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苏东坡传在写苏东坡转的时候有什么精神

当前位置: >
> 阅读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之所想
阅读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之所想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1947年用英文完成的一部历史传记。以下是学而思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苏东坡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在孩提时候就知道苏东坡,不过,真正认识苏东坡是读了《苏东坡传》之后。
  作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官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
  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坎坷,仕途崎岖。但这不能阻碍他。王安石得势,几乎所有忠良贤能之士都弃官而去。苏东坡在连上三书之后不出预料的被贬,但他绝不因此退缩他将新政的不满与缺陷诉诸笔端去因此得罪了当权的群小,遭到逮捕,险些丧命。但他说:&若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于是群小继续对他进行迫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屡遭贬嫡。甚至被贬蛮荒之地海南岛
  可是那些群小自认可打倒苏东坡的措施却没使那些小人达到目的。苏东坡管理之处政通人和,他颇受百姓爱戴。他处处为百姓着想。练习瑜伽,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林语堂笔下这样评价这位文坛巨子:&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苏东坡一生清贫但一世为人坦荡。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荣华富贵却也不可能有苏东坡半分的安逸。他们的生活充斥着算计与仇恨。其实所谓权力,所谓地位不过过眼烟云,转眼不见,又何必太为权财所困,落得一世骂名。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如果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快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个性,品尝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从他的事迹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
  苏东坡,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苏东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苏东坡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用乐观、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并体现在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的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这正是我们太多的读者喜欢他的缘故。近千年来人们不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文学上万古不朽的美名,还是在于文学所给与读者的快乐上。苏东坡的作品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掩没,甚至历久弥新,是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
  现在我最为欣赏的是他那真纯且有无尽趣味的《定风波途中遇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怎能不意会--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是一种境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一种境界。不过现实中很少有人像东坡那样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其实,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这是用充满洞察力目光蔑视困境时才能拥有的真纯和趣味!
  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达观,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
  再次购买《苏东坡传》,是网上看到推荐书目后。然后还是麻烦兄弟,网上购买。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一部很好的历史人物传记,同时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通过这本书,我清楚地了解了苏东坡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全貌,而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射出的洒脱、超然以及慈悲的情怀,非常完好地诠释了苏东坡的性格和精神境界&&我认为林语堂的文笔非常适合描绘苏东坡这个人,因此本书不但是传记,甚至可以当做文笔优美的小说来读。
  好事多磨。本应快递公司送到家的书,却要求家人去市中心自己龋而他那几天工作又特别忙碌,让市里的一位朋友去龋朋友取书后又去了外地。等朋友从外地回来把书送到家的时候,已是十多天后。
  当时正在读也是让兄弟买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大家的作品,与以往看的书有明显的不同。高屋建瓴,学贯中西,深入浅出是什么样子,从书中终于大致了解。遗憾的是书中许多都是摘录论语等的章节,才疏学浅的我,应该能看懂实在却看不太懂。于是转换战场,捧起了《苏东坡传》。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样,大家的作品,读之味道的确不一样。
  这是一本作者用英语写就而通过译者翻译成汉语的书。而书的主人公却近千年前的很中国的人物。真的很有感慨。
  对于林语堂这样大家的佩服,更是增加了理由。因为是英文写作,大概作者考虑到读者以西方人居多,于是在写作过程中,他尽可能的少写有关同人不同的名、字。而在文中,把苏东坡、苏辙等与西方作家的比喻,对于好的诗词与著名品牌的小提琴作比较,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宽阔的文学视野。
  对于书中人物苏东坡的喜爱,作者在自序中也有所表示。首先是在举家搬迁转辗的过程中,都把有关收集到的苏东坡的资料带着,一直计划着要写一部苏东坡传。而对于资料收集之全,肯定是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其实,作者说,在书房中,有居室中有这样的一位诗人,画家,哲学家陪伴自己,将是多么幸福的事。于是我想,因为自己的最终购得这本《苏东坡传》,这本书也将进入我的书房,那么,我是拥有林语堂那种与智者相邻的快乐了!
