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可以让孩子自愿接受暑期上补习班这一安排?

培训辅导&正文
暑期补习班人数上升 多数学生表示自愿补习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如今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假期报补习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上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助推培训机构报名人数达到高峰。
“你与名校之间的差距只是一个补习班的距离”“暑假早规划,我要当学霸”……随着暑期过半,“补习热”的温度也持续升高。如今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假期报补习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上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助推培训机构报名人数达到高峰。
社会竞争太激烈,不报不行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仍然是中国家长固有的观念。而随着80后、90后陆续升级为父母,中小学教育在培训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
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学生家长刘女士表示,“哪怕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很优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依然会让孩子补习,毕竟社会竞争太激烈了。”市民赵先生表示,孩子成绩也不差,班上排名第六,原本想让孩子过一个轻松的暑假,但发现班上的同学都在补课,“不报不行呀。”
带孩子来补习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上课期间,孩子多数时间在学校。放假了,孩子回家了没有人看管,便总是打游戏。“我不放心,所以就让孩子上补习班了,好歹有老师看着,既能少玩游戏又能巩固知识。”张女士说。
记者走访多家培训机构发现,培训班报名人数较多的主要是小升初和即将中考、高考的学生。学生家长们纷纷表示,在这些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上,希望通过上补习班,让孩子来个考前冲刺。
多数表示自愿接受补习
“假期补课是提高成绩的好机会。”在某培训机构走廊里休息的初二学生陈婷告诉记者,她准备报考昆三中,“我想在暑假里先接触下学期的课程,之后压力也会小点。”当问及是否考虑旅游时,她表示暂时不会考虑,还是以补课为主。
昆明第十四中学高二的李林属于班上的“学霸”,志向远大的他表示,梦想是出国留学,尽管英语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但还是达不到出国的英语标准。“学校的教学属于应试教育,补习能更集中地提高我的英语水平。”李林表示。
也有孩子对补习比较抵触。10岁的王云表示,假期就只想痛快地玩一场,但家长却给他报了英语、数学培训班。“我对这两门课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我爸爸偏要给我报补习班,暑假以来我都没有好好玩过一天。”王云抱怨道。
培训机构鱼龙混杂&但报名热度持续上升
记者走访发现,只要是有学校和社区的地方均有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培训市场管理混乱、鱼龙混杂。教学资质参差不齐,有企业办的,有退休老师办的,还有大学生办的。培训场地也有三六九等,有的在街道的铺面里,有的在小区里,有的在商场里,有的在一层写字楼里,有的甚至是由家长提供。培训的价格从20元/课-500元/课不等。
“我女儿今年刚考上大学,她从小一直在补习各科,我粗略算了一下,这些年补习费用大概花了20万余元。”李女士说,“我们报过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最便宜的25元/课,最贵的一对一补习300元/课。” 一开始,由于没有报班经验,李女士依据学校门口的传单报了相对便宜的一家机构,结果第三天去的时候就人去楼空了。“我当时还提前交了1000元的补课费呢。”李女士懊悔地说。
8月8日,记者来到建设路片区某栋大厦的一楼,看到一面至少有30家培训机构信息的展示墙。记者随机挑了几家,经调查发现,各家培训机构的收费模式不一。比如,某家机构需一次缴清学费。但老生优惠400元、老生带新生来再优惠200元,如果是老师介绍来的优惠500元。凡是3个或3个以上的学生一起组团报名,则每人可以优惠800元;某家机构的宗旨是“先达目标,后付学费”。按照学生的个人情况,综合评估学生的提升空间,定下目标分值。待高考或者中考成绩出来后,达到预定分数才交学费。
尽管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但记者发现来补习的学生依然很多,学习气氛高涨。“我们学校今年的招生人数比去年上升了30%。”某机构建设路校区校长杨翠薇说。多家机构纷纷表示,今年的7月底8月初,报名人数均出现了一个峰值。
★专家建议
给孩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资深教师徐老师表示,家长担心孩子的成绩,为他们报补习班无可厚非。“但暑假补课不如补学习习惯,让孩子在假期多阅读,多增长见识。阅读多了,他们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徐老师说。
原省政府参事、原昆明市督学刘邦智表示,针对一些孩子自愿补习的情况,家长应该与班主任、孩子沟通,充分了解孩子学科知识的不足之处,有针对地进行补习。但是给孩子报补习班不能太多、一个星期最多两三天,让学生在假期有一个调剂和休息的时间。
如果家长强制要求孩子补习,会造成孩子的抵触情绪,无心学习。刘邦智强调,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要让孩子自愿、愉快地学习,否则会适得其反。刘邦智建议,假期父母应该让孩子劳逸结合,同时多带孩子去外面增长见识,增加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记者 叶蕊 蔡雪娇)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宁佳慧
点击加载更多
教育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纠结│暑假要不要上补习班?老师说:孩子自愿是第一前提
暑假要不要上补习班?
