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猪身体不健康,不长肉,我想请农村美猪。,杀猪的,请你们帮我看看行吗?

对美猪议题不断转弯,民进党何时敢讲真话?_网易新闻
对美猪议题不断转弯,民进党何时敢讲真话?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对美猪议题不断转弯,民进党何时敢讲真话?)
5月31日,台湾“立法院”上演了一场大戏。场内,国民党“立委”以“三只绿猪”、“烤‘全’猪”占据发言台,杯葛新当局“行政院长”林全施政报告及总质询。场外,国民党组发会主委张雅屏、国民党台南市议员谢龙介指挥,动员500名猪农、渔民在“立院”门外集结,抗议蔡当局有意开放瘦肉精美猪进口,这也是政党轮替后国民党首度走上街头。
议场内的国民党“立委”不断高喊“绿色发夹弯、欺骗全台湾”、“诈骗‘内阁’、转弯‘内阁、“美猪入台、林全下台”。议场外,来自云林的猪农说,新当局不要换了位子就换脑袋,把猪农权益丢一边,他希望当局及时回应,否则不排除发动另一波更大抗争。
民进党上任紧紧两周,却引起了岛内如此大规模的抗议运动,台湾《联合晚报》发文感慨,民进党对于过去反对进口美国含瘦肉精猪肉的政策发生转弯,其“不诚实的政治风格,要对今日的乱局负最大责任”。洪秀柱今日在脸谱网(Facebook)撰文,质疑针对美猪议题,民进党不敢告诉民众真话。
当选后声称:哪有能耐不开放美猪
4月21日,还未上任的台当局“农委会主委”曹启鸿接受台湾《联合报》专访时曾表示,全球化下不可能永远关起门,虽然大陆、欧盟完全禁止瘦肉精,但日韩后来也开放了,台湾是外销导向的地区,“我们有那种能耐完全不接受吗?”言下之意,开放含瘦肉精美猪进口已经是必然之举,不确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台湾中天电视台政论节目《新闻深喉咙》曾指出,日,民进党发起“反毒牛、反出卖、反欺骗”大游行。当时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强调,活动要求只有一个:重启谈判,马英九当局做不到就下台!如今蔡英文上台在即,却抛出美猪挡不住的讯息。节目痛批,民进党选前说不开放、执政后就开放做法,简直是“骗选票”!
台湾《中国时报》曾表示,民进党拟开放瘦肉精美猪换取台湾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时报》1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事实上,新当局上台后提出两项最重要的拓展对外经贸对策,一是推动“新南向政策”,一是争取加入TPP。台湾是否开放美猪进口被美国视为是否能够取得TPP新会员谈判资格的“关切议题”,也就是所谓加入TPP的“入场券”。
曹启鸿的言论在岛内引起各方挞伐。台湾猪农强硬喊话,如果“农委会主委”敢开放瘦肉精美猪就要让他下台。还有猪农表示,如果新当局不听猪农的心声,会以走上街头做要求,全力捍卫猪农生计和食品安全。不仅猪农,5月27日,由18位志工妈妈组成的妈妈团参加国民党“立法院”党团记者会,她们针对美猪议题表示,新当局若要一意孤行开放美猪,非常多志工妈妈愿意站出来到街头、甚至占据“行政院”。
挨批后改口“从未谈过”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曹启鸿5月30日首度赴“立法院”进行业务报告,针对是否开放含瘦肉精美猪的议题,曹启鸿表示,“从未谈过、从未讨论过”。他强调,现在还早,还不用讨论是否开放含瘦肉精美猪,因为现在美国大选,两位候选人还不认为TPP是当务之急,“我们何苦这么急呢?没有挡不住的问题。”针对美猪议题呈现180度大转弯。
对此,有网友痛批,“有录音跟录像的全都拿出来给洗脸!”“有种说没种承认,这种官……令人摇头!”