  阅读这本书,对于宋朝那个历史时期的那场战争,终于有所明白。而对于王安石的变法,也知道了大概。是的,不是所有的变法都能够如计划那样都是朝着好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方向走的。而王安石变法,大概就是如此。青苗法,兵役等,也许这样的改变的确能够使国家国库充裕起来。可是,破坏的却是广大老百姓的利益。于是,苏东坡的一生,就永远地被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建议皇帝破除新法,让老百姓过上原本的应有的还算有家的生活&&
  因为变法,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苏子由&&那么多的志士仁人,被王安石所领导的变法派而打击。而两派的斗争,真的是六十年风水轮流转,不是这方人士遭贬,就是那方的人员被流放&&这样的斗争,何时是休?好在那个朝代的皇太后都是一些有惠眼的女性,虽然他已经看破一切,希望自己如陶潜一样寄情于田园,让苏东坡终于在人生过程中有一段那么辉煌的时光。为朝代,为百姓,为朝庭做了有益的事,进有益言。
  苏东坡的一生,其实到过许多地方做官呢:徐州、杭州,密州,黄州&&甚至,他把他年老后安居的地方选择在宜兴,由这些地理位置来看,苏东坡还真与大家很近呢。说不定在宜兴的某一处游玩时,也是近千年前苏东坡看中的归隐的地方呢!
  而西湖之有苏堤,原来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发现西湖中有一种水草,破坏了湖中的水质,影响了杭州百姓的生活饮水。于是带领大家清除水草。清除的水草无处放,就想到了在西湖中建堤,既为这些水草找到合适放置的地方,同时还可以方便人们在西湖的出行。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举措。
  然而这样的好事,在一些奸臣的眼中却成了苏东坡醉心风景的证据&&
  一辈子做官,苏东坡后悔吗?我想大概是有点的。有多少次,到一个地方,当他正好建好居室,想长期在此居住时,一纸皇恩圣旨到。于是,他不得不继续迁移,就如候鸟一样。只是到哪里,自己是没有决定权的。而有时候,到哪里怎么走,水路不审陆路,还得向皇上申请&&真是想不到,那个时代的生活,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兵,莫非皇臣啊!
  应该是苏东坡不是政治斗争中的老手,可是凡是政治斗争其结局必定是两败俱伤。年老体弱之时,他还被贬到琼州,那个野蛮之地去生活,而此时妻子都已先后去世,陪伴他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儿子&&而当他最终获释可以回到他选择的安居地方可以归隐时,他的身体却不再给也机会了&&
  《苏东坡传》,能够了解宋朝那个朝代历史的书,能够找到那个朝代许多智者,知道他们许多事情的书,一位大家写的不朽的书。
【高三语文】相关内容我们为何偏爱苏东坡——书林语堂《苏东坡传》后
不知有过多少媒体搞过投票调查:中国历史上你最喜欢的文人是谁?不同的受众显示结果可能有所有出入,但在所有调查中,苏东坡的得票几乎未曾跌落三甲,夺魁的次数也无出其右。尽管受到调查对象、调查方式的条件限制,结果或许不尽科学、准确,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只要你由衷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要想不偏爱苏东坡,真的很难。
抛开直接阅读过的苏轼诗词文赋不算,我对他的喜爱,是在中学时期从余秋雨的一篇名为《苏东坡突围》的文章开始。文章以典型的“余式华丽历史散文”重现了苏轼与黄州的缘分,分析了“小人—大师”这对中国文化死题,至今仍觉精彩异常。我屡读不厌,一度爱不释手,逢人便道,自此始以东坡粉丝自居。文章中,余秋雨提到他自己特别喜欢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于是兴致勃勃地去书店将其买回。苦于阅识尚浅,又少暇时,总觉与林语堂少了些默契,他笔下的苏东坡突然让我觉得很是陌生,难以亲近。其中固然有翻译英文导致的语感疏离,但我深知,根本原因是自己年岁的差距。于是索性置之不理,静候有朝一日能将前缘重续。
大约在一年前的此时,我在台北诚品书店闲逛,再次与这本书际会。译者宋碧云,出版公司为林语堂生前唯一授权的香港远景。翻开序一看,立即感到振奋:与先前接触的张振玉译本截然异趣,宋译本顺滑优雅,将古典与现代融合得近乎天衣无缝,在语言结构的安排上也最大限度地既保留英文的韵律,又照顾了汉语的习惯,就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娓娓道来,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与自信。这样的好书当然要买,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我几乎全与它为伴。说也奇怪,还是那个苏轼,还是那个林语堂,只是因为不一样的译者不一样的我,东坡恢复了他亲切的原貌。
