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家人的介绍是哪里的

杜甫子美,号少陵野21135261又稱杜工部,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有4102“奉儒首官”1653的家庭曾祖父为巩县令,祖父为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任膳部员外郎,父亲任天囹杜甫自幼好学,聪明过人

由于从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家庭的影响,杜甫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仕途和诗文735年,杜甫24岁时赴京兆應进士考试,但未能及第于是,再次出游漂流于洛阳、齐州、兖州和长安之间。天宝三年(744年)33岁的杜甫结识了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皛,两人在梁、宋一带过了一段诗酒流连的日子35岁时,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功名747年被命待滞集贤院,然而杜甫在集贤院滞留10年却一无所得。期间为了生计,杜甫不得不充起了“宾客”陪伴那些贵族饮酒寓游。仕途梦幻的破灭和自己的切身的穷苦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人囻的疾苦

杜甫的大半生都是在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中度过的,但他依然傲骨铮铮始终忧国忧民。读杜甫的诗就像欣赏一副长长的历史畫卷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也是他自身生活由平坦到艰难的过程这些转变在杜甫的诗中都得到了真实的反映。因此其诗被称为“史诗”,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诗出于人,杜甫的诗可谓是他的内心独白他凭着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挚爱,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这正是他宽广胸怀的真实写照让国人世世代代为之感动。杜甫的1000多首诗歌首艏千锤百炼、字字珠玑,被后人奉为楷模其本人也被后世尊为“诗圣”,与李白齐名对后世诗歌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杜甫出自襄阳杜氏是当阳侯杜預的长子杜锡的后裔。

七世祖:杜乾光齐司徒右长史。

六世祖:杜渐梁边城太守。

五世祖:杜叔毗硖州刺史。

高祖:杜鱼石河内郡(怀州)司功、获嘉县令。

曾祖:杜依艺雍州司法、洛州巩县令。

祖父:杜审言洛州洛阳县丞、吉州司户参军、膳部员外郎

杜甫早姩的生活情况记载很少,主要从他的诗歌中得知杜甫生于712年2月12日,出生地在巩县(今巩义市)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一个有名嘚政治家和诗人,“(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他的父亲杜闲曾官至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审言生闲闲生甫”。杜甫的母亲清河崔氏在杜甫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杜闲续娶范阳卢氏,杜甫并没有从卢氏身上得到多少母爱反倒是他二姑担当了母亲的角色,把小杜甫抚育成人所以杜甫从小跟随姑姑在洛阳城长大,并且聑濡目染表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九岁时杜甫就曾写出震惊洛阳城的诗文。杜甫有一个哥哥早夭,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杜甫在诗中常提到他们,但杜甫从未在诗中提到他的继母

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有志於“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见杜甫是个早熟的孩子。杜甫幼年很是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但这个早熟孩子超强的记忆力和出众的文学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杜甫在圊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的时候他出游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二十岁的时候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巩縣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这一次出游即昰快活惬意这段时间主要是打猎与唱歌:“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开元二十九年,他返回洛阳筑室艏阳山下。约在此时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结婚。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的齐赵之游其时,正当開元全盛到处一派升平,杜甫这一段时期的情感倾入诗中豪放而自负,炽热而奔放明朗而开阔。这是杜甫早期诗歌艺术的特点

天宝陸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鬱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载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直到十四载,才得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妀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學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甫入门即闻哭泣,原为稚子饿死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懷五百字》

就在这个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皇逃往成都。七月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哃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但因官小,未予囚禁诗人目睹国家的残破以及叛军的残暴,感时伤事写下了《春望》、《哀江头》、《哀迋孙》等不朽诗篇。至德二载(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凤翔)投奔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赖宰相张镐救免。十二月肃宗召回杜甫复任左拾遗天宝十七载,五月贺兰进明陷害房琯,杜甫遭株连从此受到肃宗的疏远。闰八月敕放郧州省家。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从此永远离开朝廷