同日,国民党“立委”黄昭顺在“立法院”质询时播放当年民进党反对瘦肉精言论的影片,前任“农委会主委”陈保基更在“立法院”承诺,任内不会开放含瘦肉精美猪,她要求台当局新任“农委会主委”曹启鸿做出一样的承诺,曹却回应称,“我不能做这样的承诺”。
洪秀柱痛批民进党不敢讲真话
据台湾“中央社”此前报道,国民党日前公布关于进口瘦肉精美猪的民调,有超过7成民众不赞成开放瘦肉精美猪,赞成的仅1成。对民进党从零检出到开放的立场改变,有超过5成民众不能接受,其中泛绿占4成。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今日在脸谱网撰文《关键时刻,民众要听的是真话!》,质疑面对美猪、缺电等议题,民进党敢不敢告诉人民真话。
提到美猪,洪秀柱痛批,过去在谈及瘦肉精议题时,民进党从来没有考虑过以CODEX(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规范为标准,也从来不考虑是否会影响台湾与美签订TIFA(“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或加入TPP的可能,断然反对到底。尽管国民党一直坚守“安全容许、牛猪分离、强制标示、排除内脏”的政策立场,但随着TIFA谈判的进行,民进党甚至喊出“开放美猪,‘总统’下台”。
洪秀柱痛批,民进党若不能清楚交代,为什么自己会在执政之后改弦易辙、双重标准,没有办法说明为什么轻易改变自己过去的主张和做法,我们又要怎么相信,未来蔡英文当局不会又轻易的,否定自己曾经许给人民的承诺呢?(中国台湾网 李宁)
作者:李宁
本文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产生日期: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12期&
  1 美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1.1 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情况
  美国是世界第三大猪肉生产和消费国,第二大猪肉出口国。1999年到2012年美国猪肉产量从859.6万t增加到1055.4万t,呈稳定增长态势,人均占有量维持在30kg左右。猪肉的消费量呈下降趋势,2012年略有回升。2012年美国猪肉进口量为36.33万t,出口量达到244.21万t,主要的进口国是加拿大和丹麦,平均每年从加拿大和丹麦进口猪肉27.7万t和7.0万t,主要出口到墨西哥、加拿大、中国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1995年开始成为净出口国,且净出口量不断增加,21世纪以来,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五大猪肉净出口国之一,随着全球猪肉消费需求的增加,美国的生猪生产和出口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1.2 养殖规模和生产组织形式
  美国生猪养殖以家庭农场为主,饲养规模一般较大,市场96.6%的猪肉供给是由规模养殖户提供,年产5000头以上的大规模养殖企业提供了全国猪肉总供给的60%以上(沈银书,2012)。生产方式有四种:一是独立经营,自产自营的家庭经营模式,家族拥有全部资产,这种模式在早期往往是繁殖到育肥出栏的各个阶段都自己生产,目前,这类猪场的比例越来越少,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仅饲养育肥阶段猪。二是合同生产,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合同,确定在某一时间以某一价格提供固定数量的断奶小猪,公司以确定的价格提供给养殖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模式成为美国养猪业的主导模式。三是公司经营,由股东共同投资组成公司,随着养猪业发展,公司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猪场与猪场之间为了扩大规模优势,不断兼并联合;四是合作社生产,养殖户加入合作社,统一养殖、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唐锦辉,2007)。
  2 美国生猪产业营销模式
  2.1 公司化营销
  美国生猪企业发展历史是纵向整合和横向兼并的历史。从1990年开始,一是原材料采购不断集中,采购垄断使牲畜出场价和肉制品零售价之间价差不断提高,养殖户利润下降,离开行业,二是由于合同生产方式的比例上升,合同规定交货数量、日期、质量,价格根据协议价格和市价调节,使肉制品加工厂控制了供给数量,造成市场操纵,养殖户没有定价权而离开行业,三是屠宰加工企业自建养殖基地,很大一部分原材料从公司自身控制的养猪场采购。这些共同的作用使美国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末美国存栏5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数量占养殖场总数的4.8%,但其生猪存栏量占全国生猪存栏量总量的61.9%。生猪饲养规模的扩大使种猪培育、生猪饲养、屠宰加工一体化的公司化经营成为美国生猪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具体的公司化生猪养殖模式如表1所示。  
  在需求保持稳定、技术不断改进的背景下,经过20多年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兼并,肉制品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Smithfield、Hormel、Tyson等大型综合畜禽生产加工企业通过产业链纵向一体化、靠近原料产地、不断地收购兼并实现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产品结构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的方式迅速崛起。
  此外,美国企业强调社会责任,通过营造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例如,动物福利方面,Smithfield公司通过动物照顾管理项目指导动物在他们一生的每一阶段都能得到合理人性的照料,到2017年完全淘汰怀孕猪狭栏;自然环境方面,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实现长期的环境减排目标,从2008年开始,标准温室气态排放量已经下降了11%;社区帮助方面,每年都向贫困家庭提供免费的食物。开放猪肉生产流程,让消费者获知更多的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视频,从农场饲养到最后的加工出售,展现了生猪产业链的整个过程。这对我国的生猪产业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猪肉食品问题发生后,通过对外开放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可以减少外界对企业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质疑,让消费者更好更多的了解企业。
  2.2 直销及合作社营销
  在美国,生猪饲养头数在500头以下的小规模农场仍占较大的比重,对小农场主而言,直接把猪肉销售给终端市场是最简单的一种营销策略。直销方式充分利用专卖店、农贸市场、网络销售,也有一部分生产者将猪肉直接卖给餐馆、食品店等,但是餐馆等一般会要求大的供应商以保证猪肉的供应量和质量。
