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实验考核求助所有的初中实验,步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共10篇)
第一篇:先学后教模式实施
一“、先学后教”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创新观念
思想支配着行动,要想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就要积极转变旧的教育思想。新课改的着眼点是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例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因此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应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督促者,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从追求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过程;从强调学生成绩转向学生素质发展;从呆板的记忆性教学转向灵活多样的思维性教学;从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形式转向学生参与开放式的教学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并能体会自己努力获得知识的愉悦感,这也是21世纪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2.利用“先学后教”模式,构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形式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此环节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主要是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出示实验教学目标,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等,并编写有助于学生预习的自学思考题,注重启迪学生思维,供学生进行创造和讨论,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思考题预习将要学习的实验内容,并重点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预习,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最后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测,肯定与鼓励学生的表现。例如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列出如下问题:①密度公式是什么?②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我们该怎么做?如果利用密度公式,那么我们又该需要测量物体的哪些量呢?这些量的测量我们需用到哪些实验器材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学,培养其主动性。
(2)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实施,学生已经对实验内容和步骤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此时教师就要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利用现有的器材以小组为单位或者是自主动手尝试进行实验,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外,还需要仔细记下学生共有的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进行实验,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纠正。此外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实验课看似是演示课,但是教师要善于将其转化为学生动手操作的探究式实验课,以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此演示实验课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实验课,并在课前对此实验进行如下创新设计:改进原来的演示教具,即两块完全相同、大小合适的长方体木块,而且木块的质量不超过0.5kg,一块秒表、一把刻度尺。为了引导学生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猜想,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例子,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教师引导下做出如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③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④滑动摩擦力可能跟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针对以上四种猜想再结合实验器材自由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完成各个因素的探讨,并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在该实验中,教师标新立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3)自由研讨,归纳总结
自由研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研究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此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研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一是讨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引导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解决,启发学生的思维。偏难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偏易则达不到理想效果。二是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调动中下等生的积极性,努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总结归纳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及时总结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构建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总结,并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由于该实验并没有给学生具体的实验步骤,因此在对该实验进行总结归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过程自己总结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综上所述,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有益开发学生潜能和智力,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全身心投入自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益,加快教学进程。
作者:康磊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99中学
第二篇: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
现在的许多年轻教师从不阅读教学大纲,不知大纲为何物,一味追求考试成绩,提着棍棒进教室,照本宣科,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哲理,对实验要嘛马马虎虎地做一下,要嘛纯粹不做,让学生背实验,只要学生会做相应的实验题就行,教出了所谓高分低能的“人才”。任何事情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胸有成竹,心领神会才能把事做好、做到位。要实实在在的教好初中物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必须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初步具备的实验能力,主要是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误差的概念,会写简要的实验报告”。实验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之一,教师必须明确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测量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初中阶段学生涉及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光具座、天平、量筒、电池、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教学中应强调认识和使用各种仪器的零刻度、量程、分度值等共性及各自特定的法则。2.认真组织好初中13个学生实验和两个年级规定的演示实验。条件较差、没有现成的实验仪器时应自力更生,就地取材,采用替代器件进行实验。3.力争组织、鼓励学生开展课本列举的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比赛。例如,学习固体能传声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课后自制土电话等。4.创造性地增设一些小实验,比如课本练习题中和社会与科学中涉及到的小实验不要轻易放手,要亲自做一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抓好实验教学中的每个第一次
