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人可以生小孩吗吃核桃吗

您现在的位置: >
1、高能量、高蛋白饮食;2、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3、少量多餐、定时进餐。
应尽量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少吃甜食。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HIV-1。HIV-1为直径约100~120nm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HIV-1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HIV-2主要存在于西非,目前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地均有发现。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射线不能灭活HIV。
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病理改变:
(一)免疫系统病理变化:包括HIV相关性淋巴结病、脾脏淋巴细胞的高度耗竭,儿童患者的胸腺过早退化和晚期患者骨髓细胞减少等。
(二)临床病例变化:艾滋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除免疫系统病变,还包括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和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恶性淋巴瘤和子宫颈癌),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病理变化。
(一)病毒感染过程
1.原发感染
HIV需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包括第一受体和第二受体。HIV进入人体后,在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约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份。继而产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
2.HIV在人体细胞内的感染过程
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体后,选择性的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经环化及整合、转录及翻译、装配、成熟及出芽,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3.HIV感染后的三种临床转归
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典型进展者、快速进展者和长期不进展者三种转归。
(二)抗HIV免疫反应
抗HIV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以特异性免疫反应为主。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针对HIV蛋白的各种特异性抗体、特异性CD4
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和CTL直接或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抑制病毒复制。
(三)免疫病理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感染HIV后体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分为3个阶段:①急性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大多数感染者未经特殊治疗,CD4
T淋巴细胞数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②无症状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缓慢减少,多在800~350/mm3之间,此期持续数月至十数年不等,平均持续约8年左右;③有症状期:CD4
T淋巴细胞再次较快速的减少,多在350/mm3以下,部分晚期病人降至200/mm3以下,并快速减少。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T辅助细胞1(Th1)细胞被T辅助细胞2(Th2)细胞代替、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受损、白细胞介素-2产生减少和对抗原反应活化能力丧失,使HIV/AIDS病人易发生各种感染。
3.异常免疫激活
HIV感染后,CD4 、CD8
T淋巴细胞表达CD69、 CD38和HLA-DR等免疫激活标志物水平异常的升高。异常的免疫激活状况不仅可以衡量血浆病毒载量的变化,还可以预测CD4
T淋巴细胞减少的速度。
4.免疫重建
指经抗病毒治疗后,上述HIV所引起的免疫异常改变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与艾滋病相关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率下降,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减少。但抗HIV治疗并不能使所有艾滋病病人获得免疫重建,也不能重建抗HIV的CD4
T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CD8
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HIV的能力也下降,这意味着病人需长期维持用药。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一)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一个月以上;
(2)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一个月以上。
(3)卡氏肺囊虫肺炎(PCR)
