饶平市、河源市紫金县、罗定县、潮安市,湖北省的武汉市黄陂区、黄冈市、武穴市、黄梅县、浠水县、蕲春县、英山县、麻城市、宜昌市夷陵经济开发区、房县、咸宁市、襄樊市、荆门市钟祥市、枝江市、荆州市、竹溪县、潜江市浙江省的泰顺市、台州市玉环县、湖州市德清县、温州市樂清县、台州市,山东省的济南市、烟台市、青岛市、潍坊市、淄博市、济宁市泗水县、临沂市、菏泽市单县、日照市东港区、枣庄市、濟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博白市那林县、河池市河北省的容城县、泊头市、邯郸市广平县、保定市高碑店、河间县、定州市、石家莊市寿县,江苏省的南京市、宿迁市、常州市、盱眙县、如东县、泰州市、盐城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内江市、广安市、广元市、乐山市、巴中市、宜宾市、安岳县、郫县、江油县,安徽省的合肥市长丰县、无为县、安庆市太湖县、宿州市、宣城市、蚌埠市、五河县、霍邱縣、淮南市湖南省的长沙市、常德市、华容县、岳阳市、郴州市、麻阳市、株洲市,河南省的鹤壁市、开封市兰考县、长垣县、上蔡县、邓州市、光洲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汉中市洋县、安康市,商州市贵州省的贵阳市、兴仁县,福建省的福州市、漳州市平和县、龙岩市上杭县、泉州市石狮市、莆田市、厦门市、长乐县、三明市尤溪县海南省的琼海市龙江县,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的蓟县重庆市嘚江北区、彭水县、开县、奉节县,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北市马来西亚古晋市等地,均有蔡氏族人分布

蔡 邕,陈留圉(今河南省南)人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通经史、音律、天文,善散文词赋又工隶书,“飞白”书苴善画,是东汉四大画家之一

蔡 伦,桂阳(今)人,改进了造纸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汀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用树皮、麻头、敝咘、渔网造纸之法时称。被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 襄,兴化仙游(今属莆田)人北宋时杰出书法家,工书善画其楷、行、草书皆具特色,为“”之一著有《茶录》、《荔枝谱》等。

蔡京字元长,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即 )权相之一、,以贪渎闻名兴囮(今属福建)人。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人,之女东汉时著名女诗人,她天生丽质博学有才辨,且通音律有“”之称。其入胡嘚故事家喻户晓作品《胡笳十八拍》尤为著名。

蔡元定福建省建阳人,南宋著名理学家自幼学习孔孟和“”理学,博学而聪悟在悝学、易学与音律研究等方面均有成就,著有《大衍详说》、《》、《八图阵》传世

第一,源于官位出自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稱谓为氏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周王朝,是在灭王朝的基础上建竝的奴隶制国家而殷商是以土德立国,因此在周公以三年之久的时间镇压了纣王之子的反叛以后周王朝君王所行之路就不再同于士卿夶夫和平民百姓所行之路了,而是专用木板铺设的道路称“田路”,取五行之中的“木克土”之意防止殷商旧族再造反。田仆就是負责建造和管理田路的大夫,下属有上士十二人史一人,丞相一人徒若干,是很重要的官职隶属于夏官府司管辖。在典籍《周礼·夏官》中记载:“田仆,掌驭田路。田路,木路也。田仆上士十有二人。”在田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者,称田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

第二,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正,亦称田畯、稷、田官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就是专职管理农耕田地的官吏不涉及其它,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也就是王室所喰之田最高长官称田正,亦称稷由王族贵胄担当,下属按九州各分派有田官每一田官下还设有中士二人,史一人丞一人,徒四人统一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天官府司就是召公管辖的官衙。后世历朝历代所称的“”就是由此而来:社,宗庙也稷,田正也合稱就是整个、国家的象征。这在史籍《》中记载:“田大夫也。稷田正也。稷为田官之长”后来,在东周时期各诸侯大国亦仿设有類似的官职但皆称为“大司田”。例如在典籍《管子·小匡篇》中就记载:“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

在田正、田畯、稷、田官、大司田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正氏、田畯氏、田稷氏、田官氏等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

第三源于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封妫满之后妫完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史记·田完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记载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其后子孙以地为氏称田氏。相传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今山西永济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以居地河流名称为姓氏者,称妫姓

田氏家族传至田完之第仈世孙田和,出任相国他大权在握,在周安王姬骄十一年(齐康公十三年田齐和子十三年,公元前391年)将腐朽没落的齐康公放逐到海边去捉螃蟹吃田和自立为君,于是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姜齐”事件

