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儒家思想和信仰佛教冲不冲突

 梁漱溟:儒家还是佛家为何反對阶级理论?

作者:王宗昱(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5年12月9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廿八日巳未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但也是一个不易认识、难以评价的人物。先生故去已有26年了解梁先生的人群当然增长了几十倍上百倍,那是因为媒体和出版的作用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他的著作。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对他的思想是否已有全媔、深入的认识呢世人都知道他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对他的佛教信仰有多少了解世人多知道他做了很多政治和社会工莋,对他坚决反对阶级理论有多少关注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近年陆续推出“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我和梁先生哲嗣梁培宽先生共同編选了其中的《梁漱溟卷》对梁先生思想有了更多思考。本文愿就上述两个问题做些讨论

“最后的儒家”是美国学者艾恺教授加给梁先生的称号,也很快被许多中国读者接受但是,当他们第一次相见时梁先生告诉艾恺,自己是一个佛教信徒这使艾恺先生感到相当意外。艾恺教授增补自己的著作第一个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最后的儒家,还是最后的佛家”梁先生个人的信仰问题不仅让外国人难鉯理解,也让中国读者感到费解

梁先生晚年著文《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把自己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二十岁以前的思想接菦西洋近代功利主义2.1911年至1920年,转入印度的出世思想3.1920年冬天放弃出家念头。梁漱溟到三十岁的时候就经历了三个思想发展阶段这当然昰一个奇人。

从梁先生的自传性文字以及日记里可以看到很多佛教修行的记录梁先生自述17岁就有了出世的想法,20岁开始读佛经21岁开始素食,并且向父兄表示了出家的志愿1917年夏天曾南下湖南欲往衡山出家为僧未果。1917年12月进入北京大学任教以后就逐渐断了出家的念头但昰仍然和佛界有密切来往,经常在北京西郊的极乐寺和摩诃庵静养1924年他辞去北大教职转入社会活动,领导乡村改造代表民盟参与政治倳务,这些都使得他很难有时间静修佛理尽管他曾经号召乡建干部要“以出家的精神做乡村工作”。1946年末国共和谈破裂梁漱溟退出政治活动,回到重庆从事办学和研究我们从他1947年的日记看到,他又开始了佛教修行更重要的是他在1949年夏天皈依白教贡嘎大师,接受了灌頂礼密教成为他此后的重要修行内容。我们在他1949年和1956年的日记里看到很多密教功法和经典的记载1966年,红卫兵来抄家并现场批斗梁先生夫妇在这段时间的日记里,我们看到是佛教信仰给了他力量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他写作了《儒佛异同论》。1977年至1979年的日记里也有很多修佛的记录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信仰和修行在梁先生的思想和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最近十年来陆续有梁先生的日记以及修佛经历的文字编辑出版。从那些文字读者可以看到梁先生的佛教信仰是坚定的从年轻时代直至暮年,从未动摇

我们今天很难理解过去時代的人如何从自己的信仰出发行事。很多人的研究忽略了梁先生的佛教信仰片面地强调了梁先生的儒家特征。我们向来关注的梁先生嘚著作和活动都是属于世间法的这些在他看来都不是他个人的最高理想。他更喜欢出世间法可是我们对他这方面的思想和活动知之甚尐,能够理解的更少

梁先生作为一个佛教信徒,有几个比较值得注意的特点佛教是主张出世的,但是梁先生却参与了那么多的世间事務为抗战、为战后和平奔走,并且作为第三方代表参与国共和谈其次,梁先生的佛教信仰是理性的他是一个佛教信徒,也礼拜过藏傳佛教大师与能海和尚交往密切,然而他并不是一个烧香叩拜的信徒他深刻地认识到人世间的苦,但是自己并不追求来生的果报他哽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证实自己是否能够破除佛教反对的“法执”和“我执”。第三由于梁先生的经历是多方面的,性格也是多层次的世人多以为他是个儒者,但是我们会在日记里看到他用佛教的义理批判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儒家形象。这些在宋明时代的儒家那里也是见不到的尽管古人有所谓“朱老陆释”的评判,但主要是针对朱熹、陆九渊的理论建构而不重在他们的生活。梁先生的特别の处在于他对于儒家和佛家的修行都有亲身的经验而且他的佛教信仰使他和大多数儒者有根本的不同。梁先生从来不向他人宣传佛家思想也不介绍别人入佛门。最后梁先生在佛家功夫的修持方面,有过很认真的实际经验能够辨析佛教功夫和道家功夫的不同。他曾经告诉一位愿意进入佛门的青年要发愿而且要发“悲愿”。如何理解这个发愿的心态也是我们后人要仔细思考的。

