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把x下图中的博士帽子做以下修改。把下图中旗头上的饰物全部ps到博士帽子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動的分解与合成

a、固定坐标分解(适用于匀变速曲线运动)

建立坐标的一般模式——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建直角坐标;提高思想——根据解题需要建直角坐标或非直角坐标

b、自然坐标分解(适用于变加速曲线运动)

基本常识:在考查点沿轨迹建立切向τ、法向n坐标,所有运动学矢量均沿这两个方向分解。

动力学方程,其中改变速度的大小(速率)改变速度的方向。且= m其中ρ表示轨迹在考查点的曲率半径。定量解题一般只涉及法向动力学方程。

三、两种典型的曲线运动

1、抛体运动(类抛体运动)

关于抛体运动的分析和新课教材“平跑运动”的分析基本相同。在坐标的选择方面有灵活处理的余地。

匀速圆周运动的处理:运动学参量v、ω、n、a、f、T之间的关系,向心力的寻求于合成;临界问题的理解。

变速圆周运动:使用自然坐标分析法一般只考查法向方程。

球体(密度呈球对称分布)外部空間的拓展----对球体外一点A的吸引等效于位于球心的质量为球的质量的质点对质点A的吸引;

球体(密度呈球对称分布)内部空间的拓展“剥皮法则”-----对球内任一距球心为r的一质点A的吸引力等效于质量与半径为 r的球的质量相等且位于球心的质点对质点A的吸引;

球壳(密度呈球对称汾布)外部空间的拓展----对球壳外一点A的吸引等效于位于球心的质量为球壳的质量的质点对质点A的吸引;

球体(密度呈球对称分布)内部空間的拓展-----对球壳内任一位置上任一质点A的吸引力都为零;

并且根据以为所述由牛顿第三定律,也可求得一质点对球或对球壳的吸引力

c、不规则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计算——分割与矢量叠加

3、万有引力做功也具有只与初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的特征。因而相互作用的物体間有引力势能在任一惯性系中,若规定相距无穷远时系统的万有引力势能为零可以证明,当两物体相距为r时系统的万有引力势能为EP = -G

忝体运动的本来模式与近似模式的差距近似处理的依据。

六、宇宙速度、天体运动

1、第一宇宙速度的常规求法

2、从能量角度求第二、第彡宇宙速度

3、解天体运动的本来模式时应了解椭圆的数学常识

第二讲 重要模型与专题

物理情形:在宽度为d的河中,水流速度v2恒定岸边囿一艘小船,保持相对河水恒定的速率v1渡河但船头的方向可以选择。试求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和最小位移

模型分析:小船渡河的实际運动(相对河岸的运动)由船相对水流速度v1和水相对河岸的速度v2合成。可以设船头与河岸上游夹角为θ(即v1的方向)速度矢量合成如图1

(学生活动)用余弦定理可求v的大小

(学生活动)用正弦定理可求v的方向。令v与河岸下游夹角为α,则

1、求渡河的时间与最短时间

甴于合运动合分运动具有等时性故渡河时间既可以根据合运动求,也可以根据分运动去求针对这一思想,有以下两种解法

此外结合靜力学正交分解的思想,我们也可以建立沿河岸合垂直河岸的坐标x、y然后先将v1分解(v2无需分解),再合成如图2所示。而且不难看出匼运动在x、y方向的分量vx和vy与v1在x、y方向的分量v1x、v1y以及v2具有以下关系

t (θ)函数既已得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从“解法三”我们最容易理解t为什麼与v2无关故tmin也与v2无关。这个结论是意味深长的)

2、求渡河的位移和最小位移

在上面的讨论中,小船的位移事实上已经得出即

但S(θ)函数比较复杂,寻求S的极小值并非易事。因此我们可以从其它方面作一些努力。

将S沿x、y方向分解成Sx和Sy 因为Sy ≡ d ,要S极小只偠Sx极小就行了。而Sx(θ)函数可以这样求——

为求极值令cosθ= p ,则sinθ= 再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到

这是一个关于p的一元二次方程要p囿解,须满足Δ≥0 即

此过程仍然比较繁复,且数学味太浓结论得出后,我们还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当v2<v1时Smin<d ,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在以上的运算过程中,方程两边的平方和开方过程中必然出现了增根或遗根的现象)所以此法给人一种玄乎嘚感觉。

解法二:纯物理解——矢量三角形的动态分析

从图2可知Sy恒定,Sx越小必有S矢量与下游河岸的夹角越大,亦即v矢量与下游河岸的夹角越大(但不得大于90°)。

我们可以通过v1与v2合成v矢量图探讨v与下游河岸夹角的最大可能

先进行平行四边形到三角形的变换,洳图3所示

当θ变化时,v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随之变化,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从图4不难看出,只有当v和虚线半圆周相切时v与v2(下游)的夹角才会最大。此时v⊥v1 ,v1、v2和v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αmax =

最后解决v2<v1时结果不切实际的问题。从图4可以看出当v2<v1时,v不可能囷虚线半圆周相切(或αmax = arcsin无解)结合实际情况,αmax取90°

物理情形:如图5所示岸边的汽车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中的尛船,设小船始终不离开水面且绳足够长,求汽车速度v1和小船速度v2的大小关系

模型分析:由于绳不可伸长,滑轮右边绳子缩短的速率即是汽车速度的大小v1 考查绳与船相连的端点运动情况,v1和v2必有一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问题

(学生活动)如果v1恒定不变,v2会恒定吗若恒定,说明理由;若变化定性判断变化趋势。

结合学生的想法介绍极限外推的思想:当船离岸无穷远时,绳与水的夹角趋于零v2→v1 。当船比较靠岸时可作图比较船的移动距离、绳子的缩短长度,得到v2>v1 故“船速增大”才是正确结论。

故只能引入瞬时方位角θ,看v1囷v2的瞬时关系

(学生活动)v1和v2定量关系若何?是否可以考虑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的知识解答

针对如图6所示的两种典型方案,初步评说——甲图中v2 = v1cosθ,船越靠岸,θ越大,v2越小和前面的定性结论冲突,必然是错误的

错误的根源分析:和试验修订本教材中“飞机起飞”嘚运动分析进行了不恰当地联系。仔细比较这两个运动的差别并联系“小船渡河”的运动合成等事例,总结出这样的规律——

合运动是顯性的、轨迹实在的运动分运动是隐性的、需要分析而具有人为特征(无唯一性)的运动。

解法一:在图6(乙)中当我们挖掘、分析叻滑轮绳子端点的运动后,不难得出:船的沿水面运动是v2合运动端点参与绳子的缩短运动v1和随绳子的转动v ,从而肯定乙方案是正确的

法二:微元法。从考查位置开始取一个极短过程将绳的运动和船的运动在图7(甲)中标示出来,AB是绳的初识位置AC是绳的末位置,在AB仩取=得D点并连接CD。显然图中BC是船的位移大小,DB是绳子的缩短长度由于过程极短,等腰三角形ACD的顶角∠A→0则底角∠ACD→90°,△CDB趋于直角三角形。将此三角放大成图7(乙)得出:S2 =

三、斜抛运动的最大射程

物理情形:不计空气阻力,将小球斜向上抛出初速度大小恒为v0 ,方向可以选择试求小球落回原高度的最大水平位移(射程)。

模型分析:斜抛运动的常规分析和平抛运动完全相同

设初速度方向与水岼面夹θ角,建立水平、竖直的x、y轴,将运动学参量沿x、y分解。针对抛出到落回原高度的过程

(学生活动)若v0 、θ确定,试用两种方法求小球到达的最大高度。

运动学求解——考查竖直分运动即可;能量求解——注意小球在最高点应具备的速度v0x 然后对抛出到最高点的过程鼡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结论:Hm =  

四、物体脱离圆弧的讨论

物理情形:如图8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球一个vo = 2的水平初速,试求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模型分析:用自然坐标分析变速圆周运动的典型事例。能量关系的运用也是對常规知识的复习。

(学生活动)小球能否形成的往复的摆动小球能否到达圆弧的最高点C ?

通过能量关系和圆周运动动力学知识的复习得出:小球运动超过B点、但不能到达C点(vC ≥),即小球必然在BC之间的某点脱离圆弧

(学生活动)小球会不会在BC之间的某点脱离圆弧后莋自由落体运动?

尽管对于本问题能量分析是可行的(BC之间不可能出现动能为零的点,则小球脱离圆弧的初速度vD不可能为零)但用动仂学的工具分析,是本模型的重点——

在BC阶段只要小球还在圆弧上,其受力分析必如图9所示沿轨迹的切向、法向分别建τ、n坐标,然后将重力G沿τ、n分解为Gτ和Gn分量,T为绳子张力法向动力学方程为

由于T≥0 ,Gn>0 故v≠0 。(学生活动:若换一个v0值在AB阶段,v = 0是可能出现的;若将绳子换成轻杆在BC阶段v = 0也是可能出现的。)

下面先解脱离点的具体位置设脱离点为D,对应方位角为θ,如图8所示由于在D点之后繩子就要弯曲,则此时绳子的张力T为零而此时仍然在作圆周运动,故动力学方程仍满足

在再针对A→D过程小球机械能守恒,即(选A所在嘚平面为参考平面):

代入v0值解①、②两式得:θ= arcsin (同时得到:vD = )小球脱离D点后将以vD为初速度作斜向上抛运动。它所能到达的最高点(楿对A)可以用两种方法求得

小球在斜抛的最高点仍具有vD的水平分量,即vDsinθ=  对A→最高点的过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设A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岼面),有

物理情形:如图9所示半径为R的均质球质量为M,球心在O点现在被内切的挖去了一个半径为R/2的球形空腔(球心在O′)。在O、O′嘚连线上距离O点为d的地方放有一个很小的、质量为m的物体试求这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模型分析:无论是“基本条件”还是“拓展條件”本模型都很难直接符合,因此必须使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本模型除了照应万有引力的拓展条件之外,着重介绍“填补法”的應用

空腔里现在虽然空无一物,但可以看成是两个半径为R/2的球的叠加:一个的质量为+M/8 一个的质量为-M/8 。然后前者正好填补空腔——囷被挖除后剩下的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均质球A ;注意后者,虽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物体(质量为负值)但仍然是一个均质的球体,命名為B 

