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集团最大10个股东任正非不是大股东谁是大股东

《华为教父任正非》是2008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的人生经历、创业历程及

在中国IT界,华为和联想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华为崇尚技术立足,就像一直在爬喜马拉雅

山的北坡,陡峭险峻;联想是从平缓的南坡向上,缓和迂回,走的是贸工技的通路,最后也能爬上山顶。两家登顶的路径不同,但异曲同工。

戏子可以哗众取宠于一时,但却终究战胜不了骨子里的平庸。

告诉世人,沉默成就中国力量。

任正非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个企业家。在和跨国公司产生不可避免的对抗性竞争的时候,他屡屡获胜,为中国赢得骄傲。

中国企业中,只有华为一家是同时在国际主流产品和国际主流市场这两个方面与国际一流企业展开竞争的。因此,华为国际化的难度也是所有国内企业中最大的。

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势不可挡的攻击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功,为任正非赢得了西方媒体的尊敬。事实上在此之前,为人低调、从不走向幕前的任正非,已经被视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的神秘“教父”。

——《世界经理人》“15年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的评语

难以相信一个白手起家的穷小子,踏进了“世界巨人俱乐部”;难以置信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满脸的沧桑和忧郁,竟会成为令跨国巨头寝食难安的噩梦;难以想象一个有着德意志式的中国偏执狂,竟会成为中外权威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以深邃的思想引领企业,以做有高度的事业为最大的追求,除了任正非,这个世界上还能有谁,集企业家与思想家、低调与霸气于一身。

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

当他提出要做顶尖级公司时,别人说他异想天开;

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

然而他却正在改写着中国企业的生存法则;

他领导下的华为开始成为跨国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他被评选为“15年来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

本书讲述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正非的人生经历、创业历程及华为公司的成长历史。白手起家创立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踏进“世界巨人俱乐部”的任正非,看起来就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工人”,但却会让世界跨国巨头们寝食难安,本书就是为揭示这其中的缘由。

:青年学者,资深传媒人。北京广天响石(GT—SUNsTONE)企划机构董事长,兼任亚洲资本论坛副秘书长、央视“赢在中国”栏目推广顾问、分众传媒高级顾问等;中信出版社2006年畅销书作者,著有《分众的蓝海》、 《谁认识马云》、 《杨伟光的央视岁月》、《在路上》等,主编《梦想年代·财智人生》系列丛书。

彭征明:又名彭征,青年学者,管理学博士,长期从事企业案例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撰写并出版多部著作,有《谁认识马云》、《巨人不死密码——史玉柱在征途》、 《智者与愚者的说话方式》等。

序 中国企业家中的“绿林秀才”XI

第一章 低调的“狂人”:谁认识任正非

低调的人做有高度的事业

“穷小子”踏进“世界巨人俱乐部”

“直面冷对’’福布斯的

平步青云“中国IT十大上升人物”

给跨国巨头制造噩梦的“小人物”

打破“中国制造”的尴尬

一个善于出奇招的“怪人”

第二章 厚积薄发:创业前的苦乐年华

“阳光明媚”的“而立之年”

第三章 筚路蓝缕:“为保家卫国而战”

“江山”已落入他人之手

第四章 突破重围:上演华为版“书剑恩仇录”

多足鼎立:“巨大中华”

“狼”与“牛”:看谁主沉浮

是老的辣:智胜“小华为”

扬帆出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惊心动魄激战“狮子王”

“阿喀琉斯的愤怒” 碰壁的谈判

第五章 走向美丽蓝图:“我要三分天下”

“脱毛行动”:迈向国际的华为

由“农村”向“城市”转型

改头换面:新LOGO树立新形象

新招数挑战“狮子、豹子”

“削足适履”:适应才能“闯天下”

缔结同盟:他山之石,可

以攻玉 本土化:世界是平的

第六章 管理智慧:“任氏管理法”

“中西合璧”的企业管理理念

“潜力优先”的人才战略

“集体大辞职”的“鲶鱼“策略

“知本至上”的薪酬体系

“客户比天大”的营销之道

第七章 独特的企业文化:华为“狼性文化”

老远就能嗅到 奔跑的速度

果断决策 执行力至上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战无不胜 管理需要团队

“狼性”是时代的“产儿”

从“狼性”到“兼容并蓄”

第八章 永恒的追求:“做有高度的事业’,

要做就做“有高度的事业”

豪言壮语:要做世界级企业

英雄团队:高度的敬业精神

时刻警惕:创业难,守成难

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第九章 真实任正非:散发着个人魅力的神秘企业家

贫贱不能移,暴富不动心

只做通信产品 将3G进行到底

先知般的远见 “灰色”理论 西方式思维

“神秘”背后的人之常情

第十章 “学毛著标兵”:浓郁的“毛泽东情结”

低调做人:做一个“平凡”的领导者

企业版的“农村包围城市”

“上甘岭”培养干部 自我批判

第十一章 深思:未来的挑战和难题

遭遇“短木板”的管理挑战

“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

“土狼”向“狮子”跃进

将“鲶鱼效应”进行到底

“一波三折”的上市历程

“公开化,社会化”考验

附录一 任正非经典语录

附录二 任正非经典文集选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

后记 被误解了的任正非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作为一名低调且绝对有实力的大佬,任正非的身价一直是个谜。

