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害虫有哪些秸秆没焚烧的水稻田好生什么害虫

欢迎来到3456.TV
当前位置: >>
>> 水稻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需要根据症状对症下药
水稻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需要根据症状对症下药
水稻生长周期分为种子期、秧田期、分蘖期、抽穗期这四个周期,但在不同的周期水稻都会有病虫害发生,下面针对不同时期水稻表现症状对症下药。&&& 水稻种子期病虫害:&&& 水稻恶苗病:氰烯菌酯(防效100%)、二硫氰基甲烷、恶霉灵、门神、咪鲜胺、多菌灵、丙环唑、硅唑咪鲜胺。&&& 水稻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 水稻白叶枯病:叶枯唑、井冈霉素、石灰水、门神、乙蒜素。&&& 水稻秧田期病虫害:&&& 水稻绵腐、立枯病:敌磺钠、门神、恶霉灵、甲霜灵、甲霜恶霉灵。&&& 水稻白叶枯、细条病:叶枯唑、络氨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链霉素。&&& 水稻灰飞虱:吡虫啉、吡蚜酮、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水稻稻蓟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 水稻稻瘿蚊:丁硫克百威。&&& 水稻分蘖期病虫害:&&& 水稻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水稻纹枯病:井冈霉素、三唑酮。&&& 水稻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 水稻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水稻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 水稻胡麻斑病:稻瘟灵、20%氟硅唑咪鲜胺。&&& 水稻抽穗期病虫害:&&& 水稻稻瘟病:三环唑、氟硅唑、硫磺、门神、咪酰胺-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 水稻纹枯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恶霜嘧铜菌酯(高科)、烯肟菌胺(爱可)。&&& 水稻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毒死蜱。&&& 水稻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水稻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水稻稻曲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烯肟菌胺。&&& 水稻白叶枯、细条病:门神、络氨铜、叶枯唑。&&& 水稻穗枯病:三环唑、氟硅唑咪鲜胺、三唑酮。&&& 水稻稻秆腐病:稻瘟灵、恶霜嘧铜菌酯、咪鲜胺。 如果想了解水稻各个时期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防治技巧,可以登录火爆农资招商网提供的“作物图谱”专题中的水稻病害虫害部分,将会带给更多详细内容。
文章标签: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农资招商企业
最新供求信息
最新农资招商产品
农资火爆产品大全
版权所有 WWW.3456.TV- Copy Right&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水稻中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 经理人分享
水稻中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据青浦区站和各监测点田间病虫害调查,水稻纵卷叶螟近期大量迁入,当前部分区域水稻纹枯病蔓延较快。为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各镇(街道)要认真做好以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飞虱为主的病虫防治工作。一、发生情况:(一)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幼虫稻纵卷叶螟成虫1、田间赶蛾:五(3)代稻纵卷叶螟成虫8/2开始上升,8/4开始各测报点都出现明显蛾峰,8/3-7全区平均日亩蛾量分别为151、820、、1853头,8/5-6最高田块亩蛾量近万头,预计田间蛾量还将维持较高水平,8月10日开始陆续进入卵孵盛期。2、田间卵量:据各测报点8/4普查,平均亩卵量0.46万粒,最高3万粒,随着稻纵卷叶螟蛾峰的持续,田间虫卵量将进一步增加。