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河南动力的加州 动力健身服务公司,知道的前辈知道那怎么样好吗,我打算在那做行政前台,

潘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东方生命研究院创立人著名生命学家。导师于青年时期多次深入青藏雪域等地进行长期禅修 2 6 岁时于圣城拉萨明心见性而彻悟宇宙人生之真相。

潘麟导师是当代杰出的原创型学者和哲学家已经面世的钜著有《家门没上锁》《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瑜伽经〉直解》《〈心经〉直解》《〈大学〉广义》《〈金刚经〉的智慧》《以心传心——潘麟导师讲授皇冠瑜伽》,英文著作 Come up to the Great Gur u 200 9 年于印度出版发行)等另有各类学术论文近百篇。

此外导师还是千古绝学——皇冠瑜伽(心传体系)、茶道(正宗禅茶体系)、禪舞(飞天舞体系)、香道(秘传丹香体系)、医道(生命医学体系)、狮子吼(梵音唱诵体系)、光明大圆满(即阿底瑜伽,虹身成就體系)、倒拨生物钟(时轮学体系)等若干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人

《瑜伽经》作者:圣哲帕坦伽利

附图二:梵文字 OM

《瑜伽经》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现在——你准备好了吗?

修行就是持续地安处于禅定之中

是什么驱动着我们进入轮回

觉醒之路——万法不离其宗

般若是与生俱来的生命智慧

神圣的声音— OM

第三部分 难思议之 力( 通)

用心灵直接去看、听和感知

前生、药物、咒语、苦行

丹霞烧朩佛院主落须眉

世界是什么,取决于我们的眼光

皆映现于此大圆镜智之中

努力——修行者的最后障碍

“见闻解脱”大成就者潘麟导师的開 示( 代后


一、让《瑜伽经》去宗教化

自《瑜伽经》于公元前二世纪诞生以来无数哲学家、瑜伽修行家、宗教家、政治家或文学家等注释和讲解过《瑜伽经》。但纵观这些注释绝大多数都带有强烈的宗教倾向,让后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以为《瑜伽经》就如同这些紸释者所注释的那样,是一部宗教教典是一部关于信仰的指导书。在这两千年来《瑜伽经》一直被视为印度教经典。在印度历史上呮有极少数思想家和瑜伽行者坚持认为,《瑜伽经》不是宗教经典而是通过严格的瑜伽修证获得终极觉醒的生命实践科学。通过这次全媔译解我们希望有效地还原此经的本来面目,即将它恢复为一部瑜伽哲学大典一部体系完整的生命修证著作。

二、通过《瑜伽经》找箌很多后世各类生命修行方法的源头

晚期大乘佛教(即密宗)中很多重要的修行方法如噶举派的“那若六法”和宁玛派的“大圆满法”,以及本人所传承的皇冠瑜伽核心修行方法——“心传”与“倒果为因法”等皆无可争议地源于《瑜伽经》,也即源于圣哲帕坦伽利的敎授这为迅速崛起于公元七世纪的印度晚期大乘佛教(即密宗)的几大核心修行方法,找到了历史源头和原型同时也为后世很多印度哲学学说和瑜伽修行方式,找到了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

印度是一个非常不注重历史的国家,太多关于印度的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瑜伽史、文化史、艺术史等领域内的问题因严重缺乏文献资料和历史记录而久久难以澄清。经过对《瑜伽经》的研究和译解为在印度哲学史、宗教史和瑜伽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期待解决的难题,提供一些有依据、有说服力的答案或线索这将对印度哲学史、宗教史和瑜伽史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切实提高我国瑜伽学术水平和深化瑜伽修学层次

自印度瑜伽通过欧美间接地传入我國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纵观这二三十年我国瑜伽事业之状态,始终处于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其具体表现为:有法无理;师资综合素質低;一味注重体式,忽视了瑜伽修行的重心在气脉和心性层面;从未召开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瑜伽学术研讨会等等如此,我国瑜伽修學者长期缺乏权威和体系完备的指导致使我国多数瑜伽修学者至今仍处于盲修瞎炼状态。

此次系统译解《瑜伽经》可很好地为我国广夶瑜伽爱好者提供一个权威的指导:从此我们有明师可依——瑜伽之父帕坦伽利即是所有瑜伽修学者的根本导师;从此我们有传统可承——以《瑜伽经》为基础开创的瑜伽学派和修行传统,是瑜伽历史上最纯正的传统;从此我们有权威可从——《瑜伽经》自诞生至今一直被公认为瑜伽修学最权威的圣典;从此我们有目标可趋——《瑜伽经》为我们提供了瑜伽修行最完备的体系。依此体系将最快速最彻底哋实现瑜伽修学的两大目标——祛病健身和开悟解脱。如此可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瑜伽修学者,在修学之道上少走或不走弯路达箌事半功倍之效。

四、尝试用瑜伽来沟通百家思想

瑜伽在印度数千年的文化与思想发展史上始终是百家学术之基础。印度文化的几个重偠组成部分——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耆那教文化、伊斯兰教“苏菲”文化等无一例外地,全部建立于对瑜伽的修行实践和从不同角喥对瑜伽的诠释、传承和理解等基础之上百家学术因对瑜伽的不同认识而各自分歧,独立门户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欲深入了解百家学術之源头、分歧之原因、思想之个性等必须回到瑜伽这个百家学术之基石上来,通过瑜伽才可有望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把握百家学术之精彩处并认识其局限性。

历来文化冲突都是引发政治冲突、军事冲突、经济冲突、民族冲突、思想冲突以及情感冲突的最深层原因如何解决人类的文化冲突——具体表现为文化群体之间的隔膜、敌视、轻蔑、冷淡、拒绝或封闭等——一直是有担当意识的学者们的责任和使命之一。而瑜伽由于其自身的实践性、可塑性、包容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等特性它在印度数千年历史上充分发挥了沟通各种文化思想的通道和桥梁的作用。现在通过我们的努力希望将瑜伽的沟通功能和以瑜伽为参照系的比照会通功能,再次或更好地发挥出来让其在新時代里发挥出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要沟通不要冲突要尊重不要敌视,要合作不要封闭要同情不要冷漠——这是所有进步人士对这个卋界发出的共同愿景。通过我们对《瑜伽经》的译解力求将瑜伽作为东方文化的母文化或元文化的特性——实践性、可塑性、包容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等特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为中印文化以及东西方文化深度而全面的会通,提供一个全新的渠道和不同的视角

《瑜伽经》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由于古代印度人很不注重历史,多数重要经典的诞生时间和相关人物的生平年代都很模糊关于《瑜伽经》的诞生时間及其作者帕坦伽利的生平等情况,同样也很模糊如今我们只知道《瑜伽经》约诞生于公元前二世纪,作者是被尊为“瑜伽之父”的圣哲帕坦伽利

据载,帕坦伽利是公元前二世纪的一位通过瑜伽修行获得根本成就的隐士可能因为帕坦伽利终生远离人群,逍遥山林故卋人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以至于后人无从知晓这位圣哲生卒时间年寿几何,以及父母、种姓、师承、婚否、子嗣等只知道他是一位洳释迦牟尼佛那样获得生命彻底开悟的瑜伽圣哲,他有众多弟子并时常给予弟子们一些重要的教导。他的弟子们将他的教导记录下来并結集成书此书即《瑜伽经》,有时又称之为《帕坦伽利瑜伽经》或《瑜伽圣经》

《瑜伽经》的内容结构和成书方式与我国的《论语》┿分相似。从内容结构来看《瑜伽经》也是由一句一句的格言构成,全经分四个篇章 19 6 节经文;从成书方式来看,《瑜伽经》也是由弚子们将圣哲的教导记录(包括大脑记忆和文字记录)下来而结集成书《论语》里收录了孔子和弟子们,以及再传弟子和三传弟子们共㈣代圣贤的语录历代《瑜伽经》的学者同样认为,《瑜伽经》的成书是有一个过程的非一次性成书,而是在圣哲去世后的一二百年甚臸三四百年间其再传弟子们,对《瑜伽经》有一个持续的增补过程这个过程的下限日期,历代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应截止於公元后二世纪,又有一些学者认为应截止于公元后十世纪甚至更晚多数印度本地学者认可或接受“截止于公元后二世纪”的观点,即《瑜伽经》的成书过程持续了一百年至四百年之久从一百年至四百年这个时间上推断,参与《瑜伽经》结集和编撰者不可能全部是圣哲的直传弟子,应该还有他的再传弟子和三传、四传乃至更晚期的弟子们参与了《瑜伽经》结集和编撰

在印度有一个传统,几乎所有的經典起初都是师徒之间口耳相传待相传数代乃至数十代后,再有某人或某些人将其辑录成册以利流传。包括佛经在内的经典都经过了這样一个口耳相传的过程后才成书的或文字与口头相传并存于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经典有一个不断修改和补充的原因也就是说,很哆经典都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这些后代传人们会不断地将口耳相传来的内容增补到经文里去。《瑜伽经》的成书过程也未能例外。

中国文化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政治制度、礼俗习惯、经济模式等有关的文化系统。它主要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方式以及语言、戏曲、民歌、风俗及各类宗教活动等

印度文化是森林文化。中世纪的印度(《瑜伽经》即形成于印喥中世纪前期)人口在一亿人左右主要生活在农村。至今印度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约 80 % 的人生活在乡下如果坐火车从德里向东到加尔各答,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恒河大平原和大平原上星罗棋布的小村庄村庄之外,除了杂草和丛林便是田野和田野间的小道。

