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政府网 有什么游泳的地方

个人主页:
您已经赞过了
想去博斯腾湖游泳
五年来一直盼望着去博湖游泳,可惜这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在心中渴望着,因为最近这一阵天热,这种渴望更强烈了。
游泳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件非常想做但又做不成的事,所以多年来就成了心中的憾事。从小我就喜欢游泳,那时游泳的地方就是家门前那条大渠和家后面那条小渠,三十年来,无论走到哪,家前后那一大一小的渠就成了我心中特别温暖的地方,因为我的童年和它们紧密相连。
常常想起初学游泳的那一幕。那是四岁多夏天的中午,后渠里还有点死水,一点也不深,很多童年的小伙伴们都在水里游泳,水被搅得黑黑的,浑浑的,可是孩子们是从不嫌脏的,照样在水里开心地用狗刨的姿势游着,笑着,闹着。我站在岸上羡慕地看着,因为从没下过水,不熟悉水性,想下去又害怕。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在水里泡着比我大几岁的亚珍冲着我大声招呼,她说快下来,她来教我游泳。我鼓足勇气来到她身边。我一开始用手撑着地两脚扑打着水面,感觉开心极了,可是脸就是不敢沾水。亚珍见此情形,她抱着我,让我憋着气头向后仰,把我的头放进水里,一会再出来,刚开始有些害怕,几次以后,我终于明白,水原来不是那么可怕啊。从那以后,我不管风里雨里只要一有空,就想方设法跑到大渠和小渠游泳,游泳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一大乐趣。
那时的孩子们都喜欢游泳,而且都象我一样是无师自通。一到夏天家家的孩子们都在渠道里游泳,欢笑声此起彼伏,那动人的场面尽管过去了几十年,可我每每回忆起来,还觉得象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那时在水里泡着,仰面朝天,看着深蓝色的天空中漂着几朵洁白的云彩,心里惬意极了,那种感觉说不出有多么好。有时下雨,我们照样在水里泡着,还比赛跳水,没听说哪家的孩子在雨天游泳生过病。
上小学后,学校每个星期用半天时间带着各班同学有组织地到离学校两三公里的大沙河游泳。我记得有个女老师叫王小平,经常带着我们去。那时我每个星期最盼望的事就是去沙河里游泳了。那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排着队,唱着歌向着大沙河进发的情景我现在还清晰地记着。每次去之前我都要带块馍,因为游泳很耗体力,游一会就饿得不行。游泳的时候老师主要教那些不太会游泳的人,我们会的就在一边尽情的笑啊,闹啊。我在同学们里面还算游的好的,为此老师还表扬了我,我很得意。回来的时候,用两根红柳枝做成十字形的简易衣架,把游泳的短裤撑着晒着,同学们一路高歌,怀着依依不舍而又快乐无比的心情返回家中。现在想来,很怀念那时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心灵那份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后来上四五年级时,小学一年级有位小同学不幸在组织的游泳活动中淹死了,所以后来就没人再敢组织去沙河游泳了,这成了我记忆中的憾事之一,多么好的活动啊,就这样放弃了。
到了十多岁上初中,可能因为女孩子大了,不好意思再经常到水渠里游泳了。可是心中对游泳的热爱丝毫没减少。总盼着有一天能好好的游他一游。就这样盼了一年又一年,始终没得到游泳的机会。因为我十八岁考上大学离开家以后,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很艰苦,根本没有游泳馆,我也不想去渠道和水库游泳,所以心中这份美好的愿望就一直被珍藏着没法实现。
2003年七月初我随着地区组织的考察团到了博湖县,受到了博湖县的热情接待。他们专门为我们准备了游泳衣去博湖游泳。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了博湖边,呵,博湖好大啊,一望无边,和大海没什么两样。有很多人早已在水里了。我也高兴地下到了水里游了起来,水温太舒适了,不泠不热,我还从来没在这么好的地方游过,近二十年没游泳,居然游的还很好。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一个小时一晃而过,主持人把我们喊到湖边,说规定的时间到了,还得去参加别的活动。我怀着遗憾离开了水面,要是我一个人,我一定要在那泡上一天尽兴了才回去。
多少年来游泳的梦想一直在心中萦绕,总在找着各种机会,但总不能如愿。2006年因为工作的原因要在北京待上三个月,我第一反应是这下可好了,那一定有游泳馆,我可以经常游泳了。可是到宣武游泳馆问了才知道,人家要办深水证才能游泳。拿深水证的条件是要在管理人员的监督下连续游二百米。这么多年没游泳,我是无论如何也游不了那么远的。这个美丽的梦想也就破灭了。不过我还是想着有朝一日能游他一次,所以在地安门商场闲逛时我特意为自己选了一套带小裙子的漂亮游泳衣,回去试了一下,非常合适漂亮。后来又去百荣买了一个游泳帽,准备一有机会就游泳。
可惜到目前为止我一次也没机会用过这套游泳衣,原因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附近几十公里虽然有游泳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卫生条件让人不放心,所以也不敢去游泳。不过我还是充满梦想,相信我游泳的梦想有一天一定会实现,有可能去海滨,不过最好是去博湖游泳,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欢迎浏览我的其他博文:
您已经赞过了
上图多好啊 赶紧去
您已经赞过了历史沿革/博湖县
博湖县博湖县,因境内拥有博斯腾湖而得其名。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古焉耆国危须国地。西汉宣帝神爵二年,为汉西域都护府辖地。东汉和帝永元三年,龟兹归汉,汉复置西域都护府,班超为都护,镇于龟兹,焉耆为龟兹国地。东严明成帝咸康元年,焉耆始置郡县,博湖为其辖地。唐贞观二十二年,唐设焉耆 都督府。唐玄宗开元七年,安西都护府四镇节度使汤嘉惠,请以焉耆代碎叶而务四镇。从此,焉耆为安西四镇压之一,高仙芝为焉耆镇守使,焉耆为安西回鹘王国的一个重镇。元代,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十三年(1218年)年蒙古完全统治新疆,博湖属察合台汗国。明代,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博湖属哈密都护府管辖。万历年间,居住在焉耆盆地的蒙古族鄂岳奇所部分部落迁往俄罗斯额济勒河流域一带居住,博湖为准噶尔部库车王统辖。