  随着现代化水平提高,农场的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屠宰加工企业倾向于和大农场合作,使中小农场经营越来越困难。因此,各个地区的中小农场主协议加入合作社。首先与合作社签订有年限的合同,各农场主直接将自己的产品交给合作社统一加工处理、销售,合作社按照统一商标、合理价格销售产品后,将利润扣除一定比例返还给农场主。对农场主来说,保证了产品有销路且价格合理;对合作社来说,保证了产品供应,使它有能力与大农场、公司抗衡;对消费者来说,可以买到价格更低廉、品种更丰富、味道更鲜美的猪肉产品。合作社在一体化过程中提供越来越细致的服务,使猪肉的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2.3 网络营销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农村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此外,美国有完备的市场信息发布体系,从业人员可以依据网上发布的实时信息寻找最佳交易对象,提高经济效益。物流企业根据生产和销售信息及时组织猪肉供应,避免大规模仓储消耗,高效的生产效率和流通模式促进了网上营销。美国重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训教育,促进了农场管理、计算机网络和营销管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实施网络营销的企业允许多种方式订货和付款,完善售后服务,建立顾客档案,收集反馈信息,并将网络信息及时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积极利用各种网络促销如折扣优惠、批量优惠、热销产品、廉价产品、专家精选产品等吸引潜在消费者,使网络营销健康发展。如全美第二大肉制品生产商Smithfield公司在官方网站主页上单独列出了消费者一项,其中包括菜谱、品牌、网上购物和社区参与4个模块,促进了其肉制品的销售。
  2.4 政府支持和出口联合会
  美国政府对畜牧业的补贴包括收入支持政策如通过牲畜补偿项目对遭受自然灾害的生产者进行补偿、通过家畜援助项目对因高温干旱等灾害造成损失的生产者进行补偿和促销计划投入政策如促进生猪出口的“市场准入计划”通过发展和扩张美国农产品市场以增加小公司的出口兴趣。相对于畜牧业的补贴,美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更受益于对种植业的补贴,据美国农业部估算,约有60%的玉米和47%的大豆作为饲料用于美国国内畜牧业,饲料费用占生猪总成本的47%。通过对玉米大豆的补贴提高产量,降低饲料价格为生猪生产者节省了大量成本。
  在出口方面,美国的肉类出口联合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建立于1976年,由美国农业的9个不同部门组成:牛肉部、猪肉部、羊肉部、农业综合企业部(包括农业设备、用品制造、农产品产销、制造加工等)、供给贸易部、饲料谷物部、油菜子部、包装加工处理部、农场组织部,宗旨是与美国肉食业及牲畜业合作为本国牛、羊、猪肉开拓和发展海外市场。该会在日本、中国、德国、新加坡、韩国都设有海外办事处,通过教育、试食、烹饪示范等方法使消费者对美国猪肉的优点有深入了解,建立完备的推广体系加强美国肉类产品形象。
  3 美国生猪产业营销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3.1 推行规模化养殖模式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生猪养殖规模化起步要晚三四十年的时间,规模化养殖水平尚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的猪场数量庞大,平均存栏量过小。目前,我国猪肉产品的45%左右由商业化大猪场以及规模化的农户饲养场(简称“家庭农场”)提供,剩余55%左右由散养户提供,散养户在饲料购买、宰杀议价、获取市场信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也是中国生猪市场波动较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大幅减少猪场数量,扩大饲养规模,仍然是中国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
  3.2 加强产业链整合,逐步实现纵向一体化
  我国的猪肉产业链是世界上环节最多、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的猪肉链,从生产者—贩运商—批发市场—屠宰场—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其产业总产值可达1万亿元以上(以近年来终端消费的正常价格每头猪1500元计算)。我国生猪基本上均需要经过2-3次流动与停留,给动物防疫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从长期看,我国生猪产业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走“合作社(集团)+公司+家庭猪场”(公司隶属于合作社)的发展道路。美国猪肉产业结构变迁可以概述为以下过程:竞争压力、技术进步、环境法规促进养殖户与肉制品加工厂商日益紧密的结合,行业并购整合使得养猪场数量更少规模更大,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纵向一体化、横向并购、跨行业整合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我国生猪养殖、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应逐渐实现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并适度的向上游延伸。
  3.3 加强政府对生猪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支持力度
  将生猪产业的财政政策以法规的形式予以确定,以减缓农户对政策延续性的担忧;重点加大对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资金补助的力度和范围,尤其强化标准化猪圈建设和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做好养猪业用地规划,建立养猪业信贷支持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重点对营养和饲料技术进行研究,提高饲料消化率和转化效率,解决养殖户土地难、贷款难和饲料短缺等问题。同时,政府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加强对生猪饲养环境控制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进行研究,协调好生猪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极为薄弱,因此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法律法规应覆盖生猪病虫害控制、批准货源、卫生设备、员工健康和卫生、冷藏、产品安全和召回以及生猪屠宰加工及后续处理、生产、储存、包装、运输、展示、销售、派送和餐饮服务等环节,严格界定规范并执行,全面提升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振,乔娟.影响我国猪肉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7):39-48.