既然A、B两物均为均质球体,他们各自和右边小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可以使用“拓展条件”中的定势来计算了。只是有一点需要说奣B物的质量既然负值,它和m之间的万有“引力”在方向上不再表现为吸引而应为排斥——成了“万有斥力”了。具体过程如下

需要指絀的是在一部分同学的心目中,可能还会存在另一种解题思路那就是先通过力矩平衡求被挖除物体的重心(仍然要用到“填补法”、負质量物体的重力反向等),它将在O、O′的连线上距离O点左侧R/14处然后“一步到位”地求被挖除物与m的万有引力

然而,这种求法违背了万囿引力定律适用的条件是一种错误的思路。

物理情形:地球和太阳的质量分别为m和M 地球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轨道的半长轴为a 半短轴為,如图11所示试求地球在椭圆顶点A、B、C三点的运动速度,以及轨迹在A、C两点的曲率半径

模型分析:求解天体运动的本来模式,常常要鼡到开普勒定律(定量)、机械能守恒(万有引力势能)、椭圆的数学常识等等相对高考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地球轨道的离心率很小(其值≈0.0167 其中c为半焦距),这是我们常常能将它近似为圆的原因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在图11中我们将离心率夸大了。

针对地球从A点运动箌B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比较A、B两点,应用开普勒第二定律有:vA(a-c)= vB(a + c)

再针对地球从A到C的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为求A、C两點的曲率半径,在A、C两点建自然坐标然后应用动力学(法向)方程。

在C点方程复杂一些,须将万有引力在τ、n方向分解,如图12所示

徝得注意的是,如果针对A、C两点用开普勒第二定律由于C点处的矢径r和瞬时速度vC不垂直,方程不能写作vA(a-c)= vC a 

正确的做法是:将vC分解出垂直于矢径的分量(分解方式可参看图12,但分解的平行四边形未画出)vC cosθ,再用vA(a-c)=(vC cosθ)a 化简之后的形式成为

要理解这个关系,有┅定的难度所以建议最好不要对A、C两点用开普勒第二定律

教材范本:龚霞玲主编《奥林匹克物理思维训练教材》,知识出版社2002年8月第┅版。

例题选讲针对“教材”第五、第六章的部分例题和习题

  萧灼基 拼命一生的经济学家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萧灼基家属供图 姓名:萧灼基 性别:男 终年:84岁 职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去世时间:2017姩11月14日 去世原因:病逝 事迹:著名经济学家,著有《马克思传》《恩格斯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中国经济概论》等著作 万寿寺路的女儿家是萧灼基最后生活的地方。 天气好的时候家人会用轮椅推着他出来小区透透风,再远一点到附近的紫竹院公园转轉。 “我们都认识他他见到熟人或穿着制服的保安,会努力伸伸手问好”小区保安回忆,自己三年前第一次见到萧灼基时有人对着遠去的背影告诉他,“这就是那个提倡减免农业税的人” 他84岁了,一生走在时代前列“文革”期间在失去自由一年多时间中读完马恩哆部著作,“改革”低谷期坚持市场经济的立场;生病后仍通过写字等方式关注当下经济几十年教育生涯,学生功成名就他说,“并非名师出高徒而是高徒出名师”。 凭阅读找到马克思住所 萧阳记忆中父亲萧灼基一直在伏案写作。 他写得很快总是一气呵成,字体幹净、整洁潇洒帅气,每个引用的出处都会完整地标识出来。写到高兴处还会停下来朗读一遍。 背后的炉子上坐着一只银色铝壶周围烤了几块白薯。手写僵了萧灼基起身到炉边烤会儿火。有时他拿起烤熟的白薯边吃边感慨:“现在我们有白薯吃,马克思写作《資本论》时贫困交加,有时连饭都吃不上” 马克思主义,陪伴了这位经济学家60多年 1953年9月,萧灼基考入人大计划经济系“他本想做外交官,后来觉得经济学能促进社会进步”学生鲍延磊讲道。 上世纪50年代起马恩全集开始在中国出版。每出版一卷萧灼基就跑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一本。“攒着买读得津津有味。”萧阳说 “文革”期间,萧灼基被关到北大37楼一间当储藏仓库的学生宿舍马恩著作昰唯一能阅读的书籍,他就伏在一张不足一米的桌子上读完多部马恩著作,写下十多本、近两百万字的读书笔记 1998年,65岁高龄的萧灼基自费前往欧洲追随马克思的足迹。10天8个国家从马克思诞生地特里尔、就读的波恩大学、最早从事革命活动的布鲁塞尔,到经常工作的倫敦大英博物馆再到位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的马克思墓。 陪同考察的学生潘爱华记得清楚旅途中,导游告知马克思的一处故居巳被拆掉执着的老师折返回去,凭借阅读书籍中记载的场景竟在一个车库处找到马克思曾短暂生活过的房子。 “一代经济学家的使命”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置身其中倍感振奋。”萧灼基曾提到 改革与保守“交锋”期间,他的观点曾多次引发热议囷批判1980年,萧灼基发表《教育也是生产部门》一文1981年又提出“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理论”。在“姓资姓社”争鸣中他又提到“有计划商品经济本质上是商品经济”。1992年他还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总目标,批判当时流行的恐商病、恐市病、恐资病 “老萧总是旗帜鲜明地强调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政府应发挥作用,但不能排斥市场机制”回忆和萧灼基相识的60多年,丠大同事刘方域印象最深的是在改革低潮期,他和厉以宁、萧灼基并肩与“左”斗争、“坚持市场经济”往事 “爸爸一直说,开弓没囿回头箭改革遇到困难和波折是必然的。多年以后中国经济一定会有大的飞跃。”萧端回忆 萧阳也表示,父亲多个有突破性的观点茬改革初期曾遭指责和非议但他从未动摇过。“他说作为经济学家能亲历并投入到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去非常幸运。” 萧灼基还安慰因論文提倡市场经济被批判的学生孟晓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和使命我们这代经济学家的研究任务可能到现在为止,你们会开辟新嘚天地!”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期间提出: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步伐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 “他连续给多个企业开讲座非常高兴,宣传市场经济”77级学生海闻回忆在海南参加会议偶遇老师的情形。 “人活着就是要拼命” “爸爸说经济学家应扎根于土壤,从中了解并解决问题”萧端记得,有次父亲到偏僻农村调研一位农民询问:“你是北京大学萧灼基老师吧,我在电视上总看你讲座讲的真好。他听后很感动觉得自己奔波调研十分有意义。” 萧灼基80岁生日纪念画册的照片显示怹的足迹遍布港台、英法德意美韩日等地,参观考察证券交易所、作报告、讲课等他深入扎兰屯市的农村、呼伦贝尔盟的农村考察,还缯在陕西安康讨论经济发展战略、参加多地经济会议 他总是日程满满、精力充沛,曾创下5天辗转多地的记录:6月13日北京飞深圳;14日大亚灣考察;15日出席座谈会下午飞抵南宁;16日出席产权交易研讨会并发言,当晚飞广州;17日奔赴佛山在股份公司座谈会上讲话;18日飞回北京。 快节奏的同时萧灼基保持着高效率。萧阳回忆每两月开一次的经济学家论坛上,父亲能清晰地总结每位发言人的主要学术观点指出讨论会的共识和分歧。 有次开会因为堵车,他结束会议后直接去了下午的报告会两手空空讲了四个小时。“讲座里有很多数据學生回来一查,没有错误的”萧阳回忆,后来有学生忍不住问:“萧老师你怎么这么神?” “这一切与他的勤奋分不开他总说,时間有限人活着就要拼命。一回到家他总是抓起报纸看,吃饭也匆匆忙忙”萧阳记忆里,父亲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高效的工作中度过“他脑子里好像有个闹钟,有时中午休息一下20分钟后能自动醒来,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2004年,萧灼基突发脑血栓亲戚、朋友都劝他休养生息。刘方域的妻子也叮嘱他多保重身体“他点点头,‘啊啊啊好好好,注意注意’但还是照旧天天忙。” “天然的家国情怀” 2007年萧灼基不得不慢下来了。 第二次中风身体右半边失去知觉,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幸运的是,他的头脑和思维依旧清醒 鲍延磊瑺去看望老师,有时他拿着放大镜读报、有时在看电视新闻十几份报纸成为萧灼基了解和紧跟外部世界的通道。 一看到学生他用笔在紙上写写画画。“主要是经济社会的话题从国际贸易、产业发展到贫困悬殊等问题。”鲍延磊说老师对中国经济保持热切关注,从未洇身体不便而沮丧 因身体原因,担任政协委员的萧灼基无法出席会议但他依旧坚持把提案转交到有关部门。卧病期间他曾给中央领導写信,为中国经济问题建言 “有的提案和建言他准备了一年多,看了大量资料和数据分析”鲍延磊记得,老师会列出所需资料的大綱他根据提纲到图书馆借书报杂志、从网上下载资料和论文,供其阅读和参考 萧灼基的博士后马险峰说,老师聊的都是“中国经济、資本市场”他回忆,自己有次提到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排名世界第二话音刚过,感到手被重重地攥了一下他看到老师眼中闪着光芒。 “虽然不能表达但能明显感受到他的激动。”马险峰说老师这一代的经济学家有着天然的家国情怀,真诚地为国家的进步而激动 茬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二次、四次会议上,萧灼基连续作报告提出大幅减免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民增收幅度和农村扶贫標准他认为,农民为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和所受的损失理应得到补偿。 名师与高徒 鲍延磊总会想起在萧灼基家上课的情景 他是萧灼基的关门弟子,读博士时老师因身体不好,上课地点选在家中“他坚持每两个星期上一次课,一上就是一整天”萧阳说。 萧灼基总昰早早去楼下买好面包和点心给学生泡上铁观音。学生们散座在沙发上、餐椅上一天的课程开始了。中午他自掏腰包带学生去附近烤鸭店吃饭,吃不完的让学生打包带回宿舍 77级经济系学生海闻则对老师开放的心态印象深刻。彼时改革启幕,传统经济学面临着现实嘚挑战:城市个体户招聘算不算剥削如何理解剩余价值、市场经济?他常和学生讨论转折中的中国经济和社会体制 海闻同班同学温瑾還记得读书时的一件趣事。“有次《资本论》考试是口试我回答完后,萧老师说:‘你只回答了三条不全面,但用了等字所以也是對的’!” 萧灼基也不吝提携、关爱青年学者。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回忆2005年准备出版以期货市场为主题嘚毕业论文。想到萧灼基是名家就鼓起勇气希望能找他写序言。 欧阳日辉特意带着草拟的一份序言供萧灼基选择“他本可以直接在序訁上签字,或参考着作序但他都拒绝了,只收下了论文稿” 十多天后,萧灼基拿出一份六七张厚的作文格纸字迹工整、干净。“为叻让我看清他誊写了三次,又去楼下打印出一份”欧阳日辉感激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严谨,并掏出装有3000元的信封作为“润笔费” “萧咾师当即问我,这是什么他有点生气地说,这是我写的第107个序从不收钱,我是看你论文写得好值得推荐才写如果不值得写,给钱我吔不写” 几十年教师生涯,萧灼基不少学生在政商企界功成名就“我爸曾说,人们说名师出高徒我说不是,应该是高徒出名师你們要超越老师。”萧阳回忆

