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石蛙养殖场设计图殖

石蛙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养石蛙赚钱吗? - 特种养殖
生猪价格网 - 轻松知晓猪价从此开始!
今日生猪价格、最新猪价行情、最新仔猪价格 [] []
     
当前位置: >
石蛙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养石蛙赚钱吗?
石蛙标准名叫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它也是一种食用蛙,那么,养石蛙赚钱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石蛙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一、养石蛙赚钱吗石蛙养殖有一定难度,首先是养殖的环境和条件,要求有清澈的无污染源的山泉水,养殖场要求幽静阴凉,人迹罕至,还有蛙饵的解决等难题。石蛙人工养殖技术现基本成熟,但生产中石蛙的回捕率很低,病害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人工圈养的方法投资大,成本高,而且石蛙身体变态较明显;半野生半家养的方法看护管理有一定难度,但仍是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商品石蛙油仍以野生资源为主,导致野生资源价格上升,消费群体仅限於少数人,属於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品种。二、石蛙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一)、石蛙养殖专案内容1、专案规模核心养殖基地放石蛙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7万亩,最终形成10万亩的全国最大的石蛙规范化放养及优质石蛙油生产与供应基地。2、关键技术(1)石蛙孵化及提高雌化率技术(2)林蛀越冬技术(3)提高石蛙养殖回捕率技术3、专案建设地点核心基地建在珲春市,辐射带动区为整个长白山区。(二)、石蛙养殖市场分析石蛙油不但是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重要药材,也是天然高级滋补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观念的转变,人们十分重视寻求健康长寿药物。石蛙油在我国和东南亚信誉很高,需求迫切,市场容量较大。特别是挥春地区林地面积大,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植被好,饲养石蛙条件优越,生产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三)、石蛙养殖投资预算建3万亩石蛙规范化核心养殖基地约需投资100万元,其中:孵化池:2万元越冬地:16万元管理:2万元围栏:60万元回捕、加工:20万元(四)、石蛙养殖经济效益分析3万亩石蛙基地每年可回捕雌蛙500万只,产蛙油1万千克,可获经济效益2000万元,纯经济效益1900万元。投入产出比:1:5。投资回收期:2年。通过以上关于石蛙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养石蛙赚钱吗,石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中医认为石蛙的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
其他产品价格
··········从事石蛙养殖15年给养殖户的忠告
核心提示:从事石蛙养殖近15年的板桥镇豆川村施关水,一到炎热的夏天就忧心忡忡,因为他养殖的几千只石蛙又要经受酷暑的烤验。别看石蛙长得&从事石蛙养殖近15年的板桥镇豆川村施关水,一到炎热的夏天就忧心忡忡,因为他养殖的几千只石蛙又要经受酷暑的&烤&验。
&别看石蛙长得难看,但它们对自然环境、饲养技术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就会带来巨大损失。&日前,施关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养殖石蛙这几年中,仅仅是在为石蛙度夏降温方面就做了很多工作,&搭棚、拉遮阳网、抽地下水,可以说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可是效果不是很好,夏天的温度还是太高。&
记者在施关水的养殖场内看到,养殖石蛙的规模正在缩小。&原来这样的养殖棚有五六个,但现在看来如果要继续养殖石蛙的话,必须要换个自然条件更好的地方。&施关水坦言,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养殖棚都要被拆掉,&我要在这里养鱼了,也是个新品种,希望不用花那么多精力。&
养殖了多年,养殖场也只能出售种蛙、蝌蚪,并不能大量供应市场,施关水很无奈,却又不想放弃,进退两难。&施关水说,石蛙养殖技术相当困难,新人要自己能繁育出种苗是相当困难,我养十年时间才掌握了繁育技术,所以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不要盲目跟风,到时时间金钱都没有了,功亏一篑,石蛙量产,要选择有技术养殖基地购苗进行养殖,只有降低养殖风险、成本,减少养殖户压力,才能真正量产。
石蛙,学名棘胸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的山涧溪流中,2003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可以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的蛙种,那么它的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呢?施关水告诉记者,石蛙本身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比较高,肉质细嫩鲜美,口感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石蛙生活习性对自然环境、饲养技术要求较高,生长周期长,天敌多,因此野生石蛙资源有限,加之多年来人们过度捕捉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其资源量日渐匮乏,成为市场稀缺产品。而人工养殖石蛙整套养殖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