(4)卡波济肉瘤KS。
(5)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感染。
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1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下降;
(2)全身淋巴结肿大;
(3)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辩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皮质激素,化疗,放疗后引起或恶性肿瘤等继发免疫疾病。
叁、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症,酷似AIDS,但无HIV感染。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AIDS有发热、消瘦则需与上述疾病鉴别。
五、淋巴结肿大疾病:如KS,何杰金病,淋巴瘤,血液病。
六、假性艾滋病综合征:AIDS恐怖症,英国同性恋中见到一些与艾滋病早期症状类似的神经症状群。
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损害可以是艾滋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需予鉴别。
艾滋病西医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为着患者生命着想,医学界积极寻找各种可行手段。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根据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特点,一般的接触是不会传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因此,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应进行病原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应根据病情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治疗的关键。随着HIV蛋白酶抑制剂的出现,乃出现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治疗前进了一大步。
(1)主要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已获批准进入市场的抗HIV的抗病毒药物已有16种,主要有三大类: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下面就常用的品种作简要介绍。
①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此类药物能选择性与HIV反转录酶结合,并掺入延长的DNA链中,使DNA链延长中止,从而抑制HIV的复制和转录。此类药物包括:
A.齐多夫定(zidovudine,ZDV,AZT):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在体外对逆转病毒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高度活性。在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被细胞胸苷激酶磷酸化为三磷酸齐多夫定,后者能选择性抑制HIV逆转酶,导致HIV链合成终止从而阻止HIV复制。常用剂量200mg,3次/d,或300mg,2次/d。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引起贫血或粒细胞减少。其他副作用有肌炎、头痛、恶心、呕吐等。此药已有国产。
B. 二脱氧胞苷(双脱氧胞苷,ddc):0.75mg,3次/d。主要用于不能耐受 AZT治疗的艾滋病及艾滋相关综合征( ARC)患者,经本品治疗后,可降低血清 P24抗原水平并使CD4
T细胞增高。与 AZT合用对 HIV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并可阻止耐药病毒株的出现及减少毒性反应。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的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主要副作用有周围神经炎及胃炎等,但无骨髓抑制作用。目前较少应用。
C. 地丹诺辛(双脱氧肌苷,ddi):200mg,2次/d。体重60kg以下者,125mg,2次/d。主要副作用有周围神经炎及胰腺炎等,可有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无骨髓抑制作用。国内有散剂生产。
D.司坦夫定(stavudine,D4T):司他夫定是胸苷核苷类似物,可抑制HIV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复制。司他夫定通过细胞激酶磷酸化,形成司他夫定的三磷酸盐而发挥抗病毒活性。 30~40mg,2次/d。不良反应较少,部分患者可有周围神经炎。有国产。
E.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拉米夫定三磷酸盐不干扰正常细胞脱氧核苷的代谢,它对哺乳动物DNA聚合酶&和&的抑制作用微弱,对哺乳动物细胞DNA含量几乎无影响。拉米夫定对线粒体的结构、DNA含量及功能无明显的毒性。150mg/d,2次/d。该药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国内有供应。
F.阿巴卡韦(abacavir,ABC):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成人,禁用于晚期肾病、肝损害患者 ;中性粒细胞数&0.75 x 109/L,或血红蛋白&7.5 g/dL的病人。成人300mg,2次/d。
G.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双肽芝):为ZDV与3 TC的合剂,每片含ZDV300mg,3TC 150mg,1片/次,2次/d。
H.三协唯(trizivir):为ZDV,3TC与abc的合剂。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皮疹、发热、不适、疲劳、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减少。
