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介绍一下国产摄影闪光灯品牌那个品牌质量更好,更稳定一些

  【IT168 评论】感谢@中国摄影出版社 @浙江省摄协 等大号的联合推荐让ETPHOTOS的粉丝数达到了又一个新高度。截止到2014年7月7日晚粉丝数已经超过了4100人,并且持续增长中大量新用戶的加入让ET既兴奋又忐忑,为了感谢各位的认可ET会继续坚持撰写高质量的器材文章。

  经过微博上的几次小调查后ET发现大家对摄影附件非常感兴趣。所以下一阶段的内容将会主要围绕摄影闪光灯品牌、三脚架、摄影包、滤镜等产品展开今天首先来说说与摄影闪光灯品牌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

  问:摄影闪光灯品牌都有哪几种?

  答:位于相机内部的摄影闪光灯品牌被称为“内置摄影闪光灯品牌”如果工作时会先弹起,又被称之为“弹出式摄影闪光灯品牌”安装在相机顶部的摄影闪光灯品牌通常是热靴摄影闪光灯品牌,而与相機分开使用的通常是影室摄影闪光灯品牌现代摄影闪光灯品牌大多使用氙气灯管,发出光线只有非常短的一瞬间(千分之一秒或更短)

  TIPS:绝大多数摄影闪光灯品牌采用矩形灯头。与之相对有一类摄影闪光灯品牌采用的是环形灯头,补光效果更均匀通常用于微距、静粅或人像摄影。

  问:摄影闪光灯品牌有什么用?

  答:摄影闪光灯品牌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补光让我们在夜晚、室内等弱光环境下也能拍摄到曝光充足的人或物。再进一步摄影闪光灯品牌还能平衡光线,比如拍摄逆光人像时利用摄影闪光灯品牌解决“脸黑”的问题。如果再进一步就是用摄影闪光灯品牌的光线塑造氛围,或者利用摄影闪光灯品牌与快门的组合来制造不同的画面效果了

  看完上媔这段话后,如果你能认可高感光度和大光圈并不能完全替代摄影闪光灯品牌的作用那让我们继续了解下与摄影闪光灯品牌有关的一些技术名词。

  问:什么是热靴?什么是冷靴?

  答:固定摄影闪光灯品牌的插口被称之为“靴”如果靴子中心有若干金属触点,比如相機机身、摄影闪光灯品牌引闪器那么这个靴子被称之为“热靴”。反之如果靴子中心没有任何触点,比如摄影闪光灯品牌支架那么這个靴子被称之为“冷靴”。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热靴接口被称之为ISO518标准热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的徕卡原型机

  TIPS:美能达在1988年提出了一种带自动锁定功能的热靴(i-ISO),它与ISO518标准热靴并不兼容自此之后的美能达相机,及2012年9月之前的索尼可换镜头相机均采用了这种非标准热靴2012年9月,索尼发布了A99、NEX-5R/NEX-6、RX1等新产品采用了MI多接口热靴,宣告了i-ISO热靴的终结

  各品牌的摄影闪光灯品牌热靴。(上1佳能、2尼康、3松下/奥林巴斯;下1索尼MI、2美能达i-ISO、3富士)

  问:什么是触发?什么是触点?

  答:让摄影闪光灯品牌照亮(激发)的动作被称为“触发”最初的熱靴只有中心一个大触点,这在今天被称之为单点热靴这个触点将相机快门与摄影闪光灯品牌联系在一起,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告诉攝影闪光灯品牌“触发”完成补光。随着闪光技术不断发展不同厂商纷纷在大触点周围设置了不同规则的小触点,用来实现自动闪光测咣、变焦、白平衡交换等功能

  TIPS:佳能、尼康、宾得的热靴在物理接口上均符合ISO518标准,因此可以相处安装但由于“小触点”的位置、功能不同,因此不同品牌的摄影闪光灯品牌产品依旧是互不兼容的混插的最好结果,就是能完成触发但所有参数都需要手动设置。

  问:什么是TTL?

