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为什么这么重视机器人新战略机器人

美的集团:战略布局国际化与机器人,看好长远表现
公司发布年报:全年总营收1393.47亿元,同比下滑2.08%,归属净利润127.07亿元,同比增长20.99%,EPS为2.978元;其中15Q4总营收273.13亿元,同比下滑16.53%,归属净利润16.95亿元,同比增长9.38%,EPS为0.397元;利润分配预案为10转5派12元。
行业渠道去库存,空调业务拖累整体表现
受地产成交低迷与凉夏天气以及随之而来的渠道库存积压等影响,15年国内空调行业相对低迷、价格竞争有所抬头,根据产业在线和中怡康,去年国内空调出货量下滑10.39%、终端均价下跌4.47%,受此影响全年公司实现空调收入645亿元,同比下滑11.30%,其中15H2下滑30.11%,成为拖累主营整体表现的主要因素;不过经过空调厂商限产、终端促销以及近期一二线地产回暖,目前渠道库存正加速去化,随着库存水平下行和备货旺季来临,今年公司空调业务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冰洗份额持续提升,小家电保持稳健增长受益于近年产品力提升、积极的市场策略以及电商渠道增长,去年公司白电品类市场份额全线提升,根据中怡康统计,去年美的系空冰洗零售量份额分别提升0.76、1.52、4.58pct,受此推动15年公司冰箱、洗衣机收入分别增长17.47%、20.49%,表现相对出色;此外,全年公司小家电业务实现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8.36%,借助强大的线上线下渠道网络以及持续的新品推出,预计公司小家电业务仍可保持稳健增长。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营效率继续改善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15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58pct至26.33%,尽管期间费用率同比小幅上升0.26pct,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转回、投资收益与收益以及政府补助增加等合计明显增厚业绩,使得公司全年归属净利率达到9.12%,同比提升1.74同时,公司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尽管公司面临空调去库存的不利局面,但在“T+3”订单产销模式推动下,存货周转率仍较上年加快6.8天。
本土化运营+海外并购,国际化进程提速
近年公司通过海外本土化运营大力推进OEM向OBM转变,去年公司设立国际总部统筹海外自有品牌拓展,并在中东非、东盟、印度等新兴市场取得20%以上增长,随着本土化运营战略推进,未来出口盈利水平以及海外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此外,公司近日公告拟收购东芝白电业务,考虑到东芝白电在日本、东南亚等市场仍有较强竞争力,借助东芝品牌与渠道资源未来公司国际化进程有望大大加快。
双智战略抢先布局,关注新业务进展
方面,15年公司智能产品加速落地,平台兼容性/生态丰富性持续改善,随着感知层硬件普及以及AI、大数据、云服务等前沿技术大幅提升,智能产品创新和需求或迎来加速释放,公司作为平台型龙头厂商有望持续受益;智能制造方面,通过牵手安川、参股库卡/埃夫特,公司业务也在加速布局,一方面公司自身和国内自动化趋势确保工业机器人产品需求,另一方面考虑到服务机器人需求更为广阔以及日系厂商看护机器人传统优势,未来公司服务机器人拓展也值得期待。
维持“推荐”评级
去年受空调库存影响公司主营略有下滑,不过随着空调渠道库存加速去化、冰洗及小家电业务稳健增长、国际化战略加速拓展,我们预计未来公司主业将恢复稳健增长,同时基于在智慧家居、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国际化层面的战略性布局以及管理层激励充分、战略清晰、执行力强等因素考量,公司长远表现值得看好;预计公司16、17年EPS为3.45、4.1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9.11、7.65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空调渠道去库存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反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帐篷+背包+睡袋+床
保养+两年零利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这么美的女人竟然是一个机器人
现代科技的进步速度已经远超人们的想象,近日,在上海银大中华研讨会一位汉服美女的亮相引发了与会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家并不是被她的美貌震惊,而是被她的真实身份所惊讶,她竟然是一个机器人。日,上海,中国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计算机学院教授陈小平博士携研发的智能机器人“佳佳”亮相上海瑞银大中华研讨会。
关键词阅读:
延伸阅读:
Copyright@ 男人街
版权所有。赣ICP备号-11美媒:机器人战略不可矫枉过正 但人类该警醒
  当地时间日,东京,软银集团生产的类人机器人Pepper变身鸟取土特产专卖店公关经理。作为它的首份工作,Pepper将会在这个专卖店一直待到7月2日。
  《侨报》7月8日文章,原题:机器人战略不可矫枉过正 但人类该警醒&&&&&&&&&&& 提到机器人,很多人想到的便是&现代、科幻、未来&。但未来其实早已到来,只是未被清醒认识。好莱坞每年都会有关于机器人题材的电影问世。影片中,机器人可以是保姆管家,也可以是人类救星,还可以是一名杀手。对于机器人杀人,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科幻世界的桥段。在近日的,这样的血案便真的发生了。
  一名德国大众工人在安装静止的机器人时,突然被机器人抓住,使劲压在一块铁板上&&在欧美国家,机器人工作时通常都被安置在安全笼后面,为的就是避免意外伤害。虽然消息称,遇难工人存在违规操作,但这依旧不能阻止人们对机器人杀人的恐惧和热议。
  提到机器人,很多人想到的便是&现代、科幻、未来&。但未来其实早已到来,只是未被清醒认识。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明人类首台工业机器人后,机器人凭借优秀的记忆、辨别、运算、逻辑等能力,迅速被应用于医学、军事、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臣。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游刃有余地驾驭机器人。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便出现多例机器人杀人事件。、日本都发生过惨案,但引发全球轰动的应该是象棋大师被杀事件。1989年,前苏联国际象棋大师古德柯夫连赢机器人3盘后,被机器人释放的高强度电流&杀死&。随即,专家学者们对机器人漏洞进行修补,并完善了机器人技术。20世纪90年代,很少再看到机器人杀人的报道。
  今天,如果人类认为已能成功遥控机器人为己所用,至少从此次大众机器人杀人案来看,这有些乐观了。随着近年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化,一旦它们具备了人类的喜怒哀乐心理,人类能否顺利掌控它们始终是个疑问。
  目前,作为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水准的标志,机器人产业正被各国高度重视。很多国家都把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以获得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的&中国制造2025&,或者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都缺不了机器人的身影。
  但当各国沉浸在机器人带来的时代进步时,对机器人的负面作用是否足够重视?2015年初,比尔&盖茨、霍金、特斯拉CEO马斯克等人表示了&人工智能或失控,可能屠杀人类&的担忧,呼吁人类面对机器人要持谨慎态度。如今看来,他们的担忧并不多余。
  倘若就此因噎废食,在机器人战略上裹足不前,这就矫枉过正。说到底,机器人与人类先前的任何前沿技术并无二致。它们不是洪水猛兽,也并非天生恶魔。关键是人类在热火朝天地研发机器人时,也应投入相匹配的精力去预防、弥补可能的漏洞。人类要确保,面对日新月异的机器人,永远具备驾驭它们的智慧和能力。
  近期,马斯克便准备投资1000万美元,用以研发懂得&伦理道德&的机器人,以确保它们不会伤害或毁灭人类。但这绝不是马斯克一人的事,其他国家也应提前行动。毕竟,此刻的人类,最需要的便是&未雨绸缪&。
责编:李圣依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战略机器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