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刚不上学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因为成绩的原因没有考上高中,然后父母不想让我

体制内学校的许多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手法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产品,从小地方考上 985211,全凭题海战术。
其实上海双语学校也并不完美,它的问题甚至跟我逃离的民办初中一模一样—— 缺好的外国老师,老师流动率大!
相信有不少家长跟我一样,一点都不迷恋魔都高大上的双语学校,不过是忍无可忍,两害取其轻。
作者:吴迪,心理咨询师,两性关系专家,7 年级龙凤胎的妈;本文来源:公众号 " 麻辣情医吴迪文化传播 "(ID:laxly_loveclub)。" 蓝橡树 " 获授权转载。
........................................
英语够用就行
扬长避短,忌死磕
好几个朋友转了此文给我 ——
原来这位妈妈盼望的是双语学校能把学生的英语教到母语的程度,而不是 " 第二外语学得这么好 "。如果是这样的要求,
那就不是魔都无书可读了,全世界都无书可读。
两国语言都到母语的程度,常见于父母是不同国家说不同语言的家庭,孩子从小耳濡目染。
我有嫁给老美的朋友,孩子在上海的美国学校念书,她一直战斗想让孩子英语中文都达到母语程度,但两个混血孩子听得懂中文,却只用英文回复她;另一个留在美国的同学,督促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学习中文,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痛苦战役,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单靠上学就能中英文都达到母语,少见。
Sylvia 显然是个虎妈,每次看到这样的妈,我都会惭愧。
我祖父 1930 年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我众多表兄弟姐妹留过学,有的在国外定居,我 92 年去美国留学,96 年回国。所以,我家龙凤胎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决定不让他们参加中国高考,本科去国外念。
我是个 " 差不多就好主义者 ",我教孩子的,从来不是要跟英国人美国人的英语一样好,毕竟,费九牛二虎之力把英语学到跟母语一样的程度,在美国英国混能加多少分?人家本国人不都是母语水平吗?我那些留在美国混得好的朋友,都是高科技工作者,英语水平上班够用就行了,哪里需要到母语的程度。
经常有朋友来问我,他们的孩子去美国留学选什么专业好。我说第一当然得看孩子自己的兴趣,其次从对英语的要求来讲,理工科、商科低,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律等人文学科对英语要求高,不是你托福 SAT 成绩好就可以的。中国人留学要懂得田忌赛马扬长避短,忌死磕。
92 年我去美国留学,我妈以为至少 10 年见不着了,因为那年头申请美国签证非常难,没有拿到绿卡不敢回来。后来改革开放的好消息传到海外,4 年后我就不顾父母反对回来了,我几乎是中国第一批海归,凭着很一般的美国州立大学硕士文凭,给我的职业生涯加了很多分。而如今,留学几乎成了这代人的标配,十分常见了。
那么,00 后还要留学吗?
我大学同学在一高大上的 500 强外企做高管,他是英国硕士,他说公司现在的 90 后个个是海归,某次他组织新员工恳谈,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随口就说登乞力马扎罗的感受。最后他发现,50 岁的他是在国外游历最少的。
很多人问我,孩子留学后希望他们留在那里还是回国。我一律回答:那要看机会在哪里,我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在哪里,我就去哪里。我不迷恋任何高大上。等我家孩子大学毕业,看得见的十几年后,估计风景还是中国这边独好。
如何择校?
先掂量钱包,再谈教育理念
我家龙凤胎 7 年级,幼儿园小学都是公立的,初中是中考排名前十的民办。这学期我把他们转学去了双语学校。今天在我的微博上收到这样的问题:
吴老师,您为什么要在初一把孩子转入双语学校,而不是一年级的时候就读这类学校呢?之前您选择名牌公立小学—民办初中,是为了给孩子 " 打好基础 " 吗?客观的说,双语学校的语文和数学比起公立和民办学校的确弱了些,您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原因是——钱啊!双胞胎什么都要 X2!
