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为什么打死翻译官会翻译成像我这样的

苏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指南录后序课后练习及答案_高二语文_学大教育网
中小学个性化辅导
当前位置: >
> 苏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指南录后序课后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指南录后序课后练习及答案
来源:热心网友& & 时间: 17:57:58
高二语文的学习缺少不了课下的练习,课下做练习题能够帮助大家及时回顾学过的知识点,还能帮助大家总结做题的方法和经验,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苏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指南录后序课后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利用这些语文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荟萃(cu&) 缙(j&n)绅 纾(shū)祸 翌(y&)日
B 遽(jǜ)然 羁縻(m&) 诟(g&u)病 造诣(y&)
C 诋(dǐ)毁 庶几(jǐ) 酋(qiǘ)长 彷(p&ng)徨
D 愧怍(zu&) 自刭(jǐng) 巡徼(ji&o) 檄(x&)文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自度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度
B 夜则以兵围所寓所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C 竟使遇哨,无不死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 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 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
D 请罪于母,母不许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A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B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C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D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危险)
B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交付)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7.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B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D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8.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B 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终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
C 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尽力的崇高志向。
D 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庶几(jī)]
2.D (微:无、没有)
(度:估计;法度。以:率领;凭借&&身份。竟:假使;到&&终了的时候。)
3.D (无辜:无罪)
[行为:(古)两个词,此句意为&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可以:(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遗体:(古)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的残留物质]
4. C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其他各句均为倒装句)
5. B (均为名词活用为状语)
6. D (&文&在句中意为&文饰&)
7. C (其他各句句读正确划分依次为: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8. A (&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在本段没有表达)
9.1)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
2)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苏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指南录后序课后练习及答案,语文练习题是我们提高自己语文学习水平的关键,希望我们能够重视课下语文练习。
热点聚焦:
辅导课程推荐
高二语文一对一辅导课程
高二语文一对一课程
高二语文一对一冲刺课程
高二语文课程辅导
开/闭班时间
冲刺辅导资料
辅导资料导航
四年级辅导
关于学大教育
用微信扫一扫《〈指南录〉后序》知识整理
指南录后序(南宋&
一、文学及文化常识
1、下列一幅对联评价的是&&&&&&&&
,从&&&&&&&&&&&&&&&&&&&&&&&&&&&&&
可以看出。
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
明禋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
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代表作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其中《过零丁洋》有名句“&&&&&&&&&&&
,&&&&&&&&&&
”,《扬子江》有名句“&&&&&&&&&&&&&&&&&
,&&&&&&&&
本文表达了作者在国难当头时刻锐身自任的气概、坚贞不渝的节操和以死报国的决心。
3、古代官员任用的词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擢:提拔、选拔。&&&&
授:封给官职。&&&&&&&&&&&&&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三、文言积累
1、找出通假字
(1)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2)层见错出
(3)臣死有余僇&&&&&&&&&&&&&&&&&&&&&&&&&&
(4)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2、找出并解释古今异义词
(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2)以至于永嘉
(3)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4)为巡船所物色
(5)几彷徨死&&&&&&&&&&&&&&&&&&&&&&&&&&&
(6)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7)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7)几徨彷死
**不复顾利害(偏义复词,偏指“害”危害)
3、找出并解释词类活用,然后指明活用类型
(1)北虽貌敬&&&&&&&&&&&&&&
(2)予分当引决
(3)草行露宿&&&&&&&&&&&&&&
(4)日与北骑相出没
(5)道海安、如皋&&&&&&&&&&
(6)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4、解释一词多义