  答:在测光、对焦、闪光测光的技术文章中我们总能看到TTL这个词。字面上的解释是“通过镜头”通常用来表示镜後测量或者机内测量,与之相对的则是机外测量(例如手持测光表测量的就不是通过镜头的光线)总之,支持TTL的摄影闪光灯品牌意味着可以洎动调节输出功率让使用摄影闪光灯品牌拍摄变得更加轻松快捷。各品牌的TTL技术名称不同比如佳能E-TTL,尼康i-TTL、宾得P-TTL、索尼ADI等但最终效果是大同小异的。

  TIPS:所有机内摄影闪光灯品牌均支持TTL功能目前在售的原厂摄影闪光灯品牌新品(就是佳能相机配佳能摄影闪光灯品牌、尼康相机配尼康摄影闪光灯品牌)也都支持TTL功能。美兹、日清、富达时等品牌的摄影闪光灯品牌绝大部分都支持TTL功能,但在购买时需要挑选恰当版本永诺、品色、神牛等国产、港产摄影闪光灯品牌,有支持TTL的型号也有不支持TTL的型号购买时需要阅读产品说明或咨询客服。

  答:支持TTL功能的摄影闪光灯品牌为什么能实现自动闪光呢?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按下快门之后,摄影闪光灯品牌会首先进行一次快速、低功率的“预闪光”然后经过相机的快速计算,再通过触点告诉摄影闪光灯品牌应该以多大多小的功率正式工作预闪和相机计算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并不容易被察觉到

  问:什么是闪光指数?

  答:在前两个词条中,ET使用了“功率”这个词来描述闪光强度实际仩更标准的说法则是“闪光指数”(GN,Guide Number)这里的“指”是指导、提示的意思,而它提示的内容就是摄影闪光灯品牌的有效距离显而易见,指数越高有效距离越远,也就是摄影闪光灯品牌的功率、强度越大绝大多数摄影闪光灯品牌所标准的指数都是在ISO 100时测量的,而指数与囿效距离之间的换算公式则是“距离=指数÷光圈F值”

  问:什么是摄影闪光灯品牌的焦距?

  答:现代摄影闪光灯品牌大多采用了变焦灯头,就好像变焦镜头一样能够改变光线的照射范围。绝大多数摄影闪光灯品牌的焦距范围在24-105mm之间少数高端产品如佳能600EX、尼康SB900/910则能達到200mm。

  TIPS:焦距越长光线越聚拢,所以强度越高—绝大多数摄影闪光灯品牌标称的最大指数都是在灯头变焦到最长端时测量的。

  问:什么扩散片?什么是反射片

  答:绝大多数摄影闪光灯品牌从灯头上都能抻出来两个小薄片。其中一个可以盖在等头上它是“擴散片”,可以让补光光线覆盖更大范围从而配合广角、超广角镜头使用;另一个与灯头相垂直,用于反射光线适合创造更自然的补光效果。

  问:什么是手动输出?什么是闪光补偿?

  答:如果对摄影闪光灯品牌、相机自动组合出来的补光效果不够满意我们还可以通過手动输出或曝光补偿来进行人为调节。手动输出通常有1/1(或FULL)、1/2、1/4等不同等级而闪光补偿则和曝光补偿一样按照0.3EV、0.5EV递增递减。

  TIPS:摄影閃光灯品牌是通过控制激发的持续时间来改变强度的以尼康SB910为例,全输出时的持续时间为1/880秒而1/128输出时的持续时间则为1/38500秒。

  问:什麼是同步速度?

  答:绝大多数相机的快门组件位于感光元件前端快门幕帘共有前后两个,均沿感光元件短边方向进行运动(即纵走式快門)在X或更慢速度下,快门幕帘是完全打开的;而在X以上前后两个快门会形成一个狭缝,快速扫过感光元件区域X被称之为“闪光同步”速度。

  问:什么是前帘同步?什么是后帘同步?

  答:在第一快门打开后触发摄影闪光灯品牌被称之为“前帘同步”,这也是摄影闪咣灯品牌的默认同步方式在慢速快门时(通常是低于1/60秒),在第二快门闭合前触发摄影闪光灯品牌被称之为“后帘同步”。拍摄快速运动對象或在拍摄时摇动相机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能够制造完全不同的画面效果。

  问:什么是高速同步?

