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铁芯材料是由导线,铁芯,电池构成的.这句话对吗

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复习题;一.填空;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3、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4、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5、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6、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7、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8
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 复习题
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能吸引小磁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源后小磁针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说明电流能产生磁。他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关系的科学家。
3、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4、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
5、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6、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7、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8、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9、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的磁极就会发生变化。
10、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11、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是磁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2、高速、平稳、安全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铁的作用,使车身悬浮在铁轨上,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13、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美国正在研究设计的真空磁悬浮列车又称为“行星列车”,最高时速为2.25万千米,是音速的近20倍。
14. 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等等
15.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1、电磁铁是利用(
)产生磁性的装置。
2、在通电条件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做(
)替代电磁铁中的铁钉后,不能吸住回形针。
4、制作电磁铁时,应将线圈(
)绕在铁芯上。
A 、按照相同的方向
B、按照不同的方向
)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力
A、增加线圈的圈数 B、改变线圈的绕向
C、加大电流
D、调换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
6、下面不能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做法是(
A、减少线圈匝数
B、增加串联电池数
C、既增加线圈匝数,又增加串联电池数
D、既改变线圈绕向,又改变导线两段与电池正负极的接触
7、电池数目相同,线圈缠绕匝数多的电磁铁磁力(
)线圈缠绕匝数少电磁铁
8、线圈缠绕匝数相同,串联两节电池的电磁铁的磁力(
)一节电池的电磁铁的磁力
9、制作电磁铁时,同是钉子帽或钉子尖的一端,磁极有时会不同,可能是(
A、线圈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不同 B、线圈的圈数不同
C、线圈的绕向不同
D、电池的节数
10、电磁铁也有(
) A、南极
11、可以利用(
)来检验电磁铁的两极。
12、有的电磁铁吸起的铁片多,有的电磁铁吸起的铁片少,这说明电磁铁的(
)是不同的。
A、南北极方向
B、磁力大小
13、电磁铁能控制磁性的(
)里应用了电磁铁
A电铃 B电动机C电磁起重机 D电磁门锁 E电视机
F磁悬浮列车 G电话机 H收音机J电报机
15、下列电器中没有应用电磁铁的是(
) A、电炉
D、电熨斗 E、洗衣机
1、一般要用有绝缘层的导线来绕制电磁铁的线圈。( √ )
2、制作电磁铁时,把导线来回绕在大钉子上。( × )
3、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不可以改变。( × )
4、电磁铁的磁极方向可以改变。(
5、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 √ )
6、 磁铁的磁极一般是固定的,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 √ )
7、当磁铁靠近通电电磁铁的一端时,它们会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
8、电磁铁和磁铁的性质是相同的。( × )
9、我们制作的电磁铁的南北极都相同。( × )
10、所有的电器都应用了电磁铁。( × )
11、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并同时改变电源的正负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变。( √ )
12.对比实验一般只能有一个条件不同。(
1、电磁铁与条形磁铁有那些异同点
答:不同点:磁铁磁性永久,电磁铁通电有磁,断电无磁;磁铁南北极位置不可以改变,电磁铁、
磁极可以改变;磁铁磁力大小不变,电磁铁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磁铁使用简单,电磁铁使用较麻烦;磁铁没线圈,电磁铁有线圈;
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请你谈谈电磁铁为什么听话?
答: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可以改变。
3、怎样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答:可以增加串联电池的节数、增加线圈的匝数、使用更粗的铁钉的方法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4、小明制作了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他用铁钉的钉帽一端接近指南针的南极,指南针被排斥,此时钉帽一端是什么极?
答:此时钉帽一端是南极。
5、电磁铁有什么用途?(答案略)
6、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我们是根据什么道理找到南北极的?
