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性能验收记录表里的量产日期记录表怎么填

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XLS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产品过程检验记录表.xls
文档介绍:
制程检验记录表生产日期:制程别:班别:设备编号:检验时间产品料号工序检验项目缺陷程度检验类别检验数量检验结果(OK/NG)处理方法操作员QC确认外观尺寸1尺寸2尺寸3尺寸4尺寸5首件检验过程自检过程巡检异常记录时间异常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异常修正后数值记录人生产主管确认品管主管确认备注表单填写标准:1.各项目必须完整填写,填写内容需清晰明了;2.检验项目栏尺寸位必须测出实际尺寸填入对应空格内;3.首件确认时如检验结果NG,请在异常记录中填写临时处理方法,并且需再次做首件确认4.员工自主做完首件确认OK后需通知PQC再次确认OK后方可批量量产,如没有QC在首件栏签名确认就量产一经发现提报小过处份。5.检验频率:A、统一依工艺卡上的标准自主检验并做好记录;B、如工艺卡上没有明确自检频率统一依加工半小时做产品自检,每次至少检测3PCS并至少每班2次记录于报表中,巡检每小时一次,每次3pcs,并将结果记录于表中.6.每班均有PQC做制程巡检,针对首件、自检、工艺标准执行状况做稽查,如有违反作业标准的记录备案,将作为当绩效评价依据。品检员:表单编号:OLE-FM-CP19-01/A0福建欧联卫浴产品过程检验记录表生产日期:制程别:班别:设备编号:检验时间产品图号工序检验项目程度检验类别外观尺寸1尺寸2尺寸3尺寸4尺寸5首件检验8:钻孔OK****√8:30OK18.95-19***9:30OK18.88-19.15***轻微10:31OK****2113:20TL-12431攻牙OK20.95√14:10OK20.96-..95、21√异常记录时间异常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异常修正后数值14:50工装***松动导致尺寸偏大立即隔离不良品,并重新架刀20.95-21mm表单填写标准:1.各项目必须完整填写,填写内容需清晰明了;2.检验项目栏尺寸位必须测出实际尺寸填入对应空格内;3.首件确认时如检验结果NG,请在异常记录中填写临时处理方法,并且需再次做首件确认4.员工自主做完首件确认OK后需通知PQC再次确认OK后方可批量量产,如没有QC在首件栏签名确认就量产一经发现提报小过处份。5.检验频率:A、统一依工艺卡上的标准自主检验并做好记录;B、如工艺卡上没有明确自检频率统一依加工半小时做产品自检,每次至少检测3PCS并至少每班2次记录于报表中,巡检每小时一次,每次3pcs,并将结果记录于表中.6.每班均有PQC做制程巡检,针对首件、自检、工艺标准执行状况做稽查,如有违反作业标准的记录备案,将作为当绩效评价依据。记录人:0-0.10-0.1福建欧联卫浴产品过程检验记录表生产日期:制程别:班别:设备编号:检验类别检验数量检验结果处理方法操作员QC确认过程自检巡回检验OK1OK李**张**√3OK李**张**√3OK/张**√3OK/张**1OK李**张**√4OK李**张**√4NG***调整张**2OK李**张**记录人生产主管确认品管主管确认备注张**王**赵**表单填写标准:1.各项目必须完整填写,填写内容需清晰明了;2.检验项目栏尺寸位必须测出实际尺寸填入对应空格内;3.首件确认时如检验结果NG,请在异常记录中填写临时处理方法,并且需再次做首件确认4.员工自主做完首件确认OK后需通知PQC再次确认OK后方可批量量产,如没有QC在首件栏签名确认就量产一经发现提报小过处份。5.检验频率:A、统一依工艺卡上的标准自主检验并做好记录;B、如工艺卡上没有明确自检频率统一依加工半小时做产品自检,每次至少检测3PCS并至少每班2次记录于报表中,巡检每小时一次,每次3pcs,并将结果记录于表中.6.每班均有PQC做制程巡检,针对首件、自检、工艺标准执行状况做稽查,如有违反作业标准的记录备案,将作为当绩效评价依据。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浏览:423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设备验收记录表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设备验收记录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793|
上传日期: 19:37:3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设备验收记录表
官方公共微信工厂精细化管理全案
工厂精细化管理全案1 目 录第 1 章 工厂生产计划管理 1.1 生产能力核定方案 1.2 生产计划编制规定 1.3 生产计划报告范本 1.4 生产计划执行规定 1.5 生产计划控制制度 1.6 生产计划变更规定第 2 章 工厂物料采购管理 2.1 采购计划管理制度 2.2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 2.3 物料采购合同范本 2.4 工厂采购管理流程 2.5 采购作业管理制度 2.6 采购招标作业细则第 3 章 工厂生产设备管理 3.1 设备购买执行规定 3.2 设备购买合同范本 3.3 设备安装工作标准2 3.4 设备保养管理制度 3.5 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3.6 设备备件管理制度 3.7 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3.8 设备转让管理规定 3.9 设备封存管理规定第 4 章 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 4.1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4.2 技术引进管理制度 4.3 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4.4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4.5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4.6 工艺装备管理程序第 5 章 工厂生产质量管理 5.1 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5.2 质量提案管理规定 5.3 试制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5.4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定 5.5 制程质量管理制度 5.6 仪器量规管理办法3 5.7 成品质量检验制度 5.8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5.9 质量文件管理办法第 6 章 工厂作业方式管理 6.1 5S 活动检查及奖惩办法 6.2 废弃物处理管理规定第 7 章 工厂物料成品仓储管理 7.1 物料入库管理规定 7.2 成品入库管理规定 7.3 入库物品验收规范 7.4 产品仓储管理流程 7.5 仓库规划管理制度 7.6 工厂仓储管理制度 7.7 库存物资盘点制 7.8 物料出库管理制度 7.9 物料发放管理规定 7.10 仓库领料管理规定 7.11 仓库退料管理规定 7.12 产品发货管理办法 7.13 物料库存控制制度4 第 8 章 工厂物流管理 8.1 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8.2 运输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8.3 配送工作管理制度 8.4 货品运输控制制度 8.5 货品包装管理制度 8.6 货品装卸搬运制度 8.7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8.8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第 9 章 工厂成本费用管理 9.1 采购成本控制流程 9.2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9.3 质量成本控制制度 9.4 物流成本控制制度 9.5 行政费用管理制度第 10 章 工厂标准认证管理 10.1 产品认证准备方案 10.2 质量标准认证准备规定 10.3 质量体系建立控制制度5 10.4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制度 10.5 ISO14001 建立实施方案第 11 章 工厂生产外协管理 11.1 外协计划管理制度 11.2 外协技术管理制度 11.3 外协质量管理制度 11.4 外协厂商管理制度第 12 章 工厂生产安全管理 12.1 安全生产管理流程 12.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2.3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12.4 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 12.5 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2.6 保安执勤管理办法 12.7 厂区出入管理办法第 13 章 工厂车间管理 13.1 生产进度控制管理办法 13.2 班组交接班管理规定 13.3 班组文明生产管理制度6 13.4 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办法 13.5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13.6 工厂车间保密管理规定 13.7 车间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13.8 工具保管发放管理规定第 14 章 工厂后勤管理 14.1 员工宿舍管理流程 14.2 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14.3 员工食堂管理流程 14.4 员工食堂管理制度 14.5 食堂卫生管理规定第 15 章 工厂环境管理 15.1 卫生管理制度 15.2 环境绿化管理规定第 16 章 工厂行政管理 16.1 会议管理工作流程 16.2 办公会议管理制度 16.3 会议室管理规定 16.4 车辆使用管理流程7 16.5 行政车辆管理制度 16.6 工厂资产管理制度第 17 章 工厂人力资源管理 17.1 招聘计划编制流程 17.2 工厂员工招聘制度 17.3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17.4 生产员工考核制度 17.5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17.6 员工劳动合同范本8 第1章工厂生产计划管理9 1.1 生产能力核定方案 受控状 文案 生产能力核定方案 名称 文件编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一、目的 ① 准确衡量工厂的生产能力。 ② 为生产计划制订的准确性与可实现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工厂生产能力核定 生产能力核定是指对企业、车间、班组或设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 产能力进行计算和确定,又称生产能力查定。具体来说,生产能力核 定就是通过对人员数量、技术水平、固定资产三大因素的调查,在查 清现状的基础上将这些因素加以确定,从而计算出企业的生产能力。 1.生产单一品种时生产能力的核定。 (1)实验量法。 当只生产一种产品时, 计算生产能力时使用该种产品的实物量即 可,计算公式如下: 设备组生产能力=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单位设备 产量定额 门 考证部 态10 =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设备数量 单位产品台时定额(2)生产面积法。 当产品生产的生产能力取决于生产面积时, 用于计算生产能力的 公式如下:间 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 生产面积的有效利用时 ? 