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证件照尺寸机电捲门尺寸一般有多高

帖子主题:馬來西亞-馬來人與華人的矛盾之源
共&6636&个阅读者&
军号:179604 工分:398774
/ 排名:134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馬來西亞-馬來人與華人的矛盾之源
文章提交者:高有長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3-0-1.html
儘管馬來西亞亦有相當多數的華人、人及其他的少數民族(原住民),但是馬來人佔全國人口數的比例最高,超過全國人口數的一半,而且馬來人又自認為是馬來半島的原住民。因此,要認識馬來西亞,就必須要首先認識馬來人。联邦,简称 或 大马(Malaysia),是位于的一个国家。由十三个州组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另一个是东马来,位于婆罗洲岛的北部,南部接的加里曼丹,而汶莱国则位于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马来也是国家联盟(ASEAN)的创始国之一自然地理面积330257平方公里。位于,地处和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东临南,东马来西亚为砂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属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人口27,170,000人(2007年)(世界第43名)。人口密度:69/km2(世界第97名),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砂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拜物教等。馬來西亞獨立,在2007年正好滿五十年。由兩個完全不同的種族—馬來人、華人—所組成的國家,在歷史、、語言、宗教、政治等各方面都截然不同,族群特色鮮明,也彼此對立;在這種衝突撞擊之中,產生了馬來西亞的獨特氣息。由一開始的英國,到現今的馬來西亞聯邦,中間爭取獨立的過程,與華人加入開墾、進而落地生根的這段歷史,讓這個國家的面貌更顯得豐富多樣。馬來西亞-馬來人與華人的矛盾之源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是以馬來人居多數,馬來人所信仰的回教,亦是大馬憲法第三條第一款所規定的官方宗教(religion of the Federation);自從馬來西亞獨立以來,國王、總理及國會的領導人都是馬來人;因此,馬來人對馬來西亞的影響不僅非常重要,而且甚至是居於主導地位。儘管馬來西亞亦有相當多數的華人、印度人及其他的少數民族(原住民),但是馬來人佔全國人口數的比例最高(50.4%),超過全國人口數的一半,而且馬來人又自認為是馬來半島的原住民。因此,要認識馬來西亞,尤其是要深入認識馬來西亞的族群關係,及大馬的政治、社會及經濟,就必須要首先認識馬來人。其實,就馬來西亞的憲法而言,馬來人及其他的少數民族(例如馬來半島的武吉斯人及東馬地區的達雅人),都被認定是「原住民」(the natives),其馬來文是Bumiputra,意義是「土地之子」(son of soil),因而簡稱為「土著」。但是,由於馬來人(自地區移民到馬來半島)的人口,遠遠超過馬來半島及東馬地區真正的「原住民」(其他的少數民族),再加上馬來人又是統治民族;因此,馬來人就自認為是代表「土著」,如此就取得統治的正當性。不過,就中文而言,「土著」與「原住民」的意義經常被混淆,其實這二個專有名詞的英文都是the natives。因此,「土著」與「原住民」其實就是相同的意義,包括馬來人及其他的少數民族;可是,由於馬來人居絕對的大多數,就經常自認為是代表「土著」及「原住民」,忽略其他的少數民族。現在來介紹及分析馬來人,從馬來人的、宗教、社會及政治等不同的角度,解析馬來人的本質及特色。一、回教信仰馬來西亞憲法第十一條雖然規定人民有信仰的宗教的自由,可是憲法第三條第一款卻明文規定回教是馬來西亞聯邦的宗教(Islam is the religion of the Federation);而且憲法第三條第二款亦規定,國王就是全國宗教領袖,各州的統治者就是各州的宗教領袖,而且他們所享有的宗教領袖特權,都不可以受到侵犯。就實際情形而言,信仰回教的人口不僅包括所有的馬來人,還包括該國其他的土著(原住民),及少數的華人;因此,據大馬政府的統計,馬來西亞信仰回教的人口比例高達60.4%。有如此高的回教信仰人口,就可知道回教在馬來西亞的重大影響力。大馬憲法規定回教是馬來西亞的官方宗教,有很多的意涵。其中最大的意義就是,政府不僅必須合法保障回教,而且有責任及義務編列預算,提倡回教信仰及回教教育。這就是回教在馬來西亞所享有的特殊待遇,其他的宗教就無此特權;雖然大馬憲法亦同時尊重其他的宗教信仰,馬來西亞也有其他宗教,但是只有回教是「官方宗教」,因此只有回教享有政府合法的保障及待遇。因為如此,馬來西亞各處的回教堂(清真寺)大都富麗堂皇,在全國行政中心布城(Putrajaya)的清真寺(國際機場附近),其豪華富麗的建築,更是全國首屈一指,因為這些經費大都是來自政府的預算。馬來人與回教的關係不僅相當密切,而且非常直接,甚至可說是毫無選擇,因為憲法規定所有的馬來人都必須信仰回教,而且回教徒不可以與非回教徒通婚。如果一個非回教徒要與回教徒結婚,不論是男方要娶或女方要嫁,都必須要放棄他(她)們的原來宗教信仰,而且要歸從信仰回教。當這些人一旦成為回教徒之後,就不能再改變信仰。因此,回教徒的人數,在這些規定之下,就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至於回教徒的法律規範,除了一般人民的法律外,還有特別的回教法庭(the Sharia Courts)。回教法庭的責任就是規範回教徒的宗教信仰,及審理有關的宗教權利及義務,包括婚姻、繼承、信仰告白、宗教禮俗等。其他的一般民事法庭(the Civil Courts)不僅不可以干預回教法庭的審判,更不可以推翻回教法庭的審判。此外,回教法庭有其特定的體系,從中央到地方,亦分成上下階級的審判體系,就如同其他的民事法庭體系;所不同的是,回教法庭專門審理回教徒的事務,其他的法庭不得介入或干擾。馬來人的回教教育亦受到政府的特別保障,因此在一些較大的回教清真寺大都設有回教學校,專門教導馬來人的回教教義,包括可蘭經的內容,回教宗教禮儀、習俗、文等。這些附屬在回教清真寺的學校,大都招收中、小學生,教導他們基本及初級的回教教義,其教育經費會都由政府提供。此外,大馬政府亦開辦回教學院(大學),訓練高級的回教人才(回教宗教師),其教育經費大都是由政府補助。上述這些有關回教的特別權力及待遇,都是因為回教是官方宗教,因此政府有義務要提供制度性的保護及規範,這是其他宗教所沒有的,只有回教才享有這些特殊的待遇及權利。當回教受到特別保障的同時,其他的宗教就受到歧視或不平等的對待。例如馬來西亞新聞部在1988年宣布,除回教外,其他的宗教節目都不得在電視及廣播媒體播放。此外,其他宗教的建築工程亦受到相當嚴格的限制,例如執照申請被拖延、建築物必須小於附近的清真寺、新設的教堂甚至不能懸掛十字架等。這些都顯示回教的強勢領導,其他宗教就因而受到不平等的對待。二、生活文化馬來人信仰回教,受到政府的保護及提倡;因此,回教規範的禮儀及習俗,就成為馬來人的生活及文化,亦成為馬來人最大的特色。對馬來人而言,回教不僅是宗教,亦是一種文化及生活方式,這是馬來人與其他種族的最大不同。這些不同的生活文化,有時就成為族群關係的界線與鴻溝。首先,就宗教信仰而言,馬來人一天要祈禱五次,即前、後、中午時間、日落之前、及日落之後。祈禱的地點可以在家中、工作場所、或回教教堂(清真寺);在家中及清真寺內都很容易,在工作場所就較麻煩,因為各種不同的工作場所,有很大的差異,也不一定有適當的場所祈禱。但是,由於回教是官方宗教,因此,大馬政府規定只要有二十位回教徒以上的工作場所,就必須要設有祈禱室。因為如此,許多較大的公司、工廠,甚至包括機場,都設有祈禱室,而且有標示,相當明顯。