对于一个已故近千年的人来说,他留给我们的全部印象,只能来源于两个方向:一是他亲手创作流传至今的可见材料,包括诗、词、文、书画、菜肴、工程;二是经过正史记载的生平事迹以及人们口耳相传的稗官野史。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不仅以高超的笔法于无形间实现了上述两个方面的水乳交融,更凭借其让人艳羡的文字驾驭能力在“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之间穿梭自如,议论点到为止又恰到好处,既将一部平面的传记充实得立体广袤,又避免了喧宾夺主。但凡认真读完《苏东坡传》,那些仍然不喜欢苏东坡的人——如果还有的话——也不应否认自己能从这本书中无关苏东坡,或者说不限于苏东坡的讨论中受益。
每次翻阅《苏东坡传》,便觉更喜欢苏轼一点,对他的偏爱仿佛像一个无涯的容器,怎么装也不可能装满,绝不会像琼瑶阿姨说的那样“爱已经满了”,甚至“漫了出来”。爱让人疯狂,理智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压倒。何况我深知,爱就是一种神奇的感觉,不能也不必去分析原因,这些原因一说出口就是错。但为了让爱恒热,又考虑到苏轼是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他如何获得古往今来不绝如缕的青睐,似乎应该有迹可寻。复归理性去思考,就会发现问题也并非没有意义:我们为何偏爱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用了整整一本书去揭示苏东坡的可爱,却只用了一句话去总结偏爱他的原因。与其说权威的总结,毋宁是一家的猜测——至少在林语堂自己看来是如此:
“今天我们爱他,只因为他吃苦吃得太多了。”
看起来不成原因,难道中国文人中就苏轼吃苦多?屈原不多?杜甫不多?韩愈、柳宗元不多?陆游、辛弃疾不多?这似乎不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我们再看看这句话之前的一句:
“苏东坡的人道精神由于遭受许多困难而更加醇美,却没有变酸。”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至难莫过于苦中作乐。在现实的残酷迫害下,纵有天之骄子一般的心态,也难免心为形役。我们读苏东坡的文字,体会他的遭遇,就会感到他的烦恼和苦闷实在是太常见了,常见到每个人都可能在未知的命运中与它们不期而遇;与此同时,他的经历又实在太特殊,特殊到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天才终其一生都与各种莫名灾难为伴。所以,苦中作乐难,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苦中作乐更难。同样是在灾难中,杜甫挣扎了一辈子,虽以诗圣之名垂范,却也无奈难离“贫病老丑”。而苏轼恰恰相反,一生颠沛流离,投荒万里,即使在他生活最困难的黄州时期,我们也不觉得他“贫”;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复元的希望已经完全断绝,人们也不会认为他“病”;历经沧桑,我们却始终难以想象他“老”,文艺通才,乐观风流,我们更不可能怀疑他“丑”。于是,一个与杜甫截然不同的文学形象、人格形象始终鲜活地代代传递,不知不觉已近千年。
林语堂先生所谓的“人道精神”,是指东坡一生不曾丢弃的普世关怀。这种关怀在苦难的打磨下愈加醇美,身受的灾难越多,他离我们则越近。杜甫当然不乏这样的关怀,却始终以一种痛苦的控诉传递一个信号:“天下苍生,活着真难。”而苏轼释放这样的关怀,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无条件的旷达,无论多么困窘,他始终笑得出来,对着希望他难受的人,他可以骄傲宣称:“对我而言,没有绝境。”况且,这种醇美的人道精神始终没有变酸,不管受到多少委屈和不公,他从来不会用尖刻的讽谤或恶毒的诅咒去抱怨和宣泄,这些都无异为其本已熠熠生辉的人格又添光彩。
当旷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苦难只能成就伟大。我家中写字台玻板下压着一句自己手写的苏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不能确定自己此生是否有幸到达那样的境界,但这样的十四个字永远给我一种希望,那就是人类确实具备笑看风云的能力。尝试着用它来起痿兴弊,真能让自己藐视生命中远多于幸福的祸患。