任何一件事,人在第一次做的时候都比较感兴趣,比较认真,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抓好与实验教学相关的每个第一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会给今后教学带来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抓好第一次使用测量工具―刻度尺的实验,学生就会懂得在今后如何观察测量工具的零刻线、分度值、量程等共性;抓好第一次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就知道记录实验结果时必须要有数字和单位;抓好第一次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就懂得如何由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抓好第一次观察演示实验,学生就会知道如何观察实验,又如何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抓好第一次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就懂得写实验报告的基本程序和要点,抓好第一次分组实验,学生就懂得好、中、差学生如何搭配,团结协作,省时高效地顺利完成今后每次实验。万事开头难,抓住了实验中的每个第一次,就是抓住了实验教学的核心。
三、实验教学应善于变通,善于革新
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不是很明显,例如在弹力这节课,证明课桌发生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操作起来很困难,我们可以用课件来代替,也可把课本实验装置得到的结论等价替换,把课内的演示实验用课后的“做一做”来代替,实验过程既简单,实验现象又明显,把由教师演示的实验变成由学生演示或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示的实验。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演示实验时,让两个学生配合老师一起控制斜面和小车。这样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实验教学应善于变通,不能死板,墨守成规,把改革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要严密设计实验,保证做到灵活革新。
四、注重实验的科学性
物理学课本身就要求对客观事物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必须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管臆断。对实验中细微末节现象,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抓住要点,追根寻源才能获得重大突破。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与实验不符的问题,教师不易否定和回避,而应因势利导,自圆其说,解答学生疑惑,而对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应在课后通过查资料,或与同行商讨之后,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有些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的连线并没有与平面镜垂直,且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也不相等,对这一问题的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寻找造成错误的原因,再重新测量,争取得到较圆满的结果,而不应涂改实验数据,造成假的结果去满足实验目的要求。
五、注重加大随堂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主要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而且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改要求想法设法,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加强随堂实验。所谓随堂实验是指教师一边讲解教材,一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对所得出的物理规律进行探索或验证的教学方式,随堂实验是介于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之间的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它比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更符合当今新课改的要求。原因是:1.它能使绝大部分学生手脑并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它能很好地与课堂内容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3.它灵活机动,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讲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笔盒、橡皮筋代替物块和弹簧测力计亲自探究这一问题,其效果要比教师演示而学生只观察好的多。
六、注重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七、注重直观、愉快实验教学
不生论采取何种实验课,都必须注重实验的直观性,还要能使学生愉快地学。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光靠教师枯燥的讲解会使学生乏味,很难让学生理解,要改变现状,教师可收集或自制相关教具、学具,在授课时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这样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困难,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在观察或操作中理解概念或规律,体验学懂的喜悦。比如在讲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时用汽油机的模型来讲解其工作过程非常清楚,还比如天平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等,采用直观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解教学难度,使其专心致志的学习物理,学懂物理。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作者:王昱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中学
第三篇:教学预习及引导
一、做好预习,明确目的
实验前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预习和准备,以便有目的实验。如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1.在实验题目中找出相关的物理量,并用红线画在其下,然后弄清这些物理量的因果关系,知道哪些是要控制不变的物理量,哪些是需要改变的物理量,哪些是结果物理量。
2.弄清控制不变的物理量用什么器材显示和控制,改变的物理量用什么器材显示和改变,结果物理量用什么器材显示出来,把器材和实验题目中的物理量画线连接。
3.根据实验题目中物理量设计实验表格(如:所要的物理量、要显示物理量、要记录的物理量),分析实验表格中的数据,(用比较法)得出结论。提示:只说实验题中要的物理量,并且先说不变的物理量,再说改变的物理量与结果物理量的关系(用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要始终紧扣实验题目,回归实验题目中的物理量,根据实验题自己分析要用什么器材及各器材的作用,自己设计实验表格,实验应该怎样做,观察记录什么,怎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什么是控制变量法,怎样控制;转换法怎样转换;比较法怎样比较等。不再是玩游戏,凑热闹,而是科学实验,这样一来,在不知不觉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并不难学,只要勤于思考,勤于实验,并不断反思总结,就一定能学好。自己几十年一直就是这样指导学生实验的,教学效果一直很好。
二、反复对比,注重引导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对那些易混淆的、难理解的、抽象的物理规律等要注重引导,反复正反对比实验。如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让蜡烛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与在同一高度看有什么不同,以便理解在同一高度上,成像能呈现在光屏中心。
三、勤归纳,多总结
在物理实验课堂上要指导学生不断归纳,不断总结。这样能把分散的、零乱的、很多的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真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自己在讲《颜色之秘》时,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三点结论:(1)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由进入人眼的单色光颜色决定;(2)白光是复色光;(3)同种颜色的光不会吸收,不同颜色的光全都吸收。
总之,只有总结出适合学生实际的好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作者:张春辉 单位:陕西省商州区板桥镇初级中学
第四篇:教学思维能力的趣味实验
