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为什么要低脂肪,适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高蛋白饮食计划

吃高蛋白、低碳水、低脂肪的食物能增肌吗?
吃高蛋白、低碳水、低脂肪的食物能增肌吗?
增肌三要素:训练、饮食、休息。
我们要想达到增肌的目的,这三个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大块头都是吃蛋白粉吃出来的,小编表示很无奈,不建立在刻苦科学的训练上,吃再多蛋白也是徒劳的,不满足肌肉生长的基础条件。
对于你的问题,平时吃高蛋白,低碳水,低脂肪会不会长肌肉,如果你很用功的训练,长肌肉是肯定的,那会不会长脂肪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人体会囤积脂肪!
我从最简单的道理上讲,脂肪是人体能量摄入和消耗失衡的结果,即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结果造成能量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经过一段时间 后体重明显增 加形成肥胖。
再简单点说就是:吃的多,运动少。
如果你吃的少,运动多,就不会有多少热量储存起来,因为维持机体运动的能量较少。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科学的制定饮食,几乎所有的健身运动员或者健身爱好者都会自己制定健身餐,高蛋白,低热量,从而在满足肌肉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的前提下,又不至于长太多脂肪。
但是,要想增肌更佳,建议补充更多的食物,一般认为,在增肌期间,摄入要大于消耗,才能更好的满足肌肉生长的环境,这期间不要担心会囤积脂肪,因为这是增肌不可避免的,几乎所有健身大咖也是这样,也根本不用担心,因为...还有减脂期!如何分配减脂期的碳水、脂肪、蛋白质比例-唯万健身WayONE如何分配减脂期的碳水、脂肪、蛋白质比例作者:唯万健身WayONE / 公众号:ww发表时间 : 减脂期的饮食安排,始终是众多健身者的烦恼,今天就提出一些要点。在总热量摄入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少食多餐,多喝水,一定要吃早餐,也不要跳过晚餐。营养元素及热量搭配蛋白质:多吃;来自蛋白质的热量占一天饮食总热量的 50 %;每日摄取量 2 克 / 公斤体重。理想的食物为鸡肉、牛肉、鱼肉或鸡蛋。由于蛋白质的食物生热效应比较强,摄入蛋白质后,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来消化吸收蛋白质,这就促进了体脂肪的燃烧,有助于增强减脂效果。碳水化合物:适量;来自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占一天饮食总热量的 35 %;每日摄取量 1.5 – 2 克 / 公斤体重,多吃粗粮。偏低,但不可过低;来自脂肪的热量占一天饮食总热量的 15 %;比起动物脂肪,来源于植物如牛油果,坚果中的脂肪更值得去摄入,这些食物在包含每日身体所需健康脂肪的同时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减肥时很有帮助。蔬菜水果:每天至少吃1种绿色蔬菜(例如钙菜、黄瓜、菠菜、西兰花等)、1种其他颜色的蔬菜(例如土豆、萝卜、西红柿、蘑菇等),和1个新鲜的水果(例如苹果、梨、柚子、葡萄等)。零食:一周一包干果;最好的零食,不是膨化食品更不是冰淇淋,而是花生仁、榛子、腰果、开心果、瓜子等干果。推荐食谱( 适合体重55公斤左右、减肥减脂的人 ):早餐:全麦面包两片;鸡蛋一个;脱脂酸奶 250 ml;中餐:肉类 ( 可选瘦牛肉,鸡肉 )65 克;主食:100 克;( 生鲜 )蔬菜沙拉 ( 不少于 100 克 );下午餐:脱脂酸奶 250 ml,一份水果;晚餐:清蒸海鲜 ( 鱼,海鲜 );( 生鲜 ) 蔬菜沙拉 ( 不少于 100 克 )每天饮水量是:40 ml / 公斤体重。肉类的烹饪方法最好是炖制或蒸制,这样减少油脂的添加。蔬菜一定要吃生鲜的,维生素才能被留住。腌咸菜要少吃(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无论你是否处于减脂期。(本作品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相关文章猜你喜欢小桔子钢琴加速器订阅号沧农服务车厘子枣矿集团中兴建安公司读史开眼界#统计代码健身营养课:计算所需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责任编辑 : 阿邦&&&
