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生态的思想应用于现代城市绿地生态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规划设计

为科学合理地指导金义都市新区孝顺镇区块的建设发展,有效促进该区块城市功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我局会同金义都市新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金义都市新区孝顺镇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根据《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及阳光规划的要求,现将控规草案予以公告,征求公众意见。

公告地点:市规划局网站();金义都市新区管委会公告栏;孝顺镇公告栏。

请在公告之日起30日内将有关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反馈我局,我局将充分予以考虑。

书面意见请邮寄至金华市双龙南街801号市规划局规划编审处(邮编321017);或发送至市规划局规划编审处邮箱:jhghbsc@163.com

(2) 电话方式:金义都市新区管委会 ;金华市规划局规划编审处

金义都市新区孝顺镇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义都市新区孝顺镇区块是《金义都市新区规划》确定的孝顺低田综合组团、满塘中心功能组团、城中生活居住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金义都市新区孝顺镇浙赣铁路两侧区块快速、有序、健康地发展,科学、合理地指导该区域的开发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金义都市新区规划》及有关法规、规范,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西起广顺街,东至东华街,北至新城路,南到金义中线,东西长约5.0km,南北宽约2.5km,规划面积为12.4平方公里。

规划区总体定位为:加快产业发展,提升老镇区活力,营造低碳生态人居环境,打造智慧新城。

规划结构:“一心两轴,六大组团”

“一心”指交通枢纽中心,同时是商业服务业汇聚的中心、城市景观中心。

“两轴”一是《金义都市新区规划》中由满塘水库公园至义乌江的休闲绿带在本次规划范围内的部分,及其周边商业区组成的中心景观轴;二是由杭长客运专线和浙赣铁路及其两侧的防护绿带形成的铁路交通轴。

“六大组团是指四个居住功能组团(传统特色居住区、生态景观居住区、现代都市居住区、亲水活力居住区)和两个产业功能组团(现代产业风貌区、创意产业功能区)。

传统特色居住区:位于铁路轴线以南、中心景观轴以西,现状孝顺镇区周边区域,在尊重原有老镇区街巷肌理的基础上,改造危旧破败区域,增加绿化面积,扩大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延续老镇区传统特色风貌和社会文化,通过休闲公园和特色商业街的建设,注重老镇区特色街区的延续,打造人文气息浓郁的居住生活区。

生态景观居住区:位于铁路轴线以南、中心景观轴以东,后店垄水库周边区域,本区域西侧集中配置大型商场、超市、电影院、餐厅、酒店等商业服务设施和写字楼、金融保险等商务办公设施,配建小学和高中,同时通过结合良好的景观条件,建设大型生态景观公园,公园周边配置适量商业、会议、文化展示、游乐等设施,并控制建筑高度,打造舒适宜人的滨湖景观休闲区与生活区。

现代都市居住区:位于铁路轴线以北、中心景观轴以东,以居住和配套设施为主,强化标志性建筑和景观的设计,商业中心设置精品酒店、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高端休闲服务类项目,根据人口规模配建中小学、幼儿园等设施,规划建设成为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的现代化城市智慧发展的都市居住区。

亲水活力居住区:位于铁路轴线以北、中心景观轴以西,孝顺溪两侧区域,结合孝顺镇行政办公中心规划建设居住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安排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设施;沿孝顺溪的河道岸线注重打造宁静、生态的亲水休闲空间,营造田园生态的景观特征;沿中心景观轴规划设置商业服务设施和商务办公设施相结合的复合功能建筑群,提升居住区活力。

现代产业风貌区:位于铁路轴线以北,现状工业用地集中区域,包括工业制造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两大内容。以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为基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科技研发等高端产业,打造无污染的工业园区;同时结合金义都市新区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建设以物流仓储和工业功能为主导的产业园区。

创意产业功能区:位于铁路轴线以北、孝顺镇区以西,现状工业用地集中区域,用地以商业和工业功能复合为主基调,保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引导工业功能向商业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的转变,引进主题餐厅、休闲会所、精品酒店、会议会展等,打造多个文化创意街区。

1、规划目标:贯彻规划定位,建设低碳生态、配套完善、智慧宜居、特色突出的生活居住区。

分别规划传统特色居住区、生态景观居住区、现代都市居住区和亲水活力居住区,四个居住区块。规划居住用地(R)面积351.82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30.11%。规划商住用地(BR)面积31.1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67%

现代都市居住区:位于铁路以北,规划区东北部,居住用地约83公顷,商住混合用地约2.3公顷,居住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5-2.5,居住人口容量约2.5万人,规划布局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两处。

生态景观居住区:位于铁路以南,规划区东南部,居住用地约53公顷,商住混合用地约9.0公顷,居住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5-2.0,居住人口容量约1.5万人,规划布局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各一处,。

亲水活力居住区:位于铁路以北,以现状居住用地为主适当拓展,居住用地约120公顷,商住混合用地约9.6公顷,居住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5-2.5,居住人口容量约3万人。规划布局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一处,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两处。

传统特色居住区:位于铁路以南,规划区东北部,居住用地约106公顷,商住混合用地约6.2公顷,居住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5-2.0,居住人口容量约3万人。规划布局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三处。

1、规划目标:以打造“产城一体、服务优质、品质高端、国际标准的国际化创智型综合产业功能区”为发展目标,集生产制造、科技研发、产业服务、生活服务、旅游休闲及配套居住等多元功能复合发展。

规划工业用地(M)面积为192.93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6.51%

结合孝顺镇北工业功能区和金义都市新区综合保税区规划在铁路北侧区域规划现代产业风貌区,以无污染工业和仓储物流业为主,积极引入低能耗、低排放的工业企业,引导具有发展潜力和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集聚发展。近期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汽摩配、零部件加工等传统工业和主导产业,远期积极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性质为一类工业用地。

严格控制孝顺镇西工业区块的拓展规模,将该区块规划为创意产业功能区。利用工业厂房进行功能更新改造,鼓励发展文化、休闲、商业、旅游等功能,并配置相应服务设施。采用“退二进三”等政策,对功能区内的工业企业进行用地置换或产业转型,以达到孝顺镇西工业区块用地逐步转换、功能更新调整的目的。用地性质为工商混合用地。

七、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面积为34.51公顷,占规划区总用地的2.95%

本次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3.91公顷。

基本保留原孝顺镇行政办公设施。利用原孝顺镇行政办公中心规划建设成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另在生态景观居住区J-04地块规划设置一处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作为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市场管理及工商税务等的办公用地;孝顺镇人民法院因金山大道拓宽改造需拆迁,规划设置在H-38地块。

本次规划文化设施用地面积2.30公顷。

规划于生态景观居住区靠近商业中心和公园绿地的I-48地块位置集中规划一处文化活动用地,设置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用地面积约1.31公顷;在亲水活力居住区金山大道以东C-17地块位置规划一处文化活动用地,设置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用地面积约0.86公顷;另保留传统特色居住区块内的老年活动中心。

