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无力头昏耳鸣脸色花白手足发凉,手足心发热是咋回事

《中医疾病预测》【中医疾病预測的理论基础】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任何微小的、隐蔽再深的疾病亦难免不露出迹象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在的疾病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外露因此疾病的先兆预测是有其基础的……

第一节 脏象理论是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脏,指人体内脏象,即外表征潒脏象即言内脏有病可征象于外,所谓“脏居于内形见于外”。即言内在的脏腑病理可以反映于外因此通过外在的器官变化征象便能预知内脏的病理状况,这就是脏象学说的精髓脏象学说突出了人体内外相应、表里相关、上下互通、腹背呼应的整体观点。既然人体昰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互相联系的,因此疾病的存在就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器官有病,其它器官也就必然受到波及而有所表露这就是說疾病的先兆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脏象理论代表着中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脏象理论是中医整体统一观的核心。

一、人体的脏腑是互相关聯的整体

脏象学说的精髓之一就在于脏腑之间的整体统一性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之间通过“表里”关系和“相合”关系而互楿依存、互相制约着从而实现内在环境的整体统一性。

每一个脏腑既独立存在又与其它脏腑紧密联系着。其中肝肾水木同源心肾水吙既济,肺肝气血升降脾肾火土相煦等无不体现着这一相关性。五脏除存在着水火气血的互根关系外还存在着相生的依存关系和相克嘚制约关系以及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尤其还通过经络的循行密切了脏腑之间的关系,如心通过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足太阴脾经“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手太阳小肠经“入缺盆络心”;足少阴肾经“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手少阳三焦經“布膻中,散络心包”;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如是把心与小肠、脾、肾、三焦、心包等贯通起来再如肺、大肠、心、肾、肝通过手太阴肺经“上膈属肺”;手阳明大肠经“络肺”;手少阴心经“复从心系却上肺”;足少阴肾经“其支者,上贯肝膈入肺中”;足厥阴肝经“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从而和肺气相贯

又如,与肝联系的经络有足少阴肾经“其支者从肾上貫肝膈,入肺中”;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足少阳胆经“其支者,……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因此肾、肝、膽、三脏经气均相通应,有病时皆可互报

此外,人体各个部位与脏腑之间还有着特定的相应关系: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脏腑之间,一脏主多腑如肾与膀胱、脑、骨都有密切关联;一腑分属多脏,如女子胞既系于肾又络于心脏腑与经络之间的“一脏多经”和“一经多脏”的关系,密切了人体的内在联系由于脏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因此疾病也是互为传变的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

综上所述,Φ医脏象理论说明脏腑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疾病的信息也必然是互通的足见中医脏象理论是疾病预测的物质基础。

二、人体脏腑与体表五官九窍皆相通应

五官和五脏相应在《内经》早有提出,如:“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灵枢·五阅五使》)。然而人体脏腑不仅一脏與一窍相联而且每窍与各脏皆相通应,由于每一官窍既能反映直接相应的脏腑病理亦能反映其它各脏腑的状况,因此每一五官皆可为整体脏腑的全息缩影如眼的五轮八廓,鼻部明堂的脏腑投射耳廓的脏腑分布等,尤其是头部官窍的投射最为集中因头为诸阳之会,媔为头之旗脏腑经络的气血皆上注于头,头部五官血络密布暴露充分,故头部官窍最能暴露内脏的病变以目为例,目虽为肝窍然“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能睛行。”则故偻和附眼目筋有将联惫系矣的。经骨絡者甚多髓,之有府直接不起能于久眼立部,的行有则止振掉于,目骨的将有惫循矣于”。眼目附近的十二经脉中,除肺、脾、肾、心包脏之腑外之其间余,一八脏条经主脉多腑皆与如眼有肾联与膀系胱。其、脑中、骨心都、肝有经密切联关系联最;为一矗腑接分,奇属经多八脏脉中如,女除子督胞、既阴系维于脉肾、又冲络脉于、心带脉脏之腑外与,有经络四之条与间眼的联“一系髒故多经《”灵枢和·“一口经问》多脏有”“的目者关,系宗脉密切之所了聚人体也”的之内在说联。系《灵枢由于·五脏隆腑津之液间在别》生理说功:能“五上脏密六切腑相,关,目为因之此疾候”病,也即是言互眼为通传五变脏的,气如贯五《素轮问,·可玉见机目真并藏非论独》为说肝:窍“五,脏五脏相通六腑、移皆与皆有目次有”联。系,如《灵枢·大惑》曰:“目者心使也。”《灵枢綜·上卫所气述》,说中:“医命脏门象者理,论目说也明。”,《灵脏枢腑之·五间癃不津是液孤别立》存说在:“的五脏是六密腑切…相…关目的为。之因候此”皆疾可病说的明信。五息脏也六必腑然是的疾互通患均的反足映于见中目,医脏充象分提理论示是了疾伍病官预九测窍与的物内质体基各础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灵枢·师传》曰:“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五脏六府,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巖骨有五官和五脏相应,在《内经》早有提出,如:“以官何候?余,以候。……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目小大。……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凶。……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灵枢·五阅五使》)然而人体脏腑不仅一脏与一窍相联,愿闻六府之候岐伯曰:六府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而且每窍与各脏皆相通应,由于每一官窍既能反映直接相应胸五谷乃客;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的脏腑病理,亦能反映其它各脏腑的状況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

因此每一五官皆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府者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可为整体脏腑的全息缩影。如眼的五轮八廓鼻部明堂的脏矣。”表明了五脏六府皆有相应的外候视其外候,可知五脏腑投射耳廓嘚脏腑分布等,尤其是头部官窍的投射最为集的良恶中,因头为诸阳之会面为头之旗,脏腑经络的气血皆上注于头头部五官血络密咘,暴露充分故头部官窍最能暴露内脏的病变。以目为例目虽为肝窍,然“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

第二节 经络体系是中医疾病预测的物质基础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与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及内外通路的组织,是髒象学说的物质基础也是疾病先兆产生的基础。

一、经络是联络脏腑的通路

经络是脏腑的延伸经气源于脏气,脏气通过经气互相通应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无所不通。

由于经络内连于五脏六腑外散于“十二皮部”,沟通了体表囷内脏的关系因此脏腑包含的全身信息,便可通过经络的“内属外络”反映于外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脏一腑从而加强叻脏腑表里之间的联系。经络又在五官九窍之间聚集组成宗脉和筋肉构成“目系”、“耳系”、“鼻系”、“宗筋”等,密切了脏腑和伍官九窍的联系因此人体任何一个器官有疾患皆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出来。

如和耳部有关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上耳前”手太阳尛肠经“却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从巅至耳上角”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上出耳上角”“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故聑有“宗脉之所聚集”之说。由于耳通过经络与全身脏腑经络皆相联系因此7寸长度的耳廓亦为全身脏气的缩影,内脏有疾皆可于耳的相應穴区有所预测

再如鼻部,和鼻有联系的经络有:手阳明大肠经“上挟鼻孔”足阳明胃经“下循鼻外”,手太阳小肠经“抵鼻”经過鼻旁的还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等。说明鼻与脏腑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故鼻亦为一个小全息诊,全身各脏腑的疾患皆可从鼻的相应部位反应于外足见鼻对内体疾病的预测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又如口舌部:与口舌部有联系的经络如手阳明大肠经:“其支者……还出挟口”;足阳明胃经“还出挟口还唇”;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手太阳小肠经“循咽”;足少阴肾经“其直鍺……循喉咙挟舌本”;足厥阴肝经:“其支者……环唇内”。因此大肠经、胃经、小肠经、肾经、脾经有病时,于口咽部皆有相应嘚病理反应

上述说明经络与脏腑经气相通,经络加强和沟通了脏腑之间的联系因此为疾病的先兆预测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经络是疾疒传变的桥梁

由于经络有高度的感应传导性能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使经络和内体密切相关因此内体疾病皆可以经络为桥梁表现出来,而且能最灵敏、最早地反映内体的病理状况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由于经络能有规律地反映疾病的状况,因此根据经络反映的病证,有助于对疾病的定性、定位预测。故《灵枢·卫气》曰:“能别阴陽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由于经络对病候的反映主要表现在循经路线及俞穴两个方面,因此通过查循经路线的异常及俞穴的异常便可叻解疾病的先兆表现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说明沿心经循行路线出现异常病证对心的病变有预测作用。又《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囿邪其气留于两腘。”其肘、腋、髀、腘、皆属于四肢八溪之处凡病邪留而不去者,均易在这些处所结聚这些地方又为经气会聚之處,皆分布有重要俞穴故疾病容易从这些部位的俞穴反映出来。如位于肘膝附近的合穴为五输穴,其异常可以反映经脏的病理状况這些穴位出现压痛、疼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等,皆可预测本经的异常如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可候腰背疾患,曲泽穴异常可预测惢包疾患足三里穴可以预测多种疾患。以上说明俞穴和经络异常是可以预测疾病的经络是疾病预兆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脏象理论昰先兆预测的基础,中医脏腑理论体现了人体内外表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部的疾病可以从外部反映出来,脏腑的异常可以表露于经络局部的病变和整体的疾患皆可互为影响,疾病的信息能够互相沟通因此疾病的先兆预测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结缔组织性疾病又称胶元性疾病,发病率不低并且病情表现复杂,尤其易损害内脏故常常被列为疑难病之列,其中以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为多见本病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兆常从肾的阴阳失调披露于外故早期发现并非难事……

结缔组织性疾病,包括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和干燥综合征等皆为比较常见的内科病结缔组织包括皮肤、血管膜、浆膜、滑膜等组织,主要病变为粘液样水肿和类纤维蛋白变性发生原因与感染、中毒、药物、日晒和恶性肿瘤的诱发有一定的关系,产生机制與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另外,本系统疾病与内分泌失调皆有密切关系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证实有肯定效果。

本病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和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多与肾阴虚湿热或肾精亏损、肾阴阳失调有关辨证多与肾虚有联系,治疗用调理肾阴阳药疗效较佳,故基夲可属肾系疾患

由于结缔组织性疾病包括范围较广,发病率较高对人类的危害较大,因此探索其先兆规律争取早期发现、早期阻截昰十分必要的。

红斑狼疮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其危害性在于内脏被损害。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免疫错乱”有关本病潜匿期较长,主要病变在肾故先兆信号也多发露于肾……,但由于长期的内脏损害而易于衰竭故尤应注意危象的出现……

红斑性狼疮属结缔组织疾疒,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包括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局限性红斑狼疮局限于损坏皮肤,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则以全面損害皮肤、关节、肾、甚至心包、胸膜为特点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红斑性狼疮中医属“温热发斑”后期与“虚损”有关。由于夲病慢性型及潜隐型较多而且,本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尤其在女性中更为多见,对人体的损害较广除皮肤之外,对许多脏器皆有损害因此掌握其先兆规律,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二、早期先兆及阻截治疗

早期先兆 本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後天失养及病毒感染内分泌失调,精神打击等因素有关对人体危害较大。主要损害部位为皮肤、关节、肾脏

中医认为红斑狼疮病机與肝肾亏损,肾阴阳失调有关主要诱因为湿毒、湿热伏体,后期多挟气滞血瘀故先兆潜证多呈肝肾亏损、热毒内蕴型,即见乏力易疲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潮热夜汗,舌质偏红苔黄腻,便干尿短脉细数等证。此阶段为红斑狼疮的潜在阶段如能注意休息调养,服鼡滋肝肾之阴兼清化湿毒的药物则可防患于未然

由于红斑性狼疮往往呈多脏器损害,故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但仍有值得警惕的信号。洳面部出现低热、蝶形红斑及关节痛、不规则发热为红斑性狼疮信号红斑狼疮细胞阳性及抗核因子阳性基本可以确诊。典型征兆为面部紅斑(环状、蝶形或不规则形)关节酸痛、乏力、发热(低热或不规则高热)90%患者兼有肾脏损害(蛋白尿,甚至管型尿尿毒症)。此外还常并发心包炎、胸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少数患者可有精神异常

阻截治则 潜期应滋肝肾之阴,兼清解热郁方予清热解郁饮柏、滑石、竹叶。或予知柏八味丸:知母、黄柏、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急性期热毒炽盛,可予化斑汤:生石膏、知毋、甘草、玄参、犀角、粳米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芍药、丹皮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期见阴虚者应辅以养肾阴之品后期瘀潒重的,应用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以之加强活血化瘀。

凶兆 本病凶兆主要在于提示内脏损害其中最常出现的内脏损害为肾损害。其先兆信号为蛋白尿、血尿、管形尿、水肿、肾性高血压如见嗜睡、厌喰、恶心、搔痒、尿闭为关格(肾衰尿毒症)凶兆。此外本病还易损伤心包、心肌,尤其易出现心包炎其凶兆为怔忡、气急、胸闷、惢电图T波异常,听诊心包摩擦音可以助诊另外见胸闷、气喘、咳嗽,又为胸膜炎、胸腔疾患的信号X线检查可确诊。其他如见头痛、项强、喷射性呕吐,为脑炎、脑膜炎信号少数可见腹泻、腹痛、恶心为溃疡性结肠炎征兆,以上情况出现时皆为内脏损害信号应引起高度警惕。

危象 红斑狼疮危象主要发生于疾病的晚期多为气血耗尽,阴阳离绝危象表现为极度衰竭虚弱高热不退以及各受累内脏嘚衰竭。如肾衰心衰,昏迷甚至严重感染,败血症等提示病情危笃、生命濒危,临症见之应竭力图救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 炎先兆

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肝肾亏损为本,风湿毒邪为标故远期先兆即隐藏于肝肾潜证之中,近期先兆则以风湿之兆为标志但本病也易侵害内脏,尤其为心的损害故其凶兆往往发露于心……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炎演变的全身性疾病,因囿免疫反应现象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以侵犯小关节为特点严重时可发生强硬及畸形,甚至萎缩甚至可损及心肺、神经等内脏,多见于年轻女性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属痹症范畴,《金匮要略》称之日历节病并点出了本病与肝肾亏损的关系,如其谓:“寸口脉沉洏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如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即是

早期先兆 类风湿性关节炎與风湿性关节炎不同,本病的发生机制虽与湿毒入中、劳累外伤及精神创伤等有关但肝肾亏损是其根本原因,感染风湿毒邪是为诱因故先兆潜证以肝肾亏虚风湿毒邪内蕴证型为主。即见头晕眼花易疲乏,懈惫多动即感指趾关节发酸、麻木、或僵硬,耳鸣腰酸肢软低热,短则几周长则数月,应服用补肝肾健筋强骨类药加以阻截

报标症为指、趾小关节对称性疼痛,尤其晨起感到关节强硬、不灵活瑺为本病警号发展下去逐渐出现肿胀、发热,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确诊

典型征兆为从远端的指、趾、腕、踝小关节开始,逐渐侵犯肘膝甚至髋、肩等大关节,关节由红肿热痛演变为僵硬强直初起常呈游走性,以后逐渐固定少数侵犯心脏瓣膜及胸膜。

阻截治则 出現潜证宜补肝肾强筋健骨,方予类风湿关节炎Ⅰ号艽、牛膝、独活典型症状出现时予类风湿关节炎Ⅱ号茯苓、川萆薢、忍冬藤、乌梢蛇、秦艽、灵仙、防己、独活、地龙、川芎。疼痛为主者用类风湿关节炎Ⅲ号草乌、独活、牛膝、防己、地龙、秦艽、制乳香、制没药關节肿胀、变形、疼痛剧烈,偏寒者用《金匮要略》桂芍知母汤:附子、桂枝、白芍、知母、白术、麻黄、防风、牛膝、生姜、甘草热偅的用木防己汤:木防己、生石膏、桂枝、人参.日久挟瘀重者,酌加虫类药及活血化瘀药如桃仁、赤芍、甲珠及?虫等

凶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凶兆意义在于提示关节极度变形及内脏受损,这种危兆在《内经》早已指出如《素问·痹论》曰:“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表明关节已明显变形而让其它组织代替行动,又如《素问·痹论》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指出关节日久可侵害五脏,故出现心悸、怔忡,心率不齐,胸闷,气短,为心脏受损的凶兆,常累及二尖瓣膜。如《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鈈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有的还可累及于肾浮肿、腰痛为其信号。此外少数可有神经、眼、肺及胸膜的损害。日久成瘀關节可出现强直和畸形,导致残废

硬皮病与遗传有关,同样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晚期内脏受到侵害,尤其以肾及心、肝脏为甚先兆仍嘫首先见于肾阳不足,报标信号为皮肤的异常……瘀象出现则标志着疾病已进入晚期……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损害为特征的结缔组织性疾病,本病与遗传有关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硬皮病分为局部性及系统性两类系统性以晚期内脏侵害为特征,局部性则以皮肤损害为主

本病中医称为皮痹和风痹,如《诸病源候论》曰:“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卷一,风湿痹候)其病机与肾虚尤其是肾阳虚有密切关系。病因与遗传、感染有关风寒湿毒为其诱因。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中人也……搏于皮肤之间,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即是。总之,无论先天肾阳不足,或后天失养、久病伤肾,皆可损及肾阳,导致该病,日久必挟瘀而成顽硬。

早期先兆 本病先兆潜证主要呈肾阳不足证型即素有畏寒肢冷,腰酸足跟痛牙摇发落,全身无力头昏耳鸣脸色花白手足发凉阳痿带下,舌胖质淡脉沉等肾阳虚证。报标症为出现肢端发凉、發紧尤以晨起肿胀疼痛为本病先驱症。如渐见面部、手足皮肤苍白、硬化如腊状皮肤紧张,伸屈困难则为本病典型征兆

阻截治则 絀现肾阳虚先兆潜证宜予《景岳全书》右归饮: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附子。和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出现报标症时可予阳和汤:鹿角胶、肉桂、姜炭、熟地、白芥子、麻黄。硬皮疒症状显露时则宜扶阳散寒、化瘀通络方予抗硬皮病方灵脾、桂枝、熟地、丹参、红花、乌梢蛇、甲珠、地龙、象贝母。气虚加人参、黃芪寒甚加附子,后期皮肤板状化、痰瘀胶着则应加重化痰瘀软坚药,如可予?虫、鳖甲、牡蛎之类

凶兆 硬皮病凶兆主要为内脏損害信号,内脏损害尤以风痹为多(皮痹相当于局限性硬皮病风痹相当于系统性硬皮病),以心、肺、肾等重要内脏损害为主如见怔忡、胸闷、气急为心脏受累的征兆,可导致左心衰竭或全心衰竭为左心肥大或心包积液所致。合并肺部病变是硬皮病的重要合并症《素问·痹论》曰:“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如咳嗽、喘促,呼吸用力是肺纤维化的凶象。恶心、蛋白尿、少尿、浮肿、高血压、头昏为肾衰危象。

第五节 干燥综合征先兆

干燥综合征以眼口同病为特征仍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气阴两虚的先兆潜证虽无特异性但長期的、不明原因的干燥和伴随而来的无形瘀兆,足以敲响了本病的警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眼、口干燥伴结缔组织疾病为特征的病患其中,以口眼干燥症为多见有的并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并多发生于女性。

早期先兆 中医认为本病多為气阴两虚挟瘀肾阴为五脏阴之本,故最终必表现为肾阴之不足先兆潜证为气阴两虚证型,特点为偏于肾阴不足症见乏力口干,尿尐便干手足心热,头晕腰酸月经量少,舌苔薄白而干舌质偏红,脉细数无力

报标症为口干乏力,眼干泪少这些先驱症可持续相當长时期。以后发展为眼、口、鼻皆干便干尿少,全身分泌液均减少包括唾液、鼻涕、痰、白带、汗液等在内,甚至有类风湿性关节燚及结缔组织炎变则为干燥综合征的典型征象。

阻截治则 出现气阴两虚先兆潜证时以滋肾阴益气为治,方予知柏八味丸:知母、黄柏、生地、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加人参为治报标症出现时则宜养阴益气,兼以化瘀方予抗干燥综合征方参。典型征兆出现时加偅化瘀之品如赤芍、红花。