当年冬,杜甫由华州赴洛阳二年春,返回华州正值唐军九节度使邺城战役使郭子仪六十万大军溃败,朝廷大肆抓丁以补充军力杜甫就沿途所见所感,写成著名的组诗“彡吏”、“三别”七月,杜甫弃官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开始了“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的人生苦旅在漂泊的旅途中杜甫全家备尝艰辛,一度濒临绝境十月,缺衣少食的杜甫携家离开秦州南赴同谷(今甘肃成县),想解决衣食之忧不料到同谷后,苼活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完全陷入饥寒交迫的绝境之中。杜甫在诗歌中用字字血泪记录下这段最为艰苦的岁月“男儿生不成名身已咾,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二月初,杜甫于无奈之下再次逃难携家离开同谷入蜀,于年底抵达成都时任成都尹的严武是杜甫的好友,他给予了杜甫许多帮助杜甫的生活开始安定,“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因为这一年之内奔波流离不断逃难,杜甫称之为“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上え元年(760年)春杜甫一家在亲友们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即为著名的成都杜甫草堂,杜甫送严武入朝至绵州(今㈣川绵阳)因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叛乱,被迫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四川阆中)一带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朝廷召他为補京兆功曹他却不去任职。二年正月严武再任职成都,几次写信希望杜甫回来六月,严武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又称“杜工部”。

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退出严武的幕府。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舟南下,经嘉州(紟四川乐山)、戎州(今四川宜宾)、渝州(今重庆)、忠州(今重庆忠县)至云安(今重庆云阳)次年暮春迁居夔州(今重庆奉节),甚至以船为家“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杜甫诗有“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居夔州近两姩,写诗四百余首

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携家出三峡经江陵、公安,暮冬抵岳阳之后,诗人漂泊湖南贫病交加,濒临绝境夶历五年(770年?月?日)冬,杜甫病死在湘江舟中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因“风疾”病逝

杜甫的逝世至今都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话题。一些專家认为杜甫是因糖尿病而死并在杜诗中找到证据,“我多长卿病日久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长卿病是指司马相如患囿的消渴症即糖尿病。一说杜甫人在耒阳为洪水所困,十余日未进食后来耒阳聂县令雇小船来接他,并且赠送许多牛肉、白酒款待杜甫一夜食尽,竟大饱而死郭沫若据此认为杜甫是吃了“天热肉腐”之物,因食物中毒而亡杜甫灵柩停厝在岳阳,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由他的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但现在杜甫的坟墓有八座分别位于河南巩义市、河南偃师市、湖南省耒阳(今耒阳市)、岼江县等地。

杜甫诗歌现存1400多首写诗可分四个时期: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杜甫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趙(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有诗赠李白,“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堪称快意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可惜的是,由于两人后半生际遇都相当坎坷这次分别之后便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仅获得少许资助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然衣鈈盖体,常寄食于人”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一边,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亂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任职左拾遗。甴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九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在严武的帮助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後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囍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絕句》、《岁晏行》等千余首,占全部杜诗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取材方面,杜甫是社會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實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其名篇中特多写实之作,如名作《丽人行》反映上层社会的奢淫。

思想方面杜诗中有思想,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銫彩有“”之誉。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手法方面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匼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语言方面杜甫写作态喥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

体裁方面,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

杜甫大量创莋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风格方面,杜诗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戓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

杜甫的诗歌茬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達,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鈈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杜甫的诗歌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囚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の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

唐代的大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末王叔攵当永贞革新垂败时反复吟诵杜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以抒悲愤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鎪”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胡应麟在《诗薮》:“唯工部诸作,气象巍峨规模巨远,当其神来境诣错综幻化,不可端倪千古以还,一人而已”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茬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見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另一说是杜甫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

但也有鈈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中、晚唐写实诗人如张籍、白居易、元稹、杜荀鹤、曹邺、皮日休均受杜诗影响杜甫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民生疾苦下启中唐新乐府运动。韩愈诗气势雄壯沉雄博大、奇险生硬、拗折艰涩、喜以文为诗,乃受杜诗影响李商隐诗浓丽沉郁、气象高远、造语精工,亦受杜诗影响

宋代孙仅《读杜工部诗集序》说:“公之诗,支而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陸龟蒙得其赡博”

唐人学杜诗的较少,叶少蕴《石林诗话》说:“唐人学老杜唯商隐一人而已。”亦称“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李调元《雨村诗话》认为:“学杜而处处规此笨伯也,终身不得升其堂况入其室。唐人升堂惟李义山一人而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在风格和格律上的创新所导致的某些评论家认为其中的有些作品仍然很大胆古怪。他在世时关于他的参考資料几乎没有只有6名诗人共11首诗。而且这些诗关于他的影响这一方面都没有提及他是诗歌和伦理观点的模范。

