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西方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不同阶段的新时代 新阶段背景

购买最佳搭配
定 价:&48.00
文轩价:&37.40
出版时间:
开 本:16开
页 数:460
印刷时间:
字 数:537千字
装 帧:平装
语  种:中文
I S B N:6
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第二节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
二、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
三、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
四、西方行政学的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
五、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六、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一章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第一节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
一、生平与著述
二、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
三、威尔逊行政学思想述要
第二节古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法
一、生平与著述
二、主要思想内容述评
三、简短的结语
第三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正统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第一节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二、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三、行政环境思想
四、行政组织思想
五、行政协调思想
六、人事行政思想
七、行政伦理思想
八、行政法规思想
九、行政监督思想
第三节古利克的一体化行政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二、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
三、行政在政府中的角色
四、科学与行政
五、行政组织理论
六、从理论原则到实际应用
第四节厄威克的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
一、生平与著述
二、厄威克对行政管理原则的系统化
第五节福莱特的动态行政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福莱特行政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批评与转变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第一节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学说
一、生平与著述
二、巴纳德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
一、生平与著述
二、西蒙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简短的结语
第三节沃尔多的综合折中行政观
一、生平与著述
二、沃尔多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一、生平与著述
二、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
三、几点启示
第五节麦格雷戈的公共人事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麦格雷戈公共人事管理学说的理论基础——需要层次说
三、麦格雷戈公共人事管理学说的内容述要
第六节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
三、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渐进决策模式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第四章应用与发展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第一节德罗尔的政策科学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二、政策科学及其本质特征
三、政策科学方法论
四、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五、宏观政策分析思想
第二节彼得的《彼得原理》
一、生平与著述
二、《彼得原理》内容述要
第三节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
一、生平与著述
二、里格斯行政生态学说的产生背景
三、里格斯提出的三大行政模式分类
四、对五种主要行政生态要素的分析
五、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特点
第四节黑迪的比较公共行政理论
一、公共行政及其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二、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历史发展
三、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五章挑战与创新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第一节以弗雷德里克森等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
一、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背景与基本含义
二、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的反思和批判
三、新公共行政学对社会公平价值观的提倡
四、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政治一行政二分法的突破
五、新公共行政学的动态、开放组织观
第二节菲德勒的变领导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菲德勒变领导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菲德勒变领导模式的理论渊源
四、变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变领导模式的新发展——认知资源理论
第三节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目标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
四、简短的结语
第六章总结与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第一节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
一、生平与著述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
三、政府的失败及其根源
四、补救“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
五、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第二节奎德的政策分析理论
一、政策分析及其必要性
二、政策分析的要素
三、政策分析的过程
四、政策分析与政治因素
第三节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企业家政府理论产生的背景
三、企业家政府的本质含义
四、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与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
第四节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一、对公共行政理论概念的后现代诠释
二、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三、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探寻
第五节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
五、简短的结语
第六节罗森布鲁姆的多元公共行政观
一、生平与著述
二、公共行政概念再认识
三、管理视角的公共行政观
四、政治视角的公共行政观
五、法律视角的公共行政观
六、简短的结论
结语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主要人名译名英汉对照表
第一版后记