本次规划初中两所、小学四所,规划用地面积22.84公顷。

初中:规划在现代都市居住区E-03地块新建一所36班初中,规划用地4.32公顷;保留孝顺初中并按30班规模扩建,位于H-15地块,规划用地约3.33公顷。

小学:规划在现代都市居住区E-09地块设置一所36班小学,规划用地约4.02公顷;在生态景观居住区I-18地块设置一所30班小学,规划用地约4.23公顷;在亲水活力居住区C-46设置一所36班小学,规划用地约3.55公顷;保留孝顺镇中心小学并按30班规模扩建,位于H-27H-31地块,规划用地约3.39公顷。

规划保留现状文物古迹孝顺镇城隍庙,位于G-28地块,用地面积0.04公顷。

规划保留寺庙用地并适当拓展用地规模,位于I-56地块,规划用地面积约1.21公顷。

本次规划医院用地面积1.53公顷。

规划于法华街以西,府后路以北C-25地块安排综合性医院1处,占地面积约1.18公顷。

规划保留金东区第二人民医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G-29地块,用地面积0.36公顷;另J-36地块位置规划设置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用地0.57公顷。

本次规划体育场馆用地面积2.68公顷。

规划于现代都市居住区和生态景观居住区各设置一处体育场馆用地,分别位于D-44地块和I-49地块,用地面积分别为1.31公顷、1.37公顷。

规划商业服务设施总用地面积为84.75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7.26%

本次规划商业用地面积42.84公顷。

延续《金义都市新区规划》,在景观公园两侧布置大型卖场、超市、MALL等综合性商业设施,结合中心绿地公园集中设置休闲性商业设施,包括精品店、休闲购物街、主题餐厅、特色酒吧等,形成连续的商业休闲体验街区,并在铁路枢纽中心周边设置星级宾馆、商务旅店、餐饮酒店等设施。用地以商业和商务功能混合使用为主,即建筑中下层配置商业服务业设施,中上层配置商务办公等功能,可少量配置酒店式公寓和商住综合楼等。

结合孝顺镇老街商业功能,适当拓展老镇区商业街区,形成规划区内的商业副中心。

在各居住区中心规划建设相应规模的商业服务设施,以服务周边居民为主。

商务用地主要在中心景观轴的商业功能区块中布置,位于I-01地块,安排金融保险、技术服务和其他商务办公等功能。规划商务用地面积约1.99公顷。

本次规划娱乐用地面积约5.71公顷。

在后店垄水库西面J-24地块结合绿地公园设置大型游乐场,用地面积2.60公顷;在中心景观轴以西、商业中心区I-12地块规划娱乐用地,包括剧院、音乐厅、电影院等娱乐项目,用地面积3.10公顷。

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规划布局加油站4座、电动汽车充电站1座,其他电信、邮政、供水、燃气、供电、供热等公用设施营业网点根据各专业规划具体确定;在C-59地块规划供电营业所一处。规划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约2.02公顷。

绿地系统结构:一带、两廊、三点、绿网渗透

 “一带”是铁路交通轴上的防护绿带; “两廊”是中心景观轴绿地和孝顺溪生态绿道两条生态绿廊; “三点”是指以水库、溪流等水面为基础规划建设的三个生态公园;“绿网”:指各绿化轴线和公园节点之间相互联系并向外扩散形成的绿地系统网络,并渗透至居住组团内部强化提升的各居住区块小公园及街头绿地。

规划区道路交通系统采用方格网为主的形式,道路等级划分为过境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五个等级,规划地面道路形成“三横五纵”的道路系统框架。

公共服务设施:幼儿园、卫生服务站、居民运动场、文化站、居委会、农贸市场等;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开闭所、配电房、通信基站、垃圾中转站、公厕、消防站等均做了相应配套。详见附表1-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附表1-配套设施控制指标表

建筑面积不小于800m2

107处,结合绿地安排

现状金东区第二人民医院

车位数57个、用地面积2028m2

根据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方案控制

25个、每座建筑面积100120

每座建筑面积400m2

33座,每300800米距离设一个

40座,可与公共建筑结合每处80150 m2

附表2-规划用地汇总表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其他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南阳市鸭河工区总体规划(年)

南阳市鸭河工区管理委员会

项目名称:南阳鸭河工区总体规划(2013~2030)

证书编号:[建]城规编(141165)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加人员名单:

杨德民   总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师

平玉峰   总院副院长兼规划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黄向球   总院总规划师兼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王建军   总院总规划师,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胡新宇   规划三分院和豫南分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项目主持人

王秀娟   规划三分院和豫南分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李  伟   规划三分院总规划师,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

贾欣欣   规划三分院副总规划师,工程师

为进一步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南阳市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的要求,贯彻南阳市“一体两翼”战略决策,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产业统筹,构建南都休闲城,打造区域休闲旅游和养生度假目的地,带动宛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南阳市鸭河工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6)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7.《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8.《河南省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研究》

9《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

10.《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11.《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12.《鸭河工区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

13.《鸭河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2—2020)》

14.《南召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5)》

15.《方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16.国家、省、市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本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

本次规划分两个层次,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其中,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鸭河工区辖区全部,包括南召县皇路店镇全部,石门乡朱痷村、湖滨村、孟山村、大辛庄村、小张沟村,以及方城县广阳镇的谭庄村、阎岗村,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主要加强城乡统筹规划。

中心城区范围为北临鸭河水库,南靠规划省道328线,东至焦枝铁路,西至鸭河—南阳快速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5.2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内主要考虑各类用地和主要设施空间布局。

第5条 规划指导思想

将鸭河工区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岸线开发和保护、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一体化配置等问题,实现区域共建共享,协调健康发展。

倡导生态优先和低碳经济理念,优先建设生态廊道,以生态为基底,点缀绿色建设项目,并提高企业入驻的生态门槛,促进工区生态低碳发展。

规划在空间上形成“蜂窝式”组团布局结构,组团间规划便捷的交通,具有清晰的功能分区,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充分挖掘鸭河工区的特色优势,明确工区发展动力,从更高层次分析鸭河工区在豫鄂陕和中原经济区的职能,重审城市定位,明确城市发展目标,提出城市发展战略。

倡导“全域鸭河”发展理念,优化用地空间结构,形成“一带四区”的组团发展新形态,实现滨水产业带、休闲养生度假区、文化传承创新区、都市农业体验区和配套产业发展区的优化配置与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以“三产为基,三产带动一二产,一二产服务三产”为指导思想,以服务业为抓手,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完善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门类选择,以休闲养生旅游做主导,配套发展现代农业及旅游配套产业。

4、缔造安全低碳的生态网络系统

划定生态隔离及保护区域,维护和强化水网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空间布局上,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安排,打通城市内部与外部的生态走廊与通道,建立起低碳的生态系统网络。