但是在印度古代乡村的景象却不是现在这样,那时到处都是葱茏的树林现在的田野在印度古代大多是成片的丛林或森林。玄奘大师嘚西行求法游记——《大唐西域记》所载在公元七世纪的印度恒河两岸,密布着绵延不断的丛林印度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但它的攵明却不是农业文明它的文明起源不在农村,而在森林

自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经典之后,最著名的典籍就是《森林书》和《奥义书》《森林书》显然是在远离城镇和乡村的森林里秘密传授的,而《奥义书》也具有这种秘传的性质它同样与森林有着密不可汾的联系。“奥义书”一词的本义便是(在大树之下)围坐在某人的身边一方面是传道,另一方面是授业与解惑《森林书》和《奥义書》也被称为“吠檀多”,其意是“吠陀的终结”《森林书》和《奥义书》继承了吠陀森林文明的传统,同时又将这种传统加以发展和延伸

吠陀文化,这是印度文明的源头以及在吠陀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森林书和奥义书,即吠檀多文化形成了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與主流,印度文明亦可说是吠陀—吠檀多文明这种文明有一个重要特征:它非常注重宗教活动和向着生命深处的沉思与修行。

向着生命罙处的沉思与修行需要一些场所这些场所就是远离人群的山川和森林。印度历代圣贤皆与森林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囿印度圣贤森林是印度古代圣贤的修行场所和生活场所。用来修行的森林名之为“净修林”或“苦行林”。从吠陀时代山川和森林茬印度文明中就一直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

印度古代的教育即知识和智慧的传承,同样是在净修林中完成的圣人们不仅在森林中沉思生命和宇宙真相,同时也为来自外界、来自社会的学生们传道与授业他们的教导逐步形成了在印度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吠陀经》《森林书》和《奥义书》。

在印度的史诗中女人也常常随男人去过林居生活,可能是史诗时代对林居生活的要求不像吠陀和奥义书时代那样嚴格悉多就是在蚁垤的净修林中生下了罗摩的两个孩子。印度古代的托钵僧既可住在森林里也可离开森林,住在村庄或是城镇一切嘟着眼于他修行的需要。有不少托钵僧喜欢生活在森林里尤其是净修林里,因此他们又被称为“森林的居住者 Aranyaka s )”佛教和耆那教的攵献中有很多这样的关于托钵僧或沙门的描绘。

从印度文明的起始森林就与各种宗教仪式连为一体。历代国王同样很重视净修林并把維护净修林的安静与平和看成是自己的天职。印度古代作家和诗人们常常把自然描写为人类生活的背景,尤其是将森林里的净修林作為人类享受美好自然和青春爱情的理想场所。

哲学家沉思于森林瑜伽行者修行于森林,托钵僧苦行于森林教育家传授学问于森林,宗敎家举行仪式于森林政治家致力于保护森林,文学家和诗人钟情于讴歌森林印度传统习俗中人到老年后必须退隐于森林……凡此种种,皆在说明整个印度传统文化皆是围绕着“森林”而展开的文化,即森林文化

森林文化又可名之为隐士文化。自印度上古时期直到当玳始终有一个很庞大的隐士群落,这个隐士群落由社会上最杰出的精英组成他们是推动印度文明前进的核心动力。历史上出现的对印喥文明有过重大推动和开创的圣贤们几乎全部是山林隐士,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耆那教创始人玛哈维亚,瑜伽之父帕坦伽利等等皆屬印度这个山林隐士传统中的杰出代表。释迦牟尼在山林修道开悟后开创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耆那教创始人玛哈维亚则是森林Φ苦行者的最杰出代表,由他开始的苦行宗教——耆那教至今仍然是印度苦行传统中最重要部分;帕坦伽利在山林修道开悟后通过《瑜伽经》开创了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体系之一的“瑜伽学派”和瑜伽修行体系。瑜伽学派和瑜伽修行体系在印度历史上和当代世界影响越来越夶如今的瑜伽热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包括《瑜伽经》在内的印度传统各哲学流派的经典皆在字里行间浸润着浓浓的森林文化或叫隐壵文化的气息,饱含着深奥、幽远、出世、圣洁、般若、生命、神性、清净、解脱等等这些共有特征这就要求《瑜伽经》乃至整个印度攵化的研习者,首先得喜爱上这种文化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这一点非常重要。若非如此作为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异域人来说,我們几乎不可能悟入这个非常特殊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生命契合无间而有所感悟。走进一个文化的前提是必须真心喜爱它——喜爱它的风格、特色、个性和气质这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先在感性上与这个文化建立起一个很好的关系,才能有望尽快进入到对这门文化思想的知性思考之中

印度传统的六派正统哲学体系 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派别将先前分散在《吠陀》《奥义书》等远古文献中的思想加以提炼并进一步丰富、发展出系统化的学说和派别。各派中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模式和基本思想这些理论模式在历史上长期发揮着影响,最终化为印度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这个民族特有的性格兴趣、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意识形态,以及人生观、价值觀、生命观和宇宙观等

六派哲学兴起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后五世纪之间, 皆以彻底摆脱痛苦、达到解脱为其终极目的 分别为:弥曼差 Mimams a )派、吠檀多 )派。而诞生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佛教和耆那教因其坚持反对吠陀经典的权威性,并抨击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門教故始终不为印度教正统所接纳,被视为“异端”或“外道”而不在此“正统的”六派哲学体系之列。

印度教六派哲学形成的主要標志是其各自最初原典的出现。在这些原典中各派一般都提出一个基本理论模式或核心思想,此后的发展基本是沿着这些理论模式或核心思想而展开后代的思想家(这些派别在后世的传人)通常是在这些理论模式的框架内进行解释性的创新。

此派以吠陀祭祀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相信吠陀圣典的正确性,相信祭祀的功效与这一基本立场相适应,此派从最早的经典《弥曼差经》开始就特别强调“声瑺住论”。所谓“声”是指吠陀的言语,进而指吠陀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弥曼差派认为,吠陀是天启的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作者,因而昰永恒存在的圣典吠陀的观念因而也是长存的,故称“常住”吠陀中大量存在的内容是祭祀,绝对肯定吠陀之“声”也就是绝对肯萣祭祀的实在性,也就是肯定婆罗门教宗教活动的神圣意义

此派后来提出的主要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声常住论有关。如弥曼差派在印喥思想史上是著名的无神论派别而它主张无神论就与声常住论有关。因为声常住论要表明的是祭祀有功效无神论也是要强调祭祀有功效。在弥曼差派看来在祭祀行为和某种预期的结果之间起作用的,是祭祀行为本身产生的力量而不是神的力量。如果承认有神论的观念那就将否定祭祀行为的有效性或必要性,这是弥曼差派绝对不能接受的此派的根本经典是《弥曼差经》。

此派是以讨论梵我关系为主的一个派别在表述梵我关系的理论框架中容纳了种种观念或思想。此派继承和发展了吠陀—奥义书以来的古代婆罗门教的主流思想泹作为一个独立派别的产生则是以《梵经》的出现为主要标志。

所谓“梵”在婆罗门教中通常指一切事物的本体和宇宙的最高实在;所謂“我(阿特曼)”,通常指生命现象中的主体“我”有时也与“梵”一词混用,指一切事物的本体由于表面上每个人有其“我”及楿关的事物,而别人的“我”对自己来说又是外部事物因而无数的“我”实际就是现象世界。所谓“梵我关系问题”也就是指主体(或夲体)与现象世界的关系问题

《梵经》中归纳总结了不少先前流行的梵我关系理论,但该经作者本身在这一问题上倾向于“不一不异论”这种理论认为,梵作为一切事物的根本因与其作为部分或属性的我(现象界)是不同的;但从一切事物都有梵性的角度说,它们又昰同一的梵与我的关系被比喻为如同太阳和其映在水面上的影子的关系一样。

《梵经》之后此派中出现了许多分支,各分支的理论框架依然是梵我关系问题这些分支中主要有“不二论”“限定不二论”“二元论”等。

吠檀多派是印度传统哲学中的主要流派它在印度曆史上作用巨大,此派梵我关系理论体系中包含的种种思想一直到近现代,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印度民众

此派是六派哲学中成立最早的學派。根本经典是自在黑所撰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数论颂》。

根据现存数论派较早的完整文献《数论颂》的论述此派认为,事物戓人生现象是由两个基本实体相互作用后出现的这两个实体一个是“自性”,另一个是“神我”自性是物质性实体,神我是精神性实體二者相互作用,可以生出世间事物直接转变出事物的是自性,自性内部由三种成分──“三德”构成在自性未转变出事物时,三德在自性中处于平衡状态即三德间不出现某一德占主导地位的情况。而当自性被神我所作用(观照)时三德的平衡状态就丧失,自性開始转变出事物最先转变出“觉”,觉相当于理性或知性从觉又生出“我慢”,我慢是一种自我意识或主体性即将自己与别人或他粅相区别的意识。从我慢一方面生出“十一根”即眼、耳、鼻、舌、皮、发声器官、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心;另一方面又生絀“五唯”,即香、味、色、触、声五唯又生“五大”,即地、水、火、风、空这样,自性、神我、觉、我慢、十一根、五唯、五大僦构成了所谓“二元二十五谛”这是历史上各种数论派文献中一般具有的基本理论模式,是后代数论派中人通常都接受的数论派的各種观念、思想基本被纳入了这一体系中,即便后人提出新的观念也仍然是在这一框架中来叙述问题,表明看法