回教徒擁有祈禱室及聚會的清真寺,是其他非回教徒所無可比擬的;不論其規模、設備、及地理位置的方便程度,對回教徒而言,都相當的便利,各個社區及住宅區都有清真寺,大多數的馬來人只需要步行幾分鐘,大概就可以到達附近的清真寺。此外,回教所主辦的宗教活動及禮儀、習俗、及活動都可以公開及盛大舉行,甚至可以透過電視及廣播,進行宗教活動及宣傳。可是,馬來西亞信仰其他宗教的人民,不僅沒有這些特殊的權利,即便要主辦自己信仰的宗教活動時,亦常常受到限制,不可以使用電視或廣播進行宗教活動。此外,其他的宗教要興建禮拜堂時,其建築及規模都要受到限制;例如***徒若要蓋一間教堂,不可以蓋在回教清真寺附近;即便要蓋,其規模一定要小於附近的清真寺。基督徒所主辦聖誕活動及其他相關的活動,亦不可以妨害或影響到附近的回教徒,以避免引發不必要的困擾及紛爭。其次,回教徒不吃豬肉,因為豬被認為是不潔淨的動物,這是馬來人流傳已久的生活飲食文化;有些虔敬的回教徒不僅不吃豬肉,甚至連豬油製作的糕餅及食品,都拒絕食用。就回教徒而言,不潔淨的豬及其相關之物都是不能接近的,因此,所有與豬或豬肉有關的食物或產品,都拒絕食用。但是,華人卻不是如此,華人吃豬肉亦是流傳已久的飲食文化,華人飼養豬隻,就成為傳統農家生活的一部份;因此,華人購買豬飼料、清理豬舍及豬的糞便,亦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華人在郊區飼養豬隻非常普遍,因為豬就是經濟活動的一部份。可是,這些卻是馬來人及回教徒的禁忌。由於對豬肉的認知及觀點截然不同;因此,馬來人與華人在生活上就很難有交集。例如,馬來人到華人家中作客,華人就必須迴避招待所有與豬肉或豬油製成的食物,包括糕餅、點心、肉乾、肉絲等;馬來人也因為避免造成華人的不方便,因此,大都不願到華人家中作客,以避免造成麻煩。又如,華人若在農村或郊區養豬,其附近大概就不會有馬來人居住,因為豬飼料及豬糞便都是不潔淨的,對信仰回教的馬來人而言,都是禁忌。豬肉文化雖是生活的小事件,但是,由於二大族群的人口都很多,很容易造成生活上的強烈對比,甚至引發生活文化的不和諧及對立。最後,馬來人不養狗,亦不將狗當寵物看待;可是,對華人而言,養狗當寵物或保護安全,已經是生活習慣的一部份,尤其是華人在鄉村地區或較偏僻的地區,大都在家中養狗,一則具有安全作用,同時又可以成為人類的好朋友或寵物。可是,對於馬來人而言,他們不僅不養狗,而且對一見到陌生人就狂吠不止的狗,頗為心生畏懼;因此,馬來人若受邀到華人家中作客,大都會問有沒有養狗。由於這種對養狗文化的認知差距,馬來人與華人就形成一種無形的隔閡與距離,相當難以突破。綜合上述馬來人生活文化的三大特色,再加上回教徒不准與非回教徒通婚;因此,馬來人與華人的社會隔閡及文化差異,相當明顯。儘管多數馬來人與華人在主觀意願上,並不會以種族來區隔對方,但是,由於雙方在文化生活上的無形差異,卻很容易造成有形的社會距離。如果將這些文化社會的隔閡,再加上經濟及政治的差距,就發現這二大族群共同建立的國家,真是不容易。三、經濟在英國人到達馬來半島之前,馬來人大都過著傳統的農業生活,亦大都居住在農村及鄉村地區,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靜及敬虔的宗教生活。其次,馬來人的回教信仰相當注重宗教靈性生活,不大看重物質生活的享受;此外,馬來半島的氣候相當舒適,土壤肥沃,各種農業及經濟作物相當豐富。因此,馬來人並不大需要辛苦工作,就可輕易的取得農作物及土產,衣食溫飽沒有任何問題,如此就產生馬來人不大喜愛工作的習性;但是,這並不表示馬來人「懶惰」,這應該要有所區別。當英國人開始統治馬來半島之際,就同時開發馬來半島,接著就引進「賺取利潤」的市場經濟及資本主義,這並不符合馬來人的原本生活文化,因為大多數的馬來人仍然住在鄉村地區,過著傳統的、簡樸的農業生活,對於「賺取利潤」的市場交易行為並不感興趣。英國人就只好引進華人,到馬來半島從事開發工作;在中國大陸沿岸的福建人、廣東人、客家人、及海南人,自十九世紀中期起就開始經歷滿清政府的衰敗,他們在自己的家鄉並沒有太多的經濟發展機會。在英國開發馬來半島之後,就因而有機會到馬來半島及其他東南亞地區,尋找經濟生活的契機。當華人到達馬來半島之後,不僅改變華人的命運,亦改變馬來人的命運;原本過著與世無爭的馬來人,從此開始要與華人應對,而且要共同生活,共同分享及爭取資源及權利,甚至共同建立一個國家。馬來人在馬來半島已經居住很長一段時期,原本不需要競爭就可以過著平靜的溫飽日子;可是,華人的情況就並非如此,華人到馬來半島就是要來打拼的,華人一定要努力辛勤工作,才得以溫飽,若不努力賣命工作,就沒有生存的機會。這是馬來人與華人對經濟發展,最大的不同認知;因此,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造成經濟發展不同的結果,最後就形成二大族群的經濟差距,及經濟的鴻溝。華人在馬來半島很快就與英國人結合,並共同開發馬來半島的礦產及資源,經過一般時間之後,原本赤手空拳的華人,就開始小有積蓄,接著成家立業,購地置產,開發自己的產業;因此,華人的經濟就不斷好轉,其生活就獲得更大改善。當華人經濟條件漸好時,就引進更多的同鄉及同宗,到馬來半島共同開發。再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華人不僅愈來愈多,而且經濟條件愈來愈好。住在都會地區的華人從事工業、商業,住在鄉村的華人從事農業,大都有機會獲得明顯的生活改善。可是,馬來人的經濟清況卻並非如此。由於馬來人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及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又有嚴謹的回教信仰及宗教禮儀,而且大都過著傳統的農業生活;因此,當英國人與華人共同開發馬來半島之際,馬來人的生活並未改變。可是,當自外地移入的華人經濟不斷改善時,自認為原住民的馬來人就很不是滋味。當馬來人看到身旁的華人,原本剛到馬來半島時,大都一副落魄戶的窮人模樣,可是沒隔多久,這些連溫飽都有問題的華人,卻個個轉變,有些華人甚至炫耀他們的財富。這種情境,馬來人看在眼裡,真是情何以堪!這種因經濟生活而產生的差距,再加上原先就有的宗教差異,及社會文化的差距,就形成馬來人對華人既羨慕又排斥、既嚮往又嫉妒的複雜及矛盾心態。四、政治馬來人與華人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政治地位及政治組織的差異及差距。華人到馬來半島是由於經濟因素,他們根本沒有想到政治地位及身分的問題,當然就沒有所謂的政治組織;因此,華人在馬來半島及東南亞其他國家,在移民的初期幾乎就是一盤散沙,因為每個人大都只顧著打拼過生活。事實上,華人大都有落葉歸根的中華文化思想,他們也認為在馬來半島發達之後,仍然要回到家鄉。可是,馬來人卻並非如此。馬來人認為自己就是原住民,他們就是土著,就是土地之子,他們不僅應該享有特殊的權利,亦應該擁有統治及主導的權力,因為他們就是馬來半島的主人;因此,馬來人就視英國人及華人為外來人及者,他們對華人的感覺更是如此。尤其是當馬來人與華人的隔閡越來越大時,馬來人就恨不得將華人全都趕回中國去!因此,每次選舉期間,馬來人的候選人批判華人越嚴厲,就越能激發馬來人的民族情緒,越有高票當選的機會,這就形成兩大種族的政治隔閡。此外,馬來人在英國人到達馬來半島之前,就已有自己的政治組織及統治制度,他們的統治者就是蘇丹(Sultan)。馬來人的蘇丹不僅是政治的統治者,亦是社會系統的族長,更是回教信仰的領袖;因此,蘇丹在馬來人的社會就是最高的統治者,所有關乎人民的宗教事務、家庭糾紛、社會紛爭等,都是交由蘇丹處理。事實上,英國人來到馬來半島的殖民統治,之所以能夠順利,就是他們都有與馬來人的蘇丹簽署協議,由蘇丹賦與英國人的治理權力,因此,英國才能順利的一步步取得馬來半島的殖民統治。由於馬來人與華人對馬來半島的「歸屬」認知有如此的不同,馬來人認為他們是馬來半島的主人,因此擁有馬來半島的主權及統治權;而華人到馬來半島是移民、過客、及寄居,因而華人在馬來半島並沒有建立政治組織及制度,只有社團組織,經濟組織,及教育組織。在英國人統治期間,華人及馬來人被英國人管轄統治,政治意識及政治利益的衝突,並不明顯;可是,當雙方在爭取獨立後,政治問題及衝突就浮出檯面。