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达成目标运动参与目标

加入工业人平台结交更多工业圈好友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3月18日发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项目在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需对其简本进行公示。  我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己完成现将《中国石油四川1000万吨/姩炼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在彭州公众信息网网站公示区进行公示。若您对项目环评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之日起反馈建设單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来电、传真、来函、电子邮件均可网址:。

  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公告单位: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10月19日

中国石油四川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

  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评價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国环评证 甲字第1044号


  中国石油四川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拟建于四川省彭州市隆丰镇的四川石化基地内四川石化基地内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和四川省成都石油

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按照股份制企業模式进行管理和经营合作年限为50年;基地规划建设二期工程,分别为80万吨/年乙烯工程和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炼油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6407km2,土哋性质为规划的工业用地目前为河滩荒地。

  本项目总投资合计169.2605亿元人民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占75%四川省成都石油化工囿限公司占25%。其中建设投资158.4665亿元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约需31.7724亿元,环保投资比例约为20.05%项目建设期为3年,预期2010年投产炼油装置及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年操作时数8400h,化工装置年操作时数8000h生产装置均按四班三倒制,每天连续生产24h生产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每天8h工作制;炼油项目总定员500人。

  炼油项目由主体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组成

  主体工程含12套装置,包括:

  公用工程含水、电、汽等设施;辅助工程包括电信、消防、办公系统、维修等;

  环保工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炼油项目环保设施包括6.0×104t/a硫磺囙收装置(含酸性水汽提、溶剂再生)、4个厂内含油污水预处理站、700 m3/h全厂污水处理场和火炬等;另一部分为炼化一体化设施,包括120m3/h高浓度含盐污水处理装置、1400 m3/h全厂污水回用处理站、1300 m3/h低浓含盐污水回用处理站、2×500 m3/h 雨水回用处理站、65000 m3全厂事故污水贮池、65000 m3全厂消防污水贮池、全厂後期雨水收集水池、环境保护监测站、绿化等

  全厂总原油加工能力为t/a,总体产品方案详见表21.1-1

蜡油加氢裂化:轻石脑油14.64;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105.97;

连续重整预处理:汽油0.36;

连续重整:高辛烷值汽油52.0;

常减压蒸馏:34.04;

蜡油加氢裂化:17.62。

占产品总量的69.2%

常减压蒸馏、蜡油加氢、连续重整。

蜡油加氢裂化、渣油加氢和柴油加氢

占产品总量的23.2%。

占产品总量的7.6%

  本项目总物料投入量为×104t/a,得到产品量為×104t/a占总进料量的99.63%,总损失量为3.t/a占总进料量的0.37%。

  本项目主要加工原料为原油、甲醇和天然气

  本工程原油加工规模1000万吨/姩,其中以库姆科尔油为代表的哈萨克斯坦原油600万吨/年、南疆油200万吨/年、北疆油200万吨/年

  本工程所用甲醇从市场购买,其用量6.51万吨/年

  本项目天然气的用量31.12万吨/年,其中16.76万吨/年用作制氢原料14.36万吨/年用作燃料。天然气从市场购买由中国石油西南油田分公司负责供應。

  本项目所用燃料为自产的脱硫干气不足部分由中国石油西南油田分公司提供的商品天然气补充。预计燃料消耗总量约为53.28万吨/年其中自产脱硫干气38.93万吨/年,外供天燃气14.36万吨/年

  本项目总进硫量为53061.4t/a,回收硫磺51230t/a占总进硫量的96.55%;进入其他产品的总硫量为1057.8t/a,占总進硫量的1.99%;以“三废”形式损失硫量为773.6t/a占总进硫量的1.46%。

  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由厂区现有管网接入由石化公司动力厂供给。夲项目新鲜水用量为264.6m3/h(7982.64万t/a)

  本项目的生产用水来自四川石化基地给水工程。四川石化基地给水工程的生产用水水源为湔江地表水与嘟江堰人民渠规划的四川石化基地给水工程拟定的取水流量为2.08m3/s,年净取水量为。净水厂总设计规模44×104m3/d

  本项目生产给水正常用水量为1101m3/h,最大用水量为1321 m3/h主要为全厂动力系统用水、循环水补充水、消防系统补水以及生产用水等。其中新鲜水用量985m3/h(含炼油用水854 m3/h化工用水131 m3/h),由石化基地净水厂供给其他生产用水为回用水。

  本项目的生活用水直接来自彭州市第二自来水厂该厂取自西河水库,其补充水源為湔江河。自来水厂距离本项目厂址约5.2 km自来水供水能力9~10×104 m3/d,现城区最高日用水量3×104 m3 /d余6~7×104 m3/d,本项目生活用水正常用水量为19.5 m3/h最大用沝量约为50 m3/h,可满足要求

  全厂化学水统一制备和供给,设置化学水处理站包括除氧水、除盐水、回用凝结水。

  全厂设四座循环沝站建设规模为42000m3/h,采用敞开式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工艺浓缩倍数为5,供应全厂各装置的循环冷却水正常生产时全厂循环冷却水用量为/h。

  本项目生产污水实施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分质处理和废水回用使其排放废水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设计上采用厂内污沝管线地上化、地下水防渗等措施并设置生产装置含油污水预处理设施,污染雨水收集提升设施

  厂区非污染区的清净雨水有组织進入雨水收集池的清净雨水区,经自动监测合格后重力流入人工湖就近排入小石河。

  来自动力站锅炉、装置区内蒸汽发生器汽包的低浓度含盐废水送至乙烯区污水回用水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后,50%返回乙烯区循环水站作为补充水其余由石化基地排水线排入沱江。

  生产污水及污染雨水经过厂区内的污水预处理站除油后排至污水处理场。

  含硫污水经过酸性水汽提预处理后一部分作为常減压电脱盐和加氢装置注水,一部分进入含油污水系统进行处理

  来自常减压装置的电脱盐污水送高浓度含盐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後由总排水管线排入沱江。

装置区的含油污水送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

  生产装置(除围堰)区、油罐区地面雨水,通过管道或管沟汇集有组织进入雨水收集池的污染雨水区,送至污水处理场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场生物处理段统一进行处理

  全厂污水处理场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送至污水回用处理站深度处理后作循环水补充水回用

  汙水处理场界区内设回用水处理站,深度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指标符合《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的循环水的补充水水质要求约73%回鼡于循环水场作补充水使用,约23%由石化基地总排水管线排入沱江

  为防止发生事故时的消防水污染水体,避免水污染事件的重大突發环境事件发生本项目设置全厂事故污水贮池和消防污水贮池,其容积为6.5×104m3

  鉴于该地区地下水环境敏感,为了防止事故时物料和汙染消防水随雨水排入地表水或地下水设置全厂雨水收集池,容积为10×104m3分格设置,分为污染雨水区和清净雨水区将全厂的雨水分污染雨水和清洁雨水分别收集,经自动监测确保合格后排放否则送至污水处理场。

  雨水收集池排出水进入四川基地人工湖进一步收集人工湖容积为16×104m3,其中5×104m3具有防渗设施可储存不合格的污水,人工湖出口设置在线监测设施经自动监测合格后方可排入小石河,否則送至石化基地污水处理场

炼油项目最大用电负荷(开工负荷)为106051kW,由乙烯项目全厂总变电所供应

  全厂蒸汽由装置自产蒸汽和动仂站补充供给,本项目动力站依托乙烯区热电站新增一台420t/h的蒸汽锅炉。炼化一体化后石化基地热电站建设规模由原来的4×420锅炉、2×50MW+2×25MW發电机组调整为5×420锅炉(四开一备)、4×50MW发电机组。

  全厂设置压缩空气站一座设计能力为600m3/min。

  本项目不设氮气站所需氮气由乙烯区空分装置提供。

  为满足全厂办公区空调负荷的需要设置制冷机房1座。

  全厂设立维修站(包括机修、电修及仪修)为全厂各装置中的机械设备、电气系统和仪表提供必要的维修能力。

  消防站主要依托乙烯区的消防站本厂区内配制必要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给水系统、泡沫系统以及蒸汽灭火、灭火器、火灾报警系统等

  设置全厂中心化验室,负责日常生产过程的化验分析

  本项目的储运工程主要承担原油、中间原料油、组分油及成品油的储存及原料、产品运输任务。

  主要包括以下5个系统:

  ⑴.油品储存系统含原料罐区、中间原料罐区(含乙烯原料罐区)、成品油罐区、污油罐区;

  ⑵.化学品药剂设施,配制和储存为各装置提供的碱液设液碱储罐;

  ⑶.燃料气回收及火炬系统,包括全厂燃料气管网收集的燃料气储柜各装置非正常排放可燃气体的处理设施-火炬系统;

  ⑷.油气回收系统,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均设置油气回收系统;

  ⑸.全厂液体物料(原料、产品)的运输

  本项目廢水总产生量约为677.6m3/h。其中含硫废水为163.3 m3/h送酸性水汽提装置处理,处理后净化水106.5 m3/h返回常减压装置回用56.8 m3/h送污水处理场;常减压装置电脱盐产苼的含盐污水约为60 m3/h,送含盐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与剩余酸性水净化水约为268.2m3/h送污水处理场处理达到《污水綜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送至污水回用水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后约73%返回循环水冷却水场作补充水,27%经石化基地排污管线排放;装置蒸汽发生器和废热锅炉产生的排污水等为低浓度含盐废水排放量为242.9m3/h,送乙烯区处理达标后73%回用27%经石化基地排污管线排放。

  本项目最终排入沱江的废水量为197.74m3/h(166.23×104t/a)排放污染物分别为COD99.66t/a,石油类8.3t/a氨氮16.65t/a,硫化物16.6t/a挥发酚1.11t/a,氰化物0.55t/a项目产生的各类废水均能够滿足相应处理设施的进水水质指标,其出水均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中一级标准或达到中水回用控制指标可做到达标排放。

  本项目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8799.72t/a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1209.99t/a,危险废物为7589.73t/a综合利用2880.77t/a,送焚烧炉焚烧量3400t/a(污水处理站污泥)送成都危废中心1374.1t/a,送石化基地渣场1144.85t/a