答:电磁铁有南北极。我们可以用小磁针来研究:电磁铁通电后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引,另一端与小磁铁的北极相吸引,这就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根据的道理是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五、设计。 1、请设计“超级”磁力电磁铁。
2、组装电磁铁。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复习题
一、填空:1、日晷是测定时间的仪器,日晷又称为“日归”。它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地面上物体的影子也在相应的变化的规律制成的。
2、日晷由晷针和晷面两部分组成。
3、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与位置和地面上的气温也随着而变化。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位置自西向东(西→东),长度由长到短在到长(长→短→长)。
5、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6、现存最早的日晷是秦汉时期的赤道日晷。最早在隋朝年间,中国就有了关于日晷的文字记载。
7、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相反。
8、人看太阳的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
9、夜间出来活动的动物有蛾、蝙蝠、老鼠、猫头鹰等,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牛、羊、蝴蝶等。
10、在白天开放的植物有太阳花、向日葵等,在晚上开花的植物有昙花等。
11、有的动物适于白天活动,有的动物适于夜晚活动。大多数动物一般在白天活动。
12、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13、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昼夜是由于太阳绕地球转动而形成的。
14、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有公转和自传,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15、法国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后来人们把傅科实验的装置叫做“傅科摆”。
16、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24小时。
17、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到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极昼,反之是极夜。
18、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19、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是四季主要的特征。
20、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形态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1、春耕秋收和四季的变化有关。
22、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533年,哥白尼完成了《天体运行论》的写作。推翻了“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他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自身又绕地轴自转。“日心说”动摇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3、地球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不停地运动,这个假想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4、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
25、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不变。
26、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27、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四季是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28、蝴蝶是昼出(白天)活动的昆虫蛾。蛾则是昼伏夜出(夜晚)活动的昆虫。
29、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有不同状况,一般来讲: 百花齐放是春季,快速生长是夏季,硕果累累是秋季,植物休眠的冬季。
30、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
31、春夏秋、冬称为四季。气候统计上,一般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公历3、4、5月份为春季。
32、2月4日前后是立春,3月21日前后是春分,5月6日前后立夏, 6月22日前后是夏至,8月8日前后立秋,9月23日前后是秋分,11月8日前后立冬,12月22日前后冬至。 33、制定一个观察计划我们必须有观察目的,观察对象,观察方法,并做好观察记录。
33、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
34、我们平时看到星星、月亮自东向西运行、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
35、赤道没有四季变化,是因为阳光直射点一直在赤道附近移动,因而赤道温度没有太大的变化。
二、判断 1、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相同高度的物体的影子的长度相同,不同高度物体影子的长度不同。( √ )
2、一天之中,同一物体的影长是相同的。(×)
3、一天之中,同一物体的影子越长时气温越高。(√ )
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背着太阳的一面。(
5、所有的植物都在白天开放,所有的动物都在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6、人的活动,动植物的行为习性变化与昼夜变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
7、如果人为地改变昼夜的长短,生物的习性就会发生变化。(√ )
8、创立“日心说”的科学家是哥白尼。(
9、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 )
10、我们居住的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11、人们春耕秋收,秋收冬藏是根据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的。(
12、月季每月都开花,不受四季变化的影响。(
13、树木发芽、长叶、落叶是树木的生命周期变化,与四季变化无关。(
14、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
15、夏至、冬至这两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
16、地球出现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造成的。( √ )
17、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 18、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是自转一周时间的30倍。(
19、北京与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一个在东、另一个在西,所以, 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20、我国是夏天的时候,南半球正是冬天。(
21、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的原因并不是地球离太阳的远近距离,而是因为地轴的倾斜,地球上各地阳光照射角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三.选择 1、古代利用日晷来测定(
2、下列适于夜晚开放的话有(
)。A、太阳花
3、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A、大雁迁徙
B、树木发芽,草木枯萎
C、猫头鹰捕食
D、日出而作
E、公鸡打鸣
4、傅科摆可以证明(
A、地球绕太阳转 B、地球在自转 C、地球绕太阳转,同时也在自转
D、太阳绕地球转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6、傅科摆摆动时会发生(
7、下列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C、乌鲁木齐
8、下列现象与四季变化有关的是(
A、猫捉老鼠
B、青蛙和蛇冬眠
C、工人工作
D、日落而息
E、鸟吃虫子
F、大雁南飞
9、下列在春天开花的有(
10、下列不在秋天收获的农作物是(
) A、玉米
11、我国古代将一天分为(
)个时辰。
1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个时区。
13、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间作为标准的时间,称为(
A、 统一时间
B 、北京时间
C 、标准时间
14、用小球代表地球、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A、 对比实验
B、代表实验
C、模拟实验
15、地球自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A),地球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 C )。
16 、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了( C )。
A、昼夜现象
B、日食现象
C、四季现象
17、下面能增加鸡的产蛋量的是(
) A、降低光照强度 B、延长光照时间 C、减少光照时间
四、问答。
1、简述日晷的构造,说说日晷是怎样测定时间的?
