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汶川地震前天气会影响天气变化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本人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积累了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资料,希望和大家学习交流分享进步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全球地震对气候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下载积分:2500
内容提示:全球地震对气候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6:49:1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全球地震对气候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官方公共微信气候变化会有什么政治后果?
文化纵横微信公众号 保罗·赫尔曼等
[摘要]气候变化并不仅仅包含这样简单的因果关系。对于那些已经被严重问题困扰的国家,像阿富汗、朝鲜和津巴布韦,尽管不易感知,但是气候因素可能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文 / 保罗·赫尔曼、格雷戈里·特雷弗顿译/ 刘若楠对气候变化与安全问题的传统解读通常以资源战争、弱国倾覆、移民激增等为标志。但是从媒体的视角出发,气候变化并不仅仅包含这样简单的因果关系,或者说一种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对于那些已经被严重问题困扰的国家,像阿富汗、朝鲜和津巴布韦,尽管不易感知,但是气候因素可能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气候影响在长期干旱的国家像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尚且可以承受,因为适应恶劣气候的努力贯穿着这些国家的整个历史。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气候变化是在监控之中的,并且夹杂着也加剧着现存的困境,比如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差、族群冲突、治理不力和政治合法性的质疑,这些困境往往通过外溢效应造成跨国影响。气候影响是多方面的,广泛分布的,并且积聚起来会产生系统性的后果。治理良好的国家可能比发展中国家更能适应气候的变迁,但是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不良影响。人们日益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直接表现形式,比如地表平均温度、降水形式以及对地球自然系统的次级影响等。但是无形的第三层次的社会政治和制度影响还并没有被充分地重视。只有把这些损害安全的直接影响考虑进来,才能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恰当的应对做一个全面的评估。物理变化与社会反应气温升高和水体异常(比如干旱和洪水)影响着像牧场、农作物以及饮用水等自然资源的可用性。相对稀缺会使受影响的群体要么合作、要么竞争,但正是竞争使其社会影响备受关注。这种发生在城市居民和涌入城市的农村居民之间的竞争是极具分裂性的,在世界许多地方,比如南亚,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当城市没有足够的资源容纳新的居民迁入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会向更为繁荣的国家迁徙。这将造成移民拥挤在各种警戒线和围栏外的人间悲剧,引发对移民来源国未能守卫边界的指责以及移民目的国本土主义激烈而可怕的反应。国内群体间竞争的另一条断层线牵涉到不同地区的政治实体,比如北非国家内部的撒哈拉-马格里布分界线。同时,竞争也发生在家族和种族之间。财政收入的减少、新福利需求的出现、传统政治的不平衡使原本脆弱的中央政府面临更多压力。官方对竞争地区的对策很容易被认为是不充分的,有的时候甚至会激起已有的被边缘化和被歧视的情绪。中央政府的无能和地方上的不满情绪可能激发贫瘠的内陆地区的叛乱,比如在近东的部分地区。相反,自治运动则有可能在被山地环绕国家的富裕地区开展,像正在安第斯山区国家发生着的那样。遭受气候影响打击的穷国则无力维持国内秩序。人们安于──如果不是轻视──这种相对缓慢的气候变化,比如用厘米为单位来衡量未来几十年间海平面的上升。但是,微小的变化会带来巨大的差异。通过计算机建模显示,海平面上升18厘米将会侵吞佛罗里达大沼泽国家公园10%甚至更多的淡水湿地。淡水资源遭到盐水入侵绝不仅仅是因为海平面覆盖海滩、灌满水井,它也是人们目光短浅的排水举措以及在近海地区高浓度、高水位咸水区的抽水行为带来的结果。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水入侵已经污染了以色列、泰国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岛国,甚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的三角洲地区,像长江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而且,即使是海平面的微小上升也会使咸水和淡水在河口附近的交界线向内陆延伸。