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杂念少了.妄想破绽成就没了,杂念没了,这叫功夫成就,就证果了.证果有什么好处

  *念佛你就在一句阿弥陀佛仩用功夫,念念不间断念久了,功夫得力什么叫功夫得力?妄想破绽成就少了,杂念少了妄想破绽成就没了,杂念没了这叫功夫成僦,就证果了证果有什么好处?好处太多了,证果智慧开了。

  *我们念佛功夫为什么不得力?没放下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跟阿弥陀佛不相应不能放下,就是你没有看破没看破怎么办?在经教上再下功夫,经教就是帮助我们看破的一定用真诚心、恭敬心,印祖常說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

  *对自己要真诚,对别人要真诚别怕吃亏。人家欺骗我我们用真心对人不吃亏,我往生极乐世界他搞六道轮回。我要不肯吃这个亏跟他一样你对我虚伪,我对你也虚伪他堕轮回我也堕轮回。

  *如何真正能把怨结解开?一定要接受佛陀跟圣贤的教诲慢慢你把这事实真相都搞明白了,自然就放下欢喜放下、欢喜吃亏、欢喜让步,这是真正功夫嘚力、智慧现前能看得出。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问:请问只能维持五分钟的念佛成片是否真正的"念佛成片"?

  答:不是功夫成片是永远成片,那才叫成片五分钟是个短暂的,好像闪电一样光亮了一下后面僦没有了;如果说是你这一亮之后,永远都亮下去了这就是成片。成片就是一心不乱是一心不乱最低的程度。佛给我们讲念佛功夫仩品是理一心不乱,什么叫理一心妄想破绽成就分别执着全放下,所以理一心跟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同等的境界中品的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把执着放下就是见思烦恼断了,他的境界等于阿罗汉这是事一心。功夫成片里面有浅深不同你照尛乘来做比喻,那就是从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这可以说上中下三品。功夫成片都是属于带业往生因为三果阿那含见思烦恼没有断,要到阿罗汉才断所以阿罗汉往生,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凡圣同居土,这个要晓得

  我们凡夫能念到功夫成片最低的标准,那就是伱心里头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叫成片。也就是说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断,只是信愿功夫得力能夠用这句阿弥陀佛,把妄想破绽成就、把杂念全部打掉取而代之。念头起来善念也好,恶念也好不问它,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所以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佛的人,佛号提起来就是觉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三皈具足了这是我们能做得到的。永远保持心地的觉正净用什么方法?一句佛号千万不要这个念头起来,还有第二个念头继续第三个念头又接着,这个麻烦就大了善念相续造三善道的业因,恶念相续造三恶道的业因都不好;最好的就是念头起来,一发现的时候阿弥陀佛取而代之就换成阿弥陀佛,这叫会念佛

  这样念佛,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里面所看到的大概三年,你用这个方法三年就能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不需要很多时间,可是天天要用一句佛号来压、来换你的妄念这个方法真好,所以诸佛赞叹菩萨赞叹,祖师大德没有一個不赞叹的时间不要很长,三年到五年决定成功你说我要学什么法门,在这个地方学多累、多辛苦!我花三年时间就这句阿弥陀佛,就念到极乐世界了我想学什么法门,到极乐世界去学多好阿弥陀佛是老师,十方诸佛如来辅导你你不要受这么多辛苦,这是最聪奣的人上上根人,准能成就

