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究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說自己不随意创作,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事物

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釋义:孔子说:“只是传承古代优秀文化而不作革命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殷初的老彭”

在清代文化艺术领域囿这么一个现象,即儒家思想中的:“述而不作”语出《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主要是指要学者阐述前人的成说,自己并不创新。实则是一种学者对於先贤智慧续承的一种谦逊态度,而清代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很多文人受到了这种影响,喜欢把自己的“創作”标注为“仿古”

四王作品中很多都题写“仿某某人笔意”,黄山画派的梅清金陵画派的龚贤,再到令今人认为最有创新性的扬州画派中也随处可见王原祁在著述的《麓台题画稿》五十二则中,有二十六则是仿黄公望笔意的仿倪、黄两家的有三则,此外仿或杂汸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米芾、米友仁、赵令穰、赵孟頫、高克恭、王蒙、倪瓒、吴镇诸家的有一则二则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述而不作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