增补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丁煌,1964年6月生,法学(政治学)博士,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暨博士后合作导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等学术职务。曾荣获全国行政管理很好科研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等科研与教学奖励。发表公共(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方面的专业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个人专著及多部合著、译著,曾承担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靠前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在《西方行政学说史(第3版)》中,作者丁煌深入地分析了西方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对西方行政学的历史发展进行科学分期的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每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学说,并结合当代西方行政学研究的特点,指出了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这本书全面探讨了西方行政学至今一百多年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对这个过程中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行政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行政学说进行了概括。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看出西方行政学说发展历史的整体概貌。在本书中,我们将追溯西方行政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介绍西方行政学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内容,同时还将分析和描述西方行政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新广告法规定所有页面不得出现绝对化用词和功能性用词。
本店非常支持新广告法,但为了不影响消费者正常购买,页面明显区域本店已在排查修改,对于不明显区域也将会逐步排查并修改,我们在此郑重声明:本店所有页面上的绝对化用词与功能性用词在此声明全部失效,不作为赔付理由。因极限用词引起的任何形式的商品赔付,本店不接受且不妥协。希望消费者理解并欢迎联系客服帮助完善,也请职业打假人士高抬贵手。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7年电大 比较公共行政复习思考题答案.doc 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2017年电大 比较公共行政复习思考题答案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比较公共行政
比较政府:
比较政治学:
比较方法:
结构功能主义:
新制度主义:
如何理解本书中关于比较政府与比较政治学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较公共行政和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是什么关系
广义政府和狭义政府应该如何区分
为什么要界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
研究比较政府和管理有何意义
应如何发展比较公共行政的研究
如何理解西方比较公共行政研究不同阶段的背景
推动中国比较公共研究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西方政府职能比较
政府职能: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需要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与发挥的功能,现代政府的职能主要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几个重要的方面。
经济调节职能:政府有意识和有目标的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及其他构成要素等主要的经济活动实施调节和控制,以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市场监管职能:是指政府依法对包括一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一切行为进行监管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各类市场主体资格的认证,交易行为的规范和交易权益的保护,维护市场秩序,提高竞争效益。
公共服务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将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从而实现减轻政府负担,缩小政府规模的目的。
公共服务社会化: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个核心取向,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政府更多的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二是打破政府垄断,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并存,竞争发展。
西方政府经济调节职能有哪些基本模式,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一、美国市场主导的模式
特点:第一,国有财产和国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但却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力手段。第二,高度重视法律规范对于维护和完善市场环境的作用。第三,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上奉行相机抉择的方针,将反经济周期作为重要的目标,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作为独立的机构,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第四,调控经济以间接调控为主。
日本计划主导模式
特点:诱导性的经济计划。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指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使市场主体知晓政府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引导市场投资。独树一帜的企业政策。在市场规则和价值规律的范围之内对重点企业进行开发,扶持。
德国莱茵模式
特点: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强化企业自主地位,反对垄断;制定执行经济和社会稳定政策,着力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四、瑞典“福利国家”模式
特点:有特色的国家“投资储备制度”即在经济运行繁荣时储备一定的投资资金以被经济下行时投资之用;通过国家严格的税收管理制度维护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
西方政府经济调节职能优化的工具主要有哪些?
答:一、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社会总需求。当市场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政府一般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等手段刺激经济,当社会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政府会实行减缩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减少流通中货币的供应量。
二、货币政策工具。政府运用货币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增加或者减少流通中货币的数量,通过利率或者税收作为调节的杠杆。
三、汇率政策工具。一国的汇率同样可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例如在经济衰退期,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即实现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刺激经济发展。
当代西方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一、放松经济性监管,加强社会性监管。
二、健全的市场监督法律体系。
三、建立强有力的市场监管机构。
四、积极开展国际市场监管合作。
简述西方政府社会保障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有哪几种模式?
答:一、西方政府社会保障管理的模式主要有:
第一,政府直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政府直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集中地管理社会保障事务。
第二,半官方自治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由政府成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全国的社会保障事务,并制定一个或者若干部门进行监督,而具体的管理工作则由半官方、半自治的组织从事。
第三,商业保险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实施一种强制的储蓄保险。
西方政府生态环境管理的模式
第一,分散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环境保护管理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履行。
第二、分散与统一相结合的模式。通常在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同时不同的地方政府负责各自不同的管理环境。
第三,集中统一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把环境管理授予专门从事环境管理的组织,由这个机构负责全国的环境管理工作。
简述当代西方国家社会管理的新趋势?