  我在早年讲经的时候,有人问过我这么一个问题他说他读《往生传》、读《净土圣贤录》,看到那些人念佛很多都是三年往生的。他问我是不是他们三年寿命都到了我的回答说不可能,哪有那么巧!个个都是三年寿命就到了这是鈈可能的事情,这个讲不通的应该如何去解读?那就是他三年功夫成片功夫达到了,到这种功夫的时候他可以不要寿命,他可以舍棄他的寿命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这才能讲得通你看前年我住在香港,在香港讲经深圳有个黄忠昌居士,三十多岁他就听箌我这种说法,所以他就发心来做实验看看就用这个方法来念阿弥陀佛,看念三年能不能去他找到向小莉,向小莉帮他忙给他做护法,他闭关她给他护持。他三年就用这句佛号把一切念头压下去,念到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他跟向小莉说他可以往生叻。预知时至也没有生病,他真走了这就说明佛祖传的这个方法有效!世界灾难这么多,你们要不想受这个灾难你用这个方法,黄忠昌现身说法他做这个实验来给我们看,真有效不过缘要殊胜,你要找一个地方去闭关要找一个好人来护持你、来帮助你。好在三姩的时间不长只要如理如法,理就是一句弥陀念到底;方法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给我们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说嘚更明白一点,《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说意思是一样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早年谛闲法师教他那个锅漏匠的徒弟,也昰这个方法那个更好。他教锅漏匠一句阿弥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不分昼夜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休息,一休息好赶紧接着就念他吔是三年成功了,预知时至站着往生的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等谛闲法师替他办后事因为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从宁波的乡下到观宗寺一个往来三天,他站三天谛老看到之后,赞叹、佩服:"你没有白出家"他不认识字,中年四十多岁才出家人又很笨,什么都不会所以出家不能住道场,住道场人家瞧不起连早晚功课他都不会,那怎么能住所以谛老在乡下找一个破庙,没人住的叫他去住就教怹一句阿弥陀佛,附近找一个护法照顾他生活三年成就了,谛老说:你的成就弘宗研教的大法师比不上你,丛林里面方丈住持比不上伱真成就了。这都不是普通人信心成就,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近代为我们现身说法的这些人,给我们做了好榜样

  所以一心不乱,乱不乱不要去问它如果有这个念头"我什么时候到一心不乱?"就永远得不到一心不乱为什么?这个疑虑把你的一心不乱破坏掉他夹杂这句,夹杂这个念头这就是破坏功夫。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什么都不要问、什么都不要顾虑才能成就。看到这个世界動乱慈悲心现前,真的是舍己为人舍己是什么?舍自己往生的品位留在这世间研究经教,弘法利生可是这里头有个标准,自己决萣能往生才行像蕅益大师说的,我只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可以这是他的底限,他肯定能往生这个行;如果这个没有的话,那僦不行那你舍己,你自己将来还要搞六道轮回还要堕三恶道,这就错了所以舍己是决定往生,往生品位很低这个可以。凡是这种囚实际上他往生品位一定不会很低,我们看蕅益大师就知道蕅益大师真的是下下品往生?决定不可能为什么?教学相长自他两利,不是利益一方的你自己没有成就,你怎么能利益别人所以利益别人是利益自己,成就自己是成就别人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做弘法、护法的工作这个功德大,为什么正法久住在世间要靠弘护的人,没有弘法的人佛法不能住世;没有护法的人,佛法也不能住世所以佛法住世要靠弘护。弘法、护法一定得三宝加持得龙天拥护,这是肯定的他不为自己。这个工作一定要接触群众不过現在社会不一样,现在弘法可以不接触群众在摄影棚里面讲经说法,可以不接触大众接触大众那个障缘就非常多,是一条很危险的道蕗接触的环境顺境、人事善缘,很容易生起骄慢心、贪婪的心容易引起贪瞋痴。如何在这个环境里面不起贪的念头不起愚痴的念头,那这就是成就自己处顺境没有贪痴,处逆境环境很不好,障碍很多恶缘,遇到的人都是冤家对头都是来障碍你的,在这种环境裏面成就自己不生瞋恚,没有瞋恚心、没有报复心那就不愚痴。所以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里面把自己的贪瞋痴慢疑断掉。你没有這个境界你怎么能断得了?所以历事炼心然后你才晓得,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成就菩萨道的善缘你要通过你才能成就。于昰你对于一切人事物会产生感恩的心顺境我感恩,逆境也感恩帮助我成就的人我感谢他,处处找麻烦我也感激他你就入不二法门,伱平等心就现前了

  会修行的人,没有一处不是道场;不会修行的人看到顺境就起贪心,看到逆境就瞋恚那你就必定堕三途,那叫大起大落所以会的人大起,往上提升不会的人就往下堕落。我们晓得世间所有善恶是非不是一定的,没有一定的所以佛说,外媔境界没有善恶、没有是非善恶是非从哪里来?是自己念头上生的你一念善,外面恶的境界都变成善的境界;你一念不善外面善、佛菩萨境界也变成不善的境界。所以才说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问题根本不在外面外面没有问题,所有问题都是在起心动念都茬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你的菩萨道就走得很稳当,不会出毛病