一、有效利用器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八年级“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的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的变化对质量大小有没有影响?请说出你的理由(说理由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深度地思考)。接着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当探究“冰融化成水后,它们的质量回改变吗”时,测量后发现冰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大了,与猜想不符了,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猜想错了,有的说猜想肯定没问题,还有的说实验误差。大家经过讨论否定了实验误差这一看法。接着讨论时我提醒大家仔细回忆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此时有人说上台做实验的同学试验后用布擦手,做实验的同学立即说:对啊,可我手上的水是哪来的呢?这是大家就讨论手上的水从哪里来,很快有了答案,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凝结在杯壁上,从而导致冰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大的假象。于是解决办法很快就提了出来,测量前只要用干布擦干净杯子上的水就可以了。重新实验后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实验器材,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经过积极思考,让学生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充分利用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适当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可以利用新奇的实验导入新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先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现象,那什么是大气压呢?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议论纷纷。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示出,叫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同学来拉,结果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再换四个不服气的同学,还是没有拉开,当我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地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在杠杆平衡条件的教学时,课本中先利用信息快递交代杠杆的平衡,接着就是学生活动:“探究实验杠杆平衡条件。”在教学中,我觉得教材设计跨度较大,学生对实验的设计难度很大,在教材的引导下只是按着教材做,而不知道为什么。1.为什么实验要测量F1、F2、L1、L2?2.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我在实际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了杠杆平衡之后,增加了让学生猜想的环节:影响杠杆平衡因素有哪些?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虽有兴趣,但基本上是毫无头绪的。此时再通过增加演示实验:一根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使杠杆失去水平平衡。学生立即得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动力、阻力。很快就有学生提出还可以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失去水平平衡,由此得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还有动力臂、阻力臂。学生很快就能设计出实验,实验要测量: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这时再回到刚上课时的复习练习: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平衡时的杠杆的力臂图。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学生很快就能知道这是为了测量力臂的方便。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解除疑问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步渗透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这些都将是学生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物理实验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我愿真正把实验教学进行下去,在探究中进步与成长,这将是教育的最大收获,也是教师最大的喜悦,我愿为之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作者:孙道忠 单位: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
第五篇:实验教学的能力表现
一、凸显实验的直观性,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直观到抽象。以《水的沸腾》这一实验为例,在实验伊始,我让学生重点观察水温、声音和水中气泡的变化规律。有个别活跃的学生在实验过程提问:“老师,持续加热水温是否会越来越高?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热水来代替冷水,以快速升温?”我表扬了学生的提问,但没有明确这些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真知。实验完成后,学生根据三个重点观察内容,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激发实验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如此一来,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实验的真谛。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以《电阻》这一实验为例,教师在介绍完电阻的基本内容后,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来设计实验。这一环节主要是验证电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教师提示:学生在验证任一因素时,需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接着,教师走进学生,发现有些学生利用灯丝验证温度与电阻的关系,有些在加上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时,未用电压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提示了。动手带来的快乐体验和观察演示所带来的愉悦感是完全不同的。 
三、提倡实验的课外化,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上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部分,教师还应该将实验引申到课外。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能够促使其养成学习的主观意识。例如学生可以进行自制太阳能集热器、漏电保护开关、自制气压计、楼梯开关等,教师尽可能鼓励学生找材料动手操作,因为这些实验不仅可操作性强,还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也可以在拓展实验中收获实验的乐趣,这与新课程强调的乐学是相吻合的,也是物理教学所迫切追求的。此外,展开课外实验能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有强化实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把枯燥性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才能在教学上取得突破。这就需要物理教师以兴趣作为突破口,以学生发展作为牵引点,让实验不再是单调的验证,而是实现学生乐学的过程。
作者:张艳红 单位:镇赉县哈吐气乡中学
第六篇:实验教学的主动学习培养
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学习物理很是苦恼,老师逼,家长压,大有喘不过气来之感,不得不承认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承认,当前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分数是罪魁祸首,但是我们不妨从学生的兴趣方面去找找原因,在教学方式上多来点悬念,多提点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不少学生说起物理教学就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去学习。这样被动的学习是一种强迫的被迫行为,学生根本就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长此以往,对物理必然产生一种畏惧的感觉,从而讨厌物理课。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当然是提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效率高不说,还学得流畅轻松,他们才能够掌握相关的技能,教师才能够更好的驾御物理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观察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在过程上下功夫,注意演示的过程,产生的条件和特征。如我在教学“摩擦起电”现象时,要提示学生注意: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学生的自我操作,学生得出了“摩擦过的相同电荷的物体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几个实验的演示和观察,我们不仅成功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视图来灵活设计物理实验
