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与溴水反应方程式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怎样写的方程式?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卤代烃醇酚方程式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苯酚和溴水反应
苯酚和溴水反应
范文一:苯酚与溴水的反应探究活动苯酚与溴水的反应通过对比实验来比较在此反应中溴水的量的控制。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实验药品:稀的苯酚的溶液、浓溴水实验步骤:1.平行做三组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约1mL稀苯酚溶液,如图所示。再分别在A试管中滴入2滴浓溴水;在B试管中滴入4滴浓溴水;在C试管中滴入10滴浓溴水。2.现象:在A试管中无现象;在B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在C试管中呈现黄色。3.结论:对于此部分,建议老师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⑴在A试管中滴入溴水后,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的量比较少,且又溶解在苯酚中,所以看不见白色沉淀。⑵在B试管中滴入稍过量的浓溴水(教材实验方法),苯酚完全生成三溴苯酚,而三溴苯酚不溶于水,故白色沉淀现象明显。⑶当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之后,继续加入浓溴水,就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了黄色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故析出的白色淀淀转变为黄色沉淀。三、结论苯酚与浓溴水反应操作时浓溴水应稍过量,但不能过量太多,否则不会出现白色沉淀;但也不能少量,否则看不到白色沉淀。原文地址:苯酚与溴水的反应探究活动苯酚与溴水的反应通过对比实验来比较在此反应中溴水的量的控制。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实验药品:稀的苯酚的溶液、浓溴水实验步骤:1.平行做三组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约1mL稀苯酚溶液,如图所示。再分别在A试管中滴入2滴浓溴水;在B试管中滴入4滴浓溴水;在C试管中滴入10滴浓溴水。2.现象:在A试管中无现象;在B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在C试管中呈现黄色。3.结论:对于此部分,建议老师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⑴在A试管中滴入溴水后,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的量比较少,且又溶解在苯酚中,所以看不见白色沉淀。⑵在B试管中滴入稍过量的浓溴水(教材实验方法),苯酚完全生成三溴苯酚,而三溴苯酚不溶于水,故白色沉淀现象明显。⑶当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之后,继续加入浓溴水,就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了黄色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故析出的白色淀淀转变为黄色沉淀。三、结论苯酚与浓溴水反应操作时浓溴水应稍过量,但不能过量太多,否则不会出现白色沉淀;但也不能少量,否则看不到白色沉淀。
范文二:探究苯酚和溴水的反应一、苯酚溶液和溴水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室经常可能出现的状况1、当苯酚溶液浓度比较大时(不可能很高),当饱和溴水滴到苯酚溶液中先出现沉淀然后消失或甚至无法出现白色沉淀,原因是即便生成了三溴苯酚又可以溶于过量的苯酚溶液中。讨论:这里是否可能会有第二个原因:溴水和苯酚并没有得到三溴苯酚,也许得到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而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都不是白色沉淀。2、当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之后,继续加入浓溴水,就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了黄色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故析出的白色淀淀转变为黄色沉淀,这里显然溴水氧化了三溴苯酚。3、显然,为了很好地完成该实验,溴水一定要逐渐滴入,苯酚的浓度不能太高。4、成功的实际经验操作:把米粒大小的苯酚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加水使之溶解→把试管中的苯酚溶液“完全”倒入到另一试管中(待用)→往原试管中注入蒸馏水5mL左右,振荡→逐滴滴入浓溴水→看到白色沉淀。二、苯酚溶液中加溴水溶液的PH的变化情况在苯酚溶液中加溴水发生反应如下:从中可以看出,在苯酚溶液中加溴水,溶液的酸性大大增强,得到了氢溴酸这强酸和三溴苯酚,因此酸性大为增强。 另外三溴苯酚的酸性也大于苯酚的酸性。三、一道04年浙江省化学竞赛题的解析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将少量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结果没有发生沉淀现象,他又继续在反应混合液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他发现A仍无沉淀B产生白色沉淀C先产生沉淀后溶解D溶液呈橙色这是2004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第4题,在苯酚的性质实验中,加溴水后未发现沉淀的情况常常发生,而此处给出的是少量溴水,容易使考生认为是过量的苯酚溶液溶解了三溴苯酚沉淀,于是想到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中和过量的苯酚,假如苯酚不存在了,就应该看到有白色沉淀了,于是这样大多考生便选了答案B。那么实际情况怎样呢?事实上溶液中仍无沉淀!该题的参考答案应是A。【解析】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通俗的讲法就是氢氧化钠溶液首先和先前得到的氢溴酸反应得到溴化钠和水,然后可以和三溴苯酚作用得到三溴苯酚钠和水,因此得不到白色沉淀的三溴苯酚,当然这里我们必须知道三溴苯酚钠不是白色沉淀的。四、进一步的思考事实上,情况真的是这么简单吗?1、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一定会和氢溴酸反应得到水,并同时得到钠盐,这应该没有错误。2、氢氧化钠溶液只和氢离子作用吗?笔者以为并非那么简单①三溴苯酚一定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反应得到三溴苯酚钠和水,三溴苯酚钠理论上说应该是可以溶解在水中的,因此也看不到白色沉淀。②三溴苯酚可以看作是卤代烃,卤代烃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至于水解反应是否能“很快”进行,有待实验的检验)。假如能水解,则可能得到1,2,3,5苯四酚了,是否真的能得到,有待实验的证明,至少1,2,4,5—苯四酚是存在的。③查有关资料表明:三溴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甚至得到苯酚钠、溴单质和水;溴单质继续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得到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④苯酚能被溴水氧化吗?三溴苯酚是能被溴水氧化,苯酚也许也能,苯酚放在空气中就能被氧化为其他物质,譬如对苯醌等混合物。1、如何从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2、热的苯酚浓溶液冷却后的现象?3、苯酚钠水溶液中滴加盐酸或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的现象 4、苯酚室温下与水是沉淀状还是分液状一、 如何从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步骤: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合理的是:①加足量NaOH
③.通入过量CO2
④静置分液首先乙醇不会和苛性钠溶液反应,这样原来的溶液就变成了苯酚钠、苛性钠溶液(加入苛性钠溶液是过量的)中混有乙醇。乙醇的沸点是78度,水的沸点是100度。这样加热到78度,达到乙醇的沸点,乙醇被全部蒸馏掉,而剩下的苯酚钠、苛性钠溶液不变。最后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酸性,所以加入二氧化碳后,苛性钠先全部转化为NaHCO3(加入过量二氧化碳),然后苯酚钠全部转化为苯酚。苯酚不溶水,与生成的NaHCO3溶液分层,静置后分液可以得到苯酚。二、热的苯酚浓溶液冷却后的现象热的苯酚浓溶液冷却后,只呈现浑浊,没有晶体析出,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苯酚的熔点很低(常压下为43℃),含水的苯酚熔点更低,当苯酚含10%以上水时,在常温下则呈液态。所以,我们实验中得到的浑浊液,实际上是液态苯酚和苯酚水溶液的混合液。由于温度低于70℃,因此,液态苯酚与水不能完全互溶而呈浑浊状。又因为在这种浑浊状的混合液中没有固态苯酚小颗粒,所以久置后也不会有晶体析出。故苯酚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的苯酚呈液态与水分层,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三、苯酚钠水溶液中滴加盐酸或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的现象热的苯酚浓溶液冷却后,浑浊状的油层是沉积在底部的,这说明液态苯酚和少量苯酚水溶液所形成的油层密度较大;但当盐酸加入苯酚钠水溶液或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苯酚钠水溶液中时,析出的较多苯酚所形成的浑浊状油层却浮于液面,这是为什么呢?这自然是水溶液层含氯化钠(NaCl)或碳酸氢钠(NaHCO3)致密度较大的缘故,因此有含水液态苯酚上浮且与水溶液分层的现象。四、苯酚室温下与水是沉淀状还是分液状首先不能溶解于水
所以会分层苯酚的密度比水大密度为1.26所以二氧化碳通到苯酚钠饱和溶液里面得到苯酚和碳酸氢钠,而且此处的沉淀不是说苯酚是固体。其实反应后得到的是液体苯酚,并且二氧化碳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先变浑浊,静置一会溶液分层,下层是苯酚第二题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水杨酸(方程式且书写正确的是)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A.B.C.2+CO32―→+CO32―→+CO32―→2+HCO3― +HCO3― +CO2↑D.3+2CO32―→3+HCO3―+H2O+CO2↑试题分析:酸性强弱顺序是羧基>碳酸>酚羟基>HCO3-的,所以水杨酸和碳酸钠反应时首先应该是和羧基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最后在和酚羟基反应。如果水杨酸过量,还会生成CO2气体,因此答案选BD。考点:考查水杨酸和碳酸钠反应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酸性的强弱顺序,如何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
