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病逝是真的吗:真的非此不可吗

chenlin0221_天涯社区
给chenlin0221发短消息:
最近玩过的游戏姚明:以前我是体力劳动 现在是脑力劳动
来源:CCTV《新闻1+1》
3月4日,在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分组讨论会上,姚明认真思考。 中新社发张浪摄  《新闻1+1》日完成台本  ——两会特别节目《两会1+1》  主持人欧阳夏丹:  各位好,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两会特别节目——两会1+1。今天上午有一场发布会特别的引人关注,这也是今年两会人大的首场发布会。大家关注的点有很多,既包括热点的话题,现场的回应,也包括发言人傅莹的个人风格和魅力等等。如此重要的一场发布会,记者们的表现那是相当的踊跃和积极,所以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个顺间。  【瞬间】记者:请点我!  (播放短片)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们频频举手,希望能获得提问机会。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第一次采访两会陈益刊:  可以说是中国政治盛宴吧,每年一次。  《人民日报》记者第五次采访两会徐蕾:  我希望点名的人,可以往后排多看一看,往侧面多看一看,明年再努力吧。  欧阳夏丹:  我刚才看到这个标题,“请点我”,我一下就乐坏了。前几年我也上过会,体会非常的深,如果在记者会上你想获得被点名,有一个提问的机会,每一次都要积极地举手,而且手要举得老高,甚至有的记者为了吸引注意力会穿非常鲜艳的外套。但是在我的印象当中,两会期间似乎只有在外长或者是总理的记者会上才会有如此火爆的场面,所以这一两年看下来,好像政协和人大越来越重视在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了。我要赶紧来问一下我的搭档岩松,印证一下这个看法。岩松,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白岩松:  完全同意,因为在过去一提到两会的时候,大家要想到记者招待会,就会想到总理的记者招待会是标志,然后还有外长的记者招待会,记者举手都非常踊跃。但是这些年大家能够看到越来越看重了人大开幕之前,政协开幕之前,各自相关新闻发言人亮相出现的记者招待会。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通过吴建民、李肇星、赵启正、傅莹,还有你懂得,一路上的努力,这样的记者招待会越来越有真才实料,越来越有新闻,越来越回应热点问题,所以记者踊跃举手,说明这两个记者招待会也成为两会重要的记者招待会。  但是到此就够了吗?我觉得完全不够,你透过每天有那么多的记者守候在人民大会堂等部长,甚至不少聚集在部长通道,说明在这十多天的会期当中,我们记者像饥饿的狼。在这不是一个自我贬低,而是像狼一样饥饿,是一个好记者的标志。那记者如此地饥饿,为什么不能在未来我们期待在这十天里头,除了这四场招待会之外,还能有更多的部长招待会,尤其是大家热门关注的今年一些问题涉及到的部门的部长也来开发布会,如果每天都能有记者踊跃举手这样的新闻发布会,是不是也是两会给中国的这种政府信息公开带来了更大的一种推动呢,我期待。  欧阳夏丹:  其实也是除了两会,我们在平时的日子里面期待着信息的发布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更加积极地发布信息。不过明天人大就要开幕了,我相信这个大会堂里的部长通道可能也会慢慢地热闹起来,希望吧,部长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大大方方地过来发声。  【面孔】姚明:提案“高”手!  欧阳夏丹:  好,接下来,要来认识我们今天节目的“面孔”了。这个人大家很熟,扎在人堆里面你一眼就能看见他,因为他的海拔太高了,不过他入选我们今天节目的“面孔”,不是他的个子高,而是他的提案和建议很高。前天在政协的首场发布会上,他还被点名表扬了。今天上午,我们的记者也是特意地去采访了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短片)  解说:  姚明来了,作为一个明星委员每每出现,总会被记者们团团围住。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姚明:  其实往年里都挺受关注,主要是我这身高,过去可能是体力劳动,现在更多是脑力劳动。  解说:  事实上,今年两会还未开始,姚明就获得了巨大的关注,这是源于去年9月,他的一条将体育赛事审批改为备案的建议,被国务院采纳。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姚明  真的非常兴奋一件事,这个提案应该说是打响了头炮,虽然不能靠这一个“十六号”文件,后面就一马平川了,而是需要有很多配套的政策,配套的市场的规律,而且需要一些操作去把它逐步地落地。