生产面积数量? 单位产品占用时间 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3)联动机单位时间法 ① 所生产的产品使用连续开动的联动生产时,生产能力一般采 用下列的公式进行计算: 联 动 机 单 位 时 间 生 产 能 力的有效工作时间 = 原料重量? 单位原料产量系数? 计算能力时间内联动机 原料加工周期的延续时 间联动机生产能力=联动机单位时间生产能力×生产时间 说明: 单位原料的产量系数是指使用一单位的原料可生产出的产 品的数量。 ② 在核定流水线的生产能力时, 按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和规 定的节拍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流水线生产能力= 流水线有限工作时间节拍说明:节拍是指流水线上两件相同制成品生产的时间间隔。 2.生产多品种时生产能力的核定。 (1)标准产品法。 ①将不同品种或规格的同类产品按照产品的实际情况折算成标 准产品。11 ②按单一品种的生产能力核算方法来确定设备组或生产现场的 生产能力。 (2)代表产品法 代表产品是指反映工厂专业方向并且产量大、劳动量大的产品, 或者产量大、在结构上与工艺上有代表性的产品。代表产品法生产能 力核定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① 按照产品反映工厂专业方向、产量和耗费劳动量较大、工艺 过程具有代表性的原则选择一款产品。 ② 将选出的产品按照单一品种生产能力的核算办法计算出该种 产品的生产能力。 ③ 分别计算其余产品与选出产品的换算系数。 换算系数=其余产余产品的台时定额 代表产表产品的台时④ 计算其余产品的计划数量换算为代表产品时的数量,并计算 出产品的总数量。 其余产品换算后的产量=其余产品的计划产量×换算系数 产品的总数量是不同品种的产品的生产数量之和。 ⑤ 计算各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具体计算公式如 下: 比重= 各产品的生产数量总产量⑥ 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产品生产能力=代表产品的生产能力? 比重 换算系数12 其中:代表产品的换算系数为 1。 (3)假定产品法 使用条件为:当工厂生产的产品品种复杂且各种产品的结果、工 艺和加工劳动量相差巨大,难以确定工厂的代表产品时,采用假定产 品法核定工厂的生产能力,操作步骤如下。 ① 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具体公式如下: 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具体产品台时定额? 具体产品计划产量总产品计划产量② 计算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具体为使用单一品种生产能力的 核算方法计算出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 ③ 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 具体产品计划产量 ?总产品计划产量3.综合核定工厂的生产能力。 (1)综合平衡生产环节。 核定完各个生产车间(生产环节)的生产能力后,还要将它们进 一步加以综合平衡。综合平衡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 各个基本生产车间之间的能力综合。 ② 查明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对基本生产部门的配合情况,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 当各个生产车间(或生产环节)之间的能力不一致时,整个 基本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通常按主导的生产环节来核定。 (2)确定主导环节。 主导环节一般是指产品生产的主要工艺加工环节。13 ① 当企业的主导生产环节同时有几个,且各个环节之间的能力 不一致时,主要根据今后的市场需求量来核定它们的生产能力。 ② 如果该产品的需求量大,可以按较高能力的主导生产环节来 定,其他能力不足的环节,可以组织外部生产协作或进行技术改造来 解决。否则,就按薄弱环节的能力来核定。对于能力富裕的环节,可 以将多余的设备调出,或者可以较长期接受外协订货。 (3)协调基本生产部门与辅助生产部门。 一般来说, 当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与辅助生产部门的能力不一致 时,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应当按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来核定,但仍需 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① 查定、验算辅助及附属部门的生产能力。如果辅助生产部门 的能力低于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 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其供应和服务能 力,以保证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②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富裕的辅助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14 1.2 生产计划编制规定 受控状 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规定 名称 文件编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目的。本规定编制目的如下。 1.保证所编制生产计划与工厂的经营目标相匹配,并与工厂的 生产能力与物料供应能力相适应。 2.生产计划生产出的产品数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 并能确保紧急订单的完成。 3.保证编制的生产计划能够平衡工厂各生产车间的差能,并能 有效控制库存。 第 2 条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厂各阶段生产计划的制订。 第2章 制订计划的责任部门及时间要求 门 考证部 态第 3 条 工厂生产计划的编制由工厂的生产部负全责, 各相关职 能部门协助生产部的计划编制,并提供数据、资料支持。 第 4 条 年度生产计划应于每年年度预算下达后的 7 个工作日之 内完成,在 10 个工作日之内呈生产总监与总经理审阅后,转交给各 相关部门做相关的部门计划。15 第 5 条 生产统计员应在每月 25 日前收集、整理完毕相关的资 料、数据,作为生产经理编制月度生产计划时的参考。 第 6 条 生产经理应在每月 29 日前在平衡年度生产计划及考虑 各种因素变动的基础上制订月度生产计划草案,提交于 29 日召开的 月末生产会议进行讨论、会签。 第 7 条 生产部应于每月 30 日将生产计划下发给各生产单位和 相关职能部门,供相关职能部门做出相应的计划。 第3章 编制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第 8 条 生产部编制生产计划时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工厂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 2.国内外的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资料。 3.计划期内产品的预测销量、上期合同的执行情况。 4.技术部提交的计划期内新产品试产计划。 5.上期生产计划的完成状况。 6.仓储部提交的成品库存及原料库存状况。 7.生产现场的统计资料。 第 9 条 生产部在编制生产计划前必须进行工厂生产能力的核定,要全面计算、平衡、核定出工厂现有的生产能力。 第 10 条 生产部在拟定计划指标或方案时,应根据生产需求及 工厂的实际生产状况进行拟定。 第 11 条 生产部所拟定的计划指标和方案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内容。16 1.产品质量、产量、产值、利润等指标。 2.生产进度的控制状况。 3.生产品种的合理搭配。 4.生产指标的分解状况。 第 4 章 生产计划草案的制订 第 12 条 生产部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拟定生产基表或方案时,所 拟出的指标或方案的数量不低于两个, 供各相关部门进行择优、 评估、 确认。 第 13 条 生产部应根据确认后的生产指标或方案编制生产计划 草案,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综合平衡与评估。 第 14 条 生产部在编制生产计划草案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1.现有库存量能满足生产的部分不列入计划。 2.确定适当的批量与间隔区,保证生产计划的经济性。 3.检查生产设备的负荷量是否会剧烈波动、是否已超过其极限 或低于其生产能力。 4.涉及的内容、概念必须具体化。 第 15 条 相关部门在平衡、评估生产计划草案时,应从以下五 个方面进行考虑。 1.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的平衡度。 2.生产计划与劳动力的平衡度。 3.生产计划与物料供应的平衡度。 4.生产计划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度。17 5.生产计划与现金的平衡度。 第5章 生产计划的确认与实施第 16 条 生产部所编制的正式生产计划应以经过生产总监与总 经理审批后的生产计划草案为标准。 第 17 条 生产部应将编制好的生产计划及时下发到相关部门, 并监督生产计划的落实情况。 第 6 章 附则 第 18 条 本规定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 有。 第 19 条 本规定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 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18 19 1.3 生产计划报告范本 受控状 文案 生产计划报告(范本) 名称 文件编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一、上月生产概况 工厂上月完成生产任务量为 在上月中完成了计划额度的 97%, 分析未完成额度主要是因为不 可控的因素(大面积的停电)导致,但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两个方 面的问题。 (1)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 (2)车间设备保修率为 %。 %,低于计划额度。 门 考证部 态二、本期生产计划制订依据与指导思想 1.制订依据20 本期计划在充分考虑年度计划的平衡、 市场预测、 工厂产能分析、 上期执行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2.指导思想 (1)工厂今年总产值增长原则。 (2)产品质量原则。 (3)生产平衡原则。 (4)生产计划的柔性原则。 三、本期工作的重点 (1)保证 A 产品与 C 产品的交货期。 (2)保证解决 B 产品在上期所出现的质量问题。 (3)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其平稳运行。 (4)精加工车间的现场管理。 (5)总成车间的生产配套平衡。 四、本期计划产值 本期计划产值为 体如下表所示。 万元,希望各部门通力合作完成任务,具产品计划产值表 产品名称 A B21数量产值(万元) C D E 五、具体生产单位的生产计划 1.××车间 A 类产品计划表 产品型 数量 号 客户 交货日期 负责人 备注合计 备注 2.××车间 B 类产品计划表 产品型 数量 号 客户 交货日期 负责人 备注22 合计 备注××工厂生产部年月日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1.4 生产计划执行规定 受控状 制度 生产计划执行规定 名称 文件编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为确保生产计划顺利执行并使生产的进程更加流畅, 特 制定本规定。 