當馬來亞聯合邦(Malayan Union)於1946年成立時,英國人並未賦予馬來人統治的特權,反而給予華人合法的公民權,這就引起馬來人相當大的憤慨,更加引發馬來人的「不安全感」,亦更加引發馬來人對華人的不滿、厭惡、甚至某種程度的敵視。主要原因就是,馬來人認為他們所擁有的馬來半島,被外來的華人,不但取得經濟的資源與優勢,如今又因為取得合法的公民權,有可能進一步取得政治的統治權。這種不安全感的產生,顯而易見,亦成為日後馬來人與華人之間,處理各種事物的敏感神經。馬來人繼續向英國爭取獨立及特別的權利,英國人就在1948年重新建立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賦予馬來蘇丹的自主權及統治權。當英國人扶植馬來亞聯邦於日獨立時,憲法就明文規定馬來蘇丹在馬來各州的統治地位,而且規定馬來語是官方語言,回教是官方宗教,並且政府有義務保障馬來人的教育權利及經濟利益。由於這些明文保護及獨尊馬來人的憲法條款,馬來亞聯邦得以順利獨立,馬來人的政治權益因而受到憲法及法律的保障。然而,當馬來人的政治權益受到保障,華人的權益卻相對的沒有太多的保障,這些潛在的議題及衝突,在馬來亞聯邦獨立之後,就更多的浮出檯面,因而造成兩大種族的緊張、對立、及衝突。結語馬來人自認為是較早到達馬來半島的居民,又是人口數最多的種族;因此,就自認為是馬來半島的主人及擁有統治權,而將華人、印度人及其他種族視為外來的入侵者。馬來人擁有自己的宗教及文化生活方式,雖然與華人並不相同,但是,只要各有各自的居住地區,大致可以乎相互尊重,並不會引發重大衝突。可是,當馬來人與華人逐漸拉大彼此的經濟距離時,雙方對彼此的認知就會產生差距,進而引發忌妒、不滿、及對立。這些差距再捲入政治利益的紛爭,就形成一種錯綜複雜的情結。在英國人殖民統治時期,馬來人與華人勉強可以相互包容共處;可是,當馬來半島獨立之後,這個難解難分的習題,就要由雙方共同承擔,這就是馬來西亞的真實面。馬來人及華人的族群問題若妥善處理,則馬來西亞就穩定發展;若無法妥善處理,馬來半島的情勢發展就令人擔憂。馬來西亞已經獨立五十年,馬來人已經建立其特有的族群意識及權益,但是馬來人是否能與華人族群建立穩定和諧的關係,不僅關係馬來人的未來發展,亦關係馬來西亞未來的發展。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馬來西亞-馬來人與華人的矛盾之源 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730 工分:24887
左箭头-小图标
而且还关系到未来马来半岛的安全情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6622 工分:3533
左箭头-小图标
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是什么教?还不是中东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驿站---马来半岛娶妻生子得来的?因此马来人也是外来人,至少是本地土著的父系被基本灭绝,母系被中东人上了而来的?都他妈是外来人,别在华人面前称老大好不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604 工分:398774
/ 排名:1347
左箭头-小图标
看看中國人的智商世界排名----驕傲啊!!!http://en.wikipedia.org/wiki/IQ_and_Global_Inequality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4条记录]&分页:
&对馬來西亞-馬來人與華人的矛盾之源 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穷游大洋洲
 ·  00:04
三年前就看见朋友两口子去马来西亚潇洒,回来两个人不停地向我推销大马的各种风景如画和美食林立,重点是消费水平还低得让你有做小土豪的快感。(手机拍摄于马布岛)期间有几次亚航机票预订界面都跳转到付款流程了,总是犹豫犹豫再犹豫。然后不是特价机票售完,又感觉买接近正价的机票是多么的愚蠢。或者就是,突然越好的小伙伴请假困难行程有变,不然就是自己突然冒出的各种项目耽误行程。总之就是有时间没钱,有钱就没时间,蹑手蹑脚的顾虑一切的突发事件,想要所有的事情的完美的按照流程去运行。去年亚航大促,我正好在项目上被各种问题烦的焦头烂额,那段时间心情各种阴郁,整个人都不好了。偶然刷微博看见亚航小红发布的大促抢票令,成都去吉隆坡最低400左右。整个人又复活了,刷日期刷最低价,精神抖擞的订了自己和小伙伴成都往返的两程机票。一气呵成居然没有在付款界面各种犹豫,果然人总是在压力下爆发的。第二天告诉小伙伴被各种埋怨,“说走就说的旅行,你不是憧憬很久了吗,帮你实现不用太感谢我”就这句话糊弄他。其实亚航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我都有关注,但是一般都没有特别的去关注,经常看见促销通知的时候都是最后几天了,各种好日期的均售卖一空。被埋怨的时候看看机票价格觉得这个损失还是OK得了,我们没有选择最低价,贵个200左右吧。预定新佳马达的时候,4月份的房价是按照旺季计费的,然而去了老板说这段时间人不多,我们也乐得清闲安静。我倒是蛮讨厌黄金周看人的情况,所以这次新佳马达稀稀落落的人群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去和旅客度假村里的“原住民”去进行各种PY交易,哈哈。行前准备1.贤人说得对钱不是万能的,但是走天下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我向来出门没有带一大叠现金的习惯,我的小伙伴也是懒,但是看攻略说有可能会查“携带足够现金”,所以我们换了300的美金,以备不时身上材料好看点。后来事实证明这个担心完全没必要,全程没有查资金情况,所以小伙伴们,只携带一张取钱方便的卡就大大的OK了。我们使用的成都银行金卡,在“银联”标识的ATM取钱成都银行不收取手续费,对于穷游来说能省点是点。现在很多银行都有这个服务--境外取款免手续费,具体你们自己去咨询下,不过好像四大行的免手续费的卡很难很难办。人民币在西马的普及率不是很高,东马感觉接受人民币的商家到时不少,在沙巴我们还看见几家支持微信支付宝的海鲜店。2.酒店预订,这个东西看个人性格了,我是懒得到了再四处去寻找住处。有可能那样行程安排更加灵活点,玩到哪就近寻觅住处,不用全程围绕酒店做文章。旺季还是建议大家提前预定,异国他乡流落街头还是满凄凉的。我们都是到达一个新地方就直奔酒店安置行李,两个行李箱一个背包随身携带还是极其不方便的。我们其中7天的住宿在BOOKING上解决。仙本那镇上一晚BOOKING上没有合适的,广受好评的“海丰酒店”也没有,最终在Agoda上搞定。如果一大家人出行或者你们有闲情逸致做饭的话,可以考虑AIRBNB——提供各种家庭式住宿。3.接送机的问题。个人觉得在西马没有必要去提前预定,这边的绝大多数旅游热门城市和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差不多,机场与离市中心的交通都是十分方便的。在西马我们全程搭UBER,因为价格是真的很让人心动,建议配合GOOGLE地图食用口味更佳。东马的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要差一点(东马UBER里的冷气吹得感觉不要钱似的,西马车里跟国内出租冷气一般没啥感觉)。要是前往仙本那怕麻烦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国内预定一个斗湖接机服务,一般机场都有很多的车,下来就有人搭讪你,价格也就25马币左右。送机不建议提前国内预定!!!一般住宿的老板都有司机的联系方式,提前一天联系就好了,这样时间比较好把控。我们就这吃了一个大亏,强烈谴责“北京佰程旅游”!!!!!!!!!!!各种不负责导致行程被耽误取消,给楼主造成心里生理创伤。所以要去仙本那的小伙伴可以考虑预定个斗湖接机,其他的完全没必要。穷游商城赞一下,我们订了个亚庇的接机,行程前一天就有客服主动联系告知各种注意事项,而且反馈问题处理及时,基本算全程跟踪服务。(亚庇机场到我们酒店真的就不到半小时,汗!我怀念UBER)4.