&去年这个时候价格在每斤100元左右,今年到年底估计要涨到每斤150元,可以说养殖的利润很可观。&施关水告诉记者,石蛙目前在市场上很少见,大城市几乎没有,北方更少。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短期内石蛙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高档酒楼消费趋势渐旺,成蛙供不应求,价格也呈逐年上扬之势。
虽然石蛙在市场大受欢迎但规模养殖很难。市渔业渔政管理站站长应利平告诉记者,由于野生石蛙的减少,早几年前就有养殖户进入这一养殖行业,甚至还有大的养殖户投入几十万资金进行规模化养殖,因为技术和资金等问题,在养殖一段时间就开始放弃。更有小规模养殖户吃了不少苦头,浪费时间和精力,并将自己积攒的一点点积蓄全部花光。
为什么这一看好的养殖行业,养殖户为何会无法养殖成功?应站长认为,一是资金,目前养殖石蛙的养殖户资金都不是很多,在投入一定资金后,就再没有后续的资金跟进,导致养殖终止。二是时间,石蛙养殖周期比较长,生长时间比较慢,一般从蝌蚪到商品蛙销售至少要两三年的时间,有的会更长。因而,导致养殖户半途而废。三是技术,目前石蛙养殖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养殖模式,大部分是农民养殖户凭自己的经验来养殖,对石蛙的习性和病害防治及繁殖都比较模糊,所以养殖起来都无从下手。
&对于这一产业,我们要选择正确发展模式,应该由技术成熟的石蛙养殖基地专一供苗,养殖户直接养殖商品蛙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风险;&
&石蛙的主要食物是黄粉虫、蝇蛆、蚯蚓及其他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不与人类争粮食,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适合山区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施关水凭着多年的经验认为开发石蛙资源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子,&临安生态环境优越,还是有很多地方适合养殖石蛙的。&
石蛙养殖网微信:3>> 浏览文章
石蛙养殖的市场前景 石蛙的养殖技术
日 来源:农村致富经(www.ncZfj.com) 作者:致富热/佚名 &
内容摘要:说到石硅我想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但是说青蛙也许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实石硅它也是青蛙的一种,它长的和青蛙非常相似,但是它的个头普遍比青蛙要大,石蛙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产,它的肉质非常鲜美可口!随石蛙的营养和经济价值的开发,而逐渐从山区引种养殖面向市场。虽然相对过去来说,市场上流通的石蛙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总体上仍呈现着供不应求的态势。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石蛙养殖的市场前景与石蛙的养殖技术:
说到石硅我想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但是说青蛙也许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实石硅它也是青蛙的一种,它长的和青蛙非常相似,但是它的个头普遍比青蛙要大,石蛙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产,它的肉质非常鲜美可口!随石蛙的营养和经济价值的开发,而逐渐从山区引种养殖面向市场。虽然相对过去来说,市场上流通的石蛙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总体上仍呈现着供不应求的态势。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石蛙养殖的市场前景与石蛙的养殖:&石蛙养殖的市场前景& 石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中医认为石蛙的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石蛙油不但是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重要药材,也是天然高级滋补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观念的转变,人们十分重视寻求健康长寿药物。石蛙油在我国和东南亚信誉很高,需求迫切,市场容量较大。特别是挥春地区林地面积大,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植被好,饲养石蛙条件优越,生产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石蛙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1、营养价值。石蛙是一类大型野生蛙类,它体大肉多而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内外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石蛙肉可供药用,有清凉滋补强身的功效。所以,石蛙以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2、市场前景。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目前上市的石蛙基本上靠上山捕捉。由于近年来滥捕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市场价格不断上扬。利用野生资源及仿生原理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石蛙,变野生为家养,使之尽快形成商品生产,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3、推广效益 石蛙的主要食物为蚯蚓、昆虫、蝇蛆等动物,不与人类争粮食。