答:日晷由晷针和晷面两部分组成。晷面是石制的,刻有刻度,倾斜的固定在石柱上。晷针是铁或铜的,安在晷面中心与晷面垂直。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人们根据晷针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2、在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答: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一天中,正午的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3、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与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度、气温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周围气温高;正午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周围气温低。
4、“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生物吗?
答:这句话是说人们白天出来耕作劳动,夜晚回去休息。这句话不适合所有的生物,因为还有一些动物白天休息,晚上活动。如刺猬、猫头鹰等。
5、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答:由于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一周大约需24小时;又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就形成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就形成黑夜,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6、太阳东升西落是怎样形成的?
答:由于地球每时每刻都在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自转一周大约需24小时,所以一天当中,我们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7、四季变化时怎样形成的?
答: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公转一周需1周年。
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复习题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软木片的结构是一个一个的“格子”。
2、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一组是目镜,一组是物镜。
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调节、观察与记录。
4、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一般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微生物的重要观察工具是显微镜。
6、细胞不仅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长大,还能通过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体从幼体到成年,之所以不断的长大,就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
7、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霉。食物变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8、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9、在温暖、潮湿环境下,食物更容易变质。
10、1856年,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通过实验发现当把酒加温到55℃时,可杀死酒中的乳酸杆菌。后来,“巴斯德消毒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酿酒等食品工业中。
11、大肠杆菌是细菌,霉菌是真菌,冠状病毒是病毒,它们与动植物一样,是大自然另外一些生命群体。
12、一些生物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微生物个体微小,构造简单,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而病毒连基本的细胞结构也没有。
13、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空气、土壤、水体,人体的皮肤、口腔、胃肠道里都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每克肥沃的土壤中大约含有20亿个微生物。
14、细菌、真菌、病毒都是微生物。我们熟知的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青霉、大肠杆菌等。
15、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16、细菌等微生物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但它们的生长也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17、细菌生长的条件是温暖和潮湿。
18、酸奶是由鲜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的。在制酸奶时,既要为乳酸菌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又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和破坏。
19、大约4000多年前,中国利用微生物进行酿酒,公元前1000年左右,利用微生物制作酸菜。公元前2300年左右埃及利用微生物把牛奶制成奶酪。
20、加强体育锻炼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也是预防微生物的侵害,保持身体健康的最佳方法。
21、微生物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微生物数量大、繁殖快,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医药等领域,包括:发酵饲料、抗生素、疫苗、菌苗、有机酸、有机溶剂、各种氨基酸(任填3个)等等。
22、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有好也有坏。严重威胁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痢疾、艾滋病、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湘教版五年级科学复习题20等内容。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我们在呼吸一、填空 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一、填空题 1、 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吸进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题_五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题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1、...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试题含答案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1、我们在呼吸 1、用手捏住鼻子我们感觉呼吸困难。 2...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_五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吸进...  富强小学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第三课 电磁铁的磁极 第三课 一.填空 1、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2、线圈的...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试题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一、填空题: 1.人体的呼吸器官有( )()()()。 )增多了, ()。 )...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五年级科学...有电流,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源 D.电路中有电源,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四、连线题...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1、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吸进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实现;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观察电磁铁吸引铁钉多少来确定.(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
电磁铁(线圈)
引铁钉的最多数目/枚
14①比较实验中的1、2、3(或4、5、6),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的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比较实验中的1和4(或2和5或3和6),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该组同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采用了物理学中的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一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会不会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有关?”①你对此猜想是:可能与铁芯的大小有关;②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利用本题电路简要说出你验证猜想的方法:保证两次电路中的线圈匝数和电流相同,让两次插入的铁芯的大小不一样,看吸引的铁钉数目的多少,如果两次吸引的数目不一样,则说明磁性的强弱与铁芯的大小有关.