5、构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以全域规划理念为指导,实施城乡设施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全覆盖的电力、电讯网络、一体化的供水网络及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体育、金融邮电等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第7条 规划强制性内容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加下划线部分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中原经济区养生度假目的地,南阳市北翼滨水宜居新城

第9条 总体发展目标

坚持以“滨水宜居组团”为理念。以养生度假为载体,探索功能复合、集约节约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把鸭河工区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休闲旅游和宜居低碳新城,养生度假和文化传承基地,构建中原宜居休闲慢城。

近期2020年,进一步完善建设框架、产业体系及其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形成“组团式、开敞化”的空间发展框架。基本建成各片区功能逐步完善,休闲旅游市场活跃,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南阳北翼中心地位逐渐凸显的现代化新区。

远期2030年,工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协调发展,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楚汉文化浓厚、山水休闲旅游享有名气、生态环境优美、综合实力强劲的生态低碳城市。

2020年工区总人口18万人左右,其中城市人口13万人,农村人口5万人;

2030年工区总人口27万人左右,其中城市人口24万人,农村人口3万人。

规划至2030年鸭河工区建设用地28.2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5.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5平方米;农村建设用地3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为有效落实鸭河工区发展目标,制定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附表1。

1、主城带动,协作发展战略

以主城南阳市区为带动,通过快速通道加强与南阳中心城区联系,接驳南阳机场和郑万高铁,融入南阳市发展框架,承担南阳市休闲养生功能,理清区域职能分工,形成与主城区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搭建“一体两翼”空间发展格局。

2、水绿相间、组团发展战略

运用“田园城市”理念,通过滨水岸线、白河、王庄水库、黄沟水库,沿河流和景观道规划带状绿廊,以绿带为组团间隔离,形成铁东组团、鸭电组团、莲花组团等,形成脉网相通,有机统一的城市复合体,探索“组团式”城市空间拓展模式。

3、休闲养生、旅游带动战略

围绕鸭河水库、莲花温泉、白河景观带、生态湿地、都市农业观光为主题,合理整合空间资源,以旅游为带动,激活鸭河经济快速增长,打造中原经济区休闲养生度假目的地。

4、传承创新、文化筑城战略

挖掘历史资源,追溯历史文化,寻找文化脉络,传承南阳楚风汉韵文化、宗教文化和岩画文化,创新发展影视文化、航空文化、喜庆文化和动漫创意文化等,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根据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发展目标和规模,协调城乡发展与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优化鸭河工区空间布局,引导各项建设,将鸭河工区划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已建设区。实行分区控制,保护和改善鸭河工区生态环境,作为今后工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主要包括文物保护范围、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防治区、水土保持区、大型基础设施通道控制带。本区内禁止安排建设项目,以避免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

1)白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制措施

①加强对白河两侧生态湿地的保护。

②穿越湿地等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建设便于动物迁移的通道设施;

③禁止围湖造地和占填河道等改变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

④禁止利用自然湿地净化处理污水。

2)水土保持区管制措施

①25°以上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工区200米高程以上岗地应实施退耕还林。

②各种开发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开发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必须同时进行。

③水土流失的区域实施生物恢复技术、工程恢复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开展植树造林和种植业、林业生态工程。

3)水源保护地管制措施

①禁止一切可能导致江河源头退化的开发活动和产生水环境污染的工程建设项目;

②建立鸭河水库植被保护区。

③禁止与水源保护无关的任何建设活动;

④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停止一切农业生产活动,退耕还林,鼓励植物种草,以净化环境、涵养水源;

⑤加强鸭河水库的管理和污染治理,进入水库1000米汇水区域内的水体的水质应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⑥鸭河水库周边应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护林。搞好水库沿岸植被的营造与保护,形成具有较大容水量和透水性的保护区域。

4)文物保护单位管制措施

鸭河工区文物保护单位虽不多,但对于这些遗迹应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保护范围内一切建设行为进行严格限制,杜绝一切可能对文物古迹造成损害的行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开发行为应注重与文物古迹风貌的协调。

5)大型基础设施通道控制带管制措施

①搞好各类设施通道线路和用地布局的协调,避免相互干扰。合理规划各类枢纽和相关设施,建设统一、协调的节点体系;

②在不影响设施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在通道控制范围内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绿化、美化沿岸、沿线环境。

6)地质灾害易发区管制措施

①采取避让措施,停止一切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

②根据具体情况对塌陷坑进行必要的填埋和复垦治理,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恢复与改善生态环境。

7)生态绿地建设区管制措施

①严格控制开发建设,防止城镇、工矿企业等建设对绿色廊道和隔离带的蚕食,鼓励进行生态建设活动,保留原有自然地貌形态,加强植树绿化,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②鼓励植树造林、改良草地和退耕还林还牧,严禁乱滥伐、过度放牧、陡坡垦荒,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林(草)覆盖率;

③严格保护自然山体景观,严禁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山体景观的所有开采活动,鼓励植树造林和山体绿化等维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④逐步搬迁零散居民点,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

8)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措施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工区主要的农业基地,以生产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功能,以自然环境和绿色植被为主要景观,为低密度开发区域。管制规则为:

①适度建设必要农业设施,提高其产出、产量和农业经营水平;

②鼓励发展高效种植业,支持粮、油等农产品的合理轮作和间作,确保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开发;

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规模和社区建设占地标准,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整理与复垦,确保建设用地与耕地占补平衡;

④有计划社区及中心城区集中,积极进行村庄迁并与农田整理;鼓励本区内的非农土地、闲置土地等转为种植业和林果业发展用地,鼓励农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

⑤鼓励建设节水灌溉设施,鼓励推广节水农艺技术,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严禁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环境的经营活动,保护农业环境。

主要包括:工区远景发展用地、一般农田区、村庄建设区、浅山丘陵区等。禁止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以外的区域,如园地、荒地、湿地、未利用的土地。限制建设区包括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的控制区、农业用地区等。

限建区内原则上不应安排建设项目,确有必要时,必须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严格管理程序,以减轻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协调、城市安全保障的影响。

(1)控制非农业建设规模、强度和农村宅基地、村庄建设占地标准,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及社区集中,区内不增、少增或缩减建设用地,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2)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有计划实行迁村并点,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确保建设与耕地占补平衡。

(3)适度建设必要的农业基础设施,鼓励发展高效种植业。

(4)鼓励植树造林,提高农田林网化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及经规划、土地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开发建设的独立工矿区、区域交通干线和大型基础设施用地。

①继续将中心城区作为全工区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积极采取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本区域的发展;

②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到手段严格限制污染型、高耗(耗能、耗水、耗矿产、耗土地等)型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积极鼓励节能型、节地型、清洁型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将现代化第三产业、可持续性工业作为县域的优先发展重点。

