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拖累了中国经济增速图

拖累中国经济增速的不是东北,而是中东部
我的图书馆
拖累中国经济增速的不是东北,而是中东部
拖累中国经济增速的不是东北,而是中东部
来源:招商宏观,作者:谢亚轩、高明核心观点: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上升力量总体上弱于下降力量,且下降力量在特定领域中表现突出:在行业视角是持续下行的采矿业和周期下行的服务业,在需求视角是严重失速的民间投资,在区域视角是辽宁、黑龙江与山西。局部衰退对中国经济整体的拖累有多大呢?衡量这种拖累的程度,需要两个方面的指标,一是局部增速低于整体增速的程度;二是局部规模占总体规模的比例。一种简化的估算方法是:假设某经济体中占GDP比重40%的某一领域的增长率突然降速1个百分点,这会使该经济体整体GDP增速减少0.4个百分点。根据此方法分行业、分需求类型、分区域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经济整体增速会略低于2015年,同时“去工业化”趋于放缓,“国进民退”趋于增强。(1)2016年,尽管加速下行的采矿业仍会继续拖累GDP增速(少增0.2个百分点),但第二产业已基本停止了始于2012年的下行趋势,其企稳回升会对中国GDP增速产生支撑。第三产业进入周期下行阶段,但对整体的拖累程度不会过于严重,因为金融与房地产降温在一定程度上会被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双创”与“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所抵消。(2)2016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低于2015年全年增速接近7个百分点,由于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60%,因此会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近4.5个百分点的拖累。而当前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速的贡献率大约为40%,进一步得出民间投资失速会对GDP增速产生1-1.8个百分点的拖累。民间投资下滑的负面影响当前主要依靠国有投资来抵消,下半年出口逐渐复苏有望缓解“独木难支”局面。分地区而言,东北地区民间投资规模很小,因此影响不严重,反而中、东部拖累更大;分产业而言,第三产业民间投资下滑程度超过了第二产业。(3)2016年辽宁名义GDP增速的下降幅度可能达到4个百分点,这会使全国名义增速减少0.15个百分点。而黑龙江、山西已经企稳,先后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进入“L”型水平段,将逐渐从拖累变为支撑。对于权威人士的判断“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我们的认识是,在结构转型过程中,生产资源会逐渐从过剩行业流向新兴行业,因此行业分化是经济体新陈代谢的自然体现,也是保证经济增长韧性,使之不会暴涨暴跌的内生机理。当前,中国经济中的支撑力量总体上弱于拖累力量。而且,拖累力量在特定的领域表现尤其突出:在行业视角是加速下滑的采矿业、趋于降温的金融和房地产业,在需求视角是严重失速的民间投资,在区域视角是东北与山西。局部衰退对中国经济整体的拖累有多大呢?要量化这种拖累的程度,需要两个方面的指标,一是局部增速低于整体增速的程度;二是局部规模占总体规模的比例。一种简化的估算方法可举例如下:假设某经济体GDP增速为5%,如果占GDP比重为40%的东部地区的GDP增速突然降低1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GDP增速不变,那么该经济体整体的GDP增速将是:60%×5%+40%×4%=4.6%,降低0.4个百分点。针对中国现实的测算过程与结果如下:一、行业视角:持续下行的采矿业,周期下行的服务业中国GDP当季同比增速延续着2012年以来的下行趋势。其中第二产业在2014年第2季度开始下行趋势,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则一直呈周期性波动状态,并无明显的上行或下行趋势。第三产业,由于金融业与房地产的降温,将在2016年下半年处于周期下行阶段,这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但我们认为由于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双创与互联网+、民生服务等行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总体上不会出现严重失速。第二产业,在2012年至今的近5年里,占GDP比重逐渐从45.3%下降至40.5%,其产值增速在2013年之前约为8%,2014年下降至接近7%,2015年后则降至6%左右的水平。如果将来第二产业增速能恢复至2014年,那么GDP增速将提高0.4个百分点;如果能恢复至2013年之前的水平,那么GDP增速将提高0.8-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包括工业与建筑业,2015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6.9%(工业占比约为33.8%)。2015年第2季度,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下降2.8个百分点,使GDP少增0.2个百分点;2016年第1季度建筑业又迅速反弹1.5个百分点,这又使GDP恢复了0.1个百分点的增速。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占GDP 4.3%、30.1%、2.5%(Wind仅更新至2013年,预计2015年为4%、28%、2%)。采矿业如果延续2016上半年的加速下行趋势,2016年全年降速可能接近5个百分点,这会使2016年GDP少增0.2个百分点。制造业在2015年比2014年降速2.4个百分点,这使2015年GDP少增了0.67个百分点。不过2016年制造业开始企稳回升,其对GDP的拖累有望缓解甚至消失。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GDP比例较小,即使像那样出现了2个百分点的降速,也只能使GDP少增0.04个百分点。综合第二、三产业的影响,2016年全年经济增速可能略低于2015年,但服务业替代工业的“去工业化”进程会趋于放缓。二、民间投资失速:总体影响与分地区、分行业的表现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失速严重, 2015年全年增速为10.1%,但2016年上半年增速仅为2.8%。由于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60%,因此当前民间投资超过7个百分点的降速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拖累达到了4.5个百分点。而当前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速的贡献率大约在40%左右,因此2016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失速使得GDP少增了1.8个百分点。