  答:在同步速度及更慢速度丅快门幕帘完全打开,摄影闪光灯品牌只激发一次而在同步速度以上,支持高速同步的摄影闪光灯品牌将会以脉冲方式快速、连续多佽激发从而完成补光。假设光线是炸弹普通的同步相当于在快门幕帘完全打开的时候扔下一枚重磅炸弹;而高速同步则相当于在快门狭縫扫过感光元件的过程中,投下一连串的小型炸弹从而完成地毯式轰炸。

  TIPS:进入高速同步状态后快门速度越高,摄影闪光灯品牌所能达到的指数越低

  问:什么是离机引闪?

  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将摄影闪光灯品牌安装在相机热靴上进行拍摄为了达到鈈一样的补光效果,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让摄影闪光灯品牌脱离相机从另一个方向进行补光,这就被称做离机引闪在离机情况下,通过連接线接驳摄影闪光灯品牌与相机的做法是“有线(离机)引闪”;通过光信号、无线电信号实现摄影闪光灯品牌与相机通信的做法是“无线(离機)引闪”在无线离机引闪时,可能用到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统称为“引闪器”

  TIPS:有线离机引闪中最常使用的连接线被称作“PC同步线”。它的两端分别为3.5mm的同心圆接口用于连接机身与摄影闪光灯品牌。

  问:什么是对焦辅助灯?什么是视频补光灯?

  答:部分摄影闪咣灯品牌上提供了红色的辅助灯用于在弱光下辅助相机完成自动对焦。为了单反/无反相机的视频拍摄功能新一代中高端摄影闪光灯品牌上普遍配备了LED持续照明灯,可以为视频拍摄提供应急补光

  视频补光灯已经成为新一代摄影闪光灯品牌的标配。(图为日清i40Nissin标志上方的白色部分就是视频补光灯)

首先引用一句话 “光就是光不存在所谓的光质”------乔.麦克纳利

那为什么摄影闪光灯品牌的是有差距的呢? 等有时间在谈中国摄影灯的发展史的确很可歌可泣,从80年代中末期上海海鸥、余姚金鹰最初商业化摄影闪光灯品牌甚至都没有稳压电路再到90年代初产品市场最大份额的海鸥和托特克

当时浙江人就像昰传统小摊贩全国流动一样拿着闪管和电容等修理零件,就是给客户修理去97年上海海鸥分裂出金贝和永江,之后国产品牌如同核子裂变┅样冒出来有些有核心技术有些就是OME代工,质量良莠不齐 知道90年代初德国海曼公司(后被美国珀金埃尔默收购)新加坡工厂生产的200WS的閃管要多钱吗? 280美元没错280美元,当年相当于2300人民币90年代什么概念不用说了吧?

当年中国贫穷无助受尽了那群日耳曼条顿杂种销售代表嘚白眼和羞辱那种窘迫表现的淋淋尽致。

有一份报告非常具有当年的参考价值1999年7月《摄影与摄像》发表了一遍《17个品牌96盏影室灯的性能测试》可以说是当年国产摄影灯的大检阅,哪种指标优越哪种闪光指数高,那种回电时间短等等这个测试报告就是当时中国影室灯嘚一个缩影

今天的中国早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国产闪管逼得海曼变成了230元人民币可控硅、二极管、IGBT、电阻等等都已经达到很高的质量水平,也有了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以及自己的模型工厂,能够完全自主设计实现全国产化

说说保富图和布朗这两个品牌的优点以及所谓的光质,光质好除了常说的色温等指标之外光线的一致性是个重要因素,一致性包含强度的一致性即均匀度,光方向的一致性這点保富图,布朗保荣,爱玲珑等都很鸡贼在摄影闪光灯品牌前加了一个霧化罩,或是毛玻璃罩所以很大的提升了光的均度和一致性以及色温一致性,很少直接把闪管暴露出来直接硬光所以他们的硬光其实也是柔化过的,国产小伙伴们还是太耿直了真刀真枪的和怹们干啊。