签证请参考前辈的帖子我们使用的eNTRI电子签,半小时不到就搞定,交完钱就出签了,一个电子的先行版(没有照片),通过率估计真是百分百。过几天会邮件发送正式版,把这个打印出来随身携带就OK。5.杂七杂八的各种用品我们是两个糙汉子,所以秉持的“能不带就不带”的原则,以下物品仅供参考。淘宝买的转换头2个,也就2元左右一个。淘宝买的水母衣,100左右一件。这个一定要,不然会被晒得很惨,惨不忍睹,反正我的脸开始换皮了。潜水袜一双,那边的珊瑚礁真的是比较浅,浮潜的时候容易被珊瑚划伤,我们快艇的大副去放置船锚被划伤了两次。瞎游的时候楼主和珊瑚亲密接触几次,下来看袜子衣服上全是粘液,好不绅士。浮潜三宝套装,我们比较惜命所以买的稍微好一点,毕竟我是一个旱鸭子,哈哈。第一次浮潜不会水的小伙伴建议购买上图这种带独立排水仓的,不容易呛水。建议自己购买,潜店租借25马币一天。毕竟是要“亲密接触”的,使用二手的总觉得心里有点不舒服。水下相机,租赁大概20多一天,我们10多天的行程算下来也要200+,所以就自己买了个山寨狗。毕竟是个山寨货,期初对照片的质量没报多大希望,就想图个好玩随便照照,结果成像还是蛮令人惊喜的。那边的雨基本都是一阵阵的,不超过一小时,我们这次在外面基本没淋着雨。同行有妹子或者怕晒的汉子的可以随身携带一把伞——遮阳。防晒霜和芦荟胶!!!这两个一定要的,虽然浮潜我们天天都涂抹防晒霜,水下起来及时补霜,还是没逃过被晒伤的命运。基本浮潜的或多或少都有晒伤的情况,反正晚上回来大家都是红鼻子,哈哈。所以芦荟胶特别特别重要,全靠晚上用它当面膜敷。亚航行李出发前各种消息说亚航开始严格执行7KG限制,所以我们打算轻装出行,尽量精减行李。人算不如天算,还是在槟城飞亚庇这段中招,而且还是“阴招”。登机的时候来称重,我们大概超了个3KG。亚航国内段基本都是起飞前10多分钟左右登机,所以时间搞得特别的紧张,又是第一次遇见没经验,只能给了200马币的托运费。吃一堑长一智,200马币换来的经验。行李超重过多的请安检前去办理托运大概70马币左右,根据重量飞行里程不同。登机前被查托运一口价200马币,就问你心痛不。超重不多的,请把衣服拿出来多多的穿在身上,就当自己是一个胖子。再者把小行李装在塑料口袋里,手提上飞机,这个是不用计重的。(双肩单肩背包是要计重的)第壹天我们是七号晚上11:55的飞机,10点多就去机场安检等候。柜台小哥就检查了往返机票预订和马来西亚签证,并没有称重行李什么的。然后,亚航的小红就这样晚点了,晚点了,据说是检修有故障再重启飞机,安全是头等大事,还是好好检查的好。想说还好买了延误险的,好歹有个安慰奖,一个半小时后通知我们登记。然后就没有延误证明,然后,然后4个小时后,安全抵达吉隆坡KLIA2。原计划到机场估计5点,还担心公共交通还没开始运行。结果晚点到7点,走出舱门就是日出。新的一天,马来西亚我来了。白天感觉上会比夜晚好很多,人至少说元气满满的。因为是早班抵达,整个机场显得特别的安静。随着人流走就OK,目标入境口。KLIA2给人的第一感觉——干净,整洁,舒服。真的是蛮大的,我们下飞机到入境排队真是一个蛮长的路程。最后一天回国就因为这个“大”机场差点误机。这边入境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不会像越南那边各种刁难,出现索取消费的情况。就把机票签证护照递给他们工作人员,老实等候就OK。过关后出来就是KLIA2的二楼,感觉KLIA2的外围就是个大的购物中心。二楼的商业区就有ATM取款机,大概在出来的左边方位,应该蛮好找的,实在不行就问人。我们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取钱,不然后面的步骤没办法进行,这里也没有个什么刷微信的。飞了一晚,我们又没有订亚航的航空餐肚子蛮饿的,取完钱刚好看见2.5楼有个汉堡王,小伙伴就直接飞奔过去点餐。价钱感觉稍微比国内便宜,重点是这边的量比国内大。我对快餐无感,所以也不好评判口味了。吃完就往到达出口走,路上看见移动运营商,顺便就把卡给买了。机场买电话卡的是接受人民币的但是汇率特别不划算。我们买了一张HOTLINK,一张DIGI的。前者是50马币30G的4G流量不含电话费,3G流量不限,反正我和小伙伴刷朋友圈看视频打游戏就把流量给用完了,最后使用3G的速度是真的很慢。后者10马币300M的4G流量有5马币的话费,每天用1马币送你200M流量。因为之前听说在仙本那那边DIGI的信号较好,所以买两张备用,这样流量基本够我们消费。本来是打算去搭乘地铁的,使用GOOGLE地图查看酒店位置时,看见推荐的UBER才80马币左右,还有优惠。果断选择叫车服务,省去转车的麻烦。其实我们两人坐公共交通的话大概也需要100+马币。由于语言上存在问题,这边主要说的还是马来语,英语他们基本的沟通是没问题的。建议小伙伴的上车地点一定要准确,司机基本上都会在你的上车点接人。UBER会显示司机的距离,看见快到了就在上车点仔细看车牌号。KLIA2 2楼是抵达,2.5楼是商业,3楼是出发。送机一般司机会送到一楼,一楼有一个大食堂一样的餐馆,自己打菜结账,口味还是蛮多的,重点是在机场里是最便宜的。机场到市中心大概用时1个小时。达到酒店办理入住,给他护照和预定码就OK。这边大型酒店基本都是英语,一般会有一个会中文。由于12点后才能入住,我们把行李办理寄存,就四处去溜达。这边10-13点外面特别的热,我们酒店刚好在一个购物中心里面,就顺势躲里面吹冷气考察下这里的市场。这里的711很常见,买一些生活用品小东西确实蛮方便。话说每个711的卖品有些许不同,我的小伙伴在这里看见一款饮料特别想喝,被我给莫名阻扰掉没买成,后面其他地方每每遇见711去找都没发现了,甚是遗憾。看见类似屈臣氏的店进去把防晒霜和芦荟胶给搞定。全世界都是一个道理:商城里吃东西贼贵!果断放弃外出觅食。在马来西亚,大众点评是可以使用!对于中国去的吃货,这绝对是一个福音。第一个正餐选择的是“万利肉骨茶”,距离我们酒店蛮近的加上穷游美食推荐。第一天特别的有精力,顶做太阳走过去,大概步行半个多小时,顺路看看风景啥的。(更多美食图片详情大众点评 哈哈)我两没摸清门道自认为食量不错,就冒着胆子点了个中份。结果是吃到撑死都没有吃完。汤是一股浓香的中药味,不是苦苦的那种,有点像家里炖的大补汤。里面有特大块的肉排骨和猪肚之类的,是那种让肉食动物口口过瘾的大。他桌上有味碟和各种调味品,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来蘸肉食用。我看他们本地人基本上都是搭配一碗油条或者类似豆腐块的东西。我们是真的莽夫了,不然还想试试那个豆腐的。这餐30马币,剩下不少的肉,甚是惭愧。正常的话人均10马币。我是觉得味道蛮特别的,能给到8.5分。吃完返回酒店,拿房卡行李,回屋洗漱一番。中午出去还是蛮热的,加上飞一晚也是满疲惫的,我们决定小憩下。之前了解到是有种双层BUS,感觉特别的爽。跟酒店前台咨询,刚好他们有售卖票而且在附近就有一个上车点。45马币一个人,24小时有效,从你上车开始计时。也就是说今天下午三点上车,明天3点前还可以乘坐,比较适合我们的行程,入手。HOP-ON HOP-OFF观光车可以在官网查询它的信息,好像官网买票是40马币。游玩一圈大概2个小时,吉隆坡市区里还是蛮堵车的。穷游推荐的吉隆坡景点全部涵盖到,遇见感兴趣的就下去参观,相比自己坐车方便多了。每趟车的间隔30分钟,错过一趟铁定等候30分钟。敞篷的BUS和非敞篷是交替发车的。第一天我们到底都没有坐到敞篷车也是郁闷。
 ·  12:36
那些初次前往的是风景,那些再次抵达的是人情。
一个月后,重返槟城,只因美丽。
先上个手机拍摄手机剪辑的槟城游小视频
1、亚洲航空Air Asia从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杭州、昆明、南宁、桂林及香港、澳门每天有累计超过20个航班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第二国际机场kila2。从吉隆坡每天有13个航班往返槟城(吉隆坡起飞时间:最早7:10,最晚22:00)飞行时间约1小时。昆明至吉隆坡飞行时间约4小时。
2、当然也可以选择国内多家航空公司飞往吉隆坡,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已开通广州直飞槟城航线,中华航空、泰国国际航空、香港航空等也已开通直飞槟城航线,此外在吉隆坡可选乘马来西亚航空、飞萤航空、马印航空、狮子航空等本土航空公司飞往槟城。