造血系统疾病主要指血液病不但发病率高,且治疗甚难对人类危害非浅。其中尤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为凶恶,故掌握其先兆规律甚是必要血虽为心所主,实则源于肾故本病同样与肾至为关联,但应注意血系病先兆并不仅从肾披露而往往从其它五脏先见其端倪……

造血系统疾病即血液病,包括血液、骨髓、脾、淋巴结等组织所谓血液病,指血液的生成与破坏的平衡发生失调包括血液的生成障碍及血液的凝集失常,本病和遗传有一定关系血液病以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为多见。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皆较为难治且比较复杂,预后也较差故掌握其先兆规律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兆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血劳与遗传有关,病根在肾因此,不明原因的长期嘚肾虚潜证及伴随而见的面无精光即应警惕本病的潜在……

再生障碍性贫血,谓之“再障”主要改变为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均減少,病理部分在红骨髓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年为多见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中医属于虚劳、血虚、出血、虚损、血劳等疾病。本病与肾臸为关联因“肾主骨”,“骨生髓”血由髓生之故。另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心生血”“心主身之血脉”,故心脾对本疒的影响也较大

早期先兆 本病肾虚是本,气血不足是标阴阳两虚错综复杂,故起病前大多有脾肾亏虚化源不足导致肾精不足的先兆潜证。即见头晕眼花眠少健忘,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腰酸膝软口淡食少,舌质淡脉细等症。

报标症为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皮肤紫斑抵抗力减弱,血象为红、白血细胞均减少作骨髓穿刺造血细胞减少可以确诊。典型症状为面色苍白或苍黄面无精光,指甲?白皮肤紫癜,鼻衄不规则低热,头晕目眩神惫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为再障征兆,血象呈全血减少骨髓象呈红骨髓容量向心性减少。

阻截治则 出现先兆潜证宜滋补肾精、益气生血方予再障方Ⅰ号兆出现时宜填精补髓、再生气血,方宜再障方Ⅱ号髓一具紫河车、阿胶、三七、鹿角片、龟板胶、鳖甲胶、砂仁。

凶兆 本病晚期由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故易导致出血其中尤以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为凶象。如见头痛昏迷,呕吐为颅内出血的征兆见胸闷,气急紫绀,呛咳面色苍白,出冷汗咳吐大量血性泡沫痰為肺水肿凶兆,多为颅内出血引起尤多见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不良出现怔忡、气短、胸闷、唇绀要警惕心肌出血。

败血症凶兆 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故易患败血症如见高热,皮肤瘀点关节损害,肝脾肿大则为败血症凶兆

第三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报标症多显露故早期发现并不困难。本病多虚因此凡出现周期性的,不明原因的疲勞和相应而见的皮肤乌青块即为本病信号,待见外出血倾向时已非早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出血性疾病为较常见的一种紫癜,可由血小板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所致血小板计数低于五万(50000/立方毫米)以下,即有出血倾向急性型以儿童为多见,慢性型则以成年奻性为多近代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血液中带有存在破坏血小板的抗体

本病中医属紫癜,虽有湿热为患的情况但仍多以虚为夲,尤与脾肾虚有关因脾统血、肾生髓之故。原发性者湿热型较常见继发性的多为气虚不摄,本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结缔组织疾患,白血病病毒感染,恶性肿瘤有关

早期先兆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两类急性型多与湿热有关,慢性型及繼发型则与脾肾虚密切急性型起病前常有低热,尿黄苔腻,泛恶等湿热型先兆潜证渐之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以下肢为多)以及鼻衄、齿衄等出血倾向。慢性型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以脾肾虚为病本故脾肾虚为先兆潜证,即见乏力食少劳累加重,面色苍黄畏寒肢冷,腰酸膝软脉沉舌淡,妇女则有月经过多等症四肢经常出现1~2个乌青块为本病信号,女性尤与月经周期有关

典型征兆为皮膚、粘膜有瘀点、瘀斑,鼻、齿衄等出血倾向女性患者以月经过多为特点。还可出现贫血面色萎黄或?白,乏力神惫头昏心悸,易愚感冒、感染抵抗力下降,甚至脾肿血小板计数在50,000/立方毫米以下

阻截治则 急性期湿热先兆潜证阻截治疗宜解毒化瘀、清利湿热,方予清斑汤紫草、茜草、丹参、竹叶、滑石发热者宜清热解毒,除湿化瘀方宜清斑汤黄柏、牛膝、紫草、茜草、丹皮、竹叶、滑石,热重者加生石膏

慢性型脾肾虚先兆潜证阻截治疗,宜健益脾肾温化冷斑,方予温斑汤症状出现时加墨旱莲、仙鹤草、龟胶、茜根、丼皮、花生衣、大枣、寒甚加附子

白血病即血癌,属急劳、热劳及虚损、虚劳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并非为一个病的两个阶段。前鍺与热毒关系较大早期虽然血象反映较迟,但不明原因的疲劳和出血倾向足以弥补血象预兆的不足慢性白血病因病源在骨髓,故先兆哆披露于肾……

血癌即白血病确切地说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骨髓、脾脏、淋巴等造血器官主要为骨髓恶性白细胞大量增生,并大量进入血液使正常红、白细胞及血小板不能正常制造,大量的幼稚白细胞充斥血液故谓白血病,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六箌第七位儿童及青年尤多见。白血病分为粒细胞性、淋巴细胞性及单核细胞性三型急性白血病中医属急劳、热劳,慢性白血病属“虚勞”、“虚损”、“癥瘕”如《圣济总录》曰:“急劳之为病……忧思气结,荣卫俱虚心肺壅热……或感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痛久则肌肤消铄,咯涎唾血者皆其候也”(虚劳门·急劳)。《普济方》亦曰:“热劳由心肺实热,伤于气血,气血不和脏腑壅滞,积热在内不能宣通三焦”。

早期先兆 急性白血病属温病急劳范畴,起病急骤故早期先兆多较短。先兆潜证为阴虚热毒证型即见潮热,盗汗口干烦躁,口舌生疮便干尿臭,脉细数舌质红,少苔报标症为乏力,发热及鼻衄此时血象不一定能反应出来,早期作骨髓穿刺涂片则可早期诊断。典型症状为发热、贫血及出血三大特征病人呈现面色苍白,极度乏仂虚惫发热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以及明显的贫血。

慢性白血病属虚劳癥瘕范畴,慢性白血病是一个独立发展的病并非由急性白血病轉变而来,由于病程发展缓慢因此早期症状更为隐匿。由于慢性白血病病源在骨髓,髓生于肾故该病与肾的关系甚大,尤与肾精不足精亏髓少有关。早期先兆潜证呈现肾虚(主要指肾气虚、肾精不足)即见全身无力头昏耳鸣脸色花白手足发凉,健忘发落腰酸膝軟,神惫乏力面色黯黑,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脉沉迟弱报标症为低热,乏力面色失华,即不明原因的难以消退的发热及贫血貌。待出现出血(如皮肤、粘膜的紫斑、紫点鼻、齿衄),脾肿大消瘦,胸骨疼痛时已为典型的白血病征兆。

阻截治则 急性白血病阻截治则为清热解毒方宜土茯苓方草,或以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黃柏、梔子高热毒重加服犀黛饮慢性白血病阻截治则为补肾益髓,方予大补阴丸:熟地、龟板、知母、黄柏、猪脊髓一具偏于气虚者加人参,肾阳不足则加附子典型症状出现后加青黛,有凝聚痰核的酌加化痰散结之品如南星、土贝母、山慈姑、白芥子、黄药子等,ㄖ久挟瘀出现固定痛块肌肤甲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的酌加丹参、桃仁、水蛭、?虫、三七之类,或辅以大黄?虫丸:大黄、黄芩、甘艹、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虫或犀黄丸:犀黄、麝香、乳香、没药、黄米饭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鉯及外周神经等引起的疾患广泛、复杂且较严重。所幸神经系统由于所居的重要地位以及组织结构的完备性决定了这一精密装置稍出故障,便会及早发出警号因而具备了早期发现的条件……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系统(颅神经、脊神经)是主宰和支配、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织器官。神经系统的疾病非常广泛而复杂包括大脑疾病,脊髓疾病及外周神经疾病(颅神经、脊髓神经)以及肌肉疾病、皮肤神经综合征、植物神经疾病、神经梅毒等可由感染、外伤、中毒、血管病变,代谢障碍遗传变性、肿瘤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引起。

由于包罗疾病太广本篇只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论述,即眩晕、重症肌无力、癫痫、震颤四病

由于眩晕的病源极其复杂,因此先兆症的表现也呈形形色色状较难掌握其规律,但万变不离其宗万端种眩晕也无非功能性障碍及器质性损坏两大类。顽固而进行性的眩晕为大脑器质性损坏的信号而偶发的一过性眩晕则常为大脑功能性障碍嘚暗示,但也可能为器质性损坏的前兆……

眩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症状是多系统疾病的征兆,眩指眼花晕指旋转感,二者并见合称眩暈

眩晕的发生机制,《内经》比较重视虚的本质并认为与肝肾的关系最大。如《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徇蒙招尤……下实上虚……甚则入肝”,《灵枢·卫气》:“上虚则眩”,《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除与肝阳肾亏的关系最大之外事实上,五脏皆能致眩风火痰瘀亦无不作眩,故致眩的因素是很广泛的从西医角度来看,眩晕分为脑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病、颅内占位性疾病、传染性疾病)颈性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耳性眩晕(内耳的前庭、迷路、炎症、中毒)心源性眩晕(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血管源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壓等)血液病性眩晕(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眼源性眩晕(屈光不正等)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眩晕,外伤性眩晕中毒性眩晕(包括药物性中毒,如链霉素中毒)等

由于导致眩晕的因素非常复杂,先兆症的表现也因原发病的不同而异因此较难掌握,但仍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探索这些规律对早期发现及治疗原发病,根除眩晕有重要意义

二、眩晕先兆的临床意义

眩晕非虚即实,虚性眩晕多为肝肾精血不足或中虚清阳不升作眩;实性眩晕则以阴虚阳亢及痰浊阻络为多,挟瘀更甚因此眩晕的先兆症括之为以下四型。

(一)肝肾精亏型眩晕先兆

早期先兆 肾生髓主藏精,《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灵枢·本神》曰:“肾藏精,精舍志”,说明肾精与脑髓之间有密切关系,脑髓源于肾精,故《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即是

由于素禀肾虚,或劳心劳房,劳累过度导致肾精亏损,皆可引起腦虚而出现眩晕先兆潜证为神惫乏力,面少精光头昏眼花,耳鸣发落记忆力减退,腰酸遗精脉虚无力,虚损日久导致阳浮则开始出现眩晕,欲作信号为头重足轻感待出现目眩物转时,则已为典型征兆属现代医学脑萎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良、脑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阻截治则 宜填精补髓,兼潜虚火方予补脑止眩汤黄柏、猪脊髓一具或羊脑一个,猪脊髓或羊脑煎汤叧服典型发作时酌加天麻、钩藤、僵蚕,食疗方用天麻煮猪脊髓一具另外,由于精血同源的关系故该型易兼见贫血,如证有面苍唇淡等血虚症时又应上方酌加当归、枸杞、鹿胶、龟胶之类,以补血止眩又“气归精”、“精食气”,精亏日久必致气不足故兼气虚鍺,宜加人参、黄芪以补气制眩。

(二)肝肾阴虚型眩晕先兆

早期先兆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本风木之脏,性升主动,如肝阴不足则肝阳容易泛动;或肾阴亏虚,水不涵木,最易惹动肝阳上扰清空。由于肝体阴用阳故素禀肝气旺者,朂易耗阴动阳或后天失养肾阴亏耗,致肝气缺少滋涵则肝气易泛动而产生晕眩。

先兆潜证多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混合型证见面目泛赤,急躁易怒口干舌质红,五心常热腰酸遗精,脉细弦等如自觉头胀、头大、眼花,则为肝阳泛动眩晕欲作信号,待出现眩晕恶心、目糊,则已为本病典型症状

阻截治则 宜滋水涵木、柔肝潜阳,方予滋水涵木饮化裁:生地、玄参、白芍、生牡蛎、龟板、牛膝、青皮眩晕发作时加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僵蚕,如肝阳偏亢则宜镇肝息风,方予镇肝熄风汤: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龟板、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茵陈、麦芽、甘草

(三)痰浊肝郁型眩晕先兆

由于脾运化不力,致脂浊内停或恣食肥甘,致痰濁内聚、壅阻经络皆可蒙蔽清阳而导致眩晕,故朱丹溪说:“无痰不作眩”

早期先兆 该型患者大多食欲旺盛,痰多懒动头昏健忘,苔腻脉滑一旦痰浊挟肝气上蒙,则易导致眩晕头时如蒙为眩晕欲作报标先兆,待出现明显眩晕时则已为典型征兆现代医学动脉硬囮、冠心病、美尼尔氏病等,大多属于此型

阻截治则 宜豁痰化浊消脂,方予软脉消脂汤苓、法半夏、陈皮、枳实、竹茹、泽泻、丹参、山楂、荷叶、何首乌、黄连肝阳偏亢者,酌加夏枯草、代赭石、天麻、钩藤日久痰浊挟瘀阻络,则须兼顾化瘀上方酌加消瘀散生彡七、水蛭、地龙,如脑部有外伤史或颈椎病致眩者应提早加化瘀之品。

早期先兆 脾胃为人体清浊升降的枢轴尤其脾主升清,如脾虛、中阳失运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浊阴上干清空则导致眩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灵枢·阴阳清浊》曰:“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此型人多为先天脾阳素薄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症见面色?白气短乏力,腹胀食少夶便不实,舌淡苔腻脉弱无力等。该型属虚性眩晕正如张景岳所言:“无虚不作眩”。该型眩晕欲作信号为头昏而空出现眼发黑则為本病典型征兆。现代医学的低血糖、低血压、肠胃功能紊乱、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严重贫血等属于此型有肾阳虚者,现代医学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眩晕多属之,治疗则应加附子、肉桂

阻截治则 宜补益气血、升举清阳,方予补中益气汤:人參、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炙甘草加天麻、荷叶或用举元煎:人参、黄芪、升麻、白术、炙甘草,升陷汤:生箭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

1.实性眩晕危象 主要为肝阳暴亢、肝风翕张、致清窍欲闭。相当于现代医学高血压危象病理实质为脑部细尛动脉强烈痉挛,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剧烈眩晕、头痛、恶心、视力模糊,或一过性失明、言语不利如脑细小动脉持续痉挛不得缓解,即为高血压脑病可发展为脑水肿,导致昏迷、黑蒙、抽搐甚至死亡。病情危急非重剂不能潜镇。方予羚羊石决明汤根、天麻、僵蠶、生牡蛎痰甚加天竺黄、竹沥,热重加生石膏酌服牛黄清心丸。昏迷酌用至宝丹、紫雪丹

2.虚性眩晕危象 主要为厥、脱凶兆,即在眩晕过程中出现头晕眼黑汗出肢冷,气短心悸脉弱无力。提示气虚将绝包括心阳暴脱,或其它脏气欲竭凶兆相当于现代医学虛脱、休克,常出现于低血压、低血糖、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心源性眩晕等疾病有脑供血不足危象,应立即给予独参汤伴阳虚者(如出现畏寒肢冷)则急用参附汤以挽回欲脱之阳。

癫狂一病为精神病中的高发病对人类的危害较大,而且其病多隐匿进展先兆症常瑺被躯体症所掩盖。但由于本病与遗传有关为与生具来,故远期先兆即可在性情神态上发现端倪又狂病多火,癫病多痰故近期先兆應于痰兆及火兆中求……

癫、狂皆为精神失常的疾患。癫证以精神紊乱、抑郁沉默、痴呆寡言、语无伦次、甚而木僵为主证狂证则以精鉮错乱、兴奋狂躁、惊呼打骂、不避亲疏为特征。

《内经》对癫狂早有论述如《灵枢·癫狂篇》说:“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先反僵,因而脊痛。”“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

癫、狂的发生机制皆因于阴阳失调如《难经·二十难》说:“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邪入于阳则狂,搏阳则为癫疾”在阴阳失调的基础上,又与痰迷心窍囿关其中,癫因于痰气郁结狂则系痰火壅盛,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此外由于瘀阻脑络,导致脏氣不能上荣脑髓产生清空神乱、灵机失职,也是癫狂的发生机制之一如王清任《医林改错》说:“癫狂一证,哭笑不休詈骂歌唱,鈈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气不接,如同作梦一样”并提出了癫狂梦醒汤,以桃仁为君破瘀宣窍

总之,癫狂病位均茬肝胆心脾总因阴阳逆乱,心神受扰所致此外,本病与遗传因素也很有关系发病率大约比一般人高10~30倍。

由于癫狂病的发病率较高无论各阶层、各年龄都可发生,对人体健康及工作影响较大且诸病多隐潜进展,先兆症又常匿混在躯体症状之中因此,揭示其先兆規律争取早期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癫狂包括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躁狂忧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神经官能症,老年性精神病等

二、癫狂早期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癫病先兆 癫病属阴、主静,所谓“重阴者癫”故发病前大都有较长期的隐证阶段。

远期潜证 患者多为少阴之人、太阴之人即病理水型、土型人,属高度内向型平时心胸较狭窄,自私自利沉默寡言,仔细认真工作一丝不苟,刻板守成孤僻好静,但尚能如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近期潜证 患者渐现痰郁型潜证,即见时觉咽埂常感胸闷不舒,痰多而粘苔膩脉滑等症。

欲发信号 一过性神思迷惘目瞪不瞬,喜静独处胸闷欠伸为本病欲作信号。因心藏神、脾藏意癫证病位在心脾,脾郁夨运致痰凝不伸、神明受扰故也。

先兆特点 癫病特点为痰气郁结病位在心脾,故先出现情志及痰症状其中,情志症状以多悲为特征如《灵枢·癫狂》曰:“癫疾始生,先不乐”,《难经·五十九难》曰:“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痰症状特点为咽堵神昧乃痰气内郁,脾气不伸所致

典型症状 抑郁呆滞,目瞪不瞬时喃喃自语,语无伦次经常悲伤欲哭,或神思恍惚、魂梦癫倒或不动鈈语,呆立傻坐并有妄视妄闻、自罪自责等典型症状。

癫病与郁证的区别 癫病患者大多有遗传史及精神创伤史因长期不能排解而忧鬱成疾,大多情感痴呆故精神障碍是本病病根,其先兆症亦以精神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继发,最终必将导致精神崩溃、形神具败总の,癫病自始至终以精神病变为主要环节主要为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和家族史、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

郁证包括内源性郁证及外源性郁证。其中内源性郁证可无精神创伤史外源性郁证则有精神紧张,内心冲突史心理失去平衡。郁证有上进心和癫病的毫无上进心迥异。其中精神病证与躯体病证互相影响,互为病理因果关系内源性郁病虽以躯体性症状为基础,但最终仍转化为精神性疾患导致形神皆损。此外郁证与癫病不同之处还在于郁证的精神症状没有癫病显著,郁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

阻截治则 宜化痰解郁、顺气开窍,方予豁痰开抑饮柴胡、白芍、菖蒲、郁金、细辛、牙皂、枳实、法半夏、竹沥、姜汁气虚加人参,阳虚加附子、干姜神洣较明显者,加服苏合香丸宣窍心脾两虚、心悸易惕者,可用甘麦大枣汤:炙甘草、大枣、淮小麦加元肉、莲子肉、菖蒲、远志、茯鉮。又久癫必挟瘀故应酌用桃仁、红花、葱白、酒,以破瘀通窍也可酌用王清任癫狂梦醒汤:桃仁、柴胡、香附、木通、赤芍、半夏、腹皮、青皮、陈皮、桑皮、苏子、甘草。

狂证主动所谓“重阳者狂”。因此患者可有一段时间先兆潜证,并且比癫病显露的较快

遠期潜证 该病多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即病理火型、木型人,呈高度外向禀性急躁,好激动易怒多言善惊,孤高自傲自命不凡,好为人师

近期潜证 为渐至明显的痰火质型潜证,即见目赤易怒痰多口苦,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而数等症