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游牧于俄国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和硕特部,因不甘受沙皇俄国统治者的压迫和奴役,在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冲破沙俄帝国的围追堵截,历经千难险回归祖国。中路和硕特三旗被清政府安置于开都河中下游平原及博斯腾湖一带放牧,三旗自为一盟,名巴启色勒启勒图盟,归伊犁将军节制。从此和硕特部就定居于博湖地区。民国十年(1921年),杨增新统治新疆时,博湖地区属焉耆行政公署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盛世才实行改土归流后,博湖地区属和硕设治局辖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和硕县成立后,博湖地区为和硕县第三行政区,后又改为和硕县每第三乡。新中国建立后,博湖地区属和硕县管辖,为和硕县的第三乡,后改为第三区。年,为和硕县的第二区和第三区。1958年后,为和硕县的跃进公社(塔温觉肯公社)、光明公社(查干诺尔公社)。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博湖县,日博湖县正式成立,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管辖。
地理环境/博湖县
位置境域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在焉耆盆地东南部最低洼处的开都河下洲,地处东经86°19′~87°26′,北纬41°33′~42°14′之间,东西长约91公里,南北宽约67公里,东北两面与和硕县接壤,西北面与焉耆县毗邻,西南一角紧濒孔雀河道。全境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80平方公里,沙漠面积69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67.6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360平方公里。地势地形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碟状谷地,开都河三角洲平原海拔米,平均坡降 1/4000。山地海拔米。气候博湖县深居内陆属于中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气候温和,热量适中,干热风少,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 9.1℃,年均降水量93.3毫米,蒸发量为1853毫米,年日照2793.6— 3136.5小时,无霜期219天左右。
自然资源/博湖县
水资源博斯腾湖水域总面积16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43%,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湖区总容量近100亿立方米,对焉耆盆地的气候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缓和气温变化,增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阻止干热风袭击,直接影响湖区周围生物组成,是焉耆盆地的天然调节水库。开都河流经博湖,年径流量33亿立方米,流经宝浪苏木时分东西支河道,东支注入大湖区,西支注入西南小湖区。开都河总流域面积22900平方公里,总汇水面积613平方公里,汇水量52亿立方米,其水系天山雪融水,水源丰富,水质优良,不仅是焉耆盆地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水源,而且对博斯腾湖及孔雀河流域水量的变化起着调节作用。土地资源博湖县土地总面积200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3.92%,山地面积68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360平方公里,沙漠总面积691平方公里。其中:开都河三角洲土地面积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万亩,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便利、气候湿润温和,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南山地区土地面积1590平方公里,有40万亩宜农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呈东西走向,随山势起伏呈带状分布,平均坡降1:21。畜牧资源博湖县自古就是焉耆盆地的天然牧场,草场类型多,牧草种类丰富,全县有天然草场100万亩。主要草场有南山山地草场、北山山地草场、平原草场。博湖地区广阔肥沃的草地、湖滨沼泽和山地草场植被种类繁多,宜食性强,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博湖县在大力发展生猪、牛、羊等传统畜牧业同时,乌苏里貉、狐狸、鸵鸟、麻雁等特色养殖业逐步兴起,促使传统畜牧业不断向现代畜牧业发展。水产资源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的 43.2%,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其中大湖区面积为1200余平方公里,小湖区面积为400余平方公里,湖群密集,分布有大小不等的16个小型湖泊,是新疆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博斯腾湖具有较丰富的饵料资源,具有适合多种鱼类生存繁殖的环境。湖中有30多个鱼类品种,主要有池沼公鱼、赤鲈、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品种,年捕捞量在5000吨左右。沿湖周边已形成5000亩的水产养殖开发带,主要从事螃蟹、南美白对虾、鱼云斑鱼回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博斯腾湖出产的鲢鱼、鳙鱼、鲤鱼、池沼公鱼、河虾、河鲈、鲫鱼、乌鳢、草鱼九个水产品种通过了国家有机鱼食品认证委员会的评审认证,认证范围为150万亩,博斯腾湖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面。矿产资源博湖县地处焉耆盆地东部,地质构造属古生代天山海西褶皱带,由中新生代凹陷陆相沉积形成,又具有海相地质形态。焉耆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在博湖县发现宝中、宝南、本布图镇等三大油气构造带后,又探明“本东”千万吨级油气高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608×108立方米,探明溶解天然气储量45.23× 108立方米,可开采溶解天然气地质储量12.05×108立方米。除石油资源外,博湖县还有芒硝、湖盐、泥炭、煤及储量不明的水晶石、云母、铁、铜、方解石、铅、石墨等矿产资源,分布广,品位高,开发前景广阔。其中:芒硝和湖盐储量较大。