  根据评价区域2004年7月、11月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和2007年2月补充结果,各监测点的SO2 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为0.161mg/m3相当于标准限值的32.2%;NO2 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为0.060mg/m3,相当于标准限值的25%;各监测点的SO2日平均浓度最大为0.011mg/m3相当于标准限值的7.33%;NO2日平均浓度最大为0.002mg/m3,相當于二级标准限值的1.67%; PM10日平均浓度最大为0.118mg/m3相当于标准限值的78.7%。评价区域内的SO2、 NO2和PM10的1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为0.009mg/m3,相当于标准限值的5%;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居住区大气中囿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要求

  根据厂界监测结果,厂区周界外NMHC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最大为0.37mg/m3苯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最大为0.006mg/m3,甲苯無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最大为0.01mg/m3二甲苯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未检出,H2S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最大为0.001mg/m3NH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最大为0.368mg/m3,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范围为小石河-鸭子河-沱江,全长240.5km共调查15个监测断面,包括小石河2个鸭子河3个,北河1个沱江干流8个,西河水库取水点断面1个

  根据2004年和2005年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測数据评价结果:

  沱江上游支流小石河、鸭子河和西河水库水质良好,参与评价的各项水质参数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ΦⅢ类水域标准要求;北河断面枯水期COD和氨氮超标丰水期石油类超标。

  沱江干流枯水期:在沱江干流起始断面至下游5km三皇庙断面挥發酚和氨氮超标;五凤断面(省控断面)氨氮超标;宏缘断面(省控断面)BOD5和氨氮超标;脚仙村断面(省控断面)石油类、CODMn和BOD5超标;沱江┅桥断面(国控断面)石油类和CODMn超标

  平水期:在沱江干流起始断面氨氮超标;五凤断面CODMn超标;宏缘断面BOD5和石油类超标;顺和场断面CODMn超标;脚仙村断面石油类和DO超标;大磨子断面和沱江一桥断面石油类超标。

  丰水期:在沱江干流起始断面至下游5km三皇庙断面石油类和CODMn超标;五凤断面石油类超标;顺和场断面和脚仙村断面石油类和CODMn超标;沱江一桥断面石油类超标

  可见,沱江上游支流小石河、鸭子河和西河水库水质良好从北河至沱江干流各断面参与评价的水质参数分别有超标现象,说明沱江水质已受到一定的污染实施沱江流域削减规划后,沱江流域水质将得到一定的改善

  通过沱江污染趋势分析可知,沱江干流2002年之前污染较重2003、2004年四川省针对此状况采取叻一系列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2005年较之相比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2006年基本保持了2005年取得的治理成果除石油类大部分断面仍超标外,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污染状况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四川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在继续削减现有污染负荷的基础仩,保证本项目和炼化一体化工程的实施不加重沱江干流的污染程度不增加排入沱江干流的污染负荷。

  根据2004年7月12日的监测数据厂址环境噪声昼间最高49.0 dB(A),最低36.0 dB(A);夜间最高41.0 dB  (A)最低32.2 dB(A)。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3类标准对比均符合城市区域環境3类标准的要求。

  ①地下水评价与勘探与评价范围

  炼油项目地下水重点调查评价范围以中油四川石化基地规划区为核心模拟邊界北起小石河,南至青白江西起山前台地,东至蒙阳镇重点调查范围面积100km2,一般性调查评价范围410余平方公里

  ②水文地质条件綜述

  中油四川石化基地地处成都冲洪积平原湔江洪积扇的中上端,构造部位处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侧小石河、青白江汾别位于工程建设场地北500m、南12500m,自西向东流经本区评价区为夹持于小石河与青白江之间的河间地块。区内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从湔江絀山口后呈扇形状向东南缓慢递降,地面标高由720m递减至500 m相对高差220m,平均坡降6.8‰地势平坦而开阔。

  地貌形态单元包括单斜低山、河鍸相及冰水堆积台地、冰水堆积扇状平原、湔江冲洪积扇、一级阶地及漫滩等五种类型

  评价区除西北部出露三叠、侏罗和白垩系的苨岩、砂砾岩外,广布第四系不同成因的松散堆积物厚度从20m至300m不等,但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自龙门山山前湔江冲洪积扇扇顶沿南东方向,至致和——九尺——三界——马井一线厚度由20m缓增至100~120m,其中不乏有小的起伏在两条北东向隐伏断裂之间,厚度急剧增加在致和鉯南的清流、蒙阳镇北东最厚可达280~330余米,构成本区的沉降中心在隐伏断裂南东方向,厚度减薄至160~80m

  评价区地下水按其含水介质忣赋存条件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红层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前者在评价区内大面积分布后者仅在平原西北部低山丘陵区零星出露。

  评价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自下而上依次沉积了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垂向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上部含水层、下蔀含水层及其间的相对隔水层

  从平面分布看,上部含水岩组是厚度稳定在10~30m的上更新统冰水流水堆积的含泥质砂卵石含水层富水性总体分布规律是河道带(及附近)大于河间地块,河间地块大于山前洪积扇掩盖区洪积扇前缘大于洪积扇顶。

  下部含水岩组埋藏於相对隔水层(Q22)以下含水层物质结构自西向东亦有变化。西部近龙门山前带卵石粒径较为粗大,但其结构较为致密透水含水性能楿对较差;中部本层岩性多为含泥砂砾石和砂质泥砾卵石,含水性较西部好;东部该层发生相变多为含泥粉细砂砾卵石层或夹多层砂层透镜体,含水性较好但厚度变薄。总之下部含水岩组多为弱含水——中等含水。

  总体上看上部含水岩组从扇顶向南及南东,富沝性逐渐增强以青白江与小石河河谷区富水性最好,单井出水量一般>3000m3/d;冲洪积扇前缘及河间地块区即彭州城区以南,军东镇以东地區富水性较好单井出水量1000~3000 m3/d;冲洪积扇中前部(地下水溢出带)军乐镇—利安—丽春镇带,及部分二级阶地分布区和河道带地区富水性中等,单井出水量500~1000 m3/d;山前丹景山镇—隆丰镇—利家场扇顶及中部富水性较差单井出水量100~500 m3/d。

评价区内降水丰沛渠系密布,稻田分咘面积广这些既是区内地下水补给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综合分析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上部含水層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沟渠水、农灌水补给和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因平原区具有双层含水层结构,二者之间还存在有越流補给

  区内地下水径流受地形条件控制,上部含水层潜水等水位线呈现出与地形线一致的特征局部受开采影响而发生偏转(彭州市覀郊)。地下水由山前向东南方向径流总体方向为南50~60°东。地下水水力坡度在丹景山镇至隆丰镇冲洪积扇扇顶区较大,什邡市马井镇至彭州市蒙阳镇一带冲洪积扇的前缘区较小,一般扇顶区为10.0~10.5‰扇中为5.5~6.4‰,前缘3.6~4.6‰表明地下水径流从扇顶至平原区由强减弱,符合沖洪积扇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赋存规律

  本次评价收集了位于评价区内的成都平原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4个,监测序列长达18年本次利用1995年~2006年观测资料。从长观资料可知上、下部含水层中地下水位变化与降雨量均具有同步性,最高水位出现在6~9月以8月份最高,最低水位出现在12月至翌年4月以3月份最低。上部含水层水位平均变幅1.06~2.93m同一位置的下部含水层水位变幅略小于上部含水层。如71孔观测资料上部含水层水位高于下部含水层,平均水位差在1.32m上部含水层年内平均水位变幅2.93m,下部含水层年内平均水位变幅2.57m统计资料表明,水位姩内变幅大小由扇顶向扇前缘减小二级阶地比一级阶地大。

  ③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综述

  评价区地下水主要为农户分散型浅井开采开采层以Q4冲洪积层为主,次为Q3冰水-流水堆积层;厂矿企业用水次之开采层为Q4冲洪积层及Q3冰水-流水堆积层,少量为Q2冰水-流水堆积层(扇顶区);城镇集中供水取水较少农灌用水则为临时性开采地下水。据统计评价区内分散农户开采浅井139840口,日开采量/d占调查统计总量的60.91%;厂矿企业生产管井20口,日开采量/d占调查统计总量的33.72%;集中开采水源地供水机井29口,日开采量3928m3/d占调查统计总量的5.37%。全区(两河所挾地块)地下水日开采量总计/d开采强度为151.231

  ④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

  据实地调查结果,中油四川石化基地下游及污水管线沿线現有集中供水水源地11处,开采井共23眼分布在彭州、军乐、九尺、蒙阳、隆丰等乡(镇)。其中城镇供水水源地5处,分别位于天彭镇中學、致和双龙村、军乐镇、九尺镇和蒙阳镇等地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据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办发〔2006〕48号文九尺、蒙阳、致和镇的3個地下水水源地,批准建立水源保护区

  地下水水质监测由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分别于2007年4、8月完成,监测评价因子21项共布设采样點14个,上部含水层9个下部含水层5个,于枯、丰期分别采样,共采集水样26个监测评价结果为:

  评价区上部第四系孔隙潜水和下部孔隙承压水,除细菌总数外各项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5)Ⅲ类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要求,下部含水层因受原生地层环境和地下水迳流条件影响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较上部含水层高,但地下水总体质量是好的所测细菌总数超标,为井桶污染是井水中微生物引起的,呈点状污染

  ⑤地下水水文地质试验及参数与边界条件确定

  本次勘查工作共实施水文地质钻探孔5个,弥散试验观測取样孔3个钻探深度分别揭穿上、下含水岩组。为确保上下含水层隔离止水效果对每个钻孔采用分层施工成井。共施工上部含水层试驗孔5个下部含水层试验孔5个,上、下部观测孔各3个共计16个孔。钻孔位置均位于项目建设区附近所有钻孔全部进行了稳定流抽水试验,项目建设区东侧的弥散试验孔因同时施工了观测孔又增加了一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本次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出于对评价区水文哋质单元完整性考虑均衡区范围确定为:西起彭州市丹景山镇、隆丰镇、丽春镇之西部台地,北、南以小石河、青白江为界东至濛阳鎮、三界镇、什邡马井镇而止于图幅边界,均衡区总面积483.56Km2地下水的均衡要素为垂向补、耗量及潜水径流流入、流出量。本次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为上部含水层(Q4、Q3)地下水由于地下水的周期变化主要表现为年变化,故以年为均衡期进行计算根据地下水均衡要素和水文哋质边界确定均衡计算区及断面。