范文三:怎样做好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摘 要:做好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要求苯酚的溶液应该是极稀的;溴水的浓度要大一些;溴水一定要过量;当出现白色沉淀时立即停止加入溴水。关键词:苯酚; 溴水; 三溴苯酚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2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安排了苯酚与溴水的演示实验,很多教师只是演示一下就结束了,告诉同学们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并未作更多解释。可在演示实验的时候由于溴水的量掌握得不好,有时加入的少了,得到的白色沉淀很快又消失了;有时加入的太多了,又得到了黄色的沉淀,而不是白色沉淀。这时学生容易产生疑问:为什么苯酚溶液要是极稀的溶液?为什么要滴入浓溴水?稀溴水行不行?浓溴水不滴入过量会怎样?作为教师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向学生解释清楚,不然会误导学生而失去了化学本身的科学性。笔者认为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苯酚的溶液应该是极稀的根据苯酚的分子结构,由于酚羟基与芳环的p-π共轭效应,使芳环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以苯环来说,它使邻对位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最多,所以苯酚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使亲电取代反应容易进行。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这个反应非常灵敏,极稀的苯酚溶液(10μg/ml)也能与溴水反应生成沉淀,此反应常可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教材上也是这样说的,但不能把这句话绝对化,认为什么情况下反应都很灵敏,都会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因为苯胺也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另外,如果苯酚浓度过高,则因溴水的量不够,也不能生成白色沉淀,这一点将在下面进行论述。二、溴水的浓度要大一些,最好是饱和溴水因为苯酚与溴水反应是置换反应,与它反应的是br2分子,而常温下溴的溶解度很小,20摄氏度时饱和溴水溶液的浓度为3.4%,如果溴水太稀,那么里面的溴分子br2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br和hbro,而不会与苯酚发生反应。另外,苯酚能溶解难溶于水的三溴苯酚,如溴的含量少,则生成的三溴苯酚量少,就会溶在苯酚里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根本没有沉淀出现。因此应使溴水的浓度尽量大些,实验时必须用新配置的浓溴水,最好是饱和溴水,长期放置的溴水或溴水浓度较低时,则看不到实验现象。三、溴水的量一定要过量这一点最重要。好多学生会问:溴水不足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其实,苯酚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时,可能会生成多种溴代物,如邻溴苯酚,对溴苯酚,2,4-二溴苯酚,2,6-二溴苯酚,2,4,6-三溴苯酚等,这此产物的溶解度都很小,都会沉淀出来。那么二者反应生成的产物就一定是三溴苯酚吗?会不会还有其他溴代物呢?书上的实验条件是稀苯酚溶液,浓溴水,那我就把苯酚与溴水按不同比例进行反应,并把产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先将苯酚,邻溴苯酚,对溴苯酚,2,4-二溴苯酚,2,6-二溴苯酚,2,4,6-三溴苯酚分别溶于乙醇,进行色谱分析,以便对比。根据反应的条件,过量溴水应该指的是溴水中的溴的物质的量达到或略超过苯酚的三倍,于是我分别将苯酚与溴水的物质的量按1:1、1:2和1:3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在100ml圆底烧瓶上安装磁力搅拌装置和25ml恒压滴液漏斗。取10g苯酚加水成1000ml溶液,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106mol/l,取15.0g溴加水成500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88mol/l,接近饱和。准确量取10ml稀苯酚溶液于反应瓶中,在室温、密闭、磁力搅拌下逐滴加入一定体积的浓溴水,使苯酚与溴的物质的量的比分别为1:1、1:2和1:3,理论上溴水的体积应分别为5.64ml、11.28ml和16.92ml,但由于溴的挥发性,少量溴会挥发,经试验后确定,实际每次多取0.20ml的溴水比较合适。可观察到,反应过程中,滴入的溴水立即褪色,1:1时生成少量白色沉淀,但振荡后立即消失,随着溴水的增加,沉淀越来越多,当1:2时,生成较多白色沉淀,1:3时,生成了大量白色沉淀。每种比例的反应混合物经过色谱气相分析得出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如下:1:1苯酚17.1、邻溴苯酚13.5、对溴苯酚55.6、2,4-二溴苯酚11.7、2,6-二溴苯酚0、三溴苯酚2.11:2苯酚0、邻溴苯酚0、对溴苯酚14.3、2,4-二溴苯酚68.8、2,6-二溴苯酚2.7、三溴苯酚14.21:3苯酚0、邻溴苯酚0、对溴苯酚0、2,4-二溴苯酚0、2,6-二溴苯酚0、三溴苯酚100我把苯酚溶液再稀释十倍,这样浓度就是0.1g/100ml,算是很稀的苯酚溶液了,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当1:1时,有很少量的白色沉淀生成,经气相色谱分析证明该沉淀除含少量对溴苯酚外,大多是三溴苯酚;当1:2时,生成多数沉淀经气相色谱分析证明为2,4-二溴苯酚和2,4,6-三溴苯酚的混合物,二者的物质的量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8%和91.2%,三溴苯酚所占比重大;当1:3时生成的沉淀全部为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上述结果表明,苯酚溶液与不足量溴水发生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混合物,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是经过一系列中间溴代产物而逐步完成的。当滴入少量溴水时,也能与苯酚生成三溴苯酚,但三溴苯酚很快溶解在苯酚溶液里,所以一振荡白色沉淀就消失了。随着溴水的量的增加,由于一溴苯酚也很活泼,它与溴水继续反应,生成二溴苯酚(2,4-二溴苯酚较多,2,6-二溴苯酚其次)和三溴苯酚,同时一溴苯酚变少。当1:2时,苯酚已全部耗尽,产物为几种溴代酚的混合物,主要是2,4-二溴苯酚,其次是对溴苯酚和三溴苯酚。二溴苯酚也会继续反应,当1:3时,几乎全部定量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四、当出现白色沉淀时立即停止加入溴水因为滴入过量浓溴水的话,多余的溴水会溶进三溴苯酚,并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黄色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沉淀,另外溴水本身颜色也是黄色的。所以演示实验时如滴过量溴水沉淀就是黄色的而不是白色的了。这时可以滴入少许nahso3溶液(还原剂)中和溴水,使黄色褪去,此时观察到的白色沉淀才是三溴苯酚沉淀。由上所述,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的全过程应该是:在盛有少量稀苯酚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浓溴水,边加边振荡,直至反应混合物刚由白色变为浅黄色(溴水稍过量),再滴入少许nahso3溶液直至产生的完全是白色沉淀。这时的沉淀就是三溴苯酚沉淀。在教学时,实验室做这个实验时,所用的苯酚溶液的浓度通常都大于0.1%,有时甚至达到1%或2%,所以在苯酚溶液中滴加溴水,如溴水的量不足时,生成的白色沉淀不能认为就是三溴苯酚,而实际上是几种溴代酚的混合物,只有溴水量足时,才100%生成三溴苯酚沉淀。这也就是为什么教材上要强调苯酚溶液要极稀,溴水浓度要高,最好是饱和溴水,并使溴水过量的原因了。教师在此处把这一反应的注意事项交代清楚,不仅回答了细心学生的疑问,也向学生展示了化学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培养了学生们严谨求实,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这么做,而不是怕麻烦跳过去而误导了学生。参考文献:[1]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合编,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范文四:摘 要:做好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要求苯酚的溶液应该是极稀的;溴水的浓度要大一些;溴水一定要过量;当出现白色沉淀时立即停止加入溴水。关键词:苯酚; 溴水; 三溴苯酚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2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安排了苯酚与溴水的演示实验,很多教师只是演示一下就结束了,告诉同学们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并未作更多解释。可在演示实验的时候由于溴水的量掌握得不好,有时加入的少了,得到的白色沉淀很快又消失了;有时加入的太多了,又得到了黄色的沉淀,而不是白色沉淀。这时学生容易产生疑问:为什么苯酚溶液要是极稀的溶液?为什么要滴入浓溴水?稀溴水行不行?浓溴水不滴入过量会怎样?作为教师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向学生解释清楚,不然会误导学生而失去了化学本身的科学性。笔者认为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苯酚的溶液应该是极稀的根据苯酚的分子结构,由于酚羟基与芳环的P-π共轭效应,使芳环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以苯环来说,它使邻对位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最多,所以苯酚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使亲电取代反应容易进行。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这个反应非常灵敏,极稀的苯酚溶液(10μg/ml)也能与溴水反应生成沉淀,此反应常可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教材上也是这样说的,但不能把这句话绝对化,认为什么情况下反应都很灵敏,都会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因为苯胺也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另外,如果苯酚浓度过高,则因溴水的量不够,也不能生成白色沉淀,这一点将在下面进行论述。