当一声春雷响起的时候,知道后面就是一场大雨要来临了。给您举个具体的例子,就是说体育赛事放开了,但是体育场馆,作为体育赛事落地的这个地方,那它的怎样一个配套的东西,我们还没有具体的东西出来,目前还是处于一个并不是完全市场化,而更多的是一个事业单位的一种方式去管理。  解说:  而这条被政府采纳的建议并不是简简单单一拍脑门的想法。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姚明  为什么会提出这个东西,我感觉中国经济的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对这个体育不仅仅是停留在一种观赏的角度,比如说买一张盘去看,还有很多人有参与感,参与的需求。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比较火的马拉松,听说北京的马拉松的报名号跟那个车号是一样的,摇号,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说用一种产业化,用一种市场化的手段去撬动这个东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当然有巨大的人群在这个底部去推动它,使整个经济达到最高层,专业体育人才能够适应,必然会被提高,所以说这是市场和未来的专业人才两方面的需求。  解说:  今年姚明带来的提案仍然是和体育有关,他呼吁在中学阶段推广专项体育课,根据姚明介绍,这份提案的调研和起草,前后经历了两个多月,此外还通过一些问卷调查获得了很多的一手数据。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姚明  今年的提案是围绕学生体育课的改革方面,提出的是一个专项体育课的试点,因为中国的校园相对来说目前所有的课程都是高考指挥棒来指挥的,高考需要什么,那我们就教什么东西,而体育课长期以来,它都是相对靠后,所以说在这一点上,改变专项体育课,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兴趣去选择一项课程。  解说:  从2013年心情忐忑的新委员,到第三年就成为被政协新闻发言人点名的好榜样,姚明在新领域的表现显然丝毫不逊于他在篮球场上。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姚明  三年的成长,觉得这三年里边,我感觉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到政协来提出这些问题,提出这些建议做一些改进,这是我认为应该做的一些事情。  欧阳夏丹:  姚明有一句话说的很可爱,他说“以前我是体力劳动,现在是脑力劳动”,姚明这两方面都玩得挺转的。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自从当了政协委员之后,姚明的一些提案或者建议。2013年两会的时候,他的提案是有关篮球人才的选拔,跟自己的专业相关的。2014年,两会的时候有点跨界了,他提到的是有关动物保护的问题,但是这也是和他的身份相符的,因为在那一年,姚明担任了动物保护的形象宣传大使,拍了很多的公益广告。那么在2014年的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我们看到他的建议就是把体育赛事审批改为备案,这个建议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的重视,而且还有很多报道提到,有可能会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以这些天他也是非常受关注的一个人物。可以说姚明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的一个案例吧,也为其他的明星委员履职,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那岩松跟姚明关系很好,很熟,而且老在一起开会,可能你对他的这个表现感受会更加真切了。  白岩松:  没错,因为去年姚明在提这个建议的时候,当时我在场,当时是政协举办的双周座谈会,俞正声主席主持的,包括刘鹏局长等等也在现场。我想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政协跟人大是不一样的,人大的代表是按照省市自治区来划分的,但是政协是按照界别,比如说他是体育界,我是新闻出版界,那么有一个歌词叫“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但是这种界别涉及到你的提案和建议的时候,就是熟悉的领域给您最多触动。  姚明熟悉体育这块,同时一定在这里也感受过很多痛苦,有的时候痛苦也是一种触发点,因此让他在熟悉的地方找到了风景,也找到了那个政策有问题的腰眼,提出来的时候触动了整个社会,也影响了这样一种决策。所以我觉得,我们做政协委员,可能很多的时候要与自己熟悉的领域紧密相关。  但是接下来姚明可能也会有担忧,他也会有这样的表态,特意也跟我说,就说好像这次通过了,但是接下来能不能落地呢?我觉得大家也要去试,比如说姚明刚才说到了跑步,跑步热,我答应他了,今年他要跑到6公里,我就跑12公里,他举办一个比赛。