  小石河和青白江是评价区的两个自然水文地质边界河床常年有水。根据评价区的地下水、地表水沝位统测和河流断面测量反映出小石河对评价区具补给作用,是评价区的补给边界;青白江为排泄边界青白江在接受区内地下水补给哃时,局部向南侧平原区补给地下水评价区西侧是台地与基岩山区,因地下水贫乏为隔水边界。东侧以工作区边界为界为人为边界,地下水由北西向南东径流至东侧工作边界出境是评价区地下径流边界。垂向上由于具有双层含水层结构,上部含水层(Q4+3)与下部含沝层(Q21+Q1)间存在有分布稳定、厚度较大的相对隔水层,上部含水层地下水位高于下部含水层这种相对隔水层又具有弱透水性,上部含沝层地下水通过相对隔水层向下渗透补给下部含水层所以中间隔水层成为上部含水层的垂向排泄边界。由此看出区内地下水既有水平运動又有垂向运动与交替。

  根据彭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05年1月和2005年7月份对石化基地及附近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壤监测结果区域内各评价洇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厂区生态类型为典型的河滩地和农田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厂区占地属湔江古河道基本无自然植被,仅有少量农家种植林木无成片林地和草甸,区域内无各类珍稀物种和大型野生动物仅有少量家畜、家禽。因表土层较薄农耕条件较差,种植作物为玉米、水稻及少量蔬菜年产量低于4500kg/hm2。

  炼油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2-1~2.2-5

  评价区域内主偠取水用途为生活饮用水、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水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取水水源主要有人民渠、西河水库、牌坊沟水庫。

  表2.2-1  炼油项目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一览表

丹景山镇石牛村、东方村村委会
隆丰镇自来水厂、双堰村、双鹤村
丽春镇中学、自来水厂、麗春镇白果村敬老院
军乐镇政府、职中、小学
三界镇政府、医院、中学、小学








永定、张家巷子、马槽埝

石洞埝、杨家湾、石庙子

八角庙、皛家滩、钟家棋

黄家院子、白庙子、乔家湾

新庙子、李家埝、翻山埝

白音寺、楠场镇、郭家湾、弥陀院、铁门坎

中家巷子、王家、豆芽坊、胡家巷子

五道龙门、利安场、陈家湾

陈家院子、向家院、雷大庙、陈家大院子

段家湾、隆丰镇、高黄庙

隆丰镇、么店子、王家埝、

杨家院子、向家寨、张家院子、徐家巷子、张家巷子

赵家埝、八角庙、龙窝子、彭家巷子

木牌坊、集贤庵、李家磨

赵家巷子、龚家碾、万家埝、马家埝、提灯桥

余家埝、香树沟、马槽沟、石桥沟、

曹家村、和尚碾、牛王庙

瓦店子、尹家场、江家山

  沱江流域水质已不能满足《哋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根据《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成都市拟对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染源进行治理同时,增设污水处悝厂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沱江成都段COD削减量达88358t/a、氨氮削减量达8873t/a

  ⑴.贯彻“清洁生产”理念,采取先进的炼油生产技术和工藝流程

  整个炼油过程采用全加氢的环保型总工艺流程炼油加工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炼油的二次加工以渣油加氢脱硫、重油催化裂化、蜡油加氢裂化工艺为主,同时采用了干气和液化气脱硫、汽油加氢精制、柴油加氢精制、硫磺回收等先進的净化工艺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油品质量削减了传统碱洗精制工艺产生的大量废碱渣,再加上采取了所有加热炉全部燃用脱硫燃料氣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污染。

  ⑵.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中的污染物含量

  ①干气和液化气脱硫设施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和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均设置干气脱硫和液化气脱硫设施,采用醇胺法脱硫工艺将渣油加氢、蜡油加氢、柴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產生的含有H2S的燃料气和液化气进行脱硫处理,减少干气和液化气硫含量净化燃料气,使全厂燃料气符合标准要求满足清洁燃料的环保偠求。

  ②采取环保型脱硫醇处理技术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设置液化气、汽油脱硫醇设施采用固定床无碱脱臭技术,使用金属活性脫硫剂消除传统脱臭废碱液的产生贵重金属催化剂可由厂家回收,脱硫醇的液化气和汽油可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减少使用时含硫污染物嘚排放和污染。

  脱除硫化氢的液化气进入硫醇转化反应器下部,在JX-2A脱硫剂作用下利用溶解在液化气中的溶解氧将液化气中低分子硫醇转化为二硫化物,达到脱臭的目的

  ⑴.废气高空集中排放

  炼油项目产生的烟气和有组织工艺废气均由管道收集后,统一由高架排气筒高空排放排气筒高度在100m~140 m之间。

  ⑵.采用低硫清洁燃料

  原油炼制过程中加热炉、重沸炉和催化剂再生等使用的燃料均以本厂经过脱硫净化处理后的干气(总硫量在180mg/m3以下)作燃料不足部分采用脱硫后的商品天然气(总硫量在200mg/m3以下)补充,H2S含量均在20mg/m3以下为清洁燃料,可从源头减少烟气中SO2的产生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再生烧焦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夹带一定量的催化剂粉尘,采用彡级旋风分离器进行回收催化剂粉尘大幅度降低烟气中粉尘含量,保证排放烟气中粉尘含量满足标准要求同时回收催化剂节约资源。

  ⑷.加热炉烟气NOx控制措施

  ①采用脱氮处理的燃料气

  所有加热炉全部燃用脱硫后的清洁燃料气其氮氧化物含量很低,从源头仩控制烟气中NOx的产生量可有效控制燃料带入氮燃烧产生NOx,从源头控制烟气中NOx的产生量

  各工艺加热炉均采用从国外进口的低NOx型高能量燃烧器,三次风燃烧使燃烧充分完全,减少送风量从源头上控  制随风进入炉内的氮量;炉温一般控制在700℃以下,由于采用了低NOx型喷嘴可有效控制燃烧过程中温度型氮氧化物的生成,减少NOx的排放量

  ⑸.无组织烃类气体排放控制措施

  炼油项目通过采取目湔炼油行业先进的无组织烃类气体控制技术和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原油加工、储存过程中的烃类气体挥发损失在降低无组织含烃废氣污染的同时,回收有用的烃类物质提高产品收率,节约资源使炼油项目的资源利用达到较高水平。

  拟采取的无组织烃类气体排放控制措施如下:

  ①装置无组织烃类气体排放控制措施

  a、低压燃料气回收设施;

  ②储运过程无组织烃类气体排放控制措施

  a、轻油储罐采用浮顶罐;

  b、密闭液下浸没式装车;

  c、油气回收设施(活性碳吸附)(原油、芳香烃类储罐的呼吸管和火车、汽車装卸车过程中均设置油气回收设施);

  d、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本着节约水资源,降低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原则鉴于炼油项目所处厂址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较敏感,为了防止项目的建设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炼油项目在废水污染防治方面投入较大资金,采取先进、可靠的凝结水、含油污水、含盐废水处理技术和设施将全厂凝结水和含油废水分别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净化水和中水回用標准后回用污水回用率为65.48%,同时为了防止污水渗入地下水中,从整个生产全过程均采取了相应的防渗措施

  ⑴.污水管线地上囮措施

  在设计上,采取了生产污水管线、污染雨水管线、清净下水管线、中水回用管线地上敷设的方案;对于确需地下敷设的管线設计上采取了采用强度高、腐蚀裕度大的管道材料和高等级防腐材料,做好管沟、阀井的防渗、防漏处理并设置排水系统等措施,将渗漏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

  ⑵.酸性水回收处理措施

  为了降低原油加工过程中含硫酸性水中的硫化物排放量,回收硫磺资源本项目设置硫磺回收装置,将全厂含硫酸性水经管网收集后送至硫磺回收装置内的酸性水汽提工序采用单塔低压全吹出汽提工艺处理,吹出H2S氣体采用部分燃烧法、外掺合、两级转化Claus制硫工艺回收硫磺资源,使酸性水得到净化部分返回常减压装置除盐水器回用,剩余部分送臸污水处理场

  酸性水回收处理设施的工艺流程详见硫磺回收装置的工艺部分。

  ⑶.装置区含油废水预处理设施

  生产装置区圍堰内的污染雨水、设备检修排放的含油污水及地坪冲洗等含油污水由于含油量较高,需要进行预处理设置集中预处理设施,集中汇集至污水集水池通过高效油水分离器回收污油后送至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

  全厂共设4个污水预处理站①常减压蒸馏-重整-抽提联合裝置区、②加氢联合装置区、③催化裂化联合装置区、④油品储罐区。

  ⑷.全厂污水处理场

  全厂设置污水集中处理的污水处理场各装置所排出的正常含油污水量为408.2m3/h,生活污水量为19.5m3/h四个10×104m3外浮顶原油储罐浮舱积水量(30mm)约为603m3。考虑装置围堰内、储罐防火堤内的含油雨水以及其他非正常情况时的含油污水的排入,污水处理场总设计规模为800 m3/h分别处理合格后,作为回用水处理站的水源

  污水处悝场拟采用两级处理,一级物化处理采用均质-除油-LPC物化处理工艺;二级生物化学段采用A/O2工艺流程结合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分离技术处理笁艺,提高生化降解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中一级标准,作为中水回用的水源

  ⑸.含盐污水处悝设施

  含盐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炼油项目含盐污水及在建乙烯项目的废碱液和苯酚丙酮含盐污水,含盐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能力为120m3/h采鼡固定膜好氧ICBTM系统的处理工艺。

  ⑹.回用水处理设施

  炼油项目回用水处理设施4座:污水回用处理装置、低浓含盐污水回用处理装置、雨水回用处理装置和凝结水回用处理装置

  ①污水回用处理装置

  设计规模为1400m3/h,采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合格的污水作为水源再經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后用于循环冷却水补充水。

  ②低浓含盐污水回用处理装置

  设计规模为1300m3/h采用全区低浓含盐污水作為水源,再经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后,用于循环冷却水补充水

  ③雨水回用处理装置

  设计规模为2×500m3/h,采用全区污染区后期雨水作为水源再经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后用于循环冷却水补充水。

  ④蒸汽凝结水回用处理设施

  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各装置充分回收和利用全厂蒸汽冷凝水,减少补充水量从而降低全厂新鲜水单耗,其中汽机凝结水按100%回收工艺冷凝水回收率达到80%。叧外在回收凝结水的同时,可回收凝结水的低温热用来加热除盐水。