现行的初中物理,是一本很好的范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验内容。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滑轮组装配图、物体变化的图像等等,无一不是从画图、识图及图像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实验计划和观察操作素质作为课堂教学的目的来处理,把对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换句话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将物理实验教学体现到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随着教材知识不断增加,学习量不断增强,对学习的内容头绪不清,心理干扰学习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强。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视图来灵活设计物理实验,认真准备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课堂预案,做到对学生心中有数,是培养学生依据图纸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运用画图、视图、观察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对没有直接感知的的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大知识范围,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示范作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而不思则罔”,聪明的人要学会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老师要在实验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各种物理实验,从某些意义上来讲,都具有规划性,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在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要给学生放手的权利,否则就是学生接触到了实验仪器,仍然会束手无策,无一应对。物理课堂的学习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物理实验教学要把主动性贯穿物理实验教学的始终,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异常的活跃,学习的欲望才能够高涨,学生才有参与意识的增强,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知识的提高。比如:通过“纸盒烧开水”、“小风轮”、“楼梯开关”、“日光灯双金属片的控制作用”等等小实验。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善于给予表扬性的点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引导学生将这些小制作和小实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内容的学习,也加速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一系列内容的学习。
四、细心体会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物理科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从本质上可以分为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在物理教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个章节安排的小型实验,对学生认识自然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的条理性为基础的,只有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才便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技能来提高人的智力,智力提高了,素质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才会变得更容易。在物理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的使用相应的物理仪器,掌握数字处理的方法。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表面到本质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的对问题进行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丰富学生感性材料的储存,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作者:郭鑫煌 单位:福建省永春夹际中学
第七篇:开放式实验教学
一、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背景
近几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确实受到了重视.据统计,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时已占物理课总课时的95%以上,这使得物理教学有了自然化、科学化回归的趋势.但是,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二是黑板上讲实验,实验过程形式化,结果唯一化;三是物理学科内容系统性强,又因为初中实验器材严重缺乏,使得不少教师以“讲实验”、“满堂灌”为主,学生死记硬背结论,照搬套用公式.这种僵化的实验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得不到培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我在中国学的方法是演绎法,我发现这完全不是费米、泰勒等人的研究方法,他们是从实际实验的结果中归纳出理论,是归纳法.我很幸运这两种方法的好处都吸收了.这对我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影响.”还物理实验教学的真面目,还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应让物理实验教学开放起来―――开展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学生的物理学习中,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来归纳和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对策
2.1教学理念问题―――破除陈旧理念,正确认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指导教师仍有“学生会了就行,做不做实验没关系”的思想,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参与此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工作较被动;部分学生受家庭或老师的影响,担心开放实验会占用理论课及其它科目的学习时间,有应付实验现象.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关键还在教师自身,一方面认识不到位的老师暂时不吸收进入开放实验室指导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展开,两个月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工作顺利展开最有效的催化剂.破除陈旧理念,正确认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选拔实验室指导教师的第一要素.
2.2实验指导问题―――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要高,实验教学定位要合理
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教师指导思想明确,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全面提高,要求教师实验教学定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安排适当.学生的实验内容与传统实验相比较复杂,难度略大,且涉及到的知识面更广,学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实验过程中不定性因素很多,因此,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指导教师一方面必须不断学习,另一方面在指导中总结、反思,提升自身的实验技术及指导水平.
2.3实验室管理问题―――引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开放实验是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较为分散,存在着实验时间的不确定性、人的不确定性、项目多、内容更复杂等许多问题,同时,因不同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存在较大差异,而开放实验中教师参与或指导的程度大大减少,易造成实验器材的损坏,这些给实验室的安全和管理工作,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等带来了问题.所以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不宜按照传统管理模式来执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开放式实验教学及其管理体制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开放实验预约、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实验评估(过程、结果)等.制定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实验室开放安全规定、仪器设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限制,提倡愿景管理、人本管理和创建实验室文化等新的管理理念.
