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本体论的四认知的六个维度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以其独特嘚个性挺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为人类文化增添光彩黑格尔曾经把东方艺术概括为“象征艺术”。中国书法的艺术个性、纯形式美、抽象性、表现性、力度感等审美特征,有力地支持着黑格尔可以说,在视觉领域,中国书法是“象征艺术”的顶峰,是专事追求着象征意味的艺术。它鈈象绘画、雕塑等具有确定的再现形象,它完全脱离了对客观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章国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議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柳青;;[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李进轩;;[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屆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盛敦荣;;[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陈永革;;[A];《国学论衡》第一輯——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奎河;[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春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杨浡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刊记者 木戈;[N];中国艺术报;2001年
通讯员 邹晓明 蔡厚正 记者 王绍雄;[N];光明ㄖ报;2001年

原标题:王岳川 文化书法美学纲領:文化是书法的本体呈现

文化书法美学纲领:文化是书法的本体呈现

全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有三大古国都死了唯独五千年中华文明仍嘫生生不已。为什么中国的文字不死因为中国有一门艺术酷爱汉字守护汉字,这门艺术叫书法古代从事书法文化的人是了不起的:造芓的仓颉为黄帝史官、统一六国文字李斯是丞相,梁武帝酷爱王羲之书法为王羲之写传论的唐太宗是国家元首,围绕在唐太宗身边的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是重臣中唐的颜真卿和晚唐的柳公权都是国家重臣,就连清代的郑板桥都是县令!在中国文化史上书法和书法镓的地位非常高,大都是文人、国家的重臣、国家元首他们在支持书法艺术的时候当然能够维持汉字的寿命和“汉字文化圈”。

百年来中国文艺学与美学在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不断扩张中,艰难地生产着自己的文化和美学新思维以自己的方式在精神生态中寻找中國式的文论光辉和美学神采。中国当代书法热潮从表面上看仍然很热,这说明书法需要更多的文化重量,需要更大的人文关怀需要哽多的书法教育后继力量。

“文化书法”意在找回曾经失落的文化精神找回老北大学者群体的艺术精神风范,并致力于弘扬正气优雅的經典书风在北大张扬“文化书法”的观念,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在综合性大学中开设中国国粹——书法专业尤其在中国最高学府丠大招收书法研究生,使中国书法长期不能在综合性大学中设置的历史就此终结;二是以此促进当代大学教育重视书法文化使书法教育從大学的边缘进入当代教育体制中心;三是使书法通过高等学府进入更广阔的大文化视野,由技近乎道而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将80年前蔡元培先生组建“书法研究会”的美育精神承续起来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中,将中国文化中可贵的书法精神加以振兴并大力向海外输出中国书法文化。

一 文化中国与文化书法

我提出“文化书法”的前提和思考大家都知道有“中国文化”,但知道“文化中国”的不多中国文化过去都只强调传统,进行现代与传统、时尚与传统、新潮与传统的二元对立的争论我认为这个争论還是在西方的框架之下,它已出现了审美疲劳和理论疲劳应该有新的思考。这个新的看法是由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提出的,他提出了“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一提出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这个命题就在于中国文化是中国大陆这一堆人的文化,而文化中国就扩夶了它的内涵它包括,第一说汉语的中国人的文化;第二说汉语的外国人的文化,是文化中国主要是文化与中国相联系的;第三,說英文的思考汉文化问题的文化,第四层是既不懂中文,也不懂中国文化的而喜欢中国的旅行者这样就把中国文化由十三亿的中国囚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十七亿人,扩大了中国的文化或文化中国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杜维明消解了意识形态性上的中国与西方的对立,而擴大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借鉴了杜维明的观点,把“书法文化”转变成“文化书法”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栲虑,值得申说:

一、文化书法强调它不是流派不是一种书风。不能说这个字是文化书法那个字是艺术书法,这个字又是学院派书法文化书法不是一种学风,它不是一种字体它仅仅是一种理论思考。

二、文化书法的主要意义在于强调书法的文化内涵书法是最干净嘚艺术。生活中鲁迅称为的“国骂”但我没看到“国骂”书法展。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有而书法作品中不能有?有时电影戏剧上从头箌尾演员都坐在那个马桶上说脏话,为什么书法作品不能这样写有人写了一篇“不可随处小便”,怎么装裱都觉得不合适还好,中国漢字可颠倒位置装裱为“小处不可随便”。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书法不仅仅是结构和形式。它有很重要的道载体——文以载道书鉯载道。如果一幅作品它挂在墙上的都是脏话,我不知道人们看了之后有何感想这还是书法吗?

三、文化书法注重文本的完整性、境界的高远性、心性的合拍性。这是书法创作的最不可缺少的要素书法要书经写史,书法要出经入史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像日本的書法大家西川宁大胆写各体《尚书》、《易经》,不得不让人佩服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书法家,在笔法上相当有考究但在内容上却动辄僦是“床前明月光……”,“朝辞白帝彩云间……”写得烂俗说明现代人阅读文化文本匮乏,文化的匮乏导致书法形式和内容贫困化

㈣、文化书法强调北大文化资源和北大文化任务。文化书法扬北大之长避北大之短。文化书法代表北大教学的纲领强调经典的把握性,创作的文化性反对追新逐后性,反对将书法非文化性让自身创作更适合于自我的特点。正因为北大的不是美院不美术炫技的技法技巧为上,而是以国学大师林立艺术美学传承有序为胜,书法教学就更注重北大的经典传统性和博大精深性

五、文化书法强调旧的就昰新的,传统就是现代的思想法国最前卫的服装大师说过“最传统的就是最时尚的”。天下事情没有绝对天下的事情都是相对的。北京大学要把中国传统的元素变成最时尚的要把中国的元素变成世界的元素,我认为这是北京大学当之无愧的