田间赶蛾田间卵量(二)纹枯病今年田间纹枯病7/25始见,晚于常年,田块间差异很大,近期部分区域病株率上升较快。7/25调查,平均病株率0.6%,病情指数0.13;8/4普查,平均株发病率2.13%,病情指数0.46;最高田块株发病率23.2%,病情指数5.48。随着田间郁闭程度增加以及天气转变,纹枯病将进入快速发展蔓延期。(三)稻飞虱田间以灰飞虱为主。据8/4普查,灰飞虱平均亩虫量1.78万头,最高11.34万头;平均亩卵量12.14万粒,最高42.5万粒,灰飞虱虫卵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白背飞虱平均亩虫量0.04万头,最高0.36万头,平均亩卵量,11.79万粒,最高41.25万粒。(四)大螟田间有零星危害,目前田间虫态以高龄幼虫和蛹为主。测报灯下7月下旬开始上升,虫量和常年相仿,7/31-8/3有一成虫峰,其中金泽测报点26头,朱家角测报点31头。二、防治意见1、防治宗旨主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兼治大螟2、防治对象全部水稻田3、防治时间8/10-124、使用药剂亩用14%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毫升+20%哒嗪硫磷乳油80克+30%噻呋·戊唑醇悬浮剂20克三、注意事项1、机插田和水稻丰产方在沿田埂3米范围内亩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0毫升用小机喷雾防治大螟。2、高温天气趁早晚施药,一定做好自我保护措施,以防中毒。3、用药后应避免药液及田水直接排入鱼塘、虾塘等水产养殖地。4、施药时田间保持薄水层,施药后4小时内若遇阵雨,请及时做好补治工作。5、注意轮换用药,一个生育期内同类药剂不能超过3次使用。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 &&实用技术:麦收30问——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实用技术:麦收30问——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作者: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 本站发布时间:日
&&& 过去有的地方在麦收之后就把秸秆烧了,可是现在烧秸秆的是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人都把它当作一种资源来利用。&&&& 那秸秆能用来干什么呢?这些年,秸秆利用也有不少招数,做饲料,栽培食用菌,秸秆气化,造纸,制作板材,做装饰品……。不过,目前小麦秸秆最大的用途还是还田。&&&& 李县长:秸秆充分利用以后呢,应该说增加了土地的有机质,提高了农田的质量,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要说这秸秆还田算不上个新鲜事,不过,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秸秆,这里边的讲究可不少。比如说,小麦植株如果在生长期感染了病虫害,这秸秆还能还田吗?&&&& 问题24:发生病虫害的小麦秸秆能不能还田?&&&& 曹局长:这是可以的,小麦的病虫害呢,主要有青霉病,…病,白粉病,包括螟虫,蚜虫等等病害,这些病害呢与水稻玉米没有交叉感染,这样子小麦的秸秆还田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小麦的大多数病虫害,主要只在小麦上传播,不会感染下一茬作物. &&& 不过有一种虫害是例外,有这种虫害的小麦秸秆,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还田。如果在小麦田里发现它的踪迹,您可得注意了,它不但危害小麦,对下一茬作物水稻、玉米也会有影响,那就是灰飞虱。&&&& 灰飞虱危害的作物种类比较多,像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它又是一种迁飞性的害虫,如果发现环境不适合生存,它们会很快转移到另一种作物上。&&&& 曹局长:灰飞虱地问题,灰飞虱它会起飞,小麦收后,它如果危害水稻田,就会形成水稻的枯萎病,如果迁飞到玉米田地了,就会形成玉米的粗缩病,&&&& 为了减少灰飞虱的危害,如果在麦收之前发现灰飞虱的踪迹,一定要在麦收之前喷洒农药,把灰飞虱消灭,这样秸秆就可以安全的进行还田了。 &&& 大部分的秸秆都可以还田,不过,有的地方在小麦收获以后种水稻,有的种玉米,这秸秆还田就有了水田和旱田之分了。下面我们先来说说种水稻的地方,麦秆怎么还田。&&&& 在我国的江苏、安徽、湖北等地,一般是收完了小麦种水稻,这旱田变水田,秸秆还田如果做不好,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黄色的稻苗,就是大家常说的易僵苗。因为秸秆还田不当出现易僵苗,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麦茬太长,二是秸秆铺撒不均匀,三是营养不足。