②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是一类强力抗HIV药物,能在纳摩浓度下抑制HIV的复制。此类药物能选择性作用于HIV反转录酶的某个位点,使其失去活性或活性下降,从而抑制HIV复制。但此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株。主要制剂有以下几种:
A.奈韦拉平(nevirapine):维乐命(奈韦拉平片)与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合用治疗HIV-1感染。对于分娩时未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孕妇,单用本药即可预防HIV-1的母婴传播。200mg/d,连用14天;以后200mg,2次/d。副作用可见皮疹、肝功能损害等。目前有国产药。
B. 洛韦胺(罗韦拉得):300mg/d。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乏力等。
C.地拉韦定(delavirdine):400mg,2次/d。副作用可见皮疹、头痛等。
D.依法韦伦(efavirenz):600mg/d。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等。
③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HIV-1蛋白酶是一个对称的二聚体,在该酶的催化下,HIV有两种蛋白前体裂解为成熟蛋白,所以此酶对病毒的复制非常重要。蛋白酶抑制剂能通过抑制蛋白酶即阻断HIV复制和成熟过程中所必需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HIV的复制。此类制剂包括:
A.沙奎那韦(saquinavir):高效高选择性的HIV蛋白酶抑制剂。本品作用于HIV繁殖的后期,本品与HIV蛋白酶的激活点结合,使之失去结合和水解断裂多肽的功能。 本品抑制HIV蛋白酶与其它抗HIV病毒药如叠氮胸苷,抑制HIV逆转录酶的作用靶酶系不同,无交叉耐药病毒产生。 600mg,2次/d或3次/d。副作用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亦可见头痛,转氨酶升高等。
B.茚地那韦(indinavir):(HIV蛋白酶抑制剂,和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800mg,3次/d。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乏力、眩晕、皮疹等,并可致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血小板减少、肾结石、血糖升高及脂肪重新分布等,为防止肾结石形成,服药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此药国内有供应。
C.奈非那韦(nelfinavir):750mg,3次/d。副作用有腹泻、高血糖等。
D.利托那韦(ritonavir):HIV-1和HIV-2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口服有效抑制剂,阻断该酶促使产生形态学上成熟HIV颗粒所需的聚蛋白,使HIV颗粒因而保持在未成熟的状态,从而减慢HIV在细胞中的蔓延,以防止新一轮感染的发生和延迟疾病的发展。本品对齐多夫定敏感的和齐多夫定与沙喹那韦耐药的HIV株一般均有效。300~600mg,2次/d。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乏力、感觉异常、肝功能不良、甘油三酯升高、尿酸增加、血糖升高等。
缺点:上述三类药物多数都有不良反应,单用很难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且易产生耐药。因此,强调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方案很多,目前多以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加两种NRTI制剂,或两种蛋白酶抑制剂加一两种NRTI制剂,常见的联合方案有:沙奎那韦 ZDV 3TC;或奈非那韦 D4T或茚地那韦 ZDV或利托那韦 ZDV或沙奎那韦 利托那韦 D4T 3TC。使用这些联合方案治疗,能同时抑制HIV复制过程的多个环节,可高效抑制HIV复制,最大限度降低耐药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显著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等。
关于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HAART联合方案应用所取得的疗效,重新唤起人们战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信心。一度使许多医师认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人们发现尽管联合治疗能够抑制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到测不到的水平,但是要清除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神经组织内藏匿的病毒并不容易,可能要治疗几十年甚至终身服药。然而,服药期间,除了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常见副作用以外,这些药物引起的其他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顺应性比较差,加以HIV的抗药性越来越大,抗药性毒株的传播越来越严重等等,迫使医师慎重考虑治疗时机。
目前主张:①已发展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期者,无论CD4及病毒载量的值高低如何,都应进行治疗;
②无症状者的CD4&200&106/L,虽然病毒载量测不出也应治疗;③CD4细胞&200&106/L,但&350&106/L,病毒载量不高,患者无症状,此时的治疗仍有争论;④无症状者的CD4&350&106/L,病毒载量&55000拷贝数,目前大多主张治疗;
⑤无症状者的CD4&350&106/L,病毒载量&55000拷贝数,现大多主张继续监控CD4量;