政治经济/博湖县
经济发展博湖县建县以来,博湖县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灿烂辉煌的乐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博湖县“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着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3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60元。近年来,博湖县依托工业番茄、水产、芦苇、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通过实施四大战略(水陆并时、项目带动、优势资源转化、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按照坚持一个要务(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努力实现两个目标(建设生态旅游县和新疆水产第一县),力争实现三大突破(湖泊经济、工业经济、南山开发),依托四大资源优势(湖泊资源、特色农副产品、水土光热、石油天然气),做强和培育五大产业(做大做强红色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培育壮大水产芦苇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12345”经济发展思路,积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发展特色经济,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走开放性融合型经济发展之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工工业大力实施番茄产业化工程,增加农牧民收入。博湖县种植的番茄产量高,质量好,是加工番茄酱的好原料。 自1994年起至今,县凯泽公司先后五次扩建生产线,形成了日处理工业番茄原料能力9320吨的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998年在成功收购和硕番茄酱厂的基础上,进行改制,成立了新疆凯泽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博湖、和硕、焉耆三个分厂,初步形成了番茄产业链复盖焉耆盆地的格局。1996年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1997年公司生产的“凯泽”牌番茄酱被评为新疆的名牌产品,1998年产品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其产品主要销往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和非洲、中东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2004年,全县种植工业蕃茄面积4.18万亩,生产番茄酱3.9万吨,完成销售产值9930.8万元。农业博湖县博湖县现有耕地15万亩,在保证粮食县域供给平衡前提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工业番茄、甜菜、辣椒等大宗农作物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布局。2004年,实现种植业总产值23438万元。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2003年为“畜牧水产发展年”,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具体发展优惠政策,全面加快畜牧业发展,全县将逐步形成以奶牛、细毛羊、猪、绒山羊、特色畜禽、牛羊育肥、草料为主的七大养(种)植基地。2004年,全县牲畜存栏20.6万头(只),牲畜出栏17.16万头(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623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9%。力争到2007年,畜牧业产值、收入分别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5%和26%以上。水产业博湖县以特色资源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湖泊经济”。近年来,博湖县充分利用博斯腾湖水资源,大力实施水产产业化项目并取得显着成效。建成了以池沼公鱼深加工为主的水产加工企业——博湖县蓝翔食品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池沼公鱼深加工产品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日本客商的喜爱,因其品质优良,被日本市场定为特A产品,并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2004年,生产鱼罐头13.3吨,完成销售产值1417.8万元。为进一步发挥博斯腾湖资源优势,提高水产养殖业科技含量,调优养殖品种结构,确保水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博湖县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具体发展优惠政策,确定了重点抓好“一大一小”(大湖、小湖)的发展思路,即大湖以自然增殖为主,人工投放为辅,放养结合,优化品种结构;小湖以整体承包、独家经营方式实现渔业的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完成了《博斯腾湖渔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开展博斯腾湖水产品有机认证工作。