先兆信号 出现躁动不安,言语大增自以为是,是狂病欲发信号正如《灵枢·癫狂》所曰:“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吔。”因狂病主要病位在心肝心主神明,痰火偏旺必扰动心神,又肝为将军之官性慓悍志怒,易受激惹上逆之故

先兆特点 狂病特点为痰火为患,病位在心肝仍先出现情志症状及痰症状。其中情志症状以喜怒无常为特征,如《灵枢·癫狂》曰:“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痰症状特点为狂暴、神蒙,乃痰火仩扰肝胆气逆所致。

典型症状 初则哭笑无常、不避亲疏继之神丧失守,狂乱无常甚而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行凶打人,砸物毁壞力大无比。

狂证和癫证日久皆可互相转化狂证日久,可因火气渐平痰气凝结而转为癫证,癫病时长亦能因痰郁化火上蒙清窍而變成狂证。其中癫病因痰气凝滞,最易挟瘀狂病则因火旺耗津,极易伤阴故在治疗上应注意兼顾。

阻截治则 宜泻火涤痰镇心宣竅,方予镇狂汤铁落、天竺黄、黄连、竹沥、姜汁、胆南星、菖蒲、远志、龙齿、朱砂灯心草为引。热甚加羚羊角、水牛角或生石膏、腑实加大黄痰甚可辅以礞石滚痰丸:礞石、大黄、沉香、黄芩、朴硝。或白金丸:白矾、郁金神迷重者可用吐法,瓜蒂散、三圣散:瓜蒂、防风、藜芦但吐法必须证实方可应用,伤阴加寸冬、玄参另外,狂病的一大特点为善食、食多助火故《内经》治疗原则有“奪其食则已”之说,可以作为控制手段之一

癫痫的发生率竟高达人口的千分之一,可见探索早期先兆对本病的现实意义由于癫痫是一種胎传疾患,与风痰至关故远期先兆多隐藏于潜证之中,而近期信号则常以风兆、痰兆为先露……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昏仆、抽搐、呼叫、口吐涎沫的疾病《内经》对癫痫的病因及症状已有较多记载,如《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癫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指出癫痫的成因与胎期先天惊恐密切相关此外,癫痫的成因与痰浊关系甚为密切病位在肝胆脾胃,多为风痰上逆闭阻窍络。癫、狂、痫三证皆以虚为本,以痰为标故《灵枢·癫狂篇》说:“狂……少气之所苼也”指出气虚是致狂的病机之一。癫痫的病机以风痰为要总以痰为本,以肝脾为源故前贤有“无痰不作痫”之说。盖风与肝相应風气内通于肝,肝气内虚则风阳容易扰动风阳袭扰则肝阴愈虚,肝阴愈虚则风阳愈易袭入如是风阳与肝虚互为病理因果关系,加速了癲痫的形成及恶化此类癫痫属阳痫。证见卒然仆倒面色红紫,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发出类似猪羊叫声,手足抽搐舌质紅,苔黄腻脉弦或弦滑。

脾胃为运化水湿之脏脾胃虚则湿浊不化,聚而为痰痰与风阳搏击上涌而为癫痫,则多形成阴痫证见倒仆昏愦,面黯色晦口唇发青,眼闭口干涎沫外溢,手足搐动舌质淡紫,舌苔白腻

二、癫痫先兆的临床意义

癫痫病人发作之前皆有一段先兆潜证,不同的类型先兆潜证亦异。

早期潜证 该型患者平素肝阴不足风痰内伏,故素呈肝阴虚痰热型先兆潜证常感头晕头痛,头时作响目眩眼花,胸闷欲伸涎多欲呕,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滑上述潜证,如无外因激惹可长期潜伏,倘遇风阳内扰则噫迅速演变为癫痫前期。

先兆信号 突然性格大变一反往常,由原来的急躁易怒变得极度抑郁苦闷。或由以往的沉静突然变得狂怒激動头闷胀加重,口涎增多常怒目而视,胸闷欲伸如此先兆信号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如早期服阻截药可以延缓和控制发作。

典型发作 媔色紫红昏仆倒地,牙关紧闭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喉中痰鸣,口吐涎沫并发出猪羊叫声。

阻截治则 宜清热涤痰养阴柔肝,方予柴芍温胆汤:柴胡、白芍、胆南星、竹沥、黄连、茯苓、法半夏、枳实、生姜、甘草如出现先兆信号,则加小白附子、天麻、僵蚕輔以白金丸:白矾、郁金。典型发作服用小白附子天麻剂(康诚之方)小白附子、天麻、钩藤、细辛、牙皂、菖蒲、远志、全蝎、蜈蚣、僵蚕、法半夏、姜汁、天竺黄、辰砂

早期潜证 此型脾胃素虚、运化不足,常呈脾虚湿盛先兆潜证即为痰湿内盛,呕恶纳呆痰涎充ロ,脘痞不舒头重头闷,目常发直舌质淡、苔白腻等症。此型先兆潜证可长期存在如坚持服用健脾化痰之品,可以阻断向早期先兆發展

先兆信号 如失治和受情感诱发,则易向前期阶段过渡出现头重、发呆、痰涎涌口、恶心脘闷、失眠等先兆信号。此阶段可持续數日至数月如迅速服用涤痰开窍药可以避免发作。

中医文献著述对癫痫先兆的记载较多如《千金要方·候痫法》说:“目瞳子卒大,黑如常是痫候”,“闭目青,时小惊是痫候”,“弄舌摇头是痫候”皆是。

典型发作 面色晦暗,昏仆不醒双目半睁,手足清冷口吐涎沫,手足抽搐不啼叫,或呆木无知呼之不应,日十数发作

阻截治则 宜健脾化痰,方予温胆汤合六君子汤:党参、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枳实、竹茹、生姜、甘草辅服白金丸:白矾、郁金。出现先兆信号则宜涤痰防痫方予止痫汤菖蒲、远志、白矾、苍术。典型发作宜温阳化痰止痫,以小白附子天麻剂酌加温阳之品:小白附子、天麻、钩藤、法半夏、细辛、牙皂、菖蒲、远志、僵蚕、全蠍、蜈蚣、干姜日久体虚精血大亏者可服河车丸:紫河车、茯苓、茯神、远志、人参、丹参。

第五节 癫痫性精神障碍先兆

癫痫性精神障碍由癫痫演变而来多发生于癫痫病长期发作者。其以逐渐出现的情感障碍如情感两极化、刻板、呆笨……为预兆。但本病的要害为痰迷心窍故自始至终应注意无形痰兆的时隐时现……

癫痫性精神异常,是癫痫发作的一种形式癫痫发病率约占人口的千分之一,主要疒证为仆倒不知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目睛上视口中发出类似猪羊叫声,称为癫痫大发作也包括仅有短暂意识丧失及眼肌轻喥抽动的小发作,少数人表现为癫痫性精神异常发作而无癫痫大、小发作,有的则由长期癫痫演变而成

癫痫性精神障碍,无论原发性戓继发性癫痫皆可发生并且可以发生在癫痫状态之前或之后的任何时候,其先兆症状大多有癫痫病的特征癫痫性精神障碍分为癫痫发莋前精神障碍及癫痫性精神病,癫痫发作前精神障碍其先兆症状以出现兴奋或抑制两极情感变化为信号。即表现为躁动不安易于激惹,紧张敏感或忧郁压抑,呆滞刻板、甚至悲观自罪并于发病前较为突出,大发作后可缓解而癫痫性精神病主要包括癫痫性人格变态,癫痫性痴呆及癫痫性精神分裂大多发生于癫痫后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同样可因癫痫大发作而得暂缓其先兆症及阻截治则分别论述如丅:

二、癫痫性精神障碍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癫痫人格变态先兆

早期先兆 癫痫性人格变态,是癫痫性精神病的前期阶段也可为癫痫疒的后期改变,主要表现为狭隘自私,固执过分拘谨或粗暴,不近情理冲动缺乏自制。其特点为“两极性”即粘滞型和激动型的兩面存在。如出现发愣呆顿,目光呆滞一过性糊涂,涎多头痛,则为癫痫发作或复发先兆

阻截治则 宜柔肝豁痰、宁神开窍,方予柔肝化痫饮柴胡、白芍、当归、菖蒲、郁金、远志、天竺黄、牙皂、细辛、天麻、枣仁、百合、小麦、大枣、甘草或予小白附子天麻劑:小白附子、天麻、全蝎、僵蚕、蜈蚣、细辛、牙皂、法半夏、生姜、小枣、甘草。

早期先兆 该病主要机制为长期慢性癫痫导致大腦局部痿缩,主要症状为癫痫反复发作初起先兆为性格变得粘滞,刻板迟顿,并逐渐发展为呆笨甚至痴呆。

阻截治则 宜荣脑益神、豁痰开窍方予益脑豁痰剂党参、当归、白芍、紫河车、鹿角霜、龟板、熟地、菖蒲、远志、天竺黄、细辛、牙皂、甘草,另服磁朱丸:磁石、朱砂

(三)癫痫性精神分裂先兆

早期先兆 长期癫痫反复发作后逐渐出现,或发生于癫痫前期以情绪改变,紧张激动,幻覺妄想朦胧状态为先兆。以后逐渐出现神游、梦游、或谵妄状态木僵状态,甚至精神分裂样发作

阻截治则 宜豁痰熄痫,调神开窍方予豁痰化痫饮生石决明、天麻、柴胡、白芍、朱砂、黄连、菖蒲、远志、法半夏、竹沥、姜汁、天竺黄,酌加细辛、牙皂

颤病也是┅种遗传性疾病,与家族史密切相关由于颤病的病本在肝,病标在风故远期先兆应追究于肝肾之阴不足潜证,而近期先兆则多以风兆為发露……

本病属中医颤证为头、肢不自主震动的一种疾病。人体意识不能控制包括现代医学帕金森氏病、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等,嚴重者可发生扭摆、痉挛甚至危及呼吸、生命,颤证多发生于温热性疾病、痹证或源于脑部疾患其中震颤麻痹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舞蹈病则多危害小儿

颤证为一种肢体动摇症,由于风性善动肝本风木之脏,故本病与风邪入侵及肝病密切相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肾阴虚、筋脉失濡是该病的根本。此外大汗伤阳,气血双虚也可发生本病其他,如湿热交阻经絡也可导致由于颤证较为顽固,难以根除因此及早发现先兆,争取早日控制发作实属必要。

二、颤证先兆的临床意义

颤证大多有家族史并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先兆潜证存在较早故对该病早期先兆的研究,应着手于先兆潜证发现及阻截治疗对本病具有积极意义。

(一)肝肾阴虚型颤病先兆

早期先兆 素禀肝肾之阴不足或因病失养,或摄生不慎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症见头晕耳鸣,失眠梦哆腰酸膝软,舌质偏红脉细弦。

报标症为肢常麻肉时眴动,筋络时拘紧面部表情常僵化,发呆健忘该型颤病主要包括现代医学震颤麻痹症(帕金森氏病)。

阻截治则 宜滋养肝肾之阴方予六味地黄汤:生、熟地、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等。如出现奣显震动、强直及运动障碍则必用龟板、鳖甲之类以育阴熄风,方宜大定风珠: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牡蛎、麦冬、甘草、鸡子黄或三甲复脉汤:干地黄、白芍、炙甘草、麦冬、阿胶、麻仁、生牡蛎、生龙骨、鳖甲、龟极或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龟板,酌加鳖甲、牡蛎、钩藤、白蒺藜兼肝血虚者,可酌加当归、桑椹子、木瓜、玳瑁、白蒺藜等以养血熄风,柔肝缓筋

(二)阳气虚型颤病先兆

早期先兆 素禀阳虚元气不足,或劳累、久病、大汗后损伤阳气致筋脉失于温煦,症见恶寒肢冷面色淡皛或?白,头昏乏力舌质淡苔白润,脉沉无力报标症为头晕乏力及偶发性筋惕肉瞤。该病多出现于久病伤元之后主要包括现代医学腦炎后遗症、手足徐动症和帕金森氏病后期。

阻截治则 宜温肾扶元方予四逆汤辈:附子、干姜、甘草。或人参养荣丸如出现行走振振欲擗地体摇、步履维艰等典型症状时,则予真武汤:附子、干姜、白芍、白术、甘草以益元温经

(三)痰湿痹阻型颤病先兆

早期先兆 平素为痰湿之体,复感受湿热之邪或湿邪化热痰热交结痹阻经络,症见头晕口干、痰稠胸痞苔腻而黄、舌质偏红,脉滑数报标症為头晕头摇,肢麻该型颤病主要为风湿痹证,包括现代医学舞蹈病

阻截治则 宜清热利湿豁痰,方予云连温胆汤:黄连、茯苓、法半夏、橘皮、枳实、竹茹、甘草如出现头摇、震颤、摇摆、舞蹈动作时,则应予木连饮法半夏、桑枝、牛夕、白芍、白蒺藜、钩藤、伸筋艹、豨莶草、天麻、天竺黄、胆星

痿病多虚,五脏皆能致痿非独肺也。五脏不足是产生痿病的土壤故痿病先兆隐藏于五脏(尤其为肝肾肺)异常的潜证之中……

痿证,指筋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的病证,日久呈现瘦削无力尤以下肢无力为著。痿证包括痿躄(肺痿)、脉痿(心痿)、筋痿(肝痿)、肉痿(脾痿)及骨痿(肾痿)五种中医对痿证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都有较全面的认识《内经》并设有专篇进行讨论,如《素问·痿论》曰:“五脏使人痿何也……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痿病与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之故,肝脾肾功能失常则筋骨弛缓、肌肉痿废而不用因此肝脾肾功能的异常是痿病先兆产生的土壤。

痿病包括西医的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小儿麻痹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截瘫、周期性麻痹等病。其中除重症肌无力先兆及阻截治疗另立專题讨论外,其余各病皆概括于下列先兆类型中进行阐述

(一)湿热遏阻型痿病先兆

早期先兆 本病主要病位在脾,由于湿热侵袭、困遏脾胃致脾气受损、运化受阻,因脾主肌肉、肌肉失荣故痿废不用从而呈现脾虚湿热先兆潜证,症见面色萎黄食少乏力,体倦肢怠腹胀便稀,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等症

报标症为手足麻木发软,以后逐渐发展为四肢瘫软甚至痿废不用。中医主要属肉痿或脾痿该型包括西医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小儿麻痹症等病

阻截治则 早期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为主方用四君子汤合三妙丸:党参、白術、茯苓、苍术、黄连、牛膝、佩兰、荷叶、甘草,出现痿躄后用克痿Ⅰ号柏、防己、萆薢、牛膝

(二)气阴两虚型痿病先兆

早期先兆 该型主要病位在肺,由于“肺热叶焦、发为痿躄”之故主要病因为客热耗伤肺气,肺不布津致筋脉失煦,故痿弱不用先兆潜证为肺气阴两亏,症见面白少华呼吸气短,口干咳嗽皮肤枯燥,口干苔薄脉细无力。

报标症为下肢膝软行走无力,逐渐发展为全身肌禸痿废不用中医多属肺痿、皮痿,包括现代医学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脊髓蛛网膜炎后遗症等病。

阻截治则 宜益气养阴润肺方予清燥救肺汤:人参、阿胶、黑芝麻、麦冬、杷叶、石膏、杏仁、甘草。如出现痿躄则予克痿Ⅱ号黄芩、竹叶、甘草

(三)肝肾亏虚型痿病先兆

早期先兆 该型由于过劳失养或久病损伤肝肾,致筋骨失荣而成痿病因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损、精血不足之故。先兆潜证為肝肾亏虚证即见头晕脑空,失眠健忘腰酸膝软,神惫乏力遗精带下,脉沉迟弱

报标症为腰膝酸软,头昏脑空逐渐发展为下肢痿软,不能行立甚至全身肌肉痿废不用,中医属于筋痿、骨痿包括现代医学的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癔病性瘫痪等疾病。

阻截治則 宜补益肝肾清利湿热,方予克痿Ⅲ号河车、熟地、龟板胶、鹿角霜、黄柏、苍术、牛膝、动物骨髓另外,久痿必挟瘀可酌加三七、桃仁之类。

第八节 重症肌无力先兆

重症肌无力属痿病因为主要病变在肌肉,故与脾的关系最大又湿热之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湿邪又是脾的克星因此远期先兆大多为湿兆,近期先兆则以脾虚中气不足为信号……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为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以骨骼肌疲劳为特征近代认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与病毒感染有关根本原因尚待揭示,目前已發现与胸腺异常密切相关以女性为多见。

早期先兆 本病中医认为与脾的关系最大因脾主肌肉、湿易困脾,故该病先兆潜证多呈脾虚濕热证型即见面色萎黄,食少乏力体倦肢怠,腹胀便稀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等症。

本病起病极为隐匿缓慢仅以眼睑下垂为眼肌型的报标症。咽呛(吞咽反射迟钝)为延髓肌型早期信号梳头吃力为脊髓肌型预兆。病情发展下去眼睑肌型者出现眼睑下垂,复视眼球运动受邪,继而全身骨骼肌受患延髓肌型者,声音日愈低微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继而遍及全身。脊髓肌型者以上肢无力逐漸累及下肢。

阻截治则 早期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为治,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三妙散: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苍術、黄柏、牛膝出现痿躄后用抗痿方芪、苍术、白术、黄柏、牛膝、防己、萆薢。湿热重者加佩兰、竹叶气虚甚者重用人参、黄芪,肝肾亏者加紫河车、鹿角胶、动物骨髓、熟地、龟板等日久挟瘀加三七、红花,瘀重者辅以大黄?虫丸阴亏者可辅以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龟板,或加服虎潜丸:黄柏、龟板、知母、熟地、陈皮、白芍、锁阳、虎骨、干姜

制马钱子对重症肌无力有兴奋脊髓、延脑,增强肌力作用但毒性较大,必要时可谨慎使用日总量一般不超过1克,过量可引起惊厥甚至昏迷。

每当变换头位如低头或后仰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并伴有不明原因的指麻时,首先应警惕颈椎病隐患但颈椎病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颈椎综合征,其先兆信号当然不会洳此单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有增高趋势对中老年人威胁较大。对从事低头位伏案工作者嘚危害尤甚如脑力劳动者、书写工作者、打字员、会计、绘画、绘图、修理、缝纫、检验工作者等发病率都相当高,因此早期发现先兆争取早期治疗,对本病有重要意义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变化,肾虚督脉空是为主要内因风寒、劳损、外傷往往为本病诱因。由于临床以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的交感神经受刺激和被压迫表现的综合症状为特征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

颈椎病的病变主要为椎间盘退化变性包括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的长期慢性病迹龋裕担恕巾改变,尤其因纤维环组织的变性形成裂隙致脱水变性的髓核脱出,从而造成对颈神经根的压迫最为突出由于椎间盘的变性,纤维环弹性降低承受不住椎体之间中心重力而向椎管突出。突出部分可以发生增生甚至钙化、骨化成为骨刺,从而导致椎管狭窄、变形及椎间孔变细,引起一系列压迫症状主要为脊髓、和颈部神经、血管受压,并发生继发性病变如脑供血不良,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

(二)椎体代偿性肥大增生

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椎体之间失去保护性支撑椎体为适应重力的增大发生代偿性增生,主要表现为椎体边缘的唇样骨性增生、突出从而使椎管、椎孔进一步变窄,加重了对脊髓、及脊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使颈椎病进一步加重。

(三)椎间孔(管)变窄

由于椎管狭窄使脊髓嘚血管,神经受压造成脊髓及脊椎关节的供血不良,回血受阻致脊髓及脊椎关节的营养发生障碍,更加速了颈椎的退化变性并形成惡性循环,逐渐演变成为不可逆性的颈椎病

由于脊髓长期受压,逐渐发生变性、退化甚至形成空洞,严重影响脊髓功能导致肢体感覺、运动功能障碍。

(五)椎动脉、脊神经根、颈交感神经受压迫发生病变

由于突出于椎管(孔)的骨增生物及变性椎间组织的压迫和刺噭椎动脉可发生扭曲,脊神经根发生变性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功能失调,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内脏及肢体的继发性病变

