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没人提这个需求问题,很留守妇女的实际需求的问题

回放: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法律资讯/法治新闻-法邦网
-----------
&&& 经济与法
回放: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0)字号:T&|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做客强国论坛相关新闻:
贺铿:必须坚决地进行调控 防止反弹
贺铿:为什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贺铿:宏观调控从三个方面影响工业增长速度
贺铿:对国内经济形势乐观 物价不会出现大涨
贺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三方面下力气
贺铿:坚决遏制地产投机行为 房地产才能健康发展
[贺铿]:各位网友好,很久不见了,今天咱们一起聊聊,非常高兴。 [15:05]
[持权抢劫]:嘉宾你好,我觉得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经济体制和落后的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单靠经济体制的修修补补意义已经不大了,你怎么看? [15:05]
[贺铿]:我觉得你所提的这个问题很尖锐。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我个人认为现在还是基本相适应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很实际的矛盾。问题就是要体制改革,现在很多同志都认为,改革的步伐慢了一些,我也有同感,我觉得要加快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希望,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都需要改革。[15:05]
[忽闪闪]:年年都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一直转变不过来? [15:14]
[贺铿]:确实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已经提了30年了,最初不是这么说的,80年代的时候提出要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变到内延扩大再生产,实际上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0年来不断没有真正转变,而且有一些问题还越来越严重这个问题就是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竟是要转变什么?我认为这个问题在领导者,甚至包括我们经济工作者没有统一思想,也没有搞得很清楚。所以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三个问题上必须要明确:
第一个问题,要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现在我们经济增长很快实际上是靠。一到经济速度比较低时,就拼命扩大投资,用投资来扩大经济增长,这是发展方式无法转变的一个根本问题。所以,必须要由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转变由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包括内需和外需。我还是非常重视发展外贸的,外需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外需和内需都需要重视,二者拉动经济增长才能做到经济发展方式有好的转变。
第二个问题,发展方式要转变,就是要由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变到集约式发展方式。由粗放到集约当然有很大量的工作要做。一是政府要重视,更重要是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自主创新不是我们说一说就可以自主创新的,必须从税收,以及各种各样的政策上引导,可以说逼这个企业自主创新,你不自主创新,你的产品就没有市场,你就没有人要你的产品你就不可能赚钱,只有这样的话,它才能真正的自主创新。所以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发展方式必须是要政策的引导。
第三个问题,主要是领导的理念转变。领导者不能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尤其是不能作为一个主要目标。所以要经济发展目标由GDP转换到民生、就业,只有民生和就业真正地上去了,GDP自然而然就上去了,我们现在一味注重GDP增长实际上是本末倒置,所以我们领导者脑子里就是要考虑我管理的地方就业水平怎么样,老百姓的平均收入增长怎么样,、教育等社会保障情况怎么样,这个上去了,经济肯定会增长。
所以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要下力气。说到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领导者执政理念根本转变。 [15:14]
[纯情小牛牛]:老贺,跟我们说说当前的经济形势到底怎样吧,明明感觉通货膨胀得厉害,怎么国家还不采取相关措施? [15:25]
[贺铿]:当前对于国内的经济形势,乃至对国外的经济形势,总体从现在来看认识不完全一致,或者说大家的疑虑很多,我个人还是相对乐观的。我先谈国际,国际上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处在一个全面复苏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国际经济主要是看三大经济主体:美国、日本和欧洲,我认为美国的经济还处在复苏之中,尽管二季度的数字也有回调,但是总体来说不会出现二次探底,它是处于复苏过程之中,可以说是比较明显的。第二是欧洲,我们的媒体和理论家,把欧洲的债务问题看得我认为过了一点,我对欧洲的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就是希腊主权债务问题,我认为应该是可控范围之内,在希腊的主权债务出现之后,各个方面,包括世界筹措了一个8500亿欧元的稳定,这就可以认为欧洲的债务问题不会形成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因素。日本,在80年代末期日元升值以后,连续十多年处于负增长或者零增长,但是近两年大概是处在比较好的状态底下,有复苏的迹象。