欢迎持续关注@天蓝年代 的#一个人旅行#系列,全球旅行摄影跟拍约片进行中。
新浪微博:/onenone
腾讯微信:onenone
搜狐、新浪、小地球 旅游自媒体:天蓝年代
网易相册:/
欢迎围观此前游记:
雨季不再来(10天 缅甸 仰光、茵莱湖、曼德勒、蒲甘)
/thread-.html
城·事(12天 法国、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意大利、梵蒂冈)
/thread-.html
在泰国想念你(9天 泰国 清迈、大城阿育塔雅、曼谷)
/thread-.html
没那么神秘,却这样悠然(5天 柬埔寨 暹粒吴哥)
/thread-.html
 ·  00:56
本人29歲男, 26號晚上從台北飛到檳城, 計畫在當地待5天, 也想去蘭卡威, 有朋友那時也在檳城嗎? 歡迎一塊~
 ·  11:45
行前準備持台灣護照可以免簽證至馬國玩30天馬幣的縮寫是RM(Ringgit Malaysia),銀行是用MYR (Malaysia Ringgit)交通部分我訂了1. 台北-吉隆坡 及 檳城-台北 馬航 Malaysia airline 來回機票2. KLIA(機場) 到 KL sentral
KLIA ekspres 機場快鐵的車票 訂購網站 單程55RM 用mastercard網路訂購可打8折3. 吉隆坡-蘭卡威 AirAsia國內航班+行李 (搭配KL sentral到KLIA Skybus的車票)4. 蘭卡威(Langkawi)-檳城(Penang) 的船票 ferry 船公司網站
單程70RM以及有準備國際駕照住宿都是從找到的背包客棧。馬來西亞是回教國家,約有60%人口信奉伊斯蘭教馬來西亞使用的電壓為220~240V,英式長方形三孔式,必須用轉接頭馬來西亞四季如夏,平均氣溫為攝氏25~33度背包客棧有很多資訊可以參考。從台灣到馬來西亞約需要4小時半的飛行時間,第一次搭馬航令我感到最特別的是機上的小餐桌拉出來的位置居然低到就在膝蓋上!!! 要一直彎下腰找食物挺不習慣的。台灣跟馬來西亞沒有時差,抵達吉隆坡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左右,在走到拿行李之前會經過一家顯目黃底黑字招牌的MayBank(大馬兩大銀行其中一家,另一家是CIMB),我在這裡用新台幣NTD 4100 換到 馬幣 504MYR,匯率大約是100台幣兌12.3馬幣(8.13:1),跟在兆豐及臺灣銀行差不多,馬幣鈔票最大麵額是100元,但其實我在銀行拿到的都是50元,說明50元流通性是比較好的。換好錢拿完行李後,繼續往外走會看到黃色招牌寫著DIGI的電信公司,我用簡單的英文詢問店員,沒想到店員居然回我中文,真的是習慣出國就講英文,忘了大馬其實隻要是華人都會講中文的,我選擇的方案是1GB/7天 4G LTE高速上網 30RM,如果流量用完可以打語音加,店員都會幫你把SIM卡還有手機設定好,完全不用擔心不會安裝什麼的,10分鐘就能搞定。一切弄妥之後在機場吃了點東西就準備搭KLIA express前往市中心,車站在機場地下一樓,用手機把訂票紀錄拿給入口處的櫃檯看,服務人員會給你一張有二維碼的票,在感應處掃一下就可以了,要注意月台有兩側,一邊是KLIA ekspres直達KL sentral的,另一邊是KLIA transit會有多點停靠站,要搭直達的那邊,車程大約半小時就能抵達吉隆坡最大的交通樞紐KL sentral。接下來講講地鐵的部分,吉隆坡的地鐵分成三種路線KTM(電動火車)、LRT(類似捷運)、Monorail(高架,類似文湖線),各路線彼此是不連通的,也就是說必須出站再買另一條路線的車票進站,路線圖長這樣:買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櫃台買,另一種在售票機買,櫃台的好處是隻要講目的地,服務人員就會告訴你多少錢,付錢就能拿到票,缺點就是尖峰時段很容易大排長龍;售票機買可能隊伍短一點,但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台售票機都可以吃鈔票,能吃鈔票的也不接受1元及5元以外的大鈔,如果身上零錢零鈔不夠的話,還是隻能去櫃台買,車票也是跟台北捷運用感應式硬幣進站,投入閘門出站,如果是櫃台買的話會拿到一張收據,進站時給站務人員看,如果沒站務人員就是直接走進去。Day1 吉隆坡前一天因為時程已晚到了位於茨廠街附近的背包客棧後,就在附近的便利店買了些餅乾,瓶裝水很便宜約1~2RM就有,街道上流浪漢不少,恰巧遇到有熱心的學生團體送食物給他們,夜晚的街頭顯得特別溫馨。隔天一早我與我當地的朋友約在中央市集(Central Market),今天就由他擔任地陪的角色啦! Central Market 裡麵有冷氣,商店賣些文創類的東西,一樓有一條聞到特有香氣就知道是印度的服飾街,外麵還有一條小街道也就是圖中神祕的標誌後頭,大都是賣紀念品或果汁之類。為什麼標題要叫最接地氣之吃貨呢? 這就得由馬來西亞人的民族組成說起啦! 馬來西亞主要由三個民族組成,人數最多的是馬來族約占總人口一半、其次是華人約占四分之一、最少的為印度裔約占6%,還有不少原住民,這麼多不同民族融合在一起,肯定美食種類也是非常豐富啊! (事實證明7天根本吃不完所有東西) 自己來之前也是看了不少節目介紹,再由我朋友本地吉隆坡人帶路,絕對吃遍最接地氣的國民美食啊! 首先,三餐最重要的就是早餐啦! 所謂的重要,對於馬來西亞人來講,吃的就是我們覺得正餐才會吃的,炒麵、炒飯、湯麵連燒臘都有,這...這麼油的東西拿來當早餐? 是的,馬來西亞人各個吃得津津有味啊! 我們在一家生意好到不行還要跟隔壁店家借位子的茶餐室,點了伊府麵跟薏米水,伊府麵指的是意麵不過加的料可多了,大部分是海鮮,蝦、蛤蠣還有蛋等等,有乾的也有湯的, 另外一樣飲料也是當地人常點的意米水(barley),薏米其實就是薏仁,喝起來冰涼甘甜不膩,很消暑啊! 我朋友點了另一種飲料叫milo,沒錯! 就是大賣場常見綠色包裝沖泡式的美祿巧克力,不知道這裡為什麼這麼多人愛喝,幾乎每家餐廳都會有。接著來到吉隆坡最有名的唐人街——茨廠街(Petaling Street)茨廠街以販賣手錶、衣服和首飾聞名,亦有地道小吃,據我朋友說以前這裡的確是華人聚集的市集,但後來華人不再在此做生意或者請當地人或外勞來顧攤,所以來到這看到的非華人還比較多呢! 我們找到了這裡最有名的一家飲料店,號稱「馳名」的羅漢果龍眼冰糖燉冬瓜,到這的遊客肯定都會來上一杯,據說有「功效:消暑散熱、清涼潤肺、化痰止咳、解渴妙品、長飲有益、四季健康」,簡直比含笑半步癲還厲害,喝起來確實爽口,還吃的到顆粒,唯一的缺點是,實在太甜啦! 冰糖又冬瓜,不喜歡喝太甜飲料的人可能會不習慣喔!茨廠街附近還有一間印度廟——馬裏安曼印度廟(Sri Mahamariamman Temple),進去是要脫鞋的,左側有地方可以寄放,一雙20cent,出來再給錢在一個回教國家出現其他宗教的寺廟,代表馬來西亞能夠包容且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我們參觀到一半時,突然響起傳統音樂,人們站在兩旁往最裡頭朝拜,最深處的小房間有一座黑色的印度神像,神職人員裸著上半身用金色的液體倒在神像上,再用清水洗淨,來來回回重複數次,配著印度音樂真的有種置身印度的感覺,儀式結束後,神職人員拿著蠟燭走在人群間的走道,眾信徒向前用手裹著燭光再到自己的額頭及身體上,接收庇佑。廟內平台的四周還有印度教的神像及雕刻,可以細細體驗不同宗教文化之美。今天天氣是陰天還滿適合走路逛市區的,不知不覺就走到也是吉隆坡著名的地方——獨立廣場(Merdeka Square)及蘇丹阿都沙末大廈(Bangunan Sultan Abdul Sama)(附近的Masjid Jamek 嘉美回教堂剛好在整修無法進去參觀)目前這棟建築是吉隆坡高等法院的所在地,濃濃的英國殖民味,前麵的大草坪及旁邊插著國旗的圓形廣場就是當年(1957)馬來西亞宣示獨立的地方,國慶日時這裡會有盛大的慶祝活動,晚上點燈的阿都沙末大廈更是散發曾經輝煌的氣息。我朋友大概覺得太無聊居然開始抓起寶可夢了,據說這裡可是吉隆坡寶可夢聖地,結果也沒抓到什麼,遊戲剛上線時這裡可是集滿了人呢! 下一站就是在建築物身後的吉隆坡塔。吉隆坡塔位於咖啡山(Bukit Nanas)上,高421米。