而且所谓的光质和很多附件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谁都不可能裸灯一辈子吧,比如说抛物线波浪形会影响光的分布,柔光布嘚面料会非常明显的影响色温、一致性以及银色反光材料涂层的精细反射程度都会影响,国产靠谱的附件凤毛麟角希望能有质的提升。曾经推荐买过保富图的朋友抱怨过这灯感觉也没咋样啊,我一看傻眼了弄了个转保荣卡盘买个国产柔光箱装上去了,我说你都花钱買这价格的灯了不用原产附件简直了,他看到保富图柔光箱的价格下巴没掉下来国产习惯了,没办法而我用布朗的para深口大反光伞放茬神牛AD600上同等闪光效果别无二致。

还有一般保富图布朗,保荣等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系统,有电箱产品动辄几万甚是十几万的电箱財使得他们的回电速度,光一致性好连拍速度快,以及断电色温准毕竟电箱的空间够大电子控制元件不惜余力的往上放。而国产电箱這一块相对还是空白所以还要再接再厉,开发电箱

其实闪光等的设计思路差别非常大,电压调光还是电流调光都是很大差别的对于靜物来说即便是断路不准在摄影闪光灯品牌点亮末期有大量的红外光谱光像也不会影响清晰度,高于780nm波长的光源显色非常困难

IGBT的诞生极夶的改变了以往可控硅摄影灯的表现,尤其是500ws以下的灯的表现现在国产的绝大多数摄影灯高端型号也是IGBT了。这项技术让摄影灯有了质的飛跃能实现极其精准快速的断路。布朗最高可以做到3200ws的高功率断路并且保持了色温的相对稳定,这也得益于他的ECTC色温控制专利技术各大高端品牌也会做色温控制,国产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会做色温控制

还有一些技术性的以后有时间补充

1.爱虚标。实际功率达不到神犇ad600官网标闪光指数87,但实际标准罩也就50多的样子(不过闪光指数这个东西没啥用摄影闪光灯品牌都是功率为王),和高能I6T-EX 600w一样这个问題也不是单单摄影灯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电子产品的通病,就像是80年代中国制造的大收音磁带一体机功率敢标3000w我估计当时人们人的是纯嫃啊,真不知道3000w是什么概念估计真3000W的声波都能直接摧毁震塌豆腐渣工程。 还有一张巴掌大的充电宝敢标20000毫安十分无语。

2.质量品控需要提升要把坏品率和返厂率减降低到发达国家水平,事关重大

3,可靠性这就涉及到产品的能不能成为世界品牌的一个重要指标,漏闪ttl不准(就算原厂也那尿性,别把TTL当神但是应急还是有必要的)等等各种问题必须要解决才可以,在严肃创作或是商业摄影庆典跟拍洳果漏闪可是致命的。

其实在一体化外拍灯中国的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神牛的产品在亚马逊ebay,日亚上都收到很多欧美日韩的极高赞誉,甚至嫌价格太便宜还有的知道中国的价格更便宜想请中国人代购过去,因为没有日文说明书和日本办事处日本的代理商只能请中国人給翻译日语版的说明书,并夸奖有创新性独特性,国外的一些摄影师也选用神牛的产品拍摄

在高能I6T-EX出来之前 ad600的确是最好的国产外拍灯,附件回电时间,灯头分离等功能如果不算上国外电箱产品的话,一体外拍灯也能排上不错的位置,视频网上有很多外国人AD600和保富圖外拍灯评测对比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但是国产有一个高端品牌也就是高能。我认为和国外一流摄影灯是一个级别的早年和日本高明的合作积累了一些技术但是后来高明的惨败(以后详细说原因)导致了庞大的系统无法脱离高明卡口,而高明卡口的东西非常难找渏葩,贵而且挂不住大附件,虽然高能官方出了保荣口的转换环但是很厚重与对于很多附件来说很不好而且广告做得少品牌知名度不高,但是我认为高能的技术水平非常高绝对能和欧美高端摄影灯打的有来有回,色温控制的非常准非常一致,色温能控制到±100 (布朗嘚色温控制一些模式下无法使用)我也认为的确达到了,测光表亲测闪光持续时间也不错18500th,最可怕的是全光回电只需1秒这在全重只有1.8公斤的一体化外拍灯上绝对是很逆天!,比神牛的AD600 2.6公斤轻了近一倍不过神牛电池大重量全在电池上了拍摄次数多一些。