看看是不是这种审批,也举办一个群众比赛。我觉得大家只有试,才会让政策更多地变成接地气的日常的行为。  欧阳夏丹:  这个打蛇要打七寸,点问题也要点中要害。其实姚明的例子也告诉我们从自己的专业和精力出发,切中这个要害,提的这个提案才会接地气。刚才您也说到,他很谦虚,也很冷静理性地思考,万里长征第一步还只是刚刚开始呢。不过我们倒是很期待,接下来如果推行了,姚明会举办哪些不用经过审批的哪些赛事呢?会是围棋吗,我们拭目以待。开一个玩笑。姚明这个例子,其实也告诉我们,当这个政协委员一定要想说,而且要敢说,还要会说,才可以收到实效。  【关键词】白说?白不说!不白说!  欧阳夏丹:  接下来也是引出了我们今天节目的一个关键词,跟说话有关,说话也是一个很有门道,很有艺术的学问,我们的代表和委员们到底应该说些什么,怎么说,能说成什么样子呢?我们先来看一看今年的委员们,他们是怎么说的?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各政协小组会开始审议政协工作报告,这也开启了2153名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的履职,委员们如何说,说什么,自然会被公众关注,但委员们似乎更在乎说的效果。  去年有媒体记录了政协小组会上的一个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岳秉飞坦言了自己履职的苦恼,“说了也白说”,而在今年1月27日,广东省东莞市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中,现场记者发现,工商联界委员小组整个会场尽然冷场20多分钟。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姚滨  要敢于说话,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说错了也不要紧。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钱利民  你应该有这个责任,有了反馈,这是一个信息,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开始。  解说:  有的委员有说了也白说的苦恼,也有很多委员一直在坚持,全国政协委员韩红,已经连续六年关注农村留守女童性安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王名,同样在长期调研后,连续六年提案建议生育政策转型,和个体发声,用执著加码的方式不同,有的委员却是在如何说上下工夫,以此推动提案的落地。  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宣武医院凌锋:  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我们能不能够形成一个界别提案,就是要坚决要求国务院法制办,能把《通告》往《条例》上走,给它量刑,给它细化,让它能够具体有执行力,能不能够大家,同不同意这个意见。  解说:  这是去年两会上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瞬间,包括凌锋在内的全国政协医药卫生届全体委员共同联名向大会递交了一份紧急提案,提出修改治安处罚法,针对在医疗场所发生的暴力伤医犯罪,将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到重点场所范畴。两个月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公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凌锋  自从这个《意见》出来以后,公安的执法能力大为增加,法院的判案能力也在增加,有力打击了医闹现象。  解说:  除了政协委员,还有人大代表们,此次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大学教授孙兆奇,连续第十年呼吁,设立罕见病防治法。而在今天同样有媒体列出了2013年以来受到关注的五份议案,分别是关于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议案,关于修改红十字会法的议案,关于修改水污染防止法的议案,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订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以及关于制订公共场所禁烟法的议案,这些议案涉及到的内容如今都在推动执行中。  欧阳夏丹:  以往在代表和委员们间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听起来很拗口,所以我专门记了一下,叫“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得说,但愿不白说”。岩松,今年应该算是你第三年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两会,你观察你身边的委员们,这样的困惑还有吗?