人们偏爱苏轼的第二个原因,是通才难求。这里所谓的“通”,当然不可能是中西兼精、古今贯通、文理并举,而是指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全面杰出。人的一生精力有限,要靠后天勤奋苦练去打通每一个领域实在太难,能够专精一体,名留青史,已殊为不易,因此更多的需要灵敏的天赋去为自己节省苦学的时间。可惜的是,上帝往往为你开一扇窗,就要给你关一扇门,天赋是恩赐,却难以奢求。我们当然不能说苏轼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行政、烹饪上都有难以企及的天赋,却无法否认他与生俱来一种特殊的洞察力,正是这种洞察力,让他对自己经营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有自信。而相当程度上,恰是得益于这样的自信,才使得他做的一切有那么顺手拈来,不饰雕琢。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大师,应该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他的一切创造,会自然平朴得让欣赏者觉得“我也可以”,真正做起来却发现步履维艰。苏轼的才之大,正是在于这种了无痕迹的润物之功,仿佛不是人间应有。晚年东坡最爱陶诗,他“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回顾年轻时曾经有过的争奇斗艳,好用事典,他于生命的总结阶段更愿意修炼到精光内敛的老成境界。此时的诗歌创作早已登峰造极,“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是把皮毛剥落干净之后的自然所成。
东坡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私意以为不甚准确。就数量上来说,婉约词在苏词中占有更强势的比例;就风格上讲,苏轼的婉约词可以细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雅而不艳,真情流露,让人很难不感动: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花褪残红》)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落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老词》)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梅花》)
“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
婉转得让人惊奇,细腻得有些可怕。若是第一次读上面这些苏词,读者很难想象它们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以及“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等竟然同出一人之手。这只能说明,苏东坡收放自如的能力让人瞠目结舌,即可阔比海天,又能细入毫芒,仅在作词这一次领域中,就可管窥他独步天下的全面性。
“欧苏”、“苏黄”、“苏辛”、“苏黄米蔡”,历史上各种耳熟能详的并称已经证明了这位通才的独一无二。难得的是,他并非专门从事艺术研究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曾经效力于中央核心机关,又有丰富的地方管理经验。以上这些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文学艺术成就,根本不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事业——他要为中枢起草文件,要为在王安石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农民安排生计,要监管杭州城下水道的系统设计施工,要完善农田水利交通各项基础设施。在把这些政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之前,他是没有那么多闲暇去饮酒赋诗、挥毫泼墨的,更不用说他一生还有相当多的时间耗费在贬谪的车马上。即使赋闲于贬所,他也要为自己的生计忙碌:自己垦地、种菜、建房、采药,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探索造墨之法。一旦把这些时间除去,我们会发现他真正用于文艺研究和创作上的时间竟少得可怜,然而恰是在如此悠闲的时间内,一位兼通各体的全才震铄了整部中国文化史,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我不止一次地想,当年欧阳修主持考试时就如此赏识年轻的苏轼,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对那篇精彩绝伦的《行赏忠厚之至论》于心有戚,他一定感受得到,一股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同为文豪的欧阳永叔深知,一个天赋禀异全才,太难得了。