  [2]唐锦辉,闫之春.美国养猪业考察报告[J].猪业科学,2007,(9):16-19.
  [3]沈银书,吴敬学.美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及与中国的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2,(4):4-8,31.
  [4]冯继康.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7,(3):73-80.
  [5]黄小莉.浅谈猪肉的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7):82-83.
  [6]李凯年,逯德山.发达国家保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做法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08,(2)43-46.
  [7]刘铁民,周静.借鉴美国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快速发展[J].农业经济,2012,(1):108-110.
  [8]王小岑,朱俊峰.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生猪产业的启发[J].世界农业,2012,(6):44-46.美国猪肉价格只有中国一半,那为啥我们不吃低价进口肉?
我的图书馆
美国猪肉价格只有中国一半,那为啥我们不吃低价进口肉?
导读:美国的猪,中国的猪,同样是猪,但身价完全不同。生猪价格,美国只相当于中国的一半在中国,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生猪价格开始走牛,随后一发不可收拾。今年4月第一周,生猪价格已经高达19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涨幅超过50%——无论是绝对价格还是涨幅,这都创下了历史纪录。▲22个省市生猪价格(元/公斤),数据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所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猪肉行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世界最大的期货、期权交易所)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生猪期货的价格为0.6294美元/磅,约合人民币9元/公斤——这仅相当于中国生猪价格的47%。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留意到,美国生猪市场已经走过19个月的熊市,从高位到今年2月时的跌幅超过50%——和中国完全相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生猪价格在去年12月还创下0.5311美元/磅(约合人民币7.67元/公斤)的阶段新低,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低点0.4976美元/磅(约合人民币7.19元/公斤)仅一步之遥。▲美国生猪期货价格(美分/磅),数据来源:CME美国猪肉价格为什么比中国低?从绝对价格来看,不论有没有经历这轮大涨,中国的猪肉价格一直高于美国。为什么?1.主要是猪粮。饲料成本占猪肉成本的六成以上,目前美国玉米每斤约0.97元,比国内低0.3元,即饲料成本比国内低三成以上;2.其次是转化效率,美国育肥猪饲料转化率早在2004年已达到1.91:1,而我国饲料转化率目前仍高达3:1;3.我国每头能繁母猪提供的有效仔猪数约为13.7头,远低于欧盟发达国家约20头至25头的水平。综合来看,据测算,我国生猪养殖成本约为每斤6元,而美国养殖成本则为每斤4元至4.5元。此外,采用美国猪肉制作火腿肠,不仅进货价便宜,而且标准化包装,省去部分整理环节,最后生产成本可减少5%至20%。进口猪肉,企业能赚钱消费者能得实惠双汇是中国最大的生猪屠宰企业,但在这轮猪价暴涨的行情中,双汇并没有赚到太多钱,原因是钱基本被养殖户赚走了。毕竟双汇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消费者在猪肉价格涨多了之后可能选择少吃猪肉。2015年,双汇发展屠宰生猪1239 万头,同比下降17.46%。但让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意外的是,尽管屠宰量减少如此之多,双汇的净利润还增长了5%以上,至42.6亿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双汇发展的肉制品业务,毛利率高达31.37%,同比增加了5.52个百分点。双汇发展母公司万洲国际(288.HK)称,中国市场虽因生猪价格高企影响了原材料成本,但其也受惠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同时,更扩大了美国猪肉的进口,采取旺储淡销的策略并改让中国肉制品的单位利润达到了历史新高。去年,双汇发展总共进口了21亿元的猪肉,是去年同类交易金额的两倍以上。不过,双汇的进口肉,被用于制作肉制品,比如美式培根、美式火腿等。▲双汇发展肉制品业务毛利率逐年提高,进口美国猪肉功不可没(单位:%)数据来源:双汇发展公告
馆藏&405737
TA的最新馆藏1.查看公共账号:&&纽约华人资讯网2.搜索账号:&&nychinaren_com
地址: 1351 S Grove Ave, Unit 109,
Ontario, CA 91761
电话: 总机:626-657--21:00(西部时间)
竞价:562-275--18:00(西部时间)
(周一到周五, 周六周日休息)
中国式杀猪和美国式杀猪,到底是为了肉好吃还是为了猪好受?