得间奔真卅&&&&&&&&&&&&&&&&&&&&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扁鹊立有间&&&&&&&&&&&&&&&&&&&&
出没于长淮间
中间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安得广夏千万间&&&&&&&&&&&&&&&&
间以诗记所遭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劳苦功高如此
固不如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此数者用兵三患也
范增数目项王&&&&&&&&&&&&&&&&&&&&&&&&&&&&&&
蒙冲冲舰乃以千数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5、解释加点的重点实词
(1)士萃于左丞相府&&&
&&&&&&&&&&(2)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3)吕师孟构恶于前&&&&&&&&&&&&&
(4)予羁縻不得还
(5)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6)天高地迥
(7)诋大酋当死&&&&&&&&&&&&&&&&&
(8)境界危恶
(9)予除右丞相&&&&&&&&&&&&&&&&&
(10)可以纾祸
(11)庶几在此&&&&&&&&&&&&&&&&&&
(12)追购又急
(13)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14)诡踪迹
(15)质明&&&&&&&&&&&&&&&&&&&&&&
(16)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17)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6、重点虚词:以
(1)以资政殿学士行&&&&&&&&&&&&&&&&&&
(2)夜则以兵围所寓
(3)贾庆余等以祈请使诣北&&&&&&&&&&&&
(4)将以有为也
(5)隐忍以行&&&&&&&&&&&&&&&&&&&&&&&&
(6)几以捕系死
(7)间以诗记所遭&&&&&&&&&&&&&&&&&&&&
(8)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7、重点句子翻译
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③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④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⑤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⑥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⑦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⑧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八、重点句式:被动句
1、意念被动句(没有被动词,但意思上是被动的)
例:予羁縻不得还&&&&&&&&&&&&&
无日而非可死&&&&&&
几以不纳死
2、有标记的被动句
(1)为,为……所……,为所
为巡船所物色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被”表被动。“被”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类似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九、语段阅读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1、下面各组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去京口&&&&&&&&&&&&&&&&&&&&&
去今之墓而葬焉
B.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C.几以不纳死&&&&&&&&&&&&&&&&&&
挟匕首以备不测
D.如高沙&&&&&&&&&&&&&&&&&&&&
纵一苇之所如
2、下列词语古今义相同的是&&&&&&&&&&&&&&&&&&&&&
&&&&&&&&(&&&&&&
A.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B.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D.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3、选出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避哨竹林中&&&&&&&&&&&&&&&&&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能容于远近&&&&&&&&&&&&&&&&
D. 死生,昼夜事也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主,几乎等于送死。
“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经过瓜洲扬子桥,竟然遇到哨兵,没有不死的。
C.“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辩是非,几次该死。
D.“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就死了,可是境界险恶,危险层叠交错出现,不是人所能忍受的。
5、作者说,“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他为什么能隐忍而活,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第一问在原文中找答案。第二问自己的话回答。
&&&&&&&&&&&&&&&&&&&&&&&&&
指南录自序&(文天祥)
  予自吴门被命入卫守独松闗廼王正二日除浙西大制抚领神臯予辞尹引帐兵二千人诣行在日夕賛陈枢使宜中谋迁三宫分二王於闽广元夕後予所部兵皆聚於富阳朝廷拟除予江东西广东西制置大使兼广东经畧知广州湖南策应大使未及出命陈枢使已去国十九日太皇除予右丞相兼枢宻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驻臯亭山距脩门三十里是日北帅即引董叅政以兵屯榷木教塲城中兵将官纷纷自往纳降予欲召富阳兵入城已不及事三宫九庙百万生灵立有鱼肉之忧会使辙交驰彼约当国相见诸执政侍从聚於呉左丞相府不知计所从出交赞予一行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且意彼尚可以口舌动也二十日至臯亭山诘其帅前後失信其帅辞屈且谓决不动三宫九庙决不扰京城百姓留予营中既而吕师孟来予数骂其叔侄愈不放还贾馀庆者逢迎卖国乘风旨使代予位於是北兵入城所以误吾国陷吾民者讲行无虚日比知卖国非予所容也相戒勿令文丞相知未几贾馀庆呉坚谢堂家铉翁刘岊皆以府第为祈请使诣北方盖空我朝廷遂将甘心焉二月八日诸使登舟忽北帅遣馆伴逼予同往予被逼胁欲即引决又念未死以前无非报国之日姑隠忍就船方在京时富阳兵已退趋婺州予欲俟间还军若不自脱至是欲从道途谋遁亦不可得至京口留旬日始得盐商小舟於二月晦夜走真州朔日守苖再成相见论时事慷慨流涕予致书两淮阃合兵兴复苖赞之甚力初三日早制司人来廼出文书谓丞相为赚城欲不利於我苖不以为然送予出门劝奔淮西予谓此北反间也否则托辞以逐客也李公仁人使见予必感动遂之维扬苖遣五十兵四骑从行夜抵西门欲待旦求见呵卫严宻鼔角悲惨杜架阁谓李公必不可见徒为矢石所陷不如渡海归从王室予然之自是日夜奔南出入敌冲犯万万死道途苦难不可胜述呜呼予之得至淮也使予与两淮合北人悬军深入犯兵家大忌可以计擒江南一举而遂定也天时不齐人事好乖一夫顿困不足道而国事不竞哀哉予至通闻二王建元帅府於永嘉陈枢使与张少保方以李郭之事为己任狼狈憔悴之馀喜不自制跋涉鲸波将蹑屩以从意者天之所以穷饿困乏而拂乱之者其将有所俟乎徳佑二年闰月日庐陵文天祥自&&&&
——断句练习(用/线断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下列句子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怎么会有..