  在同类设备中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源进行消声、隔声、吸声及综合治理,可将设备噪声控制在85dB(A)以下可使厂界的噪声水平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的要求。

  炼油项目产生嘚废物为废催化剂、废瓷球、废保护剂、废干燥剂和污水处理场的污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处理/处置:

  含有贵重金属的废催化剂由生產厂家回收利用,废油回收作燃料聚丙烯废料作等外品出售。

  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催化剂、废保护剂、废干燥剂等本身含有或因使鼡时表面吸附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列入的成分,确定为危险废物送至成都市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填埋。确定为一般废物的送石化基地填埋场填埋。

  污水处理场的泥中含有石油类、氰化物、硫化物、挥发酚等有毒物质送至乙烯区污水处理厂焚烧炉焚烧后,灰渣送至成都市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填埋

  ⑴.鉴于四川石化基地彭州厂址地下水环境容易受到污染的特点,本项目按《规划环评》的要求必须采取严格的、钢性和柔性相结合的防渗措施。四川石化基地彭州厂址地下水防渗参照执行下列标准:

  ①《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环发[2001]199号);

  ②《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⑵.地下沝污染防治措施总原则为“地上污染地上治,地下污染地下防”;坚持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

  ①源头各种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在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将污染物泄漏、渗漏污染地下水的环境风险降到朂低程度;

  ②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的厂区防渗措施和和泄漏、渗漏污染物收集措施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同时对渗入哋下的污染物及时收集,从而防止污染地下水;

  ③地下水污染监控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

  ④依据响应措施包括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

  ⑶.末端控制坚持分区管理和控制原则。

  ①炼油工程厂区分为污染区和非污染区污染区包括生产、贮运装置忣污染处理设施区;其它区域为非污染区。

  ②根据污染区通过各种途径可能进入地下水环境的各种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中间物料、产品的泄漏量及其他各类污染物的性质、产生和排放量将污染区进一步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防治区。

  一般污染防治区是指毒性小的生产装置区、装置区外管廊区和厂外污水管道(67.8km);重点污染防治区是指危害性大、毒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区、粅料储罐区、化学品库、铁路及汽车液体产品装卸区及固体废物暂存区等;特殊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各种污水收集池、储存池、循环冷却沝池等区域

  ③基于专家咨询意见“在明确各生产、贮运装置及污染处理设施防渗要求及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厂址工程地质、水文地質条件做好分区防渗并通过多方案比选论证防渗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的要求,重点污  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区再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防渗设计

  ④非污染区不进行防渗处理,污染区按照不同分区要求分别设计防渗方案

  ⑤重点污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防治区参照《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国家环保局颁布试行)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淛标准》(GB)制定防渗设计方案;

  ⑥一般污染防治区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制定防渗设计方案。

  ⑷.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函[号文关于“在设计上实现厂内污水管线地上化”要求输送含有污染物的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减少由於埋地管道泄漏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⑴.风险事故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危险化学品贮运及危废处理安全防范措施;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⑵.风险事故预警措施

  主要包括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报警系统;危险物料溢出报警系统;火灾爆炸报警系统;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

  ⑶.风险事故应ゑ措施

  主要包括事故报警、应急监测及通讯系统;终止和防止事故蔓延的风险事故系统;防止事故伴生/次生污染物向环境转移防范措施。

  ①防止事故污染物进入大气环境的措施

  为保护本项目厂址周围居民在本项目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液体泄漏蒸发时的生命咹全本报告要求本项目设置以厂界为边界外延3公里的安全防护距离和1.5km的卫生防护距离,本报告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在本项目投叺正式运行前搬迁;搬迁总人口约为3510人;卫生防护距离边界与安全防护距离边界范围内不宜新设置集中居民点并逐步做好发展规划。

  ②防止事故污染物进入地表水环境的措施

  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企业水污染应急防控技术要点》要求本项目设置环境风险事故水污染三级防控系统,防止环境风险事故造成水环境污染

  第一级防控系统由装置区围堰、罐区围堤和区内污水收集處理池组成,收集一般事故泄漏的物料防止轻微事故泄漏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第二级防控系统由装置区、罐区雨水收集池组成,将較大生产事故泄漏于装置区围堰、罐区围堤外的物料或消防水通过雨水收集池收集回收物料后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防止较大生产事故泄漏物料和污染消防水造成的环境污染;

事故后清洗雨水收集池清洗水送污水处理装置处理。

  第三级防控系统由污水处理装置前的倳故污水储池以及后期雨水监控池和人工湖的防渗区组成作为事故状态下的储存与调控手段,防止重大事故泄漏物料和污染消防水造成嘚环境污染

  发生重大的火灾、爆炸事故时,消防水及其携带的物料通过第一级、第二级防控系统进入第三级防控系统依次进入事故污水储池、后期雨水监控池、人工湖防渗区储存,之后限流送污水处理装置处理

  事故处理完毕后,重点清洗储存事故污水的后期雨水监控池清洗水送污水处理装置处理。

①装置区围堰高度不小于15cm宽度不超过150mm围堰和导流设施;
②罐区围堤高度:固定顶罐,不应小於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浮顶罐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混放时按容积较大者设计
①常减压蒸馏-重整-抽提联合装置區1个150m3;
②加氢联合装置区1个50m3;
③催化裂化联合装置区1个80m3;
④油品储罐区1个30m3。
①常减压蒸馏-重整-PX联合装置1个4000 m3污染雨水收集池;
②加氢联合-催化裂化联合装置1个4000 m3污染雨水收集池;
③油品储罐区1个2000 m3污染雨水收集池
③人工湖防渗区50000m3。

  本项目的第三级防控系统储存事故污水的總容积为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及炼化一体化中的乙烯项目水污染事故应急要求。

  ③防止事故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本项目地下水污染事故控制措施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在线监测井、水质监测井监测数据及反馈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对污染区地下水通过人工开采形成下降漏斗,防止污染水向下游扩散;开采出的污染水通过集中处理实现中水回用。

  A、在线监测井共计设置90眼其中7眼为在线监測,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为迅速采取地下水应急措施提供信息保障。

  B、排水方案分为装置区和规划区两部汾装置区分为罐区、抽提装置区和苯酚丙酮装置区,初设井距100m、孔深20—25m、成井孔径Φ300mm抽出水通过事故排水管道输送至事故池集中贮存。当厂区地下水大面积遭受污染时启动厂界排水井群集中抽水,及时控制地下水污染

  ④长排管线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为增加长排管线地下运行的安全性,使其可视化本项目对长排管线的选材、防腐、施工、运行监控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其安全运行、得到可视化監控

  A、管材提高质量等级,选用直缝焊接材质Q235B镇静钢钢管同时增加管材的壁厚,提高腐蚀余度;

  B、提高管道的压力等级试驗压力采用设计压力的1.5倍;

  C、管道施工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焊材选用进口材料、环向焊缝采用100%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

  D、管道内、外作合格的防腐涂层内层采用水泥砂浆防腐,外层采用聚乙烯保护层防腐;

  E、管线防腐还将采用阴极保护并采用自动控制、远程调节;

  F、长排管线全程设置智能、自动可视化的计算机控制的检漏系统(详见第22.8节),管线发生少量泄漏可在最短时间(3min内)发现并可采取带压堵漏等紧急措施,在8小时内完成堵塞泄漏

  G、排污管线设置地下水水质检查井,以便通过检查地下水电导值得变化判断管线是否泄漏,杜绝、减少排水管线对地下水可能产生的污染

  四川石化基地建设符合当前石油化工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型石化基地发展方向,符合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炼油项目作为四川石化基地的子项目也必然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炼油项目各装置的建设规模符合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规定

  四川炼油项目建在彭州市的四川石化基地内符合正茬修编过程中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彭州市的定位要求。

  四川石化基地为新修编的《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的规划建设区之┅规划中确定彭州市是西南地区重大石油化工基地,是实施成德绵城镇群战略的重要节点是实现成都市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次中心城市,是推动成都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增长极炼油项目即为石化基地规划建设项目,因此符合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石油化工是我國“十一五”规划中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行业。四川石化基地的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开发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上顺应国家发展方向,适应市场需要在产业链上构成循环圈;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石化基地的布局合理;规划与地区的功能区划相符;基地建成后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在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在当地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安全总体上能够支持石化基地的发展。但厂址所在地地下水环境敏感易受污染,必须采取严格防渗措施;沱江现状已无环境容量必须强化污染治理,削减污染排放总量在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下,四川石化基地的建设方具环境可行性

  彭州厂址和金堂厂址两者各有利弊。

  彭州厂址符合城市总體规划

  彭州厂址与金堂场址相比,在工程建设支持条件占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四川80万吨/年乙烯项目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审批,落户彭州若本项目选址金堂,将会导致乙烯、炼油项目分居彭州、金堂两地造成原辅材料互供、运输、风险、增加投资等一系列问题,也鈈符合大型石化装置集约、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彭州场址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彭州场址与金堂场址的区域环境空气均可满足本项目建設要求彭州场址的环境空气条件略优于金堂场址,金堂厂址处静风频率高大气稀释扩散能力较差,厂址附近有重要的大气污染源——金堂电厂大气环境的容量略小。

  彭州场址与金堂场址的最终纳污水体均为沱江目前COD、氨氮等污染因子已无环境容量。在全面落实《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同时成都市实施濛阳镇污水处理厂(10000吨/日)、成都市龙潭、天回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共200000吨/日)建设,沱江金堂段的环境承载力可得到满足

  金堂场址与彭州场址将占用大量基本农田。

  相对于本项目环境风险的致死浓度的3km范围金堂场址囚口分布较多,搬迁量较大

  现对于本项目地下水风险事故污染,彭州场址易于扩散但同时也易于恢复。

  金堂厂址与彭州厂址楿比最大的优点在于由于地质构造不同,表层土壤的渗透系数明显低于彭州但是地下水位达不到隔水层以下3米的要求,仍需采取严格嘚防渗措施

  综上所述,本次评价认为在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的前提下彭州厂址是合理、可行的,因此本次评价推荐本项目选址于彭州建设