所以从三大经济主体来看,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是比较好的。再就是所谓的“金砖四国”(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这个情况也显然比较好,所以整个世界经济情况目前还处在比较好的状况。
从今年上半年的外贸可以看出,也可以证明世界经济形势是处在复苏之中,比如说我们跟美国的外贸,上半年增长30%,和欧洲的外贸增长了34%,和日本的外贸增长得更多一些,这些都说明他们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对我们产品有需求,世界经济复苏对中国经济肯定有好处,仅仅中国上半年经济大家可以看到七月份统计数据也出来,从这些数据来看,我个人认为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今年上半年我国的GDP增长11.1%,我们的CPI(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2%,经长增长不算慢(11.1%)我们的农业遇到很多的灾害,夏粮还基本属于丰收,相对于去年大丰收我们仅仅减产了八亿斤,相对降低了0.3%,是一个很小的降幅。秋粮大家确实是持不定的因素,我也有一些担心,但是我最近去东北考察了一下,我认为东北黑龙江三江平原水稻长势非常之好,丰收在望,南方虽然有灾害,但是水灾大概涉及的面是比较小的,所以我认为今年秋粮可能还会是一个好的收成,只要秋粮是一个好的收成,中国的经济应该不会有很大的问题,物价也不会出现大涨。这是我对中国经济总体的判断。
从五月份开始,中国的经济逐渐地下滑,主要是工业增长速度下滑。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工业增长速度为什么五月份下滑了,原因是什么,要看清楚这个原因,目前这个原因主要是宏观调控这个结果很难避免,因为我们的宏观调控从三个方面影响工业增长速度。
第一,房地产的调控。尽管它的价格并没有怎么回落,但是交易量大大减少,房地产交易量减少,房地产自然规模就受到一定的影响,它的影响会对工业产生影响,比如说装修、家具都会受到影响。这是第一个影响工业的因素。
第二,从去年地方上投资冲动很大,对地方的平台在一年当中由几千个发展到一万个,中央很重视这个问题,进行了清理整顿,这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当然会对地方的投资的热情有一个冲动,会有所抑制,对我们的GDP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一个很大的任务,我们刚才谈到发展方式的转变,污染大、耗能大的企业今年主动地关闭了一部分,既然关闭了一部分污染大、耗能大的企业,它对GDP的贡献当然也会减小,我认为工业从五月份回落是这三点。
但是这三点是我们必须要做的。现在理论界有一个声音,就是要防止这三者的叠加效应,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这三方面哪一个方面要减弱一点,不要这么去执行了?我认为不好。我认为这三方面要坚决执行,比如说房地产,如果让房地产再有一个反弹的机会,中国的经济将会遇到很大的麻烦。所以房地产必须坚决地进行调控,政策绝对不能再变。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至于有没有通货膨胀的问题?当前食品价格涨得快一点。我认为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定措施,食品涨价过高,收入低的老百姓会有影响,但是始终认为农产品价格要上涨,因为有几亿农民,他们的收入比城市居民的收入,甚至只有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到三分之一,要解决“三农”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就是要靠他的产品生产要值钱,所以农产品要适度涨价是合理的。现在食品的价格在六月份、七月份涨得比较快,因素也比较多,第一是夏粮减少;第二是秋粮还有一个不定的因素;第三是国际(俄罗斯大火小麦不让出口了)大宗商品使得粮食价格有所上扬,这都影响下半年食品价格稳定不稳定的因素,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认为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15:25]
[杨波坦居士]:请问嘉宾:在当前情况下为什么要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5:31]
[次页标题=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短标题=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次页标题= 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导航短标题=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贺铿]: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你说当前为什么这么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觉得还应该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正像我们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我们的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年初的时候所强调的,如果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我们就很难做到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他们提出来这个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为什么呢?