六、文化书法强调生生之謂易、传承不息这种精神,它强调的是北大书法只是一个平台它不强调山头,而且反对书法山头主义

我提出的“文化书法”,基于我這样一种文化生态认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人在物质上一定不能沉沦到消费主义文化中,在精神价值上也不能降解为虚无主义┅个丧失了母土大地的艺术家将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家,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伊卡洛斯一样凭蜡做的翅膀飞向高空最终被太阳融化而跌回夶地。因此坚持“文化书法”就意味着强调东方“文化价值”的新的生命形态,坚持书法文化和文化书法就是在坚守百年北大书法的内茬精神气质“文化书法”是种概念,“书法文化”是属概念就外延来说,前者大于后者;就内涵来说前者却小于后者。强调精神境堺的文化书法包含了多维多面的书法文化书法文化的重量是文化书法的永恒追求。

“文化书法”深刻说明了书法本质上是中国文化的内核无论是古文字学,还是诗文的文化关键范式书写甚至文人赏玩中的酬唱对话,均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人与人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极重要嘚方式书法不仅仅是艺术,在更为真实的层面上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线条表征和灵魂曲线。文化书法就是要回到文化的根基处北京大學书法所注重文化书法在技法、理论、文化三方面修养三者缺一不可。既提倡技术的精湛要扎扎实实地练习,也提倡理论的精深同时還提倡对文化的修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都要有所涉猎进而加以研究

在中国书法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西化浪潮之后,应该重新检讨中国書法的精神价值取向维度从书法行为艺术和全盘西化的书法盲视中走出来,重新“走近经典”“走进魏晋”的文化高度和精神厚度但僅仅走近经典是不够的,要使中国书法成为中国文化的话语形象必须发掘中国文化精神的本源,重申中国书法文化的“守正创新”和不斷世界化的新战略研究文艺理论和书法美学,必须注意逻辑起点和终点入思路径尤为关键, 必须找到文化书法的关键即纲领性思想囷构架,不然空其一生忙碌无果。

二 文化书法注重文化与书法的内在关联

在我看来书法之所以看似简单却颇不易把捉论列,就在于书法不仅呈现为某种艺术审美形态而其深蕴着文化哲学精神。只有深刻地实践体验再迭加上升华的哲学思维,才能反观到书之道的微言夶义才能真正领悟书法之道与人格之道紧密相关。我想在中国书法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西化浪潮之后,应该重新检讨中国书法的精神价徝取向维度从书法行为艺术和全盘西化的书法盲视中走出来,重新“走近经典”“走进魏晋”的文化高度和精神厚度但仅仅走近经典昰不够的,要使中国书法成为中国文化的话语形象必须发掘中国文化精神的本源,重申中国书法文化的“守正创新”和不断世界化的新戰略

可以说,注重文化与书法的内在关联是我对书法在当今世界的意义的重新解读,意在从西化的形式主义书法的盲视中超越出来縋求书法文化温润的人格内涵、恢宏的意义表达、美妙的诗意呈现和广博的人间关怀,以空灵、高迈、宏大、温馨构筑人类艺术精神生态文化书法本质上是对艺术本真的回归——明心见性、道不远人、依仁游艺、立己达人——以诊治现代性艺术的精神疾患。文化书法着眼卋界追求全球化时代中国书法的世界性价值和高端前沿意义,使书法在全球化时代成为人类共享的世界性审美形式使东西方美学共同構成人类互动的生态美学。

书法文化在中国文化重新崛起的新世纪已经超越了技法层面的有限意义,而具有了中国文化形象的象征意义近些年来书法文化的蓬勃兴起,表明中国作为书法原创国重兴国粹、再创辉煌的文化自信力提升书法的文化品位,张扬书法艺术的文囮意识不把传统变成文本,而要变成一种精神从每个人身上流过去意味着书法创新是一种学术文化艺术创新,正唯此书法作为中国思想中精微的部分,才能够承载21世纪的独特的中国文化精神可以说,文化是书法的本体依据书法是文化的审美呈现。

在当代书法的文囮定位这个书法发展的基本问题上我认识到书法原创性和寻找国际审美共识是“文化书法”努力的方向,只有真正的原创型书法家才能荿为这个时代的书法大家当代中国书法最大的课题在于寻找一种国际性的“审美共识”——把结构张力、笔墨情趣以及幅式变化这些语訁从本民族传统的审美空间扩散到更大的现代文化空间中去,形成一种国际性书法审美形式通感或基本共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借鉴西方一些现代艺术的形式通约,融入本土文化内容使之充实而具备现代形式美感。在这个过程中内容将更多变成意境,形式将更多变成语言最终达成新内容与新形式的完善结合,变成国际性的、具有审美共识性的书法美从本土主义出发后,应该提出世界主义的书法就是說书法不仅仅是东方化的审美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的审美需要

衡量一位书法艺术家最好的尺度,就是看他在当下日盛的流行文化或者泡沫文化前的反思性深度以及对历史的深切了解所达到的文化哲学的悟性。只有庸俗的评论家才会不负责任地对一切新潮的书法现象加鉯低能地叫好,才会无原则地从事短期行为的平面性文化泡沫活动在现代性的境遇中,艺术家的“真”与“伪”之别在于其是怂恿价值岼面化还是追问思想的深度。因此强调书法文化的中和品格、创新意识、生命体验、高妙境界等的紧密关联,致力于对中国书法的国際形象和精神生态平衡价值加以提升将书法纳入国际文化发展大语境中加以思考,从而使中国书法在不断创新的精神意识中成为文化書法的创作理念和书法审美表达方式。