有没有变化?  白岩松:  绝不因为我姓白,所以今天的关键词出现了这么多白。的确,在今天一天的开会当中,我身边有很多的政协委员也都在略带困惑地谈论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会有一种困惑,我们光说话,但是说了会不会白说呢?  其实这块我要转引一个另外的形象的比喻,这个形象的比喻说:对于中国来说是“党说了算,政府算了说,人大说算了,政协算说了。”其实前三点都非常对,但是最后这一点存在很大的误解。你比如说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当然是党“说了算”,但是政府必须得“算了说”,为什么呢,你量入为出,你挣多少钱怎么花,如果寅吃卯粮的话,这个社会不乱套了,因此政府得“算了说”。其实人大“说算了”,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尤其跟很早很早以前有“橡皮图章”说法的时候。为什么?人大除了立法之外,有相当多的权力来自于它拥有投票权,它可以支持肯定或者否决,因此“说算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权力。  那到政协这,我为什么会说是误解呢,不能“算说了”,“算说了”好像没有力量。昨天的节目里,其实我已经说过,政协不是权力机构,也不是决策机构,但是它也有话语权,有影响力,你就是要会聚声音的力量去形成一种推动,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你怎么能说就“算说了“呢,说话,本身就是赋于政协所有委员的一种权利,也是义务。  欧阳夏丹:  对,政协委员本来来了就是要说话的,说了可能在短期之内看不到效果,但是不说肯定是没有效果,我觉得大家应该抱着这样一种心态,不说白不说呀。  白岩松:  没错,其实这就是今天我们的关于词,为什么是三句话,前面是问号,这是误解,“白说”,不对啊,你的职责,说话就是你的权力,接下来你要抱着这样的宗旨,不说白不说,坚决要说,说才是行使你作为政协委员权利的一个义务,但是光停留在“白不说”不行,最好要去追求整个社会都形成一种结果,政协所做的工作“不白说”。  比如说刚才我们的政协委员姚明,他白说了吗?没有啊,不白说,最后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凌锋和她的很多医生的同行在出现了医闹以及严重的患者去打医生的情况下的时候,包括也联名了我,大家一起联名提交防止医闹的提案给高院,包括公安部,结果迅速地得到了回应,情况发生了好多改变。因此,我觉得对于每一个政协委员来说都要去思考,如果白说,可能某种原因是因为你水平不够,不接地气,没有针对性,然后没有去抓到问题的实质,想要让自己有水平,就要去接地气。所以我觉得所有的政协委员应该放弃“白说”这样的一种困惑,而去追求“白不说”,但是一定要达到的结果是“不白说”。  记着《道德经》到了最后四个字,最后四个字说得非常好,叫“为而不争”,这一点都不消极,而是积极,你一直去做,但是至于什么样的结果,你把自己的声音变成力量,就会实现这种结果。  欧阳夏丹:  “不白说”是我们最终的一个目的,其实包括媒体可能也要有这样的平常心,我报道了这件事情,可能短期之内看不到效果,但是声音就是这样,慢慢地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慢慢地变成一个变革的力量,我们要有这样的耐心,也要有这样的能力。而且随着这个时代的进步,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的推进,相信代表和委员门说话越来越管用会是一个大的趋势,白说的无奈会越来越少。  【声音】留住乡愁!  欧阳夏丹:  接下来要走进我们今天的声音。  第一个声音我们选择是来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的副主席冯骥才,他在今天上午的分组开会的时候,谈到了古村落保护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近10年亲,我国失去了90万个村落。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我国所有的村落都没有村史,相关史料记载到乡一级就到头了。多年来,我一直呼吁保护古村落,实际上没有多少人去干,因为这是没有多少利益的事情,我觉得需要国家牵头,研讨保护古村落,只是知识界呼吁,志愿者在做,是不行的”。  这段话当中,我们确实听到了冯骥才的一些无奈,这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古村落,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也是保住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根,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记得住乡愁。  岩松,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白岩松:  没错,因为生活不止是当下,还有远方。