由于二三十年代,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我们许多的经济结构都受到了破坏,就拿GDP这个构成来讲,我们GDP总终消费所占的比例只有48.6%,已将到这么一个水平。最终消费降到48.6%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先说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世界平均的最终消费率是多少,世界平均的最终消费率是65%,我们低了18个百分点。美国的总终消费率是70%,我们是低了20多个百分点。消费率这么低,它的实质是什么?就是说我们生产的财富大部分是用于投资,给者报酬这一部分占比不断地在减少。劳动者占比的减少,最低消费率的降低,它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1998年亚洲危机之后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个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大投资。所以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当中,我们的最终消费率降低了11个百分点。因此,我认为在现在这个情况之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个地方要稳定,再不能用这种扩张的形式来刺激经济的增长。所以要把这个结果慢慢地扭转过来。如果这个不扭转过来,内需是永远上不去的,因为劳动者报酬的占比少了,劳动者的占比小了,收入就增长不快,劳动者收入增长不快,收入水平就比较低,购买力就低,就没有购买力,内需怎么可能上去呢?所以这个问题总书记和总理说“刻不容缓”这个意义非常重大,必须要关注。
因此不管怎么说,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重大的经济结构慢慢地调整过来,让我们的经济健康地增长。 [15:32]
[杨再昌]:请问贺主任:如何看待外媒评价中国经济全球第二? [15:32]
[贺铿]:今年二季度GDP总量统计出来以后,从中国的GDP总量超过了日本的GDP总量。对这个问题媒体和一部分同志看得很重,对于我来说我虽然高兴,但是看得并不是很重。因为中国的人均GDP还是排位很靠后的,我们的人均GDP还达不到世界人均GDP的平均水平。所以日本两亿多人口的这样国家,它的GDP总量和中国13亿多人口GDP总量现在差不多,这其实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太骄傲的地方,我们还应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经济,使我们人民更加富裕。 [15:32]
[暗影步]:请问嘉宾,上个月底,总理说经济复苏中面临诸多“两难”,这究竟是指什么? [15:33]
[贺铿]:当先来说宏观调控中的确遇到“两难”问题,比如说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没有减弱,经济增长的势头又在放缓,我们要让经济发展得快一点,所采取的措施对降低通货膨胀也不利,如果我们要使通货膨胀能够控制住,下得快一点,所采取的措施对经济增长又会不利。这显然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还有房地产,我们必须坚决调控,如果要调控房地产,经济增长速度会受影响,如果把房地产调控问题放松的话,那么对后面经济危险性又很大,这都是“两难”的问题,所以在“两难”中中国有一句话“两利相权取起重,两害相权取轻”我们要去权衡,我个人认为,房地产必须坚持调控,即便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我们也要调控,这会换来我们今后的经济增长更加健康、更加快,如果说为了现在暂时的增长,我们不长经济增长放缓,让它更快,那么把房地产这个又放松一下,让房地产泡沫一部分形成得更多,那危险性非常之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在这其中,我们遇到“两难”问题我们要取其重,弊取其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15:33]
[小土过后是多云]:嘉宾,有人说这些年中国经济的所谓发展不过是卖血买胭脂涂脸,你怎么认为? [15:35]
[贺铿]:这个看法我肯定不能赞同。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成绩以及给人民所带来得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没有这些年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一个水平。尽管我刚才说到,我们为了经济增长,为了GDP,劳动者的报酬占比减小了,但是总的来说,由于经济快速地发展我们的收入增长还是比较快的,都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所以我们的生活才有今天这样一个水平,才得到改善,所以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尽管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但是经济发展还不是涂脂抹粉、卖血的情况,我不知道你指“卖血买胭脂抹脸”的是什么含义。 [15:35]
[人心不足]:有人说我国经济就是靠房地产支撑的,你同意吗?靠高房价高速增长的GDP能撑到何时,政府会真心让房价降下来吗? [15:38]
[贺铿]:你的问题提得很好,我跟许多经济学家的看法有点不同,我一直不大赞成把房地产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我始终认为经济发展,特别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像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究竟要发展哪些产业是由人们的需求来决定的,不能人为把某一个产业,两个产业片面发展,使GDP增长快,这样对经济是没有好处的。这些年把房地产作为一个支柱产业,确实对GDP增长有很大的作用,这点是不可否认的。因为房地产的发展会带动几十个产业的发展,而且老百姓要改善自己的住房,也是有需求的。但是目前的房地产在一部分城市形成了泡沫,而且比较畸形,我认为像北京这样的房地产情况绝对不是由实际需求决定的,价格不是由实际需求决定,而是投机者炒房和政府炒地,把地价炒得高高的,投机者,把房价炒上去了。所以这个问题是非常危险的,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的网友可能也很清楚,我要坚决遏制投机,坚决解决政府炒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房地产得到健康发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心产业,满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 [15:39]