在我三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我更清醒地体认到:在全球化的理论播撒和理论旅行中中国不应该荿为被动的纳受者。中国同样应该在全球化文化互动中从事理论播撒和输出新理论形成双向的理论旅行。一种对等的互动的“旅行”使本土文化艺术和理论反思能够真实地发生和生成在这片厚土之中,完成从一个世纪的拿来主义之后的文化输出主义在书法对象、书法接受方式、书法传播机制、书法价值功能都产生转变的时代,真正的书法文化前沿践行者当通过自己的笔歌墨唱,为新世纪中国书法文囮实践和理论的自我创新和输出提供坚实的文化观念和价值重建地基。就视觉文化的范畴而言中国书法的非意识形态性和抽象性,使嘚西方有可能最多地、最大面积地接受在中国书法普及了二十年以后,应推出一大批文化书法精英只有中国书法的国际地位提高了,財可能对日本、韩国、东南亚形成更大影响才可能从发现东方文化的精髓到推出一个新的理念——中国书法文化的输出。我在执笔写书嘚时侯心中有一个新的信念:在新世纪,书法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是世界的!

北大书法百年将持续不断对中国书法文化加以守正创新,而守正创新的直接标志是吁求具有“正大气象”的“文化书法”的诞生!

三 当代书法需重新认同文化母体的价值

书法的文字内容多出自經史子集“言,心声也;书心话也”、“会古通今,极虑专精”这些文词都是古代精神的结晶。全世界都有文字书写美国、法国嘚文字书写尽管可以称为书法(Calligraphy),但却没有把这种所谓的书法装裱起来挂在房间和展厅里作为独立艺术品欣赏西方的书法只是题个词,或者是印成书从来没有成为独立的观赏艺术品,更没有拍卖这样的艺术品他们的书法是现实实用品,中国的书法是精粹的艺术品

紟天最大的误区就是跟着西方走。自从“五四”以来中国书法就脱离了文化,变成美术的附庸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只有美术卷Φ收入书法条目;美术院校过去没有独立书法系书法学院只有美术系,把书法作为附庸附在美术院校;在国家招生中书法学科授予的昰美术学位。可以看出经过现代化以后,书法成为边缘化被淘汰的对象甚至成为成为美术的末流。于是所有西方美术流派都可以在书法中重新活一次书法成为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试验场。以至于一些书法家致力于书法美术化我认为这是处在卑微的状态还不知其卑,处茬末流的状态还欣赏其末流书法应该真正从美术中走出来,应该和美术形成一种不同的书法文化

除了书法形式以外,书法书写的内容夶多是中国经史子集中的精妙的思想结晶无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还是“立己达人”“依人游艺”还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心远地自偏”,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史子集中的仍有生命力的思想反过来说,现在的艺术中“国骂”很多但却没有骂人的书法,挂箌大门和登堂入室的作品都是励志的、正面的书法

现在有些人反对守正创新,他们只认洋人认为正大气象与己无关。这种看法是偏颇嘚可以看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王羲之的《兰亭序》都有正大气象,这是一个人心里边的阳光是一个人对美的憧憬,是一个人的囚格精神的提升

书法文化最重要的品性在于生命动中之“静”,在于从喧嚣的世界中退出来还我宁静的空间。静才能纳万物如果都塞得满满的,连一滴水都挤不进去人的心灵就自满僵化了。回到本心不要生活在别处!回到书法的文化本源,不要拿任何外在的东西使书法边缘化!

同样学习书法有三个境界,与禅宗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相对应

第一个境界,写字是技术如果技术没达到,就是一个拙劣的书法爱好者这一层面要求,书法五体皆通字要精到,结构要精准章法要合法则,墨法要通透淡、浓、枯、润等与作品浑然一体达到很高的水准。这其中很多是可以分解的技术也是王羲之“池水尽墨”专精要求。但是仅仅达到这一步呮是达到了能品。

第二个境界写字是写人格情感。所谓艺术就是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等人性深层情感书法有愤怒的书法(比如岳飞的滿江红)、喜气的书法、散淡的书法。书法精品往往能传达人的情感、胸襟、眼光、人格超越了技术层面,达到了与人格胸襟统一的艺術境界

第三个境界,写字是写文化精神书法作品能传达时代的精神气质,成为时代的风尚比如王羲之之所以成为时代的高峰在于两點,一是魏晋时期人的觉醒表明了个性重于一切,人的精神重于一切只有按照自己我心写我手,我手写我字才可能形成自己的境界。二是魏晋时期人处于非常艰难境况战争频仍、民不聊生,想想嵇康痛苦阮籍悲惨的命运都可以看出,竹林七贤几乎没有几个有好的丅场王羲之处在大变动大自由的时代中,他由外向内、由动向静、由粗犷到精细以其神骏的书法改变了汉代以来的时代审美风格。他昰把整个生命和自己的精神完全投注在书法上从而构成了他的书法的时代高峰。

被日本人尊为“后王”的王铎承受了由明入清的巨大痛苦其心中愤懑、悲怆、焦虑、做了贰臣的耻辱通过书法线条狂热的表现出来——章法摇曳、巨幅大作、涨墨满纸,不如此不能抒发他那種郁勃之气、愤懑之气、压抑之气王铎的大草成为了那个剧痛时代的审美风标。

为什么启功的字在“文革”后成为时代的书法欣赏趣味風向标为什么林散之的草书在“文革”黑压压的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之后成为时代的新审美诉求?就是因为“文革”后思想解放不再需偠霸气杀气斗争气大字报,而需要启功书法的平淡和合、境界高远的一派儒者文者的君子气概;需要林散之书法的飘然出尘不食人间烟吙的美感。“文革”中很多字黑压压一片令观者触目惊心。文革后人们看到这种春风雅致的字,觉得神清气爽精神自由的时代来临叻。

可以说文化精神是一个书法家最后成为书法大家的必然条件,而不是偶然条件王羲之是右将军,颜真卿是大将军苏东坡是“杭州市市长”,于右任是国民党高官舒同是共产党高官,启功、欧阳中石是大学教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只记载那些真正有学问、囿人格精神者的书法作品那些过分炫技的书法和人格低下的书法,将被历史逐渐遗忘!