③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鼓励和促进老城区改造,尽量少占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④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区内农用土地应当按原用途继续使用,不得提前废弃、撂荒,对地占而不用的农用土地必须依法收回。

⑤各种民营经济园区、工业区等应纳入所在工区总体规划,统一规划管理;

⑥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占用和蚕食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不准安排污染严重的项目,严禁随意排放、堆放未经治理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已建区指现状已建成的区域,应综合协调区内功能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城市更新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闲置土地,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规划撤村建居,优先实施改造,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投入产出率。

第19条 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依托区域发展优势资源,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借助中心城区的核心发展优势,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生产、展示、体验和销售有机融合,四维一体复合发展;构建产业发展带,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核心竞争力;严格控制产业门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产业经济。

中原经济区养生度假和文化传承创新区;中原经济区滨水湖泊旅游精品区和南阳市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农业示范区

工区产业发展战略为叫响一个品牌、突出两大主题、构建四大片区

叫响一个品牌,即南都休闲城;突出两大主题,即低碳和文化主体;构建四大片区,即休闲养生度假区、文化传承创新区、都市农业体验区和配套产业发展区。

结合产业布局总体思路,将产业布局分为推广区、体验区和配套区三个区。

第23条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结合未来鸭河工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综合部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其布局结构为:一带四区。

四区:休闲养生度假区、文化传承创新区、都市农业体验区和配套产业发展区。

第24条 产业带和产业片区发展指引

沿白河和鸭河水库,串联文化传承创新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和都市农业体验区为一体的产业综合带,是工区对接南阳滨水产业的重要纽带。

依托中心城区、南都古城、医疗健康组团和莲花湖组团等,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面发展的休闲养生度假区。

传承楚风汉韵、岩画文化等优秀文化基因,创新发展影视文化、航空文化、动漫文化等,以休闲慢城为规划理念,打造文化传承创新区。

以都市农业为指引,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打造生态农业加工、有机农业观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都市农业体验区。

在工区东北部鸭电组团,以鸭电为依托,以低碳循环经济为目标,加强推进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形成配套产业区。

第25条 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组团”的布局结构。各类建设用地分布详见附表3。

一心:主城区。以主城区核心区为依托,形成工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滨水空间拓展轴——以白河、鸭河水库西岸为依托,串联主城区、鸭电组团、铁东组团和孟山组团,形成滨水空间联系轴和滨水特色展示轴。

产城融合发展轴——以南阳至鸭河快速路-老231省道鸭店段为依托,串联主城区、莲花湖组团和鸭电组团,形成产城融合发展轴。此轴线是能源产业、制造产业、文化产业和莲花湖养生产业与城区联系的主要轴线。

鸭电组团——白河-鸭河水库以东区域,涵盖能源产业区和综合配套区,是以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组团。

莲花湖组团——主城区以南、铁路以西区域;以农耕体验为基础、以农村社区为依托,同时依托莲花湖发展养生度假。

白河组团——铁路以东、白河以西区域;是以农村社区为支点的中医疗养和养生体验区。

孟山组团——主城区西北、鸭河水库以西区域;以生态保育为主,适度发展喜庆、创意产业。

第26条 中心城区空间边界

本次规划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区和鸭电组团两部分;主城区空间边界为北至鸭河水库/白河、南至规划城南大道、东至白河/焦柳铁路、东至规划南阳至鸭河快速路,鸭电组团空间边界为北至鸭河电厂北边界、东至焦柳铁路、西至鸭河水库/白河;此范围内应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2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约20平方公里、鸭电组团约5平方公里。

第27条 中心城区功能结构

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两廊七片区”的布局结构。

白河生态廊道——以白河水面、滩涂及两侧绿地为主体,形成生态、景观廊道。

黄沟水库生态廊道——在黄沟水库及其下游规划生态廊道,形成城区西部的生态、防护廊道。

文化休闲片区——汉江路以西、皇石大道以北、黄沟水库以东、鸭河水库以南区域。在此区域建设形成休闲产业核心,集聚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是鸭河工区发展休闲旅游、体现文化和本土特色的核心区。

健康养生片区——汉江路以东、温泉路以北、白河以南区域,建设具有养生特色的生态型居住片区。

综合居住片区——温泉路以南、王庄水库下游廊道以东区域,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综合居住片区。

鸭电配套居住片区——白河北岸、鸭电组团内西南部,为鸭电能源工业区配套的居住片区。

教育科研片区——黄沟水库以西区域,在此区域设立科研机构和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以电子商务、科技研发和职业教育为主导功能的科研教育片区。

制造产业片区——主城区西南,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片区。

能源产业片区——鸭电组团东部的工业片区,以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片区。

(1)新增居住用地策略

新建住区应保障配套设施齐全,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的现代化生活居住环境。同时,新增居住用地开发应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区别发展,尊重自然环境、地势地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住区。

(2)旧城(镇)改造居住用地策略

对旧城(皇路店老镇区)内的居住用地,应采取“有机更新”的方式,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公共交通条件,增加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提升旧城居住区整体环境质量。对于具体的居住区应根据现状情况,逐步更新。

随着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将会有大量村庄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应对这些村庄提前改造,避免形成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的城中村;同时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城中村的改造要坚持保证原住民的基本利益,要将城市规划建成区内的城中村农民转为居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并将原农村管理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并逐步把市政、环卫、供电、供气及治安等纳入城市管理范畴。

本次规划居住用地591.5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3.40%,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人均居住用地24.65平方米。

规划划分为六个居住片区:

养生特色居住片区——中央大道以北、鸭河路以东,规划居住用地约149公顷,人口容量约6.1万人。

古镇特色居住片区——黄沟水库以西,规划居住用地约76公顷,人口容量约3.1万人。

中部居住片区——中央大道以南、皇石大道以北、王庄水库以东,规划居住用地约132公顷,人口容量约5.4万人。

南部居住片区——皇石大道以南,规划居住用地约97公顷,人口容量约4.0万人。

西部配套居住片区——汉江路以西,规划居住用地约46公顷,人口容量约1.9万人。

鸭电配套居住片区——鸭电组团内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约90.公顷,人口容量约3.5万人。

第30条 保障性住房规划

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争取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以政府为主导,推进保障性住房并轨,建立以廉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应以小户型为主。

第7章 工业与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第31条 工业仓储发展策略

1、以体现工区定位为前提,建立与服务业呼应发展的制造业体系。在主城区建立以一类工业为主的制造产业区,为工区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养生产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服务。

2、以生态友好为理念,加快产业升级。保护自然环境,在鸭电片区提升生产工艺,加快产业升级,以鸭电为基础建立环境优先型能源产业基地。

3、以交通为依托,打造一二三产的纽带,建立为一二三产服务的仓储物流基地。

规划工业仓储用地分别在主城区西南和鸭电组团集中布局,共规划工业用地350.50公顷,其中一类工业用地91.50公顷,布局在主城区西南部;二类工业用地259.01公顷,布局在鸭电组团。