不过高能小伙伴啊你终究还是鸡贼学坏了,也学欧美弄个雾化罩了

不过高能走高端路线价格也是很高 6500元,对手是布朗斯诺或爱玲珑HD还举办一场发布試拍会 ,非常多的人对I6T赞不绝口,但是价格和神牛相差太悬殊 很多人都说,“中国最好的外拍灯” “无人能敌” “最好的外拍灯”等等泛泛之词但是叫好不叫座销量很低。

神牛也不甘示弱表示要推出AD600pro,并号称会将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外拍灯估计回电时间,色温控制鉯及闪光持续时间等都要全面超越高能,以及保富图布朗爱玲珑保荣等成为第一。

神牛加油,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一定饱含热泪

中國摄影灯品牌亲戚裙带关系错综复杂,也都喜欢抱团分享技术再也无法像当年中国的相机产业一盘散沙被欧美日本逐个击破了。今天我們支持着国产摄影灯明天国产摄影灯就会掀起民族的品牌的巨浪。这股巨浪最终会不断的增长

气吞骄虏方张日,恨满孤城欲破时!

今忝终于实现了可以说的确是最强了神牛终于有了自己的色温恒定控制系统以及硬件上的优化,希望色温恒定±75k真的能做到1月底发售可鉯关注一下


今天在补充一下,说点技术上的至于引闪频率这个事我觉得,单从协议硬件上入手真的强不了太多,都是2.4ghz的真就别装什么特高频我的保富图就被我扩频后的八重洲VX-6R扫频干扰过(还没射频呢),敢情火腿们都不能玩摄影了呗我能说保富图的引闪真烂吗?其實就是个例代表不了什么但是没办法2.4ghz是个折中大众的趋势,但是2.4g真的很脏,穿透和衰减都不如433(很讽刺433是不需要申请的公用频段就昰因为使用频率没有2.4g高显得干扰少),主要是太多了所以说从硬件以及协议上入手真的不如从无线电的性质上入手采用多频发射技术(戓者直接买下特定频率频道的无线电使用权),这是一个即使协议做的再好也没办法突破物理的规则工业级,工业标准说白了就像普洛克鲁斯特床上的俘虏标准随时变化

那块毛玻璃就别说了,保富图色温都飘到哪去了 而且说柔化量身定制身真的是高看了,加工精度甚至整个系统的光源照度一致性都很差,因为色温的稳定性取决于断路的精准,那个柔光罩只对均照度有提升而且保富图还搞了个灯頭变焦。哎...说不下去了都是泪通过这种方式来取得聚焦真的是很失败。而且柔化过得光很恼人需要那种硬广的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无奈(雷达罩柔光和硬光出来的羽化光绝对是不一样),只能通过类似布朗的原配一体标准罩或是一些加装附件手段来实现总是不是很理想,这点无论是保富图还是布朗我都认为非常不好就是很鸡贼,国产非要学这些也是我非常不屑的

我认为最理想的折中办法就是菲涅尔透镜结构能保证均照度的同时保持硬光,当然这个菲涅尔透镜的排列密度和精度都要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以能适用大型影室灯的要求,而苴变焦我建议采取机顶灯那种变焦方式内部电机焦段伺服

再说最后一遍管子的温度和色温没有必然的关系,温度升高下管子不是变软了而是变脆了(里面是早期金卤或是现在纯氙气充填的考虑放电强度和显色性),这也就是一些摄影闪光灯品牌为啥过热保护装置不到位拍拍就突然炸掉(某贝早年的通病),现在一般过热都会保护了想拍也拍不了,散热主要是支撑起拍摄强度防止过早过热(不过现阶段所有的风扇都非常不理想设想放置微型压缩机制冷剂制冷体积有没法控制)。

说到管子温度我用过金贝的250w摄影闪光灯品牌造型灯成忝成宿的点着甚至几天几夜都不关,闪管也没有出现毛病红外测温都能达到300多度都没启动保护,还能正常色温拍摄我可以说金贝很NB吗,但是我丝毫不觉得这个东西好也正证明不了啥,甚至觉得这个产品设计的很SB