第 2 条 宜。23态考证部 门本规定适用于各相关部门在执行生产计划时的各项事 第 3 条 生产计划的执行要达到以下标准。 1.确保生产作业计划能够有效执行,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管理, 达到生产成品、产品质量和生产时间的平衡。 2.确保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设备故障、物资保障、能源供应 以及其他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完善的处理。 3.确保紧急插单的执行在时间和调整成本上达到平衡。 第2章 生产计划执行的基本规定第 4 条 生产部应将年度生产计划分解,制作月度生产计划,并 于每月月底前将生产计划下发给相关的部门,包括生产车间。 第 5 条 与生产计划的执行相关的部门根据生产车间应收集的相关信息,制定生产进度表或生产计划配合进度表并上交生产部。 第 6 条 各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部下达的经过综合平衡后的生产进度表计算车间的生产预定量,上交生产部。 第 7 条 日常生产计划应执行以下的规定。 1.生产车间应在每天工作结束后,汇总当日的生产数量并执行 入库且在入库台账上进行登记。 2.生产车间应根据入库量的数据,计算当日产量与进度计划产 量的差距,将此项数据填入生产日报表并上报生产部。 3.生产部根据生产日报表中反映的超产或生产不足情况,进行 调配生产,并与相关部门协调;但如若改动生产计划必须经过生产总 监的审批。 4.质量管理部应做好每天的产成品的检验工作,对产成品进行24 各项检查,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 第 8 条 生产部每 10 天对当月的在制品进行一次盘查。在系统 地调查完当月生产状况后,计算各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产量与生产 计划的差距,进行调整、平衡。 第 9 条 各生产车间如果因为事故的发生而减少生产, 无法完成 预定产量时,生产部应根据相关资料,将可以安排到下月的生产任务 移至次月的生产计划中。 第3章 一般日程计划规定第 10 条 生产部应掌握各生产车间的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在 考虑预定的生产加工单及订单中有关产品交付日期的要求和物料供 应计划的基础上,确定产品交货的时间,并将时间期限记入所下单的 生产指令中。 第 11 条 生产部应每月召开一次与产品相关的联合会议,以季 度预算为基准, 在参考销售部的要求的基础上, 制定生产目标及预算, 具体要求如下所示。 1.采购物料要按一季度中不同的产品在进行生产制造时所需的 物料数量进行供应,并将物料需求分解到月。 2.所接到的订单应按照一季度事由时间(全部生产时间减去以 前的订单所占用的时间)安排,具体分解到月。 第 12 条 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完成进入成品库后,应办理规 定的手续并填写完成报告。 第 13 条 生产部需要每月对各生产车间的产品完成报告进行汇25 总,编制成综合的完成报告书并向相关的部门进行通报。 第4章 生产分配规定第 14 条 仓库常备物资、零部件的供应应根据下面的资料确认 其在生产时所需要的数量。 1.每月生产计划实施表。 2.库存余额表。 3.其他。 第 15 条 工厂半成品生产所需物料应按照半成品余额表、每月 生产计划实施表、库存余额表、等资料确认数量。 第5章 生产调查规定第 16 条 生产部应每天调查产品的实际产量、生产进度的延缓 时间,并按月计算与劳动时间相应的产品实际数量,通报相关部门。 第 17 条 生产部应每天调查生产中的半成品数量,并把控制半 成品、掌握进度、对生产迟缓采取等对策的资料合在一起,作为半成 品余额报告的原始资料。 第 18 条 生产部应于每月的 20 日之前, 制作包含下面内容的成 本计算资料。 1.综合半成品余额报告书:制作综合半成品余额报告书需要生 产计划执行表、半成品调查表等资料。 2.零部件进出余额月报表:制作零部件进出余额月报表需要物 料供应进度表、物料库存表等资料。 第 19 条 生产部制作相关的统计表,包括产品产量统计、不良26 产品统计、耗费物料统计、外购物料统计、半成品余额统计、生产延 期统计、设备故障统计、生产效率统计等以充分掌握生产的信息,保 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第 6 章 附则 第 20 条 本规定由总经理办公室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总 经理办公室所有。 第 21 条 本规定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 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1.5 生产计划控制制度 受控状 制度 生产计划控制制度 名称 文件编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为加强对生产计划执行中的控制管理, 促进各级生产单 位和生产辅助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做好生产计划控制各个方面的工 作,保证生产计划的按期完成,特制定本制度。27态考证部 门 第 2 条本制度适用于与生产相关的生产单位和生产辅助部门在生产计划的控制过程中的各项事宜。 第 3 条 职责。各部门职责如下。 1.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计划的控制及生产进度的管理工作,并协 调在此过程中各个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关系。 2.各生产车间负责各自车间内的班组及作业管理,严格按照生 产部所下达的计划安排生产,按预期计划掌控生产的进度,合理安排 生产现场的人、机、料,对本车间的生产计划负全责。 3.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生产的辅助工作,要按照生产计划 及进度要求做好本部门的本职工作并保证质量。 第2章 第 4 条 生产环节的控制各生产车间要按照生产部下达的生产计划严格分配作业,并准时按照规定的日期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在生产线上的进度 要求,保证产品的交货期。 第 5 条 生产部应在生产当日结束时拟订第二日的生产计划, 并 将物料需求计划在当日报送仓储部; 仓储部接到生产车间的物料需求 后,必须在生产车间次日上班前将物料准备完毕。 第 6 条 各生产车间在每日上班后应召开由车间主任主持的简短的生产早会,其内容包括以下三项。 1.总结昨日生产状况。 2.指出目前完成生产计划的情况及存在的不足。 3.布置生产任务及工作要点。28 第 7 条 在进行正式生产前, 各班组应花费一定时间做好生产的 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保养、工具的摆放及物料的领取等工作,由生 产车间主任负责监督,以此来保证生产的进度。 第 8 条 各生产人员在产品生产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与设备操作的规范进行生产, 防止因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造成产品不合格及 设备故障,以及生产时间的浪费,从而导致生产进度的拖延。 第 9 条 质量管理部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做好巡检与验收工作, 经检验过的半成品与成品必须标注显著的标记,并及时登记检验台 账。检验台账上检验时间的记录要具体到分钟。 第 10 条 检验好的成品在入库后,生产车间的相关人员要根据 入库凭证及时登记生产日报表,并将其上报生产部。 第 11 条 生产中出现的突发事故,生产部应派人进行处理及调 整资源,任何部门及人员不得进行干扰,应按生产部人员的调整指令 调整生产。 第 12 条 接到客户的需求计划更改或临时急需订货单时,销售 部要及时与生产部联系,生产部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生产 计划报生产总监及总经理同意后,通告相关部门及各生产单位执行。 第3章 生产进度的掌控第 13 条 生产车间进行投料生产后,生产部应派出专员随时了 解和掌握生产的实际现状和进度状况,如果生产进度发生延误,应督 促相关部门进行改善。 第 14 条 生产部应根据各生产车间的日报表了解车间的生产进29 度是否偏离生产计划,并派出人员不定期到现场了解生产入库数、各 工序的传递状况、品质状态等生产实际情况,将生产过程中物料及不 良品的返修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质量管理部进行协商,加强 对各品质控制点的管理。 第 15 条 生产部应根据掌握和了解的生产情况对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哪些车间或品种的进度与计划不符,是否存在在制品过多等 现象并及时做出调整。 第 16 条 生产部对已发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应会同相关的生 产车间查明原因,并组织生产管理人员对每天的生产状况进行总结。 第 17 条 对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或车间整改, 并落实具体人负责和具体整改日期。对于所有阻碍计划执行的问题, 都必须在既定的时期内由专人负责进行整改; 对于整改协调过程中出 现的争议要及时报生产总监甚至总经理进行协调和解决, 以确保生产 计划的严肃性和可执行性,推动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第4章 作业现场的控制第 18 条 各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计划的进度安排表对各自车间 内的产品、数量、质量、生产设备等进行平衡,控制投产量与投产设 备的数量,防止造成生产的中断或零部件的积压。 第 19 条 对生产现场的信息,各生产车间要进行迅速的反馈, 对可能影响生产进度的信息要高度重视,及时调整生产,若需要相关 部门的配合则及时上报生产部。 第 20 条 为保证生产进度,生产现场的环境要井井有条,各类30 物品按设定的区域置放,各条通道不得占用,防止为此花费多余的生 产时间,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 第 21 条 各生产车间要做好对半成品流转的管理,确保半成品 的数量与质量,做好与其他车间的衔接工作。 第 22 条 生产余力的管理要求。 1.各生产车间要掌握用于生产的机械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实际生 产能力,统筹协调好作业的分配与调整,谋求生产计划的工作量与生 产能力之间的平衡。 2.当生产工作量超负荷时,要及时上报生产部,生产部应通过 加班、外包、延长交货日期、调配其他闲散人力或增加机器设备等办 法加以解决。 3.当生产工作量负荷不足时,说明生产有余力,生产部应采取 提前生产计划进度或支援其他生产车间等调整措施, 减少窝工现象的 发生。 4.各班组出现余力问题时要及时向车间主任报告,由车间主任 组织调整平衡;生产车间出现余力时,向生产部报告,由生产部出面 组织在全工厂范围内调整平衡。 第5章 生产信息的控制第 23 条 各生产车间应加强对生产信息原始记录登记的管理, 通过生产部下发的各种生产控制表单,将相应的生产信息进行登记, 并每日一报,便于对生产进度进行掌控。 第 24 条 对各生产组织及职能部门在生产信息方面的要求。31 1.生产班组。在每日工作完成后将当日生产的产品种类、型号、 数量、质量的情况上报生产车间。 2.生产车间。接到生产班组的汇报后,将其进行汇总,上报生 产部。 3.仓储部。将每日材料发货数、库存数、半成品、成品入库数、 库存数、发货数等上报财务部、销售部、生产部、采购部。 4.质量管理部。定期将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上报生产总监,对 于发生的重大质量问题应该及时上报。 第6章 生产调度会议第 25 条 生产部于每周一召开包括车间主任与调度员参加的生 产调度会议,以加强对生产计划的控制。 