马上要升六年级的菁菁,这个暑假并不轻松!放假前,妈妈就为她报了“小升初”培训班。菁菁除了要完成暑假作业,还要在培训班巩固语文和数学,而且每周还有英语课和钢琴课……在昆明,和菁菁一样每天奔波于各类校外补习班、兴趣班的学生可不少,有的为提升弱势科目,有的上起了升学衔接班。“假期也不比上学轻松,还是不能睡懒觉。”一家培训机构门口,一名刚刚下课的男生嘟着嘴说。
升学竞争激烈 不能落后于人
暑假补课如赶场,不单是孩子,一些家长也比平时都要忙。谈到为何要送孩子上培训班?家长们也很无奈,“竞争那么激烈,不上怎么行?”
菁菁妈妈告诉记者,菁菁马上六年级了才开始上“小升初”培训班,这样的进度已经有些落后了。班上不少想进入热点民办初中的孩子,刚升入五年级就开始上了,“本来也打算让孩子在假期好好玩一下,可看着周围的孩子都在上培训班,怕孩子落后于人,只能咬牙让她上了。”
拥有一技之长 长大不会埋怨
面临升学压力的家长忧心忡忡,低年龄孩子的家长一样不轻松。孩子刚升入二年级,杜妈妈就四处打听起了兴趣班。一学期下来,她给孩子报了英语、书法和绘画,还考虑要不要让孩子再学学电子琴。“孩子有时也会闹脾气,但我们是为他着想!现在的孩子谁没有一两样特长?就怕让他开心玩了,长大后埋怨我们。”
作为“80后”家长,杜妈妈则说:“小时候,妈妈也带我学过乐器,报过培训班,因为自己不想学,也就放弃了!但进入大学,看到身边好多同学多才多艺,说实话心里很羡慕。现在让孩子学这么多,只是希望他有一技之长。”
上不上培训班 都要结合实际
坚持不让孩子上培训班的家长也有不少,杨媛的爸爸就是其中一位。杨媛读四年级,除了女儿喜欢的跳舞,其他培训班都没让她上过。“小学阶段该玩就玩,不应该勉强孩子。虽然女儿在班上学习成绩只是中等,但这个年龄还是希望她能轻松一些。”杨媛的爸爸说。
专家早就建议,假期是让学生身心放松、知识查漏补缺的时间,可以多培养孩子的习惯和自学能力。对于让不让孩子上培训班的话题,昆明一中学老师提醒:“上不上培训班,每个家庭有自己的选择。但选择培训班应根据自身家庭、孩子兴趣、学习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培训班的花费并不低,不要盲目跟风。”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春城晚报记者 李思家
春城晚报乐学派
微信号:ccwbxxzk
给你带来最新教育资讯
为你解答教育中的困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63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30积分
0人评价57页
0人评价4页
2人评价19页
1人评价1页
0人评价54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30积分VIP价:24积分“再富也要穷孩子”!那些值得思考的德国教育理念
来源:新华视点(ID:XHSXHSD)
品味读书(pinweidushu)
再富也要穷孩子
到一个贫穷的国家或地区过上一段艰苦的生活,加深对社会、对人生的了解。这是当今每个德国城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修课。
在德国,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小学生,利用假期万里迢迢来到南美洲和非洲,在这项独特的体验活动中接受锻炼。这项活动的宗旨既不是出国旅游,也不是勤工俭学,而是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和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活动的一切费用均由自己出,是名副其实的自己掏钱“买苦吃”。
众所周知,德国属于世界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德国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会很难适应社会,免不了要吃亏走弯路。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就多吃些苦,摔打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
不给孩子现成的财富
在德国,许多有钱人已经认识到,坐拥万贯家财不一定就是好事。如果让年轻人轻易得到巨额财富,就有可能将他们推向堕落的深渊。基于这种认识,很多依靠自己奋斗成为富豪的德国企业家改变了子承父业的观念,纷纷表示不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子孙,而是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财产都捐给慈善事业。绝大多数子女对其父母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表示敬佩和支持。他们认为,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父母有处置的权利。作为子女,不应该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遗产。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可能会和父母干得一样好,甚至更为出色。他们相信真正的幸福,来自自己的成功。