目前,博斯腾湖出产的草鱼、鲢鱼、鳙鱼、鲤鱼、池沼公鱼、赤鲈、鲫鱼、河虾八个水产品种已经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委员会的评审认证,认证范围为博斯腾湖大湖区150万亩水域,使博斯腾湖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面。充分利用湖滨滩涂,推进水产养殖业发展。目前全县人工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36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达9000亩。水产养殖品种正逐步向河蟹、加州鲈、乌鳢等名、特、优品种过渡。积极引进南美白对虾、梭鱼及鱼苗新品种,水生植物湘莲引进并获得成功。与上海水产大学合作进行了三角帆蚌(珍珠蚌)良种引进养殖试验。投资1000万元兴建的博斯腾湖野生水生动物保护中心和博斯腾湖水产苗种早繁中心已竣工。2004年,完成渔业产值2675万元,完成水产品产量6500吨。芦苇业依托芦苇资源,积极发展芦苇资源加工业。环博斯腾湖芦苇面积57.72万亩,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1993年,博湖县筹建了中密度纤维板厂,年产能力1.5万立方米。2004年生产人造板26064立方米,完成销售产值2090.9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全疆各地。1998年,全县芦苇实施了统一经营管理,成立了博湖县绿岛苇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制定了优惠政策,引进资金加大人工育苇工程建设,批准确定人工育苇面积达19.89万亩。把人工育苇同保护博斯腾湖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碧海万亩人工育苇生态保护示范工程,形成了以苇养苇,以苇护水的新格局。博湖县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资源开发建设前景广阔,互补性强,是投资发展的好地方。面对西部大开发有利机遇,我们将依托资源优势,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加快以水利、交通、城镇基础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吸引资金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行政区划博湖县成立后,按国务院、自治区、自治州的文件精神,博湖县接管博斯腾湖水产管理处和博斯腾湖管理委员会;将原属和硕县的跃进公社、光明公社及和硕县博斯腾湖管委会辖区、焉耆县五号渠公社下三号大队3个生产队,以及州种畜场划为博湖县辖区,辖区内还有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5团场、27团种马场、建筑工程第二团等单位。全县辖5乡2镇,29个村(居)民委员会,119个村民小组。1、博湖镇:下辖查斯布呼居委会、哈尔古比居委会、查斯托勒盖居委会、滚哈尔居委会。2、本布图镇:下辖劳希浩诺尔村、再格森诺尔村、本布图村、新布呼村、芒南查干村、乔鲁图木呼尔村、那音托勒盖村。3、查干诺尔乡:下辖查干诺尔村、乌腾郭勒村、敦都布呼村。4、才坎诺尔乡:下辖才坎诺尔村、莫盖图村、哈尔努敦诺尔村、赛罕乌敦村、拉罕诺尔村。5、乌兰再格森乡:下辖乌兰再格森村、席子木呼尔村、乌图阿热勒村。6、塔温觉肯乡:塔温觉肯村、敖瓦特村、克日木哈尔村、东大罕村、哈尔恩格村、科克莫敦村。7、博斯腾湖乡:下辖库代力克村。
人口民族/博湖县
博湖县2013年末,博湖县总户数19827户,总人口为61830人,比2012年增加52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954人,占全县总人口30.7%;少数民族人口22079人,由汉、蒙、维、回等 18个民族组成,占全县总人口的35.7%。0-18岁(含不满18周岁)人口11583人,占总人口的18.7%,比2012年末降低0.4个百分点;18-60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42043人,占总人口的68%,比2012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60周岁及以上人口8204人,占总人口的13.3%,比2012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
经济/博湖县
概述2013年,博湖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01亿元,比2012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6亿元,比2012年增长5.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第二产业增加值4.09亿元,比2012年增长21.6%;第三产业增加值8.06亿元,比2012年增长22.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2.2%,19.5%,38.3%。固定资产投资2013年,博湖县全年共有施工项目65个,其中续建项目27个,新开工项目28个。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6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21亿元,增长40.3%;农户投资1.45亿元,增长110%。在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投资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第二产业投资 4.39亿元,增长73.7%;第三产业投资 5.9亿元,下降11.9%。财政2013年,博湖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93884万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007万元,同比增长59.3%,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上级补助收入完成73877万元,同比增长10.5%。