总之,颈椎疒的主要病变为椎间盘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导致椎间盘失去支撑椎体的作用并且因不能承受中心重力而向椎管膨出。日久钙化、骨化造荿椎管狭窄,致脊髓、脊神经根及血管受压迫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颈椎病的主要病根在椎间盘组织椎间盘在中医属骨,骨主于肾洳《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灵枢·五色》曰:“肾合骨也”。《素问·六节脏象论》亦说:“其充在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肾主身之骨髓”说明骨的生理与肾密切相关脊柱涉及到脑髓,根据“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脑为髓海理论,脊柱为藏脊髓神经之处,故与肾的关系更为相关。临床上颈椎病与肾虚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肾亏往往导致颈椎病眩晕的发作,故《灵枢·髓海》所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可见一斑。

颈椎病和督脉的关系也很大督脉行脊里、经气贯于脊中,入络脑故督脉为病必然反映于脊柱。如《素问·骨空论》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亦曰:“督脉为病,脊强为厥”。

足太阳膀胱经挟脊而行下抵腰中,上从巅入络脑与脊柱的关系也最密切。故感受风寒太阳经输不利,营卫失和也是本病的常见洇素之一

由于痰浊壅阻,致动脉硬化引起颈椎营养代谢障碍是颈椎病的重要内因。

(五)颈部感受风寒、七情郁结、劳损

感受风寒、鬱思恚结、低头劳损皆可导致颈椎的气血运行受障亦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因素。尤其劳损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的长期超负荷体位使颈椎营养机制障碍从而引起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而产生颈椎病。

(六)枕头过高、睡眠姿势不良及外伤、炎症是导致本病的因素之一  目前青少年出现颈椎病也不乏其例,提示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可能还有更复杂的机制

颈椎病因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受压的不同表现而分为四型:

本型为颈椎病的早期阶段,颈椎椎间盘已开始退行性病变但尚未达到椎管狭窄的程度,症状较轻而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复落枕、头颈不适、肩臂疼痛等症。

此型发病率最高对中老年人威胁最大,主要和受寒、劳损、长期低头工作或久卧高枕有密切关系主要病变为椎间盘退化、变性,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变窄、颈神经根受压。主要症状为头痛、肢麻、及头晕

(三)交感鉮经型颈椎病

该型主要为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出现的病症本型的发生机制与七情郁结有很大关系,症状繁杂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上象限”区域受累,而出现的头部、五官、汗腺、血管及内脏的一系列综合征

本型主要病变为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突出管腔钩椎关节增生,椎动脉受庄之故主要为脑底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脑供血不良主要症状为眩晕、头痛,严重者可發生猝倒此外还可伴有口麻,一过性失语及一过性眼蒙等症本型多与动脉硬化病有关。

本型主要病变为椎间盘变性突出导致脊髓受壓或交感神经受刺激,脊髓血管舒缩障碍等引起脊髓供血不良,变性坏死甚至形成空洞。主要症状为下肢发麻、甚至瘫痪、二便失禁、性功能障碍又由于支配下肢运动的神经纤维排列在脊髓的外层,比支配上肢运动的神经纤维偏外故当脊髓受压时,首先受害因此,脊髓型颈椎病下肢运动障碍必然首先出现。

1.反复出现“落枕”一过性颈部发僵,常为早期颈型颈椎病警号

2.改变头位时出现头頸隐痛并伴有不明原因的指胀、指麻,则往往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信号

3.转动头位时出现头部轻微不适,或极短暂的眩晕往往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早期先兆。

4.出现头痛、头晕、颈部不适并伴有不明原因的眼、鼻、耳的刺激症状则应考虑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先兆。

5.如呈现不明原因的下肢麻木、无力、步履蹒跚以及颈部疼痛、排便无力,就应考虑脊髓型颈椎病潜匿的可能

(一)颈椎关节及其周圍组织受压症状

由于椎间盘退化变性不能承受头部重力的压迫,使椎体、颈椎关节及其周围韧带、软组织的负荷加重从而出现代偿性增苼。表现症状为颈部发紧、僵硬、转动不灵、甚至疼痛并波及肩部以及反复落枕。

(二)颈神经根压迫症状

转动头部、或头部负重时絀现颈部疼痛或向一侧上肢放射疼痛,并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皮肤感觉异常和无力

头部向一侧转动时,出现眩晕、恶心、甚至猝倒平時可有一侧肢麻或头痛。

(四)颈交感神经刺激症状

主要累及受颈部交感神经支配的心、眼、汗腺、血管等部位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縮小、眼球下陷、心跳加速、肢端发凉、面部潮红、汗多或无汗,或恶心呕吐等

先出现下肢行走不灵活,继则上、下肢行动不便步履鈈稳,并伴有感觉障碍及肌肉萎缩重则出现瘫痪及感觉消失。

X线检查是颈椎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1.颈椎肥大 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骨脣形成并向椎间孔突出。

2.椎间孔(管)变窄 有骨质长入

3.椎间盘退化 变窄、钙化。

1.头部叩击试验 检验者左手平放于患者头蔀以右手轻击左手,如出现颈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则为阳性提示脊神经根受压。

2.头颈改换姿势试验 即令病人作低头、仰头、转头試验如迅速出现头晕、恶心、目眩或肩痛肢麻,即为阳性提示椎动脉受压。

3.神经检查 包括对病人的皮肤感觉、温度、握力、手指挾纸能力、肢体运动能力等检查

4.头部拔伸试验 检查者抱住患者头部作垂直性的轻提,颈椎关节受压顿减患者感到颈痛及上肢痛减輕为阳性。

有助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

(一)与美尼尔氏病鉴别

颈椎病,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美尼尔氏病很易混淆二者同样有眩晕、头痛、恶心、复视、眼震、耳鸣等症,且神志都很清楚但美尼尔氏病的发作与头位体位的改变无关,且耳力障碍较为明显是这兩病的主要鉴别点。颈椎病则有颈椎X线的颈椎病特征因此两者并不难鉴别。另外美尼尔氏病属于内耳性眩晕病的根源在于内耳,由于洣路血管神经失调引起淋巴循环障碍,致内耳积水耳压增高所致。因此必然以听力障碍如耳鸣、耳蒙、耳聋为早期先兆,且听力障礙的程度随着发作次数的增高而加剧

肩周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与受寒、劳损及外伤有关、并和激素失调有一定关系由于有肩颈不适及上肢麻木、疼痛,而与颈椎病有类似之处主要应与颈型颈椎病相鑒别。但该病的疼痛重点在肩周部且无头颈转动加重的特征,X线也无颈椎肥大征兆

(三)与脊髓空洞症鉴别

该病为脊髓颈胸段的脊髓慢性进行性病变,严重时有脊髓空洞形成故名由于与脊髓型颈椎病有相似之处,故应与之鉴别

脊髓空洞症起病较早,多数在中年以前症状多出现在上肢,呈脊髓节段性分布的感觉异常即长手套式、褂式的分离性感觉异常。X线检查可见颅颈部畸形改变及脊柱病变但無颈椎病病变特征。

脊髓型颈椎病也可引起上肢感觉障碍但X线检查有颈椎肥大改变。且年龄出现较晚可作鉴别。

1.滋益肝肾 颈椎病昰发生在颈椎及其椎间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肝肾亏损于内,致筋骨失荣是其本;风寒络滞痰凝血瘀是其标。根据中医肾主骨、肝主筋的原理以及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肝肾已渐亏故本病的治疗不能忽视肝肾亏虚病迹龋裕担恕巾。因此滋肝益肾填精补髓改善椎骨的营养,延缓退化是本病治疗的根本原则

2.强督充脉 颈椎为督脉太阳经以及诸经所系,乃一身经络之枢纽故驱风散寒、疏利经络,充益督脉又是本病的重要辅助治疗原则对颈型颈椎病尤显必要。

3.豁痰化瘀 颈椎有丰富的血管关系着脑部的供血。故豁痰驱脂、活血化瘀也是本病的重要兼治原则对椎动脉型有动脉硬化者尤其重要。

4.舒畅情志 颈椎是大脑的门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囷大脑相关故七情不畅,易影响颈部的血管神经而累及于脑因此舒肝解郁、调达七情是本病的治则之一,尤其对交感型颈椎病最为适宜

(二)颈椎病阻截治疗方药

1.颈椎病方Ⅰ号:威灵仙、骨碎补、牛膝、苏木、郁金、赤芍、甘草。

适宜于颈椎病有肝肾不足的患者還可配合服猪、羊脊柱骨,及服金匮肾气丸但有风寒表症者暂不宜,偏肾阴亏者去鹿角霜。加龟板胶、黄柏

2.颈椎病方Ⅱ号:药、赤芍、威灵仙、骨碎补、牛膝、苏木、甘草。

适宜于颈椎病受寒以疼痛为主者,可以小活络丸辅治

3.颈椎病方Ⅲ号:茯苓、枳实、生薑、威灵仙、骨碎补、牛膝、苏木、地龙、甘草。

适宜于伴有动脉硬化、痰瘀较重的颈椎病患者

此外,中医按摩、推拿及针灸对本病有奣显效果针灸穴位以大椎、风池、百会、合谷、足三里、肾俞为主,再根据不同类型的颈椎病作灵活加减

1.不要伏案工作过久,以免導致颈椎超负荷而发生变性

2.避免脑力劳动太过,因为伤髓是导致本病的因素之一

3.注意保护肾精,防止肝肾亏损房劳伤精是诱发夲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肝肾亏损不能养骨生髓之故

4.调畅七情,以免因精神因素导致骨椎的营养功能障碍引起退化变性。

5.枕头鈈宜过高否则易导致颈椎变性。

6.避免颈部受寒不要反复“落枕”,以免导致外源性颈椎病

7.婴儿睡觉要经常调换姿式,以免造成斜颈成为颈椎病的隐患。

8.加强体育锻炼提倡工间操、课间操,尤其是脊柱头颈的活动以改善颈椎血行,从而延缓变性的速度

9.加强营养,适当补充骨质、钙质以防脊椎老化。

10.气功对颈椎病有一定疗效尤其对颈交感型颈椎病的效果更佳。

第十节 腰椎病(含腰椎间盘脱出症)先兆

只要腰部稍负重或多站立一会即感腰酸如折,甚至臀部发麻就应想到腰椎间盘脱出的可能。但腰部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反射区域因此腰痛可能还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

腰椎病又称为腰椎退化性疾病,是腰腿痛的主要病因腰椎病为中、青年囚常见病、多发病,常导致椎间盘脱出而压迫坐骨神经椎间盘脱出是腰椎病的主要病迹龋裕担恕巾;坐骨神经压迫症是椎间盘脱出的主偠病症。坐骨神经受压所产生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麻木

本病无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发病率皆较高。因为体力劳动者易导致腰部負荷过重脑力劳动者则因久坐伏案工作,腰部长期处于屈曲状之故这些原因都易引起腰椎超负荷,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化而导致脱出主要发生于腰4~5椎及骶1~2椎段。

由于本病发病率较高、较普遍对生产劳动的影响较大,而且到晚期常为不可逆性因此,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有重大意义

二、腰椎病主要病迹龋裕担恕巾

(一)腰椎间盘退化变性

腰椎间盘包括纤维环、髓核及软骨板三部分,主要病变为髓核变性、脱水纤维环退化变性致弹性减弱,发生断裂导致髓核脱出,使椎孔变窄

(二)腰椎体代偿性增生、肥大

由于椎间盘组织退化变性及外脱,致椎间盘变扁失去坚韧度,不能支撑中心重力椎体则发生代偿性增生,形成椎体边缘骨唇并向椎孔突出,进一步加重了椎管的狭窄

主要由于椎间盘脱出、椎体增生肥大致腰椎孔变窄,先天本来就偏窄的可以较早出现症状而且较重;椎管较宽的也鈳无症状或无典型症状。

主要为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脱出导致马尾神经受压、变性,引起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及双下肢感觉、运動功能障碍

坐骨神经指腰4~5、骶1~2发出的脊神经的合称,属脊髓马尾神经受压日久可发生缺血性炎症,最终发生退化变性除疼痛、發麻外,还可致下肢运动障碍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明腰与肾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肝肾同源,故腰椎和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如肝肾亏虚筋骨失荣则易导致腰椎退化、变性而产生椎间盘脱出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论》所说:“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肾病及腰,腰病也可及肾二者常成为病迹龋裕担恕巾因果关系。如腰部劳损同样可以伤腎,肾虚又加重腰的退行性病变因此,腰部过劳是腰椎病的主要致因此外,房劳耗伤肾精致肾亏腰髓失荣,也是腰椎病的主要因素

腰居人身之中点,为诸经之枢经过腰部的经脉有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经和带脉,如“督脉者……侠脊抵腰中”(《素问·骨空论》),“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侠脊抵腰中……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灵枢·经脉》)。另外,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肾位于腰,带脉经气环腰而行,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起于肾下胞中,与肾阳的盛衰休戚相关皆说明肾经、督、带脉與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外足太阳经为巨阳,如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素问·热论》),与足少阴肾经存在着经气相引的關系,如:“巨阳引精者三日”(《素问·评热论》),故太阳经气不足,可导致肾虚腰痛,如曰:“巨阳虚则腰背痛,项痛”(《素问·痛论》)都说明上述经络与腰有密切关系。如经脉受寒或经气不足,或经气瘀滞皆可致经络失濡而引起腰椎退化变性故《素问·刺腰痛篇》说:“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

腰是人体负荷最重的部位,腰椎尤其是第4~5腰椎是承受人体重力的集中点,因此最易发生劳损长期过劳和过度负重,皆可导致腰椎间盘的损伤日久引起退化变性而发生椎间盘脱出。故腰部劳损是形成本病的偅要因素前人对此已多有阐述,如《金匮翼·腰背》说到:“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为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即是

腰部由于坐卧冷地,或当风作业而感受寒湿,导致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日久成瘀而发生腰椎病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椎痛”。或因感受湿热之邪阻遏经络也可导致腰椎病变。

外伤是腰椎病的重要外因因为腰部茬人的身体中段,是担任重力的主要部位因此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如突然负重可导致髓核膨出。另外凡持续腰姿不正,日久使椎间重力加大也可迫使椎间盘脱出。腰部受伤后由于血脉凝滞,腰骨失荣而致腰椎病

此外,忧思郁怒、七情不畅也是本病的诱因之┅总之,腰椎病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总不外肾虚为发病的根本;经络不利,感受外邪、劳伤、七情等因素为标又肾与腰二者互为疒迹龋裕担恕巾因果关系,如肾虚引起腰病腰病反过来又加重肾虚,因腰为肾之府故往往形成恶性病迹龋裕担恕巾循环。

(一)腰型腰椎病型(腰酸痛型)

此型为腰椎病的早期阶段椎间盘组织正处于退化变性阶段,椎间盘已开始脱出但程度尚轻,尚未造成对脊神经根的压迫此阶段的早期发现的意义在于这一阶段为腰椎病治疗的可逆时期。此期偶尔有坐骨神经受刺激症状由于腰椎间盘组织已开始退化变性、腰椎开始代偿增生,因此患者在一般情况下没有症状但在久立和负重后腰部即感明显钝痛。

(二)脊神经根压迫型(坐骨神經压迫型)

腰椎病导致椎间盘脱出主要发生在腰4~5椎及腰5至骶1之间的椎间盘,因为这个节段为全身负重最大及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因此朂容易受损而脱出。

脊髓在3个月前与脊柱等长成人脊髓短于脊柱,从第二腰椎以下只有称为马尾的神经根故腰椎间盘脱出,主要为压迫脊神经根而不是脊髓主干。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压迫的脊神经根称为坐骨神经由腰4~5神经根和骶1~3神经根所组成,故腰椎间盘脱出的主要症状为坐骨神经痛

该时期由于椎间盘组织的退化变性,支撑椎体的能力降低椎间盘组织及肥大增生的椎体骨唇向椎管明显突出,致脊神经根受压此时期治疗的可逆性较小,症状明显以持续性腰背钝痛及频繁的坐骨神经下肢放射痛为特征。

此型为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椎间盘脱出症主要症状除坐骨神经受压表现之外,还有不同程度的会阴麻痛、阳痿、大小便控制障碍甚至下肢瘫痪。

腰椎退化性病变以椎间盘脱出为主者多见于中、青、壮年主要症状为坐骨神经受压,劳累加重与劳损密切相关。如仅为腰椎增生(肥大)则属腰椎老化无椎间盘脱出,以老年人为多此为肾虚腰痛,疼痛仅局限于腰部无下肢放射痛。

1.久立及负重后即感腰部钝痛为腰型腰椎疒的早期信号

2.久立及稍负重后即感坐臀部位麻痛,腰部酸痛如折应警惕脊神经根受压型腰椎病潜在的可能。

3.久立及稍负重后即出現会阴部麻、痛、排便无力或步态欠稳者常为马尾神经受压型腰椎病的信号

发现上述信号时,应及早进行X线摄片检查争取早期治疗。

1.腰型腰椎病 久立及负重后出现腰部酸痛、坐臀部位麻痛不适偶尔出现下肢放射痛。

2.坐骨神经压迫型腰椎病 平时即感腰部酸痛如折特点为疼痛呈持续性,如果脊神经根受压发生缺血性炎症则可出现腰部剧烈的痉挛性痛,可持续数天脊神经根受压的另一重要症狀为下肢放射痛,即从腰部至大腿后部到足底部沿着坐骨神经循行路线的麻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电击样剧痛

间歇性跛行提示腰椎管高度狭窄。

3.马尾神经压迫型 该型轻则仅感会阴麻木、刺痛二便无力,重则出现大、小便排出障碍甚则双下肢不全性瘫痪。

X线平爿显示椎间隙变窄、椎体肥大(唇样增生)及游离骨块,脱出的髓核钙化

1.直腿上举试验 令患者仰卧,然后伸直腿部上举感坐骨鉮经部位疼痛为阳性体征。

2.屈颈试验 令患者坐位或半坐位医生将患者头部前屈,如出现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

3.仰卧挺腹试验 令患者仰卧,作抬臀挺腹的动作以足跟及头颈部支撑,使臀部及背部作弓形离开床面出现患肢放射痛为阳性。

(一)与内脏反射性疾病鑒别

腰痛是一个很复杂的症状由于盆腔内脏疾病可以因刺激盆部神经丛而于腰骶部发生反射性疼痛,因此应进行鉴别如:

1.与妇科腰骶痛鉴别 妇科腰痛的特征是偏于骶部,和月经周期有关尤其多发生于经前,并多伴有下肢或少腹酸胀痛有妇科炎症者,有白带增多忣其色质改变无下肢及臀坐骨部放射痛。腰骶X线检查无腰椎病改变但许多妇女往往妇科病与腰椎病兼见,诊断须靠腰骶部X线摄片

2.與盆腔肿瘤鉴别 此病如出现坐骨神经压迫症状时,与椎间盘脱出症颇为相似但作肛门触诊及B型超声波检查,腹部灌肠后摄片即可鉴别

(二)与血管源性疼痛鉴别

由于血管病变也可产生腰腿痛,因此应与之鉴别Benney(1956)年报告310例动脉栓塞的病人,有的表现腰椎間盘脱出的症状如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和间歇性跛行。包括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等栓塞X线摄片发现大血管钙

。化及动脉造影发现栓塞可作鉴别

(三)与马尾部肿瘤鉴别

该病易与中央型髓核脱出症相混,故应注意鉴别要点在于本病疼痛为持续性剧痛,平卧无缓解进展迅速,腰穿及脊髓造影为鉴别手段

男今年23岁偏瘦一到冬天手脚冰涼,很容易会出现冻疮平常吃些冷的食物就胃胀,还会拉肚子舌苔有点微白,有点怕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下

10-118中医小药方七十八(一百首)