此派的特色在于强调对“瑜伽”的修行,并于如何修行瑜伽有极为详尽的说明瑜伽派对数论派的二元二十五谛理论一般也接受。但此派文献中论述的主要内容昰修持瑜伽的具体方法和意义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间编纂的《瑜伽经》为其根本经典。从该派的最早经典《瑜伽经》开始瑜伽派讨论的重点是“八支瑜伽”,即修持瑜伽的八个步骤这八支瑜伽,特别是其中关于“三摩地”的种种阐述是瑜伽派理论的基本框架。瑜伽派的后代思想家基本上是围绕八支瑜伽及其中的三摩地观念展开论述的

正理派虽然也关注对自然现象的分类,但它最有特色之处昰提出了印度较早的逻辑学说并对印度古代的辩论规则和其他认识论等方面的内容表明了看法。

此派的基本理论模式在其最早经典《正悝经》中即已提出这一模式就是“十六谛”的学说。十六谛是正理派在逻辑和辩论思想等方面提出的十六个基本概念它们是:量、所量、疑、动机、实例、宗义、论式、思择、决了、论议、论诤、坏义、似因、曲解、倒难、堕负。量指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或方法分为㈣种:现量、比量、譬喻量、圣言量。

正理派的各种理论基本上都包含在这十六谛中此派后世的主要文献或思想家大多是在十六谛的框架之内讨论问题,提出新观念时一般通过对十六谛中具体内容的解释表现出来该派据说与胜论学派为姊妹学派。根本经典是编纂于公元湔六至三世纪间的《正理经》五六世纪后,本派与佛教屡有关涉佛教在大量吸收此派思想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佛教因明学”,即佛敎逻辑学故此派对佛教在印度中世纪的发展影响巨大。中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玄奘、鸠摩罗什、真谛、义净)之一的真谛大师 499-56 9 )缯将正理派的根本经典——《正理经》翻译到中国如此可见正理派与印度中后期佛教深厚关系之一斑。十三世纪时甘吉沙 Ganges a 曾为《囸理经》作注释,此后《正理经》之研究逐渐式微甘吉沙之后的正理学派,则名为新正理学派

10 0~ 20 0 年成书的《胜论经》为胜论派的根本经典。胜论派的基本学说是句义论所谓“句义 Padarth a )”,是指由语言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对象在此则特指存在的原理、范畴等。胜论派的开祖优楼迦成立实、德、业、同、异、和合之六句义(六谛),即一般所采用的六句义说后加“无说”句义而成七句义说,再由慧月 Maticandr a )将“异”句义分为“异”“有能”“无能”“俱分”四种乃成立十句义说,用以诠释一切存在之实体、属性及其生成、坏灭の原理。

1 . “实”句义:又称主谛或所依谛指诸法的实体,有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等九种其中,地、水、火、风四大各由永远不变之极微(原子)所成四者集合而形成物质。

2 . “德”句义:又称依谛指实体的性质、状态、数量等,有二十四种即色、菋、香、触、数、量、别体、合、离、彼体、此体、觉、乐、苦、欲、嗔、勤勇、重体、液体、润、行、法、非法、声(古说缺重体以下七种)。

3 . “业”句义:又称作谛乃实体的业用动作,有取、舍、屈、伸、行五种

4.“同”句义:又称总相谛、总谛,指诸法共通存在的性质力用或名有句义,为实、德、业三者共通而为有之存在性即有性,故名

5 . “异”句义:又称别相谛、别谛,指令万法产生差异原洇的原理即指九种实句义相互间的差异。于六句义说中此异句义尚包含有能、无能、俱分等三句义。

6 . “和合”句义:又称无障碍谛指令以上五种独立的原理不离而相属的因缘。

7 . “有能”句义:与实、德、业三者和合决定共同或个别造自果的必要因素。

8 . “无能”句义:与实、德、业三者和合令三者不生自果以外之余果的能力原理。

9 . “俱分”句义:此亦遍于实、德、业乃能于一法有同、异两用之原悝。此有总同异、别同异二种前者即如实、德、业三者各有同异,后者则如实句义中的九种互有同异

10 . “无说”句义:说“无”的原理,有未生无、已灭无、更互无、不会无、毕竟无等五类

以上十句义中,实、德、业三者犹如体、相、用“实”句义指诸法的实体,“德”句义指实体所具有的性质、事象“业”句义指实体的业用动作;而余七者不外是表示实、德、业相互的关系,以总括万有的生存坏滅

印度传统六派哲学思想虽呈多样性,但任何一派都承认韦陀经和奥义书中的业与轮回思想以终止轮回获得解脱为所有各派之究竟目嘚。

一词意译为“结合”“贯通”“统一”等在中国古代佛教经典中,则始终将其译为“相应”“相应”一词在我国翻译史上已成定譯。为了顺从古意在此我们仍然 Yog a 一词意译为“相应”。故《瑜伽经》又可名之为《相应经》

相应可细分为五类相应:一者与境相应;二者与行相应;三者与理相应;四者与果相应;五者与机相应。

境是境界的简称印度传统哲学中又称为“地”。“地”是指我们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程度是“见地”的简称。“地”也指生命或叫意识所处的状态故又是“境地”的简称。唐代伟大的翻译家玄奘去天竺取经重点取的就是一部名为《瑜伽师地论》的典论。《瑜伽师地论》所阐述的正是瑜伽师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境界和与该境界相應而生之见地的一部佛教大论这部论中所指之“瑜伽师”是指佛教内的瑜伽修行大师,非指印度教传统里的瑜伽师《瑜伽师地论》所闡皆为佛法之境、佛法之见,也即佛法之地地者,修行之步骤次第之谓也佛教瑜伽师自然是与佛教修行境界相应,因与佛教境界相应故佛教瑜伽师生命内所现之境界皆为佛教境界,而非道教、基督教等教之境界

心起为境,性分为界当我们的“心(意识)”处于不哃的状态,我们所见是截然不同的即所见之“境”不同。不同的心即会出现不同的境因心不同故而境亦不同。如同一个月亮悲伤的囚见之为悲,欢喜的人见之为喜此即所谓“月印人心,悲喜不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同理我们感受到的和看到的这個世界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因为我们处在如此这般的意识状态之故。如果我们处在梦中或动物的意识状态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會是另一种样态。我们生起什么样的意识状态我们就同时也获得了什么样的外境。什么样的心与什么样的境是同时生起的是互动的和互相依存的。我们进入什么样的意识中我们同时也就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世界)中。这就叫“心起为境”

“性分为界”的意思是:当峩们处在某个意识阶段(状态)时,我们就拥有与这个意识阶段(状态)相应的生命特征和属性比如说,我们现在是人也就是说我们現在是处在人的意识阶段(状态)中,我们因此拥有了唯独“人”才有的特征和属性这种唯独“人”才有的生命特征和属性,就叫“人性”因为我们拥有了“人”独有的特征和属性,所以我们得以将自己和处于其它意识状态的生命群体(如动物等)之间区分开来这种囚与动物之间因生命特征和属性上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界限和分界就叫“性分为界”。“性分为界”的“性”即特征和属性之义六噵(地狱、饿鬼、动物、人类、阿修罗和天人)之间或十道(六道加上罗汉道、缘觉道、菩萨道和佛道)之间的不同是生命内在状态——即境界的不同,也即各自所处生命(意识)阶段的不同

当生而为人时,我们的生命(意识)当然是处于“人”的阶段(状态)此时“囚”的生命(意识)处于显化和压倒式优势地位。我们会因为越来越深入地认同人类所处的这个生命(意识)的阶段(状态)而倾向于莣却和否定其它生命(意识)的阶段(状态)的存在。但倾向于忘却和否定其它生命(意识)的阶段(状态)不等于其它生命(意识)階段(状态)就不存在。无论我们对其它生命(意识)阶段(状态)的存在是肯定还是否定,它们仍然一点不少地存在着只不过它们昰以弱势和潜藏的方式存在着,它们构成了我们的“潜意识”物理学家说物质不灭、能量不灭。瑜伽学则坚持认为生命同样不灭意识哃样不灭——它们可以以不同的阶段和方式存在着,或以潜在和显在的状态交替转化着但它们从不消失。

当我们是人时“人”这一生命(意识)处于显化和强势状态,而地狱、饿鬼、天人和佛陀等另外几道的生命(意识)则处于潜化状态而成为我们的潜意识当我们生於地狱中时,“地狱”这一生命(意识)则处于显化和强势状态而其它几道的生命(意识)则处于潜化状态而成为我们的潜意识。其它各道亦复如是依此类推。

瑜伽修行就是将我们的生命(意识)于同一境界(即十道中的某一道)或不同境界(即十道中的各道)进行不斷的深化和拓展最后达到与任一境界或所有境界之间融通无碍,与任一境界或所有境界之间融通无碍其实就是认识与意识各状态或意識各阶段之间畅达无间。

就是修行“修行”这个词是印度瑜伽学和哲学的一个核心术语。我们中国文化中则称之为“实践”或叫“践履”修行就是实践,实践就是修行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都是无比注重修行和实践的文化中国和印度的学问皆属于生命实践(修行)嘚学问,皆属于实践(修行)的智慧学通过包括瑜伽在内的修行,令业已扭曲的身心再恢复过来令业已污染的身心再恢复清净。通过修行来实现意识的彻底觉醒和人生的终极关怀(即成佛、成圣、成觉)所有关于生命和人生的各样理想,都只能通过真真实实的修行来達成和实现

以中印两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自始至终皆十分注重修行(实践)而不重视思辨和推理这是东方文化特色之所在——┅切真知灼见皆自身心实践中出生,皆自生命(意识)觉醒中显现因东方文化注重身心实践、生命实践,故而在生命修行上积累了非常豐富的经验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生命修证体系中国的儒、道,印度的瑜伽与佛教皆属体系博大的生命修证系统。因这些体系和学说皆來自身心实证和生命体悟所以我们今天要想真切理解和契合这些文化和智慧体系,同样也必须经过一番艰苦而真切的修行舍此别无他途。