相信只要不是吃素的家庭,猪肉就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种食材,煎炒烹炸都很好吃。但是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讨论的不是猪肉怎么吃比较美味的问题,而是从猪变成猪肉的过程,以后还想好好吃肉的建议慎看。人类作为一种荤素杂食性动物,可以说只要是能吃的动物肉都会吃,但是对于吃狗肉丶兔子肉这些外形可爱的小动物,往往会被定义为残忍,但是外形憨厚老实的猪好像生来就应该是被吃的,从小就猛喂饲料,甚至有黑心的养殖场为了缩短出笼时间喂激素丶瘦肉精,硬生生把小猪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催大了,谁考虑过猪的感受?小猪心里在哀怨:在这个看脸的世界,我招谁惹谁了?在中国来说,大部分地区都是吃猪肉为主,牛羊肉次之;美国的话,猪丶鸡丶牛丶羊以及各种海鲜吃的都不少。中国的猪肉和美国的猪肉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杀猪的时候是不是放血,中国是放血的,而美国是不放血的。所以刚到美国的中国人都是很吃不惯美国的猪肉的,因为会有血腥味,怎么吃都觉得不对味儿。对于放血和不放血的这两种杀猪方式,小编开始以为只是两国的习惯问题,结果细细研究才发现还有深刻的历史和政治渊源:中国古时候死刑都是砍脑袋,现在死刑枪击心脏,特点都是直接砍断主要的大血管,让血液流出。同理,平时杀鸡杀鸭砍脖子,杀猪捅心脏,将血放出来。放过血的肉适合炒,炖,腥味比较小,符合中国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所以中国人认为,放血才是比较好的杀法。而外国古时候死刑是一般都是绞死,要点是死而不掉脑袋,如果脑袋掉了那就是严重的失误。他们认为要死竟让人家痛快地死,不能放血来折磨人。现在死刑是电死,同样不放血。现在屠宰厂杀猪的时候同样是电死,血液留在肉里面。不放血的肉适合煎,烤这样的烹饪方式,符合外国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所以很多外国人认为,不让血液留出才是比较好的杀法。看看下面两种杀猪方式,哪种都挺残忍的。自动化杀猪中国式杀猪对于国内外杀猪的问题小编就研究了这么多,你们还知道什么内幕吗?欢迎盖楼分享!最后,大家再投票说说看完这篇稿子的感受吧:
纽约华人资讯网版权文字,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Peterkamtim Cheung(来自&&)
JX Shen(来自&&)
Youn(来自&&)
Jimmy Chou(来自&&)
Yi Fang(来自&&)
Wei Zheng(来自&&)
Changjian Zheng(来自&&)
Jinyu Huang(来自&&)
Li(来自&&)
Kenny Fang(来自&&)
Kevin Koo(来自&&)
Chih Su(来自&&)
HP EliteBook x360 Review
Best Selling Health Care Products
小编你自己是怎么选择
此评论来自于 Facebook
虐待式杀猪在美国是犯法
此评论来自于 Facebook
十五年前或者是, 今天美国的猪和牛都是吃GMO食料,全身是毒,所以杀猪的都说现今的猪气味er特别恶心! ! !
此评论来自于 Facebook
PS. Because GMO 食物会把肠内好的菌菌乾掉掉,猪或人或whatever living!
此评论来自于 Facebook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0个人参与评分
相关主题[ 民意调查 ]
NYChinaRen总共有3672条点评, 5253次评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