可能这一过程中最具破坏性效果的是淡水植物的消失,这些植物的存在可以帮助清洁并给河流补充氧气,也能够缓冲风暴和洪水。对即将来临的洪水的预知比海平面上升更能引起人类与之相应的行动。在一个全球化的、通讯便捷的时代,科学成果的报告,尽管常常被断章取义,也能够迅速激起个人和群体的反应。人们可能在没有退路前行动起来,并将大风暴看作更恶劣灾害的前兆。比如说,在世界上全国1/10的人口居住在海平面1米以内的38个国家中,有9个在加勒比地区,在海平面上升到一米线之前,美国政府的应急预案是必须的。极端恶劣天气变化也是可与气候变化相比拟的对各国社会的严峻挑战。2008年,美国和中国都经历了罕见的严重气象灾害。时至5月,美国就要迎来一年中最致命的飓风活跃期,中西部的很多地区都将被水淹没。中国则经历了严重的冻害,毁灭性的地震以及洪水的打击。当然有一些气象灾害不能归因于全球变暖,比如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和2008年缅甸的纳尔吉斯风暴,这一判断是与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相吻合的。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持续的气象压力也许提醒了人们,一个气象灾害更频繁、更剧烈,且国家基础设施不断被毁坏的地球的未来将是怎样的。极端气象灾害常常被认为是对平民的灾难而非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些灾害很少在实质上毁掉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也很少引发意在颠覆政权的动乱。但是极端气象灾害确实使原本就是多方面的、分布广泛的、具有集合系统属性的气候影响扩大了。比如,2008年美国春夏两季的洪水并不是世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但是它们代表并加剧了这个问题。到6月中旬,谷物和牲畜的价格已经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上涨的密西西比河部分航道也不再对食品运输船开放。食品通货膨胀不仅影响着美国的消费者,而且影响着进口美国谷物的很多国家。需要动员军队控制的大规模火灾,像前几年发生在希腊和澳大利亚的火灾,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更为直接的影响。政治影响与制度建设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水的可用性,会影响地区、国家和机构之间的关系。比如中国有一个从南方主要河流向北方干旱地区调水的宏大计划。这一计划以及中国在湄公河上的水坝,加之雪线增高和冰川融化都会减少流入湄公河的水量,流经越南的水量大幅减少了,给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倚赖捕鱼和务农的居民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很难想象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和东盟的未来将会如何。而且下游国家间的冲突似乎在所难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东亚的制度架构和地区冲突解决机制中有所体现。另外一个例子,尽管发生的概率较低,就是在远东地区中俄再起纷争。在中国,气候变化使得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而俄罗斯最有可能摆脱这种稀缺的影响。而且,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拥有一个日益庞大的、有需求的中产阶级,因此其对原材料和商品的需求是巨大的。这种情况有可能促使中国控制黑龙江及其附近地区,还有黑龙江以北曾经被中国控制的富饶土地。中国的劳动力和商人轮流或者一同进入日益有序的、环境适宜的和商业化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统计显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在减少,这使得俄罗斯政府感到自身的领土控制力减弱,以及这种情况对富有进取心或不满足的中国人的巨大吸引力。与此同时,气候也是移民从南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涌入俄罗斯的原因,致使俄罗斯政治右倾化,具有排外倾向。政府的公开要求以及漫无目的的移民潮这两种进程都导致了边界地区的紧张对峙。这种紧张,反过来会削弱中俄在广泛领域的合作关系,包括中亚极具战略意义的上海合作组织共享领导权的问题。气候变化也会影响现有国家以及机构的能力和活动范围。在未来的几十年,西欧国家为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不仅投在国内,还有东边新近加入欧盟的成员国、环地中海低地国家,以及通过金融机制在全球各地的投入。除了西欧,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像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也都是如此。