科目:初中物理
(2011?钦州)如图所示,是利用一枚铁钉和导线自制的电磁铁.关于该电磁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是否有铁芯有关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绕线的匝数有关C.调换电池极性,可以改变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量D.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利用一枚铁钉和导线自制的电磁铁.关于该电磁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是否有铁芯有关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绕线的匝数有关C.调换电池极性,可以改变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量D.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利用一枚铁钉和导线自制的电磁铁。关于该电磁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是否有铁芯有关 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绕线的匝数有关C.调换电池极性,可以改变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量 D.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第1页/共4页
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 复习题
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能吸引小磁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源后小磁针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说明电流能产生磁。他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关系的科学家。
3、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4、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
5、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6、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7、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8、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9、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的磁极就会发生变化。
10、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11、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是磁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2、高速、平稳、安全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铁的作用,使车身悬浮在铁轨上,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13、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
14. 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等等
15.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复习题
3、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与位置和地面上的气温也随着而变化。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位置自西向东(西→东),长度由长到短在到长(长→短→长)。
5、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6、现存最早的日晷是秦汉时期的赤道日晷。最早在隋朝年间,中国就有了关于日晷的文字记载。
7、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相反。
8、人看太阳的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
9、夜间出来活动的动物有蛾、蝙蝠、老鼠、猫头鹰等,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牛、羊、蝴蝶等。
10、在白天开放的植物有太阳花、向日葵等,在晚上开花的植物有昙花等。
11、有的动物适于白天活动,有的动物适于夜晚活动。大多数动物一般在白天活动。
12、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电磁铁的磁力一教案
电磁铁的磁力一教案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 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 新源学校
张平 教材背景及教学对象分析: 上一节学习认识了电磁铁和它的制作方法,学生们都希望做一个 磁力很大的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本节课通过做实验让学生经历寻找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 一、作出我们的假设。 二、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知道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 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历程,感悟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深入研究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具有利用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 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对学生实验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使探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及多媒体设计: 1、教师准备电磁起重机吸废钢铁等多媒体课件。科学记录表(见 附件1、2、3) 2、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每组备较长的绝缘导线2根、电池1节、 电池盒1个、较大的铁钉2颗、大头针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老师出示制作好的电磁铁:上节科学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电 磁铁,谁来说说电磁铁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板书:线圈、铁芯、电流) 2.学生制作电磁铁:下面请各小组也来制作一个电磁铁,并且 试一试你们的电磁铁可以吸起多少个大头针呢?(各小组汇报个数。) 3.(播放课件:电磁起重机)师讲解:这是一个用在废铁处理厂 的电磁起重机,它利用电磁铁的原理制造而成,一次可以吸起数吨重的废铁!你们知道磁力这么大的电磁铁是怎么做成的吗? 4.提出问题:电磁起重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磁力,而我们自 制的电磁铁最多的小组也只吸起了( 16 )颗大头针呢?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 (一)” (板书课题)。 二、大胆猜想,充分假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 1、谈话: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第一步就是要对研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请同学们也来猜一猜,你认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今天老师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说出我们的假设,还要说出这样假设的简单理由。 (出示课件提醒:先想一想电磁铁的构成、电磁铁的磁性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再来做出我们的假设。) 2、学生分小组讨论,作出假设(把自己的假设填入表1 空白处)。 3、小组汇报。(汇报前注意引导,如:当说到与线圈的多少有关,师问:线圈多磁力就越大;线圈少磁力就越小;说说你们猜测的依据) (学生找出的影响因素可能较多:①电池数量;②绕线多少;③铁心粗细;④铁心长短;⑤电线粗细;6线圈的粗细;③线圈的形状;③铁芯的形状:条形或马蹄形?) 4.分析:刚才各个小组都作出了自己的假设,那么在这些因素中,你们小组觉得什么因素可能是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最大的因素呢?