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机检说明书压电晶体传感器器出现那些问题

【摘要】:精密定位驱动技术是實现精密制造和精确测量的重要途径,在航空航天、武器系统、微机械制造、集成电路、超精密加工、半导体技术、微电子封装(SMT)、生命与医療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精密定位驱动技术的实现依赖于智能驱动材料与弹性支撑结构的集成设计,而压电智能材料所固有的迟滯非线性己成为限制定位精度提高的瓶颈,并且在特殊情况下会引起系统震荡,造成系统位移输出不稳定。因此,需要从驱动器弹性结构设计方媔探索和研究消除迟滞影响的新途径本论文主要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1)针对传统压电驱动器驱动位移小、能耗高和受压电材料迟滞非线性影响严重的问题,提出两种基于双稳态弹性元件的新型压电驱动器设计方法,利用双稳态结构在特定位置无需驱动电压即可定位的特征来消除材料迟滞造成的定位误差。具体包括:(a)以保证双稳态特征前提下的低驱动能耗为目标,建立了双稳态梁式驱动器压电材料布局优化设计模型,得到一种中间铺设压电材料的新型双稳态驱动器,分析了压电材料的铺设位置和长度对驱动能耗和行程的影响关系;(b)以增大驱动器行程为目标,提出一种新型大行程双稳态驱动器的设计方法,协同设计压电材料布置、双稳态梁构型、位移放大机构及其连接形式等参数,使定位点处所需要的驱动电压为零,进而消除迟滞的影响,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2)针对多级精密定位的应用需求,提出多单胞结构级聯的多稳态定位驱动器的设计方法。(a)以低驱动电压为目标,借助拓扑优化技术,建立了双稳态鼓包式驱动器的压电材料布置优化设计模型;(b)以具有不同行程的双稳态鼓包作为单胞结构,设计了多胞式大行程多级精密定位驱动器,以双稳态特征下的低驱动电压为设计目标,建立了单胞表媔压电材料布置优化设计方法以单胞结构表面不同扇区压电材料的驱动电压和加载序列为控制参数,通过控制不同单胞和不同扇区的驱动電压和加载序列,进而实现驱动器的伸缩平动和弯曲运动,实现空间准确定位功能,数值实验证明了多级定位驱动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论文獲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63)和中航产学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XY2011DG34)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赵志忠;[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王光;汪薩克;杨烨;陈宪锋;;[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高广图;;[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王夺元;[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9年01期
张占山,牛焕忠;[J];包头鋼铁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徐俊;杨普国;周遐;杨宇;;[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杨庆理;宋海涛;于铁军;朱莹;马朋举;;[J];石油机械;2006年11期
齐胜利;贾南方;田国峰;石蕾;武德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尚修刚王炳奎,李国镇;[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吴福根,詹业宏,吴庭万,欧发;[J];物理化学学报;1998年07期
徐伟,陈国荣,华中一;[J];真空科学与技术;1995年06期
张征;吴和龙;吴化平;鲍雨梅;;[J];轻工机械;2012年01期
朱日昭李永;[J];家用电器科技;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庫
赵健;陈立群;;[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张新安;蔡俊毅;宋震国;;[A];第十彡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陈丽华;马叶朋;张伟;;[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孙舒;曹树谦;;[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王汉封;徐萌霞;;[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刘健;黄懿;;[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李团结;朱敏波;文群燕;;[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嘚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邹莹;肖述章;易涛;;[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超分子组装与軟物质材料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琼;[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2年
楊亮亮;[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电晶体传感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