这项新花费可能以减少传统的系统维护的项目花费为代价,比如扩大中的发展援助、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反扩散、反洗钱以及打击非法贸易等。如果是这样的话,发达国家自身将面临更多危机。核武器重新兴起可以部分归结为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且会重启关于核扩散问题的辩论。气候变化也可能在一些国家引起规范的破坏。气温的上升和水源的缺乏会引起关乎生计的农业衰退,结果则有可能是该地区更为依赖不需要大量水和耕种技术的毒品种植。而且,因为农业受损,开发能源以及其他原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类似的资源开采,取代了原有的基础广泛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腐败和争夺资源流通控制权的国内冲突。早在最近海地、埃及和其他地区发生的食品危机之前,气候变暖、水源稀缺、化肥和能源的高价以及农业转向生产生物能源等都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对市场力量的传统解读认为,一旦世界上的农民获得了正确的价格信号,食品供给问题将自动解决,证据显示这种说法已经站不住脚了,尽管最近商品价格有所回落。正如劳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指出的:“呈现出来的危机是世界食品供给和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的结构变化,很明显与能源价格上涨、气候变迁以及亚洲兴起的中产阶级密切相关。除非将食品危机置于这一层面进行考虑,饥饿和营养不良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激发不稳定和焦躁情绪。”在越来越多的地区,食品安全问题激发了国内冲突,比如苏丹、阿富汗、加沙地区以及索马里。对于徘徊于饥饿和死亡边缘的人民来说,食品作为国内武器的作用上升。救济食品会被袭击、抢劫甚至毁坏。国际组织比如联合国及其下设的世界粮食计划署已经在为充足的资源发愁,不得不在危险情况下削减救济量,令人不禁质疑类似的多边合作组织的效力何在。长期看来,人民饥饿、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国家不能够为摆脱长期贫困建立获取足够的人力资源。气候变化激起的另一个国家间问题是海洋边界问题。海平面的上升使低地岛国面临海岸被淹没的危险,而海岸线恰恰是现今测量海洋国土的基准。比如,目前有超过200个小岛,主要是岩石和暗礁散布在南中国海的浅滩上。尽管目前在高潮位时,这些所谓的小岛只有很少部分露出海面甚至完全被海水淹没,恰是它们划定了国家的专属经济区(EEZ),因此无论在合法性上、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战略上都是重要的。在极地附近,尤其是北极地区,融化的海冰和逐渐裸露出的地标可能会引发新的领土和拓展专属经济区的诉求。当近海资源因海岸侵蚀、人口压力以及陆地资源过度使用而显得更为宝贵之时,模糊的海洋边界和竞争性的诉求会更富争议。并且,当海洋温度变化时,捕鱼业也会发生变化,新的问题又会在渔业领域内爆发。气候谈判与全球秩序最后,气候变化也推动了新的国际制度的创建,因为它清楚地表明其他一些制度是脆弱的、僵化的。最为明显的是,未来关于减少碳排放的多边安排可以建立一个国际能源署式的组织,监督国家履行承诺,或许还可以谴责那些不遵守的国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已经有一个位于波恩的秘书处提供支持,可以进行一些监督。此外,一些观察家认为温室气体减排最终将牵涉全球范围的“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比如在大气层中植入反光材料。国家不可能让渡给其他国家改变大气层的单方面权利,如果缓解的努力走到这样一种极端,就必须有值得信赖的多边机制。在较近期,一项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边协议有望在今年年底达成,尤其是在欧洲,以取代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一些观察家认为,在以西欧许多国家为代表的气候纯粹派与担心约束性承诺会成为用环境掩盖经济竞争的幌子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美国占据了有利的实用派或中间派的位置。如果美国在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调解,这种中间派立场将是一个支点。然而,美国的立场可能是进退两难。最发达的国家希望美国大幅削减各国排放水平,这也正是发展中国家想要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所希望的开放的财政援助和技术转让,最发达的国家也希望能够提供。风险在于,如果美国没有执行严格减排目标,或者提供慷慨的财政援助和技术转让,其威望或软实力会加倍受损。这将使美国很难让其他国家的政府在一些突出问题上提供支持,比如“反恐战争”和反扩散。主要国家如何对气候变化作出反应、应对或适应会影响全球化进程本身。牢固的多边合作新习惯和新机制有助于加强全球互动。