答:一、社会管理的重心发生转移。西方国家社会管理经过了一定时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整理》 www.wenku1.com
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整理日期:
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导言一、产生的背景※o 1、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凸现使国家的职能变得复杂,原有的经验式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有一门科学理论来指导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o 2、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陈旧的管理方法之间的巨大矛盾促使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从而推动了行政学的形成和发展。o 代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o 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政治学、官房学和行政法学是西方行政学的理论渊源。二、产生的过程o 1、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o 2、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o 3、1887年美学者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o 4、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o 5、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o 6、1930年,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成立。第一章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一、威尔逊是行政学的开山鼻祖。行政学开山之作《行政学研究》。二、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思想渊源和产生背景:(一)思想渊源:1、威尔逊在思想上主要受到欧洲政治学家特别是德国政治学家斯坦因的影响。 为什么行政学思想萌芽于欧洲特别是德国?首先,在欧洲,正因为政府不依赖国民的同意,它所要做的更多的工作是统治;其次,想使政府保持垄断地位的愿望,使那些垄断者对于发现尽可能不激怒民众的统治方法深感兴趣。2、斯坦因将政治与行政区别为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为什么政治的发展先于行政的发展?唯一重大的问题是谁将掌握权力(政治?先)→如何管理(行政?后)(二)产生背景:主要源自于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反对和新民主运动的兴起;政党分赃制被功绩制所取代。从美国文官制度的演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行政力量日益被人们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三、威尔逊的行政思想概述:(一)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扩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难题,为了保证政府的工作顺利开展,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二)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目标 :(1)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即:明确政府的职能和任务范围,明确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2)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任务。任务:总结行政管理经验,加强其理论性——把行政方法从经验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要于稳定的原理之上。(三)行政的实质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四)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和比较的方法实践为准绳,以本国为核心的思想(五)人事行政的思想(1)提出好的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行政研究的目的之一我们的理想模式是通过选举和经常性的公开商议,以彻底排除武断和阶级成见,并用这种方式建立一个具有足够的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它能够有理智有力量地展开活动,但却依然与公众的思想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重视政府官员的素质,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六)行政监督的思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群众舆论将起什么作用?准确的答案似乎是: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四、简评o 1、开行政学研究之先河,是行政学的鼻祖。o 2、比较深入地分析、论证了研究国家行政管理和建立行政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o 3、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行政学研究的对象与实质,明确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o 4、对诸如人事行政、行政监督、行政道德(伦理)等行政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o 5、对行政学研究的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o 6、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至今仍不失精辟,对当今仍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如:拿来主义与本地化,扬长避短等)。第二章 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一、古德诺的行政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政治与行政》中二、主要思想内容〈一〉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一、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含义,政治指什么?