二、溴水的浓度要大一些,最好是饱和溴水因为苯酚与溴水反应是置换反应,与它反应的是Br2分子,而常温下溴的溶解度很小,20摄氏度时饱和溴水溶液的浓度为3.4%,如果溴水太稀,那么里面的溴分子Br2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Br和HBrO,而不会与苯酚发生反应。另外,苯酚能溶解难溶于水的三溴苯酚,如溴的含量少,则生成的三溴苯酚量少,就会溶在苯酚里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根本没有沉淀出现。因此应使溴水的浓度尽量大些,实验时必须用新配置的浓溴水,最好是饱和溴水,长期放置的溴水或溴水浓度较低时,则看不到实验现象。三、溴水的量一定要过量这一点最重要。好多学生会问:溴水不足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其实,苯酚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时,可能会生成多种溴代物,如邻溴苯酚,对溴苯酚,2,4-二溴苯酚,2,6-二溴苯酚,2,4,6-三溴苯酚等,这此产物的溶解度都很小,都会沉淀出来。那么二者反应生成的产物就一定是三溴苯酚吗?会不会还有其他溴代物呢?书上的实验条件是稀苯酚溶液,浓溴水,那我就把苯酚与溴水按不同比例进行反应,并把产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先将苯酚,邻溴苯酚,对溴苯酚,2,4-二溴苯酚,2,6-二溴苯酚,2,4,6-三溴苯酚分别溶于乙醇,进行色谱分析,以便对比。根据反应的条件,过量溴水应该指的是溴水中的溴的物质的量达到或略超过苯酚的三倍,于是我分别将苯酚与溴水的物质的量按1:1、1:2和1:3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在100ml圆底烧瓶上安装磁力搅拌装置和25ml恒压滴液漏斗。取10g苯酚加水成1000ml溶液,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106mol/L,取15.0g溴加水成500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88mol/L,接近饱和。准确量取10ml稀苯酚溶液于反应瓶中,在室温、密闭、磁力搅拌下逐滴加入一定体积的浓溴水,使苯酚与溴的物质的量的比分别为1:1、1:2和1:3,理论上溴水的体积应分别为5.64ml、11.28ml和16.92ml,但由于溴的挥发性,少量溴会挥发,经试验后确定,实际每次多取0.20ml的溴水比较合适。可观察到,反应过程中,滴入的溴水立即褪色,1:1时生成少量白色沉淀,但振荡后立即消失,随着溴水的增加,沉淀越来越多,当1:2时,生成较多白色沉淀,1:3时,生成了大量白色沉淀。每种比例的反应混合物经过色谱气相分析得出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如下:1:1苯酚17.1、邻溴苯酚13.5、对溴苯酚55.6、2,4-二溴苯酚11.7、2,6-二溴苯酚0、三溴苯酚2.11:2苯酚0、邻溴苯酚0、对溴苯酚14.3、2,4-二溴苯酚68.8、2,6-二溴苯酚2.7、三溴苯酚14.21:3苯酚0、邻溴苯酚0、对溴苯酚0、2,4-二溴苯酚0、2,6-二溴苯酚0、三溴苯酚100我把苯酚溶液再稀释十倍,这样浓度就是0.1g/100ml,算是很稀的苯酚溶液了,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当1:1时,有很少量的白色沉淀生成,经气相色谱分析证明该沉淀除含少量对溴苯酚外,大多是三溴苯酚;当1:2时,生成多数沉淀经气相色谱分析证明为2,4-二溴苯酚和2,4,6-三溴苯酚的混合物,二者的物质的量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8%和91.2%,三溴苯酚所占比重大;当1:3时生成的沉淀全部为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上述结果表明,苯酚溶液与不足量溴水发生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混合物,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是经过一系列中间溴代产物而逐步完成的。当滴入少量溴水时,也能与苯酚生成三溴苯酚,但三溴苯酚很快溶解在苯酚溶液里,所以一振荡白色沉淀就消失了。随着溴水的量的增加,由于一溴苯酚也很活泼,它与溴水继续反应,生成二溴苯酚(2,4-二溴苯酚较多,2,6-二溴苯酚其次)和三溴苯酚,同时一溴苯酚变少。当1:2时,苯酚已全部耗尽,产物为几种溴代酚的混合物,主要是2,4-二溴苯酚,其次是对溴苯酚和三溴苯酚。二溴苯酚也会继续反应,当1:3时,几乎全部定量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四、当出现白色沉淀时立即停止加入溴水因为滴入过量浓溴水的话,多余的溴水会溶进三溴苯酚,并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黄色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沉淀,另外溴水本身颜色也是黄色的。所以演示实验时如滴过量溴水沉淀就是黄色的而不是白色的了。这时可以滴入少许NaHSO3溶液(还原剂)中和溴水,使黄色褪去,此时观察到的白色沉淀才是三溴苯酚沉淀。由上所述,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的全过程应该是:在盛有少量稀苯酚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浓溴水,边加边振荡,直至反应混合物刚由白色变为浅黄色(溴水稍过量),再滴入少许NaHSO3溶液直至产生的完全是白色沉淀。这时的沉淀就是三溴苯酚沉淀。在教学时,实验室做这个实验时,所用的苯酚溶液的浓度通常都大于0.1%,有时甚至达到1%或2%,所以在苯酚溶液中滴加溴水,如溴水的量不足时,生成的白色沉淀不能认为就是三溴苯酚,而实际上是几种溴代酚的混合物,只有溴水量足时,才100%生成三溴苯酚沉淀。这也就是为什么教材上要强调苯酚溶液要极稀,溴水浓度要高,最好是饱和溴水,并使溴水过量的原因了。教师在此处把这一反应的注意事项交代清楚,不仅回答了细心学生的疑问,也向学生展示了化学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培养了学生们严谨求实,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这么做,而不是怕麻烦跳过去而误导了学生。参考文献:[1]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合编,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范文五:探究苯酚和溴水的反应绍兴一中分校吴文中一、苯酚溶液和溴水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室经常可能出现的状况1、当苯酚溶液浓度比较大时(不可能很高),当饱和溴水滴到苯酚溶液中先出现沉淀然后消失或甚至无法出现白色沉淀,原因是即便生成了三溴苯酚又可以溶于过量的苯酚溶液中。 讨论:这里是否可能会有第二个原因:溴水和苯酚并没有得到三溴苯酚,也许得到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而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都不是白色沉淀。2、当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之后,继续加入浓溴水,就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了黄色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故析出的白色淀淀转变为黄色沉淀,这里显然溴水氧化了三溴苯酚。3、显然,为了很好地完成该实验,溴水一定要逐渐滴入,苯酚的浓度不能太高。4、成功的实际经验操作:把米粒大小的苯酚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加水使之溶解→把试管中的苯酚溶液“完全”道入到另一试管中(待用)→往原试管中注入蒸馏水5mL左右,振荡→逐滴滴入浓溴水→看到白色沉淀。二、苯酚溶液中加溴水溶液的PH的变化情况在苯酚溶液中加溴水发生反应如下:从中可以看出,在苯酚溶液中加溴水,溶液的酸性大大增强,得到了氢溴酸这强酸和三溴苯酚,因此酸性大为增强。另外三溴苯酚的酸性也大于苯酚的酸性。三、一道04年浙江省化学竞赛题的解析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将少量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结果没有发生沉淀现象,他又继续在反应混合液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他发现A仍无沉淀B产生白色沉淀C先产生沉淀后溶解D溶液呈橙色这是2004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第4题,在苯酚的性质实验中,加溴水后未发现沉淀的情况常常发生,而此处给出的是少量溴水,容易使考生认为是过量的苯酚溶液溶解了三溴苯酚沉淀,于是想到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中和过量的苯酚,假如苯酚不存在了,就应该看到有白色沉淀了,于是这样大多考生便选了答案B。那么实际情况怎样呢?事实上溶液中仍无沉淀!该题的参考答案应是A。【解析】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通俗的讲法就是氢氧化钠溶液首先和先前得到的氢溴酸反应得到溴化钠和水,然后可以和三溴苯酚作用得到三溴苯酚钠和水,因此得不到白色沉淀的三溴苯酚,当然这里我们必须知道三溴苯酚钠不是白色沉淀的。(可是我们的可爱的学生怎么可能知道啊,你可知道不是所有的钠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的,哈哈哈)这竞赛题目显然有了不严密的地方,谁知道没有白色沉淀呢?你敢说三溴苯酚钠一定溶解在水中的?四、进一步的思考事实上,情况真的是这么简单吗?1、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一定会和氢溴酸反应得到水,并同时得到钠盐,这应该没有错误。2、氢氧化钠溶液只和氢离子作用吗?笔者以为并非那么简单①三溴苯酚一定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反应得到三溴苯酚钠和水,三溴苯酚钠理论上说应该是可以溶解在水中的,因此也看不到白色沉淀。②三溴苯酚可以看作是卤代烃,卤代烃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至于水解反应是否能“很快”进行,有待实验的检验)。假如能水解,则可能得到1,2,3,5苯四酚了,是否真的能得到,有待实验的证明,至少1,2,4,5—苯四酚是存在的。③查有关资料表明:三溴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甚至得到苯酚钠、溴单质和水;溴单质继续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得到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④苯酚能被溴水氧化吗?三溴苯酚是能被溴水氧化,苯酚也许也能,苯酚放在空气中就能被氧化为其他物质,譬如对苯醌等混合物。3、高中教师的一厢情愿也许害了学生啊,这样的教育问题实在太大了,规范的答案,怎能培养学生的质疑?怎能有创新?