第 26 条 在会议中,各生产车间的主任应向生产部汇报上周的 生产进度情况、各种品种的完成情况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调度员汇 报生产调度中存在的问题。 第 27 条 对于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生产部应及时解决;需要 其他部门协助的,由生产部负责与其他部门协商后解决。 第 28 条 生产调度会议必须指定专人对进行会议记录,重点记 录会议中车间主任与调度员所反映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防止问题遗 漏。 第7章 意外、紧急情况的处理第 29 条 各生产车间对生产中所出现的意外、紧急状况要及时 上报生产部,不得隐瞒。32 第 30 条 发生的意外、紧急情况若涉及人身安全,必须在第一 时间对人员进行救助。 第 31 条 面对所发生的意外、紧急情况,各生产车间的管理人 员要冷静面对,保护好现场,等待相关的人员进行处理。 第 32 条 发生的意外、紧急情况造成生产进度拖延时,生产部 要调动其他空闲的设备进行生产或对生产作业进行调整, 保证生产的 进度。 第 33 条 当发生的意外、紧急情况打乱生产计划,需要对生产 计划进行修改时,生产部必须上报生产总监及总经理,经审批同意后 对生产计划进行修改, 并及时通知相关的职能部门做好生产延期的准 备。 第 8 章 附则 第 34 条 本规定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 有。 第 35 条 本规定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 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33 1.6 生产计划变更规定 受控状 制度 生产计划变更规定 名称 文件编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为规范工厂生产计划变更时的管理行为, 保证生产计划 更流畅地执行,减小因生产计划的变更带来的成本支出,特制定本规 定。 第 2 条 本规定适用于对生产计划变更时事项管理。 第 3 条 本规定所指的生产计划变更是指因市场需求变化、 生产 条件变化或其他因素导致需要调整预订的或正在执行的生产计划。 第2章 生产计划变更时各部门职责 门 考证部 态第 4 条 销售部负责收集、管理产品的订货信息及需求信息,对 于紧急的订单或要求及订单取消的情况要及时通知生产部, 申请更改 预订的或正在执行的生产计划。 第 5 条 生产部负责对更改生产计划的要求进行评估, 并拟定相34 关的生产更改通知,通知相关生产单位和部门。 第 6 条 与生产相关的部门如采购部、仓储部、财务部等职能部 门负责根据生产更改通知调整本部门的计划,配合生产部门的生产。 第 7 条 各生产车间负责提出更改计划, 根据更改通知及时调整 生产作业,按照更改通知的要求组织生产,并将更改的实施计划报生 产部批准。 第 8 条 生产总监负责审核生产更改报告及调整生产计划。 第 9 条 各生产班组负责严格按新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第3章 生产计划变更时的管理第 10 条 为保证生产的稳定性,生产计划原则上不允许变更, 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允许生产计划的变更。 1.客户要求追加或减少订单的数量时。 2.客户要求取消订单时。 3.客户要求修改交货期时。 4.客户提出其他要求影响生产计划的正常执行时。 5.生产进度发生延迟影响交货期时。 6.物料的短缺将导致长时间的停工,影响生产进度时。 7.出现疑难技术问题而延误生产时。 8.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需要延迟进行生产时。 9.出现其他影响因素导致生产计划必须进行调整时。 第 11 条 生产部遇到上述情形后, 要对现有情况进行成本评估, 以确认是否必须进行生产计划的调整。35 第 12 条 生产部确定需要改变生产计划时,应编写《生产计划 更改报告》并报生产总监批示。 第 13 条 生产部需要根据批准的 《生产计划更改报告》 “生 编写 产计划更改通知单”“生产计划更改通知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 1.生产计划更改的原因。 2.生产计划更改后的生产单位及生产时间。 3.原生产计划的安排状况。 4.更改后的生产计划的安排状况。 5.需要各相关部门注意配合的事项。 第 14 条 若生产计划更改的范围较大,生产部应召集各生产车 间主任和相关部门进行讨论、确认。 第 15 条 生产计划更改后,新的生产计划与原生产计划相比有 较大变动时,生产部应在“生产计划更改通知单”后面附上新的月生 产计划。 第 16 条 “生产计划更改通知单”及其附件除生产部自己保存 外,应按照生产计划的发放要求,下发到销售部、技术部、质量管理 部、采购部、仓储部及各生产车间。 第 17 条 各相关生产车间与部门接到“生产计划更改通知单” 后,应立即根据更改要求对本部门的工作计划进行调整,以保证生产 的顺利执行。 第 18 条生产部对生产计划更改后各生产车间新的生产作业安排要进 行详细的记录,并保存好相关记录。36 第4章生产计划更改后的管理第 19 条 生产计划更改后对生产部的要求。 1.修改月生产计划及每日的生产进度安排。 2.确认并追踪计划变更后的物料供应状况。 3.协调各相关部门应计划的变更而产生的工作调整与配合。 第 20 条 生产计划更改后对销售部的要求。 1.修改产品销售计划或出货计划。 2.确定计划更改后各生产订单的交货期是否能够得到保证。 3.处理因计划的变更而产生的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的事宜。 4.处理出货安排的各项事宜。 第 21 条 生产计划更改后对技术部的要求。 1.确认技术资料、生产工艺、作业标准的及时性、完整性。 2.确认设备的运行状况。 3.确认工位器具的准备、使用状况。 4.确认生产技术的变更状况。 第 22 条 生产计划更改后对质量管理部的要求。 1.确定产品检验标准、产品检验规范的完整性。 2.确定用于检验、试验产品的设备、仪器的状况。 3.确定产品质量的检测重点。 第 23 条 生产计划更改后对采购部的要求。 1.确认生产所需物料的供应情况。 2.确定需要加订的物料数量及处理情况。37 3.处理与供货厂商的相关事宜。 第 24 条 生产计划更改后对仓储部的要求。 1.确认库存物料的状况。 2.负责生产现场多余物料的接受、保管、清退事务。 3.管理好其他的物料仓储。 第 25 条 生产计划更改后对生产车间的要求。 1.处理计划更改后物料的盘点、清退、处理事宜。 2.进行生产作业的安排调整。 3.进行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的调度。 4.确保新的生产计划能按期完成。 第 5 章 附则 第 26 条 本规定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 有。 第 27 条 本规定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 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第2章工厂物料采购管理2.1 采购计划管理制度 制度 采购计划管理制度 名称 态38受控状 文件编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为规范工厂采购计划的管理, 确保编制好的物料采购计 划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并且保证库存物料数量的经济合理, 特制定本制 度。 第 2 条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采购部在编制采购计划、 采购预算时 的管理事宜。 第 3 条 采购计划管理的原则。 1.与工厂经营目标一致原则。 2.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原则。 3.经济合理性原则。 第 2 章 管理单位及部门职责 第 4 条 划。 第 5 条 质量管理部、 技术部负责提供下期生产计划中各部门工 作中所需要的物料清单。 第 6 条 全库存报表。 第 7 条 生产部负责提供不同阶段的生产计划及生产物料需求39考证部 门销售部负责提供已预定的销售订单清单及销售预测计仓储部负责提供仓储物料的存量报表及各种物料的安 清单,并注明各种物料的需求期限及预估价格。 第 8 条 采购部作为物料采购计划的管理单位, 负责物料采购计 划的编制、采购预算的编制、供应商的认证、采购进度计划的执行及 采购计划的其他管理事宜。 第 9 条 财务部负责提供上期或上年度的物料单价、次年度汇率、利率等预算基准,并负责采购部所编制的采购预算及采购费用支 出的审核。 第3章 采购计划编制要求第 10 条 采购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七项内容。 1.销售计划。 2.生产计划。 3.其余各部门的物料需求计划。 4.物料库存报表。 5.购买物料的厂商及市场状况。 6.采购计划的历史数据及上期执行状况。 7.工厂资金供应能力及采购预算。 第 11 条 采购计划的编制原则。 1.量力而行原则。编制的采购计划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并考虑 到工厂的及时支付能力。 2.适度超前原则。编制采购计划时要充分考虑物料的先进性, 考虑物料的现实需求与前瞻需求,在工厂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度提 高采购物料的余量与内在品质。40 3.成本经济型原则。编制采购计划时充分考虑采购物料与其后 续成本支出,按照降低采购成本的总要求,合格地确定规格型号等具 体的技术参数。 4.物料分类原则。编制采购成本时需要将采购的物料按照轻重 缓急分为不同的等级,对重点物料或急需物料要确保优先安排采购。 5.提高采购整体效益原则。 (1)对采购价格容易随季节变化的物料,编制采购计划时应将 其安排在价格处于低谷的淡季进行采购。 (2)对相近或相同的物料采购,编制采购计划时尽量安排一次 性采购。 (3)对经过认证能够满足工厂需求的供应商,编制采购计划时 尽量将不同的产品安排在一个供应商名下进行集中采购。 6.落实采购预算原则:采购预算表规定的范围和项目必须列入 采购账户,采购物料的数量和资金来源必须与采购计划相对应。 第 12 条 采购计划的内容。 1.采购物料的数量、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 2.采购物料的价格及供应商。 3.采购物料在生产中的投入使用阶段。 4.采购的全部物料划分模块的标准及每个模块下包含的项目。 5.编制每个采购模块在采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时间表,并根据 每个模块的采购时间表确定全部采购的时间表。 6.签订采购协议时所用的合同类型。41 7.整个采购工作的协调管理工作。 第 13 条 销售部门及生产部门应在每年 12 月 25 日或每月的 27 日之前将下年或下月的销售计划、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物料需求报 送采购部,方便采购部编制采购计划及采购预算。其他部门的需求计 划按照生产部计划的报送转交时间统一报告给采购部。 第 14 条 采购部在收齐所有的物料需求信息后,应根据工厂产 品的行业特点、实际工作需要及工厂目前的物料配置,认真分析物料 的需求情况, 并结合工厂的财务状况对物料的需求采取必要的调整措 施。 第 15 条 采购部编制采购计划之前必须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 编制采购预算,采购计划的编制要严格控制在采购预算的范围内。 第 16 条 采购部制订出的采购计划草案应征求各个生产车间及 相关部门的意见, 各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分析采购 计划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或意见。 第 17 条 采购计划中每种产品的供应商必须经过工厂的认证, 对于无认证供应商的处理如下。 1.在产品上必须注明供应商未经工厂认证,提供不少于两家的 备选供应商。 2.编制出详细的供应商认证计划及进度安排,作为采购计划的 附件一并报主管副总及总经理审核, 但此项事宜不得影响产品的按时 供应。 第4章 采购预算的编制42 第 18 条 工厂的采购预算必须与工厂整体的预算相吻合,不能 独立于整体预算之外。 