瑜伽哲学体系在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中一直是以实修实证为其主要特色瑜伽即是修行之意,无修行即无瑜伽瑜伽哲学中所有的学说,所有的理论所有的观念,所有的理想都必须落实到修行上来检验和实现。

“与行相应”就是将所有的瑜伽学说、生命学说或哲学学說落实到修行上来或转化入身心生命之中而避免这些学说或思想处于飘浮、摇摆、空泛、愰惚、滑转等状态。我们现在正在讲授的这部《瑜伽经》中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来自帕坦伽利的瑜伽修行体验和超凡洞见,而不是通常意义上一个哲学式的观点或推论如果要想切實领悟《瑜伽经》中的每句话,同样需要我们有一个长期而切实的修行不是仅仅靠我们平时的那点思辨或推理,即可透彻了知《瑜伽经》的全部真意

“与行相应”是瑜伽始终不易的宗旨,也是瑜伽哲学的核心通俗地讲,与行相应就是将包括《瑜伽经》在内的一切圣贤の教导落在身心实践上切实融进生命中。

理有佛家之空理、道家之玄理、儒家之性理、易学之象理、社会各行业中之事理、人伦之间的凊理和现代自然科学之物理瑜伽是什么理呢?就是“相应之理”可简称为“应理”。整个一部《瑜伽经》反复阐述的就是相应之理

茬魏晋时期,道学兴起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与老庄的精神和生命很能相契相应,故对老庄的了解很到位很准确王弼、向秀等竹林七贤為其代表。斯时玄风大振老庄之玄思玄辨之玄学风靡神州,众人无不以谈玄论道为时尚魏晋之后,中华民族历史上再也没有能如王弼囷向秀或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时代那样与老庄之精神之生命达到浑然相应而契合无间。

南北朝与隋唐时期佛法东渡,整个中华民族的头腦全在佛教我们不仅全盘接受和吸收了印度文明中最精华的智慧体系,同时还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和创辟且于盛唐之时,先后演化出仈大二小佛门十宗这佛门十宗中任何一个宗派,无论其体系之完备、析理之精透、个性之鲜明、修行之方便、代表人物之贤明皆远超茚度佛教。由此可知在南北朝与隋唐之际,我华族之头脑与佛之空理甚为契合斯时,真可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佛法空理流布忝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村夫民妇无不以谈佛论空为兴趣起点,学问标的

时代降至宋明,儒学自先秦后进入第二个发展时期斯时儒家性理之学大盛,华族菁英幡然发现佛老之学以出世为归,求寂为务往而不返,有去无回终非救世良方,安身之本人之为人终無着落。儒者守仁为学,极高明而道中庸实乃化民为俗,成德立人之教也自此,中华民族的文脉又重新复归于自己由此,中华民族重又发现自己成为自己,进而超越自己以透发出无限之智慧与创造力以此为准,学者方知佛老之学终为大偏,难入圆境;孔孟之噵实为民族之根众生之本,大中至正之道也

此外,我中华民族是一礼仪之邦注重人伦,注重情感注重人性之常。仁、义、礼、智、信乃我族人之行为守则《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义,《西厢记》《红楼梦》里的情皆是我国历代重情守义之反映。世事洞明皆學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故我国历来是一个注重情理的民族

西方自十七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在两个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一为探索自然世堺奥秘的自然科学此统称为“物理”之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宇宙学等是;二为探索社会人群相关问题的学问,此统称为“事理”之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军事学等是

当代无论东西方,都是物理与事理之学一统天下人们的頭脑封限于此。故这个时代人们与物理和事理很能相应;相反,与过去的佛之空理、道之玄理或儒之性理抑或人之伦理与情理不能相應,严重缺少存在的感受与呼应严重缺少同情之了解。当代中国人或东方人视我们古人长期生活于其中的、思考于其中的空理、玄理、性理或情理如同陌路,几乎毫无同情与共鸣之感但一提起科学、民主、社会规则等,则非常有亲切感并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就是現时代的与理相应的特色——与物理与事理特别相应

一个民族或群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与不同的“理”发生相应而出现不同的时代思想与文化特色一个个人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同样会与不同之“理”发生相应而出现不同的兴趣倾向和人生倾向这些不同的兴趣倾姠和人生倾向既与这个人的先天禀赋有关,也与此人的后天努力与际遇有关

就以大唐时代伟大的佛经翻译家玄奘法师来说,这位大法师曆经万苦西行取经经取回来后又从事翻译。一生翻译的经典为历来之最其所译经典对后世思想文化影响之大,更是无人可及就这样嘚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和翻译家,当他在谈及儒学时其对孔孟理解之偏、对儒学见识之陋,会令任何一位后人大跌眼镜或瞠目结舌根本沒法相信,如此论儒文章是出自这样一位有道高僧之手这就证明,玄奘此人唯与佛之空理相应而与儒之性理不契。

在印度自佛教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诞生以来,多数帝王皆极力推崇和提倡佛教将佛教上升到国教之地位。尽管如此佛教在印度历史上始终只是部分人の专属,而大多数人则仍然偏好印度教平心而论,佛教是印度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最美丽的智慧之花无论从理境、哲思、逻辑、修荇法门及人才的培养和传继等方面,佛教皆远胜于印度其他一切哲学流派和宗教流派佛教是印度文明的最高成果,是印度文化中的奇葩但印度本国多数民众就是与佛教不能心灵相应、情感相契,始终视佛教为“外道”为“异端”,而远离之或排斥之结果是,印度周邊国家皆是佛教之国唯有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佛音消失已达千年之久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与什么相应,或不与什麼相应除了时节因缘、历史运会和先天禀性等因素外,也与后天人为努力与环境熏染存在着很大关系《瑜伽经》中传授的各种冥想和禪定之法,这些方法皆是化理为法在打坐时,将所学之哲思和理境等化入身心之中或将身心化入所学之哲思和理境之中,此即名之为“禅定修行”如此禅定之法,不仅可以与自己身心相应而达到净化身心、祛病健身之目的或与先天本性相应而实现生命觉醒和开悟解脫之人生终极目的。如此禅定之法同样也可以让我们迅速地进入与佛之空理相应、与道之玄理相应或与儒之性理相应之中。故瑜伽的修學是非常有效地与百家学说尽可能彻底而全面地同情、共鸣与相应的途径这一点不仅在印度历史上被无数次地验证着,以后还将被不同時代、不同人群一再地验证着

上面讲的与理相应是从认识论角度来讨论,与一门学理是相应还是不相应。如相应则契入无间;如不楿应,则相望日远与理相应除了有认识论之巨大启示和指导价值外,还有创造之无穷价值需知相应即创造。

相应即创造可分为两大主偠的创造方向:一者是思想文化之创造;二者是生命(意识)境界之创造隋唐时,与佛之空理相应在那个历史时段,我们创造出了一個辉煌的佛教盛世一大批高僧大德出世,一个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被创建起来这就是与佛之空理相应后产生的思想文化之创造;当代与物理和事理相应,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物理学、化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蓬勃发展这就是与物理和事悝相应后产生的思想文化之创造。

相应即创造的第二层意思是生命(意识)境界之创造本来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存在的,但因为有了佛教Φ的“净土三经”的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相关的观想与修行方法等,如此本来没有的西方极乐世界现在有了——至少相对于相信和修行佛教净土宗的信徒们来说,极乐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不虚的。何以故相应即创造故!因这些信徒们与佛教净土类经典相应故,因這些佛教徒将佛教净土类经典所描述的极乐世界内化入自己的意识和生命中之故自此,极乐世界即是真实存在的:佛教信徒们用自己的意识和生命将其集体创造了出来——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构思出来而是真实地创造了出来——像上帝创造世界那样地创造了出来。

无论昰阿弥陀佛创造了这个极乐世界还是佛教信徒通过相关经典创造了这个极乐世界,还是佛陀与信徒们共同创造了这个极乐世界总之,這个被称之为“极乐”的世界或者叫境界业已被真实地创造了出来。就像本来没有宋明儒学当我们创造了宋明儒学后,它们就真实地存在着一样;就像本来没有上帝当我们通过《圣经》将其创造出来后,很多基督徒的确可以真实地看到、感受到、体验到、经历到上帝嘚存在的真实性并实实在在地时常感受到上帝的护佑与启示。因为相应即创造。除非《圣经》从地球上彻底消失或佛教净土类经典從地球上彻底消失,那么伴随着《圣经》或净土类经典而来的那个极乐世界、那个上帝或那个相关的意识与生命的境界才会彻底消失,洇为我们不再与那个学说、那个观念、那个情境发生相应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再创造它们了它们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试想如果玛雅文化里有一个关于“东方极乐世界”的学说,如同佛教经典中关于西方极乐世界的论述一样的真切与清晰具有着大量的信徒日日夜夜哋观想着这个世界、思忆着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至少对于这些信徒而言就是真真实实存在着的,就像上帝对于基督徒那样真真实实哋存在着可是,如今玛雅这个文化消失了——连同它的“东方极乐世界”一起消失了那么,自玛雅文化消失之时至今那个“东方极樂世界”再也不复存在了,就如它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样

与理相应的意思是:一个境界或一个生命领域内,本来是不存在的但如若经过长期在意识中观想和创造,它就会成为一个真实的存在——无论是相对于你自己而言或相对于别人而言,都是真实的存在说它昰真实的,是因为这个境界或这个世界是可以在身心上发生相关的效力和作用引发出相关的知识和智慧。比如说历代都有佛教徒于睡夢中或禅定中“游”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历,一旦这种经历发生后这个和尚的智慧、知识结构等会发生巨大的飞跃和变化,或出现身心各類疾病忽然痊愈等不可思议的现象这就说明“西方极乐”这个境界、这个世界,在这个和尚身心里发生了真实的效力和作用是故,与悝相应不仅有认识含义更有创造含义。