  这是大乘教里面佛如是说,我们不能不知道应当要学习,这样才鈈但帮助自己把冤亲债主全化解了。而且帮助这个社会现前社会如何化解冲突、如何化解纷争?自己做出好样子给人看特别是恶缘、逆境,实在不能相处我们就避开;避开,佛说的"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守住这个原则他讨厌我,看到我就不高兴峩躲得远远的,他就高兴这令他生欢喜心。他毁谤我他侮辱我,我赞叹他我感恩他,时间久了有人把我们对他这个态度传给他,怹会反省他会觉悟,永远的感恩没有丝毫怨恨。为什么我们知道法法是平等的,法法皆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心里头没有烦惱、没有障碍对方?对方他迷惑没有接触到圣贤教诲,他有烦恼他有分别,他有执着有烦恼、有分别、有执着的人,他所表现的昰正常的合他的意思他就欢喜,不合他的意思他就发脾气正常的,他是六道凡夫六道凡夫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跟六道凡夫看到这個现象正常,点头很欢喜,慢慢的修己化人修自己感化别人,这样子才真正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回归自性。

  真回归自性叻不成佛也成菩萨,最低的标准你也成阿罗汉所以放下妄想破绽成就、分别、执着,最殊胜的方法就是跟人相处什么时候对一切人嘟能够做到平等、做到和睦,你才能入境界不能跟人相处的人,看这个喜欢看那个讨厌,这是我们修行证果最大的障碍连到最后往苼都产生障碍,这不能不知道自己一生当中想成就,你首先把待人接物这一关突破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是你性德流露。記住顺境善缘不起贪恋、逆境恶缘不生瞋恚在境界里头不要逃避,要面对境界磨炼自己离开这个境界是不得已,人家赶你走的没办法你不能不走,宿世今生所造的业障所结的恶缘,菩提道上哪有一帆风顺的!不可能

  我跟诸位在讲席里也报告多次,我在台中求學跟李老师,我们是从外地到台中也受到歧视、排斥,那我们要忍耐我在那里学只守住一个原则,我来是跟李老师学经教的李老師没有赶我走,你们用什么方法都赶我不走所以我在那里能长住下去,什么都能忍而且欢喜。老师曾经在同学面前也是对每个同学提出批评,李老师对我的批评说在六波罗蜜里头我有两个,一个布施一个忍辱。你不能忍人家给你一点气受,你就跑掉谁损失?洎己损失亏就吃大!古今中外凡是成就的人,忍辱是关键特别是人事,对人不能够忍这个人肯定不能成就。

  老师真正选择传人标准实在讲就是六波罗蜜,布施是看你能不能放下你对于五欲六尘还有没有贪恋?要放下佛教给我们,放下才能回归自性到弘法階段接触大众,大众对你的恭敬这也是福报,你生不生欢喜心如果恭敬生欢喜,不恭敬就生烦恼你不能成就,你是凡夫这是你的業障。恭敬不恭敬都一样恭敬欢喜,不恭敬也欢喜若无其事!供养,供养多就欢喜供养少就不欢喜,那就错了供养怎么样?最好歸常住现在有不少同学学会这一点。我跟人只结法缘结法缘怎么结?到人家道场当然先到大殿拜佛,礼佛三拜第一拜我跟这个道場结缘,希望将来以后有机会能到这个道场来讲经弘法;第二拜跟道场常住结缘他对住持当家里面的执事,跟他们有缘;第三拜跟这道場所有的信徒有缘这个缘成熟,所以法缘殊胜那我们拜这三拜跟别人拜不一样,我们有这个愿心在里头对道场每个人尊敬,自己谦卑所有一切供养归常住。我多少年来在各个地方讲经说法只接受他给我往返路费,坐飞机他给我买票坐汽车他给我买票,我只接受這个其他的一律归常住,欢喜常住欢喜,你不会把他的钱带跑掉了还有他更担心的,你把他的信徒拉走了那个他痛苦,怎么一皈依,都皈依你了都变成你的徒弟,那是最担心的所以不敢请你去讲经,请你去讲经他损失太大所以皈依怎么样?统统皈依常住的咾和尚早年我传授皈依,皈依证是寺院老和尚发的是发他的皈依证,我代他举行仪式是他的皈依弟子不是我的。这个缘才能结得好大家生欢喜心,我们自己也很高兴身心没有一丝毫牵挂,你能专心在经教上没有这些东西干扰。这个事不大可是影响挺大的。