行政指什么?o 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或基本的政府功能:o “政治”——国家意志的表达;o “行政”——国家意志的执行 尽管人们能够区分开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功能的政府机关和以表达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即立法机关的两种功能,但却无法严格地规定这些功能委托给哪些政府机关去行使。(即在实践中不能完全分开。) 结论一:政治与行政是两种不同的功能,但这种区分只是纯理论上的,而不可能是实践性的。实践中,这两种功能不能被截然分开并分别委以给不同机关;而且这两种功能之间必须取得某种协调。〈二〉对政治与行政应如何协调的途径的探讨1、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道路之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1)政治必须取得对行政的某种程度的控制o 控制方法:o A、通过法定制度达到的,如:英国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o B、通过法外途径(如政党体制)实现的。例如,在那些“把分别主要承担这两种功能的机构在法律上分开”的政府中,如美国,这种控制就是由政党来完成。(2)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必须有一定的限度。o 古德诺强调:一方面为了保证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必须对行政进行控制; o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政府的民治性和行政的高效率,又不能允许这种控制超出其所要实现的合理目的。结论二:为取得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协调,政治必须对行政拥有某种“适度”的控制,即控制行政功能中之狭义的执行性机构——通过控制这种机构的高层高官即可(政治性任命官员)。2、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道路之二:行政的适度集权中央徒有国家意志表达的权力,但这种意志的执行则在相当程度上仰赖于地方,而地方如果不受中央的控制,在执行时则可能歪曲这种国家意志,使之屈从于地方利益的需要。为避免分裂,中央政府便会通过加强立法(因为行政权在地方手中)来限制地方权力,保证统一。而地方则会使用消极的不执行权来对抗。而如此一来,一方面国家的意志无法贯彻,另一方面宪法所规定的地方自治权实际上也受到了侵犯和否定。结论三:为取得行政的效率以及保证民主,行政集权都是必要的。3、在美国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结论四:美国的政党制度对于保证美国政府体制的顺利运转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4、美国加强民主和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结论五: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方向在于:将政党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使之成为法内制度,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使其更加负起责任。同时,美国应更多地采用公民投票之方法。 三、简评在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着重对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协调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思想和观点都较为深刻。总体上看,古德诺的行政学研究与威尔逊的研究有相当一致的地方,他也是站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一边,主张行政权力的集中,批评了美国建国之初被奉为神圣的某些思想原则。因此,与威尔逊一样,古德诺的研究也明显地带有某种批判精神,他把注意点放在影响行政变革的政府制度上,而没有真正地深入到行政管理内部的那些技术性细节上去。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所代表的利益造成的。总体上,行政学研究在古德诺、威尔逊等行政学创立起这里,仅仅只是完成了一个起步,它的深入、全面、系统的展开则是他们之后的下一代的课题。第三章 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理论一、《组织与管理》是其系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这一本书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著作。二、系统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其系统性体现在哪里?(后自己补充)(一)、组织的本质(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o (1)通常意义上正式的组织实体,是由物质、技术、人和社会关系等组成的协作系统o (2)管理学的“组织”理论并不研究这个协作系统的各个方面,而只研究其中的一部分——组织,即协作系统中“人的行为和人的协作关系”,就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系统”(3)组织的特点:o A.组织是由人的活动或效力即人的行为构成的系统;o B.组织是一个系统,即按照一定方法进行调整的人的活动和行为的相互关系系统;o C.组织是动态和发展的,当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发生变化时,作为整体的组织也要发生变化;o D.组织是一个更大的协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两者揉合在一起时有时界限不太明确。o E.组织工作决不仅仅限于通常所谓的“组织内部”,“内部”协作关系与“外部”协作关系同等重要。(二)、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组织三要素说)(1)明确的共同目标o A.有明确的目标;o B.目标为全体成员所理解和接受;o C.对组织目标的理解有基于整体利益的客观理解与基于个人立场的主观理解;o D.有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分;(2)协作的意愿o A.协作意愿:自我克制,交出个人行为的控制权及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 o B.协作意愿对于达成组织目标至关重要;o C.协作意愿因人因时而变化;o D.协作意愿的强度取决于贡献与诱因之间的对比;o E.