第 19 条 采购计划中的采购预算主要以工厂进行生产和经营所 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备件等为主,生产设备和工程材料则另行编制 单独的采购预算,不包括在计划期内的采购预算中。 第 19 条 编制采购预算的目标。 1.采购部门凭采购预算进行采购和控制采购用款支出。 2.方便财务部门据此筹措和安排采购所需的资金,保证资金支 付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第 20 条 采购预算的编制依据。 1.计划期间生产所需的物料数量。 2.预计的物料在期末的库存量。 3.本期计划末结转库存量。结转库存量由仓储部门和采购部门 根据各种物料的安全储备量和提前采购期进行确认。 4.物料计划价格。物料计划价格由采购部门根据物料的当前价 格,结合可能影响物料价格变化的因素确定。 第 21 条 在编制采购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到影响采购预算的因素,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采购环境。 2.工厂销售计划。 3.用料清单。 4.存量管制卡。43 5.物料标准成本的设定。 6.工厂的生产效率。 第 22 条 采购部门要根据物料采购的具体内容,选择包括固定 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等合适 的采购预算方法。 第 23 条 采购部应采用目标数据与历史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 预算数,并据此编制采购预算草案,递交财务部进行审核。 第 24 条 采购部应与财务部进行协商,在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现 实状况、市场状况和企业预算整体的基础上,对采购预算草案进行综 合平衡。 第 25 条 采购部应根据平衡过的采购计划草案编制正式的采购 预算,并报主管副总与总经理审批。 第 26 条 在编制的采购预算中,采购部必须对预算留有适当的 余地,以应付可能出现的紧急采购状况。 第 5 章 附则 第 27 条 本制度由采购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采购部所 有。 第 28 条 本规定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 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44 2.2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 受控状 制度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 名称 文件编45态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为规范工厂对采购合同的管理事宜, 做好采购合同的编 制、签订、执行、修改等工作,使其符合采购管理的要求及工厂的利 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 2 条 本制度适用于对采购合同管理的相关事宜。 第2章 采购合同的编写 门 考证部第 3 条 工厂采购部是采购合同的对口管理单位, 负责工厂采购 合同的编制、签订、执行、控制等管理事项。 第 4 条 采购合同的编写程序。 1.调查供应商。在编写合同前,采购部应组织专人对初选供应 商名单中的供应商展开调查,主要调查的内容包括供应商的经营范 围、银行资金、履约能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法人资 格、信用等级等方面,以确定可进行谈判的供应商。 2.进行谈判。采购部应与合适的供应商展开谈判,谈判内容包 括采购物料的价格、 数量、 质量、 供货方式、 货款支付等方面的谈判, 并根据谈判所形成的方案选择对工厂最有利的供应商。 3.拟定草案并评审。采购部应根据谈判所形成的方案拟定采购 合同草案,并交各部门进行评审,同时报送法律顾问审核及总经理进 行审批。46 4.拟写正式的采购合同。采购部应根据各相关部门、法律顾问 及总经理的意见对采购合同草案进行修订, 并据此形成正式的采购合 同。 第 5 条 正式的采购合同必须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合同签订双方的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2.标的的全程与价格或报酬。 3.标的的数量与规格型号。 4.标的的品质和技术要求。 5.标的的履约方式、期限、地点。 6.标的的验收标准和方式。 7.付款方式和期限。 8.售后服务和其他优惠条件。 9.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 6 条 采购合同的条款内容必须齐备、明确、具体,表达必须 严谨。 第3章 采购合同的签订第 7 条 工厂采购合同的签订原则上由总经理进行签订, 但金额 在 5000 元以下的经总经理的授权委托可由采购部经理代表工厂进行 合同的签订。 第 8 条 与工厂签订采购合同的供应商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并以 其自己的名义签订采购合同,如果委托别人代签,采购部应审验其委 托证明。47 第 9 条 工厂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其他任何 形式的合同视为无效合同。 第 10 条 对于金额在 10 万元以下的采购合同, 可以采用传真的 方式进行签订,即工厂将合同拟订好后传送给供应商,供应商进行盖 章签字后回传,工厂盖章签字后发给供应商回执,视为合同成立。 第 11 条 签订后的合同由财务部保管采购合同的原件并复印三 份,分别交行政部、采购部及法律顾问处进行保管。 第4章 采购合同的执行与控制第 12 条 合同签订后即具有了法律约束力,采购部应及时向供 应商发送订货单,使供应商及时准备工厂所需的物料。 第 13 条 采购部应配合质量管理部做好采购物料的进厂验收工 作,当所采购的物料不符合合同所约定的质量要求时,采购部应积极 联系供应商进行处理。 第 14 条 采购的所有物料都必须附带由供应商提供的验收报告,验收报告中应有供应商相关负责人的签字及公司章。 第 15 条 采购部应建立合同履约的管理台账,对双方的履约进 程逐次、详细地进行书面登记,并保存好能够证明合同履约的原始凭 证。 第 16 条 对于供应商需要按照样品或图纸加工的物料,如果存 在加工过程周期长、变数多、监控过程比较复杂的现象,要求供应商 提供进度安排,采购部根据进度安排与供应商进行联络,进行积极的 协商,确保物料能够及时运送到工厂。如果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将延缓48 工厂的生产, 采购部应减少在供应商处的采购数量并与其他供应商联 系,增加采购数量。 第 17 条 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采购部要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将供应商视为工厂的战略发展伙伴,便于在生产旺季加大物料采 购时能够及时供应,在生产淡季时能够缩减或取消物料采购的数量。 第 18 条 采购部应本着经济型的原则做好物料的采购进度控制 工作,既保证仓库中的采购物料库存最低,同时还能保证采购物料满 足生产的需求。 第5章 采购合同的修改与终止第 19 条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供应商的原因造成无法按量供 应的采购物料,采购部经调查核实,可与供应商签订新的采购物料的 数量规定,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进行执行。 第 20 条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例如 原材料价格或工资出现上涨,供应商无法按合同规定的价格交货)采 购部可与供应商进行协商,签订新的供货价格的条款,作为采购合同 的附件执行。 第 21 条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因不可抗力导致供应商无法按 时交货,采购部经过核实后,可与供应商进行协商签订双方的延期交 货规定,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执行。 第 22 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合同终止。 1.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继续执行,双方同意取消合同。 2.因市场环境或需求的变化一方提出取消合同,由双方协商解49 决赔偿事宜。 3.出现违背合同条款的状况。 4.逾期没有履行合同约定的。 5.发生符合合同条款中合约解除的事项。 第6章 合同纠纷的处理与合同管理第 23 条 当工厂与供应商所签订的合同出现纠纷时,其一般采 取如下处理方法。 1.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2.请第三方协调解决。 3.由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4.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第 24 条 采购合同的签订人员与资料管理人员要遵守合同的管 理纪律,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工厂将根据情节的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理。 1.泄露合同内容。 2.私自更改合同内容。 3.丢失合同。 4.在合同签订做资料保管中损害工厂利益。 第 25 条 参与采购合同履行与监督的人员违反工厂的相关规定,给工厂造成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工厂将根据性质与情节轻重 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 7 章 附则50 第 26 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执行。 第 27 条 本制度自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执行。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51 2.3 物料采购合同范本 文案 物料采购合同范本 受控状52 名称态 文件编 号 考证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 门 物料采购合同合同号: 甲方(需方) : 乙方(供方) :一、采购标的内容 采购标的表 计 等 标的名称 产地 型号、 规格 级 单 位 量 价 额 注 量 数 单 金 备合计金额(人 小写:大写:佰万拾万 万仟佰53 民币)拾元角分二、经××工厂(以下简称甲方)与××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协 商,双方达成了一致的协议条款,具体内容如下。 1.合同双方基本信息 合同基本信息表 单位名称 甲 方 法人代表 基 本 信 息 主要联系 人 E-mail 其他信息 单位名称 乙 方 法人代表 基 本 信 息 主要联系 人 E-mail 其他信息 2.目的54单位地址 联系方 式 联系方 式单位地址 联系方 式 联系方 式 甲方委托乙方制造本合约中所订购的物品, 乙方同意制造符合甲方 所提示规格的物品供应甲方。 3.采购价格 (1)合约中所记载的采购单价是根据甲乙双方的协议而订的,并 将其固定一年,每年按实际需要由甲乙双方重新协议并修订。 (2)当采购报价决定后,乙方应根据甲方所指定的格式、内容迅 速将报价明细提供给甲方。 (3)制造成本显著变动(超过±5%以上(含),影响到本合约所 ) 订的采购业务, 导致甲方或乙方希望修订采购单价时, 双方应以书面通 知对方以作为单价修订及实施日期的协议。 (4) 采购单价除双方有特别约定外, 是指为甲方的工厂交货价格。 (5)合约中所记载的购入数量,并不表示甲方向乙方保证购买数 量。甲方在本合约有效期间内,可变更采购数量, (予以追加或削减) 。 (6)目前合约中采购数量仅是甲方向乙方提供的参考值,合约期 满后, 如果方所采购的实际数量和该采购数量之间有大幅差异时, 双方 可以提出要求修改单价并做结算。 4.订货与交货期 (1)甲方依本合约订货单中已载明的交货日期及每次的交货数量 通知乙方。