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想跨考,暨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录里写的是数学三,该用哪些教材呢

【暨南大学考研网 jinankaoyan.cn 暨南大学考研经验】 暨南大学学长分享的考研提示

唯一权威的暨南大学考研网站为大家提供:暨南大学学长分享的考研提示,本站由暨南大学研究生创办,更多暨南大学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目标就是理想,目标决定你要怎么奋斗,决定你的态度,所以,当你准备考研时,你一定要问下自己,你的考研目标坚定吗?

我们当时一部分人也是大三就开始选择考研、考公务员、或是找工作,也有一部分人一直在为选择什么而左右为难,很多人就在这摇摆不定中错失了复习的时间,并且最终放弃了考研。也有很多人在找工作,考证时,浪费了很多时间,最终败在了考研路上。很多人都说考研很难,其实考研就是难在坚持。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你的目标,最后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回报。

先说一下数学,数学的复习应该在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因为到考研后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你不是一个精力和心理承受力特好的人,那么就应该笨鸟先飞,在前期就开始好好准备,把数学书老老实实的看一遍,不要一上来就开始做题,虽然做题能让你学会一些方法,但是也会让你很多原理都搞不明白,不明白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最终还是不太理解这些题目,这样就会不利于你解答一些较难的题目。所以说数学一定要注重基础,把基础,理论打牢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只注重做题,

考研数学书给大家推荐李永乐的一系列(包括复习全书,660题,400题,最后冲刺135),他的书针对性强,注重基础。如果你时间充足,那么在上学期就应该把复习全书作一遍,下学期时要再做一遍,因为人们都是会遗忘的,一遍做过去,很多东西你觉得会了,其实到真正抛开课本做题时,很多理论做题方法又忘得差不多了,我当时就是只做了一遍,到后期做660,400题时,发现很多就又忘了,不得不边看复习全书,边又做题,当时觉得很痛苦,所以建议大家复习全书一定要看两遍以上,数学也就那么多知识,我觉得这样的话,整体知识就已经掌握的差不多,后期做题时肯定会轻松不少。另外给大家说,数学每天都应该坚持看一些,是为培养感觉,过长时间不看的话,再看肯定会生疏,不过到后期可以考虑不用每天看,隔几天作一套试卷就可以

首先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词汇量不够就很难得高分,因为阅读里面生单词很多,读不懂文章的话,就不行了,对于背单词,我的方法是先把一本比较全的单词书看两到三遍,不用记住它们的拼写,然后再通背一遍并把不会的单词抄到一个小本上,这样就避免惰性,只背自己不会的单词,把背会的单词作个记号,如此下去,每次都只背自己不会的,效果会比较好,同时在阅读中去单词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其次就是阅读,阅读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做阅读之前建议大家先做长难句,长难句就是阅读的缩影,所以大家一定要找一本长难句书练习一下,联系时注重划分句子结构,注重理解。然后再找一本阅读书做一下,不要刚开始就做真题,真题就只有那么几套,不能只用来当练习用。等到练习的差不多了,认为你可以做真题了,再拿来做。第一遍要当作考试,定时定量地完成,将心态调整到考试状态,模拟考场,有助于你调整考试心态。但是不要把全部真题都做完,要留几套,以用于后期做,找考试感觉。第二遍要完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参考答案对每一道题进行分析,弄明白为什么是这个选项而不是那个选项,作者的出题意图等。第三遍分析长难句等等,要把真题吃透并把一些有用的和重要的短语和句子背下来,这对阅读和写作都有好处。

写作也很重要,需要平时多加练习,关键是要背会一些在写作中常用到的短语和句子,有一些套话确实是很使用的,记一下,可以避免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不会表达或者表达不地道的情况,这些背的材料是平时阅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其实考研班准备的也有,它们在后期会发一些写作资料供学员用,这样就可以节省我们一些时间。

第三说下政治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政治准备都是放在后半学期,这样是很科学的,因为政治都是一些纯理论的东西,需要记得东西很多。刚开始复习政治时,大家一定要把书看一遍,看红皮书,或者各个考研班总结好的课本,这一遍要注重理解,尤其是马原的知识,大家一定要多看几遍,才能理解透。政治考题很多也是考大家的分析能力,所以一定要注重理解,不能只是单纯的记忆。然后再开始做题,习题一定要选择与你所看的课本配套的,我当时看的是启航的教材,但是做题时做的是教育部出1600,很多东西都找不到,让我做的很郁闷,但是好歹政治也考了70多分,我想这大概与我平时看的变数多,注重理解有关吧。在多看几遍教材及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一些考点就比较容易了,这个工作放在后期,但是也不能太晚,要记的东西很多,太晚的话,会让我们不好分配时间,然后增加焦虑,担忧,不利于考研心态调整。