果”即结果义、成就义、果境义用佛家的话说,“果”就是修行之最终果位——佛位、佛智和佛境也即“涅槃”或“无上正等正觉”之义。用儒家的话说“果”就是君子或大人之极致——成贤成圣,也即进入化境之义用道家嘚话说,“果”就是成为真人或至人之玄境(玄智之境)用基督教的话说,“果”就是成为像耶稣那样与上帝心心相印、与上帝一体的鉮子成为一位“道成肉身”者。佛境、圣人、真人和神子这些皆是东西方身心成长之极致、生命觉醒之圆满之称谓,皆是以不同方式修行后之“果”

什么叫修行?一切改善和净化身心的方法皆是修行;一切向着生命(意识)觉醒方向的努力,皆是修行;一切理论和悝境化入身心和生命之中而落实之皆是修行;一切疏通身心和超越自我的方法和行为,皆是修行所有的修行流派——无论是佛家、道镓、儒家、瑜伽或西方以基督教为主的修行方式和方法,皆可划分为两大类:因位起修法(又名“从因到果修行法”)和果位起修法(又洺“倒果为因修行法”)

因位起修法,也即从因到果修行法这个大家会认为很好理解:我们是愚昧、颠倒、身心混乱的凡夫俗子,现茬我们不甘于沉沦奋而好学,以古之圣贤为楷模而发心修行若从儒而行者,则自洒扫应对学起自正心诚意做起,一路向上经过“彡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达至圣人之化境同于宇宙之大化而与天性合一。

孔孓的三十如何四十如何,六十、七十又进至如何只是夫子自况,他人未必定要雷同之后世学人,亦可三十而达至“知天命”或四┿而达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化境等。从儒修行后无论于何时达到何境地,其修行方式皆为“因位起修法”而无疑即通过修学某種方法,经过一段时日后达至某境地,复又于此境地之上起修经过一段时日后,又达到一新的境地……如此则名之为“从因到果修荇法”。

佛家亦复如是从凡夫起修而达至天人果位;从天人果位复起修达至罗汉果位;从罗汉果位复起修达至菩萨果位;从菩萨果位复起修达到佛之果位。此修行程序同样是因位起修法即“从因到果修行法”。

但从因到果之修行方式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成本高(时间、精力等花费太大)、效果慢的问题。就拿佛法来说吧在大乘经论中,有一个突出的观点就是:一个凡夫开始修行到成佛需经过“三夶阿僧祇劫”,就是“三劫”这么久远的时间“一劫”是多长时间呢?把一个城池内的建筑清空后放满芥末子,一百年拿走一粒将此城池中所有芥末子全部拿完后,这就是“一劫”一个小型城池内的芥末子拿完,谓之“一小劫”;一个中等城池内的芥末子拿完谓の“一中劫”;一个超级城池内的芥末子拿完,谓之“一大劫”一个修行人用了一大劫来勤苦修行,能不能成佛呢不能。需要三大劫嘚时间来修行方可成佛。

成佛好不好当然好。成佛是任何人的必然选择与人生的终极归宿成佛是每个人对自己的最后一个必须履行囷完成的责任与使命。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这都是我们必须要去完成的人生使命。之所以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要去立即完成此使命那说明这个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他必须要完成的人生最为根本的任务之故。当某一天他幡然醒悟,他就会立即意识到成佛是烸个人的不二选择,是必须要尽快完成的人生使命成佛固然好,也固然十分必要但如果成佛的过程需要三大劫之久的话,试想谁能有這样的恒心和耐力呢就是那些发心最坚固者,想必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会被这个“三大劫”吓退吧

将成佛过程构建的艰难而漫长,有两夶意义:

首先是令修学者有一个吃大苦受大难的心理准备修行是净化自己、完善自己、改造自己、成长自己、超越自己和圆满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关乎身心成长关乎生命觉醒之大事,为人生中最重要之事如此之事,岂能无需努力即可得之道家曰:小死小活,大迉大活不死不活。修行就是再生的过程就是死去旧我、再生新我之过程。既然是关乎大死大活之事岂能一蹴而就?必待付出整个身惢才能换回一个全新的身心。必待付出整个生命方可换回一个全新的生命。功利之徒懒散之辈,必与佛无缘

其次是令修学者生出莊严与神圣之感。万物易得必易失此为众生之通病。如若成佛之路漫长而艰难必令众生蒙生稀有之念。因有此难得之想而生出成佛の事为无比神圣与庄严之感叹,而起渴仰敬畏之心依此渴仰敬畏之心而成立起道统与传承,依此渴仰敬畏之心而建筑起价值与体系

但凣事需有一个“度”。佛法中将修行时日确定为无数生无数劫之久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故自公元七世纪开始印度佛教发展进入到晚期夶乘佛教——密宗时期的诞生和崛起。密宗诞生和崛起的历史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如何将成佛之路由三大劫缩短到此生之内来完成故密宗的宗旨是:即生成佛,或即身成佛——此一生之内或此身寿之内而圆满完成转凡成圣之目的

目标确定了——我们一定要即生(身)成佛,如此立即会引发出下一个问题:使用何种方法能令我们完成这个愿景呢?密宗所采用的核心方法就是果位起修法又名“倒果为因法”。

倒果为因法简单的解释就是:我是凡夫不是佛,那释迦牟尼是不是佛他当然是佛。你是我不是那我与你融为一体,将你的一切(即佛之境界、智慧、功德、解脱、圆觉等)化为我的那我不就是佛了嘛。将佛陀的一切化为我的也可以理解为将我的一切化为佛陀的。这样我们起步就安处于佛之境界中、佛之圆觉中。以佛之圆觉、佛之功德、佛之法力来迅速地清净身心、改造身心将一切原本鈈合佛境佛果之处,转化提升到佛之境界和佛之果位上来如此,密宗的修行特色可以概括为:起步即站在佛陀的肩膀上前进起步即站茬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密宗是通过其核心修法——三密相应来实现“将佛陀的一切化为我的”这一目的的三密就是:“身密”——各种掱与指组合而成的不同形状,名之曰手印;“口密”——念诵真言即与不同的菩萨和佛有关的咒语;“意密”——观想自己的身心融入佛的身心之中,我即佛佛即我。三密之中则以“意密”为核心之核心。但印度七世纪后崛起的大乘晚期佛教——密宗(后陆续迁移到Φ国西藏地区)它的核心成佛方法“三密相应”法,并非密宗新创而是撷取自《瑜伽经》或帕坦伽利关于“瑜伽”的思想,特别是撷取自“瑜伽”五相应之“与果相应”的思想

早于印度佛教密宗诞生七八百年或更早,以瑜伽之父帕坦伽利或《瑜伽经》为代表的瑜伽流派即已发现了另一种与通常修行方式全然不同的方法——与果相应法即“倒果为因修行法”。“倒果为因修行法”是东方生命修证史上、东方生命哲学史上以及东方文化史上最为重大的里程碑事件。它将通向生命觉醒的漫长修证之路大大缩短甚至在某些上根大器之人那里,缩短到顷刻之间即由一名凡夫达到佛陀和圣人之果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生命学中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論”之于心理学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于物理学。

与果相应法不仅将修行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在修行过程中,让修行者最大限度地达到叻安全、高效、彻底、全面、稳妥以及三根普被——上根器者、中根器者和下根器者皆适合的修行

儒家和道家以及西方之基督教,尽管其思想和修行方式中很多处隐含有“与果相应”的修行方式,但时至今日“与果相应”之“倒果为因修行法”一直在这几家学说和实踐中,没有作为一个正式命题被提出来这些学派的思想家们也没有真正意识到,“倒果为因修行法”在生命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在整个对生命内涵探索和实证的东西方文化史上,惟有瑜伽在最晚不迟于《瑜伽经》的诞生之际首先发现了生命中一大奥秘:通過瑜伽(即相应)的方式,将我们自己与大成就者(觉者、圣者)的修行境界与成果短时间内甚至瞬间达到相应、相融和合一,而完成修行之目的实现生命的终极觉醒和究竟解脱。

印度晚期大乘佛教将《瑜伽经》所提示的“与果相应”之法吸收为密宗的核心组成部分,用此法来实现“即生成佛”之理想与目的自此以后,密宗人才辈出得不可思议之大成就者不计其数,一直作为佛教乃至整个东方生命修行的旗帜持续达千年之久至今佛教密宗仍然是东方各修行流派中成就者最多、成就最快速的代表。

相对而言在瑜伽领域中,数百姩来门庭凋零、觉路荒芜、思想萎靡、浅薄自大不要说得大成就者难得一见,就是小成就者环顾天下,也是凤毛麟角故瑜伽在这几百年乃至上溯一千多年来,整体倾向是趋于保守和封闭趋于浅薄和无知,泥沙俱下一代不如一代。当代瑜伽师们几乎将《瑜伽经》Φ的真义遗忘殆尽,甚至于对最为基本的“瑜伽”之五义几无一人通晓。特别是瑜伽五义之“与果相应”义这是我们瑜伽修行中最为精要之处,当代瑜伽师中知其本意者同样几无一人。倒是七世纪之后佛教密宗将我们瑜伽中最为精要的发明与发现——“与果相应”修行法吸收后,充实而传承之发扬而光大之,终成当代东方传统文化和生命修行中最为活跃、最有生机之佛教密宗文化和密宗修行体系。在接下来的疏解《瑜伽经》过程中我们将会反复讨论“与果相应”。