规划物流仓储用地主要为工业配套。

共规划物流仓储用地81.23公顷。

积极疏解南阳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功能,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公共体系,打造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的南阳市休闲后花园。

第35条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结合居住用地布局,形成服务网络。

本次共规划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18.6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65%,人均9.11平方米。

第36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设置市级商业中心和片区级商业中心,其他商业用地结合居住用地设置。

本次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440.8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44%,其中商业用地276.36公顷,人均用地11.52平方米。

第37条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遵循集中集约原则,在王庄水库北侧设置综合行政中心。

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社区管委会等行政办公设施不再单独布置用地,根据需要设置。

建立“市级文化设施——社区级文化设施”两级网络。

规划市级文化设施主要包括一个会议会展区、一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会议会展区可承担南阳市一级的会议会展活动,疏解南阳市的部分功能。

在会展大道南侧规划会议会展区。会议会展区主要用于文化展示、旅游产品展销等。

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位于中央大道、汉江路交叉口西北,涵盖图书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社区级文化设施则结合城市居住用地的布局设置,应注重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各农村社区分别配置文化活动站。

规划两处体育用地,一处位于黄沟水库南侧,一处位于迎宾路东、温泉路北侧。

在绿地内设置设置一定比例的运动施;在居住用地内按要求设置儿童及老人活动场地和其他居民运动设置。

各农村社区结合文化活动站和绿地,配置建设设施,包括小型运动场、老年活动场地和简单的运动设施。

在皇石大道西段规划一处科教园区,涵盖中等职业学校和科研单位。

结合居住用地布局中小学。

初中的设置,按照3万人设置1所中学,生均用地不低于20平方米;小学的设置,按照2万人设置1所小学,生均用地不低于15平方米。

规划期末设置高中2所,包括现状南召三高和新增南都中学;初中共7所,包括2所现有中学和5所新增中学;设置小学共12所,包括2所现有小学,10所新增小学。

各农村社区教育设施配置见表8-1,张沟社区、阳光社区受规模限制不再配置初中、小学,其入学需求由城区解决。

规划建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三级医疗卫生体系,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多层次医疗卫生系统。

规划3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分别位于中央大道、汉江路东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央大道西段和迎宾路南段(皇路店卫生院)。

每5万人设置一处卫生服务中心;每1万人设置一处卫生服务站。规划设置6处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结合居住用地建设,不单独占地。

规划期末,城区每千人指标病床位数为 7 床,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 100% 。

各农村社区各自配置卫生服务站。

共规划敬老院3处敬老院,分别位于温泉路东段、工区大道东段和中央大道西段。

各农村社区根据需要配置敬老院。

第38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布局规划

建设集购物、娱乐、会展、商务办公和创意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商业区。范围为北至滨湖路、南至中央大道、西至王码大道、东至鸭河路。

在王庄水库两侧建设,引进多种业态,集中建设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大中型商场或购物中心,建设满足本地居民消费需求、同时辐射周边村镇的大型商业中心。

以服务周边居民为主,结合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布局,按照相应级别进行多点设置,强调沿城市支路或次干道两侧带状布局,并均衡配建肉菜市场。

在城区东南部和西部规划农产品交易市场、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

在王庄水库北侧规划建设旅游服务中心。

6、深度开发温泉疗养区

利用莲花温泉,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建立温泉疗养、度假、展示等综合功能区。

7、合理利用滨水岸线,形成滨水旅游服务带

利用滨水岸线发展酒店、餐饮、旅游商品销售和文化展示等旅游服务业。

通过对生态绿地、生态廊道、绿色通道、公园绿地及防护林带等的建设,完善多层次绿化网络,大幅提高工区公园绿地数量和质量,打造绿地与生态环境系统,全面提升工区人居环境质量,逐步将鸭河工区建成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休闲城。

(1)体现南阳盆地山水格局和自然特色;

(2)城市绿地结构布局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相适应,并与工区总体定位与功能相符合,提高绿地系统的减灾防灾能力;

(3)具备良好的景观游憩功能;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风貌,绿地结构布局与工区功能区划、人口分布相适应;

(4)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构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园林游憩系统。

第40条 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依据山水地形格局,形成“一带三廊伴绿网”的绿地系统结构。

一带,指沿白河生态带。

三廊道,利用黄沟水库、王庄水库、白河东支流河道形成三处绿地廊道。

绿网,利用中央大道、汉江路、鸭河路等主要道路形成绿化网络。

规划形成防护绿地、公园绿地、广场用地多种形态用途的绿地系统,构建完善生态绿地体系,为营建生态休闲小城做好绿色保障。

到2030年,规划建设公园绿地用地总面积267.3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14平方米。

防护绿地是出于卫生、隔离、安全要求而设置的以防护功能为主的绿地。到2030年,规划防护绿地总面积82.00公顷。

广场用地是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以硬质铺装为主要构元素,满足密集人流的大型活动。规划建设广场用地共6.40公顷,广场用地主要位于古镇旅游中心等人流密集处。

在鸭河工区的城市景观塑造中,引导城市建设结合山水格局等各种自然要素,工区以中心城区为主,景观风貌分为两带、五区。

两带:沿河开敞景观带、城市风情景观带。

四区为高新工业风貌区、古镇特色风貌区、滨水旅游风貌区、生态景观风貌区、现代都市风貌区。

第43条 开发强度分区及控制要求

据功能区组团的区位条件以及土地利用性质,鸭河工区城市功能区大致划分为核心商业区、居住片区、工业及旅游片区三个强度类别分区。再按照各组团用地圈层分布对容积率的影响强度,对各强度类别分区进行控制:

规划确定核心商业区为中高强度控制地区,容积率控制在2.5~3.5。

规划确定商住用地、教育科研功能为主的居住及产业区配套商住用地为中等强度控制地区,容积率控制在1.8~2.5。

城市功能区建设用地范围内除上述建设强度分区外、以工业、仓储物流业用地、旅游服务为主的地区均划定为低强度控制地区,容积率控制在0.7~1.5。

在城市风貌管控的基础上,应抓住重点,提纲挈领,分别对五要素进行控制,重点打造鸭河工区:三个地标性项目、七条景观大道、八条城市界面、八个城市节点、七个建筑特色分区。

城市标志物要求:无论从视觉导引、建筑体量、人气引领,都突出地方特色,处处体现南都休闲城的文化特质。

重要景观路要求:承担城市交通要求的同时,沿路景观注重体现文化特色,同时承担信息流、文化流的导向作用。

重点城市设计界面要求:注重色彩的协调,建筑高度与地形的互动,丰富视觉景观,满足城市生活需要。

景观节点要求:满足居民、游客的生活、游憩,提供城市使用功能转换。

特色风貌区要求:高新工业风貌区工业厂房应体现生态低碳产业的特点,做到与环境相协调,构建新型城市景观。古镇特色风貌区结合具体项目建设,以楚汉建筑形式为主体文化特色。滨水旅游风貌区以现代式的低层建筑形式,结合建筑小品,开放空间,体现养生休闲的主题。生态景观风貌区依托生态农业,以植被景观为主。