现年24岁的蒂姆·海因茨是拥有10亿欧元资产的德国某运输公司董事长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他和兄弟姐妹5人每个月只能从父母的财产托管机构得到最低的收入。对此,蒂姆表示:“父母的钱,我无权拥有,也不想拥有。父母把钱用在社会需要的地方,不用在我们的享乐上,这是明智的。父母给我们留下了奋斗的机会。有一天,我也会通过奋斗拥有自己的财产,获得如同父母一样成功的喜悦。”
根深蒂固的规则意识
德国人深信: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遵守规则,才会使生活变得愉快、和谐、安定。去德国探亲时,有一次我在游览汉堡动物园途中去了趟卫生间。出来的时候,被一位年轻女士拦住,询问我可曾见到一个小男孩儿在里面。她解释说,她的儿子进卫生间很久了,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我忽然想起,刚才确实听到卫生间里有敲打声,于是回头循声找去。在卫生间最里面的位置,我看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正在一脸认真地修理水箱的拉杆——因为拉杆突然失灵,冲不下水。男孩儿认为,自己用过的厕位如果不冲干净,对不起下一个如厕的人,也有失自己的尊严。
听一位朋友说,他第一次到德国时,将小外孙的上衣晾晒到阳台上。他的女儿要求他将衣服收进来,晾在家里。她说在阳台晾晒衣服,影响小区的美观,房主会有意见,因为这会影响客户对住宅小区的评价。
他第二次到德国,腌了一些咸肉,又晾晒到阳台上。这一次,他用鲜艳的装饰包装纸将咸肉裹起来,做成喇叭状,远看、近看都非常艺术。有一天刮大风,吹掉的包装纸落在楼下邻居家的窗外。他的女儿就赶紧下楼去收拾包装纸。
德国人很注意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一次,在距姐姐家不远处的草坪上,一个年纪稍大的德国男孩儿凭借武力抢了另一个小男孩儿的玩具,结果恰好被自己父亲看到了。大男孩儿的父亲对儿子说:“莱昂,赶快将玩具还给亚历山大,并向他道歉!”那个叫莱昂的男孩儿不依。父亲又说:“你如果不去道歉,我就只好代你去向亚历山大道歉了!”过了一会儿,这位父亲果然认真地将玩具交还给小男孩儿,并代儿子向他道了歉。人人都遵守规则,才能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培养品德不靠教导
在德国人心目中,有这样一个观念:良好的品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体现在具体的品德修养中,就是不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而是要求孩子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德国中小学校里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般称为“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者“社会化过程”。其目的不是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或者争当舍己为人的英雄,而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核心观念:热爱生命、公正平等、诚实、守信。
德国的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品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而这,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修养培养至关重要的。
不仅如此,多数德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是非对错。此外,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在大家共同参与的游戏过程中,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德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养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德国人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跟自重与尊重别人、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德国教育让孩子能独立思考
十岁的儿子喜欢自己做吃的,常在放学后问可不可以做蛋糕,只要答应他,什么都不用操心,过一会儿,蛋糕就能端到跟前请妈妈品尝,味道都相当不错。
有一回,他很自豪地宣称:“妈妈,今天我来做饭。”之后翻菜谱,跟他爸到超市自己选材,回家后就在厨房忙上了。从饭前汤到苹果汁,从正餐到各自点的饭后甜点,做父母的只管享受。正餐是很正宗的德国饭,煮猪肉、土豆面包团子和紫包心菜。你别说,味道还真地道。上甜点时,儿子在一旁嘬着一根冰棍,看着老爸老妈享受他做的晚餐,很满足的样子。