下列句子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怎么会有厌烦的时候?B.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像我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我的死地。 C.来吾道夫先路!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是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敬意呀。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厌”应解释为“满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句子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怎么会有..”主要考查你对&&构词方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构词方式:词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它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有单音节的,有双音节的,有多音节的。由一个语素(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构成的是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是合成词。合成词的构成方式:(1)并列式(朋友、矛盾) (2)偏正式(火车、前途) (3)支配式(革命、动员)(4)补充式(提高、说明)(5)陈述式(冬至、心急)(6)附加式(老虎、桌子) (7)重叠式(星星、纷纷) (8)名量式(布匹、花朵)常考的合成词语:aabb:& 挨挨挤挤&&&&&&&&& 安安静静&&&&&&&&&&&&&&&&层层叠叠&&&&&&&&&&&&&苍苍茫茫&&&&&&&&&&&&& 匆匆忙忙&&&&&&&&&&&&& 层层迭迭&&&&&&&&&&断断续续&&&&&&&&&&&&& 端端正正&&&&&&&&&&大大小小&&&&&&&&&&&&&&& 地地道道&&&&&&&&&&&&&多多少少&&&&&&&&&&&&& 躲躲闪闪&&&&&&&&&&&&& 纷纷扬扬&&&&&&&&&&风风雨雨&&&&&&&&&&&&& 分分秒秒&&&&&&&&&&缝缝补补&&&&&&&&&&&&&& 方方面面&&&&&&&&&&&&& 方方正正&&&&&&&&&&&&&&沸沸扬扬&&&&&&&&&&&&& 纷纷禳攘&&&&&&&& &鬼鬼祟祟&&&&&&&&&&&&& 鼓鼓囊囊&&&&&&&&&&恭恭敬敬&&&&&&&&&&&&&& 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花花绿绿&&&&&&&&&&&&& 欢欢喜喜&&&&&&&&&&&浩浩荡荡&&&&&&&&&&&&& 浑浑噩噩&&&&&&&&&&轰轰烈烈&&&&&&&&&&&&&&&轰轰隆隆&&&&&&&&&&&&& 含含糊糊&&&&&&&&&&&&& 家家户户&&&&&&&&&&&&& 急急忙忙&&&&&&&&&&&兢兢业业&&&&&&&&&&&&& 结结巴巴&&&&&&&&&&进进出出&&&&&&&&&&&&& 坑坑洼洼&&&&&&&&&&&&& 哭哭啼啼&&&&&&&&&&&&& 磕磕碰碰&&&&&&&&&&&&& 口口声声&&&&&&&&&&&&快快乐乐&&&&&&&&&&&&&&&& 踉踉跄跄&&&&&&&&&&落落穆穆&&&&&&&&&&&&& 林林总总&&&&&&&&&&&&& 拉拉扯扯&&&&&&&&&&&&& 零零碎碎&&&&&&&&&&&& &&零零星星&&&&&&&&&&& 蓬蓬勃勃&老老实实&&&&&&&&&&&&& 里里外外&&&&&&&&&&&&& 冷冷清清&&&&&&&&&&&&& 来来往往&&&&&&&&&&&&& 密密麻麻&&&&&&&&&&&&& 慢慢吞吞&&&&&&&&&&&&&&莽莽苍苍&&&&&&&&&&&&& 马马虎虎&&&&&&&&&&&&& 明明白白&&&&&&&&&&&&& 忙忙碌碌&&&&&&&&&&&&& 勉勉强强&&&&&&&&&&&&& 男男女女&&&&&&&&&&&&&&袅袅娉娉&&&&&&&&&&&&&袅袅婷婷&&&&&&&&&&&&& 破破烂烂&&&&&&&&&&&&& 飘飘悠悠&&&&&&&&&&&&& 平平安安&&&&&&&&&&&&& 平平常常&&&&&&&&&&&&&&平平淡淡&&&&&&&&&&&&& 平平静静&&&&&&&&&&&&&普普通通&&&&&&&&&&&&& 勤勤恳恳&&&&&&&&&&&&&浑浑噩噩&&&&&&&&&&&&&&&三三两两&&&&&&&&&&&&& 口口声声&&&&&&&&&&&&& 原原本本&&&&&&&&&&&&& 兢兢业业&&&&&&&&&&&&&战战兢兢&&&&&&&&&&&&& 吞吞吐吐&&&&&&&&&&&&&&形形色色&&&&&&&&&&&&& 风风火火&&&&&&&&&&&&& 熙熙攘攘&&&&&&&&&&&&&& 洋洋洒洒&&&&&&&&&&&&&郁郁葱葱&&&&&&&&&&&&&风风雨雨&&&&&&&&&&&&&&& & 分分秒秒&&&&&&&&&&&&& 缝缝补补&&&&&&&&&&&&& 方方正正&&&&&&&&&&&&& 臻臻至至&&&&&&&&&&&&& 祖祖辈辈&&&&&&&&&&&&& 扎扎实实&&&&&&&&&&&&&仔仔细细&&&&&&&&&&&&& 影影绰绰&&&&&&&&&&&&& 密密麻麻&&&&&&&&&&&&& 疏疏朗朗&&&&&&&&&&&&& 鬼鬼祟祟&&&&&&&&&&&&& 结结巴巴&&&&&&&&&&&& &洋洋洒酒&&&&&&&&&&&&&家家户户&&&&&&&&&&&&& 是是非非&&&&&&&&&&&&& 庸庸碌碌&&&&&&&&&&&&& 迷迷糊糊&&&&&&&&&&&&& 歪歪扭扭&&&&&&&&&&&&&&&隐隐约约&&&&&&&&&&&&& 拉拉扯扯&&&&&&&&&&&&& 浩浩荡荡&&&&&&&&&&&&& 平平安安&&&&&&&&&&&&& 秀秀气气&&&&&&&&&&&&& 斯斯文文&&&&&&&&&&&&&&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风风光光&&&&&&&&&&&&& 安安稳稳&&&&&&&&&&&&& 病病歪歪&&&&&&&&&&&&& 抽抽搭搭&&&&&&&&&&&&& 大大落落&&&&&&&&&&&&& 匪匪翼翼&&&&&&&&&&&&& 沸沸扬扬&&&&&&&&&&&&& &纷纷攘攘&&&&&&&&&&&&& 风风火火&&&&&&&&&&&&& 风风雨雨&&&&&&&&&&&&& 鬼鬼祟祟&&&&&&&&&&&&& 浩浩荡荡&&&&&&&&&&&&& 轰轰烈烈&&&&&&&&&&&&& 浑浑噩噩&&&&&&&&&&&&& &家家户户&&&&&&&&&&&&& 结结巴巴&&&&&&&&&&&&& &&&& 兢兢业业&&&&&&&&&&&&& 口口声声&&&&&&&&&&&&& 磊磊落落&&&&&&&&&&&&& 烈烈轰轰&&&&&&&&&&&&& 林林总总&&&&&&&&&&&&&& 落落穆穆&&&&&&&&&&&&&&明明赫赫&&&&&&&&&&&&& 婆婆妈妈&&&&&&&&&&&&& 期期艾艾&&&&&&&&&&&&& 千千万万&&&&&&&&&&&&& 卿卿我我&&&&&&&&&&&&& 三三两两&&&&&&&&&&&&&& 三三五五&&&&&&&&&&&&& 善善恶恶&&&&&&&&&&&&& 生生世世&&&&&&&&&&&&& 是是非非&&&&&&&&&&&&& 堂堂正正&&&&&&&&&&&&& 陶陶兀兀&&&&&&&&&&&&&&偷偷摸摸&&&&&&&&&&&&& &吞吞吐吐&&&&&&&&&&&&& 唯唯诺诺&&&&&&&&&&&&& 熙熙攘攘&&&&&&&&&&&&& 心心念念&&&&&&&&&&&&& 形形色色&&&&&&&&&&&&& 洋洋洒洒&&&&&&&&&&&&& 影影绰绰&&&&&&&&&&&&& 悠悠荡荡&&&&&&&&&&&&& &悠悠忽忽&&&&&&&&&&&&& 鱼鱼雅雅&&&&&&&&&&&&&&郁郁葱葱&&&&&&&&&&&&&&清清白白&&&&&&&&&&&&& 快快乐乐&&&&&&&&&&&&& 热热闹闹&&&&&&&&&&&&& 疯疯癫癫&&&&&&&&&&&&&& 欢欢喜喜&&&&&&&&&&&&&&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大大小小&&&&&&&&&&&&& 老老少少&&&&&&&&&&&&&& 老老实实&&&&&&&&&&&&& 实实在在&&&&&&&&&&&&&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安安稳稳&&&&&&&&&&&&& 病病歪歪&&&&&&&&&&&&& 抽抽搭搭&&&&&&&&&&&&&& 期期艾艾&&&&&&&&&&&&&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句子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怎么会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4039252328252953271838290644210554文言文阅读试题_莲山课件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面题目。(1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甲】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指南录后序》)