另一方面,尽管气候变化并非罪魁祸首,其总体影响可能足以阻碍全球化进程。部分由于气候原因出现的难民数量增加有可能引起对新的人口流动控制。疾病模式的转变会增加对公共健康的忧虑,激起对外国人的偏见。北极圈的国家可能试图宣称它们在北极地区拥有新的航海和资源优势(引起地理上处于劣势的国家的不满)。发达国家关于公共品(比如水资源)私有化的主流经济学说会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尤其是在脆弱的传统社会。如果有巨大的温室气体削减义务的国家针对没有这种义务的国家征收碳税,将引起经济报复的恶性循环。国家在全球经济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尊重国际现状,而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会追求狭隘的修正主义目标。评估气候变化与未来出路对于安全分析家以及科学家而言,气候变化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气候“赢家”(如俄罗斯)可能转变为政治输家;俄罗斯与中国的相互作用表明了这一点。更糟糕的是,气候变化既是极不确定的,也是非常长期的。在当前逐渐显现的国际经济危机中所面临的协调利益的政治挑战令人畏惧。这场危机使得我们更加难以令人信服地展示和沟通前瞻性的绿色技术和设施有助于创造就业,并且是一项双赢战略。不过,现在无所作为只会令最终影响更加恶劣。事实上,如果把气候科学家们聚集在一间密室里,问他们需要做些什么,他们会说“一切,而且一直做下去”。然而,补救行动的规模和范围需要与问题相匹配——对于这一点,科学尚未给出令人信服的标准。多年以前,在人们关注气候变化之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战略家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曾观察道,他往返于波士顿与华盛顿之间所感受到的气候变化比美国几十年来的感受更深。从分析上和政治上看,摆脱到底是缓解还是适应这个让人困惑的辩论应该是一个起点。目前为止,多数讨论关注的是缓解:世界如何减缓并进而扭转温室气体的累积。然而,即便缓解战略远胜于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其他战略,仍然会让世界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变暖。因此,思考全球变暖的安全影响意味着思考组织、国家和制度如何适应无论如何都是事实的气候变化。由此,即使谢林是对的,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累积性、系统性后果至关重要。气候变化影响着维持人类一切努力的生物圈。一种单一的、简单的政策路线——比如把一个组织贴上“恐怖主义”的标签或者承认一个分离主义省份的独立——是不够的。相反,从对外援助、国家建设、边境控制到食品与能源安全、技术转让与贸易政策、国际法与多边外交,气候维度需要统筹所有这些政策考虑。如果意识不到一系列关键的安全政策问题背后隐藏的气候维度,未来的政策行动将会遭遇失败的危险。本文原刊于美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SURVIVAL杂志4~5月刊。作者保罗·赫尔曼 (Paul F. Herman Jr)是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远景分析处项目主任;格雷戈里·特雷弗顿( Gregory F. Treverton) 是兰德公司全球风险与安全中心主任。、文章来源:腾讯文化合作媒体——文化纵横微信公众号(whzh_21bcr),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pingtingx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地震如何影响天气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由于地震使空中的粉尘数量大增,加上地磁地壳中金属矿物的加热影响使地面水份快速蒸发,也就是说在地震发生前应该有一段闷热的天气,而地震发生后地面和地下能量大面积释放加速了天空水气的饱和度,地震后,出现很多的裂缝,地球内部的热量大量的释放出来,同时使得地面温度升高,蒸发加强,并且使得地下的一些水汽沿着裂缝进入空气中,同时巨大的能量使这部分水气上升速度和高度大增而进入高空低温区域(同样的原理大型森林火灾也最终会以暴雨结束),这样就在地面形成很强的上升气流,空气震动可以引起水蒸气凝结(同样的原理古代有擂鼓求雨的方法),这些水气和粉尘就凝结为水或冰散落下来,所以地震后通常会形成降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地震不可以预测?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274310人加入此小组
我听说方老师曾经科普说:地震不可以预测。请问这个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 加入我的果篮
你得给预测来个定义。。。。。。如果像气象预报那种随时需要修改参数的也叫预测那么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如果硬性要求在1个月前预测1个月后的地震,那我不知道有没有方法,可能没公布,也可能没有另外听说,曾经,方老师这些词出现在谣言粉碎机真的好么。。。。。