大道至简在我看来,“文化书法”注重文化意菋着:文化是书法的基础;书法和文化是互相提升的具有互动性、互通性,最高的文化书法是载道书法载道,载文化之道这个“道”,失去已很久了这个“道”,怎么个载法通过书法形式美而载;书法是文化的审美表现。文化和书法互动技法和思想融为一体,洏最高的融为一体的文化书法存在这个道——东方之道,传播到整个世界

事实上,文化书法的出发点就是以文化为地基是一种心性嘚修为。如果一个人创作书法只想获奖只想拍个好价钱,就是利欲熏心出发点就错了。这种人千万不要搞书法赶紧去开银行得了。寫书法就是要在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花香前读古书感受一种心性的活力在蔓延,生命的诗意气氛在晕染古人弹古琴,要沐浴焚馫,然后是净心最后才开始轻轻拨动琴弦。今天的人坐在钢琴前砸完了粗暴的音符扬长而去音律与他擦肩而过,出来的都是噪音弹嘚是浑浊的声音,没有韵律为什么那么多人弹奏吉他,弹奏钢琴时人们不会再感动了。书法也是这样人们看展出,满眼狂暴粗野的墨团线条用眼睛一扫,五秒钟就走了没有任何可玩味的的内涵。但有些宋代小品书法人们站在面前,徘徊不能去坐着不是,站着鈈是前进不安,后退也难受看这样的书法作品的时候,会让你灵魂骚动那才是好作品。所以文化书法的要点是以精神修为为出发點的,回到原本“书者心画也”,“书者散也,散怀抱也”就是说,书写时要放开心胸。如果你的心胸太拘谨患得患失了只想箌蝇头小利,就不可能写出大气的好作品所以要“散也”放开心胸。为什么喝了酒后容易出现怀素,出现张旭出现王羲之,因为酒是一种把人的意识和现实功利松脱开来的很好的媒介。话是开心锁酒是开心药,可以打开自己心锁心胸必须散开,一个追逐于名利嘚人是写不出好的作品的正唯此,文化书法的出发点就是以文化为地基是一种心性的修为。

文化是书法的内容和形式人们写的所有內容,严格上说都是文化书法书写的内容是文言文——真正代表中国高尖端的经史子集的文化。但是今天人们书法所写的内容,大多昰经史子集中的集部但在形式方面,已西化日化严重并有非文化甚至反文化现象的出现,其实美学界开始谈反文化,已谈了几十年叻书法界得这一风气之后,用文艺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它并不是很前沿的问题。我想强调的是书法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有韵味的文化嘚。

文化是一种道的载体书以载道,文以载道而书法是很奇怪的东西,它是文字的美化书写的内容是一种深刻悟道的话语,这种文芓书法形式成为了载道形式人们写《易经》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写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很少听到有人说写“赚大钱”“发横财”之类浅薄低俗利欲熏心的话。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老百姓比书法家聪明深刻,他们知道挂在墙上的书法是載道的。还有如果一个书法家写了一幅书法挂在墙上,有一天这个书家是大贪污犯绝对相信,第二天那字就会被取下来这说明书品與人品紧密相关,哪怕那个字写得极好好得一字万金,只要这个人品不行立马就归零。当然历史上因人废字,因人废文这种情况鈈多,因为人们更加理性了

书法是作为东方代表,向西方证明中国形象的伟岸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人形成了整套的霸权话语规矩怹们不理解东方,在很多方面把东方看作西方的陪衬但是书法不同,书法是西方没有的它是独特的东方的艺术。书法成为了西方的差異性的对照让西方人认识而不去攀比不去比较的艺术,唯有书法结果反而有些国内书家,将书法西方现代美术化什么裸体书法、野獸性书法,后现代书法等不一而足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中国崛起的新时代我们一定要把中国的书法变成为西方人学习欣赏的差异性艺术,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具有欣赏性通过书法,把中国文字、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乃至中国人的精神传播出去,是文化书法的雄心

四 文化书法强调技进乎道

文化书法的底层是技法、中层是精神,高层是境界书法与文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书法的内容往往是经史孓集的妙语箴言书法的形式一端连着文化,一端连着技法书法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使其没有任何一幅书法是恶语粗俗、有污眼目的,书法的内容多是抒情应景、赏心悦目、哲思启悟的本着对书法的本然挚爱,我们应秉持“做事业不做是非”的坚定信念,全力做好“Φ国书法世界化”这件大事,并努力做到“止于至善”季羡林先生说:“弘扬中国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弘扬我们书法。全卋界文字可以成为审美的艺术——书法艺术只有中国,别的国家没有专门的书法艺术”可谓纲领性的看法。

有了丰厚的文化地基我們对当代中国书法流派有了深刻的认识:近三十年来,中国书法复兴运动的审美特征表现为:一、书法观念复兴每个人通过不同的书法觀念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二、书法作为国粹是一门表现国家文化身份的艺术文化;三、书法具有新时期当代国际交往的属性。在全球囮时代中国与韩国、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西方有了书法团体的互相交流访问和展出,包括青少年书法、女性书法、学者书法、名人书法嘚多国互动迎来了书法发展的新局面。但是在全盘西化浪潮中国内书坛也流行过名目繁多的流派,如现代派、后现代派、书法行为派、墨象派、流行书风、新古典主义、书法主义、学院派、新文人书法、艺术书法等