我家孩子上的上海公立示范性幼儿园,每个月 1000;公立小学没有学费,民办初中一年也就 2.4 万;反之,上海双语学校幼儿园一年七八万、小学 10-15 万、初中 15-20 万、高中 17-25 万。
我家孩子现在的双语学校一年 17 万,加住校吃饭 20 万,课外活动 5 万,两个孩子一年合计 50 万。我不是有钱人,顶多算专业人士,这个学费还是压力蛮大的。
所以,关于孩子去双语学校还是留在体制内这个问题,不要先谈教育理念,先掂量一下你的钱包。合理安排是:孩子一年的学费最多占你家庭收入的 50%。
以上海为例,夫妻年收入低于 40 万,就不要考虑双语学校了。高中三年双语 + 本科留学四年加上各种标化考试至少要花费 300 万人民币。
我家孩子刚考完托福,新东方预备 + 基础 +80 分班,两个孩子 10 万。通俗一点,我就是人肉 ATM,孩子就是碎炒机。
两害取其轻
忍无可忍逃离体制内学校
最近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一对土豪夫妻为了挤入上流社会想尽各种手段为女儿择校,这对夫妻不差钱,差文化,差阶层。发展中人口大国的问题,真的是一模一样。我差钱,不差文化。我在中产阶层里呆得很安稳,一点都没有什么打破阶层壁垒的想法,让孩子留学也不过是家族的习惯动作。
孩子上的幼儿园、小学确实都很不错(我比较知足),也算得上拥有愉快的童年。他们是老师喜欢的那种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强,安静内向守纪律成绩好。所以我原本的计划是让孩子在公立学校读到初中毕业,把义务教育的好处享受到尽。
可是,小升初战役摇号没摇到好的公立初中,只好考民办。去了中考排名前十的学校,我才对国内的应试教育有了真切的体会——只要是围绕中考转的公立、民办初中,套路都相差无几:
初一提前学物理,初二提前学化学,初三一年模拟中考;中考不考的科目一律漠视,很多学校初二就取消了美术课音乐课。如果体育中考没有那 30 分,估计也早就取消了。
孩子的一个语文老师口头禅是 " 中考必考 ",连语文书上不多的古诗词,也要圈出来哪些是中考必考。不考的古诗词,我们就不用学了吗?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你的孩子在公立体制内,中文就可以学好。我和很多文科出身的朋友,最痛恨的就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完全看不懂如今的现代文阅读,答题都是套路,学会了就能拿高分。
新学校开了那么多,而愿意当老师的年轻人锐减。招不到华师大毕业的上海人,就只好招来自十八线小城市的外地大学毕业生,用上海户口和廉租房吸引他们。
不少 80 后老师年纪轻轻,教育观念和手法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办法,他们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产品,从小地方考上 985211,全凭题海战术。这样的老师,无法跟我这样的家长对话。
有一天,教孩子数学的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图指责某个学生在数学考试之前(下课时间)不好好复习数学,居然有闲心看《哈姆雷特》,书被他没收了。
我估计他从来也没有好好读过《哈姆雷特》,而有不少家长是支持这种老师的,他们的孩子铁定要参加高考,目标北清交复。如果没收课外书 = 数学考高分,他们就支持。
我当时就决定,把转双语学校的时间提前到初二结束。既然已经决定放弃中国高考,就没有必要让孩子浪费初三一年的时间用来模拟中考。这样的老师,即使能让我的孩子数学满分,我也要逃离!
这是最糟糕的老师吗?不,还有更糟的。
另一个从小城考上 985、从外地中学来上海的班主任,发明了一整套管理班级的规章制度,在各个方面给每个学生细细打分,其繁琐程度需要一个会计部来执行。最不可思议的是 —— 她让学生互相检举打小报告,张三报告李四违规,张三加三分,李四减三分。一时间,班里同学争相举报。
89 年的班主任,哪里学来的这套?这可是踩到我底线了!我决定,不等了,马上走。
我好友的女儿初二,优等生,也是碰上了糟心的班主任,当众用卷子打学生屁股,把一个男生逼到窗台说要跳楼。而该校之前已经发生过两起学生跳楼事件。于是跟我们同时决定把孩子从名牌公立初中转去双语学校。
这一次再给孩子择校的过程,看到了新动向,一起去双语学校面试的好多是名牌公立和民办初中的孩子,市北理科、华育、张江……父母说受不了,太苦了,而且也决定最晚本科留学,那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体制内了。
相信有不少家长跟我一样,一点都不迷恋魔都高大上的双语学校,不过是忍无可忍,两害取其轻呗。
上海双语学校也并不完美,它的问题甚至跟我逃离的民办初中一模一样——缺好的外国老师,老师流动率大,能在一个学校呆两年就算不错了!