听说根据岩石被挤压后怎样怎样可以预测地震。可是感觉预测地震这事不单单是能不能预测的问题,而是到底怎么去和预报做一个定位。因为预测不可能达到100%准确性的
假设未来有一天,可以预测到地震,并且有70%可能性。CCTV报道:明天可能会在某某地区发生7级地震
这一天一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的活动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关键是....如果这地震没有发生,而群众的心理你应该懂的。但是地震又不像下雨
就算预报是没雨 ,下雨了被淋到也没事。可是如果没有预报地震
结果地震了。那 那么多的人命往哪搁。。这就是很纠结的问题....→_→ 好吧这人是来歪楼的
就像在气球上压东西,我一克一克的加重重量,你不会知道气球会在加哪一克的时候爆炸。地震也一样,地震是地壳运动累积的结果,地壳运动的时候跟在气球上加重量一样,你都感觉不出来,但过了临界点的时候瞬间爆炸出来。
的话:你得给预测来个定义。。。。。。如果像气象预报那种随时需要修改参数的也叫预测那么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如果硬性要求在1个月前预测1个月后的地震,那我不知道有没有方法,可能没公布,也可能没有另外听说,曾经,方老师这些词出现在谣言粉碎机真的好么。。。。。为什么天气预报需要随时修改参数?给我科普一下吧?
他说的应该是目前地震还不可以预测,而不是地震不可预测,要科学依据只能是,现在还没有成功预测的案例(瞎猫撞死耗子不算)。
食品安全学士,科普爱好者
这个还真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各种预测的方法都被现实否定了,而目前还没有找出新的方法,所以才说目前地震无法预测。这就好像说某某难题目前还没法被破解,有什么依据吗?唯一的依据就是确实没有人站出来确实地破解那个难题。这里的预测,说的是可以知道一个确定的时间会发生多大的地震(起码3级8级这些得分出来),也就是短期预测。而不是多少年内会有多少次多少级地震,这种长期预测实际上目前可以做,但是无法用来做避险,只能用来作为防灾计划的参考。目前对地震的认知还不够深入,虽然都叫地震,但是单独一次其实没什么共通性的特征,我们只知道,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积聚的压力就会以地震的形式释放出来。那么这个压力到多少算是临界点,到达临界点会有什么先兆,没有人知道。或者说,有人宣称自己知道了,但是还没有得到公认,因为他们还没有拿出足够多的证据来。自古以来不断受到地震灾害的国家,比如日本和智利,他们的地震学家目前也都是把焦点放到房屋抗震、灾时避难、地震预警这些方面。比如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从震源发生但伤害还未到地面时的短短一两秒时间发出预警,让正在运作的设施(比如电站、新干线)停止,防止灾害扩大。当然地震预测一直都有人在做,并不是说这个就搞不得,还么有出成果也是事实,这种情况下有人叫嚣自己可以预测又不肯拿出实质证据来的,多半就是骗人的。
的话:为什么天气预报需要随时修改参数?给我科普一下吧?我只知道气象有这么回事。。。具体咋的还真不清楚,等专业人士吧另外对于6L,我记得一般10分钟前发布警告是没啥问题的吧
食品安全学士,科普爱好者
的话:我只知道气象有这么回事。。。具体咋的还真不清楚,等专业人士吧另外对于6L,我记得一般10分钟前发布警告是没啥问题的吧预警只能在地震发生后做,地震传播速度很快,震中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的。当然,如果是震源之外的地方,离得越远时间就越多。比如震中在地震发生后1秒监测到同时把预警信号传导离50公里外一个学校,地震波1秒后到达震中地表,而到达学校可能就要10多秒,这就相当于提前10秒了。所以实际能争取到多少时间,地点很重要,但是震中有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以震中来衡量更有意义,毕竟没人知道震中会在哪里。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预测的,地震也不例外。只是地震的预测准确率不高,而且一旦预测错误,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预测成功后挽回的损失 &---------------& 预测失败后造成的损失,二者比较后,还前者的损失小一点。
既然不能预测,那地震局做什么…简直可以用剃刀和谐掉
的话: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预测的,地震也不例外。只是地震的预测准确率不高,而且一旦预测错误,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预测成功后挽回的损失 &---------------& 预测失败后造成的损失,二者比较后,还前者的损失小一点。不是小一点看看预测的成功率就知道了。
的话:既然不能预测,那地震局做什么…简直可以用剃刀和谐掉当年贝尔发明电话的时候也被这么说过。
的话:当年贝尔发明电话的时候也被这么说过。无数人骗钱也是这么说的,难得有人是真心做出东西来
土木工程研究生,FRP