&&&& 咱们先从收割说起,小麦收获的时候由收割机进行收割,麦秸通过收割机进行分离,田里剩下麦茬和麦秸都是用来还田。可如果这麦茬和麦秸过长,都会出现易僵苗。&&&& 曹局长:留茬过高既影响秸秆还田的质量,也影响下一茬作物补种的质量&&&& 如果麦茬的高度留了过长,当水稻苗抛到麦田里,有一部分稻苗就会被过高的麦茬阻拦,不能够完全接种到土壤里面,新苗的根就会架在秸秆之间。稻苗的根伸不到土壤里,不能及时补充养分,就很容易发黄,形成易僵苗。所以,这麦茬和麦秸的长度都不能太长。&&&& 问题25:麦茬和麦秸的长度要求是多少?&&&& 麦茬的高度,也就是麦子的根部出地面的高度,还田的要求要限制15厘米以下。&&&& 接下来就是麦秸粉碎了,因为麦子脱粒之后,麦秸直接被还回田里,麦秸的长度如果不符合还田的标准,还要通过粉碎机粉碎,铺散在麦田里。麦秸的长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最好。&&&& 这主要是因为麦秸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如果麦秸太长,还田时埋到土里就很难腐烂分解,所以要把秸秆切的越短就越容易和土壤搅到一起。&&&& 麦茬和麦秸的长度都达到要求了,如果麦秸铺散得不均匀,也会造成“易僵苗”&&& 问题26:麦秸铺撒不均匀怎么办?&&&& 秸秆被粉碎机粉碎后的铺撒在麦田里,有的地方秸秆厚,有的地方秸秆薄, 这样就会在水稻的苗期,秸秆厚的地方秧苗是黄的,薄的地方秧苗是绿的,秧苗发黄往往都是秸秆比较多的地方&&&& 白由路:就是这个秸秆呢,在分解过程中,它需要氮素,微生物也需要氮素,水稻的苗也需要氮素,土壤中的微生物和这个苗争夺氮素,所以造成这个作物吸氮量过少,形成黄苗&&&& 出现这样的情况,农民朋友可要注意了,一定要下点功夫,及时把不均匀的秸秆挑开,让秸秆均匀的铺撒在田里。&&&& 白由路:能给它挑开,然后再翻耕,这样会时耕翻过以后呢,里边的秸秆比较均匀,也有利于下一季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比较均匀,&&&& 秸秆铺撒均匀后,为了减少易僵苗,还有一个工作必须要做,那就是施肥,目的是调整土壤的碳氮比。&&& 问题27:如何调整碳氮比?&&&& 秸秆还田虽然是为了增加土壤养分,但是它们在转化成养分之前,自身还需要分解。秸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要通过微生物来分解。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缺氮。秸秆在被微生物分解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氮,可是秸秆中的氮含量却不够。&&&& 白由路:秸秆里面的氮含量相对来说比较少,我们专业讲叫碳氮比,那么对微生物分解来讲,碳氮比最好25:1比较合适,但是秸秆里面的碳氮比往往会在100甚至150这样一个范围内, &&& 最适合微生物分解的碳氮比是25:1,也就是说,如果碳是100份,那么氮就应该是4份,而秸秆里本来的氮只有一份。那缺的三份,微生物就要到水稻秧苗里去找了。秧苗里的氮被吸走了,就变成了“易僵苗”。&&&& 白由路:那么呢,对秸秆还田的土壤来讲,要适当的多使用一些氮肥,避免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与下一季争氮,&&&& 所以秸秆还田的时候要比平时多施用氮肥,还要根据秸秆还田的数量来定氮肥的量,一般增加10%到15%的量就可以了。氮肥的施用时间最好是在翻耕的时候,这样,氮肥就会随着翻耕的土壤埋入土里,和秸秆混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满足微生物的需求。&&&& 只要秸秆长度控制好,均匀铺撒,注意营养搭配,就能够避免易僵苗。秸秆还田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培肥土壤,使作物生长的更好。那么怎么让秸秆更好的发挥作用呢? &&& 那就得让秸秆和土壤完全的混合在一起,充分发酵腐熟,增加肥力,发挥还田的作用,那么怎么保证麦秸能够埋入土中,更好和土壤混合呢?&&& 问题28:如何使土壤和秸秆更好的混合在一起?&&&& 许多农民会在麦收之后就马上进行旋耕,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土壤是干的,机器需要采用更大的动力才能把秸秆埋下去,更重要的是,这样旋耕土壤很难和秸秆混合在一起。看,这一灌水,很多麦秸就浮上来了,这样自然就不能顺利栽插水稻了。&&&& 要让秸秆和土壤充分混合,就要在旋耕之前让土壤和秸秆喝点水。&&&& 曹局长:让土壤和秸秆都达到充分的吸水,保护吸水,有利于深埋秸秆和泥土起浆,这样子就会达到比较理想的秸秆还田效果。&&&& 不过水要多少合适呢?水多水少可都不行。&&&& 曹局长:水要多了以后,也不利于秸秆和泥土充分混合,水少了以后,那么秸秆达不到渗苗的效果。&&&& 标准水的深度离地面2-4厘米左右。灌上水以后,还要泡上1天,让土壤和秸秆喝好水,这样就可以加速秸秆的腐烂速度,然后再开始旋耕。&&&& 旋耕的深度要控制在14-18厘米之间。