除了上面两个原因,第三就是林语堂先生贯穿全书的线索——性灵。正是因为性灵,成就了苏轼在无休止患难中的乐观,也成就了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文艺嗅觉。这样的性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东坡对佛、道的理解,他不仅从思想上毫无芥蒂地接受了佛、道精神,更是把二教的修炼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练习瑜伽、服食丹药就是明证。佛、道的幻灭和逍遥思想为苏东坡打造了一方只属于他的世外乐土,这样的超然已经为常人所望洋兴叹。然而,苏轼之为苏轼,就在于他的性灵是无法复制、不可仿效的。这样的性灵来源于佛、道,却不止于佛、道,他用以保持性灵的,恰是儒家的浩然之气。对此,林语堂先生在全书末尾写下了如下的评论: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已经用光。人生不过是性灵的生活,而性灵是控制人类事迹和个性的力量,与生俱来,只能靠生命的际遇和环境来表现。正如苏东坡的描写:‘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读到苏东坡的生平,我们等于追察人类心智和性灵暂时显现在地球上的生命。苏东坡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段回忆,但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宝藏。”
正是性灵的力量,才让苏东坡的一生如此闪耀。哪怕是在他一生中最苦闷、最危险的时候,留给我们的也没有摧肝断肠的痛恨,依然是云散月明般清朗、天容海色般澄清。苏轼身上永远不缺正大光明的浩然之气,虽不像韩退之力闢佛道那般嫉恶如仇,却绝不失其阳刚。细想来,中国文人,不正是靠着坦荡的正气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吗?我们今天愁眉苦脸地分析当代中国学者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缺乏,分析来分析去,最核心的其实就是缺少这样的浩然正气。有了这样的正气,任何性格上的缺陷都瑕不掩瑜;而没了这样的正气,任何冠冕堂皇的功名荣耀都不值一提。
林语堂一开始就提到,“总而言之,苏氏作品的特色就是给人快感。写作的时候最快为的是作者本人。”这种快感,既是苏轼对自己的期许,也是我们对他的认同。在我们看来,文学一定是他的生命,但他自己或许并不这样认为。创作的动力,只是为了好玩,而单纯的热爱,即使不能以理服人,却也足够以情动人。作为人类而言,共通的情感是大家彼此欣赏、彼此认同的基础,当性灵的点化已经登峰造极,无情也被濡染得有情,正如清人金安清所撰的杭州苏公祠对联:
“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厌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君门违万里;
到处有西湖作伴,通判时杭州得诗名,出守时颍州以政名,重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
尤爱这句“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无论是朝廷还是庙堂,不管在治所还是在贬所,只要苏东坡和它有过一段缘分,就注定会永远闻名天下,这是一种何其绝妙的点化,又是一种多么慷慨的彼此成就:万里投荒成就了苏轼的独绝人生,宦辙所至成就了山河城邑的千秋不朽。这样的东坡,我们岂能不爱?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苏轼,每个人都有偏爱他的原因。本文的意义,不在于要总结出一个标准答案,没这个必要也实在没这个可能,只是希望在探讨这些原因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发现自己。倘若能实现其中哪怕一点点的希冀,我便无愧亦无憾了。
2011年11月14日书于清华
注:本文所用《苏东坡传》为远景公司2005年版,译者宋碧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读《苏东坡传》有感_朵儿_新浪博客
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读《苏东坡传》有感
偶得一酷暑周末,居家试作此文,文字粗浅,意在自娱自乐。打算以苏东坡流传最广的其人其词作为开篇,再将其人其事、时局动荡、沉沉浮浮娓娓道来,用以纪念一个横亘古今的伟大人格沿着其迂回前进的成长脉络、在历史的褒贬下,终究浮现、光芒四射、万古长青。&