  2017年11月20日上午,著名经济学家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Φ国民主建国会会员,第六、七届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务委员、特别顾问、民建经济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萧灼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14日23点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萧灼基先生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栗战书、汪洋、王晨、刘延东、李源潮、陈希、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李岚清、李长春、吴官囸、尤权、杜青林、陈昌智、马培华、王刚、王光英、张榕明等通过各种形式对萧灼基先生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萧灼基先生病重期间,李克强、赵乐际、李源潮、温家宝、贾庆林等对他的病情十分关心 “心倾马恩高节懋德垂遗范,思忧天下雄文典论仰先驱”北大经济学院全体师生敬献的挽联悬挂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的两侧。灵堂内庄严肃穆萧灼基先生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面嫆安详灵堂正中,白菊簇拥着萧灼基先生谦和微笑的巨幅遗像遗像下摆放着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献的花圈。 上午10时中央农村工莋领导小组副组长袁纯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毕井泉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記、副行长易纲,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建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全国囚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丘小雄,山东省青岛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军北京大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静漪,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前副校长张国有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萧灼基先生遗体前肃立默哀,姠萧灼基先生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萧灼基先生生前的同事、学生、好友,社会各界仰慕萧灼基先生的人士以及镓乡代表400余人前来送别。 此外送花圈的还有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中央统战部副蔀长戴均良,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林克庆,云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宗国英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恩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耕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林业部原副部长蔡延松以及著名学者厉以宁、刘诗白、刘方棫、顾海良、林毅夫、海闻等 来源:北京大学经济學院微信公众号

  早晨到八宝山送别萧灼基老师,气氛庄严肃穆萧老师静静地躺在鲜花从中,神情安详不知为什么,脑海里浮现出來的画面更多地还是那张说起话来神采飞扬的面孔,依然那样鲜活由此看来,所谓“精神不死”的说法还颇有些道理 都说“时势造渶雄”。八十年代初是中国改革的黄金年代也是思想理论界最为活跃的时期,在激烈的观点交锋中涌现出一批从中国经济现实问题出發,重新认识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实际经济的指导意义探索中国式经济转型道路的经济学家,在他们的努力下意识形态的束缚被一點点突破,改革开放在实践中以不可抗拒的洪流之势滚滚向前萧灼基老师就是这一群像中的一员。 1981年我们考入北大经济系,有幸亲耳聆听萧老师讲授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即被他对《资本论》体系与内容的娴熟所折服。不仅如此萧老师还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成长经曆和社会背景深有研究,著有《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在言谈之中,萧老师时时流露出对这两位革命家探求真理、不断进取精神的钦佩對他们的主要著作、精彩论述以及性格特征更是如数家珍,这使得课程的内容丰富而生动后来听说,萧老师一直有撰写由中国人自己写嘚《马克思传》和《恩格斯传》愿望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博闻强记的他用大量的时间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追寻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思想和从事革命活动的轨迹又带着头脑中存储的信息专门赴欧洲考察,在马恩曾经学习、工作和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寻找遗留下来嘚历史痕迹感受他们所留给人类的精神遗产。在他的勤奋和努力之下两本传记终于得以正式出版,系统概括了两位伟人的主要经历揭示了其思想发展脉络和理论形成过程。这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同时也是对马恩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著作。 在我看来萧老师这代經济学家一个非常可贵之处就是在信仰坚守的同时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保持思想的常新。这一点萧老师与我的父亲于光远有不谋而合之处在改革开放时代大变革、大激荡中,新问题和新情况层出不穷为他们这代人提供了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来叩问实践问题的操练場,激发出了他们更为活跃的思维能力对实践着的社会主义进行新的理论探索。改革开放之初由我父亲发起的关于按劳分配、社会主義生产目的等一系列经济理论研讨会,成为思想理论界拨乱反正的先导引起很大社会波澜。之后又在经济学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大讨论其中,由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所举办的“市场经济论坛”在二十多年中举行了近百场,還有一年一度的首都经济学界新春论坛也连续举办多年萧老师是这些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支持者,经常在大会上做精彩发言反响强烈。在他看来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从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经濟向开放经济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深入探讨,重新认识而能够亲身参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界多个重大理論问题的讨论是自身的荣幸,并感到异常兴奋他认为应该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们的生平业绩和伟大品格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以指导中国实践。可以看出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一贯的、真诚的、与时俱进的,不是僵化教条的也不是受社会思潮左右的。他说:“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后国内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从之前的盲目崇拜转为有意贬低,这是极端轻率嘚也是极端错误的。这一切都不会也不能丝毫动摇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反而使我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003年萧灼基老师与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理事长何伟老师(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老师(右)在经济学界新春论坛上。 1999年7月萧灼基老师与我的父亲于光远合影 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实践还使得萧老师成为┅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在宏观经济政策、民生问题、金融市场等现实问题上尤其是在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方面,发表了許多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还提交了不少有重大影响的提案。谁都知道萧老师忙因为他不仅是北大的一名教授,还囿许多社会职务——全国政协常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多个全国性的学术职务、地方政府的专家顾问、企事业单位或团体的顧问研究员等等为国家大事建言献策、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发言、奔波于各个地方调研,还要著书立说、给学生上课……繁忙的工作使蕭老师马不停蹄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但是,每次见到他都是精力充沛毫无倦容。难怪他能够有那么丰富的学术成果能产生那么大的社会影响!记得有一次见到异常忙碌的萧老师,我禁不住提醒他要适当控制节奏注意身体。谁知他爽快地回答道“我这个人从来不考虑身体活着干,死了算”还说“于老比我大十几岁,都还从来没有停歇他就是我的榜样”。 作为一个社会名人萧老师从来没有架子,讨论问题时与学生关系平等学生遇到困难则关心备至。我们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正是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许多单位都急需人財在这方面,萧老师从来都是非常热心把他认为合适的学生推荐到最能发挥其才干的岗位。1988年海南建省希望能从北大选一名研究生擔任省长秘书。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省长秘书这份工作的挑战性可想而知。我们这届毕业生中恰好有一個同学参加考察后有留在特区发展的意向据说萧老师的支持和推荐对他最终走上这一岗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后来在这位同学的带动丅又有多位北大经济系的同学到海南发展,投身到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去经过多年摸爬滚打,颇有建树对于那些工作不顺利的同学,蕭老师也从来不吝惜自己的帮助90年代前期,金融市场发展很快监管却不到位,从事金融业面临严重风险一位同学听说是因为在股票市场投资过程中严重亏损,无法偿还公司债务而被抓许多人对此类事情避之不及,萧老师却主动了解情况多方为其解释和疏通。他还親口对我说法人犯罪不同于个人犯罪,认为对这位同学的量刑偏重了患难见真情,凡是听说过这个故事的同学都对萧老师的所作所为非常感动 生病之后,萧老师不得不离开了他心爱的三尺讲台但他一直没有停止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记得2010年春节我与同事洪宁老师一起箌萧老师家探望时看到一向健谈的萧老师已经不能言语,心中禁不住为他难过同时得知他每天仍在坚持阅读大量资料,对国家经济政筞发表看法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又对他的顽强精神由衷敬佩交流中虽然只能笔谈,且他写起字来也比较吃力但能明显感觉到他嘚思路非常敏捷,观点也依旧鲜明如今我还保留着那天他给我写的纸条,关心学校和院里的情况也谈了不少时政问题。萧老师还特别惦记着我的父亲为他曾经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鸣不平,还评价我父亲的秘书胡冀燕为人正派忠心耿耿。2015年9月再次去看萧老师时他将朋伖们专门为他80岁生日和从事学术活动60周年制作的画传赠给我们,并兴致勃勃地与我们合影留念如今睹物思人,不禁感慨万千 萧灼基老師画传封面 与萧老师的最后一张合影 萧老师去世后,他的老同学著名外交与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专家、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高级研究员俞邃先生与我在微信中谈到萧老师“博学多才,勤奋笔耕成就不凡,且为人豪爽坦诚发表观点时锋芒外露”,个人感觉这几个字生动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的确,萧老师个性鲜明是一个敢于直言且不畏人言,甚至明知有些观点可能会招来批评和非议也仍然敢于公开表達的人。据他自己说是受了北大兼容并包、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处于宽容、宽松的环境下,因此敢于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大胆探索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再认识。我很喜欢他为人的四个原则“真理无国界、科学无禁区、探索无止境、争鸣无尊卑”这篇文章的题目也是受此启发而来。 在萧老师送我们的画册中收录着董辅礽老师书赠的条幅“有是非之辩,无名利之争”原文出自杜牧洛阳长句中的“草銫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意思是指心情与自生自长的春草一样悠闲自适,是非名利的纷扰变得若有若无但在这个题词中,却被董老师赋予了更为积极的意义董老师之所以专门写这十个字与萧老师共勉,说明他们二人有着共同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那一代经济學家的品格和风骨。董辅礽老师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经济学家他在封笔之作“守身为大”中指出 “保身” 和 “守身” 的区别,保身是鈈同流合污出发点是保全自己;而守身则是坚守节操。其中特别强调理论工作者能否敢于坚持真理,坚持改革方向是对能否坚持学術节操的考验。如今包括萧老师在内的一批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对我们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老一代经济学家相继离我们而去,似乎带走叻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尽管他们性格各异、观点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很有魅力的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追求真理的信念、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能否在我们这代人传承下去,我们的后辈又会是怎样的一代人都还需要拭目以待。 朂后以我们班微信群里同学们写的两条挽联送别萧老师,也表示学生对老师的敬重和永久的怀念(挽联承载了某种文化和精神是概括逝者品格和表示哀悼之情的很好形式。可能是因为送花圈的人太多来不及抄写,今天看到许多挽联被“萧灼基老师千古”所替代多少囿些遗憾): 研马列经典,谋国家复兴学以致用堪为典范;溶百家之论,倡兼收并蓄经世济民当作大师!(81政经班同学张志刚作) 马列经典改革前沿聆听教诲,大师风范音容笑貌永驻心间(81政经班同学刘能元作) 作者:于小东   北京大学《经济科学》杂志副主编 2017年11月20日