跟国内婆婆打电话提到这事,老太太也挺高兴,觉得小孩子应该锻练一下。老太太又问孩子正在做什么?告诉婆婆,儿子在给小雪人织一条小围巾,这是学校手工课的作业。老太太乐了,直说德国学校的教育方式很好,能让孩子从小学到不同的东西,不像国内死读书,将来长大了什么都做不来,全要靠父母。
婆婆的话引人深思,其实在国内和国外生活的小孩差别最大的是成长的方式不同。德国家长一般关心孩子在学校里开不开心,喜不喜欢去,为什么。而中国父母则更关心今天上什么课、学了什么以及考了多少分之类的问题。中国孩子大多优秀、聪明、刻苦、成绩好。去年在德国举行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这已是中国队近六年来第五次荣获这项冠军。
但中国孩子上学压力大、知识面也比较窄。有的小孩从早上7点自习开始,除了3顿饭,基本上就是学习,功课要做到深夜,手上提两公斤大米走不了几步就喊累。朋友带女儿回国探亲,一次她女儿以没时间为由拒绝小表哥的请求,招来那男孩的怒斥:“你没时间!你整天舒舒服服,又没什么作业,每天都可以玩,还说你没时间,你知道什么叫没时间吗?看看我,才知道什么叫没时间。”
那个中国男孩每周只有半天时间可以玩。平时上了一整天课后,还要参加数不清的各种名目的补习班,比方说奥林匹克数学、绘画、音乐、英文等等,放学后功课往往要做到天黑甚至深夜。那些补习班美其名曰“自愿参加”,但实际上是每个孩子都必须交钱参加的,如果不参加,就可能招来学校的歧视。中国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下成长,压力之大,如果不亲身经历,很难想像。
相对来说德国小学生轻松很多,只上半天课,一年级算术只要求认识1到20,看上去要求很低。但德国人特别认真,老师修改起作业来,小孩写字母的位置放不对都要给纠正过来,在课堂上老师要求还是非常严的。他们有一门很重要的综合课,相当于地理、历史、人文、文化、宗教、常识和政治等的综合体。涉及的范围之广让人惊讶,短时间内竟然学了那么多知识。有时还要在课上作报告,老师会给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们自己找资料。因此,孩子们从小独立性都很强,也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总的来说,德国小学的教育比较轻松,回家后作业最多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了,放学后有更多自由时间。看到他们小小年纪自己上图书馆,上网查找课堂作业资料,煞有介事地准备课堂讲演,有模有样,感到他们真的很成熟。
不要以为这样的教育方法会耽误孩子。其实上中学后,功课就很多了。德国从5年级开始分学校,普通中学、中等中学和文理中学。只有文理中学的孩子(大约20%)将来可凭毕业考试成绩上大学,普通中学的孩子会去上职业学校,中等中学上中专和专科院校。这样,可以避免所有孩子都面临考大学的压力,各尽所能。文理中学课程多,对有才华的孩子能重点培养,因此德国人在工业、科技等领域中有大量顶尖人才。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可以在某一行业做职业培训,早点走上社会。所以德国人在各行各业都是那一行当的专家。至于那些成熟晚的孩子,可以从其它学校转入文理中学或参加其毕业考试,还是有上大学的机会。
当然德国的教育制度也存在不少弊端,人们也看到了这点,整天呼吁教育改革。不过再怎么改,德国小孩还是会有玩的时间。朋友从国内回来后,最大感触就是:“在德国,每天下午随时、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外面玩耍。可回到国内,大街上根本看不到小孩在玩儿。”
德国孩子玩归玩,该掌握的知识也没少学。整个社会各司所能,因此能出成绩的德国人也不少。无怪乎,德国的政要讨论起问题来,思路敏捷,能言善辩。在很多方面如汽车工业、化工、医药、经济、高科技等德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诺贝尔奖得主中不乏德国人,有的高校一数就有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只要看德国人如何在学校打下独立思考的基础,如何快乐地长大,就会明白原因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018高考_2018高考政策_高考频道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并完善资料
送志愿通查询机会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34904人已测试
通过科学测试,推荐适合专业
65968人已测试
分析所有高校专业录取可能性
专家服务电话:010-
公众号 : sinagkjzq
地方高考资讯
新闻排行评论大学专业
主讲:田兰
主讲:吴宝臣
主讲:郑巧
主讲:李文君
科学填报志愿 成功选择大学
客服热线:010-
估分选大学||按分数/位次推荐学校
最适合专业测评
录取可能性报告
服务热线:
微信公号:
zhiyuantong666
家长qq群:
Copyright & 1996 - 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12288;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