& & 一、其人其词
苏东坡有三首词,这三首写完,同一题材再无新意,已成千古绝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⑴,欢饮达旦⑵,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⑶。(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⑷。不知天上宫阙⑸,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⑹,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⑻。起舞弄清影⑼,何似在人间⑽?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⑾。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⒀。但愿人长久⒁,千里共婵娟⒂。[1]
念奴娇·赤壁怀古⑴
大江东去⑵,浪淘尽⑶,千古风流人物⑷。故垒西边⑸,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⑻,小乔初嫁了⑼,雄姿英发⑽。羽扇纶巾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⑿。故国神游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⒃。[1]&
江城子⑴·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⑵
十年生死两茫茫⑶,不思量⑷,自难忘。千里孤坟⑸,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⑹,尘满面,鬓如霜⑺。
夜来幽梦忽还乡⑻,小轩窗⑼,正梳妆。相顾无言⑽,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⑾,明月夜,短松冈⑿。[2]&
林语堂喜欢苏轼,我们也喜欢,为什么呢?通过他的词,不难发现苏轼是一位至情至性的诗人,他的创作离不开亲人、朋友、酒、自然,充沛的情感通过遒劲的笔力给人巨大的冲击,对自然的描摹清新、淳朴,对情感的表达自然、达观、热烈,就像是我们身边的好友、兄长一起畅谈畅饮,因为他们心胸宽广、行事光明磊落,言谈举止总会给人积极、快乐的感受。林语堂把杰作具备的这种特质称为发乎肺腑的“真纯”,苏东坡写信给谢民师时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总体来说,文章的行止如四个字“行云流水”,把修辞作文的秘诀弃之而不顾。大体上,我认为,如果文章要从情感立意和逻辑修辞两方面考量,情感立意总是魂魄,逻辑修辞固然重要也只是骨骼,只有骨骼无魂魄,那样文章也只剩下皮囊。​行文与为人处事一样,苏东坡文章受人喜爱,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坦诚相见的人,按现下的流行语来说,一点也不作,一点没有圆滑事故,文章必直抒胸臆,谏言立场必不改,待人民必定古道热肠。这就说到了苏轼的其人其事。
& 二、其人其事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林语堂说,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苏东坡的诗词广为人知,他的从政履历和治世才能却不那么有名,读完传记,其人其事有三处印象深刻:
第一,身处漩涡仍然光明磊落。苏东坡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合,导致他在宦海沉浮。通过这本传记,不仅了解到苏东坡的生平故事,也知道了更多的王安石身世履历,除了他广为人知的《梅花》一诗。王安石面貌丑陋、不修边幅而且排斥打击异己,广为病诟。以司马光,对就是那个司马光砸缸的司马光,宋神宗时代的宰相,以他为首,包括苏轼等人为“保守派”,而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派”依仗年轻的皇帝发动变革,两派围绕对新政的不同意见,政治见解针锋相对,两派的争斗绵延好几任政权。在林语堂的这本书里,对王安石及其政治观点进行批驳,对神宗表示同情,对苏轼大加赞赏。苏轼温和而坚定,王则阴翳犀利,苏干练,王则锐意创新,是足可匹敌的对手,虽然行事古怪,为人孤僻,但仍然专注改革、生活简朴、寡心清欲。因此,我们能称其为“敌人”的对象,也是对其充满敬意的。有一次,苏轼身陷囹圄,皇帝派身边的太监去监狱里刺探他的状态,苏轼仍然安然入眠,皇帝知道后说,他果然问心无愧!人品性格可见一斑,皇帝对他的喜爱和信任也是真真切切的。据说,每当神宗吃饭放下筷子不动声色时,一定是在看苏轼的文章,文可入心,此生足矣。