此前发布的2017胡润中国富豪榜的数据显示,任正非的身价为120亿元,国内排名第262位、全球排名第1172位。从财富数字上看,远远落后于马化腾、马云等后起之秀。

而此前华为公布2017年年报显示,实现营收人民币6036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腾讯全年收入2377.60亿元;阿里收入2502.66亿(2018财年);百度收入848亿;从数据上看,华为的总营收比BAT三家总额还高。

如此体量,令华为在民营企业阵营中独居一档。去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华为排名第17,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上,华为名列第一。

人们在惊叹“华为原来这么厉害”的同时,也很好奇,为何带领华为这个巨无霸的任正非,身价这么低,只有120亿?

当然,首先要明确的是,这120亿的数字并不是精确值。

众所周知的,富豪榜上给出的企业家财富都是估值,是通过企业发布的财报以及其他公开资料估测的。如果是上市公司,其财务方面会相对透明;而华为多年来坚持不上市,是以任老的身家数字只是一个象征性数字。

但华为不上市,也是导致任老身家较低的原因之一。曾有专业人士分析,像华为这样的优质公司,如果上市,其股价一定会大涨,随之其公司资产价格得到大幅提升,任正非的个人财富也会大幅提升。其在富豪榜的地位也会大大提升。

不过对此,任正非曾明确表态,华为肯定不会上市,“资本市场都是贪婪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

在他看来,没必要向全世界透明化,在华为内部,给公司员工股权,对员工负责,就是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而这点,又涉及到了华为的股权分配制度。

华为实行的是全员持股,作为创始人,任正非不像多数企业的创始人持股过半或者比例很高;到去年9月,任正非个人只持有华为1.07%股份,另一个股东是华为工会,代表6万多名员工持有剩下的98.93%,并享受相应的利润分红。

有人说,如果华为上市,其估值可能达到2万亿元至5万亿元。但即使如此,按照目前任老的持股比例,其手中对应的资产规模也不会太大,不可能像其他企业创始人那样拥有很高的资产。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作为技术型制造企业,华为的在研发、人力以及其他方面成本极大,利润远没有新兴的互联网等行业高。以去年为例,华为营收超过互联网三巨头总和,但其全年利润475亿,相比腾讯全年盈利724.71亿,差距近半。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华为总裁(腾讯科技配图)

昨天,华为又拿出了一份相当骄人的财报,收入1490.59亿元人民币,增长19.0%,净利润182.74亿元人民币,增长132.8%,经营现金流为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

去年在全球市场的压力下,能实现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不过,由于华为并非上市公司,其公布财务的口径也会随着企业业绩而有所调整,比较遗憾的是,由于去年国内市场的大爆发和国际市场的萎缩,华为国际市场收入比重也比2008年的75%有大幅下降,不过尽管这是过去多年必须公布的数字,但在去年财报中,这个数字并未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去年的财报中首次披露了公司的股权状况,而这在过去的多年中,一直因为是高度机密而只停留在传言层面。由于一直有国外媒体质疑华为的军方或者政府背景,华为在财报中给予了详细说明,或许可以让人联想到华为确实是在为进入美国市场而作准备。

年报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股东是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没有任何第三方(包括政府)持有华为控股的股份。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华为控股的股东包括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和任正非,前者的持股比例为98.58%,任正非持股1.42%。

华为表示,华为控股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参与人数截至目前为61457人,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根据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的发言,华为总共有9.5万名员工,因此持股员工比例达到了64.69%。

从年报中不难看出,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大幅增长是华为2009年业绩的两大亮点。由于去年业绩的拉动,华为在过去5年中的业绩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也得到极大改观。根据华为的2008年财报,从2004到2008年的5年中,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

但是,从2005年到2009年的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虽然比此前有所下降,下降到了33%,营业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却从17%几乎提高了一倍,达到33%,此外,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也高达40%。

不过年报也显示,2009年能实现182.74亿元的净利润,一方面是由于收入增长和营业利润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汇兑损益变化带来利润增长69.37亿元,撇除这个因素影响的话,华为200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为26.5%。

在过去一年中,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华为的现金流等资金状况备受关注。华为2009年的经营现金流为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特别是从客户处收到的现金达到1658.02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44.7%,显示出回款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尽管如此,华为2009年的资产负债率仍然不乐观,虽然只比2008年的68.3%提高了0.7个百分点,但也达到了69%的高位,而且该比例从过去5年来一直上升,2009年达到历史高点。

不过,华为的借贷结构得到很大改善。2008年,华为的短期借贷在总债务中的占比高达92.7%,这让华为的短期财务风险加大。2009年,华为的短期负债减少了39.3%,而长期借款同比增长了727.5%,并且在总债务中的占比从7.3%增加到51.8%。短期债务风险得到极大缓解。

同时,华为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比2008年减少了2天,从127天降为125天,但应收账款总额增长了17.1%,达到518.75亿元。从多个指标来看,华为2009年的管理效率都有了明显提升和优化,而这对华为的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任正非这点股权还能管住华为吗?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集团最大10个股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