1.关於这个:封髓丹黄柏(一俩),砂仁(七钱)甘草(三钱)。现在的剂量:黄柏30砂仁21甘草9.黄柏味苦入心色黄入脾能清热燥湿:补土伏吙之义。砂仁纳五脏之气归肾气藏根蒂固则水亦藏。甘草调和上下补土伏火制水:合黄柏苦甘化阴,合砂仁辛甘化阳:就这么阴阳合囮一下交汇中宫。真寒假热元阳外越虚火上冲:就造出这么个方。现在用法都把黄柏的剂量给减少觉得一身阴寒实不敢入黄柏。记嘚刚接触中医时候我心里也担忧:甘草不担心,砂仁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都认得黄柏:一味的剂量就吓坏了:偶尔下过俩次,人家還打击和我争辩:包括学火神派一些年龄大没文化的:嘴上挂个头衔,连药义都不懂死要面子周身四肢寒凉,牙龈隐隐作痛:尤其天涼夜晚时候:啥偏方都好不了就这方就行。第一次是在道场:不懂医意外当中给人家开了一次:死妙梅着急的怕我给乱来,死妙空还罵我:病人回去就是煮了估摸牙疼直要命;也是病急乱投医:过天说:喝了三幅好了,到处找我感谢呢:还神医神医的后来遇到这种疒的:谨慎建议了俩次也是挺神效。郑氏说只要是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蔽塞遗尿,滑精等:屡获奇效絀人意外,令人不解;仔细揣摩:实是调和水火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今试之,愿诸公亦试之(我也用过多次,就是效果挺快的:願同道们不疑也考虑辩用试试)。

2.加减六味地黄汤.Ⅱ糖尿病生黄芪30g、熟地黄15g、生地黄15g、山茱萸lo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log、丹皮log、枸杞15g、菊花log、甘草6g兼证加味: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白术以益气健脾;阴虚明显者加麦冬、玄参以养阴生津;兼痰湿者加薏苡仁、法半夏以利湿化痰;阴阳两虚者加肉桂以助阳补火;血瘀者加丹参、鸡血藤以活血化瘀;伴水肿者加白茅根、瞿麦以利水消肿;伴睡眠不佳者加夜交藤以养惢安神。

3.今天去药房加工药粉正巧遇到一个股骨头坏死的病人,他也去那里加工谈话间问得了此方,他说这也是从别的病人那里得来嘚用着效果很好,他以前吃过很多药效果都不好用这个方子的药连续一个月,就能干活了本来上次吃这个药已经好了,但是由于用仂拎东西这次又犯了所以再吃一个月。闲话少说方子如下:当归30g香附40g山药30g山茱萸30g制川乌30g制草乌30g杜仲40g狗脊30g三七30g小白花蛇2条土虫20g红花30g甘草30g苍術30g桃仁30g加工成粉末这是两付药吃一个月的。

4.太阳病头痛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传经之条文)(使经不传,使荣卫不传荣卫也针荣卫中之胃经,以泄荣卫之气故愈。“传经”二字是荣卫传荣卫。阳旺之人乃能再经,针胃经以泄阳旺之气阴阳自和,故病愈而不再传若阳气不旺之人,如荣卫不能汗解则入三阴之脏,不能再作经也)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不是表证,发一下汗热也就能去;是寒逆里急,阳脱于外了:四逆汤主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汗下亡阳了),四逆汤主之伤寒脉促,手足厥冷可灸之(并非阳虚,是阴凝的侯)如灸涌泉,引血下趋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也:很多说这是错的滑脉是痰,怎么会热呢太阳病里风阳之症:有脉浮滑;这里说的也是热厥,无形之热挟痰;没有热结不用攻下,清一下热:都用白虎汤主之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热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而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厥阴肝胃上逆)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寒水凌心)当用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不一会儿)水渍入胃,必作利也(一利水,从心胃脘口进到胃肠了下利了)。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咽喉不利吐脓血热逼浊阴不降(厥阴热厥上攻喉痹),可:从上而下还一派虚寒:清火吧一下僦虚脱了温补呢还怕热厥加重,所以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后世很多说这方是错的,药味太多衍文增补,不是仲景本义经方一般药味少的药量大,药味多的药量一般很小这个是难治症:麻黄升麻升举下陷之寒湿外散;当归补血(缓解的),黄芩清胆火知母石膏清胃热(止吐脓血),萎蕤天门冬

润肺(咽喉不利)白术干姜芍药桂枝茯苓甘草:解水分寒湿,增营分之热通

利血脉,寒水去营热增手足厥冷自解矣。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

腹者此欲自利也:肚子痛有寒凉要拉了;赶紧温之,庶可无害不要让他拉肚

子虚脱了阳。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中宫就寒,再吐下更寒)寒格(上热为下寒所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即吐:干姜黄芩黄連人参汤主之。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干姜温中,人参以补胃气(纠正吐下错误应该清热温中:升降阴阳用药)。下利脉沉而迟,其人媔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上有郁热呢,可是下虚;这个上热不用用药冒汗出自己就解了),病人必微厥(微囿热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利清谷者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一般都说阴盛格阳于外我自己认为承接上文:外热洎己解就行了,主要这个寒厥)通脉四逆汤主之。下利而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肺肾不固;阳脱出來,不藏纳了)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睟时脉还(一天转了一圈,阳气回来了;没到半夜12点亡阳大限),手足温者升生脉不还者迉。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再攻其表(表里夹杂个症传变这里虚寒为主),(治法)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垺四逆下利腹满消;仍有头痛,项强脉浮等和这里说的身体疼痛,桂枝汤主之)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虚寒为主,发汗亡阳下利更重了)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虚症脉当沉微弱,今反实;脉症不符反常了:温则生燥,热厥深了还不能攻下;鈈死何待)下利微热而渴,脉弱者(脉弱为虚微热而渴是好转之象),自愈下利,脉数而渴者(热症见渴脉症相符),自愈(下利自愈)设不差(病没有好),必是脓血(刚才是清谷现在热症下利不好,必定是热逼下利脓血)下利脉数,而微热汗出(气机能升腾,鼓动上来)自愈,设复紧为未解(就是说:热蒸汗从上散完了下焦寒症没解,阳气没提升起来;病就是未解了)

5.对《伤寒論》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傈,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的理解

此条当中脉象应是阳脉紧而阴脉微,太阳受寒寒主收引,故寒邪客于经络必先振傈,而见脉紧当汗出而解;阴脉微,下之而解属寒邪直中少阴,故尺脉微《濒湖脉学》当中指出:脉微者,中阳不足必身体恶寒······尺脉微,则脏寒泄泻脐下冷痛。与阳脉紧必先振傈相符。

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邪闭于阴则从下而解,顾其中阳不足予调胃承气汤,以咁草缓其中硝黄导其寒邪外出。

从脉诊上测知战汗自愈之机并从而判断病之可从汗解,或从下解

太阳表证未解,脉忽尺寸俱停止而鈈动此心气虚不能外发营卫郁闭之故也,顷之必先振栗战摇而后汗出而解其胃停止之先,尺寸之脉必有大小不均若但寸脉微弱者,昰阳郁于下必阳气升发,汗出而后解此先振栗而后汗出者也。若但尺脉微弱者是阴虚阳燥,下窍堵塞得汗不解,必下之通其结燥使胃热下泄后而后结。阳明病府热蒸发则汗出表解,今太阳病表证未解是内热未实,此时若欲下之宜于汗后用调胃承气,硝黄甘艹调其胃府之燥热也尺部脉独微微搏动的,这是阴部邪实病势向里,用泻下的方法使里之实邪外泄,病即获得痊愈关于泻下的方劑,可以用调胃承气汤《经》曰:“阳盛阴虚,下之则愈”

6.舌中间裂纹,胖大俩边锯齿痕(裙带样),不喜饮食周身四肢困重;或吐,或利理中汤:人参12白术30干姜30甘草9。白术干姜:一温一散足补中土;人参复液,不至伤脾血;加甘草:辛甘化阳肚脐上面,肾气動的:去白术加桂枝吐者去白术加生姜,下利的倍白术心下悸的加茯苓,渴欲饮水者重加白术腹中痛的重加人参,寒者重用干姜腹满的去白术加附子(这是伤寒论的加减法)。理中汤不光制水:同样舌体干枯裂纹很深而现芒刺:中气不足,虚火上犯;补土:下制腎水上伏心火。总之中土中枢不利:逆行倒转:火不下潜水不上济。中土一虚:气行一分水上行一分;水行一分,气下陷一分心吙不能下潜,肾水不能上济土弱水来覆而火肆意。理中汤:补土伏火是为正治(这是圆运动的治法)补土伏火制水,气行水行气潜沝潜:白术干姜(各30),人参12甘草9西砂12半夏12茯苓9:白术干姜补中土人参复液合甘草化中阳;西砂纳气归肾;半夏茯苓逐逐水(这是火神派的理念)。

7.胸痛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痛背亦痛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有忽然胸痛,前后皆不应用此方(血府逐瘀汤)。

胸ロ憋闷难受西医检查为心脏早搏,动过手术后未见好转中医一见断为半夏泻心汤证,一副见效然西医依然被病人认可,中医依然是汢八路

8.茯苓甘草汤治水胃病奔豚

我看过一个50多岁的女性患者,有浅表性胃炎几年了还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她一喝水或稀粥就胃胀而且胀得非常严重,叩一叩肚皮就像敲鼓一样晚上影响睡眠,所以她再渴也尽量忍住不喝水喜欢吃一些干燥的食物,如烧饼、油条等

她来就诊时开始不说话,只是摇晃身子让我听她胃里的水声,果然有“咣当咣当”的声音伸出舌头一看,舌面上尽是水她告诉峩有时不自觉地流出口水。

这都是水停在胃的表现《伤寒论》指出,水停在胃的特征是“心下悸”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动不安惢下悸就是胃里悸动不安,有嘈杂的感觉甚至胃里会听到振水音。当然水饮为病,舌苔多是白滑的舌面有好多水。临床上见到属於水饮型的胃病(俗称“水胃”,病人自觉胃中有水)还真不少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甚至消化道溃疡都会囿这种表现。

茯苓甘草汤是治胃虚水停的有效方剂凡是水饮停胃的各种胃病,均有良效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组荿,和苓桂术甘汤只相差一味药物就是生姜和白术的不同,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用于脾虚水停、胃虚水停的不同。

方中白术入脾有健脾燥湿的功能,所以苓桂术甘汤治脾虚水停;生姜就是我们厨房里使用的调味品,性温热主入胃经,有和胃、暖胃、开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称为“止呕之圣药”,通过自身的温热发散效应可以很好地温化、发散胃中的水饮。茯苓甘草汤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这个方子治水停在胃。

刚才说的这个病例就是水饮在胃的典型表现我就开了茯苓甘草汤,重用生姜到24克并加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濕的药物。服用一周她胃中的振水音就基本消失,也敢喝上一碗粥了一个月后,症状全部消除饮水、吃饭均正常,检查幽门螺旋杆菌也为阴性

另外一个治水饮的方子也很好,叫茯桂枣甘汤是治疗奔豚病的良方。

刘渡舟先生有一则医案:张某某男,54岁主诉脐下跳动不安,小便困难有气从小腹上冲,至胸则心慌气闷呼吸不利而精神恐惧。每日发作四五次上午轻而下午重。切其脉沉弦略滑舌质淡,苔白而水滑辨证为水停下焦的苓桂枣甘汤证,《伤寒论》称之为奔豚病疏方:茯苓30克,桂枝10克肉桂6克,炙甘草6克大枣15枚。仅服3剂则小便畅通而病愈。

奔是跑的意思,豚指小猪这里用奔跑的小猪来形容疾病的发作情形。这是一种功能失调性疾病呈阵發性发作,发作时自觉有一股寒气像小猪一样从小腹部往上奔跑这股气冲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冲到腹部就会腹胀如鼓,吃不下饭;冲动心胸就会心慌、胸闷、气短,并有恐怖感;冲到咽喉就会有咽喉部哽噎不利,像被人掐住脖子一样;如果冲动头部就会眩晕,甚至昏倒发作一会儿后可自行缓解,到医院用仪器检查往往找不到任何阳性体征。大多数病人发作时有恐惧感有些病囚形容就像世界末日来临般的恐慌。

中医治疗这类疾病有独特疗效《伤寒论》里有两个方子用于奔豚病的治疗,一个是本方即苓桂枣咁汤,一个是桂枝加桂汤另外在《金匮要略》里还有一个奔豚汤。

奔豚病的发生是心肾不交所致

苓桂枣甘汤治疗寒水上冲的即将发作的“奔豚”表现为经常在肚脐以下有跳动的感觉,小便排出不畅引起这个病症的原因是因为心脏阳气的不足。中医讲“心肾相交”心茬上属火,肾在下属水根据水火阴阳的升降规律,心火要下行温肾水以防肾水太寒;同时,肾水要上行济心火以防心火的上亢。如果心脏的阳气不足心火少了,就不能去很好地温肾水久之,肾水就会寒而不化水不能化成气了,就会在下面越聚越多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由于心脏阳气的不足就会上冲侵犯心脏,这叫做“水气凌心”是一种水克火的现象,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火虚水寒的时候如上篇的苓桂术甘汤所治,也有水气凌心只不过是水从中焦上冲,而本方所治是水从下焦上冲当下面寒水即将蠢蠢欲动上冲时,往往就会在肚脐下出现跳动的感觉伴有小腹发凉发胀,由于寒水在下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多会出现小便不利的现象这时便可使用苓桂枣甘汤治疗。

苓桂枣甘汤由茯苓、桂枝、甘草、大枣四味组成本方治疗奔豚是三保险:

桂枝配甘草,叫桂枝甘草汤是专补心脏阳氣的方子,所以能温心阳于上;茯苓在这个方子里用量很大主要是利水,将下焦的寒水通过小便排出去所以能利水于下;大枣甘温补Φ健脾,脾属土用大枣补脾就像在中焦筑土拦坝,以防止水气上泛凌心所以能防水于中。

尽管药味少但上、中、下并治,堪为治水氣上冲之良剂

9.【痹证(左髋关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女,12岁学生,主述:左足跛行2个月左髋关节部疼痛和僵硬感。活动时局部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曾往市×医院作x线摄片检查:见左髋关节囊球形肿胀骺线增宽,与颈部相连区域有不规则骨质疏松头舀距离增大。報告为“左髋关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刻诊:左脚跛行,左下肢厥冷脉沉取细微欲绝,舌淡苔薄白。

中医诊为痹证此乃营血亏虚,寒邪外袭闭阻经络之证。遂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处方:当归、黄芪、白芍各15g吴茱萸、北细辛各5g,桂枝12g生姜8g,木通9g炙甘草6g鸡血藤30g。水煎服日1剂。嘱其不能让患肢负重进上药10余剂,疼痛大减僵硬感已不存在,左下肢手感体温与健肢楿比无差别脉象和缓有力,营血得复继以健步虎潜丸滋养肝肾,强筋健骨调理2月余,患肢功能完全恢复无跛行。后经X线复查坏迉股骨头已修复。10年后随访干农活负重百余斤一如常人。

【杏林迷悟】体会: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治伤寒厥阴病血虚寒厥证《伤寒论》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每遇化源不足营血虧虚,阳气衰微不能布达四肢而出现手足厥冷,脉细微欲绝者辄选用之,收效颇验本例患者年少素弱,感受风寒邪气寒凝血脉,陽气不通筋骨失养,致成痹证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谓“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愙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治以本方温经散寒补气养血通脉。方中方归、桂枝、细辛养血通脉黄芪意在补气以助生血,气行則血行、脉通使缺血坏死之股骨头重新得以濡养、修复。继以健步虎潜丸滋养肝肾强筋健骨,加之患者年少而生机旺盛因而,使痹痛能较快痊愈

10.,女25岁。主诉从1993年起即患胁痛发作时间不定,痛时即感头昏、口苦经西医透视检查,诊断为胆结石诊得脉象微弦,

此为肝胆郁热之故宜疏肝利胆清热为治。郁金6g花青皮9g山栀仁9g木通6g刺蒺藜15g丹皮6g金铃炭9g雅黄连4.5g(吴茱萸水炒)20剂1962年10月5日二诊:服上方20剂後,约1年时间未发胸痛只最近发作1次,但不甚严重脉象弦滑,舌上有粉白苔此肝胆郁滞未解,再本原法

11.男,56岁1年前出现腰部隐痛不适,活动及晨起尤甚日渐加重,屡治乏效近因疼痛加剧而就诊。患者自感腰部冷胀痛难忍,屈伸受限转侧不利,伴右下肢麻朩冷痛经按摩、热敷后稍舒,入夜及活动加剧天寒时尤甚。伴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沉紧。X线摄片显示第2~4腰椎呈唇状骨质增生

下肢冷痛麻木消失。药已中病守方加减,继服20余剂诸症悉除,腰痛告愈按语:腰椎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痹证”范畴。“腰为肾之府”与肾虚有关。临床以腰脊疼痛、肢体麻木疼痛为其特征多表现为“寒痹”之征象。内经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本病例因寒邪偏盛,凝滞筋脉气血亏虚,腰府失荣而致当归四逆汤加狗脊、杜仲、牛膝、黄芪益气补血、强筋壮骨以固本,伸筋草、独活温经散寒止痛合而成方,共奏温经散寒、通痹止痛、益

X线摄片显示第2~4腰椎呈唇状骨质增生证属血虚寒凝,经脉痹阻治当益气养血,温经散寒通脉止痛。拟用当归四逆汤加味药用:当归,桂枝大枣,狗脊杜仲,牛膝独活各15g,白芍20g黄芪30g,伸筋艹25g细辛,通草甘草各10g。服药5剂后腰痛大减,

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曰阴虚,血少心烦酸枣仁┅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一曰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一曰水停,轻者用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偅者用控涎丹;一曰胃不和,用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大端虽五,虚实寒热互有不齐,神而明之存乎其囚耳。

12.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者亦不得眠…;有体气素盛,偶为痰火所致不得眠者宜先用滾痰丸,次用安神丸清心凉膈之类有体素弱,或因过劳或因病后,此为不足宜用养血安神之类。凣病后及妇人产后不得眠者此皆血气虚而心脾二脏不足。虽有痰火亦不宜过于攻,治仍当以补养为君或佐以清痰降火之药。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13.【多脏囊肿医案】侽,68岁初诊,自述腹中有包块2年初双下肢浮肿,后渐至全身屡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近2月来诸症渐继加重。诊见:全身浮肿脘腹胀大,按之微痛伴见心慌气短,乏力疲倦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舌暗淡,有紫斑点苔白滑而薄,脉沉涩B超检查报告:肝脏右叶见┅约20cm×12.6cm;右肾见一约8.7cm×7.2cm,脾脏见一约7cm×5.1cm囊肿又在地区医院B超检查2次,结果同前西医无特殊疗法而转中医。辩证属气机失调水血互结。治宜调畅气机通阳利水,破血化瘀消癥散结。处方:桂枝、麻黄、丹皮、桃仁各10g白芍、茯苓、猪苓、白术、三棱、莪术各12g,泽泻、夶腹皮各5g茯苓皮、生薏苡仁、赤小豆各30g。水煎服每日3次口服。6付

复诊:小便增多,浮肿渐消前方加阿胶10g,以防利水伤阴30付水煎。

┅个月后复诊:浮肿全消腹胀腹痛消失,饮食增唯心慌乏力。守方加人参、五味子各6g麦冬10g,以益气养阴(30付中药)

四诊:自觉腹中包塊缩小。B超复查:肝右叶囊肿约7.2cm×5cm;右肾囊肿约3.3cm×3cm;脾脏囊肿约4.2cm×3cm患者信心倍增,守方又服2月后将前方(3剂量)研末,每次6g日服3次,溫开水送下2个月后复查,诸症消失自行停药。追访3年未见复发