双语学校爆发增长,都在上海本地找外国老师,自然供不应求,于是,很多学校只好招海归中国老师。更有甚者,我朋友孩子的双语学校小学部,教英文的美国老师原本是餐馆服务员,而今学校给他的月薪才 9000 人民币。这个价钱,也可以想见他的教学水平。
上海家长是全中国最认可国际教育的,最愿意让孩子以后留学的,新进入上海的外国教育集团打出广告语 —— 我们不在上海找外教,我们的外教是集团统一在伦敦、纽约招聘,老师品质有保障,我们在全球有 XXXX 家学校。
我把孩子转去了这样的双语学校,非常高大上——体育拓展课去意大利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徒步,学生自愿;学校还有拓展项目去坦桑尼亚扶贫,拓展国际视野,以后申请美国大学也有了写文书的材料。
我担心他们的师资吗?sylia 妈妈对上海双语学校的不满是跟英国私立学校比,我要求不高,跟之前的民办初中比,怎么比都好。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 ID, 添加好友 , 申请加入。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体制内学校的许多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手法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产品,从小地方考上 985211,全凭题海战术。
其实上海双语学校也并不完美,它的问题甚至跟我逃离的民办初中一模一样—— 缺好的外国老师,老师流动率大!
相信有不少家长跟我一样,一点都不迷恋魔都高大上的双语学校,不过是忍无可忍,两害取其轻。
作者:吴迪,心理咨询师,两性关系专家,7 年级龙凤胎的妈;本文来源:公众号 " 麻辣情医吴迪文化传播 "(ID:laxly_loveclub)。" 蓝橡树 " 获授权转载。
........................................
英语够用就行
扬长避短,忌死磕
好几个朋友转了此文给我 ——
原来这位妈妈盼望的是双语学校能把学生的英语教到母语的程度,而不是 " 第二外语学得这么好 "。如果是这样的要求,
那就不是魔都无书可读了,全世界都无书可读。
两国语言都到母语的程度,常见于父母是不同国家说不同语言的家庭,孩子从小耳濡目染。
我有嫁给老美的朋友,孩子在上海的美国学校念书,她一直战斗想让孩子英语中文都达到母语程度,但两个混血孩子听得懂中文,却只用英文回复她;另一个留在美国的同学,督促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学习中文,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痛苦战役,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单靠上学就能中英文都达到母语,少见。
Sylvia 显然是个虎妈,每次看到这样的妈,我都会惭愧。
我祖父 1930 年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我众多表兄弟姐妹留过学,有的在国外定居,我 92 年去美国留学,96 年回国。所以,我家龙凤胎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决定不让他们参加中国高考,本科去国外念。
我是个 " 差不多就好主义者 ",我教孩子的,从来不是要跟英国人美国人的英语一样好,毕竟,费九牛二虎之力把英语学到跟母语一样的程度,在美国英国混能加多少分?人家本国人不都是母语水平吗?我那些留在美国混得好的朋友,都是高科技工作者,英语水平上班够用就行了,哪里需要到母语的程度。
经常有朋友来问我,他们的孩子去美国留学选什么专业好。我说第一当然得看孩子自己的兴趣,其次从对英语的要求来讲,理工科、商科低,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律等人文学科对英语要求高,不是你托福 SAT 成绩好就可以的。中国人留学要懂得田忌赛马扬长避短,忌死磕。
92 年我去美国留学,我妈以为至少 10 年见不着了,因为那年头申请美国签证非常难,没有拿到绿卡不敢回来。后来改革开放的好消息传到海外,4 年后我就不顾父母反对回来了,我几乎是中国第一批海归,凭着很一般的美国州立大学硕士文凭,给我的职业生涯加了很多分。而如今,留学几乎成了这代人的标配,十分常见了。
那么,00 后还要留学吗?