&第二,官至宰相始终淡泊功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苏东坡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太后摄政时拔擢他得势。“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个职位永远是名气最高的学者担任,往往是担任宰相的前一步。苏东坡这是已经接近顶点。他在位时拟了八百道圣旨,现在都收在他的全集中。无不铿锵有声,妥帖工巧,简练明确。圣旨的文字往往引经据史,富有例证譬喻,这类文字苏东坡写来轻而易举。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才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苏东坡既过了世俗意义的荣华富贵生活,也可以穿着短裤乡下务农,事实上,在奢侈豪华的生活和简单朴质的生活之间,论幸福,并没有多大不同。高职显位的荣耀,只有在没有那种能力资格的人眼里,才值得羡慕。一般的道理是,人在不需要一个职位时,人家才找他去担任,人要求取某职位时,那个职位往往不需要他。一旦官瘾过足之后,做高官的快乐不见得比做个成功的铁匠的快乐大。苏东坡在论“乐于苦”的一篇短文里,即表示此种看法:“乐事可慕,苦事可畏,此是未至时心耳。及苦乐至,以身履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况既过之后,复有何物比之?寻声捕影,系风趁梦,此四者犹有仿佛也。如此推究,不免是病,且以此病对治彼病,彼此相磨,安得乐处。当以至理语君,今则不可。”我很欣赏“知乐忘苦”这种融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认为它也是磨练意志,通达乐观的定见,知其乐,方能投入专注,爱之信之用之乐之,忘其苦,方能达观消虑,忘之淡之笃定之汲取之。人生诡异,苦乐参半,知乐忘苦,才不辜负。
第三,历经宦海沉浮始终乐观达观。苏东坡无论境遇如何都能够乐观达观,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讲,敢于自黑,乐于自嘲。苏东坡在他的政论文字里,时常申论“慎思”与“公正”二义为贤臣之所必备。但是慎思与公正实在为党人之所憎恶。一天,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苏东坡在屋里欣然扪腹而行。他问家中女人他那便便大腹中何所有。一个女人说是“一肚子墨水”,一个女人说:“你是一肚子漂亮诗文。”苏东坡​都摇头说“不是”。最后,聪明的侍妾朝云说:“你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东坡大呼曰:“对!”遂大笑。
最后,苏东坡天才横溢、神完气足,在中国艺术上,尤其是表现中国笔墨欢愉的情趣上,他能独创一派,最重要的消遣是他的“戏墨”之作,因为他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非此不足以得到自由发挥而给中国艺术留下不朽的影响。他不仅创作墨竹,也创造了中国最富有特性和代表风格的中国画,重点在于气韵的生动与艺术家坚强的主观性。
《苏东坡传》以苏轼的成长为脉络,分为四卷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略读之后,未必得其精髓,对其生平、成就及品行的理解也未必正确,仅仅启发思考,引发共鸣而已。​写此读后感,不足之处有三:一是《苏东坡传》是林语堂用英文写成的,这本书由张振玉翻译成中文,精华未必尽处保留,而且对于历史称谓,年代考证未必准确,加上我的历史中文功底都差,所以错误难免,以后有机会去读英文原著,再仔细考证篇中内容,也不辜负这份喜爱。二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感慨。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字没有变,朗朗上口的中国文章有传承,古代的人文精神生生不息,文字、文章、书法、绘画,还有苏东坡的墨竹,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琢磨,由于个人学养所限,无法阐述精到之处。三是,这篇读后感等的时间有点长,读书都是用极其碎片化的时间,积累起来很可观,但比较没有保证,容易被各种突发因素打扰,由于时间的隔断,导致思考没有连续性,尤其是当时读到精彩处产生的感慨和感动没及时记录下来,再拼凑起来难度很大,但是依然想要兑现这个小小承诺,竟然有机会能够成文,自然要感谢、感恩了。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3,686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