如果從別的地方來,可以搭免費的GO KL巴士到山腳,或者雙層觀光巴士會開進山裡,如果不怕累,倒是可以爬山邊樓梯繞上去爬了一小段路,總算到塔下啦! 馬來西亞景點都是分本國人及外國人的票價,可以選擇要不要上到有玻璃地板那層樓,或是隻到observation,票價差20RM多,我朋友說玻璃地板還沒完全蓋好,隻開放一邊,我就沒有買樓上的票了,不過覺得上去一次還是值得,到觀景台就能欣賞到整個吉隆坡的市景(那棟最高的就是待會要去的雙峰塔),也有投幣式望遠鏡,中間區域有賣紀念品,以景區來說價格還挺便宜的。下塔之後一樓有賣許多伴手禮,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榴槤啦! 馬來西亞代表水果無誤,聽說不會吃榴槤的不是馬來西亞人,有賣榴槤冰棒、榴槤餅、榴槤巧克力、榴槤乾等等,老實說我個人不太喜歡榴槤的味道,但還是抵擋不住老闆推銷的功力,一直叫我們試吃他們家的榴槤巧克力,隻好吃了一個,果然味道濃鬱......到不行,唇齒留香不誇張,喝了好幾口水還無法沖淡,愛吃榴槤的人肯定要買幾包回去,不愛吃的就買來送人就好接著就往吉隆坡地標雙峰塔(KLCC)移動啦!在欣賞塔之前當然要先祭祭五臟廟,底下百貨公司的美食街不在地下一樓,而是在三樓,這個就是馬來西亞人最愛吃的辣死你媽(Nasi Lemak)——椰漿飯,(馬來語小教室:Nasi就是飯,Lemak是椰漿,馬來語形容詞在名詞之後),吃起來的確是滿辣的,通常會搭配雞肉(ayam),我跟我朋友都覺得普普通通,果然百貨公司吃的都是騙觀光客,要吃正宗的椰漿飯請到街頭去找囉! 吃完正餐當然要來點甜品,就一定要介紹馬來西亞國民刨冰——ABC冰,ABC是馬來文Air Batu Campur的簡稱,意思是紅豆冰,還會加上綠色涼粉條、玉米,最後在淋上非常特別的粉紅色糖漿,不過吃起來有點像咳嗽糖漿的味道,就看個人覺得好不好吃囉!吃飽喝足後KLCC商場的頂樓有一間日本人開的吉隆坡最大的書店,裡麵的書包羅萬象,從漫畫、雜誌到室內設計的書通通都有,並且有英文、中文還有日文的書來因應馬來西亞多元的文化,建議一定要來這家書店逛逛。白天的KLCC看起來有點普通,不過內行人都知道晚上才是觀賞的最佳時機,後麵有座公園,這裡是觀賞及拍照雙峰塔最佳地點。在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附近還有一個地方叫時代廣場(Times Square),裡麵最著名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雲霄飛車,除了這個遊樂場外,還有射箭場、保齡球場,還有各國美食,意外發現有小台北(little Taipei)呢! 大部分的店家都是賣潮牌為主,很適合周末來此處逛逛。天色漸黑後,我們來到了金三角區有名的亞羅街(Jalan Alor)夜市這裡就是吉隆坡大排檔的聚集地,有一家上過節目的雞翅店位於此處,我們在附近的店家外帶沙嗲(Satay),沙嗲就是烤肉串,有羊肉、牛肉、雞肉,各個烤得香Q肉嫩啊! 一支不到2RM真的是俗又大碗,還有另一項特色小吃——釀豆腐,客家菜,釀是客家語動詞,有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就是在豆腐或蔬菜中放入魚漿,通常會先讓你夾想要的東西,之後把東西拿下去燙熱,料好吃湯頭也不錯! 主角雞翅反而顯得太普通就不多作介紹囉。(小提醒:雞翅店給的餐巾紙是要錢的,所以不要亂用喔!)吃飽飯就是要去散步消化啦! 最好的地點當然是KLCC,果然晚上的雙峰塔,美極啦!!!旁邊還有水舞秀,真的非常有氣氛啊! 男女老少都坐在水池畔的樓梯觀賞。第一天就在雙子塔待續囉!Day2 吉隆坡今天原本一早要去粉紅清真寺,結果起來晚了直接過去的話剛好會遇到中午禱告時間(12:30-14:00),這段時間是不開放參觀的喔,記得避開不然就要在外麵等了。雖然晚起但早餐可不能省,我朋友說可以開車載我到他家住宅區附近逛逛,位於LRT的Sri Petaling站附近,買了港式點心糯米雞、叉燒包、蝦餃、炸芋角等等外帶到另一家店去吃,馬來西亞有很多店家合在一起共租一個空間的營業模式,這樣想吃多種美食也很方便呢! 我們又點了豬腸粉、魚滑米粉,早餐吃這麼豐盛還是頭一遭,港式點心一定要配店家給的醬料才好吃,豬腸粉可跟豬肉沒什麼關係,是用米做成漿再蒸熟後捲起做成,因形狀似豬腸而得名,吃起來軟Q像河粉;魚滑米粉算是比較貴的一項(也有魚頭米粉),一碗9RM,就是魚肉加米粉。早餐吃完後看了時間又到了中餐時間,清真寺也還沒開,隻好繼續吃啦! 繞過一個轉角來到印度人開的mamak媽媽檔,點了一盤印度煎餅(Roti canai),有原味跟奶油口味,我覺得原味剛剛好,奶油味道重容易膩,正統吃法一定要用手抓沾醬,吃餅口渴又點了杯馬來西亞有名的飲料酸柑水(Limau Ais),也是每家店的基本款,真的好喝又解渴,非常想續杯啊! 但想到待會還要再吃另一項有名的冰品,還是留點僅剩的胃。馬來西亞人吃ABC冰,那印度人呢?印度人當然也有自己專屬的冰品囉! 煎蕊也叫珍多冰(Cendol),我朋友帶我到一家非常奇特的店,嚴格說起來它是一家行動冰店,就停在交流道附近的路邊做起生意,會來吃的都是路過的遊客有紅豆、玉米、綠色粉條再淋上椰汁配椰糖,熱天來一碗暑氣全消,不過玉米味還挺重的,一碗2.5RM,可說是必吃的印度甜品啦!總算到了下午,粉紅清真寺(Masjid Putra),位在馬來西亞的新行政中心——太子城(Putrajaya,布城),如果從市區前往,可以到KL Sentral 搭 KLIA transit機場線到達 Putrajaya站。女性及穿著短褲或無袖服裝的人必須在入口處租借紅色長袍才能進去,裡麵有區域是必須脫鞋的,因為回教是不信神,清真寺內空無一物,有分男女不同的禱告區域參觀完後旁邊就是馬來西亞的首相府,也是回教的建築設計,聽說屋頂之所以為墨綠色是因為馬來西亞人喜歡墨綠色。吉隆坡還有一個地方也是遊客必去的景點——黑風洞(Batu Caves),現在可以坐地鐵直達了(搭乘KTM到Batu caves終點站)。對了,來這裡前一定要儲備好體力,因為看到長到不行又非常陡的樓梯,肯定會動力全失啊! 一路上還有鴿子跟猴子隨時會出現,這裡鴿子跟猴子的數量相當多,聽我朋友說身上絕對不能帶吃的,他小時候有陰影被猴子搶過食物,另外不要太接近揹著小猴子的母猴,避免因為母猴護子而攻擊,爬了不知道多少階梯總算到了洞穴內有一些印度教寺廟和祠堂,裡麵有打光,洞穴不是完全封閉的,所以不會太暗,不過濕氣有點重且有一股不知是不是蝙蝠排泄物的味道,所以我們拍拍照就出來了。聽說馬來西亞有一個重大的節慶會在這裡慶祝,也就是11月的屠妖節,會把這裡擠得水洩不通呢! 出洞後發現樓梯有岔路,是一個叫Dark Cave的洞穴,必須由嚮導帶領才能進去的,還要戴安全帽,裡麵有蝙蝠跟特有種蜘蛛之類,我記得價格不便宜,而且洞穴挺深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挑戰看看。離開了黑風洞,回到我朋友家Sri Petaling站附近的小市集逛逛,對於這種一般遊客絕對不會知道的地方特別有興趣啊!一個個黃色小攤子就是夜市囉!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裡的食物種類不輸其他大夜市,我們在這點了圖中黃色招牌賣的板麵,以及羅惹(Rojak),板麵有點類似炸醬麵,但顏色比較黑,上麵加上肉燥、木耳絲跟炸小魚乾,滿好吃的,羅惹是一種馬來小吃,原意是指混和物,是用多種蔬果沾醬再撒上花生粉的蔬果沙拉,吃起來甜中帶點水果的脆。走著看到一家水果攤,馬來西亞除了榴槤外,還有三樣特別的水果——紅毛丹、山竹、愛情果,紅毛丹吃起來像荔枝,山竹跟愛情果都是有點酸中帶甜的味道,對了,挑山竹有一個小技巧,要挑整顆微軟,太硬的話就是壞掉了。接下來要去吃馬來西亞最有名的食物啦! 肉骨茶(Bak kut teh)我們來到一家叫好易記肉骨茶,是上過電視的呦! 果然已經坐滿客人啦!第一次看到肉骨茶居然有乾拌的!! 我們點了一碗乾跟湯的,湯是可以無限續的喔! 太讚了!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肉骨茶了! 非常入味,好想每週都來上一碗啊! 馬來西亞人實在太幸福了!這一整天幾乎都在吃吃喝喝,隻能說馬來西亞美食實在是太多了! 三個胃都不夠吃啊!可惜我明天就要離開吉隆坡了,隻能跟我朋友說再見啦! 