[美到象猪妹妹]:请问嘉宾:您认为我国现在真实的税费(包括税、各项规费、社保费、),对于企业经营而言,比例是否过高? [15:44]
[贺铿]:这个问题可能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中国的税收占GDP的比例与世界各国进行比较的话,不算很高,应该是属于合理范围之内,比很多国家都要低一点。至于费,比如说地方一些不合理的费,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清理整顿,但是很可能还有一些地方费的问题比较严重,这就不好说了,不合理费应该按照中央的规定进行清理。现在经济发展了,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我比较担心的是,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十多年这样一个情况之下,尤其是四万亿的刺激经济增长措施很猛烈,是不是有可能出现经济滞胀,因为凯恩斯主义政策之后美国经济就出现经济滞胀,就是经济发展速度快不了,物价水平又低不了,失业的情况有所增加,这是经济滞胀现象,我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防止出现滞胀问题,那就要加强供给关系,现在我们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需求管理,需求管理不能扩张,应该在供给管理方面下大力气,供给管理有三方面:
第一方面,对一部分企业减税,就是我们过去提出的结构性的减税。哪一部分企业要减税呢?比如说它能够使较多人就业,它的产品有市场,但是利润空间很小,经营起来比较困难,这样企业政府要想办法让利减税,降低它的生产成本,让这些企业发展起来,我们的失业人就会减少,GDP也会增长快一点,这是降低一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
第二方面,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有一些行业要萎缩,这是合理的,过去他们会搞建筑,但是不会搞别的,你就要培训他们的技能,让他们在别的部门可以就业,这是增加就业,有就业就有收入。
第三方面,要合理地优化组织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包括资金,包括土地。把这些生产要素要组织到我们需要发展的产业里,需要发展的那些地方去,特别是人才和资金,要把他引导到需要发展的地方去。
这靠什么?要靠政府的政策,我们是不是要进行差别税率,如果要发展的地方,税收相对低一点,投资者自然会往哪里去,比如说美国阿拉斯加,条件不好,但是它的资源很多,怎么发展起来的?就是说它的税率低一点,投资者自己到那里投资,他的高一点,有才华人愿意到哪里去,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都愿意到哪里去,我们现在工资结构非常不合理,发达地方工资高,不发达地方工资反而低,我认为政府应该采取限制发达地区的工资过快增长,对非发达地区,需要发达的地方政府要加大工资补贴,地区补贴的力度,使人才和资金向那个地方流动。那些地方发展起来了,我们的GDP增长也会增长快了,所以要加强供给管理。 [15:44]
[俺是一个农民]:贺主任,我成天玩命的努力工作,但是收入都跟不上“当前经济形势”,对此你怎么看? [15:48]
[次页标题=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导航短标题=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次页标题= 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导航短标题=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贺铿]:你很有意思,你努力工作了,但是跟不上当前的经济形势,具体的含义我不是很清楚,也就是说,很可能因为你努力工作了,收入还是不够用,因为物价也在涨,如果是这样一个意思的话,我相信你的工作可能是处在低工资水平之下。我认为要调节收入分配问题,我曾经说过一个观点,像我这样收入的人,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是不希望政府加多少工资,要加工资给低收入者,低收入者怎么加,就是根据消费水平确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政府依法管理这些企业,企业发你的工资如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就可以拿这个企业试问,就可以罚办你,很多人在美国生活过,我也在那里生活过。我在美国一个洲,最低工资如果小时工资低于六美元你就可以到法院老板,各国为了解决低收入者收入问题都是用最低工资标准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处在最低工资范围之内,要寄希望确定合理最低工资标准,如果确定了最低工资标准,你还没有达到这个最低工资就要找政府,他们应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15:48]
[旱脚]:请问嘉宾:经济发展方式只是其次,关键是经济“为谁发展”?这样说对吗? [15:50]
[贺铿]:“经济发展方式是其次”实际上不应该是的。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也包含了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和为谁,我刚才说了三个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就要转变一个发展经济为谁的问题。所以我说了,不要以GDP为目标,应当以民生、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是不是增长了为目标,就是这个问题。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其次,是很重要,是刻不容缓的。 [15:51]