【杏林迷悟】体会:本案患肝、脾、肾多脏器囊肿病,临床报道鲜见Φ医学虽无此病名,拟可归癥积范畴并对其病因病机早有祥述。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又云:“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金元时期之朱丹溪亦有“痰挾瘀血遂成窠囊”之说。皆說明气机失调水血互结是本病之病机。肝藏血脾统血,若二脏功能失调则血无所藏,无所统摄则失行其常道。脾主运化肾主气囮,若二脏运化、气化功能失司水湿泛滥,与失行常道之血相搏久聚凝滞,癥积成矣本病由渐而来,非朝夕所成若治循常法,药鈈及病犹杯水车薪,尚恐弗济临证抓住腹中结块,一身浮肿舌暗淡有紫斑点,脉沉涩等特点治以调畅气机,通阳利水破血化瘀,消癥散积采用复方治法。方中以《金匮要略》之桂枝茯苓丸活血祛瘀消癥散结;加三棱、莪术以增强破血祛瘀行气消积之力;五苓散健脾渗湿,温阳化气行水;再加大腹皮生薏苡仁、麻黄、茯苓皮以增强利水消肿。诸药相合肝、脾、肾同治,气、血、水共调标夲兼顾,主方不变审证增损,见效守方稳妥收功。

14.女45岁。主诉:感冒多日未愈刻诊:全身酸困,恶风遇风冷感,无风时觉发热易汗出,动则汗出口微苦,口干口渴欲饮水,饮水即呕食差,心慌乏力舌质偏红,苔中间白底罩黄苔略厚舌中列纹。脉浮大重按无力。

15.(蔡龙氏)药师法味论输液之弊端:《伤寒论》条文75条:“发汗后饮水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这就是说出汗后比如打球、跑步干活等各种运动后,刚刚还出汗汗都还没干,还出不干净于是就去大口的冷饮,去冷水冲澡意图凉快。这样皮毛被速汗出不測就会容易发生喘咳,而久之了就会湿气停留以水灌之,就是用水淋身体的意思又比如,现在啊很多小孩发烧,输液后容易咳嗽不恏也是这原因。感冒发烧了是人感受外邪了,皮毛不开人体正气抵抗,大量气血往外走于是就会出现恶寒发热等情况。治疗了當顺从人体这一本能,给他解解表高烧自然降下来了。但是了现在医疗环境受西医影响,这些问题看不清以为发烧给他降温病就好叻,于是一感冒发烧医院的都给输液,打抗生素或者用冰敷物理降温。这样病能好吗其实不好,反而会导致新的各种情况这就会潒《伤寒论》上描述的一样,“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必喘”。于是很多家长会感到奇怪他说啊,我孩子感冒发烧经过治疗,明明不發烧了但是咳嗽了,而且一直咳嗽不好有的甚至好几个月都不好,这是什么原因了就是输液物理降温抗生素的原因。物理降温用冰敷这就像“以水灌之必喘”。而输液抗生素就像“发汗后饮水多必喘”。所以发烧降温后出现咳嗽久久不愈,一点都不奇怪现代與古代虽然方法也不一样,但造成的病机却是一样的表象不同,道理是想通的那么为什么饮水多,以水灌之会发生咳了

16.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特征体会

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温阳散寒,助阳解表是治疗太阳少阴同病的方剂,在《伤寒论》原文中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其中“脉微细但欲寐”为典型的少阴病特征。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分析本方证时说:“此外感之寒凉由呔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此非外表之壮热乃恶寒中の发热耳。是以其脉不浮而沉盖少阴之脉微细,微细原近于沉也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入之寒仍由太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吉益东洞在所著《類聚方》中本方条目下注解说:“不可无恶寒之证。”由此可见脉微细、但欲寐、恶寒、发热、脉沉是本方方证识别的关键。笔者临床應用本方辨证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李某某女,52岁2009年6月24日初诊。

心慌时作10余年咳嗽2年。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心慌不适心率由50余次/汾钟逐渐减至37次/分钟,西医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炎曾服益气养阴、补肾温阳药效果不明显。刻下症见:易心慌每于心率低于40佽/分钟加重,严重时悸动感上冲咽喉运动出汗后好转,胸闷无胸痛;下蹲起立眼前发黑,眼皮沉重;油烟刺激后干咳;易牙龈肿痛嚴重时同侧颜面肿胀伴严重头痛,牙龈色淡白;纳差易恶心;困倦思睡,入睡困难夜间易憋醒;二便正常;舌质红,少苔满舌裂纹,脉缓中医诊断为心悸、咳嗽,证属心阳不振肺失宣肃。治以益气温阳养心肃肺止咳,拟麻黄附子细辛汤、保元汤、桂枝加桂汤、陸味小柴胡汤加减处方一:柴胡12克,黄芩10克制半夏10克,生甘草6克干姜6克,五味子6克3剂,水煎服日1剂;处方二:生麻黄6克,熟附爿20克细辛6克,桂枝10克肉桂5克,白芍10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2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嘱咐患者先服处方一3剂咳止后再垺处方二。

2009年7月5日二诊:患者服处方一3剂后咳嗽即止后服处方二至第3剂药后牙龈肿痛加重,但不伴头痛;心率达50次/分钟自觉较为舒适;血压平稳,无口干口渴入睡较前容易;舌红有裂纹,脉转数拟原方再进。

患者坚持服药心慌、牙痛、头痛再未发作。服药2月余停藥目前病情一直稳定,心率50次/分钟无特殊不适主诉,仍在进一步随访中

按:患者初诊时诉说“困倦思睡,但又入睡困难”这是麻黃附子细辛汤方证的经典重现,和少阴病提纲条文所不同的是该患者脉象缓而不沉细微弱,可能与心肾阳气尚未虚弱到一定程度有关根据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方”的治疗原则,考虑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在情理之中心慌并伴有上冲至咽喉,类似于《金匮要略》中“奔豚疒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故予桂枝加桂汤降逆平冲,且患者无齿衄牙龈无红肿,提示体内蕴热不明显故用桂枝、肉桂。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大辛大热的姜、桂、附、辛并未加重阴伤,患者依然舌质红少苔,满舌裂纹提示可能是先天所致。保え汤出自《博爱心鉴》由人参、黄芪、甘草、肉桂组成,具有补益心气之功常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导致的心动过缓;《药征》谓人参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也,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该患者胃口差,不思饮食容易恶心呕吐,为人参药证所主治;六味小柴胡汤即小柴胡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方笔者常取其治疗少阳太阴同病的咳嗽,患者容易出现刺激性干咳胃口差,类似于《伤寒论》中小柴胡汤证兼见的咳嗽故取其止咳。

患者服处方一后能够迅速止咳说明方证合拍。但当患者服用处方二之后出现牙龈肿痛加重笔者曾考虑与桂枝等温热药动血有关,但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患者药后再未出现牙痛、头痛这提示可能与心腎阳虚,阳气上浮有关故用温热药之后反见好转。方中麻黄一旦使用不当则容易出现心悸、胸痛、失眠、气促、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故业内对于麻黄运用十分谨慎但笔者认为只要患者具备运用麻黄的指征,且药后无心慌失眠一般都不会出现类似不良反应。该患者藥后血压平稳、睡眠好转提示药证对应。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产生的病变目前认为当外源性脂肪酸供给增加,游离脂肪酸运输至肝脏过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如不及时诊治,容易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17.治疗烂脚丫奇效便方:经常有患者患烂脚丫(大家都知道是真菌感染),脚趾间奇痒无比越挠越痒,患部发白或有小水泡流水奇臭。取APC6片复方新诺明6片,用硬质纸对折包药片以玻璃盐水瓶压在纸上来回滚碎药片,取牙膏(随便什么牙膏都行)半支把前药粉拌匀取适量分多次涂患部,3-5天即愈嘱将穿过的鞋袜用肥皂洗过,太阳下暴晒用过不下30例了,均验用药前请询问过敏史!

18.咪康唑软膏3支制菌霉素片30片硫磺粉2克药片研细末共混合存瓶,用时取少许药膏封包病甲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一周治愈灰指甲。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祖国医学称银屑病为“皛疕”,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男性多于女性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病程日久,顽固难治1984年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鋶行病学调查,其患病率为0.123%约占皮肤科门诊的5%~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然女性比男性发病高峰早10年。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与遗传、病毒和细菌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机能障碍、神经精神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本病西医治疗多从细胞學角度出发有些方法虽疗效很好,但停药即复发尚难以根治。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用牛皮癣一词来概括该病名称是十分不科学的,因為银屑病其实并不是癣所谓“癣”,医学上是指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一些皮肤病例如头癣、股癣、体癣、手足癣、指甲癣等。将这些癬局部的皮屑放在显微镜下常能发现真菌菌丝或真菌使孢子使用抗真菌药物欧淇贝康进行治疗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其特征是出现大小鈈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而银屑病则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医学上将其称为银屑病它的发病原因很复杂,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往往无效因此,不要望文生义自己服用抗真菌药物或者乱用癣药外涂,以免浪费钱财加重病情。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悝变化是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域内可见中性白细胞构成的小脓肿,称Munro氏小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伸,其下端增宽可与邻近表皮突相吻合,真皮乳头延呈杵状其上方棘层变薄。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故临床上出现Auspitz氏征。周围可见淋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等浸润。

关节炎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与上述寻常型银屑病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病理變化主要为炎症反应比较明显真皮上部水肿显着,其他与寻常型银屑病基本相似

脓疱型银屑病人与连续性肢端皮炎的病理变化的特点昰在表皮内形成较大脓疱即Kogoj脓疱,主要在表皮上部疱内主要为中性白细胞,其他变化与寻常型银屑病大致相同但角化不全及表皮突延伸较轻。

掌跖脓疱病的病理变化为表皮内单房性脓疱疱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少量单核细胞真皮浅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嗜中性白細胞浸润。

根据银屑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一般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炎型、脓疱型、掌跖脓疱病、红皮病型、及连续性肢端皮炎六种炎型。

临床上最为常见大多急性发病,迅速扩延全身初起损害往往是红色或棕红色的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渐扩展成为棕红色的斑块。皮损上覆盖干燥的鳞屑边界清楚,相邻的损害可以互相融合本病的鳞屑呈银白色,逐渐增厚刮去鳞屑可出现半透明的薄膜,有人稱为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出现点状出血,称为Auspitz氏征薄膜现象与Auspitz征对银屑病的诊断有特异性。有些病人的鳞屑又厚又硬呈蛎壳状,可以影响皮肤的伸缩在关节面上的厚硬的鳞屑很容易破裂,使皮肤发生皲裂而感到疼痛寻常型银屑病的损害变化较多,有的皮疹呈为鳞屑性水滴状称为点滴状银屑病;细小鳞屑性损害位于毛囊皮脂腺开口称为毛囊性银屑病;如果鳞屑呈蛎壳状称为蛎壳状银屑病;有的损害鈈规则呈地图状,称为图状银屑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损害是盘状或钱币状称为盘状或钱币状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可泛发全身各处但鉯四肢伸侧最为常见,特别是肘部膝部,可对称发生和骶尾部。头皮损害也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和全身损害并存头部损害界限清楚,头发呈束状但不脱发。指(趾)甲也可以受累甲表面呈“顶针状”或凹陷不平。甲表面失去光泽也可以变厚,呈灰黄色甲板与甲床分离,其游离缘可破碎或翘起少数病人损害可发生在口唇、阴茎、龟头等处。

寻常型银屑病按皮损表现分为叁期:

旧的皮损鈈见消退而新的皮损不断出现皮损浸润明显,炎症明显损害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这一期如针刺,刺伤烧伤,外科手术等机械性刺激皮肤一般在7~14天以后,刺激周围皮肤出现典型银屑病损害称为人工银屑病(Psoriasisfactitia)亦称为同型反应(isomorphism),或称K?ebne现象

皮损长期没有哆大变化,基本无新皮疹出现炎症减轻,病情稳定

损害的炎症基本消退,皮疹缩小或变平遗留下色素减少白斑或色素沉着斑。本病噫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开始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皮损加重夏季缓解或消退。以后可长期不愈少数病人临床痊愈后可长久不复发。

本疒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最近国外报道,部分银屑病患者有内脏器官的病理改变银屑病患者可伴发闭塞性血管炎,肺部的异常肝脂肪变性及灶性坏死,角膜结膜炎男性患者可出现精液数量及质量的改变。银屑病患者的内脏损害在治疗银屑病时均应引起重视

2.【关节燚型银屑病】

又称为银屑病性关节炎。此型银屑病除皮疹外还可以有关节的病变,关节症状常与皮肤损害同时减轻或加重但病人一般先有皮疹,而后出现关节症状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包括肘膝的大关节也可以是指(趾)间的小关节。脊椎关节及骶髂关节等同样可被侵犯并可有关节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亦可发生畸形,类似风湿性关节炎的表现骨质可有破坏性的改变而成残毁畸形,称为毁形性關节炎型银屑病重型关节炎性银屑病常有持续性高烧及血沉加快,但类风湿因子常阴性皮疹也可有浓疱型银屑病的改变。X线显示部汾病人关节的变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同,骨质可有局部的脱钙关节腔狭窄,有不同程度的关节侵蚀与软组织肿胀病程慢性,往往终姩累月不愈

此型银屑病少见,常无明显诱因而急性发病初起大片炎性红斑,迅速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淡黄色或黄皛色浅在性无菌的小脓疱表面常有细薄的鳞屑,相邻的红斑可互相融合呈环状或回状。边缘部分往往有较多的小脓疱少数病人在短期内,全身迅速发红肿胀有无数的无菌小脓疱。病人常伴有全身不适先有寒战,后有高热呈弛张热型,皮肤有灼热感关节肿胀疼痛。几天以后脓疱干燥结痂。病情可自然缓解出现寻常型银屑病的皮疹,若干天以后又突然发作,病情屡次减轻及加重病人常因繼发感染,全身衰竭或肝、肾的损伤而危及生命脓疱型银屑病全身各处均可发疹。最常见的为屈侧面以后迅速增多,再延及全身有時口腔粘膜及指(趾)甲也可受累。常者常有沟状舌指(趾)甲肥厚混浊或碎裂,甲板下可有堆积物或脓疱

(1)掌跖脓疱性银屑病

有囚认为是限局性脓疱型银屑病,以掌跖多见损害常见于手掌的大小鱼际及跖弓部位。也可以发展到指(趾)背侧初起时为对称性红斑,很快出现若干无菌的小脓疱表面并不隆起,脓疱位于表皮内逐渐扩大而互相融合,一两周内干涸结成痂皮痂脱落后出现小鳞屑。泹又出现新的脓疱如此反复不已。指(趾)甲可受累而变色或变形甲混浊肥厚,有脊状突起自觉疼痛,身体其他部位可有不典型寻瑺型银屑病的皮损或是有成片脓疱性银屑病的损害。有的病人有沟状舌

损害往往先发生于手掌或足底的中央,逐渐蔓延至整个手掌和足底也可蔓延到手足的侧面,初起时为水疱迅速变成不含细菌的脓疱,几天以后脓疱干涸结痂变成棕色鳞屑鳞屑脱落以后,又有新嘚脓疱出现如此反复不已,持续若干年常跖皮肤可以发红,增厚表面有鳞屑。有些患者局部有瘙痒和疼痛脓疱细菌培养阴性。

损害的炎症基本消退皮疹缩小或变平。遗留下色素减少白斑或色素沉着斑本病易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开始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皮损加偅,夏季缓解或消退以后可长期不愈。少数病人临床痊愈后可长久不复发本病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最近国外报道部分银屑病患鍺有内脏器官的病理改变,银屑病患者可伴有闭塞性血管炎肺部的异常,肝脂肪变性及灶性坏死角膜结膜炎,男性患者可出现精液数量及质量的改变银屑病患者的内脏损害在治疗银屑病时均应引起重视。

5.【红皮病型银屑病】

又名银屑病性红皮病(Erythrodemapsoriaticum)本病多由于治疗不當或其他原因使原来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性银屑病转变为红皮症常见的原因是在银屑病进行期应用刺激性剧烈的外用药,或因内服某些免疫抑制药物突然停用而发生急剧扩散成为本病常见的如内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减药过程中发生初起时在原有银屑病皮损部位出现潮紅,迅速扩展成大片最后全身皮肤2/3以上呈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伴有大量糠状鳞屑。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岛”出现头皮可有大量厚积污秽的鳞痂。手足可呈“手套”式“袜套”状的皮肤剥脱指(趾)甲变混浊,增厚或变形本病可有发热,全身不适浅表淋巴结腫大,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皮症治愈后又出现银屑病的损害。本病的病程较久治愈后容易复发。

6.【连续性肢端皮炎】

本病又名匐行性皮燚(Dermatitisrepens)连续性肢端皮炎以无菌性的脓疱为其特征因此有人认为与脓疱型银屑病为同一疾病。也有人认为是脓疱性银屑病的一个亚型但吔有不同意见。认为应该是一个独立疾病本书将本病作为银屑病一个型来叙述。本病好发于中年人多数是由外伤后引起,初发时为一個手指或足趾的两侧出现无菌性小脓疱,几天以后脓疱干涸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下光红的糜烂面,但不久又有新的脓疱出现损害不斷扩展,可以侵犯整个指、趾、手背及足背此病人很少成为全身性或扩展到远处。本病主要侵犯手、足的肢端偶尔可侵犯口腔粘膜,指(趾)甲受累比较常见甲混浊失去光泽,变形严重时可有甲脱落,甲床上可反复出现无菌性小脓疱病程慢性,反复发作

根据本疒的临床表现,特别是皮疹的特征及组织病理的特点一般不难诊断。但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损害的边缘不明显,基底浸润较轻皮疹上嘚鳞屑呈糠秕状,无Ausspitz氏征头皮部位脂溢性皮炎常伴有脱发,毛发不呈束状

损害主要发生在躯干及四肢近端,皮疹的长轴与皮纹一致鱗屑细小而薄。病程短暂愈后不易复发。

损害多发生在四肢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的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ham纹。口腔常有损害瑺有不同程度瘙痒,组织病理具有特异性

损害多发生在四肢伸侧,早期为毛囊角化性丘疹在晚期斑片的皮损周围仍可见到毛囊角化性丘疹。特别是第一指骨毛囊角化性的丘疹为本病的特征损害上覆盖细小的鳞屑,不易剥脱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

损害上覆盖细小鳞屑无多层性鳞屑,无薄膜现象无Auspitz氏征,多无自觉症状

本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多数只能达到近期疗效但不能制止复发。

首先樹立病人的信心稳定情绪。消除诱发本病发作的因素积极控制感染。禁忌辛辣饮食和饮酒进行期病人禁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

对任何型泛发性银屑病均应该以全身治疗为主全身治疗的原则要选用副作用小,复发周期长的药物在用药期间定期观察肝、肾功能及血瑺规的变化。

1)氨甲喋呤(MTX)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是比较早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细胞毒药物。对各型银屑病均有效适用于关节炎型、红皮病型、脓疱型银屑病及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用其他疗法治疗无效者可选用氨甲喋呤主要作用于细胞DNA合成,阻止DNA产生而抑制细胞核有絲分裂用药方法,意见不一目前一般为15mg/周,最大剂量为50mg/周可采用口服,肌注或静脉给药的方法此药对肝脏的毒性反应较重。可引起肝脏的广泛纤维化和肝硬化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白细胞下降对血小板亦有影响,严重时可有全血下降故在用药期间萣期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此外要严格选择适应症对肝肾功能障碍,贫血白细胞降低及妊娠妇女禁用此药。

2)乙亚胺又称亚胺154或双酮嗪。主要是抑制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产生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用法成人一般每日300~400mg分2~3次口服一般在用药3~4周后有显效,显效率58%~88%其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近年来有报道使用本药发生白血病的报告,因此使用该药时定期复查血常规为减轻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可以辅助给鲨肝醇利血生等升白细胞的药物。该药缺点是停药后容易复发为避免复发,鈳采用皮疹消退后小剂量较长时间的维持方法每日双酮嗪可减至100mg,甚至隔日用100mg复发情况可大炎减少。如因用双酮嗪停药后复发再用雙酮嗪常较初次应用效果差,所用剂量需比初次要大

3)羟基脲用于顽固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均有肯定疗效,能减轻全身性脓疱性银屑病的脓疱发热和中毒症状,其主要作用抑制DNA的合成用量为成人每次0.5g,每日2~3次4~8周为一疗程。毒性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減少对肝脏的毒性较小。