的话:既然不能预测,那地震局做什么…简直可以用剃刀和谐掉职能职责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地震局的主要职责是:(一)拟定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地震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二)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拟定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制度;指导全国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研究提出地震灾区重建防震规划的意见。(三)制定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管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审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监督检查防震减灾的有关工作。(五)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实施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双重领导,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与计划财务体制;指导省级以下地震工作机构的工作;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六)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全国地震趋势预报意见,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七)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职责;对地震震情和灾情进行速报;组织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向国务院提出对国内外发生破坏性地震作出快速反应的措施建议。(八)指导地震科技体制改革;拟定地震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地震科技研究与国家重点地震科技项目攻关;组织协调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 指导地震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承担地震科技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九)指导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十)管理、监督地震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十一)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地震局设立的职能本来就不包括短期精确预测地震。
的话:无数人骗钱也是这么说的,难得有人是真心做出东西来他是发明出来之后被人说出来的,人家问他的电话很神奇,但有什么用。
的话:既然不能预测,那地震局做什么…简直可以用剃刀和谐掉公安局也不是用来预测犯罪的吧。。。。。。。。。
的话:为什么天气预报需要随时修改参数?给我科普一下吧?那是一个大混沌系统,庞大且非常敏感,理论上时间越长预测的准确率就越小。所以气象机构都会根据当前的实测信息修正预测。例如台风路线走向的预测,你会看到不同的机构基于同一组实测数据也会得出不同的路线,有时两条路线相差上百公里。
的话:那是一个大混沌系统,庞大且非常敏感,理论上时间越长预测的准确率就越小。所以气象机构都会根据当前的实测信息修正预测。例如台风路线走向的预测,你会看到不同的机构基于同一组实测数据也会得出不同的路线,有时两条路线相差上百公里。我今天刚被人科普了一下,一位北大地球物理的老师给我讲的:“天气预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大气层次,目前主要发展数值天气模式,主要就是7个基本的大气动力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各种质量守恒什么的),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物理化学过程,来做大气、水分的分布预报,这个层次上的预报,如果用国外的软件,可以做7~10天的预报。但是第一个层次并不是预报当地天气的。如果想预报当地天气,还要结合当地的物理化学过程以及民间经验和官方数据积累。实时修正的不是参数,而是所有的状态变量。”
的话:公安局也不是用来预测犯罪的吧。。。。。。。。。哪句话说“XX局就是用于预测XX的”当然非要这么曲解我真心没办法……