然后是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的复习也是放在写学期,因为那时个高校的招生目录才下来,当然对于跨考生可以早开始一些,但是要注意所报考学校的指定的教材是否变动,当时我周围就有两个同学,在专业看过一遍之后,才发现报考学校的教材换掉了,不得不又重看。我是经济类专业,所暨南大学指定的教材也就是高鸿业的微观宏观,所以复习时相对来说稍微轻松一点。但是仍然坚持每天晚上都看,不敢有半点放松。我们的经济类专业书和政治差不多,都是经济理论,看完之后容易遗忘,所以一定要多看几遍,并且要把报考学校的历年考题找出来,(真题一般网上都有,大家可以在考研吧找一下),分析题型,解题方式。

选择合适的考研伙伴是很重要的,这是激励你在考研路上不放弃的重要动力。选择同样想考研的伙伴,一起结伴上下自习一起讨论考研当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相互鼓励,让自己融入到一个考研的学习环境中去,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对我们的干扰。我觉得我考研期间是很幸运的,和室友并肩奋斗,共同讨论问题,交流信息,聊天解闷,使各自的心态都调整都最佳状态。

2.注意和周围的同学搞好关系。

家和万事兴,稳定压倒一切,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的同学只有关系正常化,才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心情。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有大度的心胸,和周围的同学有不愉快的时候尽量忍让一些,先向对方承认错误,哪怕没有做错什么的时候也要这样。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清云静。为了我们心中的大目标,何必在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谁对谁错?说一句对不起有什么困难?有了和谐的环境,才有利于自己一心一意的准备考研。

3、不要和周围考研的同学有竞争心理。

考研是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不是一个学校一个系内的竞争。和同学之间应当互相促进,互相鼓励,资料共享,信息共享,共同进步。绝对不能有通过把别人比下去来相对提高自己的心理,绝对不能有什么资料就藏着掖着,不愿意给别人看的小人之见。如果这样做,只会使自己和周围的人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的学生,到最后只会得不偿失。这样才能和周围同学关系融洽,在考研复习中共同进步。

4、多和别人交流,将别人的经验同自己的个人情况相结合。

收集信息是考研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决定考研的成败。从查找目标、搜集参考书和专业课笔记、历年试题、联系导师到请教别人的复习经验,搜集信息的工作几乎贯穿了考研全过程。客客气气地向别人请教,坦诚地和别人交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要注意的是经验只是借鉴的,不要照抄照搬的,必须同个人具体情况相结合,并在自己的实践中加以检验才能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建议大家不要老上什么网站,那里有很多信息都是无用的,有的看过还会影响心情,所以尽量少去,和周围的同学多交流才是比较好的。

5、正确对待考研过程中心情不好的时期,耐住孤独和寂寞。

考研如同独自穿越人生的一段隧道,没有喝彩和掌声,没有鲜花和美景,有的只是枯燥的书本、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为实现理想而殚精竭虑的思考,最难忍受的便是情感和生活状态上的孤独寂寞。因为既然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理想,就必须要有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行动,必须耐住孤独和寂寞。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

整个考研过程始终时间都是很紧张的,累的时候可以放松一下,但是千万不能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到考研之前的一年中,基本上都是每天七点进教室,晚上十点多回去。真正坚持了这个过程,其实也并没有那么苦。 来源:

国庆马上就到来了,这对2014考研的同学意味着考研复习正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了,仅剩下3个月的时间了,这个阶段心理上就开始比较紧张了,而且此时正是校园招聘很多的时候,自己搬到外面住,受影响较小。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英语。继续过真题,前前后后过了三遍,然后自己对阅读的部分答题方法进行了总结。我是分部分看真题的,先看的阅读,然后是完形和新题型、翻译。到11月底开始阅读,但是时间很抢,写不出来,只能每天背诵作文,然后自己总结各种框架。建议基础差点的同学早点开始作文。

2)数学。10月中旬过完第三遍《复习全书》,并总结了一本笔记,主要是自己的理解。然后开始看《历年真题》,先按年份做,留了两套最后练手,然后按照章节的看,前后花了20天到一个月,中间还做了5套《400题》。但是到了快考试前一个月,由于英语,政治,专业课需要背诵的东西太多,就没怎么看数学,最后考前有点生疏。