【乙】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每与宾佐语及时事,辄流涕,抚几言曰:“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虽浩然无所愧怍
B.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C.诏天下勤王
D.破郊畿,薄内地
薄: 逼近,指进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予之生也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君亲其谓予何/君其勉之
C.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君以乌合万余赴之/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甲文,文天祥表明自己死里逃生是要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国家,阐明了他为复兴国家奋斗到底、死而无憾的决心。
B.乙文,当长江防线告急之时,文天祥为国而急,多方奔走号召,结集兵力,并抱着必胜的信念率万余兵力去抵抗元兵的进攻。
C.乙文,文天祥认为国家养育了臣民,臣民应该共赴国难;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他也希望天下的忠臣义士闻风而起保卫祖国。
D.乙文,文天祥面对国家的灾难,深深自责平时生活豪华,并毅然拿出全部的家赀充作军费;平时每当谈及国事,往往痛心以至泣下。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天 祥 捧 诏 涕 泣 使 陈 继 周 发 郡 中 豪 杰 并 结 溪 峒 蛮 使 方 兴 召 吉 州 兵 诸 豪 杰 皆 应 有 众 万 人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2分)
(2)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3分)
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周必大传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孝宗践祚①,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注:①践祚:即位,登基。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缴驳不辟权幸&&&&&&&&&&&&&&&&&&&&&&&&&&&& 辟:避开B. 朕知卿举职&&&&&&&&&&&&&&&&&&&&&&& 举职:尽职C. 自章、蔡沮士气&&&&&&&&&&&&&& 沮:沮丧D. 逐人才,流弊至今&&&&&&&&&&&&&&&&&&& 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 && 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B. 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 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 &&&&&&&&&&&&&&& (亚父)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3.下列各组句中,能直接表明周必大不善逢迎,刚正不阿的选项是(&&&)①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②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 ③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 ④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⑤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⑥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⑦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⑧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A. ②⑤⑦⑧&&& B. ①②③⑦&&& C. ②③⑤⑦&&&D. ④⑥⑦⑧&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公谨之孙也。父擅,武功令。一行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素多坟籍。一行诣崇,借扬雄《太玄经》,将归读之。数日,复诣崇,还其书。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一行曰:“究其义矣。”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曰:“此后生颜子也。”一行由是大知名。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一行逃匿以避之。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师事沙门普寂。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礼。又太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一行尤明著述,撰《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及《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选自《旧唐书》,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多坟籍坟籍:典籍B.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起:起用C.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访:拜访D.竟以得罪得罪:获罪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僧一行“聪明”和“切直”的一组是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僧一行,姓张,之前的名字是“遂”,小时候很聪明,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B.武三思钦慕他的学识品行,与一行谈论《太玄经》精微的义蕴,十分嗟叹佩服一行。C.一行曾直言规劝唐玄宗,玄宗采纳了他的话,于是追加命令永穆公主出嫁不按照太平公主的规模,只依照平常的礼数。D.皇帝命令一行考查前代诸家历法,重新撰写新历法,又命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制作黄道游仪,用以考察七曜(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运行的度数,互相证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5分)(2)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5分)&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傅青主善书画[清]徐珂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①君意,约以中秋夕为期,如天气晴爽,风定月明,当准备纸笔。”