我觉得最近一些年越来越有一些人,可能并不直接物质的一种目标提出来,比如说像尊严哪,包括像乡愁这样的词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其实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种东西。今天对我来说,印象非常深的一个声音来自于什么呢。上午我所在界别来自香港的一位委员,谈到了最近一个阶段在香港出现的很多乱象,他非常的难过,恰巧就在他说话的时候,傅莹那记者招待会上也有一段话说到了这个。  【声音】奔跑吧,兄弟!  (播放短片)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傅莹:  最近内地电视台上有一个热播的节目,我不知道你看没看,叫《奔跑吧兄弟》。这里边有内地的年轻人,也有香港的年轻人。我特别感兴趣,就觉得它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每个人,团队里每个人都得努力,大家齐心协力,否则一个人跟不上,失败了,整个团队就过不了关。其实兄弟之间也是这样的,生活当中就是这样,还是多积累正能量,有些问题商量商量不是办不了,不是解决不了,我觉得都好商量。但是如果都集中在负能量上,该办成的事也很难办成。  白岩松:  我为什么对她的这段话格外地感兴趣,不仅仅因为香港的问题我会特别地投入情感,因为想想日早晨凌晨的时候,我是站在敞篷的直播车里,被大雨浇着一路进的香港,当时我就在想,如此安静的一个城市,未来会是什么样?因为不管是法律上的回归,还是形式仪式上的回归,归根到底要去追求未来新的回归,因此我们要给它时间。  但是另外一方面,不能因为在香港出现了少数人去“绑架”多数香港人的时候,内地的很多朋友也被“绑架”了。比如出现那种我们都不去自由行了,或者我们给香港断水。这就不对了,我觉得这是家庭内部矛盾,要给它时间,最后慢慢要走心走情,傅莹的这段话其实就是用心、用情说的。  欧阳夏丹:  大家本是同根同源,其实应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读,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才能越来越好,一起携起手来往前走。  【数字】914条:我为政府工作献策!  欧阳夏丹:  最后节目当中,我们再里关注这样的一组数字。今年的两会形式更加地开放了,从1月份开始,包括中国政府网和央视网在内的七家网站推出了一个活动,叫“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报告献一策”。那么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网民建言就有4.1万条,报送起草组建言就有914条,看起来大家参与非常的踊跃。  岩松,我感觉到往年在网站上都会有些小的板块和栏目,网友留言、建言,但是今年是直接搭建了一个直通车,只要你的留言有亮点,就可以直接送到这个起草组了,大家的积极踊跃性更高了。  白岩松:  比如说今天我们在看这个数字的时候都会感觉很兴奋。哟,4.1万条,嗬,914条都已经产生了影响力。但是也许再过五或者是十年回头一看的话,这简直是小儿科,简直太少了,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互联网已经不可阻挡的方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并且改变着我们整个社会这样的一种生态,那么很多东西都离不开它,不仅是生活中,打电话、微信或者是各种东西,包括未来的中国的民主的建设,包括协商的模式,恐怕都有在线这样的概念。  今天也有一个委员在跟我说这样的问题,就说我们未来如何去建立更好的在线的协商民主和在线的民主,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像离着我们很远的现实,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会看到,比如说政协在尝试协商民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开公共政策的相关听证会呢,在这种听证会的时候有很多大数据可以进入其中,形成一种跟公共政策的沟通,我想在线的民主和协商的民主一定会在线的方式再体现。  欧阳夏丹:  其实你提到的这个线上线下的这两种方式,也让我们更多的人意识到两会的,两会的会场不仅仅是在人民大会堂里头,那个可能是第一会场,代表委员们主动地直接地建言献策,而第二个会场可能就是在媒体上,在网络上,在我们民间,大家用间接的建言献策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可以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两个会场非常重要,互相形成一个补充,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
相关搜索:....UID 588135
阅读权限 30
注册 宝宝生日
姚明:真的非此不可吗?