温泉路以南、迎宾路以东、皇石大道以北,焦柳铁路以西,面积约1平方公里。

疏解老城工业、行政办公等功能,置换用地功能,对现状闲置用地赋予新的功能。

贯通文化路、温泉路,并对道路适当拓宽,加强新老城交通联系,并且对地块内部路适当拓宽,以满足机动车发展的要求。

恢复老寨沟,梳理水系,重现历史格局。根据历史痕迹,恢复老寨沟,通过建立完善的雨污管网,取消现状老寨沟的排污功能,通过建立两侧绿化带、从王庄水库引水的措施,恢复老寨沟格局的同时,将其建设成为居民活动的绿色廊道。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根据居住人口配套文化活动、商业服务和教育等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市政管网和环卫设施,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结合水系(寨沟)增加绿地,并设置游憩空间、雕塑等,形成沿老城(镇)的文化游憩带;结合重新启用的火车站设置广场。

控制老城(镇)区的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和建筑形式,多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并且老城区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得高于20米;并实施逐步更新,避免大拆大建。

第46条 村民安置与社区建设规划

以“以城带乡,以乡促成”为指导思想,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对不同空间分布的村庄在产业、空间、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多样化的发展指引,实现全域一体化发展。通过社区及重点产业的信息、资本、技术等发展要素与农村的土地资源等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联动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从社区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地体现打造工区“休闲城”的品牌。

2、村民安置及社区建设规划

以就近安置、方便生产生活为原则,同时在核电5公里范围尽量不安置居住,统筹城乡居民规划,共规划6个城市社区和7个农村社区(见附表6)。城市社区按照居住区规划规范要求人均25M2建设用地;农村社区按照社区规划导则要求人均100M2建设用地。

同时,对道路、给排水、供电、燃气和环卫等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便民服务、社区教育、社区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出对应的建设要求。

建设以集约化、多元化客运体系和社会化、专业化货运体系为特征,服务于鸭河工区长远发展目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区域的空间布局和经济、产业一体化发展。

预留南阳—鸭河—方城轻轨轨道交通,启用原皇路店火车站与轻轨站并用。

规划姜营机场和郑万高铁站点联络线,连接市区孔明路至机场和高铁站,强化鸭河工区与机场和高铁站的交通联系。

新建南兰高速博望出入口、大广高速鸭河工区出入口和北绕城高速北京路出入口等3个高速出入口,加强鸭河该工区的区域联系度。

规划多条快速通道。自鸭河工区西部规划鸭河工区—南阳第一快速通道,并途径麒麟湖区域;规划省道231向东改线,并提升为鸭河工区—南阳第二快速通道;规划将省道333更名为省道328,并向南改线为南环路,并提升等级向西与南召县联系,同时向东跨白河与方城县联系,成为工区联系方城和南召的快速通道。

规划提升原县道007的道路等级,向东作为与方城县联系的主要通道;沿白河规划南北走向的滨湖路,作为白河旅游景观道路,并将其沿南都湖向西延伸,与规划省道328连通,向南连接至南阳市中心城区。

规划形成“五纵三横”的道路交通格局,串联了主城区、鸭电组团、莲花湖组团和铁东组团。

五纵:至南阳快速路、规划城区-莲花湖水库道路(王码路),汉江路、迎宾路、规划S234。

三横:规划北环路至鸭电组团至方城道路、皇石大道、规划S328。

第50条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在主城区形成了“六纵、六横”的主干路网格局。各主干路红线宽度见附表4。

六纵:迎宾路、莲花路、汉江大道、鸭河路、丹江路和工区大道南北向段。

六横:会展大道东西向段、中央大道、皇石大道、产业大道、城南大道和规划S328。

在鸭电组团形成了“三纵四横”的主干路网格局。

第51条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规划按照每800—1000人/辆标准车的标准配备相应车辆。规划公共交通线网覆盖中心城区 80% 以上,公共交通线网覆盖达到90%以上,线网密度达3—4 km/k㎡。

在主要出入口、片区中心、长途客运站和铁路客运站设置公交站场。

出租车按每千人5辆配备。

第52条 城市慢性交通规划

结合商业区、滨水空间建立城市慢行系统。

第53条 城市停车系统规划

规划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共计26处,用地面积约14.76公顷,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自行配建。

按照规划人口的上限27万人控制和预留市政基础设施,构建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居民饮水安全的原则,实施分区供水。

规划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达标率100%。

鸭河工区2020年城市需水量为4.3万立方米/日; 2030年需水量为9万立方米/日,扣除中水量后,还需水厂提供水量为6.5万立方米/日。

鸭河工区水源以地表水鸭河口水库为主,南水北调作为远景水源有效补充。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共建设2座水厂。

完善第一水厂管网建设,供水规模为2.5万立方米/日。水源为南阳市四水厂鸭河水库输水管线分配水。

新建第二水厂,供水规模为4万立方米/日,占地3公顷,水源由鸭河口水库供给。

地表水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水域内,禁止捕捞、游泳等一切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

确定规划区采用完全分流制的排水体制。

规划污水量取中心城区用水量的80%,用水日变化系数取1.2,则预测近期污水量为2.9万立方米/日,远期污水量为6万立方米/日。

第60条 污水处理厂规划

新建第一污水处理厂,位于中心城区南部,处理规模为4万立方米/日。

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中心城区西南部,处理规模为2万立方米/日。

污水处理厂出水应符合《南阳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规划》要求,排入水源保护区范围以外区域。

第三节 再生水工程规划

再生水主要用于工业低质用水、景观水系补水和道路绿化浇洒用水。远期规划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30%以上。

规划结合城市主要再生水用途及城市用水分类预测结果,预测2030年城市再生水用量为1.8万立方米/日。

第63条 再生水系统规划

规划结合污水厂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均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总规模为1.8万立方米/日。

规划再生水管网主要位于王码路、皇石大道、汉江路、会展大道、迎宾路、老石桥路等道路。

第四节 电力工程规划

2030年,中心城区供电普及率达到100%,供电可靠性不低于99.99%。

2030年,中心城区最大电力负荷为370兆瓦。

鸭河工区电源由220千伏皇路店变、220千伏蒲山变、220千伏南召西变和220千伏鹿鸣变联合提供。

远期确定鸭河工区中心城区布置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升级110千伏皇路店变为220千伏,主变容量为3×180MVA;升级35千伏辛庄变为110千伏,主变容量为3×50MVA;新建3座110千伏变电站,分别为西部的工区西变、工区北变和工区东变,主变容量均为3×50MVA。