养殖石蛙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更适宜于山区农民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按我们的实践经验,若按每户每年分2~3批饲养3000只商品蛙的规模,只需建饲养池3~5个,每个池20~40平方米,投资1500元左右:每只幼蛙进价0.5~1元,19个月可生长到150克,成活率能达95%,按保守的出场价每公斤65元计算,则收入可达2.8万元,除去饲料和其他开支,纯收入可达2万元。可以说,开发人工饲养石蛙是山区农民发展低耗、优质、高效养殖业的新举措,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又一条新路子。&石蛙的养殖技术&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1、石蛙饵料的准备&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蝇蛆等。& 2、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养殖石蛙成功致富案例一、湖北五峰:深山养石蛙年赚20万 在地处深山的湖北五峰县湾潭镇茅庄村,有这样一位“养蛙能人”,30岁的退伍军人赵远威已有近9年的养蛙经历,今年,赵远威销售石蛙1600斤,按市场价每斤150元算,可实现收入24万元。2002年,初中毕业的赵远威选择了投身军营。退役后,他选择了南下打工。在外打工的两年期间,他偶然发现石蛙价格昂贵,市场火爆,而自己的家乡湾潭不也有野生石蛙吗?赵远威托弟弟从广州寄回了养蛙的书籍,自己摸索。他从山上引来了山泉,挖好了池,开始了养蛙之路。2007年,在赵远威悉心的饲养繁殖下,他养的石蛙达到了100多斤,然而石蛙在冬眠期间抵抗力太低,石蛙陆续死亡。第二年,赵远威在摸索石蛙养殖的同时,又开始探索起黄粉虫的养殖,并获得成功。石蛙的“口粮”解决了,依靠去年残存的几只种蛙,赵远威慢慢的规模又达到了200斤,眼看着一只只蛙长得肥肥胖胖,过完年关就可以开卖了,然而厄运又一次降临。罕见的低温天气让养池里的水一夜间结成了冰,石蛙一夜间冻成一个个了“冰坨”。又是全军覆没,沉重的打击让时年24岁的小伙子几近崩溃。“当时想如果放弃,努力就全白费了。”2011年,在积累了丰富经验教训以后,赵远威的养蛙场终于克服种种困难,发展趋于平稳。这一年他的蛙达到了400斤的规模,卖了200斤,赚了3万元。接下来,赵远威趁势而上,养蛙规模年年翻番。如今的赵远威成了周边有名的养蛙能手,陆续有农户找到他,向他学习养蛙技术。谈起未来,这位小伙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明年,我的规模将达到年产一万斤,收入达到一百万元以上,明年我还要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打响五峰石蛙品牌!” 二、山旮旯里养殖石蛙闯富路初秋时节,在素有长汀“西伯利亚”之称的红山乡腊溪村,一个叫竹林子下的山坳里,3间养殖房依次排列,里面40多个大小养殖池里,养殖着2万多只成品蛙和3万多只蝌蚪。29岁的胡海晖在精心管理着,努力实现自己的创业梦。2003年,胡海晖从原龙岩工业学校毕业后,没有选择到沿海城市创业,而是回到了山旮旯的红山乡。在最初的几年里,他收过烧乌油的木材、捞过沙,还购买了一部龙马车跑运输,积攒了一些资金。2010年春天,胡海晖经过市场调查,感到红山虽然地处边远,但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特别是水资源丰富,并且没受污染,是养殖石蛙的理想之地,便决定拿出积蓄,改行养殖石蛙。创业难,特别是开头更难,胡海晖把养殖场地选在了竹林子下的山坳里。缺种苗,小胡就自己晚上时间进山沟,抓石蛙,自己进行驯化、繁育,10多个晚上,抓了100多对石蛙;缺技术,小胡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特地上县城书店购买一本《棘胸蛙养殖技术》,边学习边摸索,还到邻近的江西省会昌县一个养殖石蛙的专业户学习取经。养殖石蛙的道路并不平坦。2011年,正当养殖石蛙刚刚进入正轨时,小胡发现有10%的石蛙出现烂皮,有的甚至死去。他一边赶紧查资料,一边向养殖专业户请教。通过搞好养殖池消毒,终于解决了石蛙烂皮的问题。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胡海晖已经投入了50多万元,但是,要扩大养殖规模,还要养殖黄粉虫作为石蛙的饲料,资金出现了问题,亲友们的钱都借遍了,银行信用社又贷不到款,这时,家在腊溪的朋友杨韬,经营饲料生意和养猪,得知胡海晖的困难,便雪中送炭,借给小胡10万元,帮助解决小胡的困难。四年艰苦探索,四年辛勤养殖,胡海晖的石蛙养殖终于形成一定规模,到了收获的时候了。去年冬,新罗的一位客户闻讯上门购买了200斤的产品蛙,策武的一位专业户上门购买了100对的苗蛙。胡海晖说,红山水温低,今年冬天才是大销售的时候。虽然,小胡仍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难题,但对养殖石蛙信心满满,决心按照自己选定的养殖石蛙致富路,坚定地走下去。&&&
原文: > :石蛙养殖的市场前景 石蛙的养殖技术
网址:http://www.nczfj.com/yangyujishu/.html
推荐文章:
虾塘水草种植方法.&“若想养好一塘虾,先要长好一塘草”。由此可见水草在池塘小龙……
河虾又叫青虾,是一种优质的淡水虾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的……
随着白鲳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以及营养价值高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后,就有许……
石蛙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产,主产自长白山区,随着石蛙的营养和经济价值的开发,而逐……
草鱼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肉味美,鱼胆有毒,是我国四……
很多人都喜欢吃虾,虾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食品,不过虾的脂肪含量比鱼肉禽肉都少。它……
图片文章:湖北退伍军人石蛙养殖年入三百万
查看: 23765|
评论: 0|来自: 荆楚网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7月29日,湖北恩施鹤峰县走马镇李桥村一组的石蛙养殖场基地,场主周青和往常一样,带领工人们分别给池子消毒,给石蛙喂食黄粉虫。用遮阳网挡着的蛙池,种蛙、孵化、蝌蚪、幼蛙、成蛙等分开隔离,管 ...