[杨再昌]:请问贺主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如何监督政府部门? [15:53]
[贺铿]:人大监督政府是它的一个重要职能,怎么监督政府呢?从财经委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是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预算和决算。每年财政的预算和决算都要通过财经委来审核,最后提交代表大会通过,所以对于预算和决算的监督非常重要。这是财经委一个主要职能。
第二方面,经济运行过程中财经委每个季度都要进行经济形势分析,都要听取有关经济部门报告他的具体看法和下一步将要采取什么措施,同时也要听一部分的研究部门专家的意见,最后财经委召开会议,每个委员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形成文字记录,送交国务院有关领导,我知道的,人家告诉我,家宝总理对财经报告非常重视,每期必看,这对政府也是监督方式,保证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方面,立法和执法之检查,有关经济法怎么立,财经委有主要的发言权。立的法执行得怎么样,每年要根据当年的情况要确定一两个进行执法检查,这个检查过程中充分地听取意见,然后向国务院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应该说对政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监督。 [15:53]
[别让鼠官看粮仓]:请问贺铿先生,我朝在美国两房打水漂的五千亿美元是不是搜刮百姓的血汗钱?为啥没人对此负责? [16:01]
[贺铿]:关于我们买美国的国债,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看法,现在说起来,我们有两万五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根据现在这种情况,我们的外汇储备完全是官方储备,都要给外汇管理局用人民币把它购进,既然是用人民币购进,这个外汇不可能在国内再使用,因为就换成人民币在国内使用,如果外汇在国内使用,那就是重复使用了,就会形成通货膨胀,就多发了货币。所以,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有很多同志也觉得中国缺钱,你还去买外国的国债,为什么不用,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在中国不国内是不能用的,因为已经用人民币换过,人民币已经在中国用了。
第二,这么多外汇形式的储备,我换进来以后,你不能放在外汇管理局,你还要保值增值,因为你放在那外汇的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你不能干放在那,等着它贬值,要保值增值,外汇管理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把国外的两万五千亿使其保值增值,购买美国国债是一个方式,因为你购买它的国债它有利益,所以购买了美国的国债,相对我们的两万五千亿美元占的比重多,过去更多。最近我看有人分析说,美国用我的国债干了什么、干了什么,好象我们让美国人占了很多好处,但是我反问一下,如果我们这两万五千亿美元你一分钱美国的国债都不买,你怎么去让它保值增值,你怎么使用它?当然大家可以说,我去购买国外的企业,购买国外的矿山,是的,我们在这个方面也想尽量多用一点,但是不是你想购买就可以购买的,而且你购买了,是不是就一定能够经营成功,也是要认真考虑的,我们购买了以后,经营不成功的教训也有,所以这种方式也不能盲目地用。
第三,到国外投资,和刚才这个问题一样,你想投资,不是说有一些项目人家人你投资,投资了能不能获利也要看。所以也不能说两万五千亿用这样的方式去办。所以买一些国债,买一些基金还是必要的。
买美国这么多,我个人看,并不是我很喜欢美国人,我就说这个话,其实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美国人。但是美国毕竟还是一个比较有信用的一个国家。你买了他们的国债,应该说基本上还是可靠的,还是可以获得一些利益的。所以,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多方面来看,不能偏执一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6:01]
[可笑的房地产强国]:请问嘉宾,你是,非常同意,同意,可以,还是反对官员财产公示 [16:02]
[贺铿]:我觉得这位网友问题问得很有意思,我肯定是赞成所有的官员财产都公示的,这也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情况,只有把自己的财产公示,你再为官就清清白白了,所以我就非常主张公示官员的财产。 [16:02]
[蒋孝化]:嘉宾,能否说一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比如三大汽车厂商占有国家资源却搞不出自己的品牌的汽车,民族品牌却要民营经济来支撑? [16:05]
[贺铿]:关于国营和民营的关系,党的各次会议都有表述,现在是多种所有制并存,但是还是公有制为主体,我个人比较厚爱民营经济,我曾经在很多地方讲,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我说,中国大体上有三种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种是珠三角发展模式,这其他地方学不了,因为它靠特区的政策,再一个它有很多的华侨资源,第三它有地缘优势,所以珠三角靠这个优势发展得很快,而别人这三种一点都学不了。
第二种是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我认为这两种发展的模式别人也不好学。因为这个发展模式主要是靠财政支持和国家设立一些大的项目,所以财政支持和安排大的项目能够发展,这是西部大开发激励发展的动力,如果把所有省都用这种财政支持,都去安排项目,实际上也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所以这也不好学。