我大学同学在一高大上的 500 强外企做高管,他是英国硕士,他说公司现在的 90 后个个是海归,某次他组织新员工恳谈,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随口就说登乞力马扎罗的感受。最后他发现,50 岁的他是在国外游历最少的。
很多人问我,孩子留学后希望他们留在那里还是回国。我一律回答:那要看机会在哪里,我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在哪里,我就去哪里。我不迷恋任何高大上。等我家孩子大学毕业,看得见的十几年后,估计风景还是中国这边独好。
如何择校?
先掂量钱包,再谈教育理念
我家龙凤胎 7 年级,幼儿园小学都是公立的,初中是中考排名前十的民办。这学期我把他们转学去了双语学校。今天在我的微博上收到这样的问题:
吴老师,您为什么要在初一把孩子转入双语学校,而不是一年级的时候就读这类学校呢?之前您选择名牌公立小学—民办初中,是为了给孩子 " 打好基础 " 吗?客观的说,双语学校的语文和数学比起公立和民办学校的确弱了些,您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原因是——钱啊!双胞胎什么都要 X2!
我家孩子上的上海公立示范性幼儿园,每个月 1000;公立小学没有学费,民办初中一年也就 2.4 万;反之,上海双语学校幼儿园一年七八万、小学 10-15 万、初中 15-20 万、高中 17-25 万。
我家孩子现在的双语学校一年 17 万,加住校吃饭 20 万,课外活动 5 万,两个孩子一年合计 50 万。我不是有钱人,顶多算专业人士,这个学费还是压力蛮大的。
所以,关于孩子去双语学校还是留在体制内这个问题,不要先谈教育理念,先掂量一下你的钱包。合理安排是:孩子一年的学费最多占你家庭收入的 50%。
以上海为例,夫妻年收入低于 40 万,就不要考虑双语学校了。高中三年双语 + 本科留学四年加上各种标化考试至少要花费 300 万人民币。
我家孩子刚考完托福,新东方预备 + 基础 +80 分班,两个孩子 10 万。通俗一点,我就是人肉 ATM,孩子就是碎炒机。
两害取其轻
忍无可忍逃离体制内学校
最近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一对土豪夫妻为了挤入上流社会想尽各种手段为女儿择校,这对夫妻不差钱,差文化,差阶层。发展中人口大国的问题,真的是一模一样。我差钱,不差文化。我在中产阶层里呆得很安稳,一点都没有什么打破阶层壁垒的想法,让孩子留学也不过是家族的习惯动作。
孩子上的幼儿园、小学确实都很不错(我比较知足),也算得上拥有愉快的童年。他们是老师喜欢的那种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强,安静内向守纪律成绩好。所以我原本的计划是让孩子在公立学校读到初中毕业,把义务教育的好处享受到尽。
可是,小升初战役摇号没摇到好的公立初中,只好考民办。去了中考排名前十的学校,我才对国内的应试教育有了真切的体会——只要是围绕中考转的公立、民办初中,套路都相差无几:
初一提前学物理,初二提前学化学,初三一年模拟中考;中考不考的科目一律漠视,很多学校初二就取消了美术课音乐课。如果体育中考没有那 30 分,估计也早就取消了。
孩子的一个语文老师口头禅是 " 中考必考 ",连语文书上不多的古诗词,也要圈出来哪些是中考必考。不考的古诗词,我们就不用学了吗?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你的孩子在公立体制内,中文就可以学好。我和很多文科出身的朋友,最痛恨的就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完全看不懂如今的现代文阅读,答题都是套路,学会了就能拿高分。
新学校开了那么多,而愿意当老师的年轻人锐减。招不到华师大毕业的上海人,就只好招来自十八线小城市的外地大学毕业生,用上海户口和廉租房吸引他们。
不少 80 后老师年纪轻轻,教育观念和手法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办法,他们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产品,从小地方考上 985211,全凭题海战术。这样的老师,无法跟我这样的家长对话。
有一天,教孩子数学的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图指责某个学生在数学考试之前(下课时间)不好好复习数学,居然有闲心看《哈姆雷特》,书被他没收了。
我估计他从来也没有好好读过《哈姆雷特》,而有不少家长是支持这种老师的,他们的孩子铁定要参加高考,目标北清交复。如果没收课外书 = 数学考高分,他们就支持。
我当时就决定,把转双语学校的时间提前到初二结束。既然已经决定放弃中国高考,就没有必要让孩子浪费初三一年的时间用来模拟中考。这样的老师,即使能让我的孩子数学满分,我也要逃离!