不过需要注意,2004年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超过资本形成总额(最新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GDP之比超过80%),所以这里可能高估了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速的影响,但即使按比例缩小,当前民间投资失速对GDP增速的影响也在1个百分点左右。资料图分地区、分行业测算(如上表)会有两项发现:(1)陷入严重衰退的东北地区由于民间投资规模很小,因此影响并不严重;反而是中部、东部对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的拖累更大,分别为-2.06、-1.50个百分点。(2)投向第三产业的民间投资下滑程度超过了第二产业,二者分别使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减少2.21、2.03个百分点。三、区域视角:黑龙江、山西已经见底,辽宁继续下行2014年以来,辽宁、山西、黑龙江的名义GDP增长率加速下滑。辽宁省在分别下滑2.9、2.8个百分点,占比也从4.2%下降到4.0%,使得全国增速分别下降0.12、0.11个百分点。2016年辽宁省增速的下降幅度可能达到4个百分点,这会使全国增速减少0.15个百分点。山西省增速在年都出现了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4.0、1.8个百分点,但由于规模占比相对较小,两年只分别拖累全国增速0.08、0.03个百分点。且山西经济增速在2016年企稳回升,可能会从拖累转变成微弱的支撑。黑龙江经济失速主要发生在2014年,降幅2.35个百分点,使全国名义GDP少增0.05个百分点,但2015年开始筑底,预计2016年有微弱复苏。
TA的最新馆藏英语学习专题
揭秘剩男们的六大经典单身理由;80后剩男成功追女法则..
烈日炎炎,热浪一波一波地袭来,汗水滴滴答答地流个不停,窗外的知了也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寒冬过去了,春天杳然而至,万物复苏的时节,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蔚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
关注可可英语官方微信,每天将会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名著小说推荐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您的位置:>>>正文
中国经济增速受拖累 未来五年期待“凤凰涅槃”
国际金融报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经济从影响两年之久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尽管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经济暴露出来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凸显,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可能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被动转型还是主动调整,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必须实现凤凰涅槃般的转变,中国经济未来10年的发展或在此一举
  1 GDP增速受拖累
  &2011年,中国的外贸增速可能会从2010年的30%下滑至15%左右,这在之后的几年中可能会成为常态。&
  &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结构不合理、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涨价、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都必须在未来五年得到解决,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法兴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姚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上述因素影响,中国2011年GDP增长率会逐渐放缓。姚炜预测,2011年全年GDP增长率会达到9.5%左右,而在之后的几年内,中国经济增速会进一步趋于缓和。&消费、投资和出口三者之间的结构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变,最重要的是中国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劳动力价格上涨、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姚炜说。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家王黔则把中国2011年的GDP增长率调低为9.0%。她表示,2011年中国政府的政策重点不是控制通胀,而是继续促进经济的增长。
  如果要寻找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投资可能会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今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各地发展地方经济的冲动可能会很大,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姚炜将这种增长形容为&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姚炜看来,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明显减弱,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力也在不断消减。姚炜表示,2011年,中国的外贸增速可能会从2010年的30%下滑至15%左右,这在之后的几年中可能会成为常态。
  除了国际投资银行的看法,国内宏观经济分析师关于中国经济2011的增长情况也普遍&看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认为,从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工业生产、投资、消费、出口等多种因素综合来看,2011年中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全年GDP增长估计在9.5%左右,比2010年回落0.5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表示,2011年的经济增长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基于2010年第四季度强劲的增长态势,2011年在特定季度出现经济过热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