至日,果晴爽,友大喜,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晡至昳②,始罢席。乃命侍者为研浓墨,骈两几,铺丈长玉版纸于上,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谓俟月上东向,秉烛为之。少焉,月出,乐甚,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钵,置旁几,屏退诸人,独自命笔。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傅狂叫,叹曰:“孺子败吾清兴,奈何!”遂掷笔搓纸而辍。友见其满头皆墨,汗下如雨,急取水为之浣濯,遣人送归。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傅名,丐书庵额。以僧无行,不许。僧谂③某与傅善,啖④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中,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曰:“家有屏。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既赐书,即求署款。”傅笑而许之。甲刓⑤此三字授僧,榜于门。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节选自《清稗类钞·艺术类》)[注] ①重违:难违。②昳:太阳偏西。③谂:通“审”,详细了解。④啖:利诱。⑤刓:剜,挖。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俟月上东向      俟:等待B.遂掷笔搓纸而辍辍:停止C.丐书庵额丐:给予D.傅睨之而笑睨:斜视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傅青主狂放不羁和刚正不阿的一组是(3分)(  )A.①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 ②孺子败吾清兴,奈何B.①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 ②以僧无行,不许C.①屡书,屡自拉弃之 ②遽索纸,纵笔为之D.①舞蹈踊跃,其状若狂 ②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青主对创作的时间有严格要求,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B.友人为了求得傅青主的画,置酒与之痛饮,后来却因败坏了傅青主的清兴而无果。C.甲为了回报和尚,设计骗取了傅青主的真迹,最后却因此断送了与傅青主的交情。D.本文通过对傅青主的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书画家形象。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3)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3分)&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1.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诚:的确。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吊:悼念死者。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绝:穷尽。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来:使……到来,招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目遇之而成色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何为其然也C.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3分)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C.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达到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3分)(2)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3分)&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节选《晋书·祖逖传》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赞:称赞
B.阳平辟察孝廉辟:征召
C.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逆:迎接
D.中流击楫而誓曰楫:船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乃重修岳阳楼
B.此非恶声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请以战喻
D.诸兄每忧之杳不知其所之也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祖逖“轻财好侠”特点的一组是(&&&)(3分)  ①逖性豁荡,不修仪检&  ②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  ③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  ④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⑤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  ⑥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逖从少年时代起就闻鸡起舞,博览书记,乡党宗族都说他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B.京师发生大乱,祖逖率领亲属宗党数百家避难途中,将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C.祖逖认为晋朝发生大乱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而是由于藩王争权,自相残杀,使戎狄乘机占领中原。
D.晋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了粮食、布匹,但不提供武器,并让他自己招募士兵。
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4分)逖 以 社 稷 倾 覆 常 怀 振 复 之 志 宾 客 义 徒 皆 暴 勇 士 逖 遇 之 如 子 弟时 扬 土 大 饥 此 辈 多 为 盗 窃 攻 剽 富 室 或 为 吏 所 绳 逖 辄 拥 护 救 解 之6.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文言文阅读(共19分)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
柳芳曰: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①不言功,王②、魏③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④、卫⑤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注:①杜如晦。②王圭。③魏征。④李世勣 ⑤李靖。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草隶,善属文精妙
B.太宗徇地渭北
曲从、偏私
C.文约理赡足够