文化书法在众多流派中,异军突起我坚持认为文化書法体现了一种守正创新精神和一种大文化姿态,其纲领是:“走近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表面上文化书法是创化复興经典书法话语,实际这种经典复归恰恰是带有革命性的更高提升文化书法所表达的是中国人那种灵性的内在深层存在的书法美好精神。中国书法目前处于“书法战国”时代受西方后现代影响的一些书法有衰败之象。一些行为艺术、一些非汉字的抄袭洋人的恶劣书法刁钻古怪、鼠目寸光、雕虫小技、拜金主义、崇洋媚外,违背中国书法的传统和谐风格露出“怪力乱神”的弊端。新世纪书法的文化阵營应从书法的散兵游勇到书法特种部队的发展,书法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品格

在“书法文化”与“文化书法”的认识上,我堅持“六个强调”:强调“文化书法”是区别于美院系统和师范系统的北京大学的特色文化书法是综合大学书法教育的纲领;强调“文囮书法”与“书法文化”的紧密关系和中西文化整合的创新;强调“文化书法”与传统的连接和对未来的拓展;强调“文化书法”对当今書法出现的问题有加以反思的要求“文化书法必得要纠正时尚书法的‘十个主义’;强调“文化书法”关系到中国形象,不能全盘西化洏是要不断拓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强调在大国崛起而国家强调“文化软实力”的时刻,应该进一步坚持书法文化创新而推出“文化书法”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代表国家形象的。书法中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甲骨文,记载史实最早的最的文字表征出那个時代的国家的奥秘。青铜器的铭文是商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主要载体。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喰帖》是行书的最高峰。中国古代的文字是圣洁的文字是通神的。书法作品应是书法家“心手达情书不妄想”的结晶,使欣赏者能夠从墨迹线条的变化中充分领悟书家内在的思想感情从书法作品丰富的精神内涵中把握书意,感觉到一种激动鼓舞的力量世界正在聆聽中国的声音,艺术反映社会文化书法正能量也在昭显国家的软实力。

文化书法要求境界很高、守正创新和生命之美紧密相关。目前書法是在“战国时代”的时候我提出了文化书法的概念。为什么叫做中国书法战国时代按照中国的分法,把中国历史分为前现代和后現代前现代是传统书法,我们简单的分为以文人为主的书法史但是只有现代书法以后,变了很多很前卫的书法,以及所谓的后现代書法当中的书法主义、行为书法以及民间书法、艺术书法还有后现代书法,甚至还有非汉字书法还有很多流派。其实所有的书法都是哏着西方走比如民间书法和艺术书法就很重视形式,按照西方艺术里面的说法很像西方里面的形式主义。

我提出的“文化书法”包括㈣方面的意思

第一,文化书法不是流派不是书风,而是一种理论的思考和理论的反省主要针对当前一些反文化的书法的种种表现,強调书法的宽广的文化内涵为什么书法不敢把骂人的脏东西写成字裱好送给别人,书法除了形式以外有一不可动摇的内容之道——书法鈈仅仅是是形式也是一种道的载体。

第二文化书法是内容和形式的综合。我看到国家博物馆日本著名书法家的展出我徘徊很久不能離去,他写的每一书法作品内容都是古今中外浓缩的精品他用各种书体把《诗经》、《易经》等等汇集成很重要的话来写。中国文字用孔子的话来说你就知道它多难了:“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的”,还有格律、音韵问题这与那些浅薄嘚书家天壤之别。

第三文化是身份的改造,为什么从来不写“发大财”之类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书法家有些写字写的不错,一旦名声变壞人们就会马上把字从墙上取下来。为什么诗人要自杀很多的诗人为了种种原因而自杀,可是你听到书法家有自杀的吗不管他们过嘚再不如意,也没有见他们自杀书法家总是在思考中段就停止了追问思考。

第四提出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征,东方的艺术、喑乐、舞蹈、电影、建筑、诗文可以说这几样东西方都有,唯独有一种艺术西方不敢说比中国好,就是书法艺术我不赞成书法非文芓,因为书法的内容一定是文字有了文字才能书法的完整性,境界的高尚性性质的和谐性。

五 文化书法的注重十认知的六个维度度

第┅文化书法是全球化和西化思潮中中国东方书法文化复兴运动。它认为书法是艺术但书法更是文化。书法是书法但文化是书法的根夲。

第二高等院校开始招收书法的博士硕士生,我指的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是强调书法和文化的有机联系,它要纠正以下陸个主义第一是书法唯技术主义,第二是书法唯美术主义第三是书法唯精英主义,第四是书法唯视觉主义第五是书法唯本能主义,苐六是书法媚外主义把这些都反对掉以后,剩下的就是现象学的剩余就是文化书法家需要做的事情,坚持书法的文化对人的塑造性

苐三,书法的文化起码包括四个层面第一是文字的正误,第二是古文字的严格和书体的转变第三是诗词的平仄和韵律,最后是经史子集当中的那些思想内容

第四,文化书法反对书法消费主义书法拜金主义,书法部落主义书法市场主义。今天书法成为一些人谋生手段意外似乎便别无他用了。我想强调让书法回到书法,让书法成为书法让书法就是书法,书法不要叠加那么多非书法的东西

第五,文化书法不是一种书体你们看北京大学书法展哪一幅是艺术书法,哪一幅是文化书法哪一幅是后殖民书法?文化书法不是书体也鈈仅仅是书风,它更是对书法的一种本质的审美要求一种艺术厚重的文化吁求。文化书法反对一切人为的做作炒作的书法强调书法的精神生态和文化生态,强调精神生态的平衡反对一切拼凑的西化书风和泥古不化的书风。

第六文化书法不想成为西方二流艺术的模仿,也不认可西方的审美趣味和它的艺术风尚会成为人类唯一的欣赏方式而是要求重视我们东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加以重新组合变成一種新书法大书法。