⑥间断治疗。认为利用服药间歇期反弹的病毒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使之保持高水平的应答,可发挥抗病毒药和免疫反应两方面抗病毒作用;同时,可减少用药量、降低治疗费用和抗药性。但也有不同意见。对此,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㈩;
⑦简单化疗法,包括延长服药时间,以及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提高药物的依顺性和患者的耐受性。  
(2)新的抗病毒药物:除上述三类药物以外,目前有些针对新的作用靶点的药物正在研究中:
①整合酶抑制剂:阻断病毒DNA整合进入宿主细胞染色体。Merck公司研究的一种整合酶抑制剂,能阻断HIV基因整合进入宿主淋巴细胞染色体,与现有的药物没有交叉抗药性,动物实验显示用药后CD4细胞计数有所上升,病毒载量显著下降,对抗药性病毒有抑制作用,而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②辅助受体阻断剂:Schering Plough公司研发了两种CCR5的拮抗剂,体外实验显示能够封闭CCR5辅助受体。Progeris制药公司研制的两种辅助受体抑制剂,都能够显著降低病毒载量。
③封闭病毒蛋白gp120或gp41阻断HIV与靶细胞的结合和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融合。Trimeris Inc公司研制的病毒融合抑制剂,能够封闭病毒gp41蛋白,阻断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这种药物对野毒株和抗药性毒株均有抑制作用。可作用于CCR5嗜性和CXCR4嗜性的病毒株。
(3)其他抗病毒药物:如膦甲酸钠、干扰素&及阿昔洛韦等均未能证实有长期抑制HIV的复制作用。
3.免疫调节治疗
主要是应用免疫增强剂,希望能部分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胸腺素(thymosin):细胞免疫增强剂,适用于免疫缺陷及免疫功能失调所致的病毒性及肿瘤性疾病。副作用少而轻,偶见一过性头晕、胸闷等可自行消退。10~20mg/次,肌内或皮下注射,隔日1次。
(2)香菇多糖(lentinan):能兴奋体液及细胞免疫,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无明显毒副作用。3~5片/次,2次/d,3个月一疗程,并同时服用一般剂量的维生素类药物。
(3) 阿地白介素(IL-2):能增强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及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的作用,具有兴奋细胞免疫和抗病毒作用。副作用有发热、寒战、厌食及疲劳感。15m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3~4周为一疗程。
过去认为应用免疫兴奋剂,可增强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但目前有人认为T细胞的激活能触发细胞内HIV的复制。因而应用与否尚无定论。
4.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治疗
及时诊断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尽早给予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命。
(1)卡氏肺孢菌肺炎:可用喷他脒(pentamidine),本品抑制DNA及RNA合成,同时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使病原体不能生存,对卡氏肺孢菌有直接杀灭作用。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胸痛以及局部反应等。4mg/(kg?d),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2周为一疗程。或甲氧苄啶(TMP)15mg/(kg?d),加磺胺甲?唑75mg/(kg?d),分次口服或静脉注射,2~3周为一疗程。或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25mg/d口服,加磺胺嘧啶4g/d,同时服碱性药物,连服1个月为一疗程。有效者于2~4天内体温下降,X线表现亦随之改善。对已患过卡氏肺孢菌肺炎的患者,应进行第二阶段抗虫预防。喷他脒气雾剂300mg,1次/月,喷雾由呼吸道吸入。最近发现氨苯砜(DDS)有很强的抗卡氏肺胞菌作用,与甲氧苄啶(TMP)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氨苯砜(DDS) 100mg/d 甲氧苄啶(TMP) 20mg/(kg?d),分4次口服,2~3周为一疗程,疗效与复方磺胺甲?唑相似。
(2)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及预防复发或复燃,目前推荐更昔洛韦(ganciclovir)或膦甲酸钠,也可用阿糖腺苷(vidarabine)。
(3)隐球菌、假丝酵母菌(念珠菌)及皮肤癣菌感染:治疗及预防复发或复燃,可用酮康唑(ketoconazole)。本品具有抗白假丝酵母菌、类球孢子菌及皮肤癣菌等细菌的活性作用,能治疗浅部及深部真菌感染。偶有轻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瘙痒、头痛等,但有肝脏毒性作用,应予注意。200mg/d,饭前服用。也可用氟康唑(fluconazole)等其他抗真菌药。如隐球菌脑膜炎,首选两性霉素B。本品口服不易吸收,须静脉滴注。小剂量(0.1mg/kg)开始,以后每次增加5~10mg,达30~40mg/d后维持,疗程3个月。
(4)隐孢子虫感染:治疗及预防复发或复燃,可用复方磺胺甲?唑(sulfamethoxazole compound,SMZ-TMP),本品能抑制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不良反应主要是肾损害、过敏反应及对造血系统的损害等。0.5g~1.0g/次,2次/d。或乙胺嘧啶,本药能抑制核酸合成,使隐孢子虫的繁殖受到抑制。优点是毒性较ZDV低,大剂量时可能引起造血功能障碍及消化道症状,停药后可恢复。本品口服吸收良好,50mg~100mg/次,2次/周。