可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诱因,增加协作意愿;(3)良好的沟通o A. 信息交流:意愿、情报、建议、指示和命令等信息的传递;o B. 信息交流是将组织共同目标与个人协作意愿联系起来的桥梁;o C. 信息交流的原则: 固定化的、明确的、正式的交流渠道;交流应尽可能直接短捷,减少中间层次:不得跳越; 人员必须称职;交流线路不得中断;信息须有权威性;(三)、管理人员的职能(1)建立并维持一套信息传递系统(2)促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作出重要贡献(提供服务)(3)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四)、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说(1)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一种无正式的组织结构、无自觉的共同目标,但具有通过与工作有关的接触而产生的习惯、规范和情感等特点的集合体(2)正确认识和利用非正式组织o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和必然的,也是必不可少的;o 管理者要善于识别非正式组织,并正确利用它来增进组织的健康发展。(五)组织平衡论(存续论)(1)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使组织成员获得一种贡献与满足之间的平衡。贡献:指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工作或付出的代价;组织成员的满足:来自于组织为成员提供的诱因,即能够满足成员的个人动机或需要的东西;贡献与诱因这二者要达到平衡,组织就可以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衰弱或消亡。(2)诱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经济的与非经济的(3)组织的平衡是不稳定的:1.外部环境恶化造成诱因来源不足;2.组织成员的需求标准总在慢慢提高,由此破坏平衡;3.组织必须通过不断发展壮大来增加组织所掌握的诱因;(六)权威接受论权威接受论的特色:自下而上o ①管理者的权威不是来自上级的授予,而是来自由下而上的认可;o ②权威大小和指挥权力有无取决于下级人员接受命令的程度,单凭职权发号施令不足取,重要的是取得下级的同意,支持与合作(七)组织决策论(1)组织中的决策分为个人决策与组织决策两类o 个人决策:个人出自于个人动机而参加组织的决定,是出自于个人人格的决策;o 组织决策:指组织目标上考虑的有关组织活动的决定,一种出于组织意图的非人格的理性决策;组织决策的两个客观因素:组织目标与环境(2)管理者决策工作有三个来源o ①对上级指示的具体,做出适合本部门单位的决策;o ②下级人员遇到困难纠纷时请求做出裁决;o ③管理者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决策的方法与艺术o ①应积极、创造性地发现和处理职责范围内的决策问题;应仅仅去处理下级人员无法有效处理的决策问题;o ②对现在不适当的问题不作决策;o ③时机不成熟时不作决策;o ④对不能有效实行的事不作决策;o ⑤对应该由别人决定的事不作决策(5)决策的思维过程o 决策从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有两类基本的思考过程: o ①逻辑过程:即能够用语言或符号表达的自觉思考过程,也即推理过程; o ②非逻辑过程: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判断过程,表现为快速的直觉反应,对决策工作也很重要;三、对巴纳德组织理论的评价1、贡献性: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开创了现在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研究的许多重要途径,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根本性概念和观点。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1)独创性:创立系统组织理论(2)动态的分析方法: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将管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3)开创性:2、理论的不完善性:(1)没有提出切实可靠的衡量诱因与贡献平衡的尺度,易陷入循环论;(2)组织决策论对决策要领的分析不够深刻,轻视了高层管理者面向外部环境的决策任务。第四章 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理论一、西蒙代表作:《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二、西蒙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一)行政谚语:对传统行政学理论的批判(1)传统的行政原则并非科学原则,而是行政谚语;(2)行政学必须在研究方法上寻找新的途径,只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真正的行政原则——提出“行政谚语”的目的(二)行政学研究方法论(1)事实与价值的区分o A、理论的区分:o 价值命题是关于偏好的表达,应然问题,规范性陈述,;o 事实命题是关于客观世界上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是然问题,描述性陈述;o B、实践的辨别o 之一:手段(事实判断)与目的(价值判断)的区别:o 之二:可供选择的行为(事实)与行为的后果(价值)的区别;o C、区分的最终目的: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来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从而界定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o 政策问题:价值因素居重;o 行政问题:事实居重;(2)概念工具 西蒙在行政行为的研究上即是以“决策”为基本概念(三)行政决策论西蒙认为决策的准则是什么?为什么?o 由于人是有限理性的行政人,因此,应该用“令人满意的”准则取代“最优化”准则;o 令人满意的准则:在决策时决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程度的备选方案,如果拟选用的备选方案满足了或者超过了所有这些标准,那么这个方案就是令人满意的。o 当按照原定标准寻找不到任何令人满意的备选方案时,就有必要考虑改变原定的标准;第五章 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一、林德布洛姆代表作:《政治与市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被认为是20世纪最后25年内最有影响的政治学著作,该书并荣获美国政治学会的最高荣誉奖——威尔逊政治艺术奖。二、渐进决策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一)、产生的背景1、理性决策模式的观点:①决策者知道所有同具体问题有关的目标;②所有有关问题的信息都是可得的;③决策者能辨别所有的选择;④决策者能有意义地评估这些选择,即研究选择的结果并加以衡量和比较; ⑤所作的选择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决策者指出的价值。