“机”者契机、生机、当机、机会、机缘、投机之义也。与機相应的意思是在处理事物时,知晓事物内外生成变化之火候而随时理解之随时把握之。但达到“随时理解之随时把握之”的前提昰,我们须时时处于很深的觉知之中即意识时刻处于高度灵敏状态。如此则可随时随地全然了知身心内外一切存在的特征、性状、规律和状态等细微之变化,而作出随机和恰如其分的反应

一位瑜伽修行者,须让自己时刻安处于一个很深的觉知状态(具体方法就是没有方法没有方法的意思是,你想让自己达到“很深的觉知状态”你此时就达到了,以后你会越来越深入地达到)在这个状态中,身心朂为和谐而交融性情最为沉稳而包容,此时的瑜伽士在记忆力、理解力、自控力、反应力、洞察力和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达到最佳状态洳是,瑜伽士的生活将越来越充满活力思维越来越条理分明,行为越来越简捷有效情感越来越细腻厚重……当瑜伽修行者达到这一步時,他几乎可以成就一切人间事业——只要他爱好某事或追求某事几乎无有不成。何以故在深刻的觉知下随时与机相应故。因知音律の道并相应之而成演奏家;因知色彩和线条之道并相应之,而成画家或书法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事业家等等,皆因知其领域之道而相应之、契合之以获诸多发明与创造而成就为家。故知瑜伽修行可成就百家。

“机”之一字在古代与“几”字相通。何为“几”微妙幽玄之义。但微妙幽玄非是神秘莫测。儒者谓:“善学者当有知几之能,查幽之力非此,不可谓之善学之人”知几就是与机相应。与机相应格物,则见几知著;临事则当机立断;论学,则契机如理;修行则心心相通。

必须一提的是与机楿应不是让我们去强探力索什么是“火候”,什么是“机缘”或什么时候该“当机”等,与机相应就是虚心地以万物为师真诚地与一切为友。当我们真正虚心地以生活为师为友时生活就会告诉我们关于它的一切;当我们真正虚心地以思想为师为友时,思想就会告诉我們关于它的一切;当我们真正虚心地以瑜伽为师为友时瑜伽就会告诉我们关于生命的一切……

没有人能够告诉你关于某事某物的所有知識,以及我们与它们之间所有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与对待等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因此很多人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安排生活,如何来對待人生如何来处理情感,如何来条理思想以及如何来沟通身心,如何来和谐人我结果就是,生活和人生被我们弄得一团糟思想囷情感被我们弄得颠三倒四——所有的一切都不在它们该在的地方,都不是它们该有的状态于是,我们便陷入越来越深的焦虑、迷茫、混乱、空虚与堕落之中而迷失了自己。

瑜伽中的“与机相应”教导我们要想找回我们本有的存在感、真实感、智慧的人生和诗意的生活,一点也不难只需做到“与万物为师,与一切为友”即可——前提是虚心而真诚地结果是:我们马上即进入到与万物同呼吸,与天哋共身心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与机相应的境界。——此时生活将告诉你,什么是生活;人生将告诉你什么是人生;思想将告诉你,什么是思想;历史将告诉你什么是历史;当然,瑜伽也将告诉你什么是生命的真相。

”是英语从梵文中借来的中国佛经中,将此梵攵词音译为“修多罗”“修多罗”或 Sutr a ”,其有五重含义

现在缺少确切的记载,但最晚不迟于隋末唐初时我国造纸技术业已传入印喥。推测传入的原因应与商旅沿丝绸之路往返于中印,或中印高僧往返于两国有关在此之前印度的典籍最早是书写在大型贝壳和动物嘚骨骼上的,很类似我国的甲骨文约公元前六世纪前后,印度人开始陆续将典籍书写在经过裁剪和防腐处理的芭蕉叶上自芭蕉叶的书寫诞生后,就成为印度典籍书写的主流但芭蕉叶书写并没有完全取代贝壳书写,贝壳书写仍然在小范围内被保留着伴随着蕉叶书写,歭续到中国纸张传入为止在中国的纸张未传入印度之前,书写于贝壳和芭蕉叶之上的经典统称为“贝叶书”或“贝叶经”。

“经”最原始的意思是贯穿于贝壳或蕉叶的“线”这条线就叫“经线”,简称为“经”不久,“经”的含义就被用来指称贯穿文句之间的基本精神每本典籍中都有一个基本宗旨贯穿于全文。如《瑜伽经》就是由“瑜伽五义”这个基本宗旨贯穿于整本经典的用我们中国人的观點看,凡是被称为“经”的典籍必须有一个形而上的“道”贯穿其中。不然则不能被称之为“经”。那么《瑜伽经》这部经,是什麼“道”贯穿其间的呢就是瑜伽之道贯穿其间的。这个“瑜伽之道”就是基于“瑜伽五义”之上的“生命觉醒之道”因有此真实不虚、可修可证的“瑜伽之道”贯穿于此经,故《瑜伽经》方可称之为《瑜伽经》

经文与一般文字有很大差别。经文全部是从圣贤的见地中、生命中自然流显出来的智慧金言这些智慧言语,字字发人深省句句启发暗昧。故研习经典不可如阅读一般文字仅需一遍两遍即可。但凡经典皆需反复玩味,一生相伴如《四书五经》,我们中国人从儿童一直读到老还是感觉读不透。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囷启发。经典给人的启发是无穷无尽的就像一眼泉水那样源源不断。经典的深度来自经典作者的生命和智慧的深度因这些经典的作者皆为圣贤,已得生命究竟圆满已融入无限和绝对之中,故他们的言语和教导自然也是来自这个无限和绝对的源头。因来自无限和绝对の境其所含智慧和启发,自然也就泉涌不断无有枯竭。

经典是圣贤的生命化现是圣贤的智慧结晶。深入经典就是深入圣贤雄沉博大の生命圣境之中此圣境可令经典之研习者、修学者和念诵者涤荡身心,提升境界开启生命,重获新生经典是圣贤的第二生命,或者說是圣贤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故走进经典就是走进圣贤生命。老子《道德经》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綿绵若存用之不勤。”经典如同无形的“玄牝之门”——一个巨大的、抽象的、母亲式的“子宫”将我们的健康、纯洁、智慧、解脱囷整个天地万物等,悉数生化出来一次又一次地生化出来,永远生生不息

标准者,不易之法则也是非对错之参照也。经典是人文世堺的参照标准每当我们临事难决之时,当参照相关经典以为准绳。在印度古代逻辑学(即“正理学”)中事物的是非对错之评断标准,在符合逻辑学中的三大根本定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的基础上还承认有四种途径,皆能让我们正确认识和评判事物:现量——矗接感知如眼睛看见太阳等;比量——合乎逻辑的推理;譬喻量——通过“像……一样”来加强和拓展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圣言量——通过圣贤的教导和经典的启示来认知事物和判断是非。“量”即衡量、丈量或考量之义

耶稣说:我是道路,我是真理我是生命。岂止耶稣或《圣经》是我们的道路、真理和生命每个大成就者,每个圣贤和他们的言行经论都是我们的道路、真理和生命。这就是“圣言量”之意

尤其是印度的瑜伽学派,非常注重修行实践经者,“经过”“经由”“经受”也即“行”之义,合称“经行”佛敎传入中国后,僧侣们依经修行时仍呼之为“经行”。“经行”即约身心以合经义之谓也或依经而行之谓也。经典不仅是用来阅读和思考的它们更是用来实践和经历的。以中印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无比注重身心实践和依教修行。空言一丈不如实行一尺。我们先辈们佷不喜欢泛言经典而不切实际将此斥之为“清谈”或“戏论”。清谈误国戏论误己。此为行者之大忌自古修行者,均提倡少言多行避免空谈戏论。

现在——你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正式进入经文。开篇第一节:

1.1 现在开始教授瑜伽。

瑜伽学派之于印度文化类似儒家の于中国文化,皆以质朴为尚不事浮华,不喜繁杂相对于儒家,道家在立论或作文时喜新词丽句、铺排张扬、耸人耳目、端绪丛生。相对于质朴的瑜伽学派而言印度的佛教很类似于中国的道家,也很喜欢营造一个曲径通幽、富丽堂皇、异彩纷呈、奇幻夸张之文风与悝境

道家喜好新词丽句,终于风流出魏晋华彩文章开一代文学盛世。但终因光华其表空疏其中,而乏恒力若流星现于长空,若昙婲开于中夜反观儒家,力尚朴实不事浮华,而其力恒久孕化无穷。佛教于印度也因其喜好奇幻夸张之风格印人终究不喜,任其流浪海外如《瑜伽经》者,文辞质朴通俗无穿凿刻画之迹,印人反视其为传统之正宗大家不可因《瑜伽经》言词朴实,而生轻慢想《瑜伽经》文句固然简捷平易,但皆微言大义

帕坦伽利是一个森林中的隐士,因为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导师、最伟大的圣者有很多囚从四面八方很远处跋涉而来,慕名而来的追随者越来越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渴望受到圣者的教导,因为印度有一个拜见圣賢的久远的传统梵语有一个专用单词 Darsha n ”,这个词的意思是“谒见圣贤”或“最大限度地给自己提供与圣贤待在一起的机会” Darsha n 传统茬印度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一直延续到当代,这个传统仍然被很好地遵循着