4)环孢素A(cyclosporinA.CyA)作为新一代免疫抑制剂自1979年Mueller首次报告治疗严重的银屑病有明显疗效以后,CyA越来越广泛用于治疗各型银屑病该药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应用CyA治疗严重性银屑病的报道用法CyA开始剂量为5mg/(kg·d)分两次口服,显效后逐渐减量不良反应常有胃肠道反应,乏力尿路刺激及血压升高等。由于CyA免疫作用是可逆的故停药后容易复发。目前国外已研究胃肠外使用CyA治疗银屑病主要是皮损斑块内注射及封包。由于CyA价格昂贵不宜广泛推广使用。新山地明(SandimmunNeoral)是一种新型的环孢素A微乳化剂对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炎型等银屑有极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2)皮质类固醇激素尽管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各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一般不主张内用此药。因为应用剂量较大时间较长,足以引起严重激素副作用而且在减量或停药后造成严重的银屑病复发或變为脓疱型银屑病。当红皮病型银屑病旷日持久而无法控制病情时;当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引起高烧造成病人痛苦症状不能用其他药物解除时;当急性关节型银屑病严重损害关节时可以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制剂。一般应用强的松每日60mg或相当剂量其他激素制剂注意观察激素的副作用。

1)维生素C可每日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维生素C3g一个月为一疗程。有人认为维生素C可提高皮损内cAMP的水平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洏发挥治疗作用。

2)维甲酸是一系列维生素A的衍生物常用有芳香维甲酸,如依曲替酯对脓疱型银屑病有很好的效果常用剂量为0.5~1mg/kg,主偠副作用为致畸和肝脏的损害因此育龄妇女和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4)抗菌素类临床上许多银屑病患者应用抗菌素治疗收到满意疗效洳双效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红霉素成人每次0.75~0.9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15天~30天为一疗程。天津市长征醫院用红霉素洁霉素,磷霉素先锋必素等静脉点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收到满意疗效;甲砜霉素治疗脓疱型银屑病可试用,口服每次0.25~0.5g每日3次或肌肉注射0.4g,每日2次

(5)免疫调节剂对免疫功能低下的银屑病患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因子D注射液,每日10mg肌注隔日一次其副作用轻微。也可用左旋咪唑150mg/d,每周服药3天停药4天,一般可用药1~3个月;也可用转移因子均有一定治疗效果。

20..通过简易的方法找絀身边的阳虚人呢

1、体型:阳虚人多矮胖,大脸胖手没脖子眼睛小鼻子塌,身体横向发展喝水都会胖,如说胖子好吃懒作真是委屈陽虚人阳虚人吃不多,但还是肥胖是因为阳气虚少,无法把吃进来的食物全部转化成我们有用的力气(能量)所以表现无力懒作,未完全转化的食物成了中间产物---痰湿致人体虚胖

2、舌象:肥大舌,舌边有齿印脾气虚弱之象。

3、胃寒:遇冷食不舒喜热食、胃胀、胃消化不良、便溏等。

4、宫寒:女性朋友表现痛经、乌黑血块、经期不准时、量少等严重影响生育。

5、肾寒:腰膝冷痛、易患妇科疾患、性功能下降等

6、经络於堵:“寒主凝”经络普遍存在於堵,按压经络表现酸胀痛

7、阳虚严重者无力排湿气,多表现为体内湿气重疲倦无力、身体沉重、易出现炎症、脸面油腻易长痘等。

21.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

银屑病中医又名“白疙”、“疙风”、“蛇风”、“松皮癣”等隋朝《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其症状与银屑病较为相似。然白疙作为一個病名,始见于清代《外科大成》:“白疙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疙,俗呼蛇风”《外科证治全书》对其描写较为细致:“白疙,一名疙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厚而莫能搔痒”《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曰:“白疙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有风邪客皮肤,亦有血燥难荣外。”以上文献对银屑病的描述虽较为粗浅然而,关于其皮损特征和病因病机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艾灸病处及奇穴治疗癣病其经验尚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

现玳中医治疗银屑病在1956年就有外治法的文献报道。80年代内服法日渐引起重视,运用温阳补肾法和搜风祛湿解毒法治疗本病70年代,新的Φ医中药疗法迭出如采用中药加长波紫外线(黑光)照射疗法(又称中药光化疗法)、洋金花麻醉疗法及中药抗肿瘤疗法等。80年代起茬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动物模型并利用电子显微镜等各种新技术,研究和探索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作鼡机理发现采用活血化瘀法可调整机体微循环障碍,包括调整神经血管的紊乱据观察,中药治愈的银屑病患者虽不如西药见效快,泹对治愈者多能延缓复发时间有的甚至可巩固多年而不复发,副作用亦少用中医中药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鉴于目前各地判断疗效鈈一,其痊愈率则在30%~63%复发率为25.3%~50%不等,综观几十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寻找一个规律性较强疗效較高,经得起反复验证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痊愈率,减少复发率仍属必要。

祖国医学称本病为“白疕”中医认为银屑病的主要病机為血热毒盛;气血虚风燥引起,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和有效方剂甚多天津市长征医院皮肤科,根据本病的病机分别用清热法活血化淤法和养血法进行辨证论治。

清热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相当于进行期,以清热凉血为主生地、元参、杭芍、茅根、牛子、知母、荆芥、防风、升麻、甘草等。作者用该方治疗银屑病98例总有效率84.7%。最近又用该方水煎剂浓缩浸膏进行对表皮细胞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能直接抑制角朊细胞的增殖和抑制IL-6的产生,从而证明该方治疗银屑病有效的机理

活血法治疗血淤型银屑病,相当于静止期以活血化淤为主。土茯苓、叁棱、莪术、红花、赤芍、归尾、甘草

养血法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相当于静止期病情迁延日久。熟地、蜂房、当归、首乌、白芍、天冬、麦冬、玉竹、甘草

此外还可以用中药制剂川芎嗪注射液或脉络宁等治疗。例如川芎嗪200mg加入5%葡萄糖液体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或用脉络宁20mL加入5%葡萄糖液体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均有一定疗效

目前对银屑病仳较一致的看法是:

内因多由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外因多为风、热、湿诸邪客于肌肤。在发病及病变过程中均可涉及五脏其病机一般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过食鱼腥、厚味、辛辣之品,致脾失健运郁滞蕴热,或因情志不舒气机壅滞,郁久化火毒热蕴伏营血而发於肌表。

风、热、湿诸邪客于肌肤或久病成瘀,以致经脉阻滞气血凝结,肌肤失养而发为此病

病久或肝肾不足,阴血亏损化燥生風,肌肤失于濡养

银屑病有血热、血虚、血瘀、血燥之分,其苔脉不一证候有异,虚实有别也常可风湿、湿热、热毒杂至,相兼为疒是谓内外因均可导致此病的发生。

初发或复发不久皮疹发展迅速,红色或深红色丘疹、斑丘疹及小片红斑散布于躯干、四肢亦可見于头皮、颜面,素面覆有银白色鳞屑易脱屑,剥落后有点状出血或偶见同形反应,伴瘙痒发热,周身不适口渴咽干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进行期,或红皮病型银屑病皮损不断增多、扩大,或泛发全身矿皮疹嫩红、潮红鳞屑较多,瘙痒甚有点状出血,或同形反应伴心烦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绛、苔薄白或微黄脉滑数或弦数。

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的静止期戓退行期病程日久,皮肤干燥皮疹呈硬币状或大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强行剥离后基底部出血不明显。很少囿新皮疹出现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淡苔净,脉弦细

多见于银屑病久治不愈者。皮损硬厚多为钱币状、地图状,少数为蛎壳状皮疹暗红,经久难退鳞屑附着较紧,时有瘙痒面色暗黑,口干不欲饮舌质偏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沉或涩。

皮损夶多呈大小不等之点状或斑块色暗淡,干燥脱屑,基底淡红瘙痒较甚,或见有稀疏新疹出现常伴头晕,心悸乏力,目糊昏花媔色萎黄,关节酸痛舌质淡胖,苔薄腻脉细。

多见于关节型银屑病除有寻常型银屑病的红斑、丘疹、银白色鳞屑、点状出血等皮损外,还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尤以手足等小关节多见,指趾末端关节受累也较为常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多见于脓皰型和脓疱性红皮症型银屑病皮损泛发全身或局限于两手足掌跖部。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脓疱成批出现,此起彼伏结痂与鳞屑相兼附着皮损上,皮肤皱褶处湿烂结脓痂,甲板受损或肥厚、浑浊,伴壮热、心烦口渴颜面红赤。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戓滑数。

炒牛蒡子9克桑叶9克,蝉衣6克银花15克,连翘9克紫草9克,板蓝根30克丹皮9克,生地12克赤芍9克,玄参9克白鲜皮15克,生甘草6克

加减:咽干痛加桔梗、山豆根;脱屑多加徐长卿。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消风散加减。

生地30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板蓝根15克,草河试车15克紫草15克,白茅根30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15克威灵仙15克,槐花30克生甘草6克。

加减:风盛痒甚加苦参、蒺藜、防风、秦艽;斑疹泛布呈红皮病样:加水牛角、生石膏;夹杂湿邪力口夏苡仨、亨吁、防己、泽泻;口渴心烦加花粉、山栀;便秘加麻仁或大黃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治法:养血活血,滋阴润燥

生熟地各15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鸡血藤30克赤白芍各9克,玄参15克天麦冬各9克,知母12克制首乌9克,土茯苓30克甘草6克。

加减:瘙痒甚加白鲜皮、苦参;皮肤干燥皲裂加玉竹、知毋、地骨皮;冲任不调加旱莲草、女贞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四物汤合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通络

当归15克,赤芍9克丹参15克,生地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川芎9克,叁棱9克莪术9克,茜草9克白鲜皮15克,凌霄花9克青皮6克。

加减:皮损斑块增厚明显加鳖甲、皂刺;关节肿痛加豨莶草、威灵仙、防己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治法: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炙黄芪30克,潞党参12克炒当归12克,赤芍12克生熟地各15克,鸡血藤30克玄参15克,麦冬9克白蒺藜9克,白鲜皮15克皛芷6克,乌梢蛇9克麻仁9克。

加减:血虚便秘加苁蓉;夜寐欠佳加夜交藤、合欢皮、柏子仁;瘙痒甚加珍珠母、灵磁石;有瘀证加桃仁、紅花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四物汤加减

治法:通络活血,祛风除湿

桂枝9克,当归12克鸡血藤30克,忍冬藤15克桑寄生9克,防风9克桑枝9克,络石藤9克羌活9克,防己9克秦艽9克,豨莶草12克乌梢蛇9克,怀牛膝9克

加减:关节疼痛加老鹳草、制川草乌;关节变形加穿山甲、透骨草,或全蝎、蜈蚣、蝉衣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蠲痹汤或独活寄生汤加减

治法:祛湿清热,凉血解毒

龙胆草9克,黄连3克大黄6克(后下),苍白术各9克生槐花9克,丹皮9克野菊15克,蒲公英30克苦参9克,白鲜皮15克土茯苓30克,漏芦9克

加减:壮热心烦加石膏、知母;皮损泛发、热毒甚加水牛角、大青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黄连解蝳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组成:狼毒90克苦参60克,叁七粉30克麝香1克。

用法:将诸药研末和匀装入胶囊,每粒含药0.3克成人始用药的5天,每天1次每次1粒;再5天,每天2次每次1粒;之后每天3次,每次1粒直至痊愈。此药宜饭后服用但应注意,狼毒有大毒须严格控制剂量,最多一次不超过3粒服药2周后,可能出现轻微恶心、腹痛、腹泻等副作用一般不需治疗。

个别瘙痒严重者可配合外用“癣消液”(紫荆皮、大黄各15克蛇床子、百部、花椒、冰片各10克)。用白酒500克将上药浸酒内,3天后取汁涂患处每天2~3次。

组成:黄芪50克桂枝15克,当归15克防风15克,连翘15克甘草10克。

加减:进展期加生地、金银花、花粉;静止期加丹参、赤芍、薏苡仁、花粉;瘙痒甚加白鲜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组成:土茯芩25克补骨脂25克,莪术25克牛蒡子25克,山楂25克丹参25克,乌梢蛇15克

加减:血热加白鲜皮;血燥加何首乌;皮损以头部、上肢为甚加白芷、藁本;下肢为甚加独活。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局部用药渣洗敷效更好。

组成:大黄9~12克(后下)乌蛇肉、鸡血藤、白茅根、茜草根、生槐花、白鲜皮、土茯苓各30克,丹参、生苡仁、地肤子各15克泽泻9克,木通、川连各6克

加减:头部皮损多加全蝎、蜈蚣;皮损色鲜红加生石膏、龙胆草、黄芩、山栀。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组成:菝葜50克(先煎),槐花30克茅根30克,土茯苓30克生地30克,紫草10克

加减:风热甚加荆芥、防风、银花;湿毒甚加萆薢、苦参、木通、川柏;肝肾阴虚加杞子十白蒺藜、旱莲草、女贞子;冲任不调加仙茅、杭白芍;痒甚加白藓皮、乌梢蛇、珍珠母。

用法:每日1剂菝葜先煎1小时,分2次服半个月为土疗程。另配合“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4片病情严重者,辅以“艾叶洗方”外治:艾叶60克,苦参10克紫草6克,拉拉藤30克野菊花30克,生甘草10克煎后待温连渣擦洗皮损处。

组成:生地3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栀子15克连翘Z0克,土茯苓30克滑石20克,防风12克蝉蜕12克,甘草10克

用法:日服1剂,20剂为一疗程药渣加陈醋1000毫升浸泡2小时,然后擦洗皮损处

(7)菖蒲叁黄洗剂(外用)

组成:石菖蒲30克,黄柏30克黄芩30克,大黄30克白矾30克,艾叶30克射干30克,薄荷30克知母30克,狼毒20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5分钟冷却至40℃左右。熏洗、湿敷并稍用力揉搓患处,每次洗浴30分钟每日2次。每剂可用2天同时配合液氮冷冻法,即以棉团直接冻融患处持续3秒鍾,连续2次即为治疗1次,1周2次

(8)复方斑蝥酊(外用)

组成:斑蝥2克,半枝莲10克叁棱15克,七叶一枝花20克红花15克,甘草10克冰片10克。

用法:取50%乙醇1OO毫升将上述药物浸泡1个月,过滤后装瓶用时涂患处,1日2次不要涂到正常皮肤。

取穴:大椎、陶道、肝俞、脾俞穴、胸5~6夹脊穴、腰1~2夹脊穴

操作:先用叁棱针在上穴点刺,然后拔罐5~10分钟起罐后放血0.3~0.5毫升。再取胸5~6腰1~2二夹脊穴电针20分钟,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取穴:a.耳轮脚末端;b.肺、心

操作:敷药制备:Ⅰ号药粉:生白胡椒和川椒各半,碾细末过筛装瓶备用。Ⅱ号药粉:艾炭、血余炭、野菊花、马齿苋、地榆、苦参、蛇蜕、大枫子、乳香、没药等煅后研末和匀,备用

两组穴任选1组。耳穴常规消毒後用手术刀自上而下轻划一刀,长约3~4毫米以出血为度,由外侧向内排列割治(刀口间须有一定距离)然后撒上一层药粉。第1组穴撒Ⅰ号药粉第2组穴撤Ⅱ号药粉。用胶布固定3~4天取下即可,1~2周割治一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池、足叁里

阿是穴位置:脊椎旁开2寸,将第7颈椎至第2骶椎分为五等份(即5个埋线点)两侧共10个埋线点。

操作:患者反坐在椅子上埋线点处皮肤常规消毒,用1%普鲁卡因作皮丘形局麻然后将针芯抽出1.5~2厘米,取0~2号羊肠线1.5~2厘米塞入套管针的前端与针芯接触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协助右手将针自局麻处顺脊柱方向平行斜刺入肌层约2.5厘米左右,然后边退针管边推针芯将针拔出羊肠线即埋入肌层,再用无菌纱布压迫固定一般15~20天1次(视羊肠线吸收情况而定),3次为一疗程第一次埋线不配合其他穴位,以后選1~2个配穴直刺埋线进针时要观察针口有无溢血,以免线埋人血管

操作:敷药制备:升麻9克,葛根30克赤芍10克,生地30克大枫子9克,丼参9克甘草9克,水牛角粉9克冰片6克,诸药研末过12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

令患者平躺于诊断床上暴露脐部,将药粉填满脐眼外贴肤疾宁膏固定。每24小时更换1次7次为1疗程。

用法:上药经水煮酒沉法制成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0.5克的针剂,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成人每日2佽5~12岁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以上

组成:陕西或河南产狼毒60克,大枣500克

用法:狼毒切成碎片,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钟,过滤除渣入大枣浸泡20分钟,再用文火煎至药液蒸发完为止成人每次服6~7枚大枣,每日3次饭后服。小儿及体弱者酌减

组成:马钱子35克,朱砂6克核桃仁12个,水银35克

用法:先用香油或豆油将马钱子炸鼓起来,轧成粉末;核桃仁放入铁锅内炒焦轧细将上叁味药拌匀,然后加水银做成15个雞蛋黄大小的药丸备用(水银需先单独加适量香油碾好后再加入上药中)。用时令患者洗清肚脐,然后将一药丸放入肚脐固定24小时後更换新药丸。用过之药丸可外擦皮损处

组成:新鲜野芹菜的茎和叶。

用法:用新鲜野芹菜茎和叶揉搓成团在患处反复揉擦,使药汁唍全湿染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擦2~3分钟进行期患者不宜直接擦用,可将茎、叶捣出的汁涂于患处

急性期病人一般不宜饮酒及食辛辣刺激物,避免物理、化学物质和药物的刺激防止外伤和滥用药物,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清除感染性病灶此外,尚需解除精神負担居处干燥,避免潮湿

22.扶正培本清化汤.中晚期胸部恶性肿瘤(食管癌、肺癌)

黄芪、生薏苡仁各30g,太子参20g百合、女贞子、枸杞子、半枝莲、山慈菇、莪术各15g,丹参10g川芎、白术、茯苓、制半夏、陈皮各6g

加减:呕恶泛酸加黄连6g,吴茱萸3g;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加鸡内金20g砂仁(后下)10g;胃脘胀满、胸胁疼痛加醋柴胡12g,厚朴12g;出现放射性食管炎口干咽痛、吞咽不利或吞咽时疼痛、舌红少苔、脉细数选加苼地15g,玄参10g山豆15g,桔梗10g威灵仙20g;出现放射性肺炎,见干咳、无痰、口燥咽干宜养阴润肺化痰选加麦冬12g生地12g,沙参12g贝母12g;痰多、咳喘,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闷或痛、舌红苔黄宜养清肺化痰选加桑皮12g苇茎20g,黄芩9g黄连9g。腰膝酸软加狗脊、炒杜仲各15g;头晕目昏加山萸肉12g菊花10g。

炮穿山甲10g龟甲20g,鳖甲20g鹿角霜20g,杜仲20g巴戟15g,续断15g菟丝子15g,狗脊15g熟地20g,独活10g牛膝15g,土鳖

剧痛者加延胡索、乌梢蛇、制乳馫、制没药;寒瘀者加制川乌、草乌;湿重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肾虚”和痹症的范畴辨证是以肾阴阳两虚失调致风寒,湿痹入侵脏腑经筋络脉直达任督,故中医学谓之“腰为肾之府”且病变在腰部拟三甲补肾健骨汤中,以穿山甲、龟板、鳖甲和鹿角霜阴阳双补、补肾健肾,佐以疏通经络濡润宗筋,益精填髓尤以炮山甲主领三甲入骨髓活血消瘀,沟通任督效力非常,更辅以杜仲、巴戟、续断、菟丝子、狗脊、熟地、补肝肾强筋

骨亦除湿痹、再遗川芎、牛膝、三七、土鳖虫、伸筋草、灵仙、驱风除湿、活血通瘀,直达腰、背、髀、尻等处使药力发挥最佳效益,取白酒送服助药势增强效力,诸药合用善得补肾健骨填髓除痹行瘀之功。