姚明:真的非此不可吗? 从姚明97年刚出道时就关注他,当时瘦得像根菜牙似的未成年人,常被人欺负。但看他这么高,却很灵活,心里就隐有或成大器之感。时值东方男篮有莎乌留斯等好手,球队成绩也可圈可点,所以就一直关注他的成长。由于同在徐汇,从体育局得知些他上体校的情况,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关注。从东方男篮开始,到2002年后NBA打球,姚明的大多数球,我都看的,姚明的成长、发展都是我关注的。姚明打球时,除开看球,每天我都会花一段时间浏览相关新闻,天涯的篮球公园,也是我关注姚明的地方。我喜欢NBA,但也只是闲暇时的爱好而已,并不会投入地去关注,最多简单快速地浏览。但自姚明进入NBA后,开始深入进去,分析判断东西部及各队形势,并纠结于火箭的每一成败得失。今年由于姚明受伤,我又开始回复到2002年之前,仅是快速浏览的关注方式,火箭的球,除开一次吃饭时电视里正好转播和湖人的比赛,看了最后5分钟外,还没有特地去看过,包括现在写本帖时,正在转播和小牛的比赛,也懒得去看。
昨天,从上海热线首页,惊闻姚明炒掉主教练李秋平,逼得刘伟要转会,如鲠在喉。回顾姚明对各种事项的处理,应该说都是得体的,包括和国家队关系的处理上,也是忍伤负重,赢得赞许。一时不解,姚明这次怎么了,这是姚明的风格吗?真的非如此处理不可吗?生意就是生意,老板就是老板,但老板做生意时就真的只有老板和生意吗?
  一、东方与西方
  东西方文化自有差别,西方注重机制、规则、个体,排除情感化的因素,就像马克斯.韦伯阐述的行政组织一样,就是机器,人是机器上的一个部件。东方注重关系、情感、整体。虽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虽有先进机制和理念的传播和学习,但合理机制必须植根于本土的文化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也就是说,别人的经验,并不能照单全收,必须根据所处的环境,进行必要的改良之后,才能真正发挥出活力。东方文化并不都是糟粕,不然,为何70年代,美国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思,并大举借鉴日本的经验,大力推崇日本人情化的管理模式,甚至美国作者佛格尔的《日本第一》成了畅销书。王治郅去美国打球后,面对冲突,篮协有不合理之处,但其本身也没有很好地处理好这种文化的差别,最后全面被动,这是应该引以为戒的。
  二、激进与保守
  保守阻碍发展,但采用激进手法的,也鲜有成功的例子。一如社会的变革,如果采用激进的方案,会带来极度的混乱。我国49年以后的建设,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国从社会制度到企业管理,都存在许多可以诟病的弊端,改革是必须的。但这个改革,应该以渐进的方式进行,不断观察前进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良,这样,可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运动员长跑,最快的人,不是加速最猛的人,也不是走走停停的人,更不是折返跑的人,是稳步前行的人。所以,对于姚明而言,激进地全面移植NBA的商业模式,类似于休克疗法,不排除真的会导致休克。从决策的角度,一般选择中性的方案,进可攻,退可守。特别对于不确定的事项,通常选择的是后悔最小的方案,而不是利益最大的方案。如股票操作,一般选择半仓运作。所以,这次,姚明太激进了。
  三、成本与收益
  东方男篮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是无底洞,姚明都是血汗钱,姚明的财力和大老板比较起来,没有产业支持,是比较弱的。通过烧钱的方式,姚明是不行的。所以,其中的焦虑,是显而易见的。烧不起,处于这种焦虑中,急功近利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此,回过头,没有金刚钻,又何必揽瓷器活。姚明可能是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上海体育局也想利用姚明的影响力,但个人的影响力和产业的影响力并不都浑然一体,不然,所有的体育明星,都可成就大事业了。姚明打球的球队,和姚明经营的球队是两回事,不然,乔丹的球队,也不会年年是烂队了。在姚明接手时,亏损,应该是选项,如果以不能亏损甚至一定盈利为前提,那么,很难保证运作过程中不出现漏勺。英国有句谚语说,最好是好的敌人,当被最优化决策所困扰的时候,出现决策失误是难免的。
