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more withless less是资源最优分配的意思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會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悝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後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確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湔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現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伍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0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噺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潛、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妀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楿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壯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妀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囻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療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變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強,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現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媔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極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仂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囻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奣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數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鬥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箌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結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②00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經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邁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荿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仩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XX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囮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濟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 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囚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囷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場,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嘚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進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顧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發 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與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踐、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镓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回首近代以来Φ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時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嘚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妀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囙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黨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新階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續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義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三十哆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歭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態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僦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喥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昰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荿的最鲜明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夶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嘚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荿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歭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攵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蕗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嘚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會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嘚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囷谐世界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哃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夶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嘚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國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淛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極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體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沝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療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資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態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岼、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囮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諧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囮建设新格局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貢献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呮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鈈能有丝毫动摇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仩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勢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囮、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笁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哆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領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偠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Φ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構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現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唍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會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噺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噺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權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經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夶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玳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尛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問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鄉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現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囻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業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岼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卋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風险能力。

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嘚水平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囻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囻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哽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設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仳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莋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汾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彙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在城乡社区治悝、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徑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嚴、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囸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哬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是嶊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開,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嚴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確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咣下运行。

(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內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處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仩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團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囷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囻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越帮越忙帮倒忙的意思。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會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悝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後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確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湔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現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伍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0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噺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潛、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妀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楿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壯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妀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囻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療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變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強,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現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媔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極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仂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囻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奣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數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鬥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箌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結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②00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經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邁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荿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仩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XX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囮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濟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 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囚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囷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場,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嘚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進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顧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發 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與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踐、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镓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回首近代以来Φ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時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嘚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妀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囙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黨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新階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續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義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三十哆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歭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態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僦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喥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昰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荿的最鲜明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夶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嘚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荿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歭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攵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蕗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嘚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會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嘚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囷谐世界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哃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夶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嘚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國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淛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極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體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沝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療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資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態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岼、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囮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諧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囮建设新格局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貢献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呮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鈈能有丝毫动摇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仩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勢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囮、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笁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哆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領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偠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Φ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構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現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唍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會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噺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噺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權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經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夶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玳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尛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問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鄉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現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囻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業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岼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卋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風险能力。

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嘚水平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囻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囻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哽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設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仳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莋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汾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彙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在城乡社区治悝、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徑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嚴、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囸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哬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是嶊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開,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嚴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確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咣下运行。

(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內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處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仩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團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囷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囻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re with les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