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拍平衡点怎么看315mm适合力量型选手吗?

对于标长27inch(英寸)即68.58cm的标准网球拍而言,平衡点在距离拍柄34.29 (68.58 / 2) 厘米处。头重就在中点处加上平衡点数值,头轻就是减去平衡点数值。

比如1pts头轻,就是拍子的平衡点在球拍中点靠近拍柄1point (3.175mm) 的位置。

  2点头重,平衡点349mm,近似为350mm

  3点头重,平衡点352mm,近似为350mm

  4点头重,平衡点356mm,近似为355mm

  5点头重,平衡点359mm,近似为360mm

  6点头重,平衡点362mm,近似为360mm

  7点头重,平衡点365mm,近似为365mm

  8点头重,平衡点368mm,近似为370mm

  9点头重,平衡点371mm,近似为370mm

  1点头轻,平衡点340mm,近似为340mm

  2点头轻,平衡点337mm,近似为340mm

  3点头轻,平衡点333mm,近似为335mm

  4点头轻,平衡点330mm,近似为330mm

  5点头轻,平衡点327mm,近似为325mm

  6点头轻,平衡点324mm,近似为325mm

  7点头轻,平衡点321mm,近似为320mm

  8点头轻,平衡点318mm,近似为320mm

  9点头轻,平衡点314mm,近似为315mm

一把球拍对于球员意味着什么?看下面这张图就能明白:


这是一张穆雷的球衣赞助更换表,可以看出他的球衣赞助商从出道开始每四到五年就要换一家,但拍子却始终还是Head哦~

至于费德勒就更不用多说,Wilson简直就是他心中球拍的代名词:


当然,这些都是顶尖水平的专业运动员,而对于我们球友来说,球拍更多的是在于去试、去打。

很多时候球友们都喜欢去国外网站上看心仪拍子的参数,但这些参数究竟代表了什么?某些参数的改变比如边框厚度和球拍硬度的不同,对于使用者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是不是让你觉得一头雾水?想看资料还全是英文的,好不容易翻译过来看的一知半解,读完发现真正想要了解的方面却没有介绍。


这种情况相信在球友周围经常发生,所以今天为大家带来《史上最全的网球拍参数详解》,让大家不再迷茫,真正去了解自己的“武器”。

如果把球拍比作人的话,那参数就像体检表里的基本身份信息,网球拍也会有一个涂装用来标明一把球拍的基本参数:


1.Weight空拍重量,使用单位是克(g)或者盎司(oz)

参数概念:空拍重量是球拍参数中我们最能直接感受到的,它是指球拍未穿线拿在手里静止时感受到的物理重量。

穿线重量(Strung Weight):指的是球拍在穿线后拿在手里静止时感受到的重量(比如图中球员现在感受到的就是穿线重量);

挥拍重量(Swing Weight):指的是球拍在手里做挥动动作时所感受到的重量。在这里我只介绍空拍重量对于使用者的影响,因为球线的不同也使得穿线重量有所不同,无法做一个参考。而挥重做为更为重要的参数我会在之后的隐藏参数中详细说明。

参数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参数时,重量大的球拍会在击球时带来很好的加速度,让球有很好的速度和穿透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击打性更强。

但并不是说球拍越重就越好,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力量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拍子,并且考虑到挥重的因素,最好的方法是在购买自己的第一把拍子时自己去试着拿一拿、挥一挥。

在这里我建议初学者尽量选用不大于300克的拍子,女性的话由于力量偏弱建议使用285克的球拍。另外要说的是在选择球拍时一定要看参数,而不是光看型号就直接购买,因为即使是同型号拍子的不同版本重量也会不一样。


2.Balance平衡点,使用单位是毫米(mm)

 Length拍长,使用单位是毫米(mm)或者英寸(inch)

参数概念:平衡点是用来表示球拍重量分布的主要参数。拍长则是指的是球拍的整体长度。这两个参数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平衡点需要拍长来做参考。

参数影响:平衡点越靠近拍头挥重就越大,平衡点越靠近拍柄挥重就越小。而拍长这个参数是有固定值的:儿童拍是23英寸至26英寸;成人拍标准版长度是27英寸,加长版长度是27.25英寸(最常见的是Babolat的PD+),超长是27.5英寸,标准版长度换算的成厘米标长是:685毫米。

这里因为要说到计算方法,我们就以最新莎娃款L3为例:


计算方法:我们这把拍子平衡点是315毫米,也就是说平衡点在从拍柄处开始315毫米的位置,计算可以看出这把拍子的平衡点是比较靠近拍柄的,所以挥重也就相对较小一点。

平衡点还有一种表述方法是:某点头轻/重,这里的点(PTS)指的是长度单位1点=1/8英寸=3.175毫米

用一个带有数学算式来表达:

假如一把球拍是x点头轻/重:

算式为:685/2±3.175*x=y(头重为加、头轻为减)

那此拍的平衡点就在从拍柄处数y毫米的位置,通过反推我们可以知道图片中的球拍是9点头轻的拍子。

推荐参数:现在流行的趋势是球拍重量与球拍挥重相近,也就是说平衡点在靠近拍子中心即342.5毫米左右位置是较为理想,这样会让球拍重量和挥重更趋于平衡。


3.Headsize拍面大小,使用单位是平方厘米或者平方英寸( sq. in )

参数概念:球拍的线床大小即是球拍的拍面大小

参数影响:球拍的拍面大小决定了击球甜点区的大小,虽然拍面小的球拍甜点区小,但是能带来更好体验的拍头灵活性、控制性,小拍面在击球瞬间线床力量也更为集中,对球的推进也更好,能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击球效果,但也增加了“打不准”的概率;而拍面越大甜点区也就越大,更容易接到球,并且在击球瞬间线床能分散击球带来的震感,但大拍面球拍对球的控制程度不如小拍面。

参数推荐:小拍面对于使用者在击球时的技术和力量要求都比较高,更适合专业运动员来使用;在这里我建议业余选手选择MP(Mid Plus)尺寸的拍子,即拍面在96至100平方英寸之间。

这个尺寸区间的球拍甜点区大小适中,对于“打不准”的情况也有很好的宽容,并且不会像大拍面球拍那样在击球时力量分散得很大,造成无法打出有穿透性击球。


参数概念:是指球拍的竖线横线数量,例如一把球拍线床类型是16X19,竖线在前,横线在后,即16根竖线,19根横线,除了16X19外还比较常见的是:18X20的线床。

参数影响:大家看到我这张图可能觉得很奇怪,因为很少见过16X16的,其实我也没穿过这样的拍子,但这张图可以很好的表达出不同线床类型在球拍上的区别。左面部分是同一把球拍不同横线数量时的密度比较,而右面是不同球线类型线床与击球影响的关系,依此得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线床越密,与球接触的线就越多,控制力也就越好;线床越疏,线床的形变就越大,“吃球”更深,也就越容易产生更多旋转。

参数推荐:偏向旋转打法的使用者比较适合16X19的线床,而偏向平击打法的使用者可以尝试使用18X20。


参数概念:一把球拍的设计拉力,一般为范围值,即球拍的最大拉力和最小拉力。在这里,因为穿线机是用磅数做为拉力单位,所以我们一般也都是用磅数来表述这一项参数。

参数影响:要注意的是拍子上提供了推荐的拉力范围,一般穿线师也会建议客户在穿线时不要超过这个范围,否则容易破坏球拍的材质结构造成球拍变型和损坏。


参数概念:在这里先给大家一个对照表格作为参考: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尺寸指的是球拍拍柄的周长,而不是直径或者半径,国内的球拍手柄一般是2号柄居多,也就是周长是4又1/4英寸。

参数影响:拍柄越小也就相对越灵活,拍柄越大也就相对来说越笨重。

推荐参数:虽然拍柄越小球拍越灵活,但并不是说手很大的人却选了个1号柄(一般推荐的最佳距离是大拇指与食指之间有一竖指的距离)而这里我认为拍柄选用的原则就是亲自去握握,毕竟适合的才是好的,因为球拍种类、品牌的不同拍柄形状也各异,如都是2号柄,有的比较扁,有的就比较圆。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对自己球拍上印着的所有参数都有个了解了吧?

但别急,其实球拍另外的三个隐藏参数:拍框厚度、硬度及挥重才是影响一把球拍性能的关键参数


Swingweight挥重,使用单位是千克每平方厘米(kg/c㎡)

参数概念:指的是将握在手上的球拍进行水平左右摆动时所感受到的重量,与挥重相对应的是球拍的净重,这一参数已经再之前给大家介绍过了,这里也就不在多说,通过参数的概念大家可以看出来挥重才是我们在打球挥拍时感受到的拍子的真实重量。


其实很多时候两把同一款的球拍由于重量分布情况导致挥重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拍子重量分布的越靠近拍头,挥重就会越大;拍子重量分布的越靠近拍柄,挥重就会越小。这个十分好理解,就相当于抡链球和甩鞭子。

参数影响: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即使知道了概念对于实际打球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拍子挥重的大小对于击球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为了方便比较,就只讨论挥重这一项数据,而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球拍的挥重越大,击球瞬间的球拍稳定性就越好,也就是说拍子的抖动就越少,这意味着球拍在击球瞬间传递到手腕的震动就会越少,对手臂也就越友好。