范文六:Ppl  c ne oua Si c  r e科 学 大 众 ? 学 教 育  科21 年 第 8 02 期怎样做好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孙 卫 东( 阳 市财 经 学 校 , 宁 省 12 0   朝 辽 2 00)摘要 : 好 苯 酚 与 溴 水反 应 实验 , 求苯 酚 的 溶 液 应该 是 极 稀 的 ; 做 要 溴水 的 浓 度要 大 一 些 ; 水 一 定要 过 量 ; 溴 当出现 白 色沉 淀 时 立 即停止 加 入 溴水 。关 键 词 : 酚 ; 溴 水 ; 三 溴 苯酚  苯中图分类号 : 3 . G6 38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0 6 3 1 (0 2)8 1 8 0 2 10 — 352 1 0 — 1—0在 中学化学教学 中, 了苯酚与溴水 的演示实验 , 安排 很多教师  只是演示一下就结束 了,告诉 同学们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  反应生成 2 4 6 , ,一三溴苯酚 白色沉淀 , 并未作更多解 释。可在演示  实验 的时候 由于溴水 的量掌握得不好 , 有时加入 的少 了, 得到的 白   色沉 淀很快又消失 了; 有时加入 的太多 了 , 又得到 了黄色 的沉淀 ,   而 不 是 白色 沉 淀 。 时学 生 容 易 产 生 疑 问 : 什 么苯 酚 溶 液 要 是极   这 为 稀 的溶 液 ?为什 么 要 滴 入 浓 溴水 ? 溴水 行 不 行 ? 溴 水 不 滴 入 过  稀 浓 量 会 怎 样 ? 为 教 师有 必 要 把 这 些 问题 向学 生 解 释 清 楚 , 然 会 误  作 不 导学生而失去 了化学本身 的科学性 。笔者认为苯酚与溴水反应实  验 应 注 意 以下 几 点 :一016 o L .0 m l ,取 1 . / 50 g溴 加 水 成 5 0 l 液 ,物质 的 量 浓 度 为  0m 溶 018 o L 接 近 饱 和 。 准 确 量 取 lm 稀 苯 酚 溶 液 于 反 应 瓶 中 , .8 m l , / Ol 在  室温 、 密闭 、 磁力搅 拌下逐滴加入一定体积 的浓溴水 , 使苯酚与 溴  的物质的量的 比分别为 1 1 12和 13 :、: : ,理 论上溴水 的体积应 分  别为 56 m 、1 8 l 1 . m , 由于溴 的挥 发性 , . l1. m 和 69 l但 4 2 2 少量 溴会 挥  发, 经试验后确定 , 实际每次多取 02 m 的溴水 比较合适 。可观察  .0 l 到, 反应 过程 中 , 人 的 溴 水 立 即 褪 色 , : 时 生 成 少 量 白色 沉 淀 , 滴 11   但振荡后 立即消失 , 随着溴水 的增加 , 淀越来越 多 , 12时 , 沉 当 : 生  成较多 白色沉淀 , : , 13时 生成 了大量 白色沉淀 。每种 比例 的反应  混 合 物 经 过 色谱 气 相 分 析 得 出 所 占百分 比 的情 况 如 下 :   苯 酚 的 溶 液 应 该 是极 稀 的  1 1 酚 1.、 :苯71邻溴苯 酚 1.、 溴苯酚 5 .、 ,一二溴 苯酚  35 对 5 24 6 根据苯酚 的分子结构 ,由于酚羟基与芳环的 P 一盯共轭效应 , 1.、 ,一二 溴苯 酚 0 三 溴 苯 酚 21   1 26 7 、 .   使芳环 的电子云密度增加 , 以苯环来说 , 它使邻对位 的电子云密度  12苯 酚 0 邻 溴 苯 酚 0 对 溴 苯 酚 1.、 ,一二 溴 苯 酚 6 .、 : 、 、 43 2 4 88  增加最 多 , 所以苯酚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 , 使亲 电取代反应容易进  2 6 ,一二 溴苯 酚 27 三 溴 苯 酚 1 l .、 42   13苯酚 0 : 、邻溴苯酚 0 、对溴苯酚 0 2 4 、 ,一二溴 苯酚 0 2 6   、,一 行 。 酚 与 溴 水 在 常温 下 可 立 即 反 应 生成 24 6 苯 , ,一三 溴 苯酚 白色 沉  二 溴 苯 酚 0 三 溴 苯 酚 10 、 0  淀。这个反应非常灵敏 , 极稀的苯酚溶液 (0 / 1也能与溴水反  1 gm ) 我把 苯 酚 溶 液 再 稀 释 十 倍 , 样 浓 度 就 是 01/0 ml算 是 很  这 .g1O , 应 生成沉淀 , 此反应 常可作苯酚 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 教材上也是这  样说 的, 但不能把这句话绝 对化 , 认为什 么情况 下反应都很灵 敏 , 稀 的苯酚溶液 了,   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 。 结果 , 1 1 , 当 : 时 有很少  都会生成三溴苯酚 白色沉淀 ,因为苯胺也能 与溴水发生反应生成  量的白色沉淀生成 ,经气相色谱分析证 明该沉淀除含少量对溴苯  大 当 : 生 白色沉淀 , 另外 , 如果苯酚浓度过高 , 因溴水的量不够 , 则 也不能生  酚 外 , 多 是 三 溴 苯 酚 ; 12时 , 成 多 数 沉 淀 经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证明为 24 ,一二溴苯酚和 24 6 , ,一三溴苯酚的混合物 ,二者 的物质  成 白色 沉 淀 , 一 点 将在 下 面进 行 论 述 。 这   二、 溴水 的浓 度 要 大 一 些 , 好 是 饱 和 溴水  最 的量所 占百分 比分别为 8 %和 9 . . 8 1 %,三溴苯酚所 占比重 大 ; 2 当  因 为苯 酚与 溴 水 反 应 是 置 换 反 应 ,与 它 反 应 的 是 B2 子 , r分 而  13时生 成 的沉 淀 全 部 为 2 4 6 : , ,一三 溴 苯 酚 白色 沉 淀 。   上述结果表 明, 酚溶液与不足量溴水发生反应 , 苯 生成 的白色  常 温下 溴 的 溶解 度 很 小 ,0摄 氏度 时饱 和 溴水 溶 液 的浓 度 为  2 3 % , 果 溴 水 太 稀 , 么 里 面 的溴 分 子 B2 发 生 歧 化 反 应 , 成   沉淀是混合物 ,苯酚与溴水 反应生成 三溴苯酚是经过一 系列 中间  . 如 4 那 r会 生 当滴入少量溴水时 , 也能与苯酚生成三溴  H r Hr 而不会与苯酚发 生反应 。 B 和 BO, 另外 , 苯酚能溶解难溶于水  溴代产物而逐步完成的 。 的 l溴 苯酚 , 溴 的含 量 少 , 生 成 的 三 溴 苯 酚 量 少 , 会 溶 在 苯  苯酚 , 一 如 则 就 但三溴苯酚很快溶解在苯酚溶液里 , 以一振荡 白色沉 淀就  所 酚里而使实验现象不 明显或根本没有沉淀出现。因此应使溴水的  消失 了。随着溴水 的量 的增加 , 由于一溴苯酚也很活泼 , 它与溴水  24 26 浓 度尽 量大些 , 实验 时必须用新配置 的浓 溴水 , 最好是饱 和溴水 , 继续反应 ,生成二溴苯酚 ( ,一二溴苯酚较多 , ,一二 溴苯酚其    次) 和三 溴 苯 酚 , 时一 溴 苯 酚 变 少 。 当 12时 , 酚 已全 部 耗 尽 , 同 : 苯   长期放置 的溴水或溴水浓度较低时 , 则看不到实验现象 。   产物 为几种溴代酚的混合物 , 主要是 2 4 ,一二溴苯酚 , 其次是对 溴  三 、 水 的 量 一 定 要过 量  溴 这 一 点 最 重 要 。好 多 学 生 会 问 : 水不 足 时会 发 生什 么现 象 ? 苯 酚 和 三 溴 苯 酚 。二 溴 苯 酚 也 会 继 续 反应 , 13时 , 乎 全 部 定  溴   当 : 几 其 实 , 酚 与 溴 水 发 生 取 代 反 应 时 , 能 会 生 成 多种 溴 代 物 , 邻  量 生 成 三 溴 苯 酚 白 色沉 淀 。 苯 可 如   当 溴苯酚 , 对溴苯酚 , ,一二溴苯酚 , ,一二溴苯酚 , , ,一三溴苯  四 、 出现 白色 沉淀 时立 即 停 止 加入 溴水  24 26 246 因为滴入过量浓溴水 的话 , 多余 的溴水会溶进 三溴 苯酚, 并与  酚等 , 这此产物的溶解度都很小 , 都会沉淀 出来 。那么二者反应生  之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 黄色 的 2 4 4 6 , , ,一四溴环 己二烯 酮沉 淀 , 另  成的产物就一定是三溴苯酚吗? 会不会还有其他溴代 物呢? 书上 的  外溴水本身颜色也是黄 色的。所 以演示实验时如滴过量溴水沉淀  实验条件是稀苯酚溶液 , 浓溴水 , 那我就把苯酚与溴水按不 同比例  aS  还  进行反应 , 并把产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 先将苯酚 , 邻溴苯酚 , 就是黄色 的而不是 白色的了。这 时可 以滴入少许 N H O 溶液(   对溴苯 酚 , ,一二溴苯 酚 , ,一二溴苯 酚 , , ,一三溴苯 酚分别  原剂 ) 24 26 246 中和溴水 , 使黄 色褪 去 , 时观察到的 白色沉淀才 是三溴苯  此 溶于乙醇 , 进行色谱分 析 , 以便对比。 根据反应的条件 , 过量溴水应  酚沉 淀 。   由上 所 述 , 苯酚 与溴 水 反 应 实 验 的 全 过 程 应该 是 : 盛 有 少 量   在 该指的是溴水中的溴 的物质的量达到或略超过苯 酚的三倍 ,于是  边加边振荡 , 直至反应混合  我 分 别 将 苯 酚 与 溴 水 的物 质 的 量 按 1 1 12和 13进 行 实 验 , :、: : 实  稀苯酚溶液 的试管 中逐滴加入浓溴水 , 物刚 由白色变为浅黄 色( 水稍过量 )再滴 入少许 N H O 溶液  溴 , aS  验过程如下 l     在 10 l 0 m 圆底烧 瓶上安装磁 力搅拌装置 和 2 m 恒压滴液 漏  直至产生的完全是 白色沉淀。这 时的沉淀就是三溴苯酚沉淀 。 5l 斗  取 1g苯 酚 加 水 成 10 ml 液 , 物 质 的 量 的 浓 度 为  0 00 溶 在教学时, 实验 室做这个实验时 ,下转第 5页 ) (、一1 8 —  1总第 7 0期  0教海探航历史课堂 因我而精彩吕 伟( 苏省 运 河 中 学 , 苏省 2 10 ) 江 江 2 30摘要: 在新课 改的今 天, 史教 师要提高 自身素质 , 别注重课 堂教学的艺术和方法 , 历 特 激发 学生的 学习兴趣 , 培养 学生学习的能 力,从 而提 高课 堂教 学效 果 。关键词 : 史课堂教 学; 兴趣 ; 情境  历中图 分 类 号 : 6 3 5  G 3.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3 1 ( 0  0 — 0 — 0  1 0 — 3  2 1 8 0 5 0 1   5 2)教师要真正做 到“ 传道有术 、 授业有方 、 解惑有法 ”课 堂教学  , 就 会 产 生 事半 功 倍 的效 果 ,让 学 生 在 轻 松 、愉 快 的氛 围 中掌 握 知  识 ,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 堂教学 的质量 。教师就要提高 自身素  质 , 别 注 重 课 堂 教 师 的艺 术 和 方 法 。 特 如何 在 历 史课 堂教 学 中实 现  课 堂 教 学 艺术 , 高教 学 效 果 , 这 里 谈 谈 个 人 的 看法 。 提 在一忆历史 知识的质量, 使他 们更容易接受知识, 可以把较复杂 的问  也 题 简 明化 , 象 的问 题 形象 化 ,   生 易 于 理 解 。 抽 使   如 学 习 第 二 次鸦 片 战争 英 法 联 军 火 烧 圆 明 园 内容 时 ,我 创设   了这 样 的情 境 :侵 略者 焚 烧 圆 明园 的 大火 , 续 了三 天 。 色 的 云  “ 延 黑 团 长达 5 0多公 里 , 久不 散 , 久 飘荡 在 整 个 北 京 上 空 。 