  营养是成与败的最大的因素,基本的认识能令大家步向正确的方向,深入的了解更能令我们达到目标计算所需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详尽办法。
  今天的营养课堂就让我们学会计算热量!计算你每天需要的热量,再转换为你需要多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先算出你需要的热量(普通健身者):
  人体消耗的能量来自基础代谢(70%)+食物热效应(10%)+活动消耗(不限)(20%或以上,取决你的日常行为)
  基础代谢计算式:
  女性:655 + (9.6 x 体重) + (1.7 x 身高) - (4.7X年龄
  男性:66 + (13.7 x 体重) + (5.0 x 身高) - (6.8x年龄
  例如:
  某男士体重80公斤、身高180公分、今年24岁,他的每天基础代谢率(BMR)是:66+ (13.7x80) + (5.Ox180)-(6.8x24) =66 +3.2 = 1898.8卡。(维持生命活动的最低能量)
  那它的总消耗热量约等于2卡!但是还需要有些空间,我们就以3000卡为例
  知道你的每天热量需要后,便是怎样分配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了
  蛋白质应为总热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应为总热量的50-60%,脂肪应为总热量的10-20%;
  每1克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为4卡路里,而每1克的脂肪热量为9卡路里;你更要将每天进食的总热量分为 5-6餐;大家亦应额外进食矿物质和维他命的补充品。
&(注:关注吧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搜索 &&健身吧网&& 或 &&&&)25岁之后,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开始逐渐下降,如果40岁摄入,与20岁相同的热量,那么肯定会因无法完全消耗掉,而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减脂不一定就要虐待你的胃,减肥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你的坚持!减脂时一些简单的饮食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减少卡路里的摄入。
减脂期间主要目的是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并留住宝贵的肌肉。因此在饮食上建议做到低脂肪、适量碳水、高蛋白。
根据你日常的食谱计算出你摄入的卡路里,合理的分配你每天每餐要摄入的卡路里。你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部分1 / 3的蛋白质,1/3蔬菜和1/3的全麦。在减肥期间,可以吃更多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肉、鱼肉、虾、鸡蛋白等。高蛋白食物在体内代谢时间较长,可长时间保持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饮食量。
减脂餐搭配早餐:250毫升牛奶+1个鸡蛋+100克麦片加餐:100克苹果午餐:200克瘦肉+150克粗粮+250克蔬菜晚餐:50克米饭+150克瘦肉+250克蔬菜
你在吃东西的时候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不仅可以使食物充分吸收同时避免了胃部的饱腹感传递到大脑的滞后。看完本文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Mw6ciCW9Unhh=rQtQNtGDy7Ui=yVFb0he2OfaGDl5cUh14.jpeg减脂时,饮食应该控制摄入脂肪还是碳水?
我的图书馆
减脂时,饮食应该控制摄入脂肪还是碳水?