2.4实验评估问题―――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
一般开放式实验都具备一定的探究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设计实验方案,且由于实验的不可预知性,实验过程中常会有新的发现.因此,在对学生开放式实验进行评估时,应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指导老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思路、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等方面做出定量的评定.强化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既避开了以往学生实验弄虚作假的坏习惯,又保证了学生实验结果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进一步提高开放式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评价结束后,可评出最佳设计方案、最佳器材组合、最佳操作手等,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同时可在每个实验室一角专门开辟物理实验小园地,将每周最佳展示出来,让学生比较和学习.
三、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途经
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必须对现有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通常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依据由浅入深、兼顾兴趣及个性化培养等原则,形成由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构成的三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对于八年级学生,以培养其兴趣,训练其基本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为主;对于初三学生,重在培养其独立操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各开放实验室均采取预约开放形式,通常实验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我校结合自身具体校情、学情,采取灵活多样的实验室开放形式,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都得以发展.
3.1时间开放
针对我校学生多器材少,物理课上“抢”器材,物理课余器材闲着上灰尘等实情,规定早、中、晚课余时间只要学生电脑预约都可以进实验室.由于每批次的实验人数减少了,一改过去一人做,三人看的闹哄哄局面.学生在安静的实验氛围中,精心操作―仔细观察―师生探讨―反复探究―记录分析―理解掌握.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一节时,学生设计电路图,组装实验器材,测出六组数据并通过图象处理,归纳总结得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关系,最后进行简单的计算.只凭这一节课的实验,让全体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是很难的.那节课余每个班有近半数的同学再次预约实验,有未完成实验的,有探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关系的,还有两位学生申请领小灯泡探究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践证明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形成了学习物理的持久兴趣.
3.2内容开放
常规实验教学中,学生大都按部就班地参与实验,这种基础性训练是需要的,但初中生在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上存在差异,使得他们对实验内容的需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将实验内容开放,由“任务式”内容换为“开放式(必选实验、自选实验)”.如必选实验:基础训练操作型、课内实验项目型、演示型、章节升级设计型;自选实验:课外实验项目型、创新实验训练型、科技竞赛型等.实验课程通过建立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各实验项目分散到不同年级、不同学期、不同章节内完成.
3.3空间开放
我校寄宿生较多,进开放式实验室的时间较为充裕.但少数走读生早出晚归,受时间制约.学校商定在保证这部分学生独立实验操作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到器材管理处办理借用手续,回家做实验.另外,我校组织学生到文化宫、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场所进行实践教育.这些基地都有较先进、成熟的软硬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觉动手、动脑,把课内外融为一体,在实验内容中将科学知识、生活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校在实验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物理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不少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进行实验改革与探索,努力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做得更好,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大的提高.作者:张丽 单位: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第八篇:实验教学的现状级原因
一、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的进一步深化,大多数的物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但是,截至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没得到真正实现。
1.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情况。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课本上所要求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的完成情况都不大好,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中学一个实验都不做。
2.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重视死记硬背实验结论及实验注意事项等一些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高分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讲实验,在课堂上把物理实验所要求的主要内容直接讲出来,再让学生花时间背下来。这样做不但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而且还便于突出有关实验知识要点,继而提高所谓的教学效率。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一遇到需要动手的情况就不知所措,不会思考,更不知道如何解决。而我们所谓的只会记忆和背诵、只会考试而不会动手的“好学生”也就是这样产生的。
3.受教师的思维定势和局限思想的影响。学生大都在思想上不重视实验,不愿自己动手实践,也不知怎样动手做实验,学生实验能力极其低下。有一部分学生只是抱着玩的态度机械地动手实验,而不愿动脑,不是带着问题去做试验,也不知做这个实验要干什么,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这样的实验已经失去了探究的意义,不但没有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
二、造成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原因
1.教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目前,中学实验教学硬件“跟不上”的现象还存在。虽然近几年来政府投入资金给许多学校建造了实验室,配送了一些实验仪器,但实验室还是不够用,所以就出现了实验课在听课时现身,平时就淡出课堂的现象。此外,大部分学校的实验仪器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教学仪器设备陈旧、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甚至无法完成最基本的演示实验等。上述这些情况都严重阻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进步。