(学生选择说出影响磁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教师板书) 三、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历探究发现的全过程以及不断深入研究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具有利用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1.确定研究主题: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假设,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重点研究线圈圈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 2.制订研究计划: (1)为了使研究更科学,在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制订研究计划。 (2)同学们:我们已经确定了研究的问题,而且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假设。那么,我们怎样来设计这个对比实验呢? (3)学生讨论,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学生填写表3空格) 3.交流研究计划 (1)你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线圈的圈数) (2)怎样改变线圈的圈数?(每次绕不同的圈数,如20圈、50圈、80圈,每次相差的圈数大一些,让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 (3)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电池节数、铁芯粗细、铁芯长短??) 4.小组修改完善研究计划 5.实施研究计划 (1)在这个实验中,除了计划中要控制的这些条件之外,老师还想提醒各小组注意以下几点: (出示课件提醒:不要长时间接通电池,减少耗电。 吸过的大头针放在一边,不要再吸。) 为了数据更加科学准确,不同圈数都要进行多次实验。(2)各组根据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到各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汇报交流: (1)分组向全班汇报实验的平均数,并填入实验记录表。(见附表1、2、3,都做成幻灯片,到时出现,让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表格数字)。 (2)分析实验数据: 从你们小组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从全班十个小组收集到的数据你又发现了什么? (3)学生说出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确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学生记录) 四、延伸 (设计意图:教师小结,承上启下,使学生更明了本课学习内容和结论)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交流计划——实验验证”这样的步骤研究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各小组还提出了其他的假设,这些因素是否也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呢?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研究。 布置课后拓展(课件显示)。篇二:电磁铁的磁力(一)教案 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过程与方法: 1.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3.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说明,体会交流与讨论能引发细腻的想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大胆的想象,又有根据的假设。 2.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检验假设的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三、教学准备: 小组:新的1号电池、电池盒、长导线、大小相同的铁钉、1包大头针、实验记录单1、2。 教师:新的1号电池、长导线、铁钉、若干包大头针、ppt、实物投影、强力电磁铁。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实验记录单,是鲁老师刚刚记录下的有些小组的实验数据。请同学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实物投影)生:不同小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不同。(电磁铁的磁力不同) 2.那么为什么电磁铁的磁力会不同,影响电磁铁的磁力有哪些因素。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要学习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板书课题) (二)作出假设 1.师:你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电池的电量、线圈的圈数……2.生活中的电磁铁也是由铁芯、线圈组合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去组成的。(图-板书) 我们依次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可能会跟什么因素有关。 (1) 电池:电池的电量、电池的数量等等(实物呈现)(ppt) (2) 铁芯:长短、粗细、形状、材质等等(实物呈现)(ppt) (3) 线圈:圈数、长短、粗细、线的类型(漆包线、胶皮线)等等 (实物呈现)(ppt) 3.所以我们总结得到影响电磁铁磁力可能的因素是: ? 电池的数量 ? 铁芯的粗细 ? 铁芯的长短 ? 铁芯的形状 ? 线圈圈数 ? 线圈粗细 ? 线的类型 4.推测哪些是对电磁铁磁力影响最大的因素。 电池的电量、线圈的圈数…… (三)线圈圈数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共同来检测其中一个同学认为是对电磁铁磁力影响最大的因素:线圈的圈数。 2.制定计划:(ppt)(小组领取实验记录单)3.交流计划(实物投影) (1)一个小组交流计划,其他小组完善补充他们的计划。 (2)分析计划: A.我们的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多,磁力(大) B.改变的条件:线圈圈数。怎么改变,21、22、23可以吗?可以,但是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我们选择每次实验的圈数差别大一些。 C.不变的条件: 铁芯粗细、长短、形状; 线圈粗细、长短; 电池电量(一节崭新的一号电池),此电路为短路电路,长时间连接电池耗电大,就不能电池电量不变了。因此一次测量结束,因及时断开电路(ppt:温馨提示)。 最终测量出不同线圈圈数的电磁铁能吸引多少大头针。 4.实施计划(小组领取实验记录单和实验材料) (1)学生实验 (2)完成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 我们的发现: (4) 小组交流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多磁力大,圈数少磁 力小。(板书) (四)巩固与拓展 1.出示强力电磁铁。 2.这个强力电磁铁的磁力有多大呢?(ppt视频) 强力电磁铁通电,产生很强的磁性,吸引挂钩,磁力强到能够承受一个小朋友的重力。 3.观察强力电磁铁的结构 (1)发现,强力电磁铁的线圈圈数很多,正如我们的发现,圈数多磁力大。(ppt) (2)还发现,强力电磁铁还有一个大铁芯。4.铁芯的粗细、长短,是否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呢。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探究。 五)板书设计 电磁体的磁力(一) 电磁铁的组成:线圈、铁钉、电池(电流) 提出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假设:线圈圈数,电池多少,铁钉粗细······· 制定计划 实验验证 我的发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篇三: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 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 宿豫实小