对穿越城市建设用地的高压走廊局部改线,新建220千伏及以上高压走廊沿城市外围敷设。220千伏高压线路(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走廊控制宽度为40米。110千伏高压线路(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走廊控制宽度为20米。

第五节 信息工程规划

完成“光网城市”及无线“WiFi”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推进“三网合一”建设,实现通信公共资源的集约化建设和管理。

保留中心城区现状邮政支局,规划范围内按服务半径布置邮政所、邮政服务网点,结合沿街商业开发设置,不单独占地,服务半径不大于1.0公里,方便居民生活需要。

电线管道应“统一规划、联合建设、统一维护、资源共享”,节约地下管道的有效线位,避免多家运营商的重复建设。

第六节 燃气工程规划

气源主要为天然气,采用管道方式供气,气源为西气东输工程,通过工区规划门站为区域各用户供气。

瓶装液化石油气作为管道燃气的有效补充,主要供应城市燃气管网敷设不到的地区。

第72条 天然气门站规划

在中心城区南部设燃气门站1座,设计供气规模为3100万立方米/年,用地规模为1公顷。

沿各主要道路敷设天然气中压干管,设计压力为0.4兆帕。输配气系统采用中压输气、配气,箱式和柜式调压方式相结合,低压配气到户。

第七节 供热工程规划

2030年集中供热普及率为80%,采暖面积为648万平方米,民用热负荷约为324兆瓦。

确定热源主要为鸭河口电厂,改造机组为 “热电联产”。

本规划对于采用建筑物采暖的系统采用高温水供热,管网设备及附件均采用耐压1.6MPa,供热管道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第八节 环卫设施规划

按照2000人设置1座公共厕所,公厕数目应不少于135个。

垃圾转运站与公厕结合起来布置,在规模设置上以中型和小型为主,服务半径0.4~2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共规划垃圾中转站15个,每处占地不少于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一般不得小于8米。

于区域西北规划一处垃圾填埋厂。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为15年,日处理规模350吨/日,占地15公顷。

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清除水生植物、漂浮垃圾和收集船舶垃圾为主要作业的垃圾码头以及为保证码头正常运转所需的岸线。垃圾码头综合用地按每米岸线配备不少于15至20平方米的陆上作业场地,周边设置宽度不少于5米绿化隔离带。

形成国内知名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汉文化旅游示范区、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区、南阳市后花园旅游区。

鸭河工区旅游总体布局为“一心、两圈、五片区”的发展格局。

1.一心:工区综合服务旅游中心,为全工区提供旅游服务和配套功能。

2.两圈:“内圈”串联中心城区的旅游景点,“外圈”串联工区全域的五大旅游片区。

3.五区:文化传承旅游区、户外拓展旅游区、水利观光旅游区、养生文化旅游区、都市农业旅游区。

文化传承旅游区:以孟山岩画遗迹为依托,打造文化传承体验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区。

户外拓展旅游区:以无人机基地、山地拓展、水上运动和岛上休闲娱乐为特色的度假旅游区。

水利观光旅游区:依托南都湖,打造水利观光旅游区。

养生文化旅游区:依托莲花温泉,打造养生养老文化、民俗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特色旅游区。

都市农业旅游区:以农业生态观光、农家休闲游乐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区。

文化主题游线:岩画遗迹——楚汉文化展览馆——中医博物馆——影视创作中心——南都古镇——科技创意园——楚汉风情公园——乐活文化生活馆——宛北休闲公园 。

养生主题游线:旅游接待中心——中医科普馆——鸭河水库风景区——莲花温泉中医养老中心——疗养养老示范中心——中医药种植园区——白河风景带——风情商业街——莲花湖疗养养老中心。

休闲主题游线:家庭生态庄园——山地车拓展园区——无人机基地——水上活动中心——南都古镇——香草种植观光园区——有机农业种植园区——农事体验庄园。

水利主题游线:鸭河水库大坝——坝下公园——龙泉寺——水利发电基地——水上活动中心——山地车拓展园地。

主推“绿色生态游、楚汉文化游、养生休闲游”三大旅游产品系列。

绿色生态游: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和绝佳的生态环境,发展自然山地旅游、水上观光旅游及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楚汉文化游:结合南阳悠久的楚汉历史文化和楚汉民俗风情,以岩画遗迹为依托,以南都古镇为核心,打造楚汉文化旅游系列品牌。

养生休闲游:以莲花温泉为依托,结合工区优良的生态山水环境,大力推广养生休闲、养老疗养等养生休闲旅游。

一月的南都湖自然生态论坛,二月的科技文化周,三月的三国文化博览会和温泉度假节,四月的无人机邀请赛和环湖自行车赛,五月的端午文化节和水上童玩节,六月的南都湖荷花节,七月的学生生态摄影夏令营,八月的南都湖婚纱艺术节,九月的中秋桂花节和南都湖垂钓会,十月的南都湖旅游节,十一月的南都湖观鸟周,十二月的赏梅艺术节。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预防为主、反应快速、策略有效”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城市防洪标准:远期2030年为50年一遇。

鸭河工区抗震标准按6度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评价报告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利用城区主、次干道及环路设置主要疏散通道和对外疏散道路,城市对外疏散出口不应少于8个。

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停车场、运动场等作为震灾时的主要疏散场地,按照平常和灾时两用的要求进行建设。

按照4-7平方公里的服务范围,规划布置5座消防站。

于鸭河工区管委会办公室所在地规划人防指挥中心。中心城区结合规划医院设置人防中心医院1处;建设6处急救中心;规划救护站8处,结合现有医院的改造和新建医院统一布置。

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以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屏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开展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

到2030年,基本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城市生态系统达到整体优化水平。至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水土流失恢复治理率达到6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

规划形成孟山独领、两湖相映、水网纵横、白河带动、山地休闲城的生态格局,保护西部山体生态基地,梳理区域水系,构建生态走廊,城市与山水交融,休闲与产业共生,青水伴绿水,白河倚小城。结合鸭河工区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保护要求,提出鸭河工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生态重建区三个生态分区。

根据规划区域生态功能特点,确定白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其它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用地为生态保护区。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保护。

保护性开发建设区主要包括规划确定的运动公园、生态观光区、旅游观光的游娱文体、休养保健、购物商贸用地等。

主要包括居住区、文教区、商业行政办公区等。在居住区内设置绿地、游园,以及便利的交通设施,鼓励建设各类便民设施和与居民区环境质量和景观要求相一致的建设项目。包括规划的工业生产及仓储建设区域,该区域为鸭河工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点。

第90条 生态系统功能提升

使用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框架载体,实施生态系统复修、提升、重建等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项目,具体包括:

(1)改善农田水网,建立水、田、城基本生态构架。

(2)保护湿地,保持湿地现状肌理,尽量减少人工参与。

(3)营造居住区及沿河湿地,收集过滤河流雨水、污水,增加淡水来源。

(4)沿河设置景观车道或绿色慢行交通系统,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工区范围内,鸭河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鸭河水库1000米汇水区域内地表水及白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其它地表水达到Ⅳ类标准。2030年工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第92条 大气污染综合控制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工区大气环境质量按一级标准控制。工区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要达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规定的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重2030年达到95%,工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

西部产业工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5%,中部综合服务片区及综合居住片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8%,东部养生特色居住片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100%.交通干道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60分贝,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0分贝。

加强无线电空域管理,合理规划各类无线电台、站的选址和通道,保护空域环境。在生活居住区禁止新增产生无线电干扰的射频装置。已建或确有必要建设的射频装置应采取控制电磁辐射污染的有效防护措施。工区建成区内无线电发信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得超过100瓦,并不得设置500瓦以上非通信电磁辐射设备。

第95条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规划期末,鸭河工区城市建成区内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

1、空气环境质量控制措施

2) 严格控制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

3) 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源防治

4) 综合整治大气环境,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5) 中心城市功能区内严禁污染企业入驻

7) 建设生态绿地,改善规划区环境质量

2、水环境质量控制措施

1) 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2)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

3) 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河流水环境问题

4)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

5)推行节约用水,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

3、城市声环境质量控制措施

1)城市交通噪声应采取交通管制,加强机动车辆行驶管理,城市功能区禁鸣,行驶车辆限速。

2)对规划道路及路旁设计进行优化。采用多孔隙沥青路面等低噪声路面;路旁建筑进行隔声设计等;主要交通干道穿过敏感区域时,路旁设置声障墙。

3)加强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噪声管制。对工业区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高噪声源应相对集中布局,并应有工业噪声减振降噪措施。

4)重视对生活噪声的管理,严格商业和饮食业类生活噪声管理力度。

5)噪声敏感地段设置噪声声级显示器并建立环境噪声监测网。

6)完善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噪声防护绿带。

4、城市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1)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完善管理体系建设

2)加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实现综合利用产业化

3)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督体系建设,实现危废安全处置

4)强化其他固体废物循环资源化,做到合理处理处置

5)构建区域循环利用系统,推进固体废物趋零排放

第97条 近期年限与规模

规划近期至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为13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14.77平方公里。详见附表3。

首先推进道路建设,使工区城市框架基本显现,同时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工区的发展和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着重推进现状已有项目和意向项目,以现状项目促进城市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引爆点,推动城市进入高速发展区。

以生态新城为发展目标,塑造城市绿地景观,同时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对鸭河水库和白河水的保护。

4、居住用地建设和村民安置

加快居住用地建设,保障住房供应,同时应提前做好村庄的搬迁、改造和村民安置等工作,避免“城中村”的形成。

道路及交通设施建设:近期在现状基础上加快道路建设,完成规划会展大道(南阳至鸭河快速路)、丹江路北段、滨河路、温泉路西延、文化路贯通等道路建设和近期用地范围内的支路建设。近期应完成城区南部客运站建设,同时配套近期范围内各处社会停车场。

(1)完善第一水厂管网建设、启动第二水厂建设;

(2)建设第一污水厂;

(3)35千伏辛庄变升级为110千伏;

(4)新建工区天然气门站,完成一座加气站建设。

(5)建设一处消防站。

(1)重点建设汉江大道两侧、皇石大道以北居住用地;

(2)完成近期建设范围内村民的安置;

(3)启动老镇区改造,改善老镇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1)完成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2)结合古镇项目完成会议会展设施建设;

(3)完成南都中学建设,并与居住用地同步完成其他中小学建设;

(4)完成主城区东部体育场建设;

(5)完成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整治皇路店镇卫生院;

(6)在主城区北部建设1处敬老院。

4、商业、商务设施建设

(1)基本完成王庄水库周边商业设施建设;

(2)完成王庄水库北侧旅游服务中心建设;

(3)结合古镇项目,在中西城区北部建设部分娱乐康体设施,支撑工区旅游业发展;

(4)在城区南部建设农产品市场和其他专业市场。

(1)完成王庄水库公园建设,形成市级综合公园;

(2)完成温泉路北侧公园建设;

(3)完成城市主要门户和节点处的街头绿地建设;

(4)与道路建设同步,完成沿主干道规划的带状绿地建设;

(5)保障其他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建设;

(6)严格控制规划生态廊道不被侵占。

(1)在皇石大道两侧新增少量工业用地建设;

(2)在鸭电片区鸭河至方城道路(X007)北侧新增部分工业用地。

1、强化法律效用,建立城市规划法制制度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作为鸭河工区城市建设的法规文件,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服从本规划的规定。鸭河工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经法定程序,由鸭河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提交南阳市政府审批,落实执行。

2、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建立复合城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体制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及时开展详细规划和各专项(专业)规划,继续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利用,把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原则和内容,贯彻于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产业、重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项目,要认真组织实施。

4、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

在完善规划审批制度和规划公开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制度。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各级社区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公众在城乡规划实施全过程中的监督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建立起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5、提高总体规划宣传与公众参与度

鸭河工区管委会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本规划批准后,采用规划展览会、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总体规划的宣传工作。积极倡导市民公众参与各项城市规划的讨论、批评、监督和献策,支持规划实施。

第101条 规划实施配套保障政策

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通过乡村居民点改造实现建设用地集约发展,遵循土地市场规则进行土地运作,对产业园区进驻项目实施项目筛选制度,以土地置换集中分散的土地使用权。

制定鼓励开发与投资的退税、免税优惠政策。制定控制产业进入门槛和调节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建立有利于利益协调与共享的税收政策。

适当放宽政策限制,吸引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型人群。对于原有居住地的农民,在实施土地制度保障的基础上,通过镇改街道和村改居等方式实现本地人口就地城镇化。

鸭河工区复合型城区的建设必须遵循生态环保的理念,成为类似地区节能减排、集约节约建设的典范。推行环境节能设备,形成环境适应型社会,引入项目需要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原生的自然植被,保护自然山水文脉,并进一步强化白河、王沟水库和黄沟水库的环境保护。

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专题研究和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和图件的解释。

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之日起生效。规划文本和图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规划由鸭河工区管理委员会予以公布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本规划有鸭河工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鸭河工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照本规划实施具体的规划管理。

本规划由鸭河工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现代服务业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接待游客量(日/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

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人)

人均拥有公园绿地(m2)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重(%)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注:现状中心城区4.3万人,规划近期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3万人,远期中心城区人口24万人。

迎宾大道——温泉路——迎宾大道

附表6  村民安置及社区建设规划表

安置人口(人) 

张井、街南、街北、沽坨村

薛庄、核桃园村、槐树底村

王庄(部分)、皇老庄、褚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绿地生态的生态服务功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