某一天,圣哲帕坦伽利从他隐修的山洞里走出来静静地走箌森林中——那里聚集着众多追随者们,来到人群中并慢慢地坐下来圣哲用他那无比深邃而清澈的眼神环顾了一下人群,并没有急于开講而是等了一会儿,好让骚动的人群渐渐地平静下来在圣哲的追随者们热切等待了许久之后,大觉者帕坦伽利使用世上最美丽的语訁——梵语说道:“大家准备好了吗?”——那一场讲授《瑜伽经》的盛会之后集会中某个弟子将圣哲的开场白记录了下来,可能是为叻记录的方便起见这名弟子将圣哲的开场白浓缩为一个单词

. 放下万缘,当下即是

?什么意思呢圣哲的意思是说:你真的准备好当一洺瑜伽行者了吗?你真的准备好成为一名弟子了吗你真的准备好放弃你的过去,来追随一位圣贤了吗你真的准备好迎接自己的蜕变和洅生了吗?在你面前是一个看不到底的深谷——瑜伽就是那深谷圣贤就是那深谷,未来就是那深谷你准备好要去完成那可能是你人生Φ的最后一跃了吗?因为这一跃之后过去的你将不复存在,你很快将经历一番大死大活后获得重生:这一跃之后你将消失进永恒之中;这一跃之后,你将从此踏上觉醒之路而成为一个圣者——此前认识你的人们将不再认识你他们无法接受一位仅仅是姓名相同,其他所囿方面皆已不同的人你为他们带来的陌生感、疏离感、无常感、渺小感,甚至是丑陋感和罪恶感等等很有可能会引发他们——以前你朂亲的人和最爱的人讥笑你,拒绝你抱怨你,甚至敌视你那么,圣哲说:“你准备好了吗”—

圣哲的意思是:如果你认为还没有准備好,或认为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在我们还没有正式讲授瑜伽之前,你此时就离开还来得及不然,你们将要在我(圣哲)这里浪费光阴我(圣哲)也会因此浪费时间。如果此时你们就离开这样对我们彼此都有好处,对我们彼此都是一种尊重

释迦牟尼成道后开始讲法,一直讲到他人生最后几年时佛陀认为那些入门性的知识已经讲完了,弟子们也有了很好的基础现在不需要再对听讲人群有任何迁就,应该将自己所亲证到的那个最圆满的境界亲见到的那个最不可思议的智慧,和盘托出

于是,佛陀决定开讲《妙法莲华经》佛陀讲經甫一开始,就有五百比丘离席走了,不听了《妙法莲华经》载:“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洳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当这五百比丘离开后,佛陀说了一句:“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真实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为何佛陀说这五百比丘“退亦佳矣”因为这五百佛弟子,远没有做好承受和修学佛陀圆满极果之教的准备佛陀和帕坦伽利嘟明白,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受教于圣者的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承当生命实相的,这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和身心准备这同样涉忣到,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瑜伽行者或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圣者弟子的问题

对当代人来讲,我们如果欲步入瑜伽修行或成为一名圣哲嘚弟子,不仅要有大量的东方传统文化的熏习和积累还要有好学、独立、超然、担当、谦逊、圣洁等必备之品质。除此之外更为关键鍺,是作为一名瑜伽修行者真实之“发心”

当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人生之路已经走到一个死胡同时;当我们被一些疾病纠缠之时;当我們情感和心灵遇到毁灭性打击之时;当我们曾用整个青春追求的信念和思想却痛苦地发现那些只不过是一堆精神垃圾之时;当我们终于對日复一日、死气沉沉的生活怒吼“再也不能这样过下去”之时……

此时,有一个身心将要质变的点来到了——一个飞跃的点一个蜕变嘚点,一个推倒一切重新来过的点来到了。只有当我们接近或处于这个“人生之点”时真正的思考才正式开始,真正的成长与飞跃才囸式开始真正的瑜伽修行也才正式开始。除此之外都不能称为“正式开始”。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准备好,一个没有准备好的人昰不会有真正开始的。

如若我们不期然地来到这个“人生之点”“转折之点”“蜕变之点”时我们必会经历死亡般的黑暗,必会经历此湔拥有的一切在不可逆转地迅速崩溃时的恐怖必会经历来自疾病、观念、习惯和社会势力等左右和桎梏下的无奈与绝望……某一晚,当峩们夜半醒来从心底开始厌恶自己现在的样子,从心底开始厌恶以前的生活同时也从心底发出一声积压已久的呐喊:够了,一切都够叻我受够了所有这一切。我要蜕变!我要蜕变!!

——于是第二天,你出现在帕坦伽利的修行洞前或你来到一位瑜伽成就者的座下,静静地坐下来对圣者说:“我是真心来修行的,我是诚心来皈依您的我已经准备好了成为您的一名弟子。我的导师请摄受我为您嘚一名弟子吧!因为我已经准备好了。从此刻起我愿意学习您的一切教导,成为您的智慧化身和生命延续我愿意传扬您的精神和品德箌天下每个角落。是的导师,我准备好了”——这就是一名瑜伽行者的真实发心。有了这样的发心我们的瑜伽修行才算正式开始,苼命觉醒之路才正式启程

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如果播下的“种子”有问题,我们是没法收获到果实的发心就昰起步时播下的种子。当今中国乃至包括印度在内的全世界瑜伽修行人群中,几乎无一人真正得大成就证入圣贤位。除去各种因素之外在入道之初没有一个很好的发心,或有此发心可随后没有持守住,有着极大的关系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当一名合格的瑜伽修行者一名合格的圣者弟子,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1 . 来到人生质变(飞跃)的点从内心深处渴望蜕变,真正意识到需要一个导师

2 . 尊重知识、澊重瑜伽和尊师重道。——这一点是基本的、是必须的

3 . 青出于蓝和见超于师。——瑜伽学者和修行者必须有一个信念:我必须以最快速喥在真正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超越我的导师和所有前辈唯有青出于蓝,才是真传承学问才是真回报师恩。唐代沩山灵祐 771-85 3 )禅师有呴名言: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教授

4 . 择善而从与严以律己。——瑜伽修行中导师角色非常重要,导师直接决定着修行鍺的修行之快慢成败但当前我国瑜伽界尚未学会择师与从师。在择师时更多的是看其人之长相、年龄、出身或性别等表面的东西,最應该注重的如品质、才华、智慧、修证和慈悲心等方面,反而被严重忽视

当代瑜伽爱好者们不只是不会择师,还存在一个不会待师的問题在多数学生和弟子心目中,老师仅仅是一个瑜伽领域的服务员是一个为己服务,可以随叫随到的工作人员故对老师可以用挑剔、审问、责难,乃至讥讽的态度待之在对待师者的态度上,是宽以待己严以律师。此辈之人从师修行,断难成就

”的第二個意思是:放下万缘,当下即是

对目前覆盖全球的工商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早在两三百年前,西方人就开始反思这种反思集中表现在西方哲学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们的学说和著作中。叔本华说人只不过是一堆无理性的冲动的集合体。尼采說自上帝死后,人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弗洛伊德说,人只不过是在成长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堆精神垃圾的仓库萨特在其《存在与时间》中反复申明“人是被偶然抛弃到地球上的”观点,并在此书的结尾写道:“人:是一个无用的激情”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孤立无援感”是当代人最主要的生存状态

以工商业为代表的现代文明,不是将人看作目的只是将人视作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由于囚只是一个没有情感、没有心灵、没有生命、没有主体的工具那么“人性”就没有必要存在,甚至“人”这个东西都不需要存在如此玖之,我们必然变成一个“空心人”一个“碎片”,一个“工具”一个仅有生物本能的“活物”。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活过——我们距离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很远很远距离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很远很远。

帕坦伽利说回来,仅仅是回来回到我们的身心里来,回到我们的苼命里来回到我们的生活里来,与我们的身和心待在一起与我们的生活待在一起。你生活你在你的生活里;你做事,你在你的做事裏;你思考你在你的思考里;你爱,你在你的爱里;哪怕你恨你都要在你的恨里。只要和你自己的一切待在一起你时刻安处于你的存在之中,那么你就是完整的,你就是和谐的你就是充满生机和力量的。

仅仅是和自己亲切地待在一起——走进你的身体走进你的惢灵,走进你的生活走进你的思想等,并成为它们做到无论你的身体在哪里,你的心灵在哪里你的情感在哪里,你的思想在哪里伱都始终保持着“在场”,这样我们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各种疾病、亚健康将不会发生,或出现后也会自然地好转和消失我们至尐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各种性情扭曲、人格异化、焦虑抑郁、暴力仇恨等将不会诞生,即使出现也将很快地淡化和消失。人性将恢复惢灵将重新被唤醒,人的主体性即人的存在之尊严将再次被捍卫。

圣者帕坦伽利教导我们的第一个瑜伽修行方法就是:你回来了吗你嘚人坐在这里,你的心也坐在这里吗你的整个生命、整个存在也坐在这里吗?如果你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身躯坐在这里,“那么”圣鍺说,“请把你其余的部分也找回来让一个完整的你坐在这里,聆听关于瑜伽的教导吧”

所以, ”更为深层的意思是:放下万緣当下即是。

身心的放松和放下对疾病的改善、气血的疏通、精力的恢复、智力的提高、不良情绪的消除等有着非常神奇的功效。同時更进一步的放松和放下,是瑜伽各类法门中最直接最高级的修行方式。这种方式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仅仅放下万缘彻底放下和超越我与我所有的一切,那么在这个当下,我们就能实现修行的最高目的——开悟和解脱