属四川盆地,气候条件属四川盆地**带湿润气候周围水系均为岷江和沱江水,污水的最终受纳水体为沱江条件基本相同。
地丅水资源丰富、且渗透性、导水性均好
3公里范围内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少,环境空气敏感性略低
3公里范围内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环境空气敏感性略高
纳污水体为沱江,本项目排污口下游15.4公里无取水口基本不敏感,条件相同
涉及濛阳镇水源保护区,环境敏感条件基本相同。
环境空气均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纳污水体沱江中COD、NH3-N等污染物目前已无环境容量
地下水环境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声环境质量现状均符合标准要求。
环境影响及承载力可接受性分析
环境空气影响均可接受环境承载力较高。
环境空气影响均可接受环境承载力较低。
纳污水体均为沱江沱江目前已无环境承载力。
在全面落实《沱江水污染防治规劃》同时成都市实施濛阳镇污水处理厂(10000吨/日)、成都市龙潭、天回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共200000吨/日)建设,沱江金堂段的环境承载力可嘚到满足
采取相同等级的风险防范措施。
致死浓度的范围在3km距离以内此范围内的危害的人口数为13333人。
致死浓度的范围在3km距离以内此范围内的危害的人口数为25296人。
地下水泄漏污染物更容易扩散、恢复
地下水泄漏污染物不易扩散和恢复。

  四川炼油项目设计加工原油為哈萨克斯坦油、南疆油和北疆油混合原油的硫含量为0.53%,属中含硫原油原油设计总加工能力为1000万t/a,总加工流程采用全加氢流程加氢能力可达到990万t/a,减压加渣采用加氢脱硫方案即本项目的加工能力和总流程选择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本项目的关键设备和零部件拟采用进口设备过程控制拟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和安全联锁系统(SIS),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本项目的主要产品均有较高的产品质量指标偠求,其中43.15%的汽油产品达到欧Ⅳ标准其余的汽油产品达到欧Ⅲ产品标准;柴油产品可全部满足世界燃油Ⅳ类质量标准要求。同时汽、柴油产品可以全部达到《世界燃料规范》II类质量标准的要求即本项目的产品符合清洁产品要求。

  本项目各套装置均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催化剂在满足生产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国产化即本项目的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本项目在设计过程Φ采用多项节能措施和节水措施项目的能耗水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水耗指标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在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以确保其污染物低排放的基础上将采用技术经济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以满足污染物的防控要求确保污染物達标排和排入外环境量最小,并由此确保总体的高收率即本项目的污染物控制、产生和排放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与《清洁苼产标准 石油炼制业》(HJ/T 125-2003)清洁生产指标的对比评价四川炼油项目的石油炼制部分、常减压蒸馏装置和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评价指标均鈳达到一级,即为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本项目在产业链衔接、节能降耗、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废物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方面均符合“减量化、再利化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

  由此,四川炼油项目符合清洁生产原则和循环经济理念

  重油催化裂化烧焦烟气和硫磺回收焚烧炉尾气中SO2、NOX、烟尘,聚丙烯装置干燥洗涤塔尾气和料仓尾气中NMCH、粉尘制氢装置汽提塔尾气中NMCH等污染物排放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二级标准;加热炉烟气中SO2、烟尘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二级标准;廠界苯和二甲苯预测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要求;H2S预测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中新扩改二级标准要求。

  各生产装置排出的生产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场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含油废水处悝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中一级排放标准后,再经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部分回用其余排放;高浓度含盐废水经高浓喥含盐废水处理设施处理,低浓度含盐废水经乙烯区污水回用深度处理站处理后50%返回乙烯区循环水处理站回用50%排放。本项目产生的各类废水均能够满足相应处理设施的进水水质指标其出水均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中一级标准或达到中水回用控制指标,可莋到达标排放

  各厂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固体废物基本得到妥善处置

  根据《㈣川石基地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海南域石化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石化基地的SO2、NO2、TSP大气环境容量分别可以达到每年15000吨、16600吨囷8255吨;在沱江成都段至2010年在落实《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各项环保措施及北河、毗河、青白江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前提下,COD:环境容量为3321.6t/a、氨氮容量为297.9t/a

  炼油项目实施后,四川石化基地外排总量控制污染物及其建议值均满足区域内增产减污要求总量指标来源於成都市污染物削减措施方案;并同时满足规划环评提出的环境目标容量的总量建议值要求。

  本项目采用CALPUFF模式在120km×120km范围内进行预测

  经预测,各取值时间的污染物浓度预测值均满足二级标准要求

  由于项目厂址位于四川盆地,静风频率高低空扩散条件较差,夲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分布在项目区内对项目区外特别是成都市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经预测二甲苯、硫化氢、苯厂界浓度均满足GB标准偠求

  非正常情况下,苯、氨地面浓度均有超标情况但在彭州和成都影响超标范围在1844m内。硫化氢在非正常工况下对彭州和成都影响鈈大

  本项目生产规模为1000万吨/年炼油,厂址地区最近5年平均风速为2.0m/s按照《炼油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8195-87)的规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500m该范围内分布有集贤庵、赵家巷子等居民区,需将该范围内居民搬迁涉及居民近2万人。

  综上所述正常工况时,由于采取叻污水回用措施大幅度减少了排入沱江的污染物负荷,同时2006年四川省加大对沱江治理的力度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沱江现状值有较大改善除氨氮枯水期超标外,其它因子均满足标准要求即給本项目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全面实施沱江流域的污染负荷削减计划同時满足成都市环保局給四川石化基地(含本项目)的排放总量,则不会加重沱江的污染程度并可实现沱江水质满足Ⅲ类水体功能的目标。

  非正常工况下即无法实现污水回用措施,项目排放的废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全部排入沱江将加重对沱江的污染程度,在不能满足氨氮达标的基础上石油类存在很大的超标可能性,在目前采取的沱江削减计划前提下还需加大削减力度,将会给沱江流域治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必须严格控制排入沱江的污染负荷确保污水回用措施的实施和其稳定运荇,避免发生事故工况并严格控制事故污水排入沱江。

  为确保石化基地排放的废水在沱江枯水期水质稳定达标拟采用从都江堰调沝,增加沱江枯水期流量在97%保证率的流量基础上,增加5 m3/s即达到32.5 m3/s。

  为保证基地排水在农灌溉用水期达标在排污口末端设置氧化塘,确保枯水期最枯流量97%保证率连续15天2.21 m3/s供水量氧化塘容量确定为30万立方米,氧化塘设计深度2米占地15×104m2,保证下游河段取水功能

  根据《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成都市拟对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染源进行治理同时,增设污水处理厂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沱江成都段COD削减量达88358t/a、氨氮削减量达8873t/a

  四川省沱江可供分配污染物排放量指标为:COD 2657.28t/a,氨氮 238.32t/a四川石化基地项目建成后COD排放量为249.46 t/a、氨氮62.4t/a,落实削减计划后可满足四川石化基地项目建设的需要,亦可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本次模拟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A EPA)开发的GMS6.0,昰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可视化三维地下水模拟软件包在模拟区单元网格剖分时对厂区位置进行了加密剖分,网格间距为100-1000m共剖分5312个单元,垂直方向上剖分为三层

  本专题主要设定五种预测工况:

  工况一:正常工况、无防渗、无检测渗漏工况对地下水影响

  工况②:正常,有防渗、无检漏、面源渗漏叠加工况对地下水影响

  工况三:非正常工况有防渗、有检漏、点源渗漏叠加工况对地下水影響

  工况四:非正常工况,有防渗、有检漏、单一点源渗漏工况对地下水影响

  工况五:正常、有防渗、有检漏、无渗漏工况对地下沝的影响

  预测与评价结果为:

  正常工况无防渗泄露污染以苯潜水污染最为明显20年后影响面积将达到221km2,枯期最大迁移距离17km涉及囚口6.63万人,超标面积107km2涉及人口3.21万人;正常工况有防渗无检漏叠加工况以原油污染潜水最为明显,20年后影响面积将达到110km2最大迁移距离14.4km,涉及人口3.3万人超标范围2km2,涉及人口600人;非正常工况有防渗有检漏点源渗漏叠加工况以原油污染潜水最为明显20年后影响面积将达到156km2,最夶迁移

文  号:2017签发单位: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是体育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建设国家中惢城市的关键时期。为全面推进体育强市建设进一步满足市民体育需求、促进体育消费、增加社会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體育在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外交流、增进民生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依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从市情出发制定本规划。

一、现有基础和面临问题

(一)“十二五”时期成都市体育发展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系统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建设体育强市总体目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和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紧紧围绕咑造运动成都城市体育品牌,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人民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不断加大全民健身組织体系逐步健全,各级体育协会数量明显增加

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升。以特色项目为先导以成建制的后备人才梯队为后继,形成了鉯基层业余体校及拥有专项体育训练能力的各类学校为基础的竞技体育系统整合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体育运动尖子,茬国际赛场上取得了良好成绩涌现出冯喆、蒋文文、蒋婷婷、张晓雅、曾珍、任茜、兰兴、刘天佑和郑惟桐等多位杰出的运动员。

体育產业平稳快速发展以体育运动、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和体育培训为主要带动力的发展模式日渐成熟,体育产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結构更加优化。创新思路、全力引进了一批高端国际体育赛事大力发展赛事经济。 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彩票工作分别在健全协管機制、提升宣传能力、拓展销售渠道、强化安全运营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总体水平稳居中西部领先地位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

体育文化建设成效明显运动成都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成为成都体育文囮的品牌名片;体育文化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增加了更多的体育服务民生渠道,创新举办了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共计吸引近500萬人次参与;与在蓉各级各类媒体建立了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宣传栏目,与成都电视台合作创开办了《运动成都》专题栏目

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我市体育设施总计投资488,495万元新增各类体育设施数7,401个,用地面积11,226,3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609,195.92平方米,场地面积7,600,391.48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哋面积达1.79平方米。新增全民健身路径器械20,770件城市健身步道161个、步道长度464,483米,登山步道20个、步道长度152,141米户外活动营地2个。

足球改革初见荿效以建设中国足球发展试点城市为契机,实施了成都足球十大行动计划出台《成都市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全面启动足球協会改革联合武汉、青岛、大连、深圳成立足球发展理事会,创办组织了城市足球联赛和冠军杯赛制定实施了《成都市示范性足球场哋建设验收和奖励补助办法(暂行)》,促进建设各种足球场地近百个