&&&& 曹局长:一般情况下,耕地深度在14到18厘米比较适宜。因为土壤耕作层的深度在20公分左右。超过更深的生长深度在18公分左右,耕长的深度不能超过18至20公分。&&&& 控制好旋耕的深度,就能保证秸秆完全埋入土中。一切都就绪之后,就可以播种水稻了。不过在水稻生长期的时候,还要注意给稻田排毒。&&&& 曹局长:因为秸秆还田以后,秸秆在腐化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这个对农作物的根系有毒害作用,甚至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赶紧采取措施,给稻田进行排毒,排毒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稻田里的水排掉,让土壤和秧苗透透气,这样能帮助它们增加氧气,把有毒的物质排放掉。之后再重新灌上水就可以了。&&& 收了麦子种水稻,秸秆还田的技术环节挺复杂,而且是一个也不能少。相比之下,如果麦收之后种玉米,技术就相对要简单了, &&& 北方和南方麦收后都有大面积种植玉米,虽说都是旱地耕作。不过南方和北方的秸秆还田的方式也不一样。&&&& 问题29:南北方秸秆还田种植玉米有何不同?&&&& 北方地区麦收后种植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简单的多,粉碎后的秸秆不用进行翻耕,铺散在田里就可以直接种玉米了。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白由路:这种秸秆呢,可以覆盖在地表,然后这种既可以起到一种保墒的作用,还可以覆盖在地表呢,还防止一些玉米地来里面杂草的生长,&&&& 原来北方地区比较干旱,把秸秆覆盖在表面,起到了保水和除草的作用。因为不需要秸秆腐熟供给玉米营养,也就不需要增施氮肥了.&&&& 这样麦秸就在地里慢慢的分解,一直到了玉米收获季节,就跟玉米秸秆一起被耕翻到土里,开始新的一轮的轮作了。&&&& 而南方地区麦收后种植玉米,秸秆还田的方式和北方不一样,不能把秸秆直接覆盖在地表之上,这样会对下一茬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曹局长:南方温度湿润、多雨,如果实行秸秆覆盖的话,要高温烧苗,同时还要滋生病虫害,那么对作物的生长和作物的产量,都会有不利的影响。&&&& 的确是这样,南方的天气高温多雨,不需要再进行保墒了,而且潮湿的气候也会使覆盖在地表的秸秆霉烂,滋生出许多的病虫害。所以在南方秸秆还田种植玉米之前,要进行旱地旋耕。把秸秆浅埋在土中,这样有利于秸秆能够在土里快速分解。&&&& 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麦收后都会种植第二茬作物,所以秸秆还田的方式因为气候温湿度差异,区别很大,那么东北地区又是怎么秸秆还田的呢?问题30:东北地区秸秆还田有何不同?&&&& 东北地区由于天气寒冷,大部分地区不再进行下一茬作物的种植。一般情况下,麦收之后把秸秆还到田里,等到再种小麦的时候再进行耕翻,但是专家建议,秸秆还田之后还是要及时处理,马上进行旱地旋耕。如果让秸秆覆盖在地表,就会影响土壤吸收水分。&&&& 白由路:如果秸秆在地表的时候,也会影响雪水,往下渗&&&& 旋耕之后不仅让土壤吸收充足的水分,还可以延长秸秆在土里面的腐熟期。在翻耕的同时,专家还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就是提前给土壤施肥。秸秆还田之后又不种下一茬作物,施肥又是为什么呢?&&&& 白由路:到10月份以后,就要进入淡出期,就是肥料这时候的需求量非常少了,这时候肥料价格就会相对来讲,就会下降,在东北地区,如果这时候施肥翻耕到土壤里面以后呢,比来年春天的时候,肥料的成本可能会下降,&&&& 听上去的确是成本降低了,可是肥料提前施入,过了一冬天,肥料的作用不就没了吗?&&&& 白由路:在冬天呢,不可能形成大的降雨,所以往下(淋溶)呢,也基本上没有,损失量是非常少的,特别对磷肥和钾肥,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它的损失。&&&& 我们介绍了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下麦收之后秸秆还田方式方法。只要因地制宜来进行秸秆还田,才能充分发挥秸秆还田的作用。&&&& 到今天,咱们的《麦收知识30问》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希望这30问能给您帮上忙,也衷心祝愿今年的夏粮有个好收成。好了,《科技苑》传播农业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参与节目互动请登陆央视国际的TV大社区,那里有您需要的所有科技苑节目资料,接下来了解下期的主要内容。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