2.教育者的主观“惰”性思想束缚着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下,很多地区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大家都快节奏地适应或赶超着教育的革新浪潮,互相听课、评价、研讨,进行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却很少正规地进行实验课的思索、探究。大家几乎忽视了实验课的重要性,尽管心里很清楚,但在平时交流、观摩中很少有借鉴学习的,更别说自主地到网络中去借鉴经验了,再加上实验器材的匮乏,大家就更不愿意主动地进行实验课的深入探究了。即便实验器材允许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很多教师也不愿意进行实验教学,毕竟每个实验都要牵扯到教师的很大精力。初中物理教师通常每天2-4节课,平时需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整理试卷,还要与学生沟通交流等,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准备、摆设、整理实验器材,如此重担下要进行全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实验教学的确很难。
3.领导者“要果不要花”的思想影响实验教学。物理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等自然科学时要进行深入广泛的实验探究。但一方面,上级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的压力仍然存在,而教师的绩效考核又与学生的考试成绩习习相关,大多数的物理教师认为搞实验探究花时间花精力,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却没有多大提高,所以,教师就不重视实验教学,不去做实验。另一方面,社会、家长包括学生自身往往是以考上重点高中为目标的,他们认为如果在实验探究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只要中考方案不变,教师和学生都必然只会围绕知识点和考点转。否则,浪费了时间,教师就只能靠加班来强化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成绩。总之,如果教师的考核制度和中考的方案不改革,那么物理实验教学就很难走进初中物理课堂。
作者:杨灵源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第九篇:演示实验的应用
一、设计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不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必须服从教学目标,因此,演示实验应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物理情景、物理现象,便于学生反复观察、测量,以使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本质与规律,所以设计实验时就得考虑用什么装置来展现有关物理情景、物理现象;还得考虑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知识结构、知识程度等。对实验产生的物理情景、物理现象的必要条件要进行有效控制。能根据需要反复演示,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去认清它、理解它―――发生、发展与因果依存关系。例如,在《物质的密度》一节中,用水和铁来做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论证,可以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结论。还可以换用其他的物质(如铝、铅、铜、酒精等),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也是相同的,从而就很自然地引入物质的密度概念,学生对物质的密度概念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二、演示实验应当明显、有趣、简单,并且具有启发性
1.明显性
就一般情况而言,演示实验要让全班学生看清演示过程,尤其是演示实验中的物理情景、物理现象,因此,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要大,清晰度要好。例如,演示电流表就有明显性,使学生对电流表示数大小变化一目了然。
2.趣味性
演示实验在满足合理性、科学性前提下,就要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有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例如,在初二物理《引言》中,做惯性仪实验时,只要弹片弹得足够快,弹片上小球总会原地不动呆着。这样的现象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他们探究其中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性
在展现其基本特征的同时,要使人感到异常出奇、形成悬念、发人深省,有使人非要悟出其中奥妙的迫切要求与强烈愿望。例如,《大气压强》一节中,在讲课前先演示,将一满杯水用薄纸片盖住倒置,水并不流出,而将不满杯水也用薄纸片盖住倒置,水马上流出,使学生有悬念,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样就可以激发学习、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4.简明性
在设计演示实验时,还必须遵循简明性原则,演示实验设备越简单就越好,越有利于突出主要观察对象,越有利于把物理情景、物理现象明显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容易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
三、演示实验应能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好的演示实验最直接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实验过程中,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把握实验现象的本质规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若学生对演示实验中的物理情景、物理现象只是浮光掠影、印象模糊,就很难形成观念,也难以在学生头脑里形成抽象思维的依据。学生的物理形象思维,需要清晰的物理情景、物理现象,所以实验过程中,应当条理清楚,思路清晰。怎样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所谓观察,通俗地讲就是看,科学地讲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看。所谓视而不见的“视”就不是观察。观察是人们了解自然、探究自然规律时,产生兴趣、引起动机、发现问题、激发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细心观察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法也就容易揭示事物的本质。巴甫洛夫说过:“应该学会观察,观察不学会,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可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观察什么,观察它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进行有效观察。因此,物理教师要善于把演示实验的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注意观察的情感和意志,使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例如,在《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教学中,演示给装有少量水的密闭玻璃瓶打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学生观察到塞子冲开后瓶内出现了水雾后,必然感到好奇,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立即问:刚才瓶内出现的水雾是怎样产生?这样有利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同时还要向学生交代观察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用因果规律来分析水雾产生的前因后果,先引导学生回顾水雾产生的条件,让学生回答温度降低及内能减少的原因是瓶内空气对塞子做功,从而得到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的结论。