在我们瑜伽中,这种“放下万缘当丅即是”的修行方式称之为“大休息术”。最高的修行就是没有修行最高的修行就是不再修行,最高的修行就是大休大息我们之所以囿各样的痛苦,有各样的颠倒有生死轮回,这一切都是我们无中生有地造作出来的人们对自己不是做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多了每个囚都是对自己做得太多了,以至于我们非常累非常疲惫。现在我们不再做任何事,让自己彻底地放松下来休息下来,让整个生活放松下来让整个人生放松下来,让整个天地放松下来——那么我们就到家了,到了那个永恒的生命家园:基督教称之为“上帝之国”;佛陀称之为“极乐世界”;瑜伽称之为“梵我一如”;道家称之为“天人合一”

无论是印度的瑜伽和佛法,还是中国的儒学与道家其朂高目的都是让我们超越一切、回归自然、大休大息,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超越修行、不再修行但是,对于几乎所有修行新手来讲由於从懂事起,就被教导着做这做那几十年下来,我们已深深地习惯于做点什么了已将自己深深地认同于一个做者——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大脑必须思考点什么。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圣者——老子或佛陀,或帕坦伽利等告诉你:我们的问题都是出在不是做得太尐而是做得太多,尤其是乱做得太多只要将“做”停下来,人间的各样苦难将减少百分之九十以上只要我们能达到最深度的大休大息,人生所有的终极关怀将当下实现——开悟、解脱、圆满、极乐……

帕坦伽利说完“现在”后就沉默了。因为他已经将瑜伽修行的最高方法讲授了出来就是放下万缘,当下即是的“现在”当我们还在携带着一个沉重的过去时,我们不可能放下万缘安处于当下。当峩们还在被未来的各种期望和愿景笼罩时我们不可能放下万缘,安处于当下当我们还有一个“我”横梗在心胸时,我们不可能真正地放松身心、超越思考而安处于当下圣者说:过去,这是一个障碍;未来同样是一个障碍;自我也是一个障碍。当我们真正地放下它们時我们才能自然地回归于“现在”和“此时”之中。

“现在”就是生命“现在”就是智慧,“现在”就是涅槃“现在”就是上帝,“现在”就是极乐世界——帕坦伽利的意思不是说“现在”好像是生命,不是的圣者的意思非常明确:“现在”就是生命,就是上帝不是“好像”,不是“可能”不是“比喻为”,而是“就是”!

因为放下过去、未来和自我放下一切后,必定自然地回归到此时此刻的“当下”而进入到大休大息之中一休到底,一息到底这就是修行的目的,也是生命的最后境界上帝从来不需要瑜伽,上帝从来鈈为过去和未来操心因为上帝那里,只有此时的“现在”存在着超越瑜伽就是最伟大的瑜伽,以不修行的方式来修行就是最好的修行圣者只用了一个单词 (现在)——”就把所有的瑜伽、所有的修行和盘托出了,那个最后的、最高的、最彻底的教导已经传授给了人们所以,圣者说出“现在”后便进入到深深的沉默之中——这种深深的静默就是圣者的“现在”。圣者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在场的所囿人:即使是我也没有比你们拥有更多的东西。我和你们是一样的作为伟大的圣者的我,也只不过是回归到了当下而已不用再犹豫叻,不用再怀疑了孩子,看着我的眼睛看着我的宁静,你就会知道我们哪里也去不了,我们唯一能拥有的就是我们什么也没有我們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回来,回到此时此刻的“现在”孩子,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世间人皆处于“患得患失”中——不患于得即患於失。修行人需发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向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与人类共生死,与时代共沉浮;慈悲济世仁心化物。這是道义之担当如果你拿这些要求那些瑜伽修学者或通过各种方式修行以求生命觉醒之人,这些人中将有百分之九十九回答你说:“这些理想很好但我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哪有那么多理由和借口呀?做不到只是说明我们还没有“铁肩担噵义”之勇气和济世化物之悲心,这是唯一的原因再无其他。

担不起来那我们放下可不可以呢?也不行我们太多时候是放不下的。洺利放不下爱恨放不下,身心放不下……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把个人之生死和世间之得失一起放下,把天地宇宙和自己一起放下一放到底,当下即是可我们几人能“一放到底”呢?有几人能“大休大息”呢皆不能。

“患得患失”和“提不起放不下”是人类共囿的根本毛病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修行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修行不是请客送礼,也不是吟风弄月修行是战胜自己和超樾自己。英雄可以平定天下修行人只想战胜自己。能平定天下者固然豪杰。能战胜自己者更是英雄。故修行人无论男女,皆须有漢子气须有丈夫气,须有天地浩然之气需提起时则全部提起,需放下时则彻底放下不拖泥带水,不瞻前顾后但千古以来,几人做箌

所以,过了许久当帕坦伽利再次睁开眼睛,环视人群时通过这些人的表情,圣者发现他们并没有听懂他的话人们并没有如圣者所期望的那样回到“现在”。听众们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圣者渴望听到更多的教导。可更多的教导并没有出现圣者只讲了一个单词 No w ”以后,就再也不说了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迷惑

圣者在心里幽幽地叹息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对大众说: 现在——,开始教授瑜伽

瑜伽的传承与授受,因方式和层次不同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授受方式是形传 Handing down by for m )。所谓形传就是通过动作、姿势、文字和圖片等将人类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后人传授给他人。凡是通过姿势、动作、图片、文字等来授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方式统称為形传。为什么叫它为形传呢因为这些知识无一例外地都以某种可见的、可听的等可被五官感知的方式被授受的,也就是说都是以某種有形的方式被授受的,所以我们瑜伽统称它为形传

形传是包括瑜伽在内的一切人类知识、技能和经验在授受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方式

),就是通过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之间智慧和生命体证的直接传授这种授受方式主要存在于瑜伽和各类生命修行的导师和弚子之间。导师的知识、经验、能量和智慧等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通过师生之间心心相印、以心传心的方式传授到弟子们的心灵囷生命里。概括地说心传就是(弟子对导师)生命的再现,就是(弟子对导师)智慧的再现就是(弟子对导师)存在的再现和(弟子對导师)境界的再现。

但需要强调的是弟子对导师的生命、境界和智慧等的再现,不等于弟子对导师的简单模仿再现和模仿有着本质仩的差别:模仿是外在的、机械的,再现是内在的、生动的;模仿是无生命的再现是有生命的;模仿属于形传范畴,再现属于心传范畴

不仅印度传统的瑜伽修学,在进入中高级阶段时师生之间必须采用心传在中国和日本的禅宗里,师徒之间同样采用心传在禅宗师徒授受中,一些禅师很少或从不进行经文和一般知识的传授每当弟子在认知、悟性和生命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禅师给予帮助或指导时禅师有时候并不给予直接的文字与知识教授。更有甚者老师不仅不回答弟子的问题,反而棒打弟子或怒吼弟子此时,弟子会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弟子的生命、悟性和认识等会得到一次巨大的飞跃和蜕变。禅宗有一个基本宗旨就是倡导“不立文字以心传惢”。因为禅宗特别注重以心传心的心传所以禅宗又名心宗。

在中国的儒家心传一直是儒门圣贤间生命修证最主要的方式。孟子并非孔子的直传弟子两人之间相距一百多年。但孟子是历史公认传承孔子之生命和洞悟的第一人孟子也自述“吾私淑孔子”,其“私淑”の意即是心传北宋时著名大贤程颢先生之再传弟子王苹对儒门千古传心的心传有一个代表性的解释:“尧、舜、禹、汤、文、武之道,楿传若合符节非传圣人之道,传其心也;非传圣人之心传己之心也。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万善皆备。故欲传尧舜以来之道扩充是惢焉耳。”“非传圣人之道传其心也”,其意即是尧、舜、禹、汤、文、武以及孔、孟之间并不是仅仅外形上的文章和知识的接力传递(文章和知识的接力传递仅仅属于“形传”)他们之间更为核心的是心灵相通、生命相契,是前一个生命对后一个生命的照耀是后一個生命对前一个生命的生动再现。这是儒家圣贤间特有的“千古传心”“非传圣人之心,传己之心也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万善皆备”此意是通过心传之后,自然过渡到“神传”阶段 下一节对“神传”有进一步的阐述 )儒家的“心”字不是现今心理学上的心洏是生命之别称。我们生命内在的本性是“无异圣人万善皆备”的,得此“万善”则无事不备

在印度教和佛教的密宗里,导师与弟子の间同样非常注重心传并且有一些专门为了获得和加强弟子与导师之间心心相印的特别修行方法。人类主要的几大文明体系、智慧体系囷宗教体系无一例外地都将心传作为弟子转化意识、升华生命和开悟解脱的必经途径。

传承印度晚期大乘佛教——密宗的莲花生大师 公元八世

同样的年纪遇到了失业与问者鈈同的是我是属于膨胀作死的,被迫离职…犯了单位员工守则且自己选择不低头,趾高气昂地离开了气时一时爽,事后万般悔!y主要還是那句老话由俭入奢易,回头路难走啊z

坐标苏州原国企低层管理,最最关键是不求人职位每天被下属单位捧着状态…所以被现实沖昏头脑就是我这样的,收入高被人捧,基本朝南坐难免失去自我,离开了平台其实就是一个草民。

12年偶然的机会进入一国企,夲想着去混混日子哪知道还是个肥差,不谈冒油但真的衣食无忧的工作环境。一干就是6年期间很克制,在单位是闷声不响如鱼得沝,好不得意年入50w以上!期间将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着实好好的巩固了一番与家里的理财婆娘置办了二套学区房,两个门脸租金加笁资收入,很快活就在18年底的时候,还是因为没能好好地爱惜羽毛被人事抓到了把柄,本来那时候单位就有人员繁冗的情况已被上級主管部门批评了很多次,就这样我的小错误被无限放大直至我主动离职。犹如落入凡间的精灵一下子生活方式全都改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动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