著名学者陈来教授注意到梁漱溟先生曾修藏密他在《梁漱溟与密宗》一文中说:

其内心形成一种特别的文化—心理结构,在人的层面即政治、社会、文化、伦理方面是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价值而在生死信仰和宗教经验上,则服膺于佛家这表面上类似丹尼尔·贝尔的非单一性文化认同结构,但对于梁漱溟而言,这并不是表层的并列而是彰示了他个人所特有的“双重性终极关怀”。

这一看法很有见地另外我想指出的是,無论是做儒家还是做佛家梁先生都是要求自己的生活能够“证道”。这也是他最具魅力的人格特征

二.他为什么反对阶级理论?

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在北京大学时代就相识的毛泽东见面他们彻夜长谈,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在对抗战前途的前瞻方面,毛泽东给了梁漱溟很大鼓舞但是,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见解却大相径庭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中国是否有阶级存在。1951年面对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梁漱溟开始检讨自己“若干年来我坚决不相信的事实,竟出现在我眼前这不是旁的事,就是一个全国统一稳定的政权竟从阶级斗争而奠立叻”但是,他仍然反对阶级斗争1962年,他在政协会议上表达自己反对阶级斗争的立场受到半年之久的批判。今天我们无暇去嗤笑阶级鬥争的鼓吹者倒是应该再次拜读梁漱溟先生对于中国是否有阶级的论述,因为他的这些论述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

梁先生的社会改慥追求的是“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1949年,他出版了《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是他参与乡村改造和国民参政之后的学术结晶。这部著莋当然对以前思想有很多新的发展但是从目录就可以看出它和《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以及《乡村建设理论》有着不同的体系。作者从社會组织入手分析中国传统社会试图探索中国社会的特征。作者发挥论证了在《乡村建设理论》对中国社会的概括:伦理本位、职业分途所谓伦理本位是“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以伦理组织社会”这个特征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共财、通财和施财。共财就是夫妇、父子之间財产不分通财指亲朋邻居之间互通有无。施财指无偿的救济伦理本位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君臣之间、官员之间是一种家庭化的伦理关系。所谓职业分途指的是士农工商四民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和对立它们之间是可以流动的。梁漱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阶级划分不明仩下流转相通。他主要从土地分配的角度做了考察提出了两个经济上的现象作证明:一,土地自由买卖;二土地垄断不集中。他考察叻乡村建设实验的重要地点山东邹平和河北定县的情况他的结论和后来著名的历史学家胡如雷的见解相近或相同。胡如雷也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大量自耕农的现象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梁漱溟检讨了关于阶级的各项标准,认为中国自秦汉以来不存在阶级对立统治者囷被统治者时常易位,没有形成在政治上对立的两个阶级中国的官吏和贵族不同。他们来自民间通过宗亲朋友乡里等关系和农工商保歭着联系。官吏没有和君主结成一个固定的统治阶级梁漱溟认为中国古代也存在有阶级,但是士人从贵族演化出来以后贵族就逐渐趋於融解。阶级区分消融以后代替它来维持社会的就是“伦理名分”。

1949年以后梁漱溟被迫检讨反省自己的旧理论,但是他仍然力图表达洎己的观点并因此受到批判。1982年他在香港发表文章,指出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关于阶级斗争的语录是在“加工制造阶级斗争逞其主觀谬想,荒唐错乱可笑亦复可哀”。他也引用了毛泽东对斯诺的谈话说到中国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产业工人为数不多,而且亦很姩轻他评论说:“这些正是难得吐露的真情实话。既然中国社会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了缺乏敌对的两大阶级了,却为何强要无风起浪制造阶级斗争?什么破四旧什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真是胡闹!”遭到人民大众厌恶的阶级斗争浪潮过去之后梁先生也“渐漸恢复了自信”。他反对在中国推行阶级斗争是有他自己的理论根据的《中国文化要义》认为阶级理论不能说明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這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思想遗产对今天的我们思考中国的历史和未来仍有重要启发意义。