乙方应遵守订货单所载内容交货,除非甲、乙双方在事前以 书面形式同意变更订货单的约定内容外, 乙方的交货不得与订单的约定 内容有异。 (2)乙方对于甲方的订货内容如有异议时,如果是正常的订货,55 应于接订货单后 5 日(甲方的工作日)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如果 是紧急订货, 应于 1 0 日 (甲方的工作日) 以内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甲方。 若无乙方的书面通知,即表示乙方同意甲方订货单记载的交货及数量。 5.交货 (1)乙方于交货时需附甲方所指定的交货单及甲方指定的货品出 库验收报告,并务必于确定交货期限内交至甲方工厂。 (2)乙方应在交货前 7 日内,以电话或传真的形式向甲方提供交 货计划(内容包括合同号、货物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重量和体积的 约数、交货时间、地点、运输安排) 。甲方应及时做好准备,办妥一切 接货手续,在货物到达后 48 小时内提运完毕。 (3)因乙方的责任导致交货期延迟、必须紧急出货时,所需的费 用或甲方用别的方法向第三者发出订货时所需的费用等应由乙方负担。 因此导致甲方遭受损失时, 乙方还需赔偿其损失。 若因为不可抗力的导 致交货延迟,则乙方无需赔偿或负担其费用。 (4)应甲方的要求必须变更订单所记载的交货期的,应由甲、乙 双方协商后,以书面约定为准。 6.验收 (1)乙方所交的货物在入甲方的仓库时,甲方可要求乙方或乙方 的协作厂商进行会同检查。 甲方对于检查过的物品, 确定品质及数量均 合乎甲方的要求, 则办理验收手续, 并将验收复印件交予乙方一份进行 保存。 (2)未经验收的物品,如果在甲方的生产线上或客户处发现品质56 不良的情况,则责任归于乙方,由乙方负责。 (3)如果物料的外包装完好无损,但箱内设备发现短缺或损伤, 应由乙方负责补足或修理,其相关费用由乙方负担。 7.货款给付 (1)甲方给予乙方的货款方式分为预付款、发货款、验收款与质 保金四种,币种为人民币。 (2)预付款。甲方于本合同签署之日起,在 15 日内,将合同总成 交价的 20%作为预付款支付给乙方。乙方在收到上述款项后,以传真 形式向甲方确认。 如果甲方不按上述规定准时支付预付款, 则交货期做 相应的顺延。 (3)发货款。乙方按合同规定在发货时,将有关运输提单或自提 单、商业发票、装箱单和质量证书,以可靠方式寄递给甲方。甲方收到 以上单据的次日起 15 日内,将合同总成交价的 40%,作为发货款支付 给乙方。乙方在收到上述款项后,以传真的形式向甲方确认。如果乙方 采用汽车运输,则发货款在乙方货车到达甲方指定地点后给付。 (4)验收款。在采购物品通过甲方的验收之后,甲方在 15 日内, 将合同总成交价的 30%,作为验收款支付给乙方。乙方在收到上述款 项后,以传真的形式向甲方确认。 (5)质保金。甲方将留取合同总成交价的 10%作为乙方供货的质 保金。若乙方所供应的物料在 12 个月内无质量问题或后续服务到位, 甲方将在到期后全额支付给乙方, 乙方在收到上述款项后, 以传真形式 向甲方确认。57 (6)甲方和乙方应以书面方式相互通知各方的开户银行、账户名 称、账号。开户银行、账户名称、账号如有变更,变更一方应在合同规 定的相关付款期限前 20 天内以书面方式通知对方,未按时通知或通知 有误而影响结算的一方负逾期付款的责任。 8.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乙方运送的物料到甲方指定地点经甲方验收后, 物料的所有权从乙 方转移到甲方。 9.质量保证 (1)乙方对所交货品保证品质符合甲方所要求的式样规格。 (2)乙方交给甲方的货物自所有权转移后 12 个月以内(除非甲、 乙双方另有协议而有其他保证期间) ,当甲方发现有品质不良、数量不 足或其他隐藏性瑕疵时,处理如下。 ① 若是归属乙方的责任的,甲方应立即将不良内容通知乙方,并 可要求更换不良品、补充不足数量、整修瑕疵品、要求减价等,以减轻 甲方损失。 ② 若是由甲方的人为使用不当及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乙方不负 有任何责任。 (3)发生上述第①项的瑕疵致使乙方必须再次出货时,其有关再 出货的各项费用由乙方负担。 甲方如果因此而蒙受损失, 可向乙方要求 赔偿损失。 10.订货数量的取消处理 (1)甲方由于生产调节或市场环境等原因需要削减或全部取消订58 货量时,应立即和乙方进行协商,并由乙方调查甲方实际状况,若确实 有补偿的必要时,甲乙双方共同协议补偿的金额支付给乙方。 ① 有关于乙方已交的数量或已制造完成品,除非有特别约定,甲 方以合约中所定的采购期间为限,核算货品价格。 ② 在取消订单前,乙方也已准备完毕,或乙方已向第三者订货完 毕且已无法取消、转卖或留用的材料,除非有特别约定外,甲方以以合 约中所定的采购期间为限,核定原材料的金额。 ③ 核算半成品时,应包括材料和投入的人工费用。 (2)除上述条款,乙方不得向甲方提出其他的资金偿付或赔偿要 求。 11.规格变更 (1)甲方基于设计上或现实需要进行规格变更时,乙方有义务配 合物料的对应变更,按照甲方提供的新的规格及要求进行生产或备货。 (2)规格变更而导致物料价格变动时,依据甲方的管理办法另行 处理,本合约不作说明。 12.报告义务 (1)甲方可随时请求乙方出示乙方公告的财务资料,或对其财务 情况及营业状况等加以说明或迅速提交有关的报告书,乙方不得拒绝。 (2)乙方的事业发生重大的变更或有发生变更的可能性时,应立 即将其内容通知甲方。 (3)甲方在本合约有效期间,甚至终了后,因前两项所得知乙方 营业上或财务上的机密等事实,保证不泄露给第三者。59 (4)甲方有权知道合约中采购物料的生产进度或备货进度,对于 甲方的调查,乙方需提供详尽的资料,不得拒绝。 13.合约的终止 (1)甲方或乙方经协商中途终止合约时,需提前 3 个月通过书面 通知对方,经双方协议才可终止合约。 (2)中途终止合约时,已确定物品的合约仍继续有效。 (3) 发生下列情形或有充分的依据说明有发生下列情形的迹象时, 双方经过书面通告后,合约自动终止。 ① 违反本合约条款的任何一项。 ② 无正常理由而在期限内确定对方无履行合约的迹象时。 ③ 一方受到强制执行或销税滞纳处分、其他法律的处分或有工厂 重整、清算手续开始或做破产的宣告时。 ④ 发生资金减少、停止营业或业务转让、变更、合并的决议时。 ⑤ 受到停止营业、吊销营业执照或营业登记取消的处分时。 ⑥ 签发的票据遭受退票止付时。 14.违约与赔偿 (1)如甲方不按照本合同第 7 条规定准时支付款项时,应从最迟 付款日的次日起,每日向乙方偿付逾期付款部分总值的 0.5‰作为违约 金。此项违约金额以逾期付款部分总值的 5%为限度。 (2)如乙方不按照本合同的规定准时交货,乙方应从最迟交货日 的次日起,每日向甲方支付延迟交货部分货款的 0.5‰作为违约金。此 项违约金额以逾期移交设备部分货款的总值的 5%为限度。60 (3)如因乙方的原因导致合同没有到期却终止时,乙方除赔付甲 方的全部预算款外,另赔付给甲方总订货金额的 20%。 15.合约的修订 本合约的修订必须由甲乙双方的法人或合同签订人共同协商一致, 否则视为无效修订。 16.有效期限 本合同的有效期间是自合同签订日开始, 1 年为期。 以 但在期满前 2 个月,双方均无书面表示异议者,自合约期满日开始,则自动延续 1 年。 17.争议的解决 (1)本合同及其修订本的有效性、履行和与本合同及其修订本效 力有关的所有事宜,将受法律管辖,任何争议仅适用我国法律。 (2)甲乙双方因合同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时,首先应争取通过 友好协商解决,该协商应在 30 天内解决。 (3)协商不能解决时,合同的任何一方可将争议提交本地仲裁委 员会,并按该委员会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4)甲乙双方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时,双方同意以××人民法院为 第一审查管辖法院,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5)争议进行仲裁期间,除争议事项外,甲乙双方应继续履行本 合同中规定的各自义务和权利。 18.本合同一式两份,合同盖章生效后,甲乙双方各持一份。61 甲方: 签字: 盖章: 年 年 月 日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 月乙方: 签字: 盖章: 日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62 2.4 工厂采购管理流程63 部门 步骤总经理主管副总财务部采购部相关部门接收 采购 需求 收集相关资料 接收申请 申请物料采购制订 采购 计划 审批 审核确定采购计划内容编制物料采购计划选择合适供应商实施 采购 计划 审批 审核进行谈判编写采购合同签订采购合同发出订货单跟踪订货单接收货物物料验收货款 给付审批审核审核申请办理货款办理物料货款64 2.5 采购作业管理制度 受控状 制度 采购作业管理制度 名称 文件编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为加强对工厂采购的管理,规范采购工作,保证生产的 供应,控制采购的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 2 条 为。 第 3 条 采购工作的目标如下。 1.根据工厂生产的需求做好物料采购工作,保证生产物料的供 应。 2.在保证物料供应的前提下控制采购成本。 3.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优化工厂的供应渠道。 第2章 第 4 条 物料请购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采购部人员在进行采购作业时的相关行 门 考证部 态工厂的各物料请购部门应根据部门本身的职权向采购部提出请购申请,具体职权划分如下。65 1.生产部, :请购计划期间的用料或常备用料。 2.仓储部,请购预备物料或其他物料。 第 5 条 请购单的填写。 1. 用料部门的经办人员根据用料的预算及库存状况填写请购单, 填写时要注明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需求日期、请购部门及对物 料的特殊要求等,经部门经理审批签字后,送采购部门。 2.如果请购单不只一份,应按照需求日期的先后顺序装订成册 后送采购部门。 3.对于请购重要的材料或由特定供应商供应的材料,物料请购 部门应在请购单上特别注明或单独进行请购。 4.物料紧急请购时,请购部门应在物料请购单的说明栏中注明 原因,并使用紧急请购单填写,送采购部门。 5.物料检验需要精密的设备或繁杂的工序检验后方可采用时, 请购部门应在说明栏中注明物料检验所耗费的期限。 第 6 条 请购的审批权限。 1.请购物料的总金额在 10 000 元以下时,由部门经理审批。 2.请购物料的总金额在 10 000~50 000 元时,由生产副总进行 审批。 3.请购物料的总金额在 50 000 元以上时,由总经理进行审批。 第 7 条 请购单的撤销。 1.由于工作的失误等原因请购部门出现请购单的填写错误并已 送到采购部时,请购部门发现后应立即通知采购部,并在已填写好的66 请购单上写明撤销原因后取回请购单,但其中一联留采购部进行存 档。 2.若采购部门根据错误的采购单已发出订货单,采购部门应积 极同供应商进行联系,协商解决,取消订货单或转为其他或相近物料 的采购。 3.若因为人为原因造成工作失误,相关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3章 采购作业管理第 8 条 采购部门在接到物料请购单后的作业标准如下。 1.进行审核,对于越权的请购单审批直接退回请购部门。 2.收集所请购物料的仓储资料。 第 9 条 采购部门的人员根据物料请购单与仓储数量等资料计算最经济的物料采购数量,并根据各种物料的期限编制物料需求计 划,报主管副总及总经理审批。 第 10 条 采购预算的编制。 1.采购人员根据物料需求计划选用合适的方法编制采购预算。 2.编制的采购预算必须在考虑到工厂的销售计划与资金支付能 力的基础上对采购预算进行平衡。 3.编制好的采购预算必须得到财务部的审核通过。 第 11 条 供应商的选取。 1.对于所需物料的采购对象应从工厂的《供应商名单》中选取 合适的供应商。 2.若《供应商名单》中无合适供应商,则由采购人员走访市场67 进行询价,选择不少于三家的正当供应商。 3.组织由质量管理部、财务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对供应商进 行考察,把审查合格的供应商登记在工厂《供应商名单》中。 第 12 条 采购方式的选择。 1.工厂所采购的物品总金额超过 50 000 元时,必须采用竞标的 方式进行采购。 2.