D.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了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B.①将至御座乃下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C.①谮之于高祖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D.①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一度因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又被召回。
B.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具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C.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厚待。
D.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5分)
(2)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①王若虚,字从之,槁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②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③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令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金史·列传第六十四·王若虚传》)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虚自分必死节      分:料想
B.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喻:告诉
C.不意晚年乃造仙府造:制造
D.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若虚珍视名节、不苟趋附的一组是(  )①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②虽然,我姑以理谕之③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④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⑤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解的一项是(  )
A.王若虚任县令期满的时候,百姓都来为他送行,致使他几天后才能动身出发,可见他执政时能够体恤、爱护民众。
B.他在辞令方面很擅长,在翟奕召见他让他为丞相撰写碑文时,他慷慨激昂地辩解,反映了性格中有机警善辩的一面。
C.在文中王若虚是一个重视名节、轻视权贵、血肉丰满、令人敬仰的文人形象;他曾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名节,但是由于形势所迫,最后还是无奈屈从了。
D.在翟奕、元好问的不断催促下,刘祁虽然草拟了碑文,但实际上他不认为丞相以京城归降大元的行为是值得赞颂的,也不主张为他立建功德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立见屠灭。(5分)(2)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5分)&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基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占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错误。
B.勃戏为文檄英王鸡檄:用檄文声讨。
C.勃往省,渡海溺水省:探视,问候。
D.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抵:抵偿。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句是(&&& )(3分)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③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王勃命运坎坷。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唯有王勃,慨然应鸡,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
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4.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4分)(2)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3分)(3)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3分)&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选择每题3分,翻译8分)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李渊)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屯:驻扎
B.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虞:预料,准备
C.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奄:奄奄一息
D.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破:打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靖纵兵击破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至江陵,屯营于城下师不必贤于弟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杨素认为他将来做官一定能做到自己现在的位置。
B.李靖在攻打萧铣的战斗中,看重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C.李靖通过侦察知道可汗军营受惊扰的情况后,暗中派间谍使离间计,终使可汗亲信主动投降。
D.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战功卓著,可以和汉代的李陵相媲美。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
①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4分)&
②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4分)
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课本文言文基础知识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比去,以手阖门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D.距关,毋内诸侯 /来吾道夫先路也
2.选出以下选项中划线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景公召而数之曰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可以横绝峨眉颠
3.选出以下选项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B.犹且从师而问焉则将焉用彼相矣?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作《师说》以贻之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客有吹洞箫者&&&&&&&&&&&&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⑥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⑦甚矣,汝之不恵&&&&&&&&&&⑧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⑨而彼且奚适也&&&&&&&&&&&&⑩是社稷之臣也
A.①③⑥/②⑨/④/⑤⑧/⑦/⑩