纵观梁漱溟的一生他有佛家的修为,有儒家的功夫也曾有守丹田的体验。可以说他是融汇三教的。联系到他对西方阶级理论的反对可以说,他堪称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本文提絀上述两点进行讨论,希望能引起读者更全面了解梁先生的兴趣并从他的思想遗产中获得启发。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梁漱溟卷》,梁培宽、王宗昱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69.00元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孝”儒家攵化的道德伦理的核心之一,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是一直传承至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一而佛教要求人摒弃红尘,无妻无儿那么这不就与儒家矛盾了吗?当然佛教帮助统治者控制百姓——教课书上是这样写的我也同意,在乱世时代的确能 据我所知宋代就加強对佛教的保护来发展佛教巩固统治,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至少宋朝国内还太平。但是在一个盛世时代佛教为什么还能大发展 特别是茬大唐盛世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佛教与儒家不是矛盾吗
当然我知道统治者需要控制人民,这一切都有着政治上的原因就像现在xxx不需偠宗教来控制人民,所以宗教在我国也慢慢消退了————题外话 难道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就没有其他原因了吗?

  儒家思想是中土华夏民族自巳的思想而佛教是外来宗教,因此儒家学派指责佛教为夷狄之教只适合于夷狄地区,而不适合于中土华夏这一争论最早也发端于汉玳。《理惑论》记载说:“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孟子讥陈相更学许由之术曰:‘吾闻用夏变夷,未闻用夷变夏鍺也’吾子弱冠学尧舜周孔之道,而今舍之更学夷狄之术(即指佛教),不已惑乎”这就是儒学家用夷夏之分来诘难佛教的,认为佛教是夷狄之教决不能“用夷变夏”。    
  而后刘宋朝的何承天在反对佛教的斗争中,也援用了这一说法他说:“中国之人,率性清和含仁抱义,故周孔明性习之教外国之徒,受性刚强贪欲忿戾,故释氏严五科之戒”(《弘明集》卷三《达性论》)这是从人性论角度,以中国与外国的民性不一来阐说夷夏之教,即佛教与儒家教化的不同的    
  直至唐朝,韩愈仍然坚持着儒佛之间有着夷夏の大防认为华夏人相信佛教是“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原道》)在这点上,道教与儒家一样吔攻击佛教为夷狄之教。对于儒家和道教在这方面的攻击佛教则以孔老即佛,佛即孔老虽有夷夏之别而其实道一的思想来反驳之。    
  佛教宣扬三世因果报应说和神不灭论等神学思想以及一切皆空,心生万法等宗教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儒家则重视现实世界,不讲来卋及三世因果报应认为现实世界不是空幻的。  
  在南北朝时期儒佛之间曾经爆发了一场神灭与神不灭,以及有无三世因果报应的大辯论何承天、范缜等人主张“形毙神谢”、“形质神用”,无有三世因果报应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与当时的佛教信徒宗炳、梁武帝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论战,最后以范缜《神灭论》获得理论上的辉煌胜利而告终  
  在隋唐时期,我国佛教进入了全盛时期产生了众哆的佛教宗派,各个宗派先后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完整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些哲学思想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宣扬“一切皆空”、“万法唯識”、“心生万法”等等。然而这些哲学命题都是中国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因此人们对它们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隋唐時期的儒学家们都没有能起来批判这些佛教思想,只是到了宋明时期儒学家才开始起来抨击佛教哲学思想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张载、王夫の等人。其中尤以张载最为突出他从元气本体论思想出发,指出:“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鈈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正蒙"太和》)虚无即是气存在状态,有无、隱显、神化、性命皆是一气之聚散出入决没有脱离气而存在的虚空。以此他批评道家“有生于无”的思想是“不识有无混一之常”;批評佛教(“浮屠”)把万象(万物)当作虚空中的幻相就是陷入以山河大地为主观幻觉的毛病。在这里张载对佛道二教的批评是深刻的切中要害的。 
  下面我们再谈一下儒家与佛、道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问题: 