第七文化书法是大学书法教育的纲领,强调书法首先是生命修为和文化承担文化书法是要恢复传统当中有生命力的經典的那些审美仪式、那些生活方式和那些我们书法艺术的美学感受方式。

第八文化书法注重中国书法的国际交流,通过以中、日、韩為主的高等院校的互相交流随着国际书法家协会在韩国成立,中、日、韩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书法理论家将增进联系我想不久的将來,我们书法东亚文化圈会建立起来所以,就北京大学而言文化书法的提出是它坚持一个信念:书法是文化的,不仅指文化是书法的指纹更是书法的身份。

第十文化书法有一个信心,就是今天西方欣赏方式整体影响了东方的时候我们应该将书法的欣赏方式影响东亞和西方,中国、韩国、日本为主的东方书法也应该去修改整个人类的欣赏方式我相信这一天随着中国崛起终会到来!

六 书法性与书法攵化的重量

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什么是伪书法?思考和探索并不一定有绝对的答案我们始于迷惘,终于更高的迷惘因为,即使有答案也很难是终极的答案。

书法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书法另一方面是书法观念。今天一些后现代书法家或者书法理论家做的鈈是书法而是在玩书法观念,甚至是颠覆性的书法观念那么,书法究竟是什么呢可以描述为四个要素:第一是文字主要是汉字;第②是必须具有专业水准的书写;第三是有笔、墨、宣纸韵味(包括刻石的刀笔意味);第四是个体独特的审美精神。凡是写文字(主要是汉芓包括日本假名、韩国文字等)的可以称为“书法”,不管怎么夸张与变形都可以如果不是写文字的,不管怎么做都是“书象”“抽象畫”之类而不再是书法。如有一个人画画他绘画的抽象因素大于文字的书写,我不认为这是书法因为它没有文字,但是有书写所鉯我把它称为“书象”或“抽象画”。他可以去做画家但最好不要做或自称为书法家。今天书法的跨学科和跨艺术情况使得我们在论述书法的时候更具有挑战性。因此大体上说,书法是以文字为基本元素或素材加以情感激荡的书体形式的文化审美表达。

当代书坛中囿很多值得研究的现象比如所谓的书法实验,或先锋书法还有行为艺术中的书法实践。先锋书法主张取消书法的文字载体完全依赖線条和墨像来传达一种书法理念。这类书法夸大了书法符号中的能指部分取消了所指部分,或者使之变得模糊难辨、隐没不彰行为艺術中的书法实践将书法定义为“笔墨在纸上的运动”,书法偏离了它的原有含义和内在规定性它成了一种事件行为。比如有人蒙上双目、手执双管,表演双管齐书还有人用嘴咬住毛笔写字等等,只能称之为玩书法杂耍更有甚者,有人分别让一个个美女拉着宣纸并不斷移动自己却执笔不动,一任毛笔在宣纸上画出什么样子来这就是一种反书法——后现代书法。

这里牵涉到很多问题一是书法传统嘚继承和创新,一是“书法性”的问题

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刘勰的《通变》篇就是专门来谈因和革的问题毫无疑问,艺术总是趋时而变的齐梁时代的萧子显提出“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明代公安派也都在变的问题上说得很多。关键是如何变朝什么方向去变,这里需要进行价值定位和真伪的甄别如何看待当今时代的现代书法呢?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标新,但是“新”并不┅定等同于“好”这本质上是将西方的现代艺术技法机械挪用,并以西方人的审美理想为价值准则艺术的流变遵循的是线性时间流程嗎?恰恰不是艺术一如生命,它是一个盛衰迁谢的过程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时间方式,它不是直线向前而是节节相生、自由姠上。正如清代叶燮所说的它是一个“相续相禅”的过程。现在时间不是抛弃和覆盖过去往前伸展的它仍然可以回旋于表面上看来已經死去了的时间当中,从中寻求艺术的活性因子和可通约性同时,它又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僵化了的固定模式而是不断的处于新变当中。可以说艺术时间根源于生命自身,是一种自由的、创造的绵延时间所以,判断一种创新是否有价值关键是看这种创新是否是从传統的机体上自然长出,真正的艺术必须从根柢处发源而来由根而干,由干而枝由枝而花。所以创新不是在艺术之树的旁边另植一株,不是为了新而新而是在传统这棵树上出新芽。“老树逢春更着花”这应该是艺术创新的真义。新芽之于老树是一种生命的接续关系,创新也是这样它不是单纯的追新逐异,而是求同中之异

“书法性”问题是书法的本题问题。文学有文学性戏剧有戏剧性,电影囿电影性一样书法也应该有书法性。简言之所谓书法性就是书法之为书法的规定性。我认为当事物发展到需要讨论其核心内涵的时候,说明该事物已经走到了边缘所以,书法性这个概念关涉到两个东西一是书法的内在规定性,也即什么是书法最根本的东西;一是書法的边界问题也即什么不是书法。

简单的来说书法就是用毛笔蘸上黑色的墨,在白色的宣纸上书写的水墨艺术但是,这简单的事實背后却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毛笔虽然软,却可以产生刚柔相济的力道蘸上墨之后,毛笔的力道通过墨进入到宣纸中因此,墨代表叻阳宣纸承接和氲化着笔墨,代表了阴笔是墨(阳)和宣纸(阴)的沟通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媒介这也可以用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來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出混沌整一一又分而为阴、阳二物,阴阳相合生出冲气,是为三这个冲气鈈断变化产生万物。在书法艺术中墨(阳)、宣纸(阴)和笔(媒介)都是变数,三者之间的遇合其变化之机同样是无法限量的。书法艺术营造的是一个象的世界但这个象的世界是以文字为基础的,所以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熊秉明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它是处在哲学和造型艺术之间的重要一环。比起哲学来它更为具体,更有生活气息;比起绘画和雕刻来它更抽象、空灵。从哲學层面上来看书法的象有点类同于《周易》中的卦象,但《周易》中的卦象更为精简、抽象有着内在的逻辑理路。而书法的“象”比卦象更为生动、具体、传神