(5)鸟分枝杆菌感染:可用克林霉素(500mg,3次/d)、阿奇霉素(500mg/d)、乙胺丁醇[15mg/(kg?d)]等,也可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
(6)弓形虫感染:可用克林霉素,500mg,3 次/d或4次/d。副作用少见,偶有过敏反应发生。或乙胺嘧啶第1天口服75mg,以后25mg/d,连服1个月。或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1.0~1.5g/d,连服1~3个月。或螺旋霉素1g,3次/d或4次/d,10~14天为一疗程。
(7)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感染:首选阿昔洛韦,亦可用阿糖腺苷或膦甲酸钠等。
(8)卡波齐肉瘤:可用多柔比星(阿霉素),本品能抑制DNA合成,对多种癌肿及恶性淋巴瘤有抑制作用。20~25mg/(m2?d),用生理盐水或5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浓度不应超过5mg/m1)静脉注射,连续用3天,隔3周重复。可同时连用干扰素,效果较好。亦可应用其他抗肿瘤药物,如长春新碱等。
艾滋病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是在没有防护措施下进行性交后,感受&疫毒&邪气,其多属湿热秽浊毒气,迅速传内恶化,损伤气血脏腑。主要表现为正气虚,以肾气亏虚为主,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发生。
1.正气不足疫毒内侵,本虚标实,以正气不足为焦点。
2.由性行为途径,感染疫毒疫毒通过精窍或皮毛粘膜内侵,由气伏营入血或直入血分,累及脏腑。正虚毒盛,阴阳失调,脏气衰败。
3.湿热疫毒,伤气伏营入血在正气不足,卫外抗邪不力之时,疫毒邪气乘虚而入,首伤人之气分,迅而内伏营分,此时毒力不盛,正气尚可,病情一般不重,若疫毒邪气内伏营分,可耗伤营阴或壅遏营血。如疫毒太盛,可耗血动血,或毒火攻心,心神被扰。
4.正不胜邪,内脏虚衰正气虚弱,疫毒内侵,更伤气血致使内脏虚衰,气血津液亏耗。最终导致五脏衰败。
5.脏气不调,内生痰浊瘀血疫毒内伤,脏腑气血亏虚,功能失调,常致痰浊内聚,瘀血内停,产生恶核、瘰疬、症积等。最后,五脏虚极、气血津液耗竭,阴阳不能维系,则阴阳离绝而死亡。
本病的治疗应扶正为主,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调补脾、肾、肺三脏更具有重要意义。但又要抑制或消除致病因子、排除病理产物。
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
【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补益肝脾,为&三阴并治之剂&,5-10g,每日2-3次,具有增强t细胞功能,诱生&-干扰素,清除病毒的功能,用于肾阴不足证。
2.右归丸:温补肾阳,5-10g,每日2-3次,研究认为可使胸腺及脾脏的淋巴细胞增加,用于肾阳不足证。
3.四君子汤: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常规煎服,研究证明可增加胸腺及外周血t细胞、用于脾胃气虚证。
4.补中益气汤(丸):补中气,解虚热,能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增加t细胞数量,抗病毒,诱生干扰素,有扶正祛邪作用。常规内服,用于中气不足证。
5.十全大补膏:每日2-3次,每次15ml,功效温补气血,适用于艾滋病气血两亏,见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贫血、失眠等。
6.人参健脾丸:每日3次,每次5g,功效补气健脾渗湿,适用于艾滋病脾胃虚弱,见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少腹胀、消化不良、贫血等。
7.冰硼散:冰片、硼砂,吹敷患处,每次少许,每日数次,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艾滋病各期见有粘膜溃疡者等。
8.黄芪、党参、五味子、甘草、茯苓、陈皮、当归、地黄、枸杞子、菟丝子、麦冬、女贞子、灵芝、刺五加等。适量,水煎服,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平衡阴阳,扶正解毒,增强免疫功能,可配合应用于艾滋病各期。
1.针对本病卫气虚,为固益卫气可选足三里、合谷、曲池、列缺、大椎等穴。根据阴虚、血虚、血滞等证型与涉及各脏腑经络见证多少辨证选穴,肺见证为主者取中府、列缺、太渊、肺俞;脾胃见证为主者取太白、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心见证为主取神门、内关;肾见证为主者取肾俞、太溪;肝见证为主者取太冲、血海、肝俞。本病虚损见证突出,手法宜用补法为主,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耳针交感、神门、肺、肝、肾,留针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以内),补法为主,每周2次。此外,尚可结合气功等综合治疗。
艾滋病病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和精神情况,选择1-2种功法锻炼。适合艾滋病患者功法,一般要求以坐式或卧式为主,体力允许可采取站式以静功为主,或兼以动功,如瑜珈功、太极拳、内养功等。目的是达到调整情绪、增强身体抵抗力的目的。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艾滋病日常预防
1、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4、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5、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艾滋病毒;不要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使用安全套;不与别人共用针头,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制品。
一、特异性预防
(一)随着1993年美国CDC分类诊断标准,扩大了AIDS的诊断范围,有利于AIDS的预防及治疗,依据CD4T淋巴细胞减少,给予一定的投药;
(二)艾滋病疫苗:美国对含有gp120成份的两种艾滋病疫苗进行了第二期296人的试验,由于已有6人发生了感染,而暂时终止,泰国正进行UBI合成疫苗试验;