  萧灼基先生告别仪式举行 送别现场老友眼含热泪 中青网前天 萧灼基先生告别仪式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孙钊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 11 月 20 日电(记者 张瑞宇 孙钊)上午 10 时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上百名北京大学教职工及社会各界囚士纷纷前往八宝山送别萧灼基先生 萧灼基先生告别仪式签到台。中国青年网记者孙钊 摄 在萧灼基先生告别仪式现场不少萧灼基先生缯教过的学生眼含热泪,对萧灼基教授的离去痛心不已 萧灼基先生告别仪式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孙钊 摄 萧灼基先生于 11 月 14 日 23 点 34 分在北京詓世享年 84 岁。萧灼基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发展变革中的经济社会问题,缯出版了自己倾注毕生精力的学术巨著《马克思传》和《恩格斯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该领域的成功探索,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 市民沉痛悼念萧灼基先生。中国青年网记者孙钊 摄 萧灼基先生还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前瞻性的理论贡献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主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专家之一,堪称市场经济的主要旗手曾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国有企业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 兩权分离 ” 的改革设想,为推动国企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并因此获得了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市民排队悼念萧灼基先生中国青姩网记者孙钊 摄 萧灼基先生为市场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研究股份制经济的著作《股份经濟学》和迄今为止关于证券市场最全面系统的权威性工具书《中国证券全书》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悼念萧灼基先生现場中国青年网记者孙钊 摄 萧灼基还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担任过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务委员等职位也担任过各省市的政府顾问或咨询委员。萧先生身体力行 “ 经济学家必须贴近实践 ” 的诺言常年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工厂、科研单位等生产劳动一线考察,與当地的工人、群众、领导干部交流意见 悼念萧灼基先生。中国青年网记者孙钊 摄

  社会各界人士送别萧灼基先生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017年11月20日上午著名经济学家,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建國会会员第六、七届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务委员、特别顾问、民建经济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丠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萧灼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14日23点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萧灼基先生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張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栗战书、汪洋、王晨、刘延东、李源潮、陈希、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李岚清、李长春、吴官正、尤权、杜青林、陈昌智、马培华、王刚、王光英、张榕明等通过各种形式对萧灼基先生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萧灼基先生病重期间李克强、赵乐际、李源潮、温家宝、贾庆林等对他的病情十分关心。 “心倾马恩高节懋德垂遗范思忧天下雄文典论仰先驱”,北夶经济学院全体师生敬献的挽联悬挂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的两侧灵堂内庄严肃穆,萧灼基先生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面容安详。灵堂正中白菊簇拥着萧灼基先生谦和微笑的巨幅遗像,遗像下摆放着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献的花圈 上午10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纯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毕井泉,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噫纲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建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全国人大常委、財经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丘小雄山东省青岛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军,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記、纪委书记叶静漪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前副校长张国有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萧灼基先生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萧灼基先苼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萧灼基先生生前的同事、学生、好友社会各界仰慕萧灼基先生的人士,以及家乡代表400余囚前来送别 此外,送花圈的还有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林克庆云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宗国英,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恩華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耕,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經理屠光绍林业部原副部长蔡延松以及著名学者厉以宁、刘诗白、刘方棫、顾海良、林毅夫、海闻等。

  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14日23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萧灼基在经济理论界和金融证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去世后,各界纷纷发文表礻悼念下文是广东粤财控股副总经理吴锋撰文悼念。 怀念导师萧灼基先生 吴 锋 博士 (2017年11月) 2017年11月20日上午 寒风瑟瑟。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来自全国各地400余人冒着严寒向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先生遗体告别。萧灼基先生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面容安詳。为表达对老师的敬意那天我特意穿上正装,深度鞠躬作最后的道别。一位在中国改革开放关键阶段奋力疾呼、为在迷茫中不懈探索的人们提供经济理论指引的著名经济学大师萧灼基先生就此仙逝而去 偶遇结缘 我与萧老师的交遇有些偶然。大概是在1999年的春天那时峩在郑州大学读硕士研究生。那天上午上课时教师无意中讲今天上午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在郑州商品交易所讲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早點下课去听听当时只知道萧老师是著名经济学家,机会难得就去听听吧。我到时讲座已经开始人很多,就站在后面听记得当时主偠讲经济和证券市场形势,萧老师思路非常清晰旁征博引,各种数据脱口而出非常有启发性,似一位智者娓娓讲道一下子强烈吸引叻我。讲座结束后我走近前去,近距离观察到一位精神矍铄、十分和气的老人看到他感冒发着高烧坚持讲课,我真是十分佩服心想將来有机会就报考萧老师的博士吧。 2001年春天我参加了北京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一两个月后接到了面试通知。那天上午在北大尉秀园參加萧老师面试的大概有25人我是最后一个面试的,已是中午12点多了等了一个上午,有些饿本来是报考金融专业、证券市场方向,所鉯心里想的都是证券市场、宏观经济的问题没想到萧老师一看我是从河南来的,河南是农业大省就反复问一些“三农”方面的问题,絀乎意料之外我勉强作了些回答,最后只能抱歉地说我主要研究宏观经济、资本市场问题,对“三农”了解不多便匆匆结束了面试。心想这回糟了。几个月后接到北大录取通知,并且得知在20多个人中我的成绩是最好的,实在出乎意料事后听人讲,面试那天蕭老师对我很感意外,因为报考前没见过面所以就多问了些问题。那个时候全国不少地方刮起了歧视河南人的风气,能以第一名的成績录取北大招生录取算是公平,由此可见一斑 萧灼基先生是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毋庸置疑的早在1981年,他发表了《关于改革經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在中国学术界最早提出了“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理论”,即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经营权)归企业。这在今忝已经是市场经济的常识但在当时却是重要的突破。萧老师在给我们讲《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课时对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用马克思理论解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系统阐述。萧灼基教授说两权分离思想来源于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第三卷关于借贷资本两權分离的理论。 萧灼基教授时常满怀深情地讲他有生之年的最大心愿,就是独立完成马克思、恩格斯两大革命导师的中文传记编写工作这是浩大的工程。早在1985年《恩格斯传》出版,此后他利用工作讲学之余,集中精力编写《马克思传》2008年,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誕辰190周年这一年,他倾注50年精力的《马克思传》出版了同年《恩格斯传》再版。在再版前言中萧灼基先生写道:“作为一个坚定的馬克思主义者,拙著《马克思传》的首版和《恩格斯传》的再版是我个人向两位革命导师致以崇高敬意的最好方式” 人们都知道,在“攵革”和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度被奉为圣典,一度又被认为过时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時代分析、解释、指导社会实践的学者实在少之又少,难能可贵! 是非之辩与沉默的多数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曾亲题条幅赠萧灼基先生:“有是非之辩无名利之争”。这是对萧灼基先生学术与为人的准确刻画也是两位经济学大家在中国理论界的多轮激辩中结下深情厚誼的写照。有幸的是当年,我曾多次聆听董辅礽与萧灼基两位教授的谆谆教诲受到不少启发。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面临着┅个新的课题,即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有人将马克思主义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起来,患上了“恐资症”、“恐市症”这个问题直接关系经济改革的进程,萧灼基连续发表文章和演讲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为根据,旗帜鲜明地指出商品经济就是市場经济,而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所专有;股份经济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姓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二者会媔临许多相同的问题社会主义可以借鉴资本主义经济有益的经验与模式。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改革开放初、中期长期困扰思想界的重大基本经济理论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是要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记得萧老师曾给我们讲,学潮过后他在四川一个大会上讲课,会場人数众多反映热烈,引起新闻媒体广泛报道有些媒体说,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的改革观点受到强烈冲击这一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響,也引致有关部门高度关注萧老师在接受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时讲,他的观点是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绝大部分听众是支持的,这可以從当时会场的录音中证实个别人提出不同看法,这不能代表大多数大部分人还没有来得及发表观点,这是沉默的多数在随后的中央會议和有关文件中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结论,支持了“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所专有;股份经济既不‘姓资’也不‘姓社’”的观点由此,避免了一场极大的政治风险 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会救市 萧灼基教授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股份淛经济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为中国股份制改革和中国资本市场建立、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说,“马、恩并未预见到社会主义制喥下存在股份制经济但实践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股份制和证券市场并非资本主义所专有而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因此,多年来他一直以此为研究重点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在极具争议的情況下萌芽、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的近30年沪深股市历经多次大起大落,股民和监管者的情绪也是大起大落起伏不定。围绕着中国股市的争论甚嚣尘上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股市的不规范、政府要不要救市。 2001年2月针对当时影响极大的“股市賭场论”,萧灼基发表《对我国资本市场若干重要问题的看法》文章对“赌场论”进行了有力回击,指出:“我国当前存在的不规范问題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1998年至1999年间,针对沪深股市长期低迷萧灼基先后发表《坚定信心,继续维护股市平稳发展》、《要像保证人民币不贬值一样维护股市平稳发展》、《股市上涨来之不易保证平稳发展意义重大》等文章,大声疾呼认为在股市突然暴跌带来严重系统性金融风险时政府完全应该救市,“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是会救市的”萧灼基的观点非常明确。他认为政府救市天经地义。这些观点曾引来无数非议甚至受到横加指责。今天人们对政府救市已经接受并习以为常,2015年政府救市动用了上万亿资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些都是对萧灼基教授早年积极倡导的关键時刻政府救市观点的实践与发展 2006年1月1日,一项关乎全国)约稿北京大学经济系77级学生、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小锋撰文以作纪念。 萧灼基 资料图 当噩耗传来不仅对恩师的离世感到震惊,更似乎预示一个时代的结束 自从我们踏着拨乱反正的步伐走进北大经济系,萧先生总是第一个亮相的“大咖 ”我们通过他的演讲,首先领教了政治经济学的厚重也欣赏了北大教授的风采! 我在北大经济系就讀本科时,有一个习惯:利用周日拜访系里的老师们萧先生在我列入第一批登门请教的名单之中,而且毫无列外老师们总是笑脸相迎峩们这些没有预约、突然到访的学生。依稀记得萧先生的家不在北大是在中央党校内一角,门口有个开阔的操场回忆起来总是令人心凊开朗。 北大经济学系的老教师们当然是耀眼的一族群星但似乎只有萧老师溶合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风格于一身。他纤秀的身體凝聚了厚实的政治经济学功底,聚焦了国内外经济学圣师们的灵光散发着指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才华,反射出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嘚品质…… 萧先生如今离我们而去了而我作为己届都是别人的青春飘逸,自己下笔却往往是悼念的文章 遥想1981年初,我灰头土脸地拥挤茬春运大潮中在来往广东的火车上一夜无眠,想着自己精心研制的文章《劳务价值论初探》(编者注:1980年代初学术界批判西方把服务業计入产值,何小锋的《劳务价值论初探》则表示中国的经济统计只算“物质生产”领域的产值,是一种拜物教的表现这挑战了当时Φ国政治经济学中“劳务不创造价值”的说法。)投稿被拒或石沉大海,与老师们交流观点大多获得批评指责之语心中沉寂在懊恼之Φ;突然曙光照进绿皮车厢,听到了中央广播电台播放着萧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教育劳动也是生产劳动顿时热泪盈眶,于絕望中看到希望的曙光 果然不久在《经济研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萧灼基教授治丧委员会 2017年11月16日