碳水和脂肪与减脂的关系是经典话题,必须回答。事实上99%以上有减脂需求的人是没有资格知道碳水和脂肪对减脂影响的,因为在不会控制热量的情况下,了解这些东西更可能会产生误导的效果,而控制热量则比控制碳水和脂肪更难。不过我还是会把碳水脂肪对减脂的影响讲出来,但是在此之前我本回答对健康向减脂(胖子减回正常身材)和塑形向减脂(追求男神女神身材的)都适用。大部分人要被刷三观两轮。无法忍受长篇大论的同学,可以只看下面的要点,以及文末的具体操作。本回答要点:减脂的时候怎么吃脂肪和碳水,最重要原则是——你。乐。意。减脂饮食的重点根本不在碳水和脂肪上。接上,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而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减脂效果,对碳水和脂肪进行理想化的设置,反而很容易损害最终的减脂效果。绝大多数人,在问碳水和脂肪摄入对减脂影响的时候,往往认为某种“碳水-脂肪”的组合,比如断碳或者断脂肪,对减脂具有魔力般的效果,华丽的忽视了减脂的绝对前提——热量差。而被忽视的热量差,不仅是减脂的绝对前提,其大小还对减脂效果具有主宰级别的影响,并且,对热量差的控制难度很大,明显高于对碳水和脂肪的操作难度。翻译:绝大多数人,都只注意到了不必要的,效果极低的,且操作简单的事情上,彻底忽略了必要的,效果显著的,难度大的事情。如果不直接对热量差进行控制,而是采用定性的“多吃碳水少吃/不吃脂肪”或者“少吃/不吃碳水多吃脂肪”等等方式,你很可能会得到明显的减脂效果,但是这种暂时的成功最终会使你痛苦的绕很大一个圈,最后还得回到控制热量差的怀抱。思维误区:人们发现“高脂肪”或者“高碳水”饮食是导致肥胖问题的一方面原因,就认为“低碳水”或“低脂肪”饮食能够解决肥胖问题。错!在同样热量差和蛋白质摄入下,不同的碳水和脂肪配置确实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这些结果非常不稳定,我们目前也没法准确抓住其中的规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不同的结果实际上差别非常小,使得我们最终设置碳水和脂肪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要让步于一个在减脂中极其重要的事情——你。乐。意。在文末我会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分健康向减脂需求和塑形向(做力量运动)减脂需求两部分,告诉你如何在同样水平的热量差下最大化的实现——你。乐。意。—————要点结束,想看解释继续↓ 不想看解释直接看文末的具体操作—————影响减脂因素简单归纳(我会单独发布大长文讲解影响减脂因素,本文只简单讲)在诸多减脂因素中,值得用力关注只有两个,分别是“热量差”和“压力感受(苦逼程度或愉悦程度,身体和心理方面都算)”,前者几乎独立的决定减脂效果的大小,后者决定前者的效果能持续产生多长时间(轻松不苦逼的减脂方法容易最终获得成功,痛苦的减脂方法不仅失败率极高,失败后还即可能反弹回原体重)。剩下的因素中,还剩下两个比较值得重视,分别是“蛋白质”和“食物选择”。前者蛋白质同时具有保护肌肉(变相的直接增加减脂效果)和正面作用“压力感受”的效果;后者“食物选择”则对“压力感受”具有极大的影响。再剩下的因素,则只需要稍加留意,或者完全不需要在意,这些因素包括1.碳水和脂肪;2.微观营养,纤维,饮水;3.进餐时间分配;4.补剂。(还有休息也算吧,但是休息更应该被归类为实现“热量差”的一种手段,我还没想清楚怎么归类)其中1碳水脂肪和3进餐时间分配被普遍认为重要,或设置合理会发挥奇效,1是本文主讲的,3简单带过讲一下:重要性评级——无所谓,无论是少吃多餐还是多吃少餐甚至是隔日断食或者轻断食,只要总体热量差是定的,减脂效果没啥差别。很多人相信不吃晚餐或者少吃晚餐对减脂有奇效,这里我明确的告诉你结论:只要总热量是定的,只要你保持轻松愉悦,就算你每天只吃晚餐,吃完立刻就睡也没关系(注意我不是鼓励你这么做,我只是打个比方!)。4补剂中,除了咖啡因具有还凑合的间接效果(抑制食欲)之外,其他市面上能买到的补剂一个不差通通都是浮云,但是为了防止卖补剂的灭我这里就不直接点名了。