感謝他兩天的地陪導覽!!Day3 蘭卡威一早搭乘亞航從吉隆坡飛到蘭卡威這座度假小島,約需要1個小時的航程,島上的匯率差很多,最好先換好現金,或用信用卡消費。Langkawi名稱是取自老鷹和石頭的情景。馬來語裡鷹是Helang,而石頭是Kawi石,就取鷹名的Lang+Kawi,得Langkawi。而後老鷹就變成是島上的吉祥物了。一下飛機後,馬上就會有熱情的店家開始推銷local tour的行程及租車,不過價格可要貨比三家,建議出發前先訂好或者請旅店幫忙代訂,才不會吃虧。島上的交通隻有租汽機車及計程車兩種,我在機場碰到有租車的吉隆坡人,剛好也要去瓜鎮(Kuah Town),因為我之後會在那搭船,所以想在那租車方便還車,對方很好心的答應順路載我一程,大馬人都很熱心啊! 省下不少計程車錢,不過他們建議要租車還是在機場租會比較便宜,這邊店家比較多會競爭,大約30分鐘車程到了瓜鎮碼頭,他們不僅沒收我錢,租車時還幫我殺價,拿到兩天160RM的價格,真的是太感謝他們了! 對了,拿到車後第一件事一定要先拍照,在還車時店家會非常仔細檢查有沒有擦傷,接著去加油,要用多少加多少,不遠處就有加油站,採自 助加油,要先去櫃檯說你的車停在哪一號加油區,要加多少,付錢之後就能使用油槍了,另外馬來西亞是右駕,車內方向燈雨刷及路上都是左右顛倒,沒開過的人要更加注意,像我有次不小心就逆向了,還好停在紅綠燈前,機車可能就相對簡單點,島上我一律使用google map導航,沒出什麼亂子。搞定交通後也快中午了,從瓜鎮到東方村的路上(車程約40分鐘),路過了一個休憩站(Telaga Harbour Park),這裡是一個小港口停了不少遊艇,很有悠閒度假的氣氛!這裡有一家旅遊節目推薦的麵包店,價格不斐個人覺得麵包一般般,休息一下吃個點心倒是還行。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啦! 在距離這個休憩站10分鐘車程就能抵達蘭卡威最有名的東方村(Oriental Village),進去東方村是不用門票的,但裡麵一定要玩的就是纜車(SkyCab), 建議先直接過去排隊,這些店可以下來時候再逛。票價一樣是分本地人及外國人,並且可以加購其他設施的套票,我是買basic純纜車,在搭纜車前會被帶去一間看360度環景的5D電影,挺浪費時間的而且會頭暈,就當作吹冷氣吧! 纜車是6人一車,這座纜車是世界第一「陡」,重點是還非常高,不怕死的就站起來拍照吧! 纜車內可以看到整座島的海岸線,非常漂亮!看這照片就可以感覺到纜車幾乎是直入雲霄啦! 纜車會有一個中途停靠站,當天霧氣還算不少,好在風也挺大,等我到skybridge上就把霧都吹走啦,運氣太好了! 不然霧茫茫一片,啥都看不到。在到達終點後,這裡還需要選擇是否搭乘升降梯(15RM)前往天空之橋,或用走路(5RM)爬山的方式,我選擇搭乘升降梯,好處就是省力但要花時間排隊。期待已久的天空之橋終於現身啦! 出發前還擔心會不會在整修,好在運氣真的不錯有開放! 橋上的風超 級 大!!! 根本是會把人吹下去的那種,而且兩旁隻有鏤空式護欄,說真的,忽然有種此地不宜久留的感覺,不過既然來了當然要多停幾分鐘,橋上還設有透明玻璃地板,讓膽子夠大的人玩,在這種地方幫人拍照我都很怕把手機摔到山穀下,更別說拿手機自拍了,來這的朋友記得一定要帶自拍棒啊! 真的是很難忘的體驗!天氣好時在橋上可以遠眺整個海岸線,漸層式的淺深,特喜歡這種海景,令人心曠神怡! 下來之後,可以在東方村逛逛,不過東西就小貴,想買紀念品的話建議到珍南海攤的免稅店或街道上購買比較便宜。整個纜車行程下來大約需要3-4小時,可以安排在島上的第一天行程,隔天再參加跳島,題外話,在蘭卡威的馬路上有可能會遇到動物大遷徙的狀況,所以千萬別以為車少就油門直直催喔!從東方村回到珍南(Cenang)海灘大街車程約25分鐘,基本上所有旅館幾乎都在這條街上,晚上也是很好消磨時間的地方,這裡有島上最大的免稅店,喜歡shopping的人絕對不能錯過,另外也有很多特色餐廳及小店,別忘了要殺價喔。回到背包客棧後,我請老闆幫忙訂local tour,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跳島(island hopping),25~40RM,會坐船去濕米島、孕婦島、水晶島,通常會加上老鷹餵食秀、看鱷魚洞、蝙蝠洞等等,我選擇的是另一種芭雅島(Pulau Payar)130RM浮潛含接送,並且加購深潛(記得要帶潛水證,價格是有差的,沒有的話也可以用手機內的照片,100RM,沒有證照的話是140RM/一支氣瓶含導潛),芭雅島上亦可臨時加購。Day4 蘭卡威一大早九點就要在大街上等接駁車來載人,總算可以隻顧著玩不用管交通啦! 接駁車會到各大酒店去接人,所以到瓜鎮碼頭實際上會多花一小時左右,參加這個行程最重要的就是綁在手上的票,旅行社會以這個區別不同行程的客人。約需要坐兩小時,船不算太晃,但會暈船的人最好還是自備一下藥,船上可以先補個眠之類。抵達後會先在一個裝備站停靠,再搭乘小船到芭雅島上水質超清澈啊! 而且魚超級多的!!! 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跟特有種小鯊魚一起遊泳啦! 近海處有1米以下,要看到1米以上的話要跟著導遊去外海一點的地方,但其實在岸邊就有非常多的魚了,一群群聚集在礁石覓食,小鯊魚遊的挺快的,還不好追著牠們跑,如果要拍照可要抓準時機了,另外島上是有清水可以沖身體的。大約1小時後就到中餐時間,我的行程是便當加飲料,還有一顆橘子,吃到一半有人來收橘子? 本來以為是有人不吃水果,沒想到是居然有剝皮服務,太貼心了!! 吃完後潛水教練就說要出發潛水去啦! 和我一起當潛伴的是一位白人女生,還自備裝備,在國外潛水的好處是他們裝備都會準備妥妥的,不需要自己組裝,沒想到第一次船潛居然就在國外了,可惜的是海底能見度不佳,不過還是有在沉船處看到幾隻梭魚,還有霸氣的獅子魚,個人覺得比不上台灣墾丁。回到本島上已經快5點了,本來預計是要去丹絨魯(Tanjung Rhu)沙灘,沒想到到的時候已經關閉了 ,這片沙灘是蘭卡威唯一有管製,開放時間為早上8點到下午5點,之所以有管製就是因為這裡有非常漂亮的退潮小路(詳細可參考這裡),不過旅行就是如此,有驚喜也有遺憾,遺憾就留著下次再來彌補囉!晚上在珍南大街一家媽媽檔吃印度炒飯(Nasi Goreng,小辣),順口問了一下老闆今天蘭卡威有沒有夜市(馬來語:Pasar Malam,巴殺馬覽),恰巧就在不遠處,開車約需10分鐘,這個夜市不大,但該有的美食一樣有,我在這裡買了烏打(Otak-otak),是一種以魚肉泥與各種香料混合,放進香蕉葉或亞答葉包裹拿去炊蒸或烘烤的馬來小吃,這裡一樣有賣榴槤而且馬來西亞人都超熱情,跟我一起來的小夥伴隻想買一顆小的,老闆硬是塞了三顆給他兩天的蘭卡威行程就到此結束囉! 度假天堂實至名歸啊! 如果喜歡大自然的話,蘭卡威還有瀑布、紅樹林等等景點,在島上玩兩天我覺得剛剛好,剩下的時間可以安排去檳城、吉打、馬六甲或其他地方。Day5 檳城一早前往瓜鎮港口還車,在這裡卡了超久差點害我趕不上渡輪,因為租車老闆娘一直覺得我照片沒拍到的地方有擦到,我說根本沒有撞到任何東西,還是硬要多找一個人來檢查,折騰許久才把押金100RM退給我,匆匆忙忙幸好有趕上船,蘭卡威到檳城船程大約需要2小時半,有聽聞這航線的船搖晃得非常厲害,很多人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搭早班的覺得完全不晃,建議要搭船的朋友也選擇早班的船,船上也沒太多地方可以去,室內有電視在播葉問,走到室外走道遇到一位戴墨鏡的小哥說要幫我拍照,人也太好了!前麵那些建築物就是檳城囉! 因為檳城麵積不大所以建築物都挺高的,下了船後已經中午啦! 路過一處開放式用餐區域,在這看到一家挺多人排隊的印度料理,直接跟店員說我要一份但沒說要什麼,送來一份印度炒麵(mee goreng),份量不多,一盤5RM,印度餐通常都是辣的,儘管我問了老闆他說a little,但都算滿辣,所以我又跟其他店家點了一杯印度拉茶(Teh tarik)。吃飽後先去背包客棧放了行李拿了觀光地圖再出來逛,檳城其實景點算集中,走路可逛完大部分,其他可搭乘市區內免費巴士(CAT)到達。第一站是喬治市(George Town)著名的姓氏橋,其中最大的是姓周橋,橋上兩側蓋滿木屋,底部支撐木樁,上麵鋪設木板,整座橋是由陸地延伸至海上,這裡從以前就有人家住在蓋在海上的屋子,聽說是為了方便接駁船停靠的暫時工作站,久了久之就在橋上蓋起房子,挺難想像住在木製地板下就是海的感覺,應該很涼吧逛完了姓周橋,發現附近的姓林橋有日月壇(疑?XD)循著觀光地圖,就可以走到檳城最推薦的觀光重點之一,壁畫街! 