3)政治。政治从大纲解析出来的时候开始看,先把大纲解析过了一遍约20天(这个太浪费时间,个人觉得如果不是想政治考80、90分就没必要看了),然后开始看《风中劲cao要点精编》(草字竟然是不良内容),边做《风中劲cao》配套习题(《风中劲cao》非常好,强烈推荐),花费了约40天,11月中旬后再把《风中劲cao》过了一遍,然后打算把它背下来,但实在没时间了,就只背了哲学部分。然后自己听了下考研视频,听完了,感觉浪费时间。到了12月中旬后主要就是背《启航20天20题》和《肖秀荣4题》和《任汝芬4题了》。政治的复习时间实在是很紧,感觉主要是前面看大纲浪费了时间。

4)专业课。课本过了几遍,做完笔记,就开始看尚书暨南大学考研网()的《强化冲刺精析精练》,各过了两遍,然后就背自己记的笔记,一直到考前,背了忘,忘了再背。算上看课本,辅导书和笔记,前前后后自己大概过了7、8遍,暨大的专业课考的比较基础,管理学一定要背,微观一定要弄懂。5)考试。考试期间找好住处,最好和朋友一起,别住太远了,保持好心态。即使有一两门感觉没发挥好也没关系,好好考完剩下的。一来你的感觉未必准,二来如果下一门考的好希望还是很大的。我就是数学没发挥出水平,但是专业课发挥比较好。


欢迎加入2014暨大考研交流群:
我打算报考暨南大学金融的研究生,不知道要准备哪些资料。包括数学,英语,政治还有专业课,求师兄师姐还有老师们可以帮忙解答一下,最好可以给复习资料的链接,或是哪位老师哪个出版... 我打算报考暨南大学金融的研究生,不知道要准备哪些资料。包括数学,英语,政治还有专业课,求师兄师姐还有老师们可以帮忙解答一下,最好可以给复习资料的链接,或是哪位老师哪个出版社的复习资料,拜托了!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你好,暨南大学的金融学考试内容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3西方经济学。

  其中,803西方经济学的参考书目为:《西方经济学》作者:高鸿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五版

  至于数学,英语,政治的复习,我就把我的经验说一下吧(里面有讲需要什么复习资料)。

  数学复习主要就是联系做题,我当时考的数一,用的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很多数一的用陈文灯),全书总共看了三遍,可以说每道题都研究过,知道涵盖的知识点和做法。还有对于练习来说,基础过关660是很不错的选择,里面的小题都很巧妙,可以当大题研究的。在练习到一定程度以后,我就开始做真题,真题反复做了很多遍(至少有6,7遍),反复归纳总结(真题非常重要)。最后就是冲刺阶段的李永乐的那本超越135,这个也很不错。考研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解题的状态,懈怠三天,做题的水平就会退步。

  我在考研英语复习三件事就着重做了三件事:1、张剑的黄皮书好好看,2、真题好好做,3、单词和作文好好背。这样的复习最有效率,其它科目在平时也要多花时间了(尤其数学),我想你也希望可以考个好学校的研究生吧。考研英语的复习贵在坚持,其实多余的材料也可以看看,但建议不要花太多时间,包括像时代周刊,经济学人的文章可以看一点。

  政治的复习其实是最简单的,就讲讲我的经验吧,在12月份之前我就看风中劲草的知识点,做肖秀荣的1000题,也就是要把握住单选和多选。这很重要,因为单选和多选占了50分,客观题是最公正的,没有人为因素,所以一定要把握住。其实,做谁的题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量的题,完全把知识点都概括住了。好坏差异不大,我选择肖秀荣的1000题,而不选择张俊芳或者任汝芬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提相对少。政治复习花大量的时间并不值得,正常练习即可。所以,我平时是不背大题的,因为感觉没用,背了还是会忘。考前,肖秀荣。任汝芬都会出预测卷,那上面的大题一般都会涵盖的比较全,考前突击背好就成了,因为历年来的出题点其实就那么多,4套卷子已经涵盖的很全了。都背好基本拿个25分不成问题。

考研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那是拿分的关键。英语也很重要,要持之以恒的学。政治的复习性价比很低(很多人即使很认真复习,也不见得就会比考前突击的多考几分,而数学和专业课则可能拉开的差距非常大),因为主观题的阅卷人为性太大,所以正常复习即可。我用上述方法考了72分。英语我考了63分(我本科计算机的,就是因为英语一般,不然就直接出国了。如果你的英语基础不错,用这个方法,应该会比我多考几分,基本来说考研英语60以上,过线肯定是没问题)。虽然不高,但是为其他科目赢得了充分的复习时间。我最后数学一145,专业课125,总分405考入上海财经大学。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可以接着问,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