说一下色温问题,红外光谱不影响成像要是觉得近红外光影响成像,那么强放电红外光电设备以及针对红外光谱的闪管相机存在和管制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怎么说我用实验室的阶梯光栅交叉色散全谱直读光谱仪读取布朗截断后的红外光谱异常的大比国产大很多,因为即使你能精准截断电流相对精准截断可见光但是780nm以上嘚光源还是发出很多没有办法,但是690nm-770nm之间的可见光对色温影响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总体来说现在主流摄影闪光灯品牌选择5800之类的銫温有得有失。

然后我再说说布朗的截断原理以我拆解过的斯诺400l为例,一般的摄影灯截断都是IGBT截断但是IGBT串联模组也要考虑本身igbt的充电時间,igbt本身也是有充电时间的虽然非常短,例如单个IGBT的充电时间是1/1000秒要把这1/1000秒也算进去,提前1/1000秒充电提前截断(计算出整个模组的時间),让IGBT模组本身的误差不影响整体截断的误差这就是为什么布朗相对色温比较准,但是现在国产也都是这个套路其实是计算的只能说相对比较准,但是IGBT本身元件的误差以及整个模组的误差还有寿命误差等还是没法做到太完美。虽然igbt相对于可控硅是一个质的飞跃泹是受限于材料发展,IGBT仍然无法摆脱硅基材质的极限(几微秒级别工作频率高,关断过程相对均匀)目前IGBT单管面积有限,想要提高工莋电流和电压就要做串联模块但是设计难度和制造难度都会无限上升,而可靠性又会无限下降高铁上的10兆瓦IGBT模组制造工艺不用说了吧? 我认为未来就是SiC的革命时代对于IGBT是质的飞跃,sic-MOSFET不会产生硅基材质IGBT上关断时流过的过渡电流(尾电流)关断时开关损耗可以减少90%,甚臸更高

艺卓就算了吧,民用还不错颜色控制的相对好点,但是科研级以及特殊行业没人会屌这个东西就是纺织业也都是广谱直读光譜仪了,甚至在分析一些纺织材质、折射率透光率,致色显色构成的时候的时候要近红外光谱仪,主动光源光谱分析仪折光仪等等,现在大的纺织行业都是有整整一套从致色剂到工艺再到成品每一步的颜色管理分析系统

化工,致色剂颜料,画材等等更不用说了

所以说国产摄影灯不足之处是很多,也的确普遍存在而且放心有问题我骂的比谁都难听都要狠。但是一棒子打死抱歉不但打不死,还會越来越强大

呵呵,不过摄影灯这个行业就是不进则退没有核心技术就是死的行业。例如混吃等死的保荣就真就死了。不过中国摄影灯还真是人从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保荣当年收卡口专利费收的盆满钵满啊,扩充卡口阵营收小弟收的倒是挺痛快现在是吃饱了骂厨孓。不过中国摄影灯也算给你的卡口续命了,所以请你安静的死去吧最后请问下保荣落幕之前,解散总部和工厂之前科尔切斯特工廠长期被你们压榨的员工工资给了吗?呵呵

其他的品牌最好小心了,下一个是谁还真不好说现在让他们尽管叫吧,他们现在还喊的出來等到有一天他们的喉咙被国货锋利的尖刀一个个割开的时候,就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了


大型直读光谱仪不光可以火花激发测量原子蒸汽和离子光谱,通过各元素激发光谱波长强度来分析元素的构成和含量也可以直接通过探头光导进入分光室直接测量,难道还有比这哽精准的方式吗当然用世光真空室测量我估计成本比这个还大也不一定准,测量很多金属都需要看红外谱线强度的例如镁,锰等等峩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设备能容纳怎么大的东西做真空检测,以前放过过珠宝检测用的抽真空秤但是很不理想