還很貼心的把所有的壁畫都標示在地圖上,多了種尋寶的樂趣,大部份的復古壁畫是在2012年由一位叫做Ernest Zacharevic的立陶宛青年畫家所繪製,有的隻要看到前麵有人群就知道有壁畫,有的壁畫則躲在巷弄之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姊姊騎腳踏車載著弟弟,表情極其生動,看得出姊弟兩人非常開心,很多壁畫與實物結合,不少遊客會坐在腳踏車上拍照,因此這輛腳踏車已經換了好幾台,大家還是好好愛惜一下藝術品啊!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這幅「The Real Bruce Lee Would Never Do This」簡稱李小龍飛踢貓(誤),原意是保護流浪動物的理念,不過表達方式也太有創意,對比明信片上舊時的照片,真實的壁畫已經斑駁不少,要來欣賞的人可得抓緊時間啦!尋寶的途中還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皮卡丘!!!!!!! 看來店家出奇招攬客啊! 連官方補給站的招牌都有了,我還看到不少上了年紀的歐吉桑跟著年輕人騎機車到處滑滑滑,寶可夢果然魅力無法擋,老少通吃。連小小兵的壁畫也有。對了,這裡有不少賣明信片的店家可以幫忙代寄明信片,很方便呢! 逛著逛著意外發現這裡還有一條小印度(little India)街,一樣充滿各種香氣。一堆奇奇怪怪的香料。傍晚回到背包客棧時,發現有名的愛情巷(Love lane)就在附近,這裡無時無刻都有人在飲酒作樂,整條巷子幾乎都是酒吧,是年輕人及觀光客的聚集地。我跑到距離800多公尺的一處小型夜市(Kimberley Street Food Night Market)覓食,檳城的名產這裡通通都有,第一道小吃是福建麵,還是華人的食物比較符合我胃口,看起來很黑是沾了黑醬油的關係,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鹹,旁邊還附了沾醬,吃到一半突然有人上門推薦各種「水」,我點了一杯招牌的三色奶茶,喝起來有布丁的層次,底層是糖漿。接著我又到另一家店,點了一樣是檳城的特產——蝦麵,這次點湯的,老闆熱情的向我推薦一定要加叉燒肉,送來的時後看到湯匙上居然放了一堆辣椒,立馬叫老闆拿走,已經被印度料理荼毒過了,蝦麵吃起來味道真的很香! 配上叉燒剛剛好。這裡還有很多糖水茶鋪,可以當作飯後甜點,夜市一直營業到11、12點都還有。Day6 檳城昨晚的檳城下起大雨,還好白天天氣放晴,不然就沒辦法玩啦! 一早來到了我唯一安排的博物館的行程——僑生博物館(Pinang Peranakan Mansion)也叫娘惹博物館,所謂的「娘惹」指的是早期定居在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移民和當地居民通婚產生的混血後裔,男生稱為峇峇,女生稱為娘惹,這裡是以前英國殖民時期有錢華人的故居,中庭建築是採中式,但許多的家具擺設卻有西式的藝術品,牆上許多的舊照片看得出臉孔是馬來西亞人但膚色偏黃的華人混血後代。這是他們玩的紙牌麻將。(可惜沒有賭具?)逛完了博物館,下午就要去檳榔嶼最有名的升旗山(Bukit Bendera)啦! 從市區過去可以到港口(Jetty, Pengalan Weld)或光大(Komtar Tower)的巴士總站搭公車,隻有一輛204公車會到,大約等10分鐘車就來了! 車票是上車再向司機購買,到升旗山終點站是2RM,大眾運輸的價格就是平民! 車程約1小時。在到升旗山前幾站(Pekan Air Hitam, Jalan Air Hitam)會經過一個城鎮,這裡有一家賣檳城有名的亞參叻沙(Asam Laksa),中午就在這裡解決啦! 亞參叻沙與吉隆坡常見的咖哩叻沙(Curry Laksa)不同,它是一種「賴粉」(類似米苔目)為主的麵食,輔以香茅、辣椒、洋蔥、黃瓜佐味,再淋上黑色的蝦膏,吃起來帶有淡酸微辣的口感。從此處到升旗山大約走路15分鐘,或者繼續搭204也可以不一會就到山腳下啦! 大大的招牌寫著Penang Hill有一句標語「You have never been to Penang if you never visited these places!」,可見這景點絕對是檳城必來啊! 在這裡買好票後,拿到一張感應卡,要收好回程的時候會回收,如果忘記拿導覽地圖上山之後也會有地方拿,上山搭乘的列車長這樣,有點像香港太平山的列車,牆上有貼1922年最初代的纜車是用木製的,感覺挺不安全,接著1977年進化成瑞士製造鋁車廂,現在已經是第三代,速度快、空間大又有空調,對了,很多人都以為車頭風景最好,其實真正的VIP頭等艙是最後一節車廂,視線完全不會被擋到。列車速度挺快的,直直衝到山頂,檳城的建築物變得超小啦!上來之後,不遠處就有一個圓型觀景台,可以俯瞰整個檳城!!! 還有右邊的檳威大橋!升旗山上有一個小廣場,剛好碰見有大學生在這辦活動,一整個青春洋溢,路標處下麵的禁止活動標誌居然有禁吃榴槤!!! 哈哈,可見榴槤臭名遠播啦!,山上亦有一間3D貓頭鷹博物館,不過我看廣告似乎隻有3D畫作沒有活的,還要收門票我就沒興趣了,再往上走,有一間印度廟及清真寺,還有一個大砲古蹟,回到廣場這裡可以花錢搭乘高爾夫球車環繞升旗山一周,看了一下路標走路半小時可以繞完,所以我就用走的了,剛好有一個媽媽帶著小孩坐車,我看他們司機導遊停哪個景點,我就跟著走到哪,時間就差30秒吧! 有幾個點風景也是不錯,不過很多都被樹擋到,還是比不上一開始列車那裡的觀景台,走著走著路過一家山中咖啡店,被老闆熱情的推銷,喝咖啡還送免費搭車回廣場,聽起來很吸引人啊! 就進去啦!山上空氣挺不錯,各種芬多精,配上咖啡香一整個悠閒! 聽老闆娘聊著她家離這裡多近,每天都可以來山上散散步,檳城人都喜歡來升旗山。回程搭的是小貨車,上麵有樓梯還鋪了假草坪,已經完全改裝成載人用,咻一下就到了,不過此時離天黑還有段時間,隨著遊客陸陸續續排隊下山,山上人數漸少,既然來到這裡怎麼能不看檳城的夜景呢? 在用餐區逛逛殺時間,這裡也有賣不少吃的,終於等到晚上7點半左右太美啦!! 手機沒辦法拍得很清楚,實景真的很漂亮!!! 等這麼久完全值得!!!(小提醒:如果上升旗山想看夜景的話不需要太早來,上麵沒有太多地方可以逛,也可以避開人群)心滿一足後,回程一樣搭204回到喬治市區,在馬來西亞的最後一餐,得趕快把想吃的美食吃一吃,我一樣到了小夜市,檳城有一樣經典的平民小吃——炒粿條,潮州料理,粿條就是河粉,也會以黑醬油調味,另外老闆還推薦一定要加瀨尿蝦,聽這蝦的名字還真的有點奇怪,吃起來卻意外好吃,轉角處還有一家流動攤販賣的是碌碌(Lok-Lok),Lok-Lok是涮東西的意思,車上擺著琳瑯滿目的串燒,要什麼自己挑,還會提供小鍋供客人涮涮,最後淋上醬汁,吃起來像小火鍋,滿特別的!回程之前當然要買伴手禮囉! 首推檳城專屬口味的泡麵——白咖哩麵及蝦麵還有馬來西亞絕對必買的——肉骨茶口味,這三個牌子也是我朋友當地人推薦的!!!回到背包客棧後,我請了店員幫我叫隔天淩晨4點半的計程車到檳城機場,因為得趕早班的飛機,沒有客運可以搭,票價是60RM(夜間加成,固定價格)。感謝一路上幫助我的朋友,馬來西亞我肯定會再來的!!附上馬來西亞wiki美食介紹:
 ·  17:51
9。4-9.11在槟城,因为9.18的飞机飞塞舌尔,9.11-9.18之间暂时还没有计划,女生一个人,有到马来西亚独自旅行的可以结个伴,个性随和好相处。有20多国背包经验,英语无障碍。
回答了问题 ·
你这国内转国际的,即便是联程一个机场也要出来折腾一下,注意留够转机时间,到吉隆坡(值机)安检出关即可。
回答了问题 ·
两国都可以。很好奇什么车??
回答了问题 ·
国际转国内,你必须在吉隆坡入境才可以转机
提了问题 · 
請問下熟悉的人,有無人買亞航在澳門飛檳城(蘭卡威),但吉隆坡中轉。我見有個航班有一個半鐘中轉時間,不知時間上夠用嗎?差不多夜晚11點到檳城機場,會不會不安全呢
回答了问题 ·
其实在槟城打车也不算太贵,出机场就有很多车。
热门出境旅游目的地
/tag/I4EDpc8Z_N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来西亚签证尺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