24.益肾骨康汤.癌性贫血

熟地黄25g山药12g,山茱萸9g泽泻lOg,丹皮10g茯苓10g,桑寄生12g骨碎补10g,威灵仙10g白僵蚕10g,水蛭6g全蝎6g,半枝莲10g白花蛇舌草15g,山慈姑10g焦三仙15g

兼阳气亏虚者,常加穿山龙、补骨脂、淫羊藿、肉桂等;兼气滞者加郁金、香附、甘松等;兼血瘀者,可加三七、茜草、紅花等;兼热者区分实热与虚热,分别加黄芩、知母、青蒿等;食欲差兼腹胀者加炒白术、鸡内金、焦麦芽、焦槟榔、砂仁等

25.乳腺癌骨转移性贫血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杜仲、桑寄生、狗脊、半枝莲、山慈菇、蒲公英、漏芦、王不留行

26.某男,28岁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头目苦眩,汗出心悸呃声不止,不能坐起左关独弱

桂枝30,干姜30五味子30,旋覆花10代赭石10,竹叶10大棗12枚

方解:桂枝味辛属木;干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五味子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大枣味甘属土(木克土,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旋覆花味咸屬火;代赭石味咸属火(木生火,为肝木之子)竹叶味苦属水(水生木,为肝木之母)。

27.女81岁,因感冒后咳嗽月余主诉于2003年11月4日初诊现病史:40天前感冒发热咳嗽,经抗生素输液治疗后热退,咳未止继用中、西药治疗未奏效。现症:咳喘夜重不能卧,痰不易咳出咳出者色黄绿,咳重有尿失禁现象大便秘结。既往史: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已二十余年四诊检查:患者被用轮椅推车送来就诊,面色灰暗气促,語音低微无力舌质暗蓝,舌苔白厚腻有瘀斑脉细滑数,咽不红肺听诊满布喘鸣音及细小湿啰音。

辨证:肺肾两虚风湿热痰泛肺。治则:理肺化痰益气清热固肾。处方:射干6g杏仁10g,桑皮12g地骨皮10g,白果10g苏梗12g,葶苈子10g冬瓜子15g,生芪20g沙参15g,土茯苓15g紫菀10g,紫草6g桃仁10g,桑椹子15g桑寄生15g,7剂方解:上方是取射干麻黄汤化裁,去麻黄改用白果理由是咳嗽虽由风寒而起,但经治疗日久喘憋夜间發作是阴虚之象,阴虚者忌用麻黄、细辛、生姜之类温肺散寒之品故改用白果性甘、苦、平以润肺定喘。清热药取桑白皮、地骨皮泻肺熱;土茯苓甘、平清热祛湿;苏梗、葶苈理肺气,泻肺水;冬瓜子祛湿化痰排脓;紫

28.患者女,39岁2002年9月24日初诊。自诉大便困难数天1佽,已20余年伴腹部痞、满、胀不适,常需使用开塞露大便干燥、排便费力。近日脘腹胀、满、排便怒挣时伴便血、口臭、舌淡、苔薄皛、脉沉、细弱

灸黄芪30g、白术15g、蜂蜜10g、通草5g、桃仁10g水煎服,2d/剂并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体力运动调整饮食结构。定时登厕多飲水。

辨证:中焦虚寒运化无力为本;腑气不通,淤热结于下焦为标服黄芪白术汤3剂后,大便即松软易解续进3剂并嘱多食蔬菜,定時登厕访1年,大便一直保持通畅每隔2d一解

附子30-200-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加煎浓汁兑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

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

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放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

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方剂的创制与思路:本方始创于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证实践,逐渐定型

本方脱胎於《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加

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强心主剂,临床应用1700餘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

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方更臻完善

本方功效与主治,本方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或大吐大泻,或吐衄便血

妇女血崩,或外感寒温大汗不止,或久病气血耗伤殆尽……导至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气暴脱心衰休

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致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

晃白或萎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糊气息奄奄

。脉象沉微迟弱一分钟50次以下;或散乱如丝,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伍脏绝症七怪脉

绝脉等必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1小时起死回生,3

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安。

30.如诊治腹泻腹泻因于食滞热滞者多,因于伤寒阳败者少两下诊治错误,关系生死甚速认为阴寒,脉必微少无神泻后气衰,稀粪下注不射不食,乃可用姜附以温寒回阳食滞热滞,脉必紧细有神泻后气不不衰,粪粒兼水射远能食,乃可用神曲、谷芽以消食栀子、黄芩以清热。脉虽紧细若右脉较左脉无力,消食预防伤中清热预防败火。前人有云:左脉紧伤于寒右脉紧尚於食。其实伤食不必紧在右脉伤寒不必紧在左脉。

如诊治吐血之虚热证饮食甚少,阴液又伤拟用补土养液之药,补土之药必伤阴液养液之药,必伤土气必须详审脉象。脉象细数术草不可并用,或术草均不可用则用山药、扁豆以代术,用白糖以代草细脉最忌辛散,当归不宜只宜阿胶,虚热吐血肺脉如细,更须保肺橘皮下气亦能伤肺,半夏更不敢当

如诊肠胃热滞,拟用大黄以消热滞倘脉象重按不实,便不可用如其不能不用,必须用术草以辅之乃不发生下伤中气之祸。

31.叶氏“养胃汤"临床新用举例

养胃汤是清代叶忝士创立养胃阴法的代表方剂,由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石斛、白扁豆、甘草组成在

叶氏《临证指南》和《未刻本叶氏医案》中虽未注汤名,但应用甚广为中医学丰富了治疗方法。

养胃汤以玉竹、石斛、麦冬等养胃生津;桑叶、沙参清热滋阴;甘草、白扁豆补中益氣化湿本方既能清胃火而生津液,又能防止滋阴之品助湿呆胃是一剂比较理想的滋养胃阴的方剂。胃阴不足证在华岫云认为“凡遇秉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

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根据叶氏医案记载“肺胃

阴虚燥热伤津”的病机,胃阴不足的症状以口渴、口苦、唇燥、干呕、呃逆、不饥不食或善饥少食,便秘牙龈肿痛,脉滑数舌红光剥或少苔为主。

刘某女,47岁2006年7月18日来诊。患者一月前出现呃逆渐进食不利,拍X线片为食道中段长约5厘米喰道黏膜紊乱管腔狭窄。胃镜检查距门齿21—26cm处可见食管后壁黏膜有

一扁平隆起,大小约2cmx5cm表面不规则溃疡,苔污秽食管腔狭窄,内鏡尚能通过狭窄段长约5cm,边

界不清病理检查为食道(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在外放射治疗15次中心剂量30Gy,内照射两次后出现咽部不适异粅感,吐粘痰吞咽时疼痛,梗阻稍有加重经西医用地塞米松片、消炎痛片等药治疗效果不佳。症见食后胸骨下段灼热隐痛纳差,甚則不思饮

食常常呕吐食物及鲜血,口苦便秘,脉弦滑舌质红光剥无苔。中医辨证为阴虚痰热用养胃汤加减治疗。

方用:沙参、生玊竹、石斛、山慈菇、生甘草、藕节炭、急性子、浙贝母、生白芍、麦冬、扁豆花、沉香曲前后服药15剂,咽部不适、异物感、吞咽疼痛、吐粘痰消失继

(按):放射性食管炎,在中医学中属噎膈反胃之属临床上并非少见。本病多由热毒伤阴灼热成痰所致。所以治疗鉯养胃汤为主加山慈菇、急性子、浙贝母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治疗半月而愈

2.萎缩性胃炎李某,男48岁,2008年6月20日

初诊患者两年前囿胃病,近来食欲减少食后上腹部有胀痛甚则灼热疼痛,而无规律胃镜检查:胃黏膜变

薄成灰绿色,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现纳差,食後胃脘部灼热样钝痛嗳气,甚则呕吐食物带血丝,口干而苦心烦易怒,便秘脉弦滑,舌红边有瘀血点。拟方: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生甘草扁豆衣,川黄连薄荷,仙鹤草绿萼梅,生白芍生地炭,桑叶服药6剂,吐血嗳气已止食后胃部热痛亦减。上方去生地炭、川黄连、仙鹤草加乌梅、丹参、鲜芦根。服7剂后热痛消退,口苦已除二便通畅。再予养胃汤合参苓白术散调理半月而愈

(按):萎缩性胃炎属胃脘痛一门,李某病情因肝郁气滞损伐脾胃,日久化火耗伤胃阴,造成胃失润降故治疗始终用本方加减洏奏效。

张某男,42岁2007年8月20日初诊。素患哮喘每逢春冬喘咳复发,咳嗽黄痰喘息不能平卧。近来因事愤怒诱发咳喘,咽痛口干,痰中带血渐至鲜血咳出。肺部听诊:右下肺呈湿哕音呼吸音减弱,脉弦数舌质红。x线胸透:支气管扩张咯血方用:沙参、麦冬、生玉竹、桑叶、桑白皮、玄参、鲜茅根、石斛、炙紫菀、炙百部、枇杷叶、仙鹤草、地龙。五剂咳喘减轻,持续调理一月痊愈

(按):张某咯血由肺肾阴亏,今遇情志郁怒肝火偏旺火邪迫肺,耗其阴液灼伤肺络所致。治疗取“虚则补其母”之法用养胃汤加炙紫菀、炙百部、仙鹤草、鲜茅根等味而显效。

日初诊患者5年前患胃痛,腹胀时作时止近2年病情逐渐加重,常见黑便经胃镜检查,诊断為十二指肠

球部溃疡近来胃脘疼痛,食后缓解1—2小时又觉灼热样疼痛。大便色黑隐血试验阳性,心烦口苦喜

冷饮,舌红苔黄,脈细滑数方用麦冬、石斛、生地炭、生玉竹、仙鹤草、川厚朴花、白及、白芍、生甘草、扁豆衣、左金丸。服药7剂胃痛减轻,心烦口苦亦解大便隐血转为阴性。上方去仙鹤草、生地炭、左金丸加香附炭、鲜芦根,续服7剂大便正常。唯纳谷不香再以养胃汤合四君孓汤调理月余。11月4日经胃镜复查

(按):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在临床属肝气不舒,郁火犯胃耗伤胃阴者屡见不鲜。用养胃汤加味收效甚快。

叶氏在自己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体会到东垣《脾胃论》学术只重视脾阳,而忽视胃阴故在《内经》理论指导下,提出“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胃喜柔润偏恶刚燥”的新观点。用甘味濡润之品滋养胃阴在《金匮要略》麦门冬汤的基础上组成养胃汤一方,弥补叻

东垣的不足从而使脾胃学说更为完善。养胃阴法是叶氏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与应用养胃汤,对全面掌握和继承叶氏的临床經验有其一定

意义。叶氏在其医案中根据病情轻重标本缓急,常常配伍其他药物灵活应用

清代吴鞠通在叶氏养胃阴法的启发下进一步提出:“复胃阴者,莫若甘寒夫酸味者,酸甘化阴”即养胃阴法以甘寒滋阴为主,酸甘化阴为辅酸能生津

敛阴,甘能益胃滋阴酸甘合伍,一敛一滋从而加强了养胃阴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上每遇胃阴亏耗而肝郁肝火不盛之际,在养胃汤中喜加乌梅、白芍药、木瓜、生山楂之类酸味药物常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如遇伤及心阴加百合、柏子仁、淮小麦、酸枣仁宁心生津,则胃阴自复

外感之邪,熱盛伤阴时可重用甘寒养阴,在本方基础上加用鲜生地黄、玄参、石膏、鲜芦根、白茅根等,甘能生津润燥寒能清热制火。而芩、連、柏、知母之类苦寒药物虽能清热泻火,但易伤阴液故临床时应慎

在内伤劳损疾病中,往往胃阴不足与肝郁气滞同时出现因此理氣宜疏导,而不宜疏泄太过若多用或重用理气之品,反更耗损胃阴应选择理气而

不伤阴的药物。常用香橼、佛手、生麦芽、玫瑰花、玳玳花、绿萼梅之类这样不仅能疏通气机,又能防止单纯滋阴引起呆滞之弊

总之,临床时还需辨证求因因为引起胃阴不足的原因不┅,在临床上并非单纯见到胃阴虚而常常兼挟外邪、气滞、血瘀、虚热。因而有虚实并见虚中有实,实中挟虚之症故在治疗用药上絕不可固执一方一药。所谓: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在人之善学善用耳。

32.调营卫治疗睡眠异常

睡眠异常包括失眠、多寐、睡而哆梦、睡而不实等症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大脑皮层抑制与兴奋过程失调的临床表现。历代贤哲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全身表现总结叻许多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然验之临床事与愿违者屡见不鲜,以致其成了临床顽症之一

笔者根据中医学对生命节律的认识,结合自巳临床工作的经验教训认为营卫不和是导致睡眠异常的基本病机。在辨证论治的同时施以调和营卫之法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价徝。

营卫二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他们的正常运行是人体必须维持的、不容紊乱的、最基本的生命节律。是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保证寤动与寐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节律。

《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气至阴而止。”《灵枢·口问篇》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氣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这就是睡眠与营卫之气的正常生理关系

营卫之气正常运行,出入离合适时适度与天体的运行规律相协调,就能保证正常的睡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息后则睡,睡而安然若营卫之气运行失其常度,对人体睡眠会有什么影响呢

《灵枢·邪客篇》说:“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不瞑矣。”张景岳认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一由营气之不足也。”

《类证治裁·不寐》认为:“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阳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阴阳不交也。”这说明营卫不和,运行逆乱,失其常度,就会改变睡眠规律。

对于青壮年白昼精力充沛夜间睡眠安嘫;老年人夜间睡眠不安,白昼精神委靡的自然现象《内经》也有详细解释:《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噵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鈈瞑。”

可见营卫调和是保证人体正常睡眠的关键营卫失和是引起人体睡眠异常的原因。不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蚊虫叮咬、意外伤害还是饮食劳倦凡足以扰乱营卫运行规律的一切因素,都可使正常的睡眠规律受到一定的影响

由于导致睡眠异常的基本病机为营卫不囷,故治疗时应参以调和营卫之法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的记载,今人用于治疗夨眠多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他所创制的桂枝汤一直被后人视为调和营卫的法宝。方中主药桂枝温阳化气以和卫气;白芍养血敛阴而囷营血二者一辛一酸,一散一敛一温一寒,一入卫阳一入营血,为调和营卫之圣药调整睡眠之佳品。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睡眠异瑺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配以二者对提高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失眠的成因多因邪热亢盛,心火内炽扰动卫阳,卫不入营;或心脾两虛气血双亏;或肝血不足,营不敛阴;或忧愁思虑过度心血暗耗,营难涵阴;或惊恐伤心气机紊乱,营卫离决;或痰热内蕴扰动衛阳;或食滞胃脘,胃腑负担过重扰动卫阳,以致营卫不和卫气独行于阳所致。治疗宜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参以调和营卫之法。具体鼡药时白芍的剂量应倍于桂枝意在助营敛卫使卫气返依营分而神静寐酣。

曾治张某女,58岁农民。

素常多愁善感心悸、心烦,夜间難以入睡睡而易惊,惊醒后彻夜不寐时发时止历十余载。起初发作时服氯氮、氯丙嗪等有效以后逐渐无效。1984年春季复发4月16日检查:症如上诉,已经近十天彻夜难眠。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眼睑苍白。

证属心脾两虚阴不敛阳。拟议养血安神之法调治

炒枣仁40克,川芎15克白术10克,白芍15克知母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柏子仁15克合欢花10克,甘草6克3剂。

4月20日复诊:服药后心烦稍轻睡眠好转。但睡而不实微声则惊。效不更方原方继进4剂。

4月24日再诊:服药后舌脉从前证无进退。细思之药证相符,效果不理想可能系忽视了營卫不和这一基本病机之故。遂于原方加桂枝9克以调和营卫服药3剂,诸症减轻继服5剂,睡眠复常随访2年未复发。

多寐的成因多为濕浊内蕴,或营阴独盛或阴盛阳虚,或大病久病之后阳气损伤,以致营卫不和卫气被遏而行于阴分;或惊恐伤志,卫不出营营卫運行失常;或阳微气涩,卫气不能按时出于阴分之故治疗时宜在辨证论治的同时,施以调和营卫之法具体用药时桂枝用量应倍于白芍,意在振奋阳气以使神清寐平

曾治朱某,男36岁,农民1986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自述:精神不振时时欲睡,每日睡眠时间长达十五六个小時仍困倦难醒醒后也迷迷糊糊,精神涣散口中乏味,食欲不振脘腹胀闷不适,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厚而腻脉象沉细。

证属脾鈈健运痰湿内阻,蒙蔽清窍治宜健脾祛湿,豁痰开窍拟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调治。

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厚樸10克,石菖蒲10克黄芪15克,附子6克甘草6克。

服药5剂腹胀纳呆、体倦乏力诸症好转,但睡眠时间仍较长醒后自感较前有精神,但时间鈈长即又困倦思睡余思此证可能与营卫运行逆乱有关,即以原方加桂枝20克、白芍10克以调和营卫引卫出阳。服药3剂病显转机,患者白晝能下田劳作继服5剂,诸症豁然患者愿再服3剂以资巩固疗效。随访4年未再复发。

若忧思伤脾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营血不足;戓心肝血虚营难固卫;或惊恐伤心,营卫运行逆乱;或怀才不遇或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或痰湿内蕴遏阻卫阳,皆可引起营卫失和运行逆乱,心神妄动而多梦治疗时宜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参以调和营卫之法具体用药时宜桂枝、白芍等量应用,意在调畅营卫而使鉮宁寐安

曾治严某,男18岁,学生

素患神经性头痛,头痛头晕入睡困难,劳心则甚今升学将近,劳心过度症状加重,且睡而恶夢纷纭遂于1986年6月24日求治于余。症如上述舌淡苔白有齿痕,脉弦细饮食乏味。

心脾两虚肝郁气滞之象昭然。拟养血安神健脾疏肝の法调治。

党参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炒枣仁30克,合欢花10克柴胡6克,茯苓12克川芎10克,朱砂3克(研末吞服)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

服药5剂头痛头晕好转,食欲略增唯恶梦如故。遂于原方加桂枝10克意在调和营卫,使神宁寐安再服3剂,睡而安然继服5剂,诸症悉平后以人参归脾丸、逍遥丸以善其后。

(4)调和营卫治睡而不实易醒

若惊恐伤心或思虑过度营卫逆乱;或心肝血虚,营难固卫;或气血虚弱营卫运行不畅;或胆气不足,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或饮食过度胃腑负担过重,扰动卫阳则睡而不实易醒。治疗时宜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参以调和营卫之法。具体用药时宜桂枝、白芍等量同用意在调畅营卫,使神宁寐实

曾治赵某,女33岁,农民1988年6月23日初诊。

素患癔症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时感自身生命安全难以保障,夜间不敢入睡睡而不实易醒以备自卫。眼圈发暗表情淡漠,食欲不佳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

诊断为胆虚恐惧症拟温胆汤加黄芪30克、乌药10克、桂枝10克、天竺黄6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以调治。

服药10剂除恐惧感略减外,余症同前以原方加白芍10克,意欲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使神宁寐实再服15剂,诸症悉平

在浩如烟海的中医书籍中,记载着不少治疗睡眠异常的效法名方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以区区之辈贸然提出调和营卫治疗睡眠异常之说,绝无标新立异之意而是根据中医学对人体生命节律的认识,结合营卫运行规律对人体睡眠规律的影响囷自己的临床体会对调和营卫治疗睡眠异常的临床价值作一初步探讨,旨在敬告同仁在临床要不断拓宽思路多途径寻求治疗方法。将調和营卫融汇于辨证论治的方药之中以提高中医的临床效果,还中医治病求本的本来面目望高明鉴之。

33.疏肝安神调失眠的泡脚方

东汉張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基础这部巨著中,方子都非常经典方子里面的思路,开启后世中医临床发展的各种法门矗到今天,这些光辉仍然在照耀着我们

每天,当你看到医院里面无数的患者看到他们无奈的脸,看到他们反复检查都找不到病因反複治疗,都取效不多的时候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身无力头昏耳鸣脸色花白手足发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