四、演示实验应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
为了突出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必须把演示实验运用到各个相关的教学环节中,以使学生学习物理的气氛更浓、兴趣更大、教学效果更好。所以,物理教师不应当局限在上新课时做演示实验,就是在巩固复习中,也可以做一些必要的演示实验,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好的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视觉感受及实践机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黄坚 单位:福建福州市闽清县白中中学
第十篇:演示实验教学的改革
一、改革演示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演示实验教学被忽视了,不少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探究实验上.其实,演示实验仍然有很重要的教学功能,尤其在培养初中学生观察能力方面,是其他形式的实验无法比拟的.物理实验的器材比较小,可视度差,而且,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学生参与程度很低,这些是导致教师忽视演示实验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演示实验不仅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能向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理解物理概念.教师严谨的操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作风,因此,演示实验不能被忽视,而应该加强,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应该进行必要的改进,尤其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能让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
二、演示实验的改进
1.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学不能只看学生掌握多少个知识点了,要看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没有提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希望学生掌握很多的知识,能在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来,但这些学生走出了学校门,就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一个高分低能儿了,他们不能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演示实验教学,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仅要向学生提供感性认识,还应该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有好奇的天性,他们喜欢看演示实验,假如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不引导他们的思维,那么,学生就会抱着看“魔术表演”的心态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除了能短暂的激发学生的惊叹之外,没有其他教学作用了.因此,在具体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演示物体受到浮力的时候,可以这样的做实验:将弹簧秤下系上一个铁球,放在空的烧杯里,让学生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然后向烧杯里倒一些水,让学生再读读弹簧秤的读数,学生发现读数变小了,知道水对铁球产生浮力了;再向烧杯里倒水,直到铁球全部浸没水中,学生看到读数又变小了,知道浮力增大了;继续向烧杯中倒水,学生发现弹簧秤的读数不变了.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大小有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与探究.
2.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有看的份.其实,学生在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时,内心是很想动手做的.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可以视情况而定,有的可以请学生上来一起做,有的可以在教师做过以后,再请学生模仿着再做一次.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影响,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时候,可以叫几个学生上来一起做拉球的实验,学生参与其中,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上主人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还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他的演示实验,只要时间允许,都可以请几个学生上来再做一遍.
3.增加可见度.演示实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但可见度是基础.由于器材小,稍微后边的学生就看不清楚了,学生看不清楚就意味着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没有办法得到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主动的叫学生围到讲台前来看,也可以利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给学生看.对于看不见的“物质”,如电流、磁场等,可以做成课件让学生“看清楚”.
三、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切忌点
1.不做演示实验的准备,效果差.在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前不做准备,对实验的器材也不认真检查,课前匆匆的去拿器材,最后到了课堂就出差错.要么器材的规格不符合,要么器材质量有问题,于是教师就开始语无伦次,手忙脚乱,学生也看的着急,演示教学效果很差.
2.只顾自己做,忘记了学生.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做给学生观察,在具体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或者理解物理原理.但,不少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只顾自己做,却忘记了学生的存在.比如,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将实验的装置背朝他们;有的是教师站位不好,身体挡住了学生的视线,部分学生无法看见实验,只看见教师的身影.也有的教师,不习惯引导学生观察,对学生的指导极少,学生只看见奇特的现象,至于怎么安装实验,如何规范的操作,如何根据现象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等,教师都没有做指导,造成教学效果差.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最好是带着问题去观察,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对某些重要的现象要认真的观察.
总之,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于刚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它的教学功能,努力改革与创新,使它更好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服务.
作者:许志强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周城中学
&&&&&&&&&&&&&&&&&&&&&&&&&&&&&&&&&&&&&&&&&&&&&&&&&&&&&&&&&&&&&&&&&&&&&&&&&&&&&&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最新论文投稿&&&&&&&&&&&&
论文范文&&&&&&&&&&&&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