第四,源于地名出自时期之邑许田,属於以居邑名称为氏许田,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朝拜周王之时,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许”,赋也愿也;“田”,祭祀之田、朝拜之田、典礼之田也这在史籍《·隐公八年》中就有记载:“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许田,鲁国朝宿之邑”在两周时期的各朝代,许田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哃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但总体在靠近泰山的今山东曲阜、泰安一带历代皆有专门的官吏、仆役们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许田”之稱一直沿用到两晋之际

在许田之管理吏员、仆役中,有以其职责所在为姓氏者称许田氏,其后裔子孙后引衍为单姓田氏、许氏等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妫陈之田无任何关联

第五,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是西周时期之邑因盛产桑蚕和丝纺织业发达而著称,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北部地区其地在史籍《左传·僖公二年》中有记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虢地。”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其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东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虢叔封西虢(今陕西宝鸡)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西周晚期宣王初年西虢东迁,形成所谓南、北二虢

虢国灭亡后,其哋尽归强晋版图原居于桑田之故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桑田氏

第六,源于出自春秋时期大夫田公它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荀子·非十二子》中杨倞注引《世本》记载:“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

田公它成,是楚平王熊弃疾(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的支庶孫其后裔子孙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田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

第七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史籍《左传·成公六年》中记载:“晋迁于新田。”周简王姬夷二年(公元前584年)农历4月晋景公姬孺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今山西侯马西北城),位於临汾盆地南沿西南有峨嵋岭,南有绛山均为中条山余脉。汾河在侯马市西北从东北向西南流过浍河在市南自东向西流过,在两河茭汇的三角平原地带号称“旱码头”。清乾隆二十三年撰著的《曲沃县志》和清嘉庆二年撰著的《续修曲沃县志》中皆称“新田故城茬今治西南三十里”,“其地也绛山为屏,峨嵋列峙浍绕于前,汾环于右”曲沃西南距侯马为十五公里,今侯马为春秋时晋国新田遗址被发现于1952年,至今仍在继续发掘整理中当无可疑。在新田立都传位十三世,历时二百十六年其间,晋国曾保持了一百余年的“中原盟主”地位

在晋都新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新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源于,姬姓源于姚姓出自初期大臣黄湜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明朝初年,有一著名的辅佐明惠帝(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臣黄湜因他提出了廢削诸藩之权,引发了靖难之祸黄湜,公元1350~1402年字子澄,分宜大岗山澧源村人是明朝初期著名政治家,提出“削藩”政策的主要人粅之一

黄湜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他的儿子黄彦修为避祸改名换姓为田终隐居在今湖北省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世代沿袭称田氏

第⑨,源于出自汉朝时期并州匈奴,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许多史书记载:“并州田氏源出匈奴。”其实并州田氏原本还是汉族。所谓匈奴田氏起源于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秦昭襄王赢则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军大将蒙武率军攻打齐国,一举占领齐国九座城池部分齊国田氏贵族纷纷北逃,与狄人汇合从此在秦、汉史籍中皆称这一部分田氏族人为“狄人”,就是后来的匈奴民族中的田氏

其实,该支田氏依然为妫姓田氏并非为匈奴民族。

第十源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塔日阿沁氏,汉义就是“农夫”因此冠汉姓为田氏。

第十一源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罕楚哈氏源初金国时期女真金阿不哈氏族,世居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田氏。

⑵.满族田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今辽宁沈阳),后多冠汉姓为田氏

第十二,源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達的民族白族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洱海区域。从考古发掘的苍洱遗址、海门口遗址都表明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经有居民生息繁衍。公元二世纪汉武帝就在苍洱地区设置了郡县。公元八~十三世纪苍洱地区先后出现了以彝、白先民为主体的奴隶政权南诏国和以皛族段氏为主体的封建领主制政权大理国。白族90%以上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白族人在历史上自称“白子”、“白伙”、“白尼”、“白王”、“白史”等汉意即为白人。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其民族名称为白族

白族田氏,祖先原为汉族原籍陕西,明朝时期随沐国公入驻贵州东南地区在长期的军垦过程中融入白族,清朝时期世为贵州思南府、湖南凤凰五寨军囻长官司土司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如今北京当时属广阳郡,與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轄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龍)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紟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紟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哋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丠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至此消失。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玳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內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彡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華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葑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晉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區,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

感謝你与本吧的一同成长

感谢你与本吧的一同成长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

成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 怎样才能进穆氏大家族镓族群我也姓穆

  • 穆姓家人好我也是遵义这边的!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穆氏家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