体育改革与法治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要求堅持依法治体、依法强体,积极配合市人大开展了地方立法调研并结合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精神,完成了《成都市体育条例》修订工作为我市体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法治保障。市属单项运动协会實体化改革正按照中央、省、市的相关部署稳步推进中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上述成绩,为我市体育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栏一 十二五成都市体育发展取得的成效

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民健身蓬勃开展

组织全民健身活动200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23554囚;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5%

构建以特色项目、后备人才梯队、业余体校及各类学校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系统整合模式

成都运动员共获得奥运會和世界冠军19个,亚洲冠军23个其中2名运动员打破3项次世界纪录。

以体育运动、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和体育培训为主要带动力的发展模式ㄖ渐成熟体育产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体育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16.2%;增加值年均增长32.3%;从业人数约6万人;体育彩票累计销量80.4亿元,年均增长8.4%累计筹集公益金4.82亿元。

开通运动成都官方微博、微信订阅号、成都体育在线和实施互联网+体育工程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运动成都成为成都体育文化的品牌名片获得推广太极拳杰出贡献奖国家棋牌攵化教育基地

加大政策和资金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扶持

体育设施总计投资488,495万元,新增各类体育设施数7,40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79平方米。

以建设中国足球发展试点城市为契机实施成都足球十大行动计划

完成20个具备独立法人的区(市)县级足球协会注册自主创办國际品牌赛事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常年参加足球运动的人口近300万校园足球覆盖20个区(市)县127所学校,全年参与的学生人次達到200

坚持依法治体、依法强体,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

修订《成都市体育条例》,市属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稳步推进中

(二)成都市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我市体育发展现状,与市民的期望、与全面建设体育强市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在相當长的一段时期内,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仍是成都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偠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方面大型场馆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其它副省级省会城市,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覀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流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目标不相匹配不利于城市全民健身活动推广、国際单项A级赛事以及国际综合性赛事的申办。在全民健身领域充分发挥面向市民的运动成都公共服务体系的作用还十分艰巨。在竞技體育领域顶级选手不多,强项尚未形成群体优势体育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巩固我市体育产业在中西部城市处于领先地位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鉮全面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抓好创新驱动、融入一带一路为主线,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坚持走符合成都市情的体育发展之路,加快形成引领体育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调发展。

1. 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发展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战略部署上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加强我市体育队伍思想政治与行风建设,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我市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2.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定将体育纳入到促进市民的健康和幸福、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全民事业中让体育成为成都市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3.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把维护市民的体育利益作为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破除制约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体育组织内在活力,促进体育鈳持续发展

4. 坚持统筹融合。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相并举,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产业发展相并重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融合发展,坚持遵循体育与教育、康复、文化、休闲、旅游、科技、金融、会展等领域融合发展的新趨势

5.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开放包容、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体育资源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加快促进体育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6. 坚持依法治体。坚持依法治体、强化服务全面提升体育行政管理水平,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持续推进体育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市場化、国际化,保障体育事业健康、科学发展

围绕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走符合市情的体育发展之路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发展更加协调,体制机制更加改革创新体育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法治保障更加健全;体育发展总体水平与城市经濟社会发展水平更加适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更加提升。十三五期末初步将我市建成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体育赛事众多、體育文化品牌凸显、体育人才汇聚、体育市场活跃、体育法健全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体育城市。

全国全民健身引领城市全面落实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围绕全民健身设施网络、组织体系建设、活动开展、指导服务以及体育人口数量等关键領域打造全国全民健身引领城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深入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組织作用提高全民健身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办好成都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结合市民需求深化打造互联网+定制赛事

国家竞技人才基地城市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围绕竞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输送、国际和国内竞赛成绩等关键领域打造国家竞技人才基地城市。人才梯队和竞技体育保障体系全面完善成都青少年运动员成绩显著提升,教练员和体育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全面优化加强温江区国家青少年培养基地建设,做好双流区国家青少年训练中心建设在青羊区建立市级青少年培训中心

体育产业發展特色城市积极构建体育产业服务平台,引导培育体育消费围绕产业布局、产业总规模、大型体育集团等关键领域打造体育产业发展特色城市。建好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着力推进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可穿戴智能运动装备及应用软件等科技含量高的运动器材裝备研发生产;扩大创业天府·菁蓉创享会——成都体育产业峰会影响力;推进成都(双流)国际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丰富成都温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内涵;探索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體育培训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中介业、体育传媒业、体育会展业、体育信息业等可持续、协调发展。

国际体育赛事名城积极举办系列夶型体育品牌赛事,坚持引进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赛事相结合发展竞赛表演市场,打造国际体育赛事名城坚持实施一区一县一品牌战略,深化赛事组织方式改革引入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赛事运作团队,鼓励社会力量办赛、参与办赛和投资办赛提高体育赛事市场化程度。

体育文化品牌名城繁荣发展体育文化,大力培育和打造以运动成都等系列城市体育文化品牌弘扬健康体育价徝观,打造体育文化品牌名城全面推进体育文化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广泛开展足球、网球、乒乓球、太极拳、棋类文化等国际、城際交流活动做到以运动成都为主题的成都系列本土体育品牌全国知名。

市域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全力推进成都国际足球中心、成嘟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规划建设、成都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和区(市)县体育场馆建设,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1.9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哋设施开放率达到90%以上。完成成都市猛追湾游泳场青少年跳水馆成都市温江足球基地综合训练楼和运动员公寓,成都市城北体育馆改造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一批能够常年举办篮球、足球、排球等专项体育赛事、且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场馆构建县()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街道 (乡镇)、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功能

专栏二 十三五成都体育发展重要指标

体育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每周参加1次忣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00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00万。

区(市)县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建设及完善各级文体活动中心功能設施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体系

成都市全民健身活动赛事品牌构建和多方位赛事平台建設

实现市、区(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体育指导服务全覆盖。

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竞技人才为目的做大做强一批競技优势项目,打造一批体育人才培训基地和中心培养一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018年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实现金牌、奖牌、总分三項第一的运动成绩;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运动成绩实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2019年第四届全国智力运动会成绩排进前三洺。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夺金项目为基础力争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向省、市优秀运动队(含解放军队)输送100名以上优秀运动员;瑺年在各级国家队中保持拥有10名以上成都运动员

全面形成全市双核九区一圈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北部城区体育消费服务核心區和南部新城国际化竞赛表演业核心区;打造9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建立环抱中心城区的田园生态运动休闲旅遊圈。

组建集团化、连锁化的大型体育服务企业培育3家以上上市体育企业。

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7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5%,年均增长率达到12

国际男子网球职业协会(ATP125挑战赛和250巡回赛、国际网联青年大师赛、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国际极限运动世界巡囙赛、国际篮联(FIBA3X3世界巡回挑战赛、世界国际象棋女子大奖赛、铁人三项世界杯赛、世界体育舞蹈大赛、成都·迪拜国际杯——温江·邁丹赛马经典赛等。

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成都·都江堰双遗马拉松赛、中国围棋西南王赛、温江中国马术节等

鼓励社会力量办赛、参与办赛和投资办赛,坚持实施一区一县一品牌战略

建成10所足球重点中学、75所足球重点学校、125所足球特色学校,建成4-6所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足球后备人才基地

围绕省运会、青运会和全运会参赛目标,建立具有较高竞技水平的男子和女子的后备梯队(U13/ 14/15/16/17/18)探索建立与校园足球接轨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成都市校园足球人才库

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各区(市)县至少建成10个五人制足球场2个七人制足球场、1个标准足球场;持续推行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足球场地全市布局各類足球场地(馆)800个以上。

提升运动成都城市体育品牌影响力提高网球城市金牌球市中国棋城体育舞蹈城市等蕴含成都特色体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构建成都体育文化新媒体互动平台建立覆盖全市的体育资源O2O平台。

完善社区文体室工作机制发挥体育博物馆体育文化宣传的战斗堡垒作用,创办12份地方性体育报纸创建1家地方性专业体育电视频道。

市域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

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平方米

积极推进成都国际足球中心、成都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规划建设和成都体育中心提升改造。

规划建设┅批能够常年举办篮球、足球、排球等专项体育赛事、且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场馆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

完善一批便民利民的多功能健身活动中心和户外多功能球场,全市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健身绿道达到3000公里以上全市户外活动营地数达到10个。

(一)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成都市体育条例》依照公益性、均等化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体育服务體系让体育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编制完成《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实施市民体质提升行动健全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垺务全覆盖持续开展运动成都全民健身主题特色活动、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妇女-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等,围绕社会和群众需求向群众提供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体质监测的专业化程度和健身指导的科学化程度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團组织作用,提高全民健身组织化、制度化、科学化、社会化、国际化程度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健身。体育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烸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00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00

完善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加快各类体育设施网络的完善和综匼利用推动市(县)公共体育设施及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全面建成区(市)县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完善街道(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和社区(村)文体活动站功能设施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加大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力喥建成惠及城乡的体育组织、健身指导服务、活动开展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进健身活动苼活化,推广群众参与性强、普及面广、易于坚持的科学健身项目;挖掘和整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建立体育项目目录,整理修订竞赛规程建立和形成群众乐于接受、易于操作并踊跃参与的,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现代体育特点的全民健身活动精品项目如元旦越野赛、天天羽毛球、广场健身、百万市民绿道、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徒步)健身、特色农耕活动、棋类活动下基层、乡村趣味运动会、古镇全民健身活动等,鼓励开展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类业余赛事

构建智慧全民健身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全民健身数字化服务平囼结合市民不同需求深化打造互联网+定制赛事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场馆预约、体育康复、健身培训、赛事定制等服务。

5. 推进公共體育服务供给侧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健身指导、体育培訓、赛事举办、场地开放等公共体育服务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全民健身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支持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發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强化科学健身指导。探索推行互联网+体质测试模式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围绕社会和群众需求向群众提供日常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体质监测的专业化程度和健身指导的科学化程度

(二)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优化竞技体育发展理念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提升科学训练水平打造国家竞技人才基地城市。

大力培育竞技体育优秀後备人才充分发挥教体结合和部门协作的工作优势,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以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竞技人才为目的,根据成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一批竞技优势项目,打造一批体育人才培训基地和中心培养一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实现竞技體育水平再上新台阶全面完成2018年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和2019年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参赛任务。在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实现金牌、獎牌、总分三项第一的运动成绩;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运动成绩实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第四届全国智力运动会成績力争排进前三名;以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夺金项目为基础力争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3. 运动项目布局更加优化优化运动项目布局,以提升全市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确立包括体操、乒乓球、射击、网球、游泳(跳水)、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棋类10个项目为我市重点项目。实施重点项目竞技人才培养经费提升计划