2、有限理性对“完全理性模式”的批驳“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对“理性”决策模式做了逐条批驳,西蒙认为: ① 决策者事实上并不具有有关决策状况的所有信息;② 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③ 决策者在有了有关决策状况的简单印象后就行动;④ 决策者的选择行为受所得信息的实质和先后次序的影响;⑤ 决策者的能力在复杂的决策状况中受到限制;⑥ 决策行动受到决策者过去经历的影响;⑦ 决策行动受决策者个性的影响。在西蒙看来,政治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在决策中应以“满意”来代替“最佳”。(二)、形成过程1. 1953年, 《政治、经济及福利》,首次提出了“渐进主义”的概念2.1958年, 《政策分析》,批驳传统方法,指出渐进方法优越性3.1959年, 《“渐进调适”的科学》进一步批评了传统的政策分析模式—全面理性模式,并且阐述了他的连续有限比较模式(即“渐进调适”模式)。4.1963年,《决策的策略》,林德布洛姆的“渐进调适”模式已基本定性5.之后的完善与扩展: 《尚未达成,仍需调适》三、渐进决策的原则:(1)按部就班原则(2)积小变为大变的原则(3)稳中求变原则四、渐进决策模式的合理性与局限性1、合理性:渐进决策模式作为一种决策思想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当的价值。 认识论上,注重历史与现实条件方法上,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2.渐进决策的局限性和不足(仅仅是在某种条件下,仅仅是一种方式而不是全部)。比较保守,只适用于某种条件。注重历史与现实非为渐进模式所独有。不应被夸大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决策模式。五、渐进决策的优点1、决策所选择地方案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预测2、在一时无法搞清楚人们的各种需求时,渐进方案会以不断尝试的方式,找出一种满意的结果3、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不会因远离原有目标,搞乱了原目标间的秩序4、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做的抉择是否正确,特别是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5、渐进方式比较稳妥,容易控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第六章 新公共行政学一、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背景1、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是对社会环境变化的一种必然回应:要求回归传统价值,重建规范。20世纪六七十年代,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为行政管理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 ;②经济困境“滞胀”各种社会政治问题使公众对政府失去信心;③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变得更加世俗,人们更加功利。二、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指20世纪6、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公共”部分为研究重心的公共行政理论。 特征:非价值中立,致力于社会公平目标,强调公共的使命新公共行政学新在哪?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2、新公共行政学对社会公平价值观的提倡3、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的突破4、新公共行政学的动态、开放组织观第七章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官僚理论“政府失败说”一、《对赞同的计算》,又译为《同意的计算》。公共选择理论的经典文献,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二、官僚是经济人,与民众间是交易关系三、政府失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政府政策与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一)政府政策低效率:即所制定的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并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A、主观原因:政策部门的政治家们有意无意为自身的经济人动机所左右,对公共利益的理解有偏差;由于自利动机的存在,政治家们也不倾向于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共同利益而服务,而是依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策B、外部原因:缺乏一种“确保任何处于某一特权地位时均不能过多牟取私利”的约束机制来制约政府行为方式。(二)政府机构低效率原因;A、缺乏竞争机制;B、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C、政府机构自我膨胀;D、监督信息不完备;E、寻租行为(企业向政府寻租)1.寻租主要是通过政府影响收入和财富分配。2.寻租主体:是各种利益主体3.寻租的对象:是政府官员寻租的特点是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得到占有租金的特权4.寻租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得直接的非生产利润四、补救“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从现行体制上寻找原因,从制度创新上寻找对策,重建基本的宪法规则,通过新的宪法规则来约束政府的权力:A、创立一种新的政治技术,提高社会民主程度;B、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率;C、改革税赋制度,约束政府权力;五、简评: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发与喻意(1)承认 “经济人”倾向,通过好的制度设计来取代对“好人”政治的期求;o 引入竞争机制;o 政府行为法制化;o 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2)承认“经济人”倾向,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与引导;(3)承认政府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有限,谨慎界定我国政府的职能,减少政府的干预范围以减少寻租行为的发生;o 四大领域容易发生寻租行为(政府定价,政府特许权,关税与进口配额,政府采购)第八章 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一、理论产生背景(一)西方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财政危机、政府失灵(二)西方传统的政府官僚体制陷入严重困境(三)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正是在此背景下,奥斯本提出了他所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试图把企业管理的精髓移植到政府中来,通过改变官僚政府内部的管理机制和内部驱动力,来达到重新塑造政府形象的目的。