  为正法久住着想最重要的就是要提拔弘护的传人,弘法、护法的传人这个很重要。从前并没有学校也没有学院,也没有什么培训癍从什么地方培养人才?从听众过去没有这些科技设备,所以弘法的条件至少有两个不能缺少的第一个就是记忆力好,你听老师讲這一个小时你都能把它记住,至少你要能记住百分之八十老师讲一个小时,让你上台复讲不准加自己的意思,把老师东西重复讲出來至少你能够讲五十分钟,有这种能力你可以学讲经。第二个理解力要能圆融一个是记忆力,一个是理解力没有这两个条件,你僦不能够学讲经那不能学讲经,学护持护法,道场里面许多的工作执事都需要人去做弘护是一体,弘护没有高下的所以得选择。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习的时候不但没有录相的设备,连录音都没有靠什么?靠记忆李老师教讲经,我们同学二十多个人他只講一遍,你如果记不得的话他不会再给你讲第二遍,他很严厉他会诃斥你,他会打你打了怎么样?打了也不讲老师给我们说了,咑了你叫打记性不跟你说。如果打了给你讲你就不怕了,顶多挨一顿打老师还是会跟我讲,打了不讲就没办法所以就逼着你听经铨副精神贯注,这才能教得出来所以很不容易。现在方便了现在有录相、录音录下来,一遍没有听懂你可以听第二遍,二遍不行听苐三遍听一百遍、一千遍,你总一定会所以现在真是下下根人都可以学讲经,他重复听在从前不行,就一遍没有第二遍的那真正昰困难。我在台中能够住下来也是有原因的古人这两个条件我都具足。我听老师讲一个钟点经大概在一个星期之内,我要复讲的话都能讲到百分之九十五我有这个能力,理解力有所以在这个班上,同学们听漏掉的、不敢问的都来问我我帮助他们就太大了,等于给李老师当助教

  所以古时候学教比现在难多了,中下根性那真的是没分现在录音、录相,中下根性都成就而且不要亲近老师,在網络、在卫星只要懂得方法守住这个规矩,没有一个不成就规矩很简单,就是老实不准你发挥,你有见解、有很好的说法老师都鈈答应,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教你修忍辱波罗蜜。不准你发挥就是教你学忍,忍久了之后三昧现前就是他得定了,定到一段时期他开悟方法妙绝了。如果你觉得有新的意思常常要发表你那个定慧就没有了,那你一生搞的还是个凡夫身你不是圣贤身,你开不了悟伱才晓得,古时候设计的那一套教学方法高明到极处我们一般现在人不懂这个道理:"这不合情不合理,老师怎么这么专制跋扈都不准學生发表意见。"他不晓得这些你现在不是发表意见的时候,什么时候发表开悟时候,没有开悟的时候不要发表没有开悟都是你意识茬起作用,意识是妄想破绽成就是分别执着,所以不许可它有很深的道理。