(三)阻断母婴传播:CD4 T 淋巴细胞&;200/&l的艾滋病孕妇,用AIT于产前,产程内及婴儿治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二、综合预防
(一)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二)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尤其与外籍人员性乱行为,取缔暗娼;
(三)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四)禁止与静脉药隐者共用注射器,针头;
(五)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时,必须进行HIV检测;
(六)国内供血者严格排选,应逐步做到检测HIV阴性方能供血,严防HIV传播;
(七)献血,献器官,组织及精液者应做HIV检测;
(八)建立艾滋病检测中心;
(九)提倡使用避孕套和避免肛交;
(十)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实验室检查
(1)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 T 淋巴细胞耗竭: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l,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
(2)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多克隆性高球蛋白血症,形成和自身抗体形成。
(3)NK细胞活性下降。
(4)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如PCR,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如KS。
(5)HIV抗体检测:
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2.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
3.免疫荧光检测法(IFA);
4.免疫印迹检测法(Western Blot,简称WB法);
5.放射免疫沉淀法(RIP),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
(6)PCR技术检测HIV病毒。
类别:     工艺:
煮香粳米高火12分钟熬粥,加白糖食用。
类别:   工艺:
1.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2.枸杞用温水泡至回软。3.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加水煮,煮滚后去渣取汁备用。4.将枸杞、粳米加入菟丝子汁中,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煮至粳米熟软,加入白糖调味,稍煮片刻即成。
类别:     工艺:
1.甲鱼砍去头,控出血,放沸水锅里烫一下,退去壳膜,去内脏洗净,切成3×3厘米的块,甲鱼裙另用;2.猪里脊肉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3.香菇去蒂,洗净,每朵切4块;4.冬笋削去外皮,洗净,切2×3厘米片,入沸水焯熟,备用;5.锅置旺火上,烧七成热时倒入甲鱼块、猪里脊、冬笋,过油至六成熟,用漏勺沥干油;6.锅留余油,用姜片煸一下,倒入过油的甲鱼、猪肉、冬笋和甲鱼裙、香菇、葱结,再加上汤500毫升、酱油、料酒、冰糖,收小火慢慢煨到甲鱼熟烂;7.煨烂的甲鱼,拣去葱结、姜片、里脊肉,其他装碗;8.锅中余汁用湿淀粉勾芡,浇在甲鱼身上即成。
类别:     工艺:
1.将白术、槟榔、生姜捣碎,猪肚洗净,去涎滑,纳药于猪肚中,缝口,以水煮猪肚令熟,取汁。2.将粳米及葱白(切细)共入汁中煮熟,并加盐。
类别:     工艺:
1.将活甲鱼宰杀,去内脏,焯水,去掉黑膜,剁成块,冲水备用。姜洗净切块,大蒜去皮,拍成蒜泥。冬笋切片。火腿切片。2.将甲鱼块放入砂锅内,加葱白、姜块(拍松)、料酒、笋片、火腿片,加清水淹没甲鱼,放旺火上烧开,移小火上焖2小时,去姜、葱,加精盐、味精调味,食用时撒上蒜泥即成。
类别:  工艺:
1. 鸡肉洗净,切成粒;2. 荸荠洗净去皮,切成粒;3. 白薯、胡萝卜洗净切粒;4. 海米洗净,涨发回软;5. 蒜头捣碎备用;6. 会锅点火,下入蒜头和海米爆香;7. 锅内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用旺火煮沸;8. 下入海米、鸡肉粒、白薯粒和胡萝卜粒,用小火熬煮约半小时;9. 粥内加入青豆和荸荠粒,再烧沸一会儿;10. 用盐、胡椒粉、味精调好味,即可盛起食用。
类别:      工艺:
鸡清汤高火6分钟烧沸,除去浮油杂物,放盐调好口味。鸡肉切块,再把鲜菇洗净切成小片,在汤盘内放上鲜菇片、豌豆、鸡肉(煮熟),盛上汤高火2分钟即可。
类别:   工艺:
1.面粉加面肥、温水适量揉匀,待发酵后加碱揉匀,除去酸味。2.锅内加水烧开,将粉条放入烫软后斩成细末,加入油菜末,豆腐末、海米末、葱(切末)、姜(切末)、盐、味精、植物油调拌均匀即成馅。将包子捏好,放入蒸笼内蒸20分钟即成。用法;作为主食食用。
类别: 工艺:
1.将豆腐切成长7厘米,宽3.5厘米,厚1厘米的长方厚片。2.炒锅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180度,投入豆腐块,炸至呈黄色并浮起时捞出沥油。3.将红卤汤750克放入沙锅内,投入豆腐块,上火加热,烧沸后改微火焖约1小时,取出晾凉,敢刀后装入盘中;淋上少许卤汁即可食用。
类别:     工艺:
1.将整块牛肉焯水洗净。2.将大料,料酒,老抽,盐,糖,葱姜放入加有500克水的锅中上火烧开,放入牛肉再烧开,改中小火慢慢焐干牛肉成熟,再开大火,至卤汁粘稠,酱煮中不断用勺翻动牛肉,待卤汁基本上被牛肉收干为止,取出晾凉改刀装盘即可。
类别:     工艺:
1.葱姜洗净和花椒一起捣碎用料酒取汁,即成葱姜花椒水备用;精牛肉剁成细蓉泥,加葱姜花椒水沿一个方向搅打上劲,再加入用开水焯过的胡萝卜末、肥肉末及鸡蛋、盐、味精、植物油搅匀成馅。2.饺子粉加水和匀,醒1个小时,下成60个剂子,擀成大薄片皮,包上牛肉馅,放开水中煮熟,食用时带大蒜汁同上桌。