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00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增长16.9%;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507万元,同比增长212.4%。2013年,博湖县财政支出完成93608万元,增长18.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3625万元,增长13.1%;基金支出完成9573万元,同比增长126.4%;专项上解支出410万元。第一产业2013年,博湖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5.87万亩,增长3.1%。其中粮食作物面积达7.15万亩,增长13.6%;经济作物面积达27.15万亩,下降2.6%;饲料种植面积达1.57万亩,增长145.3%,粮经草比例由去年1:4.4:0.1调整为1:3.8:0.2。在经济作物中棉花种植面积6.86万,减少1.4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万亩,减少0.05万亩;工业番茄和工业辣椒共计种植面积11.06万亩,增加0.53万亩。2013年,博湖县全年粮食产量41072吨,比上年增加4899吨,增产13.5%。其中,稻谷产量2176吨,增产25%;小麦产量20746吨,增产16.9%;玉米产量18150吨,增产8.8%。全年棉花产量 7910 吨,比2012年下降16.8%。油料产量1218吨,比2012年下降13.2%。博湖县2013年末,牲畜存栏20.7万头(只),比2012年末增加2.91万头(只),增长16.4%;牲畜出栏21.29万头(只),比2012年末减少1.45万头(只),下降6.4%。全县肉产量5439吨,增长7.1%。其中,猪肉产量 3589 吨,增长2.6%;牛肉产量 451 吨,下降2.2%;羊肉产量911吨,增长14.9%;禽蛋产量1126万吨,增长17.3%;牛奶产量1042吨,增长8.2%。2013年,博湖县全年水产品产量9101吨,与2012年基本持平。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016吨,增长1.8%;捕捞水产品产量6085吨,减少0.6%。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00亩。第二产业2013年,博湖县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48163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302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7590万元,个体工业产值12253万元,工业产业活动单位18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21%。乡镇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6702万元,实现营业收入25807万元,上交税金435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957万元。2013年,博湖县建筑业增加值2.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32.6%。第三产业贸易2013年,博湖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34万元,比2012年增长15.8%。从城乡划分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367万元,增长1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67万元,增长18%。从行业划分看,商品零售业21310万元,增长16.5%;餐饮收入3924万元,增长11.6%。2013年,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5个,其中:新建项目7个,完成投资3.68亿元;续建项目8个,完成投资5.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18亿元,较2012年增加5.32亿元,比2012年增长137%。交通业2013年末,博湖县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765公里(等级路),包括沥青路面488公里,砂石路面277公里,其中县道103.8公里;乡道131.4公里;村道464.5公里;专用65.3公里。全县五乡两镇26个行政村已全部通油,通油率为100%。2013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为12680辆,其中:小型汽车4981辆(客运153辆、货运819 辆、自用车辆4009辆);摩托车7605辆;农用(低货)68辆;挂车26辆。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2万人次,下降2.6%。旅客运输周转量1063万人公里,增长0.24%。邮电业2013年,博湖县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75万元,增长5.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860户,下降1.2%,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5.4部。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5100户,年末达到3863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62.5部,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3162户。互联网宽带用户7210户。旅游业2013年,博湖县投入7000万元完成大河口、阿洪口等景区升级改造,大河口、莲海世界游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初评。成功举办了“四节三会”,随着各项节庆活动成功举办,博斯腾湖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3.7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6381.9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22%、28%。经初步统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比2012年增长27.7%。金融业2013年末,博湖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8亿元,比2012年增长6.1%,其中:储蓄存款12.1亿,比2012年增长18.1%;单位存款7.61亿元,比2012年增长3.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2亿元,比2012年增长8.4%,其中:短期贷款9.8亿元,比2012年增长24.2%,中长期贷款12.4亿元,比2012年下降1.5%。