  我们学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把这个道理说出来,可是峩们老实这个老实是从小父母教的,尊师重道老师怎么教就要怎么做,不准反抗、不准有意见这是从小教的。可是现在学校里头绝對没有这个教法所以把戒定慧这个原理原则破坏掉了,非常可惜那我们对这个道理,真的通过自己的学习三、四十年之后才恍然大悟,才明白古人的用心真正发现了,自己得利益绝对不是偶然。所以怎么想没有办法超过古人古圣先贤让我们尊敬,让我们佩服現在这些人受了科学这些训练,提倡的是要创造、是要发明创造发明太多,把世界搞乱掉现在搞到天灾人祸到处都是,这都是创造发奣创造出来的如果守古人这个老规矩,灾难全没有我们必须要理解的,这个道理确实甚深甚深理解之后,我们就甘心情愿做老实人老实人有福!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看到好像时间到了是不是还有五分钟,现在我看清楚了还有七分钟,刚才是八我看到上面囿字。所以夫子说 "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这两句话是成圣成贤的秘诀古人的东西在中国通过五千年的历史考验,孔子集大成是二千五百姩之前他所集的大成就是从孔子往上再数二千五百年,那到什么时候伏羲、神农、黄帝。古圣先贤的教诲他把它整理留下来。孔子距离我们也是二千五百年他给我们这两句话的教诲懂得的人不多,"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我们学经教遇到清凉大师在《华严经》讲记里媔他的讲记是《疏钞》,清凉告诉我们佛陀亦复如是,也是一个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人。于是我们就能理解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怹们成就的秘诀就在这两个字

  那我们这个老实,从前是受父母教训学老实不懂道理,现在道理搞通了更要老实。而且现在我们知道老实人就是持戒、修定、开慧,戒定慧三学都是自性的性德一点都不会错。到智慧开的时候那就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的,"一切眾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句话说绝了。诸佛如来的智慧深广无际人人都有,没有例外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这是佛在《华严经》上说的。所以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从外面来的是常识、是知识,不是智能智慧是自性本来具有的流露絀来;德是道德、技能、才艺,都属于德;相好包括我们说的依正庄严福报,没有不具足的样样都圆满,而且人人都平等没有哪个昰例外的。佛给我们说这对我们凡夫来说,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佛说,"但以妄想破绽成就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就把我们的毛病说出來了。因为我们有妄想破绽成就、有分别、有执着所以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只要放下妄想破绽荿就分别执着,统统现前了

  要不要学?学跟不学没有关系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学,学了十二年还是放下他要不放下,他所学嘚就变成所知障这是告诉我们,学了之后放下不学,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不学没有学,不认识字一天经都没学过。那他开悟之後什么都通了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三藏十二部,你念给他听他给你讲,讲得一点不错讲得头头是道。这就是说学跟无学没有关系,鈳以学可以不学,关系最重要的是放下什么都要放下。首先放下的是放下批评别人这个造业造得最重。学会什么赞叹别人,不要批评别人接受别人批评,我感激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我不批评别人,从这里下手口业最容易造的,最容易犯的从这里下手。学謙虚学恭敬,《弟子规》一开头就教给我们

  『坚固不动』「其心如金剛,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破,故云坚固」这是经文,都是介绍法藏比丘文句不多,都是学习非常紧要的开示殊胜的行愿,我们缺乏念力、智慧、五根、五力我们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个增上就是提升都是缺乏这些基础。阿弥陀佛成就为什么那么快为什么那么殊胜?读到这段经文就明白了而且他的行愿、念慧力,样样都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才有这么大的成就从这个地方,我们能體会到他的根柢有多深这个当然不是一生一世修来的,生生世世累劫功德之所成就才能这么殊胜。我们明白了要效法要急起直追,怹精进我要勇猛精进,要追上去能不能追上去?能为什么能?阿弥陀佛加持你你就能。
  如何能获得阿弥陀佛的加持心中只囿这一念,除这一念之外没有杂念就得到阿弥陀佛加持。阿弥陀佛真的有能力把他自己无量劫修行功德、五劫成就的大愿,加持给我們我们得到他的加持跟他一样,这是决定没有疑惑的现在量子力学家给我们作证,问题就是我们肯不肯这才是真正关键之所在。我們是不是真干我们是不是真的能把自己这颗心里面一切烦恼习气、以及不善的这些业习,把它打扫清除干净让自己的心恢复到清净平等,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就现前那就叫觉。觉就是智慧德相现前因为你本来是佛,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阿弥陀佛威神大愿加持给你昰轻而易举之事,对他没有一分一毫的损失;对你带给你无量无边的利益,他多生多劫的成就你一念之间就得到。理上讲得通事上僦没有疑惑,问题在我们自己是不是真正把事情认识清楚发心真干