注意,本段归纳的是影响减脂的因素,而不是手段,“运动”,“饮食控制”之类的东西都是实现因素效果的手段。热量差是天,低碳水和低脂肪没有任何魔力基本上,任何减肥法,只要没有明确的讲解热量控制的方法,而是一味的告诉你限制甚至砍断碳水或脂肪中的一个,另外一个随便吃,都是调皮捣蛋。明确的说,断碳水不限脂肪蛋白,以及断脂肪不限碳水蛋白,都是不能再扯的减脂方法,尤其断脂肪还会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对“热量-宏观营养-减脂”这三者关系的简单归纳:1.热量差不仅是减脂效果产生的绝对前提,热量差的大小还是决定减脂效果的大小的主宰级别因素;2.(注意了!)单方面的限制碳水或者限制脂肪,是无法有效保证热量差的存在的,直接对热量差进行控制才能保证热量差的存在和大小;3.控制热量差,要比控制碳水和脂肪更难操作,人们宁愿选择简单无效的方法,不愿意选择困难但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尽量的压低碳水或者压低脂肪,是无法保证减脂效果的,因为低碳水和低脂肪不会必然的产生热量差。但是!但是!无论你压低碳水还是压低脂肪,在刚刚开始操作的时候,几乎必然会产生比较显著的减脂效果,此时你就会产生一个幻觉——“低碳水”或“低脂肪”真神奇,说掉秤就掉秤。(你还有可能把你使用低碳水/低脂肪减脂“成功”的过程发到网上,让其他人也产生类似的幻觉。)减脂效果发生的原因很简单,在你现有的饮食中,突然砍掉碳水或脂肪,都会产生明显的热量差(即使你刻意的多吃其他东西——因为很多你咽的下去的食物都是同时含有碳水和脂肪的),热量差的存在使减脂效果发生。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热量差非常脆弱,很容易就彻底消失,热量差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你吃其他东西的能力变强:以断碳水为例,断碳水执行一段时间之后,你会慢慢的探索出若干不含碳水的好吃食物,并且肆无忌惮的吃这些东西,热量摄入越来越多,直到超过消耗,热量差消失。而当减脂效果消失的时候,你已经没有碳水或者脂肪可以砍了。结论:跳过总热量的控制,在碳水或脂肪上做文章,基本死路一条。在热量差固定情况下,蛋白是一哥如上段所讲,只要热量差是定的,不同的宏观配置,带来的减脂效果差别其实很小。原理也很简单,因为热量其实就是能量,而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不过有一个事情是减脂理论圈公认的,那就是蛋白质的作用。不同流派的减脂饮食配置,对蛋白质的摄入要求也相差不大。在热量差固定的情况下,蛋白质会同时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影响减脂。蛋白质的直接效果是肌肉保护,肌肉被保护了,当然脂肪就要更多的分解以弥补热量差(再次注意这个“更多”的程度并不多,无法撼动热量差的主宰地位);间接效果是通过蛋白质食物(蛋白粉除外)的强饱腹感实现的,饱腹感是“压力感受”的体现之一,饱腹感不足会使你经常会感到很苦逼。因为蛋白质的这两个给力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减脂饮食都是要求比较高的蛋白摄入的(每公斤总体重摄入1g蛋白质起,绝大部分饮食要求2g左右),目前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个正经的减脂方法是不要求高蛋白的。天朝饮食的蛋白摄入普遍较低,而大部分人干脆不知道减脂的时候需要提高蛋白摄入,加上蛋白质本身又是最贵的宏观营养(肉,米,油,哪个贵?),所以减脂者应该对蛋白质给与一定的重视。热量和蛋白固定时,碳水和脂肪设置对减脂的影响写到这才真正开始讲碳水和脂肪对减脂的影响,就是为了防止你本末倒置,一看到这么多关于碳水脂肪的说法,就以为精细的设计碳水脂肪比例会起到牛逼异常的减脂效果,实际上这些说法虽然花样繁多并且复杂,但是碳水和脂肪的重要性总体却非常低。简单来说,在热量差和蛋白质比较固定的时候,碳水和脂肪的设置对减脂的直接影响可以忽略;间接影响比较复杂,但是最后如何操作的结论却非常简单。