二、企业家政府的本质含义企业家政府: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企业家政府试图把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这类公共组织能像私人企业那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区别:第一,政府领导者与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动机不同(连选连任/获取利润); 第二,政府与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方式不同(收税/顾客购买商品或劳务); 第三,政府与企业的动力不同(垄断/竞争);第四,政府部门与企业组织对其成员的考核标准不同(能否讨好当选的政客/能否出产品或获得利润);第五,政府雇员与企业雇员对风险和报酬的看法不同(保证不犯错误/敢冒风险)。三、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与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1、掌舵而不是划桨——不是“实干”的政府而是治理的政府2、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社区拥有的政府,要善于授权,鼓励公众参与管理3、注重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性的政府4、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有强烈使命感的政府或任务驱动型政府5、重产出(效果)而非投入 ——讲究效果的政府6、具备“顾客意识”——顾客取向的政府7、有收益而不浪费——有事业心的政府8、 重预防而不是治疗——有预见的政府9、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分权的政府10、 重市场机制调节而非仅靠行政指令控制——市场导向的政府四、简评及理论指导意义(一)贡献与价值:1、理论价值:他提出的政府改革的十项原则——亦即企业家政府的十大特征,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现时代的政府角色、正确地认识政府的职能具有重要的启示。2、对实践的重大影响:揭开了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序幕。(二)综评:(1)任何一个鲜明的观点都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倾向,而一种理论在其建立之初,都往往把其观点推向一个极端。(2)任何一种制度的产生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客观环境。西方人对现行政府制度的不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政府的管理模式没能适应社会从传统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而感到失望。(3)我国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西方政府面临的某些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善于从它们的经验中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4)奥斯本并没有将其企业家政府理论视为完美无缺的终极真理。(三)我国政府改革应如何借鉴“企业家政府理论”?A、要承认当代政府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B、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不同。1、企业家政府理论明确指出政府未能有效运作的根本症结在于体制因素。2、企业家政府理论强调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时应注意市场机制与行政指令的有机结合。3、企业家政府理论强调妥善授权与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4、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上引入竞争机制。(四)“企业家政府理论”在我国政府改革应用中的局限性1、我国政府目前还不能只掌舵不划桨2、我国政府目前还无法向社会分权3、私有化不是万能的 ※问题简要:第二章 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1、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含义,政治指什么?行政指什么?2、古德诺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关注这一问题?3、今天应如何认识看待古德诺这些行政学观点(协调、适度控制、中央集权)?4、古德诺对行政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在哪?对后人的影响如何?第三章 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理论o 1、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其系统性体现在哪里?o 2、组织的本质是什么?o 3、组织存在的三个要素是什么?o 4、管理人员有哪些职能?o 5、什么是非正式组织?如何正确看待非正式组织?o 6、阐述巴纳德组织平衡论的思想。o 7、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具有什么特色?o 8、简要叙述巴纳德的组织决策论。第四章 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理论o 1、西蒙提出行政谚语的目的是什么?o 2、西蒙的事实与价值、手段与目的之区分最终目的是什么?o 3、西蒙认为行政学的概念工具是什么?o 4、西蒙认为决策的准则是什么?为什么?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时代的两个阶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