B.①⑩/②⑨/③④/⑤⑧/⑥⑦
C.①③/②⑨/④/⑤⑧/⑥⑦/⑩
D.①③⑩/②⑨/④/⑤⑧/⑥⑦
5.对下列划线固定结构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为“为什么……呢”)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C.无乃尔是过与?(译为“难道……吗”)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为“用来……的人”)
&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8分)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又尝过徽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剌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郞,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生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九》有删改)注:①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尝过徽士何胤过:责备
B.雅相钦重雅:向来
C.淡然无营营:谋求
D.当时荣之荣:认为……是荣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故不列于后焉
B.王以荔有高尚之志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
C.荔乃制碑乃敕宝应求寄
D.而居止俭素文帝哀而谓曰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①荔辞日:“未有板刺,无容拜谒。”&&&&&②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居于西省③荔乃制碑,奏上&&&&&&&&&&&&&&&&&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4.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①荔辞日:“未有板刺,无容拜谒。”&&&&&②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居于西省③荔乃制碑,奏上&&&&&&&&&&&&&&&&&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②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
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寄蜉蝣于天地/月出于东山之上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何为其然也?
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哪一首诗?
A.《长歌行》
B.《短歌行》
C.《蒿里行》
D.《步出夏门行》
6.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12分)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相独恨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居部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汉书·魏相丙吉传》)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收捕,案致其罪案:核实
B.恐久获罪,乃自免去恐:惊恐
C.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非:责怪
D.相心善其言善:认为是好的,对的。
2.下列各项表现魏相为官处理政事细心、严厉的是(   )①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②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③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④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⑤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
3.以下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相年青时研习《易经》,有才学,在郡中担任小吏,被举荐为贤良;后担任茂陵县令,治政严明,社会一片安定
B.在魏相第一次担任河南太守期间,丞相车千秋去世,其儿子正担任武库县令,因魏相要给他治罪而擅自离职跑了。
C.有人诬告河南太守魏相残杀无辜,当地许多吏卒百姓为之伸冤;而大将军霍光却因武库令事,给魏相治罪下狱。
D.魏相再次担任茂陵令时,有贬谪之意,情绪低落;好友丙吉劝导他谨慎行事,终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耻”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B.渔人甚异之,复行数十步
C.内立法度,务耕织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3.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下列句中“其”的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其皆出于此乎
5.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来源:]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阳侯幸吕太后&&&&&&&&&& 幸:被宠信
B.往税凡五百金&&&&&&&&&&& &税:赠送
C.大臣多害辟阳侯行&&&&&&&& 害:害怕
D.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 过:拜访
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B.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①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 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刻廉刚直”的一项是(&&&&&)
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 ②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④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
⑤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⑥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A.③④⑥&&&&&&&&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5分)
(2)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5分)
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15分)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②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注:①端而言,蠕而动。 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1.句中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渐之滫(渐渐)
B.形乎动静(体现)
C.教使之然也(这样)
D.不临深谷(靠近)