社会/博湖县
教育博湖县2013年,博湖县全年教育支出完成18568万元,比2012年增长20.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8%。投入建设资金214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校舍1260平方米;3620名贫困寄宿生享受“两免一补”资金476万元;博湖河北高级中学、乌兰再格森乡双语幼儿园投入使用。截至2013年末,博湖县全县有中学1所,小学5所,幼儿园7所。全年普通高中招生340人,在校生896人,毕业生316人;初中招生450人,在校生1252人,毕业生450人;普通小学招生663人,在校生3281人,毕业生54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863人。科技2013年,博湖县全年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199万元,比2012年增长13.2%。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46期,培训农牧民1.2万人次,共发放资料3.68万余份。实施县级科技项目77项、县级以上科技项目9项,资金270.4万元。申请专利数9个,授权专利数9个;具有4个防震减灾宏观观测点。文化博湖县截至2013年末,博湖县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400户(模拟信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200户。户户通农村直播卫星用户12000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复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复盖率为99.5%。2013年,博湖县全年县图书馆外借图书7580册次,人数达3824人次,图书年总流通量达到4304人次。2013年,博湖县成功举办“ 博湖县首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博斯腾湖全国绿色竞钓大赛、捕鱼节、芦苇节等节庆文化系列活动。在首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上,“万人萨吾尔登、千人托布秀尔”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4个,成为全疆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县。荣获“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荣誉称号。卫生截至2013年末,博湖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7个(其中4个县级医疗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5个综合门诊,26个行政村卫生室、15个个体诊所),拥有(编制)病床24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24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2人,注册护士72人,药师(士)17人,技师21人,其他人46人),乡村医生41人。2013年参合农牧民达到27887人,新农合参合率99.9%,比2012年提升0.1个百分点。2013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1109.6万元,受益61997人次。体育1996年,博湖县业余体校学员参加自治区青少年射箭比赛夺得全部 16块金牌。1997年,在自治区青少年射箭通讯赛上,博湖县代表队夺得6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01年,在自治区运动会上,博湖县代表队获田径项目团体第三名。2002年,博湖县体育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承办了自治区射箭比赛,获 1金3银2铜的成绩;承办巴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4名,打破 1项巴州记录。 2003年,博湖县射箭队代表巴州参加自治区第十届全运会,打破两项自治区射箭纪录,获5金3银的成绩;并承办巴州中学生运动会。 2004年,博湖县代表队参加巴州“大庆杯”篮球赛取得第六名;参加巴州第一届东归那达幕节荣获团体第四名;博湖县射箭队代表巴州参加新疆青少年第十届运动会,夺得3金6银2铜 ,并打破三项自治区射箭纪录。博湖县在校学生实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100%。截止2008年,全县建成篮球场 28个(标准篮球场 2个),排球场 10个,羽毛球场6个,射击房1个, 400米跑道体育场1个, 200米体育场8个,群众晨练场5处。社会保障截至2013年末,博湖县共有养老服务机构3个,床位134张,收养各类人员56人。