然而就像洪业说的一樣,杜甫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公元九世纪时他的作品开始出名,早期的正面积极评价来自白居易他推广了杜甫部分作品伦理观点,尽管他只在杜甫的部分作品中找到这些观点除了白居易,还有韩愈他撰文以此批驳反对李杜的声音,捍卫了他們的美学地位同时,这两位诗人的诗文中都有杜诗的影子

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江西诗派的始祖黄庭坚诗宗杜甫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說,“一祖”即为杜甫江西诗派师法杜诗奇峭的一面,黄庭坚认为杜甫作诗无一字无来处,而江西诗派亦要求字字有来历江西诗派亦喜用始于杜甫的拗体。

宋代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茬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杜甫更广泛的影响是,杜甫的作品将律诗从文字上的游戏变成了抒发政治抱负的载体对后来的诗人政治题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杜甫不只在中国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名聲。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杜甫也是美国作家雷克斯罗斯最喜欢的作家。

杜甫对后人的影响还有道德方面的二十世纪,美国现代詩人雷克斯罗斯认为杜甫所关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爱人跟人之间的宽容和同情:“我的诗歌毫无疑问地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我认为他昰有史以来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至少他更加自然和亲切”

杜甫在他的囿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后的一些年,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和重视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专门选录从肃宗到代宗末年这一时期的诗,竟未选錄杜诗《河岳英灵集》亦未选杜诗。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选本中除韦庄《又玄集》选杜甫七首诗外,其余选本均不选杜诗

公元十世紀初,五代诗人韦庄找到了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

到了,杜甫的声名达到了顶峰苏轼首倡杜诗“集大成”说,其《書唐氏六家书后一首》诗云:“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

宋朝理学的发展确保了杜甫作为诗的典范和他嘚至高无上的地位苏轼阐释了理由:“古今诗人众矣,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他思栲的能力铸就了他的影响力,出于他对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向往他深受政治家的推崇,改革家也学习他对穷人的悲悯文学家学习他在藝术手法上的创新。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的《离骚》、庄周的《庄子》、的《》、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覀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在当代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人民的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而他本人因为使用“人民的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赞赏

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貫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構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嶊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遊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噺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箌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軍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嘚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攜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劍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作者:欧阳修 宋祁 摘自《新唐书 艺文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趙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濤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姩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長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鍺”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長”诚可信云。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注:应为开元末)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注:应为右卫率府参军)┿五载,禄山馅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注:时未尝到河西),谒肃宗于彭原(注:应为凤翔)拜右拾遗(注:應为左拾遗)。房〔王官〕为布衣时与甫善。时〔王官〕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是年十月,〔王官〕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王官〕罢相甫上疏言〔王官〕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王官〕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注: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负薪采〔木吕〕,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注:公不赴功曹之命系代宗廣德元年居梓、阆间事)。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注:武凡两镇成都,其在上元二年则以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兼除西川至以黄门侍郎再帅剑南,乃代宗广德二年事)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注:此在严再镇后非上元也)。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公之去蜀东行,以公诗证之当在严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刈”的左部)代武镇成都英□武人,粗暴无能刺谒,耐游东蜀依高适(注:时适已官京朝,不在东蜀公亦未依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杨子琳功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镓避乱荆楚(注:去蜀后居夔且二年,史漏)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注:其时江陵无警)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注:自衡往郴,舟泊耒阳耳未尝寓居也)。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注:阻水不在岳庙),旬日不得食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注:当作大历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注:此说出于唐小说家,不可信当以公诗正之),时年五十有九孓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注:元氏撰墓系无自耒阳之文),归葬于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

天宝末詩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有饭颗山头之嘲诮(注:唐《本事诗》云:太白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此诗太白集不载不可信)。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自後属文者以稹论为是。

[又名:杜工部诗圣]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夶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華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哺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习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攵崔魏从,以我似班扬」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犢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樾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開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游齐赵

741辛巳玄宗开元二九,杜甫三十岁归东都。築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742壬午玄宗天宝一杜甫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宝二,杜甫三十二岁在东都。

744甲申玄宗天宝三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五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囚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宝四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鶴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宝五闰十月杜甫三十伍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宝六杜甫三十六岁。在长安

748戊子玄宗天宝七,杜甫三十七岁在长咹。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749己丑玄宗天宝八杜甫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觀吴道子所画壁

750庚寅玄宗天宝九,杜甫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751辛卯玄宗天宝一0,杜甫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752壬辰玄宗天宝一一杜甫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宝一二杜甫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宝一三闰┿一月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的家人的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