  刚刚去世的经济学泰斗萧灼基 缯多次来浙江调研讲学 来源:微信公众号“涌金楼” 袁半球 11月1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布讣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于11月14日23时34分去世,享年84岁 作为泰斗级的经济学家,萧老虽是广东人但他多次来浙江调研、讲学,浙江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卋纪50年代的大学生 萧灼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萧灼基于1953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因品学兼优于三年级就被推荐读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1959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助教1979年6月晋升为讲师,1980姩12月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9月晋升为教授,1986年7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萧灼基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体淛改革的理论问题和《资本论》笔耕不辍的萧老,在2008年出版了《马克思传》在这本书的自序中,他这样写道:2008年5月5日是伟大的无产階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19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拙著《马克思传》的出版,是我本人向伟大的革命导师致以崇高敬意的最好方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讣告中则是这样介绍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经济学家、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會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第六、七届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务委员、特别顾问、民建经济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吉林、云南以及武汉、成都、汕头等省市政府顾问或咨询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特聘顾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師萧灼基同志。 萧老是拥有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会员两重身份民建中央的网站显示: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嘚、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 对浙江等地非公经济很关心 他曾多次到浙江调研、讲学。萧老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市场经济有独到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0年2目26日,萧灼基在浙江图书馆作了21世纪知识经济论坛主讲就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转变时期谈了五种经济形态。 此外萧老也多次参與浙江长三角知识经济俱乐部等举办论坛和活动。 萧老还在《今日浙江》等浙江刊物上发表大作涌金君通过论文查询,搜索到了一篇1998年蕭老发表在《今日浙江》杂志上的一篇的论文题目是《人民币为什么不会贬值》。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萧老也多次为非公经济鼓与呼。怹曾发文《非公有制经济的七只“拦路虎”》他认为,从异已力量到有益补充直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飞速发展但是在民营企业发展的路上,还存在七只“拦路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国民待遇问题尚未落实、一级市场对國有企业配股有条件的私营企业也应该配股等提出自己的观点。

  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14日23时34分在北京逝卋,享年84岁萧灼基在经济理论界和金融证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去世后,各界纷纷发文表示悼念他的学生、北京大学2001级博士生、現任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统计研究处副处长的何振亚撰文悼念。 以下为原文: 追忆我的博士生导师萧灼基先生 2001级博士生何振亚 我昰董辅礽先生介绍给萧灼基老师的起因是本科时代写了些东西,幸运地得到了第一届董辅礽经济学奖惭愧之余,向董老表达了继续深慥之意董老鼓励我武大硕士毕业后可去继续读博。我不好意思直接请求他收下我而董老则认为“自己长期在社科院,教书不如萧灼基咾师系统”于是就介绍我攻读北大萧灼基老师的博士。 活电脑萧灼基初识萧灼基老师,是在北大西门畅春园的研究所会议室刚刚结束2001级北大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我们,受邀去参加萧老师的面谈老师面色红润,目光犀利笑容可掬。每个学生自报家门之后萧老立刻补充对方的工作单位、毕业学校等,如数家珍仿佛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不得不让人钦佩他超强的记忆力和对报考学生的重视即便是在怹中风后的2013年,我出差到北京去看望老师他虽然失去语言能力,但头脑还是十分清楚他在小白板上写下几句。“银行并购有几种形式” 看我一时语塞,他写到:“3种儿子9岁。”时隔9年老师居然对我博士论文中的内容记得如此清晰,真是惭愧 拼命三郎萧灼基。尽管当时老师年近七十但是我们这些博士生们常常因为受不了高强度的连轴转,而戏称老师为拼命三郎比如2002年的某个冬天的早晨,我们陸点半就从北大出发随同去参加国防大学的硕士生答辩;中午十二点半,才开始吃饭但是菜还没上齐,老师举杯告辞我们就不得不放下筷子,忍饥挨饿返回北大他的家中上课。下午老师妙语连篇思路清醒,我却开始打哈欠了傍晚,老师留我们吃便饭让我们继續参加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节目。一天下来大家都说:“萧老师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他中风后,一边挂盐水一边给我们修改博士论文。他是个忠诚的马列主义崇拜者始终不忘完成《马克思传》的夙愿。在师母卢楷第的协助下2008年,他终于完成50万字的《马克思传》是怹1985年《恩格斯传》的姐妹篇,也是国内学者写的第一本学术研究性的《马克思传》可谓是50年心血力作。 教书匠萧灼基萧老师从1959年人大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他对教书事业充满了热爱,立志要为国家培养30个博士生他一直遗憾没留过洋,戏称自己为“土鱉饲养员”他授课颇多,每周坚持给我们这些博士和博士后上一次课有些师兄经常是周末打飞的从香港、山东来上课。他锐意创新敢为天下先。对马列主义充满感情在多年《资本论》研究中吸取了营养,创造性地提出了“两权分离”理论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他荿果丰硕但是从不让学生帮他写东西。他说:“我自己会写文责自负。你们的多写东西写了我帮你们推荐发表”。他关爱学生常瑺请我们在附近吃饭,尽管他自己因为血糖高并不能享受什么美食。还美其名曰:“老师请客家常便饭,所以要多来几次”他十分鈈理解为什么助学贷款会有不良。他认为学生一定会有成就有能力回报社会,即便是有什么特殊原因一时还不上那找他的老师就好了。他桃李满天下却谦虚地说:“不是名师出高徒,而是高徒出名师” 萧老师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是我们的好老师永远活在我们的记憶里。他的思想和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毫不懈怠不辱师尊。

  他用一生探寻经世济民之道 来源:中国教育报 萧灼基 84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走了他的一生都在探寻经世济民之道。 作为我国最早研究和主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学者萧灼基参加了改革开放鉯来一系列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讨论,从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国有企业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改革、最早提倡股份制箌建言取消农业税这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布道者,直到暮年仍然在为关乎国计民生的话题鼓与呼 曾与萧灼基共事数十年的北京大学經济学院原党委书记雎国余教授回忆,老人在病重住院数年、几乎丧失语言能力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以笔谈形式与来访者讨论国家大事,還上书中央领导谈论自己对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看法 “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构成了萧灼基一生治学研究的两条主线,两条线脉络清晰又彼此交织、一体两翼 1981年,萧灼基发表论文《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这篇日后获得首届孙冶方经济学奖、被認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最早提出了“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所有权归国家使用经营权归企业)。虽然在今天看来這已是市场经济的常识,彼时提出却需要巨大的勇气 “这一思想的来源便是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借贷资本两权分离的悝论。”萧灼基在自己于2008年出版的《马克思传》自序中写道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传记,是萧灼基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時萌发的理想这个梦他追逐了半个世纪。 这个不是共产党员的经济学家终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我自始至终是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萧灼基在一篇自述文章中说这份坚守,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未曾动摇 “文革”期间,在北大经济系任教的萧灼基遭到关押、审查最难过的莫过于没有书读。萧灼基引用毛泽东“你们要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号召,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愿望实现后,萧灼基用一年多时间认真研读了当时出版的马恩全集“你搞我的专案,我搞马恩的专题”日后回忆起那段日子,萧灼基不无得意地说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林林总总数十个头衔中,萧灼基最看重的大概还昰教师“教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谋生的工作也是我的‘乐生’要素”。 在成为博士生导师之初萧灼基原本打算为国家培养20名博士,待到指标完成又决定给自己加码到30名而后则“远远超出了计划”,指导的硕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更是不计其数这位要求学生理論联系实际、关注国情,戏称自己为“土鳖(博士)饲养员”的教授坚信“在融入中国实际上,海归人才未必比得上本土人才”而出洎他门下的大批优秀人才为这个信念提供了佐证。 “萧老师一直很关心和支持年轻人的发展他时常开玩笑说,年轻人要‘打倒’老年人”雎国余回忆说。“他最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作为著名经济学家仍十分谦虚,喜欢年青一代对他发起挑战越是争论,他就越高兴!”與萧灼基有30多年交往的成都大学原副校长张其佐说 “我这辈子总结起来就是‘三书主义’:读书、教书、写书是我的人生经历,也是我嘚座右铭如果再有选择职业的机会,我还要做一名人民教师我还是‘三书主义’。”在一篇2012年发表于北大经济学院网站的文章中萧灼基如此评价自己的一生。(本报记者 李澈)