的话:职能职责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地震局的主要职责是:(一)拟定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地震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二)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拟定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制度;指导全国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研究提出地震灾区重建防震规划的意见。(三)制定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管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审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监督检查防震减灾的有关工作。(五)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实施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双重领导,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与计划财务体制;指导省级以下地震工作机构的工作;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六)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全国地震趋势预报意见,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七)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职责;对地震震情和灾情进行速报;组织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向国务院提出对国内外发生破坏性地震作出快速反应的措施建议。(八)指导地震科技体制改革;拟定地震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地震科技研究与国家重点地震科技项目攻关;组织协调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 指导地震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承担地震科技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九)指导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十)管理、监督地震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十一)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地震局设立的职能本来就不包括短期精确预测地震。(六)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全国地震趋势预报意见,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的话:他是发明出来之后被人说出来的,人家问他的电话很神奇,但有什么用。当年庞兹前期还给别人不少钱呢……
土木工程研究生,FRP
的话:(六)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全国地震趋势预报意见,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那恕我眼拙,改成“不仅包括”好了
的话:我今天刚被人科普了一下,一位北大地球物理的老师给我讲的:“天气预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大气层次,目前主要发展数值天气模式,主要就是7个基本的大气动力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各种质量守恒什么的),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物理化学过程,来做大气、水分的分布预报,这个层次上的预报,如果用国外的软件,可以做7~10天的预报。但是第一个层次并不是预报当地天气的。如果想预报当地天气,还要结合当地的物理化学过程以及民间经验和官方数据积累。实时修正的不是参数,而是所有的状态变量。”他说的“参数”应该就是“所有的状态变量”。总之基本上预测结果都是概率性的,貌似7天内能有70%的准确率就算可以接受吧。
你能预测海面上的哪一点会出现波浪的最高波峰吗?如果你能预测,那,地震就能预测。
的话: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预测的,地震也不例外。只是地震的预测准确率不高,而且一旦预测错误,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预测成功后挽回的损失 &---------------& 预测失败后造成的损失,二者比较后,还前者的损失小一点。日本科技超发达了贝,地震海啸不是也不可能预测出来
的话:日本科技超发达了贝,地震海啸不是也不可能预测出来日本是地震之后的警告。发生地震后会在电视上立刻出现警报,这个时候地震波还没有传到离震中比较远的的地方,在这段时间差中,其他地区的人能赶快做出应急反应,几秒到十几秒的事情吧。海啸就容易多了,海浪的速度比地震波慢得多。
的话:日本是地震之后的警告。发生地震后会在电视上立刻出现警报,这个时候地震波还没有传到离震中比较远的的地方,在这段时间差中,其他地区的人能赶快做出应急反应,几秒到十几秒的事情吧。海啸就容易多了,海浪的速度比地震波慢得多。海啸也不是预测吧,不然也不能毁那么猛了