大 小 小 的 灰  大 教 师 幽默 睿 智 的 语 言 激 发学 生学 习的 兴趣  星落满 了大街小巷 , 到处天 昏地t 就像发生 了 日食一样……圆明  暗,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爱好某种活动 ,并带有积极  园 , 这座被称 为 ‘ 园之园 ’ 万 的艺术杰 作 , 这座 中国历 史上最宏伟 、   情绪色彩的心理倾 向。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 的动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  最精 美 的皇 家 园 林 , 这 样 被 这群 野蛮 的侵 略 者 烧毁 了 。 这里 , 就 ” 有  可 以使 学 生愿 意 学 习 、 于 学 习 , 可 以激 发 其 积 极 探 索 、 力 创  对具体情景 的描述 , 乐 也 努 有对精美无J 比的圆明园被烧毁 的叹惜 , 更有对  新的热情 , 达到点而能通 、 启而能发 、 旁通 的最佳效果。 触类 兴趣一  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 。 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 , 学生怎能不受  旦被唤醒 , 良好 的 学 习 习惯 一 旦 养 成 , 他们 就会 如 饥 似 渴 地 去 涉 猎   到 强烈 的感 染 呢 ?   课 内外更广博 的知识 , 享用终身 , 成为通识型人才。 因此 , 培养 和激  三 、 师 要 采 用 灵 活 多变 的教 学 : 抓 住 学 生  教 方法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尤 为 重 要 。   当一堂历史 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喜欢时 ,课堂上常常出现嘀嘀  历史课 中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厌烦,目前学生对历史课普遍缺  咕咕 、 交头接耳 、 吵吵闹闹的现象 , 学生上课 无精 打采 ; 而当上课的  乏 兴 趣 是 不 容 置疑 的现 实 。历史 教 师 如 能 用 幽 默睿 智 的语 言 进 行   内容合学生 的“ 胃口”学生表现就非常积极 , , 精神饱满 , 跃跃欲试 。   授课 , 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 生在愉快 中感知  所 以要 根 据 不 同 的教 学 内容 灵 活 地 组 织 教 法 ,教 法 千 万 不 能 死 板  使学 历史 。比如在讲 中共与蒋介石军队实 力对 比时, 教师说道: “ 美供 给  单 一 , 组 织 严 谨 , 法 多 样 , 法 新 颖 。一 堂 精 彩 成 功 的历 史 课 , 要 方 教   蒋介石集 团武器 、 钱, 金 把蒋介石的军队武装到 了牙齿 。而武器装  必须调动学生 的参与意识 。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  备远 远落后于 国民党军 队的中共 只是 ‘ 小米加步枪 ’ , 这些步枪还  样 、 丰富多彩的课 堂教学方式来“ 学生 。 抓”   是 ‘ 国牌 ’ 呢 。 ” 句 “ 国牌 ” 万 的 一 万 步枪 , 说 出 了 中共 的武 器 多是   既 比如讲 “ 戊戌变法 ” 这节, 学生对袁世凯的出卖行经非常愤慨 。   从 1本侵略军 、 3 汪伪及蒋军那儿缴获 的, 又体现 了乐观 主义精神, 突  讲到这里, 教师可 问假如没有袁世凯 出卖, 戊戌变法能成功吗? 讲到  出人 民军队的伟大, 生会 心一笑之余兴趣大增, 学 有效激发 了他们  二战时, 教材 内容教师可 问假如 没有 西特勒这个战争狂, 据 第二 次  学 习探 究 的热 情 。   世界大战会爆发 吗? 往往一语既出, 一石入水, 如“ 浪花四溅 ” 。这时  二 、 师 要 创设 丰富 多彩 的 课 堂 教学情 境  教 教师抓住此机, 让学生唱主角, 各抒 己见, 争辩讨论。尔后教师 总结 ,   历史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是促使学生快乐学习 、 积极思考 、 学会  其结果极佳 。这样可使学生感 到设 问有趣 、 有度; 同时学生 又能积  合作 、 提高素质 的一种行之有效 的教学方法。 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充  极参与 。通过讨论后教师归纳 、 总结, 有利 于学生历史思 维能力 的  分利用各种资源 , 发挥情境教学 的积极作用 , 导新课程 所提倡 的  培 养 , 培 养 了 学 生 运用 史 实 分 析 问题 的能 力 , 活 跃 了课 堂 气 氛 , 倡 也 既   以人 为本 的教育理念 , 促进历史教育教学 的发展 , 实现真正意义上  又 调 动 了学 生 的积 极 性 , 也 提 高 了学 生 的 能力 。 同时   的素质教育 目标和人文教育 目标 。   课 堂教 学 是 一 门艺 术 , 求 教 师具 有 较 好 的 教学 艺术 , 学 艺  要 教 教师在讲 授历史时, 以运 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 , 可 最大 限度 地  术 的培养并 非一 1 3之功 , 它是 以教师 高尚的修养 、 深厚的功力 、 广  让 学 生 掌 握 距 离 他们 极 其 遥 远 而 难 以 记忆 的历 史 知 识 。 运用 图片 、 博 的知 识 、 练 的技 巧 和 丰 富 的经 验 为 基 础 的 , 教 学 过 程 中 ,   熟 在 要  实 物 、 型 、 影 等 直 观 材 料 展 示 与 解 说 , 以 丰 富 学 生 的感 性 认   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熟悉 、 模 投 可 对学生的充分 了解 、 对知识 的科学态度和  识 , 过 感 观 的刺 激 , 他 们 的大 脑 皮 层 留 下 了 很 多 较 深 刻 的 历 史  对学生的真挚感情 , 通 在 才能适应现代教学 的需要 , 灵活 自如地驾驭课  现象痕迹, 而加 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 的印象 , 了学 生记  堂 教 学 进 程 。 从 提高、( 上接第 1 8页 )   1 所用的苯酚溶液的浓度通 常都 大于 01 有时甚  .%, 至达到 1 %或 2 %,所 以在苯酚溶液 中滴加溴水 ,如溴水 的量不足  时, 生成的 白色沉淀不能认为就是三溴苯 酚 , 而实际上是几种溴代  酚 的混 合 物 , 只有 溴 水 量 足 时 , 10 才 0%生 成 三 溴苯 酚 沉 淀 。 也 就  这 是为什么教材上要强调苯酚溶液要极稀 , 溴水 浓度要 高, 最好是饱  和溴水 , 并使溴水过量 的原因了。 教师在此处把这一反应 的注意事  项交代清楚 , 不仅 回答 了细心学生的疑问 , 向学生展示 了化学本  也 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 培养 了学生们 严谨 求实 , 刻苦认真 的学习态度。 笔者认 为 , 作为教 师 , 有责任 和义务这么做 , 而不是怕麻烦跳过去 而 误导 了 学生 。   参考文献 :[ ] 京 师 范 大 学 , 中师 范 大 学 , 1北 华 南京 师 范 大 学 无机 化 学 教 研 室  编 .无机化 学, 高等教育 出版社 l9 2  , 9) 1 [] 2 东北师 范大学, 南师 范大学, 华 上海师 范大学, 苏州大学, 西  广 师范大学合编 , 曾昭琼主编.有机化 学, 高等教育 出版社 (9 9  17 )一5 一Ppl  c ne oua Si c  r e科 学 大 众 ? 学 教 育  科21 年 第 8 02 期怎样做好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孙 卫 东( 阳 市财 经 学 校 , 宁 省 12 0   朝 辽 2 00)摘要 : 好 苯 酚 与 溴 水反 应 实验 , 求苯 酚 的 溶 液 应该 是 极 稀 的 ; 做 要 溴水 的 浓 度要 大 一 些 ; 水 一 定要 过 量 ; 溴 当出现 白 色沉 淀 时 立 即停止 加 入 溴水 。关 键 词 : 酚 ; 溴 水 ; 三 溴 苯酚  苯中图分类号 : 3 . G6 38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0 6 3 1 (0 2)8 1 8 0 2 10 — 352 1 0 — 1—0在 中学化学教学 中, 了苯酚与溴水 的演示实验 , 安排 很多教师  只是演示一下就结束 了,告诉 同学们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  反应生成 2 4 6 , ,一三溴苯酚 白色沉淀 , 并未作更多解 释。可在演示  实验 的时候 由于溴水 的量掌握得不好 , 有时加入 的少 了, 得到的 白   色沉 淀很快又消失 了; 有时加入 的太多 了 , 又得到 了黄色 的沉淀 ,   而 不 是 白色 沉 淀 。 时学 生 容 易 产 生 疑 问 : 什 么苯 酚 溶 液 要 是极   这 为 稀 的溶 液 ?为什 么 要 滴 入 浓 溴水 ? 溴水 行 不 行 ? 溴 水 不 滴 入 过  稀 浓 量 会 怎 样 ? 为 教 师有 必 要 把 这 些 问题 向学 生 解 释 清 楚 , 然 会 误  作 不 导学生而失去 了化学本身 的科学性 。笔者认为苯酚与溴水反应实  验 应 注 意 以下 几 点 :一016 o L .0 m l ,取 1 . / 50 g溴 加 水 成 5 0 l 液 ,物质 的 量 浓 度 为  0m 溶 018 o L 接 近 饱 和 。 准 确 量 取 lm 稀 苯 酚 溶 液 于 反 应 瓶 中 , .8 m l , / Ol 在  室温 、 密闭 、 磁力搅 拌下逐滴加入一定体积 的浓溴水 , 使苯酚与 溴  的物质的量的 比分别为 1 1 12和 13 :、: : ,理 论上溴水 的体积应 分  别为 56 m 、1 8 l 1 . m , 由于溴 的挥 发性 , . l1. m 和 69 l但 4 2 2 少量 溴会 挥  发, 经试验后确定 , 实际每次多取 02 m 的溴水 比较合适 。可观察  .0 l 到, 反应 过程 中 , 人 的 溴 水 立 即 褪 色 , : 时 生 成 少 量 白色 沉 淀 , 滴 11   但振荡后 立即消失 , 随着溴水 的增加 , 淀越来越 多 , 12时 , 沉 当 : 生  成较多 白色沉淀 , : , 13时 生成 了大量 白色沉淀 。每种 比例 的反应  混 合 物 经 过 色谱 气 相 分 析 得 出 所 占百分 比 的情 况 如 下 :   苯 酚 的 溶 液 应 该 是极 稀 的  1 1 酚 1.、 :苯71邻溴苯 酚 1.、 溴苯酚 5 .、 ,一二溴 苯酚  35 对 5 24 6 根据苯酚 的分子结构 ,由于酚羟基与芳环的 P 一盯共轭效应 , 1.、 ,一二 溴苯 酚 0 三 溴 苯 酚 21   1 26 7 、 .   使芳环 的电子云密度增加 , 以苯环来说 , 它使邻对位 的电子云密度  12苯 酚 0 邻 溴 苯 酚 0 对 溴 苯 酚 1.、 ,一二 溴 苯 酚 6 .、 : 、 、 43 2 4 88  增加最 多 , 所以苯酚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 , 使亲 电取代反应容易进  2 6 ,一二 溴苯 酚 27 三 溴 苯 酚 1 l .、 42   13苯酚 0 : 、邻溴苯酚 0 、对溴苯酚 0 2 4 、 ,一二溴 苯酚 0 2 6   、,一 行 。 