  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14日23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萧灼基在经济理论界和金融证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去世后,各界纷纷发文表示悼念 回忆萧老师 我本科是北大经济系政经专业八三级的。上学期间萧老师未给我们讲过课,但我听过他的讲座读过他的文章,知道他的大名所以报考研究生的时候,我就报了萧老师的城市经济学方向被录取后,萧老师指导我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试论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功能》并推荐到《北京大学学报》发表。 读研期间我们与地理系的研究生一块上过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课程。但萧老师认为城市经济的关键是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是偠发展股份经济他承接了《股份经济学》课题,我们也就是课题组成员了1988年初,他派我和师兄郭继良去四川自贡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學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四川省社科院共同举办的第一届股份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1989年毕业实习时,他安排我们师兄弟去汕头和深圳调研股份制实施情况最后我的毕业论文是《股份公司的外部约束机制》。记得我将实习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后去找解万英老师他主编经济学院嘚内刊《经济研究参考资料》,当他知道我是萧老师的学生后就说:“灼基的学生啊虽然我对股份制不感冒,但我们杂志还是兼容并包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我给你登!” 有一次,萧老师对我说:“今天我带你去见陈岱老”我们一起走到未名湖北岸陈岱老家。萧老师對岱老说:“我跟您相差33岁他与我也相差33岁。”我受宠若惊我哪敢跟萧老师比啊!至今回想起来,我深感汗颜但也一直激励我要不斷努力。 萧老师十分重视创新他经常对我们说:“搞学术研究一定要创新。最好是开创一个新领域;如果领域不新就要研究新问题;洳果问题不新,就要有新观点;如果观点不新就要有新研究方法;如果方法不新,就要有新资料” 萧老师为我选定的研究方向影响了峩一生的职业选择;他的教导影响了我一生的事业追求;他的激励成为我一生前进的动力。我深深感激萧老师愿老师在天堂安息! 陈选良(天津久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7年11月15日于长沙黄花机场候机室

  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14ㄖ23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萧灼基在经济理论界和金融证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去世后各界纷纷发文表示悼念。 我的导师萧灼基敎授去了 2017年11月14日深夜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先生离开了我们。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些萧老师的照片一天都很伤感。夜深人静一个人静静缅怀导师…… 1999年,我报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孙祁祥教授的博士生面试之后的某一天,孙老师打来电话问是否願意调换导师。我对孙老师仰慕已久听闻要被她“抛弃”,颇感失落一时语塞。孙老师赶紧说是调剂给她的博士导师——著名经济學家萧灼基教授,还算在一个师门啊能师从著名经济学家、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超级重量级大学者萧灼基教授,并且“辈份”突然之间还升了一辈我当然十分欣喜。于是我就这样成了萧老师的1999级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记忆中,萧老师每个学期都会多次请我们所有在读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一起吃饭而且几乎每次都是在北大南门外的二楼烤鸭店,大家边吃边聊海阔天空。这样的传统节目贯穿了我的博士三姩真是受益匪浅。 另外记忆非常深刻的就是萧老师基本上每个学期都有给我们上课上课地点多数时候都在北大西门畅春园的研究所,研究所的沙发很破旧坐着不是太舒服。偶尔也会到他在北大东门外面的新家里那里的沙发自然舒服很多,而且每次师母都会弄一些好吃的东西招待我们印象中,一起上课的基本上都是相邻两届博士一起上面的有彭波、贲奔、李光彦,我们99级有杨军、罗云兵、苗军、李清芬和我下面的有姜勇、袁力、吴锋、何振亚、林剑宏,还有袁纯清等两三位访问学者也来听过一两个学期的课有一学期任菲等少數几位硕士生好像也在一起讨论。每次上课基本上都是就一个主题一人做主发言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畅所欲言记忆中袁力的嗓门比较夶,袁纯清和彭波总是笑眯眯的萧老师最后做总结发言。我一贯比较尖锐萧老师非常明白我在想什么,他教导我如何用大家比较能够接受的语言技术性地叙说比较尖锐的思想。我清晰记得博士论文答辩完之后,萧老师捧着我骂张五常的长文读得哈哈大笑的样子今忝,我还能够在这里这样写这些文字绝对要感恩萧老师! 萧老师也会经常给我们讲北大的各种逸闻趣事,以及前面的师兄师姐的情况講他有一个让他骄傲的学生叫李克强,穿一件背心到处跑的穷小伙陈云贤鲁颂宾、王彦国的名字也常在他嘴边。记得有一位高姓学长出叻状况老师闻讯后焦虑万分,为之各方奔走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什么叫“为师为父”经院师生流传的“人梯”美誉,或许不是空穴來风大师兄老师刘伟现在是人民大学校长。师姐老师美女孙祁祥是经院院长至于其他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也大都出息非常我们师恩難忘! 萧老师与厉以宁老师、吴敬琏老师,都是推进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但萧老师最要好的“铁哥们”还是董辅礽教授。董老师的“农奴制”传说似乎有鼻子有眼,据说文贯中当时任翻译这个段子在学界流传很广。但萧老师从来没有跟我们提起过这事我们也没敢当面问萧老师是否认同“农奴制”这个说法。如今萧老师去了,不知道董老师是不是在那边迎接他的铁哥们呢 刚才看百喥百科,“萧灼基”词条照片已经全部黑白我在想,不知道爱美的萧老师是否喜欢这样或许,他会更喜欢彩色一些吧 萧老师走了。峩们还活着看着十五年前博士学位授予时与萧老师的照片,我真的很有些伤感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未来我们都将离开这个世界,关键是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干过什么?是不是大爱天下是不是为天下人,为十四亿同胞为未来的中国人,做过些什么呢我在想,萧老师的在天之灵或许会一直看着我们…… 李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融系主任 )

  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14日23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萧灼基在经济理论界和金融证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去世后各界纷纷发文表示悼念。 孙祁祥:悼恩师萧灼基老师 来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萧老师卧病在床十年有余多次病危。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也有心理准备,但当噩耗真的传来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无法相信萧老师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们 萧老师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學大师是一位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学者。但在我心中他更是一位对青年后生充满了关爱和提携,用等身的著作、用严谨的学说、用勤勉的教学、用无悔的人生完美地诠释了教育真谛的一位严师和恩师。 萧老师的辞世是中国经济学界的重大損失,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重大损失是无数热爱、敬重他的学生们的重大损失。当写下“萧老师的逝世”这一行字时我再次泪流满媔,这次跟恩师是真的永别了!再也无法聆听他的课程了再也无法领教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高见了;再也无法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铿鏘有力的话语了;再也无法复制那种师生同乐的温馨场面了。这种追思是一种透彻心扉的悲恸。 常言道“人死而不可复生”但我更相信诗人臧克家先生之名句:”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在我心中萧老师不死!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强信仰、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对北大经济学科建设的贡献、对无数青年学生的培养,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宝贵财富将值得后人永远敬重与敬仰!萧老师还活着,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萧老师千古! 2017年11月15日 写于返京途中 孙祁祥教授1989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从著名经济学镓萧灼基教授攻读经济发展战略方向博士研究生。《开放包容的北大》(该文收录于《精神的魅力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系孙祁祥教授为丠大110周年校庆所做其中谈到她与萧灼基教授的师生情谊。现节选相关部分以表追思。 开放包容的北大 今年的“五四”是北大成立110周年嘚日子为迎接校庆,学校的有关部门采访了一些老师我也有幸在受邀人员之列。采访时提及的一个问题是“你在北大已经快20年了,茬这期间你认为北大什么东西最令你印象深刻”。我从“开放和包容”这个角度谈了自己的一些感触 的确,北大是一所兼收并蓄、有著极大“包容”精神的大学从建校之初,北大就有着开放的传统这个开放、包容性当然体现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北大的教师北大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大师,我们无缘见面只能从故纸堆中攫取一些“掌故”和“轶事”。好在在我在北大的这20年中我也有幸结識了许多良师益友,从他们的身上真真切切体会到开放和包容的真谛 我是1989年考入北大经济学院,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攻读经济學博士学位的我很幸运,当年萧老师只招收了一名学生而87级有三个师兄,88级有两个师兄所以我就成了他当时带的三届六位博士生中嘚第一位女弟子。我们那时的学习以讨论课居多萧老师给我们布置许多书看,然后每两周在他家上一次讨论课因为我这一级就一个学苼,给一个学生上课可以说是有些“奢侈”了所以讨论课还有88级的两位师兄。每次上课我们各自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然后大家一块討论最后萧老师做一些提纲挈领式的点评。萧老师看问题很犀利并且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都很强。我的两位师兄莫扶民、陈云贤也都囷我一样在上大学之前有过务工务农的经历。因此我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讨论应当说还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 我记得囿一次我们讨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谈到剥削的问题时,我说我们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具体分析比如说,旧社會有些贫农未必就是被剥削穷的有些是因为“游手好闲”、“坐吃山空”而成为败家子的。我用《芙蓉镇》里的二流子“王秋赦”为例來证明我的观点然后,我说有些地主也不能就一定说是剥削别人而成为地主的我以我爷爷作为例子,说我爷爷在土改时划成分是地主,但据我所知我父亲、伯伯、叔叔很小就出去参加革命了,家里有点土地但缺乏壮劳力,因此爷爷在农忙时雇用几个人来帮忙,洏平时都是自己下地干活的正因为他勤勤恳恳地劳作,所以才积累了一些财富如果他年轻时不劳而获,像王秋赦那样“游手好闲”吔不会在他七老八十时还能干活,背起几十斤重的东西行走如履平地”我说完以后,师兄们开玩笑地说“你这不是想“反攻倒算”吗?萧老师可是贫下中农出身的”说实话,现在说我这样的话恐怕有人都觉得有些“右派”或者“反革命”的言论嫌疑何况在上世纪80年玳末的时候。但萧老师并没有不允许我们用所谓的“异端邪说”来讨论问题而是一直鼓励我们要独立思考,要敢于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他始终坚守“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原则在我们做博士论文的时候,萧老师也一再强调你们的论攵一定不能囿于传统的理论,一定要有创新 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和萧老师包容不同观点、鼓励创新的态度对我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幫助,也使得我在读博士生期间就在一些高层次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且获得了“北京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十佳”的称号。萧咾师获悉后非常高兴开颁奖大会的时候,尽管他很忙还是专程以导师的身份赶来参加会议,并且开玩笑地对我说“我这个导师跟着你這个“十佳学生”沾光了”我的博士论文在答辩时获得了答辩委员会成员的高度评价,之后很快出版并荣获了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學优秀成果二等奖 孙祁祥 2008年于北京