这是最糟糕的老师吗?不,还有更糟的。
另一个从小城考上 985、从外地中学来上海的班主任,发明了一整套管理班级的规章制度,在各个方面给每个学生细细打分,其繁琐程度需要一个会计部来执行。最不可思议的是 —— 她让学生互相检举打小报告,张三报告李四违规,张三加三分,李四减三分。一时间,班里同学争相举报。
89 年的班主任,哪里学来的这套?这可是踩到我底线了!我决定,不等了,马上走。
我好友的女儿初二,优等生,也是碰上了糟心的班主任,当众用卷子打学生屁股,把一个男生逼到窗台说要跳楼。而该校之前已经发生过两起学生跳楼事件。于是跟我们同时决定把孩子从名牌公立初中转去双语学校。
这一次再给孩子择校的过程,看到了新动向,一起去双语学校面试的好多是名牌公立和民办初中的孩子,市北理科、华育、张江……父母说受不了,太苦了,而且也决定最晚本科留学,那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体制内了。
相信有不少家长跟我一样,一点都不迷恋魔都高大上的双语学校,不过是忍无可忍,两害取其轻呗。
上海双语学校也并不完美,它的问题甚至跟我逃离的民办初中一模一样——缺好的外国老师,老师流动率大,能在一个学校呆两年就算不错了!
双语学校爆发增长,都在上海本地找外国老师,自然供不应求,于是,很多学校只好招海归中国老师。更有甚者,我朋友孩子的双语学校小学部,教英文的美国老师原本是餐馆服务员,而今学校给他的月薪才 9000 人民币。这个价钱,也可以想见他的教学水平。
上海家长是全中国最认可国际教育的,最愿意让孩子以后留学的,新进入上海的外国教育集团打出广告语 —— 我们不在上海找外教,我们的外教是集团统一在伦敦、纽约招聘,老师品质有保障,我们在全球有 XXXX 家学校。
我把孩子转去了这样的双语学校,非常高大上——体育拓展课去意大利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徒步,学生自愿;学校还有拓展项目去坦桑尼亚扶贫,拓展国际视野,以后申请美国大学也有了写文书的材料。
我担心他们的师资吗?sylia 妈妈对上海双语学校的不满是跟英国私立学校比,我要求不高,跟之前的民办初中比,怎么比都好。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 ID, 添加好友 , 申请加入。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recommendation不是每一位教师
都有资格站上新思维的讲台
近日,成都市招生委员会对外发布《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体育考试家长须知》,公布了体考政策。(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来源于成都市招委官网政策重点1.全员参与成都市所有报名参加中考的学生(含往届生和回户籍所在区&市&县报名的考生等)均要参加体育考试…
新思维学校优品道校区为回馈新老学生,特在春季班开设100元学少儿英语课程,先报名先选座。报名条件:小学段2年级-5年级学生
报名电话:028--
成都市教育局获悉今年成都小学招生将推动“多校划片”并启动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的方式进一步缓解“择校热”。据介绍,今年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调整将主要有三大变化,即“多校划片”、“公民同招”与“年龄松绑”。据悉,具体政策文件尚在完善之中,以成都市教育…
成都市2018年中考报名工作安排已在成都招生考试网公布,今年的报名时间是哪几天?报名地点在哪?怎么报名?有什么具体要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报名范围我市各初中学校2018年所有应届初三毕业生,以及准备升入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
新思维学校L3数学 王慧英市优秀青年教师新思维高中数学教研组核心成员新思维高中教材主编之一从事教育近十年,对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及高中数学考点有深入的研究,能够精准把握考点,难点。引言解三角形或者题目中出现三角面积时,在初中阶段,我们一般用的是铅垂高和水平宽…
近日,成都市招生委员会对外发布《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体育考试家长须知》,公布了体考政策。(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来源于成都市招委官网政策重点1.全员参与成都市所有报名参加中考的学生(含往届生和回户籍所在区&市&县报名的考生等)均要参加体育考试…
优生风采Excellent students您当前的位置: >
女英才是父母炼成的(3)
文章来源: http://www.jianbihua360.com&&&&&&&&&&&&责任编辑:壮妞