酚 与 溴 水 在 常温 下 可 立 即 反 应 生成 24 6 苯 , ,一三 溴 苯酚 白色 沉  二 溴 苯 酚 0 三 溴 苯 酚 10 、 0  淀。这个反应非常灵敏 , 极稀的苯酚溶液 (0 / 1也能与溴水反  1 gm ) 我把 苯 酚 溶 液 再 稀 释 十 倍 , 样 浓 度 就 是 01/0 ml算 是 很  这 .g1O , 应 生成沉淀 , 此反应 常可作苯酚 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 教材上也是这  样说 的, 但不能把这句话绝 对化 , 认为什 么情况 下反应都很灵 敏 , 稀 的苯酚溶液 了,   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 。 结果 , 1 1 , 当 : 时 有很少  都会生成三溴苯酚 白色沉淀 ,因为苯胺也能 与溴水发生反应生成  量的白色沉淀生成 ,经气相色谱分析证 明该沉淀除含少量对溴苯  大 当 : 生 白色沉淀 , 另外 , 如果苯酚浓度过高 , 因溴水的量不够 , 则 也不能生  酚 外 , 多 是 三 溴 苯 酚 ; 12时 , 成 多 数 沉 淀 经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证明为 24 ,一二溴苯酚和 24 6 , ,一三溴苯酚的混合物 ,二者 的物质  成 白色 沉 淀 , 一 点 将在 下 面进 行 论 述 。 这   二、 溴水 的浓 度 要 大 一 些 , 好 是 饱 和 溴水  最 的量所 占百分 比分别为 8 %和 9 . . 8 1 %,三溴苯酚所 占比重 大 ; 2 当  因 为苯 酚与 溴 水 反 应 是 置 换 反 应 ,与 它 反 应 的 是 B2 子 , r分 而  13时生 成 的沉 淀 全 部 为 2 4 6 : , ,一三 溴 苯 酚 白色 沉 淀 。   上述结果表 明, 酚溶液与不足量溴水发生反应 , 苯 生成 的白色  常 温下 溴 的 溶解 度 很 小 ,0摄 氏度 时饱 和 溴水 溶 液 的浓 度 为  2 3 % , 果 溴 水 太 稀 , 么 里 面 的溴 分 子 B2 发 生 歧 化 反 应 , 成   沉淀是混合物 ,苯酚与溴水 反应生成 三溴苯酚是经过一 系列 中间  . 如 4 那 r会 生 当滴入少量溴水时 , 也能与苯酚生成三溴  H r Hr 而不会与苯酚发 生反应 。 B 和 BO, 另外 , 苯酚能溶解难溶于水  溴代产物而逐步完成的 。 的 l溴 苯酚 , 溴 的含 量 少 , 生 成 的 三 溴 苯 酚 量 少 , 会 溶 在 苯  苯酚 , 一 如 则 就 但三溴苯酚很快溶解在苯酚溶液里 , 以一振荡 白色沉 淀就  所 酚里而使实验现象不 明显或根本没有沉淀出现。因此应使溴水的  消失 了。随着溴水 的量 的增加 , 由于一溴苯酚也很活泼 , 它与溴水  24 26 浓 度尽 量大些 , 实验 时必须用新配置 的浓 溴水 , 最好是饱 和溴水 , 继续反应 ,生成二溴苯酚 ( ,一二溴苯酚较多 , ,一二 溴苯酚其    次) 和三 溴 苯 酚 , 时一 溴 苯 酚 变 少 。 当 12时 , 酚 已全 部 耗 尽 , 同 : 苯   长期放置 的溴水或溴水浓度较低时 , 则看不到实验现象 。   产物 为几种溴代酚的混合物 , 主要是 2 4 ,一二溴苯酚 , 其次是对 溴  三 、 水 的 量 一 定 要过 量  溴 这 一 点 最 重 要 。好 多 学 生 会 问 : 水不 足 时会 发 生什 么现 象 ? 苯 酚 和 三 溴 苯 酚 。二 溴 苯 酚 也 会 继 续 反应 , 13时 , 乎 全 部 定  溴   当 : 几 其 实 , 酚 与 溴 水 发 生 取 代 反 应 时 , 能 会 生 成 多种 溴 代 物 , 邻  量 生 成 三 溴 苯 酚 白 色沉 淀 。 苯 可 如   当 溴苯酚 , 对溴苯酚 , ,一二溴苯酚 , ,一二溴苯酚 , , ,一三溴苯  四 、 出现 白色 沉淀 时立 即 停 止 加入 溴水  24 26 246 因为滴入过量浓溴水 的话 , 多余 的溴水会溶进 三溴 苯酚, 并与  酚等 , 这此产物的溶解度都很小 , 都会沉淀 出来 。那么二者反应生  之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 黄色 的 2 4 4 6 , , ,一四溴环 己二烯 酮沉 淀 , 另  成的产物就一定是三溴苯酚吗? 会不会还有其他溴代 物呢? 书上 的  外溴水本身颜色也是黄 色的。所 以演示实验时如滴过量溴水沉淀  实验条件是稀苯酚溶液 , 浓溴水 , 那我就把苯酚与溴水按不 同比例  aS  还  进行反应 , 并把产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 先将苯酚 , 邻溴苯酚 , 就是黄色 的而不是 白色的了。这 时可 以滴入少许 N H O 溶液(   对溴苯 酚 , ,一二溴苯 酚 , ,一二溴苯 酚 , , ,一三溴苯 酚分别  原剂 ) 24 26 246 中和溴水 , 使黄 色褪 去 , 时观察到的 白色沉淀才 是三溴苯  此 溶于乙醇 , 进行色谱分 析 , 以便对比。 根据反应的条件 , 过量溴水应  酚沉 淀 。   由上 所 述 , 苯酚 与溴 水 反 应 实 验 的 全 过 程 应该 是 : 盛 有 少 量   在 该指的是溴水中的溴 的物质的量达到或略超过苯 酚的三倍 ,于是  边加边振荡 , 直至反应混合  我 分 别 将 苯 酚 与 溴 水 的物 质 的 量 按 1 1 12和 13进 行 实 验 , :、: : 实  稀苯酚溶液 的试管 中逐滴加入浓溴水 , 物刚 由白色变为浅黄 色( 水稍过量 )再滴 入少许 N H O 溶液  溴 , aS  验过程如下 l     在 10 l 0 m 圆底烧 瓶上安装磁 力搅拌装置 和 2 m 恒压滴液 漏  直至产生的完全是 白色沉淀。这 时的沉淀就是三溴苯酚沉淀 。 5l 斗  取 1g苯 酚 加 水 成 10 ml 液 , 物 质 的 量 的 浓 度 为  0 00 溶 在教学时, 实验 室做这个实验时 ,下转第 5页 ) (、一1 8 —  1总第 7 0期  0教海探航历史课堂 因我而精彩吕 伟( 苏省 运 河 中 学 , 苏省 2 10 ) 江 江 2 30摘要: 在新课 改的今 天, 史教 师要提高 自身素质 , 别注重课 堂教学的艺术和方法 , 历 特 激发 学生的 学习兴趣 , 培养 学生学习的能 力,从 而提 高课 堂教 学效 果 。关键词 : 史课堂教 学; 兴趣 ; 情境  历中图 分 类 号 : 6 3 5  G 3.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3 1 ( 0  0 — 0 — 0  1 0 — 3  2 1 8 0 5 0 1   5 2)教师要真正做 到“ 传道有术 、 授业有方 、 解惑有法 ”课 堂教学  , 就 会 产 生 事半 功 倍 的效 果 ,让 学 生 在 轻 松 、愉 快 的氛 围 中掌 握 知  识 ,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 堂教学 的质量 。教师就要提高 自身素  质 , 别 注 重 课 堂 教 师 的艺 术 和 方 法 。 特 如何 在 历 史课 堂教 学 中实 现  课 堂 教 学 艺术 , 高教 学 效 果 , 这 里 谈 谈 个 人 的 看法 。 提 在一忆历史 知识的质量, 使他 们更容易接受知识, 可以把较复杂 的问  也 题 简 明化 , 象 的问 题 形象 化 ,   生 易 于 理 解 。 抽 使   如 学 习 第 二 次鸦 片 战争 英 法 联 军 火 烧 圆 明 园 内容 时 ,我 创设   了这 样 的情 境 :侵 略者 焚 烧 圆 明园 的 大火 , 续 了三 天 。 色 的 云  “ 延 黑 团 长达 5 0多公 里 , 久不 散 , 久 飘荡 在 整 个 北 京 上 空 。 大 小 小 的 灰  大 教 师 幽默 睿 智 的 语 言 激 发学 生学 习的 兴趣  星落满 了大街小巷 , 到处天 昏地t 就像发生 了 日食一样……圆明  暗,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爱好某种活动 ,并带有积极  园 , 这座被称 为 ‘ 园之园 ’ 万 的艺术杰 作 , 这座 中国历 史上最宏伟 、   情绪色彩的心理倾 向。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 的动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  最精 美 的皇 家 园 林 , 这 样 被 这群 野蛮 的侵 略 者 烧毁 了 。 这里 , 就 ” 有  可 以使 学 生愿 意 学 习 、 于 学 习 , 可 以激 发 其 积 极 探 索 、 力 创  对具体情景 的描述 , 乐 也 努 有对精美无J 比的圆明园被烧毁 的叹惜 , 更有对  新的热情 , 达到点而能通 、 启而能发 、 旁通 的最佳效果。 触类 兴趣一  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 。 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 , 学生怎能不受  旦被唤醒 , 良好 的 学 习 习惯 一 旦 养 成 , 他们 就会 如 饥 似 渴 地 去 涉 猎   到 强烈 的感 染 呢 ?   课 内外更广博 的知识 , 享用终身 , 成为通识型人才。 因此 , 培养 和激  三 、 师 要 采 用 灵 活 多变 的教 学 : 抓 住 学 生  教 方法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尤 为 重 要 。   当一堂历史 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喜欢时 ,课堂上常常出现嘀嘀  历史课 中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厌烦,目前学生对历史课普遍缺  咕咕 、 交头接耳 、 吵吵闹闹的现象 , 学生上课 无精 打采 ; 而当上课的  乏 兴 趣 是 不 容 置疑 的现 实 。历史 教 师 如 能 用 幽 默睿 智 的语 言 进 行   内容合学生 的“ 胃口”学生表现就非常积极 , , 精神饱满 , 跃跃欲试 。   授课 , 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 生在愉快 中感知  所 以要 根 据 不 同 的教 学 内容 灵 活 地 组 织 教 法 ,教 法 千 万 不 能 死 板  使学 历史 。比如在讲 中共与蒋介石军队实 力对 比时, 教师说道: “ 美供 给  单 一 , 组 织 严 谨 , 法 多 样 , 法 新 颖 。一 堂 精 彩 成 功 的历 史 课 , 要 方 教   蒋介石集 团武器 、 钱, 金 把蒋介石的军队武装到 了牙齿 。而武器装  必须调动学生 的参与意识 。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  备远 远落后于 国民党军 队的中共 只是 ‘ 小米加步枪 ’ , 这些步枪还  样 、 丰富多彩的课 堂教学方式来“ 学生 。 抓”   是 ‘ 国牌 ’ 呢 。 ” 句 “ 国牌 ” 万 的 一 万 步枪 , 说 出 了 中共 的武 器 多是   既 比如讲 “ 戊戌变法 ” 这节, 学生对袁世凯的出卖行经非常愤慨 。   从 1本侵略军 、 3 汪伪及蒋军那儿缴获 的, 又体现 了乐观 主义精神, 突  讲到这里, 教师可 问假如没有袁世凯 出卖, 戊戌变法能成功吗? 讲到  出人 民军队的伟大, 生会 心一笑之余兴趣大增, 学 有效激发 了他们  二战时, 教材 内容教师可 问假如 没有 西特勒这个战争狂, 据 第二 次  学 习探 究 的热 情 。   