杨小莉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 1.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3.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体会交流与讨论能引发细腻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大胆的想象,又有根据的假设。 2.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检验假设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三、教学难点: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四、教学准备:电池(有的组1节、有的组2节)、电池盒、导线、1根长约1米的导线、大小不同的铁钉、1包大头针。 五、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1. 在上课之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实验,想不想看看?演示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2. 那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板书:电池、导线、铁钉) 3. 很简单,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看看你们做的电磁铁能吸多少大头针?组长上来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4.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进行相应的板书)你发现了什么?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一)”(板书课题) (二)大胆猜想,充分假设 1.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第一步就是要对研究的问题作出假设。(板书:作出假设)我们也来做一回科学家怎么样?我们也来猜一猜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今天老师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说出我们的假设,还要说出这样假设的简单理由。 2. 下面先单独思考一下,在进行小组讨论,作出本小组的假设。(学生活动) 3. 小组汇报,老师进行板书:电池数量、线圈数、铁芯粗细、、、、 4. 刚才各小组都作出了自己的假设,那么在这些因素中,你们小组觉得什么因素可能是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最大的因素呢? (三)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假说,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重点研究线圈圈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 2. 为了使研究更科学,在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制订研究计划。(板书:制订计划)3. 我们已经确定了研究的问题,那我们怎样来设计这个对比实验呢? 4. 下面请各个小组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完成实验活动单。 5. 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自己的研究计划?有没有小组需要补充的,为了实验的统一性,我 们规定线圈分别为20、40、60、80圈。 6. 在这个实验中,除了同学们所说的研究计划,老师这里有一些实验小贴示我们一起来看 一下。 7. 各组实验,做好记录。(老师下位指导)(板书:实验验证) 8.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各组长在电脑中打出) 9. 从你们小组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我的发现)从全班8个小组收集到的数据 你又发现了什么? 10.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大。 (四)总结延伸,承上启下 1. 学完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的,今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了“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制订计划——交流计划——实验验证”的步骤研究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各小组还提出了其他的假说,这些因素是否也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呢?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研究。 2. 最后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回家后,自己准备材料,制作一个强大电磁铁,下次科学课我 们来个比赛看谁做的电磁铁磁力最大?你又会产生什么新问题?。 (五)板书设计 电磁体的磁力(一) 电磁铁的组成:线圈、铁钉、电池(电流) 提出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假设:线圈圈数,电池多少,铁钉粗细······· 制定计划 实验验证 我的发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一)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1.在上课之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实验,想不想看看?演示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那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板书:电池、导线、铁钉) 2.很简单,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看看你们做的电磁铁能吸多少大头针?组长上来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3.(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进行相应的板书)你发现了什么?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一)”(板书课题) (二)大胆猜想,充分假设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第一步就是要对研究的问题作出假设。(板书:作出假设)我们也来做一回科学家怎么样?我们也来猜一猜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今天老师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说出我们的假设,还要说出这样假设的简单理由。 2.下面先单独思考一下,在进行小组讨论,作出本小组的假设。(学生活动) 3.小组汇报,老师进行板书:电池数量、线圈数、铁芯粗细、、、、 4.刚才各小组都作出了自己的假设,那么在这些因素中,你们小组觉得什么因素可能是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最大的因素呢? (三)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假说,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重点研究线圈圈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 2.为了使研究更科学,在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制订研究计划。(板书:制订计划) 3.我们已经确定了研究的问题,那我们怎样来设计这个对比实验呢? 4.下面请各个小组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完成实验活动单。 5.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自己的研究计划?有没有小组需要补充的,为了实验的统一性,我们规定线圈分别为20、40、60、80圈。 6.在这个实验中,除了同学们所说的研究计划,老师这里有一些实验小贴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7.各组实验,做好记录。(老师下位指导)(板书:实验验证) 8.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各组长在电脑中打出) 9.从你们小组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我的发现)从全班8个小组收集到的数据你又发现了什么? 10.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大。 (四)总结延伸,承上启下 1.学完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的,今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交流计划——实验验证”的步骤研究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各小组还提出了其他的假说,这些因素是否也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呢?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研究。 2.最后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回家后,自己准备材料,制作一个强大电磁铁,下次科学课我们来个比赛看谁做的电磁铁磁力最大?你又会产生什么新问题?。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旋转电磁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