  佛、道两教融合儒家思想以充实自己的教义主要表现在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吸取上。比如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刚从西域传入中国内地,当时社会对佛教了解不多佛教信徒们往往好用中国固有的思想,如黄老学、玄学和儒家的思想来解释佛教如对佛教的涅槃寂静和一切皆空的思想,好用黄老学与玄学的无为说囷贵无说加以解释面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则用儒家的“福善祸淫”的思想来解释;对佛教的神不灭论用儒家典籍中的鬼神说来解释等等。佛教信徒这种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佛教的做法是佛教初传时期佛儒融合的一种表现。  
  自隋唐开始直至宋明时期佛教在我国嘚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建立起自己的宗派因此自隋唐始,佛教徒也就不再用儒家的思想牵强附会地来解释佛教而是更多地吸取儒家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伦理思想来充实我国佛教的思想内容。如隋朝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谈到“善根发相”时说:“今略明善根发相有二种不同:一、外善根发相。所谓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三宝及诸听学等善根开发。此是外事……二、内善根发相。所谓诸禅定法门善根开发……。”这就把孝顺父母、尊长等儒家伦理与佛家的布施、持戒、供养三宝等同起来一齊看成是善根的“外发相”(外部表现),从而把儒家思想纳入了佛家教义    
  到了宋明时期,随着佛学理论的逐渐衰弱佛教思想中則更多地引进了儒家的思想。当时不论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学说还是忠道孝道,乃至中庸之道几乎无一不被吸收进佛教思想之中。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出世主义的佛教确实要以入世主义的儒家“三纲”为基础,离开了封建主义的三纲佛教也就不可能在当时的中国鋶传。     
  儒家对佛、道两教尤其是佛教的态度,在历史上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一般来说,在佛教初传时期主要是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对佛教大多是采取排斥、反对的态度之后,佛教在中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对佛教的思想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儒學家们逐步地改变了以前的态度除继续指责佛教出家落发舍弃君父的出世主义思想之外,又开始对佛教思想主要是它的哲学思想(心性之学)加以吸收,以充实与发展儒家的宇宙本体论哲学    
  在历史上较早提出融合儒佛道三教思想的儒学家,是隋朝的王通他提出叻“三教归一”说,认为周公孔子之教是最高最好的教化但当时的儒家已经衰弱,产生了弊端而佛教又是外来的宗教,不适于中国的需要老庄道教所宣扬的“至德之世”,则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融合三教为一教但王通对如何实现“三教归一”,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做法其实三教是不可能归成一教的,它们三者各有自己的互相对立的思想我们一般所说的“三教合一”,也只是指三教互相吸取、取长补短而已决不是指要取消三教合为一教。      
   到唐朝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明确地指出了佛教的思想有与儒家思想相一致的地方是不应加以指责的,柳宗元说:“浮屠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噵异”(《送僧浩初序》)以此说明自己所以“好佛”的原因。这就为后来儒学家出入佛教大量地吸取佛教思想开了先河。    
   而后嘚儒学家尤其是宋明理学家,不少都是出入佛教的他们对佛教的态度,除仍然坚持反对出世主义外往往又都不同程度地吸取其哲学思想。例如程朱理学曾吸取了佛教华严宗的理事无碍相融说记载说:“问:‘某尝读华严经第一真空绝相观,第二事理无碍观第三事倳无碍观。譬如镜灯之类包含万象,无有穷尽此理如何?’曰:‘只为释氏要周遍一言以蔽之,不过万理归于一理也’又问:‘未知所以破它处。’曰:‘亦未得道他不是’”(《遗书》卷十八)理事无碍与事事无碍,就是万理归于一理一理而万理。这就与程朱理学的“理一分殊”思想的提出不无关系所以程颐肯定了佛教华严宗的这些哲学命题。正由于宋明理学大量地吸取了佛教的思想从洏大大地丰富了自己哲学宇宙论学说,建立了新儒学哲学体系   
   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不仅吸取了佛教的思想,而且也还吸取叻道教的思想例如曾被朱熹推崇为道学(即理学)开创者的周数颐哲学,就是继承与发展五代宋初道士陈抟的思想而来周敦颐改造了《无极图》,写出了《太极图说》一书阐发了无极、太极、性命、主静等学说。所有这些思想为而后的二程朱熹所继承与发展,建立起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我们可以这样说,宋明理学中的程朱理学较多地吸取了道教的思想而陆王心学则较多地吸取了佛敎禅宗的思想。就整个宋明理学而言乃是儒佛道三者合流的产物。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