  报道,  周青的养殖基地一角。 &通讯员 汪正玺 摄  (通讯员 汪正玺 向鸿)7月29日,湖北恩施鹤峰县走马镇李桥村一组的石蛙养殖场基地,场主周青和往常一样,带领工人们分别给池子消毒,给石蛙喂食黄粉虫。  用遮阳网挡着的蛙池,种蛙、孵化、蝌蚪、幼蛙、成蛙等分开隔离,管理有序。“扑通,扑通……”听见有人来,一只只身披褐色衣、头大眼圆、活泼机警的石蛙纷纷跳入水中,蛙池打破寂静。  “眼下是石蛙生长中最重要的时期,由于气温越来越高,喂食、消毒、水温及水质监测等各个环节要过细,来不得半点马虎。”周青说。    周青观察种蛙健康情况。 &通讯员 汪正玺 摄  今年37岁的周青,家住与李桥村相邻的阳河村。1996年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山东青岛的三年军营生活练就了他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使他快速成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9年退伍后,周青留在省城武汉打工,五年间,先后做过保安、搬运工、司机和餐饮等。“总觉得在外打拼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周青说。  2013年的一个偶然机会,周青与浙江一养殖石蛙老板相聚,见到他一斤石蛙卖到200元。周青坚定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周青说,这种石蛙家乡的溪沟到处都有,打小就捉过。家乡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石蛙生长,绿色食品的养殖前景可观。  2013年10月,周青回到家乡,经过实地考察,他把养殖基地选定在依山傍水的李桥村一组。经李桥村村支两委协调,以租赁形式先期落实土地3亩。周青投资50余万元建起蛙池,在摸索中开始了第一批养殖。  “从浙江购来种蛙。由于缺乏养殖技术,石蛙成活率不高,到2014年夏天,全部死亡,30多万元打水漂。”周青回忆起创业艰辛之路有些伤感。  军人本色不会丢,铁打的硬汉不服输。当年下半年,周青拿出所有积蓄,向亲朋好友借钱,再次购进种蛙。同时,他外出考察培训,借助电视、书本潜心学习养殖技术。  “蝌蚪吃青菜叶,幼蛙吃黄粉虫,黄粉虫吃麦麸……”提起石蛙养殖,周青如数家珍,石蛙的养殖周期长,生态喂养的成本高,风险大,尤其是对技术的要求更高。每天他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成天“泡”在蛙池,终于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2015年3月,周青注册成立了“鹤峰县硒泉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以资金和土地入股的形式入社社员5名。  “土地租金有1000元,两人一年工资3万多元,顺利摘掉‘贫困帽’,还不用日晒雨淋。”说到周青,李桥村贫困户于红喜感激涕零。    于红喜的妻子在基地打工。 &通讯员 汪正玺 摄  于红喜家距养殖场不到100米,出租给周青2亩土地,夫妻两人都在养殖基地做工,一人是长期合同工,月工资2000元,另一人是临时工。  “家门口上班,还可以随时兼顾家里。今年打零工的工资有1.1万元了。”于红喜一脸幸福。  “以每亩租金500元租赁土地30亩,长期聘用土地出租者的村民5人,不定时的临时工高峰期一天有20多人,用工坚持贫困户和土地出租者优先。”周青说。  如今,周青的石蛙养殖规模已扩大到2万平方米,种蛙5000多对,商品蛙10万只。  周青说,石蛙养殖需要2至3年的周期才能产出经济效益。2017年,第一批商品蛙上市,市场供不应求,销售额达到85万元。按照市场价,预计今年年底可收益300万元。  周青道出了更长远的打算:“以党员的身份努力做出成效和表率,扩大影响力,以‘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把石蛙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共同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关键字】:&湖北退伍军人 &石蛙养殖 &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水产前沿”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Top10
一月新闻点击排行Top10《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殖石蛙要投资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