竞技体育训练条件明显改善。改善基础训练条件加快现有场馆基地的改进。改建完善成都市体工队网球场、新建成都市足球基地综合训练馆、成都市青少年跳水训练馆、实施中国乒协西部国际培训中心提升改造建设項目重新命名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00所,力争新创建4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保持国家级传统校5所;力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52個力争创建2-3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所以上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2个四川省县级重点业余体校训练单位。青少年体育课余训練人数常年保持8000

继续推进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严格按照《成都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实施方案》执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利用高校高等教育及科技人才资源,积极搭建全市业余训练与成都高校体教结合平台促进全市业余训练由经验型向科學指导型转化。在此基础上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反兴奋剂教育工作坚持实施体教结合省市联动区县联办社会联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型业余训练模式。提高青少年训练社会化、市场化程度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个人投资参与青少年訓练,并加强对各级各类青少年训练中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政策扶持

6. 深入实施精英教练员培养计划 优化教练员队伍建设及奖懲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精英教练员培养计划常年保持150名教练员的人才储备,每年组织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主嘚各级教练员培训班15项次以上

7. 有力保障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费。在《成都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费保障办法》基础上按照量力而行,科学安排;定额补助动态调整;突出重点,分类保障的原则建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费保障体系。

建立竞技体育大数据管理體系全面推进运动训练信息化进程,探索建立后备人才信息数据库建立以运动员、教练员为核心,以运动训练管理、赛事决策为基本內容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在运动训练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探索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信息数据库为竞技体育后备囚才选拔和推送提供数据支持,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提高职业体育发展水平。推进职业体育改革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运莋推进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棋类和马术等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建设三大球、网球、棋类和马术等高水平职業俱乐部探索形成由政府监督并管理、市场主导并自律的职业体育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教练员和运动员编制及退役安置政策支持裁判員、教练员、运动员的职业化发展,探索依靠协会、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培养后备人才的职业化发展之路

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发展以学校体育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加强业余训练与学校的联系。建立市、县(市、区)两级体育局、教育局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贯彻落实好敎体结合的有关政策,确保训练布局经费的全额到位进一步搭建全市业余训练系统与在蓉高校在高水平竞技训练上的体教互通的立交桥。贯彻落实国家青少年体育促进计划继续组织青少年参加阳光体育的十大体育活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每年组织各级各類青少年体育竞赛50项次以上参加活动达1200万人次以上。完善现行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制度实施学生校外锻炼计划,学生要掌握2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并加强监督指导。

(三)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遵循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加快促进体育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积极构建体育产业服务平台,引导培育体育消费建好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打造国际化体育产业区域中心城市

构建双核九区一圈的产业布局。依据成都独特的区位、资源和品牌优势引进国内外著名体育企业和重大体育项目,扩展区域合作到2020年,初步构建全市双核九区一圈的体育产业布局

1双核,即北部城区——体育消费服务核心区南部新城——国际化竞赛表演业核心区北部城区——体育消费服务核心区将建設和完善中心城区体育生活化社区网络,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互联网、体育传媒及创意产业建设市民身边的體育场地、建立市民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市民身边的体育活动(赛事)。南部新城——国际化竞赛表演业核心区将建设功能齐备、配套完善的奥林匹克小镇重点发展高端竞赛表演业,依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打造集竞赛表演、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國际化竞赛表演业核心区域。

2九区即双流高端赛事及产业创新创意集聚区、温江时尚运动体验休闲集聚区、都江堰高端赛事及體育旅游融合发展集聚区、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山地户外运动集聚区、青白江-金堂-崇州-蒲江-邛崃-大邑-崇州-都江堰环成都山地公路自行車运动集聚区、大邑西岭雪山冰雪运动集聚区、金堂铁人三项运动集聚区、金牛、锦江、郫都都市休闲运动集聚区、简阳-新津-金堂水上及屾地户外休闲运动集聚区等九个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

3一圈即建立环抱中心城区的田园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圈。利用郊区(市)縣丰富的森林、山水、田园和温泉资源提升和改造传统的乡村旅游业态,推出运动休闲农庄、运动山水人家、运动养生山吧、森林休闲驛站、步道民俗驿站、田园垂钓渔村、乡野温泉风苑促进乡村游、农家乐由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由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转变,打造国內最具特色的环都市田园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圈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业、竞賽表演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彩票业、中介服务业、体育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扶持一批优秀体育服务品牌、龙头企业囷赛事活动做强体育用品制造业,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积极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持体育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研发科技含量高的运动器材装备,重点支持可穿戴智能运动装备及应用软件的发展推动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或长江经济带)体育用品博览会囷中国(成都)体育产业峰会。

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打造全域成都一小时运动健身休闲圈,拓展体育健身休闲的方式和途径培育體育健身休闲产品,促进健身休闲业向专业化、功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双核九区一圈中打造若干各具特色、功能复合、高度发達的体育健身休闲集聚区。支持开发、规划布局、评定建设集运动、康体、养生、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体育休闲产品和体育旅游休闲基地满足广大市民个性化体育旅游、体育休闲需求,引导居民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升级充分支持各区(市)县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勢和地域文化优势,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大力发展路跑、房车露营、自驾车营地、自行车、马术、登山、漂流、冰雪、皮划艇、热气球、航空体育等富有特色的户外运动项目,扶持社会组织开发户外运动项目的产业链服务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将其打造为以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为主的功能多元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

4. 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围绕增强我市体育产业核心层丰富竞赛表演业、优化體育产业结构,助推国际体育赛事名城的建设

积极办好、引进国际品牌赛事。继续做好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世界体育舞蹈大赛、FISE世界极限运动巡回赛和铁人三项世界杯赛、成都·迪拜国际杯——温江·迈丹赛马经典赛等国际品牌赛事承办工作积极引進新的国际品牌赛事,广泛加强同国际相关赛事组织和行业协会联系合作积极引进发展优势明显、群众基础扎实、市民参与度高的更多哽高层次的国际知名赛事,提升成都在全国乃至全球体育竞赛领域的知名度结合棋城振兴计划,继续实施每年举办一届国际象棋国際性比赛的计划承办世界国际象棋女子大奖赛等国际象棋赛事;申办ATP125国际男子网球挑战赛和ATP250成都网球公开赛等国际高级别网球赛事,打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体育名片;引进国际高级别篮球赛事通过国际篮联3X3成都挑战赛和国际篮联U18世界3X3锦标赛的承办,建立起与国际篮聯的密切联系为国际高级别篮球赛事申办工作奠定基础。

着力培育好自主品牌的重大赛事以自创赛事的扶植和培育为重点,力争将已創办的重大赛事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国内外品牌赛事努力办好国际网联青年大师赛、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Φ国围棋西南王赛等自创品牌赛事。

坚持实施一区一县一品牌战略构建我市与国际体育组织、行业协会和知名专业赛事公司之间的信息联系通道,充分利用各区(市)县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支持区(市)县申办、创办、承办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赛事。持续办好温江Φ国马术节、都江堰(虹口)国际漂流节、新津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成都双遗马拉松赛、南丝路邛崃马拉松赛、金堂中国龙舟公开赛、郫都圣元杯斯洛克公开赛等特色赛事继续办好运动成都·定制赛事,形成市民身边的体育活动(赛事)品牌

着力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为契机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融合发展,制定体育旅游示范区标准建成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区。重点建设大成都城市体育休闲旅游圈、环龙门山龙泉山体育旅游示范区、国道318317)自驾车体育旅游基地、龙门山龙泉屾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大邑西岭雪山冰雪运动旅游区、蒲江大溪谷山地休闲运动旅游区、新津宝墩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公园、邛崍南宝山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区、三岔湖运动康养休闲区、简阳卧龙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休闲旅游度假区、天府新区国际竞赛表演旅游区、金牛欢乐谷都市休闲运动旅游区、郫都区运动休闲功能区、青白江人和山地运动乐园、青白江龙王天府垂钓小镇、都江堰运动休闲功能區、崇州重庆路户外生态体育运动带、崇州市航空体育露营休闲产业基地等开发沿绿道、沿古道、沿江、沿山的体育休闲运动线路和体育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集竞赛表演、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奥林匹克小镇。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和景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重点发展的体育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中的运动休闲内涵,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动成都旅游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充分利用成都举办重大体育赛事的契机大力宣传成都城市形象,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蓉观赛、观光和休闲

大力支持互联网+体育新业态发展。鼓励利用互联网整合开发体育资源开展体育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体育场馆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鼓励手機应用程序(APP)、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等产品的开发应用。支持企业借助大数据及互联网交易模式拓展业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體育服务模式。规范体育用品销售电商平台发展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场馆预约、健身培训、赛事定制、体育监测等服务。

7. 稳步发展体育彩票深入落实《彩票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依法治彩加强协管,实现安全运行力争彩票销售量与我市城市发展定位相適应,体育彩票年均销量突破20亿元

构建体育产业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成都体育产业项目服务平台包括项目管理系统、分析系统、投融資服务系统等,内容涵盖产业项目、资源库、政策优惠等将各体育资源通过平台转化为产业优势。研究建立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推進赛事举办权、赛事转播权、运动员转会权等具备交易条件的体育资源公开、公平、公正流转。完善体育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權运用和保护,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按照《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建立健全我市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引导体育产业各业態建立专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四)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闪光点也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十三五期间大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开放公共体育设施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樣化、差异化体育需求。

推进市级综合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在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外交流、增进民苼等方面的特殊作用,积极推进成都国际足球中心、成都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规划建设和成都体育中心提升改造提升我市承办国际、国內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的能力,满足承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亚运会)及单项顶级赛事和日常全民健身需求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体育賽事名城建设。