直接影响↓热量差和蛋白质固定时,对不同碳水-脂肪比例对减脂效果影响差别的研究有过不少,但是真正高质量有说服力的研究数量很少,并且结果各不相同,有些研究的结论是低碳水(生酮或不生酮都有)比例的效果好一些,有些结论完全相反,看来差异是一定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还没抓住其中的规律,也没能总结出可以利用的具体方法。但是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基本能够确定一个事实,那就是不同碳水脂肪比例带来的减脂效果差别非常小。间接影响↓这个是重点,也是健身减脂圈子里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完全可以写一本书,这里只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先说脂肪,这个比较简单:脂肪当中的“必要脂肪酸”是必需营养物,必需营养物=非吃不可,否则就会明显损害健康,如果非要压低脂肪,就需要单独补充必要脂肪酸,吃鱼油或者亚麻籽油。脂肪的存在,能够增加食物在消化系统的中的停留时间,起到延长饱腹感的效果,对饮食体验有正面作用,当然如果压低脂肪就无法或者这种好处。如果一餐当中没有脂肪,饮食体验会非常差,换句话说就是——难吃。而饮食体验是“压力感受”的重要体现,饮食体验很差的减脂方式是很难走到最后的,就算走到最后,也会面临保持体脂率的大难题。脂肪具有二倍于碳水和蛋白的热量密度(每克脂肪9大卡,每克碳水或者蛋白4大卡),使得脂肪的控制难度略微大一些,也就是相对容易吃超一些。脂肪其实很简单,碳水就复杂多了,因为碳水对各种激素的影响显著,并且不同类型的碳水说法也很多:碳水的设置,主要考虑“胰岛素抵抗”,碳水“上瘾”,情绪影响这三种因素,力量训练也会有一点影响。很多人有“胰岛素抵抗”情况,胖人中比较常见,瘦人也有。有胰岛素抵抗情况的人,在摄入比较大量碳水(尤其是细粮或者糖,但是否和GI直接相关目前尚不清楚)的时候,血糖会剧烈的波动,结果就是——刚吃完就饿。这会使饮食控制难度变大——如果你总是饿,显然不容易实现自己每天的热量目标。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吃完就饿”的情况,就能大概知道自己是不是明显属于“胰岛素抵抗”人群。这类人群比较适合使用低碳水饮食,提升饮食体验,间接降低饮食控制的难度。碳水(同样以淀粉和糖为主)对有些人有明显的“上瘾”作用,吃了一口就停不下来,就算吃撑了也能再塞两口。目前对这种现象没有严谨的解释和有效的解法,但是现象肯定是存在的,并且似乎在妹子身上更常见。有些人在低碳水饮食下,会产生情绪问题,心慌焦虑等,情绪问题在减脂中不容小觑,此类人应避免低碳水状态。中高强度的力量训练,几乎只能靠碳水供能,也就是说如果你需要做力量训练以保护肌肉,肯定是要吃一些碳水的,否则训练表现会受到明显影响,肌肉保护效果也无法很好的实现。如果一次训练之后,下一次训练之前这段时间的碳水摄入过低,也有可能使肌糖原无法得到恢复,同样可能影响下一次训练表现。另外有一点值得一提,训练会暂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训练后吃细粮并不会像平时那样引起明显的血糖波动。有些人在低碳水饮食下精力充沛活蹦乱跳,在高碳水饮食下则经常像一坨翔一样软绵无力(尤其是在刚吃完一顿富含碳水的大餐之后),有些人则完全相反,在高碳水饮食下感觉良好,但是无法忍受低碳水饮食。总之,你的感觉会给你非常明确的指导意见。总的来说,温和的碳水脂肪比例,也就是即非低碳水也非低脂肪的饮食,是适合大多数人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比较严重的人才有必要使用低碳水饮食,而高碳水低脂肪的饮食其实并不适合普通人,一般只适合耐力项目运动员,本回答不多说这个事了。具体操作:如何实现——你。乐。意。看这段的前提,是你有能力对热量进行比较精确的控制,基本需要用厨房秤称重,然后查询食物的营养成分。如果不会这个,本段操作说明对你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如果不会可以去变形大师公众号回复2421看饮食控制教程,回复111看具体的减脂计划。