工厂的采购方式除选用规定的直接采购、间接采购等方法外, 还应根据物料的特性与需求量,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采购。 (1)集中采购。具有共同性的物料,使用集中采购可降低费用 时,采购部门应根据请购单需求定期进行采购。 (2)长期采购。凡经常使用且用量比较大的物料,采购部门应 联合其他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考核, 考核通过后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 协议。 第 13 条 采购部根据确定的采购数量、采购对象、采购方式、 采购时间等编制采购计划并报主管副总与总经理审批。 第 14 条 与供应商的谈判。 1.与供应商谈判的原则如下。 (1)合作原则。 (2)认同原则。 (3)平等原则。 (4)互惠互利原则。 (5)坚持客观标准原则。68 2.与供应商谈判的流程如下。 (1)与供应商联系。 (2)与供应商谈判。 (3)与供应商讨价还价。 (4)与供应商达成协议。 (5)签订合同。 第 15 条 采购部所拟定的采购合同必须经过财务部、法律顾问 与总经理的审批,三方就合同中的条款提出建议或意见,采购部人员 据此修订合同并与供应商协商。 第4章 采购作业的控制第 16 条 采购部人员根据采购合同的约定向供应商发出订货单 后,必须对订货单进行跟踪。 第 17 条 采购人员按照采购的先后顺序将物料订货单编辑成册,并结合采购进度计划制订每日的跟催计划,防止出现延期供货的 情况,影响生产的进度。 第 18 条 采购人员未能按采购进度采购时,填写“采购进度异 常报告单” ,注明异常的原因及预计完成日期,经采购部经理审核后 转送请购部门,根据请购部门的意见拟定对策进行处理。 第 19 条 采购的货物到达工厂后,采购人员应办理相应的接受 手续,并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对采购的货物进行验收。 第 20 条 货款的给付。 1.采购部门将质量管理部、仓储部签字盖章的“物料验收单”69 与“物料进库单”收集整理后,交财务部门进行核算、付款。 2.若采购来的物料数量有缺失,则按照实际数量付款。 第 5 章 附则 第 21 条 本制度由采购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采购部所 有。 第 22 条 本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 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70 2.6 采购招标作业细则 制度 采购招标作业细则 受控状71 名称态 文件编 号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考证部 门第 1 条 为规范工厂的采购招标行为, 确保工厂的物料采购价格 合理、 质量上乘, 保证采购的招标本着公开、 公平、 公正的原则进行, 杜绝舞弊行为,特制定本细则。 第 2 条 本细则适用于对工厂采购招标的管理事宜。 第2章 招标前的作业细则第 3 条 工厂进行采购时的物料总采购额达到 50000 元时必须招 标采购。 第 4 条 采购部人员应编制物料招标报告报相关的领导审批, 招 标报告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招标内容。 2.招标方式。 3.招标方案。 4.招标计划。 5.投标人的资格条件。 6.评标小组的组建方案。 7.评标的依据及开标的安排。72 第 5 条 采购部应根据审批的招标报告编制采购招标文件, 其具 体包括以下内容。 1.招标通知,指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 2.招标人须知,指招标项目的相关信息。 3.招标项目简介,包括招标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 求、交货时间、交货地点、验收方式、付款方式等。 4.投标规定,指投标文件的编写要求、密封方式、发送方式、 发送份数及投标有效期等内容。 5.投标人资料要求,指投标人资质或资信的证明材料及对证明 文件内容的要求。 6.标底,指标底确定的办法。 7.评标与中标:指评标的标准、方式及中标的原则。 8.递交投标文件,指投标文件的递送方式、地点及截至时间以 及与投标人进行联系的人员姓名、地址、电话、邮箱等。 9.投标保证金,包括投标保证金的金额、缴纳方式及处理程序 等。 10.开标,包括开标的时间安排与地点安排。 11.采购合同,指一旦中标所签的采购合同的具体内容。 第 6 条 采购部人员应在发售招标文件前收集市场上的供应商信息, 并在采购部内部进行资格预审, 将预审合格的供应商编制成册。 第 7 条 采购部人员编制好的招标文件经主管副总、 法律顾问及 总经理审批后,向外发布招标信息,给预审合格的供应商发售招标文73 件,并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在规定日期内受理供应商的投标。 第 8 条 评标小组工作职责。 1.评标小组的组长由主管采购的副总担任,组员由采购部、质 量管理部、技术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人员担任。 2.评标小组的内部应制定具体、统一的评标标准。 3.各评标小组的成员应做到不偏不倚,一切以工厂的利益为基 准,不得徇私舞弊,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第3章 第 9 条 开标。 1.工厂的采购招标一律采用公开的开标方式。 2.开标的时间、地点按照招标文件中的规定安排,不得随意变 动,确因客观原因需要变动时,应及时通知各投标单位。 3.开标前要确认投标供应商的身份。 4.开标前需要检查投标书的密封情况,如果出现无密封或有明 显打开过的痕迹,则此次招标作废,同时要求各供应商重新投标。 5.开标时应宣布供应商的名称、投标的总金额、有无折扣等相 关内容。 6.工厂无时间审阅或在开标当天递送标书的投标工厂将不予考 虑。 7.开标后,不允许投标人改变其投标内容。 第 10 条 评标。 1.采购招标时的评标由工厂组建的评标小组全权负责。74招标过程作业细则 2.评标小组经过对投标文件的鉴定与分析、比价与议价,推举 合适的供应商,并编制评标报告。 第 11 条 定标。 1.总经理召开办公会议,从评标小组推荐的供应商中选择中标 的供应商。 2.采购部向中标的供应商发送中标通知书,并将招标结果通知 所有的投标单位。 3.采购部应与中标供应商积极联系,进行谈判,签订书面采购 合同。 第 4 章 附则 第 12 条 本作业细则由采购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采购 部所有。 第 13 条 本作业细则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自下发之日起 执行。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75 第3章工厂生产设备管理3.1 设备购买执行规定 制度 设备购买执行规定 名称 态76受控状 文件编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为规范工厂生产设备购买的行为, 加强对购买生产设备 的管理,确保生产设备的采购合理经济,特制定本规定。 第 2 条 本规定适用于管理生产设备购买的相关事宜。 第2章 设备购买行为标准 门 考证部第 3 条 工厂每年的设备购买计划应编入工厂的年度预算中, 确 因预算外的生产扩张或突发性的设备损坏等预算外情况发生需要购 买设备时,必须经过相关授权审批人的审批同意后方可办理购买事 宜。 第 4 条 设备申购单的审批。 1.设备申购部门所填写的设备申购单应经过部门经理、生产副 总及总经理的审批。 2.设备申购审批权限。 (1)设备价格在 5 万元以下的,由生产副总负责审批。 (2)设备价格在 5 万~50 万元的,由总经理进行审批。 (3)设备价格超过 50 万元的,必须报董事会进行审批。 第 5 条 设备使用部门需要购买生产设备时, 应提前填写设备申 购单,并经相关授权人员审批后交采购部进行核实。77 第 6 条 采购人员对设备申购单需要审核的事项。 1.所申购设备的原因是否充分,设备的名称、规格、质量、数 量、技术要求是否清晰。 2.所收购的设备是否经过了相关责任人的审批。 第 7 条 设备购买流程。 1.编审设备采购清单并报主管副总及总经理的审核。 2.采购人员根据所需的设备要求选择设备与厂商,应进行设备 价格等方面的谈判。 3.采购人员根据谈判的结果拟定设备采购合同,并报财务部、 主管副总、法律顾问及总经理进行审核与审批。 4.审批通过后由采购人员实施设备采购工作,签订设备购买合 同并拨款。 5.接受设备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6.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 7.设备的质量跟踪与采购评审。 第 8 条 给工厂提供设备的供应商应在工厂《合格供应商名单》 中选取,如果没有合适的供应商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时,采购人员应 按照工厂《供应商管理作业细则》中的相关规定对供应商进行调查、 评审。 第 9 条 工厂与供应商所签订的设备采购合同条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 10 条 工厂对所采购的设备的付款方式一般为 1:8:1,即78 首付货款总额的 10%,安装、调试、正常运行后再付货款的 80%, 剩余 10%作为设备的质保金, 按照质保期的月份分月等额给付。 通过 议价方式所签订的采购合同的付款方式可根据议价约定执行, 但必须 经过总经理的同意。 第 11 条 设备供应商将设备运到工厂后,采购人员应组织质量 管理部的相关人员与供应商的相关人员一同进行设备的验收工作, 按 照《设备采购合同》中的相关条款逐项进行验收。 第 12 条 设备交付使用后,采购人员应做好设备的质量跟踪工 作,并定期填写《采购设备质量跟踪表》 ,出现问题及时与供应商联 系,协商解决。 第 13 条 采购部应定期对设备的购买行为进行评价,找出在设 备的购买行为中的优点与缺点, 对设备购买行为中的缺点提出改进措 施,报主管副总审批。 第3章 设备的评价第 14 条 采购的设备合适与否关系到设备采购行为的成败与工 厂的发展,采购人员在设备选择和评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设备的生产率。 (1)设备的生产率一般采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或设备的 主要参数进行评估、计算。 (2)选择设备时,设备的生产率必须与工厂的生产任务相适应, 不得过大或过小。 (3)考虑设备生产率大小时还应参考工厂的长远规划与市场变79 化与发展的趋势。 2.设备的可靠性。 (1)设备的可靠性是指精度、准确度的保持性、零件耐用性、 安全可靠性。 (2)选择设备时,要仔细分析供应商所提供的设备数据,对反 映设备可靠性的指标应进行认真、科学的论证。 3.设备的维修性。 (1)设备的维修性是指设备需要修理时故障修复的难易程度。 (2)选择设备时,必须考虑设备的可修理性,所选的设备应便 于检修、易于拆卸,零部件标准化。 (3)考虑设备的维修性时还应考虑供应商对设备配件的供应状 况及售后服务。 4.设备的安全性。 (1)设备的安全性是指设备对生产安全的保证程度。 (2)所购买的设备应具有安全防护装置或配套装置,以保护操 作者的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5.设备的节能性。 (1)设备的节能性是指设备节约能源的能力。 (2)所购买的设备在同类设备的节能方面应处于顶端或中上水 平。 6.设备的操作性。 (1)设备的操作性是指设备的操作要符合方便、可靠、安全等80 要求,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 (2)设备的操作机构及其所设置的位置应符合劳动保护法规要 求,适合一般体型的操作者的要求。 (3)设备在操作设计时应考虑操作者的生理极限,不能使其在 规定的操作时间内承受超过体能极限的操作力、耐久力等。 (4)所购买的设备及其操作室的设计必须符合有利于减轻劳动 者精神疲劳的要求。 7.设备的经济性。 (1)设备的经济型是指设备的综合成本指标最低。 (2)购买设备时不仅要考虑设备的购置费、运输费及安装调试 费,还要考虑设备的维修费、保险费、能源消耗费等费用。 (3)购买的设备尽量保证在满足工厂需求的基础上综合成本最 低。 第 4 章 附则 第 15 条 本规定由采购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采购部所 有。 