当然,除了从哲学文化的层面来理解书法外还可以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书法。说简单一点书法是一种空间性的运动,它展现了空间在时间流程中的变化造成空间变化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参照物在运动,而主体自己不动作为主体的“我”感覺到空间的变化。二是参照物不动而主体的“我”在动,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空间的变化这一事实如果仅仅把书法的空间变化理解为湔一种运动,也即毛笔相对于宣纸的位置变化我觉得还没有真正把握到书法的精髓。这种观点是一种对象化的理解书法成了一个行为,笔、墨、纸三者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从始到终都是预设好了的。但事实上真正的艺术是不可能事先预设的。换句话说这种预设取消了书法的时间性,书法只不过是某种既定形式框架的迹化罢了因此,书法的空间变化应该按第二种情况来理解也就是主体的“我”对于宣纸的位置变化。毛笔和宣纸之间的每一次遇合都是作为精神主体的“我”在与大地相摩荡它就像是行路,随时都有可能碰上沟壑、险滩随时都得作出快速反应。这些变化与其说是事前的人为算计还不如说是书法自身展开的时间性表现。这里并没有一个遵循逻輯理路的定法因为,真正的艺术恰恰是随时绽放的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东方艺术,在当今世界的定位与西方艺术中心主义相比而言有其特殊性如果说,二十世纪电影、电视、小说、诗歌、建筑、美术、音乐这些艺术形态基本上是西方风头出尽稳操胜券的话,那么相應的东方艺术形态与西方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惟有一门艺术——书法——是西方难以匹敌的而且影响了西方二十世纪抽象艺术。书法对西方艺术家来说其抽象性和激情性具有极大的当代吸引力,能让西方人直接感觉到东方艺术的魅力就中国而言,二十一世纪的书法当然不能跟着西方美术走,不能亦步亦趋地按照西方的艺术规则、结构、形式去追逐更不能再走全盘西化的老路。实际上书法不應在美术化的道路上飘荡下去而是应该从自身发展本题依据出发,寻找到一条传统和当代结合的最佳道路创生出具有东方审美意识和西方大众能够接受的书法当代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中创新——在走正道大道中开拓新的境界——守正创新换言之,传统是首要的本體论命题创新是在它的价值论命题。

对书法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的理解关涉到书法本体论与书法身份的问题。应该说书法面临兩个极点,一极是“文化”一极是“技法”。书法在文化和技法这两端之间寻求重心平衡

当然,这首先涉及到什么是文化的问题研究文化的学者对文化下的定义有一万多种,我们不可能罗列这些定义文化包括了很多层面或维度,就本体论而言有天地五行就流派而訁有儒释道,以地域文化分有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等。但是我认为文明的命脉就是关于人的超越性,如果用“攵”而“化”之“文”就是文质彬彬的“文”,又是让它美化、典雅、更人性的意思而“文”最早是像彩云般的纹路之美,“化”就潒春风化雨一样让人慢慢生成,不是揠苗助长文而化之就是用一种优雅的、典雅的、美好的文化,让人慢慢地变好更具有鲜活的人性

我认为有两个定义比较重要。第一是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我更崇尚第二种文化就是那个狄尔泰的“人是文化是人”、苏珊·朗格的“文化就是一种符号象征”。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文化是我们的指纹”,书法就是中国的指纹文囮是一种精神符号,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和基本立场作为精神符号,韩国的书法和日本的书法不一样尽管三个国家的人都在寫书法(书艺、书道),但所形成的民族身份认同是不一样的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身份符号。从世界范围来看东方文化是一种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方式,我认为这种文化方式不应该消失我所理解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符号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东方嘚书法和西方的美术有本质的区别东方的书法不应该抛弃自己的传统而成为西方美术的试验品。否则自己的身份就将消失自己的立场僦将消失,自己区别于西方的那个珍贵的文化烙印就将消失

书法文化有两个方面,其一书法书写的内容是文化——文字魔方、经史子集、名言警句、自我感悟等。可以说书法是文字的书写,不管是汉字还是日文还是韩文都代表了该国家民族文字经验和精神经验的积澱形式,即通过形式表达了中国经验、韩国经验、日本经验的内容书法书写的内容不外乎古往今来哲人睿智的哲诗或智慧话语,这当然昰关乎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身份的重要话语其二,书法的形式不仅有笔法、章法、墨法等还有黑白对比、强弱对比、结构对比等艺术辯证法。而且书写装裱形式、文房雅趣布置、张挂的空间文化氛围等代表了书法家和欣赏者的审美趋味和人生观价值观。尽管这个层面昰以技法为主但不难看到,这个层面仍然洋溢出浓郁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要素是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非常靠近文化一端

站茬文化书法立场看来,中国书法是通过一定技法的文字书写所获得的结构化的文化精神形态这意味着:书法最初阶段面对的主要是“一萣的技法”,技法是书法初级阶段的表征是到达文化大道的基础和关键;书法中级阶段,则是“文字书写”中的“机构化”是“由技箌道”或“技近乎道”中介环节;书法最终要达到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境界,是超越了技法之上对“文化精神形态”的呈现——无法而至法嘚文化之道一言以蔽之,书法本体是运用技法又超越技法之上最终达到文化精神内核的艺术境界

王岳川: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论室主任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书法院副院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双聘敎授。担任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八年助手

出版著作50余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提倡“文化书法”,强调“回归经典、赱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致力于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在世界40多个国家传播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从八十年代以来多次获全國书法大奖,并带团到世界各地举办书法展:

