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30g乙酸与足量乙醇混合,加入浓硫酸去热,制得有香味油状液体28g,计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的产率

Access denied |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6e50-ua98).化学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的合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化学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的合成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实验步骤:在试管里先加入3mL无水乙醇,然后一边;实验现象:有不溶于水、具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通过实验得出: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①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加热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乙;③为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a.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b.使乙酸乙酯和碳;⑤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
实验步骤:在试管里先加入3 mL无水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无水乙酸。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 min。同时将导管通到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注意产物的气味。 实验现象:有不溶于水、具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
通过实验得出: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可以发生反应,实验中生成的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①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乙酸乙酯。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催化剂和吸水剂。 ③为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 a.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b.使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分层。 ④长导管有何作用? 导气和冷凝。 ⑤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防止倒吸。
【应用思考】 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温度较低时,无水乙酸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若在实验室中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2.如何证明CH3COOH的酸性比H2CO3强?
3.(1)如何配制酯化反应的混合物? (2)实验中浓H2SO4起什么作用? (3)酯化反应还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 (4)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1.下列有关乙酸的分子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
B.乙酸分子是由一个乙基和一个羧基构成 C.乙酸分子的官能团是羧基
D.乙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
2.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跟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C.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D.乙酸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3.用30 g乙酸与46 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 %,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A) A.29.5 g
基础训练 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2.红葡萄酒密封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下列能与乙醇反A.苯
D.甲烷 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
B.酯化反应一般需要脱水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4.将1 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应生成酯的物质是(
)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C.可能生成88 g乙酸乙
D.不可能生成90 g乙酸乙酯 5.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试剂添加的顺序为硫酸―乙醇―乙酸 B.为增加产品乙酸乙酯的产量,应急速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 C.试管B中的试剂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D.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6.取某一元醇13.00 g跟乙酸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并加热,若反应完毕时,制得乙酸某酯15.80 g,回收该一元醇1.40 g,则该一元醇是(
) A.C7H15OH
B.C6H13OH
C.C5H11OH
D.C2H5OH 能力提升 7.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2O3
B.该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该有机物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8.关于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与乙醇反应
B.能溶解鸡蛋壳 C.食醋中含有乙酸
D.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9.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合物官能团的名称:B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D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乳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乳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乳酸在浓H2SO4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环状结构的物质,写出其生成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乳酸在浓H2SO4作用下,三分子相互反应生成链状结构的物质,写出其生成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掌握糖类的分类、主要性质和主要用途。 2.掌握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3.能够设计实验确认淀粉水解的产物及水解的程度。
基本营养物质 1.种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2.组成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共同的组成元素为C、H、O,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N、S、P等元素。
糖类 1.分类及代表物。
2.糖类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 甲烷的性质17等内容。 
 高中化学 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甲烷的性质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  第三章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甲烷的分子结构和基本性质,认识取代反应的特点。 二、预习内容 1、有机...  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高一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甲烷的性质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掌握甲烷...  必修2-3.1.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政史地_高中教育...特别是甲烷的取代反应处于 一知半解的状态,有必要用一节课对甲烷及其性质通过...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中化学 3.1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1课时)学案_理化生_高中...(可根据学过的共价键的知识推导) 化学式: 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 ...  《3.1.1 最简单 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思路初中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2 个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的主要 性质及其在...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 1 课时)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  学年人教版必修2 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 作业_高一...d.CHCl3 e.CCl4 考查目的:考查氯气的制取,甲烷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14分)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CH3CH218OH)、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其中浓硫酸除了作吸水剂的作用外还有&&&&&&[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我选择的装置是&&&&&&&(选填 “甲”或 “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实验步骤](1)按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CH3CH218OH,2mL冰醋酸,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3)在试管②中加人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问题讨论]a.根据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油状液体、&&&&&&&&&&&&&&&&&&&&&&&&&&&&&&&&&&&&&;b.试管 ② 中饱和 Na2CO3的作用是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还有&&的作用c.&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d.&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4分,每空2分)催化剂;乙;防止倒吸;不溶于水、可以闻到香味;中和乙酸;分液;
解析试题分析:浓硫酸除了作吸水剂的作用外还起催化剂的作用;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而乙醇和乙酸都是和水互溶的,所以直接通入溶液中容易引起倒吸,因此选择的装置是乙装置;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在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这说明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另外还可以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了起到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外还有中和乙酸的作用;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分离的实验操作是分液;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提供羟基,乙醇提供氢原子,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考点: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浓硫酸以及饱和碳酸钠的作用、物质的除杂和分离以及实验原理点评:该题通过乙酸乙酯的制备,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基础性强,难度适宜。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①;②。(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不可在试管a中最先加入浓硫酸)(2)在试管b中加入几粒碎石(或碎瓷片)(3)①加快反应速率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因浓硫酸与其它液体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热、冰醋酸很容易挥发,所以先加入乙醇,再慢慢加入浓硫酸并注意摇动试管,最后加入冰醋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并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可采用加热的方法。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备战2012高考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6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十二)答案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不可在试管中最先加入浓硫酸) ()在试管中加入几粒碎石(或碎瓷片)()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解析
因浓硫酸与其它液体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热、冰醋酸很容易挥发,所以先加入乙醇,再慢慢加入浓硫酸并注意摇动试管,最后加入冰醋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并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可采用加热的方法。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相关试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