世界大战会爆发 吗? 往往一语既出, 一石入水, 如“ 浪花四溅 ” 。这时  二 、 师 要 创设 丰富 多彩 的 课 堂 教学情 境  教 教师抓住此机, 让学生唱主角, 各抒 己见, 争辩讨论。尔后教师 总结 ,   历史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是促使学生快乐学习 、 积极思考 、 学会  其结果极佳 。这样可使学生感 到设 问有趣 、 有度; 同时学生 又能积  合作 、 提高素质 的一种行之有效 的教学方法。 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充  极参与 。通过讨论后教师归纳 、 总结, 有利 于学生历史思 维能力 的  分利用各种资源 , 发挥情境教学 的积极作用 , 导新课程 所提倡 的  培 养 , 培 养 了 学 生 运用 史 实 分 析 问题 的能 力 , 活 跃 了课 堂 气 氛 , 倡 也 既   以人 为本 的教育理念 , 促进历史教育教学 的发展 , 实现真正意义上  又 调 动 了学 生 的积 极 性 , 也 提 高 了学 生 的 能力 。 同时   的素质教育 目标和人文教育 目标 。   课 堂教 学 是 一 门艺 术 , 求 教 师具 有 较 好 的 教学 艺术 , 学 艺  要 教 教师在讲 授历史时, 以运 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 , 可 最大 限度 地  术 的培养并 非一 1 3之功 , 它是 以教师 高尚的修养 、 深厚的功力 、 广  让 学 生 掌 握 距 离 他们 极 其 遥 远 而 难 以 记忆 的历 史 知 识 。 运用 图片 、 博 的知 识 、 练 的技 巧 和 丰 富 的经 验 为 基 础 的 , 教 学 过 程 中 ,   熟 在 要  实 物 、 型 、 影 等 直 观 材 料 展 示 与 解 说 , 以 丰 富 学 生 的感 性 认   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熟悉 、 模 投 可 对学生的充分 了解 、 对知识 的科学态度和  识 , 过 感 观 的刺 激 , 他 们 的大 脑 皮 层 留 下 了 很 多 较 深 刻 的 历 史  对学生的真挚感情 , 通 在 才能适应现代教学 的需要 , 灵活 自如地驾驭课  现象痕迹, 而加 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 的印象 , 了学 生记  堂 教 学 进 程 。 从 提高、( 上接第 1 8页 )   1 所用的苯酚溶液的浓度通 常都 大于 01 有时甚  .%, 至达到 1 %或 2 %,所 以在苯酚溶液 中滴加溴水 ,如溴水 的量不足  时, 生成的 白色沉淀不能认为就是三溴苯 酚 , 而实际上是几种溴代  酚 的混 合 物 , 只有 溴 水 量 足 时 , 10 才 0%生 成 三 溴苯 酚 沉 淀 。 也 就  这 是为什么教材上要强调苯酚溶液要极稀 , 溴水 浓度要 高, 最好是饱  和溴水 , 并使溴水过量 的原因了。 教师在此处把这一反应 的注意事  项交代清楚 , 不仅 回答 了细心学生的疑问 , 向学生展示 了化学本  也 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 培养 了学生们 严谨 求实 , 刻苦认真 的学习态度。 笔者认 为 , 作为教 师 , 有责任 和义务这么做 , 而不是怕麻烦跳过去 而 误导 了 学生 。   参考文献 :[ ] 京 师 范 大 学 , 中师 范 大 学 , 1北 华 南京 师 范 大 学 无机 化 学 教 研 室  编 .无机化 学, 高等教育 出版社 l9 2  , 9) 1 [] 2 东北师 范大学, 南师 范大学, 华 上海师 范大学, 苏州大学, 西  广 师范大学合编 , 曾昭琼主编.有机化 学, 高等教育 出版社 (9 9  17 )一5 一
范文七:作者:李子春教学月刊 2004年01期一、问题的提出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在高中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中是以演示实验出现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苯酚与溴的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与定量测定。”很多学生把这句话绝对化,认为什么情况都“很灵敏”,而造成解题中的失误。且看“中国考试”2003年第3~4期中的一道题:在烧杯中放入5g苯酚,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其溶液5mL于试管中,再滴入浓溴水2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产生白色沉淀B.无沉淀产生C.溶液分层D.以上均不对该题答案选择的是B,那就说明苯酚与溴的反应还是需要条件的,并不是什么情况都很灵敏,什么情况都能出现沉淀。那么,苯酚与溴水反应的情况到底如何呢?二、实验验证1.依据:教材对该实验的演示是这样表述的:“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过量浓溴水,观察现象。”很多教师只是演示一下就结束,并未解释“为何要滴入过量浓溴水?不滴入过量浓溴水会如何?”2.实验:平行做三组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约1mL稀苯酚溶液,如图1所示。再分别在A试管中滴入2滴浓溴水;在B试管中滴入4滴浓溴水;在C试管中滴入10滴浓溴水。3.现象:在A试管中无现象;在B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在C试管中呈现黄色。4.解读:(1)在A试管中滴入浓溴水后,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的量比较少,且又溶解在苯酚中,所以看不见白色沉淀。(2)在B试管中滴入稍过量的浓溴水时(教材实验方法),苯酚完全生成三溴苯酚,而三溴苯酚难溶于水,故白色沉淀现象明显。(3)当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之后,继续加入浓溴水,就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了黄色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故析出的白色沉淀转变为黄色沉淀。三、结论苯酚与浓溴水反应操作时浓溴水应稍过量,但不能过量太多,否则不会出现白色沉淀。四、苯酚的鉴定虽然苯酚与浓溴水反应很灵敏,但作为鉴别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认为能使溴水退色并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就是苯酚,因为苯胺跟溴水反应同样生成白色沉淀。还要配合其他实验,如与FeCl[,3]溶液显色等。作者介绍:作者单位:河北乐亭县第一中学,063600
范文八:解读苯酚与溴水反应实验一、问题的提出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在高中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中是以演示实验出现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苯酚与溴的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与定量测定。”很多学生把这句话绝对化,认为什么情况都“很灵敏”,而造成解题中的失误。且看“中国考试”2003年第3~4期中一道题:在烧杯中放入5g苯酚,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其溶液5mL于试管中,再滴入浓溴水2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白色沉淀
B.无沉淀产生C.溶液分层
D.以上均不对该题答案选择的是B,那就说明苯酚与溴的反应还是需要条件的,并不是什么情况都很灵敏,什么情况都能出现沉淀。那么,苯酚与溴水反应的情况到底如何呢?二、实验验证1.依据:教材对该实验的演示是这样表述的:“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过量浓溴水,观察现象。”很多教师只是演示一下就结束,并未解释:“为何要滴入过量浓溴水?不滴入过量浓溴水会如何?”2.实验:平行做三组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约1mL稀苯酚溶液,如图所示。再分别在A试管中滴入2滴浓溴水;在B试管中滴入4滴浓溴水;在C试管中滴入10滴浓溴水。3.现象:在A试管中无现象;在B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在C试管中呈现黄色。4.解读:⑴在A试管中滴入溴水后,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的量比较少,且又溶解在苯酚中,所以看不见白色沉淀。
⑵在B试管中滴入稍过量的浓溴水(教材实验方法),苯酚完全生成三溴苯酚,而三溴苯酚不溶于水,故白色沉淀现象明显。⑶当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之后,继续加入浓溴水,就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了黄色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故析出的白色淀淀转变为黄色沉淀。三、结论苯酚与浓溴水反应操作时浓溴水应稍过量,但不能过量太多,否则不会出现白色沉淀。四、苯酚的鉴定虽然苯酚与浓溴水反应很灵敏,但作为鉴别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认为能使浓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就是苯酚,因为苯胺与溴水反应同样生成白色沉淀。