  经过父母耐心细致的启发和开导,到了初二后学期,有一天史小楠跟妈妈说:“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想要全部都拥有最后只能是一无所获!”  父母知道女儿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从那以后,史小楠在时间的运用上再也没有让父母操过心。  那么,在女儿的学习过程中,怎样才叫会利用时间?怎样才算把时间用在点子上呢?  1.加强女儿对时间的认识  要想让女儿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就要加强女儿对时间的认识。只有当女儿明白了一个学生该怎么做才算会利用时间,就能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及提高学习成绩。如果孩子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用到许多无用的地方,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这样的孩子在学业上将会一塌糊涂,在事业上也只会是一事无成,她们的一生只会虚度年华。  2.让孩子更懂得珍惜时间  当孩子明白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极其有限的,而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却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以后,自然就懂得该怎么充分利用时间,该怎么珍惜时间,从而在做事和学习中尽可能投入较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提高时间利用率。  教女儿客观地与他人比较  一个人该怎么看待自己与他人,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它会影响到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及态度。对于成长中的女儿来说,拿自己与同龄人比绝对没有什么错,关键是怎么比法。要是不客观地夸大自己、贬低别人,这样只会是夜郎自大。用这种方式树立起来的自信心,充其量只是盲目的自信,是吹胀的气球,维持不了多久,到头来只会是自欺欺人。相反,如果主观地夸大别人而否定自己,也是不对的,那就是盲目的自卑,是被自己的错觉所误导的结果,最后使自己失去竞争的勇气。  黑龙江理科状元孙超在中考考入哈尔滨三中后,由于该校是哈尔滨有名的中学,第一次入学的摸底考试时,她仅进入到年级的前40名。孙超立即就感觉着矮了许多同学一截,回到家里,常和父母讲××同学是数学天才,××同学语文功底好……一副甘拜下风的样子。完全失去了在初中时的那股子“傲气”。  孙超的父亲听她经常这么说,立即看到了问题:女儿从初中走进了强手如林的重点高中,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女儿需要有个重新定位的问题。如果此时不能把心态摆正,就很容易被埋没,搞不好甚至会打垮女儿的自信心!’  为了能让女儿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孙超的父亲开始和女儿一起分析优势。如女儿在学习中各科均衡发展,没有偏科现象,各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就是稍弱一点的语文也是中上水平,不像有些学生只是个别科目特别突出,而各科发展不均衡,况且这也并不说明对方有多聪明,只不过说明他们对这一科目的学习更有兴趣,投入的间更多,学习方法更对头。  女儿答题较慢,不像有些同学答题那么利索。可她这样答题也有优点,就是答题较稳,出错率低……就是这样在一项一项比较的过程中,孙超客观地看到了自己的优劣势,又客观地看到了别的同学的优劣势,自信心自然上来了。  然后,孙超的父亲又耳濡目染教女儿该如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自己的劣势也变成优势,这样在竞争中自然也就会胜出。孙超听到这些话后信心更足了。  可见,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感觉比不上他人时,一定要教孩子客观地对待他人的长处与优势。要让孩子客观地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与短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才不失为上上之策。  最优秀的女儿也有情感的产生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具体讲了许多有关女孩子的情感问题。其实在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朦胧的性意识的产生,最优秀的女孩子也会对异性产生爱慕和好奇之心,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青海高考文科状元陈珍有一年在临近中考的关键之时,母亲却意外地发现平时不爱说话的女儿有了一个所谓的“男朋友”。陈珍的母亲虽然心里很着急,可她的反应却很平淡。不像许多父母那样大惊小怪,一下子人为地加重了事情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陈珍的母亲先是冷静分析了一下事情的原因。