但这并不是说挥重越高就越好,该选择多大的挥重要看使用者的核心力量的大小,拍子挥重越大就要求使用者具有更大的力量:因为挥重越大,挥拍速度就会越慢,如果力量不足的话,就无法使拍头获得强有力的加速,也就无法打出速度和旋转兼备的击球。而当挥重过低时,则会让球拍在击球的瞬间抖动加大,导致无法做进一步推进,也就无法打出有穿透力的球,同时挥重过低也会增加手臂受伤的几率。

推荐参数:现今的趋势是球拍净重与挥重相平衡,如净重300克的拍子,那它的挥重应该在300到330之间,这样使用者在挥拍过程中才不会因为重量改变较大而不适应。


Beam Width拍框厚度,使用单位:毫米(mm)

参数概念:拍框厚度指的是球拍外沿到内沿的宽度。

参数影响:拍框厚度决定了球拍的力量指数,拍框越厚,线床就越小,相对的减震就越好,击球的力量也会增强;同时对使用者手腕、臂肌肉会更友好,也就是力量要求相对较低。但拍框较厚导致了拍子的灵活度会有所牺牲,所以薄拍框虽然对使用者的力量要求较高,但灵活度也随之更优;虽然上手难,但在对球控制方面要好于厚拍框。

参数推荐:边框薄厚最典型的就是Babolat的PD和Head的L5,PD就是边框厚的代表球拍,边框厚减震好,易出球,适合新手进行动作训练,因为对手臂友好不容易受伤,而L5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业余玩家。


Stiffness硬度,使用单位:维氏硬度级

Power Level力量等级,每个品牌的力量等级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数概念:硬度表示了球拍的自身弹性,之所以将两个数据一起说是因为硬度是决定球拍力量等级的重要参数:硬度越大,力量等级也就越高。


由于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力量等级表达方式,没法逐个说明,在这里我就用Head的等级划分来说明:海德的拍子等级是使用一个字母加一个数字组成的,分为2个系列:S系列和L系列。

字母代表的是挥动幅度:S为Short,即挥动幅度小;L为Long,即挥动幅度大。从S6~S1,数字越大代表力量等级越大;从L1~L6,数字越大代表力量等级越小。

当然也会有L7这种,由于我们更多的是面对网球爱好者和业余选手,所以我们只讨论普遍情况,力量等级越大弹性也就越大,球拍的硬度也就越大,也就是说S系列里S6是硬度最大的,L系列里L6是硬度最小的。所以我们说从S6到L6硬度是逐渐降低的。

参数影响:一般大家喜欢说:硬度越大拍子的弹性也就越大,而很多人却容易将硬度等同于刚度来理解,导致觉得硬度越大弹性应该越小这样的想法。而其实这里说的弹性指的是相对球离开线床后的速度。

为了方便理解我更喜欢换一种说法来表达:硬度越大,球拍的形变就越小,击球时球也会越快的离开线床,从而可以使用相对较小的动作将球击出。但硬度大的缺点就是由于球在线床的停留时间较短导致控制变差,而硬度小的拍子会让球在线床的停留时间变长,从而获得更好的控制,由于形变幅度变大而导致挥拍幅度加大,也增加了对使用者的力量要求。

说到这,球拍的所有参数就讲完了,据身边朋友反馈,他们看完此文后的第一反应会不禁想要拿起拍子来重新认识一番,你是吗?


2016好动网球全国联赛 即将上线 敬请期待



由好动网球为您呈现的法网实时比分

大概几点算头轻的 几点算头重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平衡点越靠前(头轻越小,也就是头重)击球威力越大控制力越差,平衡点越靠后(头轻越大,也就是头轻)击球威力越小控制越好。头轻打网前省力,底线费力,头重打网前不爽,但底线省力。不过想自己发力,加强控制力的,头轻是不二选择。 不想把手臂打得很粗的技术型选手或女士,用头重拍很好。想学职业选手的诸位,头轻吧,有了控制和自己发力才是技术提升的途径!

有个反例,大小W姐妹,力量超强,用头重拍,还经常做出极不标准的动作击球,不过因为有不输于男人的肌肉,所以......

数据解释:1pts头轻,即拍子的平衡点在球拍中点靠近拍柄1 point的位置:

对于标长27inch即68.5cm的拍子而言,平衡点在从拍柄数31(68.5/2-0.)CM处。头重就在中点处加上平衡点数值。

n six-one 90,9点头轻,就是68.5/2-0..4 即平衡点在从拍柄数31.4CM处。网站上的是315,出入是因为我取的四舍五入点精确数位多所致。

平衡点的差别,说到底直接反映在球拍的使用上就是挥重的大小,平衡点越接近拍柄,挥重与自重相比越小,反之越大。

从中点算起,一点就是1/8英寸,也就是2.54cm/8=0.3175cm。6点头轻就是说平衡点在球拍中点靠拍柄方向3/4英寸,2点头轻是在中点靠拍柄方向1/4英寸。

也就是说2pts head light,这个头更重。但是这两个都算头轻的拍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球拍平衡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