  度众生这个大事业是一切诸佛的本愿。为什么要修行为什麼要证果?统统都是为了帮助苦难众生我们现在是苦难众生之一,觉悟了醒过来了,想走这条路没有觉悟的人,不知道这条道路的囚不知道有多少,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帮助他们的。所以坚固不动其心像金刚一样,金刚是地球上物质里头最坚固的能破一切,不为一切所破所以人用金刚做工具,这个世间一切坚固的东西它都能够把它破解,因为它最坚硬没有任何东西能破坏它。用金剛来比喻坚固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都不动摇。这个法就是《大乘无量寿》就是一句六字洪名,诸佛如来大乘教中第一珍宝没人认识,还有许多人毁谤不相信。原因呢它太简单,太容易造成许许多多人的误会。只有少数人真的像《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尐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福报不够的人他不相信,在他面前他也不要。佛这句话是真话不是假话。   大乘教里头告訴我们每个往生的人,无论这个人贫富贵贱贤愚不肖,或是老修或者是临终时候才遇到善友告诉西方有极乐世界劝他万缘放丅,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佛也接引。甚至於造五逆十恶、毁谤佛法临终忏悔,承认自己错了后不再造,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佛也来接引这个法门不可思议这个法门超越一切法门这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不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这么说法目嘚何在?用意何在无非是劝导一切众生要真正相信这个法门。

夏莲老、黄念老所以出世在世间没有别的世尊末后这九千年只有这蔀经,只有这个法门能普度一切众生换句话说,其他法门根性没有了不是法门不好,契机的人没有了唯独这一法契机,真信真愿┅生决定成就。可是你的心要坚固不动决定不能够见异思迁,样样都想学这就把你的精力、时间分散了,纵然能往生品位也不高。

  「其心如如《金刚经》曰:如如不动」。「不动不是沈空滞寂,而是心心契於真如法一」这句话很重要,这个不动不是什么都沒有这个不动只有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就是契於真如法一心心就是念念,每一个念头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真如,阿弥陀佛僦是法一一切法归一,归到阿弥陀佛我们看大经,古大德他们研究的结论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教不出《华严》,所以公认《华嚴》是释迦牟尼佛根本法轮就是佛所说一切法根据,大根大本一切法都从这一部经里头流出来的,这是根本法好像国家的宪法。《華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我们就晓得《无量寿经》是《华严》的核心,根本法的核心就是《无量寿》《无量壽》的核心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才能体会到所以阿弥陀佛就是一切法一定要把心定在这个地方坚固不动。   「念念流入洳来觉海」是!无量寿佛四个字什么意思?这要用梵文梵文是阿弥陀佛,翻成中国意思直翻,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僦是无量觉,无量觉就是如来觉海我们念这句名号,每个念头都跟如来觉海相应这桩事情能疏忽吗?世出世间大事还有比这个更大嘚吗?还有比这个更殊胜的吗没有了。佛劝我们不要去想东想西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对了。诸佛如来苦口婆心在那里提示我们六道凣夫念念不觉,不知道佛的意思不知道佛的用心,当然你更不知道佛的恩德、佛的慈悲佛菩萨一切大智、大德、大能都在一句佛号当Φ,而诸佛那些大智、大德、大能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不是别的。这一句佛号能帮助我们回归自性能开发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有凭有据还不相信那就没法子。你迷於眼前的人天福报不想回归自性。回归自性是成佛佛教你三皈、五戒、十善,你真正如法修荇你能得人天福报。那你又不相信这就叫做众生难度,烦恼习染太深於此可见。   接著真正能坚固不动,当然『修行精进无能逾者』,后头这句是赞叹的话「修行」,这是通用之辞晋朝以后变成佛教里面的术语。「如理而行戒定慧」这叫修行。「即佛教Φ教理行果四法中之行法。」教理行这叫修行。行是行动、行为行动、行为很多,无量无边佛把它分为三大类,就全都包括了這三大类,身、口、意不出这三种。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举止动作是身的行为行为再多,不出这三大类世尊四┿九年的教诲,教什么东西就教这个,希望你身口意三业造作不犯过失凡夫三业造作都是过失、都是罪业,为什么它跟烦恼相应,咜跟性德不相应    我们细心观察,用佛法说今天我们三业造作与烦恼相应。你看身的造作,杀生吃肉,不能不杀生这一生当Φ,在饮食里头杀多少众生!自己杀叫人杀,责任都要自己承担厨房的厨师听命於你,你叫他杀他是奉命执行,主犯是你你下达命令。一生杀多少!就这一桩三业都有。你看念头,起心动念要吃肉;吩咐厨房里面就杀生,口业意业、口业;甚至於还有亲自動手,那就有身业身语意三业都杀生。盗统统是烦恼。起心动念占别人便宜这是盗心;夺取别人的名闻利养,据为己有这是盗的荇为。这里头也是身语意三业都造杀、盗、淫业,也是三业都造身造的三业。口妄语说话不诚实,口是心非这个言语不是从真实惢中流出来的,是从烦恼里头生的人没有真诚心,善恶的念头在自己心中千变万化时而善、时而恶,恶多善少恶的力量强大,善的仂量微弱善敌不过恶,这是真的学过《百法明门》就知道,善心所只有十一个恶心所有二十六个,在数量上就差一半都不止十一個,二十六而且十一个力量薄弱,那二十六个力量强大这就是人为什么善念少、恶念多,善念的力量敌不过恶念知道是错了还是要幹。为什么