基础:先设置好热量和蛋白质热量和蛋白的设置,这里简单带过,111计划推荐20%-30%范围的热量差,胖人可以适当扩大,瘦人可以适当减小。蛋白质建议摄入为净体重公斤数×1.7g到2.5g之间,也可以粗略设置为总体重公斤数2g到3g,有肌肉保护需求的人应该选比较大的数。总热量和蛋白质设置好之后,才开始设置碳水和脂肪。开局:设置中庸的碳水脂肪比例除了有明显胰岛素抵抗情况的人之外,其他人一律建议使用中庸的碳水脂肪比例开局,包括每周做3-4次力量训练的健身塑形人士。碳水和脂肪的供能比例为1:1即可,换算成重量比例差不多就是2:1,其实很多人跟着感觉走,得到的结果就差不多是这个比例。在这种配置下,碳水类型的选择相对可以比较宽松(翻译:你能吃一些好吃的东西),细粮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含糖的食物也完全可以吃一些。执行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严重的“吃完很快就饿”这种情况,可以在自己接受范围内下调含糖食物的量,同时尝试逐渐用粗粮(注意大多数全麦面包并不算粗粮)慢慢代替细粮,如果仍无法有效缓解则跳到下一步,下调碳水摄入。如果感到这种饮食比较轻松没什么压力,就一直使用这个配置即可,事实上只要热量差始终蛋白质充足,大多数人都会适合这种饮食。调整:尝试低碳水先说无力量训练的情况,最后讲有力量训练的情况如何处理。为了尽快的尝试你是否适合低碳水饮食,建议将碳水设置到50g以下,一些蔬菜和少量的水果就能轻易的将碳水顶到这个数字上。一定要注意,使用低碳水饮食,不能改变之前的总热量摄入和热量差,蛋白也没有继续提高的必要,你只能通过提高脂肪来保证总热量稳定。不要自作聪明的在下调碳水的时候把总热量也砍掉一块,因为一旦你感觉苦逼,就无法得知是低碳水的原因还是热量差太大的原因,当然也无法准确的制定下一步的调整策略。在三五天的适应阶段之后,观察自己在低碳水饮食下的感受。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饥饿感,饮食的满足感也还可以,很少有特别馋某些食物的状况发生(每周吃两顿自由大餐往往能压制住这种状况的发生,细节可以在变形大师公众号回复218查看),精力和活力也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明显的心慌焦虑等情况发生,那么基本可以说明你是适合使用低碳水减脂饮食的,可以尝试长期执行。如果发生了上述负面情况,则将碳水调整到100g以上的水平,比如110g左右,不需要很精确,尽量使用粗粮和水果蔬菜作为碳水供应源。对于有力量训练需求的人来说,50g以下的低碳水饮食基本无法有效支持力量训练的。不过弥补方法也很简单,在即将开始训练的时候补充5-10g的快碳水(最好是葡萄糖,马云有卖,专门的碳水补剂也可以,没什么差别),训练过程中再补充15-30g快碳水即可,训练组数越多需要补充也越多,注意训练前和训练中补充的碳水需要计算到当天的总热量里。调整到——你。乐。意。一般来说,在温和的热量差和充足的蛋白质下,正常碳水和低碳水饮食肯定会有一个适合你,配合合理的进行饮食休息(变形大师公众号回218),能够实现足够的饮食满足感饱腹感和愉悦度。只要食物的选择不是太过极端(含有大比例的垃圾食品),你往往能凭感觉自行摸索出合理的碳水脂肪比例,按照以上操作说明会稍微加快一些进度而已。这里再提供一个线索,那就是:你甚至可以降低一些蛋白质的摄入,来获得一些碳水或者脂肪的提升空间,进一步的提高饮食愉悦度,因为饮食愉悦度作为“压力感受”的重要体现(甚至是核心体现),地位是要高过蛋白质的。但是要注意调整的幅度,因为蛋白质的饱腹感提升属性,大量下调蛋白质往往会适得其反。最后,你通过一些摸索和尝试,能够形成一条比较固定的减脂饮食规律,能够提供足够的饮食愉悦度,此时你已经完全不需要考虑碳水和脂肪的设置了,你的身体认可的配置,往往就是最合理的配置。(先发布,回头补充调整)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蛋白低脂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