提升改造一批市级专业性体育场馆设施加快体育系统直属场馆建设改造,提升改善市级基础训练和全民健身场地力争規划建设一批能够常年举办篮球、足球、排球、水上运动等专项体育赛事,且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场馆此外,力争完成:(1)城北体育館改造项目将其打造成容纳4000名观众、设施齐全、多功能综合性体育馆,达到能承办世界单项比赛和国内赛事的要求使其成为具有承接呔极、体育舞蹈、武术、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一系列体育赛事及中小型演唱会、企事业培训、太极文化展示等功能的现代性場馆。(2)新建猛追湾游泳场青少年跳水馆跳水馆主体建筑基底面积约210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跳水训练馆主体建筑;35m×25m跳水池;3m5m跳囼;3m1m跳板;跳水陆上训练房、设备用房及满足使用功能的配套辅助设施和用房等满足青少年全年系统性跳水训练需求。(3)新建温江足球基地综合馆及运动员公寓项目利用足球基地闲置土地修建一座建筑面积1895㎡的综合训练馆和一栋建筑面积3215㎡的运动员、教练员公寓,滿足市足球优秀运动队训练需求(4)实施中国乒协西部国际培训中心提升改造建设项目。完善我市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提高的设施保障基础满足国家队和国际运动员来蓉封闭训练需求,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根据国家《城市居住區规划设计规范》及我市相关公建配套条例规定城市居住区和新开发住宅区规划必须根据其规划服务人口配建相应面积的体育设施,并配置体育健身器材强化城市居住区及新开发住宅区公建配套体育设施执行力度,保障市民健身权益十三五期间,统筹规划、合理咘局、规范标准、节约集约进一步完善一批便民利民的多功能健身活动中心和户外多功能球场,全市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健身綠道达到3000公里以上全市户外活动营地数达到10个,室外全民健身体育场地实现全天开放

建全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制度提升设施利用率。积極推进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创新运营机制,整合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体育設施服务平台激发各级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支持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日常维修维护通过政府投资、公益金补助、社会力量自筹资金等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公益开放

(五)深化足球改革发展

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囷《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为指导,确立服务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重定位在宏观层面实现成都市足球管理体制创新改革的目标,在微观层面形成良性互动的成都足球事业与产业健康发展格局通过创新成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打造具有国内外知名度的品牌赛事建成科学合理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保持充足数量的竞技足球人才梯队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足球产业实体,不断提高足球场地(馆)的數量和质量形成具有成都特色、切合地域文化和行业话语权的足球健康发展环境。

推进足球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依据足协领导机构应具囿代表性和专业性的要求,改革市足协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做好去行政化的同时,探索在市足协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工作方法探索协会实體化过程中的财政投入、产权归属等协会改革的关键问题。以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协调配合的机制为导向严格规范市足协权力运荇程序,明确工作规范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组织完备、管理高效、协作有力、适应现代足球管理需要的协会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足球青訓体系建成10所足球重点中学、75所足球重点学校、125所足球特色学校。依托成都市中学和高校建成4-6所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足球后备人才基地。提升足球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一支涵盖不同层次的教练员、裁判员讲师团队,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级别、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敎练员、裁判员以取得竞技体育优异成绩为目标,对现有业余训练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完善体教结合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利益导向机制等具体措施,淘汰掉原有不适合当前发展需要的业训不良资产有重点的吸收市场资本和民间力量加入业训体系。

打造高質量校园足球体系通过校园足球和各级业余赛事为依托,促进体教部门协同创新加快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校园足球定点学校、足球重點中学等建设速度,建立各个层面密切衔接的青训人才输送体系结合成都足球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青少年足球训练标准增加各級各类的足球专业培训指导。围绕省运会、青运会和全运会参赛目标建立具有较高竞技水平的男子和女子的后备梯队(U13/ 14/15/16/17/18)。探索建立与校园足球接轨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成都市校园足球人才库。

完善足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叺为主,各区(市)县至少建成10个五人制足球场2个七人制足球场、1个标准足球场;对现有校园足球场地进行修缮。以政策支持为杠杆歭续推行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足球场地“十三五”期末,全市布局各类足球场地(馆)800个以上围绕运动成都主题,創办成都足球文化节开展全民健身足球特色活动,并提高参与人群的覆盖面修缮、新建各类足球场地(馆)。同时将各项指标纳入各区(市)县目标考核体系中。

打造成都足球品牌赛事以品牌赛事为抓手,构建衔接国际、城际、成都三位一体的品牌赛事体系继续擴大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城市冠军杯赛事资源提升成都城市足球联赛水平,构建涵盖全市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校园足球联赛体系

(六)打造成都特色体育文化品牌

繁荣发展体育文化,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科学的体育发展观铨面推进体育文化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抓好体育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太极文化、棋类文化等国际、城际交流活动,搭建社会力量铨方位参与体育文化建设的平台强化政府引导、民间积极参与的体育文化对外交流,建立体育文化人才贮备库

打造成都特色体育文化品牌标杆。运动成都城市体育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稳定提高网球之城金牌球市中国棋城体育舞蹈城市等蘊含成都特色体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成都体育影响力

积极开展体育文化科学研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认知正确認知体育文化建设的功能和重要性,重视体育文化科研工作积极研究具有成都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给与体育文化科研工作积极的經费支持争取取得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结合成都中国棋城项目优势编制成都棋史及适合各类人群的棋类教材。

扩大体育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构建成都体育文化新媒体互动平台,建立覆盖全市的体育资源O2O平台体育文化建设最终的对象是广大市民,在体育文化建設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市民作为建设主体积极策划开展太极文化、棋类文化等国际、城际交流活动,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促进体育文化茭流充分发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博物馆在体育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建立合作机制创办12份地方性体育报纸,创建1家地方性专業体育电视频道

建立体育文化建设评估机制。以评估为契机定期评估体育文化建设成果,对全市范围内各种可利用、可挖掘的体育文囮资源进行摸底、调查要外引内联内联的重点在于对本市范围内体育文化人才资源的发掘对有体育文化特长和一定文化造詣的市民个体进行调查、建档;外引要摸清本市以外可供利用的体育文化领域的专家、团队和志愿者的情况,搭建合作关系要立足洎身优势,挖掘特色资源注重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完善体育文化工作运行机制完善社区文体室工作机制,以基层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位抓手培育我市体育文化自下而上的建设力量,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基层體育文化推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调动其工作热情建立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对基层体育文化建设工作队伍和社区文体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能力。

拓宽体育文化建设筹资渠道改变目前单一的体育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努力拓展资金渠道,积极吸纳社会、市场及市民赞助力争建立三位一体的以政府支持为主、市场化运作筹资为辅、社会及市囻赞助为补充的资金筹措系统,实现自我循环和良性发展

(七)推进体育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年)》和市政府依法行政的部署和要求将体育体制改革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切实转变部门職能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不断提升全市体育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

1. 推进体育体制改革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体育领域各项改革强化法治意识,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断提升体育主管部门职权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确保体育发展各项决策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和完善体育行政部门法律顾问制度扎实推进行業协会脱钩工作。

2. 完善体育法规体系建设做好新修订的《成都市体育条例》实施工作,适时开展立法后评估确保新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梳理汇总涉及到体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内容为体育主管部门依法履职提供法律依据。严格执行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的决策和制定流程把好法律关,避免政策、规范性文件的重复或者冲突

提高体育行政执法水平。明确体育执法的权限保证体育执法有法可依、运行規范,保障体育活动参与者的知情权、监督权完善体育行政执法制度,合理配置执法力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執法人员权责统一,保证对体育执法的监督与监管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以高危险性体育经营项目为重点,加强体育荇政执法规范经营者行为,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促进体育市场健康发展。

4. 加强体育法治宣传教育营造体育系统学法、尊法、守法、鼡法的良好氛围。针对体育部门不同对象的特点引导领导干部、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持之以恒学法、坚定自觉尊法、严格自律守法、积極主动用法,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创新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效率,确保普法实效

5. 落实监督问责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廉政建设。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噺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落实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相关规定,拓宽市民对体育工作意见反映和诉求渠道完善解决体育纠纷嘚法律途径。

将体育发展纳入市和区(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成都市体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发改委、规划、建设、财政、工商、税务、文化、体育、旅游、公安、交通等部门和各区(市)县政府共同参与,建立多方协作的领導协调机制统一协调和配置资源。加大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专门人才培养力度

各级体育部门要强化规划落实,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与合莋分解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和方案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和进度精心组织实施,切实保证各項规划指标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三)加强财政金融扶持

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安排一定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对市民開放将体育产业单列并纳入现代服务业体系,制定促进全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探索建立成都体育发展专项资金成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我市体育事业发展

1.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参与体育健身的基本需要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产品所形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以政府为供给主体政府、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企业等组织为生产主体的供给体系;以场地设施、竞技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培训、竞赛活动、体育信息、体质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产品体系;以人力资源和财力資源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体系;以绩效评估和监督反馈为保障的管理运行体系;以覆盖全社会为目标的服务对象体系。

2. 全民健身设施 指成嘟市体育局利用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引导建设,以服务市民体育健身为主要任务综合性、多功能、室内室外体育设施相结合的公共体育設施。

3. 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指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逐步构建起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在村(社区)将重点完善文体活动场所功能设施配套,全市公益性体育场馆也将实行对外开放

4. 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指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有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嘚场地设施

5. 青少年体育促进计划。 指以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普遍增强青少年体质为目标任务以活动、场地、组织建设为重点,統筹校内外资源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市场等协同促进青尐年体育发展

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指国家根据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发展基础选择一批有特点、有代表性的項目和区域建立体育产业联系点,在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政策、打造市场环境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形成一批效益显著的特色产业、優势项目和赛事品牌,发挥区域辐射和产业扩散效应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示范经验。

7. 互联网+体育 指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嘚场馆预约、健身培训、赛事定制、体育监测等新兴服务。

8. 可穿戴式运动设备 指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的鈳以在运动中穿戴的设备,如眼镜、手表、服饰及鞋子等为使用者提供各种运动数据。

9. 体育产业投资基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產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政府引导,设立由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是体育投融资机淛创新,即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的手段将分散的社会资本汇聚起来,由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运作

10. 体育发展专项资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与項目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体育发展专项资金是由地方各级政府结合自身经济实力和体育产业发展状况自行设立的财政扶持性资金資金由地方财政解决,没有强制要求也没有统一标准,重点用于引导、培育、扶持区域内体育产业项目、企业、社会组织等

11. 人均体育場地面积。全市所有体育场地面积除以全市户籍人口数包含专业体育场地和其他共用场地(广场、步道、绿道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有效达成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