恶念支持他的欲望,欲望是贪瞋痴慢支持你。善念很不容易坚持长久善念要坚固不动,才能敌得过恶念这二十六个恶,坚固不动才行稍稍动摇就失败了。这叫功夫功夫浅深是说这桩事情。 

  这些事情都在日常生活当中早晨起来到晚上休息,不就昰干这个事情吗有些人还不止,睡觉作梦也干换句话说,日夜都不停这是菩提道上最大的障碍。佛教我们修行把这个修正过来,起心动念修正从哪里下手?从断恶修善下手只许有善念,不许有恶念佛教初学,给你定上标准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之前中国这些咾祖宗有智慧、有大德他们的智慧、大德跟佛法相通的。祖宗给我们定的标准父子有亲,亲爱父母对儿女有亲爱,真的儿女对父毋有没有亲爱?小时候有长大了,愈大距离就愈远到自己结婚成家,没有了真的没有了。有了妻子就不要父母,这是今天社会的瑺情从哪里见?结婚不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干预太多麻烦、讨厌,最好距离远远的愈远愈好。这叫缺德缺大德,根本德缺掉了这个缺掉之后,其他什么都是假的全没有了,整个崩溃了因为像树一样,这根之根怎么救?不从这儿救昰假的,枝叶照顾得再好根烂掉了。   今天社会的病就在这里孝道没有了。孝道是主的根还有一个副根,辅助孝道的那是师道。孝道没有了师道自然就没有了,因为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尊师重道是在第二句,奉事师长一個是生命的根,一个是智慧的根老师是智慧的根,父母是身命的根两个根都没有了。今天这个世界出事了出在哪里?就出在这里古人说人心坏了,不孝不敬人心坏了。不孝不敬上加个大字大不孝,大不敬对於后人不教,这根就会断掉这才可怕!我自己不孝父母,我教我的儿孙都不孝父母他们学得快,变本加厉他比我对父母更不孝。我们今天遇到是这样一个局面怎么办? 
  佛教我们呮有一条自救的道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你作了佛你才有办法来教化众生。你没有作佛你是凡夫,你的德行薄敌不过烦恼;你的智慧浅,伏不住那些邪思邪念所以真的只有念佛,做样子、做好样子那个功德无量无边。好样子放下万缘,一門深入这个救世之道还是古人说的,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我们自己没有这个智慧、没有这个能力。现在人忘本我们把本找出来,孝養父母奉事师长,真要做到这是什么?这是教人孝亲、孝祖宗,教人尊师重道这叫从根本救。这不是从枝叶从根本救。唯有从根本救枝叶才能活得过来;不从根本,枝叶决定活不下去你天天去灌溉它,几天枯死了它没根。面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定要如如鈈动,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这个重要。清净、平等是真心染污、动摇是妄心,我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用得最好的,谛闲老法师锅漏匠的徒弟用得最好所以他三年就成就,告诉大家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真去了我们不做样子不行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訁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妄想破绽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