第三种是浙江的模式,就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所以浙江发展得好,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浙江在改革开放之前,条件并不优厚,也比较穷,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比较少,山区也比较多,并没有什么优势。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也没有给它特殊的政策,也没有在浙江安排很大的项目,但是浙江就发展得很快,成为一个很强的省,分析来分析去就是它的体制问题,就是他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温州模式”曾经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批判,大家温州这个模式我认为还是一种好模式。不说别的,广东的发展虽然是一个最强的地方,最近我了解,粤东、粤西差距很大,说明这个问题在广东境内解决得比太好,但是浙江我去了解了一下,它的经济发展了,山区的经济也发展了,而且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缩小了,缩小了2.2%,比改革开放前收入差距缩小了很多,这说明这种体制、这种方式应该说还是值得研究的。
我最重视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因为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讲过,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你的经济发展了,没有实现共同富裕,不能说你是一个真正的、成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就是我的看法。 [16:06]
[美国333]:嘉宾,问你个个人问题,你也是从无官而混到现在的,以你现在的高位,你看看一群群的小百姓,心里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16:07]
[贺铿]:实际上来说,我还是老百姓。尽管是一定级别的干部,但我始终认为我自己是一个小老百姓,所以我的发言,我的文章,我的许多建言,应该说,细心一点网友都知道,我还是为小老百姓说话的,所以,我思想里面,我认为我还是始终装着老百姓,因为我自己无非也就是一个小老百姓。 [16:07]
[船山石]: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国进民退”的问题? [16:17]
[贺铿]:你这个问题我也多次听到许多人问过我。去年以来普遍都认为好象出现了“国进民退”他们的主要的事是两个,一是山西的煤矿的改革问题。认为这个改革是“国进民退”把许多煤老板给逼走了,最后以国有的为主。二是山东的两个钢厂兼并问题,一个亏损国有企业兼并一个盈利的民营企业。对于这两个问题我都了解了一下,对于山西煤矿的改革,我个人是比较赞同的,因为它不改革已经到了无法再继续下去的地步,烂开烂采,而且事故频频发生,许多煤矿企业的老板,都没有把矿工当做人看,他们赚了大量的钱,矿工所得很少,他们时时都有生命的危险,这是大家知道的,还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另外,这样一种体制,使我们的煤矿资源大量地浪费,好开就开,不好开就一铲子就铲过去了,或者说含煤量不是很丰富的就不开了,把宝贵的煤碳资源大量地浪费掉了。在这样的情况看,如果体制不改革,那确实是没有办法保证国家的利益,保证矿工的利益,所以我认为非改不可。
改了以后呢?把一些小的矿取消了,现在实行的是不是就是“国进”了,据我了解不是,实行的是股份制,这里有国有股,但是还有大量的民有股,这种股份制,应该说对于管理和体制避免发生所谓的“国进民退”情况,这是对山西情况的看法。
对山东两个钢厂兼并的问题,说法不一,如果是经营很差国有企业,硬是兼并盈利好的民营企业,我是不赞成的,但是我知道的情况他们说不是这样的情况,我不好说什么,我只好表明我的态度,如果是那种情况下,我是不太赞成的。
另外,去年实行四万亿的刺激计划,我们放了很大量的新增贷款,去年九万多亿,将近十万亿。这个贷款确定比例很大都放在了国有企业,而对于民营企业比较少。我个人认为,是不是要向民营倾斜我是百分之百赞成,应该倾斜。但是不能用政府行为、行政的办法去干预银行的行为,因为银行也是一个企业,企业必须根据它的规则来行事,我这个资金贷给谁安全,我就贷给谁,如果贷给你安全,大就贷给你,如果贷给你不安全,不管是国营,还是民营我就不带给你。我去年在浙江有一个演讲,我说民营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信用程度,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因为有人研究,我们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六年,你平均寿命这么短,倒闭这很频繁,我作为一个银行家我不能把这个钱弄在一个不可靠的企业,这样我作为一个银行家怎么办,所以去年的贷款是不是说明了“国进民退”也需要研究,不能简单说国有企业贷多了,就是“国进”了,国有企业贷再多,也要返,而民营企业贷不到,你也要想办法,我们还是对中小企业支持的,所以问题就是要认真落实最近中央新的“三十六条”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起来。 [16:17]
[贺铿]:谢谢各位网友,我们一起聊了一个多小时,我希望有机会我们再聊,祝各位网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各位网友,再见! [16:18]
看了《回放:贺铿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还看了...
天下法制,尽在法邦网资讯频道
遇到法律问题?“搜”一下就解决!
咨询标题:
咨询内容:
无须注册,点击立即提交!3分钟100%律师回复。
近日,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发布“期违法保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需求价格 实际价格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