牛肚:牛肚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具有补益脾胃,补气养血,补虚益精、消渴、风眩之功效,适宜于病后虚羸、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脾胃薄弱之人。牡蛎(鲜):牡蛎中所含的蛋白质中有多种优良的氨基酸,可以除去体内的有毒物质,其中的氨基乙磺酸又有降低血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因此可预防动脉硬化;牡蛎还含有维生素B12,具有活跃造血功能的作用;牡蛎中所含丰富的牛黄酸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牡蛎又是补钙的良好食品。牡蛎肉味咸、涩,性微寒;归肝、心、肾经;具有滋阴,养血,补五脏,活血.充肌之功效。鳎目鱼:鳎目鱼是中国黄渤海区的原产鱼种,温水性鱼类。该鱼内脏团小,出肉率高,肌肉细嫩,口感爽滑,鱼肉久煮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优质比目鱼类。猪腰子:猪腰子具有补肾气、通膀胱、消积滞、止消渴之功效;但猪腰子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固血脂偏高者,高胆固醇者忌食。青虾:虾营养丰富,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猪肉(瘦):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猪精肉相对其它部位的猪肉,其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脂肪、胆固醇较少,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黑鱼:每lOOg黑鱼肉中含蛋白质18.5g,脂肪1.2g,还含有18种氨基酸,如组氨酸,3-甲基组氨酸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适用于身体虚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气虚、营养不良,贫血之人食用,西广一带民间常视黑鱼为珍贵补品,用以催乳、补血。鳢鱼有祛风治疳、补脾益气、利水消肿之效,因此三北地区常有产妇、风湿病患者、小儿疳病者觅乌鳢鱼食之,作为一种辅助食疗法。小白菜:小白菜中所含的矿物质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烟酸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能缓解精神紧张,考试前多吃小白菜,有助于保持平静的心态。根据医书记载,小白菜有和中,利于大小肠的作用,能健脾利尿,促进吸收。小白菜还有助于荨麻疹的消退。豆腐: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豆腐对病后调养、减肥、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冬笋: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是冬笋含有较多草酸钙,儿童、患尿道结石、肾炎的人不宜多食。香菇(鲜):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香菇中有一种一般蔬菜缺乏的麦淄醇,它可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并可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正常人吃香菇能起到防癌作用。癌症患者多吃香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香菇食疗对腹壁脂肪较厚的患者,有一定的减肥效果。香菇中含腺瞟吟、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粉丝: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但是粉条含铝很多一次不宜食用过多。
羊肉(瘦):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冬瓜:冬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冬瓜性寒,能养胃生津、清降胃火,使人食量减少,促使体内淀汾、糖转化为热能,而不变成脂肪。因此,冬瓜是肥胖者的理想蔬菜。同时冬瓜有抗衰老的作用,久食可保持皮肤洁白如玉,润泽光滑,并可保持形体健美。此外冬瓜还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还可使人免生疔疮。因其利尿,且含钠极少,所以是慢性肾盐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孕妇水肿的消肿佳品。香菜:香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其特殊的香气就是挥发油散发出来的。它能祛除肉类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另具和胃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番茄:西红柿现在已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西红柿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C,其中的维生素P含量是蔬菜之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脏病的发作。丰富的番茄红素能清除自由基,预防前列腺癌;尼克酸可维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进红血球的形成,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保护皮肤。西红柿多汁,可以利尿,肾炎病人也宜食用。同时多吃番茄还具有抗衰老作用,能使皮肤保持白皙。羊排: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香菜:香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其特殊的香气就是挥发油散发出来的。它能祛除肉类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另具和胃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网上免费咨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