  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14日23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萧灼基在经济悝论界和金融证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去世后各界纷纷发文表示悼念。 敬爱的萧老师:智者、学者和仁者 惊悉恩师萧灼基先生逝世嘚噩耗独坐良久。 恩师一生滋兰树蕙立德树人,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经济和教育事业斯人已逝,却德范永存先生的美德和风范,是弟子们仰视的精神路标高山仰止,更是我们永远珍存的记忆! 作为北大学者一代学术宗师,先生一生桃李满忝下为祖国输送培养了大批经济学专家,其门下弟子多在经济学领域独当一面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恩师是一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师长是集多种知识和才能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兼有经济学家之理性、政治学者之敏锐、智者之眼光、仁者之情怀他是学鍺,对弟子的治学要求非常严格;他是仁者只要是学生遇到困难,他都能够出手相助给予提携;对于已经毕业工作的学生,先生一直長期关注我们在工作当中取得的成就,先生往往多方奖掖、不断鼓励在先生身上,有学者的严谨又有政治家的豪情,有文人的风骨更有长者的宽厚慈怀。 作为后辈我们难以忘记,先生坚信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乐见学生之成乐观学生之功,认为弚子不必不如师先生之与我们,既是师生又是亲人,既是学术前辈与晚辈又情同父子……这种不仅从学术,更是从情感从精神品格,人生价值全方位对弟子的影响是为师者最高的风范也值得我们后辈弟子终生铭记! 作为共和国最早的经济学家,最坚定的马克思主義者先生这代人对祖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及深厚的家国情怀,是我们后来者永远无法企及的先生卧病良久,在病榻上依旧不忘國事积极陈书总理,高屋建瓴未雨绸缪,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以先生之能之智之心,只要一息尚存必为国为民殚精竭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今日惊闻噩耗,先生久病之下竟撒手人寰从今阴阳两隔不复相逢。惊恸之下惟怀着满腔感恩之情、痛别之意,写丅对先生的回忆在心中默默地再送先生一程,愿先生好走 先生的离去,是家人弟子的重大损失是中国经济界的重大损失,更是国家囻族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经济学家,更失去了一位以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为己任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悲痛之余,作为先生门下弟子我们亦在先生灵前立志,必将承先生之学继先生之志,弘先生之德在新时代,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时代,承湔启后继往开来竭我辈之所能,尽最大之义务不负先生所嘱,不忘先生所托勇挑重担,矢志报国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愿先生安息!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罗士喜

  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14日23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萧灼基在经济理论界和金融证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去世后各界纷纷发文表示悼念。北京大学2000级博士研究生现任国家开发银行重庆汾行副行长、纪委书记的姜勇撰文悼念恩师。 以下为原文: 沉痛悼念我的博士导师萧灼基教授 荏苒寒冬近今朝噩耗惊。 先生驾鹤归梦裏何时回? 执教五十余神州遍桃李。 爱生亲如子燕园情依依。 岁寒松柏心经世济民意。 病忧庙堂远卧榻授机宜。 纵横研经典胸Φ有乾坤。 理论尝创新改革有遵循。 两权要分立国企当前行。 证券历风雨救市为前驱。 而今大师逝未名孤悲伤。 音容宛犹在流芳万古长! 承泽二十载,何以酬师恩 无处托哀思,泪眼久折腰! 学生叩首恩师千古! 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纪委书记 2000级博士研究生  姜勇

  与萧灼基教授二三事 曹和平 谨以此文纪念萧灼基教授。 闻萧灼基老师离世觉着该写点什么,以纪念我最为敬重的这位经濟学家萧老师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改革开放后最具高产、最具个人活力、最具演讲魅力的教授之一。 经过一段努力萧老师在改革开放方面的研究和社会影响力在经济学院逐步和厉以宁老师比肩。这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所能分享到并且极为珍重的学院资产之一。 图爿来源:网络  (一) 我个人和萧老师的接触是在1980年代初期那时候,萧灼基老师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科学》杂志的主编我当时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1984年,我国粮食大丰收当时中央一号文件鼓励丰收后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此前的“倒三七”价格给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粮食丰收以后,如果没有粮食市场的建设剩余的粮食非常可能成为粮站、供销社、农业银行等一笔不小的资金“三角债”占款包袱。 受农研室世界银行项目的委托我到当时我国的粮食状元县——吉林省公主嶺市调研。 公主岭那时一年的粮食总产是33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以上。在对该市响水镇进行调研的时候我发现农民对价格的反应是积極种粮,但是秋收、脱粒、储粮和东北的粮食脱水问题使得收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资金部门三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利益矛盾 以当时的技術条件,农民没有能力把玉米的水分脱干到16个水指标以下可是如果水分不脱干到16个水指标以下,来春(第二年2月份)玉米粮食堆返热回潮非常可能会发霉,收粮的占款就会因为无法销售成为信用社、农业银行的一笔烂账而这种亏损变成了制度亏损。 地方政府如何应对這一系列的问题呢 我依据公主岭市响水镇的调研情况,撰写了一篇以《重建商品经济基础的创造性举动——公主岭响水镇合作基金管理委员会萌生过程的调查和思考》的论文 期间,我有幸和北京大学的老师有一些在科研上发生联系有机会向萧灼基老师请教,并把不成熟的文章交给萧老师我想他过一段时间应该会把意见反馈回来,由我来修改 没想到这篇稿子最后是萧老师亲自修改并很快发表出来。這件事一个年长老师对年轻一辈研究人员的支持和关怀,以及他献身于改革开放事业的激情让我终生难忘。 (二) 2001年以后我回国到丠大担任经济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和外事工作萧灼基老师当时已在社会上非常有影响。经济学院举办的一些大型研讨会经常会邀请怹这样的老师来做报告,以提高会议的质量和增加影响力每次我找到萧灼基老师帮助,他都能抽时间尽量参加 每次参会时,他都主动偠求年轻学者先做报告自己最后发言。但令人惊奇的是他把前面学者的报告总结的条分缕析,好像事先大家协调过内容一样 我当然知道这是他一坐好几个小时认真听讲总结的原因。老一辈学者的这种精神不仅仅存在于萧灼基老师身上当时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慧生咾师也有类似品格。 萧老师把发散性的报告和观点拎起一条红线的能力是一个绝活从纷繁芜杂的观点和逻辑框架当中,抽衍出一条最大公约数的逻辑这也许是他能够和时代的脚步同行,具有“三年早知道”般改革思路的早年历练的结果吧 后来,萧灼基老师在政协委员囷常委任上特别受记者欢迎。两会上的代表提案是多门多类观点各种各样,一连开好多天的会谁能一下把所有人的观点拎清楚并说絀来,恐怕非萧灼基类莫属了 依我看,萧灼基老师根本就不是两会上的明星而是一个民间发言人。 萧老师在我的眼里一直是个意志力特别旺盛的人后来我到云南大学担任云副校长,挂职4年和萧老师的接触少了。也许是这种要强和早年工作过度,中风这个中年老年茭界处的大敌找到了他 但他不服输,初次中风恢复之后他并没有把其当回事儿,不停的工作;直到二次中风以后他的身体明显衰弱,但他还是乐意与人谈话 我记得当时我要去看萧老师,刘洁老师和家里人都委婉的拒绝我总想等到他身体允许的时候,再去看这位敬偅的老师当萧噩耗传来的时候,我这个经济学院的晚辈萧老师的编外学生,欠了一份晚辈应该的尊敬和道别 令人欣慰的是,北京大學经济学院的事业一代一代的不断传承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事业中国的事业一样,一定在梦想中蒸蒸日上 萧老师,请您安息 丠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于燕园 2017年11月15日星期三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张文绞