手机看农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结合除草剂对杂草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5年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结合除草剂对杂草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了明确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及其与化学除草剂相互作用在水稻田杂草控制方面的作用和化学除草剂减量使用的可行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全量浅旋还田、全量深埋还田、秸秆不还田4种方式下不同剂量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0、207g/hm2、414g/hm2、621g/hm2、828g/hm2)对水稻田主要杂草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田千金子、稗草、鸭舌草、水苋菜、异型莎草等水稻田杂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全量覆盖还田和全量浅旋还田效果明显优于全量深埋还田的效果。同时小麦秸秆还田显著促进了较低剂量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207g/hm2)对鸭舌草、千金子的控制效果,药后45d全量覆盖还田、全量浅旋还田结合使用207g/hm2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对杂草总体效果保持在95%以上,优于414g/hm2单独使用效果,而与推荐剂量(621g/hm2)没有显著差异。秸秆还田可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增加水稻产量,其中秸秆浅旋还田下水稻增产27.8%,而秸秆还田与化学除草剂协同作用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则更为明显,虽然在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不同剂量除草剂对水稻有效分蘖数和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1/3推荐剂量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207g/hm2)在抑制杂草危害、促进水稻产量方面与推荐剂量效果相当,水稻有效分蘖数较空白对照增加44.4%,株高增加12.9%,产量增加51.2%,均明显优于秸秆单独还田和除草剂单独使用效果,可见生产上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的物理作用和化感作用延缓杂草萌发和生长,减少水稻田杂草的数量,同时配合使用50%推荐剂量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可以实现水稻田杂草的有效控制和水稻产量明显增加,小麦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可以降低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使用量50%左右。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S511;S451【正文快照】: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结合除草剂对杂草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李贵$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市钟灵街50号210014
@冒宇翔$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如皋薛窑226541
@沈俊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如皋薛窑226541
@王晓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青;;[J];内蒙古农业科技;1987年04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主办: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黄山大道东段 186 号
承办: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黄山大道东段 186 号
电邮:cqnx@
备案号:渝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害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