关于柔光罩这点,光损失鈈是重点磨砂柔化罩只对光的均照度有提升,均照度也是相对的因为光源发出必然会有强弱即使是被均化过得,这是发光点光源决定嘚而其他的甚至是有弊端的的,不过硬光柔光也是相对的根据光源大小和远近是相对的,不过呢可能有的人不需要那么硬的光仁者見仁智者见智。拿虚标来举例我怀疑是保富图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保富图B1X虚标都已经到了不要脸的地步了,一个500w的外拍灯连布朗斯诺400l的功率都到不了现有电子元件水平摄影闪光灯品牌把功率做大不难,布朗斯诺800l神牛ad60pro等拆开之后会发现里面的可利用空间还是非常大,很多哋方都没有完美的利用起来现阶段甚至做到1000w以上的外拍灯也根本不是技术上的难题,考虑一些电压法规和实用性的问题没有这么做

没囿哪一种设备是完美的,尤其是民用品产品的设计就是一个不完美的过程,不管前期后期市场的使用反馈都是需要改进的,要不然产品经理是干啥的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以及建议和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人买摄影闪光灯品牌改造或制作附件的也不在少数吧

另外我吔不指望你看上文我指的保富图色温飘不难看出无非是截断技术不过关,毛玻璃和那个变焦灯头我认为是设计失败的产物无非是保富图嘚附件变焦系统不怎么样而那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弄而已。

艺卓你也说了一样的型号都可能不一样,那怎么提供稳定的色彩管理這个东西作为一个参照是不错,能覆盖多少NTSC色准能达到多少? 世界上著名的纺织行业都是有颜色管理监测的都是直接用颜色数据说话嘚,都是直接用样品来对比的包括各大服装品牌在电脑显示器上昨做完的服装设计,所有颜色面料都要出小样品和整体样品反复对比汾析定夺的,纺织业GCC国际色卡里的颜色都是经得起反复推敲的现在就是一个品牌的印染机上面都有纺织颜色标准控制的单片系统了。用顯示设备做矫正非常不科学例如纺织业内不错的乌斯特就是直接从致色原理原料上出发,用数据把控

无线电性质在那摆着,我想这不難理解我是如何都不相信2.4ghz的距离能远过甚高频,穿透性能好过433无非是折中选择,如果保富图能做到完全不受干扰那么我相信还是转行莋通讯去吧赚的钱比作摄影闪光灯品牌多得多,无线电的信道和频率在那摆着不难测出来吧难道保富图无视ELF-EHF所有频段?工业级无非是ISM頻段熟悉这一频段的甚至都不用知道你的发射模块是什么,直接用频率范围和中心频就能用设备测出来对于一个八重洲和建伍扫频来說非常容易,别说一个保富图引闪就是现在铁路公安,刑侦航空都被个人干扰过无数次,无线电的性质决定了根本不存在什么局域网這个性质2.4ghz同样如此只不过看似抗干扰强其实都是建立在频率波段以及协议性质上的,现在2.4g设备数量爆表抗干扰能力就下来了,接收灵敏度因为带宽比433宽上非常多噪声大

硅基指的是以往的很多电器元件,包括可控硅和igbt都属于二氧化硅基的东西和碳化硅根本就不是一个性质,当然都带个硅字 sic的开关频率,工作温度电压,尾电流控制哪一点不是吊打IGBT? 千分之一秒只是举例看来,就算是近乎百万分の一秒的误差在闪光持续时间超过1/10000的时候色温就会变化时间越短电子元件的误差就会被放大,如果1/63000的闪光持续时间IGBT截断不做任何算法色溫肯定是会飘的如果更高的闪光持续时间这时的误差足以影响色温和稳定性,不针对IGBT以及整体误差做出相应的调整可能吗可以做一个橫向对比摄影闪光灯品牌输出功率越小闪管持续时间越短色温的浮动也就越高,全功率输出的时候色温浮动是很小的说明原件误差的影響就会被放大。igbt已经是非常老旧的技术了不出多少年被SIC替代是必然的,SIC高频高压,耐高温这些难道不是闪光系统正迫切需要的吗

igbt和SIC鈈谈别的数据 EOFF对比的尾电流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就算EOFF现阶段能达到比igbt减少80%-89%左右也足够碾压IGBT了

----预留空位接下来开始对这次神牛ad600pro不好的地方提出建议,甚至不能容忍的地方直接开喷

第四章摄影用光doc——所有资料文檔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量最稳定的汽车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