年末全县共有3117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295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9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1391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群众536人次;资助3117名 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2149名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2013年末,博湖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080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5556人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17446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939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3400人;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8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4431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4379人。新增城镇就业4118人。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补助资金96.5万元,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153万元,救助资金424万元。落实国家农机购置、小麦种植、退耕还林、草原奖补等补贴7934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831套、安居富民房1680套。
政治/博湖县
县长、县委副书记
人大常委会主任
县政协主席
县委副书记
朱军、赵文贞
苏凯、孟宪清、江建勇、魏鸿彬、沈荣芳、徐生贵、艾合买提·哈德、王文杰
信息来源: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
历史文化/博湖县
饮食习俗西域香味浓烈,各种食品色香味俱佳。烤羊肉串已风靡全国,烤全羊是新疆一大名馔。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是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食品,也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必备食品。脆香而薄的烤馕、烤包子、拉面、油馓子、油塔子、薄皮包子、奶茶,则是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牧区的少数民族能将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种奶制品,或香或甜或酸,都带有浓郁的奶味,营养丰富,可饱口福。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马奶子酒微喷酒香,清凉适口,沁人心肺。民族风情肉孜节博湖县肉孜节是波斯语“斋戒”的意思。这个节日的当月要封斋。相传古时侯,有一次大灾荒,孩子们由于饥饿啼哭不止,母亲无奈把拳头大的卵石放在锅里煮,哄孩子们说,妈妈给你们做包谷面疙瘩汤,并不时戳一戳给孩子们看,让他们相信还没有熟,太硬不能吃。一次又一次,孩子们再也无法忍受,闹着非吃不可,母亲没有别的办法,又一次揭开锅用木棍戳时,一下子竟戳了进去,母亲很惊奇,仔细一瞧,锅里的卵石变成了蔓菁,人们以为是神仙显灵了,奔走相告。以后人们用各种娱乐活动感谢神灵的恩典,这一日子相延成习,流传至今。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为躲避强大部落的袭击,躲进了深山之中,白天不敢生火,怕人发现烟柱,等到天黑才生火做饭,这样就演变成节。在斋月的第一天晚上,阿訇在清真寺的宣礼楼上,面向四方寻找纤细的月牙,如果见月,这天晚上就进入斋月。封斋期间,人们要在太阳落山之后和月出之前吃好封斋饭,月出之后整天不进饮食。月末,阿訇看见西方新月后第二天即为开斋日肉孜节。古尔邦古尔邦是波斯语意为“宰牲”之意。古尔邦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群众最为隆重的节日,在肉孜节后的第70天举行。古尔邦节的起源来自于一个相传的古阿拉伯故事。说先知易卜拉辛受安拉启示,要他宰杀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义以献祭,当先知执行时,安拉为其真诚所感动,派天使牵来一只黑山羊,命宰羊代献,为了感谢安拉的仁慈和穆斯林的忠诚,宰牲献祭便在阿拉伯民族中流传开来,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世界各地,这一古尔邦节的风俗也传入新疆。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也叫巴音郭楞蒙古族的交游节日,农历六月初四举行,那达幕是蒙语游玩娱乐之意,元代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摸,在新疆举行了那达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到明清两代举行那达幕大会有赛马、射箭、摔跤、下棋、歌舞等。又演变成了官方举办的节日,日期也由官方定了下来,又增加了许多内容,有赛牦牛、田径、球类比赛、放映电影、戏剧观摩、等,商贾从各地云集草原,叫卖不停。举行物资交流盛会,商贾从各地云集草原,叫卖不停,举行物资交流盛会,草原的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到寺庙熬茶礼佛,到大路上祭鄂博,到游戏的地方举行各种比赛,远来参赛的牧民临时架起蒙古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原上,居住在县城、首府、京城等大城市的群众也专程赶到故乡参加那达幕大会,各单位互相联欢,各个蒙古包相邀作客,敬酒祝愿,载歌载舞,共庆佳节,它是人民大型综合性节日,它既反映了巴音郭楞人民的文化特点,又与当代生活相结合,日益受到全州、全疆各族人民的喜受,是高寒山区一个天暖草壮、畜肥肉香、花鲜人欢的全民性游艺节日。地方特产博湖县地方特产有西海龙蟹、博湖鱼子酱、麻辣公鱼、乌兰再格森乡水晶米、辣味鱼酱和万福辣椒。
旅游景点/博湖县
博湖县博湖县有芦花港、大河口西海渔村、湖中长堤和义东旅游区、扬水站、阿洪口、莲花湖、白鹭园、海龙度假村、双湾竞秀、白鹭洲头、金海湾、白鹭洲等旅游景点。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2次
参与编辑人数:14位
最近更新时间: 22:59:31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湖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