她发现这是由于女儿的内心世界时常处在孤独状态所产生的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要,是为了寻找心理寄托和倾诉对象。其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特殊的环境导致父母与孩子长期无法进行正常的心理沟通所造成的(陈珍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去世,然后她离开了母亲,和奶奶、叔叔一起生活了三年,上高中前又回到了母亲身边)。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后,陈珍的母亲不仅没有将此事小题大做,更没有对女儿进行斥责和打骂,而是用很平常、很宽容的态度看待,并且开始悄悄地加强与女儿的心灵沟通。经过一个阶段后,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女儿也顺利地考上了省重点高中。  与陈珍的经历类似的是陕西文科状元李锦在上高中时也有个男生追求她,让她心神不定。可初遇此事的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她就跟妈妈商量对策。李锦的妈妈在和女儿谈心过程中,首先明确大方向:现在是学习的时候,还是恋爱的时候?哪个轻、哪个重?当明确了学习的大方向后,剩下来的问题是该如何面对的问题了,是家长直接出面干涉?是让孩子躲避?还是让孩子直接面对?  家长直接出面干涉当然可以,可以发出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当然一定要把握住度,搞不好会招来该男生更进一步地追缠,问题会越演越烈,这显然不是什么好办法。让孩子直接面对,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把该男生找来把问题说清楚,把大方向摆明白。因为女儿已经是高中生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解决这一问题了。  最后,母女俩商量好让李锦把该男生约出来,然后由妈妈跟他好好谈一谈。男生一听,吓得不敢来了。李锦妈妈见已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就让李锦独立去解决这一问题。李锦和那男生谈话后,问题很自然地解决了。后来,该男生还给李锦写了一封信,为自己当时的幼稚之举表示欺意。  可见,孩子在发生早恋时,往往也正是孩子要进入中考或高考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一旦陷入恋情之中,常常会影响到他们的升学,这也是许多家长害怕孩子早恋的一个主要原因。女孩子出现早恋,让父母担心的事情就更多了,他们害怕孩子失身,害怕孩子学坏等。家长在此时如果能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可以让孩子免受恋情的误导。  避免女儿怨天尤人  生活中,当女儿受到了所谓“不公正”的遭遇时,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让孩子客观地认识到在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对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大有好处。如果当女儿因生活中的琐事感到愤愤不平,做家长的也一味只从他人身上找原因时,将会使女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怨天尤人的坏习惯。  辽宁文科状元黄晓庆在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选班长,她虽然获得了最高的票数,可由于她平时不太爱说话.性格较内向,老师只让她做了小队长。放学后,满肚子委屈的黄晓庆把小队长的袖标扔在路边……父亲看着女儿一副受挫后自暴自弃的样子,刚开始也为女儿的“遭遇”感到有些愤愤不平。想去找老师理论:“民主选举”已经通过了,老师凭啥不尊重民意?  可当他冷静下来后,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应引导孩子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上上之策。家长总是抱怨老师的不公,只会让孩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怨天尤人。  他跟女儿说:“这说明你做得还不够。如果你认为你有这个能力,就应该证明给别人看。如果你觉得委屈就放弃,那就真正证明了自己的软弱。”然后他和女儿一起分析了被老师刷下来的原因是因为她平时不爱说话,性格较内向,老师害怕她没有组织才能。在让女儿认识到了自己性格上的问题后,他还和女儿一起制定了改进方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菜单 | 网站地图 | 广告预订 | 留 言 本
豫ICP备号 Powered by www.jianbihua360.com(壮壮简笔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去一年的成绩和收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