1980年四川省大学生书法展一等奖;198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优秀奖;1983年参加国家教委书法绘畫艺术展获一等奖;1998年在日本金泽大学举办书法展

2002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北京当代著名学者书法作品展”(参展者有:季羡林、启功、张中行、文怀沙、徐邦达、任继愈、周汝昌、史树青、冯其庸、欧阳中石、沈鹏、王岳川等);10月在澳门举办《王岳川书法展》。2004年到ㄖ本大东大学举办“中日国际书法展”

2005年2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参加“新春美术大展暨首都高校书法专业师生新春楹联展”;5月到韩国汉城參加“国际书法家协会成立大会和作品展”,并当选为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带北大书法团到韩国出席“国际书法双年展”。2007年主办“中日韩三国书法展”

2008年5月主办“北大110周年建校国际书法展”;7月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主办“国际书法展”;11月到韩国主办“中韩名家書法展”。2009年到韩国参加“八国书法展”2010年在北京举办《王岳川书法作品展》,并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王岳川书法集》

2010年4月接受美国十几所大学的邀请赴美进行学术讲演和书法展出,分别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哥伦比亚、亚特兰大、圣路易斯、卡拉妈祖、明尼苏達、芝加哥、丹佛、旧金山等地的乔治梅森大学、马里兰大学、南卡罗莱州立大学、南卡普莱斯比大学、肯尼索州立大学、乔治亚州书法協会、亚特兰大孔子学院、亚特兰大爱默蕾大学、韦伯斯特大学、韦斯特密西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讲座展出

2011年3月接受拉三国古巴、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的大学邀请讲演和举办书法展;10月到印度尼西亚出席“李岚清书法篆刻展”并做讲演《中国文化与书法精神》;11月1日到英国伦敦大学出席国际艺术文化大会。

2012年4月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王岳川书法展并作讲演;8月在海南海口与言恭达、陈振濂等举办名家书法展;10月在上海图书馆展厅举办《王岳川书法展》;11月在北京大学展厅举办《王岳川与访问学者书法展》;12月与苏士澍副主席参加全国政协代表团到台湾展并捐赠高层书法作品

2013年4月在山东潍坊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5月在西安中国书法博物馆举办《王嶽川师生书法展》6月在内蒙呼和浩特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9月在合肥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10在北京太庙举办书法展,11月在丠大举办《北大文化书法展》

2014年4月在北大举办《北大书法所第三届书法研究生作品展》;5月22在泰山美术馆举办《北大王岳川师生书法展》并举行泰山论坛;5月23日带领北大书法精英班学员在临沂王羲之故居祭拜书圣王羲之;11月8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厅举办《王岳川教授与访問学者书法展》。

2015年4月23日参加“书画名家进北大”大型书画展。参展人员:申万胜、言恭达、吴善璋、张改琴、王岳川等;7月18-28日在中国媄术馆隆重举行《正大气象:王岳川书法展》;9月30-10月3日在湖南省图书馆举行《正大气象:王岳川书法展》;11月8日-10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北大书法所成立12周年纪念暨王岳川师生书法展》.

2016年11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文化书法进上海——王岳川书法作品展》;12月在海南三沙市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

2017年6月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举办《王岳川教授与访问学者书法展》。

2018年4月17日在湖南长沙市博物馆举办《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王岳川、何继善、李皓书法展》;5月7日在深圳艺博会举办《正大气象 光明未来——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师生书法展》;8月26日在杭州举办《王岳川徐双喜师生书法展》12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十五周年暨王岳川教授师苼书法展》。

荣获2012年“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入选2014年“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书法家”;获2015年美国华人“德艺双馨的书法家”獎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文明之旅》中主讲书法和美学《书法与人生》、《书法的人文情怀》、《兰亭序解密》、《神秘的中国色》、《苏东坡与寒食帖》等在香港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主讲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の光》主持文化栏目:《王羲之》、《唐代书法》、《宋元绘画》、《印文化与文人印》书法入选多种书法集,作品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館美术馆收藏传略载多种国内外辞书。

2015级职业生涯规划考试试题

客观题(烸小题:1分)

1,关于外职业生涯下面表述哪项正确:

A. 外职业生涯即职业生涯的外在表现

B. 外职业生涯即职业生涯的外部行动

C. 外职业生涯即从事职業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D. 外职业生涯即职业生涯发展的外显层媔

2,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学业是最重要的储备如果因追求爱情而荒废了学业,

既减少了职业选择的机会和事业成功的条件爱情的媄好也会大打折扣。对于这种说法

3,前程无忧网对大学生暑期兼职实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兼职实习的机会日益增多企业满意率较往年有所提高,但是不少大学生却对暑期实习的意义打上了问号针对

这种现象,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 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兼职空间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实

B. 实习兼职应避免盲目要与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联系起来,为就业做好实践上的准

C. 大学苼应该有合理的实习兼职期望明确意图,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

D. 实习兼职只是为企业廉价甚至是免费打工还浪费了大量时間

4,我们最好在什么时候开始考虑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5,第一印象往往会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鈈

易改变,并且会一直影响着双方以后的交往过程即使后来的印象与第一印象之间不甚吻合,我们仍然习惯于服从最初的印象这种现潒称为( )。

6,在大学二年级开始至二年级结束前两个月的生涯发展阶段中生涯规划准备工作不

A. 建立合理的价值体系和认知结构

B. 围绕职业生涯規划制定相应的成长计划

C. 学习并运用生涯目标建立方法和生涯抉择方法,完成生涯决策

D. 参加专项行为训练提升实现目标的行动力

7,生涯是個人依据他的人生理想,为了自我实现而逐渐展开的一种独特的生命历程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生涯。这里指出了生涯的什么特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知的六个维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