范文九:DIS探究苯酚与溴水反应类型摘要 采用DIS实验技术,通过电导率传感器实时检测稀苯酚溶液和浓溴水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借助计算机直接绘制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从而为推测出苯酚与溴水反应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提供依据。关键词 DIS 电导率传感器 苯酚 取代反应 溴水1 问题的提出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教材的“酚的性质和应用”一节中,“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如下:1.向稀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观察实验现象。2.根据实验现象,你能推测出该反应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吗?你的推测依据是什么?请设计探究方案证明你的推测,并进行探究活动。下面的探究手段可能对你获得正确的探究结果有帮助,供选用。(1)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导电性变化。(2)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pH。(3)查阅有关资料。由教材推荐的3种探究手段来分析,在教学中通常采取第2种探究手段,即用pH试纸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pH;而第1种探究手段用传统的化学实验方法较难实现,即很难测定出反应前后溶液的导电性变化。那是不是就不能采用这种探究手段了呢?在上学期我校新建成了DIS(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即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它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实验软件包+计算机”构成的新型实验系统,从而可以对实验中的物理量进行实时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在DIS实验系统中提供了电导率传感器,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溶液的电导率,而电导率则反映了溶液的导电能力。这样就为我们采用第1种探究手段提供了可能。2 实验过程
范文十:作者:江军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0年01期苏教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的“酚的性质和应用”一节中,“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如下:①向稀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观察实验现象。②根据实验现象、你能推测出该反应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吗?你的推测依据是什么?请设计探究方案证明你的推测,并进行探究活动。下面的探究手段可能对你获得正确的探究结果有帮助,供选用:①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导电性交化。②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pH值。③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教材推荐的上述3种探究手段,在传统的教学中采用第一种探究手段时,可以将这两种溶液的反应设计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如图1所示,通过观察灯泡在反应过程中的明亮程度来推断反应溶液中是否有电解质在逐渐生成。但此实验中生成物氢溴酸会被电解成极易挥发的溴和氢气,且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效果不佳。当采用第二种探究手段时,即用pH试纸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pH值,通过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pH值变小,说明反应溶液中有生成,也可以推测出该反应是取代反应。但此实验只知道反应前后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不能很好地体现该反应发生的过程,失去了探究该反应过程的意义。那是不是就没有更好的探究手段了呢?图1数字化实验系统(DIS),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实验软件包+计算机”构成的新型实验系统,可对实验中的物理量进行实时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在DIS实验系统中提供了电导率传感器,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溶液的电导率,而电导率则反映了溶液的导电能力。为此,本人设计了该微型实验,利用DIS实验技术来探究苯酚与溴水的反应类型。一、仪器药品仪器:数据采集器、电导率传感器(0~20mS/cm)、DIS-1E电导电极、计算机及实验软件包、磁力搅拌器(磁子)、可调节多用滴管(自制)、50mm×30mm称量瓶(带盖)、500mL烧杯、25mL量筒、滤纸、滴管、洗瓶、洗耳球、试管。药品:0.125%苯酚溶液,饱和溴水,蒸馏水。二、实验探究过程①用数据线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电导率传感器及电导电极。打开“DIS实验室6.0”实验软件系统,点击“通用软件”,系统自动识别所接入的电导率传感器,并显示电导率值。调零。②将电导电极插入盛有饱和溴水的试管中,待实验软件系统中显示的电导率值稳定后,记录实验数据(见表1)。用蒸馏水清洗电导电极,洗液冲入500mL烧杯中。清洗时不要碰到电极的导电极板,先轻轻甩动电极以甩掉大部分蒸馏水,再用吸水滤纸将电极环上的多余水分吸掉。③用量筒量取25mL 0.125%苯酚溶液于称量瓶中,盖上盖子。按图2组装实验装置,将电导电极插入称量瓶盖子的大孔内。④启动磁力搅拌器,待显示的电导率值稳定后,记录此时稀苯酚溶液的电导率值(见下页表1)。⑤左手将排空的洗耳球紧接在可调节多用滴管的上端管口,缓缓吸入试剂瓶中的饱和溴水至可调节多用滴管的上部,移去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按住上端管口,左手旋闭可调节多用滴管的调节开关。按图2所示,将可调节多用滴管夹在支架上,下端管口插入称量瓶盖子的小孔内。图2
实验装置图⑥打开实验软件系统的“组合图线”功能,点击“添加”,设定x轴、y轴分别为“时间”“k”,点击“确定”,即可直接绘制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⑦点击“采集控制”中“开始”,旋开可调节多用滴管的调节开关,向稀苯酚溶液中匀速滴加饱和溴水。⑧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以及绘制出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当称量瓶中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不再消失时,点击“采集控制”中的“停止”,并旋闭可调节多用滴管的调节开关,停止滴入饱和溴水,关闭磁力搅拌器。⑨点击“保存图像”,将实验软件系统绘制的曲线图像保存。三、实验现象分析与讨论向稀苯酚溶液中匀速滴加饱和溴水,称量瓶中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不断生成并又迅速消失,最后生成白色沉淀不再消失。通过电导率传感器实时检测稀苯酚溶液和饱和溴水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k,并由实验软件系统直接绘制出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k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3),即可便捷、直观地反映出该反应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情况。由图3分析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测得实验前饱和溴水和稀苯酚溶液的电导率值分别是0.136mS/cm和0.000mS/cm,且都小于实验结束时两者反应溶液的电导率值2.281mS/cm(该值可由实验软件从曲线上读出),从而反映出该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即该反应中有强电解质HBr逐渐生成,推测出该反应是取代反应,即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水的2,4,6—三溴苯酚和溴化氢。图3
向稀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图四、实验优点①创新性。创新性的体现不仅仅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实验技术,而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了全新的探究思路、探究装置和探究过程,在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的整合方面有所创新。②数字化。采用先进的DIS实验技术来进行该探究实验,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面向现代化的特点,对于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实验技术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将短时间完成的化学反应的实验数据记录下来仔细分析,测出来的数据以数字、图表形式,更客观、真实地体现实验过程。③过程性。在定性实验中引入了定量要素,从原有关注实验现象转变成关注实验过程与原理。因此学生可以探究的问题范围和深度都大大拓展,这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很有益处。④微型化。该实验装置设计小巧,剪取废弃的医用输液管的一部分改装成可调节多用滴管,用称量瓶代替烧杯做为反应容器,使得药品用量少,实验效果好。⑤绿色化。采用废弃的医用输液管,使废物得以利用;药品用最少,对环境的污染小;称量瓶带盖,大大减少了该实验药品对人体健康的伤害。⑥实用性。该实验装置简单、材料易得、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易于推广。⑦灵活性。只需将电导率传感器换成pH传感器,实验操作步骤稍作改动,实验装置不变,即可实现教材推荐的第二种探究手段,用pH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pH值。五、注意事项①做此实验前,要把苯酚溶液配得稀一些,而溴水的浓度要尽量大一些,最好用饱和溴水,因为这个反应较灵敏,10ppm的苯酚溶液也能检验出来。三溴苯酚能溶解在苯酚溶液中,当苯酚溶液浓度较大时,稍作振荡,生成的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就会消失。经实验测定,要得到比较稳定的白色沉淀,苯酚溶液的浓度应小于0.125%(在800mL蒸馏水中溶解1g苯酚晶体,就能得到0.125%的苯酚溶液)。②滴加饱和溴水时要重视“逐滴加入”的实验操作。当反应出现白色沉淀不消失时应立刻停止滴加饱和溴水,因为若继续滴加饱和溴水,则析出的白色沉淀会转变为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沉淀和邻溴苯酚等副产物而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作者介绍:江军,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130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卤代烃消去反应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