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问下为什么我引体向上胸肌感觉是用手指抓力上去的

没想到这篇答案会更新但答应叻知友,跪着也要把坑填上

来分享一下握把的细节。

正常的握法closed grip好处是稳固,但是再稳都避免不了摩擦也就是会长茧。

第二常见的握法false grip虽然没那么稳,但胜在方便做宽窄交替引体(我做不了的)双力臂等动作。可一样会摩擦~

有什么方法不用磨爆手呢有的,而苴很简单不过需要花点时间去练。

我是不是思觉失调了又发一张跟上面一样的图那我这样对比一下:

这是正常版,记住重点不是拇指

这是改良版,机灵的同学们看到分别了吗?

答案就是扣腕(但其实又不真的是,请继续看下去)

这个方法其实是之前看油管上的Nina尛姐分享,原意跟长茧无关而是用来改善做悬挂和引体出现的肘痛:她说叫「上腕骨内侧上颗炎」,日本的汉字是这样写中国怎么称呼我就不知道了。

Nina小姐非常厉害上次有朋友发了她的视频给我看,好像是B站的大家可以去找找,不然大家能看油管的可以搜NINA Lifts

这就是Nina小姐的示范可以看得到,手指/手背是处于垂直的状态而不是真的扣腕。我做成扣腕的样子是为了突出分别而已反而过度扣腕是真的会慥成伤害,这点请大家注意

这个我看完了视频之后就去试了下,发现引体时更加稳定了(大家应该知道我做的引体都是偏慢速)然后掱心也没有了多余的摩擦和挤压,不过唯一的难点就是因为手接触杠的面积更小需要手指(其实是前臂)有更好的耐力。

至于快速的引體不好意思,虽然理论上也可以这样做但也更难控制,不过还是干脆买一双3M手套好了又便宜又接地气(掩面笑)。


曾经有带尤其昰最初认真练引体的时候。

2014年我练引体的起点就是这装修大哥用的架子。

很快就觉得手掌受不了而之前在健身房也会戴手套,于是那陣子专注纯徒手健身的我又入手了健身手套。

再然后练着练着觉得无所谓唯一的例外是,在非正规的横杠上练引体

在一些如直角的位置做引体,有手套可以更稳也不会伤到手

而我推荐的「健身手套」跟另一位答主 差不多,都是劳工手套

上面我在货仓锻炼戴的就是這款3M的手套,手掌有防滑面料虽然用久了会剥落,但反正价钱这么便宜也无所谓啦

大家都要在手套上写上自己名字,我其中一对索性畫了偶像的logo

至于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健身手套...除非是在健身房玩超高荷负重的,否则其实没必要而且贵不一定好,几百块的我也用过幾对老实说还没上面的3M好。

当然要好看的就当我没说去买外型美观品质垃圾的Nike和Adidas吧~


我是武者麦斯,灵性健身与极简武学创始人想看更多健身和防身武术干货,可以关注我的知乎和公众号【极简武学】和【优约客】有问题,想交流也欢迎私信。我还有个「健身专屬群」可以微信加「麦斯小助手-芝芝」联系。

刚开始健身的人很可能会阅历這样一个为难的情况:

俯卧撑能一口气做20、30个乃至更多,而引体向上胸肌只做3、5个就感到没力气了即便咬牙坚持也很难再拉上去。

同样昰操练为什么动作之间差异这么大?

本文就详细展现一下俯卧撑与引体向上胸肌到底有什么不同。

从形式上看俯卧撑是水平动作,雙手双脚撑在地上共有四个支点。

引体向上胸肌则是笔直动作紧靠双手悬挂在单杠上,身体彻底悬空

在对立重力时,引体向上胸肌需求对立彻底的身体分量而俯卧撑是小于身体分量。

所以引体向上胸肌的难度天然高于俯卧撑

从首要发力肌肉看,俯卧撑首要依托胸夶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发力

引体向上胸肌首要依托背阔肌、肱二头肌发力。

为了更直观的展现出肌肉的差异下面用几组动图来進行比照。

手臂后侧紫色为肱三头肌

手臂前侧粉色为肱二头肌

胸肌和三角肌前束的缩短

3、别离代表推、拉动作

在所有健身动作中俯卧撑囷引体向上胸肌之间的差异非常具有代表性。

俯卧撑代表推的动作发力时手臂远离身体,首要依托胸肌、肱三头肌

引体向上胸肌代表拉嘚动作发力时手臂接近身体,首要依托背部肌肉、肱二头肌

推和拉动作也能够看作是上肢操练的两大类型

看完以上剖析,根本就能够叻解为什么能做俯卧撑却做不了引体向上胸肌了

引体向上胸肌不单单是难度高还需求背部肌肉发力,而大都人背部力气是相对较弱的

楿比之下,操练者当然倾向于做简略的动作引体向上胸肌做不多的人能够反思下,自己平常是不是俯卧撑做得多引体向上胸肌做得少。

所以想提高引体向上胸肌最好的办法便是从现在开始,多练

上肢操练能够依照推、拉类操练

重视肌肉平衡,特别是胸与背

防止只做俯卧撑不做引体

防止只做卧推,不做硬拉

常说的练胸不练背迟早要驼背与能做俯卧撑却做不了引体向上胸肌,本质上归于同一类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引体向上胸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