  四、成功与失败
  成功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失败也会因很多原因造成。东方男篮前几年很失败,似乎可以得出李秋平水平很差的结论;但李秋平又有冠军的经历,似乎也可得出水平很高的结论。冠军时有姚明,似乎可以得出李秋平水平不见得高的结论;但姚明17岁还不堪用时东方队成绩也很好,似乎可以得出李秋平水平高的结论。这几年上海队没有涌现好球员,似乎又可得出李秋平能力不足的结论;但把姚明培养起来,似乎又可以得出水平高的结论。姚明先天条件好,似乎可以得出并不是李秋平功劳的结论;但既然姚明可以起来,又似乎可以得出李秋平手里确实没有好苗的结论。所以,有关李秋平水平不行的结论,至少是不确定的。但因为他手里有好牌时打出过成功的赛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再给他一手好牌,他可以再打出一个成功的赛季。这手好牌,李秋平可能等了很久了,当姚明回来,他正准备大展拳脚时,却被要求下野,这种局面,他如何能够承受。姚明要成功,怕失败,李秋平也要成功,也害怕失败。在有成功经历,并在不能充分证明李秋平无能的情况下,作为自己恩师,就算是冒一个不成功赛季的风险,这又何尝不可呢?姚明完全可以给李秋平一个机会,可以让外国教练先做李秋平的助手,加强沟通与协调,慢慢融合先进的篮球理念和管理模式,有理由相信,东方男篮会走向成功。如果不行或不愿意这样做,过一段,让李秋平做总教练,体面下野。这样就不会出现姚明的成功,就是李秋平失败的局面,不是比现在的方式更合理?
  五、分歧与协调
  大家都能体会姚明的难处,“如果和李秋平有分歧,姚明怎么办”,“如果给刘伟开高薪,其他队员怎么办”,“如果刘伟不服管理,姚明怎么办”,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合作不愉快,当然可以调整,但现在还没有合作时,就将这一担忧作为现实来进行考虑,是否体现了姚明有小人之心?你怎么就知道李秋平会目无老板,你怎么就知道兄弟会持情妄为?就算出现担忧中的情况,难道就不能通过合理方式给予解决?我们说,亲兄弟,明算账;但我们也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凡事都有利有弊。就算真的出现担忧的局面,以后动刀,也可以占领道德的高点,获得大家的支持。何况刘伟重情重义,大家也都共睹,以前他队开出高薪,刘伟为李秋平、为东方男篮而不为所动。怎么能够想象,刘伟不会为了兄弟情义而出力流汗?更何况,刘伟这次要求的仅仅是基于去年的合同,并没有漫天要价。这种情况下,刘伟不走,就不是刘伟了。姚之队,这个并不是职业经理人的团队,而且事实上并不谙熟中国文化的团队,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就真的这么值得相信吗?
  六、荣耀与成就
  生意就是生意,老板就是老板,但就算老板成功,当他面对高手的寂寞时,又如何去谈成功的感觉。武林高手,天下第一,众叛亲离,真的很有价值吗?毛泽东天安门前享受忘情欢呼,但实际上,他不寂寞吗?姚明,除开生意和事业,难道其他的都不需要吗?人情冷暖,师徒恩典,兄弟情长,难道不是人生成功中很重要的因素吗? 如能结合,不是更好吗?荣耀,并不一定代表有成就的人生。
  可以想见,如果姚明回来,携过去的恩师和队友,再创CBA的辉煌,那将会传为怎样的一段佳话。可惜,我们是再也看不到了。
  姚明,我仍然认为最终会将东方男篮带出困境,但,这个遗憾,却永远留了下来,至少,在我的观念中。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UID 482051
阅读权限 7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姚明:真的非此不可吗?
UID 740775
阅读权限 6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姚明:真的非此不可吗?
姚明很不错。喜欢,关注!
UID 417163
阅读权限 6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姚明:真的非此不可吗?
人不改变自己,就没有未来。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姚明和刘炜矛盾真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