2.乙文画线句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
3.翻译。(10分)(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4分)&&&&&&&&&&&&&&&&&&&&&&&&&&&&&&&&&&&&&&&&&&&&&&&&&&&&&&&&&&&&&&&&&&&&&&&&&&&&&&(2)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3分)&&&&&&&&&&&&&&&&&&&&&&&&&&&&&&&&&&&&&&&&&&&&&&&&&&&&&&&&&&&&&&&&&&&&&&&&&&&&&&(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分)&&&&&&&&&&&&&&&&&&&&&&&&&&&&&&&&&&&&&&&&&&&&&&&&&&&&&&&&&&&&&&&&&&&&&&&&&&&&&&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段,完成小题。(15分)李疑尚义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失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①愿士②,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练药。躬:亲自
B.籍其数而封识之。籍:登记入册
C.旦暮置其手,问所苦。置:放下,搁下
D.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我不幸被疾矣②忠而被谤
B.①面发囊②面刺寡人者,受人赏
C.①籍其数而封识之②籍吏民,封府库
D.①举世混浊,清士乃见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选出最切合本文写作主旨的一项是
A.希望社会上的人崇尚道义,患难相恤,不图回报
B.希望社会上的人以诚相待,助人为乐,继承古风
C.痛感世俗以貌取人,埋没清士,毒化社会风气
D.痛感世俗嗜利忘义,以李疑之事劝谕世人。
4.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2)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尧的号)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注释】爨:cuàn烧火做饭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受一廛而为氓氓:百姓
B.举舜而敷治焉举:选拨
C.治于人者食人食:供养
D.不为厉陶冶厉:鼓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独可耕且为与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B.如必自为而后用之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尽弃其学而学焉积善成得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许子以釜甑爨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对文章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行等农家学派的主张是解决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的办法。他们不但从理论上这样认为,而且还身体力行到滕国为氓,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B.许行的学术在当时影响很大,连儒学弟子陈相也从宋国赶来滕国做了许行的门徒,愿弃自己的学问而向许行学习。
C.陈相见孟子时表明了自己对许行靠编鞋织席为生亲自从事农业劳动很赞许,并且他还认为滕国的国君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算不上贤明之君。
D.本段文字体现孟子散文善于论辩的特征,多用反诘句和排比句。反诘句不直接说出正面结论,让对方思而得之,更有启发诱导力量。排比句使句式整齐,表达有气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3分)(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4分)(3)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3分)&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及长,有经国才略,屡辟不起。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于时苻坚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中书郎郗超虽素与玄不善,闻而叹之,曰:“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时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于是征还,拜建武将军,监江北诸军事。
时苻坚遣军围襄阳,车骑将军桓冲御之。诏玄发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以为形援。襄阳既没,坚将彭超攻龙骧将军戴逯于彭城。玄率东莞太守高衡、后军将军何谦次于泗口,欲遣间使报逯,令知救至,其道无由。小将田泓请行,乃没水潜行,将趣城,为贼所获。贼厚赂泓,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勉之!”遂遇害。
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叔父征虏将军石等距之,众凡八万。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及成弟云,步骑崩溃,争赴淮水。牢之纵兵追之,生擒坚伪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收其军实。坚进屯寿阳,列阵临淝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于是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
(节选自《晋书?谢玄传》)
1.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长,有经国才略经:治理
B.自率兵次于项城次:驻扎
C.与叔父征虏将军石等距之距:同“拒”,抵抗
D.遂麾使却阵麾:军旗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现谢玄“不负举”的一组是(&&)
①虽履屐间亦得其任&&&&&&&&&&&&&&&&&&②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
③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④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
⑤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⑥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玄从小聪慧过人,被谢安器重,长大后有经国才略,朝廷几次任用他都被拒绝,后来与
王珣同被桓温重用。
B.中书郎郗超素来与谢玄不和,但得知谢玄被推举后,由玄平时处理细小事务的做法推知谢
玄一定不会辜负举荐。
C.彭城被围,谢玄欲派人向彭城守军报信,让其坚守,田泓自告奋勇,不幸被俘,田泓巧妙
施计,最后不辱使命。
D.谢玄利用苻坚轻敌思想,先带领八千精兵南渡淝水,趁敌军还未扎稳阵脚,即与之决战,
前秦军队溃败逃散。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
⑵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
题型:主观题解答题难度:难
首页上一页1&
高一下知识点
按知识点按章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羽之死原文及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