的话:海啸也不是预测吧,不然也不能毁那么猛了也不是预测,也是在发生后告诉你跑。海啸5分钟后就要来了,请大家快跑吧,沿岸1km将会淹没。。。离岸边近的,离岸边远的。。东西什么的都带不走。。。还有没收到消息的。。
的话:也不是预测,也是在发生后告诉你跑。海啸5分钟后就要来了,请大家快跑吧,沿岸1km将会淹没。。。离岸边近的,离岸边远的。。东西什么的都带不走。。。还有没收到消息的。。。。。哎,天灾人祸,逃也逃不掉,不纠结这个了,谢谢亲科普
的话:日本科技超发达了贝,地震海啸不是也不可能预测出来可不可预测,和是不是公布预测结果,不是一回事。
中国的土地公有制与地震预报之间的关系刚刚人们常常说外国都无法预测地震,因此中国也无法预测地震。那么怎么解释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与唐山大地震时候的青龙奇迹?人们常常是不愿意相信中国人比外国人聪明的,因此外国人不能做的事情,中国也做不到,外国人怎么做,中国也要怎么做,例如当年李德用欧洲那一套来指挥红军,人们也很少提出异议。再比如说中国高铁取得成功,人们也表示无法理解。我还是给出一个中国当年可以预报地震而日本和西方国家却无法预报地震的解释----因为中国的土地国有制。土地国有制意味着在中国的大地上可以避开土地私有化所导致的建立大地电阻测量网的一系列的障碍,因此只要有人长期的盯着大地电阻进行观测,积累各种地震震级和大地电阻变化的相关性的数据,由于地震常常提前相当一段时间体现出大地电阻的变化,因而提前相当一段时间进行地震预报是可能的。当然大地电阻的变化与地震震级之间不存在一个绝对精确的公式,因而这个就需要长期的积累数据,并且各个测量小组之间要经常的交流数据---通过大地电阻和地震震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具有相对准确度的预报---只要这个预报的准确度能够达到一个经济平衡点,那么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谓经济平衡点,我们可以定义为地震预报的准确的概率,设为P显然地震预报不准确的概率为1-p 。那么地震预报的经济效益为:F=AP-B(1-P)这里A为人们根据地震预报采取规避措施以后避免的经济损失B为人们为了规避地震而采取的措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使得F&0的P 值就是经济平衡点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说地震不可预测,是指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做到有足够准确度的地震短期预报。地震预报需要有比较准确的时间、地点、强度。如果你说北京的东北方向今年可能有八级地震,对大众的预报来说可以说等于没说。另外,最需要预报的是破坏力大的大地震。地球上小地震太多了,随便报报都能蒙准几个,但四五级以下的地震就是报对了又有什么用?地震预报分短期、中期、长期,因为现在基掌握了地震的成因,也基本掌握了各地的地质条件,长期预报是相当准的,就是某块地方,未来几十年到百年内可能有多大的地震。国家可以依此来制定各地建筑的抗震要求。中期预报,几年或十几年内准确度就差多了,不过也可以做个参考来制定老建筑抗震加固的实施时间,近期可能震的,此工作就要加快了。短期预报,几个月或几天之内是否有震,这牵涉到是否需要避震,对人类安全影响最大,可惜准确还太差。自海城地震准确预报后,国内以为已经解决了地震短期预报的问题。那段时间全国都在预报,许多地方都报近期有震,几乎半个中国的老百姓住在防震棚里。结果是什么?该报的唐山地震没报出来,住防震棚地方反而没大震,胡乱报的经济损失不比没报出的地震少。海城地震预报最根本的依据是发生了密集的小震,但唐山地震前就没有。至于动物异常太多了,绝大多数异常地震无关,找不出与地震紧密相关的特异性。那个青龙奇迹,去量一下离唐山震中有多远就明白了,这实际上就等于把汶川的震中预报到成都,正说明预报精度很差。
那海城地震为啥被预测出来了?????求科普~~~~~~
引用 的话:那海城地震为啥被预测出来了?????求科普~~~~~~简单的说,是蒙上的。。。按照相同的判断标准,会有无数的误报和漏报。。。
引用 的话:那海城地震为啥被预测出来了?????求科普~~~~~~这是百度第一页的结果。摘录一部分如下:首先是结论: 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素有“世界上第一个被成功预报的大地震”之称,至今仍被“地震可预报论”的支持者们津津乐道。但细察该地震的详细预报过程,不难发现:虽然震前确有大范围的临震预警,并因此减少了很多伤亡,但这些临震预警牵涉到太多偶然因素,尤其依赖大量强烈前震的存在,其经验几乎完全不可复制。然后几条比较标志性的章节名: 长期预报和中期预报虽然准确,但范围大时间长,对避震减灾无实际指导意义1974年12月到1975年1月,省革委会多次发布具备可操作性的短期预报,但都被证明是误报官方事后宣传的准确的“短期预报”,在地震发生之前并不为官方所接受因为海城地震有大量具备破坏性的前震,所以省革委会才能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虽然撒下了地震观测的天罗地网,但中、长期预报并不认为唐山会有大地震
请在详细了解地震发生机理以及相关知识后再发表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疾病与天气变化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