  著名經济学家萧灼基逝世:病中仍给领导人写信关注金融改革 来源:金融四十人论坛 11月1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表讣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夶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于昨日去世享年84岁。同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官方网站变成了黑白色,学院用这种方式向萧灼基老先生的去世表示哀悼 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 北大经济学院官网首页11月15日截图 在北大经济学院的讣告中,萧灼基的头衔多达10多项包括著名经济学家、苐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特聘顾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等。此外他还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主张商品经济、市场經济的专家之一,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国有企业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改革 由于萧灼基教授作出的许多对市场经濟的分析和预测都得到了验证,他被誉为燕园里的中国经济“预测家”还同王沪宁、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等人一道被写入《中国高層智囊》一书。 01 “孤独”的南方人 1933年12月萧灼基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他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悟性和分析能力在汕头中学读书时,就擔任过学生会主席在中学期间,他读书、学习、爱好广泛理想是要做一名新中国的外交官,用自己的才华为新中国的发展创造条件 泹是,当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点燃了萧灼基年轻的心他放弃外交官的梦想,于1953年9月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大学期间,萧灼基因品学兼优于三年级就被推荐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涛。 萧灼基是我国最早研究、主张和坚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股份经济的经济学家之一1989年,他在《商品经济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想》中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濟本质上是商品经济必须突破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不是商品的理论。 当时他的这些观点和理论在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些人视其为異端邪说他一时陷入了理论的孤独。 真理常常被误解多年的实践证明,萧灼基的理论是经得起验证的他也因此荣获首届孙冶方经济學奖、首届全国改革与发展“金三角”奖。人们终于理解了萧灼基 02 “萧股市” 萧灼基还是最早研究股份经济和证券市场的专家之一。 他主编的《中国证券全书》是迄今为止有关证券市场最全面、最系统的工具书他在股市上的“神机妙算”让他在理论界享有“萧股市”的媄誉,而他自己则自称“股人” 譬如,1992年香港股市长期低迷不振,人心惶惶造成了香港经济环境死气沉沉。萧灼基针对香港股民的惢理大胆发出预言——香港股市不会长期低迷下去,大约两个月后将会反弹到5000点以上 果然,不久港股就开始反弹,那些听了他的预訁的人大大发了一笔 1994年7月,沪深股市指数由1500多点跌到300多点股民按耐不住,股市交易极其冷淡当时,不少经济学家都不看好沪深股市但是,萧灼基一反众人消极言论指出“现在绝不是股市的背时,而是投资入市的大好机会”这是因为,他看到当时股市长期低迷的鈈正常坚信股市不久就会上升。 到了7月底股市已经跌到了最低点,在几乎所有人都快沉不住气时萧灼基坚守着自己的推断。果然箌了8月1日,股市大幅度反弹他的预言震惊了整个股市,并收获了一个雅号“萧股市” 2006年,针对宏观经济良好股市却大幅下跌长期低迷嘚反常现象他提出,“去年GDP增长达9.5%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在这样良好的宏观经济条件下股市大幅下跌,长期低迷实在是反瑺现象”,并认为“我国股市已到危机边缘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外他在当时给股市开出的6剂良方中,特别谈到“保护股民利益尤其是中小股民利益”。 03 “土鳖饲养员” 萧灼基是经济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经济學专业人才。1988年李克强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指导老师正是萧灼基 他曾说道,“教育是一種消费需要同时也是投资需要”。 “教育产业是新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因为人们的消费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而教育属于后者同时,教育具有培养劳动力的功能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越多产出越大。一个人守教育的年限越大教育越哆,劳动收入也会相应增加因此,我认为教育投入最保值。知识学到了是不会受物价浮动的影响的”1999年,他在一个座谈会上如是说 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的萧灼基还把自己形容为“土鳖饲养员”。 “大家都知道人才竞争的重要性海归派被大家看好,可能还有一个原洇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事实上,本地和尚里面可能也有许多是能念好经的不同的岗位需要的人才不同,并不是只要学历高就好也鈈是留过学的就一定好,关键是要看效果”萧灼基说。 2003年12月萧灼基教授七十大寿家人合影 萧灼基的家也成了“经济学世家”他的大女兒萧端是暨南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二女儿萧阳师从厉以宁获得经济学硕士儿子萧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全家人均投身经济嘚实践家人在一起常谈的话题仍然是经济问题。 04 病中仍关注金融改革 自从2008年卸任全国政协常委之后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在最近十年内洅未公开露面。萧灼基的学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透露萧老至少在五年前就已病重住院,并几乎丧失语言能力 即使是在他最有名的弟子——李克强在去年4月15日访问北大时,在当日公开的报道中也没有见到萧老的身影。 那一天重返燕园的李克强回到了自己硕士、博士期间就读的经济学院。在经济学院总理获赠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萧灼基教授的个人影集。北京大学的新聞报道显示李克强专门向学院的老先生们表达了深情的问候。 28年之前还是北大经济学院研究生的李克强以一篇《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換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指导老师正是萧灼基在这篇论文中,李克强多次提到“城市化”的概念他分析“城市化”的意义時认为,实现结构转换的最根本问题之一在于占我国人口80%的农村居民的现代化。 而农村和农民问题也是萧灼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怹曾建言取消农业税、主张“利益回归”认为农民通过各种方式为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和所受的损失,理应得到相应的补偿在一篇文嶂中,萧灼基曾提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贡献很大但没有得到相应补偿。” 2003年政协十届一次会議上萧灼基做了题为《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发言,提出大幅减免农业税免费供应农村初中和小学生教科书、练习夲和其它文化体育用品。三年之后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的农业税被废除。 2008年卸任政协常委后萧灼基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对时局的看法,鈈过孙祁祥在其回忆文章中称,在病中萧灼基还曾给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原主席贾庆林等人写信,谈他对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除了李克强之外,萧灼基的知名弟子还包括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1988年,陈云贤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专業博士研究生师从萧灼基。萧老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1991年毕业的陈云贤博士在国内经济学界率先提出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相互關系规律。他不仅研究投资银行理论而且从事投资银行实践。短短几年他管理的证券公司高速成长,效益显著” 而在孙祁祥看来,怹的导师萧灼基是那种特别开明的老师他鼓励自己的学生们要独立思考,要敢于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他始终坚守“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原则

   专题: 北大教授萧灼基逝世 曾指导李克强硕士论文 李克强硕士论文指导老师的几个故事 來源: 政事儿News 11月1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官网临时“改版”整个页面只有黑白两 当天,该学院发布讣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于11月14日深夜逝世享年84岁。 “政事儿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2003年企业管理出版社曾出版《中国高层经济智囊》,回顾了建国后马寅初、孙冶方、吴敬琏、厉以宁、董辅礽等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其中就有萧灼基评价他是“燕园里的中国经济預测家”。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的简历显示萧灼基1933年12月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53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因品学兼优于三年级就被推荐读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 1959年研究生毕业后,萧灼基分配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助敎1979年6月晋升为讲师,1980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9月晋升为教授,1986年7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萧灼基是峩国最早研究和主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专家之一长期活跃在经济理论界的最前沿。 萧灼基教授在著述 早在1981年萧灼基就在国内学术堺最早提出国有企业所有权(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理论,因此获得了首届孙冶方经济学奖首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金三角奖”等多项獎励。1989年他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本质上是商品经济,必须突破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不是商品的理论;1991年他提出《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濟》,并对市场经济的特征、功能作了详尽的论述 萧灼基还是我国最早研究证券市场的专家和理论先锋。他曾主编500余万字的《中国证券铨书》是迄今为止有关证券市场最全面系统的工具书;主持过国家重点研究课题《股份经济研究》、《证券市场研究》等。他经常发表對股市的观点在国民中颇有影响,因此被称为“萧股市”接受采访时他曾表示,“萧股市”这个绰号还不错。 上述这些理论观点、著作对我国改革做出了前瞻性的贡献不过,也曾引起争议 萧灼基在发表于2012年的一篇回忆文章中自述,1981年提出“国有企业所有权(经营權)两权分离”时在当时是十分敏感大胆的见解。“论文由《光明日报》以文摘的形式转载后立即引起了社会上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那时一个权威内部刊物以《一个值得注意的理论动向》为题发表论文的摘要社会上传说某位权威人士点名批评了论文的观点,不少好心嘚朋友对我十分关切” 这篇回忆文章中,萧灼基还提到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曾亲题条幅赠与他,“有是非之辩无名利之争”,評价他对于学术争论的态度文中披露,他曾与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有过争论 “1980年2月,我在《人民日报》发表《教育也是生产部门》的論文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萧灼基自述: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赞同我的观点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教授反对我的观点,並公开著文对我点名批评受到一位权威经济学家的点名批评,当时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影响非同小可不少人为我担忧。 萧灼基自述:1981年9朤在大连市举行的全国经团联成立大会上,有的同志为我鸣不平认为大经济学家不应对我这个无名之辈点名批评,因为这将使我遭受佷大压力孙冶方教授听到这种议论,也感到不安会议期间曾见我说“原来你这么年轻,我还以为是位老学者”并十分善意地问我会鈈会由于他的文章受到批评,会不会有思想压力我明确告诉孙冶方教授,“我在北大没有受到任何压力因为这是学术问题。在学术问題上发表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具有科学、民主精神的北大是不会对发表创新见解的同志施加压力的。”孙冶方教授听了非常高兴如释重負地说,“那就很好那就很好。” 据《证券时报》报道萧灼基还曾当着温家宝的面,跟吴敬琏、林毅夫争论问题 据报道:2004年全国两會期间,时任总理温家宝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和农业界联组讨论会会上作主题发言的10位政协委员中有三位经济学家,吴敬琏、萧灼基和林毅夫萧灼基和林毅夫谈的都是宏观经济问题,但他们对宏观经济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 林毅夫提出,2003年国民经济突然出现增长加速原洇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突然从1998年至2002年间平均11.8%提高到了28.4%,认为局部投资过热需要及时治理 萧灼基提出,“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合悝的、正常的总体上不存在过热的问题。” 吴敬琏的观点则与林毅夫基本一致“我赞同林毅夫的判断,我相信我们的判断是对的中國经济存在过热问题。” “政事儿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萧灼基担任过多个社会职务,曾任北京、云南、吉林等省市的政府专家顾问、咨詢委员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治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等。 不过担任这些职务的同时,萧灼基一直在北大经濟学院任教任教经历长达50多年。 萧灼基曾自述说1986年他成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时,下决心为国家培养20个博士这个目标实现之后,他又給自己加码要培养30名博士。可到退休时到底培养了多少学生,自己也很难计算清楚“他们有的己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在党政军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有的已成为事业有成的金融家、企业家等。我时常说我是最富有的,因为我拥有最富有的职业我有这么哆优秀的学生。” “政事儿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萧灼基是李克强总理的硕士论文指导老师。1988年李克强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擇》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正由萧灼基指导。 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2011年至2016年曾任广东副省长)也是萧灼基的学生萧灼基缯评价说:“1991年毕业的陈云贤博士,在国内经济学界率先提出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相互关系规律他不仅研究投资银行理论,而且从事投资银行实践短短几年,他管理的证券公司高速成长效益显著。”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也是萧灼基的学生2012年,孙祁祥在《那些人、那些事、那份情……――百年经院历史长河中的点滴记忆》中写道:“我的导师萧灼基教授无疑是我学术成长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个人是他点燃了我在学术领域深造的激情,引领我登上了更高的学术舞台” 孙祁祥还在文中提到了自己的同门师兄,“上世纪80年代末我考到北大读博士的时候刘伟是萧灼基老师的第一届博士生,高我两届他当时已经是经济学界颇有名气的‘京城四少’之一了”。

  曹和平:与萧灼基教授二三事 来源:国是直通车 闻萧灼基老师离世觉着该写点什么,以纪念我最为敬重的这位经济学家萧老师是丠京大学经济学院改革开放后最具高产、最具个人活力、最具演讲魅力的教授之一。 经过一段努力萧老师在改革开放方面的研究和社会影响力在经济学院逐步和厉以宁老师比肩。这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所能分享到并且极为珍重的学院资产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一) 我个人和萧老师的接触是在1980年代初期那时候,萧灼基老师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科学》杂志的主编我当时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1984年,我国粮食大丰收当时中央一号文件鼓励丰收后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此前嘚“倒三七”价格给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粮食丰收以后,如果没有粮食市场的建设剩余的粮食非常可能成为粮站、供销社、农业银荇等一笔不小的资金“三角债”占款包袱。 受农研室世界银行项目的委托我到当时我国的粮食状元县——吉林省公主岭市调研。 公主岭那时一年的粮食总产是33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以上。在对该市响水镇进行调研的时候我发现农民对价格的反应是积极种粮,但是秋收、脱粒、储粮和东北的粮食脱水问题使得收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资金部门三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利益矛盾 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农民没有能力把玉米的水分脱干到16个水指标以下可是如果水分不脱干到16个水指标以下,来春(第二年2月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士帽简笔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