第 16 条 本规定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 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81 3.2 设备购买合同范本 文案 设备购买合同(范本) 名称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设备购买合同 合 号: 甲方(需方) : 乙方(供方) : 一、合同双方基本信息 合同双方基本信息表 甲 方 基 法人代表 本 式82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考证部门同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联系方 信 息主要联系 人 E-mail 其他信息 单位名称联系方 式乙 方单位地址 联系方 法人代表 式 主要联系 人 E-mail 其他信息 二、采购设备说明 1 . 设 备 联系方 式基 本 信 息名称: 2 格: 3 地: : 4 明: 5 . 其 他83。 . 设 备 型 号 、 。 . 设 备规产。 . 设 备 具 体 指 标 。说说 明: 三、合同金额 1.采购设备单价: 2.采购设备数量: 3. 本次合同的总金额为(人民币) 元 角 分。 万元, 。 。 大写: 万。仟 佰 拾四、付款时间及方式 1.本次合同款共分四阶段支付。 (1)在合同生效的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 10%作为预付款。(2)乙方的设备运到甲方后,经验收安装调试,在设备正常运行的 方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金额 70%的货款。 (3)合同总金额 10%的货款按质保期的时间按月平均支付。日内,甲(4)剩余的占合同总金额 10%的货款作为质保金,在质保期到达后按照相关的 约定进行支付。 2.付款方式。 此次合同的款项采用 3.在每期合同款支付前 方式进行支付。 天,乙方应向甲方开具同等金额的增值税发票。五、交货的时间、地点、方式 1.交货时间。 (1)设备的交货时间为 天。(2)设备的交货天数从合同生效日起至设备运达甲方工厂处经甲方验收合格为 止。84 2.交货地点:甲方的工厂。 3.交货方式:乙方负责设备的运输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 4.运输方式:汽运。5.乙方应在设备起运后的一个工作日内将发运情况,包括发运的设备名称、数量 等信息通知甲方,甲方在采购合同中规定的设备采购地点接受、提取设备。6. 甲方在提取采购设备时将检查设备的外包装, 如果发现外包装受损或设备的外 包装的数量不对将拒绝提货,并及时联系乙方协商解决。7.甲方对乙方所交付的设备应妥善保管,如出现误发或多发的状况,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并负责保管设备,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费用的具体金额由双方协商 解决。 8.如甲方要求变更交货地点,应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日期前日通知乙方,因交货地点变更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由甲方承担,具体金额由双方协商解决。 六、货物的验收 1.验收时间。 乙方应在设备运到甲方后的 在日内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安装调试后,甲方应日内安排初步验收。设备在初步验收后的日内双方进行最终的验收,并由甲方出具验收合格书。 2.验收地点:甲方生产车间内。 3.验收标准。 (1)设备的外观尺寸与配套部件与合同约定中一致。 (2)设备的性能符合双方议定的标准。 (3)甲方要求乙方对设备的特殊设计达到甲方的标准。85 (4)使用设备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甲方的产品检验标准。 七、安装调试1.乙方的安装调试人员应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若有违规,乙方负全部责任并赔 偿因此带来的损失。 2.乙方派到甲方进行安装调试的人员除工作餐外,食宿由乙方负责。3.乙方安装调试人员在工作期间如果接触到甲方的机密,经甲方告知后应保密 否则由乙方赔偿泄密后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八、人员培训1.乙方负责对甲方的操作、维修及相关的工艺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设备的全 部技术。2. 甲方人员接受乙方培训期间若涉及乙方的机密, 经乙方告知后甲方人员负责保 密,否则由甲方赔偿泄密后给乙方所造成的损失。 九、设备保修1. 自设备通过双方验收合格之日起, 乙方按照乙方的规定条款所承保的部件向甲 方提供 年的免费保修服务。2. 在保修期内, 乙方必须在接到甲方保修通知后的 间开展保修服务。日内派人赶至甲方生产车3.设备保修期内,如因水灾、火灾、地震等不可抗原因或甲方人为因素造成设备 的损坏,乙方只负责免费维修,设备的材料成本费用由甲方承担。 4. 设备保修期过后, 乙方必须在接到甲方维修通知后的日内派人至甲方的生产车间进行设备维修,乙方酌情收取一定数额的服务费,修理设备所需要的材料、工 具及协助人员由甲方提供。86 十、违约责任1.甲方无故中途退货,乙方将不退回首付款;乙方若无故不交货时,应按首付款 的双倍数额赔偿甲方。2.乙方若延期交货,每延迟一天应支付合同总金额的 1%作为违约金,违约金金 额累计不得超过合同总金额的 20%。延期交货超过 方按上一条款进行赔偿,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3. 乙方运到甲方的设备若在日,视为乙方无故不交货,乙日内未能通过甲方的验收,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进行调货或解除合同,乙方应赔偿由此给甲方带来的全部经济损失。4.保修期内,乙方在接到甲方保修通知后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履行保修义务,每延迟一日,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 1%作为违约金并赔偿由此给甲方带来的经 济损失,违约金总额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 20%。5.保修期内,乙方在接到甲方保修通知后 30 日内未派人到甲方进行保修服务,视为乙方自动放弃,甲方有权解除合同,除不支付未完款项外,乙方负需责赔偿由此 给甲方带来的经济损失。6.保修期内,乙方在接到甲方通知后的 30 日内未能解决设备问题,甲方有权要 求乙方换货或解除合同,同时乙方应赔偿由此给甲方带来的经济损失。7.保修期后,乙方在接到甲方维修通知后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履行维修义务,每延迟一天,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 1%作为违约金并赔偿由此给甲方带来的经 济损失,违约金总额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 20%。 十一、不可抗力如果甲乙双方有乙方遭遇不可抗力,应取得公证机关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合同的证明,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通知另一方,双方协商同意后,可据此免除全部或部分87 责任。 十二、合同变更双方合同签订后,若有一方对合同的条款存在异议,双方可进行协商,协商一致 后采用书面的形式更改合同,更改后的条款作为本合同的附件执行。 十三、争议解决方式甲乙双方对合同存在异议时应协商解决或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若有一方仍然不 满,可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四、合同的生效与终止 1.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自双方履行完责任义务后终止。 2.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 签字: 盖章: 年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月 日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 乙方: 签字: 盖章: 年 月日3.3 设备安装工作标准 受控状 制度 设备安装工作标准 名称 文件编88态 号 执行部 监督部门 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为规范工厂采购设备的安装管理, 确保安装的设备能够 达到设计要求,生产出合适的产品,特制定本标准。 第 2 条 本工作标准适用于采购设备的安装工作。 第 3 条 在采购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设备部应组织人员协助供应 商派来的安装调试人员工作,不得怠慢。 第2章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门 考证部第 4 条 生产设备的采购合同签订后, 采购部应积极向供应商索 要设备的相关资料并转交设备部。 第 5 条 设备部应积极收集与采购设备关联的资料, 必要时可直 接同供应商取得联系,索取资料。设备部所收集的与生产设备相关的 资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生产设备的外型尺寸。 2.生产设备的地基图及地基要求。 3.生产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如水、电、无噪音等等。 4.生产设备安装时所用到的工具及辅助设施。 5.生产设备试车时所需的物件。 第 6 条 设备部应根据已取得的资料会同生产部选择设备的放置地点并报主管副总同意后, 需要两个部门经过协商划出放置区域并89 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第 7 条 选择设备的放置地点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所生产的产品工艺流程及加工条件。 2.尽量保证最短的生产流程并方便工件的存放、运输。 3.生产车间平面的合理利用。 4.设备的主体及附属装置的外型尺寸和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 5.满足设备安装、维修、安全操作的需要。 6.设备的能源供应及劳动保护。 7.地基的土壤等地质状况。 第 8 条 设备部应根据收集的与设备相关的资料编制详尽的设备安装计划,并报主管副总审批,确保生产设备能够尽快安装、调试 完毕,投入生产。 第 9 条 在生产设备未运到工厂前, 设备部应组织人员做好准备 工作,包括准备各种工具、物料,做好设备地基等工作,并与设备的 安装要求相一致。 第3章 设备安装工作第 10 条 设备部门相关人员同采购部相关人员一起进行设备的 接收,并办理出库手续后与采购部及供应商相关人员共同开箱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各个方面。 1.检查包装箱号、包装箱数及外包装情况。 2.按照箱中的装箱单查核设备型号、规格、零部件、配备工具、 附件、备用件、使用说明书等是否齐全。90 3.核查设备基础图及设备电气图与设备是否一致,安装配料是 否与安装要求一致,外观的相关参数是否与说明书保持一致。 第 11 条 开箱检查完后,应由采购部相关人员填写详细的检查 记录,并填写开箱检查验收单,盖章后交供应商。 第 12 条 设备部应妥善保管设备的包装箱中在设备安装中不使 用的工具、备用件等,待安装结束后交给设备使用部门。 第 13 条 设备部所组织的人员在协助供应商的人员进行设备的 水平、进度校对时,要积极学习,尽量掌握,达到能够使用工具自己 校正的水平。 第 14 条 设备安装的辅助人员应从设备的管理处或负责设备维 修的人员中选取,辅助人员遇有对设备不了解的问题时,应积极向生 产厂商的人员请教。 第4章 设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手架验收记录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